CN105390873A - 连接器端子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90873A
CN105390873A CN201510541963.7A CN201510541963A CN105390873A CN 105390873 A CN105390873 A CN 105390873A CN 201510541963 A CN201510541963 A CN 201510541963A CN 105390873 A CN105390873 A CN 1053908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circuit board
contact portion
contact
l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4196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远藤隆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 Pex Inc
Original Assignee
Dai Ichi Seik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 Ichi Seiko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 Ichi Seik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3908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908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directly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Abstract

一种用于插入连接器(1)并与形成于插入所述连接器的板(3)的表面的边缘区域的端子部分(3A)电连接的连接器端子(2),包括:相对于插入所述连接器的所述板倾斜的倾斜部分(25),所述倾斜部分在被所述板挤压时可发生弹性形变;接触部分(26),其形成于所述倾斜部分上并与所述端子部分接触;以及突出部分(27),其形成于所述倾斜部分上并在所述板插入所述连接器时先于所述接触部分与所述板接触,所述突出部分在所述板插入所述连接器时与所述板的边缘(3B)接触,之后运动至所述板的端子部分上,并之后在所述接触部分与所述板的端子部分接触时上升远离所述板的端子部分。

Description

连接器端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安装于机动车等之内的装置之间的电连接的连接器端子,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插入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所述连接器内部还插入板,所述板包括位于其表面上的边缘区域的端子部分。
背景技术
例如,公开号为2003-7369的日本专利申请披露了一种其内部插有板的连接器,所述板包括位于其表面上的边缘区域的端子部分。
图7是上述公开文件中披露的连接器的端子金属接触件的透视图;图8是插入了所述端子金属接触件的壳体和用于插入所述壳体的第二连接器的截面图;以及图9是所述壳体和插入了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连接器的截面图。
图7中所示的端子金属接触件100被组装于如图8中所示的卡边缘连接器110中。如图8和9所示,卡边缘连接器110被容纳于第二连接器120的罩121内。在卡边缘连接器110被容纳于罩121内的情况下,如图9所示,于其边缘部分将电路板122插入壳体111的容纳空间112,并且该电路板122被夹于位于电路板122上面和下面的端子金属接触件100的弹性接触部件101之间,以使得弹性接触部件101弹性变形。从而,弹性接触部件101与电路板122的上下表面以来源于其弹性回复力的一定的接触压力弹性接触,并且因此,与于电路板122表面上的边缘区域形成的端子部分形成机械接触和电接触。
弹性部件101为大致U形。在其未发生弹性形变的自由状态下,弹性部件101的大致U形的半圆部分限定了向上突出超过侧壁102L和102R的上边缘的接触部分101A。接触部分101A与电路板122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弹性接触。
这种其内部插有包括位于其表面边缘区域的端子部分的电路板的连接器存在以下问题:若第二连接器120的电路板122未在其前角处倒角,则在弹性部件101的接触部分101A前移至电路板122的表面上时,接触部分101A可在其表面被刮擦。若接触部分101A在其表面被刮擦,则接触部分101A可能与电路板122不稳定接触,进而导致其间的接触电阻增加以及其间的不稳定电连接。
发明内容
鉴于传统电子连接器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插入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所述连接器端子能够避免接触部分被电路板的前部边缘刮擦,以实现接触部分与电路板的端子部分之间的稳定连接,并进一步避免接触部分处的接触电阻增加,并实现接触部分与电路板之间的稳定电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端子,所述连接器端子用于插入连接器,并与形成于插入连接器的板表面的边缘区域的端子部分电连接;所述连接器端子包括相对于插入连接器的板倾斜的倾斜部分,当其被所述板挤压时,所述倾斜部分可发生弹性形变;所述倾斜部分上形成至少一个接触部分,且所述接触部分与所述板的端子部分接触;并且所述倾斜部分上至少形成一个突出部分,且在所述板插入连接器时,所述突出部分先于所述接触部分与所述板接触;在所述板插入连接器时,所述突出部分与所述板的边缘接触,而后在所述板的端子部分上运动,然后在所述接触部分与所述板的端子部分接触时上升离开所述板的端子部分。
在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端子内,在电路板插入连接器时,所述突出部分先于所述接触部分与所述电路板的前部边缘接触,然后前进至所述电路板的端子部分上。在所述电路板进一步插入连接器时,所述接触部分与所述电路板的前部边缘接触,然后前进至所述电路板上,其中,由于所述突出部分首先与所述电路板接触以使所述倾斜部分发生弹性形变,所述倾斜部分以比之前更小的倾斜角度倾斜。而且,由于在所述接触部分前进至所述电路板上时所述倾斜部分以比之前更小的度数弹性变形,所述接触部分得以以减小了的负载前进至所述电路板上,确保可能避免所述接触部分被插入连接器的电路板的前部边缘刮擦。此外,在所述接触部分接触所述电路板的端子部分并然后前进至其上时,造成所述突出部分离开所述电路板的端子部分,并因此,仅所述接触部分与所述电路板的端子部分接触,确保了所述接触部分与所述电路板的端子部分之间的稳定接触。
优选地,所述突出部分具有弓形表面。
经如此设计,所述突出部分能够与所述电路板光滑接触,并然后在所述电路板插入连接器时前进至其上,确保可能减少所述突出部分前进至所述电路板上所带来的阻力。
优选地,所述接触部分和所述突出部分被布置以使得在所述板插入连接器的方向上观察时二者不互相重叠。
经如此设计,可能使得所述突出部分在与在所述电路板插入连接器时所述接触部分所接触的端子部分不同的位置与所述电路板接触,确保可能避免所述突出部分接触与所述接触部分接触的所述电路板的端子部分并对其造成损害。
例如,所述连接器端子可被设计以包括一个接触部分和两个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可被布置为当从所述板插入所述连接器的方向上观察时各自在所述接触部分的外侧。
例如,所述连接器端子可被设计以包括两个接触部分和一个突出部分,所述接触部分可被布置为当从所述板插入所述连接器的方向上观察时各自在所述突出部分的外侧。
将于下文描述可由前述本发明获得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端子被设计以包括相对于插入所述连接器的板倾斜的倾斜部分,当其被所述板挤压时,所述倾斜部分可发生弹性形变;所述倾斜部分上形成至少一个接触部分,且所述接触部分与所述板的端子部分接触;并且所述倾斜部分上至少形成一个突出部分,且在所述板插入连接器时,所述突出部分先于所述接触部分与所述板接触;在所述板插入连接器时,所述突出部分与所述板的边缘接触,而后在所述板的端子部分上运动,然后在所述接触部分与所述板的端子部分接触时上升离开所述板的端子部分。所述连接器端子避免所述接触部分被插入所述连接器的电路板的前部边缘刮擦,确保所述接触部分与所述电路板的端子部分之间的稳定接触,并且,相应地,避免所述接触部分处的接触电阻增加,并实现所述接触部分与所述电路板之间的稳定电连接。
通过设计所述突出部分具有弓形表面,可能减少在所述电路板插入所述连接器时所述突出部分运动于所述电路板上所带来的阻力,确保所述电路板可被平滑地插入所述连接器。
通过设计所述接触部分和所述突出部分被布置以使得在所述板插入所述连接器的方向上观察时二者不互相重叠,可能避免在所述电路板插入所述连接器时所述突出部分通过接触所述接触部分所接触的所述电路板的端子部分而对其造成损害。还可能避免所述接触部分处的接触电阻增加,并实现所述接触部分与所述电路板之间的稳定电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包含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端子的连接器的截面图;
图2是从底部斜向观察时图1所示的连接器端子的透视图;
图3是图2中指示的部分A的放大视图;
图4A是示出了将电路板插入连接器端子的步骤的截面放大视图;
图4B是示出了将电路板插入连接器端子的步骤的截面放大视图;
图4C是示出了将电路板插入连接器端子的步骤的截面放大视图;
图5是从底部斜向观察时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端子的透视图;
图6是图5中指示的部分B的放大视图;
图7是传统连接器的端子金属接触件的透视图;
图8是插入了图7中示出的端子金属接触件的壳体,以及用于插入该壳体的第二连接器的截面图,其中,这二者相互分离;
图9是插入了图7中示出的端子金属接触件的壳体,以及用于插入该壳体的第二连接器的截面图,其中,这二者相互结合为一体。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端子的连接器的截面图,图2是从底部斜向观察时图1所示的连接器端子的透视图,以及图3是图2中指示的部分A的放大视图。
图1中,连接器1包括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端子2、电路板3,以及连接器壳体10。
电路板3包括形成于其表面上的边缘区域的端子部分3A。电路板3被插入连接器壳体10,其中,连接器壳体10内还插入有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端子2。连接器端子2通过形成于连接器壳体10的后端(在图1中的右侧)的开口11插入连接器壳体10,并通过止动件(retainer)12固定于连接器壳体10内,以使无法通过连接器壳体10的后部将其取出。电路板3通过形成于连接器壳体10的前端(在图1中的左侧)的开口13插入连接器壳体10。在说明书中,用语“前部”朝向电路板3插入连接器壳体10的方向X的前面,并且用语“后部”是朝向方向X的后面。
连接器端子2通过加工具有导电性的平面金属板来制造。连接器端子2包括用于将电路板3夹于其中的端子体20、用于压紧线缆4的线缆固定段21,以及用于捆绑线缆4的线缆保持件22。端子体20包括与电路板3的端子部分3A弹性接触的弹性接触部分23,和被置于与弹性接触部分23成面对关系的板接受部24。电路板3夹在弹性接触部分23和板接受部24之间。
如图3所示,弹性接触部分23包括倾斜部分25,倾斜部分25在被电路板3挤压时可发生弹性形变,接触部分26形成于倾斜部分25上并与电路板3的端子部分3A接触,且两个突出部分27形成于倾斜部分25上。
通过向方向X的前部(图1中右侧)弯曲条状部分形成倾斜部分25。即,倾斜部分25在方向X上从位于端子体20的后端(图1中左侧)的基部20A延伸,使得其前端(图1中右侧)接近板接受部24。因此,倾斜部分25相对于插入连接器壳体10的电路板3倾斜。之后,倾斜部分25于其前端在远离电路板3的方向上(图1中向上)弯曲,并进一步向方向X的后部弯曲。
接触部分26被置于位于倾斜部分25的前端的倾斜部分25的弯曲部分。突出部分27向下突出,并位于比接触部分26更接近连接器壳体10的开口13的位置。突出部分27具有弓形截面,并具有光滑表面。
接触部分26和突出部分27被安置以使得在方向X上观察时二者不重叠。在方向X上观察时,接触部分26被置于突出部分27之间。
图4A至4C是分别示出了将电路板3插入连接器端子2的步骤的截面放大视图。
如图4A所示,当电路板3插入连接器端子2时,电路板3首先于其前部边缘3B处与突出部分27接触以使倾斜部分25向上弹性变形。因此,突出部分27前进或运动至电路板3的上表面。
当电路板3进一步插入连接器端子2时,如图4B所示,接触部分26与电路板3的前部边缘3B接触,之后,如图4C所示,运动至电路板3的上表面。由于突出部分27首先与电路板3接触以使倾斜部分25向上弹性变形,因此倾斜部分25以比初始倾斜角度更小的倾斜角度倾斜。此外,在接触部分26运动至电路板3的上表面时,倾斜部分25以更小的度数弹性变形。这就减小了在接触部分26运动至电路板3的上表面时施加在接触部分26上的负载,因而避免了接触部分26被插入连接器端子2的电路板3的前部边缘3B刮擦。
如图4C所示,当接触部分26运动至电路板3的端子部分3A上时,突出部分27上升远离电路板3的端子部分3A。因此,由于仅接触部分26与电路板3的端子部分3A接触,接触部分26能够与电路板3的端子部分3A稳定接触,因而避免了接触部分26处的接触电阻增加以实现电路板3与连接器端子2之间的稳定电连接。
此外,由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端子2的突出部分27被设计为弓形形式且具有光滑表面,突出部分27能够在电路板3插入连接器端子2时与电路板3光滑接触并光滑地运动至电路板3上。因此,可能减小由突出部分27运动至电路板3上带来的阻力,确保电路板3可以光滑地插入连接器端子2.
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端子2中,接触部分26和突出部分27被安置为在方向X上观察时二者不相互重叠。因此,突出部分27与同当电路板3插入连接器端子2时接触部分26所接触的电路板3的端子部分3A不同的电路板3的部分接触。这避免了突出部分27与接触部分26所接触的电路板3的端子部分3A接触并对其造成损害。
第二实施方式
图5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端子的透视图,且图6是图5中指示的部分B的放大视图。
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端子2被设计为包括一个接触部分26和两个突出部分27,其中,在方向X上观察时接触部分26被置于突出部分27之间。
如图5和6所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端子被设计为包括两个接触部分26和一个突出部分27.
突出部分27位于比接触部分26更接近连接器壳体10的开口13的位置。
在方向X上观察时,突出部分27被置于接触部分26之间。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端子2相似地,接触部分26和突出部分27被安置为在方向X上观察时二者不相互重叠。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端子,不仅提供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端子2相同的优点,还提供其他优点。由于连接器端子在两个点(即,于两个接触部分26处)与电路板3接触,接触部分26能够比第一实施方式的接触部分26更稳定地与电路板3的端子部分3A接触。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端子对于用于插入电路板的连接器是有用的,其中,所述电路板包括在其表面上的边缘区域的端子部分。

Claims (5)

1.一种用于插入连接器并与形成于插入所述连接器的板的表面的边缘区域的端子部分电连接的连接器端子,
所述连接器端子包括:
相对于插入所述连接器的所述板倾斜的倾斜部分,所述倾斜部分在被所述板挤压时可发生弹性形变;
至少一个接触部分,所述接触部分形成于所述倾斜部分上并与所述板的端子部分接触;以及
至少一个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形成于所述倾斜部分上并在所述板插入所述连接器时先于所述接触部分与所述板接触,
所述突出部分,在所述板插入所述连接器时,与所述板的边缘接触,之后运动至所述板的端子部分上,并之后在所述接触部分与所述板的端子部分接触时上升远离所述板的端子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端子,其中,所述突出部分具有弓形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端子,其中,所述接触部分和所述突出部分被置为在所述板插入所述连接器的方向上观察时二者不相互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端子,其中,所述连接器端子包括一个接触部分和两个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被置为在所述板插入所述连接器的方向上观察时各自在所述接触部分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端子,其中,所述连接器端子包括两个接触部分和一个突出部分,所述接触部分被置为在所述板插入所述连接器的方向上观察时各自在所述突出部分的外侧。
CN201510541963.7A 2014-09-02 2015-08-28 连接器端子 Pending CN10539087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78288A JP5794363B1 (ja) 2014-09-02 2014-09-02 コネクタ端子
JP2014-178288 2014-09-0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90873A true CN105390873A (zh) 2016-03-09

Family

ID=54330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41963.7A Pending CN105390873A (zh) 2014-09-02 2015-08-28 连接器端子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331411B2 (zh)
JP (1) JP5794363B1 (zh)
KR (1) KR101738396B1 (zh)
CN (1) CN105390873A (zh)
DE (1) DE102015216739B4 (zh)
FR (1) FR3025364B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26910A (zh) * 2017-07-31 2019-02-12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阴端子
CN114008866A (zh) * 2019-06-25 2022-02-01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连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96009B1 (ja) * 2014-12-12 2016-03-30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端子
JP6198365B1 (ja) * 2015-10-20 2017-09-20 日本端子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端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815456B1 (ko) 2017-01-11 2018-01-11 한국단자공업 주식회사 터미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기판 접속용 커넥터
KR102312421B1 (ko) * 2018-06-22 2021-10-12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커넥터용 터미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커넥터
JP7176372B2 (ja) * 2018-11-27 2022-11-22 I-Pex株式会社 端子
KR102633070B1 (ko) * 2018-11-28 2024-02-02 한국단자공업 주식회사 균일한 접압력 형성이 가능한 커넥터
DE102019007253A1 (de) * 2019-10-18 2021-04-22 Elkamet Kunststofftechnik Gmbh Elektrifizierte Leistenanordnung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89146A (en) * 1963-04-29 1966-11-29 Tuchel Ulrich Contact arrangement
JPS60212982A (ja) * 1984-04-06 1985-10-2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CN1328361A (zh) * 2000-06-07 2001-12-26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插座端子及其与插头端子的连接结构
CN101179164A (zh) * 2006-11-08 2008-05-14 安普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阴型触头
CN102099967A (zh) * 2008-06-09 2011-06-15 莫列斯公司 卡缘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42417B2 (ja) 2001-06-25 2005-04-2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金具
US6804122B1 (en) * 2003-08-12 2004-10-12 Yazaki North America, Inc. Self-stabilizing card edge terminal
US6932659B1 (en) * 2004-01-14 2005-08-23 Yazaki North America, Inc. Terminal with card edge locking provisions
JP5168393B2 (ja) * 2011-08-18 2013-03-21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基板用端子及び基板用コネクタ
JP5942078B2 (ja) 2013-01-28 2016-06-29 本多通信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US8998629B2 (en) * 2013-05-31 2015-04-07 Dai-Ichi Seiko Co., Ltd. Terminal and connector includ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89146A (en) * 1963-04-29 1966-11-29 Tuchel Ulrich Contact arrangement
JPS60212982A (ja) * 1984-04-06 1985-10-2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CN1328361A (zh) * 2000-06-07 2001-12-26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插座端子及其与插头端子的连接结构
CN101179164A (zh) * 2006-11-08 2008-05-14 安普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阴型触头
CN102099967A (zh) * 2008-06-09 2011-06-15 莫列斯公司 卡缘连接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26910A (zh) * 2017-07-31 2019-02-12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阴端子
CN114008866A (zh) * 2019-06-25 2022-02-01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连接器
CN114008866B (zh) * 2019-06-25 2023-11-14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3025364B1 (fr) 2019-08-02
KR101738396B1 (ko) 2017-05-22
US20160064845A1 (en) 2016-03-03
DE102015216739B4 (de) 2022-09-29
KR20160027915A (ko) 2016-03-10
FR3025364A1 (fr) 2016-03-04
JP5794363B1 (ja) 2015-10-14
US9331411B2 (en) 2016-05-03
JP2016051689A (ja) 2016-04-11
DE102015216739A1 (de) 2016-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90873A (zh) 连接器端子
US9318836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US8795007B2 (en) Terminal fitting
CN103378449B (zh) 连接器
CN103367949B (zh) 卡连接器
EP2485334A1 (en) Multi-contact terminal fitting
US9325093B2 (en) Connector terminal and connector including the same
KR101223515B1 (ko) 전기 커넥터 및 전기 커넥터 조립체
KR20120066589A (ko) 검출 스위치 구조 및 이를 갖는 커넥터
US919075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EP1919036A2 (en) A terminal fitting and a connecting method
CN110546820B (zh) 阴端子
US9350119B2 (en) Wrong insertion preventive structure of connector
US11177601B2 (en) Terminal having a conductor and a spring
KR101665473B1 (ko) 단자
JP5201253B2 (ja) コネクタ端子
CN106257762A (zh) 连接器
CN114498132B (zh) 连接端子
JP5720526B2 (ja) 端子金具
US10367289B2 (en) Terminal connecting structure and connector device
CN105281080A (zh) 连接器端子和包括该连接器端子的连接器
US20130224987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9993822U (zh) 音源插座的改良型端子结构
EP2575215B1 (en) Terminal fitting
KR101967506B1 (ko) 암형 전기 단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