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78518A - 光学膜、使用该光学膜的偏振片及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膜、使用该光学膜的偏振片及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78518A
CN105378518A CN201480039091.8A CN201480039091A CN105378518A CN 105378518 A CN105378518 A CN 105378518A CN 201480039091 A CN201480039091 A CN 201480039091A CN 105378518 A CN105378518 A CN 1053785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ming
cellulose acylate
general formula
compound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3909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78518B (zh
Inventor
野吕正树
野副宽
稻田宽
下重直也
吉田爱子
内藤遊
桑山靖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3785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785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785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785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1/00Compositions of cellulose, modified cellulose or cellulose derivatives
    • C08L1/08Cellulose derivatives
    • C08L1/10Esters of organic acids, i.e. acylates
    • C08L1/12Cellulose acet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34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 C08K5/3442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having two nitrogen atoms in the ring
    • C08K5/3462Six-membered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1/00Compositions of cellulose, modified cellulose or cellulose derivatives
    • C08L1/08Cellulose derivatives
    • C08L1/10Esters of organic acids, i.e. acylat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02B5/3041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 G02B5/30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including organic materials, e.g. polymeric 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323/00Functional layers of liquid crystal optical display excluding electroactive liquid crystal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2323/03Viewing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2323/035Ester polymer, e.g. polycarbonate, polyacrylate or polyest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纤维素酰化物及具有下述通式(A)所表示的结构的化合物的光学膜、以及使用该光学膜的偏振片及液晶显示装置。L表示n价连接基团,n表示2以上的整数,A表示通式(I)所表示的杂环基。R1、R3及R5表示氢原子、烷基、环烷基、链烯基、芳基或杂芳基。其中,在R1、R3及R5中的任意一者上与L键合。

Description

光学膜、使用该光学膜的偏振片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膜、使用该光学膜的偏振片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纤维素酰化物膜等光学膜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光学部件,例如作为光学补偿膜的支撑体、偏振片的保护膜等而利用于各种液晶显示装置中。
液晶显示装置除了如TV用途等在室内使用以外,例如以携带式设备等为中心,在室外使用的机会也在增加。因此,要求开发出比以往更能经得起高温高湿条件下的使用的液晶显示装置。
而且,液晶显示装置在各种用途中也经得起苛刻使用条件的要求逐渐高涨,逐年要求比以往更高水平的耐久性。
并且,近年来,以TV用途为中心正在进行液晶显示装置的大型化、薄型化,随之作为构成部件的光学膜也需要薄型化。一直以来,从加工性的观点考虑,也重视光学膜的适当的硬度、良好的剪断性,对薄型化的光学膜要求其进一步的提高。
使用纤维素酰化物膜的光学膜中,已知有为了进一步提高性能以及解决作为光学膜的特性、制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点,在光学膜中含有特定化合物。
例如,为了抑制光学膜中的延迟因环境湿度引起变动,提出有5位中的一个为氢原子且另一个为具有特定哈密特σm或σp值的基团的巴比妥酸化合物(参考专利文献1)。并且,为了改善偏振器的耐久性,提出有5位中的一个为氢原子且另一个为芳基的巴比妥酸化合物(参考专利文献2)。由于这些均在5位具有氢原子,因此在物理化学方面是作为酸发挥功能的化合物。将其进一步扩展,并且为了改进溶液制膜中从支撑体的剥离性且改进偏振器的耐久性,还提出有在光学膜中含有特定有机酸(参考专利文献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1813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12696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723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通过本发明人等的研究得知,当进一步改善偏振器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的耐久性时,也需要解决通过加入各种添加剂而产生的新的课题。新的课题例如是指改善由光引起的薄膜的着色。并且,得知需要兼顾光学膜硬度的进一步的提高及耐久性。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改善光学特性、耐久性、尤其由光引起的薄膜的着色抑制、贴合于偏振片并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时的偏振器的劣化抑制、并且低雾度且高硬度的光学膜。而且,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进一步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性能的光学膜、使用该光学膜的偏振片及液晶显示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对各种添加剂与诸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得知,若在纤维素酰化物膜中添加具有特定结构的巴比妥酸衍生物,则薄膜的硬度得到提高,且发现通过巴比妥酸衍生物的结构,可抑制由光照射引起的着色。因此,进一步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认为,致密配置有巴比妥酸骨架的分子结构的化合物通过巴比妥酸骨架与纤维素酰化物分子相互作用,能够有效地减少薄膜中的自由体积,提高薄膜硬度。按照该考察,进行了进一步的分子设计,对与由光照射引起的薄膜着色的抑制作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由此完成了本发明。
即,上述课题通过以下方法得以实现。
<1>一种光学膜,其含有纤维素酰化物及至少一种下述通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1]
通式(A)中,L表示n价连接基团,n表示2以上的整数,A表示上述通式(I)所表示的杂环基。
通式(I)中,R1、R3及R5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环烷基、链烯基、芳基或杂芳基。其中,在R1、R3及R5中的任意一者上与L键合。
<2>根据<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L为单键、亚烷基、环亚烷基、亚链烯基、亚炔基、亚芳基、杂亚芳基、-O-、-S-、-NR-(R表示单键、氢原子、烷基、环烷基、芳基或酰基)、-C(=O)-、-SO-、-SO2-、芳烃三基、杂芳烃三基或将这些基团组合而成的连接基团。
<3>根据<1>或<2>所述的光学膜,其中,L、R1、R3及R5中的环结构数的总和为1~6。
<4>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中,n为2。
<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中,通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由下述通式(A-1)或(A-2)表示。
[化学式2]
通式(A-1)、(A-2)中,R11、R12、R31、R32、R51及R52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环烷基、链烯基、芳基或杂芳基。X表示单键或2价连接基团。
<6>根据<5>所述的光学膜,其中,X具有亚甲基,该亚甲基中的碳原子与巴比妥酸骨架键合。
<7>根据<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中,通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在分子内所具有的>NH部分结构为3个以内。
<8>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中,纤维素酰化物的总酰基取代度A满足下述式。
1.5≤A≤3.0
<9>根据<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中,纤维素酰化物的酰基为乙酰基,总乙酰基取代度B满足下述式。
2.0≤B≤3.0
<10>根据<9>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总乙酰基取代度B为2.5以上且小于2.97。
<11>根据<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含有至少一种增塑剂。
<12>根据<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中,光学膜由至少两层构成,在含有纤维素酰化物及至少一种通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的层上还具有硬涂层。
<13>一种偏振片,其具有偏振器、及在该偏振器的至少一面上的<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
<14>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至少具有<13>所述的偏振片及液晶单元。
本说明书中,用“~”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将其前后所记载的数值作为下限值及上限值而包含的范围。
并且,本说明书中,只要没有特别断定,则作为各基团而说明的“基团”以包含未取代方式及具有取代基的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含义进行使用。例如,“烷基”是指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并且,本说明书中,“脂肪族基”可以是直链、分支或环状的任何脂肪族基,也可以是饱和或不饱和(不会成为芳香环)。
本说明书中,在同时或择一规定多个取代基或连接基团(以下,称为取代基等)时,各个取代基等可彼此相同也可以不同。
发明效果
通过本发明,能够提供改善光学特性、耐久性、尤其由光引起的薄膜的着色抑制、贴合于偏振片并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时的偏振器的劣化抑制、并且低雾度且高硬度的光学膜。而且,可提供能够进一步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性能的光学膜、使用该光学膜的偏振片及液晶显示装置。
适当参考附图并根据下述记载,可更加明确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及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一例。
图2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另一液晶显示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一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举出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光学膜]
本发明的光学膜由含有纤维素酰化物及至少一种通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的至少一层纤维素酰化物膜构成。并且,光学膜也可由多个层构成,通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可含于任何层中,也可含于所有的层中。
在此,纤维素酰化物膜或层是指在构成薄膜或层的树脂成分中含有50质量%以上的纤维素酰化物的膜或层。在此,树脂成分中的纤维素酰化物的含量优选60质量%以上,更优选7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80质量%以上,尤其优选85质量%以上。另外,纤维素酰化物的含量的上限并没有特别限制。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光学膜除了如上所述的纤维素酰化物膜以外,还可以与作为树脂成分不含纤维素酰化物或即使含有纤维素酰化物以外的树脂也小于树脂成分整体的50质量%的另一层一同形成多层结构。作为这种层,可以举出特定功能特化的层,例如可以举出硬涂层等。
除了硬涂层以外,例如可以举出防眩层、透明硬涂层、防反射层、抗静电层、防污层等。在本发明中,这些层设置于硬涂层上为优选方式。
本发明的光学膜在偏振片保护膜、配置于图像显示面的表面保护膜等各种用途中有用。
<<纤维素酰化物膜>>
本发明中,如上所述,纤维素酰化物膜是由纤维素酰化物在树脂构成成分中所占的比例为50质量%以上的薄膜构成的膜,是本发明中的狭义的光学膜。
如上所述,纤维素酰化物膜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两层以上的层叠体。当纤维素酰化物膜为两层以上的层叠体时,更优选为两层结构或三层结构,优选为三层结构。当三层结构时,优选具有一层芯层(即,为最厚的层,以下也称为基层)及夹住芯层的表皮层A及表皮层B。即,优选本发明的纤维素酰化物膜为表皮层B/芯层/表皮层A的三层结构。表皮层B是在通过溶液制膜制造纤维素酰化物膜时与后述的金属支撑体接触的层,表皮层A是与金属支撑体相反一侧的空气界面的层。另外,将表皮层A和表皮层B也统称为表皮层(或表层)。
本发明中,纤维素酰化物膜含有纤维素酰化物及至少一种下述通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
<通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3]
通式(A)中,L表示n价连接基团,n表示2以上的整数,A表示上述通式(I)所表示的杂环基。
通式(I)中,R1、R3及R5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环烷基、链烯基、芳基或杂芳基。其中,在R1、R3及R5中的任意一者上与L键合。
在此,在R1、R3及R5中的任意一者上与L键合是指R1、R3及R5中的氢原子或规定的取代基中将与氢原子或该取代基中的一个氢原子的键取代为连接键。例如,当R1、R3及R5为氢原子时,成为单键而与L直接键合,当R1、R3及R5为烷基、环烷基、链烯基、芳基、杂芳基时,成为亚烷基、环亚烷基、亚链烯基、亚芳基、杂亚芳基而与L键合。
与L键合的基团均可优选使用R1、R3及R5中的任何一者。
R1、R3及R5的各基团可分别具有取代基。
作为取代基并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举出烷基(优选碳原子数1~10,例如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戊基、庚基、1-乙基戊基、苄基、2-乙氧基乙基、1-羧基甲基等)、链烯基(优选碳原子数2~20,例如乙烯基、烯丙基、油烯基等)、炔基(优选碳原子数2~20,例如乙炔基、2-丁炔基、苯基乙炔基等)、环烷基(优选碳原子数3~20,例如环丙基、环戊基、环己基、4-甲基环己基等)、芳基(优选碳原子数6~26,例如苯基、1-萘基、4-甲氧基苯基、2-氯苯基、3-甲基苯基等)、杂环基(优选碳原子数0~20的杂环基,环构成杂原子优选氧原子、氮原子、硫原子,杂环为5或6元环且可利用苯环或杂环进行缩环,环可以是饱和环、不饱和环、芳香环,例如2-吡啶基、4-吡啶基、2-咪唑基、2-苯并咪唑基、2-噻唑基、2-噁唑基等)、烷氧基(优选碳原子数1~20,例如甲氧基、乙氧基、异丙氧基、苄氧基等)、芳氧基(优选碳原子数6~26,例如苯氧基、1-萘氧基、3-甲基苯氧基、4-甲氧基苯氧基等)、
烷硫基(优选碳原子数1~20,例如甲硫基、乙硫基、异丙硫基、苄硫基等)、芳硫基(优选碳原子数6~26,例如苯硫基、1-萘硫基、3-甲基苯硫基、4-甲氧基苯硫基等)、磺酰基(优选烷基或芳基的磺酰基,碳原子数优选为1~20,例如甲基磺酰基、乙基磺酰基、苯磺酰基、甲苯磺酰基等)、酰基(包含烷基羰基、链烯基羰基、芳基羰基、杂环羰基,碳原子数优选为20以下,例如乙酰基、新戊酰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苯甲酰基、烟酰基等)、烷氧基羰基(优选碳原子数2~20,例如乙氧基羰基、2-乙基己氧基羰基等)、芳氧基羰基(优选碳原子数7~20,例如苯氧基羰基、萘氧基羰基等)、氨基(包含氨基、烷基氨基、芳基氨基、杂环氨基,优选碳原子数0~20,例如氨基、N,N-二甲基氨基、N,N-二乙基氨基、N-乙基氨基、苯胺基、1-吡咯啶基、哌啶基、吗啉基等)、磺酰胺基(优选烷基或芳基的磺酰胺基,碳原子数优选为0~20,例如N,N-二甲基磺酰胺基、N-苯基磺酰胺基等)、氨磺酰基(优选烷基或芳基的氨磺酰基,碳原子数优选为0~20,例如N,N-二甲基氨磺酰基、N-苯基氨磺酰基等)、酰氧基(优选碳原子数1~20,例如乙酰氧基、苯甲酰氧基等)、氨甲酰基(优选烷基或芳基的氨甲酰基,碳原子数优选为1~20,例如N,N-二甲基氨甲酰基、N-苯基氨甲酰基等)、酰氨基(优选碳原子数1~20,例如乙酰基氨基、丙烯酰基氨基、苯甲酰基氨基、烟酰胺基等)、氰基、羟基、巯基或卤素原子(例如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
上述取代基可进一步被上述取代基取代。例如,可以举出如三氟甲基之类的全氟烷基、芳烷基、酰基所取代的烷基等。
另外,这些取代基不仅适用于R1、R3及R5的各基团可具有的取代基,还适用于包括L在内的本说明书中所记载的其他化合物中的取代基。
在此,当R1、R3及R5的各基团具有取代基时,可将与取代基中的一个氢原子的键取代为连接键而与L键合。
R1、R3及R5中的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1~10,更优选1~5,进一步优选1~3,尤其优选为甲基或乙基。其中,当为芳基所取代的烷基即芳烷基时,芳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7~20,更优选7~12,进一步优选7~10,其中,优选苄基、苯乙基,尤其优选苄基。
R1、R3及R5中的环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3~10,更优选4~8,进一步优选5或6。作为环烷基的具体例,例如可以举出环丙基、环戊基、环己基,尤其优选环己基。
R1、R3及R5中的链烯基的碳原子数优选2~10,更优选2~5。例如,可以举出乙烯基、烯丙基。
R1、R3及R5中的芳基的碳原子数优选6~16,进一步优选6~12,其中,优选苯基、萘基,尤其优选苯基。
R1、R3及R5中的杂芳基的碳原子数优选0~16,更优选2~12,进一步优选3~12。并且,杂芳基中的杂环优选5或6元环,可利用苯环或杂环等环进行缩环。构成杂环的环构成杂原子优选氮原子、氧原子、硫原子。
作为杂芳基的杂环,可以举出噻吩环、呋喃环、吡咯环、吡唑环、咪唑环、三嗪环、噁唑环、噻唑环、吡啶环、哒嗪环、嘧啶环,其中,优选吡啶环。
R1、R3及R5的各基团可具有的上述取代基中,优选烷基、环烷基、芳基、烷氧基、烷硫基、卤素原子,更优选烷基、环烷基、芳基,进一步优选烷基、芳基。
R1、R3及R5优选氢原子、烷基、环烷基、芳基、杂芳基环,更优选氢原子、烷基、环烷基、芳基。
其中,R1及R3优选烷基、环烷基、芳基。另一方面,R5优选烷基、环烷基,更优选芳烷基、环烷基。
n优选2~5的整数,更优选2~4的整数,进一步优选2或3,尤其优选2。
L表示n价连接基团,L优选单键、亚烷基、环亚烷基、亚链烯基、亚炔基、亚芳基、杂亚芳基、-O-、-S-、-NR-(R表示单键、氢原子、烷基、环烷基、芳基或酰基)、-C(=O)-、-SO-、-SO2-、芳烃三基、杂芳烃三基或将这些基团组合而成的连接基团,更优选单键、亚烷基、环亚烷基、亚芳基、杂亚芳基、-O-、-S-、-NR-(R表示单键、氢原子、烷基、环烷基、芳基或酰基)、芳烃三基、杂芳烃三基或将这些基团组合而成的连接基团,进一步优选亚烷基、环亚烷基、亚芳基或将这些基团组合而成的连接基团。
L作为单键、亚烷基、环亚烷基、亚链烯基、亚炔基、亚芳基、杂亚芳基、-O-、-S-、-NR-(R表示单键、氢原子、烷基、环烷基、芳基或酰基)、-C(=O)-、-SO-、-SO2-、芳烃三基或将杂芳烃三基组合而成的连接基团,例如可以举出亚烷基-亚芳基、亚烷基-亚苯基-亚烷基、亚烷基-杂亚芳基-亚烷基、亚烷基-环亚烷基-亚烷基、亚苯基-亚烷基-亚苯基、亚烷基-O-亚烷基、亚烷基-NR-亚烷基、亚烷基-N(亚烷基)2、环亚烷基-亚烷基、环亚烷基-亚烷基-环亚烷基、亚芳基-亚烷基-亚芳基-亚烷基-亚芳基、亚烷基-亚芳基-亚芳基-亚烷基等。
L中,键合至少两个通式(I)所表示的化合物的原子的个数即最短键合原子数优选1~15,更优选1~10,进一步优选1~9,尤其优选2~9。
在此,最短键合原子数是指连接通式(I)所表示的化合物中的R1、R3或R5之间的最短的原子数,例如下述化合物中可数为5。
[化学式4]
也优选在该最短键合部分含有环结构,作为环,优选环亚烷基、作为芳香环的芳烃环或杂芳烃环。
在此,环亚烷基优选5或6元环(环戊烷环、环己烷环),更优选6元环。其中,优选环己烷-1,3-二基、环己烷-1,4-二基、1,5,5-三甲基环己烷-1,3-二基。
亚芳基优选亚苯基、亚萘基,更优选亚苯基。亚苯基中,优选1,3-亚苯基、1,4-亚苯基。另外,亚萘基优选1,5-亚萘基。
杂亚芳基中的杂芳基环优选5或6元环,环构成杂原子优选氮原子、氧原子、硫原子,更优选氮原子。
作为杂芳基环,可以举出呋喃环、噻吩环、吡咯环、噁唑环、噻唑环、吡唑环、三唑环、吡啶环、嘧啶环、吡嗪环、三嗪环及它们的苯环缩环而得到的环(例如,苯并咪唑环、苯并三唑环等)。例如可以举出2,6-吡啶。
作为芳烃三基,可以举出1,3,5-苯三基、作为杂芳烃三基,可以举出吡啶-2,4,6-三基。
作为L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下述连接基团。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
[化学式5]
在此,*部表示键合于通式(I)中的R1、R3、R5中的任意一者的部分。
本发明中的通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在分子内所具有的>NH部分结构优选3个以内,更优选2个以内,进一步优选1个以内,最优选0个。另外,>NH部分结构是指构成通式(I)所表示的分子的环结构的氮原子被氢原子取代的部分结构、即R1或R3的取代基为氢原子的结构。
本发明中的通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中,L、R1、R3及R5所具有的环结构数的总和优选1~6,更优选2~6,进一步优选3~6。
本发明中的通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的分子量优选250~2000,更优选300~1200,进一步优选350~1000。
本发明中的通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的ClogP优选-4.0~10.0,更优选-2.0~8.0。通过取这样的ClogP值,与纤维素酰化物聚合物分子的相溶性变良好。
在此,对ClogP进行说明。
logP是指分配系数P(PartitionCoefficient)的常用对数,是将某一种化学物质在油(一般是1-辛醇)与水这两相系的平衡中的分配程度作为定量的数值而表示的物性值,由下式表示。
logP=log(Coil/Cwater)
上述式中,Coil表示某一种化学物质在油相中的摩尔浓度,Cwater表示某一种化学物质在水相中的摩尔浓度。若logP的值夹着0向正变大,则油溶性增大,若为负且绝对值变大,则水溶性增大。logP与化学物质的水溶性具有负的相关性,被广泛用作估算亲疏水性的参数。由其定义考虑,原则上在分配实验中进行实测。然而,由于实验本身非常麻烦,因此有效的方法是由结构式进行推算。
因此,使用ClogP作为logP的推算值。本说明书中的ClogP使用通过美国Pomona大学的C.Hansch,A.Leo等的Medchem项目而开发的logP值推算程序:ClogP(严密来讲是编入DaylightChemicalInformationSystems社的系统:PCModels中的ClogP程序)。该程序根据Hansch-Leo的碎片法,将化学结构分割为碎片,通过合计分配于该碎片的logP贡献量来推算ClogP。
关于ClogP的理论例如在C.Hansch&A.Leo,SubstituentConstantsForCorrelationAnalysisinChemistryandBiology(JohnWiley&Sons)和A.J.Leo.,CalculatinglogPoctfromstructure.,Chem.Rev.,93,1281-1306(1993年)等中有详细记载。
本发明中的通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优选下述通式(A-1)或(A-2)所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6]
通式(A-1)、(A-2)中,R11、R12、R31、R32、R51及R52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环烷基、链烯基、芳基或杂芳基。X表示单键或2价连接基团。
R11及R12的含义与通式(I)中的R1相同,优选范围也相同。R31及R32的含义与通式(I)中的R3相同,优选范围也相同。R51及R52的含义与通式(I)中的R5相同,优选范围也相同。
X中的2价连接基团的含义与通式(A)中的L为2价连接基团的情况相同,优选范围也相同。
通式(A-1)、(A-2)中,R11与R12、R31与R32、R51与R52可相同也可以不同。
本发明中,X优选由下述通式(1)表示。
通式(1):*-CHR’-X’-CHR’-*
在此,*表示与通式(A-1)或(A-2)中的杂环连接的部分。R’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
作为取代基,优选烷基、芳基。
X’的含义与通式(A)中L为2价连接基团的情况相同,优选范围也相同。另外,尤其优选为环结构。
以下,示出本发明中的通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的具体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
[化学式7]
[化学式8]
[化学式9]
[化学式10]
[化学式11]
[化学式12]
[化学式13]
本发明中的通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例如能够通过下述的反应图进行合成。
[化学式14]
在此,R1、R3、R5为通式(I)中的R1、R3、R5,X为通式(A-1)、(A-2)中的X,X1为由-CH2-X1-CH2-表示X时的连接基团X1
作为在5位连接的方法,有如下方法:在合成巴比妥酸骨架的化合物之后,在5位连接的方法;或通过使具有多个丙二酸衍生物部位的化合物与脲衍生物进行缩合而同时形成多个巴比妥酸骨架的方法。
已知巴比妥酸骨架的化合物能够利用使脲衍生物与丙二酸衍生物进行缩合的任意的合成法进行合成。在氮原子上具有两个取代基的巴比妥酸可通过对N,N’-二取代型脲与丙二酰氯进行加热或者将N,N’-二取代型脲和丙二酸及乙酸酐等活化剂混合并进行加热而得到。例如,可优选使用Journ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第61卷,1015页(1939年)、JournalofMedicinalChemistry,第54卷,2409页(2011年)、TetrahedronLetters,第40卷,8029页(1999年)、国际公开第2007/150011号小册子等中所记载的方法。
并且,缩合中所使用的丙二酸可以是未取代的丙二酸,也可以是具有取代基的丙二酸。
作为在5位连接的方法,可利用如与卤代烷基等的亲核取代反应(途径2)、迈克尔加成反应之类的加成反应。通过5位未取代的巴比妥酸骨架的中间体与甲醛的缩合,能够合成亚甲基连接的化合物(途径1)。
并且,也可优选使用使5位未取代的巴比妥酸骨架的中间体与醛或酮进行脱水缩合而生成亚烷基或亚芳基化合物,其后还原双键的方法(途径3)。
例如,基于锌的还原方法记载于TetrahedronLetters,第44卷,2203页(2003年),基于接触还原的还原方法记载于TetrahedronLetters,第42卷,4103页(2001年)和Journ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第119卷,12849页(1997年),基于NaBH4的还原方法记载于TetrahedronLetters,第28卷,4173页(1987年)等中。这些方法均为可优选使用于在5位具有芳烷基的情况和具有环烷基的情况的合成方法。
作为在1位及3位连接的方法,有如下方法:在形成巴比妥酸骨架之后,通过取代反应等进行连接的方法;及通过使具有多个脲衍生物部位的化合物与丙二酸衍生物进行缩合而同时形成多个巴比妥酸骨架的方法。
途径4为通过异氰酸酯与胺的反应而合成双型脲衍生物之后,形成巴比妥酸骨架的方法。
另外,本发明中所使用的通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的合成法并不限定于上述。
通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在光学膜中的含量并没有特别限定。其中,相对于纤维素酰化物100质量份优选0.1~50质量份,更优选0.2~3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0.3~20质量份,尤其优选0.3~15质量份。通过设为这样的含量,可充分显现作为本发明的效果的硬度及光学膜的着色抑制,另外,也可维持薄膜的透明性。
并且,在光学膜中也可含有两种以上的通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此时,优选其合计量在上述范围内。
<纤维素酰化物>
本发明中,成为纤维素酰化物膜的主成分的纤维素酰化物可使用一种,也可使用两种以上。例如,纤维素酰化物可以是仅包含乙酰基作为酰基取代基的乙酸纤维素,也可使用具有多个不同的酰基取代基的纤维素酰化物,还可以是不同纤维素酰化物的混合物。
作为本发明中所使用的纤维素酰化物的原料的纤维素,有棉短绒或木浆(阔叶木浆,针叶木浆)等,均可使用从任何原料纤维素得到的纤维素,根据情况也可混合使用。原料纤维素例如可使用丸泽,宇田著,“塑料材料讲座(17)纤维素系树脂”,日刊工业新闻社(1970年发行)或发明协会公开技报公技号2001-1745号(7页~8页)中所记载的纤维素。
本发明中,纤维素酰化物的酰基可以仅仅是一种,或者也可以使用两种以上的酰基。本发明中所使用的纤维素酰化物优选具有碳原子数2以上的酰基作为取代基。作为碳原子数2以上的酰基,可以是脂肪族的酰基,也可以是芳香族的酰基,并没有特别限定。它们例如是纤维素的烷基羰基、链烯基羰基或芳香族羰基、芳香族烷基羰基等,可分别进一步具有取代基。作为酰基的优选例,可以举出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庚酰基、己酰基、辛酰基、癸酰基、十二烷酰基、十三烷酰基、十四烷酰基、十六烷酰基、十八烷酰基、异丁酰基、叔丁酰基、环己烷羰基、油酰基、苯甲酰基、萘羰基、肉桂酰基等。在这些之中,更优选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十二烷酰基、十八烷酰基、叔丁酰基、油酰基、苯甲酰基、萘羰基、肉桂酰基等,进一步优选为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纤维素酰化物优选具有碳原子数2~4的酰基作为取代基。当使用两种以上的酰基时,优选其中一种为乙酰基,作为除此以外所使用的碳原子数2~4的酰基,优选丙酰基或丁酰基。能够通过使用这些纤维素酰化物来制作出溶解性优选的溶液,尤其在非氯系有机溶剂(例如,甲醇、乙醇等醇类)中,能够制作良好的溶液。另外,能够制作粘度较低、过滤性良好的溶液。
本发明中,从基于通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的硬度改善效果优异的方面考虑,尤其优选纤维素酰化物的酰基为乙酰基这一种。
对本发明中优选使用的纤维素酰化物进行详细记载。
构成纤维素的β-1,4键合的葡萄糖单元在2位、3位及6位具有遊离的羟基。纤维素酰化物是利用酰基将这些羟基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酰化而得到的聚合物(polymer)。
酰基取代度表示位于2位、3位及6位的纤维素的羟基的酰化的程度,当所有葡萄糖单元的2位、3位及6位的羟基均被酰化时,总酰基取代度为3,例如当在所有葡萄糖单元中只有6位全部被酰化时,总酰基取代度为1。同样地,当在所有葡萄糖的所有羟基中,各个葡萄糖单元中6位或2位中的任意一者全部被酰化时,总酰基取代度也是1。
即,将葡萄糖分子中的所有羟基全部被酰化的情况设为3来表示酰化的程度。
关于酰基取代度的测定方法的详细内容,能够按照手冢等,Carbohydrate.Res.,273,83-91(1995)中所记载的方法或ASTM-D817-96中所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纤维素酰化物的总酰基取代度A优选1.5以上且3.0以下(1.5≤A≤3.0),更优选2.00~2.97,进一步优选2.50以上且小于2.97,尤其优选2.70~2.95。
并且,仅使用乙酰基作为纤维素酰化物的酰基的乙酸纤维素中,总乙酰基取代度B优选2.0以上且3以下(2.0≤B≤3.0),更优选2.0~2.97,进一步优选2.5以上且小于2.97,其中,优选2.55以上且小于2.97,尤其优选2.60~2.96,最优选2.70~2.95。
另外,本发明中的通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尤其对总乙酰基取代度B超过2.50的纤维素酰化物显现效果。
当本发明的光学膜的纤维素酰化物膜为层叠体(多层结构)时,纤维素酰化物膜的各层中的纤维素酰化物的总酰基取代度A可相同也可以不同,并且,可以使多个纤维素酰化物混合存在于一个层中。
在纤维素的酰化过程中,当使用酸酐或酰氯作为酰化剂时,作为反应溶剂即有机溶剂,可使用二氯甲烷或有机酸例如乙酸等。
作为催化剂,当酰化剂为酸酐时,优选使用如硫酸之类的质子性催化剂,当酰化剂为酰氯(例如,CH3CH2COCl)时,使用碱性化合物。
最一般的纤维素的混合脂肪酸酯的工业合成方法为如下方法:利用含有与乙酰基及其他酰基对应的脂肪酸(乙酸、丙酸、戊酸等)或它们的酸酐的混合有机酸成分,将纤维素进行酰化。
纤维素酰化物例如能够通过日本特开平10-45804号公报中所记载的方法来合成。
从透湿度的观点考虑,本发明的薄膜、尤其是本发明中所使用的纤维素酰化物膜在总固体成分中优选含有5~99质量%的纤维素酰化物,更优选含有20~99质量%,尤其优选含有50~95质量%。
<其他添加剂>
在本发明的光学膜中、尤其在纤维素酰化物膜中,还可添加延迟调整剂(延迟显现剂及延迟降低剂)、作为增塑剂的缩聚酯化合物(聚合物)、多元醇的多元酯、邻苯二甲酸酯、磷酸酯等、以及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消光剂等添加剂。
另外,本说明书中,为了标记化合物组,例如如磷酸酯系化合物那样,有时编入“系”来进行记载。在上述情况下,其含义与磷酸酯化合物相同。
(延迟降低剂)
本发明中,作为延迟降低剂,可广泛采用磷酸酯系化合物、作为纤维素酰化物膜的添加剂的任意的非磷酸酯系的化合物以外的化合物。
作为高分子延迟降低剂,选自磷酸聚酯系聚合物、苯乙烯系聚合物及丙烯酸系聚合物等及它们的共聚物,优选丙烯酸系聚合物及苯乙烯系聚合物。并且,优选含有至少一种苯乙烯系聚合物、丙烯酸系聚合物之类的具有负的固有双折射的聚合物。
作为非磷酸酯系的化合物以外的化合物的低分子量延迟降低剂,可举出以下。它们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油状物。即,在其熔点、沸点方面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熔点20℃以下与20℃以上的紫外线吸收材料的混合、或同样地为劣化防止剂的混合等。并且,作为红外吸收染料,例如可以举出日本特开2001-194522号公报中所记载的红外吸收染料。并且,关于添加红外吸收染料的时期,可在纤维素酰化物溶液(浓液)制作工序中的任一时间进行添加,也可以在浓液的制备工序的最后制备工序中加入添加添加剂来进行制备的工序而进行。并且,各材料的添加量只要显现功能,则并没有特别限定。
作为非磷酸酯系的化合物以外的化合物的低分子量延迟降低剂并没有特别限定。另外,详细内容记载于日本特开2007-272177号公报的段落号0066~0085中。
日本特开2007-272177号公报的段落号0066~0085中所记载的通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能够如公报中所记载那样,通过磺酰氯衍生物与胺衍生物的缩合反应来得到。
日本特开2007-272177号公报中所记载的通式(2)所表示的化合物能够通过使用缩合剂(例如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等)的、羧酸类与胺类的脱水缩合反应、或羧酸酰氯衍生物与胺衍生物的取代反应等来得到。
从实现适当的Nz因数的观点考虑,延迟降低剂更优选为Rth降低剂。在此,Rth是指纤维素酰化物膜的深度方向的延迟。延迟降低剂中,作为Rth降低剂,可以举出丙烯酸系聚合物及苯乙烯系聚合物、日本特开2007-272177号公报中所记载的通式(3)~(7)所表示的低分子化合物等,其中,优选丙烯酸系聚合物及苯乙烯系聚合物,更优选丙烯酸系聚合物。
延迟降低剂的添加量相对于纤维素酰化物100质量份优选0.01~30质量份,更优选0.1~20质量份,尤其优选0.1~10质量份。通过将添加量设为30质量份以下,能够提高与纤维素系树脂的相溶性,能够制作出透明性优异的薄膜。当使用两种以上的延迟降低剂时,其合计量优选在上述范围内。
(延迟显现剂)
为了显现延迟值,本发明的光学膜可含有至少一种延迟显现剂。
作为延迟显现剂并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举出由棒状或圆盘状化合物构成的延迟显现剂、上述非磷酸酯系的化合物中显示延迟显现性的化合物。作为棒状或圆盘状化合物,可优选将具有至少两个芳香环的化合物用作延迟显现剂。
由棒状化合物构成的延迟显现剂的添加量相对于纤维素酰化物100质量份优选0.1~3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0.5~20质量份。
圆盘状化合物在Rth延迟显现性方面比棒状化合物优异,因此尤其在需要较大的Rth延迟时可优选使用。也可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延迟显现剂。
延迟显现剂优选在250~400nm的波长区域具有最大吸收波长,并优选在可见区域实质上不具有吸收。
延迟显现剂的详细内容记载于公开技报2001-1745的49页中。
由圆盘状化合物构成的延迟显现剂的添加量相对于纤维素酰化物100质量份优选0.1~3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0.5~20质量份。
延迟显现剂中所含的圆盘状化合物的添加量相对于纤维素酰化物100质量份优选小于3质量份,更优选小于2质量份,尤其优选小于1质量份。
〔增塑剂(疏水化剂)〕
在光学膜、尤其在纤维素酰化物膜中,若在纤维素酰化物膜中含有增塑剂,则纤维素酰化物膜的含水率、透湿度下降,由纤维素酰化物膜中的水分所引起的纤维素酰化物的水解反应得到抑制。另外,增塑剂能够抑制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添加剂从纤维素酰化物膜中向偏振器层扩散,能够改进偏振器性能的劣化。
本发明中的通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通过含于光学膜、尤其是纤维素酰化物膜中,还能够用作增塑剂。即,除了得到包括如上所述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控制、含水率及透湿度的降低在内的耐久性的改善效果以外,同时还能够提高纤维素酰化物膜的硬度。另外,本发明中的通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即使在与其他通用的增塑剂同时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够发挥提高硬度的效果,因此可同时使用多个增塑剂,使其含于光学膜、纤维素酰化物膜中。
另外,本发明的光学膜优选含有至少一种增塑剂。
本发明中,同时使用的增塑剂中,优选在分子内位置上酯基靠近而堵塞的多酯系的增塑剂。作为多酯系的增塑剂,具体而言,可以举出缩聚酯化合物(以后,称作缩聚酯系增塑剂)、多元醇的多元酯化合物(以后,称作多元醇酯系增塑剂)及碳水化物化合物(以后,称作碳水化物衍生物系增塑剂)。本发明中,这些化合物的如上所述的增塑剂效果的显现优异。
以下,对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增塑剂进行说明。
(缩聚酯系增塑剂)
缩聚酯系增塑剂通过使2价的羧酸化合物与二醇化合物进行缩聚而得到。
缩聚酯系增塑剂优选通过使下述通式(a)所表示的至少一种二羧酸及下述通式(b)所表示的至少一种二醇进行缩聚而得到。
[化学式15]
通式(a)、(b)中,Y表示2价的碳原子数2~18的脂肪族基、2价的碳原子数6~18的芳香族基或碳原子数2~18的2价的杂环,Z表示2价的碳原子数2~8的脂肪族基。在此,2价的碳原子数2~8的脂肪族基可以是直链,也可以是分支。
如上所述,通式(a)所表示的2价的羧酸化合物可以举出脂肪族的羧酸、芳香族或杂环的羧酸,优选为脂肪族的羧酸或芳香族的羧酸。
另一方面,二醇化合物也除了上述通式(b)所表示的脂肪族化合物以外,还可以举出芳香族或杂环的化合物。
其中,优选由具有至少一种芳香环的二羧酸(也称作芳香族二羧酸)和至少一种平均碳原子数为2.5~8.0的脂肪族二醇所得到的缩聚酯系增塑剂。并且,也优选由芳香族二羧酸与至少一种脂肪族二羧酸的混合物和至少一种平均碳原子数为2.5~8.0的脂肪族二醇所得到的缩聚酯系增塑剂。
缩聚酯系增塑剂的数均分子量优选500~2000,更优选600~1500,进一步优选700~1200。若缩聚酯系增塑剂的数均分子量为500以上、优选为600以上,则挥发性降低,拉伸纤维素酰化物膜时高温条件下的挥发所引起的薄膜故障、工序污染的抑制优异。
并且,若缩聚酯系增塑剂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以下,则与纤维素酰化物的相溶性变高,制膜时及加热拉伸时的渗出的抑制优异。
当将芳香族二羧酸与脂肪族二羧酸的混合物用作二羧酸成分时,二羧酸成分的碳原子数的平均优选为5.5~10.0,更优选为5.6~8.0。
若碳原子数的平均为5.5以上,则能够得到耐久性优异的偏振片。若碳原子数的平均为10.0以下,则与纤维素酰化物的相溶性优异,且在纤维素酰化物膜的制膜过程中渗出的抑制优异。
作为缩聚酯系增塑剂的合成中可使用的芳香族二羧酸,例如可以举出邻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1,5-萘二羧酸、1,4-萘二羧酸、1,8-萘二羧酸、2,8-萘二羧酸或2,6-萘二羧酸等。其中,优选邻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2,6-萘二羧酸,更优选邻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进一步优选对苯二甲酸。
由二醇化合物和含有脂肪族二羧酸的二羧酸所得到的缩聚酯系增塑剂中含有脂肪族二羧酸残基。
合成缩聚酯系增塑剂的脂肪族二羧酸例如可以举出草酸、丙二酸、琥珀酸、马来酸、富马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杜鹃花酸、癸二酸、十二烷二羧酸或1,4-环己烷二羧酸等。
作为合成缩聚酯系增塑剂的二醇,可以举出芳香族二醇及脂肪族二醇,本发明中,优选至少使用脂肪族二醇来进行合成。
缩聚酯系增塑剂优选含有平均碳原子数为2.5~7.0的脂肪族二醇残基,更优选含有平均碳原子数为2.5~4.0的脂肪族二醇残基。
若脂肪族二醇残基的平均碳原子数小于7.0,则与纤维素酰化物的相溶性得到改善,渗出、化合物的加热减量的增大、以及被认为干燥纤维素酰化物料片时的工序污染是原因的面状故障发生的抑制优异。并且,若脂肪族二醇残基的平均碳原子数为2.5以上,则合成轻松。
作为用于合成缩聚酯系增塑剂的脂肪族二醇,优选烷基二醇或脂环式二醇类,例如优选乙二醇、1,2-丙二醇及1,3-丙二醇,更优选乙二醇及1,2-丙二醇。
缩聚酯系增塑剂的末端可以不封端而维持二醇或羧酸的状态(即,聚合物链长末端为-OH或CO2H),另外,也可以使一元羧酸类或一元醇类进行反应来实施所谓的末端的封端。另外,通过对缩聚酯系增塑剂的末端进行封端,在常温下的状态难以变成固体形状,操作变得良好,并且能够得到湿度稳定性、偏振片耐久性优异的纤维素酰化物膜。
缩聚酯系增塑剂优选日本特开2012-234159号公报的段落号0062~0064中所记载的J-1~J-38。
(多元醇酯系增塑剂)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多元醇酯系增塑剂是由醇部具有两个以上的羟基的多元醇衍生的酯。作为醇部的醇,优选在除了经由羟基以外,还可以经由醚键断裂的饱和烃上取代有两个以上的羟基的醇。
作为多元醇酯系增塑剂的原料的多元醇由下述通式(c)表示。
通式(c)
Rα-(OH)m
通式(c)中,Rα表示m价有机基团,m表示2以上的正整数。
多元醇的碳原子数优选5以上,更优选5~20。
作为这种多元醇,可以举出糖醇、二醇类。
具体而言,优选三甘醇、四甘醇、二丙二醇、三丙二醇、山梨糖醇、三羟甲基丙烷、木糖醇。
多元醇酯的酸部(酯的酰基部)优选由一元羧酸衍生的酸部。作为这种酸,可以举出脂肪族一元羧酸、脂环族一元羧酸、芳香族一元羧酸,若使用脂环族一元羧酸、芳香族一元羧酸,则在提高透湿性、保留性方面优选。
脂肪族一元羧酸的碳原子数优选1~32,更优选1~20,尤其优选1~10。若含有乙酸,则与纤维素衍生物的相溶性增加,因此优选,也优选将乙酸和其他一元羧酸混合使用。
作为优选的脂肪族一元羧酸,可以举出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己酸、庚酸、辛酸、壬酸、癸酸、2-乙基-己烷羧酸、十一烷酸、十二烷酸、十三烷酸、肉豆蔻酸、十五烷酸、棕榈酸、十七烷酸、硬脂酸、十九烷酸、花生酸、山嵛酸、木蜡酸、十二六烷酸、十二七烷酸、褐煤酸、蜂花酸、虫漆蜡酸等饱和脂肪酸、十一碳烯酸、油酸、山梨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等。
作为优选的脂环族一元羧酸的例子,可以举出环戊烷羧酸、环己烷羧酸、环辛烷羧酸、或它们的衍生物。
作为优选的芳香族一元羧酸的例子,可以举出苯甲酸、甲基苯甲酸等在苯甲酸的苯环上导入有烷基的羧酸、联苯基羧酸、萘羧酸、四氢化萘羧酸等具有两个以上的苯环的芳香族一元羧酸、或它们的衍生物,尤其优选苯甲酸。
多元醇酯系增塑剂的分子量并没有特别限制,优选300~3000,进一步优选350~1500。分子量较大时从光学膜的挥发的抑制优异,因此优选,而在透湿性、与纤维素衍生物的相溶性方面考虑,优选分子量较小。
多元醇酯系增塑剂例如优选日本特开2012-234159号公报的段落号0045~0049中所记载的化合物,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而优选被引入。
(碳水化物衍生物系增塑剂)
作为碳水化物衍生物系增塑剂,为单糖或含有2~10个单糖单元的碳水化物的衍生物系的增塑剂,其中优选被酰化的衍生物系的增塑剂。
作为单糖或含有2~10个单糖单元的碳水化物的例子,例如优选为核糖、树胶醛糖、木糖、来苏糖、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半乳糖、海藻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蔗糖、三氯蔗糖、α-环糊精、β-环糊精、γ-环糊精、δ-环糊精、木糖醇、山梨糖醇,进一步优选为树胶醛糖、木糖、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半乳糖、麦芽糖、纤维二糖、蔗糖、β-环糊精、γ-环糊精,尤其优选为木糖、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半乳糖、麦芽糖、纤维二糖、蔗糖、木糖醇、山梨糖醇。
作为碳水化物衍生物系增塑剂的优选例,可以举出麦芽糖八乙酸酯、纤维二糖八乙酸酯、蔗糖八乙酸酯、木糖四丙酸酯、葡萄糖五丙酸酯、果糖五丙酸酯、甘露糖五丙酸酯、半乳糖五丙酸酯、麦芽糖八丙酸酯、纤维二糖八丙酸酯、蔗糖八丙酸酯、木糖四苯甲酸酯、葡萄糖五苯甲酸酯、果糖五苯甲酸酯、甘露糖五苯甲酸酯、半乳糖五苯甲酸酯、麦芽糖八苯甲酸酯、纤维二糖八苯甲酸酯、蔗糖八苯甲酸酯、木糖醇五苯甲酸酯、山梨糖醇六苯甲酸酯。
碳水化物衍生物系增塑剂优选具有吡喃糖结构或呋喃糖结构。
作为碳水化物衍生物系增塑剂,优选日本特开2012-234159号公报的段落号0030~0039中所记载的化合物。
另外,本发明中,增塑剂可优选适用日本特开2012-234159号公报的段落号0026~0068中所记载的内容,这些段落号中所记载的内容可优选引入本说明书的一部分中。
这些增塑剂的添加量相对于纤维素酰化物100质量份优选0.1~50质量%。优选的添加量为1~20质量%,若为1质量%以上,则容易得到偏振器耐久性改进效果,并且若为20质量%以下,则也不易产生渗出。而且,优选的添加量为2~15质量%,尤其优选为4~15质量%。另外,这些增塑剂也可以添加两种以上。当添加两种以上时,添加量的具体例及优选范围也与上述相同。
关于将这些增塑剂添加于纤维素酰化物膜中的定时,只要在制膜的时刻添加,则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在纤维素酰化物的合成时刻添加,也可以在制备浓液时与纤维素酰化物进行混合。
(抗氧化剂)
本发明的光学膜优选含有抗氧化剂。该抗氧化剂可添加于纤维素酰化物溶液中。本发明中,可添加任意的抗氧化剂例如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4,4’-硫代双-(6-叔丁基-3-甲基苯酚)、1,1’-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2,2’-亚甲基双(4-乙基-6-叔丁基苯酚)、2,5-二-叔丁基对苯二酚、季戊四醇-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等苯酚系或对苯二酚系抗氧化剂。另外,优选使用三(4-甲氧基-3,5-二苯基)亚磷酸酯、三(壬基苯基)亚磷酸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等磷系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的添加量相对于纤维素酰化物100质量份优选0.05~5.0质量份。
(紫外线吸收剂)
从防止偏振片或液晶等的劣化的观点考虑,本发明的光学膜可含有紫外线吸收剂。该紫外线吸收剂可添加于纤维素酰化物溶液中。本发明中,作为紫外线吸收剂,从波长370nm以下的紫外线的吸收能力优异且良好的液晶显示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使用波长400nm以上的可见光的吸收较少的紫外线吸收剂。本发明中优选使用的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可以举出受阻酚系化合物、羟基二苯甲酮系化合物、苯并三唑系化合物、水杨酸酯系化合物、二苯甲酮系化合物、氰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镍络合盐系化合物等。
受阻酚系化合物可以举出2,6-二-叔丁基-对甲酚、季戊四醇-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N,N'-六亚甲基双(3,5-二-叔丁基-4-羟基-氧化肉桂酰胺)、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异氰脲酸酯等。
苯并三唑系化合物可以举出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亚甲基双〔4-(1,1,3,3-四甲基丁基)-6-(2H-苯并三唑-2-基)苯酚〕、(2,4-双-(正辛基硫基)-6-(4-羟基-3,5-二-叔丁基苯胺基)-1,3,5-三嗪、三甘醇-双〔3-(3-叔丁基-5-甲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N,N’-六亚甲基双(3,5-二-叔丁基-4-羟基-氧化肉桂酰胺)、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戊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6-二-叔丁基-对甲酚、季戊四醇-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等。
这些紫外线防止剂的添加量在纤维素酰化物膜的总固体成分中,以质量比例优选为1~1.0%,进一步优选为10~1000ppm。
(消光剂)
从薄膜光滑性及稳定制造的观点考虑,本发明的光学膜可以添加消光剂。消光剂可以是无机化合物的消光剂,也可以是有机化合物的消光剂。
无机化合物的消光剂优选为含硅的无机化合物(例如二氧化硅、煅烧硅酸钙、水合硅酸钙、硅酸铝、硅酸镁等)、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铝、氧化钡、氧化锆、氧化锶、氧化锑、氧化锡、氧化锡/锑、碳酸钙、滑石、粘土、煅烧高岭土及磷酸钙等,进一步优选为含硅的无机化合物和氧化锆。由于二氧化硅能够降低纤维素酰化物膜的浊度,因此尤其优选二氧化硅。
二氧化硅的微粒例如可使用具有AEROSILR972、R974、R812、200、300、R202、OX50、TT600(以上NIPPONAEROSILCO.,LTD制)等商品名的市售品。氧化锆的微粒例如可使用以AEROSILR976及R811(以上NIPPONAEROSILCO.,LTD制)等商品名市售的微粒。
有机化合物的消光剂例如优选硅酮树脂、氟树脂及丙烯酸树脂等聚合物,其中,优选硅酮树脂。硅酮树脂中,尤其优选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硅酮树脂,例如可使用以T0SPEARL103、T0SPEARL105、T0SPEARL108、T0SPEARL120、T0SPEARL145、T0SPEARL3120及T0SPEARL240(以上ToshibaSiliconeCo.,Ltd.制)等商品名市售的硅酮树脂。
当将这些消光剂添加于纤维素酰化物溶液中时,其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只要能够得到所希望的纤维素酰化物溶液,则可以是任意方法。例如,可在混合纤维素酰化物和溶剂的阶段含有添加物,也可以在用纤维素酰化物和溶液制作混合溶液之后添加添加物。
另外,还可以是在即将使浓液流延之前添加混合的、所谓的即将流延前添加方法,该混合可以在线设置螺杆式混炼而使用。具体而言,优选如在线混合器之类的静态混合机。并且,作为在线混合器,例如优选如静态混合器SWJ(Toray的静止型管内混合器Hi-Mixer)(TorayEngineeringCo.,Ltd.制)之类的混合器。
另外,关于在线添加,为了消除浓度不均、粒子的凝集等,在日本特开2003-053752号公报中记载有如下方法:在纤维素酰化物膜的制造方法中,将在主原料浓液中混合不同组成的添加液的添加喷嘴前端与在线混合器的起始端部的距离L设为主原料配管内径d的5倍以下,由此消除浓度不均、消光粒子等的凝集。另外,作为优选的方式,记载有如下:将与主原料浓液不同组成的添加液供给喷嘴的前端开口部与在线混合器的起始端部之间的距离(L)设为供给喷嘴前端开口部的内径(d)的10倍以下,且在线混合器为静态无搅拌型管内混合器或动态搅拌型管内混合器。进一步具体而言,公开有如下:纤维素酰化物膜主原料浓液/在线添加液的流量比为10/1~500/1,优选为50/1~200/1。
而且,以添加剂渗出较少且也没有层间的剥离现象、而且光滑性良好且透明性优异的位相差薄膜为目的的日本特开2003-014933号公报中也记载有添加添加剂的方法。具体而言,记载有如下:可以在溶解釜中添加添加剂,也可以在溶解釜~共流延模为止之间将添加剂或溶解或分散有添加剂的溶液添加于送液中的浓液中,在后者的情况下,为了提高混合性,优选设置静态混合器等混合机构。
消光剂尤其优选以0.05~1.0质量%的比例含于纤维素酰化物膜中。通过设为这种值,纤维素酰化物膜的雾度不会变大,当实际使用于LCD时,有助于抑制对比度的下降及亮点的产生等不良情况。并且,能够实现摩擦、耐刮伤性。从这些观点考虑,尤其优选以0.05~1.0质量%的比例含有消光剂。
<纤维素酰化物膜的物性>
(硬度)
作为表面硬度,优选基于使用努氏压头的努氏法的努氏硬度较高,并且,也优选铅笔硬度较高。努氏硬度能够利用压头具有努氏压头的硬度计例如FischerInstruments,Co.,Ltd.制“FISCHERSCOPEH100Vp型硬度计”进行测定。
铅笔硬度例如能够使用JIS-S6006中所规定的试验用铅笔并通过JIS-K5400中所规定的铅笔硬度评价法来进行评价。
本发明中的通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能够提高纤维素酰化物膜的努氏硬度等硬度。另外,纤维素酰化物膜的硬度能够通过通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的种类或含量进行调整。
〔弹性模量(拉伸弹性模量)〕
纤维素酰化物膜优选显示出实用上充分的弹性模量(拉伸弹性模量)。弹性模量的范围并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从制造适性及操作性的观点考虑,优选1.0~7.0GPa,更优选2.0~6.5GPa。本发明中的通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通过添加于纤维素酰化物膜中而具有使纤维素酰化物膜疏水化来提高弹性模量的作用,这一点也是本发明中的优点。
(光弹性系数)
纤维素酰化物膜的光弹性系数的绝对值优选为8.0×10-12m2/N以下,更优选为6×10-12m2/N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10-12m2/N以下。通过将纤维素酰化物膜的光弹性系数设为较小,当将包含纤维素酰化物膜的本发明的光学膜作为偏振片保护膜而组装于液晶显示装置时,能够抑制高温高湿下的不均的产生。只要没有特别断定,光弹性系数通过以下方法测定并计算。
光弹性系数的下限值并没有特别限定。另外,实际上为0.1×10-12m2/N以上。
将纤维素酰化物膜以3.5cm×12cm切出,用椭圆偏振计(M150[商品名],JASCOCorporation)测定无载荷、250g、500g、1000g、1500g的各载荷下的延迟(Re),并根据相对于应力的Re变化直线的倾斜度计算光弹性系数。
(含水率)
纤维素酰化物膜的含水率能够通过测定一定温湿度下的平衡含水率来进行评价。平衡含水率是利用Karl-Fischer法测定在上述一定的温湿度下放置24小时之后达到平衡的试样的水分量并将水分量(g)除以试样质量(g)而计算出的。
纤维素酰化物膜在25℃、相对湿度80%下的含水率优选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4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小于3质量%。通过将纤维素酰化物膜的含水率设为较小,当将包含纤维素酰化物膜的本发明的光学膜作为偏振片保护膜而组装于液晶显示装置时,能够抑制高温高湿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不均的产生。含水率的下限值并没有特别限定。另外,实际上为0.1质量%以上。
(透湿度)
纤维素酰化物膜的透湿度能够通过按照JISZ0208的透湿度试验(杯式法),在温度40℃、相对湿度90%气氛中,测定通过试样的每24小时的水蒸汽的质量,并换算为试样面积每1m2的24小时内所通过的水蒸汽的质量来进行评价。
纤维素酰化物膜的透湿度优选500~2000g/m2·day,更优选900~1300g/m2·day,尤其优选1000~1200g/m2·day。
(雾度)
纤维素酰化物膜的雾度优选1%以下,更优选0.7%以下,尤其优选0.5%以下。通过将雾度设为上述上限值以下,具有纤维素酰化物膜的透明性变得更高、更容易用作光学膜的优点。只要没有特别断定,雾度通过下述方法进行测定并计算。雾度的下限值并没有特别限定。另外,实际上为0.001%以上。
在25℃、相对湿度60%的环境下,使用雾度计(HGM-2DP,Suga试验机),按照JISK7136对纤维素酰化物膜40mm×80mm进行测定。
(膜厚)
纤维素酰化物膜的平均膜厚优选10~100μm,更优选15~80μm,进一步优选15~70μm。通过设为15μm以上,制作料片状薄膜时的操作性得到提高,因此优选。并且,通过设为70μm以下,容易应对湿度变化,且容易维持光学特性。
并且,当纤维素酰化物膜具有三层以上的层叠结构时,芯层的膜厚优选3~70μm,更优选5~60μm,表皮层A及表皮层B的膜厚均优选0.5~20μm,更优选0.5~10μm,尤其优选0.5~3μm。
(宽度)
纤维素酰化物膜的宽度优选700~3000mm,更优选1000~2800mm,尤其优选1300~2500mm。
<纤维素酰化物膜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纤维素酰化物膜的制造方法并没有特别限定。另外,优选基于熔融制膜法或溶液制膜法的制造,更优选基于溶液制膜法(溶液流延法)的制造。关于利用溶液流延法的纤维素酰化物膜的制造例,可参考美国专利第2,336,310号、美国专利第2,367,603号、美国专利第2,492,078号、美国专利第2,492,977号、美国专利第2,492,978号、美国专利第2,607,704号、美国专利第2,739,069号及美国专利第2,739,070号的各说明书、英国专利第640731号及英国专利第736892号的各说明书、以及日本特公昭45-4554号、日本特公昭49-5614号、日本特开昭60-176834号、日本特开昭60-203430号及日本特开昭62-115035号等各公报。并且,纤维素酰化物膜可实施拉伸处理。关于拉伸处理的方法及条件,例如可参考日本特开昭62-115035号、日本特开平4-152125号、日本特开平4-284211号、日本特开平4-298310号、日本特开平11-48271号等各公报。
(流延方法)
作为溶液的流延方法,有如下方法:将所制备的浓液从加压模均匀地挤出到金属支撑体上的方法、利用以刀片对暂时流延到金属支撑体上的浓液调节膜厚的刮刀片的方法、利用以反转的辊进行调节的反向辊涂布机的方法等,优选利用加压模的方法。加压模有衣架型和T模型等,均可以优选使用。并且,除了在此举出的方法以外,还可以利用以往已知的将纤维素酰化物溶液流延制膜的各种方法来实施,通过考虑所使用的溶剂的沸点等的差异来设定各条件,由此能够与现有方法同样地进行流延制膜。
·共流延
纤维素酰化物膜的形成中,优选利用共流延法、逐次流延法、涂布法等层叠流延法,尤其利用同时共流延法,从稳定制造及降低生产成本的观点考虑尤其优选。
当通过共流延法及逐次流延法进行制造时,首先制备各层用乙酸纤维素溶液(浓液)。共流延法(分层同时流延)是一种如下流延法:在流延用支撑体(带或滚筒)上,从将各层(可以是3层或其以上)各自的流延用浓液从另一狭缝等同时挤出的流延用模具挤出浓液,使其在各层上同时流延,在适当的时期从支撑体剥取并进行干燥,从而成型出薄膜。
逐次流延法是一种如下流延法:在流延用支撑体上,首先从流延用模具挤出第1层用流延用浓液并使其流延,经干燥或不经干燥,在其上从流延用模具挤出第2层用流延用浓液并使其流延,以此为要点,根据需要将浓液逐次流延并层叠至第3层以上,在适当的时期从支撑体剥取并进行干燥,从而成型出纤维素酰化物膜。涂布法是一种如下方法:一般通过溶液制膜法将芯层成型为薄膜状,并制备涂布于表层的涂布液,使用适当的涂布机对芯层的每一面或两面同时涂布涂布液并进行干燥,从而成型出层叠结构的纤维素酰化物膜。
作为在纤维素酰化物膜的制造中所使用的循环行走的金属支撑体,可以使用表面通过镀铬而被镜面精加工的滚筒或通过表面研磨而被镜面精加工的不锈钢带(也可以称为带)。所使用的加压模可以在金属支撑体的上方设置1台或2台以上。优选为1台或2台。当设置2台以上时,可以将流延的浓液量按各种比例分配至各个模,也可以从多个精密定量齿轮泵以各个比例向模供给浓液。流延中所使用的浓液(树脂溶液)的温度优选为-10~55℃,更优选为25~50℃。此时,工序的所有溶液温度可以相同,或者也可在工序的各处不同。不同时,即将进行流延之前成为所希望的温度即可。
并且,对于上述金属支撑体的材质并没有特别限制,但更优选为SUS制(例如SUS316)。
(剥离)
纤维素酰化物膜的制造方法优选包含从金属支撑体剥取由上述浓液形成的薄膜的工序。对于纤维素酰化物膜的制造方法中的剥离方法并没有特别限制,当使用任意的方法时,能够改善剥离性。
(拉伸处理)
纤维素酰化物膜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在制膜后包含拉伸工序。纤维素酰化物膜的拉伸方向优选为纤维素酰化物膜传送方向(MD方向)和与传送方向正交的方向(TD方向)中的任意一个。另外,从其后继续进行的使用该纤维素酰化物膜的偏振片加工工艺的观点考虑,尤其优选为与纤维素酰化物膜传送方向正交的方向(TD方向)。
沿TD方向拉伸的方法例如记载于日本特开昭62-115035号、日本特开平4-152125号、日本特开平4-284211号、日本特开平4-298310号、日本特开平11-48271号等各公报中。当为MD方向拉伸时,例如若调节纤维素酰化物膜的传送辊的速度而使纤维素酰化物膜的卷取速度快于纤维素酰化物膜的剥取速度,则纤维素酰化物膜被拉伸。当为TD方向拉伸时,用拉幅机保持纤维素酰化物膜的宽度的同时进行传送,并缓慢扩展拉幅机的宽度,由此也能够拉伸纤维素酰化物膜。还可以在纤维素酰化物膜的干燥后,使用拉伸机进行拉伸(优选使用长拉伸机的单轴拉伸)。
当将纤维素酰化物膜用作偏振器的保护膜时,为了抑制将偏振片倾斜观察时的漏光,需要将偏振器的透射轴和纤维素酰化物膜的面内的慢轴平行地配置。连续制造的卷膜状偏振器的透射轴一般与卷膜的宽度方向平行,因此为了连续贴合由上述卷膜状偏振器和卷膜状纤维素酰化物膜构成的保护膜,卷膜状保护膜的面内慢轴需要与纤维素酰化物膜的宽度方向平行。因此,优选在TD方向上更多地进行拉伸。并且,拉伸处理可以在制膜工序的中途进行,也可以对制膜而卷取的卷状膜进行拉伸处理。
TD方向的拉伸优选为5~100%的拉伸,更优选为5~80%,尤其优选为5~40%。另外,未拉伸是指拉伸为0%。拉伸处理可以在制膜工序的中途进行,也可以对制膜而卷取的卷状膜进行拉伸处理。在前者的情况下,可以以包含残留溶剂的状态进行拉伸,可以优选在残留溶剂量=(残存挥发成分质量/加热处理后薄膜质量)×100%为0.05~50%的状态下进行拉伸。尤其优选在残留溶剂量为0.05~5%的状态下进行5~80%的拉伸。
(干燥)
纤维素酰化物膜的制造方法中,从延迟显现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包含干燥纤维素酰化物膜的工序和在玻璃化转变温度(Tg)-10℃以上的温度下拉伸干燥后的纤维素酰化物膜的工序。
纤维素酰化物膜的制造所涉及的金属支撑体上的浓液的干燥一般有:从金属支撑体(滚筒或带)的表面侧即从位于金属支撑体上的料片的表面吹热风的方法;从滚筒或带的背面吹热风的方法;从带或滚筒的浓液流延面的相反侧的背面接触经温度控制的液体,通过传热来加热滚筒或带来控制表面温度的背面液体传热方法等,其中,优选背面液体传热方式。流延之前的金属支撑体的表面温度只要是浓液中所使用的溶剂的沸点以下,则可以是任何温度。但是,为了促进干燥,并且为了消灭金属支撑体上的流动性,优选设定成比所使用的溶剂中沸点最低的溶剂的沸点低1~10℃的温度。另外,在不冷却干燥流延浓液的状态下进行剥取的情况不限于此。
关于纤维素酰化物膜的厚度的调整,只要调节浓液中所含的固体成分浓度、模的模口的狭缝间隙、从模中的挤出压力、金属支撑体速度等即可,以便成为所希望的厚度。
如上所得到的纤维素酰化物膜的长度优选按1卷为100~10000m进行卷取,更优选为500~7000m,进一步优选为1000~6000m。卷取时,优选至少对一端赋予滚花,滚花的宽度优选3mm~50mm,更优选5mm~30mm,高度优选0.5~500μm,更优选1~200μm。其可以是单面按压,也可以是双面按压。
当将本发明的光学膜用作大画面液晶显示装置用的光学补偿膜时,例如优选将薄膜宽度成型为1470mm以上。并且,当将本发明的光学膜用作偏振片保护膜时,不仅包含切割成能够直接组装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大小的薄膜片方式的光学膜,还包含通过连续生产制作成长条状并以卷状卷起的方式的光学膜。后者方式的光学膜以该状态被保管、传送等,当实际组装于液晶显示装置时或与偏振器等贴合时,切割成所希望的大小来进行使用。并且,以长条状的状态与由同样地制作成长条状的聚乙烯醇薄膜等构成的偏振器等贴合之后,实际组装于液晶显示装置时,切割成所希望的大小来进行使用。作为以卷状卷起的光学补偿膜或偏振片保护膜的一方式,可以举出以卷长为2500m以上的卷状卷起的方式。
<<硬涂层>>
本发明的光学膜中,根据需要设置于纤维素酰化物膜上的硬涂层为用于对本发明的光学膜赋予硬度和耐划伤性的层。
例如,将用于形成硬涂层的涂布组合物涂布于纤维素酰化物膜上,并使其固化,由此与本发明中的通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相结合而能够形成与纤维素酰化物膜粘附性较高的硬涂层。通过在硬涂层加入填料和添加剂,还能够对硬涂层本身赋予机械、电、光学、物理性能或疏水/疏油性等化学性能。硬涂层的厚度优选为0.1~6μm,进一步优选为3~6μm。通过具有这种范围的较薄的硬涂层,成为包含实现了脆性和卷曲抑制等物性改善、轻量化及制造成本降低的硬涂层的光学膜。
硬涂层优选通过将用于形成硬涂层的固化性组合物固化来形成。固化性组合物优选制备成液状的涂布组合物。这种涂布组合物的一例含有基质形成粘合剂用单体或低聚物、聚合物类及有机溶剂。通过涂布该涂布组合物之后使其固化,由此能够形成硬涂层。固化中可以利用交联反应或聚合反应。
(基质形成粘合剂用单体或低聚物)
可利用的基质形成粘合剂用单体或低聚物的例子包含电离辐射线固化性多官能单体及多官能低聚物。多官能单体和多官能低聚物优选为能够进行交联反应或聚合反应的单体。作为电离辐射线固化性多官能单体和多官能低聚物的官能团,优选光、电子射线、辐射线聚合性官能团,其中,优选光聚合性官能团。
作为光聚合性官能团,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苯乙烯基、烯丙基等不饱和的聚合性官能团等、或环氧系化合物等开环聚合型的聚合性官能团,其中,优选(甲基)丙烯酰基。
作为具有光聚合性官能团的光聚合性多官能单体的具体例,可以举出:
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亚烷基二醇的(甲基)丙烯酸二酯类;
三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聚氧亚烷基二醇的(甲基)丙烯酸二酯类;
五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多元醇的(甲基)丙烯酸二酯类;
2,2-双{4-(丙烯酰氧基·二乙氧基)苯基}丙烷、2,2-双{4-(丙烯酰氧基·聚丙氧基)苯基}丙烷等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加成物的(甲基)丙烯酸二酯类;等。
另外,氨酯(甲基)丙烯酸酯类、聚酯(甲基)丙烯酸酯类、异氰脲酸(甲基)丙烯酸酯类、环氧(甲基)丙烯酸酯类也优选用作光聚合性多官能单体。
在上述之中,优选多元醇和(甲基)丙烯酸的酯类,更优选在一个分子中具有3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基的多官能单体。
具体可以举出(二)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三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三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二三羟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EO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PO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EO改性磷酸三(甲基)丙烯酸酯、1,2,4-环己烷四(甲基)丙烯酸酯、五甘油三(甲基)丙烯酸酯、1,2,3-环己烷四(甲基)丙烯酸酯、聚酯聚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三((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等。
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酰”分别表示“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丙烯酰或甲基丙烯酰”。
另外,还可以举出具有3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基的树脂、例如较低分子量的聚酯树脂、聚醚树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氨酯树脂、醇酸树脂、螺缩醛树脂、聚丁二烯树脂、聚硫醇多烯树脂、多元醇等多官能化合物等的低聚物或预聚物等。
作为具有3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基的多官能丙烯酸酯系化合物类的具体化合物,可以参考日本特开2007-256844号公报的段落号0096等。
氨酯(甲基)丙烯酸酯类例如可以举出使醇、多元醇、和/或含羟基(甲基)丙烯酸酯等含羟基化合物类和异氰酸酯类发生反应或者根据需要将通过它们的反应而得到的聚氨酯化合物用(甲基)丙烯酸酯化而得到的氨酯(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
作为具体化合物的具体例,可以参考日本特开2007-256844号公报的段落号0017等的记载。
若利用异氰脲酸(甲基)丙烯酸酯类,则能够降低卷曲,因此优选。作为这种异氰脲酸(甲基)丙烯酸酯类,可以举出异氰脲酸二丙烯酸酯类、异氰脲酸三丙烯酸酯类,作为具体化合物的实例,可以参考日本特开2007-256844号公报的段落号0018~0021等。
为了降低由固化所引起的收缩,硬涂层中可进一步使用环氧系化合物。作为这种环氧系化合物(具有环氧基的单体类),可以使用在一个分子中具有两个以上环氧基的单体,作为它们的例子,可以举出日本特开2004-264563号、日本特开2004-264564号、日本特开2005-37737号、日本特开2005-37738号、日本特开2005-140862号、日本特开2005-140862号、日本特开2005-140863号、日本特开2002-322430号等各公报中所记载的环氧系单体类。并且,还优选使用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之类的具有环氧系和丙烯酸系的两种官能团的化合物。
(高分子化合物)
硬涂层可以含有高分子化合物。通过添加高分子化合物,能够减少固化收缩,并且,能够更具优势地进行与树脂粒子的分散稳定性(凝集性)有关的涂布液的粘度调整,进而,还能够控制干燥过程中的固化物的极性来改变树脂粒子的凝集状态,或者减少干燥过程中的干燥不均,因此优选。
在此,高分子化合物是在添加于涂布液的时刻已形成聚合物的化合物。作为这种高分子化合物,例如可以优选使用纤维素酯类(例如三乙酰纤维素、二乙酰纤维素、丙酸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硝酸纤维素等)、氨酯类、聚酯类、(甲基)丙烯酸酯类(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聚苯乙烯等树脂。
(固化性组合物)
在硬涂层的形成中可利用的固化性组合物的一例为含有(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的固化性组合物。固化性组合物优选含有(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及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或热自由基聚合引发剂,根据需要还可以含有填料、涂布助剂、其他添加剂。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能够通过在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或热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存在下通过电离辐射线的照射或加热进行聚合反应来执行。并且,也可以执行电离辐射线固化和热固化这两者。作为光或/和热聚合引发剂可以利用市售的化合物。光或/和热聚合引发剂记载于“最新UV固化技术”(p.159,发行人;高薄一弘,发行所;TECHNICALINFORMATIONINSTITUTECO.,LTD,1991年发行)和CibaSpecialtyChemicalsCorporation的产品目录中。
在硬涂层的形成中可利用的固化性组合物的其他例子为包含环氧系化合物的固化性组合物。固化性组合物优选含有环氧系化合物及通过光的作用而产生阳离子的光酸产生剂,根据需要还可以含有填料、涂布助剂、其他添加剂。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能够通过在光酸产生剂的存在下通过光照射进行聚合反应来执行。作为光酸产生剂的例子,可以举出三芳基锍盐和二芳基碘鎓盐等离子性化合物或磺酸的硝基苄酯等非离子性化合物等。并且,可以使用TheJapaneseResearchAssociationforOrganicElectricsMaterials编,“成像用有机材料”BUNSHINDESIGNPRINTINGPUBLISHINGANDDIGITALCOMMUNICATIONS(1997)等中所记载的化合物等各种任意的光酸产生剂。
并且,可同时使用(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和环氧系化合物,此时,引发剂优选同时使用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或热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和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
如后述的实施例中所使用,尤其适合于硬涂层的形成的固化性组合物为含有(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的组合物。
固化性组合物优选制备为涂布液。涂布液能够通过将上述成分溶解和/或分散于有机溶剂中来制备。
(硬涂层的性质)
形成于本发明的光学膜的纤维素酰化物膜上的硬涂层与纤维素酰化物膜具有较高的粘附性。尤其,就在含有本发明中的通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的纤维素酰化物膜上由上述适当的固化性组合物形成的硬涂层而言,该固化性组合物与通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相结合而以与纤维素酰化物膜更高的粘附性形成。具有这种纤维素酰化物膜及硬涂层的本发明的光学膜通过光照射等,也可维持纤维素酰化物膜与硬涂层的粘附性,光耐久性优异。
硬涂层优选耐刮伤性优异。具体而言,当实施成为耐刮伤性的指标的铅笔硬度试验(JIS-K5400)时,优选实现3H以上。
[偏振片]
本发明的偏振片具有偏振器、及在该偏振器的至少一面上的本发明的光学膜。本发明的偏振片优选具有偏振器、及在该偏振器的一面或两面上的本发明的光学膜。偏振器有碘系偏振器、使用两色性染料的染料系偏振器及多烯系偏振器。碘系偏振器及染料系偏振器一般使用聚乙烯醇系薄膜来制造。当将本发明的光学膜用作偏振片保护膜时,偏振片的制作方法并没有特别限定,能够利用一般的方法进行制作。例如,有如下方法:对本发明的光学膜的纤维素酰化物膜进行碱性处理,在将聚乙烯醇薄膜浸渍于碘溶液中并进行拉伸而制作的偏振器的两面,使用完全皂化聚乙烯醇水溶液进行贴合。也可以代替碱性处理而实施如记载于日本特开平6-94915号公报、日本特开平6-118232号公报中的易粘接加工。作为用于贴合纤维素酰化物膜的处理面和偏振器的粘接剂,例如可以举出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丁醛等聚乙烯醇系粘接剂、及丙烯酸丁酯等乙烯系乳胶等。
本发明的光学膜贴合于偏振器的方法优选以偏振器的透射轴与本发明的光学膜的慢轴实质上正交、平行或成45°的方式贴合。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优选偏振器的透射轴与本发明的光学膜的慢轴实质上正交。在此,实质上平行或正交包含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中所容许的误差范围。例如,是指从关于平行、正交的严格的角度在小于±10°的范围内,与严格的角度的误差优选5°以下,更优选3°以下。
偏振器的透射轴与偏振片保护膜的慢轴平行是指偏振片保护膜的主折射率nx的方向与偏振器的透射轴的方向所成的角度在±10°的范围内。该角度的范围优选±5°,更优选±3°,进一步优选±1°,尤其优选±0.5°。另外,当该角度为0°时,偏振片保护膜的主折射率nx的方向与偏振器的透射轴的方向不相交而完全平行。
并且,偏振器的透射轴与偏振片保护膜的慢轴正交是指偏振片保护膜的主折射率nx的方向与偏振器的透射轴的方向以90°±10°的角度相交。该角优选90°±5°,更优选90°±3°,进一步优选90°±1°,尤其优选90°±0.5°。
通过设在上述范围内,能够进一步减少偏振片正交尼科耳下的漏光。关于慢轴的测定,能够利用任意的各种方法进行测定,例如能够使用双折射计(KOBRADH,OjiScientificInstrumentsCo.,Ltd.制)来进行。
本发明的偏振片不仅包含切割成能够直接组装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大小的薄膜片方式的偏振片,还包含通过连续生产制作成长条状并以卷状卷起的方式(例如卷长为2500m以上或3900m以上的方式)的偏振片。为了设为大画面液晶显示装置用偏振片,偏振片的宽度优选设为1470mm以上。对于本发明的偏振片的具体结构并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采用任意的结构。例如可以采用日本特开2008-262161号公报的图6中所记载的结构。
[液晶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至少具有液晶单元及本发明的偏振片。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优选为偏振片为本发明的偏振片的IPS、OCB或VA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并且,当具有第一偏振片及第二偏振片时,优选为至少一个偏振片为本发明的偏振片的IPS、OCB或VA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优选具有:液晶单元(液晶层);及偏振片,层叠于液晶单元的两侧,且在与液晶单元侧相反一侧的表面具备光学膜。即,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优选具有第一偏振片、液晶单元及第二偏振片,且在与被各个偏振片和液晶单元夹持的偏振片面相反的一面具备本发明的光学膜。具有这种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对显示不均的抑制优异,发挥较高的显示性能。
并且,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优选配置于辨识侧的偏振片具有在辨识侧的光学膜表面上具有硬涂层的光学膜、尤其是纤维素酰化物膜。具有这种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不仅发挥显示不均的抑制优异的较高的显示性能,还发挥优异的耐刮伤性和光耐久性。
作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将典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内部结构示于图1及图2。图1中图示有具有由纤维素酰化物膜构成的本发明的光学膜31a及31b配置于偏振器32的两表面的偏振片21A及21B的液晶显示装置。并且,图2中图示有如下液晶显示装置,即配置于辨识侧的偏振片21B具备在偏振器32的辨识侧表面经由纤维素酰化物膜311a具有硬涂层311b的光学膜31a’。
另外,图1及图2是表示关于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例的结构的图,作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具体结构并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采用任意的结构。并且,还可以优选采用日本特开2008-262161号公报的图2中所记载的结构。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具体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由此而被限定解释。
〔通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的合成〕
如下合成本发明中的通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
以下,示出代表性的化合物的合成例。
另外,所得到的化合物的结构利用1H-NMR光谱、质谱进行确认。
合成例1
利用以下反应图合成例示化合物(2-7)。
[化学式16]
1)中间体(S-2)的合成
向带有温度计、回流冷却管及搅拌机的1000m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N,N’-二甲基巴比妥酸(S-1)25g(0.16mol)、间苯二甲醛10.7g(0.08mol)及乙酸400mL,再加入硫酸2mL,在外温150℃下加热搅拌3小时。其后,在减压下馏去乙酸300mL。将所得到的反应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甲醇500mL之后,在10℃以下搅拌1小时,将析出的晶体抽滤而滤取,并用甲醇清洗,由此得到作为淡黄色固体的中间体(S-2)31g(收率94%)。
2)例示化合物(2-7)的合成
向带有温度计、回流冷却管及搅拌机的1000m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中间体(S-2)20.5g(0.050mol)及乙酸500mL,并进行加热搅拌以成为120℃。注意发热发泡的同时,向其中一点点缓慢添加锌粉末49g(0.75mol)。以该状态继续加热回流3小时之后,在减压下馏去乙酸400mL。将所得到的反应溶液冷却至室温之后,利用乙酸乙酯、食盐水进行分液,将目标物提取至有机层。另外,利用食盐水清洗所得到的有机层之后,用硫酸镁进行干燥,并减压馏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乙酸乙酯/己烷)提纯所得到的粗产物,得到作为白色固体的例示化合物(2-7)(8g,收率39%)。
所得到的化合物的结构利用1H-NMR光谱及质谱进行确认。
1H-NMR(300MHz、DMSO-d6)、δ:7.20(t,1H)、6.89(d,2H)、6.74(s,1H)、4.00(s,2H)、3.20(d,4H)、3.01(s,12H)
质谱:m/z415(M+H)+
合成例2
经由以下中间体(S-3)合成例示化合物(2-6)。
[化学式17]
1)中间体(S-3)的合成
使用N,N’-二甲基巴比妥酸和对苯二甲醛,与例示化合物(2-7)的中间体(S-2)的合成相同地进行而得到对应的中间体(S-3)。
2)例示化合物(2-6)的合成
向带有温度计、回流冷却管及搅拌机的1000m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中间体(S-3)14.4g(0.035mol)及乙酸500mL,并进行加热搅拌以成为120℃。注意发热发泡的同时,向其中一点点缓慢添加锌粉末34.3g(0.53mol)。以该状态继续加热回流3小时之后,将反应溶液进行热过滤。在减压下,将所得到的滤液馏去乙酸400mL。在所得到的残渣中添加甲醇而进行再结晶,由此得到作为白色固体的例示化合物(2-6)(10g,收率69%)。
所得到的化合物的结构利用质谱进行确认。
质谱:m/z415(M+H)+
合成例3
利用以下反应图合成例示化合物(1-6)。
[化学式18]
1)中间体(S-4)的合成
向500m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苯胺18.6g及THF200mL,在冰冷下搅拌的过程中缓慢加入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8.8g。滴加后,将恢复至室温的反应溶液搅拌两小时之后,加入己烷200mL,滤出晶体(S-4)。该中间体(S-4)不进行进一步的提纯而在下一个工序中使用。
2)例示化合物(1-6)的合成
使用中间体(S-4)及丙二酸二乙酯合成例示化合物(1-6)。
向带有温度计、回流冷却管及搅拌机的300ml的三口烧瓶中装入中间体(S-4)18.7g、丙二酸二乙酯17.6g及20%乙醇钠/乙醇溶液102.1g(0.30mol),并在加热回流下搅拌4小时。其后,馏去一部分乙醇之后,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酸乙酯100mL。将析出的固体进行抽滤而滤取,并用乙酸乙酯清洗。将该固体(钠盐)溶解于水100mL中,通过以成为pH1的方式滴加盐酸而进行析出。将析出的固体进行抽滤而滤取,并用水清洗。将该粗产物通过再结晶进一步提纯,由此得到作为白色固体的例示化合物(1-6)12.8g。
所得到的化合物的结构利用质谱进行确认。
质谱:m/z511(M+H)+
合成例4
经由中间体(S-4)合成例示化合物(1-7)。
将例示化合物(1-6)的合成中的丙二酸二乙酯改变为苄基丙二酸二乙酯,除此以外,使用中间体(S-4)和苄基丙二酸二乙酯,以同样的方式合成例示化合物(1-7)。
所得到的化合物的结构利用质谱进行确认。
质谱:m/z692(M+H)+
合成例5
改变为合成例1中的N,N’-二甲基巴比妥酸(S-1),将N,N’-二甲基巴比妥酸和N-苄基-N’-苯基巴比妥酸以等量混合使用,除此以外,通过同样的方式合成例示化合物(2-7)、(3-1)及(3-14)的混合物。该混合物未分离出各例示化合物而以混合物状态直接使用。
实施例中所使用的上述以外的化合物通过与上述类似的方法或所述文献中所记载的方法或按照上述的方法进行合成。
实施例1
如下制作纤维素酰化物膜(光学膜),评价薄膜硬度、雾度及由光引起的薄膜着色的耐久性(经时着色)。
<光学膜:单层的纤维素酰化物膜的制膜>
(纤维素酰化物溶液的制备)
将下述组合物投入混合罐中,进行搅拌而溶解各成分,从而制备出纤维素酰化物溶液。
使用滚筒流延装置,使如上制备的各纤维素酰化物溶液分别流延。以浓液中的残留溶剂量为大致70质量%的状态进行剥取,以残留溶剂量为3~5质量%的状态进行干燥。其后,在热处理装置的辊之间进行传送,由此进一步进行干燥,得到膜厚60μm的光学膜No.101~105。
在此,以下将这些光学膜也称作偏振片保护膜。
并且,以下将通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也称作添加剂。
〔光学膜的薄膜硬度的评价〕
使用FischerInstruments,Co.,Ltd.制“FISCHERSCOPEH100Vp型硬度计”,通过将压头的短轴方向相对于光学膜制膜时的传送方向(长度方向;铅笔硬度试验中的试验方向)平行地配置的努氏压头,按照JISZ2251的方法评价薄膜硬度。具体而言,在负荷时间10秒、蠕变时间5秒、卸荷时间10秒、最大载荷50mN的条件下,对固定于玻璃基板的样品表面进行测定,根据由压入深度求出的压头和样品的接触面积与最大载荷之间的关系计算出硬度,将5点的平均值作为努氏硬度的表面硬度。另外,JISZ2251为以ISO4545为基础而制作的日本工业规格。
另外,在相同的压入位置上,将努氏压头每10°旋转而进行合计18方位(全方位)的努氏硬度的测定,并求出最小值。该最小值与将上述努氏压头的短轴方向相对于光学膜制膜时的传送方向(长度方向;铅笔硬度试验中的试验方向)平行地配置而测定的表面硬度一致。
将所得到的表面硬度作为薄膜硬度,按照下述基准进行评价。
将其结果示于下述表1。
A+:努氏硬度为225N/mm2以上
A:努氏硬度为215N/mm2以上且小于225N/mm2
B:努氏硬度为205N/mm2以上且小于215N/mm2
C:努氏硬度为190N/mm2以上且小于205N/mm2
D:努氏硬度小于190N/mm2
〔雾度评价〕
测定上述中所得到的各光学膜中的雾度,按下述A~C的基准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下述表1中。
关于雾度的测定,使用雾度计“HGM-2DP”(商品名,SugaTestInstrumentsCo.,Ltd.制),按照JISK-7136对各光学膜进行测定。
A:雾度小于0.3%
B:雾度为0.3%以上且小于0.7%
C:雾度为0.7%以上
〔由光引起的薄膜着色的耐久性(经时着色)的评价〕
使用超级氙灯耐候试验机(SugaTestInstrumentsCo.,Ltd.制,商品名:SX75),在放射照度150W/m2、黑色面板温度63℃、相对湿度50%的条件下,对如上制作的各光学膜进行120小时光照射。其后,使用ShimadzuCorporation的分光光度计UV3150测定色相b*。若色相b*的值向负侧变大,则透射光的蓝色增加,若向正侧变大,则黄色增加。
并且,将上述光照射前后的各光学膜的b*的变化的绝对值设为Δb*来作为由光引起的着色的指标,按照下述基准以A~D进行评价。
A:Δb*为0.05以下
B:Δb*超过0.05且0.10以下
C:Δb*超过0.10且0.15以下
D:Δb*超过0.15
[表1]
注1)相对于纤维素酰化物100g的g数
注2)相对于纤维素酰化物100g的摩尔数
在此,比较化合物1为日本特开2011-118135号公报中所记载的化合物。
[化学式19]
由上述表1明确可知,具有通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的本发明的光学膜具有较高的薄膜硬度。认为这是因为,本发明中的通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容易进入纤维素酰化物的分子链内的间隙,并且通式(I)中的杂环结构部分有效地作用于纤维素酰化物的乙酰基、羟基而形成氢键,从而抑制纤维素酰化物的分子链的移动。而且,认为是因为本发明中的通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的极性较高,与纤维素酰化物的相溶性良好,从而有效地作用于纤维素酰化物。
若比较光学膜No.101和103,则可知即使添加等摩尔数的添加剂,本发明中的通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也会显现较高的薄膜硬度。认为这是因为,在一个分子中具有两单元的具有提高硬度功能的通式(I)中的杂环结构。
而且,若比较光学膜No.101和104,则可知即使通式(I)所表示的部分结构的单元量相同,本发明中的通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也会比使用2倍的比较化合物1时显现更高的薄膜硬度。
认为这是由于,本发明中的通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中,在分子中致密地配置有通式(I)所表示的部分结构的单元,通式(I)中的杂环结构容易与纤维素酰化物的β-葡萄糖相互作用。由此认为基于以下等的效果:同一分子中的通式(I)所表示的杂环结构能够在光学膜中相互作用,以使不同的纤维素酰化物聚合物链交联。并且,可知与比较化合物1相比,本发明中的通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还抑制由光引起的着色。
实施例2
如下述表2那样改变各添加剂的种类,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出光学膜No.201~209。并且,各特性、物性的评价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
另外,关于铅笔硬度,对通过在上述的各薄膜No.201~209的纤维素酰化物膜(光学膜)上进一步如下涂布硬涂层而制作的带硬涂层光学膜进行评价。
<带硬涂层光学膜的制作>
在由上述中所制作的各纤维素酰化物构成的单层的光学膜的表面涂布下述固化性组合物的硬涂层溶液,并照射紫外线而使其固化,分别制作出形成有厚度6μm的硬涂层的带硬涂层光学膜。
另外,下述表2及以下的实施例中,对单层的光学膜No.和与其对应的带硬涂层光学膜No.标注共通的薄膜No.来进行表示。
〔铅笔硬度评价〕
在25℃、相对湿度60%的条件下,将各带硬涂层光学膜调湿两小时之后,使用JIS-S6006所规定的试验用铅笔,按照JIS-K5400所规定的铅笔硬度评价法进行测定。具体而言,使用500g的砝码并用各硬度的铅笔将硬涂层表面反复刮5次,测定出现1条划痕为止的硬度。
在此,JIS-K5400中定义的划痕为涂膜的破损、涂膜的擦伤,且记载有涂膜的凹陷不作为对象。但是,在本评价中,将涂膜的凹陷也包括在内判断为划痕。
关于偏振片耐久性的评价,将带硬涂层光学膜制作前的光学膜No.201~209用作偏振片保护膜,并对这些进行皂化处理,如下制作偏振片来进行评价。
<偏振片的制作>
(偏振片保护膜的皂化处理)
将带硬涂层光学膜制作前的光学膜No.201~209用作偏振片保护膜。在55℃下,将这些各偏振片保护膜在2.3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浸渍3分钟。其后,在室温的水洗浴槽中进行清洗,并在30℃下使用0.05mol/L的硫酸进行中和。再次在室温的水洗浴槽中进行清洗,进而用100℃的温风进行干燥。如此对各偏振片保护膜进行表面的皂化处理。
(偏振片的制作)
使碘吸附于拉伸的聚乙烯醇薄膜而制作出偏振器。
使用聚乙烯醇系粘接剂,将已进行上述皂化处理的各偏振片保护膜贴附于偏振器的一侧。市售的三乙酸纤维素膜(FujitacTD80UF,FujifilmCorporation制)也进行同样的皂化处理。使用聚乙烯醇系粘接剂,在与贴附有已进行皂化处理的上述偏振片保护膜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偏振器的面贴附皂化处理结束的上述市售的三乙酸纤维素膜。
此时,偏振器的透射轴与上述皂化处理结束的偏振片保护膜的慢轴以平行的方式进行配置。并且,对于偏振器的透射轴和皂化处理结束的市售的三乙酸纤维素膜的慢轴,也以正交的方式进行配置。
如此制作出与光学膜No.201~209对应的各偏振片。
〔偏振片耐久性的评价〕
以将偏振片经由粘合剂贴附于玻璃的状态如下进行偏振片耐久性试验。
制作两个在玻璃上以本发明的光学膜成为空气界面侧的方式贴附有偏振片的样品(约5cm×5cm)。在单板正交透射率测定中,将该样品中的本发明的光学膜侧朝向光源设置而进行测定。分别对两个样品进行测定,将其平均值作为本发明的偏振片的正交透射率。关于偏振片的正交透射率,使用JASCOCorporation制的自动偏振膜测定装置VAP-7070,在380nm~780nm的范围内进行测定,采用410nm下的测定值。其后,在80℃、相对湿度90%的环境下经时保存120小时之后,利用同样的方法测定正交透射率。求出经时前后的正交透射率的变化,由[(经时前后的正交透射率的变化量)/经时前的正交透射率]×100计算出变化率。将该变化率作为偏振片耐久性,按下述基准进行评价。
另外,未调湿环境下的相对湿度在0~20%的范围内。
-评价基准-
A:经时前后的正交透射率的变化率小于0.7%
B:经时前后的正交透射率的变化率为0.7%以上且小于0.8%
C:经时前后的正交透射率的变化率为0.8%以上且小于1.0%
D:经时前后的正交透射率的变化率为1.0%以上
将这些结果总结示于下述表2。
[表2]
在此,添加剂的添加量为相对于纤维素酰化物100质量份的质量份。
并且,比较化合物2为日本特开2002-322294号公报中所记载的化合物。
[化学式20]
由上述表2可知,使用通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的本发明的光学膜中,成为表面硬度的指标的努氏硬度(薄膜硬度)较高,由光引起的光学膜的经时着色较少,雾度值也较低。并且,带硬涂层的光学膜中,铅笔硬度也较高,高温高湿条件下的偏振片耐久性也优异。
相对于此,比较化合物1中,由光引起的光学膜的经时着色较大,由与光学膜No.209的比较可知,因加入比较化合物1而恶化。另一方面,比较化合物2中,薄膜硬度、铅笔硬度均较低,是与未加入添加剂而制作的光学膜No.209相同程度的硬度。而且,偏振片耐久性也较差。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同样地,如下述表3那样改变纤维素酰化物的乙酰基取代度、各添加剂的种类、膜厚,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出光学膜。
除了薄膜硬度的评价以外,各特性、物性的评价与实施例1及2同样地进行。
〔光学膜的薄膜硬度的评价〕
对于各个光学膜的努氏硬度(表面硬度)的值,与未加入添加剂而制作的光学膜的努氏硬度的值进行比较,按下述基准进行评价。
在进行表面硬度的评价时,对于膜厚40μm以下的光学膜,将压入载荷由50mN改变为20mN来进行测定。
A:未加入添加剂时的努氏硬度的值的1.15倍以上
B:未加入添加剂时的努氏硬度的值的1.05倍以上且小于1.15倍
C:未加入添加剂时的努氏硬度的值的1.00倍以上且小于1.05倍
D:小于未加入添加剂时的努氏硬度的值的1.00倍
将所得到的结果总结示于下述表3。
另外,下述表3中,以薄膜硬度示出上述努氏硬度的评价。
[表3]
在此,添加剂的添加量为相对于纤维素酰化物100质量份的质量份。
由上述表3明确可知,本发明中的通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均不依赖于纤维素酰化物的取代度,并且也不依赖于薄膜化而能够显现优选的薄膜硬度。并且,偏振片耐久性也良好。
并且,含有通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的本发明的光学膜,其偏振片耐久性也良好,雾度抑制也优异,由光引起的光学膜的经时着色也较少。
实施例4
如下进行偏振片耐久性的评价。
(纤维素酰化物的制备)
制备总乙酰基取代度(B)2.87的纤维素酰化物。对其添加硫酸(相对于纤维素100质量份为7.8质量份)作为催化剂,并且添加成为酰基取代基的原料的羧酸,并在40℃下进行酰化反应。并且,在进行酰化之后,在40℃下进行熟化。另外,用丙酮清洗而去除该纤维素酰化物的低分子量成分。
(表层用浓液的制备)
·纤维素酰化物溶液的制备
将下述组合物投入到混合罐中,进行搅拌而溶解各成分,从而制备纤维素酰化物溶液。
另外,DaiichiKogyoKagakuCo.,Ltd.制MONOPET(注册商标)SB为蔗糖的苯甲酸酯,EastmanChemicalCompany制SAIB-100为蔗糖的乙酸酯及异丁酸酯。
·消光剂溶液的制备
将下述组合物投入分散机中,进行搅拌而溶解各成分,从而制备消光剂溶液。
·紫外线吸收剂溶液的制备
将下述组合物投入混合罐中,一边加热一边搅拌而溶解各成分,从而制备紫外线吸收剂溶液。
[化学式21]
分别对上述消光剂溶液1.3质量份及紫外线吸收剂溶液3.4质量份进行过滤后,使用在线混合器进行混合,进一步加入纤维素酰化物溶液95.3质量份,并使用在线混合器进行混合来制备表层用溶液。
(基层用浓液的制备)
·纤维素酰化物溶液的制备
将下述组合物投入混合罐中,进行搅拌而溶解各成分,从而制备基层用浓液。
(流延)
使用滚筒流延装置,从流延口使如上述制备的基层用浓液及其两侧的表层用浓液三层同时向不锈钢制的流延支撑体(支撑体温度-9℃)均匀地流延。以各层的浓液中的残留溶剂量为大致70质量%的状态剥取,利用针板拉幅机固定薄膜的宽度方向的两端,以残留溶剂量为3~5质量%的状态一边沿宽度方向拉伸1.28倍(28%)一边进行干燥。其后,在热处理装置的辊之间进行传送,由此进一步进行干燥,制作出本发明的光学膜No.401。所得到的光学膜No.401的厚度为60μm,宽度为1480mm。
在上述光学膜No.401中,代替例示化合物(1-2)而如后述的表4中所记载那样改变添加剂的种类及添加量,除此以外,与光学膜No.401同样地分别制作出本发明的光学膜No.402~420及比较的光学膜No.421~423。
而且,在上述光学膜No.401中,代替MONOPET(注册商标)SB及SAIB-100而添加作为缩聚酯系增塑剂的下述缩聚聚合物(A)12质量份,除此以外,与光学膜No.401同样地制作出本发明的光学膜No.501。在该光学膜No.501中,代替例示化合物(1-2)而如后述的表4中所记载那样改变添加剂的种类,除此以外,与光学膜No.501同样地分别制作出光学膜No.502~504。
缩聚聚合物(A):由己二酸和乙二醇构成的聚酯(末端为羟基)(数均分子量=1000)
同样地,在上述光学膜No.401中,以所得到的光学膜的膜厚成为25μm、宽度成为1480mm的方式进行流延、干燥来制作出本发明的光学膜No.601。在该光学膜No.601中,代替例示化合物(1-2)而如后述的表4中所记载那样改变添加剂的种类,除此以外,与光学膜No.601同样地分别制作出光学膜No.602~604。
在上述光学膜No.501中,代替例示化合物(1-2)而如后述的表4中所记载那样改变添加剂的种类及添加量,除此以外,与光学膜No.501同样地分别制作出本发明的光学膜No.701~707。
〔雾度评价、由光引起的薄膜着色的耐久性(经时着色)的评价〕
按与实施例1相同的评价方法及评价基准进行评价。
〔挥发性的评价法〕
使用TG/DTA测定装置(TG/DTA7200,SIINanoTechnologyInc.制),测定将本发明中的通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从室温升温至140℃并在140℃下保持1小时时的添加剂的质量的变化率(相对于升温前的质量的变化率),按下述基准进行评价。
另外,在下述表4中,将评价A及B标记为“无”,将评价C标记为“有”。
A:质量的变化率小于0.1%
B:质量的变化率为0.1%以上且小于0.2%
C:质量的变化率为0.2%以上
使用上述中所制作的各光学膜制作出与薄膜No.401~423、501~504、601~604、701~707对应的偏振片,评价偏振片的耐久性。
<偏振片的制作>
(偏振片保护膜的皂化处理)
在55℃下,将由上述中制作的薄膜No.401~423、501~504、601~604、701~707的光学膜构成的各偏振片保护膜在2.3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浸渍3分钟。在室温的水洗浴槽中进行清洗,并在30℃下使用0.05mol/L的硫酸进行中和。再次在室温的水洗浴槽中进行清洗,进而用100℃的温风进行干燥来制作出已进行皂化处理的各偏振片保护膜。
(偏振片的制作)
使用已进行皂化处理的上述各偏振片保护膜,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制作出与光学膜No.401~423、501~504、601~604、701~707对应的偏振片。
〔偏振片耐久性的评价〕
与实施例2同样地对上述中制作的各偏振片进行耐久性试验。
在此,与薄膜No.401~423、501~504、701~707对应的偏振片按与实施例2相同的经时条件及评价基准进行评价。
与薄膜No.601~604对应的偏振片按下述经时条件及评价基准进行评价。
-经时条件-
在60℃、相对湿度95%的环境下1000小时
A:经时前后的正交透射率的变化率小于0.4%
B:经时前后的正交透射率的变化率为0.4%以上且小于0.6%
C:经时前后的正交透射率的变化率为0.6%以上且小于0.8%
D:经时前后的正交透射率的变化率为0.8%以上
将所得到的结果总结示于下述表4。
[表4]
在此,添加剂的添加量为相对于纤维素酰化物100质量份的质量份。
由上述表4的结果可知,与未加入添加剂而制作的薄膜No.423、504、604相比,作为含有本发明中的通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的本发明的光学膜的偏振片保护膜在经时时的偏振片耐久性均优异,且能够有效地抑制偏振器的劣化。而且,由光引起的经时着色较少。
相对于此,作为含有上述比较化合物1或2的光学膜的偏振片保护膜中,未能得到偏振片耐久性或由光引起的经时着色抑制的改进效果。
而且,比较化合物1、2中,挥发性较高,推测在制造时的工序污染的观点上存在问题。其中,比较化合物2中,与纤维素酰化物的相溶性也较低,薄膜的雾度值较大。与其相比,本发明中的通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由于与纤维素酰化物的相溶性也均较高,因此挥发性较低,光学膜的雾度值也较小,为良好。
与作为本发明的光学膜的偏振片保护膜相比,作为不含有本发明中的通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也不含有比较化合物的比较的光学膜的偏振片保护膜中,均在偏振片耐久性方面较差。
其结果,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偏振片,能够制作出以上所示的优异性能的液晶显示装置。
对于本发明与其实施方式一同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人认为,只要没有特别指定,则在说明的任何细节中也不会对本发明进行限定,在不违反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示的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应该作广泛的解释。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3年7月10日在日本进行专利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3-144547的优先权,在此参考这些并将其内容作为本说明书的记载内容的一部分而引入。
符号说明
21A、21B-偏振片,22-彩色滤光片基板,23-液晶层(液晶单元),24-阵列基板,25-导光板,26-光源,31a、31a’、31b-光学膜(偏振片保护膜),311a-纤维素酰化物膜,311b-硬涂层,32-偏振器,R-偏振方向。

Claims (14)

1.一种光学膜,其含有纤维素酰化物及至少一种下述通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1]
通式(A)中,L表示n价连接基团,n表示2以上的整数,A表示上述通式(I)所表示的杂环基;
通式(I)中,R1、R3及R5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环烷基、链烯基、芳基或杂芳基;其中,在R1、R3及R5中的任意一者上与所述L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
所述L为单键、亚烷基、环亚烷基、亚链烯基、亚炔基、亚芳基、杂亚芳基、-O-、-S-、-NR-、-C(=O)-、-SO-、-SO2-、芳烃三基、杂芳烃三基或将这些基团组合而成的连接基团,其中,R表示单键、氢原子、烷基、环烷基、芳基或酰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膜,其中,
所述L、R1、R3及R5中的环结构数的总和为1~6。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中,
所述n为2。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中,
所述通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由下述通式(A-1)或(A-2)表示,
[化学式2]
通式(A-1)、(A-2)中,R11、R12、R31、R32、R51及R52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环烷基、链烯基、芳基或杂芳基;X表示单键或2价连接基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膜,其中,
所述X具有亚甲基,该亚甲基中的碳原子与所述巴比妥酸骨架键合。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中,
所述通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在分子内所具有的>NH部分结构为3个以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中,
所述纤维素酰化物的总酰基取代度A满足下述式,
1.5≤A≤3.0。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中,
所述纤维素酰化物的酰基为乙酰基,总乙酰基取代度B满足下述式,
2.0≤B≤3.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膜,其中,
所述总乙酰基取代度B为2.5以上且小于2.97。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中,
所述光学膜含有至少一种增塑剂。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中,
所述光学膜由至少两层构成,在含有所述纤维素酰化物及至少一种所述通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的层上还具有硬涂层。
13.一种偏振片,其具有偏振器、及在该偏振器的至少一面上的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
14.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至少具有权利要求13所述的偏振片及液晶单元。
CN201480039091.8A 2013-07-10 2014-07-09 光学膜、使用该光学膜的偏振片及液晶显示装置 Active CN1053785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44547 2013-07-10
JP2013-144547 2013-07-10
PCT/JP2014/068356 WO2015005399A1 (ja) 2013-07-10 2014-07-09 光学フィルム、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78518A true CN105378518A (zh) 2016-03-02
CN105378518B CN105378518B (zh) 2018-04-27

Family

ID=52280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39091.8A Active CN105378518B (zh) 2013-07-10 2014-07-09 光学膜、使用该光学膜的偏振片及液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160846B2 (zh)
JP (1) JP6265559B2 (zh)
CN (1) CN105378518B (zh)
WO (1) WO201500539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86133A (zh) * 2018-12-06 2020-06-16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一种光转换膜及其制作方法
CN111727392A (zh) * 2018-02-14 2020-09-2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光学膜、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68291B1 (ko) * 2017-10-16 2022-02-28 후지필름 가부시키가이샤 광학 필름 및 이것을 갖는 화상 표시 장치의 전면판, 화상 표시 장치, 화상 표시 기능 구비 미러, 저항막식 터치 패널 및 정전 용량식 터치 패널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3418A (zh) * 2002-10-09 2006-01-18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光刻用形成防反射膜的组合物
CN1965268A (zh) * 2004-04-09 2007-05-16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含有缩合类聚合物的半导体用防反射膜
JP2009511686A (ja) * 2005-10-12 2009-03-19 チバ ホールディング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カプセル化発光顔料
CN101598897A (zh) * 2008-06-03 2009-12-0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着色固化性组合物
US20110134374A1 (en) * 2009-12-03 2011-06-09 Fujifilm Corporation Protective film of polarizer, polarizer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11126968A (ja) * 2009-12-16 2011-06-30 Fujifilm Corp セルロースアシレートフィルム、位相差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44790A (en) * 1972-06-02 1974-10-29 Du Pont Photo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s with improved resistance to oxygen inhibition
ATE253619T1 (de) * 2000-04-04 2003-11-15 Bayer Ag Organische pigmente für farbfilter in lcd
JP4663906B2 (ja) * 2001-04-26 2011-04-0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セルロースアシレートフイルム
JP2005068314A (ja) * 2003-08-26 2005-03-1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光学用セルロースアシレートフィルムと、その製造方法
JP5631241B2 (ja) 2010-03-12 2014-11-2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樹脂フィルムとその製造方法、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3418A (zh) * 2002-10-09 2006-01-18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光刻用形成防反射膜的组合物
CN1965268A (zh) * 2004-04-09 2007-05-16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含有缩合类聚合物的半导体用防反射膜
JP2009511686A (ja) * 2005-10-12 2009-03-19 チバ ホールディング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カプセル化発光顔料
CN101598897A (zh) * 2008-06-03 2009-12-0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着色固化性组合物
US20110134374A1 (en) * 2009-12-03 2011-06-09 Fujifilm Corporation Protective film of polarizer, polarizer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11126968A (ja) * 2009-12-16 2011-06-30 Fujifilm Corp セルロースアシレートフィルム、位相差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27392A (zh) * 2018-02-14 2020-09-2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光学膜、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
CN111727392B (zh) * 2018-02-14 2021-10-22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光学膜、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
CN111286133A (zh) * 2018-12-06 2020-06-16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一种光转换膜及其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05399A1 (ja) 2015-01-15
JPWO2015005399A1 (ja) 2017-03-02
US20160122516A1 (en) 2016-05-05
US10160846B2 (en) 2018-12-25
JP6265559B2 (ja) 2018-01-24
CN105378518B (zh) 2018-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74673B2 (ja) 偏光板用組成物、偏光板保護フィルム、セルロースアシレートフィルム、偏光子、偏光板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05745561B (zh) 偏振片及使用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2681036B (zh) 光学薄膜、相位差薄膜、偏振片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5026479A (zh) 纤维素酰化物膜、新化合物、偏振片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5209968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5359012B (zh) 光学膜、使用该光学膜的偏振片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4744732A (zh) 光学膜、使用了该光学膜的偏振片及液晶显示装置以及化合物
CN105378518A (zh) 光学膜、使用该光学膜的偏振片及液晶显示装置
JP5232408B2 (ja) 光学フィルム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WO2014199870A1 (ja) 架橋剤、組成物および化合物
JP4034680B2 (ja) セルロースアシレート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該フイルムを用いた光学フィルム
CN105473653A (zh) 酰化纤维素膜、偏振片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4272148B (zh) 相位差膜的制造方法、偏振片和液晶显示装置
JP2006335842A (ja) セルロースエステル化合物、セルロース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セルロース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5392833A (zh) 纤维素酰化物膜、新型化合物、偏振片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5051577B (zh) 光学膜、使用该光学膜的偏振片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6164165A (zh) (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薄膜、偏振片保护膜、偏振片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3665442A (zh) 纤维素酰化物膜、使用了该膜的偏振片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KR102204196B1 (ko) 광학 필름, 편광판,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3709449B (zh) 纤维素酯薄膜、偏振片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5452913B (zh) 光学膜、使用该光学膜的偏振片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3764744A (zh) 纤维素酰化物薄膜、使用它的偏振片和液晶显示装置
KR101516514B1 (ko) 셀룰로오스 에스테르 필름, 그것이 구비된 편광판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JP2016014870A (ja)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6103552A (zh) 纤维素酯薄膜、偏振片及液晶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