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61055A - 一种降低酱腌菜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降低酱腌菜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61055A
CN105361055A CN201510793371.4A CN201510793371A CN105361055A CN 105361055 A CN105361055 A CN 105361055A CN 201510793371 A CN201510793371 A CN 201510793371A CN 105361055 A CN105361055 A CN 1053610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saccharide
catsup
nitrite
pickled vegetables
cont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9337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帅放文
王向峰
章家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Er K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Er K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Er K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Er K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9337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6105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3610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610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Preparation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酱腌菜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合适的酱腌菜腌制工艺,将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天然来源多糖,包括茶叶多糖、芦荟多糖、黄芪多糖等,在腌制过程最适当的时机加入,对菜品进行腌制。本发明实施简便,安全有效,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还能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非常适合在酱腌菜生产领域进行推广运用。

Description

一种降低酱腌菜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糖降低酱腌菜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新鲜蔬菜在腌制成酱腌菜的过程中,其本身积累的硝酸盐可被硝酸还原酶大量转化为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被食用后在胃酸等环境下可与食物中蛋白质的分解产物胺反应生成强致癌物N-亚硝胺,对人体健康造成重大威胁。由于亚硝酸盐会造成极大的食品安全风险,而现有酱腌菜腌制工艺又难以避免亚硝酸盐的产生,我国现行的GB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专门规定腌渍蔬菜的亚硝酸盐限量为20mg/kg,对新鲜蔬菜、肉类及肉类制品等则未作规定。
酱腌菜的发酵以乳酸菌发酵为主。乳酸菌不仅可以利用其含有的亚硝酸盐还原酶降解亚硝酸盐,还可通过产酸降低发酵液pH来抑制产生亚硝酸盐的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的生长。这两条途径均与乳酸菌菌体活力有关,产酸量大幅减少即发酵液pH降低趋缓时,亚硝酸盐含量的减少也趋于平缓。在发酵初期人工接种乳酸菌可大大提高乳酸菌的繁殖速度,降低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峰值并使峰值出现提前,同时缩短发酵时间,提高酱腌菜腌制效率。酱腌菜腌制过程中,将可清除亚硝酸盐的添加剂在乳酸菌清除亚硝酸盐能力大幅下降时加入,能进一步降低产品的亚硝酸盐含量,提高酱腌菜品质。
多糖是自然界中含量非常丰富的天然高分子物质之一,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多种生物活性,除抗氧化外,还具有降血糖、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种功能。亚硝酸盐是一种氧化物,易被还原,将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多糖添加到酱腌菜中可起到清除亚硝酸盐的作用,同时还使得添加后的酱腌菜具有多种潜在的保健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工艺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不改变产品原有风味,同时效果显著的多糖降低酱腌菜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糖降低酱腌菜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常规的酱腌菜腌制工艺,在腌制过程中加入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天然来源多糖对菜品进行腌制,所述多糖选自茶叶多糖、灵芝多糖、芦荟多糖、黄芪多糖、酵母多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常规的酱腌菜腌制工艺包括:选料、清洗、沥干、切块、接种乳酸杆菌、腌制、整理、包装。
酱腌菜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亚硝酸盐的含量,但这一作用受到乳酸菌菌体活力的影响。多糖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天然活性物质,其中多种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基于此,本发明通过人工接种乳酸菌,并且将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天然多糖在发酵阶段乳酸菌降低亚硝酸盐含量作用大幅减弱时加入酱腌菜原料中,在保持酱腌菜原有风味的同时显著降低酱腌菜的亚硝酸盐含量。另外,由于多糖具有降血糖、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重生物活性,添加了该物质的酱腌菜还具有潜在的保健功效。
本发明的更优方案为:
所述乳酸菌的接种量为腌制原料新鲜蔬菜总质量的0.03%~0.06%。
所述多糖的添加量为腌制原料新鲜蔬菜总质量的0.005%~0.05%。
所述腌制结束后,测定酱腌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同时进行感官评价。
本发明实施简便,安全有效,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还能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非常适合在酱腌菜生产领域进行推广运用。
附图说明
接下来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茶叶多糖的制备:将茶叶用常规的水提醇沉工艺制备,如将粗老绿茶茶叶粉碎过筛,按茶水比1:10(g/ml)用60℃的温水浸提90分钟,趁热过滤,滤液在55℃下蒸发浓缩至原体积的三分之一,醇沉,所得沉淀即为茶叶粗多糖,苯酚-硫酸法测定提取物多糖含量。
(2)茶叶多糖组酱腌菜的腌制:选取无霉烂、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新鲜蔬菜为原料,清洗、沥干、切块后置于坛中;称取相当于原料质量0.04%的乳酸菌制剂,溶解于2%葡萄糖溶液,30℃活化30分钟;加入活化好的乳酸菌制剂溶液和经灭菌、质量浓度为7%的食盐水直至刚好没过原料,清水封坛。从发酵当天开始,隔天用pH计测定并记录发酵液pH,作出发酵液pH-发酵时间曲线,当曲线趋于平缓时加入相当于原料质量0.05%(按多糖计)的茶叶粗多糖,继续发酵直至结束。
(3)设置对照组,除不加入茶叶多糖外其余工序均与上述相同。
(4)发酵结束时通过盐酸萘乙二胺法检测亚硝酸盐含量,重复试验结果证实,添加茶叶多糖的酱腌菜成品亚硝酸盐含量比对照组减少了43.8%。
(5)采用25人的感官品评小组,从香气、脆度与口味方面对茶叶多糖组和对照组进行感官品评,8%的人认为两组品质基本无差别,88%的人认为茶叶多糖组的品质优于对照组,4%的人认为茶叶多糖组的品质劣于对照组。
实施例2
(1)芦荟多糖的制备:将芦荟用常规的水提醇沉工艺制备,如取芦荟干粉,按料液比1:8(g/ml)加入蒸馏水,常温浸泡30分钟后加热至80℃并恒温浸提2h,过滤,同条件再加热浸提两次,合并滤液,55℃下蒸发浓缩至原体积的三分之一,醇沉,所得沉淀即为芦荟粗多糖,苯酚-硫酸法测定提取物多糖含量。
(2)芦荟多糖组酱腌菜的腌制:选取无霉烂、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新鲜蔬菜为原料,清洗、沥干、切块后置于坛中;称取相当于原料质量0.04%的乳酸菌制剂,溶解于2%葡萄糖溶液,30℃活化30分钟;加入活化好的乳酸菌制剂溶液和经灭菌、质量浓度为7%的食盐水直至刚好没过原料,清水封坛。从发酵当天开始,隔天用pH计测定并记录发酵液pH,作出发酵液pH-发酵时间曲线,当曲线趋于平缓时加入相当于原料质量0.005%(按多糖计)的芦荟多糖,继续发酵直至结束。
(3)设置对照组,除不加入芦荟多糖外其余工序均与上述相同。
(4)发酵结束时通过盐酸萘乙二胺法检测亚硝酸盐含量,重复试验结果证实,添加芦荟多糖的酱腌菜成品亚硝酸盐含量比对照组减少了12.4%。
(5)采用25人的感官品评小组,从香气、脆度与口味方面对芦荟多糖组和对照组进行感官品评,28%的人认为两组品质基本无差别,60%的人认为芦荟多糖组的品质优于对照组,12%的人认为芦荟多糖组的品质劣于对照组。
实施例3
(1)黄芪多糖的制备:将黄芪用常规的水提醇沉工艺制备,如取黄芪饮片,按料液比1:10加入含5%(质量分数)乙醇的pH12的碳酸钠溶液,90℃恒温提取90min,同条件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55℃下蒸发浓缩至原体积的三分之一,醇沉,所得沉淀即为黄芪粗多糖,苯酚-硫酸法测定提取物多糖含量。
(2)黄芪多糖组酱腌菜的腌制:选取无霉烂、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新鲜蔬菜为原料,清洗、沥干、切块后置于坛中;称取相当于原料质量0.04%的乳酸菌制剂,溶解于2%葡萄糖溶液,30℃活化30分钟;加入活化好的乳酸菌制剂溶液和经灭菌、质量浓度为7%的食盐水直至刚好没过原料,清水封坛。从发酵当天开始,隔天用pH计测定并记录发酵液pH,作出发酵液pH-发酵时间曲线,当曲线趋于平缓时加入相当于原料质量0.01%(按多糖计)的黄芪多糖,继续发酵直至结束。
(3)设置对照组,除不加入黄芪多糖外其余工序均与上述相同。
(4)发酵结束时通过盐酸萘乙二胺法检测亚硝酸盐含量,重复试验结果证实,添加黄芪多糖的酱腌菜成品亚硝酸盐含量比对照组减少了18.7%。
(5)采用25人的感官品评小组,从香气、脆度与口味方面对黄芪多糖组和对照组进行感官品评,12%的人认为两组品质基本无差别,80%的人认为黄芪多糖组的品质优于对照组,8%的人认为黄芪多糖组的品质劣于对照组。
实施例4
(1)酵母多糖组酱腌菜的腌制:选取无霉烂、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新鲜蔬菜为原料,清洗、沥干、切块后置于坛中;称取相当于原料质量0.04%的乳酸菌制剂,溶解于2%葡萄糖溶液,30℃活化30分钟;加入活化好的乳酸菌制剂溶液和经灭菌、质量浓度为7%的食盐水直至刚好没过原料,清水封坛。从发酵当天开始,隔天用pH计测定并记录发酵液pH,作出发酵液pH-发酵时间曲线,当曲线趋于平缓时加入相当于原料质量0.005%(按多糖计)的芦荟多糖,继续发酵直至结束。
(3)设置对照组,除不加入芦荟多糖外其余工序均与上述相同。
(4)发酵结束时通过盐酸萘乙二胺法检测亚硝酸盐含量,重复试验结果证实,添加酵母多糖的酱腌菜成品亚硝酸盐含量比对照组减少了10.3%。
(5)采用25人的感官品评小组,从香气、脆度与口味方面对酵母多糖组和对照组进行感官品评,40%的人认为两组品质基本无差别,40%的人认为芦荟多糖组的品质优于对照组,20%的人认为芦荟多糖组的品质劣于对照组。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任何基于本发明原理和在本发明启示下所做的有关本发明的任何简化、修饰或变更,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多糖降低酱腌菜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常规的酱腌菜腌制工艺,在腌制过程中加入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天然来源多糖对菜品进行腌制,所述多糖选自茶叶多糖、灵芝多糖、芦荟多糖、黄芪多糖、酵母多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糖降低酱腌菜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常规的酱腌菜腌制工艺包括选料、清洗、沥干、切块、接种乳酸杆菌、腌制、整理、包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糖降低酱腌菜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糖的添加量为腌制原料新鲜蔬菜总质量的0.005%~0.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糖降低酱腌菜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糖在发酵液pH降低趋于平稳时加入。
CN201510793371.4A 2015-11-18 2015-11-18 一种降低酱腌菜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 Pending CN1053610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93371.4A CN105361055A (zh) 2015-11-18 2015-11-18 一种降低酱腌菜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93371.4A CN105361055A (zh) 2015-11-18 2015-11-18 一种降低酱腌菜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61055A true CN105361055A (zh) 2016-03-02

Family

ID=55364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93371.4A Pending CN105361055A (zh) 2015-11-18 2015-11-18 一种降低酱腌菜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6105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55650A (zh) * 2017-08-22 2017-12-1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降解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方法
CN107801929A (zh) * 2017-11-23 2018-03-16 恭城福茂生油茶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腊肉的加工方法
CN109820171A (zh) * 2019-02-26 2019-05-31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桔梗泡菜及其制作工艺和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0291A (zh) * 2010-07-21 2011-01-12 张瑞宇 亚硝酸盐清除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3229918A (zh) * 2013-04-28 2013-08-07 甘肃农业大学 一种可清除亚硝酸盐的党参浸提物及制备方法
CN103829224A (zh) * 2014-03-20 2014-06-04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降低酱腌菜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0291A (zh) * 2010-07-21 2011-01-12 张瑞宇 亚硝酸盐清除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3229918A (zh) * 2013-04-28 2013-08-07 甘肃农业大学 一种可清除亚硝酸盐的党参浸提物及制备方法
CN103829224A (zh) * 2014-03-20 2014-06-04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降低酱腌菜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庭廷等: "三种植物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马巍等: "酱腌菜和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研究进展",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55650A (zh) * 2017-08-22 2017-12-1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降解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方法
CN107801929A (zh) * 2017-11-23 2018-03-16 恭城福茂生油茶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腊肉的加工方法
CN109820171A (zh) * 2019-02-26 2019-05-31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桔梗泡菜及其制作工艺和应用
CN109820171B (zh) * 2019-02-26 2022-07-29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桔梗泡菜及其制作工艺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ayabalan et al. A review on kombucha tea—microbiology, composition, fermentation, beneficial effects, toxicity, and tea fungus
KR101142710B1 (ko) 알긴산을 이용한 명란젓의 제조방법
KR101496359B1 (ko) 숨쉬는 산야초 효소의 제조방법
CN105146520A (zh) 一种余甘子酵素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46196A (zh) 木姜叶柯冲剂及制备方法
CN103966071A (zh) 一种菊芋果醋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61055A (zh) 一种降低酱腌菜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
CN106261461A (zh) 一种杨梅总黄酮保鲜液及其在水产品保鲜中的应用
KR20130049586A (ko) 생리활성물질 함량이 증가된 증숙 및 발효된 더덕의 제조방법
CN104719948B (zh) 一种桂花风味功能性发酵枣肠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31369A (zh) 金耳银杏白果黄酒、制备方法及其功效
CN105533575A (zh) 一种双筒盖式发酵泡菜制备工艺
KR101127998B1 (ko) 꾸지뽕 나무를 이용한 육류 숙성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육류 숙성 방법
CN102429190B (zh) 一种降低酱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与应用
KR101266902B1 (ko) 염장식품용 첨가 조성물,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염장식품
CN104642517A (zh) 一种枇杷果保鲜剂
KR101819794B1 (ko) 천연 항산화제를 포함하는 육포 제조방법
CN103540482A (zh) 一种海滨锦葵干燥块根果酒
CN103540492A (zh) 一种海滨锦葵干燥块根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50724B (zh) 虫草银杏白果黄酒、制备方法及用途
KR101814941B1 (ko) 맨드라미꽃 물추출물의 유산균 발효액을 함유하는 항산화 기능성 식품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142655B1 (ko) 고추냉이를 이용한 명란젓의 제조방법
CN104431949A (zh) 粽香风味酱油的制备方法
KR101373521B1 (ko) 김 정유를 이용한 창란젓의 제조방법
CN104207274A (zh) 一种发菜银条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