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27660A - 一种基于聚合物模板粒子的不对称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聚合物模板粒子的不对称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27660A
CN105327660A CN201510713951.8A CN201510713951A CN105327660A CN 105327660 A CN105327660 A CN 105327660A CN 201510713951 A CN201510713951 A CN 201510713951A CN 105327660 A CN105327660 A CN 1053276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ymmetric
polymer template
hollow microspheres
particle
poly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1395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QUAN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QUAN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QUAN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QUAN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1395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27660A/zh
Publication of CN105327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276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Micro-Caps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聚合物模板粒子的不对称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调整分散剂、种子单体的量,能够改变聚合前分散相的尺寸大小,从而调节聚合物模板粒子的尺寸,进而控制最终空心微球的尺寸。通过调节乙醇/水的加料比例,能够控制硅烷的水解速率,进而控制第二步溶胶-凝胶进程的时间,能够制备出形态变化的空心微球。本发明方法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操作简单,实验条件温和,能够高效地制备出不同微观形貌的不对称空心微球,并且易于分离及进一步加工,对不对称空心微球的研究与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该合成工艺简便易行,易于规模化生产,并且具有通用性,适用于其他聚合物体系。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聚合物模板粒子的不对称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不对称粒子的合成,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聚合物模板粒子的不对称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不对称粒子泛指形状、化学组成和/或性能不对称、不均匀分布的粒子,也称Janus粒子或各向异性粒子。这种粒子在光学生物传感器、电子显示、功能性探针、自组装、表面活性剂等方面展示出了诱人的应用前景,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制备方法也多种多样,常见于文献报道的各向异性复合粒子的主要制备方法有:微流体法、模板自组装法、分散聚合法、乳液聚合法等。
微流体合成方法简单来说就是油相1和油相2从两个通道同时进入水相,形成Janus的乳滴,然后通过聚合固化乳滴成为Janus粒子。该方法可一步制备Janus粒子的方法,但尺寸大多限制在10—100μm,而且制备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微流体合成方法的应用。用拓扑选择表面改性的方法来制备Janus粒子,原理是将粒子的半球面遮盖,然后通过物理化学反应将暴露在外的另一半球面进行改性。模板自组装其一般原理是在两个底板组成的平行单元内,球形前体粒子分散液通过底板表面上二维排列的圆柱孔时,由于毛细管作用力的存在,单个球形粒子陷入圆柱孔中,然后将另一类粒子注入到同一圆柱孔中进行组装得到Janus粒子。可控表面成核方法源于种子增长乳液聚合技术,所不同的是可控表面成核方法采用无机纳米粒子作为种子,它既不会溶胀,也不会变形。但后三种方法通常产率较低,需要严格的条件,因而不利于工业上大量生产。
目前,文献报道较多的不对称粒子的制备通常采用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在这一方法中,交联的聚合物种子首先被不相容的单体溶胀,交联剂的加入使得聚合物种子更有弹性,弹性力诱导新的聚合物相的形成,相分离在随后的聚合中发生。Weitz等采用苯乙烯单体溶胀交联的聚苯乙烯种子,聚合形成一系列形状的不对称粒子,包括棒状、圆锥形、三角形和菱形。但上述方法未能成功制备出纳米或亚微米尺寸的不对称粒子,且不具有化学的各向异性。[DavidA.Weitzetal,Adv.Mater.,2007,19,2005-2009]
但该种合成工艺复杂繁琐,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所获得的不对称粒子通常为实心粒子,对于不对称空心微球的研究文献中鲜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当前不对称粒子的复杂的合成工艺,以及不对称空心微球的有限的制备方法,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通过无皂乳液聚合制备带有正电荷的聚合物粒子,再加入硅烷偶联剂,以及不同比例的乙醇/水混合溶液,硅烷偶联剂的溶胶-凝胶进程产生了带负电荷的含硅齐聚物,从而通过静电作用这些齐聚物在聚合物粒子上增长,形成含硅的突起或壳。进一步由于体系的碱性乙醇/水混合溶液导致非交联的聚合物大分子链扩散到外部,从而形成了不对称的空心微球。通过调整分散剂、种子单体的量,能够调节聚合物模板粒子的尺寸,从而控制最终空心微球的尺寸。通过调节乙醇/水的加料比例,可以改变空心微球的微观形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聚合物模板粒子的不对称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物料组成和配比及步骤如下:
按照以上配比,将一定量的去离子水、种子单体、分散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引发剂,一并加入到反应器中,开启搅拌,整个过程通入氮气、回流冷凝,待体系到达40~80℃,聚合8~10小时,即制得聚合物模板粒子;
将一定量的步骤(a)中得到的聚合物粒子悬浮液与一定比例的乙醇/水溶液混合,用5mol/L的NaOH溶液将体系的pH调节至14,搅拌十分钟后迅速加入硅烷偶联剂,在40℃~60℃下继续搅拌3小时,即获得了不对称的二氧化硅空心微球。
所述的步骤(a)引发剂为过硫酸钾、过硫酸铵、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或偶氮二异丁腈。
所述的种子单体苯乙烯、丙烯酸叔丁酯、α-甲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或丙烯腈。
所述的硅烷偶联剂为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或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通过调整分散剂、种子单体的量,能够调节聚合物模板粒子的尺寸,从而控制最终空心微球的尺寸。通过调节乙醇/水的加料比例,以及第二步溶胶-凝胶进程的时间,能够制备出形态变化的空心微球。
微流体法、模板自组装法合成不对称粒子因其工艺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为其广泛的应用带来了困难。本发明方法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操作简单,实验条件温和,能够高效地制备出不同微观形貌的不对称空心微球,并且易于分离及进一步加工,对不对称空心微球的研究与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该合成工艺简便易行,易于规模化生产,并且具有通用性,适用于其他聚合物体系。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施案例1制备的空心微球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案例1:
按照以上配比,将预定称量好的去离子水、种子单体苯乙烯、分散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一并加入到反应器中,开启搅拌,整个过程通入氮气、回流冷凝,待体系到达70℃,聚合10小时,即制得聚合物模板粒子;
将一定量的步骤(a)中得到的聚合物粒子悬浮液(25.0g)与一定比例的乙醇/水(18.0g/2.0g)溶液混合,用一定量的5mol/L的NaOH溶液将体系的pH调节至14,搅拌十分钟后迅速加入硅烷偶联剂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50℃下继续搅拌3小时,即获得了不对称的二氧化硅空心微球。
当聚合物粒子与硅烷偶联剂混合时,由于体系的碱性,使得硅烷水解和缩聚,并产生硅烷齐聚物,这些硅烷齐聚物带有负电荷,从而由于静电作用负载到了带正电荷的聚合物模板粒子上。为了降低界面自由能,这些齐聚物会首先聚合生长成一个凸起,这种含硅的凸起由于与硅烷有较强的亲和力,能够吸收水相中的硅烷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更快地生长,裸露的聚合物粒子表面当然也会有齐聚物的负载,不过生长的较慢。进而体系的碱性乙醇/水混合溶液导致非交联的聚合物大分子链扩散到外部,从而形成了不对称的空心微球,其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见附图1。
由图1TEM照片可以看出,复合粒子具有不对称的结构,并且为一端具有实心突起的空心微球。
实施案例2-5
在实施案例2-5中,分别改变硅烷偶联剂的量为1.0g,3.0g,4.0g,8.0g其余步骤同实施案例1。
实施案例6-7
在实施案例6-7中,分别改变硅烷偶联剂为四乙氧基硅烷、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其余步骤同实施案例1。
实施案例8-9
在实施案例8-9中,分别改变种子单体为丙烯酸叔丁酯、α-甲基苯乙烯,其余步骤同实施案例1。
实施案例10-11
在实施案例10-11中,分别改变乙醇/水的量为15.0g/5.0g,10.0g/10.0g,其余步骤同实施案例1。
实施案例12
在实施案例12中,改变分散剂的量为1.5g,种子单体的量为5.0g,其余步骤同实施案例1。
本发明通过调整分散剂、种子单体的量,能够改变聚合前分散相的尺寸大小,从而调节聚合物模板粒子的尺寸,进而控制最终空心微球的尺寸。通过调节乙醇/水的加料比例,能够控制硅烷的水解速率,进而控制第二步溶胶-凝胶进程的时间,能够制备出形态变化的空心微球。
本发明方法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操作简单,实验条件温和,能够高效地制备出不同微观形貌的不对称空心微球,并且易于分离及进一步加工,对不对称空心微球的研究与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该合成工艺简便易行,易于规模化生产,并且具有通用性,适用于其他聚合物体系。

Claims (4)

1.一种基于聚合物模板粒子的不对称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物料组成和配比及步骤如下:
按照以上配比,将一定量的去离子水、种子单体、分散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引发剂,一并加入到反应器中,开启搅拌,整个过程通入氮气、回流冷凝,待体系到达40~80℃,聚合8~10小时,即制得聚合物模板粒子;
将一定量的步骤(a)中得到的聚合物粒子悬浮液与一定比例的乙醇/水溶液混合,用5mol/L的NaOH溶液将体系的pH调节至14,搅拌十分钟后迅速加入硅烷偶联剂,在40℃~60℃下继续搅拌3小时,即获得了不对称的二氧化硅空心微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聚合物模板粒子的不对称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所述的步骤(a)引发剂为过硫酸钾、过硫酸铵、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或偶氮二异丁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聚合物模板粒子的不对称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所述的种子单体苯乙烯、丙烯酸叔丁酯、α-甲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或丙烯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聚合物模板粒子的不对称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所述的硅烷偶联剂为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或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CN201510713951.8A 2015-10-27 2015-10-27 一种基于聚合物模板粒子的不对称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53276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13951.8A CN105327660A (zh) 2015-10-27 2015-10-27 一种基于聚合物模板粒子的不对称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13951.8A CN105327660A (zh) 2015-10-27 2015-10-27 一种基于聚合物模板粒子的不对称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27660A true CN105327660A (zh) 2016-02-17

Family

ID=55278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13951.8A Pending CN105327660A (zh) 2015-10-27 2015-10-27 一种基于聚合物模板粒子的不对称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2766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62344A (zh) * 2016-03-18 2019-04-02 由联邦材料研究和检测机构主席所代表的经济与能源部长所代表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用于合成包含聚合物核和二氧化硅壳的具有受控结构和表面的混合型核壳微颗粒的方法
CN112546976A (zh) * 2020-11-13 2021-03-2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氮化碳基阴阳型可见光驱动胶体马达的制备方法
CN115121194A (zh) * 2021-03-24 2022-09-30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非对称磁性聚合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62344A (zh) * 2016-03-18 2019-04-02 由联邦材料研究和检测机构主席所代表的经济与能源部长所代表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用于合成包含聚合物核和二氧化硅壳的具有受控结构和表面的混合型核壳微颗粒的方法
CN109562344B (zh) * 2016-03-18 2021-09-10 由联邦材料研究和检测机构主席所代表的经济与能源部长所代表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用于合成包含聚合物核和二氧化硅壳的具有受控结构和表面的混合型核壳微颗粒的方法
CN112546976A (zh) * 2020-11-13 2021-03-2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氮化碳基阴阳型可见光驱动胶体马达的制备方法
CN115121194A (zh) * 2021-03-24 2022-09-30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非对称磁性聚合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21194B (zh) * 2021-03-24 2023-08-29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非对称磁性聚合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32971A (zh) 一种基于聚合物模板粒子的不对称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0441600C (zh) 含无机纳米粒子的核-壳无机-有机复合压敏胶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829777A (zh) 一种微米级高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10498946B (zh) 形貌可控的多孔聚多巴胺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CN101550218A (zh) 一种聚合物乳液及制备方法和可再分散乳胶粉
CN102766241A (zh) 一种核壳结构纳米二氧化硅/聚丙烯酸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37065A (zh) 乳液聚合中的苯乙烯酚乙氧基化物
CN105327660A (zh) 一种基于聚合物模板粒子的不对称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9985584B (zh) 一种可调控的草莓状二氧化硅-有机杂化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3467678B (zh) 一种石榴状有机-无机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3788300A (zh) 两亲性不对称聚苯乙烯-丙烯酰胺微球
CN103359743A (zh) 一种尺寸与壳层厚度可控的单分散中空二氧化硅纳米球的制备方法
CN108219186B (zh) 基于聚乳酸诱导增稠效应制备微小孔径含氟多孔材料
CN111087513A (zh) 一种双亲性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及两性离子纳米中空胶囊的可控制备方法
CN103936939A (zh) 互穿聚合物网络核壳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96505A (zh) 一种纯净的阳离子纳米球的制备方法
CN108003272B (zh) 纳米纤维素/含氟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的制备方法
CN102174145B (zh) 一种温敏性核壳丙烯酸酯功能型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55867A (zh) 一种单分散纳米/微米水凝胶微球制备方法
CN102617764A (zh) 一种中低温溶剂热法制备单分散亚微米聚苯乙烯球的方法
CN113105588B (zh) 利用光响应性纳米纤维素制备含氟聚丙烯酸酯乳液的方法
CN102358766B (zh) 一种粘土改性室温自交联核壳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方法
CN112391021B (zh) 一种改性软质聚丙烯酸树脂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5586010A (zh) 纳米胶囊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788311A (zh) 新型环氧-聚丙烯酸酯“核-壳”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