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07915A - 液压制动系统、放气装置、放气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压制动系统、放气装置、放气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07915A
CN105307915A CN201480019291.7A CN201480019291A CN105307915A CN 105307915 A CN105307915 A CN 105307915A CN 201480019291 A CN201480019291 A CN 201480019291A CN 105307915 A CN105307915 A CN 1053079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venting
back side
hydraulic
operating fl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1929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07915B (zh
Inventor
神谷雄介
驹沢雅明
石田康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vics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dvics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vics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Adv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3079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079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079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079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7/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ower brake system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60T8/00, B60T13/00 or B60T15/00, or presenting other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 B60T17/18Safety devices; Monitoring
    • B60T17/22Devices for monitoring or checking brake systems; Signal devices
    • B60T17/221Procedure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or keeping in a correct functioning condition of brake systems
    • B60T17/222Procedure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or keeping in a correct functioning condition of brake systems by filling or bleeding of hydraulic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3/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1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fluid assistance, drive, or release
    • B60T13/12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fluid assistance, drive, or release the fluid being liquid
    • B60T13/14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fluid assistance, drive, or release the fluid being liquid using accumulators or reservoirs fed by pumps
    • B60T13/142Systems with master cylinder
    • B60T13/145Master cylinder integrated or hydraulically coupled with booster
    • B60T13/146Part of the system directly actuated by booster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3/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1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fluid assistance, drive, or release
    • B60T13/66Electrical control in fluid-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662Electrical control in fluid-pressure brake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ed functions of the control system compon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3/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1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fluid assistance, drive, or release
    • B60T13/66Electrical control in fluid-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68Electrical control in fluid-pressure brake systems by electrically-controlled valves
    • B60T13/686Electrical control in fluid-pressure brake systems by electrically-controlled valves in hydraulic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7/00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 B60T7/02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personal initiation
    • B60T7/04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personal initiation foot actuated
    • B60T7/042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personal initiation foot actuated by electrical means, e.g. using travel or force sens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8/00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 B60T8/32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e.g.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B60T8/34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e.g.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having a fluid pressure regulator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 B60T8/40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e.g.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having a fluid pressure regulator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comprising an additional fluid circuit including fluid pressurising means for modifying the pressure of the braking fluid, e.g. including wheel driven pumps for detecting a speed condition, or pumps which are controlled by means independent of the braking system
    • B60T8/4072Systems in which a driver input signal is used as a control signal for the additional fluid circuit which is normally used for braking
    • B60T8/4077Systems in which the booster is used as an auxiliary pressure sour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21/00Common features of fluid actuator systems; Fluid-pressure actuato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any other group of this subclass
    • F15B21/04Special measures taken in connection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fluid
    • F15B21/044Removal or measurement of undissolved gas, e.g. de-aeration, venting or blee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alv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For Braking Systems (AREA)
  • Braking Systems And Boosters (AREA)

Abstract

在不向背面室供给含有空气工作液的状态下进行与主缸的加压活塞的后方的背面室连接的背面液压控制装置的放气。若发出了放气指示,则增压线性阀(160)被切换为打开状态,来使泵装置(106)、高压配管(102)、控制压室(122)、储存器(52)连通而形成放气路径(250)。在储能器(108)的液压处于近似大气压的状态下使泵装置(106)启动,来使工作液流通并排出到储存器(52)。能够在放气路径(250)的液压变低、防止了调节器(97)的工作的状态下使工作液流通,能够不向背面室(66)供给含有空气工作液地进行放气。

Description

液压制动系统、放气装置、放气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制动系统中的放气。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2中记载了一种液压制动系统,该液压制动系统具备泵装置、连接泵装置并且连接了前后左右各轮的制动缸的共用通路、以及设于共用通路与各个制动缸之间的液压控制阀装置。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液压制动系统中,还设有将泵装置的喷出侧和储存器直接连接的放气专用的旁通通路,并且设有旁通截止阀,在进行放气的情况下,旁通截止阀被切换为打开状态来使泵装置工作。利用泵从储存器吸取工作液并将其喷出,经由旁通通路向储存器排出。由此,对于泵的吸入侧与储存器之间的通路、泵的内部、泵的喷出口周边等进行放气。
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液压制动系统中,基于制动缸的液压的变化状态,来判定包括制动缸的液压系统内的空气的有无。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43297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8217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能够进行与主缸的加压活塞的后方的背面室连接的背面液压控制装置的至少一部分的放气。
本发明涉及的液压制动系统包括:(i)主缸,该主缸具备加压活塞;(ii)背面液压控制装置,该背面液压控制装置与该主缸的加压活塞的后方的背面室连接,向背面室供给控制液压;以及(iii)放气装置,该放气装置进行背面液压控制装置的至少一部分的放气。
利用放气装置进行背面液压控制装置的至少一部分的放气,能够排出背面液压控制装置的空气。
专利文献1、2中均没有关于具备背面室的主缸的记载,也没有关于向背面室供给控制液压的背面液压控制装置的记载,没有关于背面液压控制装置的放气的记载。
以下,对在本申请中被认为可能请求保护的发明、或者发明的特征点进行说明。
(1)一种液压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缸,该主缸包括液密并且能够滑动地嵌合于壳体的加压活塞,该加压活塞的前方成为与制动缸连接的前方加压室,后方成为背面室;
背面液压控制装置,该背面液压控制装置与该主缸的上述背面室连接,向上述背面室供给控制液压;以及
放气装置,该放气装置对于作为上述背面液压控制装置的至少一部分的放气对象部,在防止了向上述背面室供给工作液的状态下进行放气。
背面液压控制装置由多个要素构成,例如在多个要素中的一部分被更换了的情况下,该被更换后的要素处于干燥的状态。在如此进行了要素的更换等的情况下进行放气,该被更换后的要素包含于放气对象部。
另一方面,由于背面液压控制装置与背面室连接,所以在放气工作时,存在向背面室供给可能含有空气的工作液(以下有时简称作含有空气工作液)的担忧。但是,背面室是封闭的室,若因含有空气工作液的供给而进入空气,则难以排出该空气。与之相对,若设置将背面室的空气排出的泄放塞则能够排出空气,但需要加工费、部件费等,导致成本升高。另外,会产生需要设置空间等其它的问题。
根据以上的情况,在本项所记载的液压制动系统中,以防止了向背面室供给含有空气工作液的状态进行背面液压控制装置的至少一部分的放气。
(2)根据(1)项所记载的液压制动系统,上述背面液压控制装置包括高压源,
上述放气装置包括放气开始部,该放气开始部使用上述高压源的工作液,在该高压源的液压比启动允许液压低的状态下开始放气。
启动允许液压例如能够是大气压附近的较小的值。
通过使背面液压控制装置所包括的高压源的工作液流通于放气对象部流通进行放气。
另一方面,若背面液压控制装置的液压变为供给开始压以上,则由于一般向背面室供给工作液,所以在流通于放气对象部的工作液(被用于放气的工作液)的液压低的期间,难以向背面室供给工作液。另外,在存在空气的期间,液压难以变高。因此,若从高压源的液压比启动开始液压低的状态开始放气,则也能够在工作液的液压达到供给开始压之前使放气结束。
其中,可认为在高压源的液压比启动允许液压低的状态下,放气对象部的液压也处于比启动允许液压低的状态。
(3)根据(1)项或者(2)项所记载的液压制动系统,上述背面液压控制装置包括泵装置和低压源,
上述放气装置包括:(i)放气路径形成部,该放气路径形成部形成包括上述放气对象部的放气路径;和(ii)泵装置控制部,该泵装置控制部通过上述泵装置的工作使工作液流通于由该放气路径形成部形成的上述放气路径并排出到上述低压源。
可以认为泵装置位于放气路径上,也可以认为泵装置是与放气路径不同的要素。若认为向放气路径供给工作液则泵装置相当于后者的情况,若认为作为泵装置的构成要素的泵能够包括在放气对象部内,则泵装置相当于前者的情况。这是因为若通过泵的工作汲取工作液并将其喷出,则能够排出泵的内部的空气。
泵装置能够在设定时间的期间继续工作。设定时间例如能够是基于可推断为放气路径内的空气以被排出的时间而决定的时间,可称作空气排出时间。
空气排出时间可以是预先决定的时间,也可以是基于放气对象部、工作液的流量等而每次决定的时间。另外,当在放气路径设置液压传感器时,也能够基于液压传感器的检测值来决定泵装置的停止时机。
(4)根据(3)项所记载的液压制动系统,上述背面液压控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电磁阀,
上述放气路径形成部包括电磁阀控制部,该电磁阀控制部通过使上述至少一个电磁阀中的一个电磁阀以上为打开状态来形成上述放气路径。
例如,通过使电磁阀为打开状态来使泵装置、放气对象部、低压源连通,从而形成放气路径。
(5)根据(1)项至(4)项中任一项所记载的液压制动系统,上述背面液压控制装置包括高压源,并且包括调节器,该调节器具备:(a)控制活塞;(b)伺服室,该伺服室设于上述控制活塞的前方,与上述背面室连接;(c)控制压室,该控制压室设于上述控制活塞的后方,上述放气路径经过该控制压室;以及(d)高压供给阀,该高压供给阀设置在连接了上述高压源的高压室与上述伺服室之间,若上述控制活塞前进设定行程以上,则上述高压供给阀被从关闭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
若控制压室的液压变高,施加于控制活塞的前进方向的力变大,使控制活塞前进设定行程以上,则高压供给阀被打开,经由伺服室向背面室供给高压室的液压。其中,能够认为(2)项所记载的供给开始压例如是高压供给阀被从关闭切换为打开的情况下的控制压室的液压的高度。
(6)根据(5)项所记载的液压制动系统,上述放气装置包括调节器工作防止部,该调节器工作防止部防止上述高压供给阀因上述控制活塞的前进而被切换为上述打开状态。
由于高压室与高压源连接,所以存在被供给含有空气工作液的情况。因此,优选放气工作在高压供给阀的关闭状态下进行。换言之,在控制活塞未前进设定行程以上的范围内,控制压室的液压即使变高也没问题。
(7)根据(1)项至(6)项中任一项所记载的液压制动系统,上述背面液压控制装置具备:(i)泵装置;和(ii)储能器,该储能器以加压的状态对从该泵装置喷出的工作液进行保持,
上述放气装置包括放气状态判定部,该放气状态判定部在从上述泵装置的启动时到上述储能器的压力达到设定压时为止的时间比空气有无判定时间长的情况下,判断为在上述放气对象部残存有空气。
空气的残存状态的判定在使工作液流向放气路径之后(泵装置在放气时间的期间工作之后)进行。
(8)根据(7)项所记载的液压制动系统,上述放气状态判定部包括空气有无判定时间决定部,该空气有无判定时间决定部将上述空气有无判定时间决定为从上述泵装置喷出的工作液的流量大的情况比从上述泵装置喷出的工作液的流量小的情况短的时间。
(9)根据(7)项或者(8)项所记载的液压制动系统,上述放气装置包括在由上述放气状态判定部判断为残存有空气的情况下(i)报告该情况的报告部、和(ii)形成上述放气路径来使上述泵装置工作的再执行部中的至少一方。
(10)根据(1)项至(9)项中任一个所记载的液压制动系统,该液压制动系统包括:放气指示部,该放气指示部根据放气指示而禁止上述背面液压控制装置的本来的控制,对上述放气装置指示上述放气;和放气结束后允许部,该放气结束后允许部在放气结束后允许上述背面液压控制装置的本来的控制。
在进行了背面液压控制装置中的要素的更换等的情况下,原则上禁止针对背面液压控制装置的本来的控制(称作背面室的液压控制、与背面室的液压控制相关的控制等)。这是因为若在进行了要素的更换后且在进行放气之前进行本来的控制,则存在空气扩散的担忧。相对于此,在放气结束了的情况(例如,放气成功并由空气残存状态判定部判定为不残存空气的情况)下,可允许背面液压控制装置的本来的控制。
(11)一种放气方法,用于进行放气对象部的放气,该放气对象部是与具备在加压活塞的后方形成的背面室的主缸的上述背面室连接、且向背面室供给控制液压的背面液压控制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该放气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防止了向上述背面室供给工作液的状态下进行上述放气对象部的放气。
在本项所记载的放气方法中,能够采用(1)项至(10)项中任一项所记载的技术特征。
(12)根据(11)项所记载的放气方法,包括:在上述背面液压控制装置中形成包括上述放气对象部的放气路径的放气路径形成工序;和
使泵装置在放气时间的期间工作来使工作液流向上述放气路径并排出到低压源的泵工作工序。
(13)根据(11)项或者(12)项所记载的放气方法,包括:通过泵装置的工作使工作液流向上述背面液压控制装置的包括上述放气对象部的部分并排出到低压源的工作液流通工序;和
在该工作液流通工序之后检查上述放气对象部中的空气的残存状态的放气检查工序。
放气工作中包括工作液流通工序和检查工序。
(14)一种放气装置,用于进行放气对象部的放气,该放气对象部是与具备在加压活塞的后方形成的背面室的主缸的上述背面室连接、且向背面室供给控制液压的背面液压控制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该放气装置的特征在于,
包括工作液流通部,该工作液流通部在防止了向上述背面室供给工作液的状态下,通过使上述工作液流向上述放气对象部来进行放气。
本项所记载的放气装置中能够采用(1)项至(13)项中任一项所记载的技术特征。
该放气装置可以设于车辆,也可以设于工厂等。在被设于车辆的情况下不需要在工厂等设置放气装置,能够增多进行放气的机会。另外,也可认为将设于工厂等的放气装置和设于车辆的液压制动系统(不包括放气装置)配合而构成(1)项至(10)项中任一项所记载的液压制动系统。
(15)一种放气装置,用于进行放气对象部的放气,该放气对象部是具备泵装置的液压控制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该放气装置的特征在于,
包括工作液流通部,该工作液流通部在上述放气对象部的液压比启动允许液压低的状态下使上述泵装置启动,来使工作液流向上述放气对象部,由此进行放气。
本项所记载的放气装置中能够采用(1)项至(14)项中任一项所记载的技术特征。
液压控制装置例如能够是背面液压控制装置,但不限定于此。
另外,不必一定需要利用液压传感器等实际检测放气对象部的液压,只要推断为处于比启动允许液压低的状态即可。例如,在进行了部件的更换、抽出工作液而进行修理的情况等下,能够推断为处于比启动允许液压低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涉及的液压制动系统的电路图。该液压制动系统中包括放气装置。另外,在本液压制动系统中实施放气方法。
图2是表示上述液压制动系统的制动器ECU的周边的图。
图3是表示上述制动器ECU的存储部中存储的放气程序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上述制动器ECU的存储部中存储的空气有无判定时间决定表的图表。
图5是表示在上述液压制动系统中执行放气程序的情况的储能器压的变化的图。
图6是表示在上述液压制动系统中执行放气程序的情况下形成的放气路径的图。
图7是表示在上述液压制动系统中执行放气程序的情况的工作状态的图。
图8(a)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涉及的液压制动系统的主要部分的图。图8(b)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涉及的放气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地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液压制动系统进行说明。该液压制动系统中包括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放气装置。在该放气装置中实施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放气方法。
其中,本液压制动系统能够安装于混合动力车辆,或安装于电动汽车、燃料电池车辆,也能够安装于内燃机驱动车辆。在安装于混合动力车辆、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的情况下,由于对驱动轮施加再生制动力,所以进行再生协调控制,但在内燃机驱动车辆中不进行再生协调控制。总之,在本液压制动系统中,进行电控制以使液压制动器的制动力成为所希望的大小。
实施例1
<液压制动系统的结构>
如图1所示,液压制动系统包括:(i)设于左右前轮2FL、2FR的液压制动器4FL、4FR的制动缸6FL、6FR以及设于左右后轮8RL、8RR的液压制动器10RL、10RR的制动缸12RL、12RR;(ii)能够向这些制动缸6FL、6FR、12RL、12RR供给液压的液压产生装置14;以及(iii)设置在这些制动缸6FL、6FR、12RL、12RR与液压产生装置14之间的滑移控制阀装置16等。液压产生装置14、滑移控制阀装置16等被以计算机为主体的制动器ECU20(参照图2)控制。
[液压产生装置]
液压产生装置14包括:(i)作为制动操作部件的制动踏板24、(ii)主缸26、以及(iii)控制主缸26的背面室的液压的背面液压控制装置28等。
{主缸}
主缸26包括:(a)壳体30;和(b)在形成于壳体30的缸膛相互串接并液密且能够滑动地嵌合的加压活塞32、34以及输入活塞36等。
加压活塞32、34的前方分别成为前方加压室40、42。在前方加压室40上经由液体通路44连接着左右前轮2FL、2FR的液压制动器4FL、4FR的制动缸6FL、6FR,在前方加压室42上经由液体通路46连接着左右后轮8RL、8RR的液压制动器10RL、10RR的制动缸12RL、12RR。这些液压制动器4FL、4FR、10RL、10RR分别通过制动缸6FL、6FR、12RL、12RR被供给液压而工作,来抑制车轮2FL、2FR、8RL、8RR的旋转。
以下,在本说明书中,对于液压制动器等而言,在不需要区别车轮位置的情况等下,存在将表示车轮位置的FL、FR、RL、RR省略的情况。
另外,在加压活塞32与壳体30之间、两个加压活塞32、34之间分别配设有复位弹簧,对加压活塞32、34向后退方向施力。在加压活塞32、34处于后退端位置的情况下,前方加压室40、42分别与储存器52连通。
加压活塞34包括:(a)设于前部的前活塞部56、(b)设于中间部且沿半径方向突出的中间活塞部58、以及(c)设于后部且直径比中间活塞部58的直径小的后小径部60。前活塞部56和中间活塞部58分别液密并且能够滑动地嵌合于壳体30,前活塞部56的前方成为前方加压室42,中间活塞部58的前方成为环状室62。
另一方面,在壳体30设有圆环状的内周侧突部64,中间活塞部58的后方、即后小径部60液密并且能够滑动地嵌合于壳体30。结果,在中间活塞部58的后方的、中间活塞部58与内周侧突部64之间形成背面室66。
输入活塞36位于加压活塞34的后方,后小径部60与输入活塞36之间成为输入室70。在输入活塞36的后部,经由操作杆72等而连接制动踏板24。
环状室62和输入室70通过连结通路80连结,在连结通路80设置有连通控制阀82。连通控制阀82是通过向线圈82s供给的供给电流的接通、断开而开闭的电磁开闭阀,是在断开电流的情况下处于关闭状态的常闭阀。另外,连结通路80的比连通控制阀82靠环状室62侧的部分通过储存器通路84而与储存器52连接,在储存器通路84设置有储存器截止阀86。储存器截止阀86是通过向线圈86s供给的供给电流的接通、断开而开闭的电磁开闭阀,是在断开电流的情况下处于打开状态的常开阀。
另外,在连结通路80的比连通控制阀82靠环状室62侧的部分,经由模拟通路88连接行程模拟器90。由于行程模拟器90经由模拟通路88、连结通路80与输入室70连接,所以在连通控制阀82的打开状态下允许工作,在关闭状态下阻止工作。这样,连通控制阀82具有作为模拟器控制阀的功能。
并且,在连结通路80的比连接有储存器通路84的部分靠环状室侧的部分设置有液压传感器92。液压传感器92在环状室62、输入室70相互连通并且从储存器52断开的状态下,检测环状室62、输入室70的液压。由于由液压传感器92检测出的液压是与制动踏板24的操作力对应的大小,所以可称作操作力传感器或者操作液压传感器。
{背面液压控制装置}
背面室66与背面液压控制装置28连接。
背面液压控制装置28包括(a)高压源96、(b)调节器97、以及(c)线性阀装置98等,但高压源96为一个单元(泵单元96),调节器97以及线性阀装置98等为一个单元(调节器等单元100)。泵单元96和调节器单元100通过高压配管102连接。
高压源96包括:具备泵104以及泵电动机105的泵装置106、和以在加压的状态下对从泵装置106喷出的工作液进行蓄积的储能器108。蓄积于储能器108的工作液的液压即储能器压由储能器压传感器109检测,但泵电动机105被控制以使储能器压保持在预先决定的设定范围内。具体而言,通过执行储能器压控制程序,在储能器108的液压变得比设定范围的下限压PL低的情况下使泵电动机105启动,在变得比上限压PH高的情况下使之停止。
调节器97包括:(d)壳体110、和(e)在壳体110上沿与轴线L平行的方向相互串接并列设置的先导活塞112以及控制活塞114。在壳体110形成有呈带阶梯的形状的缸膛,先导活塞112、控制活塞114液密并且能够滑动地嵌合于大径部,在小径部形成与高压源96连接的高压室116。先导活塞112与壳体110之间成为先导压室120,控制活塞114的后方成为控制压室122,缸膛的大径部和小径部的阶梯部与控制活塞114之间成为伺服室124。另外,在伺服室124与高压室116之间设置有高压供给阀126。
高压供给阀126是常闭阀,其包括:(f)阀座130;(g)被设为能够相对于阀座130落座、分离的阀件132;以及(h)向使阀件132落座于阀座130的朝向(后退方向)施加弹力的弹簧136等。
另一方面,在控制活塞114的主体的中央部形成与轴线L平行延伸的嵌合孔,并且形成具有沿与轴线L正交的方向(半径方向)延伸的部分且与嵌合孔连通的液体通路140。液体通路140与连接于储存器52的低压端口总是连通。
在嵌合孔嵌合与轴线L平行延伸的开阀部件144。在开阀部件144的中央部与轴线L平行地形成轴向通路146,后侧的端部在液体通路140开口,前侧的端部与阀件132对置。结果,开阀部件144的与阀件132对置的前端部和低压端口经由轴向通路146、液体通路140而连接。
另外,在开阀部件144与壳体110之间设置有弹簧150,对控制活塞114(具有开阀部件144)向后退方向施力。
这样,由于控制活塞114大概呈带阶梯的形状,大径部的后方成为控制压室122,大径部与小径部的阶梯部的前方成为伺服室124,所以起到作为增压活塞的功能,伺服室124的液压比控制压室122的液压大。
其中,先导压室120经由先导通路152与液体通路46连接。因此,对先导活塞112作用主缸26的加压室42的液压。
并且,在伺服室124经由伺服通路154而连接主缸26的背面室66。由于伺服室124和背面室66直接连接,所以伺服室124的液压和背面室66的液压在原则上成为相同的高度。其中,在伺服通路154设置有伺服液压传感器156,来检测伺服液压。
控制压室122与包括增压线性阀160和减压线性阀162的线性阀装置98连接,通过控制向这些增压线性阀160的线圈160s、减压线性阀162的线圈162s供给的供给电流,来对控制压室122的液压进行控制。
[滑移控制阀装置]
滑移控制阀装置16具备多个电磁阀,通过多个电磁阀的控制能够分别地控制制动缸6、12的液压,通过控制制动缸6、12的液压,来使上述车轮2、8的滑移状态成为适当的状态。
[制动器ECU]
如图2所示,在制动器ECU20上连接上述的操作液压传感器92、储能器压传感器109、伺服液压传感器156,并且连接有检测制动踏板24的行程(以下有时称作操作行程)的行程传感器200、检测未图示的加速踏板、制动踏板24等安装于车辆的操作部件的操作状态的操作状态检测装置202、以及检测泵电动机105的电压的电压监视器204等,并且连接有泵电动机105、增压线性阀160、减压线性阀162等电磁阀的线圈、显示器206等。
制动器ECU20以包括执行部210、存储部212、输入输出部214等的计算机为主体,存储部212中设置有放气程序存储部216,存储由图3的流程图表示的放气程序。在存储部212中存储有由图4的图表表示的空气有无判定时间决定表等多个程序或表等。
<液压制动系统中的工作>
[通常制动时控制]
本液压制动系统在被安装于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的情况下,原则上进行再生协调控制。
例如,在由驾驶员踩踏了制动踏板24的情况等下发出制动请求。在与该制动请求对应的制动力以再生制动力而满足的情况下,不使液压制动器4、10工作。
线性阀装置98不被控制,调节器97成为非工作状态。不向主缸26的背面室66供给液压。
在主缸26中,由于连通控制阀82为打开状态,储存器截止阀86为关闭状态,所以输入室70和环状室62连通,并且它们从储存器52断开而与行程模拟器90连通。随着制动踏板24的前进,输入活塞36相对于加压活塞34相对前进,使行程模拟器90工作。
另外,由于中间活塞部58的与环状室62对置的受压面的面积、和后小径部60的与输入室70对置的受压面的面积相同,所以在加压活塞34中,因输入室70的液压引起的前进方向的力、和因环状室62的液压引起的后退方向的力相互平衡。在该状态下,原则上不使加压活塞34前进,不会在前方加压室40、42产生液压。制动缸6、12不被供给液压,液压制动器4、10处于非工作状态。
与之相对,在驾驶员请求的制动力以再生制动力而不足的情况下,使液压制动器4、10工作。
在调节器97中,通过线性阀装置98的控制来使控制压室122的液压增加。若控制压室122的液压变高,施加于控制活塞114的前进方向的力变得比弹簧150的弹力大,则使控制活塞114前进而抵接于阀件132。液体通路146被堵住,伺服室124从储存器52断开,液压变高。若施加于控制活塞114的前进方向的力变得比弹簧136、150的弹力大,则高压供给阀126被切换为打开状态,使伺服室124与高压室116连通,向背面室66供给伺服液压Psb。在主缸26中,基于背面室66的液压使加压活塞34前进,在前方加压室40、42产生液压并向制动缸6、12供给,使液压制动器4、10工作。
这样,通过线性阀装置98的控制来控制制动缸6、12的液压,以利用液压制动力和再生制动力满足驾驶员所请求的制动力的方式进行控制。
在本液压制动系统被安装于内燃机驱动车辆的情况下,另外在不进行再生协调控制的情况下,以驾驶员请求的制动力由液压制动器4、10满足的方式控制线性阀装置98。
[放气]
在修理、检查工厂等中,例如在高压配管102被更换了的情况、泵104被更换了的情况等下,高压配管102、泵104处于干燥的状态,存在空气。在这些情况下,进行背面液压控制装置28的放气,在本实施例中,放气工作在工作液流通工序(工作液循环工序)和检查工序这两个阶段中进行。
{工作液流通工序}
如图7所示,若发出了放气指示,则增压线性阀160被切换为打开状态,由此使泵104、配管102、增压线性阀160、控制压室122、减压线性阀162、储存器通路84、储存器52(泵104)连通,如图6所示,形成放气路径250。而且,通过基于泵电动机105的驱动使泵104工作,来向放气路径250流动工作液,并使之向储存器52排出,由此配管102、泵104的内部的空气被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泵装置106在预先决定的空气排出时间Tp的期间工作之后使之停止。另外,增压线性阀160返回到关闭状态。
在该工作液流通工序中,由于放气路径250穿过控制压室122,所以若控制压室122的液压变高,则有可能使调节器97工作。假设若控制活塞114前进,高压供给阀126成为打开状态,则与高压源96连接的高压室116和伺服室124连通,并与背面室66连通。由于在高压室116经由配管102连接着高压源96,所以有混入空气的可能性,存在向背面室66供给可能含有空气的工作液(以下有时简称为含有空气工作液)的可能性。
由于背面室66是封闭的室,所以若混入空气,则难以排出。也可考虑设置用于将背面室66的空气排出的泄放塞,但若设置泄放塞则成本变高。另外,也产生需要设置空间这一其它的问题。
鉴于此,在本实施例中,在防止了向背面室66供给含有空气工作液的状态下,换言之在控制压室122的液压难以变高的状态下,使工作液流向放气路径250。具体而言,工作液流通工序从储能器108的液压Pacc为启动允许液压Pao以下的状态开始(使泵电动机105启动)。
在放气路径250中存在空气的期间,液压难以变高。因此,若从储能器108的液压低的状态开始放气,则在空气排出时间的期间,也能够不使控制活塞114前进。
另一方面,在空气被排出后,有时液压因放气路径250的流路阻力等而变高。但是,在与控制压室122的液压对应的前进方向的力比弹簧150的弹力小的期间,不使控制活塞114前进。另外,即使前进,在比弹簧136、150的弹力小的期间,高压供给阀126也保持关闭状态。因此,即使放气路径250的液压稍微变高,伺服室124也处于从高压室116断开的状态,可认为不向背面室66供给含有空气工作液。
此外,储存器截止阀86保持打开状态,与储存器截止阀86并列设置的止回阀允许从调节器97朝向模拟通路88的工作液的流动,但由于模拟通路88等处于液密的状态,所以可认为不向环状室62等供给含有空气工作液。
{检查工序}
紧接着工作液流通工序而执行检查工序。
由于在工作液流通工序结束时,增压线性阀160处于关闭状态,所以高压源96处于从储存器52和从控制压室122都断开的状态。在该状态下,通过泵电动机105使泵104启动,储能器压传感器109的检测值增加。而且,在到经过空气有无判定时间为止的期间,当储能器108的液压变得比设定压Paccth高时,判定为没有空气、即放气工作结束(放气成功)。
如上述那样,在工作液流通工序结束时,增压线性阀160成为关闭状态,但由于也使泵电动机105停止,所以在到开始检查工序为止的期间,储能器108的液压(高压源96的液压)不会因从泵104喷出的工作液而变高。如图7所示,通过在检查工序开始时使泵电动机105启动,来开始储能器108的液压的增加。因此,能够正确地进行空气有无的判定。
其中,由于在检查工序中,也在高压源96从调节器97的控制压室122断开的状态下使泵电动机105工作,所以可防止向控制压室122供给高压的工作液,能够防止向背面室66供给含有空气工作液的情况。
储能器108具备弹性体,在与工作液的液压对应的力比由弹性体的设置负载决定的初始压(封入开始压)低的期间,严格来说,不会对工作液进行蓄压。但是,由于高压源96处于从储存器52断开的状态,所以如图5所示,储能器108的液压(高压源96的液压)急剧地增加直至达到初始压。然后,若储能器108的液压变成初始压以上,则克服弹性体的弹力而开始工作液的蓄压,使工作液的液压根据弹力的增加而增加。
另一方面,当工作液中存在空气时,需要挤压空气,储能器108的液压延迟增加。
另外,对于储能器108的液压的增加梯度而言,来自泵104的喷出流量大的情况比小的情况大,但对于喷出流量而言,施加于泵电动机105的电压、即电源电压的电压高的情况比电源电压的电压低的情况大。
根据以上的内容,空气有无判定时间Tth成为泵电动机105的电压高的情况比泵电动机105的电压低的情况短的时间,按照由图4的图表表示的空气有无判定时间决定表来决定。
另外,设定压Paccth例如基于储能器108的初始压等来决定,能够成为可进行空气有无的判定的高度等。
如图7所示,在进行了高压配管102的更换等的情况下,处于背面液压控制装置28的本来的控制被禁止的状态。换言之,在制动器ECU20中,禁止与本来的液压控制相关的程序的执行,不进行遵照与液压控制相关的程序的执行的泵电动机105的启动、停止、线性阀装置98的控制。这是因为若在存在空气的状态下使泵104等工作,则有空气扩展的担忧。
若发出了放气指示,则在制动器ECU20中执行放气程序。通过放气程序的执行来使泵电动机105启动、停止,或使增压线性阀160开闭。而且,在判断为放气成功的情况下,继续允许与本来的液压控制相关的程序的执行。
在修理、检查工厂等中,按照由图3的流程图表示的放气程序的执行来进行放气。
在步骤1(以下简称为S1。对于其它步骤也同样)中,判定是否存在放气指示。对于放气指示而言,例如在对于制动踏板4、加速踏板等被设于车辆的操作部件以预先决定的模式进行了操作的情况下,能够判定为存在放气指示。预先决定的模式是通常不进行的模式。
当判定为存在放气指示时,在S2中,增压线性阀160、减压线性阀162成为打开状态。使泵104、配管102、增压线性阀160、控制压室122、减压线性阀162、储存器通路84、储存器52连通,形成放气路径250。
在S2a中,确认为储能器压比近似为大气压的设定压Pao低。若配管102被更换,或泵104被更换,则储能器压Pacc成为近似大气压,可认为比启动允许液压Pao低。
在S3中,使泵电动机105启动。从泵104喷出的工作液流向放气路径250,向储存器52排出。另外,储存器52的工作液被泵104汲取并喷出,使工作液循环。这样,通过向放气路径250流通工作液,来向储存器52排出放气路径250内的空气。
泵104在空气排出时间Tp的期间工作,若经过空气排出时间Tp,则S4的判定为是,在S5中使泵电动机105停止,在S6中,增压线性阀160返回到关闭状态。空气排出时间Tp能够基于通过使工作液在放气路径250流通而排出空气所需要的时间来决定。
如上所述,S1~S6的执行对应于工作液流通工序。
在工作液流通工序结束后,在S6a中,等待经过设定时间。而且,在经过了设定时间之后,开始检查工序(S7~S13)。
在S7中使泵电动机105启动,在S8中开始时间的测量(计数)。在S9中,检测施加于泵电动机105的电压Vm,来决定空气有无判定时间Tth。然后,在S10中,判定储能器压是否变得比设定压Paccth高。若变得比设定压Paccth高,则S10的判定为是,在S11中,判定从泵电动机105的启动开始时起的时间是否比空气有无判定时间Tth短。在比空气有无判定时间Tth短的情况下视为放气成功,并在S12中报告该情况。在本实施例中,检查的结果被显示于显示器206。而且,由于放气结束,所以允许执行与本来的液压控制相关的程序。如图7所示,通过储能器压控制程序的执行来使泵电动机105继续工作,若储能器108的液压Pacc达到设定范围的上限压PH则使之停止。
与之相对,在是空气有无判定时间Tth以上的情况下视为放气失败,在S13中报告该情况。此时,暂时使泵电动机105停止。在放气失败的情况下,再次执行放气工作(S1~5)。再次的放气工作也根据放气指示(S1)而开始,但基于检查的结果,即使没有放气指示也能够自动开始。例如,能够紧接着S13使泵电动机105停止,然后执行S2。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即使在背面液压控制装置28的至少一部分的配管102等中存在空气,也能够将其良好地排出。另外,能够在不向背面室66供给含有空气工作液的状态下进行放气工作。并且,由于通过与安装于车辆的操作装置的模式对应的操作来发出放气指示,所以即使没有输出放气指示的外部装置等,也能够进行放气。
此外,也能够考虑如图7所示,从发出放气指示起在空气排出时间Tp的期间,允许执行与本来的液压控制相关的程序。在进行了配管102的更换等的情况下,储能器108的液压处于近似大气压,比设定范围的下限压PL低。这是因为通过与液压控制相关的程序(储能器压控制程序)的执行来使泵电动机105工作。
开始检查工序的情况也同样。可认为通过允许储能器压控制程序的执行,来使泵电动机105工作,在判定为放气结束的情况下,可认为通过储能器压控制程序的执行,来使泵电动机105工作直至储能器108的液压达到上限压PH为止。这样,在进行了配管102的更换等的情况下,在制动器ECU20中禁止储能器压控制程序的执行,但在储能器108的液压比下限压PL低的情况下,通过允许储能器压控制程序的执行来使泵电动机105启动。因此,在放气工作中,当需要使泵电动机105工作时,即使允许储能器压控制程序的执行,也可以直接发出使泵电动机105工作的指令。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放气指示而连续地进行了工作液流通工序和检查工序这两个工序,但也能够根据工作液流通指示来执行工作液流通工序,根据检查指示来执行工作液流通工序。
并且,S2a、S6a的步骤不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电压监视器204检测泵电动机105的电压,但能够检测电源(电池)电压,或检测IG电压等。若是能够推断实际的泵104的喷出流量的物理量,则被检测的物理量可以任意。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由制动器ECU20等构成放气装置,其中,由存储放气程序的S2的部分、执行放气程序的S2的部分等构成放气路径形成部,由存储S2a、S3~S5的部分、执行S2a、S3~S5的部分等构成泵装置控制部、工作液流通部,由存储S7~S13的部分、执行S7~S13的部分等构成放气状态判定部,由其中的存储S9、图4的表的部分等构成空气有无判定时间决定部。另外,由存储S2a、S3的部分、执行S2a、S3的部分等构成调节器工作防止部。其中,S2的执行与放气路径形成工序对应,S2a、S3~S5的执行与泵工作工序对应。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a)所示,外部装置300与制动器ECU20连接。外部装置300例如能够是以具备执行部310、存储部312、输入输出部314等的计算机为主体的个人计算机。而且,若从外部装置300向制动器ECU20发出放气指示(放气指令),则在制动器ECU20中执行放气程序,在液压制动系统中执行放气。
在本实施例中,可认为由输出制动器ECU20、外部装置300的放气指令的部分等构成放气装置。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b)所示,外部装置330与制动器ECU20也连接。外部装置330以包括执行部340、存储部342、输入输出部344的计算机为主体,在存储部342中设有存储了放气程序的放气程序存储部346。另外,在制动器ECU20的存储部350中未存储放气程序。
通过在外部装置330中执行放气程序来向制动器ECU20发出指令,根据该指令来进行增压线性阀160的开闭、泵电动机105的启动、停止,执行工作液流通工序、检查工序。在本实施例中,由外部装置330构成放气装置。
此外,可应用本发明的液压制动系统不限定于本实施例中的情况。例如,在背面液压控制装置28中,调节器97不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也能够应用于背面液压控制装置28以外的液压控制装置等,本发明除了上述记载的方式之外,能够以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而实施了各种变更、改进的方式来实施。
附图标记说明:
4、10…液压制动器;6、12…制动缸;14…液压产生装置;20…制动器ECU;26…主缸;28…背面液压控制装置;52…储存器;66…背面室;84…储存器通路;100…高压源;105…泵电动机;105…泵;102…调节器;108…储能器;122…控制压室;124…伺服室;126…高压供给阀;160…增压线性阀;162…减压线性阀;202…操作装置操作状态检测装置;204…电压监视器;212…存储部;216…放气程序存储部;230、232…配管;250…放气路径;300、330…外部装置;342…存储部;342…放气程序存储部。

Claims (8)

1.一种液压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缸,该主缸包括液密并且能够滑动地嵌合于壳体的加压活塞,该加压活塞的前方成为与制动缸连接的前方加压室,后方成为背面室;
背面液压控制装置,该背面液压控制装置与该主缸的上述背面室连接,向上述背面室供给控制液压;以及
放气装置,该放气装置对于作为该背面液压控制装置的至少一部分的放气对象部,在防止了向上述背面室供给工作液的状态下进行放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制动系统,其中,
上述背面液压控制装置包括具备泵装置的高压源,
上述放气装置包括:(i)放气路径形成部,该放气路径形成部形成包括上述放气对象部的放气路径;和(ii)泵装置控制部,该泵装置控制部在上述高压源的液压比启动允许液压低的状态下使上述泵装置启动,来使工作液流向由上述放气路径形成部形成的上述放气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压制动系统,其中,
上述背面液压控制装置包括高压源,并且包括调节器,该调节器具备:(a)控制活塞;(b)伺服室,该伺服室设于该控制活塞的前方,与上述背面室连接;(c)控制压室,该控制压室设于上述控制活塞的后方,上述放气路径通过该控制压室;以及(d)高压供给阀,该高压供给阀设置在连接了上述高压源的高压室与上述伺服室之间,若上述控制活塞前进设定行程以上,则上述高压供给阀被从关闭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
上述放气装置包括调节器工作防止部,该调节器工作防止部防止上述高压供给阀因上述控制活塞的前进而被切换为上述打开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压制动系统,其中,
上述背面液压控制装置包括高压源,该高压源具备:(a)泵装置;和(b)储能器,该储能器将从该泵装置喷出的工作液以加压的状态进行保持,
上述放气装置包括:(i)放气状态判定部,该放气状态判定部在上述高压源从储存器断开的状态下,当从上述泵装置的启动时到上述储能器的液压达到设定压为止所需要的时间超过了空气有无判定时间时,判断为在上述放气对象部中存在空气;和(ii)空气有无判定时间决定部,该空气有无判定时间决定部将上述空气有无判定时间决定为在从上述泵装置喷出的工作液的流量大的情况下与从上述泵装置喷出的工作液的流量小的情况相比,上述空气有无判定时间为较短的时间。
5.一种放气方法,用于进行放气对象部的放气,该放气对象部是与在主缸的加压活塞的后方形成的背面室连接、且向该背面室供给控制液压的背面液压控制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该放气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在上述背面液压控制装置中形成包括上述放气对象部的放气路径的放气路径形成工序;和
使泵装置在放气时间的期间工作来防止从上述放气路径向背面室供给工作液,并且使工作液流向上述放气路径并排出到低压源的泵工作工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放气方法,其中,包括:
通过泵装置的工作使工作液流向上述背面液压控制装置的包括上述放气对象部的部分并排出到低压源的工作液流通工序;和
在该工作液流通工序之后检查上述放气对象部中的空气的残存状态的放气检查工序。
7.一种放气装置,用于进行放气对象部的放气,该放气对象部是与在主缸的加压活塞的后方形成的背面室连接、且向该背面室供给控制液压的背面液压控制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该放气装置的特征在于,
包括工作液流通部,该工作液流通部在防止了向上述背面室供给工作液的状态下,通过使上述工作液流向上述放气对象部来进行放气。
8.一种放气装置,用于进行放气对象部的放气,该放气对象部是具备泵装置的液压控制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该放气装置的特征在于,
包括工作液流通部,该工作液流通部在上述放气对象部的液压比启动允许液压低的状态下使上述泵装置启动来使工作液流向上述放气对象部,由此进行放气。
CN201480019291.7A 2013-04-26 2014-04-01 液压制动系统、放气装置、放气方法 Active CN1053079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93198 2013-04-26
JP2013093198A JP5960640B2 (ja) 2013-04-26 2013-04-26 液圧ブレーキシステム、エア抜き装置、エア抜き方法
PCT/JP2014/059624 WO2014175016A1 (ja) 2013-04-26 2014-04-01 液圧ブレーキシステム、エア抜き装置、エア抜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07915A true CN105307915A (zh) 2016-02-03
CN105307915B CN105307915B (zh) 2018-07-20

Family

ID=51791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19291.7A Active CN105307915B (zh) 2013-04-26 2014-04-01 液压制动系统、放气装置、放气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623856B2 (zh)
JP (1) JP5960640B2 (zh)
CN (1) CN105307915B (zh)
DE (1) DE112014002128B4 (zh)
WO (1) WO201417501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22526A (zh) * 2021-03-31 2021-06-25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线控制动系统的液压制动回路的排气及检测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69527B2 (ja) * 2013-07-10 2016-02-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液圧ブレーキシステムおよび液圧制御装置
JP6240104B2 (ja) * 2015-02-06 2017-11-2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液圧ブレーキシステム
JP6348459B2 (ja) 2015-07-06 2018-06-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エア有無検出装置、エア有無検出方法
DE112018005204T5 (de) 2017-11-09 2020-06-18 Robert Bosch Gmbh Fahrzeugbremssystem zum Füllen eines in sich geschlossenen Kreises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FR3091509B1 (fr) * 2019-01-03 2021-01-22 Bosch Gmbh Robert « Procédé de purge d’un système de freinage découplé et système de freinage appliquant ce procédé »
CN114599562B (zh) * 2019-10-23 2023-12-08 汉拿万都株式会社 电子制动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13002517B (zh) * 2021-03-26 2022-04-22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动电控系统试验台的排气装置和排气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746A (zh) * 1990-03-12 1991-09-25 田友海 汽车辅助制动装置
CN2227591Y (zh) * 1995-09-14 1996-05-22 车恒德 高寿命汽车刹车制动泵
CN2247126Y (zh) * 1996-03-09 1997-02-12 郑守利 一种改进的汽车刹车泵
JP2010144752A (ja) * 2008-12-16 2010-07-01 Kobelco Contstruction Machinery Ltd 建設機械の油圧回路
CN102248937A (zh) * 2010-05-20 2011-11-23 株式会社爱德克斯 制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3005Y2 (ja) * 1986-07-11 1994-04-06 株式会社クボタ 油圧装置
DE19528859A1 (de) * 1995-08-05 1997-02-06 Teves Gmbh Alfred Verfahren zur Entlüftung einer schlupfgeregelten Zweikreisbremsanlage für Kraftfahrzeuge
US6296323B1 (en) * 1999-07-14 2001-10-02 Ausco Product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pplying a brake force in a towed vehicle hydraulic brake system proportional to a hydraulic pressure generator power input
JP2005343297A (ja) 2004-06-02 2005-12-15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ブレーキ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エア抜き方法
JP4730100B2 (ja) 2006-01-10 2011-07-2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ブレーキ制御装置
JP2007186140A (ja) * 2006-01-16 2007-07-26 Hitachi Ltd ブレーキ液圧系、ブレーキエア抜き作業支援装置、およびブレーキ液圧系のエア抜き作業方法
JP2008120311A (ja) * 2006-11-15 2008-05-29 Toyota Motor Corp ブレーキ制御装置
JP2011204873A (ja) 2010-03-25 2011-10-13 On Semiconductor Trading Ltd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790539B2 (ja) * 2012-02-22 2015-10-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液圧ブレーキシステム
JP6018039B2 (ja) * 2013-12-23 2016-11-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液圧ブレーキシステム
JP6348459B2 (ja) * 2015-07-06 2018-06-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エア有無検出装置、エア有無検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746A (zh) * 1990-03-12 1991-09-25 田友海 汽车辅助制动装置
CN2227591Y (zh) * 1995-09-14 1996-05-22 车恒德 高寿命汽车刹车制动泵
CN2247126Y (zh) * 1996-03-09 1997-02-12 郑守利 一种改进的汽车刹车泵
JP2010144752A (ja) * 2008-12-16 2010-07-01 Kobelco Contstruction Machinery Ltd 建設機械の油圧回路
CN102248937A (zh) * 2010-05-20 2011-11-23 株式会社爱德克斯 制动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22526A (zh) * 2021-03-31 2021-06-25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线控制动系统的液压制动回路的排气及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623856B2 (en) 2017-04-18
US20160039402A1 (en) 2016-02-11
DE112014002128B4 (de) 2023-07-13
WO2014175016A1 (ja) 2014-10-30
DE112014002128T5 (de) 2016-01-14
JP5960640B2 (ja) 2016-08-02
JP2014213755A (ja) 2014-11-17
CN105307915B (zh) 2018-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07915A (zh) 液压制动系统、放气装置、放气方法
CN104724095B (zh) 液压制动系统
JP3564960B2 (ja) ブレーキ液圧制御装置
KR101973892B1 (ko) 브레이크 장치
US6425644B2 (en) Braking pressure control apparatus having device for diagnosing manually operated hydraulic system
CN102458888B (zh) 用于压缩空气负载回路、尤其是空气弹簧系统的压缩空气供给系统
CN102365194B (zh) 制动控制装置
CN104709264A (zh) 集成电液制动系统
CN103863286B (zh) 液压制动系统
US9266514B2 (en) Hydraulic brak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3129549A (zh) 车辆用制动装置
KR102602921B1 (ko) 전자식 브레이크 시스템
CN107635837A (zh) 用于挂车的气动式制动设备
KR20200070369A (ko) 자동차용 브레이크 시스템의 작동 방법 및 브레이크 시스템
CN108407789B (zh) 一种自动应急气压制动装置
KR102168592B1 (ko) 차량 브레이크 시스템을 동작시키기 위한 방법
CN111002963B (zh) 用于控制电动助力器型制动系统中的反弹的系统和方法
US20070035179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hydraulic defects in electrohydraulic brake system
CN113212402B (zh) 一种集成式制动系统及集成式制动系统控制方法
US6860569B1 (en) Electro-hydraulic brake system with four wheel push through
CN114684091B (zh) 车辆制动拖滞辅助回位控制方法、装置及汽车
CN106335489A (zh) 空气有无检测装置、空气有无检测方法
KR101854105B1 (ko) 자동차용 제동장치
CN104847744A (zh) 一种气压式油路排空气装置
CN205333442U (zh) 用于橡胶软管检测的压力脉冲试验液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