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稳定自提升堆高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稳定自提升堆高车。
背景技术
[0002] 自提升堆高车是物流领域中的常见设备,是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距 离运输、重物搬运作业的各种轮式搬运车辆,广泛应用于港口、车站、机场、货场、工厂车间、 仓库、流通中心和配送中心等,并可进入船舱、车厢和集装箱内进行托盘货物的装卸、搬运 作业,是托盘运输、货箱运输中必不可少的设备。
[0003] 常见的堆高车例如公告号为CN 104909304 A的中国专利文件所公布的一种堆高 车结构,包含门架总成、车腿、托盘架总成、手柄、升降装置和电器部件,用户可以通过操作 手柄,控制堆高车行进和托盘架总成的升降,从而完整堆垛和传输工作。
[0004] 但是这样的结构也存在诸多不足,如堆高车会将升降装置和电器部件等全部或者 大部分置在门架底部,这样在空车自提升时,由于整车重心靠后,或有后倾的危险。现有自 提升堆高车部分在货叉前端加大配重,可以避免后倾,但是整车的重量会增加不少,影响整 车的操作性,并且降低工作效率。也有自提升堆高车部分将货叉前端的配重改为砝码式,使 用时直接放置在货叉前端,不使用时要放置一边,且不能丢失,在车辆转场时还要一同转 场,这样不仅操作麻烦,丢失砝码也对车辆工作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稳定自提升堆高车,结构简单实用,利于实施,一方 面平衡堆高车的车体重心,减少倾翻风险,另一方面降低车重,减少能源消耗。
[0006]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稳定自提升堆 高车,包含门架、车腿、通过升降装置在所述门架上升降的托盘架总成和电池,所述升降装 置包含缸体、活塞杆和栗站,所述泵站、所述缸体和所述电池均安装在所述托盘架总成根部 位置上,所述活塞杆向下方顶出,与所述门架连接。
[0007] 定义竖直方向为上下,定义水平方向为前后,所述托盘架总成包含货叉,定义货叉 的伸出方向为后,反之为前;所述升降装置的很多部件以及所述电池都具备一定的重量,这 些部件如果放置在所述门架的底部,则堆高车在空车的状态下所述车腿在后方,而重量集 中在前方,就会造成整个堆高车在空车状态下极易向前方倾倒,所述升降装置的所述泵站 和所述缸体和所述电池均设在所述托盘架总成的根部位置,这里的根部位置指的是所述货 叉前端,即货叉靠近所述门架的一端,这些具备一定重量的部件安装在此处,可以使得堆高 车在空车的状态下重心更合理,被所述车腿支撑住,此外,所述托盘架总成是会在垂直方向 升降的,所述升降装置倒向安装,即所述活塞杆在所述缸体下方,向下方伸出,这样所述缸 体和所述栗站之间不存在相对运动,利于设备稳定,并且油管的长度也能保持固定。
[0008]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还包含手柄总成和操作台,所述操作台安装在所述托盘架总 成根部位置上,所述手柄总成位于所述车架远离所述托盘架总成的一侧,所述手柄总成与 所述操作台上都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升降装置运作的升降开关。
[0009] 在很多堆高车上都是用单操作,即只安装了手柄总成或所述操作台,或者所述手 柄总成和所述操作台上只安装了一套升降开关,操作不便,在本发明中,采用了所述操作台 和所述手柄总成的双操作,所述手柄总成位于所述车架远离所述托盘架总成的一侧,即所 述操作台在所述车架的后侧,所述手柄总成在所述车架的前侧,两侧双操作更为便捷。
[0010]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还包含用于保护电线走向的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设 在所述门架上的拖链导槽一、设在所述托盘架总成上的拖链导槽二和装配在所述拖链导槽 一与所述拖链导槽二上的拖链,电线安装在所述拖链内部。
[0011] 本发明中,所述电池和一部分电路总成元件都设在了所述托盘架总成上,而所述 手柄总成设置在前端,这样电路走线较为繁琐,并且在长时间工作后电线也容易损伤,固特 设所述保护装置,当所述托盘架总成升降时,所述拖链导槽二一起运动,同时带动所述拖链 运动,所述拖链内的电线也会一起运动,一方面保护了电线,另一方面完成了电路走线布 局,且实现了所述手柄总成与所述操作台的双操作控制。
[0012]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车腿可在水平方向上向远离所述托盘架总成方向滑出。
[0013] 即所述车腿可向前方滑出,提高堆高车的操作性。
[0014]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车腿上设有用于限制所述车腿回位位置的限位件。
[0015]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限位架安装在所述车腿前端,且向上方延伸,在向后回位 时与所述门架的前端面抵触。
[0016]这样在堆高车工作时,堆高车进入车箱或者平台内部,所述车腿回位,使得所述托 盘架总成和其上的货物能更深入车箱或者平台内部,所述限位架与所述门架的前端面抵 触,避免回位过头引起重心不稳,提升操作安全性。
[0017]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 1、无需额外砝码或者配重来平衡重心,降低整车重量,降低功耗。
[0019] 2、所述电池和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托盘架总成根部,调整重心,避免空车状 态下的倾倒,提升安全性。
[0020] 3、所述车腿可伸出回位,提高车辆操作性。
[0021] 4、在油缸倒立装配,油缸缸体与泵站一起运动,相对静止,液压管路长度固定。
[0022] 5•车腿可完全回缩,设有限位件,不超出门架前端面,使货叉尽可能多的深入车箱 或平台内部,提高安全性,稳定性。
[0023] 6、自提升堆高车双操作,车辆操作便捷,结构形式简单,维护方便。
[0024] 7、所述保护装置保护了电线,完成了电路走线布局。
[0025]
附图说明:
[0026] 图1是实施例1的立体示意图;
[0027]图2是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0028] 图3是图1的侧视图。
[0029] 图中:
[0030] 1、升降装置,11、缸体,12、活塞杆,13、栗站,2、操作台,3、手柄总成,4、门架,5、车 腿,51、限位件,6、托盘架总成,7、保护装置,71、拖链,72、拖链导槽一,73、拖链导槽二,8、升 降开关,9、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 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 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33] 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新型稳定自提升堆高车,包含门架4、车腿5、 通过升降装置1在门架4上升降的托盘架总成6和电池9,升降装置1包含缸体11、活塞杆12和 栗站13,栗站13、缸体11和电池9均安装在托盘架总成6根部位置上,活塞杆12向下方顶出, 与门架4连接。
[0034]定义竖直方向为上下,定义水平方向为前后,托盘架总成6包含货叉,定义货叉的 伸出方向为后,反之为前;升降装置1的很多部件以及电池9都具备一定的重量,这些部件如 果放置在门架4的底部,则堆高车在空车的状态下车腿5在后方,而重量集中在前方,就会造 成整个堆高车在空车状态下极易向前方倾倒,升降装置1的栗站13和缸体11和电池9均设在 托盘架总成6的根部位置,这里的根部位置指的是货叉前端,即货叉靠近门架4的一端,这些 具备一定重量的部件安装在此处,可以使得堆高车在空车的状态下重心更合理,被车腿5支 撑住,此外,托盘架总成6是会在垂直方向升降的,升降装置倒向安装,即活塞杆12在缸体11 下方,向下方伸出,这样缸体11和泵站13之间不存在相对运动,利于设备稳定,并且油管的 长度也能保持固定。
[0035] 本发明还包含手柄总成3和操作台2,操作台2安装在托盘架总成6根部位置上,手 柄总成3位于车架4远离托盘架总成6的一侧,手柄总成3与操作台2上都安装有用于控制升 降装置1运作的升降开关8。在很多堆高车上都是用单操作,即只安装了手柄总成3或操作台 2,或者手柄总成3和操作台2上只安装了一套升降开关8,操作不便,在本发明中,采用了操 作台2和手柄总成3的双操作,手柄总成3位于车架4远离托盘架总成6的一侧,即操作台2在 车架4的后侧,手柄总成3在车架3的前侧,两侧双操作更为便捷。
[0036] 本发明还包含用于保护电线走向的保护装置7,保护装置7包括设在门架4上的拖 链导槽一 72、设在托盘架总成6上的拖链导槽二73和装配在拖链导槽一 72与拖链导槽二73 上的拖链71,电线安装在拖链71内部。本发明中,电池9和一部分电路总成元件都设在了托 盘架总成6上,而手柄总成5设置在前端,这样电路走线较为繁琐,并且在长时间工作后电线 也容易损伤,固特设保护装置7,当托盘架总成6升降时,拖链导槽二73—起运动,同时带动 拖链71运动,拖链71内的电线也会一起运动,一方面保护了电线,另一方面完成了电路走线 布局,且实现了手柄总成3与操作台2的双操作控制。
[0037]车腿5可在水平方向上向远离托盘架总成6方向滑出。即车腿5可向前方滑出,提高 堆高车的操作性。车腿5上设有用于限制车腿5回位位置的限位件51。限位架51安装在车腿5 前端,且向上方延伸,在向后回位时与门架4的前端面抵触。这样在堆高车工作时,堆髙车进 入车箱或者平台内部,车腿5回位,使得托盘架总成6和其上的货物能更深入车箱或者平台 内部,限位架51与门架4的前端面抵触,避免回位过头引起重心不稳,提升操作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