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50675B - 一种用于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的中药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的中药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50675B
CN105250675B CN201510787322.XA CN201510787322A CN105250675B CN 105250675 B CN105250675 B CN 105250675B CN 201510787322 A CN201510787322 A CN 201510787322A CN 105250675 B CN105250675 B CN 1052506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prescription
eff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8732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50675A (zh
Inventor
帅放文
平措绕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yang Limei hospit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uyang Limei Immunity Rehabilit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uyang Limei Immunity Rehabilit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uyang Limei Immunity Rehabilit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8732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506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506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506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506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506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具免疫重建功能,能够用于制备治疗肿瘤和白血病的药物。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中药组合物,具体的是用于制备治疗肿瘤药物的中药组合物,涉及到中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异常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细胞失去进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积聚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同时使正常造血受抑制,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及各器官浸润症状。
根据白血病细胞的成熟程度和自然病程,白血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急性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来源的恶性克隆性血液系统疾病。临床以感染、出血、贫血和髓外组织器官浸润为主要表现,病情进展迅速,自然病程仅有数周至数月。一般可根据白血病细胞系列归属分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两大类。慢性白血病的特征是有功能的已分化成熟细胞过度增生,因此慢性白血病是一种由于信号传导不良或细胞增殖失控所致的疾患,而非成熟障碍所致。慢性白血病常见有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
目前,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手段主要有化学治疗,骨髓移植。化学治疗的目的是清除白血病细胞克隆并重建骨髓正常造血功能。化学治疗能够有效地缓解白血病,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是,化疗也具有很高的药物毒性,带来多种严重不良反应,比如身体衰弱,免疫功能下降,骨髓抑制,消化障碍,炎症反应,心脏毒性,肾脏毒性,静脉炎,神经系统毒性,肝脏毒性,膀胱炎等。
骨髓移植适用于挽救诱导失败、早期复发、或某些高危患者,约60%的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经过异基因或同基因骨髓移植可达3年以上长生存期,部分已达5~6年以上。但是骨髓移植它需有与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匹配的同胞兄弟、姐妹以及极少数的无亲缘关系的供髓者所输入的异体骨髓,或家庭成员间如父母和子女的骨髓移植;以及与患者HLA不很匹配的无关供者的骨髓。非同胞的兄弟姐妹虽HLA相匹配,但易发生轻重不等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尤其在后一种情况更严重。
现有技术中还有利用靶向给药,杀死白血病克隆细胞的治疗方法,目前还是处于研究发展阶段,应用不够广泛。
中医中药治疗白血病近年来也多有研究,中医目前对白血病的治疗,既有专方专药治疗,也有辨证治疗;既有结合西医化疗,也有单用中药治疗。唐由君用中药复方与化疗相结合的方法治疗700余例白血病患者,按中医理论将之分为4型:气阴两虚型,用黄芪、当归、党参、白术、茯苓、生地黄、麦冬、小蓟、白花蛇舌草、牡丹皮、砂仁、黄精、甘草治疗;气血双亏型,用黄芪、当归、熟地黄、生地黄、白芍、枸杞子、阿胶、党参、砂仁、白花蛇舌草、小蓟、旱莲草治疗;对热毒炽盛型,用生地黄、牡丹皮、石膏、金银花、白茅根、陈皮、甘草治疗;对脾肾两虚型,用党参、白术、黄芪、砂仁、菟丝子、枸杞子、女贞子治疗。以上各型酌情配服六神丸、犀黄丸、紫金锭、人参健脾丸、六味地黄丸,结果存活5年以上者13例,其中5例存活期在10年以上,1例已健康存活22年。
整体而言,中医药治疗白血病已取得一定疗效,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1、对白血病的病因与发病认识有异。对病因的认识差异将影响治疗方法和药物的选用与配伍,致使中医对白血病的治疗尚无法根治。
2、单纯中药治疗的效果尚待确定。从现有技术报道看,绝大多数医者用化疗与中药相结合的办法治疗白血病,此时中药的运用除巩固疗效外,更重要的是拮抗化疗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虽然可以说明化疗与中药结合可以增强对白血病的治疗效果,但不能说明单纯使用中药可以治疗白血病,尚需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观察。
3、砷剂的毒副作用尚需进一步明确。现有技术中有采用砷剂治疗白血病,并取得了肯定的疗效,但其同时是否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尚无肯定答案,砷剂是否会在人体内累积并产生长期毒害,尚无相关研究报告。
发明内容
按照中医理论,白血病的病因为“精气内虚、湿毒内蕴、七情伤内”,是以热毒为本,体虚为标。经发明人大量理论研究和临床实验认为,中医治疗白血病除采用清热、解毒、补益之法外,更需要将湿毒从各脏腑器官中引出,并用药物引导其排出体外。因此,发明人创造了以下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在给定用量的范围内,具有祛热毒、补益固本的功效,对患者的造血系统具有调节作用,有效缓解白血病症状。所述组合物如下:
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黄精1-30份、藏菖蒲1-40份、诃子1-20份、石菖蒲1-45份、毛诃子1-37份、珠芽景天1-30份、鼠曲草1-35份,以及选自儿茶膏1-22份、东方草莓1-27份、藏红花1-13份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本发明公开的中药组合物优选方案之一为:黄精1-30份、藏菖蒲1-40份、诃子1-20份、石菖蒲1-45份、毛诃子1-37份、珠芽景天1-30份、鼠曲草1-35份,以及选自儿茶膏1-22份、东方草莓1-27份、藏红花1-13份中的至少二种。
进一步的,本发明公开的中药组合物优选方案之一为:原料包括黄精1-30份、藏菖蒲1-40份、诃子1-20份、石菖蒲1-45份、毛诃子1-37份、珠芽景天1-20份、鼠曲草1-35份,儿茶膏1-22份、东方草莓1-27份、藏红花1-13份。
本中药组合物中,以黄精、藏菖蒲、诃子、石菖蒲、毛诃子、珠芽景天、鼠曲草为主,黄精具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之功,巩固机体基底,提高正气,提神;藏菖蒲温胃、消炎止痛,调节方中凉性的药物不至于矫枉过正而使胃受寒;诃子敛肺止咳、涩肠止泻、降火利咽,帮助黄精起补益固本之功;石菖蒲化湿开胃,开窍豁痰,引出体内湿度,并引导其下行排出;毛诃子清热解毒、收敛养血,调合诸药;珠芽景天具有益气活血、通脉平喘的功效,可以加速湿毒排出,平复肺气,缓解咳痰、气喘等症。鼠曲草镇咳祛痰。这几味药协同作用,共同达到排毒扶正、活血养血,补气固本的功效。
根据患者个体体质区别以及病证具体表现,可选择增加儿茶膏、东方草莓以及藏红花等药材。儿茶膏具活血止血、止血生肌、收湿敛疮、清肺化痰的功效,与上述诸药协调,可增强药方对肺的功效,同时增加活血止血、生肌敛疮的功能,适用于患者伴发血肿、毒疮、溃烂等。东方草莓具止血、祛痰、燥脓的功效,与上述诸药协调,可增强药方对浓痰不化、咳血等方面的治疗功能;藏红花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与上述诸药协调,可增强药方的对血液系统的作用。此处的三味药均可根据情况独自添加或组合加入。
为强化本中药组合物其中一个方面的功效,本发明所提供的组合物还可以包含至少一种选自贯众、川贝母、蔊菜、礞石、板蓝根。上述诸药均为具有润肺、祛痰或止咳作用之一,将此类药物添入处方,能够特化处方对肺的调养,治愈因肺部病变产生的病证,如久咳不止、浓痰不化、咳血不止等。
同样的,为强化本药方对脾、胃的滋养和调理,处方中还可增加包括法半夏、五味子、陈皮、白芍、白术、肉豆蔻。上述药物均具健脾、开胃、理气或止泻作用之一。在临床实践中,有部分患者体虚气弱,致使脾胃受损,积食不化,食欲不振,影响了食物和营养的摄取,加剧了病情。加入这些药物能够增强本中药组合物对脾、胃的滋养和调理,治疗脾胃病变,能够调理消化道功能,增强食欲,提高营养摄取,增强造血技能,提高机体自身抵抗疾病的能力。
再有,为强化本药方的凉血解毒功效,处方中还可增加至少一种选自鸡冠花、仙鹤草、白及、檵木、花生衣、熟地黄、当归、桃仁。上述药物均具活血止血、止痛、化瘀或解毒作用之一。临床实践中,白血病患者因白细胞异常或在经放疗、化疗后导致免疫系统受损,易发机会性感染,进而发生皮下出血、组织坏死等症状,加入这些药物能够针对此类病证的治疗。
另一方面,运用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添加合适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还可以制备能够治疗白血病的中药制剂,其方法可以是任意常规的中药制剂生产方法,生产任何常规的剂型。考虑到患者的顺应性和药效,所述制剂优选为口服剂型,更优选为口含片、散剂、胶囊剂或口服液,更优选为口含片、散剂、口服液,更优选为口含片、散剂。
制剂的方法可以是:
1)各原料经挑杂后,称取,分组放好备用;
2)各组原料切段,分别研磨成粉,过2号标准筛;
3)将粉末混合,即得所述药物活性成分组合物;
4)将3)得到的活性成分组合物,依据所制剂型的不同添加药用辅料,按标准制剂工序进行加工制成制剂。
例如,将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成散剂的方法为:使用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将各原料药切段、研磨成粉,混匀即得散剂。使用时,将所述散剂按用量标准取药,置于舌下含服,约5-10分钟后吞咽,在吞咽后30分钟方可饮水。
再例如,将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成口服液的方法:将提供的组合物经水煎煮,之后浓缩水煎液,再添加药学上可接受的矫味剂、掩味剂、稀释剂,如蔗糖、炼蜜等与之搭配,制成口服液,经灭菌后灌装成瓶。
再例如,将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成口含片的方法:将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粉末与适合的片剂辅料,如甘露醇、硬脂酸镁、糊精等,混合制粒,整粒,压片即得。
为了使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更好的发挥药效,优选的对各原料药进行水提取或醇提取,如若选用了板蓝根,则对板蓝根进行水提取,取其水提液浓缩喷雾干燥得板蓝根水提物进行制剂;若选择肉豆蔻,则对肉豆蔻进行醇提取,取其醇提液经浓缩进行制剂。但这些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没有中药提取条件的情况下,优选将提供的组合物制成口含片或散剂。
本发明公开的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止血补血、润肺祛痰、健脾护肝、补益安神的功效,具有调节造血功能的能力,将失衡的造血系统恢复正常,适用于白血病的治疗。
本发明的组合物中各药材的说明如下:
贯众,为鳞毛蕨科鳞毛蕨属植物粗茎鳞毛蕨(Dryopteriscrassirhizoma)的根茎及叶柄残基,别称绵马鳞毛蕨、贯节、贯渠。味苦、涩,性寒,归肝、胃经,具有杀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
法半夏为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半夏(Pinelliaternata(Thunb.)Breit.)的炮制品。炮制方法为:取净半夏,大小分开,浸泡10~12天,每日轻轻搅拌换水2次,至无干心,再用白矾水浸泡3天,去白矾水,用水再泡2天,加甘草、石灰液(取甘草20kg,加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倒入用适量水制成的石灰液中)浸泡,每日搅拌1~2次,并保持pH值为12.0以上,至口尝微有麻舌感,切面呈均匀黄色为度,取出,洗净,阴干或低温烘干。每100kg净半夏,用甘草20kg、白矾2kg、生石灰30kg。该品呈类球形或破碎成不规则颗粒状。表面淡黄白色、黄色或棕黄色。质较松脆或硬脆,断面黄色或淡黄色,颗粒者质稍硬脆。气微,味淡略甘、微有麻舌感。
半夏中分离可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为大黄酚,丁二酸,正十六碳酸-1-甘油酯,3-O-(6'-O-棕榈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豆甾-5-烯,对二羟基苯酚,羟甲基糠醛,邻二羟基苯酚及β-谷甾醇,胡萝卜苷。半夏所具备的药用作用与上述15个化合物有关。
川贝母(Fritillariacirrhosa)为百合科贝母属植物暗紫贝母、卷叶贝母、梭砂贝母、甘肃贝母、康定贝母、太白贝母、瓦布贝母等的干燥鳞茎。川贝母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的功效。现代技术能从川贝母中分离出多种生物碱,包括:川贝碱(fritimine)、西贝素(sipeimine)、松贝辛(songbeisine),松贝甲素(sonbeini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棱砂贝母碱(dela一vlne)、棱砂贝母酮碱(delavinone)、川贝酮碱(chuanbeinone)、棱砂贝母芬碱(delafrine)、棱砂贝母芬酮碱(delafrinone)、(22R,25S)-茄啶-5一烯-3β,5α,6β-三醇[(22R,25S)-solanid-5-enine-3β,5α,6β-triol]、贝母辛碱(peimisine)、西贝母碱(imperialine)即是西贝素,川贞碱、炉贝碱(fritiminine).岷贝碱甲(minpeimine)、岷贝碱乙(minpeiminine)、川贝酮碱、棱砂贝母酮碱、西贝素.等。川贝母的镇咳祛痰等药用功效与上述生物碱对人体的作用有关。
蔊菜(Rorippaindica(Linn.)Hiern)属于十字花科植物,全草可入药,同时为常见食用蔬菜。蔊菜有效成分为蔊菜素,有解表健胃、止咳化痰的效用,全草尚含有有机酸、黄酮和微量生物碱。
礞石为变质岩类黑云片岩或绿泥石化云母碳酸盐片岩,或变质岩类云母片岩的风化物,本发明所述礞石为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泥土,砸碎或碾成的粉末。具有坠痰下气,平肝镇惊的功效。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属植物板蓝根(Isatistinctoria)的干燥根,别称菘蓝、山蓝、大蓝根、马蓝根、蓝龙根、土龙根,大靛。板蓝根性寒,味先微甜后苦涩,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板蓝根含靛蓝(indigotin,indigo),靛玉红(indirubin),蒽醌类、β-谷甾醇(β-sitosterol),γ-谷甾醇(γ-sitosterol)以及多种氨基酸:精氨酸(arginine),谷氨酸(glutamicacid),酪氨酸(tyrosine),脯氨酸(proline),缬氨酸(valine),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acid)。还含黑芥子甙(sinigrin),靛甙(indoxyl-β-hlucoside),色胺酮(trptanthrin),1-硫氰酸-2-羟基丁-3-烯(l-thiocyano-2-hydroxy-3-butene),表告伊春(epigoitrin),腺甙(adenosine),棕榈酸(palmiticacid),蔗糖(sucrose)和含有12%氨基酸的蛋白多糖。板蓝根的药用功效与以上有效成分有关。
鼠曲草,为菊科鼠麴草属植物鼠曲草(Gnaphaliumaffine),又名鼠麴草。以干燥全草或花序入药,具镇咳祛痰的功效。在藏药经典《晶珠本草》中,鼠曲草其名被记载为“香青”,分为黄白二种。在《中国藏药》第三卷(青海省药品检验所、青海省藏医药研究所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记载,“甘达巴扎”白者为乳白香青(AnaphalislactcaMaxim),黄者即为鼠曲草,二者均“治培根病,去痞瘤”。而香青为菊科香青属植物,香青属曾合并于鼠麴草属,二者主要以两性花不育为区别。由此可知,鼠曲草与香青在植物分类学上虽属于不同物种,但有极密切的亲缘关系,且具有相同的功效。因此,鼠曲草和香青可以互换使用儿茶膏为豆科金合欢属植物儿茶(Acaciacatechu(L.f.)Willci.)的去皮枝、干的干燥煎膏,具有活血止痛,止血生肌,收湿敛疮,清肺化痰的功效。
五味子为木兰科五味子属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chinensis(Turcz.)Baill)或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sphenantheraRehd.et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称为北五味子,后者为南五味子,以北五味子为优。五味子具有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的功效。现代技术对五味子成熟果实的分析,可以分离出多种有效成分。包括挥发性成分、木脂素类和有机酸类。亦含柠檬醛(Citrdal)、叶绿素、甾醇、维生素C、维生素E、糖类、树脂和鞣质。挥发性成分有:倍半蒈烯(Sesquicarene)、β-花柏烯(β-Chamigrene)、α-花柏烯(α-Chamigrene)、花柏醇(Chamigrenol)、β-甜没药烯(β-Bisabolene)、α-蒎烯(α-Pinene)、莰烯(Cam-phene)、β-蒎烯(β-Pinene)、月桂烯(Myrcene)、α-萜品烯(α-Terpinene)、柠檬烯(Limonene)、γ-萜品烯(γ-Terpinene)、对聚伞花烯(p-Cymene)、百里酚甲醚(Thymolmethylether)、乙酸冰片酯(Bornylacetate)、香茅醇乙酸酯(Citronellylacetate)、芳樟醇(Linalool)、萜品烯-4-醇(Terpinene-4-ol)、α-萜品醇(α-Terpi-neol)、2-莰醇(Borneol)、香茅醇(Citronellol)、苯甲酸(Benzoicacid)、δ-荜澄茄烯(δ-Cadinene)、β-榄香烯(β-Elemene)、衣兰烯(α-Ylangene)等。木脂素类有:五味子素(Schizandrin)、去氧五味子素(Deoxyschizandrin)、γ-五味子素(γ-Schizandrin)、伪-γ-五味子素(Pseudo-γ-schizandrin)、五味子乙素(WuweizisuB)、五味子丙素(WuweizisuC)、异五味子素(Isoschizandrin)、前五味子素(Pregomisin)、新五味子素(Neoschizandrin)、五味子醇(Schizandrol)、五味子醇甲(SchizandrolA)、五味子醇乙(SchizandrolB即GomisinA)、五味子酯甲、乙、丙、丁、戊(SchisantherinA,B,C,D,E)、红花五味子酯(Rubschisantherin)、五味子酚酯(Schisanhenolacetdte)、五味子酚乙(SchisanhenolB)、五味子酚(Schisanhenol)。尚有戈米辛(Gomisin)A、B、C、D、E、F、G、H、J、N、O、R、S、T、U;表戈米辛(Epigomisin)O;当归酰戈米辛(Angeloylgomisin)H、O、Q;惕各酰戈米辛(Tigloylgomisin)H、P;当归酰异戈米辛(Angeloyisogomisin)O;苯甲酰戈米辛(Benzoyl-gomisin)H、O、P、Q;苯甲酰异戈米辛(Benzoyl-isogomisin)O等。
珠芽景天为景天科景天属植物珠芽景天(Sedumbulbiferum,别称马尿花),全草可入药,以其干燥根和根茎为优。具有益气活血、通脉平喘的功效。
陈皮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橘(Citrusreticulata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本发明中选择加入陈皮,可使药方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能。在通常应用中,陈皮还可与苍术、厚朴同用,用于中焦寒湿脾胃气滞者,脘腹胀痛、恶心呕吐、泄泻;与山楂、神曲等同用,用于食积气滞,脘腹胀痛者;与枳实、生姜等同用,用于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依据实际的用药要求,根据此类配伍原则进行处方的加减、更改。
白芍,为毛莨科植物白芍(PaeonialactifloraPall)的干燥根,别称杭芍、毫芍、川芍。性微寒,味苦、酸。归肝、脾经,具有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的功效。白芍根含芍药甙(paeoniflorin)、羟化化芍药甙(oxypaeoniflorin)、芍药内酯甙(albiflorin)、苯甲酰芍药甙(benzoylpaeoniflorin)、芍药甙元酮(paeoniflorigenone)、丹皮酚原甙(paeonolide)、丹皮酚(paeonol);尚含苯甲酸、胡萝卜甙及多种鞣质类、β-谷甾醇、挥发油等。
白术,为菊科苍术属植物白术(AtractylodesmacrocephalaKoidz.)的干燥根茎,别名桴蓟,于术,冬白术,淅术,杨桴,吴术,片术、苍术等。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固表止汗,安胎的功效。白术根茎含挥发油,内有α-及β-葎草烯(humu-lene),β-榄香醇(β-elemol),α姜黄烯(α-curcumene),苍术酮(α-tractlone),3β-乙酰氧基苍术酮(3β-acetoxyatractylone),芹子二烯酮[selina-4(14),7(11)-diene-8-one],桉叶醇(eudesmol),棕榈酸(palmiticacid),茅术醇(hinesol),β-芹子烯(β-selinene)等。还含倍半萜内酯化合物:苍术内酯(atractylenolide)-Ⅰ、-Ⅱ、-Ⅲ及8β-乙氧基苍术内酯-Ⅱ(8β-ethoxyatractylenolide-Ⅱ)。又含多炔类化合物:14-乙酰基-12-千里光酰基-8-顺式折术三醇(14-acetyl-12-senecioyl-2E,8Z,10E-atracetylentriol),14-乙酰基各里光酰基-8-反式白术三醇(14-acetyl-12-senecioyl-2E,8E,10E-atractylentriol),12-千里光光酰基-8-顺式白术三醇(12-senecioyl-2E,8Z,10E-atracetylentriol),12-千里光酰基-8-反式白术三醇(12-senecioyl-2E,8E,10E-atractylentriol),12α-甲基丁酰基-14-乙酰基-8-顺式白术三醇(12α-methylbutyryl-14-acetyl-2E,8Z,10E-atractylentriol),12α-甲基丁酰基-14-乙酰基-8-反式白术三醇(12α-methylbutyryl-14-acetyl-2E,8E,10E-atractylentriol),14α-甲基丁酰基-8-顺式白术三醇(14α-methylbutyryl-2E,8Z,10E-atractylentriol),14α-甲基丁酰基-8-反式白术三醇(14α-methylbutyryl-2E,8E,10E-atractylentriol)。另含东莨菪素(scopoletin),果糖(fructose),菊糖(inulin),具免疫活性的甘露聚糖AM-3,以及天冬氨酸(asparticacid),丝氨酸(serine),谷氨酸(glutamicacid),丙氨酸(alanine),甘氨酸(glycine),缬氨酸(valine),异亮氨酸(isoleucine),亮氨酸(leucine),酪氨酸(tyro-s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赖氨酸(lysine),组氨酸(histi-sine),精氨酸(arginine),脯氨酸(proline)等氨基酸。
肉豆蔻为肉豆蔻科肉豆蔻属植物肉豆蔻(MyristicafragransHoutt.)的干燥种仁,有温中行气,涩肠止泻的功效。生肉豆蔻油脂较多,有部分滑肠作用,经面裹、麦麸裹或滑石粉裹后煨制,可除去大部分油脂,消除滑肠作用,更加强了涩肠止泻的功效。现代技术可从肉豆蔻提取物中分离出甲基丁香酚和甲基异丁香酚,是肉豆蔻止泻的有效成分。
黄精为百合科黄精属植物黄精Polygonatumsibiricum、滇黄精PolygonatumkingianuColl.EtHemsl.或多花黄精PolygonatumcyrtonemaHua棒丝黄精PolygonatumcathcartiiBaker.卷叶黄精P.cirrthifolium(Wall.)Royle和对叫黄精P.oppositifolium(Wall.)Royle的于燥根茎。按照形状不同,习称“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黄精”。黄精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功效。选用黄精时,能增加本方的补益功效,适用体虚、乏力、精神萎靡者。现代技术可从黄精根茎中分离出甾体皂甙,包括2个呋甾烯醇型皂甙和2个螺甾烯醇型皂甙。属于前者的是:26-O-β-D-吡喃葡萄糖基-22-O-甲基-(25)S-呋甾-5-烯-3β,26-二醇3-O-β-石蒜四糖甙(26-O-β-D-glucopyranosyl-22-O-methyl-25(S)-furost-5-ene-3β,26-diol3-O-β-lycotetraoside)即西伯利亚蓼甙A(sibiricoside-A)和26-O-β-D-吡喃葡萄糖基-22-O-甲基-25(S)-呋甾-5-烯-3β,14α,26-三醇3-O-β-石蒜四糖甙(26-O-β-D-glucopyranosyl-22-O-methyl-25(S)-fruost-5-ene-3β,14α,26-triol3-O-β-lycotetraoside)即14α-羟基西伯利亚蓼甙A(14α-hydroxysibiricosideA);属于后者的是:((23S,25R)螺甾-5-烯-3β,14α,23-三醇3-O-β-lycotetraoside)即西伯利亚蓼甙B(sibiricosideB)和新巴拉次薯蓣皂甙元-A3-O-β-石蒜四糖甙(neoprazerigeninA3-O-β-lycotetraoside)。另含黄精多糖A、B、C,三者的相对分子质量均大于20万,均由葡萄糖(glucose)、甘露糖(mannose)和半乳糖醛酸(galacturonicacid)按照摩尔比6:26:1缩合而成;又含黄精低聚糖A、B、C,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630、862和472,系由果糖(fructose)与葡萄糖按摩尔比8:1.4:1和2:1缩合而成。黄精具有的功效与上述有效成分有关。
诃子为使君子科诃子属植物诃子(TerminaliachebulaRetz.)的成熟果实,又称诃黎勒,微毛诃子。诃子具敛肺止咳、涩肠止泻、降火利咽的功效。在藏药系统中,诃子为最常用的藏药材,被奉为“藏药之王”。诃子的果实含鞣质23.60%-37.36%,内含:诃子酸,诃黎勒酸,鞣料云实精,诃子鞣质,2,3-O-连二没食子酰石榴皮鞣质,榄仁黄素,原诃子酸,葡萄糖没食子鞣甙,1,3,6-三没食子酰葡萄糖,没食子酸,并没食子酸等。又含三萜类成分:榄仁萜酸,诃王醇。还含莽草酸,去氢莽草酸,奎宁酸,三十碳酸,棕榈酸,没食子酸已酯,诃子次酸三已酯,胡萝卜甙,β-谷甾醇,阿拉伯糖,果糖,葡萄糖,蔗糖,鼠李糖和氨基酸等。另含番泻甙,诃子素以及鞣酸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抗坏血酸氧化酶等。现代研究表明,诃子还具有一定的抗癌功效。
石菖蒲,属天南星科菖蒲属禾草状多年生草本植物石菖蒲(Acorustatarinowii)的干燥根,又名九节菖蒲、山菖蒲、药菖蒲、金钱蒲、菖蒲叶、水剑草、香菖蒲。石菖蒲根茎作药用。生长于海拔20米至2600米的地区,具有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的功效。
鸡冠花为苋科青香属植物鸡冠花(CelosiacristataL.)的干燥花序。又称鸡公花、鸡冠头,具有收敛止血,止带,止痢的功效。鸡冠花可经炒制法制得鸡冠花炭,使生品的凉性减弱,增强其收涩作用。
仙鹤草为蔷薇科龙芽草属植物龙芽草(AgrimoniapilosaLedeb.)的地上部分。别名脱力草、瓜香草、老牛筋、狼芽草。仙鹤草具有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补虚的功效,仙鹤草的主要有效成分包括:仙鹤草酚(agrimophol)、仙鹤草内酯(agrimonolide),并含木犀草甙(luteoloside)、仙鹤草甲、乙、丙素(agrimoninA,B,C)、赛仙鹤草酚A~E(agrimolA~E),另含鞣质、甾醇、皂甙及挥发油。
白及为兰科白及属植物白及(Bletillastriata(Thunb.)Reichb.f).的干燥块茎,别名白根、地螺丝、羊角七。白及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白及同属植物小白及(学名:Bletillaformosana(Hayata)Schltr.)、黄花白及(学名:BletillaochraceaSchltr.)、华白及(学名:Bletillasinensis(Rolfe)Schltr.)均具有类似的药用功效。在少数民族药方中,可以替换使用。
檵木为金缕梅科檵木属植物檵木(Loropetalumchinensis(R.Br.)Oliv.)。其根、叶、花、果均可入药,具有收敛止血,清热解毒,止泻的功效。檵木花含槲皮素和异槲皮苷,叶含没食子酸、鞣质、黄酮类(主要是槲皮素)。
花生衣,为豆科落花生属植物落花生(ArachishypogaeaLinn)种子外层的种皮,味微苦、涩,性平,归肝、脾经,具有收敛止血的功效。
熟地黄,为玄参科地黄属植物地黄(Rehmanniaglutinosa(Gaetn.)Libosch.exFisch.etMey)的块根经炮制后获得。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生地黄经炮制后,味转苦为甘,性微寒转微温,更适合寒证体质,也可略解方中清热药效。熟地黄具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的功效。
当归,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当归(Angelica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具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的功效。
藏红花为鸢尾科番红花属植物藏红花(CrocussativusL.)的干燥柱头,含有的藏红花酸(Crocitin)、藏红花醛(safranal)、藏红花素(Crocin)和藏红花苦素(Protocrocin),具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另外,现代技术研究表明,藏红花具有抑制癌症、调节免疫力、抗氧化的功能。
桃仁为蔷薇科植物桃(Prunuspersica(L.)Batsch)或山桃(Prunusdavidiana(Carr.)Franch.)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的功效。桃仁经燀制、炒制后,有效成分易于煎出,且经炒制可增强润燥和血的能力。
藏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藏菖蒲(AcoruscalamusL.)的干燥根茎,具有温胃,消炎止痛的功效。藏菖蒲又称水菖蒲、白菖蒲、臭蒲、泥菖蒲、大菖蒲。藏菖蒲全株含多种有效成分,其根茎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α-细辛醚、β-细辛醚,全草其他部位也含有挥发油。另尚含维生素、棕榈酸、菖蒲苷混合脂肪酸及糖。现代药理试验结果表明,藏菖蒲具有安神镇静、抗惊厥和降温等作用。此外,尚有解平滑肌痉挛等药理作用。
毛诃子为使君子科榄仁树属植物毗黎勒孔的干燥成熟果实,有清热解毒,收敛养血,调和诸药之功效。其乙醇提取物中,含有β-谷甾醇、没食子酸、鞣花酸、没食子酸乙酯、诃子酸(Chehulagicacid,C41H30O27)及糖类物质;另还从毛诃子中分离得到强心的甾体皂甙成分。毛诃子的生理活性与上述有效成分有关。
东方草莓为蔷薇科草莓属植物东方草莓(FragariaorientalisLosinsk)的干燥全草。具有止血、祛痰、燥脓的作用。东方草莓全草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并含大量的鞣质等。糖类5.0~7.0%,总酸量1.175~326%,果汁占果实的70~80%。在少数民族医药实践中,草莓(F.elatiorElark.),结根草莓(F.filipendulaHemsi.),欧洲草莓(F.vescaL.)可作为替代品使用。
具体实施例
以下通过数个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应当理解,所列举的所有实施例均为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发明,并非任何形式的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一切在本发明基础上进行的简单改进和调整,以及将其中的原料进行等同或等效的替换,而未能产生新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的,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组合物处方示例
以下给出数个示例处方,并指出了各处方适用范围和对象。需要注意,所列处方并非是任何对处方组成的限定,仅为具体举例说明之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疾病表现的证状不同,病人的体质差异对处方进行调整,这些调整应同样纳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处方1
黄精:22g藏菖蒲:11g诃子:20g石菖蒲:37g
毛诃子:15g珠芽景天:16g鼠曲草:30g东方草莓:22g
处方2
黄精:21g藏菖蒲:15g诃子:15g石菖蒲:27g
毛诃子:15g珠芽景天:16g鼠曲草:30g儿茶膏:22g
处方3
黄精:22g藏菖蒲:25g诃子:15g石菖蒲:7g
毛诃子:15g珠芽景天:6g乳白香青:10g东方草莓:22g
儿茶膏:22g
处方4
黄精:22g藏菖蒲:25g诃子:15g石菖蒲:7g
毛诃子:15g珠芽景天:6g鼠曲草:10g东方草莓:22g
儿茶膏:22g藏红花:10g
处方5
黄精:11g藏菖蒲:25g诃子:10g石菖蒲:4g
毛诃子:7g珠芽景天:16g鼠曲草:16g东方草莓:20g
儿茶膏:12g藏红花:10g
处方6
黄精:16g藏菖蒲:30g诃子:10g石菖蒲:16g
毛诃子:18g珠芽景天:14g乳白香青:16g东方草莓:17g
儿茶膏:10g藏红花:6g
处方7
黄精:16g藏菖蒲:30g诃子:10g石菖蒲:16g
毛诃子:18g珠芽景天:14g鼠曲草:16g东方草莓:17g
儿茶膏:10g藏红花:6g
五味子:4g陈皮:10g肉豆蔻:3g
处方8
黄精:16g藏菖蒲:30g诃子:10g石菖蒲:16g
毛诃子:18g珠芽景天:14g乳白香青:16g东方草莓:17g
儿茶膏:10g藏红花:6g
法半夏:4g熟地黄:2g
实施例2制剂示例
示例1散剂制剂
①提供实施例1中处方4所述的组合物。
②各组分研细后混匀即得。
示例2口含片制剂
①提供实施例1中处方6所述的组合物。
②各组分研细后混匀;
②组合物的各组分研细后混匀。
③添加适量口含片常用辅料,本例中选用甘露醇、麦芽糊精,混合,依湿法制粒。
④干燥、整粒,添加适量润滑剂如硬脂酸镁,送入压片机压片,即得。
示例3口服液制剂
①提供实施例1中处方2所述的组合物。
②各组分研细后,以水浸泡至少2小时后,再煎煮2次,每次2小时。每次煎煮结束均过滤收集煎煮液。
③合并煎煮液,减压浓缩,过滤取清液。
④取白蜜10g,加水适量溶解成蜜糖水,将③中清液用蜜糖水稀释,搅拌,即得。
示例4硬胶囊制剂
①提供实施例1中处方7所述的组合物。
②各组分研细后,以95%乙醇浸泡至少14h,如此浸泡3-4次至浸泡液色淡,合并浸泡液,过滤。
③滤后液减压浓缩制成干浸膏,加适量助流剂或润滑剂,如硬脂酸镁、滑石粉等,混匀,送入包衣锅中,将润湿剂如乙醇或水以雾状喷入,使粉末湿润粘合成粒,继续滚转至颗粒干燥。
④取药用空心胶囊,置于胶囊装填板上,将③中颗粒填充进入胶囊,锁合胶囊。
需注意,以上制剂示例均是建立在少量制作的基础上。当需要大批量生产时,处方中各主要用量应等比例扩大,同时采用合适的工业化生产设备。
实施例3组合物用于制造食品示例
示例1胶囊剂型的保健食品制造
①提供实施例1中处方7所述的组合物。
②各组分研细后,以95%乙醇浸泡至少14h,如此浸泡3-4次至浸泡液色淡,合并浸泡液,过滤。
③滤后液减压浓缩制成干浸膏,加稀释剂如淀粉、糊精等,适量助流剂或润滑剂,如硬脂酸镁、滑石粉等,使浸膏质量占总混物的30%,混匀,送入包衣锅中,将润湿剂如乙醇或水以雾状喷入,使粉末湿润粘合成粒,继续滚转至颗粒干燥。
④取药用空心胶囊,置于胶囊装填板上,将③中颗粒填充进入胶囊,锁合胶囊。
与中国药典剂型相符的保健食品,均可参照药品制造的一般工艺进行。
示例2功能型酸枣糕的制造
①提供处方7所述的组合物,经粉碎研磨混合成粉末
②将酸枣糕所需的原材料混合,并以0.1%的质量比添加①制得的粉,之后按通常的酸
枣糕制备方法实施,即得。
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除可直接以各组分原型粉末添加进入食品中外,也可经一般提取工艺将提取物制成浓缩液或干燥粉再添入食品之中。
下面举出数个药理实验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的对于疾病的治疗效果。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没有也不可能列举出所有处方组合的所有药理实验,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和理解了本申请记载的技术内容,结合中医基本理论,均能够得出其他未能被列举出的药物组合及治疗效果。
实验例1动物药理实验——对白血病模型的效果
(1)小鼠人白血病模型建立
取裸鼠(BALB/C-nu/nu)110只,体重16g左右,随机分为3组,其中模型组70只,正常对照组20只,溶液对照组20只。用无菌PBS液配置10mg/ml浓度的无菌液,给模型组小鼠以2mg/只腹腔注射,连续注射2d。24h后,取处于对数期的急性B淋巴细胞系白血病细胞株的细胞(Nalm-6细胞),1000r/min离心5min后悬浮于无菌PBS中,调整细胞密度至2.5×107个/ml,尾静脉注射5×106个/只(200μl)。每隔1-2d观察小鼠症状,以后肢出现瘫痪为发病标准。约18天后出现双后肢行动迟缓,并迅速发展为瘫痪。
(2)实验模型分组与给药
药物A组:取模型组动物10只,提供实施例2中示例2的药物,制成悬浮液后灌胃,每次计量71mg/kg,每日灌胃1次,折算成70kg体重的成人计量为0.47g/日。
药物B组:取模型组动物10只,提供实施例1中处方3的药物,制成悬浮液后灌胃,每次计量71mg/kg每日灌胃1次,折算成70kg体重的成人计量为0.47g/日。
药物C组:取模型组动物10只,提供实施例1处方8制成的散剂,制成悬浮液后灌胃,每次计量71mg/kg每日灌胃1次,折算成70kg体重的成人计量为0.47g/日。
药物D组:取模型组动物10只,提供实施例1处方1制成的散剂,制成悬浮液后灌胃,每次计量71mg/kg每日灌胃1次,折算成70kg体重的成人计量为0.47g/日。
阳性对照组:取模型组动物10只,提供市售胸腺五肽注射液,每日以3mg/kg腹腔注射1次。
模型对照组、溶液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取每组动物各10只,每日灌胃生理盐水71mg/kg。
(3)指标检查
给药期间观察各组小鼠行为。灌胃7天后,禁食禁水8h后,称动物体重,麻醉后于超净台处死小鼠,摘取肺、肝、脾、肾、脑膜观察。
(4)结果
组别 观察结果
空白对照组 无变异
溶液对照组 无明显变异
模型对照组 肺、肝、脾、肾、脑膜均有大量肿瘤细胞浸润
药物A组 与模型组相比浸润明显减少
药物B组 与模型组相比浸润明显减少,肺、肝部未见浸润
药物C组 与模型组相比浸润明显减少,肺部未见浸润
药物D组 与模型组相比浸润明显减少,肺、肾部未见浸润
阳性对照组 与模型组相比浸润明显减少
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药物对于小鼠模拟的人白血病模型具有良好的恢复和重建效果,同时对肺、肝、肾部具有较好的保护和治疗效果。
实验例2动物药理实验——对肿瘤模型的效果
试验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抗Lewis肺癌实体肿瘤实验
1、受试动物和药物
昆明种小鼠(SPF级)18~25g,雌雄各半。Lewis肺癌实体肿瘤,替加氟为阳性对照药(规格:50mg)、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处方1、5、7、8)。
2、小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接种前一日称重,选体重相近且健康的小鼠,随机分组,设4个实验组、阳性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每只称重记录。
小鼠肺癌Lewis瘤株细胞培养于1640培养液中,37℃,5%CO2下常规培养,平均每两天传代一次,至对数生长期时用生理盐水制成密度为3×107/ml单细胞悬浮液,于无菌条件下注于小鼠腹腔内,接种后7天见小鼠腹腔明显肿大,此时,脱颈处死,放入盛有75%乙醇烧杯中浸泡2~3分钟,将消毒后的小鼠放入超净工作台中,暴露腹部,用无菌注射器抽取腹水放入无菌试剂瓶内备用。将上述腹水用台盼蓝计数,用生理盐水稀释,调整细胞数至1×107/ml,接种于小鼠右腋下,每只小鼠接种0.4ml。
动物接种肿瘤后第4天开始给药,每天按表1灌胃给药1次(每天10:00给药),模型组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5天。
表1各组给药方案
组别 给药类别 给药浓度
模型组 生理盐水 0
阳性对照组 替加氟 50mg/次
中药组合物1组 处方1的组合物制成悬浮液后灌胃 71mg/kg体重
中药组合物2组 处方2的组合物制成悬浮液后灌胃 71mg/kg体重
中药组合物3组 处方3的组合物制成悬浮液后灌胃 71mg/kg体重
中药组合物4组 处方4的组合物制成悬浮液后灌胃 71mg/kg体重
3、测定指标
末次给药后空腹24h,脱颈处死小鼠,称重,剥取瘤块并称重。计算抑瘤率(%)=(模型组平均瘤重—实验组平均瘤重)/模型组平均瘤重×100%,取瘤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如下:
组别 小鼠数目(只) 瘤重(g) 抑瘤率(%)
模型组 10 3.05±0.21 /
阳性对照组 10 1.95±0.15 36.07
中药组合物1组 10 2.06±0.17 32.46
中药组合物2组 10 1.38±0.33 54.75
中药组合物3组 10 1.49±0.23 51.15
中药组合物4组 10 1.55±0.16 49.18
4、结果
经病理切片实验观察,所切除的组织为肿瘤组织,组织异型性较小。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4组对Lewis瘤株细胞瘤都有显著的药物疗效,这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抗Lewis瘤株细胞瘤的疗效显著。
实验例3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对肝癌肿瘤细胞株的抑制试验
一、材料
1、药物:本发明实施例1中处方2、4、5。
2、动物:昆明种小鼠,体重18-25g。
3、瘤株:肝癌HepS22。
二、实验方法
取荷瘤传代鼠脱颈椎处死,固定于板上,切开皮肤,选择肿瘤生长良好、无坏死或液化的癌组织,按1:3加入无菌生理盐水,用组织均匀器制成细胞悬液,于实验小鼠腹腔注射0.2ml。每次实验接种30只雄性鼠,重复实验时改用雌鼠,接种后次日随机分组,每组12只。实验设三个中药组及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中药组给药方式为将药物制成悬浮液后灌胃,给药量71mg/kg体重,每天一次,阳性药物为环磷酰胺30mg/kg体重,灌胃给药,每天一次,给药6周后处死。称体重,摘瘤,称重,计算抑瘤率,计算公式如下:
抑瘤率=(阴性对照组平均瘤重—给药组平均瘤重)/阴性对照组平均瘤重×100%
表3给药后各组药物的抑瘤率比较
组别 小鼠数目(只) 瘤重(g) 抑瘤率(%)
阴性对照组 12 2.98±0.16 /
阳性对照组 12 1.87±0.28 37.25
处方2 12 1.96±0.23 34.23
处方4 12 1.76±0.28 40.94
处方5 12 1.39±0.24 53.36
表3可以看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各组和阳性药组对肝癌均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实验例4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对乳腺癌的抑制试验
一、材料
1、药物:本发明实施例1中处方1、3、6。
2、动物:4-6周的BALB/C小鼠,选择体重18-25g。
3、瘤株:对数生长期的TM40D细胞株,细胞浓度调至1×108/ml
二、实验方法
在BALB/C小鼠胸壁5-6肋间或腹壁第4对乳腺处皮下接种肿瘤细胞0.1ml,相当于105细胞/小鼠,每天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接种后1周,肉眼便可见皮下肿块,成瘤率为100%。
取荷瘤传代鼠脱颈椎处死,固定于板上,切开皮肤,选择肿瘤生长良好、无坏死或液化的癌组织,按1:3加入无菌生理盐水,用组织均匀器制成细胞悬液,于实验小鼠腹腔注射0.2ml。每次实验接种30只雄性鼠,重复实验时改用雌鼠,接种后次日随机分组,每组12只。实验设三个中药组及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中药组给药方式为将药物制成悬浮液后灌胃,给药量71mg/kg体重,每天一次,阳性药物为环磷酰胺30mg/kg体重,灌胃给药,每天一次,给药6周后处死。称体重,摘瘤,称重,计算抑瘤率,计算公式如下:
抑瘤率=(阴性对照组平均瘤重—给药组平均瘤重)/阴性对照组平均瘤重×100%
表4给药后各组药物的抑瘤率比较
组别 小鼠数目(只) 瘤重(g) 抑瘤率(%)
阴性对照组 12 2.63±0.24 /
阳性对照组 12 1.35±0.22 48.67
处方1 12 1.66±0.13 36.88
处方3 12 1.53±0.14 41.83
处方6 12 1.74±0.12 33.84
表4可以看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各组和阳性药组对乳腺癌均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Claims (4)

1.一种用于制备治疗肿瘤药物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原料由黄精1-30份、藏菖蒲1-40份、诃子5-15份、石菖蒲1-45份、毛诃子1-37份、珠芽景天7-18份、鼠曲草1-35份、儿茶膏1-22份、东方草莓1-27份、藏红花8-13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重量用量为黄精5-23份、藏菖蒲4-37份、诃子5-15份、石菖蒲1-35份、毛诃子7-29份、珠芽景天7-18份、鼠曲草3-26份,儿茶膏1-15份、东方草莓3-23份、藏红花8-1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重量用量为黄精8-18份、藏菖蒲7-33份、诃子5-15份、石菖蒲4-21份、毛诃子9-26份、珠芽景天7-18份、鼠曲草5-23份,儿茶膏2-12份、东方草莓5-20份、藏红花8-10份。
4.一种用于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提供的组合物,以及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辅料制成。
CN201510787322.XA 2015-11-17 2015-11-17 一种用于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的中药组合物 Active CN1052506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87322.XA CN105250675B (zh) 2015-11-17 2015-11-17 一种用于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的中药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87322.XA CN105250675B (zh) 2015-11-17 2015-11-17 一种用于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的中药组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50675A CN105250675A (zh) 2016-01-20
CN105250675B true CN105250675B (zh) 2017-12-22

Family

ID=55090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87322.XA Active CN105250675B (zh) 2015-11-17 2015-11-17 一种用于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的中药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506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43851A (zh) * 2016-05-04 2016-09-21 包莉丽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药物
CN108210657A (zh) * 2016-12-19 2018-06-29 浏阳市利美免疫力修复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预防和治疗肺癌的中药组合物
CN109248266A (zh) * 2017-07-14 2019-01-22 浏阳市利美免疫力修复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淋巴瘤的中药组合物
CN109248265A (zh) * 2017-07-14 2019-01-22 浏阳市利美免疫力修复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乳腺癌的中药组合物
CN109248236A (zh) * 2017-07-14 2019-01-22 浏阳市利美免疫力修复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肝肿瘤的中药组合物
CN110652505B (zh) * 2018-06-28 2022-05-31 嘉兴学院 南湖菱壳多酚提取物在制备用于抗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药物中的用途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32958A (zh) * 2015-11-16 2016-01-13 浏阳市利美免疫力修复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备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药物的中药组合物
CN105232959A (zh) * 2015-11-16 2016-01-13 浏阳市利美免疫力修复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445C (zh) * 1997-01-31 1999-08-04 白玛加措 一种藏药成药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32958A (zh) * 2015-11-16 2016-01-13 浏阳市利美免疫力修复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备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药物的中药组合物
CN105232959A (zh) * 2015-11-16 2016-01-13 浏阳市利美免疫力修复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医药治疗白血病研究进展;张前杏等;《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0930;第17卷(第9期);第110-113页 *
谈中医药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和体会;刘永衡、孙桂芝;《环球中医药》;20160930;第2卷(第5期);第330-33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50675A (zh) 2016-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50675B (zh) 一种用于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的中药组合物
EP0973529B1 (en) Essential oil composition
CN106310120A (zh) 一种广普型中药组合物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61521A (zh) 一种用于治疗再生障碍性血液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7853517B (zh) 一种提神抗疲劳的中药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43755A (zh) 一种山楂养胃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94044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32959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
CN105232958B (zh) 一种用于制备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药物的中药组合物
CN105327261A (zh) 一种莱菔子养胃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43754A (zh) 一种沉香养胃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27259A (zh) 一种枳壳养胃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71553A (zh) 治疗胃癌的健脾补肾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4840773A (zh) 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制法
CN104984141A (zh) 一种治疗便秘的方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14009A (zh) 一种阳虚体质保健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46665A (zh) 杜仲清肺抗癌固体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14466A (zh) 一种治疗肺腺癌的中药制剂
CN105288441A (zh) 一种沙棘养胃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70760A (zh) 主治胃溃疡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00573A (zh) 一种治疗肝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40428A (zh) 一种含有枸杞子的降血糖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12426509A (zh) 一种预防和治疗肿瘤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TW202333761A (zh) 用於預防、改善或緩和痰濕相關症狀之組合物
CN111110806A (zh) 治疗结直肠癌的广谱型植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31

Address after: 410331 Liuy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iuyang Limei hospit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410331 No. 167, Kangping Road, Liuy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a, Hunan

Patentee before: LIUYANG LIMEI IMMUNITY REHABILITATION CENTER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