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71553A - 治疗胃癌的健脾补肾制剂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治疗胃癌的健脾补肾制剂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71553A
CN104771553A CN201510227359.7A CN201510227359A CN104771553A CN 104771553 A CN104771553 A CN 104771553A CN 201510227359 A CN201510227359 A CN 201510227359A CN 104771553 A CN104771553 A CN 1047715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preparation
herba
powder
subsequent u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2735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小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22735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71553A/zh
Publication of CN1047715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715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胃癌的健脾补肾制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白术12-18;石见穿10-13;补骨脂11-14;长春花9-15;生地黄8-13;金丝带12-17;黄药子6-12;山药13-21;钩藤10-14;三七11-17;珠儿参10-13;猴头菌8-14;徐长卿12-18;肿节风11-16;白英6-9;旋复花10-14;龙葵14-20。本发明的优良效果还表现在:本发明所得产品具有健脾补肾、清热解毒、止血消肿、抑癌抗癌、增强免疫、延长生命的作用,主要用于食道癌;本发明药物治疗效果好,服用方便,作用效果显著。

Description

治疗胃癌的健脾补肾制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胃癌的健脾补肾制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死亡率都在各种肿瘤中名列前茅,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研究治疗胃癌的有效药物及方法至关重要。胃癌早期症状常不明显,如捉摸不定的上腹部不适、隐痛、嗳气、泛酸、食欲减退、轻度贫血等部分类似胃十二指肠溃疡或慢性胃炎症状。有些病人服用止痛药、抗溃疡药或饮食调节后疼痛减轻或缓解,因而往往被忽视而未做进一步检查。随着病情的进展,胃部症状渐转明显出现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消瘦、体重减轻和贫血等。后期常有癌肿转移、出现腹部肿块、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黑便、腹水及严重营养不良等。由于胃癌在我国极为常见,危害性大,有关研究认为其发病原因与饮食习惯、胃部疾病等有关,所以了解有关胃癌的基本知识以及胃癌的治疗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胃癌的病因较为复杂,中医认为,胃癌发病因素有饮食不节,如烟酒过度或恣食辛香燥热、熏制或霉变、不洁之物等,使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气滞津停,酿湿生痰;或过食生冷,伤及脾胃之阳气,不能温化水饮,则水湿内生。情志失调如优思伤脾,脾失健运,则聚湿生痰;或郁怒伤肝,肝气郁结、克伐脾土,脾伤则气结,水湿失运。总之在脾胃损伤的情况下,气滞、食积、痰瘀、热结等病理因素相互作用形成胃瘤肿块,并表现出不同的证型。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临床上胃癌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许玲等对近年来医学期刊进行检索分析比较,得出胃癌临床常见证型一次为肝胃不和型、瘀毒内阻型、痰湿凝结型、脾胃虚寒型、胃热伤阴型、气血双亏型和痰气凝滞型共7种,并分别给予香砂六君子汤、柴胡舒肝散、藿朴夏苓汤、丹参饮等加减治疗,总有效率为91%。
申请公布号CN 104435251 A(申请号 201410646162.2)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胃癌的药物,由以下原料药组成:丹参15克,黄芪15克,当归9克,厚朴15克,海螵蛸15克,木香9克,全蝎3只,桃仁12克,冬虫夏草6克,金银花12克,茵陈15克,金钱草12克,雄黄0.6克,茯苓15克,陈皮12克,蜈蚣5条,蜣螂虫15克,甘草12克。申请公布号CN 104383478 A(申请号 201410605795.9)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苍术5-15克,郁金5-15克,瓜蒌5-15克,莱菔子5-15克,半枝莲5-15克,桃仁5-15克,肉桂10-20克,三七10-20克,半夏10-20克,玉竹10-20克,白术10-20克,延胡索10-20克,香附10-20克,生薏苡仁10-20克,木香10-20克,黄柏15-25克,虎杖15-25克,黄芪15-25克,生姜2-6片,大枣3-6枚,甘草3-8克。申请公布号 CN 103690889 A(申请号 201310705970.7)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汤剂,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乳香10克、肉桂10克、夏枯草15克、沉香15克、麦冬15克、莪术15克、没药15克、黄芪15克、丹参15克、女贞子15克、五味子15克、当归15克、赤芍15克、川芎15克、延胡索10克、地黄10克、灵芝10克、白花蛇舌草10克、玉竹10克、牡丹皮10克、山慈菇10克、枳实10克、紫草10克、麝香5克。
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胃癌的重要手段,也是可能治愈的主要途径,但是其治愈率不足30%、同时化学、放射、内镜、免疫等治疗手段为胃癌的治疗提供了不同方法及途径。近年来,中医药疗法在胃癌的预防、治疗、护理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明显提高胃癌治疗的疗效、延长胃癌患者的生存期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胃癌的健脾补肾制剂,通过加入几味中药原料配合制成,制备方法简单,对肿瘤细胞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治疗胃癌的健脾补肾制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白术12-18;石见穿10-13;补骨脂11-14;长春花9-15;生地黄8-13;金丝带12-17;黄药子6-12;山药13-21;钩藤10-14;三七11-17;珠儿参10-13;猴头菌8-14;徐长卿12-18;肿节风11-16;白英6-9;旋复花10-14;龙葵14-20。
优选的方案中,白术13-17;石见穿11-12;补骨脂12-13;长春花11-13;生地黄9-12;金丝带13-16;黄药子8-10;山药15-19;钩藤11-13;三七13-15;珠儿参11-12;猴头菌10-12;徐长卿14-16;肿节风13-14;白英7-8;旋复花11-13;龙葵16-18。
更加优选的,白术15;石见穿11.5;补骨脂12.5;长春花12;生地黄10.5;金丝带14.5;黄药子9;山药17;钩藤12;三七14;珠儿参11.5;猴头菌11;徐长卿15;肿节风13.5;白英7.5;旋复花12;龙葵17。
治疗胃癌的健脾补肾制剂,将其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丸剂,制备方法如下:
(1)金丝带、猴头菌充分干燥,共研为粉,备用;山药去皮,切片,与补骨脂置于恒温干燥箱中,于48-56℃干燥2-4小时(优选于52℃干燥3小时),取出,捣碎为细粉,备用;
(2)将石见穿、长春花、旋覆花和龙葵置于中药提取器中,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55%,加热回流提取两次,合并两次提取液,过滤,回收乙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真空干燥,得干膏粉备用;
(3)将白术、生地黄、黄药子、钩藤、三七、珠儿参、徐长卿、肿节风和白英置于中药罐中,加4-9倍原料量的纯净水浸泡45-65分钟(优选加6.5倍原料量的纯净水浸泡55分钟),然后武火加热至沸,转文火煎煮三次,第一次和第二次各煎煮25-40分钟(优选第一次和第二次各煎煮33分钟),第三次煎煮12-18分钟(优选第三次煎煮15分钟),第二次和第三次煎煮前补加清水至药面3-5cm,将三次煎液合并,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85℃相对密度为1.32-1.35的稠膏,喷雾干燥得干膏粉备用;
(4)将步骤(1)-步骤(3)所得药粉混合,过筛,加入蔗糖细粉,以水泛丸,制成黄豆大小的丸剂,即得。
上述治疗胃癌的健脾补肾丸剂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2)中加入质量浓度为65%-85%的乙醇(优选的加入质量浓度为70%-80%的乙醇,更加优选的加入质量浓度为75%的乙醇)。
上述治疗胃癌的健脾补肾丸剂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2)中每次各提取20-46分钟(优选的每次各提取24-42分钟,更加优选的每次各提取33分钟)。
上述治疗胃癌的健脾补肾丸剂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4)中过70-130目筛(优选的过90-110目筛,更加优选的过100目筛)。
所述水剂的制备方法是:
(1)金丝带、猴头菌充分干燥,共研为粉,备用;山药去皮,切片,与补骨脂置于恒温干燥箱中,于52℃干燥3小时,取出,捣碎为细粉,备用;
(2)将步骤(1)处理后的原料药粉置于中药包中,封口,备用;
(3)将剩余原料药按照中药水提法,置于中药锅中,加入纯净水没过药面4-5cm,于室温下浸泡1.5-2.0小时(优选于室温下浸泡1.8小时),然后加入步骤(2)所得中药包,武火加热煎煮6-10分钟(优选武火加热煎煮8分钟),转文火煎煮三次,第一次煎煮39-46分钟(优选第一次煎煮43分钟),第二次煎煮24-35分钟(优选第二次煎煮30分钟),第三次煎煮10-18分钟(优选第三次煎煮15分钟),第二次和第三次煎煮前补加纯净水至没过药面,合并三次煎液,过滤,得滤液;
(4)将上述滤液减压浓缩至原药液体积的1/2,于103℃干热灭菌5-9分钟(优选于103℃干热灭菌7分钟),冷却,灌装,即得。
所述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是:
(1)金丝带、猴头菌充分干燥,共研为粉,备用;山药去皮,切片,与补骨脂置于恒温干燥箱中,于52℃干燥3小时,取出,捣碎为细粉,备用;
(2)将白术片置锅内,武火炒至焦黄色,喷淋清水,取出晾干,捣碎备用;取15%的炼蜜加开水稀释,加入旋覆花拌匀,稍闷,文火加热,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捣碎备用;
(3)将步骤(1)和步骤(2)所得药粉混匀,过80-140目筛(优选过110目筛),得混合细粉,备用;
(4)将除步骤(1)和步骤(2)以外的原料药置于中药锅中,加水没过药面3-4cm,文火加热煎煮三次,每次各煎煮36-48分钟(优选每次各煎煮42分钟),过滤,合并煎液,滤液减压浓缩至80℃相对密度为1.31-1.33的稠膏;
(5)向上述稠膏中,加入步骤(3)所得混合细粉,搅拌均匀,加入质量分数为15%的蔗糖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按照25-35g/袋的计量(优选按照30g/袋的计量)分装入袋,即得。
所述粉剂的制备方法是:
(1)金丝带、猴头菌充分干燥,共研为粉,备用;将白术片置锅内,武火炒至焦黄色,喷淋清水,取出晾干,捣碎备用;取15%的炼蜜加开水稀释,加入旋覆花拌匀,稍闷,文火加热,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捣碎备用;
(2)将剩余原料药置于恒温干燥箱中,充分干燥,取出,粉碎为细粉,备用;
(3)将步骤(1)和步骤(2)所得原料药粉,混匀,按照5.5-7.5g/袋的计量(优选按照6.5g/袋的计量)分装,即得。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胃癌的健脾补肾制剂组方科学,制备方法简单,所得产品服用方便、疗效显著。除此之外,本发明的优良效果还表现在:
1、本发明主要采用纯中药制剂,药物直接作用于癌变组织,使药物有效成分能迅速到达病灶,提高药物的利用度,能有效杀死癌细胞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并防止癌细胞扩散,从而起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的作用;
2、本发明所得产品具有健脾补肾、清热解毒、止血消肿、抑癌抗癌、增强免疫、延长生命的作用,主要用于食道癌;
3、本发明药物治疗效果好,服用方便,作用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本发明所用主要中药原料的药理如下:
白术:基原: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化学成份:含挥发油1.4%,主要成分为苍术醇、苍术酮等,并含有维生素A。性味:苦、甘,温。归经:归脾、胃经。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主治: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石见穿:基原:为唇形科植物紫参的全草。化学成份:全草含甾醇、三萜成分、氨基酸。根含水苏糖。性味:《苏州本产药材》:“苦辛,平。”归经:归肝;脾经。功能主治:治噎膈,痰喘,肝炎,赤白带,痈肿,瘰疬。
补骨脂:基原:为豆科植物补骨脂的果实。化学成份:果实含挥发油约20%、有机酸、一种甲基糖甙、碱溶性树脂、不挥发性萜类油、皂甙。种子含香豆精类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共约1.1%、黄酮类补骨脂黄酮、甲基补骨脂黄酮、异补骨脂黄酮和查耳酮类补骨脂查耳酮、异补骨脂查耳酮、单萜烯酚衍生物补骨脂酚;尚含挥发油、树脂、脂肪油。花含脂肪油、挥发油、甾醇、生物碱等。本植物还含棉子糖。性味:辛,温。归经:入肾经。功能主治:补肾助阳。治肾虚冷泻,遗尿,滑精,小便频数,阳痿,腰膝冷痛,虚寒喘嗽。外用治白癜风。
长春花:基原:为夹竹桃科长春花属植物长春花,黄长春花的全草。成分:长春花中含有吲哚类生物碱70余种,包含长春碱、长春新碱、洛柯定碱、洛柯辛碱、去乙酰文朵尼定碱、长春花碱、长春尼定、洛柯宁碱等。根含生物碱,包括帽柱木碱、阿枯米辛碱、长春西定、洛柯文碱、硫酸卡文辛碱、硫酸留绕西文碱,阿模楷灵碱、硫酸派绕生等。药理:1.抗肿瘤作用长春花含有的长春碱、长春新碱、环氧长春碱、异长春碱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2.抗肿瘤作用机理长春花抗肿瘤作用与药物对微管蛋白结合的高亲和力直接有关,抑制核酸合成是它的另一机制。3.降血压与扩血管作用长春花总生物碱不论灌胃、肌注或静注对麻醉犬均有降压作用,还有扩张冠状血管的作用。4.降血糖和降血脂作用本品叶的水提取物对正常或四氧嘧啶糖尿病兔和犬有降低血糖作用。药性:苦,寒,有毒。功用主治:解毒抗癌,清热平肝。主治多种癌肿,高血压病,痈肿疮毒,烫伤。
生地黄:基原: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性状:多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端稍细,有的细小,长条状,稍扁而扭曲。性味:性味:甘,寒。归经:归心、肝、肾经。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岖血,发斑发疹。
金丝带:基原:为松萝科植物绿树发的丝状体。化学成份:含绿树发酸、狐衣酸和D-阿糖醇。性味:甘苦,平。功能主治:除风湿,止血止痛,调经活血,镇静安神,健脾胃。治劳伤腰腿痛,外伤出血,月经不调,子宫脱垂,白带,精神病,痫症,半身不遂,阳痿,头晕目眩。
黄药子:基原:为薯蓣科植物黄独的块茎。性味:苦,平。归经:《本草经疏》:“入手少阴、足厥阴经。”功能主治:凉血,降火,消瘿,解毒。治吐血,衄血,喉痹,瘿气,疮痈瘰疬。
山药:基原:本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性味:甘,平。归经:归脾、肺、肾经。功效: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主治: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钩藤:基原:为茜草科植物钩藤或华钩藤及其同属多种植物的带钩枝条。化学成份:带钩茎枝叶含钩藤碱、异钩藤碱、柯诺辛因碱、异柯诺辛因碱、柯楠因碱、二氢柯楠因碱、硬毛帽柱木碱、硬毛帽柱木因碱。性味:甘,凉。归经:入肝、心经。药理作用:①镇静作用;②降压作用。功能主治:清热平肝,熄风定惊。治小儿惊痫瘈疭,大人血压偏高,头晕、目眩,妇人子痫。
三七:基原: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味:甘、微苦,温。归经:归肝、胃经。功效: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主治: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珠儿参:基原:为五加科植物大叶三七的呈串珠状的根茎。炮制:拣净杂质,打碎用或水润,切片,晒干。性味:苦甘,寒。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肝、胃二经。” 功能主治:养阴,清肺,散瘀,止血,定痛。治热病烦渴,阴虚咳嗽,痨伤吐血,鼻衄,咽痛,风湿性关节炎,小儿惊风,跌打损伤。
猴头菌:基原: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齿菌科猴头菌,以子实体入药。药理作用:1、增强免疫功能;2、抑瘤作用;3、抗溃疡作用及降血糖作用;4、延缓衰老作用。性味:甘,平。功能主治:利五脏,助消化。主治消化不良,神经衰弱、身体虚弱。
徐长卿:基原:为萝藦科植物徐长卿的根及根茎或带根全草。化学成份:全草含牡丹酚约1%。又找出有与肉珊瑚甙元、去酰牛皮泊甙元、茸毛牛奶藤甙元和去酰萝藦甙元极为相似的物质以及醋酸、桂皮酸等。根含黄酮甙、糖类、氨基酸、牡丹酚。药理作用:小鼠腹腔注射徐长卿提取液,能显着减少自发活动,但并不延长巴比妥类的睡眠时间,也有镇痛作用。性味:辛,温。功能主治:镇痛,止咳,利水消肿,活血解毒。治胃痛,牙痛,风湿疼痛,经期腹痛,慢性气管炎,腹水,水肿,痢疾,肠炎,跌打损伤,湿疹,荨麻疹,毒蛇咬伤。
肿节风:基原:为金栗兰科植物草珊瑚的全株。化学成份:含挥发油、酯类、酚类、鞣质、黄酮、氰甙、香豆素、内酯。性味:性微温,味苦、辛。归经:归心、肝经。功能主治:抗菌消炎,祛风通络,活血散结。用于肺炎、阑尾炎、蜂窝组织炎、风湿痹痛、跌扑损伤、肿瘤。
白英:基原:本品为茄科茄属植物白英,以全草或根入药。性味:苦,微寒。有小毒。归经:入肝、胃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抗癌。全草:用于感冒发热,乳痈、恶疮,湿热黄疸、腹水,白带,肾炎水肿;外用治痈疖肿毒。根:风湿痹痛。
旋复花:基原:为菊科植物旋复花、线叶旋复花或大花旋复花等的头状花序。化学成份:大花旋复花开花时期的地上部分含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大花旋复花素和旋复花素。花含槲皮素、异槲皮素、咖啡酸、绿原酸、菊糖及蒲公英甾醇等多种甾醇。药理作用:大花旋复花的根和地上部分之脂溶性及醚溶性部分有抗菌作用,无显着利尿作用。性味:咸,温。归经:入肺、肝、胃经。功能主治:消痰,下气,软坚,行水。治胸中痰结,胁下胀满,咳喘,呃逆,唾如胶漆,心下痞鞕,噫气不除,大腹水肿。
龙葵:基原:为茄科茄属植物龙葵,以全草入药。性味: 苦,寒。有小毒。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用于感冒发烧,牙痛,慢性支气管炎,痢疾,泌尿系感染,乳腺炎,白带,癌症;外用治痈疖疔疮,天疱疮,蛇咬伤。
 实施例1  治疗胃癌的健脾补肾制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30g/份):白术12份;石见穿10份;补骨脂11份;长春花9份;生地黄8份;金丝带12份;黄药子6份;山药13份;钩藤10份;三七11份;珠儿参10份;猴头菌8份;徐长卿12份;肿节风11份;白英6份;旋复花10份;龙葵14份。
治疗胃癌的健脾补肾丸剂的制备方法是:
(1)金丝带、猴头菌充分干燥,共研为粉,备用;山药去皮,切片,与补骨脂置于恒温干燥箱中,于48℃干燥2小时,取出,捣碎为细粉,备用;
(2)将石见穿、长春花、旋覆花和龙葵置于中药提取器中,加入质量浓度为65%的乙醇,使含醇量为55%,加热回流提取两次,每次各提取20分钟,合并两次提取液,过滤,回收乙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真空干燥,得干膏粉备用;
(3)将白术、生地黄、黄药子、钩藤、三七、珠儿参、徐长卿、肿节风和白英置于中药罐中,加4倍原料量的纯净水浸泡45分钟,然后武火加热至沸,转文火煎煮三次,第一次和第二次各煎煮25分钟,第三次煎煮12分钟,第二次和第三次煎煮前补加清水至药面3-5cm,将三次煎液合并,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85℃相对密度为1.32-1.35的稠膏,喷雾干燥得干膏粉备用;
(4)将步骤(1)-步骤(3)所得药粉混合,过70目筛,加入蔗糖细粉,以水泛丸,制成黄豆大小的丸剂,即得。
本发明所得丸剂的服用方法是:每天三次,每次10-15丸,20天一个疗程,服药期间忌辛辣食物。
典型案例:杨XX,女,31岁,患者于2010年7月20日来我院就诊。患者自述:两个月前的一天,参加完公司聚餐回家后感到胃部不适,甚至恶心欲呕,在小区诊所治疗,给予“胃复宁”等药物治疗,服用后,症状有所减轻,但未完全消除。于是在当地某医院检查,诊断为胃窦部溃疡型癌;医院建议进行手术。患者因惧怕手术,又担心化疗的毒副作用,决定保守治疗。后经朋友介绍来我院就诊。检查:患者胃脘疼痛,进食后疼痛加重,上腹部痞闷胀满,不思饮食,喜暖恶寒,疲困乏力,心悸气短,大便溏薄,面色萎黄,上腹部包块。舌质淡嫩,苔薄白,脉细缓弱。CT及胃镜检查提示为胃癌。
服用本实施例所得治疗胃癌的健脾补肾丸剂,服用方法:每天三次,每次10-15丸,20天一个疗程,服药期间忌辛辣食物。服用两个疗程后,患者腹部胀满症状明显减轻,精神及体力增强,面色红润,CT检查提示病灶部位明显好转,继续服用两个疗程后,患者所有不适症状解除,患者自感痊愈,半年后回访,无复发。
实施例2  治疗胃癌的健脾补肾制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10g/份):白术18份;石见穿13份;补骨脂14份;长春花15份;生地黄13份;金丝带17份;黄药子12份;山药21份;钩藤14份;三七17份;珠儿参13份;猴头菌14份;徐长卿18份;肿节风16份;白英9份;旋复花14份;龙葵20份。
治疗胃癌的健脾补肾水剂的制备方法是:
(1)金丝带、猴头菌充分干燥,共研为粉,备用;山药去皮,切片,与补骨脂置于恒温干燥箱中,于52℃干燥3小时,取出,捣碎为细粉,备用;
(2)将步骤(1)处理后的原料药粉置于中药包中,封口,备用;
(3)将剩余原料药按照中药水提法,置于中药锅中,加入纯净水没过药面4-5cm,于室温下浸泡1.8小时,然后加入步骤(2)所得中药包,武火加热煎煮8分钟,转文火煎煮三次,第一次煎煮43分钟,第二次煎煮30分钟,第三次煎煮15分钟,第二次和第三次煎煮前补加纯净水至没过药面,合并三次煎液,过滤,得滤液;
(4)将上述滤液减压浓缩至原药液体积的1/2,于103℃干热灭菌7分钟,冷却,灌装,即得。
本发明所得水剂的服用方法是:每天一次,每次150-200毫升,20天一个疗程,服药期间忌辛辣食物。
实施例3  治疗胃癌的健脾补肾制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25g/份):白术13份;石见穿11份;补骨脂12份;长春花11份;生地黄9份;金丝带13份;黄药子8份;山药15份;钩藤11份;三七13份;珠儿参11份;猴头菌10份;徐长卿14份;肿节风13份;白英7份;旋复花11份;龙葵16份。
治疗胃癌的健脾补肾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是:
(1)金丝带、猴头菌充分干燥,共研为粉,备用;山药去皮,切片,与补骨脂置于恒温干燥箱中,于52℃干燥3小时,取出,捣碎为细粉,备用;
(2)将白术片置锅内,武火炒至焦黄色,喷淋清水,取出晾干,捣碎备用;取15%的炼蜜加开水稀释,加入旋覆花拌匀,稍闷,文火加热,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捣碎备用;
(3)将步骤(1)和步骤(2)所得药粉混匀,过110目筛,得混合细粉,备用;
(4)将除步骤(1)和步骤(2)以外的原料药置于中药锅中,加水没过药面3-4cm,文火加热煎煮三次,每次各煎煮42分钟,过滤,合并煎液,滤液减压浓缩至80℃相对密度为1.31-1.33的稠膏;
(5)向上述稠膏中,加入步骤(3)所得混合细粉,搅拌均匀,加入质量分数为15%的蔗糖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按照30g/袋的计量分装入袋,即得。
本发明所得颗粒剂的服用方法是:每天三次,每次1-2袋,温水冲服,20天一个疗程,服药期间忌辛辣食物。
实施例4  治疗胃癌的健脾补肾制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15g/份):白术17份;石见穿12份;补骨脂13份;长春花13份;生地黄12份;金丝带16份;黄药子10份;山药19份;钩藤13份;三七15份;珠儿参12份;猴头菌12份;徐长卿16份;肿节风14份;白英8份;旋复花13份;龙葵18份。
治疗胃癌的健脾补肾粉剂的制备方法是:
(1)金丝带、猴头菌充分干燥,共研为粉,备用;将白术片置锅内,武火炒至焦黄色,喷淋清水,取出晾干,捣碎备用;取15%的炼蜜加开水稀释,加入旋覆花拌匀,稍闷,文火加热,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捣碎备用;
(2)将剩余原料药置于恒温干燥箱中,充分干燥,取出,粉碎为细粉,备用;
(3)将步骤(1)和步骤(2)所得原料药粉,混匀,按照6.5g/袋的计量分装,即得。
本发明所得粉剂的服用方法是:每天两次,每次1-2袋,热水冲服,20天一个疗程,服药期间忌辛辣食物。
典型案例:张XX,男,52岁,患者于2013年10月17日来我院检查。患者自述:半年前因吞咽困难,在当地某医院检查诊断为胃贲门癌,并进行手术切除。术后进行2次FAM方案化疗,又明显的毒副反应,后停止化疗。患者转而进行保守治疗。在朋友的介绍下来我院检查就诊。检查:患者吞咽困难,有阻塞感,食后即吐,胃脘胀满,大便干燥,面色苍白,肢冷神疲,便溏浮肿,舌淡而胖,苔白滑润,脉沉缓。经X线及CT检查确诊为胃癌。
服用本实施例所得治疗胃癌的健脾补肾粉剂,服用方法:每天两次,每次1-2袋,热水冲服,20天一个疗程,服药期间忌辛辣食物。两个疗程后,病情好转,吃饭、喝水不呕吐,大便正常,继续坚持治疗三个疗程,病情基本痊愈,到当地医院复查,结果显示癌细胞消失,身体恢复正常。随访至今,患者无复发。
实施例5  治疗胃癌的健脾补肾制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20g/份):白术15份;石见穿11.5份;补骨脂12.5份;长春花12份;生地黄10.5份;金丝带14.5份;黄药子9份;山药17份;钩藤12份;三七14份;珠儿参11.5份;猴头菌11份;徐长卿15份;肿节风13.5份;白英7.5份;旋复花12份;龙葵17份。
治疗胃癌的健脾补肾丸剂的制备方法是:
(1)金丝带、猴头菌充分干燥,共研为粉,备用;山药去皮,切片,与补骨脂置于恒温干燥箱中,于48-56℃干燥2-4小时(优选于52℃干燥3小时),取出,捣碎为细粉,备用;
(2)将石见穿、长春花、旋覆花和龙葵置于中药提取器中,加入质量浓度为75%的乙醇,使含醇量为55%,加热回流提取两次,每次各提取33分钟,合并两次提取液,过滤,回收乙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真空干燥,得干膏粉备用;
(3)将白术、生地黄、黄药子、钩藤、三七、珠儿参、徐长卿、肿节风和白英置于中药罐中,加6.5倍原料量的纯净水浸泡55分钟,然后武火加热至沸,转文火煎煮三次,第一次和第二次各煎煮33分钟,第三次煎煮15分钟,第二次和第三次煎煮前补加清水至药面3-5cm,将三次煎液合并,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85℃相对密度为1.32-1.35的稠膏,喷雾干燥得干膏粉备用;
(4)将步骤(1)-步骤(3)所得药粉混合,过100目筛,加入蔗糖细粉,以水泛丸,制成黄豆大小的丸剂,即得。
本发明所得丸剂的服用方法是:每天三次,每次10-15丸,20天一个疗程,服药期间忌辛辣食物。
试验例1   本发明所得治疗胃癌的健脾补肾制剂(实施例5)的应用研究: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4月-2013年9月在5所医院肿瘤科筛选300例确诊为胃癌的患者。患者年龄范围43-70岁,平均年龄55.5±3.5岁。其中男性患者187例,女性患者113例。所有患者中,早期胃癌患者共127例,中期胃癌患者共119例,晚期胃癌患者共54例。
1.2 诊断标准
(1)症状:早期表现为上腹不适,约为80%患者有此表现,将近50%胃癌患者有明显 食欲减退或食欲不振。晚期可出现乏力,腰背疼及梗阻后出现恶心、呕吐、进食困难。肿瘤表面溃疡时出现呕血、黑便。(2)体征:早期无特殊体征,晚期可见上腹肿块,直肠指诊可及肿块,左锁骨上淋巴结 肿大,同时贫血、消瘦、腹水等恶液质表现。(3)实验室检查:早期可疑胃癌,游离胃酸低度或缺,如红血球压积、血红蛋白、红细 胞下降,大便潜血(+)。血红蛋白总数低,白/球倒置等。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化验异常。纤维内窥镜、CT、X线以及细胞组织学检查确诊。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服用本发明所得治疗胃癌的健脾补肾制剂,服用方法是:每天三次,每次10-15丸,20天一个疗程,服药期间忌辛辣食物。共观察治疗四个疗程。
1.4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治愈: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CT、X线及纤维内窥镜检查癌细胞消失,连续观察两年以上,无复发,能正常生活、工作。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部分或全部消失,CT、X线及纤维内窥镜检查癌细胞减少一半以上,并维持一年以上者;患者可如常人生活和工作。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或减轻,CT、X线及纤维内窥镜检查癌细胞减少或得到控制并维持一年以上者;无效:症状如治疗前或加重。(总有效率=临床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治疗结果
表1 服用本发明产品后胃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治疗结果:所有患者中临床治愈181例(60.4%),显效75例(25%),有效37例(12.3%),无效7例(2.3%),总有效率为97.7%。
本发明选择白术、石见穿、补骨脂、长春花、生地黄、金丝带、黄药子、山药、钩藤、三七、珠儿参、猴头菌、徐长卿、肿节风、白英、旋复花和龙葵共17味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方中,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补骨脂补肾助阳;长春花含有的长春碱、长春新碱、环氧长春碱、异长春碱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生地黄镇静安神,健脾胃;黄药子凉血,消瘿,解毒;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猴头菌具有增强免疫功能以及抑瘤作用;龙葵、白英清热解毒,利水消肿;肿节风抗菌消炎,祛风通络,活血散结。诸药合用,可相互调剂,达到健脾补肾、清热解毒,杀死肿瘤细胞以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的目的。总有效率97.7%。
应当指出的是,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发明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以本发明所明确公开的或根据文件的书面描述毫无异议的得到的,均应认为是本专利所要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治疗胃癌的健脾补肾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白术12-18;石见穿10-13;补骨脂11-14;长春花9-15;生地黄8-13;金丝带12-17;黄药子6-12;山药13-21;钩藤10-14;三七11-17;珠儿参10-13;猴头菌8-14;徐长卿12-18;肿节风11-16;白英6-9;旋复花10-14;龙葵14-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胃癌的健脾补肾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白术13-17;石见穿11-12;补骨脂12-13;长春花11-13;生地黄9-12;金丝带13-16;黄药子8-10;山药15-19;钩藤11-13;三七13-15;珠儿参11-12;猴头菌10-12;徐长卿14-16;肿节风13-14;白英7-8;旋复花11-13;龙葵16-1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胃癌的健脾补肾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白术15;石见穿11.5;补骨脂12.5;长春花12;生地黄10.5;金丝带14.5;黄药子9;山药17;钩藤12;三七14;珠儿参11.5;猴头菌11;徐长卿15;肿节风13.5;白英7.5;旋复花12;龙葵17。
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治疗胃癌的健脾补肾制剂,其特征在于,将其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丸剂,制备方法如下:
(1)金丝带、猴头菌充分干燥,共研为粉,备用;山药去皮,切片,与补骨脂置于恒温干燥箱中,于48-56℃干燥2-4小时(优选于52℃干燥3小时),取出,捣碎为细粉,备用;
(2)将石见穿、长春花、旋覆花和龙葵置于中药提取器中,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55%,加热回流提取两次,合并两次提取液,过滤,回收乙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真空干燥,得干膏粉备用;
(3)将白术、生地黄、黄药子、钩藤、三七、珠儿参、徐长卿、肿节风和白英置于中药罐中,加4-9倍原料量的纯净水浸泡45-65分钟(优选加6.5倍原料量的纯净水浸泡55分钟),然后武火加热至沸,转文火煎煮三次,第一次和第二次各煎煮25-40分钟(优选第一次和第二次各煎煮33分钟),第三次煎煮12-18分钟(优选第三次煎煮15分钟),第二次和第三次煎煮前补加清水至药面3-5cm,将三次煎液合并,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85℃相对密度为1.32-1.35的稠膏,喷雾干燥得干膏粉备用;
(4)将步骤(1)-步骤(3)所得药粉混合,过筛,加入蔗糖细粉,以水泛丸,制成黄豆大小的丸剂,即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胃癌的健脾补肾丸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加入质量浓度为65%-85%的乙醇(优选的加入质量浓度为70%-80%的乙醇,更加优选的加入质量浓度为75%的乙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胃癌的健脾补肾丸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每次各提取20-46分钟(优选的每次各提取24-42分钟,更加优选的每次各提取33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胃癌的健脾补肾丸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过70-130目筛(优选的过90-110目筛,更加优选的过100目筛)。
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治疗胃癌的健脾补肾制剂,其特征在于,将其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水剂,制备方法如下:
(1)金丝带、猴头菌充分干燥,共研为粉,备用;山药去皮,切片,与补骨脂置于恒温干燥箱中,于52℃干燥3小时,取出,捣碎为细粉,备用;
(2)将步骤(1)处理后的原料药粉置于中药包中,封口,备用;
(3)将剩余原料药按照中药水提法,置于中药锅中,加入纯净水没过药面4-5cm,于室温下浸泡1.5-2.0小时(优选于室温下浸泡1.8小时),然后加入步骤(2)所得中药包,武火加热煎煮6-10分钟(优选武火加热煎煮8分钟),转文火煎煮三次,第一次煎煮39-46分钟(优选第一次煎煮43分钟),第二次煎煮24-35分钟(优选第二次煎煮30分钟),第三次煎煮10-18分钟(优选第三次煎煮15分钟),第二次和第三次煎煮前补加纯净水至没过药面,合并三次煎液,过滤,得滤液;
(4)将上述滤液减压浓缩至原药液体积的1/2,于103℃干热灭菌5-9分钟(优选于103℃干热灭菌7分钟),冷却,灌装,即得。
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治疗胃癌的健脾补肾制剂,其特征在于,将其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颗粒剂,制备方法如下:
(1)金丝带、猴头菌充分干燥,共研为粉,备用;山药去皮,切片,与补骨脂置于恒温干燥箱中,于52℃干燥3小时,取出,捣碎为细粉,备用;
(2)将白术片置锅内,武火炒至焦黄色,喷淋清水,取出晾干,捣碎备用;取15%的炼蜜加开水稀释,加入旋覆花拌匀,稍闷,文火加热,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捣碎备用;
(3)将步骤(1)和步骤(2)所得药粉混匀,过80-140目筛(优选过110目筛),得混合细粉,备用;
(4)将除步骤(1)和步骤(2)以外的原料药置于中药锅中,加水没过药面3-4cm,文火加热煎煮三次,每次各煎煮36-48分钟(优选每次各煎煮42分钟),过滤,合并煎液,滤液减压浓缩至80℃相对密度为1.31-1.33的稠膏;
(5)向上述稠膏中,加入步骤(3)所得混合细粉,搅拌均匀,加入质量分数为15%的蔗糖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按照25-35g/袋的计量(优选按照30g/袋的计量)分装入袋,即得。
10.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治疗胃癌的健脾补肾制剂,其特征在于,将其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粉剂,制备方法如下:
(1)金丝带、猴头菌充分干燥,共研为粉,备用;将白术片置锅内,武火炒至焦黄色,喷淋清水,取出晾干,捣碎备用;取15%的炼蜜加开水稀释,加入旋覆花拌匀,稍闷,文火加热,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捣碎备用;
(2)将剩余原料药置于恒温干燥箱中,充分干燥,取出,粉碎为细粉,备用;
(3)将步骤(1)和步骤(2)所得原料药粉,混匀,按照5.5-7.5g/袋的计量(优选按照6.5g/袋的计量)分装,即得。
CN201510227359.7A 2015-05-07 2015-05-07 治疗胃癌的健脾补肾制剂及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47715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27359.7A CN104771553A (zh) 2015-05-07 2015-05-07 治疗胃癌的健脾补肾制剂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27359.7A CN104771553A (zh) 2015-05-07 2015-05-07 治疗胃癌的健脾补肾制剂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71553A true CN104771553A (zh) 2015-07-15

Family

ID=53613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27359.7A Pending CN104771553A (zh) 2015-05-07 2015-05-07 治疗胃癌的健脾补肾制剂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7155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53858A (zh) * 2016-05-11 2016-08-17 德施普科技发展温州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氩气刀治疗胃癌手术时抑制出血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09758A (zh) * 2016-09-30 2017-01-11 湖南新汇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胃肠癌的药物组合物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672A (zh) * 1997-08-29 1998-02-11 刘进成 治疗癌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2526431A (zh) * 2012-03-29 2012-07-04 翟西菊 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3156952A (zh) * 2011-12-08 2013-06-19 尹光军 一种治疗食道癌的药物
CN104083660A (zh) * 2014-07-07 2014-10-08 广西正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制剂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672A (zh) * 1997-08-29 1998-02-11 刘进成 治疗癌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3156952A (zh) * 2011-12-08 2013-06-19 尹光军 一种治疗食道癌的药物
CN102526431A (zh) * 2012-03-29 2012-07-04 翟西菊 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4083660A (zh) * 2014-07-07 2014-10-08 广西正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制剂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孔文新: "《常见内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 28 February 1990, 广西民族出版社 *
屠佑堂: "《中医实用诊疗大全:全2册(下册)》", 31 March 2013,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李慧等: "《防癌治癌小绝招:民间土单秘验良方妙法》", 31 May 2014,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章永红: "《抗癌中药大全 》", 30 April 2000,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谢文伟: "《中医成功治疗肿瘤100例》", 31 October 1993,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
赵建成等: "《肿瘤方剂大辞典 》", 30 April 2009, 中国古籍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53858A (zh) * 2016-05-11 2016-08-17 德施普科技发展温州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氩气刀治疗胃癌手术时抑制出血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09758A (zh) * 2016-09-30 2017-01-11 湖南新汇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胃肠癌的药物组合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71553A (zh) 治疗胃癌的健脾补肾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4800510A (zh) 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组合物
CN104983886A (zh) 治疗便秘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4840773A (zh) 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制法
CN104984141A (zh) 一种治疗便秘的方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71660A (zh) 治疗胃癌的中药剂及制备方法
CN104800764A (zh) 治疗肝癌的中药剂及制法
CN109646665A (zh) 杜仲清肺抗癌固体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70760A (zh) 主治胃溃疡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00573A (zh) 一种治疗肝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09698A (zh) 一种治疗鱼鳞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06555A (zh) 治疗胃癌的中药
CN104784547A (zh) 对放疗具有增效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4491587A (zh) 减轻化疗所致肝肾功能损伤副反应的药剂及制备
CN105106469A (zh) 主治卵巢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制法
CN105311469A (zh) 一种具有抗癌功效的制剂及制法
CN104667001A (zh) 一种用于治疗胃癌的中药组合物
CN104666468A (zh) 一种治疗甲亢、淋巴结核的药物组合物
CN104958596A (zh) 疝气患者服用的中药组合物
CN104707003B (zh) 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的中药胶囊
CN104306565A (zh) 治疗气滞血瘀型心绞痛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10755565A (zh) 一种中药妇康灵根治妇女的更期综合症的配方
CN109512986A (zh)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
CN104623425A (zh) 一种防治运动性血尿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
CN104840750A (zh) 一种治疗小儿食积的中药方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Kowloon Road 678000 in Yunnan province Baoshan City Longyang District No. 95 Yuanfeng District 2 building 1-502

Applicant after: Wang Xiaohua

Address before: 250000 Shandong Province Flyover District of Ji'nan City three Bridge Road No. 28

Applicant before: Wang Xiaohua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71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