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28909A - 层叠瓶 - Google Patents

层叠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28909A
CN105228909A CN201480018743.XA CN201480018743A CN105228909A CN 105228909 A CN105228909 A CN 105228909A CN 201480018743 A CN201480018743 A CN 201480018743A CN 105228909 A CN105228909 A CN 1052289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internal layer
stacked
rib
suction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1874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28909B (zh
Inventor
古泽光夫
阿部孝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07109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15507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24764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4974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24764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4974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2289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289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289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289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1/00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e.g. by casting metall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lastics, by blowing vitreous material, by throwing ceram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ulped fibrous material, by deep-drawing operations performed on sheet material
    • B65D1/02Bottles or similar containers with necks or like restricted apertures, designed for pouring contents
    • B65D1/0207Bottles or similar containers with necks or like restricted apertures, designed for pouring content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 e.g. composition, physical features
    • B65D1/0215Bottles or similar containers with necks or like restricted apertures, designed for pouring content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 e.g. composition, physical features multilayer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1/00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e.g. by casting metall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lastics, by blowing vitreous material, by throwing ceram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ulped fibrous material, by deep-drawing operations performed on sheet material
    • B65D1/32Containers adapted to be temporarily deformed by external pressure to expel cont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47/00Closures with filling and discharging, or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 B65D47/04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 B65D47/06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with pouring spouts or tubes; with discharge nozzles or passages
    • B65D47/08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with pouring spouts or tubes; with discharge nozzles or passages having articulated or hinged closures
    • B65D47/0804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with pouring spouts or tubes; with discharge nozzles or passages having articulated or hinged closures integrally formed with the base element provided with the spout or discharge passage
    • B65D47/0833Hinges without elastic bias
    • B65D47/0838Hinges without elastic bias located at an edge of the base el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3/00Containers or packages with special means for dispensing contents
    • B65D83/0055Containers or packages provided with a flexible bag or a deformable membrane or diaphragm for expelling the cont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1/00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 B05B11/01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producing the flow
    • B05B11/10Pump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the contents from the container to a pump chamber by a sucking effect and forcing the contents out through the dispensing nozz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AREA)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 Packages (AREA)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该有底筒状的层叠瓶(101)具备外层(102)和以能够剥离的方式层叠于上述外层的内表面的具有挠性的内层(103)。上述外层中,在位于瓶底部(112)的底部部分,形成有将上述内层夹在中间而保持的保持棱(130)。在上述底部部分中与上述保持棱不同的位置,形成有将外部空气吸入到上述外层与上述内层之间的吸气孔(131)。另外,在上述底部部分,形成有包围上述吸气孔而配置且朝向瓶的轴向的外侧延伸的围绕壁部(134)。

Description

层叠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层叠瓶。
本申请基于2013年3月29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3-071093号、2013年3月29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3-071094号、2013年4月30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3-095826号、2013年11月29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3-247641号、以及2013年11月29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3-247642号,主张优先权,将其内容援用于此。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如下的层叠瓶,该层叠瓶具备外层和在收容有内容物的同时能够伴随着内容物的减少而减容变形的具有挠性的内层,并且内层能够剥离地与外层的内表面层叠。
在使这种层叠瓶与具备具有例如朝向层叠瓶的底部延伸的吸入管的泵和按压头的排出器组合而构成排出容器的情况下,存在伴随着内容物的排出,内层以向上方逐渐上升(升起)的方式减容变形,例如内层堵塞吸入管的吸入口的情况。另外,即使在不组合上述排出器的层叠瓶中,内层的减容变形后的形状对于每个层叠瓶而言容易存在差别,内容物的排出有可能不稳定。在这样内层升起的层叠瓶中,有可能导致排出不良、内容物的残留量增加(在排不出来的时刻的瓶内残留量的增加)。
因此,已知有在层叠瓶的瓶底部,设置将外层和内层一体保持的卡止部,在减容变形时抑制内层的升起的层叠瓶(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以往,例如已知有如下述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层叠瓶。
该层叠瓶具备外层和收容有内容物且伴随着内容物的减少能够减容变形的具有挠性的内层。上述内层以能够剥离的方式层叠于外层的内表面。在上述外层中的位于瓶底部的底部部分,形成有将外部空气吸入到外层与内层之间的吸气狭缝部。
在该层叠瓶中,排出内层内的内容物时,通过将外部空气从吸气狭缝部吸入到内层与外层之间,能够维持外层的形状且使内层减容变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12462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078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层叠瓶中,存在内层的保持不充分,伴随着减容变形内层升起的情况,依然留有导致排出不良等的可能性。
本发明考虑到上述情况而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抑制内层的升起的层叠瓶。
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层叠瓶中,对于在内层与外层之间顺畅地吸入外部空气存在改善的余地。此外,在内层与外层之间不吸入外部空气的情况下,存在例如难以排出内层内的内容物的可能性。
本发明考虑到这样的情况而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内层与外层之间顺畅地吸入外部空气的层叠瓶。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出了以下的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形态的层叠瓶为有底筒状,具备外层和在收容有内容物的同时伴随内容物的减少能够减容变形的具有挠性的内层,且所述内层能够剥离地层叠在所述外层的内表面。在所述外层中的位于瓶底部的底部部分,形成有将所述内层夹在中间而保持的保持棱。在所述底部部分的与所述保持棱不同的位置,形成有将外部空气吸入到所述外层与所述内层之间的吸气孔。另外,在所述底部部分中,形成有包围所述吸气孔而配置且朝向瓶的轴向的外侧延伸的围绕壁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形态的层叠瓶,由于能够通过吸气孔将外部空气吸入到外层与内层之间,所以能够仅使内层从外层剥离而减容变形(收缩变形),由此能够使内容物例如排出等。此时,由于形成于外层的底部部分的保持棱以将内层夹在中间的方式保持,所以能够有效地防止在减容变形时内层的升起。
这样,由于能够有效地抑制内层的升起,所以能够高精度地控制内层的减容变形。另外,例如在该层叠瓶安装具有延伸到瓶底部附近为止的吸入管的排出器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内层堵塞吸入管的吸入口。因此,能够防止导致排出不良、内容物的残留量增加等。
另外,由于在外层的底部部分形成围绕壁部,所以例如使用者的手指、与该层叠瓶接触的接地面等接触到瓶底部时,能够通过围绕壁部限制这些手指、接地面等到达吸气孔。由此,能够抑制水分、尘埃等通过吸气孔进入到外层与内层之间,或堵塞吸气孔而使吸气孔关闭。因此,能够可靠地使内层减容变形。
另外,可以在所述底部部分的与所述保持棱不同的位置,形成第一凹部,该第一凹部在底壁形成所述吸气孔,并且侧壁构成所述围绕壁部。
在该情况下,由于在第一凹部的底壁形成有吸气孔且第一凹部的侧壁构成围绕壁部,所以能够实现该层叠瓶的构造的简单化和制造的简便化。
另外,由于吸气孔形成于第一凹部的底壁,所以能够通过第一凹部的凹棱效果(凹棱构造)加强外层的底部部分的形成有吸气孔的部分。由此,能够抑制因在例如内层减容变形时施加到外层的外力等引起的吸气孔的开口面积的不期望的扩大。因此,能够高精度地使内层减容变形。
另外,所述保持棱可以以沿瓶的径向延伸的方式设置,所述吸气孔在所述底部部分上以沿所述保持棱的延长线延伸的方式被设置在所述保持棱的延长线上。
在该情况下,由于保持棱沿以瓶轴为中心的瓶的径向而形成,所以制造层叠瓶时,在外层容易地易于形成保持棱,并且保持棱容易将内层夹在中间而易于可靠地进行保持。并且,由于可以在保持棱的延长线上,沿该延长线形成吸气孔,所以易于同时制成保持棱和吸气孔。
另外,由于吸气孔形成于瓶底部,所以通常载置瓶时能够隐藏吸气孔,例如能够使瓶主体部遍及整周地为平滑面等。因此,能够防止该层叠瓶的外观性、装饰性的降低。
另外,可以在上述底部部分形成有一对第二凹部,该一对第二凹部配置成与上述吸气孔平行地延伸,并且将上述吸气孔夹在中间。
在该情况下,由于以与吸气孔平行地延伸且将吸气孔夹在中间的方式配置一对第二凹部,所以通过第二凹部的凹棱效果(凹棱构造)加强外层的底部部分,从而能够抑制吸气孔的开口面积的不期望的扩大。另外,通过在外装的底部部分将吸气孔夹在中间而配置第二凹部,能够使吸气孔变得不明显。因此,能够提高该层叠瓶的外观性,能够将该层叠瓶易于设计成外观设计优良的瓶。
另外,由于一对第二凹部将吸气孔夹在中间,例如使用者的手指接触到瓶底部时,能够使外层中的形成有第二凹部的部分挠曲变形,能够可靠地抑制手指到达吸气孔。
另外,上述瓶底部可以具备位于其外周缘部的接地部和从瓶的径向的内侧连接于所述接地部且向瓶内侧底部升高的凹陷部,所述保持棱和所述吸气孔可以形成于所述凹陷部。
在该情况下,由于保持棱和吸气孔形成于瓶底部中的底部升高的凹陷部,所以即使以朝向瓶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保持棱,也能够防止在将层叠瓶载置于载置面时保持棱干扰载置面,能够确保层叠瓶的载置稳定性。另外,难以阻碍通过吸气孔的外部空气的吸入,并且水分、尘埃等不易通过吸气孔进入外层与内层之间。
另外,所述保持棱可以配置成与瓶轴不同的位置,所述外层的沿瓶的周向的一部分和所述内层的沿所述瓶的周向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固定部而相互固定,所述固定部可以位于隔着所述瓶轴与所述保持棱沿瓶的径向相对侧。
在该情况下,通过保持棱和固定部,内层在位于隔着瓶轴的瓶的径向的彼此相对侧的两个部分上被保持在外层。因此,例如能够使内层伴随着减容变形而在瓶中心附近平坦地均衡地收缩等,从而能够使内容物的残留量进一步减少。
另外,上述外层可以形成为能够挤压变形。
在情况下,由于外层形成为能够挤压变形,例如通过使外层挤压变形而使内层的内压上升,能够通过瓶口部排出内层内的内容物。由此,例如能够使该层叠瓶的用途更广泛等。
本发明的第二形态的层叠瓶为有底筒状,具备外层和在收容有内容物的同时伴随着内容物的减少能够减容变形的具有挠性的内层,且所述内层能够剥离地层叠在所述外层的内表面。在所述外层中的位于瓶底部的底部部分,形成有在所述外层与所述内层之间吸入外部空气的吸气狭缝部和朝向该层叠瓶的内侧突出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沿着与所述吸气狭缝部延伸的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延伸。另外,所述突出部配设成相对于所述吸气狭缝部在所述交叉方向相邻。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形态,由于在外层的底部部分形成有突出部,所以在该底部部分中的配设有突出部的部分与其它的部分之间,能够使外层与内层的紧密贴合强度不同,能够在瓶底部形成内层与外层的紧密贴合强度的分布。由此,在使内层减容变形时,能够易于产生作为内层和外层的剥离的起点的起点部分,能够从外层可靠地剥离内层。
另外,由于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在上述交叉方向延伸,所以能够以沿突出部的方式在上述交叉方向产生前述的起点部分。因此,能够在瓶底部从吸气狭缝部的开口周缘部侧朝向瓶的外周缘部侧延伸起点部分发生剥离而形成于内层与外层之间的剥离空间。
并且,由于突出部相对于吸气狭缝部在上述交叉方向相邻地配设,所以能够从吸气狭缝部向前述的剥离空间迅速地吸入外部空气。
以上,使内层减容变形时,在瓶底部以沿突出部延伸的方式形成剥离空间,能够易于使从吸气狭缝部吸入的外部空气通过该剥离空间朝向瓶底部中的外周缘部侧流通。即,能够从吸气狭缝部在内层与外层之间顺畅地吸入外部空气。由此,能够例如实现内容物的良好的排出、操作性的提高以及内层的断裂的抑制等。
此外,在这种层叠瓶中,排出收容在内层内的内容物而使内层减容变形后,使内层通过残留在该内层内的内容物的负载朝向外层的底部部分变形,从而再次层叠于外层。
另外,为了调整使内层从外层剥离而需要的力的程度,在层叠瓶的成形之后且将内容物收容在内层内之前,例如在将内层内的空气排出到外部并使内层减容变形而从外层剥离后,向内层内供给空气而使内层膨胀变形,使内层再次层叠于外层等,由此调整内层的外表面与外层的内表面的紧密贴合接触的程度。
如上所述,在这种层叠瓶中,内层发生减容变形并使内层的底部部分从外层的底部部分剥离后,例如通过由内容物施加到内层的负载、向内层内供给的空气等,使内层再次层叠于外层的底部部分。
此时,由于在外层的底部部分形成有突出部,所以内层再次层叠于外层的底部部分时,外层的突出部的表面和内层的表面不紧密贴合,能够在两者之间易于形成中间缝隙。在该层叠瓶中,由于能够与前述的剥离空间同样地以沿突出部的方式在上述交叉方向产生中间缝隙,所以在使内层再次减容变形时,能够易于使从吸气狭缝部吸入的外部空气通过该中间缝隙朝向瓶底部中的外周缘部侧流通。因此,即使内层的底部部分从外层的底部部分剥离后,再次层叠的情况下,也能够从吸气狭缝部在内层与外层之间顺畅地吸入外部空气。
另外,上述突出部可以在上述交叉方向呈直线状延伸。
在该情况下,由于突出部在上述交叉方向呈直线状延伸,能够在上述交叉方向呈直线状地形成前述的剥离空间、中间缝隙,能够易于使外部空气顺畅地流通剥离空间、中间缝隙。
另外,所述突出部可以在所述底部部分分别设置在以将所述吸气狭缝部夹在中间的方式配置的多个部位。
在该情况下,由于多个突出部配设成将吸气狭缝部夹在中间,所以能够遍及瓶底部的宽广的范围形成前述的剥离空间、中间缝隙,能够从吸气狭缝部在内层与外层之间进一步顺畅地吸入外部空气。
另外,可以在所述底部部分,形成有包围所述吸气狭缝部而配置且朝向沿瓶的轴向的外侧而延伸的围绕壁部。
在该情况下,由于在外层的底部部分形成有围绕壁部,所以例如使用者的手指、与该层叠瓶接触的接地面等在接触到瓶底部时,能够通过围绕壁部限制这些手指、接地面等到达吸气狭缝部。由此,能够抑制水分、尘埃等通过吸气狭缝部进入外层与内层之间,或堵塞吸气狭缝部而使吸气狭缝部关闭。因此,能够可靠地使内层减容变形。
另外,在所述底部部分,可以形成有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凹部在底壁形成有所述吸气狭缝部,并且侧壁构成所述围绕壁部。
在该情况下,由于在第一凹部的底壁形成有吸气狭缝部且第一凹部的侧壁构成围绕壁部,所以能够实现该层叠瓶的构造的简单化和制造的简便化。
另外,由于吸气狭缝部形成于第一凹部的底壁,所以通过第一凹部的凹棱效果(凹棱构造)加强外层的底部部分的形成有吸气狭缝部的部分。由此,能够抑制因例如内层发生减容变形时施加到外层的外力等引起的吸气狭缝部的开口面积的不期望的扩大。因此,能够使内层高精度地减容变形。
另外,在所述底部部分,可以形成有配置成与所述吸气狭缝部平行延伸且将所述吸气狭缝部夹在中间的一对第二凹部。
在该情况下,由于一对第二凹部配置成与吸气狭缝部平行地延伸,且将吸气狭缝部夹在中间,所以通过第二凹部的凹棱效果(凹棱构造)加强外层的底部部分,从而能够在抑制吸气狭缝部的开口面积的不期望的扩大的同时,通过在外层的底部部分将吸气狭缝部夹在中间地配置第二凹部,能够使吸气狭缝部不显眼。因此,能够提高该层叠瓶的外观性,能够易于将该层叠瓶设计成外观设计优良的瓶。
另外,由于一对第二凹部将吸气狭缝部夹在中间,所以例如在使用者的手指接触到瓶底部时,能够逐个抑制并减小第二凹部的变形,同时使外层中的形成有第二凹部的部分较大地挠曲变形。因此,例如在形成有上述围绕壁部的情况下,能够可靠地抑制手指到达吸气狭缝部等。
另外,在所述底部部分的位于所述吸气狭缝部的延长线上的部分,将所述内层夹在中间而保持的保持棱可以设置成沿所述延长线而延伸。
在该情况下,由于在外层的底部部分的位于上述延长线上的部分,保持棱沿上述延长线延伸,所以例如能够使吸气狭缝部和保持棱这两者配置在将该层叠瓶成形的模具分模线上,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形成吸气狭缝部和保持棱。
另外,所述外层可以形成为能够挤压变形。
在该情况下,由于外层形成为能够挤压变形,所以例如通过使外层挤压变形而使内层的内压上升,能够通过瓶口部排出内层内的内容物等。由此,例如能够使该层叠瓶的用途更广泛等。
本发明的第三形态的层叠瓶是有底筒状,具备外层和在收容有内容物的同时伴随着内容物的减少能够减容变形的具有挠性的内层,且所述内层能够剥离地层叠在所述外层的内表面。在所述外层中的位于瓶底部的底部部分,形成有将所述内层夹在中间而保持的保持棱。在所述外层的一部分,形成有在所述外层与所述内层之间吸入外部空气的吸气孔。另外,所述保持棱在所述底部部分分别设置在以沿瓶的径向隔着瓶轴的方式具有间隔地配置的一对部位。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形态的层叠瓶,由于能够通过吸气孔在外层与内层之间吸入外部空气,所以能够仅使内层从外层剥离而减容变形(收缩变形),由此能够例如排出内容物等。此时,由于形成于外层的底部部分的保持棱以将内层夹在中间的方式保持,所以能够有效地防止在减容变形时内层升起。并且,由于在外层的底部部分以沿瓶的径向隔着瓶轴的方式具有间隔地配置一对保持棱,所以能够可靠地保持以沿瓶的径向隔着瓶轴的方式配置于内层的底部部分的两个的部分。因此,在内层的减容变形时,例如能够抑制仅内层的底部部分中将瓶轴夹在中间的两个部分中的单侧升起,能够高精度地控制内层的减容变形。
以上,由于能够有效地抑制内层的升起,并且能够高精度地控制内层的减容变形,所以即使在例如该层叠瓶安装了具有延伸到瓶底部附近为止的吸入管的排出器,也能够防止内层堵塞其吸入口等。因此,能够防止导致排出不良、内容物的残留量增加等。
并且,由于通过保持棱将沿瓶的径向隔着瓶轴配置于内层的底部部分的两个部分保持,能够广范围地保持内层的底部部分,所以能够使没有保持的内层的底部部分的剩余的部分(可能升起的范围)更窄。因此,能够抑制在内容物残留于内层的底部部分的状态下,内层与内容物一起升起,从该点出发,也能够期待残留量减少的效果。
另外,一对所述保持棱可以设置成在沿瓶的径向延伸的同一直线上,沿该直线延伸,所述吸气孔可以在所述底部部分设置成在位于一对所述保持棱之间的部分,沿所述直线延伸。
在该情况下,由于一对所述保持棱设置成在沿瓶的径向延伸的同一直线上,沿该直线延伸,各保持棱沿以瓶轴为中心的瓶的径向而形成,所以在制造层叠瓶时,容易地易于在外层形成保持棱,并且保持棱容易将内层夹在中间而易于可靠地保持。并且,由于可以在配置有一对保持棱的直线上形成吸气孔,所以易于同时制成保持棱和吸气孔。
另外,由于吸气孔形成于瓶底部,所以能够在通常载置瓶时隐藏吸气孔,能够使例如瓶主体部遍及整周上为平滑面等。因此,能够防止外观性、装饰性的降低。
另外,由于吸气孔以沿上述直线延伸的方式设置于外层的底部部分的位于一对保持棱之间的部分,所以在能够通过一对保持棱而有效地抑制内层的升起的同时,能够使从位于两保持棱之间的吸气孔吸入的外部空气在内层和外层之间沿瓶的周向差别小地分散,能够进一步高精度地减容变形内层。
另外,如上所述,由于能够可靠地保持内层的底部部分的以沿瓶的径向将瓶轴夹在中间的方式配设的两个部分,所以也能够可靠地抑制内层的底部部分中的这两个部分以及位于这两个部分之间且与吸气孔对置的部分的升起。并且,由于吸气孔配置在一对保持棱之间,所以能够限制吸气孔沿上述直线在瓶的径向的不期望的扩大,例如能够确保该层叠瓶的外观性等。此外,即使例如通过使该层叠瓶沿瓶的径向挤压变形而排出内容物,在排出内容物时对外层施加较大的外力的情况下,也能够限制前述的吸气孔的扩大。由此,能够确保该层叠瓶的外观性,并且在使层叠瓶挤压变形时,能够有效地抑制外层与内层之间的外部空气通过吸气孔过度地逆流到外部,能够顺畅地排出内容物。
另外,所述瓶底部可以具备:位于其外周缘部的接地部和从瓶的径向的内侧连接所述接地部且向瓶内侧底部升高的凹陷部,所述保持棱和所述吸气孔可以形成于所述凹陷部。
该情况下,由于保持棱和吸气孔形成于瓶底部中的底部升高的凹陷部,所以即使将保持棱形成为朝向瓶外侧突出,也能够防止在将层叠瓶载置于载置面时保持棱干扰载置面,能够确保层叠瓶的载置的稳定性。另外,难以阻碍通过吸气孔的外部空气的吸入,并且水分、尘埃等不易通过吸气孔进入外层与内层之间。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层叠瓶,能够有效抑制内层的升起,能够防止排出不良、内容的残留量增加等。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层叠瓶,能够将外部空气顺畅地吸入到内层与外层之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层叠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图,是排出帽安装于瓶的状态下的纵剖视图(一部分侧面图)。
图2是图1的2-2线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层叠瓶的瓶底部的俯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瓶底部的4-4线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图4所示的保持棱的5-5线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图6是图4所示的瓶底部的6-6线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图7是图4所示的瓶底部的6-6线箭头方向的剖视图,是表示使用者的指接触到瓶底部的状态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层叠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图,是排出器安装于瓶的状态下的侧面图(一部分剖视图)。
图9是图8所示的层叠瓶的剖视图(一部分侧面图)。
图10是图9的10-10线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图11是图9所示的层叠瓶的瓶底部的俯视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瓶底部的12-12线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保持棱的13-13线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图14是图12所示的瓶底部的14-14线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图15是图12所示的瓶底部的14-14线箭头方向的剖视图,是表示使用者的手指接触到瓶底部的状态的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层叠瓶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图,是排出帽安装于瓶的状态的纵剖视图(一部分侧面图)。
图17是图16的17-17线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图18是图16所示的层叠瓶的瓶底部的俯视图。
图19是图18所示的瓶底部的19-19线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图20是图19所示的瓶底部的20-20线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图21是图19所示的瓶底部的20-20线箭头方向的剖视图,是表示使用者的手指接触到瓶底部的状态的图。
图22是图19所示的保持棱的22-22线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图23是图18所示的瓶底部的23-23线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图24是图18所示的瓶底部的23-23线箭头方向的剖视图,是表示内层从外层的底部部分剥离后,再次被层叠的状态的图。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层叠瓶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图,是排出器安装于瓶的状态下的侧面图(一部分剖视图)。
图26是图25所示的层叠瓶的剖视图(一部分侧面图)。
图27是图26的27-27线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图28是图26所示的层叠瓶的瓶底部的俯视图。
图29是图28所示的瓶底部的29-29线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图30是图29所示的瓶底部的30-30线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图31是图29所示的瓶底部的30-30线箭头方向的剖视图,是表示使用者的手指接触到瓶底部的状态的图。
图32是图29所示的保持棱的32-32线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图33是图28所示的瓶底部的33-33线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图34是图28所示的瓶底部的33-33线箭头方向的剖视图,是表示内层从外层的底部部分剥离后,再次被层叠的状态的图。
图35是表示本发明的层叠瓶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图,是排出器安装于瓶的状态下的侧面图(一部分剖视图)。
图36是图35所示的层叠瓶的瓶底部的俯视图。
图37是图36所示的瓶底部的37-37线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图38是图37所示的保持棱的38-38线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图39是表示本发明的层叠瓶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是瓶底部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1、101、201、301、401、440:层叠瓶
2、102、202、302、402:外层
3、103、203、303、403:内层
12、112、212、312、412:瓶底部
12a、112a、412a:接地部
12b、112b、412b:凹陷部
30、130、230、330、430:保持棱
31、131、431:吸气孔
231、331:吸气狭缝部
34、134、234、334:围绕壁部
35、135、235、335:固定部
36、136、236、336:第一凹部
37、137、237、337:第二凹部
L、L1、L2、L3:延长线
L4:直线
O、O1、O2、O3、O4:瓶轴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层叠瓶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层叠瓶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层叠瓶101是具备形成为能够挤压变形的外层102和在收容有未图示的内容物的同时伴随着内容物的减少能够减容变形(收缩变形)的具有挠性的内层103,且内层103能够剥离地被层叠在外层102的内表面的有底筒状的层离瓶(层叠剥离型容器)。
应予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层”是指构成层叠瓶101的外层部分的外部容器,“内层”是指构成层叠瓶101的内层部分的内部容器(内部袋)。外层102和内层103均具有挠性,但外层102具有能够自立的程度的刚性。“挤压变形”是指例如使用者的手指等按压外层102(外部容器)的沿长边方向的中间部分(将中间部分的宽度变窄)时的变形。
应予说明,外层102和内层103例如可以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酯树脂或聚萘二甲酸树脂等聚酯树脂、聚乙烯树脂或聚丙烯树脂等聚烯烃树脂、尼龙等聚酰胺树脂、或者乙烯乙烯醇共聚合成树脂等而形成。这些树脂以外层102和内层103能够剥离(不具有相溶性)的组合而使用。
对于该层叠瓶101而言,瓶口部110、瓶主体部111以及瓶底部112沿着瓶轴O1方向按顺序连续设置。应予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沿着瓶轴O1,将瓶口部110侧称为上侧,将瓶底部112侧称为下侧,将与瓶轴O1正交的方向称为瓶的径向,将绕瓶轴O1旋转的方向称为瓶的周向。应予说明,瓶轴O1是指层叠瓶101的中心轴。
瓶主体部111从上侧向下侧直径逐渐扩大。瓶主体部111形成为在沿瓶轴O1方向的该层叠瓶101的纵剖视图中,朝向瓶的径向的外侧凸出的凸曲面状。
应予说明,外层102是能够挤压变形的容器,通过该外层102的挤压变形能够减容变形内层103。外层102形成为能够弹性变形,外层102中的位于瓶主体部111的主体部部分能够朝向瓶的径向的内侧进行弹性变形。即,即使在外层102施加外力而挤压变形的情况下,如果解除施加外力也能够恢复到图1所示的形状。
瓶口部110配置成从瓶主体部111的上端开口部朝向上方延伸,并且与瓶主体部111同轴。
在瓶口部110,安装有具有排出口40的排出帽41,该层叠瓶101和排出帽41构成从排出口40排出收容在层叠瓶101内的内容物的排出容器42。
排出帽41根据内层103的内压切换内层103内与排出口40的连通及其切断。排出帽41具备中栓部43、主体部44和盖部45。
中栓部43具备配置在瓶口部110的上端开口部上的基底部46、在瓶轴O1方向贯通基底部46的收容筒部47以及收容在收容筒部47内的阀体部48。基底部46和收容筒部47均配置成与瓶轴O1同轴,这些基底部46和收容筒部47一体形成。
基底部46形成为表面和背面朝向瓶轴O1方向的环板状。基底部46具备位于瓶的径向的外侧的外周部49、位于瓶的周向的内侧的内周部50以及沿瓶轴O1方向延伸并且连结外周部49和内周部50的台阶部51。内周部50位于外周部49的下侧。
在外周部49,与瓶轴O1同轴地设置有直立筒部52和第一密封筒部53。直立筒部52从外周部49朝向上方延伸。第一密封筒部53从外周部49朝向下方延伸,液密地嵌合在瓶口部110内。
收容筒部47的外周面中的瓶轴O1方向的中央部与基底部46的内周缘部连结,收容筒部47从基底部46向瓶轴O1方向的两侧(上侧和下侧)突出。在收容筒部47中的位于与瓶轴O1方向的中央部相比靠下侧的部分,设置有从上侧朝向下侧直径逐渐缩小的缩径部54(阀座部)。
在收容筒部47的内周面,设置有沿瓶轴O1方向延伸的凸棱部55。在瓶的周向具有间隔地设置多个凸棱部55,多个凸棱部55构成环状的棱列。凸棱部55从缩径部54朝向上方延伸,凸棱部55的上端部位于收容筒部47中的与瓶轴O1方向的中央部相比靠上侧。在凸棱部55的上端部,设置有朝向瓶的径向的内侧而突出的限位器部55a。
阀体部48以沿瓶轴O1方向能够移动的方式收容在收容筒部47内。阀体部48在上述棱列内,能够在凸棱部55朝向瓶的径向的内侧的表面上沿瓶轴O1方向滑动,能够朝向上方移动地落位在缩径部54的内周面上。阀体部48是形成为球状的所谓的球阀。
主体部44形成为有顶筒状且外装于瓶口部110。在主体部44中的上端部内,嵌合有基底部46,在主体部44中位于与上端部相比靠下侧的部分与瓶口部110的外周面旋紧。
主体部44中设置有垂下筒部56和排出筒部57。垂下筒部56从主体部44朝向下方延伸,嵌合在台阶部51内。排出筒部57的直径比垂下筒部56的直径小,并且从主体部44朝向上方延伸。
排出筒部57的内周面从下侧朝向上侧直径逐渐扩大。排出筒部57的轴线沿着瓶轴O1延伸,并且相对于瓶轴O1向瓶的径向偏移。
应予说明,以下,将与排出筒部57的轴线和瓶轴O1这两个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为前后方向,沿着前后方向,将排出筒部57的轴线侧称为后侧,将瓶轴O1侧称为前侧。即,图1的纸面左侧为前侧,纸面右侧为后侧。
排出筒部57能够通过收容筒部47内与内层103内连通,在排出筒部57的上端部内设置有上述排出口40。排出筒部57中设置有连通该排出筒部57内和收容筒部47内的第二密封筒部58。第二密封筒部58从排出筒部57的内周面朝向下方延伸。第二密封筒部58配置成与瓶轴O1同轴,嵌合在收容筒部47的上端部内。
排出口40和内层103内能够通过由收容筒部47内、第二密封筒部58内以及排出筒部57内构成的连通路59而连通,通过排出口40和内层103内的连通路59的连通被落位于缩径部54的阀体部48切断。
盖部45形成为有顶筒状,能够装卸地外嵌于主体部44的上端部。盖部45从外侧覆盖排出口40,并能够开合地封闭排出口40。盖部45经由铰接部60与主体部44连结。铰接部60将在主体部44和盖部45各自的位于后侧的部分彼此相互连结。铰接部60将盖部45与主体部44在围绕该铰接部60的前侧和后侧之间能够转动地连结。
盖部45中设置有第三密封筒部61和限制部62。这些第三密封筒部61和限制部62均配置成与瓶轴O1同轴。
第三密封筒部61的下端部能够装卸地嵌合在第二密封筒部58内,切断通过连通路59的内层103内和排出口40的连通。
限制部62配置在瓶轴O1上,形成为沿瓶轴O1延伸的棒状。限制部62的直径形成为比第三密封筒部61的直径小。限制部62的下端部位于收容筒部47内,与上述限位器部55a在瓶轴O1方向配置于大致相同的位置。限制部62限制阀体部48的朝向上侧的移动。
从图1到图4所示,瓶底部112连续设置于瓶主体部111,并且具备位于瓶底部112的外周缘部的接地部112a和从瓶的径向的内侧连接到接地部112a且向瓶内侧底部升高的凹陷部112b。
在外层102中的位于瓶底部112的底部部分,分别形成有将内层103夹在中间并保持为一体的保持棱130、在外层102与内层103之间吸入外部空气的吸气孔131(吸入槽)、以及朝向瓶轴O1方向的内侧凹陷的第一凹部136和第二凹部137。保持棱130、吸气孔131、第一凹部136以及第二凹部137形成于瓶底部112中的凹陷部112b。
保持棱130从凹陷部112b朝向下方(朝向瓶外侧)突出。保持棱130的棱高度是可收入凹陷部112b的凹陷内的程度。
如图4所示,保持棱130设置成沿瓶的径向延伸,保持棱130的沿瓶的径向的大小即长度小于瓶底部112的半径。在避开瓶轴O1的位置(与瓶轴O1不同的位置)仅设置一个保持棱130。保持棱130中的瓶的径向的外侧的端部与接地部112a的内周缘连接,瓶的径向的内侧的端部呈相对于瓶轴O1倾斜的直线状延伸。应予说明,图4的纸面上侧为垂直方向上侧。
另外,保持棱130例如通过吹塑成形将外层102和内层103以能够层叠剥离的状态成形后,如图5所示,通过在以外层102的一部分将内层103的底部部分的一部分夹在中间的状态下从瓶的径向的两侧施加外力而粘合形成。
换句话说,优选通过在吹塑成形时利用模具夹断部将作为保持棱130的部分夹在中间而形成,此时,保持棱130在模具分模线上沿着该分模线而形成。应予说明,在形成保持棱130时,更优选为利用向夹断部突出地设置的销,可以将横穴状的凹孔132以其开口方向交替逆向的方式沿保持棱130的长边方向形成多个。即,多个凹孔132交替地形成于保持棱130的两个侧面。如此,能够使压接外层102和内层103的压接部133(咬合部)沿着保持棱130交替地配置,能够有效地提高内层103的保持的可靠性。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凹部136形成于外层102的底部部分的避开保持棱130的位置(与保持棱130不同的位置)。第一凹部136形成为在外层102的底部部分的保持棱130的延长线L1上,沿该延长线L1延伸。
第一凹部136沿瓶的径向横跨瓶轴O1。应予说明,上述延长线L1与上述分模线一致。
一对第二凹部137与第一凹部136平行地延伸,并以将第一凹部136夹在中间的方式与第一凹部136并列地配置。第二凹部137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与第一凹部136的长度和宽度相同。
如图6所示,第一凹部136和第二凹部137通过使瓶底部112的一部分朝向沿瓶轴O1方向的内侧膨胀而凹陷。第一凹部136和第二凹部137各自的宽度从瓶轴O1方向的外侧朝向内侧逐渐变窄。如图7所示,第一凹部136和第二凹部137的宽度比使用者的手指宽度窄,在第一凹部136和第二凹部137内不能进入手指F1。
如图3所示,吸气孔131形成于外层102的底部部分的避开保持棱130的位置(与保持棱130不同的位置)。吸气孔131形成于第一凹部136的底壁表面(底壁)。吸气孔131在第一凹部136的底壁面的保持棱130的延长线L1上沿该延长线L1地形成。如图3和图4所示,吸气孔131是呈直线状延伸的狭缝,遍及第一凹部136的底壁表面的全长(长边方向的全长)延伸,在瓶的径向横跨瓶轴O1。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层102的底部部分,形成有遍及整周地配置于吸气孔131的开口周缘部且以包围吸气孔131的周围的方式朝向沿瓶轴O1方向的外侧延伸(突出)的围绕壁部134。在图示的例子中,围绕壁部134由上述第一凹部136的侧壁面(侧壁)构成,该围绕壁部134在整周上连续地包围吸气孔131的周围。应予说明,如图6所示,虽然围绕壁部134包围吸气孔131,但配置为远离吸气孔131的开口周缘。即,由围绕壁部134构成的开口部的直径(开口宽度)设定为大于吸气孔131的开口直径(开口宽度)。
如图1和图2所示,外层102的沿瓶的周向的一部分和内层103的沿瓶的周向的一部分通过固定部135相互固定。固定部135例如为粘合层,将内层103相对于外层102不能剥离地粘接。固定部135在位于隔着瓶轴O1与保持棱130沿瓶的径向相对侧的部分,形成为遍及瓶主体部111的全长(沿长边方向的全长)沿瓶轴O1方向延伸的带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135在瓶主体部111,从连结于瓶底部112的下端部朝向瓶的径向的内侧延伸,也形成于瓶底部112。即,该固定部135跨越瓶主体部111和瓶底部112这两者而设置。
(层叠瓶的作用)
接下来,对从具有这样构成的层叠瓶101的排出容器42排出内容物的情况进行说明。
此时,首先,如图1所示,使排出帽41的盖部45绕铰接部60转动而敞开排出口40后,例如通过使层叠瓶101的外层102挤压变形(弹性变形),从而使内层103与外层102一起变形而减容,使内层103的内压上升。这样,阀体部48离开缩径部54,通过连通路59连通内层103内和排出口40,并且收容于内层103的内容物通过连通路59从排出口40排出。
之后,例如如果通过停止或解除层叠瓶101的挤压变形等,内层103的内压的升起停止或内层103的内压降低,则阀体部48复位移动而落位在缩径部54,停止内容物的排出。
此时,若解除层叠瓶101的挤压变形,则外层102将要复位移动的同时阀体部48落位在缩径部54,外部空气不易流入在内层103内,所以在外层102与内层103之间产生负压,通过吸气孔131在外层102与内层103之间吸入外部空气。由此,如图1所示的双点划线那样,即使外层102复位移动,也能够使内层103从外层102剥离而减容变形。此时,由于形成于外层102的底部部分的保持棱130将内层103夹在中间并保持为一体,所以能够有效地防止内层103升起。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135位于隔着瓶轴O1与保持棱130沿瓶的径向相对侧,并且固定部135遍及瓶主体部111的全长在瓶轴O1方向延伸,固定部135也配置在瓶主体部111中的连结于瓶底部112的下端部,所以不仅通过保持棱130,还能够通过固定部135防止内层103的升起。
应予说明,如本实施方式,在固定部135位于隔着瓶轴O1与保持棱130沿瓶的径向相对侧,并且固定部135跨越瓶主体部111和瓶底部112这两者而设置的情况下,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内层103的升起。
这样,在内层103从外层102剥离,在外层102与内层103之间设置有中间空间的状态下,为了再次排出内容物而使层叠瓶101的外层102挤压变形时,通过使上述中间空间的内压上升,从而外层102通过中间空间(中间空间内的气体)间接地挤压内层103而减容变形。另外,此时,通过将上述中间空间的内压(气体)通过吸气孔131释放到外部,也能够使上述中间空间缩小或者消失,使外层102的内周面与内层103的外周面抵接,外层102直接挤压内层103并使其减容变形。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层叠瓶101,能够有效抑制内层103的升起,所以例如能够高精度地控制内层103的减容变形等。因此能够防止排出不良或内容物的残留量增加等。
另外,由于外层102形成为能够挤压变形,例如通过使外层102挤压变形而使内层103的内压上升,能够通过瓶口部110排出内层103内的内容物等。由此,例如能够使该层叠瓶101的用途更广泛等。
另外,由于在外层102的底部部分形成围绕壁部134,所以如图7所示,例如使用者的手指F1或与该层叠瓶101接触的未图示的接地面等与瓶底部112接触时,能够通过围绕壁部134限制这些手指F1或接地面等到达吸气孔131。由此,能够抑制水分、尘埃等通过吸气孔131进入外层102与内层103之间或堵塞吸气孔131而使吸气孔131关闭。由于能够适当地维持通过吸气孔131进行的通气,所以通过外部空气的流入能够可靠地使内层103减容变形。
另外,由于在第一凹部136的底壁面形成有吸气孔131且第一凹部136的侧壁面构成围绕壁部134,所以能够实现该层叠瓶101的构造的简单化和制造的简便化。
另外,由于吸气孔131形成于第一凹部136的底壁面,所以能够通过第一凹部136的凹棱效果加强外层102的底部部分中的形成有吸气孔131的部分。由此,能够抑制因例如使内层103减容变形时施加到外层102的外力等引起的吸气孔131的开口面积的不期望的扩大,能够高精度地使内层103减容变形。
另外,由于保持棱130沿以瓶轴O1为中心的瓶的径向而形成,所以在制造层叠瓶101时,能够容易地易于将保持棱130形成于外层102,并且,保持棱容易地将内层103夹在中间并易于可靠地保持。并且,由于可以在保持棱130的延长线L1上,沿该延长线L1形成吸气孔131,所以易于同时制成保持棱130和吸气孔131。
另外,由于吸气孔131设置成在保持棱130的延长线L1上沿该延长线L1延伸,所以通过调整保持棱130的长度,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调整吸气孔131的长度。由此,例如在外层102与内层103之间变成负压时等,能够容易地高精度地控制吸气孔131的扩开的程度,例如能够抑制吸气孔131的不期望的大幅度扩开。
另外,由于吸气孔131形成于瓶底部112,所以能够在通常载置瓶时隐藏吸气孔131,例如能够将瓶主体部在整周上形成为平滑面等。因此,能够防止该层叠瓶101的外观性、装饰性的降低。
另外,由于一对第二凹部137与吸气孔131平行地延伸,以将吸气孔131夹在中间的方式与吸气孔131并列地配置,所以通过第二凹部137的凹棱效果加强外层102的底部部分,从而在抑制吸气孔131的开口面积的不期望的扩大的同时,通过在外层102的底部部分隔着吸气孔131配置第二凹部137,能够使吸气孔131不显眼。因此,能够提高该层叠瓶101的外观性,能够易于将该层叠瓶101设计成外观设计优良的瓶。
另外,由于一对第二凹部137将吸气孔131夹在中间,所以例如如图7所示,使用者的手指F1接触到瓶底部112时,能够使外层102中的形成有第二凹部137的部分挠曲变形,能够可靠地抑制手指F1到达吸气孔131。
另外,由于保持棱130和吸气孔131形成于瓶底部112中的底部升高的凹陷部112b,所以即使使保持棱130朝向瓶外侧突出地形成,也能够在将层叠瓶101载置于载置面时,防止保持棱130干扰载置面,能够确保层叠瓶101的载置稳定性。另外,难以阻碍通过吸气孔131的外部空气的吸入,并且水分或尘埃等不易通过吸气孔131进入外层102与内层103之间。
另外,通过保持棱130和固定部135,内层103在位于隔着瓶轴O1沿瓶的径向的彼此相对侧的两个部分上被保持在外层102,所以能够例如使内层103伴随着减容变形而在瓶中心附近平坦均衡地收缩等,从而能够使内容物的残留量进一步减少。
另外,如图1和图2所示,由于在瓶主体部111上以呈沿瓶轴O1方向延伸的带状的方式形成一个固定部135,所以在瓶主体部111的除了形成有固定部135的部分的瓶的周向的几乎整周上的大的范围,能够使外层102和内层103剥离。因此,从吸气孔131被吸入到外层102与内层103之间的外部空气到达瓶主体部111时,能够抑制该外部空气偏向于瓶主体部111中的瓶的周向的一部分,易于使该外部空气遍及瓶的周向的整周上,能够顺畅从吸气孔131进行吸气。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层叠瓶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层叠瓶的构成)
如图8至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层叠瓶1具备外层2和在收容有未图示的内容物的同时伴随着内容物的减少能够减容变形(收缩变形)的具有挠性的内层3,且内层3能够剥离的被层叠在外层2的内表面的有底筒状的层离瓶(层叠剥离型容器)。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外层”是指构成层叠瓶1的外层部分的外部容器,“内层”是指构成层叠瓶1的内层部分的内部容器(内部袋)。
此外,外层2和内层3例如可以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酯树脂或聚萘二甲酸树脂等聚酯树脂、聚乙烯树脂或聚丙烯树脂等聚烯烃树脂、尼龙等聚酰胺树脂、或者乙烯乙烯醇共聚合成树脂等而形成。这些的树脂以外层2和内层3能够剥离(不具有相溶性)的组合而使用。
对于该层叠瓶101而言,瓶口部10、瓶主体部11以及瓶底部12沿着瓶轴O方向按顺序连续设置。应予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沿着瓶轴O,将瓶口部10侧称为上侧,将瓶底部12侧称为下侧,将与瓶轴O正交的方向称为瓶的径向,将绕瓶轴O旋转的方向称为瓶的周向。应予说明,瓶轴O是指层叠瓶1的中心轴。
在瓶口部10,例如安装有排出器20。排出器20是例如利用泵而使内容物排出的泵型的排出器,具备排出器主体21和将排出器主体21与瓶口部10旋紧的安装帽22。
排出器主体21具备具有能够以上方偏压状态向下压入的直立的杆23的泵部和安装于杆23的上端部的按压头25。
上述泵部是通过杆23的压入而送出内容物的送出器。上述泵部具有一体安装于安装帽22的圆筒26和能够上下移动地插入到圆筒26内的未图示的活塞筒。
在上述活塞筒的上部,以连通状态安装有上述杆23。上述活塞筒和杆23通过未图示的螺旋弹簧被始终向上方偏压。
在圆筒26的下端部,安装有延伸到层叠瓶1的瓶底部12附近为止的吸入管27。
按压头25是将杆23向下方进行压入操作的有顶筒状的操作部件。
在按压头25中形成有与杆23连通且具有向瓶的径向的外侧开口的排出口28a的排出喷嘴28。
如图9到图12所示,瓶底部12连续设置于瓶主体部11,并且具备位于瓶底部12的外周缘部的接地部12a和从瓶的径向的内侧连接到接地部12a且向瓶内侧底部升高的凹陷部12b。
在外层2中的位于瓶底部12的底部部分,分别形成有将内层3夹在中间而保持为一体的保持棱30、在外层2与内层3之间吸入外部空气的吸气孔(吸入槽)、以及朝向瓶轴O方向的内侧凹陷的第一凹部36和第二凹部37。保持棱30、吸气孔31、第一凹部36以及第二凹部37形成于瓶底部12中的凹陷部12b。
保持棱30从凹陷部12b朝向下方(朝向瓶外侧)突出。保持棱30的棱高度是可收入凹陷部12b的凹陷内的程度。
如图12所示,保持棱30设置成沿瓶的径向延伸,保持棱30的沿瓶的径向的大小即长度小于瓶底部12的半径。在避开瓶轴O的位置(与瓶轴O不同的位置)仅设置一个保持棱30。保持棱30中的瓶的径向的外侧的端部与接地部12a的内周缘连接,瓶的径向的内侧的端部呈相对于瓶轴O倾斜的直线状延伸。应予说明,图12的纸面上侧为垂直方向上侧。
另外,保持棱30例如通过吹塑成形将外层2和内层3以能够层叠剥离的状态成形后,如图13所示,通过在以外层2的一部分将内层3的底部部分的一部分夹在中间的状态下从瓶的径向的两侧施加外力而粘合形成。
换句话说,优选通过在吹塑成形时利用模具夹断部将作为保持棱30的部分夹在中间而形成,此时,保持棱30在模具分模线上沿着该分模线而形成。应予说明,在形成保持棱30时,更优选为利用向夹断部突出地设置的销,可以将横穴状的凹孔32以其开口方向交替逆向的方式沿保持棱30的长边方向形成多个。即,多个凹孔32交替地形成于保持棱30的两个侧面。如此,能够使压接外层2和内层3的压接部33(咬合部)沿着保持棱30交替地配置,能够有效地提高内层3的保持的可靠性。
如图11和图12所示,第一凹部36形成于外层2的底部部分的避开保持棱30的位置(与保持棱30不同的位置)。第一凹部36形成为在外层2的底部部分的保持棱30的延长线L上,沿该延长线L延伸。第一凹部36沿瓶的径向横跨瓶轴O。应予说明,上述延长线L与上述分模线一致。
一对第二凹部37与第一凹部36平行地延伸,以将第一凹部36夹在中间的方式与第一凹部36并列地配置。第二凹部37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与第一凹部36的长度和宽度相同。
如图14所示,第一凹部36和第二凹部37通过使瓶底部12的一部分朝向沿瓶轴O方向的内侧膨胀而凹陷。第一凹部36和第二凹部37各自的宽度从瓶轴O方向的外侧朝向内侧逐渐变窄。
如图15所示,第一凹部36和第二凹部37的宽度比使用者的手指宽度窄,在第一凹部36和第二凹部37内内不能进入手指F。
如图11所示,吸气孔31形成于外层2的底部部分的避开保持棱30的位置(与保持棱30不同的位置)。吸气孔31形成于第一凹部36的底壁面(底壁)。吸气孔31在第一凹部36的底壁面的保持棱30的延长线L上沿该延长线而形成。如图11和图12所示,吸气孔31是沿直线状延伸的狭缝,遍及第一凹部36的底壁表面的全长(长边方向的全长)延伸,在瓶的径向横跨瓶轴O。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层2的底部部分,形成有遍及整周地配置于吸气孔31的开口周缘部且以包围吸气孔31的周围的方式朝向沿瓶轴O方向的外侧延伸(突出)的围绕壁部34。在图示的例子中,围绕壁部34由上述第一凹部36的侧壁面(侧壁)构成,该围绕壁部34在整周上连续包围吸气孔31的周围。应予说明,如图14所示,虽然围绕壁部34包围吸气孔31,但配置为远离吸气孔31的开口周缘。即,由围绕壁部34构成的开口部的直径(开口宽度)设定为大于吸气孔31的开口直径(开口宽度)。
如图9和图10所示,外层2的沿瓶的周向的一部分和内层3的沿瓶的周向的一部分通过固定部35相互固定。固定部35例如为粘合层,将内层3相对于外层2不能剥离地粘接。固定部35在位于隔着瓶轴O与保持棱30沿瓶的径向相对侧的部分,形成为遍及瓶主体部11的全长(沿长边方向的全长)沿瓶轴O方向延伸的带状。
(层叠瓶的作用)
接下来,对利用安装于这样构成的层叠瓶1的排出器20而排出内容物的情况进行说明。
此时,通过按压头25的按压操作按压杆23,并从在吸入管27的下端开口的吸入口27a吸入收容于内层3的内容物。这样,被吸入的内容物通过杆23,喷出到按压头25的排出喷嘴28内。由此,能够通过排出喷嘴28的排出口28a,朝向外部排出内容物。
吸入内容物时,虽然内层3如图9所示的双点划线那样减容变形,但外层2维持其形状,所以在内层3与外层2之间产生负压。因此,通过吸气孔31在外层2与内层3之间吸入外部空气。由此,伴随着内容物的排出,能够不使外层2变形而仅使内层3从外层2剥离地减容变形。此时,由于形成于外层2的底部部分的保持棱30将内层3夹在中间并保持为一体地,所以能够有效地防止减容变形时内层3升起。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35位于隔着瓶轴O与保持棱30沿瓶的径向相对侧,并且固定部35遍及瓶主体部11的全长在瓶轴O方向延伸,固定部35也配置在瓶主体部11中的连结于瓶底部12的下端部,所以不仅通过保持棱30,还能够通过固定部35防止内层03的升起。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层叠瓶1,能够有效地抑制内层3的升起,所以能够高精度地控制内层3的减容变形。另外,例如如本实施方式,在该层叠瓶1安装具有延伸到瓶底部12附近的吸入管27的排出器20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内层3堵塞吸入管27的吸入口。因此,能够防止排出不良、内容物的残留量增加等。
另外,由于在外层2的底部部分形成围绕壁部34,所以如图15所示,例如使用者的手指F1或与该层叠瓶1接触的未图示的接地面等与瓶底部12接触时,能够通过围绕壁部34限制这些手指F或接地面等到达吸气孔31。由此,能够抑制水分、尘埃等通过吸气孔31进入外层2与内层3之间或堵塞吸气孔31而使吸气孔31关闭。由于能够适当地维持通过吸气孔31进行的通气,所以通过外部空气的流入能够可靠地使内层3减容变形。
另外,由于在第一凹部36的底壁面形成有吸气孔31且第一凹部36的侧壁面构成围绕壁部34,所以能够实现该层叠瓶1的构造的简单化和制造的简便化。
另外,由于吸气孔31形成于第一凹部36的底壁面,所以能够通过第一凹部36的凹棱效果加强外层2的底部部分中的形成有吸气孔31的部分。由此,能够抑制因例如使内层3减容变形时施加到外层2的外力等引起的吸气孔31的开口面积的不期望的扩大,能够高精度地使内层03减容变形。
另外,由于保持棱30沿以瓶轴O为中心的瓶的径向而形成,所以在制造层叠瓶1时,容易地易于将保持棱30形成于外层2,并且,保持棱易于将内层3夹在中间而易于可靠地保持。并且,由于可以在保持棱30的延长线L上,沿该延长线L形成吸气孔31,所以易于同时制成保持棱30和吸气孔31。
另外,由于吸气孔31设置成在保持棱30的延长线L上沿该延长线L延伸,所以通过调整保持棱30的长度,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调整吸气孔31的长度。由此,例如在外层2与内层3之间变成负压时等,能够容易高精度地控制吸气孔31的扩开的程度,例如能够抑制吸气孔31的不期望的大幅度扩开。
另外,由于吸气孔31形成于瓶底部12,所以能够在通常载置瓶时隐藏吸气孔31,例如能够将瓶主体部在整周上形成为平滑面等。因此,能够防止该层叠瓶1的外观性、装饰性的降低。
另外,由于一对第二凹部37与吸气孔31平行地延伸,以将吸气孔31夹在中间的方式与吸气孔31并列地配置,所以通过第二凹部37的凹棱效果加强外层2的底部部分,从而在抑制吸气孔31的开口面积的不期望的扩大的同时,通过在外层2的底部部分隔着吸气孔31配置第二凹部37,能够使吸气孔31不显眼。因此,能够提高该层叠瓶1的外观性,能够易于将该层叠瓶1设计成外观设计优良的瓶。
另外,由于一对第二凹部37将吸气孔31夹在中间,所以例如如图15所示,使用者的手指F接触到瓶底部12时,能够使外层2中的形成有第二凹部37的部分挠曲变形,能够可靠地抑制手指F到达吸气孔31。
另外,由于保持棱30和吸气孔31形成于瓶底部12中的底部升高的凹陷部12b,所以即使使保持棱30朝向瓶外侧突出地形成,也能够在将层叠瓶1载置于载置面时,防止保持棱30干扰载置面,能够确保层叠瓶1的载置稳定性。另外,难以阻碍通过吸气孔31的外部空气的吸入,并且水分或尘埃等不易通过吸气孔31而进入外层2与内层3之间。
另外,通过保持棱30和固定部35,内层3在位于隔着瓶轴O沿瓶的径向的彼此相对侧的两个部分上被保持在外层2,所以能够例如使内层3伴随着减容变形而在瓶中心附近平坦均衡地收缩等,从而能够使内容物的残留量进一步减少。
另外,如图8和图10所示,由于在瓶主体部11上以呈沿瓶轴O方向延伸的带状的方式形成一个固定部35,所以在瓶主体部11的除了形成有固定部35的部分的瓶的周向的几乎整周上的大的范围,能够使外层2和内层3剥离。因此,从吸气孔31被吸入到外层2与内层3之间的外部空气到达瓶主体部11时,能够抑制该外部空气偏向于瓶主体部11中的瓶的周向的一部分,易于使该外部空气遍及瓶的周向的整周上,能够顺畅从吸气孔31进行吸气。
应予说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一个固定部35、135设置在位于瓶主体部11、111的隔着瓶轴O、O1与保持棱30、130沿瓶的径向相对侧的部分,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固定部可以为多个,或者固定部的位置可以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
另外,形成为沿瓶的轴向延伸的带状的固定部可以遍及瓶的轴向的全长连续地延伸,也可以间歇地延伸。换句话说,固定部可以由遍及瓶的轴向的全长而一体形成的一个带状体构成,也可以由遍及瓶的轴向的全长具有间隔地配置的多个带状体片构成。另外,可以通过将上述固定部以使沿瓶的轴向延伸的多个细带状体接近瓶的周向地配置的方式构成。
另外,也可以不设置固定部35、135和第二凹部37、137。
另外,可以代替第一凹部36、136,在外层的底部部分设置遍及整周上地配置于吸气孔的开口周缘部且以包围吸气孔的周围的方式朝向沿瓶的轴向的外侧突出的环状的突脊部。换句话说,也可以适当地变更为如下的其它的结构,即在外层的底部部分,形成遍及整周上地配置于吸气孔的开口周缘部,且以包围吸气孔的周围的方式朝向沿瓶的轴向的外侧延伸的围绕壁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吸气孔31、131在保持棱30、130的延长线L、L1上,沿该延长线L、L1延伸,但并不限于此。
例如,吸气孔可以以与上述延长线交叉的方式延伸。另外,例如也可以将吸气孔与保持棱平行地形成。换句话说,也可以适当地变更为如下的其它的结构,即吸气孔形成在外层的底部部分的与保持棱不同的位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保持棱30、130沿瓶的径向延伸,但不限于此。例如保持棱可以以与瓶的径向交叉的方式延伸。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与瓶轴O不同的位置仅设置一个保持棱30、130,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设置两个以上。
另外,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能够将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适当地置换为公知的构成要素,另外,可以适当地组合上述的变形例。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层叠瓶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层叠瓶的构成)
如图16和图1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层叠瓶201是具备形成为能够挤压变形的外层202和在收容有未图示的内容物的同时伴随着内容物的减少能够减容变形(收缩变形)的具有挠性的内层203,且使内层203能够剥离地层叠在外层202的内表面的有底筒状的层离瓶(层叠剥离型容器)。
应予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层”是指构成层叠瓶201的外层部分的外部容器,“内层”是指构成层叠瓶201的内层部分的内部容器(内部袋)。外层202和内层203均具有挠性,但外层202具有能够自立的程度的刚性。“挤压变形”是指例如使用者的手指等按压外层202(外部容器)的沿长边方向的中间部分(将中间部分的宽度变窄)时的变形。
此外,外层202和内层203例如可以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酯树脂或聚萘二甲酸树脂等聚酯树脂、聚乙烯树脂或聚丙烯树脂等聚烯烃树脂、尼龙等聚酰胺树脂、或者乙烯乙烯醇共聚合成树脂等而形成。这些树脂以外层202和内层203能够剥离(不具有相溶性)的组合而使用。
对于该层叠瓶201而言,瓶口部210、瓶主体部211以及瓶底部212沿着瓶轴O2方向按顺序连续设置。应予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沿着瓶轴O2,将瓶口部210侧称为上侧,将瓶底部212侧称为下侧,将与瓶轴O2正交的方向称为瓶的径向,将绕瓶轴O2旋转的方向称为瓶的周向。应予说明,瓶轴O2是指层叠瓶201的中心轴。
瓶主体部211从上侧向下侧直径逐渐扩大。瓶主体部211形成为在沿瓶轴O2方向的该层叠瓶201的纵剖视图中,朝向瓶的径向的外侧凸出的凸曲面状。
应予说明,外层202是能够挤压变形的容器,通过该外层202的挤压变形能够减容变形内层203。外层202形成为能够弹性变形,外层202中的位于瓶主体部211的主体部部分能够朝向瓶的径向的内侧进行弹性变形。即,即使在外层202施加外力而挤压变形的情况下,如果解除施加外力也能够恢复到图16所示的形状。
瓶口部210配置成从瓶主体部211的上端开口部朝向上方延伸,并且与瓶主体部211同轴。
瓶口部210中安装有具有排出口240的排出帽241,该层叠瓶201和排出帽241构成从排出口240排出收容在层叠瓶201内的内容物的排出容器242。
排出帽241根据内层203的内压切换内层203内与排出口240的连通及其切断。排出帽241具备中栓部243、主体部244和盖部245。
中栓部243具备配置在瓶口部210的上端开口部上的基底部246、在瓶轴O2方向贯通基底部246的收容筒部247以及收容在收容筒部247内的阀体部248。基底部246和收容筒部247均配置成与瓶轴O2同轴,这些基底部246和收容筒部247一体形成。
基底部246形成为表面背面朝向瓶轴O2方向的环板状。基底部246具备位于瓶的径向的外侧的外周部249、位于瓶的周向的内侧的内周部250以及沿瓶轴O2方向延伸并且连结外周部249和内周部250的台阶部251。内周部250位于外周部249的下侧。
在外周部249,与瓶轴O2同轴地设置有直立筒部252和第一密封筒部253。直立筒部252从外周部249朝向上方延伸。第一密封筒部253从外周部249朝向下方延伸,液密地嵌合在瓶口部210内。
收容筒部247的外周面中的瓶轴O2方向的中央部与基底部246的内周缘部连结,收容筒部247从基底部246向瓶轴O2方向的两侧(上侧和下侧)突出。在收容筒部247中的位于瓶轴O2方向的中央部的下侧的部分,设置有从上侧朝向下侧直径逐渐缩小的缩径部254(阀座部)。
在收容筒部247的内周面,设置有沿瓶轴O2方向延伸的凸棱部55。在瓶的周向具有间隔地设置多个凸棱部255,多个凸棱部255构成环状的棱列。凸棱部255从缩径部254朝向上方延伸,凸棱部255的上端部位于收容筒部247中的瓶轴O2方向的中央部的上侧。在凸棱部255的上端部,设置有朝向瓶的径向的内侧而突出的限位器部255a。
阀体部248以沿瓶轴O2方向能够移动的方式收容在收容筒部247内。阀体部248在上述棱列内,能够在凸棱部255朝向瓶的径向的内侧的表面上,沿瓶轴O2方向滑动,以朝向上方能够移动地落位在缩径部254的内周面上。阀体部248是形成为球状的所谓的球阀。
主体部244形成为有顶筒状且外装于瓶口部210。在主体部244中的上端部内,嵌合有基底部246,在主体部244中位于与上端部相比靠下侧的部分与瓶口部210的外周面旋紧。
在主体部244,设置有垂下筒部256和排出筒部257。垂下筒部256从主体部244朝向下方延伸,嵌合在台阶部251内。排出筒部257比垂下筒部256直径小,从主体部244朝向上方延伸。
排出筒部257的内周面从下侧朝向上侧直径逐渐扩大。排出筒部257的轴线沿着瓶轴O2延伸,并且相对于瓶轴O2向瓶的径向偏移。
应予说明,以下,将与排出筒部257的轴线和瓶轴O2这两个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为前后方向,沿着前后方向,将排出筒部257的轴线侧称为后侧,将瓶轴O2侧称为前侧。
排出筒部257能够通过收容筒部247内与内层203内连通,在排出筒部257的上端部内设置有上述排出口240。在排出筒部257,设置有连通该排出筒部257内和收容筒部247内的第二密封筒部258。第二密封筒部258从排出筒部257的内周面朝向下方延伸。第二密封筒部258配置成与瓶轴O2同轴,嵌合在收容筒部247的上端部内。
排出口240和内层203内能够通过由收容筒部247内、第二密封筒部258内以及排出筒部257内构成的连通路259而连通,通过排出口240和内层203内的连通路259的连通由落位于缩径部254的阀体部248切断。
盖部245形成为有顶筒状,能够装卸地外嵌于主体部244的上端部。盖部245从外侧覆盖排出口240,并能够开合地封闭排出口240。盖部245经由铰接部260与主体部244连结。铰接部260将在主体部244和盖部245各自的位于后侧的部分彼此相互连结。铰接部260将盖部245与主体部244在围绕该铰接部260的前侧和后侧之间能够转动地连结。
在盖部245,设置有第三密封筒部261和限制部262。这些第三密封筒部261和限制部262均配置成与瓶轴O2同轴。
第三密封筒部261的下端部能够装卸地嵌合在第二密封筒部258内,通过连通路259的内层203内和排出口240的连通被切断。
限制部262配置在瓶轴O2上,形成为沿瓶轴O2延伸的棒状。限制部262形成为直径比第三密封筒部261的直径小。限制部262的下端部位于收容筒部247内,与上述限位器部255a在瓶轴O2方向配置于大致相同的位置。限制部262限制阀体部248的朝向上侧的移动。
如图16到图19所示,瓶底部212连续设置于瓶主体部211,并且具备位于瓶底部212的外周缘部的接地部212a和从瓶的径向的内侧连接到接地部212a且向瓶内侧底部升高的凹陷部212b。
如图16到图23所示,在外层202中的位于瓶底部212的底部部分,分别形成有将内层203夹在中间并保持为一体的保持棱230、在外层202与内层203之间吸入外部空气的吸气孔231(吸入孔、吸入槽)、朝向瓶轴O2方向的内侧凹陷的第一凹部236和第二凹部137、以及朝向该层叠瓶201的内侧突出的突出部238。保持棱230、吸气孔231、第一凹部236、第二凹部237、以及突出部238形成于瓶底部212中的凹陷部212b。
如图18和图19所示,第一凹部236沿着瓶的径向呈直线状延伸,通过瓶轴O2。第一凹部236的瓶的径向的两端部向瓶的径向的内侧与接地部212a分离。
吸气狭缝部231形成于第一凹部236的底壁面(底壁)。吸气狭缝部231是呈直线状延伸的狭缝,遍及第一凹部236的底壁面的全长(长边方向的全长)延伸,在瓶的径向横跨瓶轴O2。吸气狭缝部231延伸的方向与第一凹部236延伸的方向一致。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层202的底部部分,形成有遍及整周地配置于吸气狭缝部231的开口周缘部且以包围包围吸气狭缝部231的周围的方式朝向沿瓶轴O2方向的外侧延伸的围绕壁部234。在图示的例中,围绕壁部234由上述第一凹部236的侧壁面(侧壁)构成,该围绕壁部234在整周上连续包围吸气狭缝部231的周围。
一对第二凹部237与吸气狭缝部231平行地延伸,以将吸气狭缝部231夹在中间的方式与吸气狭缝部231并列地配置。一对第二凹部237配置成在吸气狭缝部231的延伸方向延伸,且在与上述延伸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图18的纸面上下方向)将第一凹部236夹在中间。一对第二凹部237的长度和宽度相互相同,第二凹部237的长度比第一凹部236的长度短,第二凹部237的宽度与第一凹部236的宽度相同。
在上述延伸方向具有间隔地配置两组配置一对第二凹部237。在外层202的底部部分的位于相对于第一凹部236上述正交方向的一侧的一侧部分(例如图18中的第一凹部236的上侧部分)和位于另一侧的另一侧部分(例如图18中的第一凹部236的下侧部分)分别形成有凹部列239,该凹部列239是在上述延伸方向具有间隔地配置两个第二凹部237。
如图20和图21所示,第一凹部236和第二凹部237各自的宽度从瓶轴O2方向的外侧朝向内侧逐渐变窄。第一凹部236和第二凹部237的宽度比使用者的手指宽度窄,在第一凹部236和第二凹部237内不能进入手指F2。
第一凹部236和第二凹部237通过使瓶底部212的一部分朝向沿瓶轴O2方向的内侧膨胀而凹陷,外层202中的形成第一凹部236和第二凹部237的各部分构成朝向该层叠瓶201的内侧突出的第一凸部236a和第二凸部237a。
如图18和图19所示,保持棱230从凹陷部212b朝向下方(朝向瓶外侧)突出。保持棱230的棱高度是可收入凹陷部212b的凹陷内的程度。
保持棱230在第一凹部236的底壁面的吸气狭缝部231的延长线L2上,沿该延长线L2而形成。保持棱230沿上述延伸方向延伸,保持棱230的沿上述延伸方向的大小即长度小于瓶底部212的半径。在避开瓶轴O2的位置(与瓶轴O2不同的位置)仅设置一个保持棱230。保持棱230中的瓶的径向的内侧的端部呈相对于瓶轴O2倾斜的直线状延伸。
应予说明,保持棱230在例如通过吹塑成形将外层202和内层203以能够层叠剥离的状态成形后,如图22所示,通过在以外层202的一部分将内层203的底部部分的一部分夹在中间的状态下从瓶的径向的两侧施加外力而粘合形成。保持棱230可以在吹塑成形时利用模具夹断部将作为保持棱230的部分夹在中间而形成。此时,上述延长线L2与模具分模线一致,保持棱230在上述分模线上,沿该分模线而形成。
另外,可以如图22所示,在形成保持棱230时,利用向夹断部突出地设置的销,将横穴状的凹孔232以其开口方向交替逆向的方式沿保持棱230的延伸方向形成多个。即,多个凹孔232交替地形成于保持棱230的两侧面。在该情况下,能够使压接外层202和内层203的压接部233(咬合部)沿着保持棱230交替地配置,能够有效地提高内层203的保持的可靠性。
如图16和图17所示,外层202的沿瓶的周向的一部分和内层203的沿瓶的周向的一部分通过固定部235而相互固定。固定部235例如为粘合层,相对于外层202不能剥离地粘接内层203。固定部235在位于隔着瓶轴O2与保持棱230沿瓶的径向相对侧的部分,形成为遍及瓶主体部211的全长(沿长边方向的全长)沿瓶轴O2方向延伸的带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235在瓶主体部211,从连结于瓶底部212的下端部朝向瓶的径向的内侧延伸,也形成于瓶底部212。即,该固定部235跨越瓶主体部211和瓶底部212这两者而设置。
如图18和图23所示,突出部238形成为内部朝向该层叠瓶201的外侧开口的中空状。突出部238通过瓶底部212的一部分朝向沿瓶轴O2方向的内侧膨胀而形成,突出部238的内部是朝向下侧开口的交叉凹部238a。应予说明,突出部238的宽度从瓶轴O2方向的外侧朝向内侧逐渐变窄。应予说明,图23、24的纸面上侧为垂直方向上侧。
突出部238的至少一部分在与吸气狭缝部231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交叉方向)延伸,在图示的例子中,与上述正交方向(与吸气狭缝部231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平行延伸。突出部238遍及全长在上述正交方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述正交方向呈直线状延伸。突出部238在瓶底部212中分别设置于以将吸气狭缝部231夹在中间的方式配置的多个部位。突出部238分别配设在上述一侧部分和上述另一侧部分,配置成在上述正交方向将吸气狭缝部231夹在中间。在上述一侧部分和上述另一侧部分分别沿上述延伸方向具有间隔地形成多个突出部238,在图示的例子中各形成两个。这两个突出部238相互平行地延伸。
突出部238在相对于吸气狭缝部231在上述正交方向上相邻地配设。突出部238中的上述正交方向的内侧的端部(靠近瓶轴O2的端部)与第二凸部237a中的上述延伸方向的内侧的端部(靠近瓶轴O2的端部)连接,交叉凹部238a内与第二凹部237内连通。突出部238和第二凸部237a连接而成的连接体形成为在从瓶轴O2方向观察该层叠瓶201的俯视时是L字状。突出部238中的上述正交方向的外侧的端部从上述正交方向的内侧连接到接地部212a。
(层叠瓶的作用)
接下来,对从具有这样构成的层叠瓶201的排出容器242排出内容物的情况进行说明。
此时,首先,如图16所示,使排出帽241的盖部245围绕铰接部260转动而敞开排出口240后,例如通过使层叠瓶201的外层202挤压变形(弹性变形),从而使内层203与外层202一起变形而减容,使内层203的内压上升。这样,阀体部248离开缩径部254,通过连通路259连通内层203内和排出口240,并且收容于内层203的内容物通过连通路259从排出口240排出。
之后,例如如果通过停止或解除层叠瓶201的挤压变形等,从而内层203的内压的上升停止,内层203的内压降低,则阀体部248复位移动而落位在缩径部254,停止内容物的排出。
此时,若解除层叠瓶201的挤压变形,则外层202将要复位移动的同时阀体部248落位在缩径部254,外部空气不易流入在内层203内,所以在外层202与内层203之间产生负压,通过吸气孔231在外层202与内层203之间吸入外部空气。由此,如图16所示的双点划线那样,即使外层202复位移动,也能够使内层203从外层202剥离而减容变形。此时,由于形成于外层202的底部部分的保持棱230将内层203夹在中间并保持为一体,所以能够有效地防止内层203升起。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235位于隔着瓶轴O2与保持棱230沿瓶的径向相对侧,并且固定部235遍及瓶主体部211的全长在瓶轴O2方向延伸,固定部235也配置在瓶主体部211中的连结于瓶底部212的下端部,所以不仅通过保持棱230,还能够通过固定部235防止内层203的升起。应予说明,如本实施方式,在固定部235位于隔着瓶轴O2与保持棱230沿瓶的径向相对侧,并且固定部235跨越瓶主体部111和瓶底部212这两者而设置的情况下,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内层203的升起。
这样,在内层203从外层202剥离,在外层202与内层203之间设置有中间空间的状态下,为了再次排出内容物而使层叠瓶201的外层202挤压变形时,通过使上述中间空间的内压上升,从而外层202通过中间空间(中间空间内的气体)间接地挤压内层203而减容变形。另外,此时,通过将上述中间空间的内压(气体)通过吸气孔231释放到外部,从而也能够使上述中间空间缩小或者消失,使外层202的内周面与内层203的外周面抵接,外层202直接挤压内层203并使其减容变形。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层叠瓶201,由于在外层202的底部部分形成如图23所示的突出部238,所以能够在该底部部分中的配设有突出部238的部分与其它部分之间,使外层202和内层203的紧密贴合强度不同,在瓶底部212形成内层203和外层202的紧密贴合强度的分布。由此,使内层203减容变形时,能够易于产生作为内层203和外层202的剥离起点的起点部分,能够使内层203从外层202可靠地剥离。
另外,由于突出部238的至少一部分在上述正交方向延伸,所以能够以沿突出部238的方式在上述正交方向产生前述的起点部分,例如能够如图24所示那样将起点部分剥离而在内层203与外层202之间形成的剥离空间S11在瓶底部212,从吸气狭缝部231的开口周缘部侧朝向瓶的外周缘部侧延伸。
并且,由于突出部238相对于吸气狭缝部231在上述正交方向相邻地配设,所以能够从吸气狭缝部231向前述的剥离空间S11迅速地吸入外部空气。
以上,使内层203减容变形时,能够在瓶底部212沿突出部238延伸的方式形成剥离空间S11,易于使从吸气狭缝部231吸入的外部空气通过该剥离空间S11朝向瓶底部212中的外周缘部侧流通。即,能够从吸气狭缝部231在内层203与外层202之间顺畅地吸入外部空气。由此,例如能够实现内容物的良好的排出、操作性的提高以及内层203的断裂的抑制等。
此外,在这种层叠瓶201中,排出收容于内层203内的内容物而使内层203减容变形后,内层203由于残留在该内层203内的内容物的负载而朝向外层202的底部部分变形,从而再次层叠于外层202。
另外,为了调整使内层203从外层202剥离而需要的力的程度,在层叠瓶201的成形之后且在内层203内收容内容物之前,例如将内层203内的空气向外部排出,使内层203减容变形,从外层202剥离后,在内层203内供给空气,使内层203膨胀变形,使内层203再次层叠于外层202等,由此调整内层203的外表面和外层202的内表面的紧密贴合接触的程度。
如以上所述,在这种层叠瓶201中,内层203发生减容变形而从外层202剥离内层203后,例如通过由内容物施加到内层203的负载、供给到内层203内的空气等,内层203再次层叠于外层202的底部部分。
此时,由于在外层202的底部部分形成突出部238,所以内层203再次层叠于外层202的底部部分时,例如能够如图24所示那样使外层202的突出部238的表面和内层203的表面不紧密贴合而在两者之间易于形成中间缝隙S12。在该层叠瓶201中,能够与前述的剥离空间S11相同地以沿突出部238的方式在上述正交方向产生中间缝隙S12,所以在使内层203再度减容变形时,能够易于使从吸气狭缝部231吸入的外部空气通过该中间缝隙S12,朝向瓶底部212中的外周缘部侧流通。因此,即使在内层203的底部部分从外层202的底部部分剥离后再次层叠的情况下,也能够从吸气狭缝部231在内层203与外层202之间顺畅地吸入外部空气。
另外,由于突出部238在上述正交方向呈直线状延伸,所以能够在上述正交方向呈直线状形成前述的剥离空间S11、中间缝隙S12,能够易于使外部空气在剥离空间S11、中间缝隙S12顺畅地流通。
另外,由于以将吸气狭缝部231夹在中间的方式配设多个突出部238,所以能够在瓶底部212的大的范围内形成前述的剥离空间S11、中间缝隙S12,能够从吸气狭缝部231在内层203与外层202之间进一步顺畅地吸入外部空气。
另外,由于在外层202的底部部分形成围绕壁部234,所以如图21所示,例如使用者的手指F2或与该层叠瓶201接触的未图示的接地面等与瓶底部212接触时,能够通过围绕壁部234限制这些手指F2或接地面等到达吸气狭缝部231。由此,能够抑制水分、尘埃等通过吸气孔231进入外层202与内层203之间,或堵塞吸气狭缝部231而使吸气狭缝部231关闭。因此,能够使内层203可靠地减容变形。
另外,由于在第一凹部236的底壁面形成有吸气狭缝部231且第一凹部236的侧壁面构成围绕壁部234,所以能够实现该层叠瓶201的构造的简单化和制造的简便化。
另外,由于吸气狭缝部231形成于第一凹部236的底壁面,所以能够通过第一凹部236的凹棱效果加强外层202的底部部分中的形成有吸气狭缝部231的部分。由此,能够抑制例如通过使内层203减容变形时施加到外层202的外力等引起的吸气狭缝部231的开口面积的不期望的扩大,能够高精度地使内层203减容变形。
另外,由于吸气狭缝部231形成于瓶底部212,所以能够隐藏吸气狭缝部231,例如能够将瓶主体部211在整周上形成为平滑面等。因此,能够防止该层叠瓶201的外观性、装饰性的降低。
另外,由于一对第二凹部237与吸气狭缝部231平行地延伸,以将吸气狭缝部231夹在中间的方式与吸气狭缝部231并列地配置,所以通过第二凹部237的凹棱效果加强外层202的底部部分,从而在抑制吸气狭缝部231的开口面积的不期望的扩大的同时,通过在外层202的底部部分隔着吸气狭缝部231配置第二凹部237,能够使吸气狭缝部231不显眼。因此,能够提高该层叠瓶201的外观性,能够易于将该层叠瓶201设计成外观设计优良的瓶。
另外,由于一对第二凹部237将吸气狭缝部231夹在中间,所以例如如图21所示,使用者的手指F2接触到瓶底部212时,能够抑制第二凹部237的逐一变形较小,能够使外层202中的形成有第二凹部237的部分大幅度挠曲变形。因此,例如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在形成了围绕壁部234的情况下,能够可靠地抑制手指F2到达吸气狭缝部231。
另外,通过在外层202的底部部分形成保持棱230,能够有效地抑制内层203的升起,所以例如能够高精度地控制内层203的减容变形等。因此,能够防止排出不良、内容物的残留量增加等。
另外,由于外层202形成为能够挤压变形,所以例如能够通过使外层202挤压变形而使内层203的内压上升,通过瓶口部210而排出内层203内的内容物等。由此,例如能够使该层叠瓶201的用途更广泛等。
另外,由于保持棱230和吸气狭缝部231形成于瓶底部212中的底部升高的凹陷部212b,所以即使使保持棱230朝向瓶外侧突出地形成,也能够稳定地载置层叠瓶201。另外,难以阻碍通过吸气狭缝部231的外部空气的吸入,并且水分、尘埃等不易通过吸气狭缝部231而进入外层202与内层203之间。
另外,由于吸气狭缝部231沿以瓶轴O2为中心的瓶的径向而形成,所以在制造层叠瓶201时,容易地易于将吸气狭缝部231形成于外层202。并且,由于可以在吸气狭缝部231的延长线L2上,沿该延长线L2形成保持棱230,所以易于同时制成保持棱230和吸气狭缝部231。
另外,由于保持棱230在吸气狭缝部231的延长线L2上沿该延长线L2延伸,所以通过调整保持棱230的长度,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调整吸气狭缝部231的长度。由此,例如在外层202与内层203之间变成负压时等,能够容易高精度地控制吸气狭缝部231的扩开的程度,例如能够抑制吸气狭缝部2311的不期望的大幅度扩开等。
另外,通过保持棱230和固定部235,内层203在外层202的位于隔着瓶轴O2沿瓶的径向的彼此相对侧的两个部分上被保持,所以能够例如使内层203伴随着减容变形而在瓶中心附近平坦均衡地收缩等,从而能够使内容物的残留量进一步减少。
另外,如图16和图17所示,由于在瓶主体部211上以呈沿瓶轴O2方向延伸的带状的方式形成一个固定部235,所以在瓶主体部211的除了形成有固定部235的部分的瓶的周向的几乎整周上的大的范围,能够使外层202和内层203剥离。因此,从吸气孔231被吸入到外层202与内层203之间的外部空气到达瓶主体部211时,能够抑制该外部空气偏向于瓶主体部211中的瓶的周向的一部分,易于使该外部空气遍及瓶的周向的整周上,能够顺畅从吸气狭缝部231进行吸气。
(第四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层叠瓶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层叠瓶的构成)
如图25至图2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层叠瓶301是具备外层302和在收容有未图示的内容物的同时伴随着内容物的减少能够减容变形(收缩变形)的具有挠性的内层303,且内层303能够剥离地层叠在外层302的内表面的有底筒状的层离瓶(层叠剥离型容器)。
应予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层”是指构成层叠瓶301的外层部分的外部容器,“内层”是指构成层叠瓶301的内层部分的内部容器(内部袋)。
此外,外层302和内层303例如可以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酯树脂或聚萘二甲酸树脂等聚酯树脂、聚乙烯树脂或聚丙烯树脂等聚烯烃树脂、尼龙等聚酰胺树脂、或者乙烯乙烯醇共聚合成树脂等而形成。这些树脂以外层302和内层303能够剥离(不具有相溶性)的组合而使用。
对于该层叠瓶301而言,瓶口部310、瓶主体部311以及瓶底部312沿着瓶轴O3方向按顺序连续设置。应予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沿着瓶轴O3,将瓶口部310侧称为上侧,将瓶底部312侧称为下侧,将与瓶轴O3正交的方向称为瓶的径向,将绕瓶轴O3旋转的方向称为瓶的周向。应予说明,瓶轴O3是指层叠瓶301的中心轴。
在瓶口部310,例如安装有排出器320。排出器320例如使利用泵使内容物排出的泵型的排出器,具备排出器主体321和将排出器主体321与瓶口部310旋紧的安装帽322。
排出器主体321具备具有能够以上方偏压状态向下方压入的直立的杆323的泵部和安装于杆323的上端部的按压头325。
上述泵部是通过杆323的压入而送出内容物的送出器。上述泵部具有一体安装于安装帽322的圆筒326和能够上下移动地插入到圆筒326内的未图示的活塞筒。
在上述活塞筒的上部,以连通状态安装有上述杆323。上述活塞筒和杆323通过未图示的螺旋弹簧始终向上方偏压。
在圆筒326的下端部,安装有延伸到层叠瓶301的瓶底部312附近为止的吸入管327。
按压头325是将杆323向下方进行压入操作的有顶筒状的操作部件。
在按压头325,形成有与杆323连通且具有向瓶的径向的外侧开口的排出口328a的排出喷嘴328。
如图26到图29所示,瓶底部312连续设置于瓶主体部311,并且具备位于瓶底部312的外周缘部的接地部312a和从瓶的径向的内侧连接到接地部312a且向瓶内侧底部升高的凹陷部312b。
如图26至图33所示,在外层302中的位于瓶底部312的底部部分,分别形成有将内层303夹在中间并保持为一体的保持棱330、在外层302与内层303之间吸入外部空气的吸气狭缝部331(吸气孔、吸入槽)、朝向瓶轴O3方向的内侧凹陷的第一凹部336和第二凹部337、以及朝向该层叠瓶301的内侧突出的突出部338。保持棱330、吸气狭缝部331、第一凹部336、第二凹部337以及突出部338形成于瓶底部312中的凹陷部312b。
如图28和图29所示,第一凹部336沿瓶的径向呈直线状延伸,在瓶轴O3上通过。第一凹部336的瓶的径向的两端部向瓶的径向的内侧与接地部312a分离。
吸气狭缝部331形成于第一凹部336的底壁面(底壁)。吸气狭缝部331是呈直线状延伸的狭缝,遍及第一凹部336的底壁面的全长(长边方向的全长)延伸,在瓶的径向横跨瓶轴O3上。吸气狭缝部331延伸的方向与第一凹部336延伸的方向一致。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层302的底部部分,形成有遍及整周地配置于吸气狭缝部331的开口周缘部且以包围包围吸气狭缝部331的周围的方式朝向沿瓶轴O3方向的外侧延伸的围绕壁部334。在图示的例中,围绕壁部334由上述第一凹部336的侧壁面(侧壁)构成,该围绕壁部334在整周上连续包围吸气狭缝部331的周围。
一对第二凹部337与吸气狭缝部331平行地延伸,以将吸气狭缝部331夹在中间的方式与吸气狭缝部331并列地配置。一对第二凹部337配置成在吸气狭缝部331的延伸方向延伸,且在与上述延伸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图28的纸面上下方向)将第一凹部336夹在中间。一对第二凹部337的长度和宽度相互相同,第二凹部337的长度比第一凹部336的长度短,第二凹部337的宽度与第一凹部336的宽度相同。
在上述延伸方向具有间隔地配置两组配置一对第二凹部337。在外层302的底部部分的位于相对于第一凹部336上述正交方向的一侧的一侧部分(例如图28中的第一凹部336的上侧部分)和位于另一侧的另一侧部分(例如图28中的第一凹部336的下侧部分)分别形成有凹部列339,该凹部列339是在上述延伸方向具有间隔地配置两个第二凹部337。
如图30和图31所示,第一凹部336和第二凹部337各自的宽度从瓶轴O3方向的外侧朝向内侧逐渐变窄。第一凹部336和第二凹部337的宽度比使用者的手指宽度窄,在第一凹部336和第二凹部337内不能进入手指F3。
第一凹部336和第二凹部337通过使瓶底部312的一部分朝向沿瓶轴O3方向的内侧膨胀而凹陷,外层302中的形成第一凹部336和第二凹部337的各部分构成朝向该层叠瓶201的内侧突出的第一凸部336a和第二凸部337a。
如图28和图29所示,保持棱330从凹陷部312b朝向下方(朝向瓶外侧)突出。保持棱330的棱高度是可收入凹陷部312b的凹陷内的程度。
保持棱330在第一凹部336的底壁面的吸气狭缝部331的延长线L3上,沿该延长线L3而形成。保持棱330沿上述延伸方向延伸,保持棱330的沿上述延伸方向的大小即长度小于瓶底部312的半径。在避开瓶轴O3的位置(与瓶轴O3不同的位置)仅设置一个保持棱330。保持棱330中的瓶的径向的内侧的端部呈相对于瓶轴O3倾斜的直线状延伸。
应予说明,保持棱330在例如通过吹塑成形将外层302和内层303以能够层叠剥离的状态成形后,如图32所示,通过在以外层302的一部分将内层303的底部部分的一部分夹在中间的状态下从瓶的径向的两侧施加外力而粘合形成。保持棱330可以在吹塑成形时利用模具夹断部将作为保持棱330的部分夹在中间而形成。此时,上述延长线L3与模具分模线一致,保持棱330在上述分模线上,沿该分模线而形成。
另外,可以如图32所示,在形成保持棱330时,利用向夹断部突出地设置的销,将横穴状的凹孔332以其开口方向交替逆向的方式沿保持棱330的延伸方向形成多个。即,多个凹孔332交替地形成于保持棱330的两侧面。在该情况下,能够使压接外层302和内层303的压接部333(咬合部)沿着保持棱330交替地配置,能够有效地提高内层303的保持的可靠性。
如图26和图27所示,外层302的沿瓶的周向的一部分和内层303的沿瓶的周向的一部分通过固定部335而相互固定。固定部335例如为粘合层,将内层303相对于外层302不能剥离地粘接。固定部335在位于隔着瓶轴O3与保持棱330沿瓶的径向相对侧的部分,形成为遍及瓶主体部311的全长(沿长边方向的全长)沿瓶轴O3方向延伸的带状。
如图28和图33所示,突出部338形成为内部朝向该层叠瓶301的外侧开口的中空状。突出部338通过瓶底部312的一部分朝向沿瓶轴O3方向的内侧膨胀而形成,突出部338的内部是朝向下侧开口的交叉凹部338a。应予说明,突出部338的宽度从瓶轴O3方向的外侧朝向内侧逐渐变窄。应予说明,图33、34的纸面上侧为垂直方向上侧。
突出部338的至少一部分在与上述延伸方向(吸气狭缝部331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交叉方向)延伸,在图示的例子中,与上述正交方向(与吸气狭缝部331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平行延伸。突出部338遍及全长在上述正交方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述正交方向呈直线状延伸。突出部338在瓶底部312中分别设置于以将吸气狭缝部331夹在中间的方式配置的多个部位。突出部338分别配设在上述一侧部分和上述另一侧部分,配置成在上述正交方向将吸气狭缝部331夹在中间。在上述一侧部分和上述另一侧部分分别沿上述延伸方向具有间隔地形成多个突出部338,在图示的例子中各形成两个。这两个突出部338相互平行地延伸。
突出部338在相对于吸气狭缝部331上述正交方向上相邻地配设。
突出部338中的上述正交方向的内侧的端部(靠近瓶轴O3的端部)与第二凸部337a中的上述延伸方向的内侧的端部(靠近瓶轴O3的端部)连接,交叉凹部338a内与第二凹部337内连通。突出部338和第二凸部337a连接而成的连接体形成为在从瓶轴O3方向观察该层叠瓶301的俯视时是L字状。突出部338中的上述正交方向的外侧的端部从上述正交方向的内侧连接到接地部312a。
(层叠瓶的作用)
接下来,对利用安装于这样构成的层叠瓶301的排出器320而排出内容物的情况进行说明。
此时,通过按压头325的按压操作按压杆323,并从在吸入管327的下端开口的吸入口327a吸入收容于内层303的内容物。这样,被吸入的内容物通过杆323,喷出到按压头325的排出喷嘴328内。由此,能够通过排出喷嘴328的排出口328a,朝向外部排出内容物。
吸入内容物时,虽然内层303如图26所示的双点划线那样减容变形,但外层302维持其形状,所以在内层303与外层302之间产生负压。因此,通过吸气孔331在外层302与内层303之间吸入外部空气。由此,伴随着内容物的排出,能够不使外层302变形而仅使内层303从外层302剥离地减容变形。此时,由于形成于外层302的底部部分的保持棱330将内层303夹在中间并保持为一体,所以能够有效地防止减容变形时内层303过度升起。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335位于隔着瓶轴O3与保持棱330沿瓶的径向相对侧,并且固定部335遍及瓶主体部311的全长在瓶轴O3方向延伸,固定部335也配置在瓶主体部311中的连结于瓶底部312的下端部,所以不仅通过保持棱330,还能够通过固定部335防止内层303的升起。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层叠瓶301,由于在外层302的底部部分形成图33所示那样的突出部338,所以在该底部部分中的配设有突出部338的部分和其它的部分之间,使外层302和内层303的紧密贴合强度不同,在瓶底部312形成内层303和外层302的紧密贴合强度的分布。由此,使内层303减容变形时,能够易于产生作为内层303和外层302的剥离起点的起点部分,能够使内层303从外层302可靠地剥离。
另外,由于突出部338的至少一部分在上述正交方向延伸,所以能够以沿突出部338的方式在上述正交方向产生前述的起点部分,例如能够如图34所示那样将起点部分剥离而在内层303与外层302之间形成的剥离空间S1在瓶底部312,从吸气狭缝部331的开口周缘部侧朝向瓶的外周缘部侧延伸。
并且,由于突出部338相对于吸气狭缝部331在上述正交方向相邻地配设,所以能够从吸气狭缝部331向前述的剥离空间S1迅速地吸入外部空气。
以上,使内层303减容变形时,能够在瓶底部312沿突出部338延伸的方式形成剥离空间S1,易于使从吸气狭缝部331吸入的外部空气通过该剥离空间S1朝向瓶底部312中的外周缘部侧流通。即,能够从吸气狭缝部331在内层303与外层302之间顺畅地吸入外部空气。由此,例如能够实现内容物的良好的排出、操作性的提高以及内层303的断裂的抑制等。
此外,在这种层叠瓶301中,排出收容于内层303内的内容物而使内层303减容变形后,内层303由于残留在该内层303内的内容物的负载而朝向外层302的底部部分变形,从而再次层叠于外层302。
另外,为了调整使内层303从外层302剥离而需要的力的程度,在层叠瓶301的成形之后且在内层303内收容内容物之前,例如将内层303内的空气向外部排出,使内层303减容变形,从外层302剥离后,在内层303内供给空气,使内层303膨胀变形,使内层303再次层叠于外层302等,由此调整内层303的外表面和外层302的内表面的紧密贴合接触的程度。
如以上所述,在这种层叠瓶301中,内层303发生减容变形而从外层302剥离内层303后,例如通过由内容物施加到内层303的负载、供给到内层303内的空气等,内层303再次层叠于外层302的底部部分。
此时,由于在外层302的底部部分形成突出部338,所以内层303再次层叠于外层302的底部部分时,例如能够如图34所示那样使外层302的突出部338的表面和内层303的表面不紧密贴合而在两者之间易于形成中间缝隙S2。在该层叠瓶301中,能够与前述的剥离空间S1相同地以沿突出部338的方式在上述正交方向产生中间缝隙S2,所以在使内层303再度减容变形时,能够易于使从吸气狭缝部331吸入的外部空气通过该中间缝隙S2,朝向瓶底部312中的外周缘部侧流通。因此,即使在内层303的底部部分从外层302的底部部分剥离后再次层叠的情况下,也能够从吸气狭缝部331在内层303与外层302之间顺畅地吸入外部空气。
另外,由于突出部338在上述正交方向呈直线状延伸,所以能够在上述正交方向呈直线状形成前述的剥离空间S1、中间缝隙S2,能够易于使外部空气在剥离空间S1、中间缝隙S2顺畅地流通。
另外,由于以将吸气狭缝部331夹在中间的方式配设多个突出部338,所以能够在瓶底部312的大的范围内形成前述的剥离空间S1、中间缝隙S2,能够从吸气狭缝部331在内层303与外层302之间进一步顺畅地吸入外部空气。
另外,由于在外层302的底部部分形成围绕壁部334,所以如图31所示,例如使用者的手指F3或与该层叠瓶301接触的未图示的接地面等与瓶底部312接触时,能够通过围绕壁部334限制这些手指F3或接地面等到达吸气狭缝部331。由此,能够抑制水分、尘埃等通过吸气孔331进入外层302与内层303之间,或堵塞吸气狭缝部331而使吸气狭缝部331关闭。因此,能够使内层303可靠地减容变形。
另外,由于在第一凹部336的底壁面形成有吸气狭缝部331且第一凹部336的侧壁面构成围绕壁部334,所以能够实现该层叠瓶301的构造的简单化和制造的简便化。
另外,由于吸气狭缝部331形成于第一凹部336的底壁面,所以能够通过第一凹部336的凹棱效果加强外层302的底部部分中的形成有吸气狭缝部331的部分。由此,能够抑制因例如使内层303减容变形时施加到外层302的外力等引起的吸气狭缝部331的开口面积的不期望的扩大,能够高精度地使内层303减容变形。
另外,由于吸气狭缝部331形成于瓶底部312,所以能够隐藏吸气狭缝部331,例如能够将瓶主体部311在整周上形成为平滑面等。因此,能够防止该层叠瓶301的外观性、装饰性的降低。
另外,由于一对第二凹部337与吸气狭缝部331平行地延伸,以将吸气狭缝部331夹在中间的方式与吸气狭缝部331并列地配置,所以通过第二凹部337的凹棱效果加强外层302的底部部分,从而在抑制吸气狭缝部331的开口面积的不期望的扩大的同时,通过在外层302的底部部分隔着吸气狭缝部331配置第二凹部337,能够使吸气狭缝部331不显眼。因此,能够提高该层叠瓶301的外观性,能够易于将该层叠瓶301设计成外观设计优良的瓶。
另外,由于一对第二凹部337将吸气狭缝部331夹在中间,所以例如如图31所示,使用者的手指F3接触到瓶底部312时,能够抑制第二凹部337的逐一变形较小,能够使外层302中的形成有第二凹部337的部分大幅度挠曲变形。因此,例如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在形成了围绕壁部334的情况下,能够可靠地抑制手指F3到达吸气狭缝部331。
另外,通过在外层302的底部部分形成保持棱330,能够有效地抑制内层303的升起,所以例如如本实施方式,在该层叠瓶301安装具有延伸到瓶底部312附近为止的吸入管327的排出器320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内层303堵塞吸入管327的吸入口。另外,能够高精度地控制内层303的减容变形。因此,能够防止排出不良、内容物的残留量增加等。
另外,由于保持棱330和吸气狭缝部331形成于瓶底部312中的底部升高的凹陷部312b,所以即使使保持棱330朝向瓶外侧突出地形成,也能够稳定地载置层叠瓶301。另外,难以阻碍通过吸气狭缝部331的外部空气的吸入,并且水分、尘埃等不易通过吸气狭缝部331而进入外层302与内层303之间。
另外,由于吸气狭缝部331沿以瓶轴O3为中心的瓶的径向而形成,所以在制造层叠瓶301时,容易地易于将吸气狭缝部331形成于外层302。并且,由于可以在吸气狭缝部331的延长线L3上,沿该延长线L3形成保持棱330,所以易于同时制成保持棱330和吸气狭缝部331。
另外,通过保持棱330和固定部335,内层303在的位于隔着瓶轴O3沿瓶的径向的彼此相对侧的两个部分上被保持在外层302,所以能够例如使内层303伴随着减容变形而在瓶中心附近平坦均衡地收缩等,从而能够使内容物的残留量进一步减少。
另外,如图25至图27所示,由于在瓶主体部311上以呈沿瓶轴O3方向延伸的带状的方式形成一个固定部335,所以在瓶主体部311的除了形成有固定部335的部分的瓶的周向的几乎整周上的大的范围,能够使外层302和内层303剥离。因此,从吸气孔331被吸入到外层302与内层303之间的外部空气到达瓶主体部311时,能够抑制该外部空气偏向于瓶主体部311中的瓶的周向的一部分,易于使该外部空气遍及瓶的周向的整周上,能够顺畅从吸气狭缝部331进行吸气。
应予说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上述一侧部分和上述另一侧部分分别形成多个突出部238、338,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在上述一侧部分和上述另一侧部分分别形成一个突出部。
另外,多个突出部238、338可以配设成将吸气狭缝部231、331夹在中间,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仅在上述一侧部分和上述另一侧部分中的一方配置突出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突出部238、338在上述正交方向呈直线状延伸,但并不限于此。例如突出部可以在上述正交方向以俯视时呈曲线状延伸。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突出部238、338在上述正交方向延伸,但突出部也可以适当地变更为在与上述延伸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延伸的其它的构成。例如突出部也可以在与上述延伸方向和上述正交方向这两个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在该情况下,可以配置成形成于上述一侧部分(或者上述另一侧部分)的两个突出部的间隔在上述俯视时朝向瓶的径向逐渐变宽(或者变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突出部238、338遍及全长在上述正交方向延伸,但突出部也可以适当地变更为该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在上述交叉方向延伸的其它的构成。例如,突出部也可以形成为在周向延伸的旋涡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一个固定部235、335设置在位于瓶主体部211、311的隔着瓶轴O2、O3与保持棱230、330沿瓶的径向相对侧的部分,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具有多个固定部,并且固定部的位置可以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
另外,形成为沿瓶的轴向延伸的带状的固定部可以遍及瓶的轴向的全长连续地延伸,也可以间歇地延伸。换句话说,固定部可以由遍及瓶的轴向的全长而一体形成的一个带状体构成,也可以由遍及瓶的轴向的全长具有间隔地配置的多个带状体片构成。另外,可以通过将上述固定部以使沿瓶的轴向延伸的多个细带状体接近瓶的周向地配置的方式构成。
另外,也可以不设置固定部235、335和第二凹部237、337。
另外,可以代替第一凹部236、336,在外层的底部部分设置遍及整周上地配置于吸气孔的开口周缘部且以包围吸气孔的周围的方式朝向沿瓶的轴向的外侧突出的环状的突脊部。换句话说,也可以适当地变更为如下的其它的结构,即在外层的底部部分,形成遍及整周上地配置于吸气孔的开口周缘部,且以包围吸气孔的周围的方式朝向沿瓶的轴向的外侧延伸的围绕壁部。另外,也可以不设置围绕壁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保持棱230、330设置成在吸气狭缝部231、331的延长线L2、L3上,沿该延长线L2、L3延伸,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保持棱可以以与上述延长线交叉的方式延伸。另外,例如可以与保持棱平行地形成吸气狭缝部。换句话说,保持棱可以适当地变更为形成于外层的底部部分的与保持棱不同的位置的其它构成。另外,可以不设置保持棱。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与瓶轴O2、O3不同的位置设置一个保持棱230、330,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设置两个以上。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吸气狭缝部231、331沿瓶的径向延伸,但不限于此。例如吸气狭缝部也可以以与瓶的径向交叉的方式延伸。
另外,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能够将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适当地置换为公知的构成要素,另外,可以适当地组合上述的变形例。
(第五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层叠瓶的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层叠瓶的构成)
如图3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层叠瓶401是具备外层402和在收容有未图示的内容物的同时伴随着内容物的减少能够减容变形(收缩变形)的具有挠性的内层403,且内层403能够剥离地层叠在外层402的内表面的有底筒状的层离瓶(层叠剥离型容器)。
应予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层”是指构成层叠瓶401的外层部分的外部容器,“内层”是指构成层叠瓶401的内层部分的内部容器(内部袋)。
此外,外层402和内层403例如可以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酯树脂或聚萘二甲酸树脂等聚酯树脂、聚乙烯树脂或聚丙烯树脂等聚烯烃树脂、尼龙等聚酰胺树脂、或者乙烯乙烯醇共聚合成树脂等而形成。这些树脂以外层402和内层403能够剥离(不具有相溶性)的组合而使用。
对于该层叠瓶401而言,瓶口部410、瓶主体部411以及瓶底部412沿着瓶轴O4方向按顺序连续设置。应予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沿着瓶轴O4,将瓶口部410侧称为上侧,将瓶底部412侧称为下侧,将与瓶轴O4正交的方向称为瓶的径向,将绕瓶轴O4旋转的方向称为瓶的周向。应予说明,瓶轴O4是指层叠瓶401的中心轴。
在瓶口部410,例如安装有排出器420。排出器420例如使利用泵使内容物排出的泵型的排出器,具备排出器主体421和将排出器主体421与瓶口部410旋紧的安装帽422。
排出器主体421具备具有能够以上方偏压状态向下方压入的直立的杆423的泵部和安装于杆423的上端部的按压头425。
上述泵部是通过杆423的压入而送出内容物的送出器。上述泵部具有一体安装于安装帽422的圆筒426和能够上下移动地插入到圆筒426内的未图示的活塞筒。
在上述活塞筒的上部,以连通状态安装有上述杆423。上述活塞筒和杆423通过未图示的螺旋弹簧始终向上方偏压。
在圆筒426的下端部,安装有延伸到层叠瓶401的瓶底部412附近为止的吸入管427。
按压头425是将杆423向下方进行压入操作的有顶筒状的操作部件。
在按压头425,形成有与杆423连通且具有向瓶的径向的外侧开口的排出口428a的排出喷嘴428。
如图35到图37所示,瓶底部412连续设置于瓶主体部411,并且具备位于瓶底部412的外周缘部的接地部412a和从瓶的径向的内侧连接到接地部412a且向瓶内侧底部升高的凹陷部412b。
在外层402中的位于瓶底部412的底部部分,分别形成有将内层403夹在中间并保持为一体的保持棱430和在外层402与内层403之间吸入外部空气的吸气孔431(吸入槽)。保持棱430和吸气孔431形成于瓶底部412中的凹陷部412b。
保持棱430从凹陷部412b朝向下方(朝向瓶外侧)突出。保持棱430的棱高度是可收入凹陷部412b的凹陷内的程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保持棱430以在瓶的径向将瓶轴O4夹在中间的方式具有间隔地配置于外层402的底部部分。一对保持棱430设置成分别在瓶的径向延伸,并且在沿瓶的径向延伸的同一直线L4上,沿该直线L4延伸。
一对保持棱430设置成将瓶轴O4夹在中间并且在瓶的径向对称。保持棱430中的瓶的径向的外侧的外端部与接地部412a的内周缘连接,瓶的径向的内侧的内端部(靠近瓶轴O4的端部)呈相对于瓶轴O4倾斜的直线状延伸。一对保持棱430中的上述内端部彼此将瓶轴O4夹在中间而相互对置,该内端部彼此之间的第一缝隙部S(缝隙部)从下侧向上侧(从沿瓶轴O4方向的外侧向内侧)逐渐变小。
一对保持棱430中的上述内端部彼此的间隔比人(使用者)的手指宽度窄,从沿瓶轴O4方向的外侧向上述第一缝隙部S进入手指时,手指肚与保持棱430的内端部抵接,由此限制手指进一步向第一缝隙部S的进入。此时手指肚与外层402的底部部分的位于一对保持棱430之间的中央部分离,不与中央部接触。
吸气孔431设置成在外层402的上述中央部沿上述直线L4延伸。吸气孔431是呈直线状延伸的狭缝。吸气孔431的沿瓶的径向的两端部与保持棱430的上述内端部。吸气孔431以连结一对保持棱430的内端部彼此的方式在瓶的径向延伸。
应予说明,保持棱430例如通过吹塑成形将外层402和内层403以能够层叠剥离的状态成形后,如图38所示,通过在以外层402的一部分将内层403的底部部分的一部分夹在中间的状态下从瓶的径向的两侧施加外力而粘合形成。
换句话说,优选通过在吹塑成形时利用模具夹断部将作为保持棱430的部分夹在中间而形成,此时,保持棱430在模具分模线上沿着该分模线而形成。应予说明,在形成保持棱430时,更优选为利用向夹断部突出地设置的销,可以将横穴状的凹孔432以其开口方向交替逆向的方式沿保持棱430的长边方向形成多个。即,多个凹孔432交替地形成于保持棱430的两个侧面。如此,能够使压接外层402和内层403的压接部433(咬合部)沿着保持棱430交替地配置,能够有效地提高内层403的保持的可靠性。
(层叠瓶的作用)
接下来,利用安装于这样构成的层叠瓶401的排出器420而排出内容物的情况进行说明。
此时,通过按压头425的按压操作按压杆423,并从在吸入管427的下端开口的吸入口27a吸入收容于内层403的内容物。这样,被吸入的内容物通过杆423,喷出到按压头425的排出喷嘴428内。由此,能够通过排出喷嘴28的排出口28a,朝向外部排出内容物
吸入内容物时,虽然内层403如图35所示的双点划线那样减容变形,但外层402维持其形状,但在内层403与外层402之间产生负压。因此,通过吸气孔431在外层402与内层403之间吸入外部空气。由此,伴随着内容物的排出,能够不使外层402变形而仅使内层403从外层402剥离地减容变形。
此时,由于形成于外层402的底部部分的保持棱430将内层403夹在中间并保持为一体,所以能够有效地防止减容变形时内层403升起。并且,由于一对保持棱430在外层402的底部部分以在瓶的径向将瓶轴O4夹在中间的方式具有间隔地配置,所以能够可靠地保持内层403的底部部分中以在瓶的径向将瓶轴O4夹在中间的方式配置的两个部分。因此,能够抑制在内层403减容变形时,例如仅内层403的底部部分中的将瓶轴O4夹在中间的两个部分中的的单侧升起等,能够高精度地控制内层403的减容变形。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层叠瓶401,能够有效地抑制内层403的升起,并且能够高精度地控制内层403的减容变形,所以例如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即使在该层叠瓶401安装具有延伸到瓶底部412附近为止的吸入管427的排出器420,也能够防止内层403堵塞其吸入口27a等。因此,能够防止排出不良、内容物的残留量增加等。
并且,通过利用保持棱430保持内层403的底部部分中以在瓶的径向将瓶轴O4夹在中间的方式配设的两个部分,能够大范围地保持内层403的底部部分,因此能够尽可能使未保持的内层403的底部部分的剩余的部分(可升起的范围)变窄。因此,能够抑制在内容物残留于内层403的底部部分的状态下,内层403与内容物一起升起,从该点出发,也能够期待残留量减少的效果。
另外,一对保持棱430设置成在沿瓶的径向延伸的同一直线L4上,沿该直线L4延伸,各保持棱430沿以瓶轴O4为中心的瓶的径向而形成,由此制造层叠瓶401时,容易地易于在外层402形成保持棱430,并且保持棱430容易地将内层403夹在中间而易于可靠地保持内层403。并且,由于可以在配置有一对保持棱430的直线L4上形成吸气孔431,所以易于同时制成保持棱430和吸气孔431。
另外,由于吸气孔431形成于瓶底部412,所以能够在通常载置瓶时隐藏吸气孔431,能够使例如瓶主体部411遍及整周上为平滑面等。因此,能够防止外观性、装饰性的降低。
另外,由于吸气孔431以沿上述直线L4延伸的方式设置于外层402的底部部分的位于一对保持棱之间的部分,所以在能够通过一对保持棱430而有效地抑制内层403的升起的同时,能够使从位于两保持棱430之间的吸气孔431吸入的外部空气在内层403和外层402之间沿瓶的周向差别小地分散,能够进一步高精度地减容变形内层402。
另外,如上所述,由于能够可靠地保持内层403的底部部分的以沿瓶的径向将瓶轴O4夹在中间的方式配设的两个部分,所以也能够可靠地抑制内层403的底部部分中的这两个部分以及位于这两个部分之间且与吸气孔431对置的部分的升起。并且,由于吸气孔431配置在一对保持棱430之间,所以能够限制吸气孔431沿上述直线L4在瓶的径向的不期望的扩大,例如能够确保该层叠瓶401的外观性等。此外,即使例如通过使该层叠瓶401沿瓶的径向挤压变形而排出内容物,在排出内容物时对外层402施加较大的外力的情况下,也能够限制前述的吸气孔431的扩大。由此,能够确保该层叠瓶401的外观性,并且在使层叠瓶401挤压变形时,能够有效地抑制外层402与内层403之间的外部空气通过吸气孔431过度地逆流到外部,能够顺畅地排出内容物。
另外,由于保持棱430和吸气孔431形成于瓶底部412中的底部升高的凹陷部412b,所以即使将保持棱430形成为朝向瓶外侧突出,也能够稳定地载置层叠瓶401。另外,难以阻碍通过吸气孔431的外部空气的吸入,并且水分、尘埃等不易通过吸气孔431进入外层402与内层403之间。
应予说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第五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的变更。
例如,可以形成能够使外层402挤压变形的容器,并且通过该外层402的挤压变形使内层403减容变形。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吸气孔431以连结一对保持棱430的内端部彼此的方式在瓶的径向延伸,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形成于图39所示的层叠瓶440。
在该层叠瓶440中,在外层402的底部部分,形成有将内层夹在中间403并保持为一体的辅助棱441。辅助棱441配设于外层402的底部部分的上述中央部,且位于与瓶轴O4重合的位置。辅助棱441设置成在上述直线L4上,沿该直线L4延伸。辅助棱441的沿瓶的径向的长度比保持棱430的沿瓶的径向的长度小。
辅助棱441的瓶的径向的侧端部与保持棱430的上述内端部在瓶的径向对置。辅助棱441的侧端部与保持棱430的内端部之间的间隔比人(使用者)的手指宽度窄。在设置于辅助棱441的侧端部和保持棱430的内端部之间的第二缝隙部T(缝隙部),如果从沿瓶轴O4方向的外侧进入手指,则手指肚通过与辅助棱441的侧端部和保持棱430的内端部抵接,限制手指进一步向第二缝隙部T的进入。此时手指的腹部与外层402的底部部分的位于辅助棱441和保持棱430之间的中间部分分离,不与中间部分接触。
吸气孔431设置成在外层402的上述中间部分沿上述直线L4延伸。一对吸气孔431以沿瓶的径向将瓶轴O4夹在中间的方式具有间隔地配置。吸气孔431的瓶的径向的两端部分别与辅助棱441的侧端部和保持棱430的内端部连接。吸气孔431以连结辅助棱441的侧端部和保持棱430的内端部的方式在瓶的径向延伸。
在该情况下,通过设置一对吸气孔431,能够确保吸气孔431的适当的开口面积,在外层402与内层403之间可靠地吸入外部空气。并且,由于在一对吸气孔431之间设置有辅助棱441,能够有效地抑制内层403的升起。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吸气孔431设置成在外层402的底部部分的上述中央部沿上述直线L4延伸,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吸气孔可以以与上述直线L4交叉的方式延伸。另外,例如可以在外层的底部部分的与上述中央部不同的部分以与保持棱平行的方式形成吸气孔,进而可以形成于瓶主体部。吸气孔可以适当地变更为形成于外层的一部分的其它的构成。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一对保持棱430在沿瓶的径向延伸的同一直线L4上,设置成沿该直线L4延伸,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各保持棱可以以与瓶的径向交叉的方式延伸。
另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将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五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适当地置换成公知的构成要素,另外,可以适当地组合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五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具备外层和以能够剥离的方式层叠于该外层的内表面的具有挠性的内层的层叠瓶。

Claims (18)

1.一种层叠瓶,该层叠瓶为有底筒状,具备外层和在收容有内容物的同时伴随内容物的减少能够减容变形的具有挠性的内层,且所述内层能够剥离地层叠在所述外层的内表面,其中,
在所述外层中的位于瓶底部的底部部分,形成有将所述内层夹在中间而保持的保持棱,
在所述底部部分的与所述保持棱不同的位置,形成有将外部空气吸入到所述外层与所述内层之间的吸气孔,
在所述底部部分中,形成有包围所述吸气孔而配置且朝向瓶的轴向的外侧延伸的围绕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瓶,其中,在所述底部部分的与所述保持棱不同的位置形成有第一凹部,该第一凹部在底壁形成有所述吸气孔,并且侧壁构成所述围绕壁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瓶,其中,所述保持棱设置成沿瓶的径向延伸,
所述吸气孔在所述底部部分上以沿所述保持棱的延长线延伸的方式被设置在所述保持棱的延长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层叠瓶,其中,在所述底部部分,形成有一对第二凹部,该一对第二凹部配置成与所述吸气孔平行地延伸,且将所述吸气孔夹在中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瓶,其中,所述瓶底部具备位于其外周缘部的接地部和从瓶的径向的内侧连接于所述接地部且向瓶内侧底部升高的凹陷部,
所述保持棱和所述吸气孔形成于所述凹陷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瓶,其中,所述保持棱配置在与瓶轴不同的位置,
所述外层的瓶的周向上的一部分和所述内层的沿所述瓶的周向上的一部分通过固定部而相互固定,
所述固定部位于隔着所述瓶轴与所述保持棱沿瓶的径向的相对侧。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瓶,其中,所述外层形成为能够挤压变形。
8.一种层叠瓶,该层叠瓶为有底筒状,具备外层和在收容有内容物的同时伴随着内容物的减少能够减容变形的具有挠性的内层,且所述内层能够剥离地层叠在所述外层的内表面,其中,
在所述外层中的位于瓶底部的底部部分,形成有将外部空气吸入到所述外层与所述内层之间的吸气狭缝部和朝向该层叠瓶的内侧突出的突出部,
所述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沿着与所述吸气狭缝部延伸的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延伸,
所述突出部配设成相对于所述吸气狭缝部在所述交叉方向相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层叠瓶,其中,所述突出部沿所述交叉方向直线地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层叠瓶,其中,所述突出部在所述底部部分分别设置在以将所述吸气狭缝部夹在中间的方式配置的多个部位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瓶,其中,在所述底部部分,形成有包围所述吸气狭缝部而配置且朝向沿瓶的轴向的外侧而延伸的围绕壁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层叠瓶,其中,在所述底部部分,形成有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凹部在底壁形成有所述吸气狭缝部,并且侧壁构成所述围绕壁部。
13.根据权利要求8~12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瓶,其中,在所述底部部分,形成有配置成与所述吸气狭缝部平行延伸且将所述吸气狭缝部夹在中间的一对第二凹部。
14.根据权利要求8~1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瓶,其中,在所述底部部分的位于所述吸气狭缝部的延长线上的部分,将所述内层夹在中间而保持的保持棱设置成沿所述延长线而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8~1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瓶,其中,所述外层形成为能够挤压变形。
16.一种层叠瓶,该层叠瓶为有底筒状,具备外层和在收容有内容物的同时伴随着内容物的减少能够减容变形的具有挠性的内层,且所述内层能够剥离地层叠在所述外层的内表面,其中,
在所述外层中的位于瓶底部的底部部分,形成有将所述内层夹在中间而保持的保持棱,
在所述外层的一部分,形成有将外部空气吸入到所述外层与所述内层之间的吸气孔,
所述保持棱在所述底部部分分别设置在以沿瓶的径向隔着瓶轴的方式具有间隔地配置的一对部位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层叠瓶,其中,一对所述保持棱设置成在沿瓶的径向延伸的同一直线上,沿该直线延伸,
所述吸气孔在所述底部部分设置成在位于一对所述保持棱之间的部分,沿所述直线延伸。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层叠瓶,其中,所述瓶底部具备:位于其外周缘部的接地部和从瓶的径向的内侧连接所述接地部且向瓶内侧底部升高的凹陷部,
所述保持棱和所述吸气孔形成于所述凹陷部。
CN201480018743.XA 2013-03-29 2014-03-25 层叠瓶 Active CN1052289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71094 2013-03-29
JP2013-071094 2013-03-29
JP2013071093A JP6155072B2 (ja) 2013-03-29 2013-03-29 積層ボトル
JP2013-071093 2013-03-29
JP2013-095826 2013-04-30
JP2013095826 2013-04-30
JP2013247642A JP6249743B2 (ja) 2013-04-30 2013-11-29 積層ボトル
JP2013247641A JP6249742B2 (ja) 2013-03-29 2013-11-29 積層ボトル
JP2013-247642 2013-11-29
JP2013-247641 2013-11-29
PCT/JP2014/058375 WO2014157258A1 (ja) 2013-03-29 2014-03-25 積層ボト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28909A true CN105228909A (zh) 2016-01-06
CN105228909B CN105228909B (zh) 2017-08-08

Family

ID=54338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18743.XA Active CN105228909B (zh) 2013-03-29 2014-03-25 层叠瓶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3) US10549877B2 (zh)
EP (3) EP3608242B1 (zh)
KR (1) KR102087630B1 (zh)
CN (1) CN105228909B (zh)
AU (1) AU2014245326B2 (zh)
CA (2) CA2908219C (zh)
WO (1) WO2014157258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71059A (zh) * 2016-04-15 2018-12-21 京洛株式会社 层叠剥离容器
WO2020029078A1 (zh) * 2018-08-07 2020-02-13 台三荣实业有限公司 积层剥离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0817053A (zh) * 2018-08-07 2020-02-21 台三荣实业有限公司 积层剥离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1212789A (zh) * 2017-12-27 2020-05-29 京洛株式会社 层叠剥离容器
CN111344233A (zh) * 2017-11-08 2020-06-26 龟甲万株式会社 合成树脂制多重容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14001720U1 (de) * 2014-02-27 2015-03-02 Gerhard Brugger Spender
JP6489851B2 (ja) * 2015-01-30 2019-03-27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二重容器
JP6639088B2 (ja) * 2015-01-30 2020-02-05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二重容器
CN107614387B (zh) 2015-05-28 2019-11-15 京洛株式会社 双层容器
WO2016190411A1 (ja) * 2015-05-28 2016-12-01 キョーラク株式会社 二重容器
US10494132B2 (en) * 2015-10-30 2019-12-03 Kyoraku Co., Ltd. Delamination container
JP6880386B2 (ja) * 2016-09-30 2021-06-02 キョーラク株式会社 積層剥離容器
JP6923788B2 (ja) * 2017-06-28 2021-08-25 キョーラク株式会社 積層剥離容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69250A (en) * 1982-02-25 1984-09-04 Nick Sekich, Jr. Squeezable dispen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DK364089A (da) * 1988-07-25 1990-01-26 Cebal Indpakning med en pose samt fremgangsmaade til dens fremstilling
JP3124620B2 (ja) 1992-05-11 2001-01-15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積層ボトル
KR100297118B1 (ko) * 1992-05-11 2001-11-22 요시노 쇼이치로 적층병및적층병용펌프장치
JP3455606B2 (ja) * 1995-03-10 2003-10-14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積層剥離ブロー容器における大気導入孔の形成方法および形成装置
AU724022B2 (en) * 1996-05-30 2000-09-07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Extrusion blow molded container having cylindrical drum portion and mold for shaping the container
DE19851404A1 (de) * 1998-11-07 2000-05-11 Boehringer Ingelheim Int Druckausgleichsvorrichtung für einen Doppelbehälter
DE10017443A1 (de) 2000-04-07 2001-10-25 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mit einer Druckausgleichsöffnung versehenen Behälters und nach diesem Verfahren hergestellter Behälter
US6503440B2 (en) 2000-04-07 2003-01-07 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Kg Process for making a container with a pressure equalization opening and containers produced accordingly
WO2003037725A1 (fr) * 2001-10-31 2003-05-08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Recipient moule par soufflage
AU2002343802B2 (en) * 2001-10-31 2007-11-22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Blow-molded container
JP3124620U (ja) 2006-06-12 2006-08-24 呉 伯義 乗り物の差速度伝動装置
JP2008207860A (ja) 2007-02-28 2008-09-11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合成樹脂製注出容器
JP5440949B2 (ja) * 2010-04-30 2014-03-12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ブロー成形容器
JP5602601B2 (ja) 2010-11-30 2014-10-08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積層剥離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これに用いるブロー成形用の金型
JP5828443B2 (ja) 2011-09-29 2015-12-09 株式会社サタケ 米粉製造のための製粉前処理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2013071094A (ja) 2011-09-29 2013-04-22 Tokyo Univ Of Science 油中水型エマルション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油中水型エマルションインクの製造方法
JP5817076B2 (ja) 2011-10-31 2015-11-18 エムアイ技研株式会社 反応槽
JP2013247641A (ja) 2012-05-29 2013-12-09 Panasonic Corp 画像表示装置
JP2013247642A (ja) 2012-05-29 2013-12-09 Panasonic Corp 画像表示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71059A (zh) * 2016-04-15 2018-12-21 京洛株式会社 层叠剥离容器
CN114834720A (zh) * 2016-04-15 2022-08-02 京洛株式会社 层叠剥离容器
CN111344233A (zh) * 2017-11-08 2020-06-26 龟甲万株式会社 合成树脂制多重容器
CN111212789A (zh) * 2017-12-27 2020-05-29 京洛株式会社 层叠剥离容器
WO2020029078A1 (zh) * 2018-08-07 2020-02-13 台三荣实业有限公司 积层剥离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0817053A (zh) * 2018-08-07 2020-02-21 台三荣实业有限公司 积层剥离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US10882240B2 (en) 2018-08-07 2021-01-05 SR PACKAGING INC. TAIWAN BRANCH (Seychelles) Blow-molded lamination contain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0817053B (zh) * 2018-08-07 2021-06-29 台三荣实业有限公司 积层剥离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79985A1 (en) 2016-02-03
EP3608242B1 (en) 2021-05-12
US10549877B2 (en) 2020-02-04
KR102087630B1 (ko) 2020-03-12
US20200122875A1 (en) 2020-04-23
AU2014245326A1 (en) 2015-10-22
CA2908219A1 (en) 2014-10-02
US10875676B2 (en) 2020-12-29
CA3093076C (en) 2022-12-06
CA2908219C (en) 2021-02-02
CN105228909B (zh) 2017-08-08
AU2014245326B2 (en) 2017-09-14
WO2014157258A1 (ja) 2014-10-02
EP3409604A1 (en) 2018-12-05
US20160052661A1 (en) 2016-02-25
EP3608242A1 (en) 2020-02-12
US11072450B2 (en) 2021-07-27
EP3409604B1 (en) 2020-07-29
EP2979985A4 (en) 2017-02-15
EP2979985B1 (en) 2018-03-14
US20200122876A1 (en) 2020-04-23
KR20150139839A (ko) 2015-12-14
CA3093076A1 (en) 2014-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28909A (zh) 层叠瓶
JP6249742B2 (ja) 積層ボトル
JP5667010B2 (ja) 吐出容器
US10974885B2 (en) Delaminatable container
JP2015155333A (ja) 吐出容器
JP2014231392A (ja) 積層ボトル
CN109562537A (zh) 加压的多嵌套预成型件组件以及制造方法
US20210188474A1 (en) Double container
KR20180093020A (ko) 이중 용기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20080011783A1 (en) Device For Packaging And Delivering A Liquid Product
JP6155072B2 (ja) 積層ボトル
JP5961449B2 (ja) 積層ボトル
US10494134B2 (en) Squeeze container
CN203294555U (zh) 医用护创液的喷液瓶结构
CN103332402B (zh) 医用护创液的喷液瓶结构
US9278794B2 (en) Small food storage container
JP7265416B2 (ja) 二重容器用注出キャップ及び二重容器
JP2019011123A (ja) 二重容器
KR20160004106U (ko) 플라스틱 이중 용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