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97281B - 层叠电容器以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层叠电容器以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97281B
CN105097281B CN201510232653.7A CN201510232653A CN105097281B CN 105097281 B CN105097281 B CN 105097281B CN 201510232653 A CN201510232653 A CN 201510232653A CN 105097281 B CN105097281 B CN 1050972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nal electrode
electrode
interarea
capacitance part
cascade capaci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3265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97281A (zh
Inventor
服部和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0972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72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972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72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005Electrodes
    • H01G4/012Form of non-self-supporting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018Dielectrics
    • H01G4/06Solid dielectrics
    • H01G4/08Inorganic dielectrics
    • H01G4/12Ceramic dielectrics
    • H01G4/1209Ceramic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ceramic dielectric material
    • H01G4/1218Ceramic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ceramic dielectric material based on titanium oxides or titanates
    • H01G4/1227Ceramic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ceramic dielectric material based on titanium oxides or titanates based on alkaline earth titan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228Terminals
    • H01G4/232Terminals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a stacked or rolled capaci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228Terminals
    • H01G4/248Terminals the terminals embracing or surrounding the capacitive element, e.g. cap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30Stacked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38Multiple capacitors, i.e.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fixed capacitors
    • H01G4/385Single unit multiple capacitors, e.g. dual capacitor in one coi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 Ceramic Capaci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层叠电容器以及其使用方法。提供即使施加交流电压或叠加了交流分量的直流电压也能有效果地抑制噪声的产生的层叠电容器。层叠电容器(1)具备:层叠有电介质层(2x)、第1内部电极(3)、第2内部电极(4)和第3内部电极(5)的层叠体(2);和第1外部电极(6)、第2外部电极(7)以及第3外部电极(8)。第1内部电极(3)和第2内部电极(4)位于与层叠方向正交的层叠体(2)内的相同平面内。第3内部电极(5)位于与层叠方向正交、与配置第1以及第2内部电极(3、4)的平面不同的平面。由第1内部电极(3)和第3内部电极(5)隔着电介质层(2x)的一部分对置的部分构成第1电容部。由第2内部电极(4)和第3内部电极(5)隔着电介质层(2x)的一部分对置的部分构成第2电容部。

Description

层叠电容器以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置多个电容部的层叠电容器以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高介电常数的陶瓷具有压电性以及电致伸缩性。为此,在使用高介电常数的陶瓷的层叠电容器中,若施加交流电压或叠加了交流分量的直流电压,则会产生机械性形变所引起的振动。若该振动传播到电路基板,电路基板就会振动。有时会因这样的振动而产生被称作「振鸣(acoustic noise)」的噪声。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用于抑制这样的噪声的结构。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层叠电容器中,在层叠体内,第1电容部和第2电容部在层叠方向上并排配置。在第1电容部中,第1内部电极和第3内部电极隔着电介质层重合。在第2电容部中,第2内部电极和第3内部电极隔着电介质层重合。通过以反相驱动第1电容部和第2电容部,来谋求第1电容部中的伸缩、与第2电容部中的伸缩相互抵消。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13-258278号公报
但是,在使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层叠电容器的情况下,有时仍然会产生噪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更有效果地谋求噪声的抑制的层叠电容器以及该层叠电容器的使用方法。
本发明所涉及的层叠电容器具备:层叠体;和设置在层叠体的外表面的第1外部电极、第2外部电极以及第3外部电极。在层叠体中,层叠了电介质层、第1内部电极、第2内部电极和第3内部电极。
在本发明中,第1内部电极和第2内部电极位于与层叠方向正交的层叠体内的相同平面内。第3内部电极位于与上述层叠方向正交的层叠体内平面、即配置上述第1、第2内部电极的平面不同的平面。由第1内部电极和第3内部电极隔着电介质层的一部分对置的部分构成第1电容部。由第2内部电极和第3内部电极隔着电介质层的一部分对置的部分构成第2电容部。
第1外部电极、第2外部电极以及第3外部电极分别与第1内部电极、第2内部电极以及第3内部电极电连接。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层叠电容器某特定的局面下,所述层叠体具有:在层叠方向上对置的第1主面以及第2主面;将所述第1主面以及第2主面连结、与所述第1主面以及所述第2主面正交并相互对置的第1以及第2侧面;和与所述第1主面以及第2主面、和所述第1以及第2侧面正交并相互对置的第3以及第4侧面。这种情况下,第1内部电极以及第2内部电极分别引出到上述第1侧面以及第2侧面。上述第1内部电极和上述第2内部电极在将上述第3侧面和上述第4侧面连结的方向上相隔。第3内部电极引出到上述第3侧面或第4侧面。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层叠电容器的其它特定的局面下,所述层叠体具有:在层叠方向上对置的第1主面以及第2主面;将所述第1主面以及第2主面连结、与所述第1主面以及所述第2主面正交并相互对置的第1以及第2侧面;和与所述第1主面以及第2主面、和所述第1以及第2侧面正交并相互对置的第3以及第4侧面。这种情况下,第1内部电极引出到第1侧面,第2内部电极引出到第2侧面。第1内部电极和第2内部电极在将第1侧面和第2侧面连结的方向上相隔。第3内部电极引出到第3侧面或第4侧面。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层叠电容器的再其它特定的局面下,至少1个所述第1内部电极位于比位于相同平面内的所述第2内部电极更靠所述第3侧面侧的位置,位于与所述至少1个所述第1内部电极所位于的平面不同的平面内的至少1个第2内部电极位于比位于相同平面内的所述第1内部电极更靠所述第3侧面侧的位置。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层叠电容器的另外特定的局面下,在所述层叠体设置:在所述第3侧面侧层叠所述第1内部电极、第2内部电极以及第3内部电极的第1层叠部分;和在所述第4侧面侧层叠所述第1内部电极、所述第2内部电极以及所述第3内部电极的第2层叠部分。在所述第1层叠部分,按照所述第3内部电极、第1内部电极、第3内部电极以及第2内部电极的顺序将它们反复层叠,在所述第2层叠部分,按照所述第3内部电极、所述第2内部电极、所述第3内部电极以及所述第1内部电极的顺序将它们反复层叠。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层叠电容器的其它特定的局面下,至少1个所述第3内部电极在层叠方向一方侧隔着所述电介质层与所述第1内部电极对置,该对置的区域在所述层叠方向的另一方侧隔着该另一方侧的所述电介质层与所述第2内部电极对置。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层叠电容器的另外特定的局面,所述第1内部电极与所述第3内部电极对置的区域的面积大于所述第2内部电极与所述第3内部电极对置的区域的面积。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层叠电容器在再其它特定的局面下,所述第1外部电极设置在所述第1侧面,所述第2外部电极设置在所述第2侧面,所述第3外部电极设置在所述第3侧面或第4侧面中的至少一方。
本发明所涉及的层叠电容器的使用方法特征在于,在对所述第1电容部施加的电压的电位差增加或减少的情况下,对所述层叠电容器施加电压,以使得对所述第2电容部施加的电压的电位差减少或增加。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层叠电容器以及其使用方法,即使在施加交流电压或叠加了交流分量的直流电压的情况下,也能有效果地抑制噪声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电容器的主视截面图。
图2(a)~(c)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电容器的各平面截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层叠电容器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层叠电容器的使用方法的电路图。
图5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层叠电容器中第1电容部以及第2电容部的伸缩情形的示意截面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电容器的主视截面图。
图7(a)~(c)是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电容器的各平面截面图。
图8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电容器中第1电容部以及第2电容部的伸缩情形的示意横截面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电容器的主视截面图。
图10(a)~(c)是第3实施方式的层叠电容器的各平面截面图。
图11是用于说明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电容器的第1电容部以及第2电容部的伸缩情形的示意截面图。
图12(a)以及(b)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电容器的各平面截面图。
图13是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电容器的示意横截面图。
图14(a)以及(b)是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电容器的各平面截面图。
图15是第5实施方式的层叠电容器的示意截面图。
图16是用于说明作为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层叠电容器的使用方法的电路图。
图17是用于说明作为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层叠电容器的安装结构体的立体图。
标号的说明
1 层叠电容器
2 层叠体
2a、2b 第1、第2主面
2c~2f 第1~第4侧面
2x、2p、2q 电介质层
3~5 第1~第3内部电极
5a 内部电极主体部
5b、5c 引出部
6~8 第1~第3外部电极
11、13 第1、第2直流电源
12、14 交流分量
21、31、41、51、71 层叠电容器
61、62 第1、第2交流电源
70 层叠电容器的安装结构体
73 基板
74 接合剂
75a~75c 第1~第3焊盘
C1、C2 第1、第2电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的实施方式,由此使本发明明了。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电容器的主视截面图。图2(a)~(c)是本实施方式的层叠电容器的各平面截面图,图3是表示外观的立体图。
层叠电容器1具有层叠体2。层叠体2具有长方体状的形状。在层叠体2中,层叠有电介质层2x、第1内部电极3、第2内部电极4、和第3内部电极5。
层叠体2具有在上述层叠方向上对置的第1主面2a和第2主面2b。另外,层叠体2具有与第1主面2a以及第2主面2b正交、相互对置的第1侧面2c以及第2侧面2d。进而,层叠体2具有与第1主面2a以及第2主面2b、和第1侧面2c、第2侧面2d正交、且相互对置的第3侧面2e、第4侧面2f。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1侧面2c和第2侧面2d连结的方向被设为长度方向。将第3侧面2e和第4侧面2f连结的方向被设为尺寸小于长度方向的尺寸的宽度方向。第1侧面2c以及第2侧面2d的面积小于第1主面2a以及第2主面2b的面积,小于第3侧面2e、第4侧面2f的面积。
如图1所示那样,第1内部电极3隔着电介质层2x与第3内部电极5对置。隔着该电介质层2x第1内部电极3与第3内部电极5重合的部分在层叠体内设置多个,由它们构成第1电容部。
另一方面,第2内部电极4和第3内部电极5也隔着电介质层2x重合。由该第2内部电极4和第3内部电极5隔着电介质层2x重合的多个部分构成第2电容部。
在图2(a)所示的高度位置的平面,将第1内部电极3设置得位于第3侧面2e侧,将第2内部电极4设置得位于第4侧面2f侧。将第1内部电极3引出到第1侧面2c,设置为从第1侧面2c朝向第2侧面2d侧但并不到达第2侧面2d。反之,将第2内部电极4引出到第2侧面2d。将第2内部电极4设置为从第2侧面2d朝向第1侧面2c侧但并不到达第1侧面2c。第1内部电极3以及第2内部电极4如图2(a)所示那样,具有细长的矩形形状、即条带状的平面形状。具体地,第1内部电极3以及第2内部电极4的长度尺寸/宽度尺寸大于层叠体2的长度尺寸/宽度尺寸。
图2(b)表示与图2(a)不同的高度位置的平面中的第1内部电极3以及第2内部电极4。在该高度位置,第1内部电极3位于第4侧面2f侧,第2内部电极4位于第3侧面2e侧。
如图2(c)所示那样,第3内部电极5具有:大致矩形的内部电极主体部5a;和从内部电极主体部5a分别引出到第3侧面2e以及第4侧面2f的引出部5b、5c。第3内部电极5未到达第1侧面2c以及第2侧面2d。将内部电极主体部5a设置为隔着电介质层2x与第1内部电极3以及第2内部电极4对置。由该对置部分构成第1电容部以及第2电容部。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层叠电容器1中,第1内部电极3和第2内部电极4位于与层叠体2的层叠方向正交的相同的平面内。
图1是相当于图2(a)的沿一点划线A-A线的部分的截面图。即,是在层叠体2中第4侧面2f侧的部分的主视截面图。在此,在最上层配置第3内部电极5,分别在其正下方隔着电介质层配置第1内部电极3,在其正下方隔着电介质层配置第3内部电极5,在其正下方隔着电介质层配置第2内部电极4。因此,按照第3内部电极5、第1内部电极3、第3内部电极5、第2内部电极4的顺序将它们反复层叠。
反之,在第3侧面2e侧,从最上层起按照第3内部电极5、第2内部电极4、第3内部电极5、第1内部电极3的顺序反复层叠这些内部电极。
在上述层叠体2的第1侧面2c形成第1外部电极6。第1外部电极6覆盖第1侧面2c的整体,进而覆盖第1主面2a、第2主面2b、第3侧面2e、第4侧面2f的一部分。
覆盖第2侧面2d地设置第2外部电极7。第2外部电极7覆盖第2侧面2d的整体,进而覆盖第1主面2a、第2主面2b、第3侧面2e、第4侧面2f的一部分。
进一步地,在层叠体2的长度方向中央,覆盖第3侧面2e以及第4侧面2f地设置被相互隔开的一对第3外部电极8。另外,也可以让1个第3外部电极8设置为从第3侧面2e经过第2主面2b到达第4侧面2f。
构成上述层叠体2的电介质层2x由适宜的电介质陶瓷构成。特别由于在使用高介电常数陶瓷的情况下前述的噪声变大,因此在使用这样的高介电常数陶瓷的情况下,按照本发明,能有效果地抑制噪声。因而本发明是有效果的。作为这样的高介电常数陶瓷,能举出钛酸钡系陶瓷等。
上述第1内部电极3、第2内部电极4以及第3内部电极5能使用适宜的金属或合金形成。关于第1外部电极6、第2外部电极7以及第3外部电极8,也能使用适宜的金属或合金形成。
在层叠电容器1的制造时,在包含上述电介质陶瓷的陶瓷生片上印刷内部电极形成用导电膏,通过进行层叠而得到母层叠体。将该母层叠体切割成以各个层叠电容器1为单位的层叠体,得到层叠体芯片。将该层叠体芯片烧成,得到层叠体2。然后,通过在层叠体2的外表面进行导电膏的涂布、烘烤等形成第1~第3外部电极6~8即可。
另外,也可以在层叠体芯片的烧成之前对外表面赋予导电膏,同时进行层叠体芯片的烧成和导电膏的烘烤,形成第1~第3外部电极6~8。
在本实施方式的层叠电容器1中,即使在驱动时施加交流电压或叠加了交流分量的直流电压,也能有效果地抑制被称作「振鸣」的噪声。参考图4以及图5对其进行说明。图4是用于说明上述层叠电容器使用方法的电路图。将层叠电容器1的第1电容部C1和第2电容部C2串联连接。即,第1外部电极6与第1电容部C1的一端连接,第2外部电极7与第2电容部C2的一端连接。第1电容部C1的另一端和第2电容部C2的另一端与第3外部电极8连接。
当前由第1直流电源11对第1外部电极6与第3外部电极8间施加直流电压。在此将第3外部电极8侧设为地电位侧。在从该第1直流电源11给出的直流信号叠加交流分量12。另外,该交流分量12是因负载变动而产生的纹波分量。在图4中,为了便于表现包含交流分量这一情况而记载交流电源的记号。
另一方面,由第2直流电源13对第2电容部C2施加电压。在该直流电压也叠加交流分量14。
优选将叠加在上述直流电源11的电压V1中的交流分量12、与叠加在第2直流电源13的电压V2中的交流分量14的相位差设为90°、180°或270°。由此,能使上述第1电容部C1中的伸缩、和第2电容部C2中的伸缩有效果地相互抵消。
特别如图5中以示意截面图示出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相邻的第1电容部C1和第2电容部C2的伸缩有效果地相抵,且相互束缚。如图5所示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3内部电极5和第1内部电极3隔着电介质层重合的部分构成第1电容部C1。在第2内部电极4和第3内部电极5隔着电介质层重合的部分构成第2电容部C2。由此构成多个第1电容部C1以及多个第2电容部C2。
并且,由于第1内部电极3和第2内部电极4位于相同高度位置的平面,因此在该平面的面方向、即与第1主面2a以及第2主面2b平行的方向上,第1电容部C1和第2电容部C2相邻。另一方面,在层叠方向上,第1电容部C1和第2电容部C2也相连。
在第1电容部C1如图示那样在厚度方向上收缩的情况下,第1电容部C1在宽度方向两端,中央部向外侧膨胀地位移。此时,第2电容部C2由于以相反相位被驱动,因此在层叠方向上伸长,在宽度方向两端,向宽度方向内侧收缩。
层叠方向上相邻的第1电容部C1と第2电容部C2的伸缩,由于如上述那样是相互相反方向,因此相抵。由此能有效果地抑制层叠方向上的形变。
不仅如此,宽度方向上相邻的第1电容部C1和第2电容部C2的相邻的宽度方向端部彼此处于相互束缚伸缩的关系。这对层叠方向上相邻的第1电容部C1和第2电容部C2来说,也是在宽度方向端部,由于伸缩情形相反而成为相互束缚伸缩的情况。
如上述那样,通过在第1电容部C1和第2电容部C2相邻的部分进行伸缩的相抵以及束缚,在层叠体2有效果地抑制了其整体的形变。因而,即使将层叠电容器1安装在电路基板,也难以产生上述交流分量所引起的振动,因此能有效果地抑制被称作「振鸣」的噪声。
另外,由于第1侧面2c以及第2侧面2d的面积小于第3侧面以及第4侧面2f的面积,因此第1侧面2c以及第2侧面2d的伸缩大于第3侧面以及第4侧面2f的伸缩。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从第1侧面2c以及第2侧面2d观察,电容部在宽度方向上分割第1电容部C1和第2电容部C2,因此认为缓和了第1侧面2c以及第2侧面2d的伸缩,能有效果地抑制噪声。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静电容取出部分的上方设置电介质层2p。另外,在静电容取出部分的下方设置电介质层2q。这些电介质层2p以及2q构成外层电介质层。优选地,期望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使电介质层2q的厚度厚于电介质层2p的厚度。由此,在从第2主面2b侧安装到电路基板的情况下,能更有效果地抑制「振鸣」。
图6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电容器的主视截面图。图7(a)~(c)是第2实施方式的层叠电容器21的各平面截面图。另外,图6是相当于图7(a)的沿B-B线的部分的主视截面图。
本实施方式中所用的层叠体2和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都具有层叠了电介质层2x、第1内部电极3、第2内部电极4和第3内部电极5的结构。而在层叠形态上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
如图6所示那样,第3内部电极5位于最上部。在该最上部的第3内部电极5的下方隔着电介质层2x重合第1内部电极3。在该第1内部电极3的下方也隔着电介质层2x重合第3内部电极5。并且,在其下方也是隔着电介质层2x而第1内部电极3与第3内部电极5重合。如此,在图6中,在层叠方向上第3内部电极5和第1内部电极3交替重合。
在图7(a)所示的沿箭头B-B线的部分,如上述那样,在层叠方向上交替层叠第3内部电极5和第1内部电极3。另一方面,如图7(b)所示,在某高度位置的平面,第1内部电极3和第2内部电极4在将第3侧面2e和第4侧面2f连结的宽度方向上相邻。在设置第2内部电极4的位置,第3内部电极5隔着电介质层位于第2内部电极4的上方以及下方。即,在第2内部电极4所位于的部分,在层叠方向上交替层叠第2内部电极4和第3内部电极5。
图8是用于说明在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电容器中第1电容部以及第2电容部的伸缩情形的示意横截面图。
在层叠电容器21,在层叠体2的外表面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设置第1外部电极6、第2外部电极7以及第3外部电极8。
第2实施方式除了配置上述第1内部电极3和第2内部电极4的位置不同以外,其它都与第1实施方式的层叠电容器1相同。因此,对同一部分标注同一参考编号来省略其说明。
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第3侧面2e侧,在层叠方向上交替层叠第3内部电极5和第1内部电极3,在第4侧面2f侧,在层叠方向上交替层叠第2内部电极4和第3内部电极5。
因而,如图8所示那样,在第3侧面2e侧构成第1电容部C1,在第4侧面2f侧构成第2电容部C2。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与第1实施方式的层叠电容器1同样地使加在第1电容部C1以及第2电容部C2的电压的交流分量的相位相差90°、180°或270°。由此能使第1电容部C1的伸缩、和第2电容部C2的伸缩不同,并相抵。即,在图8中,示意地,第1电容部C1在层叠方向上收缩,宽度方向端部在层叠方向中央向外侧膨胀。与此相对,第2电容部C2在层叠方向上伸长,在宽度方向端部上,层叠方向中央向宽度方向内侧位移。
因此,在第1电容部C1和第2电容部C2相邻的部分,两者的伸缩相抵,有效果地抑制了层叠电容器21整体的形变。
图9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电容器的主视截面图,图10(a)~(c)是其不同高度位置的各平面截面图。
第3实施方式的层叠电容器31具备:层叠体2、和第1~第3外部电极6~8。在层叠电容器31中,在层叠体2层叠了第1内部电极3、第2内部电极4、第3内部电极5和电介质层2x。除了该层叠形态不同以外,层叠电容器31与层叠电容器1同样地构成。因此,对同一部分标注同一参考编号来省略其说明。
图10(a)以及(b)表示位于不同的高度位置的平面内的第1内部电极3以及第2内部电极4。在图10(a)所示的高度位置,第1内部电极3和第2内部电极4位于相同高度位置的平面内。更具体地,第1内部电极3从层叠体2的中央朝向第1侧面2c延伸,引出到第1侧面2c。第2内部电极4从层叠体2的中央在长度方向上向第2侧面2d侧延伸,引出到第2侧面2d。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第2内部电极3、4并没有特别的限定,但具有矩形的平面形状。并且,第1内部电极3的内侧端、和第2内部电极4的内侧端在长度方向上隔着间隙而相隔。上述间隙在长度方向上与第3外部电极8重合。
在图10(b)所示的不同的高度位置,也是在同一平面内与图10(a)同样地设置有第1内部电极3以及第2内部电极4。
另一方面,如图10(c)所示那样,第3内部电极5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第3内部电极5同样地构成。
如图9中以主视截面图示出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内部电极3和第2内部电极4隔着电介质层2x与第3内部电极5重合。即,设为在层叠方向上反复第3内部电极5-第1内部电极3以及第2内部电极4-第3内部电极5的层叠结构。
因而如图11中以示意截面图示出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第1侧面2c和第2侧面2d连结的长度方向上第1电容部C1和第2电容部C2相邻。即,第1电容部C1和第2电容部C2在层叠体2的长度方向上相邻。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将加在第1电容部C1以及第2电容部C2的交流电压以及交流分量的相位差设为90°、180°或270°。由此,能使第1电容部C1的伸缩和第2电容部C2的伸缩相抵,且能由前述的束缚力抑制形变。在图11中,分别用虚线表示第1电容部C1在层叠方向上收缩、第2电容部C2在层叠方向上伸长的情形。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也是在第1侧面2c侧的层叠体部分、和第2侧面2d侧的层叠体部分,长度方向的伸缩成为相反,因此形变相抵。另外,虽未图示,但在第1电容部C1与第2电容部C2相邻的部分,由于宽度方向的伸缩方向相反,因此前述的束缚力发挥作用,由此有效果地抑制了形变。
另外,如上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长度方向上第1内部电极3的内侧端和第2内部电极4的内侧端在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隙而相隔的位置,与第3外部电极重合。由于间隙成为宽度方向上第1电容部C1的伸长和第2电容部C2的收缩翻转的位置,因此形变较小。因此,经由第3外部电极传递到电路基板的形变变小,能更有效果地抑制噪声。
图12(a)以及(b)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电容器的各平面截面图,图13是其示意横截面图。
第4实施方式的层叠电容器41相当于第1实施方式的层叠电容器1的变形例。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内部电极3的宽度方向尺寸窄于第2内部电极4的宽度方向尺寸。关于其它点,层叠电容器41与层叠电容器1相同。因此,关于其它点援用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
如图13中以横截面图示出的那样,从上方起按照第3内部电极5、第1内部电极3以及第2内部电极4、第3内部电极5的顺序将它们反复层叠。因此,与第1实施方式的层叠电容器1相同,在宽度方向W上第1电容部和第2电容部相邻,在层叠方向T上也是第1电容部和第2电容部相邻。
因而,与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通过使第1电容部的伸缩和第2电容部的伸缩相抵地进行驱动,能以前述的伸缩力的相抵、和束缚力的作用使层叠电容器1整体的形变较小。
图14(a)以及(b)是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电容器的各平面截面图,图15是其示意横截面图。
第5实施方式的层叠电容器51,相当于第3实施方式的层叠电容器31的变形例。即,图14(a)以及(b)示出位于不同的高度位置的平面的第1内部电极3以及第2内部电极4,但与第1内部电极3的长度方向尺寸相比,第2内部电极4的长度方向尺寸更长。关于其它点,第5实施方式的层叠电容器51都与第3实施方式的层叠电容器31相同。
如图15所示那样,在长度方向L上,在某高度位置的平面隔开间隙设置有第1内部电极3以及第2内部电极4。于是第1内部电极3的长度方向尺寸变得短于第2内部电极4的长度方向尺寸。因此,短于沿第1电容部C1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和沿第2电容部C2的长度方向的尺寸。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上述层叠体2的长度方向上第1电容部C1和第2电容部C2相邻,因此与第3实施方式相同,优选施加包含第1电容部C1与第2电容部C2的相位差成为90°、180°或270°的交流电压或交流分量的电压。由此能有效果地抑制层叠电容器整体的形变。
也可以如第4实施方式以及第5实施方式那样,使第1电容部C1中的第1内部电极3与第3内部电极5的对置面积、和第2电容部C2中的第2内部电极4与第3内部电极5的对置面积不同。特别在使对第1电容部C1施加的电压、和对第2电容部C2施加的电压不同的情况下,期望对应于所施加的电压的大小使第1电容部C1中的对置面积、和第2电容部C2中的对置面积不同。
图16是用于说明作为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层叠电容器的使用方法的电路图。
例如,在第1实施方式的层叠电容器1分别连接第1、第2交流电源61、62。从第1、第2交流电源61、62施加相位相互相差180°的交流电压。如此,能使第1电容部C1和第2电容部C2的伸缩为相反相位。因此,如上述,通过使伸缩为相反相位,能以伸缩的相抵、和前述的束缚力的作用来显著减小层叠电容器1中的整体的形变。另外,从第1交流电源61施加的交流信号的相位、和从第2交流电源62施加的交流信号的相位并不限于相差180°的情况,也可以相差90°或270°。
优选地,期望在驱动上述第1电容部C1以及第2电容部C2时,在对第1电容部C1施加的电压的电位差增加或减少的情况下,调整从第1、第2交流电源61、62施加的电压V1、V2,以使得对第2电容部C2施加的电压的电位差减少或增加。由此能有效果地抑制层叠电容器1整体的形变。
图17是用于说明作为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层叠电容器的安装结构体的立体图。
层叠电容器的安装结构体70具备:层叠电容器71、基板73和接合剂74。层叠电容器的安装结构体70将层叠电容器71的第2主面2b作为安装面,安装面与基板73面对面地安装层叠电容器71。另外,在层叠电容器71中,有将第1主面2a或第2主面2b作为安装面的第1构成、和将第3侧面2e或第4侧面2f作为安装面的第2构成。图17中示出的层叠电容器的安装结构体70所涉及的层叠电容器71是第1构成。
在基板73的主面设置第1焊盘75a、第2焊盘75b、第3焊盘75c。第1焊盘75a经由接合剂74与层叠电容器71的第1外部电极6电气以及机械连接。第2焊盘75b经由接合剂74与层叠电容器71的第2外部电极7电气以及机械连接。第3焊盘75c经由接合剂74与层叠电容器71的第3外部电极8电气以及机械连接。接合剂74由焊料等适宜的钎料用金属更长。
接合剂74从安装面侧在第1侧面、第2侧面润湿上爬,形成圆角。圆角作为层叠电容器71的形变的传递的媒介。在第1、第2、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1构成的层叠电容器中,不管接合剂的润湿上爬高度如何,从第1侧面2c、第2侧面2d观察,第1电容部C1和第2电容部C2都以实质相同的面积与圆角重合。因此,在第1、第2、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电容器的情况下,优选以上述第1构成来构成安装结构体。
层叠电容器的安装结构体70以接合剂74是焊料的情况为例,如以下那样制造。
首先,在基板73上的第1焊盘75a、第2焊盘75b以及第3焊盘75c印刷焊料膏。接下来,如在外部电极附着焊料膏那样地在基板73搭载层叠电容器71,使搭载了层叠电容器71的基板73通过回流焊炉,使焊料熔融、凝固。
如上述那样,根据本发明的层叠电容器,即使施加交流电压或叠加了交流分量的直流电压,也能抑制层叠电容器整体的形变,能抑制噪声。
另外,由于能如上述那样抑制层叠电容器中的形变,因此能在除去纹波电压来平滑化电压的同时,相互抵消纹波电压所引起的层叠电容器的形变,从而能抑制噪声。因而,本发明的层叠电容器例如适于用在DC-DC转换器电路、电荷泵电路或AC-DC转换器电路等的电压变换电路的电压平滑化中。
另外,根据本发明,能有效果地抑制与层叠电容器的振动相伴的形变。因此,在易于产生上述振动的以下的各层叠电容器中,本发明特别有效果。即,在静电容1μF以上、特别是10μF以上的静电容高的层叠电容器中,本发明是有效果的。另外,在使用相对介电常数3000以上那样的相对介电常数高的电介质的层叠陶瓷电容器中,本发明也是有效果的。进而,在如内部电极层叠数350层以上那样内部电极层叠数多的层叠电容器中,本发明也是有效果的。进而,在与不同的电位连接的被夹在内部电极间的电介质层的厚度如1μm以下那样薄的层叠电容器中,本发明也是有效果的。

Claims (11)

1.一种层叠电容器,第1电容部与使电压平滑的电路连接,其特征在于,
具备:层叠体,其层叠有第1、第2、第3内部电极和电介质层而成,包含第1电容部和第2电容部;和
多个外部电极,设置在层叠体的表面,包含第1外部电极、第2外部电极以及第3外部电极,
在所述第1外部电极与所述第3外部电极间电连接所述第1电容部,
在所述第2外部电极与所述第3外部电极间电连接用于使施加在所述第1电容部的电位差减少的所述第2电容部,
所述层叠体包含与所述第1外部电极连接的所述第1内部电极、与所述第2外部电极连接的所述第2内部电极、与所述第3外部电极连接的所述第3内部电极,
所述第1内部电极和所述第3内部电极通过隔着所述电介质层对置来规定所述第1电容部,
所述第2内部电极和所述第3内部电极通过隔着所述电介质层对置来规定所述第2电容部,
所述第1内部电极的电极面积大于所述第2内部电极的电极面积,
所述第1内部电极与所述第3内部电极的对置面积和所述第2内部电极与所述第3内部电极的对置面积不同,
所述第1电容部和所述第2电容部配置在层叠方向上,
在层叠方向上,至少1个所述第1电容部位于一对所述第2电容部间,至少1个所述第2电容部位于一对所述第1电容部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电容器,其中,
所述第1电容部和所述第2电容部配置在与层叠方向正交的方向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电容器,其中,
所述第1电容部和所述第2电容部配置在与所述第1外部电极和所述第2外部电极对置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
4.一种层叠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层叠有电介质层、第1内部电极、第2内部电极和第3内部电极的层叠体;和
设置在所述层叠体的表面的第1外部电极、第2外部电极以及第3外部电极,
所述第1内部电极和所述第2内部电极位于与所述层叠体的层叠方向正交的所述层叠体内的相同平面内,
所述第3内部电极位于与所述层叠方向正交的所述层叠体内的平面、即与配置有所述第1、第2内部电极的平面不同的平面,
由所述第1内部电极和所述第3内部电极隔着所述电介质层的一部分对置的部分构成第1电容部,
由所述第2内部电极和所述第3内部电极隔着所述电介质层的一部分对置的部分构成第2电容部,
所述第1、第2以及第3外部电极分别与所述第1、第2以及第3内部电极电连接,
所述层叠体具有:
在层叠方向上对置的第1主面以及第2主面;
将所述第1主面以及第2主面连结、与所述第1主面以及所述第2主面正交并相互对置的第1以及第2侧面;和
与所述第1主面以及第2主面、和所述第1以及第2侧面正交并相互对置的第3以及第4侧面,
所述第1内部电极被引出到所述第1侧面,
所述第2内部电极被引出到所述第2侧面,
所述第1内部电极和所述第2内部电极在将所述第3侧面和所述第4侧面连结的方向上相隔,
所述第3内部电极被引出到所述第3侧面或第4侧面,
至少1个所述第1内部电极位于比位于相同平面内的所述第2内部电极更靠所述第3侧面侧的位置,
位于与所述至少1个第1内部电极所位于的平面不同的平面内的至少1个第2内部电极位于比位于相同平面内的所述第1内部电极更靠所述第3侧面侧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层叠电容器,其中,
在所述层叠体设置有:在所述第3侧面侧层叠有所述第1内部电极、第2内部电极以及第3内部电极的第1层叠部分;和在所述第4侧面侧层叠有所述第1内部电极、所述第2内部电极以及所述第3内部电极的第2层叠部分,
在所述第1层叠部分按照所述第3内部电极、第1内部电极、第3内部电极以及第2内部电极的顺序将它们反复层叠,
在所述第2层叠部分,按照所述第3内部电极、所述第2内部电极、所述第3内部电极以及所述第1内部电极的顺序将它们反复层叠。
6.一种层叠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层叠有电介质层、第1内部电极、第2内部电极和第3内部电极的层叠体;和
设置在所述层叠体的表面的第1外部电极、第2外部电极以及第3外部电极,
所述第1内部电极和所述第2内部电极位于与所述层叠体的层叠方向正交的所述层叠体内的相同平面内,
所述第3内部电极位于与所述层叠方向正交的所述层叠体内的平面、即与配置有所述第1、第2内部电极的平面不同的平面,
由所述第1内部电极和所述第3内部电极隔着所述电介质层的一部分对置的部分构成第1电容部,
由所述第2内部电极和所述第3内部电极隔着所述电介质层的一部分对置的部分构成第2电容部,
所述第1、第2以及第3外部电极分别与所述第1、第2以及第3内部电极电连接,
所述层叠体具有:
在层叠方向上对置的第1主面以及第2主面;
将所述第1主面以及第2主面连结、与所述第1主面以及所述第2主面正交并相互对置的第1以及第2侧面;和
与所述第1主面以及第2主面、和所述第1以及第2侧面正交并相互对置的第3以及第4侧面,
所述第1内部电极被引出到所述第1侧面,
所述第2内部电极被引出到所述第2侧面,
所述第1内部电极和所述第2内部电极在将所述第3侧面和所述第4侧面连结的方向上相隔,
所述第3内部电极被引出到所述第3侧面或第4侧面,
至少1个所述第3内部电极包含在层叠方向上被所述第1内部电极和所述第2内部电极所夹的区域。
7.一种层叠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层叠有电介质层、第1内部电极、第2内部电极和第3内部电极的层叠体;和
设置在所述层叠体的表面的第1外部电极、第2外部电极以及第3外部电极,
所述第1内部电极和所述第2内部电极位于与所述层叠体的层叠方向正交的所述层叠体内的相同平面内,
所述第3内部电极位于与所述层叠方向正交的所述层叠体内的平面、即与配置有所述第1、第2内部电极的平面不同的平面,
由所述第1内部电极和所述第3内部电极隔着所述电介质层的一部分对置的部分构成第1电容部,
由所述第2内部电极和所述第3内部电极隔着所述电介质层的一部分对置的部分构成第2电容部,
所述第1、第2以及第3外部电极分别与所述第1、第2以及第3内部电极电连接,
所述层叠体具有:
在层叠方向上对置的第1主面以及第2主面;将所述第1主面以及第2主面连结、与所述第1主面以及所述第2主面正交并相互对置的第1以及第2侧面;和与所述第1主面以及第2主面、和所述第1以及第2侧面正交并相互对置的第3以及第4侧面,
所述第1内部电极被引出到所述第1侧面,
所述第2内部电极被引出到所述第2侧面,
所述第1内部电极和所述第2内部电极在将所述第1侧面和所述第2侧面连结的方向上相隔,
所述第3内部电极被引出到所述第3侧面或第4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4、6、7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电容器,其中,
所述第1内部电极与所述第3内部电极对置的区域的面积大于所述第2内部电极与所述第3内部电极对置的区域的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4、6、7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电容器,其中,
所述第1外部电极设置在所述第1侧面,所述第2外部电极设置在所述第2侧面,所述第3外部电极设置在所述第3侧面或第4侧面当中的至少一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电容器,其中,
所述第1内部电极和所述第2内部电极包含在层叠方向上相互重合的部分。
11.一种层叠电容器的使用方法,是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电容器的使用方法,
对所述层叠电容器施加电压,使得在对所述第1电容部施加的电压的电位差增加或减少的情况下,对所述第2电容部施加的电压的电位差减少或增加。
CN201510232653.7A 2014-05-09 2015-05-08 层叠电容器以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050972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97516A JP6137047B2 (ja) 2014-05-09 2014-05-09 積層コンデンサ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JP2014-097516 2014-05-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97281A CN105097281A (zh) 2015-11-25
CN105097281B true CN105097281B (zh) 2018-01-19

Family

ID=54368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32653.7A Active CN105097281B (zh) 2014-05-09 2015-05-08 层叠电容器以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633786B2 (zh)
JP (1) JP6137047B2 (zh)
CN (1) CN1050972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91056B2 (ja) * 2014-07-24 2018-03-14 京セラ株式会社 積層型コンデンサ
US10431388B2 (en) * 2015-12-08 2019-10-01 Avx Corporation Voltage tunable multilayer capacitor
JP6500832B2 (ja) * 2016-05-13 2019-04-1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コンデンサの実装構造、及び、積層コンデンサの実装方法
WO2018043397A1 (ja) * 2016-08-29 2018-03-08 京セラ株式会社 積層型コンデンサ
JP2018067612A (ja) * 2016-10-19 2018-04-26 Tdk株式会社 差動伝送回路
JP7003495B2 (ja) * 2017-08-30 2022-01-20 Tdk株式会社 積層コンデンサ
CN108364785B (zh) * 2017-01-20 2020-05-01 Tdk株式会社 层叠电容器及电子部件装置
EP3574514A4 (en) * 2017-01-25 2020-11-18 Kemet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SELF-SHOCKING MLCC NETWORK
US10510492B2 (en) 2017-05-19 2019-12-17 Apple Inc. 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 with low acoustic noise
US10461040B2 (en) * 2017-06-28 2019-10-29 Apple Inc. Matched ceramic capacitor structures
KR102437806B1 (ko) * 2017-07-25 2022-08-30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복합 전자 부품 및 그 실장 기판
CN116313521A (zh) * 2017-09-08 2023-06-23 京瓷Avx元器件公司 高压可调多层电容器
JP2019062023A (ja) 2017-09-25 2019-04-18 Tdk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装置
CN116666112A (zh) 2017-10-02 2023-08-29 京瓷Avx元器件公司 高电容可调多层电容器和阵列
KR102067174B1 (ko) * 2017-11-10 2020-01-15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3단자 적층형 커패시터
KR102427927B1 (ko) * 2017-11-10 2022-08-0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3단자 적층형 커패시터
KR102392247B1 (ko) * 2018-10-11 2022-04-29 가부시키가이샤 무라타 세이사쿠쇼 전자부품
CN113196428B (zh) 2018-12-26 2022-12-13 京瓷Avx元器件公司 用于控制电压可调多层电容器的系统和方法
CN111755247B (zh) * 2019-03-28 2022-01-07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层叠陶瓷电容器以及层叠陶瓷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US20210327646A1 (en) * 2020-04-20 2021-10-21 Kemet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Multi-Terminal MLCC for Improved Heat Dissipation
KR20220072411A (ko) * 2020-11-25 2022-06-0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적층형 커패시터 및 그 실장 기판
US20230352241A1 (en) * 2022-05-02 2023-11-02 Knowles (UK) Ltd. Multilayer Electrical Compon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258278A (ja) * 2012-06-12 2013-12-26 Murata Mfg Co Ltd 積層コンデンサの使用方法
CN103890884A (zh) * 2011-10-24 2014-06-25 迪睿合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静电电容元件及谐振电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12325U (zh) * 1987-01-12 1988-07-19
JPH09215324A (ja) * 1996-01-30 1997-08-15 Murata Mfg Co Ltd Dc−dcコンバーター
TWI270195B (en) * 2003-07-30 2007-01-01 Innochips Technology Complex laminated chip element
WO2005020256A1 (ja) * 2003-08-22 2005-03-03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積層型電子部品
JP2006100708A (ja) * 2004-09-30 2006-04-13 Taiyo Yuden Co Ltd 3端子型積層コンデンサ実装回路基板および3端子型積層コンデンサ
JP4283834B2 (ja) * 2006-09-06 2009-06-24 Tdk株式会社 積層コンデンサ
KR100916480B1 (ko) * 2007-12-20 2009-09-0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적층 세라믹 캐패시터
JP4502007B2 (ja) * 2007-12-28 2010-07-14 Tdk株式会社 貫通型積層コンデンサアレイ
JP4618348B2 (ja) * 2008-08-11 2011-01-26 Tdk株式会社 積層コンデンサ
JP5077180B2 (ja) * 2008-10-10 2012-11-21 Tdk株式会社 積層コンデンサ
JP5093044B2 (ja) * 2008-10-20 2012-12-05 Tdk株式会社 積層コンデンサ
JP2012156193A (ja) * 2011-01-24 2012-08-16 Tdk Corp 積層コンデンサ
JP2012253057A (ja) * 2011-05-31 2012-12-20 Tdk Corp 貫通コンデンサ及び貫通コンデンサの製造方法
JP5861531B2 (ja) * 2012-03-27 2016-02-16 Tdk株式会社 積層コンデンサ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90884A (zh) * 2011-10-24 2014-06-25 迪睿合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静电电容元件及谐振电路
JP2013258278A (ja) * 2012-06-12 2013-12-26 Murata Mfg Co Ltd 積層コンデンサの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97281A (zh) 2015-11-25
US9633786B2 (en) 2017-04-25
JP6137047B2 (ja) 2017-05-31
US20150325371A1 (en) 2015-11-12
JP2015216201A (ja) 2015-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97281B (zh) 层叠电容器以及其使用方法
CN104347266B (zh) 电子片式组件和其上安装有电子片式组件的板
CN102683017B (zh) 多层陶瓷电容器和制造该多层陶瓷电容器的方法
CN105702453B (zh) 层叠陶瓷电容器
TWI485726B (zh) 多層陶瓷電容器、該多層陶瓷電容器的安裝板件,及該多層陶瓷電容器的製造方法
JP6577906B2 (ja) 積層セラミックコンデンサ
KR101105600B1 (ko) 적층 세라믹 콘덴서
US9520239B2 (en) Chip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board having the same
JP2008066461A (ja) 積層コンデンサ
JP6160572B2 (ja) コンデンサ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042743A (ja) 積層電子部品
JP6479896B2 (ja) 多層コンデンサおよび多層コンデンサの製造方法
WO2008044483A1 (fr) Élément électrique composite
JP2018046229A (ja) 電子部品
JPH11224829A (ja) 高圧用積層コンデンサ
JP2009194169A (ja) 積層コンデンサ
JP6932906B2 (ja) 電子部品及び電子部品装置
JP5861531B2 (ja) 積層コンデンサ
WO2015107810A1 (ja) ノイズフィルタ
JP2009059888A (ja) 積層セラミックコンデンサ
JP2007299984A (ja) 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
WO2016158743A1 (ja) マザーの圧電素子及び積層型圧電素子並びに積層型圧電素子の製造方法
JP6380065B2 (ja) 積層セラミックコンデンサ
JP2006147793A (ja) 積層型コンデンサ
JP6834555B2 (ja) 積層貫通コンデンサ及び電子部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