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84107B - 纱线卷绕装置及标记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纱线卷绕装置及标记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84107B
CN105084107B CN201510244515.0A CN201510244515A CN105084107B CN 105084107 B CN105084107 B CN 105084107B CN 201510244515 A CN201510244515 A CN 201510244515A CN 105084107 B CN105084107 B CN 1050841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ackage
yarn
label
w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4451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84107A (zh
Inventor
播戸志郎
笹川修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MT Machinery Inc
Original Assignee
TMT Machiner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MT Machinery Inc filed Critical TMT Machinery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0841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841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841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841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02Winding and traversing material on to reels, bobbins, tubes, or like package cores or formers
    • B65H54/28Traversing devices; Package-shaping arrangements
    • B65H54/34Traversing devices; Package-shaping arrangements for laying subsidiary winding, e.g. transfer tails
    • B65H54/346Traversing devices; Package-shaping arrangements for laying subsidiary winding, e.g. transfer tails on or outwardly of the fully wound yarn pack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3/00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motions ; Quality control of the package
    • B65H63/006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motions ; Quality control of the package quality control of the pack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7/00Replacing or removing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 B65H67/06Supplying cores, receptacles, or packages to, or transporting from,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 B65H67/063Marking or identifying devices for pack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Winding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 Filamentary Materials, Packages, And Safety Devic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纱线卷绕装置及标记形成方法提高形成在卷装上的标记的视觉辨认度,并且防止由于形成标记而在卷装表面上产生凹陷。根据形成卷装(P)时纱线(Y)的张力判断卷装(P)的品质,在形成卷装(P)后将纱线(Y)卷绕到与卷装(P)的品质相对应的部分上,由此形成标记(M)。在形成标记(M)时使横动导纱器(45)以比卷绕时的移动速度慢的移动速度(V2)沿卷装(P)的轴向移动,将纱线(Y)以比卷绕时的卷绕角小的卷绕角(θ2)卷绕到卷装(P)上。

Description

纱线卷绕装置及标记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卷绕纱线形成卷装的纱线卷绕装置、以及在卷装上形成标记(marking)的标记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具备包含假捻装置的纱线加工部、将在纱线加工部加工过的纱线卷绕到筒管上形成卷装的纱线卷绕部的拉伸假捻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拉伸假捻机的纱线卷绕部具备横动装置,边利用横动装置使纱线沿筒管的轴向横动边将纱线卷绕到筒管上。并且,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拉伸假捻机利用配置在假捻装置下游侧的张力传感器检测纱线的张力,根据该检测结果判断卷装的等级。并且,在纱线向筒管的卷绕完成后,通过在使横动装置的横动导纱器停止在与卷装的等级相对应的位置上的状态下将纱线卷绕到卷装,在卷装上形成带状卷绕(标记)。其中,形成有带状卷绕的卷装中,形成了带状卷绕的部分与除此以外的部分之间表面的形态不同,由此,在这些部分之间表面的光的反射方式不同。因此,能够视觉辨认形成了带状卷绕的位置,能够根据视觉辨认的带状卷绕的位置来掌握卷装的等级。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509756号公报
其中,专利文献1中像上述那样通过在使横动导纱器停止在与卷装的等级相对应的位置的状态下将纱线卷绕到卷装上,在卷装上形成带状卷绕。因此,在纱线细的情况下,带状卷绕的宽度(卷装轴向的长度)变窄,存在带状卷绕的视觉辨认度变差的担忧。此时,如果增加用于形成带状卷绕的纱线的长度来增大带状卷绕从卷装表面突出的量,则能够提高带状卷绕的视觉辨认度。但是,由于形成带状卷绕的纱线一般在使用卷装时从卷装除去并废弃,因此如果形成带状卷绕的纱线的长度变长,则白白废弃的纱线的量就变多了。并且,如上所述,如果在形成带状卷绕时使横动导纱器停止,则形成带状卷绕的纱线多次卷绕到卷装的相同部分,卷装的表面被形成带状卷绕的纱线局部地强力挤压。结果,在卷装的使用时,当从卷装除去了形成带状卷绕的纱线时,存在卷装表面的形成有带状卷绕的部分产生凹陷的担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提高了标记的视觉辨认度、不容易因形成标记而在卷装的表面产生凹陷的纱线卷绕装置和标记形成方法。
发明第1方案的纱线卷绕装置具备:能够安装卷绕管地构成、将纱线卷绕到安装好的上述卷绕管上而形成卷装的卷绕部;具有能够沿上述卷绕管的轴向移动地构成的横动导纱器、通过使上述横动导纱器沿上述轴向往复移动使纱线横动的横动部,以及控制上述卷绕部和上述横动部的动作的控制部;上述控制部在形成上述卷装后控制上述卷绕部和上述横动部,使上述横动导纱器沿上述轴向移动,并且将纱线以比卷绕时小的卷绕角卷绕到上述卷装的一部分上,由此在上述卷装上形成标记。
根据本发明,通过有无标记、形成标记的位置能够掌握卷装的品质等。并且,由于使横动导纱器沿轴向移动,同时以比卷绕时小的卷绕角使纱线卷绕到卷装上,因此标记的宽度(在卷装的轴向上的长度)大到某种程度。由此,即使在纱线细等情况下,也不用增加太多的使用的纱线的量,能够形成视觉辨认度高的标记。
并且,本发明中,由于像上述那样标记的宽度大到某种程度,因此,与形成标记时使横动导纱器停止的情况相比,形成标记的纱线卷绕在卷装的相同部分上的次数变少。由此,形成标记的纱线挤压卷装表面的力变小,能够防止从卷装除去形成标记的纱线时在卷装表面的形成标记的部分产生凹陷。
发明第2方案的纱线卷绕装置在发明第1方案的纱线卷绕装置的基础上,形成上述标记时的卷绕角为卷绕时的卷绕角的1/20以下。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形成标记时的卷绕角在卷绕时的卷绕角的1/20以下,尤其能够提高标记的视觉辨认度。
发明第3方案的纱线卷绕装置在发明第1或第2方案的纱线卷绕装置的基础上,还具备检测上述卷装的品质的品质检测部;上述控制部在上述卷装的与上述品质检测部的检测结果相对应的一部分上形成上述标记。
根据本发明,通过卷装的哪个部分形成有标记而能够掌握卷装的品质。并且,无论将标记形成在卷装的哪个部分,都能够提高标记的视觉辨认度,能够防止在从卷装上除去了形成标记的纱线时在卷装的表面形成标记的部分产生凹陷。
发明第4方案的纱线卷绕装置在发明第1~第3方案中的任一方案的纱线卷绕装置的基础上,上述控制部使上述横动导纱器以比卷绕时慢的速度在上述横动部移动,由此形成上述标记。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横动导纱器的移动速度变慢,能够以比卷绕时小的卷绕角使纱线卷绕到卷装上。
发明第5方案的纱线卷绕装置在发明第1~第4方案中的任一方案的纱线卷绕装置的基础上,卷绕到上述卷绕管上的纱线的粗细为20旦尼尔以下。
根据本发明,即使卷绕的纱线为20旦尼尔以下的比较细的纱线,也能够形成视觉辨认度高的标记。
发明第6方案的标记形成方法为在下述纱线卷绕装置中在卷装上形成标记的标记形成方法,所述纱线卷绕装置具备:能够安装卷绕管地构成、将纱线卷绕到安装好的上述卷绕管上形成卷装的卷绕部;以及具有能够沿上述卷绕管的轴向移动地构成的横动导纱器、通过使上述横动导纱器沿上述轴向往复移动来使纱线横动的横动部;在形成上述卷装后使上述横动导纱器沿上述轴向移动,并且将纱线以比卷绕时小的卷绕角卷绕到上述卷装的一部分上,由此在上述卷装形成上述标记。
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即使在纱线细的情况下,不用怎么增加使用的纱线的量就能够形成视觉辨认度高的标记。并且,能够防止从卷装除去形成标记的纱线时在卷装表面的形成标记的部分产生凹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形态的拉伸假捻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为从箭头Ⅱ的方向看形成卷装时图1的卷绕部和横动部的图;
图3为表示卷绕部与控制装置的连接关系的方框图;
图4为表示在卷绕部中形成卷装和形成标记的次序的流程图;
图5为表示形成卷装时纱线的张力的变动例的图,(a)表示张力集中在目标范围内的情况,(b)表示张力集中在允许范围内的情况,(c)表示张力超出允许范围的情况;
图6为形成标记时相当于图2的图,(a)表示卷装的品质为“上等”时的情况,(b)表示卷装的品质为“中等”时的情况,(c)表示卷装的品质为“等级外”时的情况。
附图标记的说明:3-卷绕装置;23-卷绕部;24-横动部;25-张力传感器;26-控制装置;45-横动导纱器;B-筒管;M-标记;P-卷装;Y-纱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形态。
本实施形态的拉伸假捻机通过沿图1的纸面垂直方向排列多个图1所示那样的拉伸假捻装置1而形成。各拉伸假捻装置1具备纱线加工装置2、以及卷绕装置3(本发明的“纱线卷绕装置”)。
纱线加工装置2具备第一喂纱辊11、一次加热器12、止捻导纱器13、冷却板14、加捻装置15、第二喂纱辊16、二次加热器17、第三喂纱辊18、以及给油辊19等。
第一喂纱辊11由未图示的电动机驱动,朝一次加热器12输送从安装在筒子架(图示省略)上的供纱管10退绕的纱线Y。一次加热器12加热送来的纱线Y。止捻导纱器13配置在紧挨一次加热器12的上游侧。止捻导纱器13为在像后述那样给纱线Y付与捻之际,使捻不传播到纱线Y的比止捻导纱器13靠上游侧的部分的部件。
冷却板14配置在一次加热器12的下游侧。冷却板14包含沿纱线Y的行走方向细长、并且沿与纱线Y行走方向正交的方向隔开间隙地配置、由金属材料构成的一对板状部件,冷却在一对板状部件之间的间隙中行走的纱线Y。加捻装置15配置在冷却板14的下游侧,给纱线Y付与捻。此时,纱线Y中位于止捻导纱器13与加捻装置15之间的部分被付与捻。并且,此时纱线Y在被一次加热器12加热后的状态下被付与捻,在被付与了捻的状态下被冷却板14冷却。
第二喂纱辊16由未图示的电动机驱动,朝二次加热器17输送被加捻装置15付与了捻的纱线Y。并且,第二喂纱辊16输送纱线Y的速度比第一喂纱辊11输送纱线Y的速度快。由此,纱线Y通过纱线Y在第一喂纱辊11与第二喂纱辊16之间的输送速度差而被拉伸。并且,在止捻导纱器13与加捻装置15之间施加了捻的纱线Y的捻被一次加热器12热定型,在加捻装置15与第二喂纱辊16之间被退捻。由此,虽然纱线Y的捻被解开了,但纱线Y由于捻被热定型,因此成为各单纤维变成了波状形态的被假捻过的状态。
二次加热器17对被拉伸并且被付与了假捻的纱线Y实施规定的松弛热处理。第三喂纱辊18朝卷绕装置3输送实施了松弛热处理的纱线Y。给油辊19设置在第三喂纱辊18与卷绕装置3之间,给纱线Y涂敷油剂。
另外,纱线加工装置2除此以外还具备用来控制驱动各喂纱辊11、16、18的电动机的旋转速度、控制各加热器12、17的温度的控制装置等,但这里省略其说明。
卷绕装置3具备导纱器21、22、卷绕部23、横动部24、张力传感器25(本发明的“品质检测部”)、控制装置26等。导纱器21、22为将从纱线加工装置2输送到卷绕装置3的纱线Y引导到横动部24的部件。
卷绕部23具备摇架31和卷绕辊32。摇架31能够安装圆筒形状的筒管B(本发明的“卷绕管”)。安装在摇架31上的筒管B利用摇架31旋转自由地支撑轴向的两端部。
卷绕辊32与安装在摇架31上的筒管B的轴向(以下有时简称“筒管B的轴向”)平行地延伸,与安装在摇架31上的筒管B的表面或者像后述那样纱线Y卷绕到筒管B上形成的卷装P的表面接触。卷绕辊32连接在卷绕电动机33上,当驱动卷绕电动机33时,卷绕辊32旋转,与此连动,与卷绕辊32接触的筒管B或者卷装P也旋转。其中,卷绕电动机33既可以是为各拉伸假捻装置1的卷绕部23分别单独设置的装置,也可以是为多个拉伸假捻装置1的卷绕部23共同设置的装置。并且,在卷绕电动机33是为各拉伸假捻装置1的卷绕部23分别单独设置的情况下,也可以是安装在摇架31上而直接驱动筒管B的装置。此时,卷绕辊32成为与筒管B的旋转连动而旋转的从动辊。
横动部24配置在卷绕部23的上游侧,具备3个带轮41~43、环形带44、以及横动导纱器45。带轮41、42沿筒管B的轴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带轮43配置在筒管B的轴向上带轮41与42之间的比带轮41、42远离卷绕部23的位置上。带轮43连接在横动电动机46上,当驱动横动电动机46时带轮43旋转。其中,横动电动机46为各拉伸假捻装置1的横动部24分别单独设置。
带44跨越3个带轮41~43地卷挂。横动导纱器45安装在带44的位于带轮41与42之间的部分上。从导纱器21、22输送到横动部24的纱线Y被挂到横动导纱器45上后,输送到卷绕部23。
并且,横动部24中如果驱动横动电动机46而使带轮43正反旋转,则带44行走,带轮41、42与带44的行走连动而旋转。由此,安装在带44的带轮41与42之间的部分上的横动导纱器45沿筒管B的轴向往复移动。
张力传感器25配置在加捻装置15与第二喂纱辊16之间的纱道中,检测行走的纱线Y的张力。控制装置26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ROM(Read 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等构成,如后所述,控制卷绕电动机33及横动电动机46的动作。
接着,说明在卷绕装置3中将纱线Y卷绕到筒管B上形成卷装P、在形成的卷装P上形成与品质相对应的标记M的次序。为了在卷绕装置3中形成卷装P和标记M,如图4所示,首先将从纱线加工装置2送来的纱线Y卷绕到筒管B上形成卷装P(步骤S101)。其中,形成卷装P的纱线Y为例如20旦尼尔(≈22分特)以下比较细的纱线。另外,以下将“步骤S101”简称为“S101”等、省略“步骤”进行说明。
S101中通过控制装置26的控制驱动横动电动机46,由此使横动导纱器45以速度V1沿筒管B的轴向往复移动,并且通过驱动卷绕电动机33使卷绕辊32及筒管B旋转。由此,纱线Y被横动导纱器45横动并且以卷绕角θ1卷绕到筒管B上,形成卷装P。并且,本实施形态中在进行S101的形成卷装P期间利用张力传感器25持续地检测纱线Y的张力。
并且,在卷装P的形成完成后,根据张力传感器25检测到的纱线Y的张力判断卷装P的品质相当于“上等”、“中等”及“等级外”的哪一级(S102)。更详细说明为,在如图5(a)所示由张力传感器25检测到的张力在形成卷装P的期间T内一直集中在目标范围R1内的情况下,卷装P为卷绕品质良好的纱线Y而形成的卷装,将卷装P的品质判定为“上等”。
并且,在如图5(b)所示,由张力传感器25检测到的张力在形成卷装P的期间T内虽然有时超出目标范围R1,但一直集中在比目标范围R1宽的允许范围R2内的情况下,卷装P为卷绕品质能够允许的纱线Y而形成的卷装,将卷装P的品质判定为“中等”。
并且,在如图5(c)所示,由张力传感器25检测到的张力在形成卷装P的期间内有时超出允许范围R2的情况下,卷装P为卷绕了品质不允许的纱线Y的卷装,将卷装P的品质判定为“等级外”。
并且,在卷装P的品质被判定为“上等”的情况下(S103中为“是”),如图6(a)所示,在卷装P的轴向上的中央部形成标记M(S105)。
并且,在卷装P的品质被判定为“中等”的情况下(S103中为“否”、S104中为“是”)),如图6(b)所示,在卷装P的轴向上的单侧端部形成标记M(S106)。更详细说明为,卷装P在轴向上的两端部越靠轴向的外侧的部分直径越小,在它们之间的部分直径大致固定。在S106中在卷装P的轴向上的端部形成标记M之际,使标记M的卷装P的端部一侧的端位于比卷装P的直径固定的部分的端稍微靠卷装P的内侧(中央侧)地形成标记M。由此,能够防止在形成标记M时产生纱线脱落。
另外,卷绕装置3中,除了形成上述那样的形状的卷装P外,还能够形成轴向上所有部分的直径固定的卷装P。这种情况下,使标记M的卷装P的端部一侧的端位于比卷装P的端稍微靠卷装P的内侧(中央侧)地形成标记M。由此,能够防止形成标记M时产生纱线脱落。
并且,在卷装P的品质判定为“等级外”的情况下(S103中为“否”、S104中为“否”),如图6(c)所示,卷装P的轴向上位于中央部与端部之间的中途部形成标记M(S107)。即,本实施形态中在卷装P的与张力传感器25的检测结果相对应的一部分上形成标记M。
这里,说明S105、S106、S107中标记M的形成。在S105中为了形成标记M,像图6(a)所示那样通过控制装置26的控制驱动横动电动机46,由此使横动导纱器45在与筒管B的轴向上的中央部相面对的部分上、以比卷绕时的速度V1慢的速度V2遍及规定的范围(例如5~10mm左右的范围)移动,同时使卷绕电动机33以与卷绕时相同的旋转速度旋转(使卷装P的表面速度与卷绕时相同)。由此,纱线Y以比卷绕时的卷绕角θ1(例如10°~14°)小的卷绕角θ2(例如0.5°以下)被卷绕到卷装P上,形成标记M。形成标记M时的卷绕角θ2优选为卷绕时的卷绕角θ1的1/20以下。并且,在形成标记M时,如果使横动导纱器45仅在上述规定范围从一端到另一端移动一次的话,能够以最小的纱线量形成标记M。或者,也可以增加形成标记M所使用的纱线Y的量,在形成标记M时使横动导纱器45在上述规定范围内往复移动。
并且,在S106中形成标记M时,像图6(b)所示那样使横动导纱器45在筒管B的轴向上的一侧的端部以速度V2遍及规定范围(例如5~10mm左右的范围)移动。除此以外,与S105一样。
并且,在S107中形成标记M时,像图6(c)所示那样使横动导纱器45在与筒管B的轴向上的中央部与端部之间的中途部相面对的部分以速度V2遍及规定范围(例如5~10mm左右的范围)移动。除此以外的地方与S105、S106相同。
以上说明过的实施形态中,与卷装P的品质相当于“上等”、“中等”和“等级外”中的某一级相对应地在卷装P的轴向上的中央部、端部及中途部的某个部分形成标记M。并且,由于形成标记M时的卷绕角θ2比形成卷装P时的卷绕角θ1小,因此形成了标记M的卷装P在形成标记M的部分与除此以外的部分之间表面的形态不同,由此,在这些部分之间表面的光的反射方式不同。因此,通过视觉辨认在卷装P的哪个部分形成有标记M,能够掌握卷装P的品质。此时,如果形成标记M时的卷绕角θ2在卷绕时的卷绕角θ1的1/20以下的话,则卷装P的形成了以卷绕角θ2卷绕纱线Y的标记M的部分与以卷绕角θ1卷绕纱线Y的除此以外的部分之间,表面的形态差异(表面的光的反射方式差异)明显,尤其能够提高标记M的视觉辨认度。
并且,本实施形态中,像上述那样在形成标记M时使卷装P的表面速度与卷绕时相同、使横动导纱器45的移动速度比卷绕时慢,由此能够使形成标记M时的卷绕角θ2比卷绕时的卷绕角θ1小。
其中,也可以考虑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不同,通过在使横动导纱器45停止的状态下将纱线Y卷绕到卷装P上形成标记M。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使横动导纱器45停止,因此在纱线Y为20旦尼尔(≈22分特)以下的比较细的纱线的情况下,标记M的宽度(卷装P的轴向上的长度)变小(例如2mm以下),标记M的视觉辨认度变差。尤其在纱线Y的粗细为10分特以下的情况下,存在视觉辨认标记M困难的担忧。
此时,如果增加形成标记M所使用的纱线Y的长度、增大标记M从卷装P的表面突出的量的话,能够提高标记M的视觉辨认度。但是,由于形成标记M的纱线Y在正常使用卷装P之际被除去而废弃,因此如果形成标记M所使用的纱线Y的长度变长,则无用而废弃的纱线的量变多了。并且,在增加形成标记M所使用的纱线Y的长度的情况下,为了形成标记M需要使横动导纱器45长时间停止,但在使横动导纱器45长时间停止的情况下,存在形成标记M的纱线Y产生松弛的担忧。
并且,在形成标记M时使横动导纱器45停止的情况下,由于形成标记M的纱线Y被多次卷绕在卷装P的相同部分上,因此卷装P的表面被形成标记M的纱线Y局部地强力挤压。因此,在使用卷装P时从卷装P除去了形成标记M的纱线Y之际,存在卷装P的表面形成了标记M的部分产生凹陷的担忧。
相对于此,本实施形态中,由于在形成标记M之际使横动导纱器45沿卷装P的轴向移动,因此与在使横动导纱器45停止的状态下形成标记M的情况相比,标记M的宽度变大(例如5~10mm左右)。由此,即使在纱线Y为20旦尼尔以下的比较细的纱线的情况下,也能够不用增加形成标记M所使用的纱线Y的长度而提高标记M的视觉辨认度。
并且,与在使横动导纱器45停止的状态下形成标记M的情况相比较,由于标记M的宽度大,因此形成标记M的纱线Y卷绕在卷装P的同一个地方的次数变少。由此,形成标记M的纱线Y挤压卷装P的表面的力变小,能够防止从卷装P除去形成标记M的纱线Y时在卷装P的表面产生凹陷。
并且,本实施形态中,在卷装P的中央部、端部及中途部的任一部分上形成标记M时都使横动导纱器45沿卷装P的轴向移动。因此,在卷装P的中央部、端部、中途部中的任一部分上形成的标记M宽度都大到某种程度,能够提高视觉辨认度。并且,无论在卷装P的中央部、端部、中途部中的任一部分上形成标记M的情况下,都能够防止在从卷装P除去形成标记M的纱线Y时在卷装P的表面产生凹陷。
接着,说明对本实施形态施加了种种变更的变形例。
上述实施形态中,在卷装P的品质为“上等”、“中等”及“等级外”的情况下,分别在卷装P的轴向的中央部、端部、以及中央部与端部之间的中途部形成标记M,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在卷装P的品质为“上等”、“中等”及“等级外”的情况下,也可以分别在卷装P的轴向的端部、中央部、及上述中途部形成标记M等,卷装P的品质与标记M在卷装P上的位置的对应关系与上述实施形态不同。
并且,也不局限于根据卷装P的品质在卷装P的轴向的中央部、端部及中途部中的某一部分形成标记M。也可以根据卷装P的品质在与上述实施形态不同的卷装P的轴向上互不相同的3个部分中的某个部分形成标记M。
并且,虽然上述实施形态中,将卷装P的品质分成“上等”、“中等”及“等级外”这3种,与此相对应在卷装P的中央部、端部及中途部这3个部分中的某一部分形成标记M,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卷装P的品质分成2种或4种以上,在卷装P的与品质相对应的部分形成标记M。并且,此时在筒管B为能够识别朝向的筒管的情况下,或者在能够通过纱线Y的卷绕形态识别卷装P的朝向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卷装P的品质改变在卷装P的轴向的中央部的哪一侧形成标记M。这种情况下,由于能够通过标记M位于卷装P的轴向的中央部的哪一侧来掌握卷装P的品质,因此即使在将卷装P的品质分成更多种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对应处理。
并且,虽然上述实施形态中,根据卷装P的品质改变在卷装P上形成标记M的位置,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不管卷装P的品质如何都使形成标记M的位置相同,根据卷装P的品质改变标记M的宽度。这种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标记M的宽度掌握卷装P的品质。而且,也可以根据卷装P的品质改变标记M在卷装P上形成的位置和宽度的组合。这种情况下,由于能够根据标记M的形成位置和宽度掌握卷装P的品质,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卷装P的品质的识别性。
而且,也可以在形成卷装P后始终在卷装P的相同部分形成相同宽度的标记M。当在形成卷装P的途中产生了断纱时,由于卷装P上没有形成标记M,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根据卷装P上有无标记M掌握卷装P是否正常地进行了纱线Y的卷绕。另外,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张力传感器25。
并且,上述实施形态中,在形成标记M时卷装P的表面速度与卷绕时相同,但并不局限于此。由于形成标记M时的卷绕角θ2比卷绕时的卷绕角θ1小,因此如果使形成标记M时卷装P的表面速度为与卷绕时相同的速度,则形成标记M时纱线Y的行走速度比卷绕时慢,纱线Y松弛,纱线Y的张力下降。此时,如果张力下降到不影响卷绕的程度,则形成标记M的纱线Y挤压卷装P表面的力变小,卷装P的表面不容易产生上述那样的凹陷,比较理想。但是,如果纱线Y的张力下降过多,则存在产生断纱、不能够正常形成标记M的担忧。因此,在如果不改变卷装P的表面速度而将卷绕角从θ1变更为θ2则存在产生断纱的担忧的情况下,可以使形成标记M时卷装P的表面速度比通常卷绕时快地修正卷绕电动机33的旋转速度。如果这样,能够抑制形成标记M时纱线Y的行走速度降低。另外,这种情况下有必要为各拉伸假捻装置1的卷绕部23分别单独设置卷绕电动机33。
并且,虽然上述实施形态中,根据形成卷装P时张力传感器25检测到的纱线Y的张力判断卷装P的品质,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卷装P的直径(卷装密度)、重量、有无带尾端部等别的信息判断卷装P的品质,来取代根据纱线Y的张力判断卷装P的品质。或者,也可以根据纱线Y的张力判断卷装P的品质再加上使用上述那样的别的信息判断卷装P的品质。
其中,如果说明带尾端部,则为假捻加工机1在形成卷装P的中途,当供纱管10的纱线用尽时,通过从别的供纱管10提供纱线继续形成卷装P。此时,有必要将新旧2个供纱管10的纱端互相连接在一起,将该接缝部分称为带尾端部。并且,将带尾端部通过假捻加工机1的纱道称为尾端通过。并且,带尾端部一般成为染色异常等纱线的缺陷。因此,包含带尾端部的卷装P与不含带尾端部的卷装P相比较,品质低。
因此,例如利用专门的传感器、来自上述张力传感器25的输出信号的分析检测尾端通过,当检测到尾端通过时,认为紧随其后形成的卷装P中包含带尾端部,降低品质判断结果的等级。并且,在没有用来检测尾端通过的传感器的情况下,作业者判断卷装P中是否存在带尾端部。并且,在卷装P中存在带尾端部时,通过操作未图示的操作面板等进行将卷装P的品质的判断结果降级的修正。
并且,当作业者发现纱线Y脱离各装置、导纱器(纱道异常)时,也可以通过操作未图示的操作面板等进行卷装P的品质的判断结果的输入、修正。其中,纱道异常为例如由于作业者的操作失误、纱线Y的张力变动等使纱线Y脱离各装置、导纱器。并且,产生这样的纱道异常导致卷装P的品质下降。当产生了这样的纱道异常时,在纱线Y的张力变动从而张力传感器25的检测值成为表示异常的值的情况下,由于能够根据该异常值进行卷装P的品质的判断,则没有问题。但是,也有时即使产生纱道异常,张力传感器25的检测值也不成为异常的值,这种情况下不能通过张力传感器25检测出卷装P的品质下降。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希望像上述那样作业者进行卷装P的判断结果的输入、修正。
并且,虽然上述实施形态中,纱线Y的粗细在20旦尼尔以下,但并不局限于此。纱线Y也可以比20旦尼尔粗。在纱线Y粗的情况下,即使在形成标记M时使横动导纱器45停止,标记M的宽度也变宽,能够将标记M提高到足够的视觉辨认度。但是,即使在纱线Y粗的情况下,如果在形成标记M时使横动导纱器45停止,则像上述那样形成标记M的纱线Y多次卷绕在卷装P的相同部分上,卷装P的表面被形成标记M的纱线Y局部地强力挤压。因此,在从卷装P除去了形成标记M的纱线Y时,存在卷装P的表面形成了标记M的部分上产生凹陷的担忧。
相对而言,如果即使在纱线Y粗的情况下也在形成标记M时使横动导纱器45沿卷装P的轴向移动,则与上述实施形态同样,在形成标记M时纱线Y卷绕到卷装P的相同部分上的次数变少,能够防止在从卷装P除去形成标记M的纱线Y时在卷装P的表面产生凹陷。
并且,虽然上述实施形态中形成标记M时的卷绕角θ2在卷绕时的卷绕角θ1的1/20以下,但并不局限于此。形成标记M时卷绕角θ2也可以是比卷绕时的卷绕角θ1小、并且比卷绕角θ1的1/20大的角度。但是,如果卷绕角θ2过大,则由于卷绕角θ1与卷绕角θ2之差变小,卷装P的形成了标记M的部分与除此以外的部分的表面形态(表面中光的反射的方式)之差变小,因此卷装P上标记M的视觉辨认度变差了。
并且,虽然上述实施形态中张力传感器25配置在加捻装置15与第二喂纱辊16之间的纱道中,但并不局限于此。张力传感器25既可以例如设置在第一喂纱辊11与止捻导纱器13之间的纱道等别的位置上,也可以同时设置在上述2个地方以上的位置上。

Claims (10)

1.一种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卷绕部,能够安装卷绕管地构成,将纱线卷绕到安装好的上述卷绕管上形成卷装,
横动部,具有能够沿上述卷绕管的轴向移动地构成的横动导纱器,通过使上述横动导纱器沿上述轴向往复移动来使纱线横动,以及
控制部,控制上述卷绕部和上述横动部的动作;
上述控制部在形成上述卷装后控制上述卷绕部和上述横动部,使上述横动导纱器沿上述轴向移动,并且将纱线以比卷绕时小的卷绕角卷绕到上述卷装的一部分上,由此在上述卷装上形成标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上述标记时的卷绕角为卷绕时的卷绕角的1/20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检测上述卷装的品质的品质检测部;
上述控制部在上述卷装的与上述品质检测部的检测结果相对应的一部分上形成上述标记。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检测上述卷装的品质的品质检测部;
上述控制部在上述卷装的与上述品质检测部的检测结果相对应的一部分上形成上述标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使上述横动导纱器以比卷绕时慢的速度在上述横动部移动,由此形成上述标记。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使上述横动导纱器以比卷绕时慢的速度在上述横动部移动,由此形成上述标记。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使上述横动导纱器以比卷绕时慢的速度在上述横动部移动,由此形成上述标记。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使上述横动导纱器以比卷绕时慢的速度在上述横动部移动,由此形成上述标记。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卷绕到上述卷绕管上的纱线的粗细为20旦尼尔以下。
10.一种标记形成方法,该标记形成方法在纱线卷绕装置中在卷装上形成标记,所述纱线卷绕装置具备:能够安装卷绕管地构成、将纱线卷绕到安装好的上述卷绕管上形成卷装的卷绕部;以及,具有能够沿上述卷绕管的轴向移动地构成的横动导纱器,通过使上述横动导纱器沿上述轴向往复移动来使纱线横动的横动部;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上述卷装后使上述横动导纱器沿上述轴向移动,并且使纱线以比卷绕时小的卷绕角卷绕到上述卷装的一部分上,由此在上述卷装形成上述标记。
CN201510244515.0A 2014-05-14 2015-05-14 纱线卷绕装置及标记形成方法 Active CN1050841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00740A JP6267580B2 (ja) 2014-05-14 2014-05-14 糸巻取装置及びマーキング形成方法
JP2014-100740 2014-05-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84107A CN105084107A (zh) 2015-11-25
CN105084107B true CN105084107B (zh) 2019-09-06

Family

ID=54361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44515.0A Active CN105084107B (zh) 2014-05-14 2015-05-14 纱线卷绕装置及标记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267580B2 (zh)
CN (1) CN105084107B (zh)
DE (1) DE102015006058B4 (zh)
TW (1) TWI6312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Z2016708A3 (cs) * 2016-11-14 2018-06-06 Rieter Cz S.R.O. Způsob definovaného uložení konce příze na cívce
WO2020075383A1 (ja) * 2018-10-09 2020-04-16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糸巻取機、及び糸巻取方法
CN109607312B (zh) * 2018-12-26 2021-03-02 王合山 一种调速纺织线缠线装置
JP2020147382A (ja) * 2019-03-11 2020-09-17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糸巻取機、及び、糸巻取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07217A (en) * 1972-06-09 1975-09-23 Rieter Ag Maschf Winding apparatus
US4092204A (en) * 1976-12-29 1978-05-30 Labelette Company Apparatus for labeling yarn skeins
CN1137782A (zh) * 1993-12-17 1996-12-11 Iro有限公司 在贮纱筒和给线装置上检测纱卷的方法及装置
CN1365944A (zh) * 2001-01-17 2002-08-28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条加工装置、方法及具有质量表示功能的卷取卷装
CN1968879A (zh) * 2004-06-18 2007-05-23 苏拉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卷绕纱线筒子的方法和装置
CN101525098A (zh) * 2008-12-11 2009-09-09 江南大学 细纱质量管理用条形码纱管
CN202642970U (zh) * 2012-05-10 2013-01-02 无锡宏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纱线的卷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415677C2 (de) * 1993-05-12 2001-09-13 Barmag Barmer Maschf Verfahren zur Qualitätskennzeichnung einer Fadenspule und Spulvorrichtung
ATE171146T1 (de) * 1993-06-25 1998-10-15 Savio Macchine Tessili Spa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fadenverlegung auf einer spule mit einer genuteten antriebswalze
AT502782B1 (de) * 2003-05-19 2008-07-15 Starlinger & Co Gmbh Bandaufwickelverfahren
AT502849B1 (de) * 2005-11-30 2010-09-15 Lunatone Ind Elektronik Gmbh Spulgut-menge und -reserve detektor
DE102008060788A1 (de) * 2008-02-04 2009-08-06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Wickeln einer Fadenspule
DE102008056767A1 (de) * 2008-11-11 2010-05-12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ufwickeln einer Fadenspul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07217A (en) * 1972-06-09 1975-09-23 Rieter Ag Maschf Winding apparatus
US4092204A (en) * 1976-12-29 1978-05-30 Labelette Company Apparatus for labeling yarn skeins
CN1137782A (zh) * 1993-12-17 1996-12-11 Iro有限公司 在贮纱筒和给线装置上检测纱卷的方法及装置
CN1365944A (zh) * 2001-01-17 2002-08-28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条加工装置、方法及具有质量表示功能的卷取卷装
CN1968879A (zh) * 2004-06-18 2007-05-23 苏拉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卷绕纱线筒子的方法和装置
CN101525098A (zh) * 2008-12-11 2009-09-09 江南大学 细纱质量管理用条形码纱管
CN202642970U (zh) * 2012-05-10 2013-01-02 无锡宏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纱线的卷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5006058A1 (de) 2015-11-19
JP2015218003A (ja) 2015-12-07
CN105084107A (zh) 2015-11-25
TWI631246B (zh) 2018-08-01
TW201542898A (zh) 2015-11-16
DE102015006058B4 (de) 2020-03-26
JP6267580B2 (ja) 2018-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84107B (zh) 纱线卷绕装置及标记形成方法
JP4651817B2 (ja) 糸を連続的に繰出すための方法
TWI294927B (en) Yarn quality assurance method and yarn processing machine
CN103510233B (zh) 纺丝拉伸装置
CN103726114B (zh) 纺丝拉伸装置
CN103359547B (zh) 纱疵分类装置以及纱线卷取机
JP6991002B2 (ja) リング精紡機の紡績ユニットの正常な動作を監視する方法
EP2690046B1 (en) Yarn defect detecting device and winding device
JP3509756B2 (ja) 糸条加工装置
CN101503160B (zh) 用于卷绕纱筒的方法和设备
EP2554506A2 (en) Yarn winder, connection member, and yarn winding method
EP0749929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he winding of filaments
WO2013155413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gulating tension in warping
JP4838816B2 (ja) 糸を綾巻きパッケージに巻き取るための方法及び綾巻きパッケージ
JP7346200B2 (ja) 巻取りパッケージを製造する繊維機械の作業ユニットにおいて糸ループを検出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10117827B (zh) 供油引导件以及纺丝牵引装置
JP5128679B2 (ja) クロス巻きボビンの作成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7614767B (zh) 细纱机、纱线卷取系统以及供纱管的制造方法
CN105883497B (zh) 纱线卷绕装置
CN103451789B (zh) 纤维机械
JP3079997B2 (ja) 合糸仮撚機の糸切れ検出装置
US3486320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lse twisting of yarn
US1851252A (en) Device for forming yarn stores
CN108657869A (zh) 一种具有卷绕设备的假捻变形机
CN103848274A (zh) 形成为交叉卷绕筒子的染色筒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