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74557A - 液晶取向处理剂、液晶取向膜和液晶表示元件 - Google Patents
液晶取向处理剂、液晶取向膜和液晶表示元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074557A CN105074557A CN201480019792.5A CN201480019792A CN105074557A CN 105074557 A CN105074557 A CN 105074557A CN 201480019792 A CN201480019792 A CN 201480019792A CN 105074557 A CN105074557 A CN 10507455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crystal
- formula
- ring
- group
- repres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0 CO*C(C(CC([Al]c(cc1)ccc1N)=C1)C=C1[Al]C1C=CC(N)=CC1)=N Chemical compound CO*C(C(CC([Al]c(cc1)ccc1N)=C1)C=C1[Al]C1C=CC(N)=CC1)=N 0.000 description 6
- RUOJZAUFBMNUDX-UHFFFAOYSA-N CC(CO1)OC1=O Chemical compound CC(CO1)OC1=O RUOJZAUFBMNUD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STEMJXUPDXVWEC-UHFFFAOYSA-N NC(c1cc([AlH]c(cc2)ccc2N)ccc1N)=O Chemical compound NC(c1cc([AlH]c(cc2)ccc2N)ccc1N)=O STEMJXUPDXVWE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02F1/133711—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by organic films, e.g. polymeric films
- G02F1/133719—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by organic films, e.g. polymeric films with coupling agent molecules, e.g. silan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Forming Nitrogen-Containing Linkages In General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形成液晶取向性高、液晶表示画面周边部难以产生表示不良的液晶取向膜的液晶取向处理剂。液晶取向处理剂包含下述成分(A)、(B)和(C)。成分(A):下述式[a]所示的硅烷。成分(B):分子内具有1个氨基和含氮芳香族杂环、且前述氨基键合于2价的脂肪族烃基或非芳香族环式烃基的胺。成分(C):使二胺成分与四羧酸成分反应而得到的聚酰亚胺前体和/或将其酰亚胺化的聚酰亚胺。(A1表示具有乙烯基、环氧基、氨基、巯基、异氰酸酯基、甲基丙烯酰基、丙烯酰基、脲基或肉桂酰基的碳原子数2~12的有机基团,A2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5的烷基,A3表示碳原子数1~5的烷基。m表示1或2的整数、n表示0~2、p表示0~3的整数、m+n+p表示整数4。)(A1)mSi(A2)n(OA3)p[a]。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液晶表示元件中使用的液晶取向处理剂、由该液晶取向处理剂得到的液晶取向膜、以及具备该液晶取向膜的液晶表示元件。
背景技术
由高分子材料等有机材料形成的膜由于形成的容易度、绝缘性能等原因而在电子设备中被广泛用于层间绝缘膜、保护膜等。其中,在作为表示设备而广泛已知的液晶表示元件中,由聚酰亚胺形成的有机膜被用作液晶取向膜。
液晶取向膜用于控制液晶的取向状态。另一方面,对于液晶取向膜而言,随着液晶表示元件的高清晰化而要求抑制液晶表示元件的对比度降低、与长期使用相伴的表示不良。
相对于此,对于使用了聚酰亚胺的液晶取向膜,作为提高液晶取向性、使液晶表示画面周边部难以产生表示不良的方法而提出了:使用添加有烷氧基硅烷化合物的液晶取向处理剂而形成的液晶取向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1-17176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1192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面向智能电话、手机等移动用途而使用液晶表示元件。在这些用途中,为了确保尽可能多的表示面,需要使用于粘接液晶表示元件的基板之间的密封剂的宽度比以往更窄。进而,还要求使密封剂的描画位置位于与密封剂粘接的粘接性弱的液晶取向膜的端部所接触的位置、或者位于液晶取向膜的上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的使用,水容易从密封剂与液晶取向膜之间混入、在液晶表示元件的边框附近发生表示不均。
针对该问题,为了提高密封剂与液晶取向膜的密合性,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向液晶取向处理剂中添加烷氧基硅烷化合物的方法。然而,将烷氧基硅烷化合物添加至液晶取向处理剂中的情况下,虽然能够提高密封剂与液晶取向膜的粘接性,但存在如下问题:在液晶取向处理剂的保存过程中,烷氧基硅烷化合物中发生烷氧基的缩合反应,液晶取向处理剂的粘度上升、产生凝胶化物等,液晶取向处理剂的保存稳定性变差。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液晶取向处理剂:能够形成保存稳定性优异、且提高密封剂与液晶取向膜的粘接性、可抑制高温高湿条件下液晶表示元件的边框附近发生表示不均的液晶取向膜;以及,提供具备具有上述性能的液晶取向膜的液晶表示元件。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含有具有特定结构的硅烷化合物、具有特定结构的胺化合物、以及选自由聚酰亚胺前体和将前述聚酰亚胺前体进行酰亚胺化而成的聚酰亚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聚合物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对于实现上述目的而言极其有效,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具有以下主旨。
(1)一种液晶取向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其含有下述成分(A)、成分(B)和成分(C)。
成分(A):下述式[a]所示的硅烷化合物。
成分(B):分子内具有1个氨基和含氮芳香族杂环、且前述氨基键合于2价的脂肪族烃基或非芳香族环式烃基的胺化合物。
成分(C):选自由使二胺成分与四羧酸成分反应而得到的聚酰亚胺前体和将前述聚酰亚胺前体进行酰亚胺化而成的聚酰亚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聚合物。
(A1)mSi(A2)n(OA3)p[a]
(式[a]中,A1表示具有乙烯基、环氧基、氨基、巯基、异氰酸酯基、甲基丙烯酰基、丙烯酰基、脲基或肉桂酰基的碳原子数2~12的有机基团。A2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5的烷基,A3表示碳原子数1~5的烷基。m表示1或2的整数,n表示0~2的整数,p表示0~3的整数。其中,m+n+p表示整数4。)
(2)根据上述(1)所述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其中,前述式[a]的A1所具有的基团为环氧基、氨基、甲基丙烯酰基或丙烯酰基。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其中,前述成分(B)为下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
(式[1]中,X1表示具有脂肪族烃基或非芳香族环式烃基的2价有机基团,X2表示含氮芳香族杂环。)
(4)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其中,前述成分(B)为下述式[1a]所示的化合物。
(式[1a]中,X3表示2价的碳原子数1~10的脂肪族烃基或非芳香族环式烃基,X4表示单键、-O-、-NH-、-S-、-SO2-或碳原子数1~19的2价有机基团。另外,X3和X4所具有的碳原子数总计为1~20。X5表示含氮芳香族杂环。)
(5)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其中,前述成分(C)的聚合物的二胺成分包含下述式[2]所示结构的二胺化合物。
(式[2]中,Y表示选自由下述式[2-1]、式[2-2]、式[2-3]、式[2-4]、式[2-5]和式[2-6]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结构的取代基,m表示1~4的整数。)
-(CH2)a-COOH[2-1]-(CH2)b-OH[2-2]
(式[2-1]中,a表示0~4的整数。式[2-2]中,b表示0~4的整数。式[2-3]中,Y1表示单键、-(CH2)a-(a为1~15的整数)、-O-、-CH2O-、-COO-或OCO-,Y2表示单键或(CH2)b-(b为1~15的整数),Y3表示单键、-(CH2)c-(c为1~15的整数)、-O-、-CH2O-、-COO-或OCO-。Y4表示选自苯环、环己烷环和杂环中的2价环状基团、或者具有类固醇骨架的碳原子数12~25的2价有机基团,前述环状基团上的任意氢原子任选被碳原子数1~3的烷基、碳原子数1~3的烷氧基、碳原子数1~3的含氟烷基、碳原子数1~3的含氟烷氧基或氟原子取代。Y5表示选自苯环、环己烷环和杂环中的2价环状基团,这些环状基团上的任意氢原子任选被碳原子数1~3的烷基、碳原子数1~3的烷氧基、碳原子数1~3的含氟烷基、碳原子数1~3的含氟烷氧基或氟原子取代,n表示0~4的整数。Y6表示碳原子数1~18的烷基、碳原子数1~18的含氟烷基、碳原子数1~18的烷氧基或碳原子数1~18的含氟烷氧基。式[2-4]中,Y7表示-O-、-CH2O-、-COO-、-OCO-、-CONH-或NHCO-,Y8表示碳原子数8~22的烷基。式[2-5]中,Y9和Y10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12的烃基。式[2-6]中,Y11表示碳原子数1~5的烷基。)
(6)根据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其中,前述成分(C)的聚合物的四羧酸成分包含下述式[3]所示的化合物。
(式[3]中,Z1表示选自下述式[3a]~式[3j]中的结构。)
(式[3a]中,Z2~Z5表示氢原子、甲基、氯原子或苯环,任选彼此相同或不同。式[3g]中,Z6和Z7表示氢原子或甲基,任选彼此相同或不同。)
(7)根据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其中,作为成分(D),含有选自由N-甲基-2-吡咯烷酮、N-乙基-2-吡咯烷酮和γ-丁内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溶剂。
(8)根据上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其中,作为成分(E),含有选自由下述式[E-1]、式[E-2]和式[E-3]所示的溶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溶剂。
(式[E-1]中,E1表示碳原子数1~3的烷基。式[E-2]中,E2表示碳原子数1~3的烷基。式[E-3]中,E3表示碳原子数1~4的烷基。)
(9)根据上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其中,作为成分(F),含有选自由1-己醇、环己醇、1,2-乙二醇、1,2-丙二醇、丙二醇单丁基醚和乙二醇单丁基醚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溶剂。
(10)一种液晶取向膜,其是使用上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取向处理剂而得到的。
(11)一种液晶取向膜,其是使用上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取向处理剂通过喷墨法而得到的。
(12)一种液晶表示元件,其具有上述(10)或(11)所述的液晶取向膜。
(13)根据上述(10)或(11)所述的液晶取向膜,其被用于在具备电极的一对基板之间具有液晶层且经由如下工序而制造的液晶表示元件,所述工序为:在前述一对基板之间配置液晶组合物,所述液晶组合物包含因活性能量射线和热中的至少一者而聚合的聚合性化合物,对前述电极间施加电压,并且使前述聚合性化合物聚合。
(14)一种液晶表示元件,其具有上述(13)所述的液晶取向膜。
(15)根据上述(10)或(11)所述的液晶取向膜,其特征在于,其被用于在具备电极的一对基板之间具有液晶层且经由如下工序而制造的液晶表示元件,所述工序为:在前述一对基板之间配置液晶取向膜,所述液晶取向膜包含因活性能量射线和热中的至少一者而聚合的聚合性基团,对前述电极间施加电压,并且使前述聚合性基团聚合。
(16)一种液晶表示元件,其具有上述(13)所述的液晶取向膜。
发明的效果
关于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处理剂,液晶取向处理剂的保存稳定性优异,且能够形成密封剂与液晶取向膜的粘接性高、可抑制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液晶表示元件的边框附近发生表示不均的液晶取向膜。尤其是,即使是使用了应用具有侧链的二胺化合物而得到的聚酰胺酸、溶剂可溶性聚酰亚胺的液晶取向处理剂,也能够提供这些特性优异的液晶取向膜。另外,能够提供具有上述液晶取向膜的液晶表示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特定硅烷化合物>
作为本发明的成分(A)的硅烷化合物(以下也称为特定硅烷化合物)用下述式[a]表示。
(A1)mSi(A2)n(OA3)p[a]
式[a]中,A1为具有乙烯基、环氧基、氨基、巯基、异氰酸酯基、丙烯酰(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丙烯酰)基、脲基或肉桂酰基的碳原子数2~12的有机基团。其中,从获取容易度的观点出发,作为有机基团A1所具有的基团,优选为乙烯基、环氧基、氨基、甲基丙烯酰基、丙烯酰基或脲基。更优选为环氧基、氨基、甲基丙烯酰基或丙烯酰基。有机基团A1的碳原子数优选为2~10。
A2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5的烷基。其中,优选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3的烷基。
A3为碳原子数1~5的烷基。其中,从缩聚反应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碳原子数1~3的烷基。
m为1或2的整数。其中,从合成容易度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
n为0~2的整数。
p为0~3的整数。其中,从缩聚反应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3的整数。更优选为2或3。
需要说明的是,m+n+p为整数4。
作为式[a]所示的硅烷的具体例,可列举出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二乙氧基甲基乙烯基硅烷、二甲氧基甲基乙烯基硅烷、三乙氧基乙烯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间苯乙烯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苯乙烯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间苯乙烯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对苯乙烯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3-(N-苯乙烯基甲基-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二乙氧基(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甲基硅烷、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二甲氧基)甲基硅烷、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3-(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二甲氧基甲基硅烷、3-(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氨基丙基二乙氧基甲基硅烷、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三甲氧基[3-(苯基氨基)丙基]硅烷、3-巯基丙基(二甲氧基)甲基硅烷、(3-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异氰酸酯、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丙烯酸酯、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丙烯酸酯、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乙基丙烯酸酯、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乙基丙烯酸酯、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甲基甲基丙烯酸酯、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甲基甲基丙烯酸酯、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甲基丙烯酸酯、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甲基丙烯酸酯、γ-脲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脲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脲丙基三丙氧基硅烷、(R)-N-1-苯基乙基-N’-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脲、(R)-N-1-苯基乙基-N’-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脲、双[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脲、双[3-(三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脲、1-[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脲等。
这些之中,优选为二乙氧基甲基乙烯基硅烷、二甲氧基甲基乙烯基硅烷、三乙氧基乙烯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二乙氧基(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甲基硅烷、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二甲氧基)甲基硅烷、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3-(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二甲氧基甲基硅烷、3-(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氨基丙基二乙氧基甲基硅烷、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丙烯酸酯、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丙烯酸酯、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乙基丙烯酸酯、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乙基丙烯酸酯、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甲基甲基丙烯酸酯、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甲基甲基丙烯酸酯、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甲基丙烯酸酯或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等。
上述式[a]所示的特定硅烷化合物根据制成液晶取向膜时的液晶取向性、电压保持率、蓄积电荷等特性,也可以使用1种或者将两种以上混合使用。
<特定胺化合物>
作为本发明的成分(B)的胺化合物(以下也称为特定胺化合物)是分子内具有1个氨基和含氮芳香族杂环、且前述氨基键合于2价的脂肪族烃基或非芳香族环式烃基的胺化合物。
该特定胺化合物的分子内所包含的氨基仅为1个,因此在制造液晶取向处理剂时、液晶取向处理剂的保存过程中,能够抑制发生聚合物析出、凝胶化等问题的可能性。
从与特定聚合物形成盐、键合反应容易度的观点出发,特定胺化合物中包含的氨基需要在分子内键合于2价的脂肪族烃基或不含芳香族烃的非芳香族环式烃基。
作为2价脂肪族烃基的具体例,可列举出直链状亚烷基、具有分枝结构的亚烷基、或者具有不饱和键的2价烃基。脂肪族烃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1~20,更优选为1~15,进一步优选为1~10。
作为2价非芳香族环式烃基的具体例,可列举出环丙烷环、环丁烷环、环戊烷环、环己烷环、环庚烷环、环辛烷环、环壬烷环、环癸烷环、环十一烷环、环十二烷环、环十三烷环、环十四烷环、环十五烷环、环十六烷环、环十七烷环、环十八烷环、环十九烷环、环二十碳烷环、三环二十碳烷环、三环二十二烷环、双环庚烷环、十氢萘环、降冰片烯环、金刚烷环等。优选为3~20个碳原子成环、更优选为3~15个碳原子成环、进一步优选为3~10个碳原子成环的非芳香族环式烃基。
特定胺化合物中包含的含氮芳香族杂环为含有选自由下述式[1-a]、式[1-b]和式[1-c]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结构的含氮芳香族杂环。
(式[1-c]中,M表示碳原子数1~5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烷基。)
作为含氮芳香族杂环的具体例,可列举出吡咯环、咪唑环、噁唑环、噻唑环、吡唑环、吡啶环、嘧啶环、喹啉环、吡唑啉环、异喹啉环、咔唑环、嘌呤环、噻二唑环、哒嗪环、吡唑啉环、三嗪环、吡唑烷环、三唑环、吡嗪环、苯并咪唑环、菲咯啉环、吲哚环、喹喔啉环、苯并噻唑环、吩噻嗪环、噁二唑环、吖啶环等。进而,这些含氮芳香族杂环的碳原子任选具有包含杂原子的取代基。
作为更优选的特定胺化合物,可列举出下述式[1]所示的胺化合物。
(式[1]中,X1表示具有脂肪族烃基或非芳香族环式烃基的2价有机基团,X2表示含氮芳香族杂环。)
作为优选的X1,为具有选自碳原子数1~20的脂肪族烃基和碳原子数3~20的非芳香族环式烃基中的1种的2价有机基团。作为非芳香族环式烃基,可列举出上述结构。更优选列举为碳原子数1~15的脂肪族烃基、环丙烷环、环丁烷环、环戊烷环、环己烷环、环庚烷环、环辛烷环、环壬烷环、环癸烷环、环十一烷环、环十二烷环、环十三烷环、环十四烷环、降冰片烯环、金刚烷环等。特别优选为碳原子数1~10的直链烷基或支化烷基。
另外,X1中包含的不与氨基相邻的任意脂肪族烃基或非芳香族环式烃基中的-CH2-任选被-O-、-NH-、-CO-O-、-O-CO-、-CO-NH-、-NH-CO-、-CO-、-S-、-S(O)2-、-CF2-、-C(CF3)2-、-C(CH3)2-、-Si(CH3)2-、-O-Si(CH3)2-、-Si(CH3)2-O-、-O-Si(CH3)2-O-、2价环状烃基或2价杂环取代。另外,键合于任意碳原子的氢原子任选被碳原子数1~20的直链烷基或支化烷基、环状烃基、碳原子数1~10的含氟烷基、杂环、氟原子或羟基取代。
作为2价环状烃基的具体例,可列举出苯环、萘环、四氢萘环、薁环、茚环、芴环、蒽环、菲环、非那烯环、环丙烷环、环丁烷环、环戊烷环、环己烷环、环庚烷环、环辛烷环、环壬烷环、环癸烷环、环十一烷环、环十二烷环、环十三烷环、环十四烷环、环十五烷环、环十六烷环、环十七烷环、环十八烷环、环十九烷环、环二十碳烷环、三环二十碳烷环、三环二十二烷环、双环庚烷环、十氢萘环、降冰片烯环、金刚烷环等。
另外,作为2价杂环的具体例,可列举出吡咯环、咪唑环、噁唑环、噻唑环、吡唑环、吡啶环、嘧啶环、喹啉环、吡唑啉环、异喹啉环、咔唑环、嘌呤环、噻二唑环、哒嗪环、吡唑啉环、三嗪环、吡唑烷环、三唑环、吡嗪环、苯并咪唑环、菲咯啉环、吲哚环、喹喔啉环、苯并噻唑环、吩噻嗪环、噁二唑环、吖啶环等。
式[1]中的X2为含氮芳香族杂环,与上述同样地为含有选自由式[1-a]、式[1-b]和式[1-c]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结构的含氮芳香族杂环。
作为具体例,可列举出上述结构。这些之中,优选为吡咯环、咪唑环、吡唑环、吡啶环、嘧啶环、哒嗪环、三嗪环、三唑环、吡嗪环、苯并咪唑环、喹喔啉环、吖庚因环、二吖庚因环、萘啶环、吩嗪环或酞嗪环。
另外,从含氮芳香族杂环与特定聚酰亚胺中的羧基形成盐、氢键之类的静电相互作用的容易度的观点出发,X1优选键合于X2中包含的不与式[1-a]、式[1-b]或式[1-c]相邻的取代基。
进而,式[1]的X2即含氮芳香族杂环的碳原子任选具有卤素原子或有机基团的取代基。该有机基团任选具有氧原子、硫原子或氮原子等杂原子。
式[1]中优选的X1与X2的组合如下:X1为具有选自碳原子数1~20的脂肪族烃基和碳原子数3~20的非芳香族环式烃基中的1种的2价有机基团,X2选自吡咯环、咪唑环、吡唑环、吡啶环、嘧啶环、哒嗪环、三嗪环、三唑环、吡嗪环、苯并咪唑环、喹喔啉环、吖庚因环、二吖庚因环、萘啶环、吩嗪环和酞嗪环。需要说明的是,X2的含氮芳香族杂环的碳原子任选具有卤素原子或有机基团的取代基。该有机基团任选含有氧原子、硫原子或氮原子等杂原子。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特定胺化合物,是下述式[1a]所示的胺化合物。
(式[1a]中,X3表示碳原子数1~10的2价脂肪族烃基或非芳香族环式烃基。X4表示单键、-O-、-NH-、-S-、-SO2-或碳原子数1~19的2价有机基团。另外,X3和X4所具有的碳原子数总计为1~20。X5表示含氮芳香族杂环。)
X3表示碳原子数1~10的2价的脂肪族烃基或非芳香族环式烃基。若列举其具体例,为碳原子数1~10的直链亚烷基或支化亚烷基、碳原子数1~10的不饱和亚烷基、环丙烷环、环丁烷环、环戊烷环、环己烷环、环庚烷环、环辛烷环、环壬烷环、环癸烷环、环十一烷环、环十二烷环、环十三烷环、环十四烷环、环十五烷环、环十六烷环、环十七烷环、环十八烷环、环十九烷环、环二十碳烷环、三环二十碳烷环、三环二十二烷环、双环庚烷环、十氢萘环、降冰片烯环或金刚烷环等。更优选地列举出碳原子数1~10的直链烷基或支化烷基、环丙烷环、环丁烷环、环戊烷环、环己烷环、环庚烷环、环辛烷环、环壬烷环、环癸烷环、环十一烷环、环十二烷环、环十三烷环、环十四烷环、降冰片烯环、金刚烷环。特别优选为碳原子数1~10的直链亚烷基或支化亚烷基。
X3中包含的不与氨基相邻的任意脂肪族烃基或非芳香族环式烃基中的-CH2-任选被-O-、-NH-、-CO-O-、-O-CO-、-CO-NH-、-NH-CO-、-CO-、-S-、-S(O)2-、-CF2-、-C(CF3)2-、-C(CH3)2-、-Si(CH3)2-、-O-Si(CH3)2-、-Si(CH3)2-O-、-O-Si(CH3)2-O-、2价环状烃基或2价杂环取代。另外,键合于任意碳原子的氢原子任选被碳原子数1~20的直链烷基或支化烷基、环状烃基、碳原子数1~10的含氟烷基、杂环、氟原子或羟基取代。此处提及的环状烃基和杂环与式[1]中的X1所述的定义的意义相同。
X4为单键、-O-、-NH-、-S-、-SO2-或碳原子数1~19的2价有机基团。该碳原子数1~19的2价有机基团是具有1~19个碳原子的2价有机基团,任选包含氧原子、氮原子、硫原子或硅原子等。以下列举出X4的具体例。
例如,可列举出单键、-O-、-NH-、-S-、-SO2-、碳原子数1~19的烃基、-CO-O-、-O-CO-、-CO-NH-、-NH-CO-、-CO-、-CF2-、-C(CF3)2-、-CH(OH)-、-C(CH3)2-、-Si(CH3)2-、-O-Si(CH3)2-、-Si(CH3)2-O-、-O-Si(CH3)2-O-、环丙烷环、环丁烷环、环戊烷环、环己烷环、环庚烷环、环辛烷环、环壬烷环、环癸烷环、环十一烷环、环十二烷环、环十三烷环、环十四烷环、环十五烷环、环十六烷环、环十七烷环、环十八烷环、环十九烷环、环二十碳烷环、三环二十碳烷环、三环二十二烷环、双环庚烷环、十氢萘环、降冰片烯环、金刚烷环、苯环、萘环、四氢萘环、薁环、茚环、芴环、蒽环、菲环、非那烯环、吡咯环、咪唑环、噁唑环、噻唑环、吡唑环、吡啶环、嘧啶环、喹啉环、吡唑啉环、异喹啉环、咔唑环、嘌呤环、噻二唑环、哒嗪环、三嗪环、吡唑烷环、三唑环、吡嗪环、苯并咪唑环、苯并咪唑环、菲咯啉环、吲哚环、喹喔啉环、苯并噻唑环、吩噻嗪环、噁二唑环、吖啶环、噁唑环、哌嗪环、哌啶环、二噁烷环、吗啉环等。
X5为含氮芳香族杂环,与式[1]的X2的定义的意义相同。作为具体例,可列举出与上述X2相同的结构。这些之中,优选为吡咯环、咪唑环、吡唑环、吡啶环、嘧啶环、哒嗪环、三嗪环、三唑环、吡嗪环、苯并咪唑环、喹喔啉环、吖庚因环、二吖庚因环、萘啶环、吩嗪环、酞嗪环。
另外,从含氮芳香族杂环与特定聚酰亚胺中的羧基形成盐、氢键之类的静电相互作用的容易度的观点出发,X4优选键合于X5中包含的不与式[1-a]、式[1-b]或式[1-c]相邻的碳原子。
进而,作为式[1a]的X5的含氮芳香族杂环的碳原子任选具有卤素原子或有机基团的取代基。该有机基团任选含有氧原子、硫原子或氮原子等杂原子。
作为本发明的特定胺化合物的具体例,可列举出国际公开公报WO2011/132751(公开于2011.10.27)的69页~73页中记载的式[M1]~[M156]所示的含氮杂环胺化合物。
其中,优选为式[M1]、式[M7]、式[M16]~式[20]、式[M24]、式[M35]、式[M36]、式[M40]、式[M49]、式[M50]、式[M52]、式[M60]~式[M62]、式[M68]、式[M69]、式[M76]、式[M77]、式[M82]、式[M100]、式[M101]、式[M108]、式[M109]、式[M118]~式[M121]、式[M128]、式[M134]~式[136]或式[M140]。
<特定聚合物>
作为本发明的成分(C)的聚合物(以下也称为特定聚合物)选自使二胺成分与四羧酸成分反应而得到的聚酰亚胺前体和将前述聚酰亚胺前体进行酰亚胺化而成的聚酰亚胺。
聚酰亚胺前体是下述式[A]所示的结构。
(式[A]中,R1为4价有机基团,R2为2价有机基团,A1和A2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8的烷基,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A3和A4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5的烷基或乙酰基,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n表示正整数。)
作为聚酰亚胺前体[A]的重均分子量,为5,000~1,000,000、优选为10,000~150,000。重均分子量的测定方法如后所述。
作为用于形成聚酰亚胺前体的二胺成分,可列举出分子内具有两个伯氨基或仲氨基的二胺化合物。
另外,作为用于形成聚酰亚胺前体的四羧酸成分,可列举出四羧酸化合物、四羧酸二酐、四羧酸二卤化物化合物、四羧酸二烷基酯化合物或四羧酸二烷基酯二卤化物化合物。
其中,作为本发明的特定聚合物,从能够较简便地获取这一原因出发,优选的是,以下述式[B]所示的四羧酸二酐和下述式[C]所示的二胺化合物作为原料的、包含下述式[D]所示重复单元的结构式的聚酰胺酸或者将该聚酰胺酸进行酰亚胺化而成的聚酰亚胺。
(式[B]和式[C]中,R1和R2与式[A]中定义的意义相同。)
(式[D]中,R1和R2与式[A]中定义的意义相同。)
进而,也可以通过通常的合成方法向上述得到的式[D]的聚合物中导入式[A]的A1和A2所示的碳原子数1~8的烷基、式[A]的A3和A4所示的碳原子数1~5的烷基或乙酰基。
<二胺成分>
作为用于形成本发明成分(C)即特定聚合物的二胺成分,可以使用公知的二胺化合物。
其中,优选使用具有下述式[2]所示结构的二胺。
(式[2]中,Y表示选自由下述式[2-1]、式[2-2]、式[2-3]、式[2-4]、式[2-5]和式[2-6]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结构的取代基。m表示1~4的整数。)
-(CH2)a-COOH[2-1]-(CH2)b-OH[2-2]
式[2-1]中,a表示0~4的整数。其中,从原料获取性、合成容易度的观点出发,优选为0或1。
式[2-2]中,b表示0~4的整数。其中,从原料获取性、合成容易度的观点出发,优选为0或1的整数。
式[2-3]中,Y1表示单键、-(CH2)a-(a为1~15的整数)、-O-、-CH2O-、-COO-或OCO-。其中,从原料获取性、合成容易度的观点出发,优选为单键、-(CH2)a-(a为1~15的整数)、-O-、-CH2O-或COO-。更优选为单键、-(CH2)a-(a为1~10的整数)、-O-、-CH2O-或COO-。
式[2-3]中,Y2表示单键或-(CH2)b-(b为1~15的整数)。其中,优选为单键或-(CH2)b-(b为1~10的整数)。
Y3表示单键、-(CH2)c-(c为1~15的整数)、-O-、-CH2O-、-COO-或OCO-。其中,从合成容易度的观点出发,优选为单键、-(CH2)c-(c为1~15的整数)、-O-、-CH2O-或COO-。更优选为单键、-(CH2)c-(c为1~10的整数)、-O-、-CH2O-或COO-。
Y4为选自苯环、环己烷环或杂环中的2价环状基团,这些环状基团上的任意氢原子任选被碳原子数1~3的烷基、碳原子数1~3的烷氧基、碳原子数1~3的含氟烷基、碳原子数1~3的含氟烷氧基或氟原子取代。此外,Y4可以为选自具有类固醇骨架的碳原子数12~25的有机基团中的2价有机基团。其中,从合成容易度的观点出发,优选为苯环、环己烷环或具有类固醇骨架的碳原子数12~25的有机基团。
Y5表示选自苯环、环己烷环或杂环中的2价环状基团,这些环状基团上的任意氢原子任选被碳原子数1~3的烷基、碳原子数1~3的烷氧基、碳原子数1~3的含氟烷基、碳原子数1~3的含氟烷氧基或氟原子取代。其中,优选为苯环或环己烷环。
n表示0~4的整数。其中,从原料获取性、合成容易度的观点出发,优选为0~3。更优选为0~2。
Y6表示碳原子数1~18的烷基、碳原子数1~18的含氟烷基、碳原子数1~18的烷氧基或碳原子数1~18的含氟烷氧基。其中,优选为碳原子数1~18的烷基、碳原子数1~10的含氟烷基、碳原子数1~18的烷氧基或碳原子数1~10的含氟烷氧基。更优选为碳原子数1~12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12的烷氧基。特别优选为碳原子数1~9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9的烷氧基。
作为用于构成式[2]中的取代基Y的式[2-3]中的Y1、Y2、Y3、Y4、Y5、Y6和n的优选组合,可列举出与国际公开公报WO2011/132751(公开于2011.10.27)的13项~34项的表6~表47中记载的(2-1)~(2-629)相同的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国际公开公报的各表中,本发明中的Y1~Y6被示作Y1~Y6,但Y1~Y6可理解为Y1~Y6。
式[2-4]中,Y7表示-O-、-CH2O-、-COO-、-OCO-、-CONH-或NHCO-。其中,优选为-O-、-CH2O-、-COO-或CONH-。更优选为-O-、-COO-或CONH-。
Y8表示碳原子数8~22的烷基。优选为碳原子数8~18的烷基。
式[2-5]中,Y9和Y10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12的烃基。优选为碳原子数1~8的烃基。
式[2-6]中,Y11表示碳原子数1~5的烷基。优选为碳原子数1~2的烷基。
制作本发明式[2]所示的二胺化合物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作为优选的方法,可列举出下述示出的方法。
作为一例,式[2]所示的二胺化合物可以通过合成下述式[2-A]所示的二硝基体化合物,进而将该硝基还原而转变成氨基来获得。
(式[2-A]中,Y表示选自前述式[2-1]、式[2-2]、式[2-3]、式[2-4]、式[2-5]和式[2-6]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结构的取代基。m表示1~4的整数。)
将式[2-A]所示的二硝基体化合物的硝基还原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通常有如下方法:在醋酸乙酯、甲苯、四氢呋喃、二噁烷、醇系溶剂等溶剂中,将钯-碳、氧化铂、雷尼镍、铂黑、铑-氧化铝、硫化铂碳等用作催化剂,在氢气、肼、氯化氢下反应。
列举出本发明的式[2]所示的二胺化合物的具体结构,但不限定于这些例子。
除了2,4-二甲基间苯二胺、2,6-二氨基甲苯、2,4-二氨基苯甲酸、3,5-二氨基苯甲酸、2,4-二氨基苯酚、3,5-二氨基苯酚、3,5-二氨基苄醇、2,4-二氨基苄醇、4,6-二氨基间苯二酚之外,可列举出下述式[2-7]~[2-47]所示结构的二胺化合物。
(式[2-7]~式[2-10]中,A1表示碳原子数1~22的烷基或含氟烷基。)
(式[2-35]~式[2-37]中,R1表示-O-、-OCH2-、-CH2O-、-COOCH2-或CH2OCO-。R2表示碳原子数1~22的烷基、烷氧基、含氟烷基或含氟烷氧基。)
(式[2-38]~式[2-40]中,R3表示-COO-、-OCO-、-COOCH2-、-CH2OCO-、-CH2O-、-OCH2-或CH2-。R4表示碳原子数1~22的烷基、烷氧基、含氟烷基或含氟烷氧基。)
(式[2-41]和式[2-42]中,R5表示-COO-、-OCO-、-COOCH2-、-CH2OCO-、-CH2O-、-OCH2-、-CH2-或O-。R6表示氟基、氰基、三氟甲烷基、硝基、偶氮基、甲酰基、乙酰基、乙酰氧基或羟基。)
(式[2-43]和式[2-44]中,R7表示碳原子数3~12的烷基。需要说明的是,1,4-环亚己基的顺-反异构优选分别为反式异构体。)
(式[2-45]和式[2-46]中,R8表示碳原子数3~12的烷基。需要说明的是,1,4-环亚己基的顺-反异构优选分别为反式异构体。)
(式[2-47]中,B4表示任选被氟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3~20的烷基。B3表示1,4-环亚己基或1,4-亚苯基。B2表示氧原子或COO-*(其中,附带“*”的键与B3进行键合)。B1表示氧原子或COO-*(其中,附带“*”的键与(CH2)a2进行键合)。另外,a1表示0或1的整数,a2表示2~10的整数,a3表示0或1的整数。)
前述式[2]所示的二胺化合物之中,将由使用了式[2]中的取代基Y为式[2-3]所示结构的二胺化合物的特定聚合物得到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制成液晶取向膜时,能够提高液晶的预倾角。此时,为了提高这些效果,在上述二胺化合物之中,优选使用式[2-29]~式[2-40]或式[2-43]~式[2-47]所示的二胺化合物。更优选为式[2-25]~式[2-40]或式[2-43]~式[2-47]所示的二胺化合物。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这些效果,这些二胺化合物优选为二胺成分整体的5摩尔%以上且80摩尔%以下。从组合物和液晶取向处理剂的涂布性、作为液晶取向膜的电特性的观点出发,这些二胺化合物更优选为二胺成分整体的5摩尔%以上且60摩尔%以下。
前述式[2]所示的二胺化合物可以根据本发明的特定聚酰亚胺系聚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性、涂布性、制成液晶取向膜时的液晶的取向性、电压保持率、蓄积电荷等特性而使用1种或混合两种以上使用。
作为用于形成本发明的特定聚合物的二胺成分,可以将前述式[2]所示的二胺化合物以外的二胺化合物(也称为其它二胺化合物)用作二胺成分。下述列举出其它二胺化合物的具体例,但不限定于这些例子。
例如可列举出间苯二胺、对苯二胺、4,4’-二氨基联苯、3,3’-二甲基-4,4’-二氨基联苯、3,3’-二甲氧基-4,4’-二氨基联苯、3,3’-二羟基-4,4’-二氨基联苯、3,3’-二羧基-4,4’-二氨基联苯、3,3’-二氟-4,4’-联苯、3,3’-三氟甲基-4,4’-二氨基联苯、3,4’-二氨基联苯、3,3’-二氨基联苯、2,2’-二氨基联苯、2,3’-二氨基联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3,3’-二氨基二苯基甲烷、3,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2,2’-二氨基二苯基甲烷、2,3’-二氨基二苯基甲烷、4,4’-二氨基二苯基醚、3,3’-二氨基二苯基醚、3,4’-二氨基二苯基醚、2,2’-二氨基二苯基醚、2,3’-二氨基二苯基醚、4,4’-磺酰基二苯胺、3,3’-磺酰基二苯胺、双(4-氨基苯基)硅烷、双(3-氨基苯基)硅烷、二甲基-双(4-氨基苯基)硅烷、二甲基-双(3-氨基苯基)硅烷、4,4’-硫代二苯胺、3,3’-硫代二苯胺、4,4’-二氨基二苯基胺、3,3’-二氨基二苯基胺、3,4’-二氨基二苯基胺、2,2’-二氨基二苯基胺、2,3’-二氨基二苯基胺、N-甲基(4,4’-二氨基二苯基)胺、N-甲基(3,3’-二氨基二苯基)胺、N-甲基(3,4’-二氨基二苯基)胺、N-甲基(2,2’-二氨基二苯基)胺、N-甲基(2,3’-二氨基二苯基)胺、4,4’-二氨基二苯甲酮、3,3’-二氨基二苯甲酮、3,4’-二氨基二苯甲酮、1,4-二氨基萘、2,2’-二氨基二苯甲酮、2,3’-二氨基二苯甲酮、1,5-二氨基萘、1,6-二氨基萘、1,7-二氨基萘、1,8-二氨基萘、2,5-二氨基萘、2,6二氨基萘、2,7-二氨基萘、2,8-二氨基萘、1,2-双(4-氨基苯基)乙烷、1,2-双(3-氨基苯基)乙烷、1,3-双(4-氨基苯基)丙烷、1,3-双(3-氨基苯基)丙烷、1,4-双(4氨基苯基)丁烷、1,4-双(3-氨基苯基)丁烷、双(3,5-二乙基-4-氨基苯基)甲烷、1,4-双(4-氨基苯氧基)苯、1,3-双(4-氨基苯氧基)苯、1,4-双(4-氨基苯基)苯、1,3-双(4-氨基苯基)苯、1,4-双(4-氨基苄基)苯、1,3-双(4-氨基苯氧基)苯、4,4’-[1,4-亚苯基双(亚甲基)]二苯胺、4,4’-[1,3-亚苯基双(亚甲基)]二苯胺、3,4’-[1,4-亚苯基双(亚甲基)]二苯胺、3,4’-[1,3-亚苯基双(亚甲基)]二苯胺、3,3’-[1,4-亚苯基双(亚甲基)]二苯胺、3,3’-[1,3-亚苯基双(亚甲基)]二苯胺、1,4-亚苯基双[(4-氨基苯基)甲酮]、1,4-亚苯基双[(3-氨基苯基)甲酮]、1,3-亚苯基双[(4-氨基苯基)甲酮]、1,3-亚苯基双[(3-氨基苯基)甲酮]、1,4-亚苯基双(4-氨基苯甲酸酯)、1,4-亚苯基双(3-氨基苯甲酸酯)、1,3-亚苯基双(4-氨基苯甲酸酯)、1,3-亚苯基双(3-氨基苯甲酸酯)、双(4-氨基苯基)对苯二甲酸酯、双(3-氨基苯基)对苯二甲酸酯、双(4-氨基苯基)间苯二甲酸酯、双(3-氨基苯基)间苯二甲酸酯、N,N’-(1,4-亚苯基)双(4-氨基苯甲酰胺)、N,N’-(1,3-亚苯基)双(4-氨基苯甲酰胺)、N,N’-(1,4-亚苯基)双(3-氨基苯甲酰胺)、N,N’-(1,3-亚苯基)双(3-氨基苯甲酰胺)、N,N’-双(4-氨基苯基)对苯二甲酰胺、N,N’-双(3-氨基苯基)对苯二甲酰胺、N,N’-双(4-氨基苯基)间苯二甲酰胺、N,N’-双(3-氨基苯基)间苯二甲酰胺、9,10-双(4-氨基苯基)蒽、4,4’-双(4-氨基苯氧基)二苯基砜、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2,2’-双(4-氨基苯基)六氟丙烷、2,2’-双(3-氨基苯基)六氟丙烷、2,2’-双(3-氨基-4-甲基苯基)六氟丙烷、2,2’-双(4-氨基苯基)丙烷、2,2’-双(3-氨基苯基)丙烷、2,2’-双(3-氨基-4-甲基苯基)丙烷、1,3-双(4-氨基苯氧基)丙烷、1,3-双(3-氨基苯氧基)丙烷、1,4-双(4-氨基苯氧基)丁烷、1,4-双(3-氨基苯氧基)丁烷、1,5-双(4-氨基苯氧基)戊烷、1,5-双(3-氨基苯氧基)戊烷、1,6-双(4-氨基苯氧基)己烷、1,6-双(3-氨基苯氧基)己烷、1,7-双(4-氨基苯氧基)庚烷、1,7-(3-氨基苯氧基)庚烷、1,8-双(4-氨基苯氧基)辛烷、1,8-双(3-氨基苯氧基)辛烷、1,9-双(4-氨基苯氧基)壬烷、1,9-双(3-氨基苯氧基)壬烷、1,10-(4-氨基苯氧基)癸烷、1,10-双(3-氨基苯氧基)癸烷、1,11-双(4-氨基苯氧基)十一烷、1,11-双(3-氨基苯氧基)十一烷、1,12-双(4-氨基苯氧基)十二烷、1,12-双(3-氨基苯氧基)十二烷、双(4-氨基环己基)甲烷、双(4-氨基-3-甲基环己基)甲烷、1,3-二氨基丙烷、1,4-二氨基丁烷、1,5-二氨基戊烷、1,6-二氨基己烷、1,7-二氨基庚烷、1,8-二氨基辛烷、1,9-二氨基壬烷、1,10-二氨基癸烷、1,11-二氨基十一烷、1,12-二氨基十二烷等。
另外,作为其它二胺化合物,还可列举出在二胺侧链具有烷基、含氟烷基、芳香环、脂肪族环或杂环的化合物,进而具有由它们构成的大环状取代体的化合物等。具体而言,可例示出下述式[DA1]~[DA7]所示的二胺化合物。
(式[DA1]~式[DA6]中,A1表示-COO-、-OCO-、-CONH-、-NHCO-、-CH2-、-O-、-CO-或NH-。A2表示碳原子数1~22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烷基或者碳原子数1~22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含氟烷基。)
(式[DA7]中,p表示1~10的整数。)
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作为其它二胺化合物,也可以使用下述式[DA8]~式[DA13]所示的二胺化合物。
(式[DA10]中,m表示0~3的整数,式[DA13]中,n表示1~5的整数。)
进而,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也可以使用下述式[DA14]~式[DA17]所示的二胺化合物。
(式[DA14]中,A1表示单键、-CH2-、-C2H4-、-C(CH3)2-、-CF2-、-C(CF3)2-、-O-、-CO-、-NH-、-N(CH3)-、-CONH-、-NHCO-、-CH2O-、-OCH2-、-COO-、-OCO-、-CON(CH3)-或N(CH3)CO-,m1和m2分别表示0~4的整数,且m1+m2表示1~4的整数。式[DA15]中,m3和m4分别表示1~5的整数。式[DA16]中,A2表示碳原子数1~5的直链烷基或支化烷基,m5表示1~5的整数。式[DA17]中,A3表示单键、-CH2-、-C2H4-、-C(CH3)2-、-CF2-、-C(CF3)2-、-O-、-CO-、-NH-、-N(CH3)-、-CONH-、-NHCO-、-CH2O-、-OCH2-、-COO-、-OCO-、-CON(CH3)-或N(CH3)CO-,m6表示1~4的整数。)
进而,作为其它二胺化合物,也可以使用下述式[DA18]和式[DA19]所示的二胺化合物。
上述的其它二胺化合物根据聚酰亚胺系的特定聚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性、组合物的涂布性、制成液晶取向膜时的液晶的取向性、电压保持率、蓄积电荷等特性,也可以使用1种或者将两种以上混合使用。
<四羧酸成分>
作为用于形成本发明成分(C)即特定聚合物的四羧酸成分,优选使用下述式[3]所示的四羧酸二酐、作为其四羧酸衍生物的四羧酸、四羧酸二卤化物化合物、四羧酸二烷基酯化合物或四羧酸二烷基酯二卤化物化合物(将全部也统称为特定四羧酸成分)。
式[3]中,Z1为选自下述式[3a]~式[3j]中的结构的基团。
式[3a]中,Z2~Z5表示氢原子、甲基、氯原子或苯环,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式[3g]中,Z6和Z7表示氢原子或甲基,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本发明的特定四羧酸成分即式[3]所示的结构中,从合成容易度、制造聚合物时的聚合反应性的容易度的观点出发,Z1优选为式[3a]、式[3c]、式[3d]、式[3e]、式[3f]或式[3g]所示的结构。更优选为式[3a]、式[3e]、式[3f]或式[3g]所示的结构,特别优选为式[3e]、式[3f]或式[3g]。
本发明的特定四羧酸成分优选为所有四羧酸成分中的1摩尔%以上。更优选为5摩尔%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摩尔%以上,特别优选为10~100摩尔%。
另外,使用式[3e]、式[3f]或式[3g]的结构的特定四羧酸成分时,其用量优选设为四羧酸成分整体的20摩尔%以上。更优选为30摩尔%以上。进而,四羧酸成分可以全部为式[3e]、式[3f]或式[3g]的结构的四羧酸成分。
本发明的特定聚酰亚胺系聚合物中,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可以使用特定四羧酸成分以外的其它四羧酸成分。
作为其它四羧酸成分,可列举出以下示出的四羧酸化合物、四羧酸二酐、四羧酸二卤化物化合物、四羧酸二烷基酯化合物或四羧酸二烷基酯二卤化物化合物。
作为其它四羧酸成分,可列举出苯均四酸、2,3,6,7-萘四羧酸、1,2,5,6-萘四羧酸、1,4,5,8-萘四羧酸、2,3,6,7-蒽四羧酸、1,2,5,6-蒽四羧酸、3,3’,4,4’-联苯四羧酸、2,3,3’,4-联苯四羧酸、双(3,4-二羧基苯基)醚、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双(3,4-二羧基苯基)砜、双(3,4-二羧基苯基)甲烷、2,2-双(3,4-二羧基苯基)丙烷、1,1,1,3,3,3-六氟-2,2-双(3,4-二羧基苯基)丙烷、双(3,4-二羧基苯基)二甲基硅烷、双(3,4-二羧基苯基)二苯基硅烷、2,3,4,5-吡啶四羧酸、2,6-双(3,4-二羧基苯基)吡啶、3,3’,4,4’-二苯基砜四羧酸、3,4,9,10-苝四羧酸、1,3-二苯基-1,2,3,4-环丁烷四羧酸等。
特定四羧酸成分和其它四羧酸成分根据本发明的特定聚酰亚胺系聚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性、组合物的涂布性、制成液晶取向膜时的液晶的取向性、电压保持率、蓄积电荷等特性,也可以使用1种或者将两种以上混合使用。
<特定聚合物的制造方法>
在本发明中,合成特定聚合物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通常是使二胺成分与四羧酸成分反应而得到的。一般而言,使选自由四羧酸及其衍生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四羧酸成分与包含1种或多种二胺化合物的二胺成分反应,从而得到聚酰胺酸。具体而言,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使四羧酸二酐与伯二胺化合物或仲二胺化合物缩聚而得到聚酰胺酸的方法、使四羧酸与伯二胺化合物或仲二胺化合物发生脱水缩聚反应而得到聚酰胺酸得方法、使四羧酸二卤化物与伯二胺化合物或仲二胺化合物缩聚而得到聚酰胺酸的方法等。
为了得到聚酰胺酸烷基酯,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使将羧酸基进行二烷基酯化的四羧酸与伯二胺化合物或仲二胺化合物缩聚的方法、使将羧酸基进行二烷基酯化的四羧酸二卤化物与伯二胺化合物或仲二胺化合物缩聚的方法、将聚酰胺酸的羧基转换为酯的方法等。
为了得到聚酰亚胺,可以使用使前述聚酰胺酸或聚酰胺酸烷基酯闭环而制成聚酰亚胺的方法。
二胺成分与四羧酸成分的反应通常在有机溶剂中进行。作为此时使用的有机溶剂,只要是所生成的聚酰亚胺前体会溶解的溶剂就没有特别限定。
以下列举出上述反应中使用的有机溶剂的具体例,但不限定于这些例子。
例如可列举出N-甲基-2-吡咯烷酮、N-乙基-2-吡咯烷酮或γ-丁内酯、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1,3-二甲基-咪唑啉酮、甲乙酮、环己酮、环戊酮和4-羟基-4-甲基-2-戊酮。进而,本发明的特定聚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性高时,可以使用下述式[E-1]~式[E-3]所示的溶剂等。
(式[E-1]中,E1表示碳原子数1~3的烷基。式[E-2]中,E2表示碳原子数1~3的烷基。式[E-3]中,E3表示碳原子数1~4的烷基。)
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
进而,即使是不溶解聚酰亚胺前体的溶剂,只要在所生成的聚酰亚胺前体不会析出的范围内,则也可以混合至上述溶剂来使用。另外,有机溶剂中的水分会阻碍聚合反应、进而成为使所生成的聚酰亚胺前体水解的原因,优选使用脱水干燥后的有机溶剂。
使二胺成分与四羧酸成分在有机溶剂中反应时,可列举出如下方法:搅拌使二胺成分分散或溶解于有机溶剂而成的溶液,将四羧酸成分直接添加或者分散或溶解于有机溶剂后添加的方法;反之,向使四羧酸成分分散或溶解于有机溶剂而成的溶液中添加二胺成分的方法;交替地添加二胺成分和四羧酸成分的方法等,可以使用这些中的任意方法。另外,二胺成分或四羧酸成分分别使用多种来反应时,可以在预先进行了混合的状态下反应,也可以分别依次反应,进而还可以将分别反应而成的低分子量体进行混合反应从而制成聚合物。
此时的聚合温度可以选择-20~150℃的任意温度,优选为-5~100℃。
另外,反应可以在任意浓度下进行,但浓度过低时,难以得到高分子量的聚合物,浓度过高时,反应液的粘性变得过高、难以均匀搅拌。因此,优选为1~50质量%、更优选为5~30质量%。反应初期可以在高浓度下进行,此后追加有机溶剂。
聚酰亚胺前体的聚合反应中,二胺成分的总摩尔数与四羧酸成分的总摩尔数之比优选为0.8~1.2。与通常的缩聚反应同样地,该摩尔比越接近1.0,则所生成的聚酰亚胺前体的分子量变得越大。
本发明的聚酰亚胺是使前述聚酰亚胺前体闭环而得到的聚酰亚胺,该聚酰亚胺中,酰胺酸基的闭环率(也称为酰亚胺化率)不一定需要为100%,可以根据用途、目的来任意调整。
作为使聚酰亚胺前体进行酰亚胺化的方法,可列举出:将聚酰亚胺前体的溶液直接加热的热酰亚胺化、或者向聚酰亚胺前体的溶液中添加催化剂的催化酰亚胺化。
使聚酰亚胺前体在溶液中进行热酰亚胺化时的温度为100~400℃、优选为120~250℃,优选的是,一边将由酰亚胺化反应生成的水排出至体系外一边进行的方法。
聚酰亚胺前体的催化酰亚胺化可以通过向聚酰亚胺前体的溶液中添加碱性催化剂和酸酐,在-20~250℃、优选0~180℃下进行搅拌来实施。
碱性催化剂的量为酰胺酸基的0.5~30摩尔倍、优选为2~20摩尔倍。
酸酐的量为酰胺酸基的1~50摩尔倍、优选为3~30摩尔倍。
作为碱性催化剂,可列举出吡啶、三乙胺、三甲胺、三丁胺或三辛胺等。其中,吡啶具有适于推进反应的碱性,故而优选。
作为酸酐,可列举出醋酸酐、苯偏三酸酐或苯均四酸酐等。其中,使用醋酸酐时,反应结束后的精制变得容易,故而优选。基于催化酰亚胺化的酰亚胺化率可以通过调整催化剂量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来控制。
从聚酰亚胺前体或聚酰亚胺的反应溶液中回收所生成的聚酰亚胺前体或聚酰亚胺时,可以将反应溶液投入至溶剂中使其沉淀。作为用于沉淀的溶剂,可列举出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己烷、丁基溶纤剂、庚烷、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甲苯、苯、水等。投入至溶剂并使其沉淀的聚合物在过滤回收后可以在常压或减压下常温干燥或进行加热来干燥。另外,将使沉淀回收的聚合物再次溶解于有机溶剂来进行再沉淀而回收的操作重复2~10次时,能够减少聚合物中的杂质。作为此时的溶剂,例如可列举出醇类、酮类、烃等。使用从这些之中选择的3种以上溶剂时,精制效率进一步提高,故而优选。
关于本发明的特定聚合物的分子量,考虑到由其得到的液晶取向膜的强度、形成膜时的操作性和涂膜性时,优选的是利用GPC(凝胶渗透色谱,GelPermeationChromatography)法测定的重均分子量为5,000~1,000,000、更优选为10,000~150,000。
<液晶取向处理剂>
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处理剂是用于形成液晶取向膜(也称为树脂覆膜)的溶液,含有特定硅烷化合物、特定胺化合物、特定聚合物和溶剂。
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处理剂中的特定硅烷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特定聚合物100质量份为0.1~15质量份。其中,优选为0.5~10质量份、特别优选为1~10质量份。
另外,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处理剂中的特定胺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特定聚合物100质量份为0.1~20质量份。其中,优选为0.1~15质量份、特别优选为1~10质量份。
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处理剂中的所有聚合物成分可以均是本发明的特定聚合物,也可以混合除此之外的其它聚合物。此时,除此之外的其它聚合物的含量相对于本发明的特定聚合物100质量份为0.5质量份~15质量份、优选为1质量份~10质量份。
作为除此之外的其它聚合物,可列举出未使用前述式[2]所示的二胺化合物和特定四羧酸成分的聚酰亚胺系聚合物。进而,可列举出除此之外的聚合物,具体而言为纤维素系聚合物、丙烯酸类聚合物、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聚苯乙烯、聚酰胺、聚硅氧烷等。
关于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处理剂中的溶剂,从通过涂布而形成均匀的液晶取向膜这一观点出发,液晶取向处理剂中的溶剂的含量优选为70~99.9质量%、更优选为85~99质量%。该含量可以根据液晶取向膜的目标膜厚来适当变更。
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处理剂中使用的溶剂只要是会溶解特定硅烷化合物、特定胺化合物和特定聚合物的溶剂(也称为良溶剂)就没有特别限定。
下述列举出良溶剂的具体例,但不限定于这些例子。
例如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N-乙基-2-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γ-丁内酯、1,3-二甲基-咪唑啉酮、甲乙酮、环己酮、环戊酮或4-羟基-4-甲基-2-戊酮等。其中,可列举出N-甲基-2-吡咯烷酮、N-乙基-2-吡咯烷酮、γ-丁内酯、上述前述式[E-1]~式[E-3]所示的溶剂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
其中,优选使用N-甲基-2-吡咯烷酮、N-乙基-2-吡咯烷酮、γ-丁内酯(以上也称为(D)成分)等。进而,特定硅烷化合物、特定胺化合物和特定聚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性高时,优选使用前述式[E-1]~式[E-3]所示的溶剂(以上也称为(E)成分)。
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处理剂中的良溶剂优选为液晶取向处理剂中包含的所有溶剂的10~100质量%。其中,优选为20~90质量%。更优选为30~80质量%。
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可以含有使涂布液晶取向处理剂时的液晶取向膜的涂膜性、表面平滑性提高的溶剂(也称为不良溶剂)。
下述列举出不良溶剂的具体例,但不限定于这些例子。
例如为乙醇、异丙醇、1-丁醇、2-丁醇、异丁醇、叔丁醇、1-戊醇、2-戊醇、3-戊醇、2-甲基-1-丁醇、异戊醇、叔戊醇、3-甲基-2-丁醇、新戊醇、1-己醇、2-甲基-1-戊醇、2-甲基-2-戊醇、2-乙基-1-丁醇、1-庚醇、2-庚醇、3-庚醇、1-辛醇、2-辛醇、2-乙基-1-己醇、环己醇、1-甲基环己醇、2-甲基环己醇、3-甲基环己醇、1,2-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2,3-丁二醇、1,5-戊二醇、2-甲基-2,4-戊二醇、2-乙基-1,3-己二醇、二丙基醚、二丁基醚、二己基醚、二噁烷、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二乙醚、乙二醇二丁基醚、1,2-丁氧基乙烷、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甲乙醚、二乙二醇二丁基醚、2-戊酮、3-戊酮、2-己酮、2-庚酮、4-庚酮、3-乙氧基丁基乙酸酯、1-甲基戊基乙酸酯、2-乙基丁基乙酸酯、2-乙基己基乙酸酯、乙二醇单乙酸酯、乙二醇二乙酸酯、碳酸亚丙酯、碳酸亚乙酯、2-(甲氧基甲氧基)乙醇、乙二醇单丁基醚、乙二醇单异戊基醚、乙二醇单己基醚、2-(己氧基)乙醇、糠醇、二乙二醇、丙二醇、丙二醇单丁基醚、1-(丁氧基乙氧基)丙醇、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二丙二醇、二丙二醇单甲醚、二丙二醇单乙醚、三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乙二醇单丁基醚乙酸酯、乙二醇单乙酸酯、乙二醇二乙酸酯、二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二乙二醇单丁基醚乙酸酯、2-(2-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乙酸酯、二乙二醇乙酸酯、三乙二醇、三乙二醇单甲醚、三乙二醇单乙醚、乳酸甲酯、乳酸乙酯、醋酸甲酯、醋酸乙酯、醋酸正丁基、醋酸丙二醇单乙醚、丙酮酸甲酯、丙酮酸乙酯、3-甲氧基丙酸甲酯、3-乙氧基丙酸甲基乙酯、3-甲氧基丙酸乙酯、3-乙氧基丙酸、3-甲氧基丙酸、3-甲氧基丙酸丙酯、3-甲氧基丙酸丁酯、乳酸甲酯、乳酸乙酯、乳酸正丙酯、乳酸正丁酯、乳酸异戊酯、前述式[E-1]~式[E-3]所示的溶剂等。
其中,优选含有1-己醇、环己醇、1,2-乙二醇、1,2-丙二醇、丙二醇单丁基醚或乙二醇单丁基醚(以上也称为成分(F))、或者上述的前述式[E-1]~式[E-3]所示的溶剂。
这些不良溶剂优选为液晶取向处理剂中包含的溶剂整体的1~70质量%。其中,优选为1~60质量%。更优选为5~60质量%。
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处理剂中,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也可以含有:具有环氧基、异氰酸酯基、氧杂环丁烷基或环碳酸酯基的交联性化合物;具有选自由羟基、羟基烷基和低级烷氧基烷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取代基的交联性化合物;或者具有聚合性不饱和键的交联性化合物。这些取代基、聚合性不饱和键需要在交联性化合物中含有两个以上。
作为具有环氧基或异氰酸酯基的交联性化合物,例如可列举出双酚丙酮缩水甘油醚、苯酚酚醛清漆环氧树脂、甲酚酚醛清漆环氧树脂、三缩水甘油基异氰脲酸酯、四缩水甘油基氨基联苯、四缩水甘油基间苯二甲胺、四缩水甘油基-1,3-双(氨基乙基)环己烷、四苯基缩水甘油醚乙烷、三苯基缩水甘油醚乙烷、双酚六氟乙酰基二缩水甘油醚、1,3-双(1-(2,3-环氧丙氧基)-1-三氟甲基-2,2,2-三氟甲基)苯、4,4-双(2,3-环氧丙氧基)八氟联苯、三缩水甘油基对氨基苯酚、四缩水甘油基间苯二甲胺、2-(4-(2,3-环氧丙氧基)苯基)-2-(4-(1,1-双(4-(2,3-环氧丙氧基)苯基)乙基)苯基)丙烷、1,3-双(4-(1-(4-(2,3-环氧丙氧基)苯基)-1-(4-(1-(4-(2,3-环氧丙氧基)苯基)-1-甲基乙基)苯基)乙基)苯氧基)-2-丙醇等。
具有氧杂环丁烷基的交联性化合物是具有至少2个下述式[4]所示的氧杂环丁烷基的交联性化合物。
具体而言,可列举出国际公开公报WO2011/132751(公开于2011.10.27)的58页~59页中记载的式[4a]~式[4k]所示的交联性化合物。
作为具有环碳酸酯基的交联性化合物,是具有至少2个下述式[5]所示的环碳酸酯基的交联性化合物。
具体而言,可列举出国际公开公报WO2012/014898(公开于2012.2.2)的76页~82页中记载的式[5-1]~式[5-42]所示的交联性化合物。
作为具有选自由羟基和烷氧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取代基的交联性化合物,例如可列举出具有羟基或烷氧基的氨基树脂的密胺树脂、脲树脂、胍胺树脂、甘脲-甲醛树脂、琥珀酰胺-甲醛树脂、乙撑脲-甲醛树脂等。具体而言,可以使用氨基的氢原子被羟甲基、烷氧基甲基或这两者取代而成的密胺衍生物、苯并胍胺衍生物、或者甘脲。该密胺衍生物或苯并胍胺衍生物可以以二聚体或三聚体的形式存在。它们优选每1个三嗪环具有平均3个以上且6个以下的羟甲基或烷氧基甲基。
作为这种密胺衍生物或苯并胍胺衍生物的例子,可列举出市售品的每1个三嗪环取代有平均3.7个甲氧基甲基的MX-750、每1个三嗪环取代有平均5.8个甲氧基甲基的MW-30(以上为三和化学株式会社制);CYMEL300、CYMEL301、CYMEL303、CYMEL350、CYMEL370、CYMEL771、CYMEL325、CYMEL327、CYMEL703、CYMEL712等甲氧基甲基化密胺;CYMEL235、CYMEL236、CYMEL238、CYMEL212、CYMEL253、CYMEL254等甲氧基甲基化丁氧基甲基化密胺;CYMEL506、CYMEL508等丁氧基甲基化密胺;CYMEL114等含羧基的甲氧基甲基化异丁氧基甲基化密胺;CYMEL1123等甲氧基甲基化乙氧基甲基化苯并胍胺;CYMEL1123-10等甲氧基甲基化丁氧基甲基化苯并胍胺;CYMEL1128等丁氧基甲基化苯并胍胺;CYMEL1125-80等含羧基的甲氧基甲基化乙氧基甲基化苯并胍胺(以上为三井サイアナミド公司制)。另外,作为甘脲的例子,可列举出CYMEL1170等丁氧基甲基化甘脲;CYMEL1172等羟甲基化甘脲;Powderlink1174等甲氧基羟甲基化甘脲。
作为具有羟基或烷氧基的苯或苯酚性化合物,可列举出1,3,5-三(甲氧基甲基)苯、1,2,4-三(异丙氧基甲基)苯、1,4-双(仲丁氧基甲基)苯、2,6-二羟基甲基对叔丁基苯酚等。
具体而言,可列举出国际公开公报WO2011/132751(公开于2011.10.27)的62~66页中记载的式[6-1]~式[6-48]所示的交联性化合物。
作为具有聚合性不饱和键的交联性化合物,例如可列举出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三(甲基)丙烯酰氧基乙氧基三羟甲基丙烷、甘油聚缩水甘油醚聚(甲基)丙烯酸酯等分子内具有3个聚合性不饱和基团的交联性化合物;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乙烷双酚A型二(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丙烷双酚型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甘油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二(甲基)丙烯酸酯、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二(甲基)丙烯酸酯、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分子内具有2个聚合性不饱和基团的交联性化合物;(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酯、2-苯氧基-2-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2-(甲基)丙烯酰氧基-2-羟基丙基邻苯二甲酸酯、3-氯-2-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甘油单(甲基)丙烯酸酯、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酸酯、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等分子内具有1个聚合性不饱和基团的交联性化合物等。
进而,也可以含有下述式[7]所示的化合物。
(式[7]中,E1表示选自由环己烷环、双环己烷环、苯环、联苯环、三联苯基环、萘环、芴环、蒽环和菲环组成的组中的基团,E2表示选自下述式[7a]和式[7b]中的基团。n表示1~4的整数。)
上述化合物为交联性化合物的一例,但不限定于它们。另外,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处理剂中含有的交联性化合物可以是1种,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
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处理剂中的交联性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所有聚合物成分100质量份优选为0.1~150质量份。为了推进交联反应而表现出目标的效果,相对于所有聚合物成分100质量份,更优选为0.1~100质量份、最优选为1~50质量份。
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可以含有使涂布液晶取向处理剂时的液晶取向膜的膜厚均匀性、表面平滑性提高的化合物。
作为使液晶取向膜的膜厚均匀性、表面平滑性提高的化合物,可列举出氟系表面活性剂、有机硅系表面活性剂、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等。
具体而言,例如可列举出EftopEF301、EftopEF303、EftopEF352(以上为TohkemproductsCorporation制);MegafacF171、MegafacF173、MegafacR-30(以上为DICCorporation制);FluoradFC430、FluoradFC431(以上为Sumitomo3MLimited制);AsahiGuardAG710、SurflonS-382、SurflonSC101、SurflonSC102、SurflonSC103、SurflonSC104、SurflonSC105、SurflonSC106(以上为旭硝子株式会社制)等。这些表面活性剂的含有比例相对于液晶取向处理剂中含有的所有聚合物成分100质量份优选为0.01~2质量份、更优选为0.01~1质量份。
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处理剂中,除了上述不良溶剂、交联性化合物、以及使树脂覆膜或液晶取向膜的膜厚均匀性、表面平滑性提高的化合物之外,只要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就可以添加用于变更液晶取向膜的介电常数、导电性等电特性的介电体、导电物质。
<液晶取向膜·液晶表示元件>
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在涂布至基板上并烧成后,利用刷磨处理、光照射等进行取向处理,从而能够用作液晶取向膜。另外,在垂直取向用途等的情况下,也能够不进行取向处理地用作液晶取向膜。
作为基板,只要是透明性高的基板就没有特别限定,除了玻璃基板之外,还可以使用丙烯酸类基板、聚碳酸酯基板等塑料基板等。从工艺简便化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形成有用于驱动液晶的ITO电极等的基板。
另外,反射型的液晶表示元件中,若仅是单侧基板,则也可以使用硅晶片等不透明基板,作为此时的电极,也可以使用铝等会反射光的材料。
液晶取向处理剂的涂布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工业上通常为丝网印刷、凹版印刷、胶版印刷、喷墨法等。作为其它涂布方法,有浸涂法、辊涂法、狭缝涂布法、旋涂法、喷雾法等,可以根据目标使用它们。
将液晶取向处理剂涂布在基板上后,利用热板、热循环型烘箱、IR(红外线)型烘箱等加热手段,根据液晶取向处理剂中使用的溶剂,以30~300℃、优选以30~250℃的温度使溶剂蒸发,从而能够制成液晶取向膜。
烧成后的液晶取向膜的厚度过厚时,在液晶表示元件的耗电方面是不利的,过薄时,液晶表示元件的可靠性有时会降低,故而优选为5~300nm、更优选为10~100nm。
使液晶水平取向、倾斜取向时,利用刷磨或偏光紫外线照射等对烧成后的液晶取向膜进行处理。
关于本发明的液晶表示元件,利用上述方法由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得到带液晶取向膜的基板后,利用公知方法来制作液晶单元,从而制成液晶表示元件。
作为液晶单元的制作方法,可例示出如下方法:准备形成有液晶取向膜的一对基板,在单个基板的液晶取向膜上散布间隔物,以液晶取向膜面朝向内侧的方式粘贴另一个基板,减压注入液晶并密封的方法;向散布了间隔物的液晶取向膜面上滴加液晶后,粘贴基板并进行密封的方法等。
进而,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处理剂也优选用于在具备电极的一对基板之间具有液晶层且经由如下工序制造的液晶表示元件,所述工序为:在一对基板之间配置液晶组合物,所述液晶组合物包含因活性能量射线和热中的至少一者而聚合的聚合性化合物,向电极间施加电压,通过照射活性能量射线和加热中的至少一者而使聚合性化合物聚合。
作为活性能量射线,适合为紫外线。作为紫外线,波长为300~400nm、优选为310~360nm。
利用加热进行聚合时,加热温度为40~120℃、优选为60~80℃。另外,可以同时施加紫外线和加热。
上述液晶表示元件利用PSA(PolymerSustainedAlignment)方式来控制液晶分子的预倾。在PSA方式中,预先向液晶材料中混入少量的光聚合性化合物、例如混入光聚合性单体,组装液晶单元后,在对液晶层施加规定电压的状态下,对光聚合性化合物照射紫外线等,利用所生成的聚合物控制液晶分子的预倾。生成聚合物时的液晶分子的取向状态被记住即便是在去除电压后,因此通过控制液晶层中形成的电场等,能够调整液晶分子的预倾。
另外,在PSA方式中,不需要刷磨处理,因此适合于难以通过刷磨处理来控制预倾的垂直取向型液晶层的形成。
即,在本发明的液晶表示元件中,利用上述方法由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得到带液晶取向膜的基板后,制作液晶单元,利用紫外线的照射和加热中的至少一者使聚合性化合物聚合,从而能够控制液晶分子的取向。
若列举出制作PSA方式的液晶单元的一例,则可列举出如下方法:准备形成有液晶取向膜的一对基板,在单个基板的液晶取向膜上散布间隔物,以液晶取向膜面朝向内侧的方式粘贴另一个基板,减压注入液晶并密封的方法;向散布了间隔物的液晶取向膜面上滴加液晶后,粘贴基板并进行密封的方法等。
向液晶中混合因热、紫外线照射而聚合的聚合性化合物。作为聚合性化合物,可列举出分子内具有1个以上丙烯酸酯基、甲基丙烯酸酯基等聚合性不饱和基团的化合物。
聚合性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液晶成分的100质量份优选为0.01~10质量份、更优选为0.1~5质量份。聚合性化合物不足0.01质量份时,聚合性化合物不会聚合而无法控制液晶的取向,多于10质量份时,未反应的聚合性化合物变多、液晶表示元件的图像保留(焼き付き)特性降低。
制作液晶单元后,一边对液晶单元施加交流或直流的电压,一边加热、照射紫外线而使聚合性化合物聚合。由此,能够控制液晶分子的取向。
此外,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处理剂还优选用于在具备电极的一对基板之间具有液晶层且经由如下工序而制造的液晶表示元件,所述工序为:在前述一对基板之间配置液晶取向膜,所述液晶取向膜包含因活性能量射线和热中的至少一者而聚合的聚合性基团,在电极间施加电压。
作为活性能量射线,适合为紫外线。作为紫外线,波长为300~400nm、优选为310~360nm。
利用加热进行聚合时,加热温度为40~120℃、优选为60~80℃。另外,可以同时施加紫外线和加热。
为了得到包含因活性能量射线和热中的至少一者而聚合的聚合性基团的液晶取向膜,可列举出:将包含该聚合性基团的化合物添加在液晶取向处理剂中的方法、含有包含聚合性基团的聚合物成分的方法。
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包含具有因热、紫外线的照射而反应的双键部位的特定化合物,因此利用紫外线的照射和加热中的至少一者能够控制液晶分子的取向。
若列举出制作液晶单元的一例,可列举出如下方法:准备形成有液晶取向膜的一对基板,在单个基板的液晶取向膜上散布间隔物,以液晶取向膜面朝向内侧的方式粘贴另一个基板,减压注入液晶并密封的方法;向散布有间隔物的液晶取向膜面上滴加液晶后,粘贴基板并进行密封的方法等。
制作液晶单元后,一边对液晶单元施加交流或直流的电压,一边加热、照射紫外线,从而能够控制液晶分子的取向。
如上那样操作,使用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制作的液晶表示元件的可靠性优异,适合于大画面且高清晰的液晶电视等。
实施例
以下列举出实施例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但不受它们的限定性解释。
合成例、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的化合物的简称如下所示。
(特定硅烷化合物(成分(A))
A1:3-氨基丙基二乙氧基甲基硅烷
A2:(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特定胺化合物(成分(B))
B1:3-吡啶甲胺
B2:1-(3-氨基丙基)咪唑
(二胺化合物(式[2]的二胺))
C1:1,3-二氨基-4-〔4-(反式-4-正庚基环己基)苯氧基〕苯(下述式[C1])
C2:1,3-二氨基-4-〔4-(反式-4-正庚基环己基)苯氧基甲基〕苯(下述式[C2])
C3:1,3-二氨基-4-{4-〔反式-4-(反式-4-正戊基环己基)环己基〕苯氧基}苯(下述式[C3])
C4:下述式[C4]所示的二胺化合物
C5:3,5-二氨基苯甲酸(下述式[C5])
C6:1,3-二氨基-4-十八烷氧基苯(下述式[C6])
C7:下述式[C7]所示的二胺化合物
(其它二胺化合物)
C8:对苯二胺
C9:间苯二胺
(四羧酸成分)
D1:1,2,3,4-环丁烷四羧酸二酐(下述式[D1])
D2:双环[3,3,0]辛烷-2,4,6,8-四羧酸二酐(下述式[D2])
D3:下述式[D3]所示的四羧酸二酐
D4:下述式[D4]所示的四羧酸二酐
(溶剂(成分(D)))
NMP:N-甲基-2-吡咯烷酮
NEP:N-乙基-2-吡咯烷酮
γ-BL:γ-丁内酯
(溶剂(成分(E)))
PGME:丙二醇单甲醚(式[E-1]所示的溶剂)
PCS:乙二醇单丙基醚(式[E-2]所示的溶剂)
DEEE:二乙二醇单乙醚(式[E-3]所示的溶剂)
(溶剂(成分(F)))
BCS:乙二醇单丁基醚
PB:丙二醇单丁基醚
(聚酰亚胺前体和聚酰亚胺的分子量测定)
使用常温凝胶渗透色谱(GPC)装置(GPC-101)(昭和电工株式会社制)、柱(KD-803、KD-805)(Shodex公司制),如下操作来测定。
柱温:50℃
洗脱液: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添加剂,溴化锂一水合物(LiBr·H2O)为30mmol/L(升)、磷酸·无水结晶(正磷酸)为30mmol/L、四氢呋喃(THF)为10ml/L)
流速:1.0ml/分钟
标准曲线制作用标准样品:TSK标准聚环氧乙烷(分子量:约900,000、150,000、100,000和30,000)(东曹株式会社制)和聚乙二醇(分子量:约12,000、4,000和1,000)(PolymerLaboratoriesLtd.制)。
(聚酰亚胺的酰亚胺化率的测定)
将聚酰亚胺粉末20mg投入至NMR(核磁共振)样品管(NMR样品管规格、φ5(草野科学株式会社制)),添加氘代二甲基亚砜(DMSO-d6、0.05质量%TMS(四甲基硅烷)混合品)(0.53ml),用超声波使其完全溶解。用NMR测定机(“JNW-ECA500”)(JEOLDATUM公司制)对该溶液测定500MHz的质子NMR。酰亚胺化率将源自在酰亚胺化前后不发生变化的结构的质子作为基准质子来确定,使用该质子的峰积算值和源自9.5~10.0ppm附近处出现的酰胺酸的NH基的质子峰积算值,利用下式来求出。
酰亚胺化率(%)=(1-α·x/y)×100
上述式中,x为源自酰胺酸的NH基的质子峰积算值,y为基准质子的峰积算值,α为聚酰胺酸(酰亚胺化率为0%)时的基准质子相对于酰胺酸的NH基质子1个的个数比例。
[特定聚合物(成分(C))的合成]
<合成例1>
将D1(3.50g、17.8mmol)、C5(1.36g、8.94mmol)和C8(0.96g、8.88mmol)在NMP(17.5g)中进行混合,以40℃反应8小时,从而得到25质量%的聚酰胺酸溶液(1)。该聚酰胺酸的数均分子量为28,900、重均分子量为82,100。
<合成例2>
将D2(10.4g、41.6mmol)、C5(4.53g、29.8mmol)和C9(3.22g、29.8mmol)在NMP(35.7g)中进行混合,以80℃反应5小时后,添加D1(3.50g、17.8mmol)和NMP(29.2g),以40℃反应6小时,得到25质量%的聚酰胺酸溶液(2)。该聚酰胺酸的数均分子量为26,500、重均分子量为77,400。
<合成例3>
向利用合成例2得到的聚酰胺酸溶液(2)(30.0g)中添加NMP而稀释至6质量%后,作为酰亚胺化催化剂,添加醋酸酐(3.75g)和吡啶(2.85g),以80℃反应4小时。将该反应溶液投入至甲醇(600ml)中,滤取所得沉淀物。将该沉淀物用甲醇清洗,以100℃减压干燥而得到聚酰亚胺粉末(3)。该聚酰亚胺的酰亚胺化率为65%,数均分子量为22,900、重均分子量为51,200。
<合成例4>
将D2(8.68g、34.7mmol)、C1(8.25g、21.7mmol)和C5(3.30g、21.7mmol)在NEP(36.2g)中进行混合,以80℃反应5小时后,添加D1(1.70g、8.67mmol)和NEP(29.6g),以40℃反应8小时,得到25质量%的聚酰胺酸溶液(4)。该聚酰胺酸的数均分子量为24,200、重均分子量为70,800。
<合成例5>
向利用合成例4得到的聚酰胺酸溶液(4)(30.0g)中添加NEP而稀释至6质量%后,作为酰亚胺化催化剂,添加醋酸酐(3.55g)和吡啶(2.80g),以80℃反应4小时。将该反应溶液投入至甲醇(700ml)中,滤取所得沉淀物。将该沉淀物用甲醇清洗,以100℃减压干燥而得到聚酰亚胺粉末(5)。该聚酰亚胺的酰亚胺化率为56%,数均分子量为19,900、重均分子量为44,200。
<合成例6>
将D2(2.81g、11.2mmol)、C2(3.54g、8.97mmol)、C5(0.68g、4.47mmol)、C7(1.37g、6.74mmol)和C8(0.24g、2.22mmol)在NMP(17.9g)中进行混合,以80℃反应5小时后,添加D1(2.20g、11.2mmol)和NMP(14.6g),以40℃反应6小时,得到25质量%的聚酰胺酸溶液。
向所得聚酰胺酸溶液(30.0g)中添加NMP而稀释至6质量%后,作为酰亚胺化催化剂,添加醋酸酐(3.65g)和吡啶(2.81g),以80℃反应4.5小时。将该反应溶液投入至甲醇(700ml)中,滤取所得沉淀物。将该沉淀物用甲醇清洗,以100℃减压干燥而得到聚酰亚胺粉末(6)。该聚酰亚胺的酰亚胺化率为60%,数均分子量为18,600、重均分子量为42,300。
<合成例7>
将D2(1.15g、4.60mmol)、C3(2.98g、6.89mmol)、C7(1.87g、9.20mmol)和C9(0.74g、6.84mmol)在NMP(17.1g)中进行混合,以80℃反应5小时后,添加D1(3.60g、18.4mmol)和NMP(14.0g),以40℃反应6小时,得到25质量%的聚酰胺酸溶液。
向所得聚酰胺酸溶液(30.0g)中添加NMP而稀释至6质量%后,作为酰亚胺化催化剂,添加醋酸酐(6.65g)和吡啶(4.75g),以90℃反应3小时。将该反应溶液投入至甲醇(900ml)中,滤取所得沉淀物。将该沉淀物用甲醇清洗,以100℃减压干燥而得到聚酰亚胺粉末(7)。该聚酰亚胺的酰亚胺化率为81%,数均分子量为18,200、重均分子量为40,500。
<合成例8>
将D2(4.02g、16.1mmol)、C4(1.70g、3.45mmol)和C5(2.97g、19.5mmol)在NMP(16.6g)中进行混合,以80℃反应6小时后,添加D1(1.35g、6.88mmol)和NMP(13.5g),以40℃反应6小时,得到25质量%的聚酰胺酸溶液。
向所得聚酰胺酸溶液(30.0g)中添加NMP而稀释至6质量%后,作为酰亚胺化催化剂,添加醋酸酐(3.55g)和吡啶(2.81g),以80℃反应4小时。将该反应溶液投入至甲醇(700ml)中,滤取所得沉淀物。将该沉淀物用甲醇清洗,以100℃减压干燥而得到聚酰亚胺粉末(8)。该聚酰亚胺的酰亚胺化率为52%,数均分子量为16,300、重均分子量为39,000。
<合成例9>
将D2(2.68g、10.7mmol)、C5(0.33g、2.17mmol)、C6(3.23g、8.58mmol)和C7(2.18g、10.7mmol)在NMP(17.3g)中进行混合,以80℃反应6小时后,添加D1(2.10g、10.7mmol)和NMP(14.2g),以40℃反应6小时,得到25质量%的聚酰胺酸溶液。
向所得聚酰胺酸溶液(30.0g)中添加NMP而稀释至6质量%后,作为酰亚胺化催化剂,添加醋酸酐(3.60g)和吡啶(2.80g),以80℃反应4小时。将该反应溶液投入至甲醇(700ml)中,滤取所得沉淀物。将该沉淀物用甲醇清洗,以100℃减压干燥而得到聚酰亚胺粉末(9)。该聚酰亚胺的酰亚胺化率为55%,数均分子量为17,900、重均分子量为40,200。
<合成例10>
将D3(5.00g、22.3mmol)、C3(2.89g、6.68mmol)和C5(2.38g、15.6mmol)在NMP(30.9g)中进行混合,以40℃反应5小时,得到25质量%的聚酰胺酸溶液。
向所得聚酰胺酸溶液(30.0g)中添加NMP而稀释至6质量%后,作为酰亚胺化催化剂,添加醋酸酐(6.70g)和吡啶(4.81g),以90℃反应3小时。将该反应溶液投入至甲醇(900ml)中,滤取所得沉淀物。将该沉淀物用甲醇清洗,以100℃减压干燥而得到聚酰亚胺粉末(10)。该聚酰亚胺的酰亚胺化率为78%,数均分子量为17,900、重均分子量为39,900。
<合成例11>
将D3(5.00g、22.3mmol)、C4(2.20g、4.46mmol)、C5(1.02g、6.70mmol)、C7(1.36g、6.69mmol)和C8(0.48g、4.44mmol)在NMP(30.2g)中进行混合,以40℃反应5小时,得到25质量%的聚酰胺酸溶液。
向所得聚酰胺酸溶液(30.0g)中添加NMP而稀释至6质量%后,作为酰亚胺化催化剂,添加醋酸酐(3.55g)和吡啶(2.85g),以80℃反应4小时。将该反应溶液投入至甲醇(700ml)中,滤取所得沉淀物。将该沉淀物用甲醇清洗,以100℃减压干燥而得到聚酰亚胺粉末(11)。该聚酰亚胺的酰亚胺化率为53%,数均分子量为18,000、重均分子量为40,900。
<合成例12>
将D4(6.89g、22.9mmol)、C1(8.73g、22.9mmol)、C7(2.80g、13.8mmol)和C9(0.99g、9.15mmol)在NEP(39.5g)中进行混合,以80℃反应5小时后,添加D1(4.50g、22.9mmol)和NEP(32.3g),以40℃反应5小时,得到树脂固体成分浓度为25质量%的聚酰胺酸溶液(12)。该聚酰胺酸的数均分子量为23,200、重均分子量为66,200。
<合成例13>
向利用合成例12得到的聚酰胺酸溶液(12)(30.0g)中添加NEP而稀释至6质量%后,作为酰亚胺化催化剂,添加醋酸酐(3.65g)和吡啶(2.90g),以80℃反应4小时。将该反应溶液投入至甲醇(700ml)中,滤取所得沉淀物。将该沉淀物用甲醇清洗,以100℃减压干燥而得到聚酰亚胺粉末(13)。该聚酰亚胺的酰亚胺化率为61%,数均分子量为18,100、重均分子量为41,200。
<合成例14>
将D4(1.97g、6.56mmol)、C3(3.02g、7.65mmol)和C5(2.16g、14.2mmol)在NMP(16.7g)中进行混合,以80℃反应5小时后,添加D1(3.00g、15.3mmol)和NMP(13.7g),以40℃反应5小时,得到25质量%的聚酰胺酸溶液。
向所得聚酰胺酸溶液(30.0g)中添加NMP而稀释至6质量%后,作为酰亚胺化催化剂,添加醋酸酐(6.75g)和吡啶(4.85g),以90℃反应3.5小时。将该反应溶液投入至甲醇(900ml)中,滤取所得沉淀物。将该沉淀物用甲醇清洗,以100℃减压干燥而得到聚酰亚胺粉末(14)。该聚酰亚胺的酰亚胺化率为84%,数均分子量为17,100、重均分子量为38,800。
表1中总结示出了利用合成例得到的(C)成分即特定聚合物的合成中使用的各成分的组成、酰亚胺化率等。需要说明的是,表1的酰亚胺化率栏中的※1表示:由于其为聚酰胺酸,因此没有酰亚胺化率。
[表1]
[液晶取向处理剂和各种特性评价]
实施例1~20和比较例1~12是液晶取向处理剂的制造例。所得液晶取向处理剂也用于各种特性评价。
表2~表4中示出了用于制造各液晶取向处理剂的各成分的比率等。
使用实施例和比较例的液晶取向处理剂,进行A:液晶取向处理剂的保存稳定性试验的评价、B:液晶取向处理剂的喷墨涂布性的评价、C:高温高湿保管前和高温高湿保管后的边框附近的表示不均特性的评价(普通液晶单元)、D:通常的液晶单元在刚刚制作之后和高温高湿保管后的电压保持率的评价(普通液晶单元)、以及E:PSA液晶单元的液晶取向性的评价。
针对各评价方法,如下所示。
A:液晶取向处理剂的保存稳定性试验的评价
将属于实施例的液晶取向处理剂(1)~(6)、(8)、(9)、(11)~(17)、(19)、(20)和属于比较例的液晶取向处理剂(21)~(32)(以上为比较例)分别用孔径为1μm的膜滤器进行加压过滤,以-15℃保管48小时。其后,利用目视观察来确认液晶取向处理剂中的浑浊、析出物的发生。
表5~表7中示出利用实施例和比较例得到的结果。需要说明的是,表中,未观察到浑浊、析出物而为均匀溶液时记作○,观察到浑浊、析出物时记作×。
另外,将以-15℃保管48小时的液晶取向处理剂旋涂于经用纯水和IPA清洗的带ITO(氧化铟锡)电极的基板(纵40mm×横30mm、厚0.7mm)的ITO面,在热板上以100℃加热处理5分钟,从而制作带液晶取向膜的ITO基板。进行了所得带液晶取向膜的基板的针孔的评价。
针孔的评价通过在钠灯下目视观察该基板来进行。具体而言,数出在带液晶取向膜的基板上观察到的针孔数量,针孔数量少则液晶取向处理剂中的析出物少,本评价中视为优异。
需要说明的是,表5、表6中的※11、※12是“B:液晶取向处理剂的喷墨涂布性的评价”的结果,针对他们,随着下述说明在表8中再次示出。
B:液晶取向处理剂的喷墨涂布性的评价
使用将属于实施例的液晶取向处理剂(7)、(10)和(18)分别用孔径为1μm的膜滤器进行加压过滤并以-15℃保管48小时后的溶液,进行喷墨涂布性的评价。
喷墨涂布机使用HIS-200(日立プラントテクノロジー公司制)。
关于涂布,在经用纯水和IPA清洗的ITO蒸镀基板上,在涂布面积为70mm×70mm、喷嘴间距为0.423mm、扫描间距为0.5mm、涂布速度为40mm/秒、从涂布至预干燥为止的时间为60秒、预干燥在热板上以70℃为5分钟的条件下进行。
关于所得带液晶取向膜的基板上的针孔数量的评价,利用与“液晶取向处理剂的保存稳定性试验”相同的条件进行,简称为喷墨涂布性的评价。
表8示出针孔数量(喷墨涂布性)的评价结果。
C:高温高湿保管后的液晶单元的边框附近的表示不均特性的评价(普通液晶单元)
使用将属于实施例的液晶取向处理剂(1)~(20)和属于比较例的液晶取向处理剂(21)~(32)分别用孔径为1μm的膜滤器进行加压过滤并以-15℃保管48小时的溶液,如下所示地制作液晶单元(普通单元)。
将上述液晶取向处理剂的溶液旋涂于经用纯水和IPA清洗的带ITO电极的基板(纵40mm×横30mm、厚0.7mm)的ITO面,在热板上以100℃加热处理5分钟,用热循环型清洁烘箱以230℃加热处理30分钟,从而得到带膜厚为100nm的聚酰亚胺液晶取向膜的ITO基板。
需要说明的是,液晶取向处理剂(7)、(10)和(18)利用与前述液晶取向处理剂的喷墨涂布性的评价相同的方法来进行液晶取向剂的涂布。此时,液晶取向膜的烧成在热板上以100℃加热处理5分钟,用热循环型清洁烘箱以230℃加热处理30分钟,从而得到带膜厚为100nm的聚酰亚胺液晶取向膜的ITO基板。
利用辊直径为120mm的刷磨装置,使用人造丝布在辊转速为1000rpm、辊行进速度为50mm/秒、压入量为0.1mm的条件下对该ITO基板的涂膜面进行刷磨处理。
准备两片所得带液晶取向膜的ITO基板,以液晶取向膜面作为内侧,夹持6μm的间隔物进行组合,印刷密封剂(“XN-1500T”、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接着,以另一个基板与液晶取向膜面相对的方式进行贴合后,在热循环型清洁烘箱中以120℃加热处理90分钟而将密封剂固化,制作空单元。利用减压注入法向该空单元中注入液晶,密封注入口而得到液晶单元(普通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使用了液晶取向处理剂(1)~(3)和(21)~(26)的液晶单元中,液晶使用了向列液晶(MLC-2003、MerckJapan制)。
另外,使用了液晶取向处理剂(4)~(20)和(27)~(32)的液晶单元中,液晶使用了向列液晶(MLC-6608、MerckJapan制)。
使用偏光板和背光对所得液晶单元(普通单元)进行目视观察,进行密封剂附近的液晶取向性的评价。利用实施例和比较例得到的液晶单元均显示均一的液晶取向性。
其后,将液晶单元在温度80℃、相对湿度90%的高温高湿槽内保管144小时,利用与上述相同的条件进行密封剂附近的液晶取向性的评价。具体而言,密封剂附近观察不到液晶取向性的紊乱时,本评价中视为优异。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将该密封剂附近的高温高湿保管后的液晶取向性的评价作为液晶单元的边框附近的表示不均特性的评价。
表5~8中示出所得高温高湿保管后的液晶取向性(液晶单元的边框附近的表示不均特性)的评价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表中,未观察到液晶取向性的紊乱时记作○、观察到液晶取向性的紊乱时记作×。
D:刚刚制作之后和高温高湿保管后的电压保持率的评价(普通液晶单元)
分别使用属于实施例的液晶取向处理剂(1)~(20)和属于比较例的液晶取向处理剂(21)~(32)(以上比较例),与上述C的“高温高湿保管后的液晶单元的边框附近的表示不均特性的评价”同样操作,制作液晶单元。
在80℃的温度下对未进行高温高湿试验的上述液晶单元施加60μs的1V电压,测定50ms后的电压,电压可保持为何种程度以电压保持率(也称为VHR)形式来计算。需要说明的是,测定使用电压保持率测定装置(VHR-1、东阳テクニカ公司制),在电压(Voltage):±1V、脉冲宽度(PulseWidth):60μs、帧周期(FlamePeriod):50ms的设定下进行。
进而,将结束电压保持率的测定的液晶单元在温度80℃、相对湿度90%的高温高湿槽内保管48小时,再次利用与上述相同的条件进行电压保持率的测定。
表5~表8示出液晶单元在刚刚制作之后和高温高湿保管后的电压保持率的测定结果。
E:PSA液晶单元的液晶取向性的评价
使用将属于实施例的液晶取向处理剂(6)、(11)和(19)分别用孔径为1μm的膜滤器进行加压过滤并以-15℃保管48小时的溶液,进行液晶单元的制作和液晶取向性的评价(PSA单元)。
将上述保管了48小时的溶液旋涂于经用纯水和IPA清洗的中心带10mm×10mm的图案间隔为20μm的ITO电极的基板(纵40mm×横30mm、厚0.7mm)和中心带10mm×40mm的图案间隔为20μm的ITO电极的基板(纵40mm×横30mm、厚0.7mm)的ITO面,在热板上以100℃加热处理5分钟,从而得到膜厚为100nm的聚酰亚胺涂膜。将涂膜面用纯水清洗后,在热循环型清洁烘箱中以100℃加热处理15分钟,从而得到带液晶取向膜的基板。
将这些带液晶取向膜的基板以液晶取向膜面置于内侧的方式夹持6μm的间隔物进行组合,用密封剂粘接周围来制作空单元。利用减压注入法在该空单元中注入液晶,所述液晶是在向列液晶(MLC-6608、MerckJapan制)中相对于向列液晶(MLC-6608)100质量%混合有0.3质量%的下述式所示的聚合性化合物(1)而成的,密封注入口而得到液晶单元。
一边对所得液晶单元施加交流5V的电压,一边使用照度为60mW的金属卤化物灯,截掉350nm以下的波长,按照365nm换算进行20J/cm2的紫外线照射,从而得到液晶的取向方向受到控制的液晶单元(PSA单元)。对液晶单元照射紫外线时的照射装置内的温度为50℃。
测定该液晶单元的照射紫外线前与照射紫外线后的液晶的响应速度。响应速度针对从透射率90%至透射率10%的T90→T10进行测定。
关于所得PSA单元,与照射紫外线前的液晶单元的响应速度相比,照射紫外线后的液晶单元的响应速度变快,可确认液晶的取向方向受到控制。另外,任意液晶单元均利用偏光显微镜(ECLIPSEE600WPOL、尼康株式会社制)进行观察,确认了液晶均一地取向。
[实施例1~20和比较例1~12]
以下针对实施例1~20和比较例1~12进行说明,针对各例中的液晶取向处理剂的含有成分比率,总结示于表2~表4。需要说明的是,表2~表4中的※2~※10表示以下意义。※2、※5、※8表示(A)成分相对于特定聚合物100质量份的含量,※3、※6、※9表示(B)成分相对于特定聚合物100质量份的含量,※4、※7、※10表示液晶取向处理剂中的(A)成分、(B)成分和(C)成分的总含量(质量%)。
另外,使用了实施例1~20和比较例1~12中得到的液晶取向处理剂的上述A~E的评价结果总结示于表5~表8。
<实施例1>
向利用合成例1得到的25质量%的聚酰胺酸溶液(1)(10.5g)中添加NMP(18.0g)、BCS(15.9g)、A1的10质量%的NMP溶液(0.26g)和B1的10质量%的NMP溶液(0.79g),以50℃搅拌15小时,从而得到液晶取向处理剂(1)。该液晶取向处理剂中未观察到浑浊、析出等异常,确认为均匀的溶液。
<实施例2>
向利用合成例2得到的25质量%的聚酰胺酸溶液(2)(10.0g)中添加NMP(15.0g)、PB(18.0g)、A2的10质量%的NMP溶液(1.25g)和B1的10质量%的NMP溶液(0.75g),以50℃搅拌15小时,从而得到液晶取向处理剂(2)。该液晶取向处理剂中未观察到浑浊、析出等异常,确认为均匀的溶液。
<实施例3>
向利用合成例3得到的聚酰亚胺粉末(3)(2.55g)中添加NMP(20.6g)、BCS(7.00g)、PB(14.0g)、A1的10质量%的NMP溶液(1.28g)和B2的10质量%的NMP溶液(1.28g),以50℃搅拌24小时,从而得到液晶取向处理剂(3)。该液晶取向处理剂中未观察到浑浊、析出等异常,确认为均匀的溶液。
<实施例4>
向利用合成例4得到的25质量%的聚酰胺酸溶液(4)(10.0g)中添加NEP(12.7g)、PB(20.6g)、A2的10质量%的NEP溶液(1.25g)和B1的10质量%的NEP溶液(1.25g),以50℃搅拌15小时,从而得到液晶取向处理剂(4)。该液晶取向处理剂中未观察到浑浊、析出等异常,确认为均匀的溶液。
<实施例5>
向利用合成例4得到的25质量%的聚酰胺酸溶液(4)(10.2g)中添加NEP(15.3g)、BCS(4.63g)、PB(13.9g)、A2的10质量%的NEP溶液(1.79g)和B2的10质量%的NEP溶液(0.51g),以50℃搅拌15小时,从而得到液晶取向处理剂(5)。该液晶取向处理剂中未观察到浑浊、析出等异常,确认为均匀的溶液。
<实施例6>
向利用合成例5得到的聚酰亚胺粉末(5)(2.50g)中添加NMP(7.35g)、NEP(12.9g)、PB(21.0g)、A1的10质量%的NMP溶液(1.75g)和B1的10质量%的NEP溶液(1.25g),以50℃搅拌24小时,从而得到液晶取向处理剂(6)。该液晶取向处理剂中未观察到浑浊、析出等异常,确认为均匀的溶液。
<实施例7>
向利用合成例5得到的聚酰亚胺粉末(5)(1.45g)中添加NMP(8.11g)、NEP(14.2g)、PB(20.9g)、A1的10质量%的NMP溶液(1.02g)和B1的10质量%的NEP溶液(0.73g),以50℃搅拌24小时,从而得到液晶取向处理剂(7)。该液晶取向处理剂中未观察到浑浊、析出等异常,确认为均匀的溶液。
<实施例8>
向利用合成例6得到的聚酰亚胺粉末(6)(2.50g)中添加NMP(18.1g)、PCS(8.80g)、BCS(8.73g)、PB(4.37g)、A1的10质量%的NMP溶液(0.50g)和B2的10质量%的NMP溶液(0.75g),以50℃搅拌24小时,从而得到液晶取向处理剂(8)。该液晶取向处理剂中未观察到浑浊、析出等异常,确认为均匀的溶液。
<实施例9>
向利用合成例7得到的聚酰亚胺粉末(7)(2.50g)中添加γ-BL(15.9g)、DEEE(4.40g)、BCS(19.9g)、A2的10质量%的γ-BL溶液(1.25g)和B1的10质量%的γ-BL溶液(0.25g),以50℃搅拌24小时,从而得到液晶取向处理剂(9)。该液晶取向处理剂中未观察到浑浊、析出等异常,确认为均匀的溶液。
<实施例10>
向利用合成例7得到的聚酰亚胺粉末(7)(1.55g)中添加γ-BL(23.3g)、PGME(9.30g)、PB(11.6g)、A2的10质量%的γ-BL溶液(0.47g)和B1的10质量%的γ-BL溶液(0.31g),以50℃搅拌24小时,从而得到液晶取向处理剂(10)。该液晶取向处理剂中未观察到浑浊、析出等异常,确认为均匀的溶液。
<实施例11>
向利用合成例8得到的聚酰亚胺粉末(8)(2.45g)中添加NMP(7.37g)、NEP(14.7g)、PB(18.3g)、A1的10质量%的NMP溶液(1.72g)和B1的10质量%的NEP溶液(1.23g),以50℃搅拌24小时,从而得到液晶取向处理剂(11)。该液晶取向处理剂中未观察到浑浊、析出等异常,确认为均匀的溶液。
<实施例12>
向利用合成例9得到的聚酰亚胺粉末(9)(2.53g)中添加NEP(18.2g)、BCS(22.9g)、A1的10质量%的NEP溶液(1.27g)和B2的10质量%的NEP溶液(0.89g),以50℃搅拌24小时,从而得到液晶取向处理剂(12)。该液晶取向处理剂中未观察到浑浊、析出等异常,确认为均匀的溶液。
<实施例13>
向利用合成例10得到的聚酰亚胺粉末(10)(2.50g)中添加NMP(17.7g)、PCS(9.60g)、PB(14.4g)、A1的10质量%的NMP溶液(2.50g)和B1的10质量%的NMP溶液(1.25g),以50℃搅拌24小时,从而得到液晶取向处理剂(13)。该液晶取向处理剂中未观察到浑浊、析出等异常,确认为均匀的溶液。
<实施例14>
向利用合成例10得到的聚酰亚胺粉末(10)(2.50g)中添加NEP(20.1g)、DEEE(4.70g)、PB(16.5g)、A2的10质量%的NEP溶液(2.50g)和B2的10质量%的NEP溶液(0.75g),以50℃搅拌24小时,从而得到液晶取向处理剂(14)。该液晶取向处理剂中未观察到浑浊、析出等异常,确认为均匀的溶液。
<实施例15>
向利用合成例11得到的聚酰亚胺粉末(11)(2.50g)中添加γ-BL(20.3g)、PB(19.7g)、A1的10质量%的γ-BL溶液(0.75g)和B1的10质量%的γ-BL溶液(0.50g),以50℃搅拌24小时,从而得到液晶取向处理剂(15)。该液晶取向处理剂中未观察到浑浊、析出等异常,确认为均匀的溶液。
<实施例16>
向利用合成例12得到的25质量%的聚酰胺酸溶液(12)(10.0g)中添加NEP(17.3g)、BCS(16.3g)、A2的10质量%的NEP溶液(1.75g)和B1的10质量%的NEP溶液(1.25g),以50℃搅拌15小时,从而得到液晶取向处理剂(16)。该液晶取向处理剂中未观察到浑浊、析出等异常,确认为均匀的溶液。
<实施例17>
向利用合成例13得到的聚酰亚胺粉末(13)(2.55g)中添加NMP(7.67g)、NEP(15.3g)、PB(19.6g)、A2的10质量%的NMP溶液(2.55g)和B2的10质量%的NEP溶液(1.28g),以50℃搅拌24小时,从而得到液晶取向处理剂(17)。该液晶取向处理剂中未观察到浑浊、析出等异常,确认为均匀的溶液。
<实施例18>
向利用合成例13得到的聚酰亚胺粉末(13)(1.45g)中添加NMP(8.33g)、NEP(16.7g)、PB(19.1g)、A2的10质量%的NMP溶液(1.45g)和B2的10质量%的NEP溶液(0.73g),以50℃搅拌24小时,从而得到液晶取向处理剂(18)。该液晶取向处理剂中未观察到浑浊、析出等异常,确认为均匀的溶液。
<实施例19>
向利用合成例14得到的聚酰亚胺粉末(14)(2.50g)中添加NEP(20.2g)、BCS(11.7g)、PB(9.33g)、A1的10质量%的NEP溶液(1.75g)和B1的10质量%的NEP溶液(1.25g),以50℃搅拌24小时,从而得到液晶取向处理剂(19)。该液晶取向处理剂中未观察到浑浊、析出等异常,确认为均匀的溶液。
<实施例20>
向利用合成例14得到的聚酰亚胺粉末(14)(2.50g)中添加NMP(18.0g)、PCS(4.50g)、BCS(18.0g)、A2的10质量%的NMP溶液(1.25g)和B1的10质量%的NMP溶液(0.75g),以50℃搅拌24小时,从而得到液晶取向处理剂(20)。该液晶取向处理剂中未观察到浑浊、析出等异常,确认为均匀的溶液。
<比较例1>
向利用合成例2得到的25质量%的聚酰胺酸溶液(2)(10.0g)中添加NMP(15.0g)和PB(16.7g),以25℃搅拌8小时,从而得到液晶取向处理剂(21)。该液晶取向处理剂中未观察到浑浊、析出等异常,确认为均匀的溶液。
<比较例2>
向利用合成例2得到的25质量%的聚酰胺酸溶液(2)(10.5g)中添加NMP(15.8g)、PB(18.0g)和B1的10质量%的NMP溶液(0.79g),以50℃搅拌15小时,从而得到液晶取向处理剂(22)。该液晶取向处理剂中未观察到浑浊、析出等异常,确认为均匀的溶液。
<比较例3>
向利用合成例2得到的25质量%的聚酰胺酸溶液(2)(10.5g)中添加NMP(15.8g)、PB(18.4g)和A2的10质量%的NMP溶液(1.31g),以50℃搅拌15小时,从而得到液晶取向处理剂(23)。该液晶取向处理剂中未观察到浑浊、析出等异常,确认为均匀的溶液。
<比较例4>
向利用合成例3得到的聚酰亚胺粉末(3)(2.50g)中添加NMP(20.4g)、BCS(6.27g)和PB(12.5g),以50℃搅拌24小时,从而得到液晶取向处理剂(24)。该液晶取向处理剂中未观察到浑浊、析出等异常,确认为均匀的溶液。
<比较例5>
向利用合成例3得到的聚酰亚胺粉末(3)(2.50g)中添加NMP(20.3g)、BCS(6.57g)、PB(13.1g)和B2的10质量%的NMP溶液(1.25g),以50℃搅拌24小时,从而得到液晶取向处理剂(25)。该液晶取向处理剂中未观察到浑浊、析出等异常,确认为均匀的溶液。
<比较例6>
向利用合成例3得到的聚酰亚胺粉末(3)(2.50g)中添加NMP(20.3g)、BCS(6.57g)、PB(13.1g)和A1的10质量%的NMP溶液(1.25g),以50℃搅拌24小时,从而得到液晶取向处理剂(26)。该液晶取向处理剂中未观察到浑浊、析出等异常,确认为均匀的溶液。
<比较例7>
向利用合成例4得到的25质量%的聚酰胺酸溶液(4)(11.0g)中添加NEP(14.2g)和PB(20.6g),以25℃搅拌8小时,从而得到液晶取向处理剂(27)。该液晶取向处理剂中未观察到浑浊、析出等异常,确认为均匀的溶液。
<比较例8>
向利用合成例4得到的25质量%的聚酰胺酸溶液(4)(11.0g)中添加NEP(14.1g)、PB(21.7g)和B1的10质量%的NEP溶液(1.38g),以50℃搅拌15小时,从而得到液晶取向处理剂(28)。该液晶取向处理剂中未观察到浑浊、析出等异常,确认为均匀的溶液。
<比较例9>
向利用合成例4的合成方法得到的25质量%的聚酰胺酸溶液(4)(11.5g)中添加NEP(14.7g)、PB(22.6g)和A2的10质量%的NEP溶液(1.44g),以50℃搅拌15小时,从而得到液晶取向处理剂(29)。该液晶取向处理剂中未观察到浑浊、析出等异常,确认为均匀的溶液。
<比较例10>
向利用合成例5得到的聚酰亚胺粉末(5)(2.55g)中添加NMP(7.56g)、NEP(13.2g)和PB(19.1g),以50℃搅拌24小时,从而得到液晶取向处理剂(30)。该液晶取向处理剂中未观察到浑浊、析出等异常,确认为均匀的溶液。
<比较例11>
向利用合成例5得到的聚酰亚胺粉末(5)(2.55g)中添加NMP(7.56g)、NEP(13.2g)、PB(20.1g)和B1的10质量%的NEP溶液(1.28g),以50℃搅拌24小时,从而得到液晶取向处理剂(31)。该液晶取向处理剂中未观察到浑浊、析出等异常,确认为均匀的溶液。
<比较例12>
向利用合成例5得到的聚酰亚胺粉末(5)(2.55g)中添加NMP(7.56g)、NEP(13.2g)、PB(20.1g)和A1的10质量%的NEP溶液(1.79g),以50℃搅拌24小时,从而得到液晶取向处理剂(32)。该液晶取向处理剂中未观察到浑浊、析出等异常,确认为均匀的溶液。
[表2]
[表3]
[表4]
[表5]
[表6]
[表7]
[表8]
与比较例的液晶取向处理剂相比,实施例的液晶取向处理剂的保存稳定性优异。
另外,通过使用实施例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即使将液晶单元在高温高湿下长期保管,也能够得到液晶单元的密封剂附近的液晶取向性不会紊乱的液晶取向膜。进而,即使将液晶单元在高温高湿下长期保管,也可得到能够抑制电压保持率降低的液晶取向膜。
即可知: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可形成保存稳定性优异、且能够抑制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液晶表示元件的边框附近发生表示不均和电压保持率的降低的液晶取向膜。
具体而言,在实施例与使用和其相同的成分(C)即特定聚合物但不含有成分(A)即特定硅烷化合物和成分(B)即特定胺化合物的比较例的对比、即实施例2与比较例1、实施例3与比较例4、实施例4与比较例7、以及实施例6与比较例10的对比中,这些比较例的液晶取向处理剂虽然液晶取向处理剂的保存稳定性优异,但将液晶单元在高温高湿条件下长期保管时,液晶单元的密封剂附近发生液晶取向性的紊乱、电压保持率大幅降低。
另外,在实施例与使用和其相同的成分(C)即特定聚合物、含有成分(A)即特定硅烷化合物的比较例的对比、即实施例2与比较例3、实施例3与比较例6、实施例4与比较例9、以及实施例6与比较例12的对比中,这些比较例的液晶取向处理剂与不含特定硅烷化合物的比较例相比,能够抑制将液晶单元在高温高湿条件下长期保管时的液晶单元的密封剂附近的液晶取向性的紊乱和电压保持率的降低,但液晶取向处理剂的保存稳定性变差。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可形成保存稳定性优异、且与密封剂的粘接性高、即使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也抑制边框附近发生表示不均、还能够抑制电压保持率降低的液晶取向膜,具有由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得到的液晶取向膜的液晶表示元件的可靠性优异,适合大画面且高清晰的液晶电视等,作为TN元件、STN元件、TFT液晶元件、尤其是垂直取向型液晶表示元件是有用的。
进而,由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得到的液晶取向膜在制作表示元件时,对于制作需要照射紫外线的液晶表示元件也是有用的。
需要说明的是,将于2013年2月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3-018968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和摘要的所有内容援引至此,引用作为本发明的说明书的内容。
Claims (16)
1.一种液晶取向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其含有下述成分(A)、成分(B)和成分(C),
成分(A):下述式[a]所示的硅烷化合物;
成分(B):分子内具有1个氨基和含氮芳香族杂环、且所述氨基键合于2价的脂肪族烃基或非芳香族环式烃基的胺化合物;
成分(C):选自由使二胺成分与四羧酸成分反应而得到的聚酰亚胺前体和将所述聚酰亚胺前体进行酰亚胺化而成的聚酰亚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聚合物,
(A1)mSi(A2)n(OA3)p[a]
式[a]中,A1表示具有乙烯基、环氧基、氨基、巯基、异氰酸酯基、甲基丙烯酰基、丙烯酰基、脲基或肉桂酰基的碳原子数2~12的有机基团;A2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5的烷基;A3表示碳原子数1~5的烷基;m表示1或2的整数;n表示0~2的整数;p表示0~3的整数;其中,m+n+p表示整数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其中,所述式[a]的A1所具有的基团为环氧基、氨基、甲基丙烯酰基或丙烯酰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其中,所述成分(B)为下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
式[1]中,X1表示具有脂肪族烃基或非芳香族环式烃基的2价基团,X2表示含氮芳香族杂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其中,所述成分(B)为下述式[1a]所示的化合物,
式[1a]中,X3表示2价的碳原子数1~10的脂肪族烃基或非芳香族环式烃基,X4表示单键、-O-、-NH-、-S-、-SO2-或碳原子数1~19的2价有机基团;另外,X3和X4所具有的碳原子数总计为1~20;X5表示含氮芳香族杂环。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其中,所述成分(C)的聚合物的二胺成分包含下述式[2]所示结构的二胺化合物,
式[2]中,Y表示选自由下述式[2-1]、式[2-2]、式[2-3]、式[2-4]、式[2-5]和式[2-6]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个结构的取代基,m表示1~4的整数,
式[2-1]中,a表示0~4的整数;式[2-2]中,b表示0~4的整数;式[2-3]中,Y1表示单键、-(CH2)a-、-O-、-CH2O-、-COO-或OCO-,其中,a为1~15的整数;Y2表示单键或(CH2)b-,其中,b为1~15的整数;Y3表示单键、-(CH2)c-、-O-、-CH2O-、-COO-或OCO-,其中,c为1~15的整数;Y4表示选自苯环、环己烷环和杂环中的2价环状基团、或者具有类固醇骨架的碳原子数12~25的2价有机基团,所述环状基团上的任意氢原子任选被碳原子数1~3的烷基、碳原子数1~3的烷氧基、碳原子数1~3的含氟烷基、碳原子数1~3的含氟烷氧基或氟原子取代;Y5表示选自苯环、环己烷环和杂环中的2价环状基团,这些环状基团上的任意氢原子任选被碳原子数1~3的烷基、碳原子数1~3的烷氧基、碳原子数1~3的含氟烷基、碳原子数1~3的含氟烷氧基或氟原子取代,n表示0~4的整数;Y6表示碳原子数1~18的烷基、碳原子数1~18的含氟烷基、碳原子数1~18的烷氧基或碳原子数1~18的含氟烷氧基;式[2-4]中,Y7表示-O-、-CH2O-、-COO-、-OCO-、-CONH-或NHCO-,Y8表示碳原子数8~22的烷基;式[2-5]中,Y9和Y10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12的烃基;式[2-6]中,Y11表示碳原子数1~5的烷基。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其中,所述成分(C)的聚合物的四羧酸成分包含下述式[3]所示的化合物,
式[3]中,Z1表示选自下述式[3a]~式[3j]中的结构,
式[3a]中,Z2~Z5表示氢原子、甲基、氯原子或苯环,任选彼此相同或不同;式[3g]中,Z6和Z7表示氢原子或甲基,任选彼此相同或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其中,作为成分(D),含有选自由N-甲基-2-吡咯烷酮、N-乙基-2-吡咯烷酮和γ-丁内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溶剂。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其中,作为成分(E),含有选自由下述式[E-1]、式[E-2]和式[E-3]所示的溶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溶剂,
式[E-1]中,E1表示碳原子数1~3的烷基;式[E-2]中,E2表示碳原子数1~3的烷基;式[E-3]中,E3表示碳原子数1~4的烷基。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其中,作为成分(F),含有选自由1-己醇、环己醇、1,2-乙二醇、1,2-丙二醇、丙二醇单丁基醚和乙二醇单丁基醚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溶剂。
10.一种液晶取向膜,其是使用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取向处理剂而得到的。
11.一种液晶取向膜,其是使用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取向处理剂通过喷墨法而得到的。
12.一种液晶表示元件,其具有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液晶取向膜。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液晶取向膜,其被用于在具备电极的一对基板之间具有液晶层且经由如下工序而制造的液晶表示元件,所述工序为:在所述一对基板之间配置液晶组合物,所述液晶组合物包含因活性能量射线和热中的至少一者而聚合的聚合性化合物,对所述电极间施加电压,并且使所述聚合性化合物聚合。
14.一种液晶表示元件,其具有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取向膜。
15.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液晶取向膜,其特征在于,其被用于在具备电极的一对基板之间具有液晶层且经由如下工序而制造的液晶表示元件,所述工序为:在所述一对基板之间配置液晶取向膜,所述液晶取向膜包含因活性能量射线和热中的至少一者而聚合的聚合性基团,对所述电极间施加电压,并且使所述聚合性基团聚合。
16.一种液晶表示元件,其具有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取向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018968 | 2013-02-01 | ||
JP2013-018968 | 2013-02-01 | ||
PCT/JP2014/052157 WO2014119682A1 (ja) | 2013-02-01 | 2014-01-30 | 液晶配向処理剤、液晶配向膜及び液晶表示素子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74557A true CN105074557A (zh) | 2015-11-18 |
CN105074557B CN105074557B (zh) | 2018-08-07 |
Family
ID=51262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19792.5A Active CN105074557B (zh) | 2013-02-01 | 2014-01-30 | 液晶取向处理剂、液晶取向膜和液晶表示元件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WO2014119682A1 (zh) |
KR (1) | KR102170065B1 (zh) |
CN (1) | CN105074557B (zh) |
TW (1) | TWI649411B (zh) |
WO (1) | WO2014119682A1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74768A (zh) * | 2014-04-14 | 2015-10-14 | 捷恩智株式会社 | 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显示元件 |
CN109952530A (zh) * | 2016-09-07 | 2019-06-28 | 日产化学株式会社 | 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表示元件 |
CN110462501A (zh) * | 2016-12-28 | 2019-11-15 | 日产化学株式会社 | 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和液晶表示元件 |
CN110546560A (zh) * | 2017-02-27 | 2019-12-06 | 日产化学株式会社 | 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表示元件 |
CN112119537A (zh) * | 2018-05-18 | 2020-12-22 | 日产化学株式会社 | 相位调制元件及天线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596931B2 (ja) * | 2014-08-29 | 2019-10-30 | Jsr株式会社 | 液晶配向剤、液晶配向膜及び液晶表示素子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95915A (zh) * | 2006-07-28 | 2009-07-29 |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液晶定向处理剂及使用了该处理剂的液晶显示元件 |
CN102004357A (zh) * | 2009-09-02 | 2011-04-06 | Jsr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方法、聚合物组合物以及液晶显示元件 |
TW201124512A (en) * | 2009-11-09 | 2011-07-16 | Chisso Corp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liquid crystal composition and aligning agent, fabricating method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use thereof |
CN102272669A (zh) * | 2009-01-09 | 2011-12-07 | 夏普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装置和液晶层形成用组合物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171762A (ja) | 1985-01-28 | 1986-08-02 | Japan Synthetic Rubber Co Ltd | 可溶性ポリイミド樹脂組成物 |
JP2980080B2 (ja) | 1997-10-09 | 1999-11-22 | ジェイエスアール株式会社 | 液晶配向剤 |
JP5998930B2 (ja) * | 2010-06-10 | 2016-09-28 | 日産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液晶配向処理剤、液晶配向膜及び液晶表示素子 |
JP5761532B2 (ja) * | 2010-06-30 | 2015-08-12 | 日産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液晶配向剤、液晶配向膜、液晶表示素子及び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 |
KR101824283B1 (ko) * | 2010-07-13 | 2018-01-31 | 닛산 가가쿠 고교 가부시키 가이샤 | 액정 배향 처리제, 액정 배향막 및 액정 표시 소자 |
-
2014
- 2014-01-29 TW TW103103707A patent/TWI649411B/zh active
- 2014-01-30 KR KR1020157023655A patent/KR102170065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4-01-30 CN CN201480019792.5A patent/CN105074557B/zh active Active
- 2014-01-30 WO PCT/JP2014/052157 patent/WO201411968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01-30 JP JP2014559752A patent/JPWO2014119682A1/ja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95915A (zh) * | 2006-07-28 | 2009-07-29 |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液晶定向处理剂及使用了该处理剂的液晶显示元件 |
CN102272669A (zh) * | 2009-01-09 | 2011-12-07 | 夏普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装置和液晶层形成用组合物 |
CN102004357A (zh) * | 2009-09-02 | 2011-04-06 | Jsr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方法、聚合物组合物以及液晶显示元件 |
TW201124512A (en) * | 2009-11-09 | 2011-07-16 | Chisso Corp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liquid crystal composition and aligning agent, fabricating method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use thereof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74768A (zh) * | 2014-04-14 | 2015-10-14 | 捷恩智株式会社 | 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显示元件 |
CN109952530A (zh) * | 2016-09-07 | 2019-06-28 | 日产化学株式会社 | 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表示元件 |
CN110462501A (zh) * | 2016-12-28 | 2019-11-15 | 日产化学株式会社 | 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和液晶表示元件 |
CN110546560A (zh) * | 2017-02-27 | 2019-12-06 | 日产化学株式会社 | 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表示元件 |
CN112119537A (zh) * | 2018-05-18 | 2020-12-22 | 日产化学株式会社 | 相位调制元件及天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150115858A (ko) | 2015-10-14 |
JPWO2014119682A1 (ja) | 2017-01-26 |
TWI649411B (zh) | 2019-02-01 |
TW201439294A (zh) | 2014-10-16 |
WO2014119682A1 (ja) | 2014-08-07 |
KR102170065B1 (ko) | 2020-10-26 |
CN105074557B (zh) | 2018-08-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136542B (zh) | 组合物、液晶取向处理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显示元件 | |
CN105164579A (zh) | 聚合物、液晶取向处理剂、液晶取向膜和液晶表示元件 | |
CN105765453B (zh) | 液晶取向处理剂和使用了其的液晶表示元件 | |
CN105074557A (zh) | 液晶取向处理剂、液晶取向膜和液晶表示元件 | |
CN103782231A (zh) | 液晶取向处理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显示元件 | |
CN105814141B (zh) | 组合物、液晶取向处理剂、液晶取向膜和液晶表示元件 | |
CN105164580A (zh) | 液晶表示元件、液晶取向膜和液晶取向处理剂 | |
CN105339838A (zh) | 液晶表示元件、液晶取向膜和液晶取向处理剂 | |
CN105283802A (zh) | 液晶表示元件、液晶取向膜和液晶取向处理剂 | |
CN104837928B (zh) | 组合物、液晶取向处理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显示元件 | |
CN105359033A (zh) | 液晶取向处理剂、液晶取向膜和液晶表示元件 | |
CN104968722A (zh) | 组合物、液晶取向处理剂、液晶取向膜和液晶显示元件 | |
CN104956259A (zh) | 液晶取向处理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显示元件 | |
CN105593752A (zh) | 液晶表示元件、液晶取向处理剂和液晶取向膜 | |
CN103827211A (zh) | 组合物、液晶取向处理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显示元件 | |
CN105765452A (zh) | 液晶取向处理剂和使用了其的液晶表示元件 | |
CN103038704B (zh) | 液晶取向处理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显示元件 | |
CN103492462B (zh) | 组合物、液晶取向处理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显示元件 | |
CN104081268A (zh) | 液晶取向处理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显示元件 | |
CN104854193B (zh) | 组合物、液晶取向处理剂、液晶取向膜和液晶显示元件 | |
WO2013115387A1 (ja) | 液晶配向処理剤、液晶配向膜及び液晶表示素子 | |
CN104919003A (zh) | 组合物、液晶取向处理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显示元件 | |
WO2023286733A1 (ja) | 液晶配向剤、液晶配向膜、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液晶表示素子 | |
CN105122128A (zh) | 液晶取向膜的制造方法、液晶取向膜、液晶表示元件和液晶取向剂 | |
CN107003566B (zh) | 液晶取向处理剂、液晶取向膜和液晶表示元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