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50819B - 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50819B
CN105050819B CN201480018145.2A CN201480018145A CN105050819B CN 105050819 B CN105050819 B CN 105050819B CN 201480018145 A CN201480018145 A CN 201480018145A CN 105050819 B CN105050819 B CN 1050508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laser
recording medium
thermoreversible recording
reco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1814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50819A (zh
Inventor
石见知三
川原真哉
浅井敏明
大井克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0508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508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508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508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43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47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for heating selectively by radiation or ultrasonic waves
    • B41J2/4753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for heating selectively by radiation or ultrasonic waves using thermosensitive substrates, e.g. pap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43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44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single radiation source per colour, e.g. lighting beams or shutter arrangements
    • B41J2/44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single radiation source per colour, e.g. lighting beams or shutter arrangements using las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7/00After-treatment of prints, e.g. heating, irradiating, setting of the ink, protection of the printed stock
    • B41M7/0009Obliterating the printed matter; Non-destructive removal of the ink pattern, e.g. for repetitive use of the suppor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43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47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for heating selectively by radiation or ultrasonic waves
    • B41J2/4753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for heating selectively by radiation or ultrasonic waves using thermosensitive substrates, e.g. paper
    • B41J2002/4756Erasing by radi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202/00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or thermal heads
    • B41J2202/30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thermal heads
    • B41J2202/37Writing and erasing thermal head

Abstract

提供的是图像处理设备,其被配置成通过用激光辐照热可逆记录介质并将所述热可逆记录介质加热而单独地对所述热可逆记录介质执行图像擦除和图像记录,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包括激光发射单元、激光扫描单元、焦距控制单元和信息设置单元。在图像擦除过程中,所述焦距控制单元执行控制以在所述热可逆记录介质的位置处散焦。在图像记录过程中,所述焦距控制单元执行控制以在与所述热可逆记录介质的所述位置相距焦距的位置处。在基于由所述信息设置单元设置的图像擦除信息完成图像擦除之后,立即基于图像记录信息执行图像记录。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需要一种设备以实现高速图像重写的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照惯例,根据使加热源与热可逆记录介质开始接触并将热可逆记录介质加热的接触式记录方法,图像已被记录到热可逆记录介质上或从热可逆记录介质中擦除。作为加热源,热能头(thermal head)等通常用于图像记录,并且加热辊、陶瓷加热器等通常用于图像擦除。有利的是,该接触式记录方法实现当热可逆记录介质是柔性介质诸如膜和纸时,通过用压板等将热可逆记录介质均匀地压到加热源上而将图像均匀地记录到热可逆记录介质上或从热可逆记录介质中擦除,并且通过允许针对常规热敏片的打印机的组件的转移(diversion)实现低成本的图像记录设备和图像擦除设备制造。
对于执行从远程位置到热可逆记录介质的图像重写,存在一定的要求。例如,有人提出使用激光器的方法,作为当在热可逆记录介质的表面上或离远程地点存在起伏时(参见PTL 1)均匀地将图像记录到热可逆记录介质上或从热可逆记录介质擦除的方法。所提出的方法被描述为执行不接触地记录到粘贴在用于分配线路上的运输容器上的热可逆记录介质,并且执行通过激光器写入并通过热空气、热水或红外加热器擦除。
作为通过激光器进行的该记录方法,提供了用高功率激光辐照热可逆记录介质并可以控制光的位置的激光记录设备(激光标记器)。通过该激光标记器,用激光辐照热可逆记录介质,在热可逆记录介质中的光热材料吸收光并将光转化为热,并且用该热执行记录和擦除。作为用于通过激光器记录和擦除图像的方法,已提出组合隐色染料、可逆显影剂以及各种光热材料并且通过近红外激光记录图像的方法(参见PTL 2)。
进一步地,在PTL 3和PTL 4中描述的常规技术的使用实现记录介质的均匀加热,并且实现图像质量和重复耐久性的改善。然而,存在由于各条待绘制线之间的跳跃和等待时间而导致图像记录和图像擦除需要的时间长的问题。
还有人提出检测热可逆记录介质的表面状态并根据所述检测在图像记录过程中控制辐照能量的方法(参见PTL 5)。该提出的方法通过控制辐照能量实现高质量图像的记录,甚至相对于微小起伏,但需要高度精确的控制,从而导致设备的成本将是昂贵的问题。
还有人提出通过检测热可逆记录介质的位置并根据所述位置检测结果控制透镜的位置而将辐照光斑直径调整为恒定的方法(参见PTL 6)。然而,该提议具有用于控制辐照光斑直径的透镜系统将是复杂的,从而提高设备成本的问题。
最近,低成本和节省空间的图像处理设备也被要求,并且已经提出一种用一个图像处理设备(一个激光发射单元)执行图像擦除和图像记录两者的图像处理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处理量通常由图像擦除所花费的时间、图像记录所花费的时间以及从图像擦除结束直到图像记录开始为止所花费的时间的总和来确定。作为用于实现高处理量的一种方法,存在减少从图像擦除结束直到图像记录开始为止所花费的时间的方法。然而,该方法需要时间以从图像擦除转变为图像记录,并且已经无法在高速下执行图像重写。在运送运输容器(热可逆记录介质被粘贴在其上)的过程中的时间和在已被运送的运输容器停止振动的过程中的等待时间是没有必要的,并且仅仅对确保在图像处理设备内转换图像擦除和图像记录的过程中的时间是必要的。因此,可以极大地减少从图像擦除结束直到图像记录开始为止的时间。
有人提出用一个图像处理设备(一个激光发射单元)执行重写的改写重写方法(参见PTL 7)。该提议描述改变在印刷和擦除之间每点的光束直径的重写方法。然而,通过该提议,难以在高速下切换每点的光束直径,并且如果是通过重写每点,那么部分擦除可留下未擦除部分。因此,存在有关在高速下重写图像以及图像擦除性能的稳固性的问题。
进一步地,作为用于用一个图像处理设备(一个激光发射单元)执行重写的方法,有人提出移动图像处理设备或热可逆记录介质以改变图像处理设备与热可逆记录介质之间相对距离的方法(参见PTL 8)。然而,关于该提议,需要时间来移动图像处理设备或热可逆记录介质,并且难以在高速下执行重写。
还有人提出安装有焦距调整单元的激光标记设备(参见PTL 9和PTL 10)。通过焦距调整单元,可以在1秒或更短的短时间内从图像擦除转变为图像记录。此时,施加到热可逆记录介质以用于擦除图像的热积累,并且该热在短时间范围内消散。当采用激光辐照作为用于施加热的方法时,施加热时的时间在热可逆记录介质内因区域而变化,并且热可逆记录介质的温度因此变得不均匀。如果图像被记录到热可逆记录介质上(在其上温度不均匀),那么热可逆记录层的骤冷被抑制从而引起问题,诸如待绘制图像密度的降级和重复耐久性的降级,并且当用固定的激光输出将图像记录到热可逆记录介质上(在其上温度不均匀)时,具有高温的区域在图像记录过程中将在过热下,从而使线宽变厚、使字符和符号隐藏(collapse)、使图像密度降级以及降低信息代码可读性的和重复耐久性。
目前还没有关于由于针对热可逆记录介质的高速重写采用安装有焦距调整单元的图像处理设备导致的问题的任何报告。相比于记录由单条相邻激光绘制线形成的单线绘制图像,当记录由多条相邻激光绘制线形成的多线绘制图像时,此类问题更为显著。要求亟待解决此类问题。
目前可用的其中图像擦除设备和图像记录设备被并排布置的图像重写系统,可以用并排布置的图像擦除设备和图像记录设备平行地执行图像擦除步骤和图像记录步骤,并且对于高速重写是有利的,然而本发明的成像设备单独地交替执行擦除步骤和记录步骤,并且对于高速重写是有问题的,因为需要时间以从擦除步骤转换到记录步骤。为实现与目前可用的图像重写系统的处理性能类似的处理性能,本发明的成像设备需要三种技术,即,加快擦除步骤、加快记录步骤和减少从擦除步骤转换到记录步骤所花费的时间。
高功率激光光源的近期发展已实现激光的辐照功率的提高。通过提高激光的辐照功率,可通过施加能量而在短时间内提高热可逆记录介质的记录层的温度,并且从而实现高速擦除步骤和高速记录步骤。
然而,就加速擦除步骤而言,不但在达到目标温度过程中的时间而且维持目标温度的加热时间对擦除而言均是必要的,并且仅通过提高辐照功率不能实现高速擦除。当光斑直径为d并且扫描速度为V时,加热时间表达为d/V。因此,作为用于加速擦除步骤的方法,可通过在擦除步骤中增加激光的光斑直径来增加一个位置保持加热的加热时间。因此,有必要通过增加光斑直径d从而维持加热时间恒定,甚至当由于需要加速而增大扫描速度V时,来实现高速擦除。
至于图像记录,为在图像记录过程中实现精确的成像并确保对于工作距离波动的边缘的空间,优选用焦距调整单元控制焦距以在热可逆记录介质的位置处实现。然而,存在有关高速记录以及由于取决于热可逆记录介质位置(在所述位置处用具有高能量密度的激光进行辐照)而对热可逆记录介质的损害所造成重复耐久性降级的问题,因为当焦距在该位置处时光束直径变小。同时,从擦除步骤转换到记录步骤所花费时间的减少也是必要的技术。
因此,为了实现节省空间的图像处理设备,有必要用一个图像处理设备(一个激光发射单元)执行高速重写,并且在图像擦除后立即执行图像记录。然而,目前还没有提供令人充分满意的设备。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PTL 1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No.2000-136022
PTL 2 JP-A No.11-151856
PTL 3 JP-A No.2008-62506
PTL 4 JP-A No.2008-213439
PTL 5 JP-A No.2008-194905
PTL 6 JP-A No.2008-68312
PTL 7 JP-A No.2006-35683
PTL 8 JP-A No.2007-76122
PTL 9 JP-A No.2008-6468
PTL 10 JP-A No.2009-208093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一个图像处理设备可实现高速图像重写和节省空间的图像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减少从图像擦除转换到图像记录所花费的时间的图像处理设备,这是对于用一个图像处理设备实现高速图像重写(在图像擦除后的图像记录)要实现的挑战,以及一种可实现高质量图像并改善重复耐久性和条形码可读性的图像处理方法。
问题的解决方案
问题的解决方案如下。
在第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设备是被配置成通过用激光辐照热可逆记录介质并将可逆记录介质加热而单独地对热可逆记录介质执行图像擦除和图像记录的图像处理设备,其包括:
激光发射单元,其被配置成发射激光;
激光扫描单元,其被配置成扫描在热可逆记录介质的激光辐照表面上的激光;
焦距控制单元,其包括在激光发射单元和激光扫描单元之间的位置可移动透镜系统,并且被配置成通过调整透镜系统的位置控制激光的焦距;以及
信息设置单元,其被配置成用于接收和设置输入其中的图像擦除信息、图像记录信息和表示热可逆记录介质与激光发射单元的激光发射表面之间的距离的距离信息,
其中在图像擦除过程中,焦距控制单元执行控制以在热可逆记录介质的位置处散焦,
其中在图像记录过程中,焦距控制单元控制热可逆记录介质的位置以在焦距处,以及
其中在基于由信息设置单元设置的图像擦除信息而完成图像擦除之后,立即基于图像记录信息执行图像记录。
在第二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设备是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设备,
其中激光发射单元基于脉冲长度和峰值功率控制激光的功率,并使在图像擦除过程中的峰值功率不同于在图像记录过程中的峰值功率。
在第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图像处理方法是使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设备的图像处理方法,并且包括:
下列中的至少任一个的图像记录步骤:用激光辐照热可逆记录介质并将热可逆记录介质加热从而将由单条激光绘制线形成的单线绘制图像记录在其上,以及用平行的在其间具有一定间隔的激光束辐照热可逆记录介质并将热可逆记录介质加热从而将由多条激光绘制线形成的多线绘制图像记录在其上;以及
用激光辐照热可逆记录介质并将热可逆记录介质加热从而擦除单线绘制图像和多线绘制图像中的至少任一个的图像擦除步骤,
其中在执行图像擦除步骤后的图像记录步骤中,在记录多线绘制图像之前至少部分地记录单线绘制图像。
在第二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图像处理方法是使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设备的图像处理方法,并且包括:
下列中的至少任一个的图像记录步骤:用激光辐照热可逆记录介质并将热可逆记录介质加热从而将由单条激光绘制线形成的单线绘制图像记录在其上,以及用平行的在其间具有一定间隔的激光束辐照热可逆记录介质并将热可逆记录介质加热从而将由多条激光绘制线形成的多线绘制图像记录在其上;以及
用激光辐照热可逆记录介质并将热可逆记录介质加热从而擦除单线绘制图像和多线绘制图像中的至少任一个的图像擦除步骤,
其中在执行图像擦除步骤后的图像记录步骤中,在记录多线绘制图像之前至少部分地记录单线绘制图像。
本发明的输送机系统中包括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任一个的图像处理设备以及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任一个的图像处理方法中的至少任一个,以便可以基于来自输送机系统的信息执行图像处理。
发明的有利效果
本发明可以提供可解决上述常规问题并且可用一个图像处理设备实现高速图像重写并且节省空间的图像处理设备。
本发明还可以提供用于减少从图像擦除转换到图像记录所花费的时间的图像处理设备,这是对于用一个图像处理设备实现高速图像重写(在图像擦除后的图像记录)要实现的挑战,以及可实现高质量图像并改善重复耐久性和条形码可读性的图像处理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性图像处理设备的的示意图,其中W表示工作距离。
图2是示出热可逆记录介质的示例性层结构的示意性横断面图。
图3A是示出热可逆记录介质的显色-褪色特性的曲线图。
图3B是示出热可逆记录介质的显色-褪色变化的机制的示意性说明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图像处理设备(激光标记设备)的另一个示例的示意性图示意图。
图5是示出在图像处理方法中的示例性扫描方法的示例图。
图6是示出在图像处理方法中的另一个示例性扫描方法的示例图。
图7是示出在图像处理方法中的另一个示例性扫描方法的示例图。
图8是示出所显现颜色的密度与从固体填充图像的图像擦除直到图像记录为止所花费的时间之间关系的图。
图9A是示出在实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的示例性图像图案的示意图。
图9B是示出在实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的示例性图像图案的示意图。
图9C是示出在实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的示例性图像图案的示意图。
图9D是示出在实例和比较例中的示例性擦除顺序的示意图。
图9E是示出在实例和比较例中的示例性擦除顺序的示意图。
图9F是示出在实例和比较例中的示例性擦除顺序的示意图。
图9G是示出在实例和比较例中的示例性记录顺序的示意图。
图9H是示出在实例和比较例中的示例性记录顺序的示意图。
图9I是示出在实例和比较例中的示例性记录顺序的示意图。
图9J是示出在实例和比较例中的示例性记录顺序的示意图。
图9K是示出在实例和比较例中的示例性记录顺序的示意图。
图9L是示出在实例和比较例中的示例性记录顺序的示意图。
图9M是示出在实例和比较例中的示例性记录顺序的示意图。
图9N是示出在实例和比较例中的示例性记录顺序的示意图。
图10是示出用于控制激光的辐照功率的示例性方法的示意图,其中D=W/T,其中T表示脉冲周期、W表示脉冲宽度以及D表示占空比,并且其中平均功率Pw可以使用峰值功率Pp表达为Pw=Pp×D。
具体实施方式
(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设备)
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设备是被配置成用于用激光辐照热可逆记录介质并将热可逆记录介质加热从而单独地将图像从热可逆记录介质中擦除和将图像记录到热可逆记录介质上的图像处理设备。
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包括激光发射单元、激光扫描单元、焦距控制单元和信息设置单元。
本发明的图像处理方法是使用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设备并包括图像记录步骤和图像擦除步骤的图像处理方法,并且根据需要进一步包括其它步骤。
用于通过将热可逆记录介质粘贴在用于分配线路上的运输容器上来重写热可逆记录介质的重写系统的客户要求实现图像处理设备的成本节省和空间节省,以及实现高速图像处理。因为常规系统通过使用两台设备即图像擦除设备和图像记录设备执行重写,所以已难以达到客户的要求。有效的方式是用一个图像处理设备执行图像重写,以用于实现此类系统如图像记录设备和传输机的成本节省和空间节省。然而,以这种方式,从图像擦除步骤转换到图像记录步骤需要时间,并且已难以在高速下执行重写。
当用重写系统将图像记录到热可逆记录介质并将图像从热可逆记录介质擦除时,其中所述重写系统用于通过将热可逆记录介质粘贴在用于分配线路上的运输容器上来重写热可逆记录介质,在热可逆记录介质上的合适光束直径对于高速和高质量图像记录和对图像擦除是不同的。因此,有必要改变图像记录步骤与图像擦除步骤之间的光束直径。
当光斑直径为d并且扫描速度为V时,加热时间表达为d/V。因此,作为用于加速擦除步骤的方法,可通过在擦除步骤中增加激光的光斑直径来增加一个位置保持加热的时间。有必要通过增加光斑直径d实现高速擦除,从而维持加热时间恒定,甚至当由于需要加速而增加扫描速度V时。在图像擦除过程中,可通过使焦距控制单元在热可逆记录介质的位置处散焦来增加光斑直径。
用于改变光束直径的装置的示例包括用于改变热可逆记录介质与激光发射单元的激光发射表面之间的距离的装置,以及用于通过转移透镜在图像记录系统中的位置而改变焦距的装置。
用于改变热可逆记录介质与激光发射单元的激光发射表面之间的距离的装置,通过转移图像记录设备或运输容器的激光发射单元的位置来改变光束直径,其中在所述运输容器上粘贴有热可逆记录介质。然而,该装置不适用于高速过程,因为其需要1秒或更多时间作为移动和振动消失(对于适当的图像记录)所花费的停止时间。
另一方面,用于通过转移透镜在图像记录设备中的位置来改变焦距的装置可以实现光束过程,因为在图像记录设备中的焦距控制单元需要20ms或更少时间以将透镜从在实现适于图像记录的光束直径处的位置转移到在实现适于图像擦除的光束直径处的位置。然而,由于透镜从在实现适于图像记录的光束直径处的位置转移到在实现适于图像擦除的光束直径处的位置,所以透镜焦距极大地改变。因此,例如在图1示出的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设备中,为了使激光10的直径落入电流镜13的尺寸内,有必要在图像擦除过程中在热可逆记录介质的位置的前面实现焦距。相反,当焦距被调整为在图像擦除过程中在热可逆记录介质的后面的位置处实现时,有必要增加电流镜13的尺寸,这增加了成本,因为电流镜的大型化是必要的。
为了用一个成像设备执行高速图像重写,有必要在基于图像擦除信息完成图像擦除后,立即基于图像记录信息立即执行图像记录。
当用不同的处理文件通过图像处理设备执行图像重写和图像记录时,需要200ms以将信息从图像设置单元转移到控制电流单元和激光单元的控制单元,并且需要200ms以从图像记录步骤转变为图像擦除步骤。因此,由焦距控制单元加快改变光束直径(20ms或更少时间)的效果不能充分地被利用。
通过将热可逆记录介质粘贴在用在分配线路上的运输容器上来重写热可逆记录介质的重写系统需要每小时处理1,500个运输容器,并且需要以2.4秒每个运输容器来执行重写处理。实际上,对于运输容器,存在到达图像处理设备的前面所花费的时间和停止时间,这两者总计为0.6秒。因此,实际上所留下的可用的时间为1.8秒。
在此基础上,需要1.1秒以将图像从用在现场中的具有(50mm×80mm)标签尺寸的标签中擦除,并且需要0.6秒以记录图像。因此,从图像擦除转变为图像记录所花费的时间需要0.1秒或更小(100ms或更小)。
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设备包括光聚焦光学系统。因此,由设备发射的激光被聚焦在焦距位置处聚焦以具有最小光斑直径。此类光学系统所具有的特性为具有在焦距位置附近的相同的光斑直径(光束腰特性),这是优选的,因为热可逆记录介质的位置波动的影响力变得越来越小。散焦位置是在焦点位置附近之外的位置,以具有大的光斑直径。在图像擦除步骤中,通过将光斑直径设置大使所扫描的位置重叠而执行图像擦除,以便将热可逆记录介质均匀地加热。以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均匀擦除。为了保证擦除性能,可以在散焦处位置执行擦除。
根据本发明,可以实现高速图像重写,因为可以实现通过用图像处理设备的焦距控制单元改变焦距,实现将光束直径改变为适于在高速下进行图像擦除和图像记录,而不转变热可逆记录介质和图像处理设备的位置,可以实现用一种个图像处理设备进行图像记录和图像擦除,并且可以用一个光束直径通过在完成图像擦除后执行图像印刷而从擦除步骤改变为记录步骤。当以用高度精确的图像质量在高速下执行图像擦除和图像记录时,光束直径在图像擦除和图像记录之间极大地不同,并且需要时间以改变光束直径。因此,有必要使执行时间的数目减到最小以执行光束直径转换的次数减少,以便实现高速重写。本发明的上述系统既没有公开也没有在常规技术中提出。
<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设备>
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设备是被配置成用于用激光辐照热可逆记录介质并将热可逆记录介质加热从而单独地将图像从热可逆记录介质中擦除并将图像记录到热可逆记录介质上的图像处理设备,并且包括:
激光发射单元,其被配置成用于发射激光;
激光扫描单元,其被配置成用于扫描在热可逆记录介质的激光辐照表面上的激光;
焦距控制单元,其包括在激光发射单元和激光扫描单元之间的位置可移动透镜系统,并且被配置成用于通过调整透镜系统的位置来控制激光的焦距;以及
信息设置单元,其被配置成用于接收并和设置输入其中的图像擦除信息、图像记录信息,以及输入其中的表示热可逆记录介质与激光发射单元的激光发射表面之间距离的距离信息,
其中在图像擦除过程中,焦距控制单元执行控制以在热可逆记录介质的位置处散焦,
其中在图像记录过程中,焦距控制单元执行控制以在离热可逆记录介质位置一个焦距的位置处,以及
其中在基于由信息设置单元设置的图像擦除信息完成图像擦除之后,立即基于图像记录信息执行图像记录。
这里,在“在完成图像擦除之后立即”中的“之后立即”表示1.0秒或更短时间,优选0.6秒或更小,并且更优选0.2秒或更小。
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设备可减少通过用关于图像擦除信息、图像记录信息和距离信息的一个控制文件进行操作,来减少条件设置文件被转移到设备所花费的时间,并且可实现高速图像重写。
进一步地,由于是用一个控制文件来设置距离信息,因此图像擦除步骤和图像记录步骤必然具有相同的距离信息,并且可以阻止由于输入误差造成的任何故障。
此外,因为图像记录步骤和图像擦除步骤在高速下转换,因此在图像擦除之后立即在热积累状态执行图像记录。因此,在图像记录过程中,即使用低辐照功率也可以显现颜色,这将减少对热可逆记录介质的损害从而改善其重复耐久性。随着辐照功率的抑制,可以减少在激光光源上的负载,并且可以改善图像处理设备的使用寿命。
<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设备>
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设备是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设备,
其中激光发射单元基于脉冲长度和峰值功率控制激光的功率,并使峰值功率在图像擦除和图像记录之间不同。
在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设备中,被配置成用于发射激光的激光发射单元基于脉冲长度和峰值功率控制激光的功率,并且使峰值功率在图像擦除和图像记录之间不同,从而减少在图像记录过程中对热可逆记录介质的损害并改善重复耐久性。具体说明将在下面给出。
为了减少图像记录步骤和图像擦除步骤所花费的时间,有必要在短时间内将热可逆记录介质的记录层加热,这可以通过增大激光光源的辐照功率来实现。
在图像擦除中,用于加热记录层的加热温度比在图像记录中的所述温度较低,但加热时间需要比在图像记录中需要较长的加热时间。在图像擦除过程中,通过增加光束直径并施加带有高功率的激光辐照以便实现在高速下擦除,可以减少对擦除而言是必要的加热时间并实现对在短时间内擦除而言是必要的加热温度。另一方面,在图像记录过程中,有必要减小少光束直径以便实现带有高精密度并在高速下的图像记录,这需要在焦距的附近进行中调整。
用于控制激光的辐射功率的方法的示例包括峰值功率控制方法和脉冲控制方法,如图10所示。当峰值功率为Pp并且脉冲的占空比为D(D=W/T,其中T为周期并且W为脉冲宽度)时,平均辐照功率Pw表达为Pw=Pp×D。对于热可逆记录介质而言,图像记录和图像擦除不取决于Pp和D,而取决于Pw。
峰值功率控制方法不能在高速下改变峰值功率Pp并且是不适合的,因为对于图像记录,辐照功率需要在高速下进行改变。脉冲控制方法可实现高速控制。然而,当设置高峰值功率以匹配在图像擦除中的设置时,在图像记录过程中用具有窄脉冲宽度但具有高峰值功率的激光以短时间辐照热可逆记录介质,导致重复耐久性的降级,这通过由本发明人所做的研究首次被发现。
当用一个成像设备执行重写时,使用峰值功率控制方法和脉冲控制方法中的任一个不能同时实现高速响应和重复耐久性。因此,在本发明中,被配置成用于发射激光的激光发射单元采用峰值功率控制和脉冲控制两者作为辐照功率控制方法。激光发射单元只使用峰值功率控制以用于在图像擦除和图像记录之间转变的两个水平之间的峰值功率改变,同时在图像记录和图像擦除过程中(在此期间高功率控制是不必要的)保持峰值功率恒定,并且使用脉冲控制以用于在图像记录步骤和图像擦除步骤中每个内的功率控制,因为高速功率控制在这些步骤中的每个内是必要的。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实现在高速下的图像记录并且通过减少对热可逆记录介质的损害而改善重复耐久性。
<<激光发射单元>>
激光发射单元是被配置成用于发射激光的单元。其示例包括YAG激光器、光纤激光器、激光二极管(LD),以及光纤耦合激光器。在这些中,光纤耦合激光器是特别优选的,因为光纤耦合激光器可以容易地产生顶帽形状的光分布,并且从而可以记录高度可见的图像。
由激光发射单元发射的激光的波长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根据目的而适当地选择。但是,其优选为700nm或更大、更优选为720nm或更大并且还更优选为750nm或更大。激光的波长的上限优选为1,600nm或更小、更优选为1,300nm或更小并且还更优选为1,200nm或更小。
当激光的波长小于700nm时,如果所述波长在可见光谱内,则存在对比度可在图像记录到热可逆记录介质的过程中降级或热可逆记录介质可以有色的问题。在其中波长甚至是更短的紫外光谱中,存在热可逆记录介质变得更容易受到恶化的问题。添加到热可逆记录介质的光热材料必须具有高分解温度,以便保证针对重复图像处理的耐久性。当使用有机颜料作为光热材料时,难以产生具有高分解温度和吸收长波长的光热材料。因此,激光的波长优选为1,600nm或更小。
激光扫描单元是被配置成用于扫描由激光发射单元在热可逆记录介质的激光辐照表面上发射的激光的单元。
激光扫描单元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根据目的而适当地选择,只要其能够扫描在激光辐照表面上的激光。其示例包括电流计和安装在电流计上的反射镜。
<<焦距控制单元>>
焦距控制单元是包括在激光发射单元和激光扫描单元之间的位置可移动透镜系统并且被配置成用于通过调整透镜系统的位置来控制激光的焦距的单元。
在图像擦除过程中,焦距控制单元执行控制以在热可逆记录介质的位置处散焦。
在图像记录过程中,焦距控制单元执行控制以在热可逆记录介质的位置处实现焦距。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性图像处理设备的示意图。在图1所示的图像处理设备的光学系统中,由激光光源11发射的激光通过准直透镜12b准直为平行光,并且该光进入作为焦距控制单元所提供的漫射透镜16并通过聚光透镜18进行聚焦以聚焦在一个位置处,所述位置根据在激光辐照方向上的作为焦距控制单元所提供的漫射透镜16的位置而变化。作为焦距控制单元的漫射透镜16被安装在透镜位置控制机构17上,并且在激光辐照方向上是可转变的。透镜位置控制机构17可以基于脉冲马达控制而执行高速转变,并且可以执行高速焦距控制。
<<信息设置单元>>
信息设置单元是被配置成用于接收并设置输入其中的图像擦除信息、图像记录信息,以及表示热可逆记录介质与激光发射单元的激光发射表面之间距离的距离信息的单元。
图像记录步骤和图像擦除步骤采用基于被设置为热可逆记录介质与激光发射单元的激光发射表面之间距离的距离信息的值来控制焦距的方法。
信息设置单元创建包括图像擦除信息、图像记录信息和距离信息的控制文件,并且将所述信息转移到被配置成用于控制电流计、激光辐照单元等的控制文件以用于操作。
因为未在图像记录步骤和图像擦除步骤之间执行信息转移,所以不需要浪费时间以从图像记录步骤转变为图像擦除步骤。
对于整个系统来说,信息从信息设置单元转移到控制单元不造成任何问题,因为其是在运输容器到达图像记录设备前面的过程中的时间期间和在停止时间期间执行的。
三种模式,即“图像记录+图像擦除”、“仅图像记录”和“仅图像擦除”可以被选择用于信息设置单元。本发明可以通过选择“图像记录+图像擦除”模式来实现。
图像擦除信息、图像记录信息和距离信息用作(执行)为一个控制文件。因此可以减少将控制文件转移到图像处理设备所花费的时间,并且实现高速图像重写。
<<距离测量单元>>
距离测量单元是被配置成用于测量热可逆记录介质与激光发射单元的激光发射表面之间距离的单元。
这里,热可逆记录介质与激光发射单元的激光发射表面之间的距离也成为称为“工作距离”。所述“工作距离”可以用例如直尺(刻度)、传感器等进行测量。为了做出校正对用传感器测量的“工作距离”做出校正,该距离可以用由松下公司(PanasonicCorporation)制造的激光位移测量计进行测量,并且可以用图像处理设备对校正可以用图像处理的测量结果而做出校正。
除非热可逆记录介质极大地倾斜,否则距离测量的过程可以简化,并且这将实现低成本。因此,优选测量热可逆记录介质的一个位置。当执行记录到倾斜的热可逆记录介质时,有必要测量多个位置,并且优选测量三个位置。
距离测量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并且可以用例如距离传感器执行。
距离传感器的示例包括非接触式距离传感器和接触式传感器。接触式传感器将损坏测量目标介质,并且几乎不能实现高速测量。因此,非接触式距离传感器是优选的。在非接触式传感器中,特别优选激光位移传感器,因为其可实现精确且高速的距离测量,并且是价廉且尺寸小的。
因考虑到热可逆记录介质倾斜的可能性,将要用距离传感器测量的位置优选是将在其中记录图像的热可逆记录介质的中心位置,并且所述位置是在对应于热可逆记录介质的平均距离的距离处。在多个位置的距离测量中,基于离测量位置的距离的测量结果来假设三维倾斜度的可能性,并且计算所假设的倾斜度以便基于辐照位置做出焦距校正。
<<温度测量单元>>
温度测量单元是被配置成用于测量至少热可逆记录介质的温度和热可逆记录介质的环境温度中的任一温度的单元。基于温度测量单元的测量结果控制辐照能量。
对于热可逆记录介质进行的而言图像记录和图像擦除通过加热方式装置执行。因此,最佳辐照能量根据温度变化。具体地,当温度高时,优选将激光的辐照控制为到低能量,并且当温度低时,优选将激光的辐照控制为到高能量。
温度测量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进行选择。例如,可以用温度传感器执行温度测量。
温度传感器的示例包括被配置成用于测量环境温度的环境温度传感器、和被配置成用于测量介质温度的介质温度传感器。
环境温度传感器的优选示例是热敏电阻,因为其可以在低成本下使用,并可在高速下以高精确度进行测量。
介质温度传感器的优选示例是辐射温度计,因为其可以不接触方式进行测量。
<<图像记录>>
图像记录是用激光辐照热可逆记录介质并将热可逆记录介质加热从而将图像记录在其上的步骤,其中所述激光的辐照能量基于所测量距离进行调整。
激光的辐照能量与Pw/V成正比(其中Pw表示在热可逆记录介质上的激光平均辐照功率,并且V表示在热可逆记录介质上的激光扫描速度)。
因此,优选通过调整激光的扫描速度(V)和平均辐照功率(Pw)中的至少任一者来调整激光的辐照功率,以使Pw/V大致恒定。
用于控制激光辐照能量的方法可以在增大激光辐照能量时减小激光的扫描速度或增大辐射功率,并且可以在减小激光辐照能量时增大激光的扫描速度或减小辐射功率。
用于控制激光的扫描速度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根据目
的适当地进行选择。该方法的示例包括控制负责致动扫描反射镜的马达的转速的方法。
用于控制辐照功率的方法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进行选择。该方法的示例包括改变光辐照功率的设置值的方法,以及基于调整峰值功率、脉冲宽度(时间)和占空比的控制方法。
用于改变光辐照功率的设置值的方法的示例包括根据记录区域改变功率设置值的方法。基于脉冲时间宽度的控制方法的示例包括改变根据记录区域发射光脉冲的时间宽度,从而实现基于辐照功率调整辐照能量的方法。
在图像记录步骤中待发射的激光的功率输出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进行选择。但是,其优选为1W或更大、更优选为3W或更大,并且还更优选为5W或更大。当激光的功率输出小于1W时,需要时间以执行图像记录,并且如果试图在短时间内完成图像记录那么功率输出将耗尽。激光的功率输出的上限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适当地进行选择。但是,其优选为200W或更小、更优选为150W或更小,并且还更优选为100W或更小。当激光的功率输出大于200W时,激光设备的大型化可以是必要的。
在图像记录步骤中待发射的激光的扫描速度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进行选择。但是,其优选为300mm/s或更大、更优选为500mm/s或更大,并且还更优选为700mm/s或更大。当扫描速度小于300mm/s时,需要时间以执行图像记录。激光的扫描速度的上限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进行选择。但是,其优选为15,000mm/s或更小、更优选为10,000mm/s或更小,并且还更优选为8,000mm/s或更小。当扫描速度大于15,000mm/s时,变得难以控制扫描速度和形成均匀图像。
在图像记录步骤中待发射的激光的光斑直径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进行选择。但是,其优选为0.02mm或更大、更优选为0.1mm或更大,并且还更优选为0.15mm或更大。激光的光斑直径的上限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进行选择。但是,其优选为2.0mm或更小、更优选1.5mm或更小,并且还更优选1.0mm或更小。当光斑直径小时,图像的线宽度将是细的,这可以使可见度降低。当光斑直径大时,图像的线宽度将是粗的,并且相邻的线可以覆盖。因此,小尺寸图像的记录可以是不可能的。
激光光源的示例包括YAG激光、光纤激光、激光二极管的光,以及光纤耦合激光器。
为实现高度可见的激光记录,有必要均匀地加热用激光辐照的热可逆记录介质的记录区域。典型的激光在中心部分处具有高强度的高斯分布。当用此类机构记录图像时,图像将具有对比度,从而在周边区域中比在中心区域中深。作为用于避免这样的装置,光分布修改光学元件(例如,非球面透镜和DOE元件)可以结合到光路中。然而,这是有问题的,因为为避免由于像差造成的光分布不均匀性,设备成本将是高的,并且光学设计将是复杂的。然而,当使用光纤耦合激光器时,待从光纤端部发射的激光具有顶帽形状,并且易于获得具有顶帽形状的激光,即使没有使用光学分布修改光学元件。因此,光纤耦合激光器是特别优选的,因为其将可以实现高度可见的图像记录。
通过具有高斯分布的其它激光器,与焦距的差值越大,光束在保持高斯分布不变的同时将具有越大光束直径,从而使线宽度随着与焦距的差值增加而加粗,这导致可见度降低。另一方面,当使用光纤耦合激光器时,光束将在焦点处具有顶帽形状的光分布,并且随着与焦距的差值增加,光束将具有较大的光束直径,但在光分布的中心处的高强度部分的直径将不增加。因此,光纤耦合激光器的使用是特别优选的,因为即使当与焦距的差值增加时图像的线宽度仍将不是较粗的。
激光通常在交点处具有高斯分布,并且即使当激光远离焦点时仍保持高斯分布不变,并且唯一的改变是光束直径的增加。因此,即使当能量密度保持相同时,印刷线宽度将与光束直径成比例地增加。
在光纤耦合激光器中,激光耦合到光纤并且均匀地通过光纤,从而在焦点处具有顶帽形状的光分布。随着与焦点的距离增加,光束直径增加,并且光分布接近高斯分布。当能量变得大于一定水平时,出现印刷线宽度。因此,即使当能量保持相同时,随着与焦点的距离增加,光束直径增加,但如果用高斯分布的中心部分印刷图像,那么线宽度将不变宽,从而实现与在焦点处获得的线宽度几乎相同的线宽度。
<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处理方法>
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处理方法是使用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设备的图像处理方法,并且包括:
下列中至少任一个的图像记录步骤:用激光辐照热可逆记录介质并将热可逆记录介质加热从而将由单条激光绘制线形成的单线绘制图像记录在其上,或用在其间具有平行的一定间隔的激光束辐照热可逆记录介质并将热可逆记录介质加热从而将由多条激光绘制线形成的多线绘制图像记录在其上;以及
用激光辐照热可逆记录介质并将热可逆记录介质加热从而擦除单线绘制图像和多线绘制图像中的至少任一个的图像擦除步骤,
其中在执行图像擦除步骤后的图像记录步骤中,在记录多线绘制图像之前至少部分地记录单线绘制图像。
<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处理方法>
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处理方法是使用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设备的图像处理方法,并且包括:
下列中的至少任一个的图像记录步骤:用激光辐照热可逆记录介质并将热可逆记录介质加热从而将由单条激光绘制线形成的单线绘制图像记录在其上,以及用在其间具有平行的一定间隔的激光束辐照热可逆记录介质并将热可逆记录介质加热从而将由多条激光绘制线形成的多线绘制图像记录在其上;以及
用激光辐照热可逆记录介质并将热可逆记录介质加热从而擦除单线绘制图像和多线绘制图像中的至少任一个的图像擦除步骤,
其中在执行图像记录步骤前的图像擦除步骤中,在图像记录步骤中待绘制多线绘制图像的区域被完全擦除,并且在此之后,在图像记录步骤中待绘制单线绘制图像的区域至少部分地被擦除。
当在通过用激光辐照热可逆记录介质并将其加热而擦除已被记录在其上的图像之后,立即将绘制图像记录在热可逆记录介质上,这可发生问题,诸如绘制图像密度的降级和重复耐久性的降级。进一步地,当在图像记录步骤中用固定的激光输出记录图像时,可发生问题,诸如线宽度变宽、字符和符号的隐藏、图像密度的降级、信息代码可读性的降级以及重复耐久性的降级。
当操作是仅将绘制图像记录在热可逆记录介质上时,或当经过充足的时间并且热在已被施加到热可逆记录介质以擦除图像之后消散时将要记录绘制图像时,用激光辐照的热可逆记录介质的热可逆记录层的加热部分散热以包围热可逆记录层的加热部分,这将由此使热可逆记录层骤冷。
然而,当在热已被施加到热可逆记录介质以擦除图像之后立即将绘制图像记录在热可逆记录介质上时,所施加的用于图像擦除的热可在热可逆记录介质中积累。如果在此时记录绘制图像,那么相比于当操作为仅将绘制图像记录在热可逆记录介质上,热可逆记录层将更慢地冷却,因为热保持在围绕热可逆记录层的加热部分的部分中。人们认为将因此发生绘制图像密度的降级和信息代码可读性的降级。当图像重写所花费的时间减少更多以便改善当用一个图像处理设备执行图像擦除和图像记录两者时的处理量时,更可能发生绘制图像密度的这种降级。即,当从图像擦除结束直到图像记录开始为止的时间减少越多时,越可能发生降级。
当在图像记录步骤中用固定的激光输出来记录绘制图像时,有必要设置激光的输出,以便当图像被记录在已积累最少热的区域中时,能够获得充分的图像密度。然而,当用该输出值将图像记录在已积累较多热的区域中时,热可逆记录层将被过度地加热。人们认为将因此发生重复耐久性的降级、信息代码可读性的降级和字符和符号的隐藏。当图像重写所花费的时间减少更多以便改善当用一个图像处理设备执行图像擦除和图像记录两者时的处理量时,更可能发生这些现象。即,当从图像擦除结束直到图像记录开始为止的时间减少越多,越可能发生这些现象。
进一步地,在由多条相邻激光绘制线形成的绘制图像中比在由较少相邻线单图像线形成的绘制图像中更可能发生这些问题。这是因为相比于由多条相邻激光绘制线形成的绘制图像,较少相邻线单条绘制线将加热热可逆记录介质的热可逆记录层的更窄区域,并且因此从热可逆记录层的加热区域到周围区域的热消散变得更快,从而使热可逆记录层骤冷并且使其不易受到过度加热的影响。
在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处理方法中,在执行图像擦除步骤后的图像记录步骤中,在记录多线绘制图像之前至少部分地记录单线绘制图像,并且优选地,在记录多线绘制图像之前完全记录单线绘制图像。因此,从图像擦除结束直到由多条相邻激光绘制线形成的绘制图像的记录开始为止的时间,可以比当在图像擦除结束后首先记录将要由多条相邻激光绘制线形成的绘制图像时的时间较长。即,在由于清除图像擦除而造成热在热可逆记录介质中累积之后,将要由多条相邻激光绘制线形成的绘制图像可以被记录,这可使得不太可能发生绘制图像密度的降级、信息代码可读性的降级、重复耐久性的降级以及字符和符号的隐藏。
当据说热可逆记录介质为被清除热积累状态时,表示热可逆记录介质的记录灵敏度X1和其温度等于环境温度的热可逆记录介质的记录灵敏度X0满足下式X1/1.1≤X1≤X0。这里,记录灵敏度是图像密度比背景密度高出1.0所需要的能量。
对于在图9A中示出的图像图案,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处理方法可以是以图9D中示出的图像擦除顺序执行图像擦除,并且在此之后,以图9G中示出的记录顺序[(1)到(11)]执行图像记录。在图9D和图9G中,带有圆的封闭区(enclosure)表示图像记录,并且带有边框连同箭头的封闭区表示图像擦除。
在图像记录步骤中,优选早于其它多线绘制图像来记录具有较小数目的绘制线的多线绘制图像。这是因为绘制图像包括的绘制线越多,热可逆记录介质的热可逆记录层的越宽阔的区域被加热,从而使得相比于当绘制图像包括较少绘制线时,较难地发生从热可逆记录层的加热区域到周围区域的热消散,从而导致热可逆记录层的缓慢冷却。如果更早地记录了带有较少绘制线的多线绘制图像,那么从图像擦除结束直到带有许多绘制线的任一图像的记录开始为止的时间可以是长的,这可以使得不太可能发生绘制图像密度的降级、信息代码可读性的降级、重复耐久性的降级以及字符和符号的隐藏。
在图像记录步骤中,优选早于其它多线绘制图像记录带有较小面积的绘制图像。这是因为由多条相邻激光绘制线形成的绘制图像的面积越大,热可逆记录介质的热可逆记录层的越宽阔的区域被加热,从而使得相比于当绘制图像包括较小面积时,较难发生从热可逆记录层的加热区域到周围区域的热消散,从而导致热可逆记录层的缓慢冷却。如果更早地记录了带有较小面积的绘制图像,那么从图像擦除结束直到带有较大面积的任一图像的记录开始为止的时间可以是长的,这可以使得不太可能发生绘制图像密度的降级、信息代码可读性的降级、重复耐久性的降级以及字符和符号的隐藏。
在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处理方法中,在执行图像记录步骤前的图像擦除步骤中,在图像记录步骤中待记录多线绘制图像的区域被完全擦除,并且在此之后,在图像记录步骤中待记录单线绘制图像的区域至少部分地被擦除。
更优选的是,在执行图像记录步骤前的图像擦除步骤中,在图像记录步骤中待记录多线绘制图像的区域被完全擦除,并且在此之后,在图像记录步骤中待记录单线绘制图像的区域被完全擦除。因此,从图像擦除结束直到由多条相邻激光绘制线形成的绘制图像的记录开始为止的时间可以是长的,这可以使得不太可能发生绘制图像密度的降级、信息代码可读性的降级、重复耐久性的降级以及字符和符号的隐藏。
待记录多线绘制图像的区域表示在其内围封将要在图像记录步骤中记录的多线绘制图像的最小区域。
待记录单线绘制图像的区域表示在其内围封将要在图像记录步骤中记录的单线绘制图像的最小区域。
擦除待记录多线绘制图像的区域表示至少部分地擦除待记录多线绘制图像的区域。
擦除待记录单线绘制图像的区域表示至少部分地擦除待记录单线绘制图像的区域。
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处理方法可以是,例如在擦除图9A所示图像图案之后记录图9A所示图像图案,或为以图9E[(1)到(6)]所示的擦除顺序执行擦除。在图9E中,带有边框连同箭头的封闭区表示图像擦除。
在图像擦除步骤中,优选在擦除将要在图像记录步骤中记录多线绘制图像的其它区域之前,擦除待记录将由大量绘制线形成的多线绘制图像的区域。这可以得到从图像擦除直到图像记录为止的较长时间。
在图像擦除步骤中,优选在擦除将要在图像记录步骤中记录多线绘制图像的其它区域之前,擦除待记录具有较大面积的多线绘制图像的区域。这可以得到从图像擦除直到图像记录为止的较长时间。
在图像记录步骤中,更优选地是使在图像记录步骤中的记录顺序等于在图像擦除步骤中的擦除顺序。这可以确保从对每个区域进行图像擦除到将图像记录到该区域之间存在一些时间,并且因此可以保证热消散,这可以使得不太可能发生绘制图像密度的降级、信息代码可读性的降级等。进一步地,可以抑制从图像擦除直到图像记录为止的时间的不均匀性。因此,当用在图像被记录于热积累最少的区域中时提供充足图像密度的激光输出来执行图像记录时,可以抑制热积累最多的区域被过度加热。这可以使得不太可能发生信息代码可读性的降级、重复耐久性的降级以及字符和符号的隐藏。
当存在在图像记录步骤中待记录图像的区域和不记录图像的区域时,优选擦除在图像记录步骤中待记录图像的区域,并且在此之后,至少部分地擦除在图像记录步骤中不记录图像的区域。更优选地,擦除在图像记录步骤中待记录图像的区域,并且在此之后完全擦除在图像记录步骤中不记录图像的区域。因此,可以确保从图像擦除结束直到图像记录开始为止的较长时间,以便绘制图像被记录到已在图像擦除步骤中积累热的区域,这可以使得不太可能发生绘制图像密度的降级、信息代码可读性的降级、重复耐久性的降级以及字符和符号的隐藏。
当在图像记录步骤中待记录图像的区域包括其中在图像擦除步骤中执行图像擦除的区域和其中未在图像擦除步骤中执行图像擦除的区域,优选通过将图像记录到其中未在图像擦除步骤中执行图像擦除的区域来执行图像记录步骤,并且在此之后,将图像至少部分地记录到其中在图像擦除步骤中执行图像擦除的区域。更优选地,将图像记录到其中未在图像擦除步骤中执行图像擦除的区域,并且在此之后,将图像完全记录到其中在图像擦除步骤中执行图像擦除的区域。因此,可以确保从图像擦除结束直到图像记录开始为止的较长时间,以便绘制图像被记录在已在图像擦除步骤中积累热的区域中,这可以使得不太可能发生绘制图像密度的降级、信息代码可读性的降级、重复耐久性的降级以及字符和符号的隐藏。
从完成图像擦除步骤时直到图像记录步骤开始时为止的时间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进行选择。但是,其优选为400ms或更大、更优选为500ms或更大,并且还更优选为600ms或更大。其上限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进行选择。但是,其优选为1,000ms或更小。
当从完成图像擦除步骤时直到图像记录步骤开始时为止的时间小于400ms时,由于图像擦除而在热可逆记录介质中积累的热还没有被清除,这可以使得可能发生绘制图像密度的降级、信息代码可读性的降级、重复耐久性的降级以及字符和符号的隐藏。当从完成图像擦除步骤时直到图像记录步骤开始时为止的时间长时,激光重写设备不可实现高处理量。
用于通过将热可逆记录介质粘贴在用于分配线路上的运输容器上来重写热可逆记录介质的重写系统的客户需要每小时处理1,500个运输容器,这表示需要以每运输容器2.4秒来完成重写过程。实际上,对于运输容器,存在到达图像记录设备的前面所花费的时间和停止时间,这两者总计为0.6秒。因此,实际上所留下的可用的时间为1.8秒。
在此基础上,需要1.1秒以将图像从现场使用的具有(50mm×80mm)标签尺寸的标签中擦除,并且需要0.6秒以记录图像。因此,从图像擦除转变为图像记录所花费的时间需要0.1秒或更少(100ms或更少)。
<<图像记录步骤>>
图像记录步骤是下列中至少任一个的步骤:用激光辐照热可逆记录介质并将热可逆记录介质加热从而将由单条激光绘制线形成的单线绘制图像记录在其上,以及用在其间具有平行的一定间隔的激光束辐照热可逆记录介质并将热可逆记录介质加热从而将由多条激光绘制线形成的多线绘制图像记录在其上,并且所述图像记录步骤是通过图像记录单元来执行的。
这里,由多条激光绘制线形成的多线绘制图像表示例如图像诸如粗体、外线字符、信息代码诸如条形码和二维码诸如QR码(注册商标)以及固体填充,这是通过绘制以一定间隔隔开的多条激光绘制线形成的。
在图像记录中使用激光的激光扫描方法可以是在图5、图6和图7中示出的那些。在图5、图6和图7中,实线箭头表示激光绘制操作(标记操作),并且虚线箭头表示用于转变绘制点的跳跃操作(空转操作)。
图5示出发射和扫描激光的方法,以便绘制从第一开始点到第一结束点的第一激光绘制线201,并绘制与第一激光绘制线201相邻的从与第一激光绘制线201平行的第二开始点到第二结束点的第二激光绘制线202。
图6示出发射和扫描激光的方法,以便绘制从第一开始点到第一结束点的第一激光绘制线211,在不发射激光的情况下从第一结束点扫描到第二开始点,并绘制与第一激光绘制线211相邻的从与第一激光绘制线211平行的第二开始点到第二结束点的第二激光绘制线212。
图7示出发射和扫描激光的方法,以便绘制从第一开始点到第一结束点的第一激光绘制线221,并绘制与第一激光绘制线221相邻的从第二开始点到第二结束点的第二激光绘制线222,其中所述第二结束点被定位在从平行于第一激光绘制线221的线朝向第一开始点倾斜的线上。
图5和图7的扫描方法可以用激光重写设备来实现高处理量,因为所述方法可减少图像记录时间。图6的扫描方法可以实现高重复耐久性,因为该可消除在折线点处的热积累,并且可阻止对热可逆记录介质施加过度加热。
在激光绘制线的开始点和结束点处的辐照能量由下式P/(V*r)来表达,其中P表示在图像记录步骤中的激光绘制线的开始点或结束点处的激光的功率输出,V表示在图像记录步骤中的激光绘制线的开始点或结束点处的激光的扫描速度,并且r表示在图像记录步骤中在垂直于扫描方向的方向上的记录介质上的激光光斑直径。
同时,激光绘制线的辐照能量作为线段由下式P/(V*r)来表达,其中P表示在图像记录步骤中从激光绘制线的开始点到结束点的激光的平均功率输出,V表示在图像记录步骤中从激光绘制线的开始点到结束点的激光的平均扫描速度,并且r表示在图像记录步骤中在垂直于扫描方向的方向上的记录介质上的激光光斑直径。
激光的辐照能量由功率输出P、扫描速度V和激光的光斑直径r来表达。用于改变激光的辐照能量的方法可以是但不限于仅改变P、仅改变V和仅改变r。用于改变能量密度的这些方法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可以组合使用。
在这些中,当改变每条激光绘制线的辐照能量时,优选改变P以作为改变激光的辐照能量的方法,并且当改变激光绘制线的开始点和结束点中每个的辐照能量时,优选改变V以作为改变激光的辐照能量的方法。
用于控制激光的扫描速度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进行选择。所述方法的示例包括控制负责致动扫描反射镜的马达的转速的方法。
用于控制激光的辐照功率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进行选择。所述方法的示例包括改变光辐照功率的设置值的方法,以及在脉冲辐照激光的情况下基于脉冲时间宽度的调整的控制方法。
用于改变光辐照功率的设置值的方法的示例包括根据记录区域改变功率的设置值的方法。基于脉冲时间宽度的调整的控制方法的示例包括改变根据记录区域发射光脉冲的时间宽度从而实现基于辐照功率来调整辐照能量的方法。
<<图像擦除步骤>>
图像擦除步骤是用激光辐照热可逆记录介质并将热可逆记录介质加热从而擦除中由单条激光绘制线形成的单线绘制图像和由多条激光绘制线形成的多线绘制图像的至少任一个的步骤。
在图像擦除中使用圆形光束激光的激光扫描方法可以是在图5、图6和图7中示出的那些。在图5、图6和图7中,实线箭头表示激光绘制操作(标记操作),并且虚线箭头表示用于转移绘制点的跳跃操作(空转操作)。
图5示出发射和扫描激光的方法,以便绘制从第一开始点到第一结束点的第一激光绘制线201,并绘制与第一激光绘制线201相邻的从与第一激光绘制线201平行的第二开始点到第二结束点的第二激光绘制线202。
图6示出发射和扫描激光的方法,以便绘制从第一开始点到第一结束点的第一激光绘制线211,在不发射激光的情况下从第一结束点向第二开始点扫描,并绘制与第一激光绘制线211相邻的从与第一激光绘制线211平行的第二开始点到第二结束点的第二激光绘制线212。
图7示出发射和扫描激光的方法,以便绘制从第一开始点到第一结束点的第一激光绘制线221,并绘制与第一激光绘制线221相邻的从第二开始点到第二结束点的第二激光绘制线222,其中所述第二结束点被定位在从平行于第一激光绘制线221的线朝向第一开始点倾斜的线上。
在用圆形光束的激光辐照和加热来擦除图像的图像擦除步骤中,需要时间以执行图像擦除,因为为了均匀地执行图像擦除,通过用以一定间隔隔开的多条激光绘制光并覆盖它们,来用激光辐照热可逆记录介质的整个表面。因此,图5和图7的扫描方法是优选的,因为所述方法可以减少图像擦除时间,并且因此可以实现激光重写设备的高处理量。图7的方法是进一步优选的,因为该方法可以减少在折叠点处的热积累,并且因此可以实现高重复耐久性。图6的扫描方法比图5和图7的扫描方法需要更多时间以执行图像擦除,但可以实现高重复耐久性,因为其可以阻止过度能量被施加到热可逆记录介质。
通过用激光扫描方法进行图像擦除,可以仅擦除热可逆记录介质的部分区域。因此仅可以擦除期望擦除的图像信息。因此,当待重写信息非待重写信息混合时,相比于当擦除热可逆记录介质的整个表面,在图像擦除步骤和图像记录步骤中发射激光的过程的时间均可以减少,这可导致改善的处理量。进一步地,在图像擦除步骤中的擦除顺序可以是受控的。因此,如果擦除将在其中记录由多条相邻激光绘制线形成的绘制图像的区域(这易受热积累影响)的顺序加快,那么可以记录具有高可见度的记录图像、具有高计算机可读性的记录图像以及具有优异的重复耐久性的图像。
用于控制激光的扫描速度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进行选择。所述方法的示例包括控制负责致动扫描反射镜的马达转速的方法。
在图像擦除步骤中待发射的激光的功率输出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进行选择。但是,其优选为5W或更大、更优选为7W或更大,并且还更优选为10W或更大。当激光的功率输出小于5W时,需要时间执行图像擦除,并且如果试图在短时间内完成图像擦除,那么功率输出将耗尽,从而造成图像擦除错误。激光的功率输出的上限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进行选择。但是,其优选为200W或更小、更优选为150W或更小,并且还更优选为100W或更小。当激光的功率输出大于200W时,激光设备的大型化可以是必要的。
在图像擦除步骤中待发射的激光的扫描速度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进行选择。但是,其优选为100mm/s或更大、更优选为200mm/s或更大,并且还更优选为300mm/s或更大。当扫描速度小于100mm/s时,需要时间以执行图像擦除。激光的扫描速度的上限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进行选择。但是,其优选为20,000mm/s或更小、更优选为15,000mm/s或更小,并且还更优选为10,000mm/s或更小。当扫描速度大于20,000mm/s时,执行均匀图像擦除可能是困难的。
激光光源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进行选择。然而,激光光源优选为YAG激光、光纤激光、激光二极管的光中的至少任一个。
在图像擦除步骤中待发射的激光的光斑直径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进行选择。但是,其优选为1mm或更大、更优选为2mm或更大,并且还更优选为3mm或更大。激光的光斑直径的上限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进行选择。但是,其优选为20.0mm或更小、更优选为16.0mm或更小,并且还更优选为12.0mm或更小。
当光斑直径小时,需要时间以执行图像擦除。当光斑直径大时,功率输出可耗尽从而造成图像擦除错误。
图像处理设备与所谓的聚光标记器基本上相同,除了其包括至少激光发射单元和激光扫描单元,并且其包括振荡器单元、电源控制单元、程序单元等。
(输送机系统)
本发明的输送机系统在其中包括有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任一个的图像处理设备以及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任一个的图像处理方法中的至少任一个,以便可基于来自输送机系统的信息执行图像处理。
优选的是,将要用输送机系统重写的图像信息包括至少条形码信息,并且在重写之后立即执行条形码读取。
用于采用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的优选方法是使用与可循环的盒子相对的需要管理的盒子将它们结合到输送机系统中。当对显示而言必要的信息通过输送机系统传输到图像处理设备时,其变得准备好以非接触方式对粘贴在盒子上的热可逆记录介质执行图像重写,这消除了分离、粘贴以及剥离热可逆记录介质的必要性,从而实现高效的运行。
将用输送机系统重写的图像信息通常包括条形码信息,以便以高速读取盒子上的信息。由于输送机系统的性质,为确定是否可以正确执行图像重写,需要在图像重写之后立即执行条形码读取以确认已经正确地执行图像重写。
同时,存在热可逆记录介质在记录之后立即具有低颜色光密度的问题,并且在记录条形码之后立即读取条形码时存在读取误差的风险。该问题在低温条件下特别显著。然而,已经发现,如果在擦除后在加热条件下对热可逆记录介质执行记录,那么颜色光密度可以是高的,即使是在记录之后立即形成。还存在由于通过输送机输送盒子振动所造成的问题,该问题即使在盒子停止于图像处理设备前面之后仍然存在,并且将导致条形码读取错误,因为如果在振动下形成那么条形码图像不能被正确记录,由于等待直到振动衰减为止,因而导致处理性能的降级。根据本发明的重写,在盒子停止后的第一操作是擦除处理。在该擦除过程中,盒子的振动衰减,并且在形成条形码时,可以在无任何振动影响下形成条形码图像。即使当在低温条件下以高速执行操作时,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的采用仍使得可以在擦除之后立即在加热状态下并在振动衰减状态下执行记录,从而使得可以形成具有高颜色光密度的条形码(即使在重写之后立即形成),并且由于振动而不包括干扰。此类条形码适于读取。
以1,500个介质每次的速率在8℃的低温条件下执行重写,并且在形成包括条形码的图像后,由条形码扫描仪执行读取测试1秒。因此,通过本发明的技术,当已读取2,000个介质时没有发生读取错误。另一方面,通过其中独立地执行擦除和记录的常规系统,当已读取2,000个介质时发生2个读取错误。
<热可逆记录介质>
热可逆记录介质包括支撑构件和在支撑构件上的热可逆记录层,并且进一步包括根据需要而适当选择的其它层,诸如第一氧阻隔层、第二氧阻隔层、紫外线吸收层、背层、保护层、中间层、底涂层、粘合剂层、粘着层、着色剂层、空气层,和光反射层。这些层可以是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然而,为了节省具有特定波长的待发射激光的能量损失,在光热层上提供的层优选由在该特定波长处具有很小吸收性的材料制成。
如图2所示,热可逆记录介质的层结构100可包括在(支撑构件+第一氧阻隔层)101上的中空层105和热可逆记录层102,和中间层102,第二氧阻隔层104以及在热可逆记录层上的紫外线吸收层106。
-支撑构件-
支撑构件的形状、结构、尺寸等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进行选择。形状可以是例如平板形。结构可以是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尺寸可以根据热可逆记录介质的尺寸等适当地选择。
-热可逆记录介质-
热可逆记录层(以下可称为“热可逆记录层”)是包含隐色染料(其为供电子生色化合物)和显影剂(其为受电子化合物)的热可逆记录层,所述热可逆记录层的色调由于加热而可逆地改变,并且进一步包括粘合剂树脂和根据需要的其它组分。
其色调由于加热而可逆地改变的供电子生色化合物的隐色染料和受电子化合物的可逆显影剂,是可以表达其中随温度改变发生显而易见的可逆改变的现象并且可以改变为相对显色状态和褪色状态的材料。
-隐色染料-
隐色染料是本身无色或淡黄色的染料前体。隐色染料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适当选自公知的那些。其优选示例包括基于三苯甲烷苯酞、基于三烯丙基甲烷、基于荧烷、基于吩噻嗪、基于硫代苯丙氨罗兰(thiopheloran-based)、基于呫吨、基于碘化邻苯二甲酰(indophthalyl-based)、基于螺吡喃、基于氮杂苯酞、基于色烯并吡唑、基于次甲基、基于若丹明苯胺基内酰胺(rhodamineanilinolactam-based)、基于若丹明内酰胺、基于喹唑啉、基于二氮杂呫吨,以及基于双内酯的隐色组分。在这些中,基于荧烷或基于苯酞的隐色染料是特别优选的,因为它们具有优异的显色/褪色特性、色彩和存储稳定性。
-可逆显影剂-
可逆显影剂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进行选择,只要其可以基于热因子实现可逆显色/褪色。其优选示例包括在分子中包含选自下列结构的一个或多个单元的化合物:(1)具有导致隐色染料显色的显色特性的结构(例如,基于苯酚的羟基、羧基和磷酸基),以及(2)控制在分子之间的内聚力的结构(例如,被连接的长链烃基结构)。包含杂原子的二价或更高的连接基可在连接点之间充当中间物。进一步地,类似连接基和芳香基中的至少任一个可以包含在长链烃基中。
由于具有导致隐色染料显色的显色特性的结构,所以苯酚是特别优选的。
由于控制分子之间内聚力的结构,所以具有8个或更多碳原子的长链烃基是优选的。长链烃基的碳原子的数目更优选为11个或更多。碳原子的数目的上限优选为40个或更少,并且更优选为30个或更少。
优选与受电子化合物(显影剂)、在分子中包含至少一个-NHCO-基和至少一个-OCONH-基的化合物组合使用以作为脱色促进剂,因为由于在形成褪色状态的过程中引发了脱色促进剂和显影剂之间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所以所述化合物的使用将改善显色/褪色特性。
脱色促进剂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适当地进行选择。
粘合剂树脂,并且根据需要,各种添加剂可以用于热可逆记录层中,以便改善并控制热可逆记录层的涂覆特性和显色/褪色特性。添加剂的示例包括表面活性剂、导电剂、填料、抗氧化剂、光稳定剂、显色稳定剂和脱色促进剂。
-粘合剂树脂-
粘合剂树脂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进行选择,只要其可以将热可逆记录层粘合到支撑构件,并且可以是选自常规已知树脂或选自常规已知树脂中的两种或更多种树脂的混合物中的一种树脂。在这些中,为改善重复耐久性,优选的是可用光、紫外线、电子束等固化的树脂,并且特别是其中基于异氰酸酯的化合物等用作交联剂的热固性树脂。
-光热材料-
光热材料是在被添加到热可逆记录层中时执行高效的激光吸收从而生成热的功能的材料。所述光热材料是根据激光的波长添加的。
光热材料大致分为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
无机材料的示例包括金属或非金属,诸如炭黑、Ge、Bi、In、Te、Se和Cr,以及包含这些中的任一个的合金。这些材料通过真空蒸汽沉积或通过用树脂来粘接这些材料的颗粒而被形成为层的状态。
作为有机材料,各种染料可以根据待吸收光的波长而被适当使用。当使用激光二极管作为光源时,使用具有在700nm到1,500nm的波长范围内的吸收峰值的近红外吸收颜料。其特定示例包括花青颜料、基于苯醌的颜料、碘化萘酚的喹啉衍生物、基于的苯二胺镍络合物和基于酞菁的化合物。为允许重复图像处理,优选选择具有优异耐热性的光热材料。在此方面,基于酞菁的化合物是特别优选的。
作为近红外吸收颜料,上述中的一个可以单独使用,或上述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可以组合使用。
在提供光热层的情况下,光热材料通常与树脂组合使用。用于光热层中的树脂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从那些公知的中适当地选择,只要其可保留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其优选示例包括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树脂。用于记录层中的与粘合剂树脂相同的树脂可以是优选使用的。在这些中,为改善重复耐久性,优选为可用光、紫外线、电子束等固化的树脂,并且特别是其中基于异氰酸酯的化合物等用作交联剂的热固性树脂。
-第一氧阻隔层和第二氧阻隔层-
优选在第一热可逆记录层和第二热可逆记录层的上面和下面提供第一氧阻隔层和第二氧阻隔层,以便阻止氧进入热可逆记录层,从而阻止包含在第一热可逆记录层和第二热可逆记录层中的隐色染料的光降级。即,优选在支撑构件与第一热可逆记录层之间提供第一氧阻隔层,并且在第二热可逆记录层上面提供第二氧阻隔层。
-保护层-
本发明的热可逆记录介质优选包括在热可逆记录层上的保护层以保护热可逆记录层。保护层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进行选择。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层上提供保护层。优选在暴露的最外层表面上提供保护层。
-紫外线吸收层-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与支撑构件侧相对的热可逆记录介质侧上提供紫外线吸收层,以便阻止热可逆记录介质中的隐色染料由于紫外线而着色并且阻止由于光降级而未擦除一部分。其供应将改善记录介质的耐光性。优选适当地选择紫外线吸收层的厚度,以便紫外线吸收层吸收390nm或更短的紫外线。
-中间层-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热可逆记录层和保护层之间提供中间层,以便改善在它们之间的粘合性,阻止由于涂覆保护层而造成热可逆记录层的性能改变,并且阻止保护层中的添加剂迁移到热可逆记录层中。其供应将改善显色图像的存储稳定性。
-底涂层-
在本发明中,可以在热可逆记录层和支撑层之间提供底涂层,以便基于施加热的有效利用而提供较高的灵敏度,或者以便改善支撑构与和热可逆记录层之间的粘合性,并且阻止记录层材料渗透到支撑构件中。
底涂层包含至少中空颗粒,包含粘合剂树脂,并且根据需要进一步包含其它组分。
-背层-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支撑层的一侧提供背层,其中所述支撑层的一侧与其设有热可逆记录层的一侧相对,以便阻止热可逆记录介质的卷曲和电荷积累并改善输送便利性。
背层包含至少粘合剂树脂,并且进一步包含其它组分,诸如填料、导电填料、润滑剂,和根据需要的着色颜料。
-粘合剂层或粘着层-
在本发明中,优选通过在支撑构件的表面上提供粘合剂层或粘着层以提供热可逆记录标签,其中所述表面与所述支撑构件的上面形成有热可逆记录层的表面相对。粘合剂层或粘着层的材料可以是通常使用的那些。
<图像记录/图像擦除机制>
图像记录/图像擦除机制是通过加热可逆地改变色调的模式。该模式是由隐色染料和可逆显影剂(以下,也可简称为“显影剂”)构成的。在该模式下,色调通过加热而在透明状态和显色状态之间可逆地改变。
图3A示出包括由其中包含隐色染料和显影剂的树脂组成的热可逆记录层的热可逆记录介质的示例温度与颜色光密度改变曲线。图3B示出热可逆记录介质的显色和褪色机制,其中通过加热,所述介质的透明状态和显色状态可逆地彼此改变。
首先,当对初始处于褪色状态(A)的记录层加温,隐色染料和显影剂在熔化温度T1下熔化并且彼此混合,并且该层显色并且变成熔化显色状态(B)。通过使所述层从熔化显色状态(B)骤冷,可以将所述层冷却到室温,同时保持其在显色状态中,从而使层进入到其中显色状态稳定的安全显色状态(C)。该显色状态是否可被获取取决于使温度从熔化显色状态降低的温度降低速率。通过缓慢冷却,在降温过程中发生褪色,从而产生与初始状态相同的褪色状态(A),或其中密度相对低于通过骤冷获得的显色状态(C)的密度的状态。当该层再次从显色状态(C)加温时,在比发生显色的温度低的温度T2下发生褪色(从D到E)。当层从该状态冷却时,其返回到与初始状态相同的褪色状态(A)。
通过从熔化状态中冷获得的显色状态(C)是其中隐色染料分子和显影剂分子已混合以便能够引起接触反应的状态,是这种状态下它们常常形成固体状态。在该状态,隐色染料和显影剂的熔融混合物(即显色混合物)已在保持显色状态的同时结晶。当形成该状态时,可以认为显色已稳定。另一方面,褪色状态是其中隐色染料和显影剂相分离的状态。该状态是其中至少一种化合物的分子已聚集并形成晶域或已结晶的状态,并且被认为是其中隐色染料和显影剂已通过聚集或结晶而被稳定为彼此分离的状态。在许多情况下,当像这样隐色染料和显影剂已相分离并且显影剂已结晶时发生更彻底的褪色。
在图3A示出的通过缓慢冷却从熔化状态褪色和通过加温从显色状态褪色两者中,聚集结构在温度T2下改变,并且发生显影剂的相分离或结晶。
进一步地,在图3A中,在记录层已被重复加温到等于或高于熔化温度T1的温度T3时,可引起不能通过被加热到擦除温度而被擦除的擦除错误。这被认为是因为显影剂已热分解成变得不易聚集或结晶从而变得不易与隐色染料分离。为了阻止由于重复而造成的热可逆记录介质恶化,当将热可逆记录介质加热时,可以有效地使图3A中示出的熔化温度T1和温度T3之间的差值变小。这可以实现阻止由于重复造成的热可逆记录介质的恶化。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性图像处理设备的示意图。该图像处理设备包括激光振荡器1、准直透镜2、聚焦位置控制机构3和扫描单元5。在图4中,参考记号6表示保护玻璃。
激光振荡器1对于获得具有高光强度和高方向性的激光是必要的。选择性地仅放大在光程方向上的光束,从而具有改善的方向性并且作为激光从输出镜发射。
扫描单元5包括电流计4和安装在电流计4上的反射镜4A。安装在电流计4上的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的两个反射镜4A扫描通过激光振荡器1输出的激光同时以高速旋转,从而在热可逆记录介质7上执行图像记录和图像擦除。
电源控制单元包括被配置成用于激发激光介质的光源驱动电源、用于电流计的驱动电源、冷却电源诸如珀尔帖(Peltier)设备、被配置成用于控制整个图像处理设备的控制单元等。
程序单元是借助触摸面板输入或键盘输入的单元,其允许输入条件诸如激光光强度和激光扫描速度并且创建并编辑待记录字符等,以便实现图像记录或擦除。
激光辐照单元即图像记录/擦除头被安装在图像处理设备上。此外,图像处理设备包括用于热可逆记录介质并且因此用于控制单元、监控器(触摸面板)等的输送构件。
本发明的图像擦除设备能够以非接触方式从热可逆记录介质(诸如粘贴在运输容器诸如纸板盒、塑料容器上的标签)中重复地擦除图像。因此,其优选可在分布系统中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图像记录到标签或将图像从标签中擦除同时移动设置在皮带输送机上的纸板盒或塑料容器,并且以减少运输所花费的时间,因为没有必要停止生产线。此外,当上面粘贴有标签的纸板盒和塑料容器未被剥离标签时可回收它们,使它们再次进行图像擦除和图像记录。
实例
本发明的实例将在下面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于这些实例。
(制造实例1)
<热可逆记录介质的制造>
根据下面描述的方法制造其色调由于加热而可逆地改变的热可逆记录介质。
-支撑构件-
制造具有125μm的平均厚度的白色聚酯膜(由日本帝人杜邦薄膜股份有限公司(Teijin DuPont Films Japan Limited)制造的TETORON(注册商标)FILM U2L98W作为支撑构件。
-第一氧阻隔层的形成-
充分搅拌基于氨基甲酸乙酯的粘合剂(由东洋莫尔顿股份有限公司(Toyo-Morton,Ltd.)制造的TM-567)(5质量份)、异氰酸酯(由东洋莫尔顿有限公司(Toyo-Morton,Ltd.)制造的CAT-RT-37)(0.5质量份)和乙酸乙酯(5份质量),从而制备氧阻隔层涂覆液。
接着,用线棒对二氧化硅气相沉积PET膜(由三菱树脂有限公司(MitsubishiPlastics,Inc.)制造的TECHBARRIER HX,透氧性:0.5mL/m2/天/MPa)涂覆氧阻隔层涂覆液,并且加热且在80℃下干燥1分钟。将该氧阻隔层附连的二氧化硅气相沉积PET膜粘贴到支撑构件上并且在50℃下加热24小时,从而形成具有12μm厚度的第一氧阻隔层。
-底涂层-
将基于苯乙烯丁二烯类的共聚物(由日本A&L有限公司(Nippon A&L Inc.)制造的PA-9159)(30质量份)、聚乙烯醇树脂(由可乐丽股份有限公司(Kuraray Co.,Ltd.)制造的POVAL PVA103)(12质量份)、中空粒子(由松木油脂制药股份有限公司(Matsumoto Yushi-Seiyaku Co.,Ltd.)制造的MICROSPHERE R-300)(20质量份),和水(40质量份)加在一起,并且搅拌1小时,直到它们变得均匀,从而制备底涂层涂覆液。
接着,用线棒对支撑构件涂覆底涂层涂覆液,并且加热且在80℃下干燥2分钟,从而形成具有20μm平均厚度的阻隔层。
-热可逆记录层的形成-
用球磨机粉碎由下面的结构式(1)表示的可逆显影剂(5质量份)、由结构式(2)和(3)表示的2种脱色促进剂(每个0.5质量份)、丙烯酸多元醇50%质量溶液(羟基值=200mgKOH/g)(10质量份),和甲基乙基酮(80质量份)并分散直到平均颗粒直径变为约1μm为止。
<结构式(1)>
<结构式(2)>
<结构式(3)>
C17H35CONHC18H37
接着,将2-苯胺基-3-甲基-6-二丁基氨基荧烷作为隐色染料(1质量份)、异氰酸酯(由日本聚氨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Nippon Polyurethane Industry Co.,Ltd.)制造的CORONATE HL)(5质量份)、氧化钨分散液作为光热材料(由住友金属矿业股份有限公司(Sumitomo Metal Mining,Co.,Ltd.)制造)(1.4份质量)添加到其中可逆显影剂被粉碎并分散的分散液中,并充分搅拌,从而制备热可逆记录层涂覆液。
用线棒用对第一氧阻隔层涂覆所获取的热可逆记录层涂覆液,在100℃下干燥2分钟,并且在此之后,在60℃下固化24小时,从而形成具有12μm厚度的热可逆记录层。
-第二氧阻隔层的形成-
将与第一氧阻隔层相同的氧阻隔层附连二氧化硅气相沉积PET膜粘贴到紫外线吸收层上,在50℃下加热24小时,从而形成具有12μm厚度的第二氧阻隔层。
-紫外线吸收层的形成-
将紫外线吸收聚合物40%质量溶液(由日本触媒股份有限公司(Nippon ShokuhaiCo.,Ltd.)制造的UV-G300)(10质量份)、异氰酸酯(由日本聚氨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Nippon Polyurethane Industry Co.,Ltd.)制造的CORONATE HL)(1.5质量份)、甲基乙基酮(12质量份)加在一起,并充分搅拌,从而制备紫外线吸收层涂覆液。
接着,用线棒对热可逆记录层涂覆紫外线吸收层涂覆液,加热并在90℃下干燥1分钟,并且在此之后,在60℃下加热24小时,从而形成具有1μm厚度的紫外线吸收层。
-背层的形成-
将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由日本化药股份有限公司(Nippon Kayaku Co.,Ltd.)制造的KAYARAD DPHA)(7.5质量份)、氨基甲酸乙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由根上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Negami Chemical Industrial Co.,Ltd.)制造的ARTRESIN UN-3320HA)(2.5质量份)、针状导电氧化钛(由石原产业股份有限公司(Ishihara Sangyo Kaisha Ltd.)制造的FT-3000,长轴=5.15μm,短轴=0.27μm,组合物:涂覆有掺锑氧化锡的氧化钛)(2.5质量份)、光聚合引发剂(由日本汽巴-嘉基公司(Nihon Ciba-Geigy K.K.)制造的IRGACURE184)(0.5质量份)和异丙醇(13质量份)加在一起,并用球磨机搅拌,从而制备背层涂覆液。
接着,用线棒对未在其上形成热可逆记录层等的热支撑层表面涂覆背层涂覆液,加热并在90℃下干燥1分钟,并且在此之后,用80W/cm的紫外线灯进行交联,从而形成具有4μm厚度的背层。这样,便制造出制造示例1的热可逆记录介质。
(实例1)
使用制造实例1的热可逆记录介质,并且如图1所示,通过以下形成光学系统:布置光纤耦合LD(激光二极管)光源(由IPG光子公司(IPG Photonics Corporation)制造的PLD60,中心波长:974nm,最大功率输出:60W)作为激光光源11,将准直透镜12b布置在紧接于用于将光束准直为平行光的光纤,并布置焦距控制单元16和聚光透镜18。在此之后,用LD标记设备执行图像处理,其中所述LD标记设备被配置成用于通过用由剑桥有限公司(CambridgeInc.)制造的电扫描仪6230H扫描激光,来用激光辐照热可逆记录介质。
<初始设置>
将热可逆记录介质用LD标记设备固定,使得从光度头到热可逆记录介质的工作距离将为150nm,并且用焦距控制单元17调整光束直径,使得光束直径在热可逆记录介质上将是最小的。这里,工作距离表示激光发射单元的激光发射表面与热可逆记录介质之间的距离。
为了对热可逆记录介质的50mm×85mm的区域执行重写,将包括条形码、6,000mm/s的扫描速度以及作为峰值功率设置的60W和作为脉冲宽度的42%(即,当转化为在热可逆记录介质上的功率输出时为23.9W)的辐照功率设置的图像信息作为来自图像设置单元的信息设置单元的图像记录信息进行输入。将150mm的工作距离作为激光发射单元的激光发射表面与热可逆记录介质之间的距离信息进行输入。进一步地,将45mm×80mm的区域、3,300mm/s的扫描速度、1.0mm的间距宽度和作为峰值功率设置的60W和作为脉冲宽度的92%(即,当转化为在热可逆记录介质上的功率输出时为52.4W)的辐照功率设置作为来自信息设置单元的图像擦除信息进行输入。通过信息设置单元输入并设置图像擦除信息、图像记录信息和距离信息,使得它们将用一个控制文件进行操作。
由石冢公司(Semitec Corporation)制造的热敏电阻103ET-1用作环境温度传感器。
由松下工业设备神视股份有限公司(Panasonic Industrial Devices SUNX Co.,Ltd.)制造的位移传感器HL-G112-A-C5用作距离传感器。
<图像擦除>
在图像擦除过程中的环境温度为25℃。当环境温度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均设置为关闭时,通过用焦距控制单元将工作距离设置为81mm执行擦除,使得在热可逆记录介质上的光束直径将为6.0mm。图像擦除所花费的时间仅为1.14秒。
<图像记录>
在图像记录过程中的环境温度为25℃。当环境温度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均设置为关闭时,用在热可逆记录介质上0.48mm的光束直径执行记录。图像记录所花费的时间仅为0.48ms。
<图像处理>
在实例1中,从图像擦除步骤开始直到图像记录步骤结束为止的重写时间为1.75秒。
在实例1的热可逆记录介质上执行条形码等级评估,其中条形码图像根据以下方式形成于热可逆记录介质上。结果在表1中示出。
<条形码图像等级评估>
条形码图像等级评估是将要通过用由韦博斯根有限公司(Webscan Inc.)制造的条形码检验器TRUCHECK TC401RL进行的测量所获得的值。由此,根据符合ISO-15416标准的方法对条形码质量进行测量和分级。等级是A、B、C、D和F的5个阶段。最佳等级是A,其次最佳是B,然后是C、D和F。等级A到C是作为条形码阅读器可读性的无问题水平的范围。在每个等级中也有水平等级,具有从3.5到4.0的等级A、从2.5到3.4的等级B、从1.5到2.4的等级C、从0.5到1.4的等级D和0.4或更小的等级F。在等级D处,将很少发生条形码不能通过具有差的阅读能力的条形码阅读器来读取。在等级F处,将经常发生条形码不能被读取。因此,条形码的等级优选为C或更大,以便确保条形码阅读器的稳定可读性。
(实例2)
在与实例1相同的条件下执行图像记录,与实例1不同的是介质位置被设置在147mm的工作距离处,并且执行条形码等级评价。结果在表1中示出。
(实例3)
在与实例1相同的条件下执行图像记录,与实例1不同的是介质位置被设置在153mm的工作距离处,并且执行条形码等级评价。结果在表1中示出。
(实例4)
在与实例1相同的条件下执行图像记录,与实例1不同的是介质位置被设置在154mm的工作距离处,并且执行条形码等级评价。结果在表1中示出。
(实例5)
在与实例4相同的条件下执行图像记录,与实例4不同的是距离传感器被设置为打开,并且执行条形码等级评估。结果在表1中示出。
(实例6)
在与实例1相同的条件下执行图像记录,与实例1不同的是环境温度被设置为20℃,并且执行条形码等级评估。结果在表1中示出。
(实例7)
在与实例1相同的条件下执行图像记录,与实例1不同的是环境温度被设置为30℃,并且执行条形码等级评估。结果在表1中示出。
(实例8)
在与实例1相同的条件下执行图像记录,与实例1不同的是环境温度被设置为10℃,并且执行条形码等级评估。结果在表1中示出。
(实例9)
在与实例8相同的条件下执行图像记录,与实例8不同的是环境温度传感器被设置为打开,并且执行条形码等级评估。结果在表1中示出。
(实例10)
在与实例1相同的条件下执行图像记录,与实例1不同的是介质位置被设置在154mm的工作距离处并且环境温度被设置为10℃,并且执行条形码等级评价。结果在表1中示出。
(实例11)
在与实例10相同的条件下执行图像记录,与实例8不同的是距离传感器和环境温度传感器被设置为打开,并且执行条形码等级评估。结果在表1中示出。
(实例12)
在与实例1相同的条件下执行图像记录,与实例1不同的是从信息设置单元进行输入和设置,使得在完成图像擦除步骤后将开始图像记录步骤(通过该设置,图像擦除信息、图像记录信息和距离信息将不以一个控制文件进行操作,从而用一个控制文件致动图像擦除步骤,并且在此完成之后,用另一个控制文件致动图像擦除步骤)。以与实例1相同的方式执行条形码等级评估。结果在表1中示出。
在实例12中,从图像擦除步骤开始直到图像记录步骤结束为止的重写时间为1.98秒。
(比较例1)
在与实例1相同的条件下执行图像记录,与实例1不同的是通过用滑动器转移热可逆记录介质的位置来改变光束直径(在图像擦除过程中81mm,并且在图像记录过程中150mm)。以与实例1相同的方式执行条形码等级评估。结果在表1中示出。
在比较例1中,从图像记录步骤开始直到图像记录步骤结束为止的重写时间为3.54秒。
表1-1
表1-2
*处理时间表示对于对用在分配线路上的一个运输容器执行图像重写(图像擦除并且然后图像记录)所必要的时间。
*经处理的目标的数目表示其中可以在1小时内执行图像重写到用在分配线路上的运输容器的数目,并且需要是1,500个目标/小时或更多。
从表1-1和表1-2的结果看出,如在实例2和实例3中当介质位置在离焦距±3mm的距离内时,可以安全印刷质量来确保C等级的条形码等级评估。然而,如在实例4中当介质位置为离焦距±3mm或更大时,条形码等级评估为D等级。当介质位置为离焦距±3mm或更远,但如在实例5中用距离传感器进行距离校正时,条形码等级评估为C等级。当介质位置的波动将是大的时,优选用距离传感器进行距离校正。
当进行校正使得在25℃的环境温度下获得最佳图像质量时,只要如在实例6和实例7中温度在25℃±5℃内,那么可以安全印刷质量来确保C等级的条形码等级评估。然而,如在图8中当环境温度极大地改变时,条形码等级评估为D等级。即使当环境温度极大地改变,但如在实例9中用环境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校正时,条形码等级评估为C等级。当环境温度的波动将是大的时,优选用环境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校正。
从上述结果看出,结果表明,为在通过将热可逆记录介质粘贴在用在分配线路上的运输容器上来重写热可逆记录介质的重写系统中达到对1,500个运输容器/小时或更大的处理能力的客户要求,实例12的技术是有效的但不充分的,实例1至实例11的技术是必要的,并且比较例1极大程度地未能达到所述要求。
接着,用实例1、实例12和比较例1执行重复重写。以与实例1相同的方式通过每重复重写100次而确定条形码可读性一次,以测量条形码等级评估转变为等级D时的重复次数。结果在表1-3中示出。
表1-3
重复次数
实例1 3,000次
实例12 2,200次
比较例1 1,800次
(实例13)
使用制造实例1的热可逆记录介质,并且如图1所示,通过以下形成光学系统:布置光纤耦合LD光源(中心波长:976nm,最大功率输出:100W)作为激光光源11、将准直透镜12b布置成紧接于用于将光束准直为平行光的光纤,并布置焦距控制单元16和聚光透镜18。在此之后,用被配置成用于通过用由剑桥有限公司(Cambridge Inc.)制造的电扫描仪6230H扫描激光,而用激光辐照热可逆记录介质的LD标记设备执行图像处理。
<初始设置>
用LD标记设备固定热可逆记录介质,使得从光度头到热可逆记录介质的工作距离将为150nm,并且用焦距控制单元17调整光束直径,使得光束直径在热可逆记录介质上将是最小的。这里,工作距离表示在激光发射单元的激光发射表面和热可逆记录介质之间的距离。
为了对热可逆记录介质的20mm×50mm的区域执行重写,输入包括被布置成5列和两行的10个各自在各个侧面上具有8mm的尺寸的固体图像、6,000mm/s的扫描速度,以及0.25mm的间距宽度作为来自图像设置单元的信息设置单元的图像记录信息。输入150mm的工作距离作为激光发射单元的激光发射表面与热可逆记录介质之间的距离信息。进一步地,输入20mm×50mm的区域、3,300mm/s的扫描速度、1.5mm的间距宽度作为来自信息设置单元的图像擦除信息。借助信息设置单元输入并设置图像擦除信息、图像记录信息和距离信息,使得它们将用一个控制文件进行操作。
将由石冢公司(Semitec Corporation)制造的热敏电阻103ET-1用作环境温度传感器。
将由松下工业设备神视股份有限公司(Panasonic Industrial Devices SUNXCo.,Ltd.)制造的位移传感器HL-G112-A-C5用作距离传感器。
<图像擦除>
在图像擦除过程中的环境温度为25℃。当环境温度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均设置为关闭时,通过用焦距控制单元将工作距离设置为81mm执行擦除,使得在热可逆记录介质上的光束直径将为6.0mm。
对于激光功率输出控制,将峰值功率设置为100W,并且将脉冲宽度设置为83%(即,当转化为在热可逆记录介质上的功率输出时为78.8W),作为辐照功率设置。
<图像记录>
在图像记录过程中的环境温度为25℃。当环境温度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均设置为关闭时,以在热可逆记录介质上0.48mm的光束直径执行记录。图像记录所花费的时间仅为0.48ms。对于激光功率输出控制,将峰值功率设置为30W,并且脉冲宽度设置为78%(即,当转化为在热可逆记录介质上的功率输出时为23.8W)作为辐照功率设置。
执行实例13的10个固体图像的重复重写。在300次、1,000次和3,000次的重复次数下测量未擦除密度,并且测量导致0.02或更大的未擦除量的固体图像的数目。结果在表2中示出。
(实例14)
以与实例13相同的方式执行10个固体图像的重复重写,与实例13不同的是将峰值功率设置为60W并且脉冲宽度设置为39%(即,当转化为在热可逆记录介质上的功率输出时为23.9W)作为辐照功率设置。在300次、1,000次和3,000次的重复次数下测量未擦除密度,并且测量导致0.02或更大未擦除量的固体图像的数目。结果在表2中示出。
(比较例2)
以与实例13相同的方式执行10个固体图像的重复重写,与实例13不同的是将峰值功率设置为100W并且脉冲宽度设置为23%(即,当转化为在热可逆记录介质上的功率输出时为23.4W)作为辐照功率设置。在300次、1,000次和3,000次的重复次数下测量未擦除密度,并且测量导致0.02或更大未擦除量的固体图像的数目。结果在表2中示出。
表2
<相对于从图像擦除步骤结束直到图像记录步骤开始为止的时间的变化的辐照能量与图像密度的关系>
通过以下形成光学系统:布置光纤耦合LD(激光二极管)光源由IPG光子公司(IPGPhotonics Corporation)制造的PLD 60(中心波长:974nm,最大功率输出:60W)作为激光光源、将准直透镜布置成紧接于用于将光束准直为平行光的光束,并布置焦距控制单元和聚光透镜。在此之后,用被配置成用于通过用由剑桥有限公司(Cambridge Inc.)制造的电扫描仪6230H扫描激光而用激光辐照热可逆记录介质的LD标记设备来执行图像处理。
用LD标记设备固定热可逆记录介质,使得从激光发射单元的激光发射表面(光度头)到热可逆记录介质的工作距离将为150nm,并且用焦距控制单元调整光束直径,使得光束直径在热可逆记录介质上将是最小的。
为了对热可逆记录介质的50mm×85mm的区域执行重写,输入包括条形码、6,000mm/s的扫描速度以及42%的辐照功率(即,当转化为在热可逆记录介质上的功率输出时23.9W)的图像信息作为来自图像设置单元的信息设置单元的图像记录信息。输入150mm的距离作为激光发射单元的激光发射表面与热可逆记录介质之间的距离信息。进一步地,输入45mm×80mm的区域、3,300mm/s的扫描速度、1.0mm的间距宽度和92%的辐照功率(即,当转化为在热可逆记录介质上的功率输出时为52.4W)作为来自信息设置单元的图像擦除信息。输入并设置图像擦除信息、图像记录信息和距离信息,使得它们将用一个控制文件进行操作。
用制造实例1的热可逆记录介质,擦除其9mm×9mm的区域,并且在此之后,通过改变从图像擦除步骤结束直到图像记录步骤开始为止的时间,记录其中心将与擦除区域的中心重合的8mm×8mm固体图像。然后,用反射密度计(由爱色丽有限公司(X-Rite Inc.)制造的X-RITE939)测量图像密度。
在没有执行图像擦除的情况下记录的的8mm×8mm固体图像的图像密度也用反射密度计(由爱色丽有限公司(X-Rite Inc.)制造的X-RITE939)进行测量。结果在表8中示出。在图8的最右边字段上的“第二”单元中的值指示从图像擦除直到图像记录为止的时间。
根据图8的结果,结果表明从图像擦除步骤结束直到图像记录步骤开始为止的时间(即,从图像擦除直到图像记录为止的时间)越长(例如,400ms或更长、或600ms或更长),饱和密度将越高,从而改善可以确保充分图像密度(例如1.5)的辐照能量水平范围。
(实例15)
通过以下形成光学系统:布置光纤耦合LD(激光二极管)光源由IPG光子公司制造的PLD 60(中心波长:974nm,最大功率输出:60W)作为激光光源、布置准直透镜使其紧接于用于将光束准直为平行光的光束,并布置焦距控制单元和聚光透镜。在此之后,用被配置成用于通过用由剑桥有限公司(Cambridge Inc.)制造的电扫描仪6230H而扫描激光来用激光辐照热可逆记录介质的LD标记设备执行图像处理。
用LD标记设备固定热可逆记录介质,使得从激光发射单元的激光发射表面(光度头)到热可逆记录介质的工作距离将为150nm,并且用焦距控制单元调整光束直径,使得光束直径在热可逆记录介质上将是最小的。
为了对热可逆记录介质的50mm×85mm的区域执行重写,输入包括条形码、6,000mm/s的扫描速度,以及42%的辐照功率(即,当转化为在热可逆记录介质上的功率输出时为23.9W)的图像信息作为来自图像设置单元的信息设置单元的图像记录信息。输入150mm的距离作为激光发射单元的激光发射表面与热可逆记录介质之间的距离信息。进一步地,输入45mm×80mm的区域、3,300mm/s的扫描速度、1.0mm的间距宽度和92%的辐照功率(即,当转化为在热可逆记录介质上的功率输出时为52.4W)作为来自信息设置单元的图像擦除信息。输入并设置图像擦除信息、图像记录信息和距离信息,使得它们将用一个控制文件进行操作。
接着,关于在图9A中示出的图像图案,通过花费1,100ms的时间以在图9D中示出的图像擦除顺序执行图像擦除,并且在此之后100ms,通过花费600ms以在图9G中示出的记录顺序[(1)-(11)]执行图像记录。此时,通过将热可逆记录介质粘贴在用于分配线路上的运输容器上而重写热可逆记录介质的重写系统的处理量为1500个运输容器/小时(即,以2.4秒每个运输容器完成重写)。在图9D至图9N中,带有圆的封闭区表示图像记录,并且带有边框连同箭头的封闭区表示图像擦除。
接着,在实例15中获得图像的图像密度和重复耐久性以下面描述的方式评估。结果在表3中示出。
<图像密度>
所记录的图像密度用反射密度计(由爱色丽有限公司(X-Rite Inc.)制造的X-RITE939)进行测量。测量在热可逆记录介质上的每个固体填充图像的图像密度,并且采用最差值作为测量值并基于下列标准进行评估。
[评估标准]
A:好(1.5或更大的图像密度)
B:坏(小于1.5的图像密度)
<重复耐久性>
当图像记录和图像擦除的设置已被重复1,000次时,未擦除密度(在擦除背景密度后的密度)用反射密度计(由爱色丽有限公司(X-Rite Inc.)制造的X-RITE939)进行测量。测量在热可逆记录介质上的每个擦除的固体填充图像部分,并且采用最差值作为测量值并基于下列标准进行评估。“背景密度”表示初始图像密度。
[评估标准]
A:好(小于0.02的未擦除像密度(在擦除背景密度后的密度))
B:坏(0.02或更大的未擦除像密度(在擦除背景密度后的密度))
(实例16)
在与实例15相同的条件下评估图像密度和重复耐久性,与实例15不同的是从图像擦除直到图像记录为止的时间被设置为500ms。结果在表3中示出。
(比较例3)
在与实例15相同的条件下评估图像密度和重复耐久性,与实例15不同的是记录顺序从9G[(1)至(11)]改变为9H[(1)至(11)]。结果在表3中示出。
(实例17)
在与实例15相同的条件下评估图像密度和重复耐久性,与实例15不同的是使用图9B的图像图案并且记录顺序从9G[(1)至(11)]改变为9I[(1)至(11)]。结果在表3中示出。
(比较例4)
在与实例15相同的条件下评估图像密度和重复耐久性,与实例15不同的是使用图9B的图像图案并且记录顺序从9G[(1)至(11)]改变为9J[(1)至(11)]。结果在表3中示出。
(实例18)
在与实例15相同的条件下评估图像密度和重复耐久性,与实例15不同的是对于在图9A中示出的图像图案,擦除顺序为在图9E[(1)至(6)]中示出的擦除顺序并且记录顺序为在图9K[(1)至(6)]中示出记录顺序。结果在表3中示出。
(实例19)
在与实例15相同的条件下评估图像密度和重复耐久性,与实例15不同的是对于在图9A中示出的图像图案,擦除顺序为在图9E[(1)至(6)]中示出的擦除顺序并且记录顺序为在图9L[(1)至(6)]中示出记录顺序。结果在表3中示出。
(实例20)
在与实例15相同的条件下评估图像密度和重复耐久性,与实例15不同的是对于在图9A中示出的图像图案,擦除顺序为在图9F[(1)至(6)]中示出擦除顺序并且记录顺序为在图9K[(1)至(6)]中示出记录顺序。结果在表3中示出。
(比较例5)
在与实例15相同的条件下评估图像密度和重复耐久性,与实例15不同的是对于在图9A中示出的图像图案,擦除顺序为在图9F[(1)至(6)]中示出的擦除顺序并且记录顺序为在图9L[(1)至(6)]中示出记录顺序。结果在表3中示出。
(实例21)
在与实例15相同的条件下评估图像密度和重复耐久性,与实例15不同的是使用图9C所示的图像图案,并且擦除顺序为在图9F[(1)至(6)]中示出的擦除顺序,并且记录顺序为在图9M[(1)至(6)]中示出记录顺序。结果在表3中示出。
(比较例6)
在与实例15相同的条件下评估图像密度和重复耐久性,与实例15不同的是使用在图9C中示出的图像图案,并且擦除顺序为在图9F[(1)至(6)]中示出的擦除顺序并且记录顺序为在图9N[(1)至(6)]中示出记录顺序。结果在表3中示出。
表3
根据表3的结果,结果表明在图像密度和重复耐久性中,实例15至实例21优于比较例3至比较例6。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设备实现用一个设备对热可逆记录介质执行图像重写(图像擦除并且然后图像记录),并且实现高速图像重写。通过构成可以用一个图像处理设备实现图像重写从而将2种设备即图像擦除设备和图像记录设备减少为一种设备的系统,可以节省设备本身的成本和空间,并且通过简化被配置成用于控制图像处理设备(输送机等)的系统,也可以节省成本并消除在图像记录设备的位置处从图像擦除设备移动到图像记录设备所花费的时间和停止时间,并从而实现在高速下重写图像。
通过由于从图像记录步骤到图像擦除步骤的高速转换而导致在图像擦除之后立即以热积累状态执行图像记录,可以显色,即使当在图像记录过程中辐照功率设置为低时,并减少对热可逆记录介质的损害且改善重复耐久性,同时通过将辐照功率抑制到低的水平,可以减少在激光光源上的负载,这改善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通过使用借助信息设置单元设置的图像擦除信息、图像记录信息和距离信息作为一个控制文件,可以减少将条件设置文件转移到图像处理设备所花费的时间,以进一步减少图像重写所花费的处理时间,并且以实现可满足客户要求的在高速下的图像重写。
因此,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设备可以广泛用于入场券、用于冷冻食品容器、工业产品和各种化工容器的贴纸、用于分布管理、生产线管理等的宽屏幕,和各种显示器,并且特别适于用在工厂中的分配系统、递送系统、生产线管理系统等中。
例如本发明的方面如下。
<1>一种被配置成用于通过用激光辐照热可逆记录介质并将热可逆记录介质加热而单独地执行图像擦除和将图像记录到热可逆记录介质的图像处理设备,其包括:
激光发射单元,其被配置成用于发射激光;
激光扫描单元,其被配置成用于扫描在热可逆记录介质的激光辐照表面上的激光;
焦距控制单元,其包括在激光发射单元和激光扫描单元之间的位置可移动透镜系统,并且被配置成用于通过调整透镜系统的位置控制激光的焦距;以及
信息设置单元,其被配置成用于接收并设置图像擦除信息、图像记录信息,以及输入其中的表示热可逆记录介质与激光发射单元的激光发射表面之间距离的距离信息,
其中在图像擦除过程中,焦距控制单元执行控制以在热可逆记录介质的位置处散焦,
其中在图像记录过程中,焦距控制单元控制热可逆记录介质的位置在焦距处,以及
其中在基于由信息设置单元设置的图像擦除信息完成图像擦除之后,立即基于图像记录信息执行图像记录。
<2>根据<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
其中图像擦除信息、图像记录信息和由信息设置单元设置的距离信息用作一个控制文件。
<3>根据<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
其中在图像擦除期间,焦距控制单元在热可逆记录介质的位置处散焦,以控制在热可逆记录介质的位置的前面的位置在焦距处。
<4>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进一步包括:
距离测量单元,其被配置成用于测量热可逆记录介质与激光发射单元的激光发射表面之间距离的距离,
其中由信息设置单元设置的距离信息基于由距离测量单元测量的结果进行校正。
<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进一步包括:
温度测量单元,其被配置成用于测量至少选自由热可逆记录介质的温度和围绕热可逆记录介质的环境温度组成的组中的温度,
其中辐照能量基于由温度测量单元测量的结果进行控制。
<6>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
其中激光发射单元基于脉冲长度和峰值功率控制激光的功率输出,并且使在图像擦除过程中的峰值功率不同于在图像记录过程中的峰值功率。
<7>根据<6>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
其中在图像擦除过程中的峰值功率高于在图像记录过程中的峰值功率。
<8>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
其中激光发射单元的激光光源为光纤耦合激光器。
<9>根据<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
其中待发射的激光具有从700nm至1,600nm的波长。
<10>一种使用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的图像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下列中的至少任一个的图像记录步骤:用激光辐照热可逆记录介质并将热可逆记录介质加热,从而将由单条激光绘制线形成的单线绘制图像记录在热可逆记录介质上,以及用在其间具有平行的一定间隔的激光束辐照热可逆记录介质并将热可逆记录介质加热,从而将由多条激光绘制线形成的多线绘制图像记录在热可逆记录介质上;以及
通过用激光辐照热可逆记录介质并将热可逆记录介质加热从而擦除单线绘制图像和多线绘制图像中的至少任一个的图像擦除步骤,
其中在执行图像擦除步骤后的图像记录步骤中,在记录多线绘制图像之前至少部分地记录单线绘制图像。
<11>根据<10>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
其中在图像记录步骤中,在记录多线绘制图像之前完全记录单线绘制图像。
<12>根据<10>或<11>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
在多线绘制图像中,带有较小数目绘制线的绘制图像在图像记录步骤中被较早记录。
<13>一种使用根据<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
在多线绘制图像中,带有较小面积的绘制图像在图像记录步骤中被较早记录。
<14>一种使用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的图像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下列中的至少任一个的图像记录步骤:用激光辐照热可逆记录介质并将热可逆记录介质加热,从而将由单条激光绘制线形成的单线绘制图像记录在热可逆记录介质上,以及用在其间具有平行的一定间隔的激光束辐照热可逆记录介质并将热可逆记录介质加热,从而将由多条激光绘制线形成的多线绘制图像记录在热可逆记录介质上;以及
通过用激光辐照热可逆记录介质并将热可逆记录介质加热从而擦除单线绘制图像和多线绘制图像中的至少任一个的图像擦除步骤,
其中在执行图像记录步骤前的图像擦除步骤中,在图像记录步骤中待记录多线绘制图像的区域被完全擦除,并且在此之后,在图像记录步骤中待记录单线绘制图像的区域至少部分地被擦除。
<15>根据<14>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
其中在执行图像记录步骤前的图像擦除步骤中,在图像记录步骤中待记录多线绘制图像的区域被完全擦除,并且在此之后,在图像记录步骤中待记录单线绘制图像的区域被完全擦除。
<16>根据<14>或<15>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
其中在图像擦除步骤中,对于在图像记录步骤中待记录多线绘制图像的区域,其中带有较大数目绘制线的多线绘制图像的区域被较早擦除。
<17>根据<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
其中在图像擦除步骤中,对于在图像记录步骤中待记录多线绘制图像的区域,其中带有较大面积的多线绘制图像的区域被较早擦除。
<18>根据<10>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
其中从当完成图像擦除步骤时直到当开始图像记录步骤时为止的时间为400ms或更长。
<19>一种输送机系统,其包括下列中的任一个:
根据<1>至<9>中的任一项的图像处理设备;以及
根据<10>至<18>中的任一项的图像处理方法,
其中基于来自输送机系统的信息执行图像处理。
<20>根据<19>所述的输送机系统,
其中在输送机系统中要被重写的图像信息包括至少条形码信息,以及
其中在重写之后,立即执行条形码读取。
参考记号清单
1 激光振荡器
2 准直透镜
3 焦距控制机制
4 电流计
4A 电流反射镜
5 扫描单元
6 保护玻璃
10 激光
11 激光光源
12b 准直透镜
13 电流反射镜
15 热可逆记录介质
16 漫射透镜(焦距控制机制)
17 透镜位置控制机制
18 聚光透镜系统
19 光度头
100 热可逆记录介质
101 支撑构件+第一氧阻隔层
102 热可逆记录层
103 中间层
104 第二氧阻隔层
105 中空层
106 紫外线吸收层
201 激光绘制图像
202 激光绘制图像
211 激光绘制图像
212 激光绘制图像
221 激光绘制图像
222 激光绘制图像

Claims (19)

1.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其被配置成通过用激光辐照热可逆记录介质并将所述热可逆记录介质加热而单独地对所述热可逆记录介质执行图像擦除和图像记录,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包括:
激光发射单元,其被配置成发射所述激光;
激光扫描单元,其被配置成扫描在所述热可逆记录介质的激光辐照表面上的所述激光;
焦距控制单元,其包括在所述激光发射单元和所述激光扫描单元之间的位置可移动透镜系统,并且被配置成通过调整所述透镜系统的位置控制所述激光的焦距;以及
信息设置单元,其被配置成接收和设置被输入到其中的图像擦除信息、图像记录信息和表示所述热可逆记录介质与所述激光发射单元的激光发射表面之间的距离的距离信息,
其中在图像擦除过程中,所述焦距控制单元执行控制以在所述热可逆记录介质的位置处散焦,
其中在图像记录过程中,所述焦距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热可逆记录介质的所述位置在焦距处,
其中在基于由所述信息设置单元设置的所述图像擦除信息完成图像擦除之后,立即基于所述图像记录信息执行图像记录,
其中所述激光发射单元基于脉冲长度和峰值功率控制所述激光的功率输出,并且使在图像擦除过程中的峰值功率不同于在图像记录过程中的峰值功率,并且
其中所述图像擦除和所述图像记录用同一激光发射单元执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
其中由所述信息设置单元设置的所述图像擦除信息、所述图像记录信息和所述距离信息用作一个控制文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
其中在图像擦除过程中,所述焦距控制单元在所述热可逆记录介质的所述位置处散焦,以控制在所述热可逆记录介质的所述位置前面的位置在焦距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进一步包括:
距离测量单元,其被配置成测量所述热可逆记录介质与所述激光发射单元的所述激光发射表面之间的所述距离,
其中由所述信息设置单元设置的所述距离信息基于由所述距离测量单元测量的结果校正。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进一步包括:
温度测量单元,其被配置成测量至少选自所述热可逆记录介质的温度和所述热可逆记录介质周围的环境温度中的温度,
其中辐照能量基于由所述温度测量单元测量的结果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
其中在图像擦除过程中的所述峰值功率比在图像记录过程中的所述峰值功率高。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
其中所述激光发射单元的激光光源为光纤耦合激光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
其中要发射的所述激光具有从700nm至1,600nm的波长。
9.一种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的图像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下列中的至少任一个执行图像记录:用激光辐照所述热可逆记录介质并将所述热可逆记录介质加热,从而将由单条激光绘制线形成的单线绘制图像记录在所述热可逆记录介质上,以及用平行的在其间具有一定间隔的激光束辐照所述热可逆记录介质并将所述热可逆记录介质加热,从而将由多条激光绘制线形成的多线绘制图像记录在所述热可逆记录介质上;和
通过用激光辐照所述热可逆记录介质并将所述热可逆记录介质加热来执行图像擦除,从而擦除所述单线绘制图像和所述多线绘制图像中的至少任一个,
其中在执行所述图像擦除后的所述图像记录中,在记录所述多线绘制图像之前至少部分地记录所述单线绘制图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
其中在所述图像记录中,在记录所述多线绘制图像之前完全记录所述单线绘制图像。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
其中对于所述多线绘制图像的绘制图像,带有较小数目的绘制线的绘制图像在所述图像记录中被较早地记录。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
其中对于所述多线绘制图像的绘制图像,带有较小面积的绘制图像在所述图像记录中被较早地记录。
13.一种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的图像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下列中的至少任一个执行图像记录:用激光辐照热可逆记录介质并将所述热可逆记录介质加热,从而将由单条激光绘制线形成的单线绘制图像记录在所述热可逆记录介质上,以及用平行的在其间具有一定间隔的激光束辐照所述热可逆记录介质并将所述热可逆记录介质加热,从而将由多条激光绘制线形成的多线绘制图像记录在所述热可逆记录介质上;以及
通过用激光辐照所述热可逆记录介质并将所述热可逆记录介质加热来执行图像擦除,从而擦除所述单线绘制图像和所述多线绘制图像中的至少任一个,
其中在执行所述图像记录前的所述图像擦除中,其中在所述图像记录中待记录多线绘制图像的区域被完全擦除,并且在此之后,其中在所述图像记录中待记录单线绘制图像的区域至少部分地被擦除。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
其中在执行所述图像记录前的所述图像擦除中,其中在所述图像记录中待记录多线绘制图像的区域被完全擦除,并且在此之后,其中在所述图像记录中待记录单线绘制图像的区域被完全擦除。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
其中在所述图像擦除中,对于在所述图像记录中待记录多线绘制图像的区域,待记录带有较大数目的绘制线的多线绘制图像的区域被较早擦除。
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
其中在所述图像擦除中,对于在所述图像记录中待记录多线绘制图像的区域,待记录带有较大面积的多线绘制图像的区域被较早擦除。
17.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
其中从完成所述图像擦除时直到开始所述图像记录时的时间为400ms或更长。
18.一种输送机系统,所述输送机系统包括下列中的任一个: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和
根据权利要求9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
其中基于来自所述输送机系统的信息执行图像处理。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输送机系统,
其中在所述输送机系统中待重写的图像信息包括至少条形码信息,并且
其中在重写之后,立即执行条形码读取。
CN201480018145.2A 2013-03-25 2014-03-13 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设备 Active CN1050508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61771 2013-03-25
JP2013-061771 2013-03-25
JP2013073108 2013-03-29
JP2013-073108 2013-03-29
PCT/JP2014/057644 WO2014156912A1 (en) 2013-03-25 2014-03-13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50819A CN105050819A (zh) 2015-11-11
CN105050819B true CN105050819B (zh) 2017-05-17

Family

ID=51623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18145.2A Active CN105050819B (zh) 2013-03-25 2014-03-13 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757956B2 (zh)
EP (1) EP2978607B1 (zh)
JP (1) JP6112047B2 (zh)
KR (1) KR20150134410A (zh)
CN (1) CN105050819B (zh)
BR (1) BR112015024762A2 (zh)
WO (1) WO20141569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504271D0 (en) * 2015-03-13 2015-04-29 Reduse Ltd Unprinting engine
US10071586B2 (en) 2015-07-03 2018-09-11 Ricoh Company, Ltd. Light irradiation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rewritable system
JP6671632B2 (ja) * 2015-07-03 2020-03-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レーザ光照射装置及びリライタブルレーザシステム
WO2017135329A1 (ja) * 2016-02-05 2017-08-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記録装置および画像記録方法
JP6648767B2 (ja) 2016-02-05 2020-02-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記録装置および画像記録方法
EP3412469B1 (en) * 2016-02-05 2020-04-08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cording method
CN108602356B (zh) * 2016-02-05 2020-05-29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记录设备和图像记录方法
WO2017135459A1 (ja) 2016-02-05 2017-08-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記録装置および画像記録方法
EP3636443B1 (en) * 2017-06-08 2021-11-03 Sony Group Corporation Optical device and irradiation method
JP7044508B2 (ja) 2017-09-29 2022-03-30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磁気結合型コイル部品
JP7043997B2 (ja) * 2018-07-10 2022-03-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レーザ記録方法およびレーザ記録装置
KR102203417B1 (ko) 2018-08-17 2021-01-18 재단법인대구경북과학기술원 다색 유기형광재료가 함유된 실리콘 고무 기반 광기록 필름 제조 방법, 광기록 필름 및 광기록 방법
JP7017017B2 (ja) * 2018-12-04 2022-02-08 株式会社ミヤコシ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JP2023140175A (ja) * 2022-03-22 2023-10-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消去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92103A1 (en) * 2011-02-28 2012-08-29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01478A (ja) * 1986-02-28 1987-09-05 Ricoh Co Ltd レ−ザ電子写真記録装置
JP3161199B2 (ja) 1993-12-22 2001-04-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可逆性感熱記録材料の画像消去方法
JPH0930118A (ja) 1995-07-18 1997-02-04 Ricoh Co Ltd 可逆的感熱記録媒体の記録の消去方法および再生方法
JPH11151856A (ja) 1997-11-25 1999-06-08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可逆性感熱記録材料及び画像記録・消去方法
JP2000136022A (ja) 1998-11-02 2000-05-16 Mitsubishi Plastics Ind Ltd 可視表示部と非接触ic部を備えた搬送用容器及び物流ライン
JP3998193B2 (ja) 2003-03-03 2007-10-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非接触icタグ付き可逆性感熱画像記録シート
JP4252831B2 (ja) 2003-03-25 2009-04-08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端末
JP4381719B2 (ja) * 2003-05-16 2009-12-0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レーザ接合による光学部品固定方法および光学部品固定装置ならびに光学モジュール
JP2006035883A (ja) 2004-07-22 2006-02-09 Shin Caterpillar Mitsubishi Ltd 建設機械の開閉カバー用接続器具
JP2006035683A (ja) * 2004-07-28 2006-02-09 Ricoh Co Ltd 可逆性感熱記録媒体の書き替え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を実施するための装置
JP4790355B2 (ja) * 2005-09-13 2011-10-12 トーヨーカネツ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リライタブルラベルの記録情報更新装置
JP5255218B2 (ja) 2006-03-14 2013-08-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方法
JP5095962B2 (ja) 2006-06-29 2012-12-12 株式会社キーエンス レーザ加工装置、レーザ加工条件設定装置、レーザ加工条件設定方法、レーザ加工条件設定プログラム
JP5010878B2 (ja) 2006-09-07 2012-08-29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非接触型書き換え可能記録媒体の記録方法
JP4958506B2 (ja) 2006-09-15 2012-06-20 株式会社キーエンス レーザ加工装置、3次元レーザ加工における高さ方向のオフセット調整方法及びレーザ加工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091653B2 (ja) * 2006-12-26 2012-12-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US8628898B2 (en) * 2006-12-26 2014-01-14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image processor
JP5009639B2 (ja) * 2007-02-09 2012-08-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レーザ書換システム
JP2009023209A (ja) 2007-07-19 2009-02-05 Toshiba Tec Corp 情報記録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JP5062838B2 (ja) 2008-02-29 2012-10-31 パナソニック デバイスSunx株式会社 レーザマーキング装置
JP5248205B2 (ja) 2008-05-29 2013-07-31 パナソニック デバイスSunx株式会社 レーザマーキング装置
JP2010061110A (ja) 2008-08-07 2010-03-18 Kyocera Mita Corp 光走査光学装置、該光走査光学装置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光走査方法
JP2010052396A (ja) * 2008-08-29 2010-03-11 Ricoh Co Ltd 熱可逆性記録媒体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JP5146350B2 (ja) 2009-02-16 2013-02-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JP5736712B2 (ja) * 2009-10-19 2015-06-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消去方法及び画像消去装置
JP5494377B2 (ja) * 2010-09-10 2014-05-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レーザー消去装置及びレーザー消去方法
JP5655552B2 (ja) * 2010-12-24 2015-01-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
JP6025012B2 (ja) 2011-12-05 2016-11-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レーザ書き換え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92103A1 (en) * 2011-02-28 2012-08-29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112047B2 (ja) 2017-04-12
CN105050819A (zh) 2015-11-11
BR112015024762A2 (pt) 2017-07-18
KR20150134410A (ko) 2015-12-01
US9757956B2 (en) 2017-09-12
WO2014156912A1 (en) 2014-10-02
US20160279968A1 (en) 2016-09-29
EP2978607A1 (en) 2016-02-03
EP2978607B1 (en) 2018-05-02
JP2014208454A (ja) 2014-11-06
EP2978607A4 (en) 2016-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50819B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设备
CN102092199B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装置
CN102079175B (zh) 图像擦除方法和图像擦除装置
US8164610B2 (en) Apparatus for writing an image on the target object to be managed
CN101544141B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设备
CN101219609B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图像处理装置
CN103204002B (zh) 激光可重写设备
CN103974832B (zh) 图像抹除装置和图像抹除方法
CN101659158B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装置
CN101386237B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装置
US7463395B2 (en) Method for recording information into rewritable thermal label of the non-contact type
CN104364083B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装置
CN104476924A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装置
CN106232504A (zh) 输送线系统和输送容器
CN102407682A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装置
CN101209626B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装置
US9579918B2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veyor line system using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EP3069888B1 (en) Image erasing method, image erasing apparatus, and conveyor line system using image erasing apparatus
EP3117365B1 (en) Optical information code reading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