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410C - 内燃机的点火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的点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410C
CN1050410C CN96103964A CN96103964A CN1050410C CN 1050410 C CN1050410 C CN 1050410C CN 96103964 A CN96103964 A CN 96103964A CN 96103964 A CN96103964 A CN 96103964A CN 1050410 C CN1050410 C CN 105041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ge
power tube
electric capacity
links
res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61039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135A (zh
Inventor
樽谷公昭
小岩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61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1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41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1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PIGNITION, OTHER THAN COMPRESSION IGNITION, FOR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TESTING OF IGNITION TIMING IN COMPRESSION-IGNITION ENGINES
    • F02P9/00Electric spark ignition contro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P9/002Control of spark intensity, intensifying, lengthening, suppres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gnition Installation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点火装置,包括:含有对点火线圈13A供入或切断初级电流的功率管14A的点火驱动单元1A和含有能根据发动机工作状况计算内燃机点火定时和初级电流的供给时间,并向功率管输出点火信号,使之供给或切断初级电流,以产生高压次级电压的CPU21的控制回路2。功率管直流放大率随基射电压增加而增大,遏制初级电流的增大以限制初级电流上升沿时次级电压的增大。本装置无高压二极管即能避免在点火信号增加时产生故障,且体积小成本低。

Description

内燃机的点火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的电子分配型点火装置,以便通过一个功率管14控制流入和流出点火线圈的初级电流的供给和切断。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内燃机的点火装置,它不用高压二极管即可有效地防止在初级电流i1开始供给(点火信号增大)时点火装置的失灵。
通常,内燃机的电子分配型点火装置为每个火花塞配备有一个独立的点火线圈,用来控制喷入各汽缸中的燃料量,和一个微机通过电子计算控制的点火定时器。
尽管根据点火信号导通或切断功率管14,可以使初级电流流入点火线圈或切断其流出,但由于在点火信号增加时感应出高压的次级电压,所以还可能会出现点火提前等操作失灵的情况。
为避免上述故障,在内燃机传统的点火装置中,通常在点火线圈的次级接有一个高压二极管,以便在点火信号增大时阻止高的次级电压的输出。
下面将结合图11和12对内燃机传统的点火装置进行说明。图11为表示用于内燃机的传统点火装置的电路布置图,图12是用于说明图11所示的传统点火装置操作过程的波形图。
在图11中,点火驱动单元1包括一个点火线圈13和一个功率管14,点火线圈13由初级线圈11和次级线圈12构成,功率管14用于将初级电流11供给初级线圈,或切断初级电流向初级线圈的供给。点火驱动单元将次级线圈12上输出的高压次级电压V2施加到各气缸的火花塞3上。
次级线圈12的输出端前接有一个防止故障的高压二极管15,用于切断叠加在次级电压V2上的正向电压。点火线圈13中的初级线圈11和次级线圈12具有一个与电池单元连接的共同的配电端。
功率管14是一个发射极接地NPN型晶体管,它的集电极与初级线圈11相连接。
控制电路2包括一个中央处理单元CPU21和一个输出晶体管22。CPU21是一台微机,而输出晶体管则用于放大CPU21的控制信号。CPU21根据各传感器(图中未示)测出的表示工作状态的信号D,控制内燃机各气缸中的燃料喷射,同时,CPU21还计算出一个点火定时(即切断初级电流i1的时刻)和一个初级电流i1供应的时间(即点火信号G的脉宽),点火信号G通过输出晶体管22输入到功率管14上。
输出晶体管22是一个发射极接地NPN型晶体管,它的集电极与电池组相连接。
将点火信号G施加到功率管14的基极上,控制初级电流i1的供给和切断,从而可在点火线圈13产生高压次级电压V2。
由各传感器得到的工作状态信号D包括,例如,发动机转速、进气量、冷却水温、进气管压力、节气门开度和加速踏板下压量等。
图12是图11中各种信号的波形图,其中包括:功率管14的集电极电压Vc随时间的变化、初级电流i1和次级电压V2随时间的变化。
下面结合图12对图11所示的内燃机传统的点火装置的操作进行描述。
首先,控制电路2中的CPU21根据工作状态信号D在适当的时刻将燃料喷入内燃机的各气缸内,并且CPU21还输出一个点火信号G,以便优化供给初级电流i1的时间周期和点火定时(或关闭定时)。
在产生高电平的点火信号G时,点火驱动单元1中的功率管14导通,初级电流i1流入到初级线圈11中。
初级电流i1到达预定的电流值以后,点火信号G便在适当的时刻变为低电平,从而关闭功率管14,并切断初级电流i1。在这一过程中,次级线圈12感应出了一个高压的次级电压V2,火花塞3上产生的火花便可实现点火操作。
然而,在点火信号G增加时,功率管14的集电极电压Vc突然下降,在点火线圈13上产生一个感应电压,并且在次级电压V2上叠加了一个相对较强的干扰信号,如图12中的虚线所示。
如果这一干扰信号在进气或压缩冲程中使火花塞3产生火花,那么点火控制操纵就会早于预定的定时。
因此,将高压二极管15接在点火线圈13的输出端上,以便输出次级电压V2中已去掉了叠加的正向电压(如图12中的实线所示)。
也就是说,在初级电流i1开始供给时,高压二极管15可以阻止次级电压V2施加到火花塞3上,从而防止火花塞3的点火提前。采用这种结构,可以在初级电流i1开始供给时,通过降低次级电压V2的影响来防止故障的发生。
然而,连接高压二极管15后会增加元件和电路布置的数量,由于安装元件的空间和隔离元件的空间的增加,该点火装置的大小和重量也都有所增加,同时,由于需要组装点火线圈13并将其与线圈12连接,制造成本也增加了。
此外,由于高压二极管15与高压次级电压V2共同作用,并且被连接在产生高温的点火线圈13附近,二极管15的设置必须具有很好的可靠性,以承受其恶劣的工作环境,所以二极管的成本增加了,这也就导致了点火装置成本的增加。
在内燃机传统的点火装置中,高压二极管15被连接到产生次级电压V2的点火线圈13的输出端上,这虽然防止了点火信号G加大时可能产生的故障,但它引起了元件数量的增加,并进而导致该点火装置尺寸加大、成本增高。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燃机的点火装置,它不采用高压二极管即可阻止在点火信号增加时所产生的故障,并使该点火装置体积小、成本低。
本发明内燃机的点火装置包括:一个点火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具有一个点火线圈和一个功率管,所述的功率管用以将初级电流供入点火线圈或切断供给点火线圈的初级电流;一个控制回路,该回路具有一个CPU,用以根据发动机的工作状态计算出内燃机的点火定时和初级电流的供给时间,且CPU还向功率管输出点火信号,这样便可根据所述的点火信号供给或切断初级电流,并在点火线圈上产生一个高压次级电压;所述的功率管具有这样的特性,随着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加大,直流放大率也增加,从而遏制了初级电流的增加。
在上述结构中,由于直流放大率随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加大而增加,所以只需逐渐打开功率管,便可阻止初级电流的增加,从而也就阻止了在初级电流开始供给时所产生的次级电压。
本发明内燃机的点火装置还包括一个时间常数回路,该回路中包括一个电容,该电容的一端设置在控制回路的输出端和功率管的基极的连接点上,另一端接地,以便抑制点火信号的增加。
根据这种结构,时间常数回路中包括一个设置在控制回路输出端和功率管基极之间的电容,由于时间常数回路抑制了点火信号的增加,所以初级电流开始供给时所产生的次级电压也得到进一步的抑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时间常数回路包括一个与电容串联的电阻和一个集电极接地PNP型晶体管。该晶体管的基极与电阻和电容的连接点相连,发射极则与功率管的基极相连。
根据上述结构,关闭PNP型晶体管便可使点火信号产生作用,从而将时间常数回路的时间常数设定为一个低值。这时上述的PNP型晶体管的基极与(带电时的)电容的正极相连。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时间常数回路包括一个电阻和一个集电极接地PNP型晶体管,所述的电阻的一端设置在控制回路的输出端与电容的连接点处,另一端则与功率管的基极相连;所述的晶体管基极与电容和上述电阻之间的连接点相连,其发射极与功率管的基极相连。
在这种结构中,关闭PNP型晶体管便可使点火信号产生作用,从而将时间常数回路的时间常数设定一个低值。这时上述的PNP型晶体管的基极与(带电时的)电容的正极相连。此外,由于电阻设置在功率管的基极输入端处,还可使功率管免受叠加在点火信号上的浪涌电压的影响。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时间常数回路包括:一个设置在电容和接地端之间的电阻,一个二极管和一个PNP型晶体管;所述的二极管反向设置在控制回路的输出端与电容的连接点和功率管的基极之间;所述的PNP晶体管的发射极与电容和二极管阴极的连接处相连,其集电极与二极管的阳极和功率管的基极的连接处相连,而其基极则与电容与上述电阻的连接点相连。
在这一结构中,关闭PNP型晶体管便可使点火信号产生作用,从而有效地延迟了点火信号的增加,这时上述的PNP型晶体管的基极与(带电时的)电容的负极相连。此外,由于在点火信号中断时,功率管的基极电流通过所述的二极管流入接地端,所以功率管也被关断。
在本发明的还一个实施例中,时间常数回路包括:一个与电容串联的电阻,一个二极管和一个NPN型晶体管;所述的二极管反向设置在控制回路的输出端与电阻的连接点和功率管的基极之间;所述的NPN晶体管的集电极与电阻和二极管阴极的连接处相连,其发射极与二极管的阳极和功率管的基极的连接处相连,而其基极则与电容与上述电阻的连接点相连。
在上述实施例中,打开NPN型晶体管便使可点火信号产生作用,从而有效地延迟了点火信号的增加,这时上述的PNP型晶体管的基极与(带电时的)电容的正极相连。此外,由于在点火信号中断时,功率管的基极电流通过所述的二极管流入接地端,所以功率管也被关断。
在本发明的下一个实施例中,时间常数回路包括:一个设置在电容和接地端之间的电阻,一个电压跟随器和一个发射极接地NPN型晶体管;所述的电压跟随器有一个反向输入端和一个正向输入端,反向输入端连接到电容和电阻的连接点上,而正向输入端则以短路的形式连接到电压跟随器的输出端上;所述的晶体管的集电极与控制回路的输出端和功率管的基极的连接处相连,而其基极则与上述的电压跟随器的输出端相连。
在这个实施例中,关闭NPN型晶体管即可使点火信号产生作用,在电容充电时,该晶体管的基极通过电压跟随器与电容的负极相连。此时,电压跟随器的时间常数便被预置,以便调节点火信号的温度特性等性能。
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电路布置图;
图2是用于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的功率管工作的特性曲线;
图3是用于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的功率管工作的特性曲线;
图4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工作的波形图;
图5以放大的方式表示了图4中的集电极电压和次级电压增加部分处的波形图;
图6是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电路布置图;
图7是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另一种结构的电路布置;
图8是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电路布置图;
图9是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另一种结构的电路布置;
图10是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电路布置图;
图11是用于内燃机传统点火装置的电路布置图;
图12是用于内燃机传统点火装置工作的波形图。
实施例1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电路布置图,其中,所示的控制回路2与前述的控制回路结构相似。在图1中,点火驱动单元1A包括一个用于输出次级电压V2的点火线圈13,和一个供给或切断初级电流i1的功率管14A,该点火驱动单元与前述技术中的点火驱动单元1相似,其区别仅在于:在本发明的点火驱动单元中去掉了高压二极管15(参见图11)。
在这种情况下,功率管14A具有这样的特征,随着功率管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VBE(相应于点火信号Ga的电压值)加大,直流放大率hFE也增加,从而遏制了初级电流i1的增加。
在此应当注意到,可以将一个阻值适当的电阻(图中未示)连接在达林顿连接的各晶体管(如图1)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以便使功率管14A具有这样的特性:随着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VBE的增加,直流放大率hFE也增加。
另外,在控制回路2的输出端和功率管14A的基极之间连接一个时间常数回路4,以便抑制点火信号G的增加并使点火信号Ga的波形变得平滑。在时间常数回路4中设有一个电阻40和一个电容41,电阻40位于控制回路2的输出端和功率管14A的基极之间,而电容41则位于电阻40与功率管14A的基极的连接点和地之间。
图2和图3表示了图1所示功率管14A的特性曲线,用以说明其工作情况。其中图2表示了在不同的直流放大率hFE时,初级电流i1随功率管14A的集电极电压(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的变化;图3则表示了初级电流i1随功率管14A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VBE和直流放大率hFE的变化。
在图2中,当功率管14A的直流放大率hFE为一个较低值时,其特性曲线在激活区中较接近截止区(阴影区),因此在初级电流与负载线的相交点(工作点)处,初级电流i1的值较小。而当直流放大率hFE的值较高时,其特性曲线接近激活区域旁边的饱和区(阴影区),因此在其工作点处,初级电流i1的值较大。
在图3中,在功率管14A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VBE值较小的区域,初级电流i1的值也被限定在较小的值上;而在电压VBE的值较大的区域,初级电流i1的值迅速增加。
此外,当功率管直流放大率hFE值较小时,初级电流i1的值也被限定在较小的值上;而随着hFE值增加,初级电流i1的值也增大。
相应地,从图3中也可以看到,功率管14A具有这样的特性,即随着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VBE增加直流放大率hFE也增加,,从而便可抑制初级电流i1的增加。
图4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工作的波形图,它表示了集电极电势Vc和次级电压V2与点火信号G和Ga随时间的变化。图5是图4所示集电极电压Vc和次级电压V2波形的放大图,它表示了在点火信号G增大时所对应的波形。
下面将参照图2-5,对本发明图1所示的第1实施例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如前所述,控制回路2中的CPU21根据发动机的工作状态信号D,在适当的时刻将燃油喷入到各汽缸中,并且输出点火信号,以确定初级电流i1的供给和切断。
点火信号G转换成点火信号Ga,该信号Ga具有一个逐渐增加的波形,并被输入到点火单元1A中的功率管14A的基极上。
功率管14A根据点火信号Ga开始供给初级电流i1,并经一个预定的点火定时,切断初级电流i1的供给。
此时,如图3所示,由于在点火信号Ga增加时,功率管14A的直流放大率hFE较小,所以便可以抑制初级电流i1的增加。
此外,由于时间常数回路4已经抑制了点火信号Ga的增加,所以初级电流i1的增加得到了进一步的抑制。
这样,如图5所示,集电极电压Vc的突然下降(图中虚线所示)可以得到避免(假定hFE不变),该电压可如该图中实线所示的那样逐渐下降。因此,在初级电流i1开始供给时,干扰信号(参见图5中的虚线所示)就不会叠加到次级电压V2上,从而避免了火花塞3的误操作。
如上所述,在点火信号Ga增加的开始时刻减少直流放大率hFE,便可使功率管14A在激活区内(参见图2)工作,从而降低了功率管14A的工作速度,并使初级电流i1逐渐增加。
如果点火信号的电压值(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在上述操作后立即增加,则功率管14A的直流放大率hFE可以很容易地平滑增大。
这样,初级电流i1也可从一个激活区内的较小值增大为一个饱和区内的值,其转变点(工作点)为图2中所示的实线间的交点,此时,点火线圈13便产生了一个次级电压,该电压足以使火花塞3发出火花。
如上所述,利用上述直流放大率hFE可变的功率管14A以及时间常数回路4,便不必在点火线圈13的输出端上设置高压二极管15(参见图11),就可防止将高压信号叠加到次级电压V2上。
因此,在只采用简单、可靠的电路而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就可以有效地防止误操作。
一般来说,火花塞3的放电间隙为0.8mm-1.1mm,最小的放电开始电压为3kV-5kV(如果考虑其它可变的因素,则为等于或高于1.5kV)。通常,由于在气门打开时,气缸内的压力最小(大约等于大气压),所以此时火花塞3的放电开始电压也是最小的。
因此,当初级电流i1供给时形成的放电电压小于1.5kV时,通过设置所产生的次级电压,即可有效地防止点火的提前。
由于在点火信号Ga增加伊始次级电压V2不超过1.5kV,所以采用上述实施例1所述的结构便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实施例2
尽管在实施例1中,时间常数回路4与功率管14A一起使用可以更有效地抑制次级电压V2的增加,但是显然,如果不同时采用时间常数回路4,而只采用具有上述直流放大率hFE可变特性的功率管14A,也可以将次级电压V2的开始电压限制在小于1.5kV的水平上。实施例3
尽管在实施例1中采用了时间常数回路4,考虑到简化布置和降低成本在该回路中具有一个与功率管14A的输入端相连的电阻40和接地的电容41,但是按照具体要求等,可以使用由不同的电路结构组成的时间常数回路。
现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进行说明,在该实施例中采用了一个时间常数回路,该回路所确定的时间常数小于图1中的定时回路的定时常数。
如图6和7表示了本发明实施例3的时间常数回路4A和4B的电路结构。在各附图中,实施例3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相似,其区别仅在于时间常数回路4A和4B的电路结构与图1中的时间常数回路电路结构不同。
在图6中,时间常数回路4A包括一个与电容41串联的电阻42,一个集电极接地PNP型晶体管43。晶体管4 3的基极连接在电阻42和电容41的接点上,该晶体管的发射极则与功率管14A的基极相连。
在图7中,时间常数回路4B包括一个电阻40,该电阻的一端设置在控制回路2的输出端与电容41的连接点处,另一端则与功率管14A的基极相连,时间常数回路4B还包括一个集电极接地PNP型晶体管43,所述的晶体管43的基极与电容41和上述电阻40之间的连接点相连,其发射极与功率管14A的基极相连。
在图6和7所示的时间常数回路4A和4B中,当PNP型晶体43关断时,点火信号Ga便可产生作用。晶体管43的关闭是通过增加电容41的正极的充电电压而实现的。在这一工作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抑制在次级电压V2上叠加干涉信号。此外,为了延迟点火信号Ga和次级电压V2的增加,可以将时间常数设为一个较小的值。
也就是说,图1的时间常数回路4(实施例1)的时间周期,系指电容41的充电电压达到功率管14A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VBE所需的时间;而时间常数回路4A和4B(实施例3)涉及的时间周期,则是指电容41的充电电压达到PNP型晶体管43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所需的时间(大约是功率管14A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VBE的一半)。这样,时间常数便可以设定为一个较小的值,该值仅为实施例1所确定的时间常数的一半。
此外,在图7所示的情况下,由于和图1中的情形类似提供了电阻40,因此即使有浪涌电压叠加在由控制回路2输出的点火信号G上,功率管14A、PNP型晶体管43和其它元件也可以得到保护。实施例4
应当注意到,在上述实施例3中表示了这样一种情况,PNP型晶体管并联在功率管14A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当电容41充电时PNP型晶体管43可被关断,并且时间常数为较小的值,以便延迟点火信号Ga的增加。当然,也可以通过设置一个PNP或NPN型晶体管来更有效地保证点火信号Ga增加的延迟,在电容41向功率管14A的基极端充电时,上述的PNP或NPN型晶体管被导通。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进行说明,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导通PNP或NPN型晶体管的延迟,可以更有效地确保点火信号Ga增加的延迟。
在图8和9中表示了本发明实施例4的时间常数回路4C和4D的电路结构。在各附图中,实施例4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相似,其区别仅在于时间常数回路4C和4D的电路结构与图1中的时间常数回路电路结构不同。
在图8中,时间常数回路4C包括一个设置在电容41和接地端之间的电阻44,一个二极管45和一个PNP型晶体管46。所述的二极管45反向设置在控制回路2的输出端与电容41的连接点和功率管14A的基极之间。所述的PNP晶体管46的发射极与电容41和二极管45阴极的连接处相连,其集电极与二极管45的阳极和功率管14A的基极的连接处相连,而其基极则与电容41与上述电阻44的连接点相连。
在图9中,时间常数回路4D包括一个与电容41串联的电阻42,一个二极管45和一个NPN型晶体管47。所述的二极管45反向设置在控制回路2的输出端与电阻42的连接点和功率管14A的基极之间。所述的NPN晶体管47的集电极与电阻42和二极管45阴极的连接处相连,其发射极与二极管45的阳极和功率管14A的基极的连接处相连,而其基极则和电容41与电阻42的连接点相连。
在图8所示的时间常数回路4C中,在电容41充电时,其负极的电压会下降,这样在PNP型晶体管46被导通时,点火信号Ga便可产生作用。
此外,在图9所示的时间常数回路4D中,在电容41充电时,其正极的电压会增加,这样在NPN型晶体管47被导通时,点火信号Ga便可产生作用。
在这些装置工作期间,点火信号Ga的增加可以得到有效的延迟。
另外,在功率管14A需被关断时,也需要与PNP晶体管46或NPN型晶体管47相并联的二极管45。也就是说,当控制回路2中的输出晶体管22被导通、点火信号Ga改变到低值,且PNP晶体管46或NPN型晶体管47被关断时,通过将功率管14的基极电流经二极管45接地而将其关断。
在图8和图9中,通过串联电路的设置可以改进对次级电压V2增加的抑制,抑制精度得到提高,所述的并联电路包括二极管45,PNP型晶体管46或NPN型晶体管47。PNP型晶体管46(或NPN型晶体管47)设置在功率管14A的输入端(基极)处,其基极与电容41的负极(或正极)相连。实施例5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3中,直接利用电容41正极的电压即可将PNP型晶体管46关断(见图7和8),也可以通过一个与电容41的负极相连的、具有可变特征的电压跟随器(运算放大器反馈回到一个正向输入端),将NPN型晶体管47关闭。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5进行说明。该实施例可通过电压跟随器调节时间常数的温度特性等的值。
图10表示了本发明实施例5的时间常数回路4E的电路结构,实施例5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相似,其区别仅在于时间常数回路4E的电路结构与图1中的时间常数回路电路结构不同。
在图10中,时间常数回路4E包括一个设置在电容41和接地端之间的电阻44,一个电压跟随器48和发射极接地NPN型晶体管49。电压跟随器48具有一个连接到电容41和电阻44的连接点上的反向输入端(-),而其正向输入端(+)则以短路的形式连接到电压跟随器的输出端上。所述的晶体管49的集电极与控制回路2的输出端和功率管14A的基极的连接处相连,而其基极则与上述的电压跟随器48的输出端相连。
电压跟随器48将电容41负极的电压施加到NPN型晶体管49的基极上。并且通过电容41充电,使其负极电压低于一个预定值,这样将NPN型晶体管49的输出电压设置为小于其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VBE,便可关闭该NPN型晶体管49。此外,电压跟随器48的回路常数可以预置,以满足其不同的性能。
与前述相类似,图10所示的时间常数回路4E也可以有效地抑制叠加在次级电压V2上的干扰信号。
此外,如图10所示,由于电容41的负极与电压跟随器48的反向输入端(-)相连,并且电压跟随器48的输出端与发射极接地NPN型晶体管49的基极相连,所以可以对温度特性等进行调节,并可以进一步提高抑制精度。

Claims (7)

1.一种内燃机的点火装置,包括:
一个点火驱动单元(1a),它具有一个点火线圈(13)和一个功率管(14A),用于将初级电流(i1)供入点火线圈(13)并切断初级电流;以及
一个控制电路(2)包括一个CPU(21),它根据发动机的工作状态计算出内燃机的点火时间和初级电流的供给时间并向功率管(14A)输出一个点火信号(G),从而根据该点火信号(G)提供和切断初级电流,并在点火线圈(13)上产生一个高压次级电压(V2),其特征在于:功率晶体管(14A)连接在初级线圈(11)和地之间并且功率晶体管(14A)具有这样的特性:当基极和发射极之间基-发电压(VBE)增加,其直流放大率(hFE)也增加,从而通过缓慢导通所述晶体管(14A),抑制初级电流(i1)的上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时间常数回路,该回路包括一个电容,该电容的一端设置在控制回路的输出端和功率管的基极的连接点上,另一端接地,以便抑制点火信号的增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时间常数回路包括:
一个与电容串联的电阻;
一个集电极接地PNP型晶体管,该晶体管的基极与电阻和电容的连接点相连,发射极则与功率管的基极相连。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时间常数回路包括:
一个电阻,所述的电阻的一端设置在控制回路的输出端与电容的连接点处,另一端则与功率管的基极相连;
一个集电极接地PNP型晶体管,所述的晶体管基极与电容和上述电阻之间的连接点相连,其发射极与功率管的基极相连。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时间常数回路包括:
一个设置在电容和接地端之间的电阻;
一个二极管,该二极管反向设置在控制回路的输出端与电容的连接点和功率管的基极之间;
一个PNP型晶体管,所述的PNP晶体管的发射极与电容和二极管阴极的连接处相连,其集电极与二极管的阳极和功率管的基极的连接处相连,而其基极则与电容与上述电阻的连接点相连。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时间常数回路包括:
一个与电容串联的电阻;
一个二极管,所述的二极管反向设置在控制回路的输出端与电阻的连接点和功率管的基极之间;
一个NPN型晶体管,所述的NPN晶体管的集电极与电阻和二极管阴极的连接处相连,其发射极与二极管的阳极和功率管的基极的连接处相连,而其基极则与电容与上述电阻的连接点相连。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时间常数回路包括:
一个设置在电容和接地端之间的电阻;
一个电压跟随器,该电压跟随器有一个反向输入端和一个正向输入端,反向输入端连接到电容和电阻的连接点上,而正向输入端则以短路的形式连接到电压跟随器的输出端上;
一个发射极接地NPN型晶体管,所述的晶体管的集电极与控制回路的输出端和功率管的基极的连接处相连,而其基极则与上述的电压跟随器的输出端相连。
CN96103964A 1995-04-04 1996-04-03 内燃机的点火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41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79010/95 1995-04-04
JP07901095A JP3216966B2 (ja) 1995-04-04 1995-04-04 内燃機関用点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135A CN1136135A (zh) 1996-11-20
CN1050410C true CN1050410C (zh) 2000-03-15

Family

ID=13677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61039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410C (zh) 1995-04-04 1996-04-03 内燃机的点火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5634453A (zh)
JP (1) JP3216966B2 (zh)
CN (1) CN1050410C (zh)
DE (1) DE19612984C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24530A1 (de) * 1996-06-20 1998-01-02 Bosch Gmbh Robert Schaltungsanordnung einer Zündendstufe, insbesondere für eine Zündschaltung eines Kraftfahrzeugs
DE19741439A1 (de) * 1997-09-19 1999-03-25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Einschalten des Primärstroms einer Zündspule
DE19741963C1 (de) 1997-09-23 1999-03-11 Siemens Ag Vorrichtung zur Unterdrückung unerwünschter Zündungen bei einem Ottomotor
GB9722858D0 (en) * 1997-10-29 1997-12-24 Dibble Jonathan R Ignition circuits
US6336448B1 (en) * 1999-08-20 2002-01-08 Fuji Electric Co., Ltd. Ignition semiconductor device
DE10064123B4 (de) 2000-12-21 2004-11-18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Schaltungsanordnung zur Ansteuerung eines Halbleiterschaltelements
US6662792B2 (en) * 2001-09-27 2003-12-16 Stmicroelectronics Pvt. Ltd. Capacitor discharge ignition (CDI) system
JP3616076B2 (ja) * 2002-06-28 2005-02-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用点火装置
WO2004055361A1 (ja) * 2002-12-13 2004-07-01 Hitachi, Ltd. Igbtを用いた車載イグナイタ
DE102005008458A1 (de) * 2005-02-24 2006-08-31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Zündsteuersystem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7293554B2 (en) * 2005-03-24 2007-11-13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Ignition coil driver device with slew-rate limited dwell turn-on
FR2888421B1 (fr) * 2005-07-06 2007-08-31 Renault Sas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un transistor haute tension, en particulier un transitor mos d'un generateur haute tension radio-frequence pour l'allumage commande d'un moteur a combustion interne
SE529860C2 (sv) * 2006-04-03 2007-12-11 Sem Ab Metod och anordning för att höja gnistenergin i kapacitiva tändsystem
CN101521461B (zh) * 2008-02-26 2012-05-23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两段式电压电平转换电路
JP5517686B2 (ja) * 2010-03-19 2014-06-11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 内燃機関用点火装置
US9447767B2 (en) * 2012-07-03 2016-09-20 Fuji Electric Co., Ltd. Single chip igniter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gnition device
JP6442889B2 (ja) * 2014-07-11 2018-12-26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点火制御装置
KR200489272Y1 (ko) * 2017-11-24 2019-05-24 센서나인(주) 양극성을 갖는 광전관
CN112128036A (zh) * 2020-09-27 2020-12-25 张明芬 一种储磁电流软开启的电子点火控制方法、电路和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47975A1 (en) * 1990-03-19 1991-09-25 MARELLI AUTRONICA S.p.A. An ignition system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O1992017702A1 (de) * 1991-03-30 1992-10-15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r adaption der schliesszeit in zündanlagen für brennkraftmaschinen
CN2122239U (zh) * 1992-06-01 1992-11-18 天津市东方节能产品制造厂 汽车用高能电子点火器
CN2154360Y (zh) * 1992-09-01 1994-01-26 黄岳贵 数控式高能电子点火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53795B2 (ja) * 1978-03-14 1985-11-2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内燃機関点火装置
JPS5510024A (en) * 1978-07-05 1980-01-24 Nippon Soken Inc Ignition coil driver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DE3615548A1 (de) * 1986-05-09 1987-11-12 Bosch Gmbh Robert Zuendanlage fuer brennkraftmaschinen
IT1223927B (it) * 1988-11-22 1990-09-29 Fiat Auto Spa Dispositivo di accensione a scarica induttiva per un motore a combustione interna
JP2519574B2 (ja) * 1990-05-25 1996-07-31 阪神エレクトリック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点火装置
JPH05164031A (ja) * 1991-12-11 1993-06-29 Hitachi Ltd 内燃機関点火装置
JP3096935B2 (ja) * 1992-06-09 2000-10-1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内燃機関用点火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47975A1 (en) * 1990-03-19 1991-09-25 MARELLI AUTRONICA S.p.A. An ignition system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O1992017702A1 (de) * 1991-03-30 1992-10-15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r adaption der schliesszeit in zündanlagen für brennkraftmaschinen
CN2122239U (zh) * 1992-06-01 1992-11-18 天津市东方节能产品制造厂 汽车用高能电子点火器
CN2154360Y (zh) * 1992-09-01 1994-01-26 黄岳贵 数控式高能电子点火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9612984A1 (de) 1996-10-10
DE19612984C2 (de) 1999-04-01
US5634453A (en) 1997-06-03
JPH08277769A (ja) 1996-10-22
CN1136135A (zh) 1996-11-20
JP3216966B2 (ja) 2001-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410C (zh) 内燃机的点火装置
US10302062B2 (en) Ignition control apparatus
JP3968711B2 (ja) 内燃機関用点火装置およびそのイグナイタ
CN1229573C (zh) 内燃机点火装置
CN1474045A (zh) 内燃机燃料喷射及点火装置
CN1056913C (zh) 内燃机点火装置
US9488151B2 (en) Ignition system
JP2752403B2 (ja) 高電圧スイツチ
JP2014111929A (ja) 点火時期制御装置
CN1453470A (zh) 用于内燃机的电源单元
CN1869422A (zh) 用于通用型内燃机的电子调速装置
US3408536A (en) Breakerless oscillator ignition system
JP6563699B2 (ja) 点火制御装置
CN1041956C (zh) 内燃机点火装置
CN215890293U (zh) 一种点火线圈驱动保护电路
CN216751246U (zh) 一种防打火供电电路
CN2707979Y (zh) 内燃机电控节油器
CN2224931Y (zh) 火花稳定不变的点火装置
CN215890292U (zh) 一种点火线圈驱动电路
CN217282903U (zh) 一种基于nmos管控制的正端开关控制器
CN201184266Y (zh) 摩托车限速点火器
JPH0322551Y2 (zh)
JP2010007623A (ja) 点火装置
CN201827003U (zh) 一种增强点火能量的汽油发动机机动车点火装置
WO2014068836A1 (ja) 点火時期制御装置及び点火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00315

Termination date: 2014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