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99076A - 一锅法制备壳层厚度可控的银包铜纳米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锅法制备壳层厚度可控的银包铜纳米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99076A
CN104999076A CN201510292458.3A CN201510292458A CN104999076A CN 104999076 A CN104999076 A CN 104999076A CN 201510292458 A CN201510292458 A CN 201510292458A CN 104999076 A CN104999076 A CN 1049990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ver
copper
powder
solution
shell thick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9245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99076B (zh
Inventor
金霞
冒爱琴
顾小龙
肖薇
袁瑾
孙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atong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Asia General Soldering & Braz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Asia General Soldering & Brazing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Asia General Soldering & Braz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9245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990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99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990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990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990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锅法制备壳层厚度可控的银包铜纳米粉的方法。该银包铜纳米粉为包覆型核壳结构,核层为铜,壳层为银,且壳层厚度为2~4nm。其特征为:先将由过量的连二亚硫酸钠和氢氧化钠组成的还原液加入到含有表面活性剂明胶的铜源溶液中得到纳米铜粉悬浮液;然后在不分离钝化的条件下将银氨溶液加入到含铜粉的悬浮液中,使少量银离子与铜粉发生置换反应,大部分银离子与多余的还原剂发生还原反应,经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处理后得到粒径为25~55nm之间的银包铜纳米粉。该银包铜纳米粉镀层均匀致密,导电性好,分散性、抗氧化性和热稳定性良好。本发明在不分离钝化纳米铜粉悬浮液的条件下就可以实现表面均匀地包覆银,省去了工业上常用的对包覆铜粉进行预处理工序(酸洗、敏化、活化等过程)。

Description

一锅法制备壳层厚度可控的银包铜纳米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锅法制备壳层厚度可控的银包铜纳米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银是所有金属中导电性最好的,而且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和稳定的性能等优点,使其作为导电填料,可制成导电浆料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元器件中。但近几年来银价格的疯涨和电子产品价格的下降给电子生产厂家带来了压力,同时银粉在电子浆料中还存在银的迁移与极易硫化的问题,因此在电子浆料中如何减少和替代银的使用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铜粉具有与银粉相当的导电性(铜粉20 ℃的电阻率为1.678×10-8 Q·cm,银粉20 ℃的电阻率为1.586×10-8 Q·cm),且铜粉来源广泛且具有较低的价格(仅为Ag的1/20左右)和很小的迁移率,这些优点使铜粉成为较有潜力在导电胶上代替银填料的材料。但是铜的性质很活泼,铜粉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和潮湿的环境中容易氧化而不稳定,而且随着铜粉粒径变小,被氧化的速度变快,使其导电性大幅下降,从而很难用于制造性能稳定的导电浆料。在铜粉表面均匀包覆一层银粉,这种复合结构的银包铜粉不仅保持了原有金属铜核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同时具有银包覆层优良的金属特性,既提高了铜的抗氧化性和热稳定性又能节省银的用量,因而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化学法制备包覆双金属粉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青睐,化学法在铜粉表面包覆银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置换法制备银包覆铜粉,该法利用铜本身做还原剂,反应如:Cu+2Ag+→Cu2++2Ag;另一种方法是化学还原法制备银包铜粉,该法是加入比铜还原性强的还原剂,其中还原剂主要有葡萄糖、甲醛、酒石酸盐、抗坏血酸、硼氢化物、偏磷酸钠、次磷酸钠、柠檬酸三钠、过氧化氢、水合肼中的一种或者几种。与其它方法相比,化学还原法制备的银包铜粉具有银层致密、厚度可控、杂质少等优点,且该方法简单、不需要大型的复杂设备。目前已经能够实现微米银包铜粉的可控合成(Zhao J, Zhang D, Zhao J. J Solid. State Chem., 2011, 184(9): 2339-2344;Peng Y, Yang C, Chen K, et al. Appl. Surf. Sci., 2012, 263: 38-44.),但更多的研究集中对工业级的微米级铜粉进行包覆银。这都需要对铜粉进行一系列预处理,如利用还原法制备复合粉体时,需要对铜粉进行酸洗、敏化、活化;再如置换法,先对铜粉进行表面清洗,然后以铜粉置换包覆银,相当于敏化过程,该法在铜表面形成点缀的银,而不是均匀致密的银包覆层。
 中国专利CN 103128308B公开了一种一锅法制备致密银包铜粉的方法:首先利用抗坏血酸还原硫酸铜制得铜粉悬浮液,所用分散剂为甲醛与胺类化合物制备的含羟甲基胺基团缩合物,其中胺类化合物为尿素、乙二胺、1,3-丙二胺等;然后加入水溶性有机螯合剂N, N’-乙撑-[2-(2-羟基苯基)]甘氨酸及N, N’-二-(2-羟苄基)乙二胺- N, N’-二乙酸中的一种;再将银氨溶液加入到上述铜粉悬浮液中,使银离子与铜粉发生置换反应,最后加入一定量的甲酸、草酸、酒石酸等弱还原剂中的任意一种,最终制得0.8-5μm不同粒径的球形银包铜粉,其中银含量以重量百分比计在36%-65%之间。该方法制备的是微米级粉体,一方面反应时间长(最高反应时间高达4h)、工艺繁琐,而且反应时间长且需要加热;另一方面制备过程中所需化学原料较多,不利于降低成本。
中国专利CN 102211186B公开了一种树枝状铜粉表面镀银的制备方法:首先对20-100μm的树枝状铜粉进行酸洗,除去表面的氧化物;然后将铜粉加入葡萄糖和酒石酸的还原液中;最后将主盐银氨溶液按“先较快后慢速”分段滴加到铜粉悬浮液中,制得的银包铜粉银含量在17%-30%之间。但该法只适合具有凹凸结构、活性点较多的树枝状铜粉表面包覆银,对于诸如球形的铜粉仍需经过一系列酸洗、敏化、活化处理,即对铜粉的前处理技术工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容易、重复性好的一锅法制备壳层厚度可控的银包铜纳米粉体的方法。
为此,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锅法制备壳层厚度可控的银包铜纳米粉体的方法,先将由过量的连二亚硫酸钠和氢氧化钠组成的还原液加入到含有表面活性剂明胶的铜源溶液中得到纳米铜粉悬浮液;然后在不分离钝化的条件下将银氨溶液加入到含铜粉的悬浮液中,使少量银离子与铜粉发生置换反应,大部分银离子与多余的还原剂发生还原反应,经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处理后得到银包铜纳米粉。具体如下:
(1)铜粉悬浮液的制备:称取一定质量的铜源,溶于含有一定浓度的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中,得到氧化液;称取一定质量连二亚硫酸盐溶于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制得还原液;将还原液缓慢滴加到氧化液中,在室温下搅拌,滴加完后继续搅拌一段时间,制得紫红色纳米铜的悬浮液。其中,Cu2+与连二亚硫酸钠的摩尔比为1:4~1:6。
银包铜粉的制备:称取一定量的硝酸银溶于去离子水中,加入浓氨水,搅拌使硝酸银水溶液透明,然后加入氢氧化钠,搅拌溶液发生沉淀,再加入氨水,溶液再次透明,制成银氨溶液。将银氨溶液缓慢加入(1)反应后的铜悬浮液中,反应温度为室温,反应1~0.5 h,溶液颜色由紫红色变成灰红色最终变为灰黑色。其中,Cu2+与Ag+的摩尔比为1:1~4:1。将反应后的溶液离心分离(12000r/min),所得固体用去离子水洗涤1~3次,再用乙醇洗涤1~2次,在45 ℃真空干燥2 h,即得具有壳层厚度可控的纳米结构的银包铜粉。
在此以(1)和(2)来表示这些步骤的先后次序。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明胶,浓度为8.3~16.7 g/l。
所述的铜源溶液的浓度为0.03 mol/L~0.1mol/L。
所述的还原剂为连二亚硫酸钠(保险粉),其浓度为0. 8 mol/L~1.2 mol/L。
所述的银氨的浓度为0.2mol/L~0.5 mol/L。
步骤(1)中将还原液缓慢滴加到氧化液后,在室温下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滴加完后继续搅拌反应0.5~1 h,
本发明采用连二亚硫酸钠(保险粉)为还原剂,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壳层厚度可控的纳米结构的银包铜粉。首先利用连二亚硫酸钠还原铜离子制备含铜粉的纳米悬浮液,反应如(1)所示;然后在不分离钝化的条件下加入银氨溶液,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利用置换法将银离子置换成银,从而沉积在铜的表面,反应如(2)所示,上述反应(2)置换下来的少量Cu2+进入溶液后,又会进一步被还原剂还原生成纳米铜,发生如反应(1)所示的还原反应;另一方面利用多余的还原剂使银在铜表面产生异相沉积,反应如(3)所示。通过控制所加银氨溶液的量,从而制得壳层厚度可控的纳米结构的银包铜粉。
         
本发明共涉及以上几个反应过程:(1)连二亚硫酸钠还原铜离子;(2)铜粉还原银氨;(3)过量连二亚硫酸钠还原银氨。通过调整工艺条件得到壳层厚度可控的纳米结构的银包铜粉。
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有益效果是:自制纳米铜的悬浮液在不分离钝化的条件下就可以实现表面均匀地包覆银,省去了工业上常用的对包覆铜粉进行预处理工序(酸洗、敏化、活化等过程);且该反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常温常压)、成本低廉、操作简便、生产周期短等特点。本发明所制备的具有壳层厚度可控的纳米银包铜粉具有如下优点:分散性、抗氧化性和热稳定性良好,电阻率1×10-6 ~1×10-4 Q·cm,粒径在40~80 nm之间,镀层均匀致密,含银量在10~3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备纳米银包铜粉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称取15g 明胶溶于1.5 L 30~40 ℃的去离子水中,配成浓度为10 g/l的明胶水溶液,然后称取24.0 g Cu(CH3COO)2·H2O溶于上述明胶的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制得0.03 M的铜盐溶液;称取20 g 氢氧化钠溶于225 ml去离子水中,加入46.98 g连二亚硫酸钠,制得1.2 M的含有氢氧化钠的连二亚硫酸钠还原液;称取5.1 g硝酸银溶于60 ml去离子水中,加入浓氨水,搅拌使硝酸银水溶液透明,然后加入5M氢氧化钠溶液,搅拌溶液发生沉淀,再加入氨水,溶液再次透明,制成银氨溶液。首先将还原液在常温常压下以10 ml/min的速度滴加到硫酸铜溶液中,同时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待滴加完后继续搅拌30 min,制得含纳米铜的悬浮液;然后将银氨溶液以20 ml/min的速度滴加到悬浮液中,搅拌25 min后,离心(12000r/min),去离子水洗涤2次,再用乙醇洗涤1次,在45 ℃真空干燥2 h,制得壳层厚度为2 nm,粒度为50 nm的银包铜粉。
实施例2
称取16.7 g 明胶溶于1.5 L 30~40 ℃的去离子水中,配成浓度为16.7 g/l的明胶水溶液,然后称取21.8 g Cu(NO3)2·3H2O溶于上述明胶的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制得0.06 M的铜盐溶液;称取26 g 氢氧化钠溶于450 ml去离子水中,加入62.64 g连二亚硫酸钠,制得0.8 M的含有氢氧化钠的连二亚硫酸钠还原液;称取7.65g硝酸银溶于150 ml去离子水中,加入浓氨水,搅拌使硝酸银水溶液透明,然后加入5M氢氧化钠溶液,搅拌溶液发生沉淀,再加入氨水,溶液再次透明,制成银氨溶液。首先将还原液在常温常压下以10 ml/min的速度滴加到硫酸铜溶液中,同时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待滴加完后继续搅拌30 min,制得含纳米铜的悬浮液;然后将银氨溶液以20 ml/min的速度滴加到悬浮液中,搅拌25 min后,离心(12000r/min),去离子水洗涤2次,再用乙醇洗涤1次,在45 ℃真空干燥2 h,制得壳层厚度为2 nm,粒度为25 nm的银包铜粉。
实施例3
称取8.3 g 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1 L去离子水中,配成浓度为8.3 g/l的水溶液,然后称取25 g CuSO4·5H2O溶于上述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制得0.1M的铜盐溶液;称取34 g 氢氧化钠溶于500 ml去离子水中,加入87 g连二亚硫酸钠,制得1 M的含有氢氧化钠的连二亚硫酸钠还原液;称取17 g硝酸银溶于500 ml去离子水中,加入浓氨水,搅拌使硝酸银水溶液透明,然后加入5M氢氧化钠溶液,搅拌溶液发生沉淀,再加入氨水,溶液再次透明,制成银氨溶液。首先将还原液在常温常压下以10 ml/min的速度滴加到硫酸铜溶液中,同时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待滴加完后继续搅拌30 min,制得含纳米铜的悬浮液;然后将银氨溶液以20 ml/min的速度滴加到悬浮液中,搅拌25 min后,离心(12000r/min),去离子水洗涤2次,再用乙醇洗涤1次,在45 ℃真空干燥2 h,制得壳层厚度为4 nm,粒度为55 nm的银包铜粉。

Claims (8)

1.一锅法制备壳层厚度可控的银包铜纳米粉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由过量的连二亚硫酸钠和氢氧化钠组成的还原液加入到含有表面活性剂明胶的铜源溶液中得到纳米铜粉悬浮液;然后在不分离钝化的条件下将银氨溶液加入到含铜粉的悬浮液中,使少量银离子与铜粉发生置换反应,大部分银离子与多余的还原剂发生还原反应,经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处理后得到银包铜纳米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锅法制备壳层厚度可控的银包铜纳米粉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铜粉悬浮液的制备和银包铜粉的制备过程如下:
(1)铜粉悬浮液的制备:称取一定质量的铜源,溶于含有一定浓度的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中,得到氧化液;称取一定质量的连二亚硫酸盐溶于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制得还原液;将还原液缓慢滴加到氧化液中,在室温下搅拌,滴加完后继续搅拌一段时间,制得紫红色的纳米铜悬浮液;
(2)银包铜粉的制备:称取一定量的硝酸银溶于去离子水中,加入浓氨水,搅拌使硝酸银水溶液透明,然后加入氢氧化钠,搅拌溶液发生沉淀,再加入氨水,溶液再次透明,制成银氨溶液。将银氨溶液缓慢加入铜悬浮液中,反应温度为室温,反应1~0.5h,溶液颜色由紫红色变成灰红色最终变成灰黑色,所得悬浮液经过离心、洗涤、干燥后得到壳层厚度可控的纳米级银包铜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锅法制备壳层厚度可控的银包铜纳米粉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明胶或聚乙烯吡咯烷酮,其水溶液的浓度为8.3g/l~16.7g/l。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锅法制备壳层厚度可控的纳米级银包铜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原剂为连二亚硫酸钠,其水溶液的浓度为0.8mol/L~1.2mol/L。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锅法制备壳层厚度可控的银包铜纳米粉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源为硫酸铜、乙酸铜和硝酸铜,其水溶液的浓度为0.03mol/L~0.1mol/L,铜源与还原剂的摩尔比为1:4~1: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锅法制备壳层厚度可控的银包铜纳米粉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银氨的浓度为0.2mol/L~0.5mol/L,铜源与银氨的摩尔比为1:1~4: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锅法制备壳层厚度可控的银包铜纳米粉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还原液缓慢滴加到氧化液后,在室温下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滴加完后继续搅拌反应0.5~1h。
8.一种壳层厚度可控的银包铜纳米粉,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制成,所述的银包铜纳米粉为包覆型核壳结构,核层为铜,壳层为银,且壳层厚度为2~4nm粒径为25~55nm之间。
CN201510292458.3A 2015-06-01 2015-06-01 一锅法制备壳层厚度可控的银包铜纳米粉体的方法 Active CN1049990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92458.3A CN104999076B (zh) 2015-06-01 2015-06-01 一锅法制备壳层厚度可控的银包铜纳米粉体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92458.3A CN104999076B (zh) 2015-06-01 2015-06-01 一锅法制备壳层厚度可控的银包铜纳米粉体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99076A true CN104999076A (zh) 2015-10-28
CN104999076B CN104999076B (zh) 2017-11-17

Family

ID=54372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92458.3A Active CN104999076B (zh) 2015-06-01 2015-06-01 一锅法制备壳层厚度可控的银包铜纳米粉体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99076B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55538A (zh) * 2016-04-08 2016-08-17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纳米银包铜粉、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903980A (zh) * 2016-05-16 2016-08-31 深圳市微纳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 铜纳米粉及其制备方法,银包铜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96916A (zh) * 2017-05-14 2017-08-29 蒋春霞 一种银包铜粉的制备方法
CN107987747A (zh) * 2017-12-22 2018-05-04 有研粉末新材料(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银包铜粉协同片状银粉导电胶的制备方法
CN108176849A (zh) * 2017-12-12 2018-06-19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银包覆铜纳米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147985A (zh) * 2018-08-30 2019-01-04 郑州纳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石墨烯与银包铜纳米粒子的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170650A (zh) * 2019-06-06 2019-08-27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制备高致密性且包覆完全的银包铜粉的方法
CN112371993A (zh) * 2020-10-16 2021-02-19 湖南诺尔得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银粉的制备方法
CN112371992A (zh) * 2020-10-16 2021-02-19 湖南诺尔得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核壳结构银粉的制备方法
CN113976881A (zh) * 2021-11-01 2022-01-28 南通天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锅内合成导电浆料用高振实银包铜粉的制备方法
CN114272863A (zh) * 2021-12-24 2022-04-05 浙江亚通焊材有限公司 一种核壳结构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14905038A (zh) * 2022-04-02 2022-08-16 刘勤华 一种纳米多面球体结构银包铜复合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16060610A (zh) * 2023-03-07 2023-05-05 东方电气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银包铜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4246A (zh) * 2006-02-24 2007-08-29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核-壳结构金属纳米颗粒及其制造方法
CN101337277A (zh) * 2008-06-18 2009-01-07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制备金属铜纳米粒子的方法
CN101428345A (zh) * 2007-11-09 2009-05-13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一种超细钼粉或超细钨粉表面包覆金属铜的制备方法
JP4660701B2 (ja) * 2004-12-03 2011-03-30 Dowa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銀被覆銅粉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導電ペースト
CN102145386A (zh) * 2011-05-06 2011-08-10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金属表面包覆纳米镍的制备方法
CN103128308A (zh) * 2013-03-06 2013-06-05 东南大学 一锅法制备致密银包铜粉的方法
JP5394084B2 (ja) * 2009-01-28 2014-01-22 Jx日鉱日石金属株式会社 銀メッキ銅微粉及び銀メッキ銅微粉を用いて製造した導電ペースト並びに銀メッキ銅微粉の製造方法
CN103752842A (zh) * 2013-11-11 2014-04-30 南京工业大学 置换与化学沉积复合法制备纳米银包铜粉末
CN104646663A (zh) * 2014-12-11 2015-05-27 薛世君 一种银铜包覆粉末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60701B2 (ja) * 2004-12-03 2011-03-30 Dowa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銀被覆銅粉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導電ペースト
CN101024246A (zh) * 2006-02-24 2007-08-29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核-壳结构金属纳米颗粒及其制造方法
CN101428345A (zh) * 2007-11-09 2009-05-13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一种超细钼粉或超细钨粉表面包覆金属铜的制备方法
CN101337277A (zh) * 2008-06-18 2009-01-07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制备金属铜纳米粒子的方法
JP5394084B2 (ja) * 2009-01-28 2014-01-22 Jx日鉱日石金属株式会社 銀メッキ銅微粉及び銀メッキ銅微粉を用いて製造した導電ペースト並びに銀メッキ銅微粉の製造方法
CN102145386A (zh) * 2011-05-06 2011-08-10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金属表面包覆纳米镍的制备方法
CN103128308A (zh) * 2013-03-06 2013-06-05 东南大学 一锅法制备致密银包铜粉的方法
CN103752842A (zh) * 2013-11-11 2014-04-30 南京工业大学 置换与化学沉积复合法制备纳米银包铜粉末
CN104646663A (zh) * 2014-12-11 2015-05-27 薛世君 一种银铜包覆粉末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55538A (zh) * 2016-04-08 2016-08-17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纳米银包铜粉、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903980A (zh) * 2016-05-16 2016-08-31 深圳市微纳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 铜纳米粉及其制备方法,银包铜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96916A (zh) * 2017-05-14 2017-08-29 蒋春霞 一种银包铜粉的制备方法
CN107096916B (zh) * 2017-05-14 2019-01-22 嘉兴市南湖区翊轩塑料五金厂(普通合伙) 一种银包铜粉的制备方法
CN108176849A (zh) * 2017-12-12 2018-06-19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银包覆铜纳米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987747A (zh) * 2017-12-22 2018-05-04 有研粉末新材料(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银包铜粉协同片状银粉导电胶的制备方法
CN109147985A (zh) * 2018-08-30 2019-01-04 郑州纳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石墨烯与银包铜纳米粒子的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170650A (zh) * 2019-06-06 2019-08-27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制备高致密性且包覆完全的银包铜粉的方法
CN112371993A (zh) * 2020-10-16 2021-02-19 湖南诺尔得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银粉的制备方法
CN112371992A (zh) * 2020-10-16 2021-02-19 湖南诺尔得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核壳结构银粉的制备方法
CN113976881A (zh) * 2021-11-01 2022-01-28 南通天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锅内合成导电浆料用高振实银包铜粉的制备方法
CN113976881B (zh) * 2021-11-01 2024-03-08 南通天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锅内合成导电浆料用高振实银包铜粉的制备方法
CN114272863A (zh) * 2021-12-24 2022-04-05 浙江亚通焊材有限公司 一种核壳结构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14905038A (zh) * 2022-04-02 2022-08-16 刘勤华 一种纳米多面球体结构银包铜复合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05038B (zh) * 2022-04-02 2024-01-05 刘勤华 一种纳米多面球体结构银包铜复合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16060610A (zh) * 2023-03-07 2023-05-05 东方电气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银包铜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6060610B (zh) * 2023-03-07 2023-10-20 东方电气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银包铜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99076B (zh) 2017-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99076A (zh) 一锅法制备壳层厚度可控的银包铜纳米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28308B (zh) 一锅法制备致密银包铜粉的方法
CN105598467B (zh)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耐高温银包镍包铜导电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6148926B (zh) 银包铜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58292B (zh) 一种碳纳米管/铜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2161104A (zh) 一种铜银复合粉的制备方法
CN106583712B (zh) 一种银包铜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7498064A (zh) 一种中高温电子浆料用超细铜‑银核壳复合粉的制备方法
CN102732863B (zh) 一种磁场辅助石墨型碳材料化学镀磁性金属的制备方法
CN108103485A (zh) 一种在石墨烯表面包覆金属铜或镍的制备方法
CN102407329B (zh) 一种镍-银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CN102554264B (zh) 导电浆料用银钯合金粉的制备方法
CN112853409B (zh) 一种含银镀液及泡沫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965010A (zh) 一种镀银铜粉的制备方法
CN105063580A (zh) 一种电磁屏蔽材料导电橡胶用镍包覆石墨粉的制备方法
CN103352132A (zh) 一种铜镍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铜镍纳米线
CN105268990A (zh) 一种超声分散处理惰性气氛保护制备超细银粉的方法
CN107723501A (zh) 一种TiB2颗粒和碳纳米管混合增强的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5764294B2 (ja) 銀被覆ニッケル粉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0381235C (zh) 一种镍磷合金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Wang 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diamond cores coated with a thin Ni–Zn–P alloy film
CN104988476A (zh) 一种金刚石微粉表面镀覆纳米银的方法
CN107177839A (zh) 一种在TiB2颗粒表面镀铜的方法
ZHAI et al. A novel and facile wet-chemical method for synthesis of silver microwires
CN107243630A (zh) 一种Ti3SiC2/Ag复合导电粉体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372, Jinpeng Street, Sandun Town, Xihu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310030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Yatong New Materials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30 Sandun Industrial Zone, Xihu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ASIA GENERAL SOLDERING & BRAZING MATERIAL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