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81639A - 电磁阀 - Google Patents

电磁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81639A
CN104981639A CN201480007943.5A CN201480007943A CN104981639A CN 104981639 A CN104981639 A CN 104981639A CN 201480007943 A CN201480007943 A CN 201480007943A CN 104981639 A CN104981639 A CN 1049816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flow path
pilot
pressure chamber
soleno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794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81639B (zh
Inventor
镰仓亮介
近松聪
萩平慎一
稻垣泰弘
小林義史
森俊广
安部友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B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yab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yaba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yaba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9816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816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816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816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1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 F16K31/4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by means of electrically-actuated members in the supply or discharge conduits of the fluid mo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4Special valve constructions;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throttling passa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44Means on or in the damper for manual or non-automatic adjustment; such means combined with temperature correction
    • F16F9/46Means on or in the damper for manual or non-automatic adjustment; such means combined with temperature correction allowing control from a distance, i.e. location of means for control input being remote from site of valves, e.g. on damper external wall
    • F16F9/465Means on or in the damper for manual or non-automatic adjustment; such means combined with temperature correction allowing control from a distance, i.e. location of means for control input being remote from site of valves, e.g. on damper external wall using servo control, the servo pressure being created by the flow of damping fluid, e.g. controlling pressure in a chamber downstream of a pilot passag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50Special means providing automatic damping adjustment, i.e. self-adjustment of damping by particular sliding movements of a valve element, other than flexions or displacement of valve discs; Special means providing self-adjustment of spring characteristic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6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agnet, e.g. diaphragm valves, cutting off by means of a liquid
    • F16K31/0686Braking, pressure equilibration, shock absorbing
    • F16K31/0693Pressure equilibration of the arma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 Details Of Valves (AREA)

Abstract

电磁阀包括:阀座,其设于主流路的中途;主阀芯,其用于打开或关闭主流路;先导流路,其是自主流路分支出来的;节流孔,其设于先导流路;背压室,其连接在先导流路的比节流孔靠下游的位置,利用内部压力向关闭主阀芯的方向对主阀芯施力;先导阀,其配置在先导流路的比先导流路与背压室相连接的连接点靠下游的位置,用于控制背压室内的压力;螺线管,其用于调节先导阀的开阀压力;以及第二节流孔,其设在背压室与先导阀之间。

Description

电磁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阀。
背景技术
已知在用于使安装在车辆的车身与车轴之间的缓冲器的阻尼力可变的可变阻尼阀使用电磁阀。在日本JP2009-222136A中公开了一种这样的电磁阀。电磁阀包括:环状阀座,其设于自缓冲器的缸体通往贮存器的主流路的中途;主阀芯,其离开环状阀座或落位于环状阀座来打开或关闭主流路;先导流路,其是自主流路分支出来的;节流孔,其设于先导流路的中途;背压室,其设于主阀芯的与阀座所在侧相反的一侧即背面侧;先导阀,其设于先导流路的下游;以及螺线管,其用于调节先导阀的开阀压力。
先导流路的比节流孔靠下游的位置的二次压力被导入到背压室,主阀芯被该二次压力推压。先导阀设于比背压室靠下游的位置,因此在利用螺线管的推力调节先导阀的开阀压力时,被引导向背压室的二次压力被控制为先导阀的开阀压力。
在主阀芯的背面作用有二次压力,力作用于主阀芯被推压于阀座侧的方向。在主阀芯的正面自主流路的上游作用有压力,力作用于主阀芯发生挠曲而离开阀座的方向。因此,在因主流路的上游侧的压力而使主阀芯离开阀座的力超过因二次压力而将主阀芯推压向阀座的力时,主阀芯开阀。
即,能够通过控制二次压力来调节主阀芯的开阀压力。因而,电磁阀能够通过利用螺线管调节先导阀的开阀压力来使对经过主流路的液体的流动施加的阻力变化,能够使缓冲器产生期望的阻尼力。
发明内容
所述以往的电磁阀具备向打开先导流路的方向对先导阀施力的弹簧。螺线管对先导阀施加关闭先导流路的方向的推力。即,通过调节向螺线管施加的电流量来调节先导阀的开阀压力。
对于电磁阀,在先导阀开阀时,先导流路的上游侧的压力向贮存器逸出。由此,背压室被控制为先导阀的开阀压力。然而,先导阀自闭阀状态开阀时发生延迟,因此背压室内的压力在一瞬间上升至超过先导阀的开阀压力。之后,在先导阀开阀而压力逸出时,背压室内的压力下降至开阀压力。
这样,因先导阀开阀时的背压室内的压力的急剧变动而导致主阀芯的主流路的开度也发生骤变,因此缓冲器所产生的阻尼力发生骤变。由此,有可能导致车身产生振动、车厢内产生异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缓和阻尼力的骤变的电磁阀。
根据本发明的某一技术方案,电磁阀包括:阀座,其设于主流路的中途;主阀芯,其离开阀座或落位于阀座来打开或关闭主流路;先导流路,其是自主流路分支出来的;节流孔,其设于先导流路的中途;背压室,其连接在先导流路的比节流孔靠下游的位置,利用内部压力向关闭主阀芯的方向对主阀芯施力;先导阀,其配置在先导流路的比先导流路与背压室相连接的连接点靠下游的位置,用于控制背压室内的压力;螺线管,其用于调节先导阀的开阀压力;以及第二节流孔,其设在背压室与先导阀之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阀的剖视图。
图2是应用了图1中的电磁阀的缓冲器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向螺线管供给的供给电流与应用了电磁阀的缓冲器的阻尼力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电磁阀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首先,说明第1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电磁阀V1的剖视图。电磁阀V1包括:阀座2,其设于主流路1的中途;叶片阀3,其呈环状,为主阀芯,离开阀座2或落位于阀座2从而打开或关闭主流路1;先导流路4,其是自主流路1分支出来的;节流孔5,其设于先导流路4的中途;背压室P,其连接于先导流路4的比节流孔5靠下游的位置,用于利用内部压力向关闭叶片阀3的方向对叶片阀3施力;先导阀6,其配置在先导流路4的比先导流路4与背压室P相连接的连接点靠下游的位置,用于控制背压室P内的压力;螺线管Sol,其用于调节先导阀6的开阀压力;以及第二节流孔7,其设于自背压室P至先导阀6的区间。
图2是应用了图1中的电磁阀V1的缓冲器D的剖视图。缓冲器D主要对在伸缩时经过主流路1的流体施加阻力从而产生阻尼力。
缓冲器D包括:缸体10;活塞11,其以滑动自如的方式插入到缸体10内;杆12,其以移动自如的方式插入到缸体10内,并且与活塞11相连结;在缸体10内利用活塞11而划分形成的杆侧室13和活塞侧室14;管16,其用于覆盖缸体10的外周并在该管16与缸体10之间形成排出通路15;以及外筒18,其用于覆盖管16的外周并在该外筒18与管16之间形成贮存器17。
在杆侧室13、活塞侧室14和贮存器17内填充有工作油来作为流体,在贮存器17除填充有工作油之外还填充有气体。其中,对于流体,只要是能够发挥阻尼力的流体,则也可以是除工作油以外的流体。
缓冲器D还包括:吸入通路19,其仅容许工作油自贮存器17向活塞侧室14流动;以及活塞通路20,其设于活塞11,仅容许工作油自活塞侧室14向杆侧室13流动。排出通路15将杆侧室13与贮存器17连通起来。电磁阀V1以主流路1与排出通路15相连接的方式设于排出通路15的中途(图1)。
在缓冲器D进行压缩动作时,活塞11向图2中的下方移动,活塞侧室14被压缩,活塞侧室14内的工作油经由活塞通路20向杆侧室13移动。在压缩动作时,杆12进入到缸体10内,因此在缸体10内与杆进入体积对应的量的工作油过剩。因此,过剩量的工作油被自缸体10压出而经由排出通路15向贮存器17排出。缓冲器D通过利用电磁阀V1对经过排出通路15向贮存器17移动的工作油的流动施加阻力,而使缸体10内的压力上升,从而发挥压缩侧阻尼力。
在缓冲器D进行伸长动作时,活塞11向图2中的上方移动,杆侧室13被压缩,杆侧室13内的工作油经由排出通路15向贮存器17移动。在伸长动作时,活塞11向上方移动,活塞侧室14的容积扩大。因此,自贮存器17经由吸入通路19供给与该容积的扩大量对应的量的工作油。缓冲器D通过利用电磁阀V1对经过排出通路15向贮存器17移动的工作油的流动施加阻力,而使杆侧室13内的压力上升,从而发挥伸长侧阻尼力。
缓冲器D在伸缩动作时必定自缸体10内经由排出通路15向贮存器17排出工作油。即,缓冲器D是工作油按照活塞侧室14、杆侧室13、贮存器17的顺序以单向流动的方式循环的单向流动式缓冲器,伸长侧和压缩侧这两侧的阻尼力由单一的电磁阀V1产生。
另外,在将杆12的截面积设定为活塞11的截面积的二分之一时,若是振幅相同则能够使从缸体10内排出的工作油量在伸长侧和压缩侧这两侧相等,因此电磁阀V1对流动施加的阻力恒定,若如此则能够将伸长侧的阻尼力和压缩侧的阻尼力设定为相同的值。
电磁阀V1包括:座构件21,其配合于在管16的开口部设置的套筒16a,具有主流路1、环状的阀座2以及节流孔5;叶片阀3,其为主阀芯,安装于座构件21的外周,离开阀座2或落位于阀座2;阀壳22,其为中空状,与座构件21相连结;先导阀6,其以在轴线方向上移动自如的方式插入到阀壳22内;螺线管Sol,其用于对先导阀6的先导阀芯38施加推力;以及主滑阀23,其以滑动自如的方式安装于阀壳22的外周,与叶片阀3的背面即图1中的右表面相抵接,在叶片阀3的背面侧划分形成背压室P。在阀壳22的内部与座构件21形成有先导流路4。
座构件21包括:大径的基部21a,其配合于套筒16a内;轴部21b,其自基部21a向图1中的右方突出;中空部21c,其形成为沿轴线方向贯穿基部21a和轴部21b,用于形成先导流路4的一部分;第二节流孔7,其在轴部21b的外周面开口,连通至中空部21c;节流孔5,其设在中空部21c的中途且是设在比第二节流孔7的连接点靠上游的排出通路15侧;主流路1,其包括多个自图1中的左端向右端贯穿基部21a的油口;以及阀座2,其为环状,设于基部21a的图1中的右端且是设在主流路1的出口。
主流路1贯穿了基部21a。主流路1的位于基部21a的图1中的左端侧的开口经由由管16形成的排出通路15与杆侧室13内相连通。主流路1的位于基部21a的图1中的右端侧的开口与贮存器17相连通。另外,中空部21c的位于图1中的左端侧的开口与主流路1同样地经由排出通路15与杆侧室13内相连通。
另外,在座构件21的基部21a的外周安装有密封圈24。由此,基部21a的外周与套筒16a的内周之间被密封,从而能够防止排出通路15经由基部21a的外周与贮存器17连通。
在座构件21的基部21a的图1中的右端层叠有环状的叶片阀3,该叶片阀3离开阀座2或落位于阀座2,从而打开或关闭主流路1。叶片阀3的内周被基部21a和阀壳22夹持而固定于轴部21b的外周。因而,叶片阀3能够以外周为自由端进行挠曲。在叶片阀3受到自主流路1的上游作用于该叶片阀3的图1中的左表面即正面的压力而发生挠曲时,叶片阀3离开阀座2而打开主流路1。其中,叶片阀3是层叠多张环状板而成的层叠叶片阀,环状板的张数是任意的。并且,在落位于阀座2的环状板的外周设有缺口节流部3a。
阀壳22为筒状,具有由设于中央内周的小径部形成的环状的先导阀座22a。通过将座构件21的轴部21b插入并旋装于阀壳22的比先导阀座22a靠图1中的左方的位置,而将阀壳22与座构件21连结在一起。由此,叶片阀3的内周被阀壳22的图1中的左端和座构件21的基部21a夹持。另外,阀壳22的图1中的左端的外径形成为小径以使得在叶片阀3发生挠曲时不会妨碍叶片阀3的挠曲。
阀壳22的图1中的左端开口部的内径大于轴部21b被旋装的部位的内径,在插入了座构件21的轴部21b时在阀壳22的图1中的左端开口部与座构件21之间形成环状间隙R。在阀壳22的图1中的左端设有沿径向延伸的切槽22e,在阀壳22的左端抵接于叶片阀3时,阀壳22的外周侧经由切槽22e与环状间隙R相连通。环状间隙R还与形成于座构件21的轴部21b的第二节流孔7相连通。其中,切槽22e是形成于阀壳22的图1中的左端的槽,但也可以取代于此而是贯穿阀壳22的孔。
阀壳22在外周设有凸缘22b。凸缘22b配合于筒18b的内周,该筒18b安装于在外筒18的侧部设置的开口18a,该凸缘22b与设于筒18b的内周的台阶部18c相抵接。另外,筒18b在端部外周设有螺纹部(未标注附图标记)。内置有螺线管Sol的有底筒状的壳体25旋装于筒18b。通过将壳体25旋装于筒18b,而将阀壳22的凸缘22b固定于筒18b,旋装于阀壳22的座构件21也被固定于筒18b内的预定的位置。
另外,利用安装于座构件21的外周的密封圈24对套筒16a与座构件21之间进行密封,因此座构件21的基部21a以与套筒16a之间具有间隙的方式插入到套筒16a内。由此,即使筒18b与套筒16a之间存在轴心的错位,也能够容易地将阀壳22的凸缘22b配合于筒18b。
阀壳22具有连通内外的透孔22c,该透孔22c沿径向设于比凸缘22b和先导阀座22a靠图1中的右方的位置。在比透孔22c靠图1中的右方的外周设有供筒状的故障阀26的故障阀芯42以滑动自如的方式安装的凸缘状的滑动接触部22d。在凸缘22b设有沿轴线方向贯穿的透孔22f,使凸缘22b的图1中的右侧的空间与左侧的贮存器17相连通。
阀壳22内经由设于座构件21的中空部21c与排出通路15相连通,经由排出通路15与杆侧室13相连通。阀壳22内经由透孔22c和透孔22f与贮存器17相连通。即,阀壳22通过与座构件21的中空部21c相配合而形成自主流路1分支出来的用于连通杆侧室13与贮存器17之间的先导流路4。
在阀壳22的比凸缘22b靠图1中的左方的外周以滑动自如的方式安装有在外周具有凸缘23a的筒状的主滑阀23。在主滑阀23的凸缘23a与凸缘22b之间安装有作为施力机构的弹簧27。弹簧27朝向图1中的左方的叶片阀3对主滑阀23施力,使主滑阀23抵接于叶片阀3的背面即图1中的右表面。其中,施力机构除了可以使用螺旋弹簧、碟形弹簧这样的各种弹簧之外,还可以使用橡胶等那样的在被压缩时发挥反弹力的弹性体。
在主滑阀23抵接于叶片阀3的背面的状态下,利用主滑阀23在叶片阀3的背面划分形成背压室P。背压室P经由所述切槽22e、环状间隙R以及第二节流孔7与先导流路4的中空部21c相连通。这些切槽22e、环状间隙R以及第二节流孔7构成了连络流路Pr。先导流路4内的压力经由连络流路Pr传播至背压室P。在连络流路Pr设有第二节流孔7,因此即使在先导流路4内存在急剧的压力变动时,该压力变动也难以传播至背压室P。
另外,也可以将切槽22e作为第二节流孔来发挥作用。在该情况下,只要在座构件21设置用于连通环状间隙R和中空部21c之间的单纯的孔即可。另外,设置环状间隙R的目的在于即使第二节流孔7与切槽22e彼此在径向上不相对也使第二节流孔7与切槽22e之间可靠地连通,但若第二节流孔7与切槽22e彼此在径向上相对,则也可以省略环状间隙R。
在叶片阀3的背面除作用有对主滑阀23施力的弹簧27的作用力以外,还作用有背压室P的内部压力,叶片阀3被朝向阀座2施力。即,在缓冲器D进行伸缩动作的情况下,杆侧室13内的压力经由主流路1自正面侧作用于叶片阀3,并且背压室P的内部压力和弹簧27的作用力自背面侧作用于叶片阀3。
此时,在因杆侧室13内的压力而使叶片阀3的外周欲向图1中的右方挠曲的力克服叶片阀3自身的挠曲刚性、背压室P的内部压力乘以叶片阀3的承受该内部压力的受压面积而得到的力以及弹簧27的作用力相加得到的合力时,弹簧27被压缩,主滑阀23自基部21a后退,叶片阀3发生挠曲,主流路1被打开。
壳体25包括:筒部25a;底部25b,其被铆接固定于筒部25a的开口端;以及止挡件25c,其为环状,固定于筒部25a的内周侧,用于保持螺线管Sol的卷绕有绕线28的螺线卷绕筒29。利用止挡件25c和筒18b的台阶部18c夹持阀壳22的凸缘22b和非磁性体的间隔件35。由此,将阀壳22和座构件21固定于缓冲器D。另外,在凸缘22b设有透孔22f,因此能够维持先导流路4与贮存器17之间的连通。
螺线管Sol包括:壳体25,其为有底筒状;螺线卷绕筒29,其为环状,卷绕有绕线28,固定于壳体25的底部;第一固定铁芯30,其为有底筒状,配合安装于螺线卷绕筒29的内周;第二固定铁芯31,其为筒状,配合安装于螺线卷绕筒29的内周;非磁性体的环状件32,其配合安装于螺线卷绕筒29的内周,安装在第一固定铁芯30与第二固定铁芯31之间;可动铁芯33,其为有底筒状,配置在第一固定铁芯30的内周侧;以及故障阀26,其为筒状,以滑动自如的方式安装于阀壳22的滑动接触部22d的外周,还可作为可动铁芯发挥作用。
有底筒状的可动铁芯33以筒的开口端侧朝向第一固定铁芯30的内侧的方式滑动自如地插入到第一固定铁芯30的内周。可动铁芯33的尺寸被设定为:即使可动铁芯33进入第一固定铁芯30内直到与设于第一固定铁芯30的底部的非磁性体的垫圈34抵接,可动铁芯33的图1中的左方的底部侧面也与第二固定铁芯31的内周相对或配置地非常靠近。在可动铁芯33的筒设有沿轴线方向形成的通孔33a,由第一固定铁芯30和可动铁芯33分隔开的空间经由通孔33a连通。
在可动铁芯33与第一固定铁芯30之间安装有弹簧36。在弹簧36的作用下可动铁芯33被朝向离开第一固定铁芯30的方向施加推力。弹簧36支承于在弹簧力调整螺钉37的前端设置的弹簧支架37a,该弹簧力调整螺钉37的图1中的右端螺纹结合于第一固定铁芯30的轴心部。通过使弹簧力调整螺钉37相对于第一固定铁芯30前进或后退,能够使弹簧36的支承位置在图1中的左右方向上变化。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壳体25的底部25b铆接固定于筒部25a的开口端之后,无法进行弹簧力调整螺钉37的操作,但也可以通过将底部25b以能够相对于筒部25a装卸的固定方法固定于筒部25a,从而在将底部25b固定于筒部25a之后也能够进行弹簧力调整螺钉37的操作。
第二固定铁芯31为筒状,第二固定铁芯31的靠第一固定铁芯30侧的开口端以朝向第一固定铁芯30侧去直径逐渐变小的方式形成为锥形。由此,在向绕线28通电时产生的磁通量集中于第二固定铁芯31的右端内周侧。安装在第二固定铁芯31与第一固定铁芯30之间的非磁性体的环状件32的图1中的左端的形状呈与第二固定铁芯31的锥形的端部相吻合的形状。
在螺线管Sol中,磁路由第一固定铁芯30、可动铁芯33和第二固定铁芯31形成。在绕线28励磁时,配置在靠近第一固定铁芯30的位置的可动铁芯33被吸引向第二固定铁芯31侧,朝向图1中的左侧的推力作用于可动铁芯33。
可动铁芯33的底部与先导阀6的先导阀芯38相抵接,以将弹簧36的推力传递至先导阀芯38。在螺线管Sol励磁时,朝向图1中的左侧的方向的推力经由被吸引的可动铁芯33施加于先导阀芯38。另外,通过采用合成树脂等来形成垫圈34,能够抑制在可动铁芯33碰撞时产生冲击、声音。
先导阀芯38包括:大径部38a,其与阀壳22的图1中的右端内周滑动接触;以及小径部38b,其为圆柱状,自大径部38a的左端开始延伸,与阀壳22的透孔22c相对。先导阀芯38是通过使小径部38b的图1中的左端外周离开设于阀壳22的内周的先导阀座22a或落位于该先导阀座22a来打开或关闭先导流路4的平阀。小径部38b与阀壳22的内周之间具有间隙,因此先导阀芯38不会堵塞透孔22c。
在先导阀芯38的大径部38a的左端与阀壳22的先导阀座22a的外周侧之间安装有弹簧40。弹簧40向使先导阀芯38远离先导阀座22a、使先导流路4的流路面积最大的方向发挥推力。
先导阀芯38被弹簧36和弹簧40夹持,在先导阀芯38与弹簧36之间隔有可动铁芯33。在弹簧40的作用下朝向使先导流路4的流路面积最大的方向的推力作用于先导阀芯38,并且在弹簧36的作用下朝向使先导流路4的流路面积减小的方向的推力借助可动铁芯33作用于先导阀芯38。
在未对螺线管Sol的绕线28通电的状态下,弹簧40的推力为弹簧36的推力以上,可动铁芯33被推入到第一固定铁芯30内,直到与垫圈34抵接。由此,先导阀芯38自先导阀座22a后退至先导流路4的流路面积为最大的位置。在对螺线管Sol的绕线28通电的状态下,可动铁芯33被吸引,先导阀芯38克服弹簧40的作用力而落位于先导阀座22a。即,通过调节向螺线管Sol通入的通电量,能够调节施加于先导阀芯38的推力,从而能够控制先导阀6的开阀压力。
先导阀6包括:先导阀座22a;先导阀芯38,其离开先导阀座22a或落位于先导阀座22a;以及弹簧36、弹簧40,它们用于夹持先导阀芯38。先导阀6设在先导流路4的比第二节流孔7与中空部21c相交的部位靠下游的位置,该相交的部位是先导流路4与背压室P相连接的连接点。
弹簧40和弹簧36串联配置,因此在利用弹簧力调整螺钉37调节弹簧36的支承位置时,不仅能够改变弹簧36的压缩状态下的长度即压缩长度,还能够调节弹簧40的压缩长度。即,能够调节弹簧36、40施加于先导阀芯38的初始负载。通过调节初始负载,能够调整先导阀6相对于向螺线管Sol供给的供给电流量的开阀压力。对于初始负载的调节,只要是能够沿轴线方向调节弹簧36的支承位置的结构,则也可以采用除弹簧力调整螺钉37以外的结构。
螺线管Sol的第二固定铁芯31相对于螺线卷绕筒29向图1中的左方突出。在第二固定铁芯31的左端外周配合有间隔件35。间隔件35为筒状,在右端内周具有凸缘35a。凸缘35a的内周配合于第二固定铁芯31的外周。间隔件35还配合于在外筒18设置的筒18b的内周。间隔件35与筒18b之间被安装于间隔件35的外周的密封圈41密封。
故障阀26包括:故障阀芯42,其以滑动自如的方式安装于阀壳22的滑动接触部22d的外周;以及弹簧43,其安装在故障阀芯42与间隔件35的凸缘35a之间。
故障阀芯42为筒状,包括:凸缘42a,其设于故障阀芯42的外周侧;环状突起42b,其与阀壳22的凸缘22b的图1中的右端面相对;节流通路42c,其用于连通故障阀芯42的内周与外周;以及通孔42d,其自图1中的右端开口,与节流通路42c相连通。在凸缘42a与间隔件35的凸缘35a之间安装有弹簧43,在弹簧43的作用下故障阀芯42始终被朝向阀壳22的凸缘22b侧施加推力。
故障阀芯42的右端与第二固定铁芯31的左端相对,磁路由第二固定铁芯31、故障阀芯42、阀壳22、筒18b和壳体25形成。如所述那样,在绕线28励磁时,故障阀芯42被吸引向第二固定铁芯31,故障阀芯42被作用有朝向图1中的右侧的推力。在向螺线管Sol供给的供给电流超过预定值I1时,利用螺线管Sol而作用于故障阀芯42的推力超过弹簧43的推力。由此,故障阀芯42抵接于第二固定铁芯31,先导流路4被以最大程度打开。
在向螺线管Sol供给的供给电流为预定值I1以下的情况下,利用螺线管Sol而作用于故障阀芯42的推力低于弹簧43的推力。由此,故障阀芯42移动至使环状突起42b与阀壳22的凸缘22b相抵接的故障位置,先导流路4的流路面积被限制。在故障位置处,故障阀芯42的节流通路42c与先导流路4相对,先导流路4仅经由节流通路42c连通。因此,先导流路4的流路面积被限制为节流通路42c的流路面积。
因而,在向螺线管Sol供给的供给电流超过预定值I1的情况下,故障阀26移动至打开先导流路4的打开位置,在向螺线管Sol供给的供给电流为预定值I1以下的情况下,故障阀26移动至先导流路4仅经由节流通路42c连通的故障位置。
另外,即使故障阀芯42紧贴于第二固定铁芯31,通孔42d也不会被第二固定铁芯31的端部堵塞,从而保持连通状态。并且,即使故障阀芯42紧贴于第二固定铁芯31,收纳有可动铁芯33的空间也不会被堵塞。由此,先导阀芯38不会被锁定而无法移动。
如图3所示,在能够向螺线管Sol供给电流的正常动作时,向螺线管Sol供给超过预定值I1的电流值I2~电流值I3的范围内的电流,在故障时停止向螺线管Sol供给电流。在向螺线管Sol供给电流值I2~电流值I3的电流的情况下,先导阀6的先导阀芯38在螺线管Sol的推力和弹簧36的作用力的作用下克服弹簧40的作用力而被推压于先导阀座22a。
在先导流路4的上游侧的压力作用于先导阀芯38而使先导阀芯38离开先导阀座22a的力和弹簧40的作用力的合力超过螺线管Sol的推力和弹簧36的作用力的合力时,先导阀6开阀而将先导流路4打开。即,在先导流路4的上游侧的压力达到开阀压力时,先导阀6开阀而将先导流路4打开。
这样,在向螺线管Sol供给超过预定值I1的电流值I2~电流值I3的范围内的电流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利用电流量的调节来调节螺线管Sol的推力,从而调节先导阀6的开阀压力。在先导阀6开阀时,先导流路4的先导阀6的上游侧的压力等于先导阀6的开阀压力,背压室P的压力也被控制为该开阀压力。
如以上那样,在电磁阀V1正常动作的情况下,向螺线管Sol供给超过预定值I1的电流值的范围内的电流即I2~I3的范围内的电流。由此,控制先导阀6的开阀压力,另一方面,故障阀26保持在打开了先导流路4的状态。
相对于此,在故障时,在无法通电的情况下当然不进行电流供给,即使能够向螺线管Sol通电也不进行电流供给。另外,正常动作时的电流值的上限即I3根据螺线管Sol的额定值而设定。而且,正常动作时的电流值的下限不是被设定为故障阀26向故障位置切换的预定值I1,而是被设定为大于预定值I1的电流值I2。这是为了防止出现这样的情况:由于电源电压的变动、干扰而导致向螺线管Sol供给的供给电流变动、电流产生不足等,这导致在希望正常动作的情况下故障阀26切换至故障位置。因而,在预定值I1与正常动作时的下限的电流值I2之间设有能够防止误动作的程度的余量。
接着,说明电磁阀V1的动作。
在电磁阀V1正常动作的情况下,向螺线管Sol供给电流值I2~电流值I3的范围内的电流,从而调节先导阀6的开阀压力。由此,先导流路4的位于节流孔5与先导阀6之间的部分的压力经由第二节流孔7引导至背压室P。
这样,能够通过调节先导阀6的开阀压力来调节背压室P的内部压力,从而调节作用于叶片阀3的背面的压力。因此,能够控制叶片阀3的打开主流路1的开阀压力。
即,利用向螺线管Sol供给的电流量来调节包括叶片阀3和阀座2的主阀的开阀压力。在缓冲器D进行伸长动作时,能够将杆侧室13内的压力控制为包括叶片阀3和阀座2的主阀的开阀压力,在缓冲器D进行压缩动作时,能够将缸体10内的压力控制为包括叶片阀3和阀座2的主阀的开阀压力。
在向螺线管Sol供给的供给电流为电流值I2的情况下,先导阀6的开阀压力最小,主阀的开阀压力也最小。此时,缓冲器D产生最小的弱阻尼力。相反地,在向螺线管Sol供给的供给电流为电流值I3的情况下,先导阀6的开阀压力最大,主阀的开阀压力最大。此时,缓冲器D产生最大的强阻尼力。由此,通过改变向螺线管Sol供给的电流供给量,能够在弱~强之间无级地调节缓冲器D的阻尼力。
电磁阀V1在先导阀6与背压室P之间设有第二节流孔7,因此即使先导阀6的开阀响应产生延迟而使先导流路4的位于节流孔5与先导阀6之间的部分内的压力在一瞬间达到开阀压力以上,第二节流孔7也会阻挡该瞬间的压力上升向背压室P传播。因此,能够抑制对包括叶片阀3和阀座2的主阀的开阀压力施加影响,使叶片阀3的主流路1的开度稳定,防止缓冲器D所产生的阻尼力发生骤变。
若将这样的电磁阀V1用于缓冲器D,则能够抑制车身的振动、异音的产生,因此不会给乘车人带来不适感,能够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度。
此外,先导流路4不经由第二节流孔7仅经由节流孔5连通杆侧室13和贮存器17之间,因此不会使第二节流孔7的阻力叠加于由主阀产生的压力损失。因此,能够抑制缓冲器D的阻尼力的可控性降低。
此外,阀座2的供叶片阀3离开或落位的接触面即图1中的右端面形成为粗糙面。由此,能够防止叶片阀3紧贴在阀座2上,能够容易地打开叶片阀3。因此,即使因先导阀6的开阀延迟而导致背压室P存在稍微的压力变动,也能够缓和主阀的开阀正时的延迟,从而能够进一步缓和缓冲器D的阻尼力骤变。
此外,在电磁阀V1中,通过将与向螺线管Sol供给的供给电流对应的推力施加于先导阀6来控制背压室P的内部压力,能够调节主阀的开阀压力。由此,能够以不依赖于在先导流路4内流动的流量的方式将背压室P的内部压力调节为期望的值,即使在缓冲器D的伸缩速度位于低速区域的情况下,也能够使阻尼力相对于向螺线管Sol供给的供给电流大致线性地变化,能够提高可控性。另外,通过将与向螺线管Sol供给的供给电流对应的推力施加于先导阀6来控制作用于叶片阀3的背面的、背压室P的内部压力,因此能够减小阻尼力的波动。
在故障时,不对螺线管Sol通电,因此先导阀6打开先导流路4,故障阀26将先导流路4的流路面积限制为节流通路42c的流路面积。
在该状态下,在缓冲器D进行伸缩动作时,背压室P的内部压力由节流孔5、第二节流孔7以及节流通路42c的阻力限定。由此,能够预先设定在故障时背压室P的内部压力相对于缓冲器D的伸缩速度的特性,能够任意地设定主阀的开阀压力。
当在正常动作时调节主阀的开阀压力而调节缓冲器D的阻尼力时,使故障阀26位于开阀位置,仅使先导阀6发挥作用,因此能够排除故障阀26的影响而独立地调节先导阀6的开阀压力。另外,在故障时,不利用先导阀6限制先导流路4,仅利用故障阀26限制流路面积。
因此,即使为了校正各产品之间的因公差等导致的偏差,而调节用于对先导阀6的先导阀芯38施加推力的弹簧36、40的初始负载,也不会对故障阀26产生影响。因此,不会对故障时的阻尼力带来影响,因此能够使产品的故障时和正常动作时的偏差消失。
接着,说明第2实施方式。
在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阀V1中,在连接背压室P和先导流路4之间的连络流路Pr的中途设有第二节流孔7,但在本实施方式的电磁阀V2中,如图4所示,将第二节流孔50设在先导流路4的中途且是设在节流孔5与先导阀6之间。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磁阀V2与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阀V1不同的方面,对采用与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阀V1相同的构造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如图4所示,电磁阀V2的座构件51包括:大径的基部51a,其配合于套筒16a内;轴部51b,其自基部51a向图4中的右方突出;中空部51c,其形成为沿轴线方向贯穿基部51a和轴部51b,用于形成先导流路4的一部分;贯通孔51d,其自轴部51b的外周开口,与中空部51c相连通;节流孔5,其设在中空部51c的中途且是设在比贯通孔51d的连接点靠上游的排出通路15侧;主流路1,其包括多个自图4中的左端向右端贯穿基部51a的油口;以及阀座2,其为环状,设在基部51a的图5中的右端且是设在主流路1的出口的外周侧。
在座构件51的轴部51b的图4中的右端的内周旋装有具有第二节流孔50的插塞52。节流孔5与第二节流孔50之间的压力被导入到背压室P。
在从先导阀6进行观察时,在上游侧在先导阀6与杆侧室13之间串联配置有节流孔5和第二节流孔50。在调节先导阀6的开阀压力时,背压室P的内部压力被控制为开阀压力,即使先导阀6与第二节流孔50之间的压力发生骤变,由于在背压室P与先导阀6之间配置有第二节流孔50,也能够抑制该压力的骤变向背压室P传递。
在电磁阀V2中,即使先导阀6的开阀响应产生延迟而使先导流路4的位于第二节流孔50与先导阀6之间的部分内的压力在一瞬间达到开阀压力以上,也能够利用第二节流孔50阻挡先导流路4的位于第二节流孔50与先导阀6之间的部分内的瞬间的压力上升向背压室P传播。由此,包括叶片阀3和阀座2的主阀的开阀压力稳定,叶片阀3的主流路1的开度稳定,因此能够防止缓冲器D所产生的阻尼力发生骤变。
此外,在到先导阀6为止的先导流路4中串联配置有节流孔5和第二节流孔50,因此经过先导流路4的流量减少。由此,能够降低先导流路4的位于第二节流孔50与先导阀6之间的部分内的压力因先导阀6的开阀延迟而产生的压力上升的幅度,与此相应地,能够进一步减小带给主阀的开阀压力的影响。
在将电磁阀V2应用于缓冲器D的情况下,能够缓和缓冲器D的阻尼力的骤变,因此能够抑制车身的振动、异音的产生,不会给乘车人带来不适感,能够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度。
此外,在各电磁阀V1、V2中,主阀的主阀芯是较薄的叶片阀3,因此能够防止电磁阀V1、V2在轴线方向上大型化。其中,主阀芯并不限定于叶片阀,只要能够利用作用于主阀芯的背面的背压室P的内部压力来调节开阀压力,则也可以采用滑阀、提升阀这样的其他形式的阀芯。
此外,故障阀26包括在故障阀26切换至故障位置时与先导流路4相对并限制先导流路4的节流通路42c,因此没有必要使先导流路4另外与设有节流孔的副流路并列,能够简化电磁阀V1的构造。
另外,也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以与先导流路4并列的方式设置具有节流孔的副流路,在故障时,利用故障阀26完全阻断先导流路4,仅使副流路发挥作用,以此来代替设置节流通路42c。
另外,在利用故障阀26限制先导流路4的流路面积时,也可以代替节流通路42c,利用节流件、其他的阀来限制阻力。
此外,也能够省略故障阀26。另外,螺线管Sol只要能够驱动先导阀6即可,因此并不限定于所述的形状、构造以及磁路。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所述实施方式只不过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应用例,其宗旨并不在于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限定为所述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
本申请基于2013年2月15日向日本专利局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2013-027393主张优先权,通过参照将该申请的全部内容引入到本说明书中。

Claims (5)

1.一种电磁阀,其中,
该电磁阀包括:
阀座,其设于主流路的中途;
主阀芯,其离开所述阀座或落位于所述阀座来打开或关闭所述主流路;
先导流路,其是自所述主流路分支出来的;
节流孔,其设于所述先导流路的中途;
背压室,其连接在所述先导流路的比所述节流孔靠下游的位置,利用内部压力向关闭所述主阀芯的方向对所述主阀芯施力;
先导阀,其配置在所述先导流路的比所述先导流路与所述背压室相连接的连接点靠下游的位置,用于控制所述背压室内的压力;
螺线管,其用于调节所述先导阀的开阀压力;以及
第二节流孔,其设在所述背压室与所述先导阀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其中,
所述第二节流孔设在连通所述背压室和所述先导流路之间的连络流路的中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其中,
所述第二节流孔设在所述先导流路的中途且是设在所述背压室的连接点与所述先导阀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其中,
所述阀座的供所述主阀芯落位的接触面形成为粗糙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其中,
所述主阀芯为环状的叶片阀,
该电磁阀还包括:
主滑阀,其为筒状,与所述主阀芯的背面相抵接,在所述主阀芯的背面侧划分形成有所述背压室;以及
施力机构,其用于朝向所述主阀芯对所述主滑阀施力。
CN201480007943.5A 2013-02-15 2014-02-05 电磁阀 Active CN1049816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27393 2013-02-15
JP2013027393A JP6093587B2 (ja) 2013-02-15 2013-02-15 ソレノイドバルブ
PCT/JP2014/052668 WO2014125974A1 (ja) 2013-02-15 2014-02-05 ソレノイドバルブ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81639A true CN104981639A (zh) 2015-10-14
CN104981639B CN104981639B (zh) 2018-04-17

Family

ID=51353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7943.5A Active CN104981639B (zh) 2013-02-15 2014-02-05 电磁阀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458506B2 (zh)
EP (1) EP2957799B1 (zh)
JP (1) JP6093587B2 (zh)
KR (1) KR101756569B1 (zh)
CN (1) CN104981639B (zh)
ES (1) ES2755131T3 (zh)
WO (1) WO201412597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0403A (zh) * 2018-12-17 2019-02-15 成都汉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阀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14667B2 (ja) * 2013-09-17 2017-04-12 Kyb株式会社 減衰弁
JP6101179B2 (ja) * 2013-09-17 2017-03-22 Kyb株式会社 減衰弁
JP6339919B2 (ja) * 2014-10-06 2018-06-06 Kyb株式会社 緩衝器
CN104455584A (zh) * 2014-11-25 2015-03-25 大连大高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主给水止回阀
US10300760B1 (en) 2015-03-18 2019-05-28 Apple Inc. Fully-actuated suspension system
CN105114383B (zh) * 2015-07-30 2018-03-27 河北华北石油荣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深水电磁控制阀
JP6154874B2 (ja) * 2015-10-27 2017-06-28 Kyb株式会社 バルブ
JP7175208B2 (ja) * 2019-01-31 2022-11-18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ガス用電磁弁
JP7266415B2 (ja) * 2019-01-31 2023-04-28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ガス用電磁弁
TWI722441B (zh) * 2019-05-27 2021-03-21 陳旺松 組合式鉸鏈及液壓裝置
KR20220142709A (ko) * 2021-04-15 2022-10-24 한화에어로스페이스 주식회사 방폭 구조를 구비하는 솔레노이드 밸브, 연료 공급 시스템 및 그 제조방법
US20230107524A1 (en) * 2021-10-01 2023-04-06 Beijingwest Industries Co., Ltd. Solenoid assembly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47181A (ja) * 1985-12-19 1987-07-01 Nippon Denso Co Ltd 電磁比例式圧力制御弁
JPH01135936A (ja) * 1987-11-19 1989-05-29 Atsugi Motor Parts Co Ltd 液圧緩衝器
JP2004239344A (ja) * 2003-02-05 2004-08-26 Showa Corp 油圧緩衝器のバルブ装置
EP2103835A1 (en) * 2008-03-17 2009-09-23 Kayaba Industry Co., Ltd. Damping valve
CN101550981A (zh) * 2008-03-31 2009-10-0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衰减力调节式缓冲器
JP2011247371A (ja) * 2010-05-28 2011-12-08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緩衝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03835A (en) * 1936-01-17 1937-12-28 Vapor Car Heating Co Inc Steam heating system
US2573369A (en) * 1946-09-09 1951-10-30 Max E Snoddy Fluid control valve
US3799496A (en) * 1971-04-22 1974-03-26 H Esten Pilot operated control valve
JPS5850132Y2 (ja) * 1975-12-10 1983-11-15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油圧緩衝器
DE3609862A1 (de) * 1986-03-22 1987-10-01 Boge Gmbh Regelbarer stossdaempfer
JPS6448498U (zh) * 1987-09-19 1989-03-24
US5316113A (en) 1987-11-19 1994-05-31 Atsugi Motor Parts Company Ltd.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JP2649091B2 (ja) * 1989-09-05 1997-09-03 株式会社 豊田中央研究所 高圧液体供給装置
JPH03168431A (ja) * 1989-11-28 1991-07-22 Kayaba Ind Co Ltd 油圧緩衝器のバルブ装置
JP2542932Y2 (ja) * 1990-07-26 1997-07-30 株式会社ユニシアジェックス 減衰力可変型液圧緩衝器
US5282645A (en) * 1992-11-25 1994-02-01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Electro-hydraulic pressure regulating valve assembly mounted in a valve boss on a hydraulic damper
JP2594407Y2 (ja) 1993-08-26 1999-04-26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オイルダンパ
KR100204944B1 (ko) * 1995-12-20 1999-06-15 다가야 레이지 감쇠력 조정식 유압 완충기
JP3602252B2 (ja) * 1996-04-03 2004-12-15 東京瓦斯株式会社 圧力変動吸収装置
JPH10259801A (ja) * 1997-03-19 1998-09-29 Seirei Ind Co Ltd 油圧式操作伝達装置
JP4048512B2 (ja) * 1998-03-31 2008-02-2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減衰力調整式油圧緩衝器
JP4147502B2 (ja) * 1998-06-26 2008-09-1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減衰力調整式油圧緩衝器
JP4403475B2 (ja) * 1999-02-26 2010-01-27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JP2001041271A (ja) * 1999-07-28 2001-02-13 Tokico Ltd 油圧緩衝器
JP2001311448A (ja) * 2000-04-28 2001-11-09 Tokico Ltd 減衰力調整式油圧緩衝器
JP2004232764A (ja) * 2003-01-31 2004-08-19 Kayaba Ind Co Ltd パイロット式切換弁
JP4761474B2 (ja) * 2007-09-06 2011-08-31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緩衝器のバルブ構造
EP2251563A4 (en) * 2008-02-13 2015-06-24 Kayaba Industry Co Ltd DAMPING POWER GENERATION MECHANISM FOR FLUID PRESSURE BUFFERS
KR101568042B1 (ko) * 2008-03-31 2015-11-10 가부시끼가이샤 히다치 세이사꾸쇼 감쇠력 조정식 완충기
JP5387841B2 (ja) * 2009-09-30 2014-01-15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減衰力調整式緩衝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47181A (ja) * 1985-12-19 1987-07-01 Nippon Denso Co Ltd 電磁比例式圧力制御弁
JPH01135936A (ja) * 1987-11-19 1989-05-29 Atsugi Motor Parts Co Ltd 液圧緩衝器
JP2004239344A (ja) * 2003-02-05 2004-08-26 Showa Corp 油圧緩衝器のバルブ装置
EP2103835A1 (en) * 2008-03-17 2009-09-23 Kayaba Industry Co., Ltd. Damping valve
CN101550981A (zh) * 2008-03-31 2009-10-0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衰减力调节式缓冲器
JP2011247371A (ja) * 2010-05-28 2011-12-08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緩衝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0403A (zh) * 2018-12-17 2019-02-15 成都汉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阀
CN109340403B (zh) * 2018-12-17 2023-10-20 成都汉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25974A1 (ja) 2014-08-21
EP2957799A1 (en) 2015-12-23
US20160025176A1 (en) 2016-01-28
JP2014156883A (ja) 2014-08-28
EP2957799A4 (en) 2016-11-02
US10458506B2 (en) 2019-10-29
CN104981639B (zh) 2018-04-17
ES2755131T3 (es) 2020-04-21
EP2957799B1 (en) 2019-10-16
KR20150107812A (ko) 2015-09-23
JP6093587B2 (ja) 2017-03-08
KR101756569B1 (ko) 2017-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81639A (zh) 电磁阀
CN105008780A (zh) 电磁阀
CN105008758B (zh) 阻尼阀
CN105190085B (zh) 阻尼阀
US10544852B2 (en) Damping valve and damper
KR101254288B1 (ko) 쇽업소버의 감쇠력 가변 밸브
CN105308352B (zh) 阀装置
KR102011232B1 (ko) 감쇠 밸브 및 완충기
CN105008757A (zh) 阻尼阀
CN103026094B (zh) 缓冲器的阻尼阀
JP6018517B2 (ja) ソレノイドバルブ
JP6059548B2 (ja) ソレノイドバルブ
JP6059549B2 (ja) ソレノイドバルブ
JP7128759B2 (ja) 圧力制御弁
JP2013177976A (ja) 減衰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after: KAYABA INDUST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Kayaba Industry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