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52373A - 显示装置及制造该装置的弯曲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制造该装置的弯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52373A
CN104952373A CN201510145780.3A CN201510145780A CN104952373A CN 104952373 A CN104952373 A CN 104952373A CN 201510145780 A CN201510145780 A CN 201510145780A CN 104952373 A CN104952373 A CN 1049523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display device
sweep
bend
b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4578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52373B (zh
Inventor
李撰雨
金昌镒
梁熙皙
赵昭英
金东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1761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927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52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23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523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23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5Flexible substrates, e.g. plastics, organic film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显示装置及制造该装置的弯曲装置。为了不损伤显示装置的同时弯曲显示装置的一部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弯曲装置利用基台、台架和弯曲部来弯曲显示装置的一部分,所述基台包括用于配置显示装置的安装面,所述台架包括夹钳部,所述夹钳部用于夹住与所述显示装置的弯曲部分连接的所述显示装置的一部分,所述弯曲部用于弯曲及加压所述弯曲部分。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制造该装置的弯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弯曲用于显示影像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弯曲装置及通过该装置制造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显示装置中,作为下一代显示装置备受关注的是柔性显示装置(flexible displaydevice),该装置在如塑料等薄的柔性基板(flexible substrate)上实现像素,具有即使如纸一样折叠或卷起也能显示所希望图像的优点。
柔性显示装置不仅应用在电脑的显示器和电视,还被广泛地应用在个人便携式设备上。于是,正在开展对具有较宽的显示面积的同时,具有减少的体积及重量的柔性显示装置的研究。尤其是,由于有机发光显示器(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OLED)与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不同地无需额外的光源,因此能够实现相对薄的厚度,在这一点上将有机发光显示器制造为柔性显示装置的努力持续不断。
然而,具有如下的问题:目前为止还没有用于根据设计折叠或卷取柔性显示装置的主要结构要素即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曲(bending)装置。
此外,具有如下的问题:当操作人员通过手工方式进行这种显示面板的弯曲工序时,操作人员无法根据设计数值以准确的形状折叠显示面板,并且由于工序效率下降而导致生产效率的下降。
而且,具有如下的问题:根据操作人员对弯曲工序的熟练度,显示面板的质量不均匀。
即,具有如下的问题:通过手工方式弯曲柔性基板时,不易弯曲为使柔性基板的弯曲部分具有所希望的曲率半径。尤其具有如下的问题:对具有柔韧性的柔性基板上施加过分的力量而导致柔性显示器的物理及电损伤。
于是,持续地要求一种如下的弯曲装置。该弯曲装置能够准确地弯曲柔性基板的弯曲部分从而使之具有所希望的曲率半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柔性显示装置所受的物理及电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以往的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技术课题是提供一种弯曲装置,该装置能够在不损伤显示面板的情况下弯曲显示装置的一部分。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技术课题是提供一种弯曲装置,该装置能够弯曲显示面板的一部分,从而减小显示装置的边框(bezel)宽度。
此外,本发明的发明人发明了新结构的弯曲装置,该装置能够弯曲基板,从而使基板的弯曲部分具有所希望的曲率半径,并且最大限度地减少柔性显示装置所受的物理及电损伤。
于是,本发明的另一技术课题是提供一种弯曲装置,该装置能够易于弯曲基板。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技术课题是提供一种弯曲装置,该装置能够对基板的弯曲部分进行弯曲使之具有所希望的曲率半径。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技术课题是提供一种弯曲装置,该装置能够在最大限度地减少柔性显示装置的物理及电损伤的同时,实现边缘弯曲的柔性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要解决的课题并不局限于所提及的课题,对于未提及的其他课题,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下面的记载应能清楚地理解。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弯曲装置,包括:基台,包括用于配置显示装置的安装面;台架,用于夹住与所述显示装置的弯曲部分连接的所述显示装置的一部分;及弯曲部,用于弯曲及加压所述弯曲部分。此外,所述基台或所述弯曲部构成为能够彼此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弯曲部可包括:突出部,向台架方向突出,用于弯曲及加压弯曲部分;及突出部移动装置,用于使突出部移动至配置于所述安装面的显示装置的弯曲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所述突出部可包括:支撑面,由具有曲率的形状构成,用于与弯曲部分相接并弯曲弯曲部分;及加压面,用于对弯曲部分施加压力。
根据本发明的特征,所述弯曲部可进一步包括:垫部件,结合于加压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弯曲部可进一步包括:接触部件,与第一基板及至少一个面板驱动部中的至少一个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接触部件可构成为在弯曲第一基板的状态下对第一基板进行加压。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接触部件可构成为能够沿垂直于基台的移动方向的方向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当显示装置包括多个面板驱动部时,接触部件可构成为移动至所述多个面板驱动部之间,并将多个面板驱动部向彼此不同的方向分离。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接触部件可进一步包括:用于加压第一基板的加压面及结合于加压面的垫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台架可进一步包括夹钳部,通过使夹住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夹钳部移动,来在弯曲部分上形成曲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夹钳部可包括:第一夹钳,用于支撑显示装置的一部分;及第二夹钳,用于向第一夹钳移动,并夹住显示装置的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夹钳部可进一步包括:垫部件,结合在第一夹钳及第二夹钳的彼此相对的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基台通过使被台架夹住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向与弯曲部邻近的方向移动,来在弯曲部分上形成曲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基台可包括:固定装置,用于固定配置在安装面的显示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固定装置可由与显示装置的形状对应的槽部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固定装置可包括:在基台上形成的至少一个吸气孔;及用于从吸气孔中吸入空气的吸入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可进一步包括:位置检查部,用于检查显示装置在安装面上的配置。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具有弯曲部分;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彼此相对;第一面板驱动部,附着在第一基板的末端;及第二面板驱动部,附着在第二基板的末端。所述第一基板通过如下方式构成为弯曲的结构:弯曲装置移动至所述第一面板驱动部及所述第二面板驱动部之间而使第一面板驱动部及第二面板驱动部彼此分离,并使所述第一基板沿所述弯曲部分弯曲。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第一基板可进一步包括:保形物,由第一基板的弯曲部分所包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弯曲部分可通过保形物保持曲率半径。
在详细说明及附图中包括其他实施例的具体内容。
利用由基台、台架及弯曲部构成的弯曲装置弯曲显示面板,从而能够容易地实现显示器边缘的弯曲。
由于易于进行显示器边缘的弯曲,因此能够按照设计数值将显示装置弯曲加工成准确的形状。
此外,由于易于进行显示器边缘的弯曲,因此能够保证同等的显示装置质量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尤其是,由于通过对弯曲部的微细的调整执行显示器的弯曲,因此无需过度地执行显示器的弯曲,能够在不损伤显示面板的同时弯曲显示装置的一部分。
此外,由于台架紧紧地拉拽显示器的弯曲部分,因此能够对显示装置的一部分进行弯曲并且使得显示装置的边框(bezel)宽度变小。
本发明的效果并不局限于所提及的效果,对于没有提及的其他效果,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下面的记载应能清楚地理解。
在上面所要解决的课题、课题的解决方案、技术效果中所记载的发明内容并不限制权利要求的必要技术特征,因此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发明内容中所记载的内容。
附图说明
图1a为用于说明可利用本发明的弯曲装置弯曲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1b为用于说明图1a中显示装置的弯曲状态的剖视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弯曲装置的立体图。
图3a至图3e为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弯曲装置的驱动顺序的立体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弯曲装置的立体图。
图5a至图5h为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弯曲装置的驱动顺序的立体图。
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弯曲装置的立体图。
图7a至图7h为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弯曲装置的驱动顺序的立体图。
图8a为用于说明可利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弯曲装置弯曲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8b为用于说明图8a中显示装置的弯曲状态的剖视图。
图9为表示用于弯曲图8a及图8b所示显示装置的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弯曲装置的立体图。
图10a至图10j为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弯曲装置的驱动顺序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参照附图和后述的具体实施例,应能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以及用于达到这些优点和特征的方法。但是,本发明并非限定在以下公开的实施例,而可以实现为各种不同的形态。本发明的实施例只是用于完整地公开本发明,且为了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完整地告知本发明的范畴而提供的,本发明应当由权利要求的范围来定义。
在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上公开的形状、大小、比例、角度及数量等只是一种示例,本发明并非限定在所示的内容。在通篇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结构要素。此外,在本发明的说明中,当认为对公知技术的具体说明可能会导致本发明要点的不清楚时,省略了详细说明。
当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提及的“包括”、“具有”及“构成”等时,只要不使用“只有”就可增加其他部分。至于用单数形式表述的结构要素,除非有特别的明文记载,包括复数形式的表述。
在解释结构要素时,即使没有额外的明文记载,也解释成包括误差范围。
在说明位置关系时,例如以“~上”、“~上方”、“~下方”、“~旁边”等来说明两个部分的位置关系时,除非使用“正”或“直接”这种表述,就表明两个部分之间也有可能包含其他部分。
在说明时间关系时,例如以“~后”、“接着”、“然后”、“~之前”等来说明时间上的先后关系时,除非使用“正”或“直接”这种表述,就表明也有可能包含不连续的情况。
第一、第二等表述是为了描述不同的结构要素来使用的,但这些结构要素不限于这些用语。这些用语只是为了将一个结构要素与其他结构要素区别开而使用的。因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范围内,下面所提到的第一结构要素也可以是第二结构要素。
“X轴方向”、“Y轴方向”及“Z轴方向”不能只解释为彼此之间垂直的几何关系,而可以表示在本发明的结构能起到功能作用的范围内具有更宽的方向性。
关于“至少一个”这一用语,应理解为包括从一个以上的相关项目所能提示的所有组合。例如,“第一项目、第二项目及第三项目中的至少一个”这一表述不仅表示第一项目、第二项目或第三项目中的每一个,还可以表示从第一项目、第二项目及第三项目中的两个以上所能提示的所有项目的组合。
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每一个特征能够部分或整体地进行结合或组合,在技术上能够进行多种联动及驱动,而且,各实施例能够彼此独立地进行实施,也能通过关联关系一起实施。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a为用于说明可利用本发明的弯曲装置弯曲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在图1a中表示弯曲之前的显示装置100。
参照图1a,显示装置100包括第一基板110、第二基板120、粘合层130、保形物140及面板驱动部150。
第一基板110为用于支撑显示装置100的各结构要素的基板。第一基板可由具有柔韧性从而可弯曲的材料例如PI(polyimide,聚酰亚胺)、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N(polyethylenenapthalate,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PNB(polynorbornene,聚降冰片烯)及PES(polyethersulfone,聚醚砜)构成。
如图1a所示,第一基板包括第一部分P1、从第一部分P1延伸的弯曲部分BP及从弯曲部分BP延伸的第二部分P2。第一基板的第一部分P1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部分EP及不显示图像的非显示部分NEP。
即,显示面板可为构成柔性显示装置(flexible display device)的柔性显示面板(flexible display panel)。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显示面板假设为柔性有机发光显示面板(flexibl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panel)进行说明。
由此,显示面板包括相对结合的第一基板110及第二基板120。
虽然在图1a中未图示,但在显示图像的显示部分EP的内面形成有多个栅极线、多个数据线、多个驱动电源线、多个像素及阴极电源线。
此外,多个栅极线的每一个按规定的间隔形成,并与多个数据线的每一个交叉,多个驱动电源线的每一个形成为与多个栅极线或多个数据线的每一个并排。
此外,多个像素的每一个形成在由彼此交叉的栅极线和数据线所定义的像素区域中,并根据来自栅极线的栅极信号和来自数据线的数据信号来显示图像。
更为详细地,多个像素的每一个包括:与栅极线、数据线及驱动电源线连接的像素驱动电路;及与像素驱动电路连接的同时连接于阴极电源线的有机发光元件。
此外,像素驱动电路包括:与栅极线及数据线连接的开关晶体管;与开关晶体管及驱动电源线连接的驱动晶体管;及与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极及源电极连接的电容器。
在此,各晶体管可由a-Si 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poly-Si TFT(多晶硅薄膜晶体管)、Oxide TFT(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及Organic TFT(有机薄膜晶体管)等构成。
这种像素驱动电路通过根据供给到栅极线的栅极信号所进行的开关晶体管的开关,将供给于数据线的数据信号向驱动晶体管供给,并在电容器中存储与数据信号相应的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源极电压,并通过存储在电容器中的电压将驱动晶体管接通(turn-on),从而将与数据信号对应的数据电流向有机发光元件供给。
另外,像素驱动电路可进一步包括用于补偿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至少一个补偿晶体管及至少一个补偿电容器。
此外,有机发光元件包括与驱动晶体管连接的第一电极(例如,阳极(Anode)电极)、在第一电极上形成的有机发光层及在有机发光层上形成的第二电极(例如,阴极(Cathode)电极)。
这种有机发光元件通过在驱动晶体管的接通下从阳极电极向阴极电极流动的电流而发光,并向第二基板120的上侧发出与数据电流相应亮度的光。
此外,阴极电源线可形成在显示部分EP的全面,或以图案形状形成在显示部分EP上,并与各像素的阴极电极电连接。
并且,阴极电源线可形成为与各像素的有机发光层电连接,此时,可省略阴极电极。
此外,非显示部分NEP设置在显示部分EP的周边区域,并且包覆显示部分EP,非显示部分NEP可定义为第二基板120的边缘区域,但并不局限于此。
并且,在非显示部分NEP的一侧可形成有与形成在显示部分EP上的多个栅极线、多个数据线、多个驱动电源线及阴极电源线分别电连接的多个连接线。
虽然在图1a中未图示,但在不显示图像的第一基板110的弯曲部分BP及第二部分P2可配置有与多个栅极线、多个数据线、多个驱动电源线及阴极电源线分别电连接的多个连接线。并且在第一基板110的第二部分P2可配置有与多个连接线电连接的多个焊盘。
多个焊盘及弯曲部分BP可定义在第一基板110的显示部分EP与多个焊盘之间的区域,但并不局限于此。
更为详细地,在弯曲部分BP形成有从多个连接线的每一个延伸并与多个焊盘电连接的多个延长线。
虽然在图1a中未图示,但在第一基板110的第一部分P1的上面可配置有遮光部件。遮光部件用于阻断从显示部分EP发出的光朝向第一基板110的上部行进。这种遮光部件可由黑胶布或由光阻物质构成的涂层构成。
第二基板120由透明的塑料材质构成,形成为具有与第一基板110相比相对小的面积。这种第二基板120通过形成在第一基板110的全面的粘合层130,结合到除了第一基板110的弯曲部分BP及第二部分P2之外的其余第一基板110的第一部分P1。粘合层130设置在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之间,起到将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面接合的作用。作为粘合层130可使用多种物质,例如可使用如OCA(OpticalClear Adhesive,光学透明胶)及OCR(Optical Clear Resin,光学透明树脂)等的粘合物质。
第二基板120配置为与第一基板110彼此相对,用于支撑显示装置100的多种结构要素。如图1a所示,第二基板120配置为与第一基板110的第一部分P1对应。第二基板120的大小可与在第一基板110中除了弯曲部分BP及第二部分P2之外的大小相同。第二基板120可由具有柔韧性的物质构成,可以与第一基板110相同的物质构成。
另外,在所述第二基板120的下表面可附着有或者省略偏光用光学薄膜及/或能够防止外部光的反射的光学薄膜。
此外,在第一基板110的背面可附着有遮光部件,遮光部件用于阻断从显示部分EP发出的光朝向第一基板110的下部行进。这种遮光部件可由黑胶布或由光阻物质构成的涂层构成。虽然在图1a中未图示,在第二基板120的内表面可配置有触摸感应元件、触摸线路及焊盘。
触摸感应元件起到识别使用者的触摸的作用。触摸感应元件可通过电阻膜方式(Resistive type)、电容式(Capacitive type)或电磁感应方式(Electro Magnetic type)等驱动。触摸感应元件可包括多个触摸驱动电极Tx及多个触摸感应电极Rx。触摸感应元件可通过触摸线路与第二基板120的焊盘、第一基板110的焊盘及面板驱动部150电连接。
保形物14配置在第一基板110的第一部分P1上及第一基板110的第一部分P1的边缘。或者,保形物140可配置在第一基板110的第一部分P1与弯曲部分BP之间。保形物140恒定地保持第一基板110的弯曲部分BP的曲率半径。在保形物140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可配置有粘合层130,从而使保形物140能够与第一基板110的第一部分P1及第一基板110的第二部分P2粘合。保形物140可由SUS(steel Use Stainless,不锈钢)、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及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构成,但并不局限于此。保形物140的侧面可为倒角形状。
接下来,对面板驱动部150进行说明如下。
在第一基板110上,具体在第一基板110的第二部分P2上连接有面板驱动部150。
虽然在图中未表示,面板驱动部150可由驱动电路薄膜、驱动电路板及驱动集成电路等构成,并且可由形成有驱动元件或电路元件或电路的驱动区域及从驱动区域延伸的虚设区域构成。
此时,驱动电路薄膜与设置在显示面板的一侧区域的多个焊盘结合,驱动电路薄膜可适用COF(Chip On Film,覆晶薄膜)。
此外,在驱动电路薄膜上安装有驱动集成电路,所述驱动集成电路生成用于使显示面板的像素发光的数据信号及栅极信号,并且将其供给到数据线及栅极线。
除了在上面说明的COF外,驱动电路薄膜也可适用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印制电路),可包括用于将从控制面板输入的影像数据及定时同步信号向驱动集成电路供给的驱动元件及用于包覆驱动元件的防护罩(protection cap)。
驱动电路薄膜可为柔性印制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可由具有柔韧性的物质,例如由PI(Polyimide,聚酰亚胺)等的塑料构成。
此外,防护罩通过包覆安装在驱动电路薄膜上的驱动元件,不仅能够保护驱动元件,还能支撑显示面板的同时防止驱动元件之间的电连接。
此外,驱动电路薄膜的一侧与第一基板110的多个焊盘电连接,另一侧通过驱动电路薄膜的多个焊盘与驱动电路板电连接。
此外,驱动集成电路通过芯片焊接工艺或表面安装工艺安装在驱动电路薄膜上,并被焊接于多个信号供给端子及多个信号输入端子。
更为详细地,驱动集成电路根据通过多个信号输入端子从外部供给的影像数据及定时同步信号生成数据信号及栅极信号,并将所生成的数据信号及栅极信号向对应的信号供给端子供给,并且驱动形成在第一基板110的显示部分EP上的各像素,从而在显示部分EP上显示对应影像数据的影像。
这种面板驱动部150由于驱动元件安装在驱动电路薄膜上,因此可以只由驱动电路薄膜构成,并且驱动电路薄膜可以与驱动元件一起构成如覆晶薄膜(COF)等的驱动包(Package)。但并不局限于此,除此之外也可由其他的形式构成。
图1b为用于说明图1a中显示装置的弯曲状态的剖视图。
参照图1b,第一基板110被弯曲,从而在第一基板110的第一部分P1的上部配置有第一基板110的第二部分P2,在第一基板110的第一部分P1与第一基板110的第二部分P2之间配置有保形物140。此外,第一部分P1与第二部分P2可配置为包覆保形物840。第一基板110的第二部分P2与第一部分P1的至少一部分相对。被附着在第一基板110的第二部分P2上的面板驱动部150也与第一基板110的第一部分P1相对。此外,第一基板110的弯曲部分BP被弯曲为与保形物140的侧面形状对应。
第一基板110的弯曲部分BP通过后述的弯曲装置200、400、600朝向第一基板110的上表面弯曲,并具有规定的曲率半径。
此外,在通过弯曲装置200、400及600被弯曲的弯曲部分BP上可残留应力变形(strain deformation)。
此外,弯曲部分BP的被折弯的形状(即,弯曲形状)可根据粘合在第一基板110的一面(即,上表面)的保形物140的形状具有多种形式。
即,发明人所设计的保形物140在一侧上具有曲面,从而引导(Guide)弯曲部分BP以具有曲面的方式弯曲。
此外,在保形物140的与第一基板110彼此相对的表面上可形成有如胶膜或胶液等的粘合部件,并通过该粘合部件在第一基板110的一面(即,上表面)上附着保形物140。
即,弯曲部分BP可通过将在后面描述的弯曲装置200、400、600被弯曲的同时沿保形物140的表面附着。
在此,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小显示装置100的边框宽度(bezel width),优选弯曲部分BP最大限度地邻近第二基板120的外围。
此外,构成面板驱动部150的虚设区域为与外部器具接触的区域,更为详细地,该虚设区域可通过外部器具或外部装置拉拽。该外部器具例如为后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弯曲装置200的夹钳部221。
如图2所示,弯曲装置200包括基台(base stage)210、台架(gantry)220及弯曲部230。图2为能够对前面说明的显示装置100进行折曲或折弯即进行弯曲(bending)的弯曲装置200的立体图。
即,基台210包括安装面211,所述安装面211用于配置包括弯曲部分BP的显示装置100,基台210可向后述的弯曲部230所处的指定的方向移动。
反之,当基台210不动时,弯曲部230可向基台210所处的指定的方向移动。
此外,基台210可包括用于固定放置于安装面211的显示装置100的固定装置。
更为详细地,固定装置可构成为与显示装置的形状对应的槽部,即在安装面211上凹陷的阶梯部形状。
此外,如图2所示,固定装置可为吸附式固定装置,该吸附式固定装置包括形成在基台210的安装面211上的至少一个吸气孔211h及用于从吸气孔211h吸入空气的吸入器。
此时,吸入器可另行设置在基台210的内部或弯曲装置200的外部。
当吸入器设置在弯曲装置200的外部时,可通过如管道(pipe)或软管(hose)等的管与基台210的吸气孔211h连接。
此外,可将与显示装置100的形状对应的阶梯部、吸气孔211h及吸入器全都适用,在安装面211上形成阶梯部,并且在阶梯部内形成吸气孔211h后,连接通过该吸气孔211h吸入空气的吸入器。
作为另一实施例,固定装置可通过静电方式固定显示装置的位置。为此,固定装置可为设置于安装面211的电极。
即,当供给电源时,电极可通过静电力固定显示装置100的位置,当终止电源供给时,解除对显示装置100的固定作用。
由此,通过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构成的多种方式的固定装置,能够在基台210上稳定地配置显示装置100。
重新参照图2,台架220包括用于夹住显示装置100的弯曲部分BP的夹钳部221,并向弯曲部分BP移动。
此时,作为用于使台架220移动的台架驱动方式,可通过利用液压缸或空压气缸的气缸方式、利用电机和滚珠丝杠(Ball Screw)等的滚珠丝杠方式、利用电机和齿条(Rack Gear)及小齿轮(Pinion Gear)等的齿轮方式、利用电机和滑轮及传送带等的传送带方式、利用线圈和永久磁铁等的直线电机(Linear Motor)等来实现。
此外,台架220可沿可形成在基台210的外围区域的轨道250往返运动的同时,在配置于基台210上的显示装置100的上面移动。
此外,夹钳部221可包括多个夹钳,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由第一夹钳221a及第二夹钳221b构成,第二夹钳221b与台架220结合,并且能够沿与第一夹钳221a垂直的方向移动。
即,为了驱动第二夹钳221b,可利用与在前说明的台架220的驱动方式相同或类似的方式。
更为详细地,当台架220移动至显示装置的弯曲部分BP时,弯曲部分BP位于第一夹钳221a侧,第一夹钳221a支撑弯曲部分BP。
之后,当第二夹钳221b向第一夹钳221a方向移动时,夹钳部221夹住弯曲部分BP。
此时,为了调节夹住弯曲部分BP的夹钳部220的压力,弯曲装置200可包括额外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通过用户输入有已设定的压力。
此外,当台架220按照用户根据显示装置100的规格(spec)即弯曲部分BP的长度或显示面板的大小等预先设定的距离向相反方向移动时,夹住固定在安装面211的显示面板的弯曲部分BP的夹钳部221自然地紧紧拉拽弯曲部分BP。
由此,在弯曲部分BP上形成规定的曲率的同时,保形物(P)与弯曲部分BP以无缝隙方式自然结合。
此外,可通过夹钳部221紧紧地拉拽弯曲部分BP,从而对显示装置的弯曲部分BP进行弯曲,使得边框(bezel)的宽度最大限度地减小。
此外,作为与此不同的方法,当配置有显示装置100的基台210向弯曲部230的方向进一步移动预先设定的距离时,夹住与弯曲部分BP连接的显示装置100的一部分即面板驱动部150的虚设区域的夹钳部221自然地紧紧拉拽弯曲部分BP。
此外,当第一及第二夹钳221a、221b由如SUS(Steel Use Stainless,不锈钢)等金属材料构成或其前端锋利地形成时,为了防止弯曲部分BP或虚设区域的破损,与弯曲部分BP接触的各夹钳221a、221b上可结合有由具有弹性或伸缩性的橡胶等材质构成的垫部件。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弯曲部230用于折曲或弯曲显示装置100的弯曲部分BP,包括突出部231及突出部移动装置232。
参照图2及图3a的放大图,突出部231形成为朝向台架220方向,即形成为朝向显示装置100的弯曲部分BP所处的方向,并可对弯曲部分BP进行弯曲及加压。
此外,突出部移动装置232用于使突出部231沿着与配置在安装面211的显示装置100的弯曲部分BP垂直或水平的方向移动,驱动方式可为与在上面说明的台架220及第二夹钳221b的驱动方式相同或类似的方式。
下面,对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弯曲部230的突出部231进行详细的说明。
突出部231可由用于支撑及弯曲显示装置100的弯曲部分BP的支撑面231r及对弯曲部分BP施加压力的加压面231p构成。
更为详细地,支撑面231r用于支撑承载于底座210上而移动来的显示装置100的弯曲部分BP,并将弯曲部分BP朝向相反的方向弯曲的表面,可由具有曲率的形状构成。
即,在基台210的安装面上配置有显示装置100的状态下,基台210向弯曲部230方向移动时,显示装置100的弯曲部分BP自然与突出部231的支撑面231r相接。
之后,基台210逐渐地向弯曲部230方向进一步移动时,显示装置100的弯曲部分BP被突出部231沿与基台210所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推动,并向加压面231p的下方弯曲。
此外,加压面231p对弯曲部分BP施加热或压力而弯曲显示装置100的弯曲部分BP。
此时,由加压面231p受热或受压的弯曲部分BP会残留有应力变形(straindeformation)。
此外,在对弯曲部分BP施加热或压力的加压面231p上可结合有由具有弹性或伸缩性的橡胶等的材质构成的垫部件233,并且通过该垫部件233能够防止可由金属材质构成的突出部231直接对弯曲部分BP加压时可能会产生的弯曲部分BP的破损。
此外,为了调节弯曲弯曲部分BP的弯曲部230的压力,弯曲装置200可具有额外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通过用户输入有预先设定的压力。
综合来讲,突出部231起到弯曲显示装置100的弯曲部分BP的推杆(Pushing Bar)的作用。
反之,在基台210不动的情况下,由于弯曲部230能够向显示装置100的弯曲部分BP方向移动,因此突出部231的支撑面231r能够支撑及弯曲弯曲部分BP。
此外,为了在基台210的安装面211上准确地配置显示装置100,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弯曲装置200可包括可由摄像机构成的位置检查部240。
即,位置检查部240可通过显示器向操作人员传递关于在安装面211上配置显示装置100的过程及显示装置100在安装面211上的配置状态的影像,因此操作人员可通过位置检查部240控制显示装置100在安装面211上的准确的配置。
图3a至图3e为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弯曲装置的驱动顺序的立体图,参照图3a至图3e,对利用弯曲装置200弯曲显示装置100的过程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3a所示,通过如机器人手臂(robot arm)等移送工具将显示装置100配置在基台210的安装面211上,从而使显示装置100的弯曲部分BP及与弯曲部分BP连接的显示装置100的一部分朝向弯曲部230。
此时,操作人员通过在上面说明的位置检查部240检查显示装置100是否准确地配置在安装面211上,并在显示装置100的配置上产生异常时将其调整。
此外,在安装面211上准确地安装显示装置100后,通过如上说明的在基台210上形成的吸附式等固定装置211在基台210上固定显示装置100。
之后,基台210向弯曲部230方向逐渐移动,此时,显示装置100的弯曲部分BP与突出部231的支撑面231r相接。此时,突出部231的支撑面231r构成为具有曲率的形状,并且与弯曲部分BP相接并弯曲弯曲部分BP。
此外,在基台210不动的状态下,弯曲部230可向显示装置100方向逐渐移动后,弯曲部分BP与突出部231的支撑面231r彼此相接。
之后,如图3b所示,在夹钳部221张开的状态下,台架220向弯曲部230方向移动时,第一夹钳221a准备支撑弯曲部分BP或者支撑与弯曲部分BP连接的显示装置100的部分区域即面板驱动部150的虚设区域。
之后,如图3c所示,基台210进一步向突出部231方向移动,或者弯曲部230进一步向基台210方向移动,使得弯曲部分BP通过突出部231向台架220方向弯曲。
由此,与弯曲部分BP连接的显示装置100的部分区域即虚设区域位于第一夹钳221a与第二夹钳221b之间。
之后,如图3d所示,当夹钳部221夹住与弯曲部分BP连接的显示装置100的部分区域即虚设区域时,台架220沿相反方向细微移动,由此保形物(P)与弯曲部分BP之间变得绷紧,由此弯曲部分BP与保形物P紧密结合。
此外,当夹钳部221夹住虚设区域时,基台210可向弯曲部230方向细微移动,从而使弯曲部分BP与保形物P紧密结合。
之后,如图3e所示,弯曲部230沿朝向显示装置100的向下方向移动,并且突出部231的加压面231p对显示装置100的弯曲部分BP进行加压。
此时,在通过加压面231p接收压力或热的弯曲部分BP可残留有应力变形(straindeformation)。
如上说明,可利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包含弯曲部230的弯曲装置200,能够在不损伤显示装置100的同时,将显示装置100的弯曲部分BP平稳地弯曲。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弯曲装置的立体图。
图4的弯曲装置400及在下面说明的图6及图9的弯曲装置600、900能够弯曲第一基板110、810。在此,第一基板110、810的弯曲作业可由一次弯曲和二次弯曲来进行。通过一次弯曲的基板110、810的弯曲部分BP的曲率半径比通过二次弯曲的第一基板110、810的弯曲部分BP的曲率半径大。基板110、810的二次弯曲可在台架420、620、920夹紧第一基板110、810或面板驱动部150、650的状态下进行。
图4的弯曲装置的各结构要素执行实质上与图2的弯曲装置的各结构要素相同的功能。图4的弯曲装置与图2的弯曲装置除了基台410、台架420、弯曲部430、位置检查部440、第一轨道450及电机460的形状及结构不同,并且在基台410上也配置有第二轨道452这一点上不同之外,其余的结构实质上相同,因此省略重复说明。
参照图4,弯曲装置400包括基台410、台架420、弯曲部430、位置检查部440、第一轨道450、第二轨道452及电机460。
基台410包括用于安装显示装置100的安装面412及用于固定显示装置100的吸气孔414。基台410构成为能够沿第二轨道452在第一轴方向例如在X轴方向上移动。基台410沿第一轴方向移动,从而接近弯曲部430或远离弯曲部430。基台410可沿第一轴方向移动并对第一基板110进行一次弯曲及二次弯曲。
如图4所示,台架420以彼此相对的两个支撑架支撑一个结构物的结构配置。台架420包括第一夹钳422、第二夹钳424及夹钳辅助装置426。夹钳辅助装置426与第一夹钳422及第二夹钳424连接,能够使第一夹钳422及第二夹钳424同时沿与第一轴方向例如X轴方向垂直的第二轴方向例如Z轴方向移动。台架420构成为能够沿第一轨道450在第一轴方向例如在X轴方向上移动。与基台410能够执行二次弯曲独立地,台架420也能沿第一轴方向例如沿X轴方向移动,并对完成一次弯曲的第一基板110进行二次弯曲。
如图4所示,弯曲部430配置为与台架420相似的结构。弯曲部430包括接触部件432及接触辅助装置434。与图2的突出部件232不同,接触部件432未向台架420方向突出,而配置在彼此分离的接触辅助装置434之间。接触部件432构成为可通过未图示的电机沿第二轴方向例如沿Z轴方向移动。
位置检查部440配置在基台410上部。与图2的位置检查部440不同,图4的位置检查部440不与台架420连接。
第一轨道450配置在台架420的下部,并且隔着第二轨道452沿长度方向配置。第一轨道450起到引导台架420的作用,从而使台架420能够沿第一轴方向移动。如图4所示,在第一轨道450上可形成有凹凸图案,从而使台架420能够易于移动。第一轨道450未延伸至弯曲部430,而与弯曲部430隔开配置。
第二轨道452在基台410的下部沿长度方向配置。第二轨道452起到引导基台410,从而使基台410能够沿第一轴方向例如沿X轴方向移动的作用。如图4所示,与第一轨道450相似地,在第二轨道452上可形成有凹凸图案,从而使基台410能够易于移动。第二轨道452延伸至超过弯曲部430的部分,从而使基台410能够经过固定的弯曲部430移动。
电机460起到通过气缸462使台架420沿第一轴方向例如沿X轴方向移动的作用。图4的电机460可通过与图2的电机240相同的方式驱动。
在图4中为了便于表示,只表示了与台架420连接的一个电机460,但弯曲装置400可进一步包括使基台410沿第一轴方向例如沿X轴方向移动的电机460及使接触部件432沿第二轴方向例如沿Z轴方向移动的电机。与基台410及接触部件432连接的电机可通过与连接到台架420的电机240相似的方式驱动。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弯曲装置400在使基台410移动时利用第二轨道452,因此具有能够更为容易地执行第一基板110的弯曲作业的优点。
图5a至图5h为表示利用图4中说明的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弯曲装置,来弯曲第一基板的模样的图。对图5a至图5h进行说明时,省略了在图3a至图3e中说明过的重复的说明。
参照图5a,在基台410的安装面412上安装显示装置100。
参照图5b,在基台410上安装显示装置100,面板驱动部150被位于比基台410更高位置的接触部件432所支撑。位置检查部440拍摄在基台410的安装面412上配置显示装置100的模样并向操作人员传送。操作人员可观察位置检查部440所传送的影像,并且例如参照沿保形物140的侧面配置的对准标记(align mark;160)调整显示装置100的位置,从而使显示装置100准确地配置于指定的位置上。
参照图5c,操作用于固定第一基板110的第一部分P1的吸气孔414,将第一基板110的第一部分P1固定在基台410上。
参照图5d,在基台410上固定有第一基板110的第一部分P1,并且面板驱动部150被接触部件432所支撑的状态下,基台410朝向弯曲部430沿第一轴方向例如沿X轴方向移动,并对第一基板110进行一次弯曲。基台410可通过未图示的电机且沿第二轨道452在第一轴方向上移动。如图5d所示,经一次弯曲的结果,第一基板110的弯曲部分BP以有所大的曲率半径弯曲。完成一次弯曲后,第一基板110的弯曲部分BP还不能与保形物140紧贴。
参照图5e,台架420朝向弯曲部430沿第一轴方向例如沿X轴方向移动。台架420通过电机460且沿第一轨道450在第一轴方向上移动。其结果,面板驱动部150被安装到第一夹钳422上。
参照图5f,在第一基板110被一次弯曲的状态下,第二夹钳424垂直下降,第一夹钳422及第二夹钳424夹紧面板驱动部150。
参照图5g,在基台410上固定第一基板110的第一部分P1,并在面板驱动部150通过台架420被夹紧的状态下,基台410朝向弯曲部430沿第一轴方向例如沿X轴方向移动并对第一基板110进行二次弯曲。基台410通过未图示的电机可沿第二轨道452在第一轴方向例如在X轴方向上移动。如图5g所示,经二次弯曲的结果,与一次弯曲时相比第一基板110的弯曲部分BP的曲率半径变小。完成二次弯曲后,第一基板110的弯曲部分BP与保形物140紧贴,并且保形物140附着在第一基板110的第二部分P2上。
参照图5h,接触部件432沿第二轴方向例如沿Z轴方向移动后,对第一基板110的弯曲部分BP进行加压。由此,保形物140坚固地附着在第一基板110上。接触部件432可通过未图示的电机移动。
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弯曲装置的立体图。
图6的弯曲装置600与图4的弯曲装置400除了基台410不与轨道连接而是固定的结构、弯曲部630可沿第一轴方向例如沿X轴方向移动的结构、以及与图4的第一轨道450对应的轨道650延伸至超过弯曲部630的部分的结构不同之外,其余的结构实质上相同,因此省略重复说明。
弯曲部630包括接触部件632及接触辅助装置634。弯曲部630可构成为可沿第一轴方向例如沿X轴方向移动。弯曲部630沿第一轴方向例如沿X轴方向移动,从而接近基台410或者远离基台410。弯曲部630起到引导台架420的作用,并可沿延伸至弯曲部630的下部的轨道650在第一轴方向例如在X轴方向上移动。弯曲部630通过未图示的电机可沿第一轴方向例如沿X轴方向移动。这种电机可通过与连接到台架420的电机460相同的方式驱动。弯曲部630可沿第一轴方向例如沿X轴方向移动,并对第一基板110进行一次弯曲。
轨道650配置在台架420及弯曲部630的下部,并且隔着基台410沿长度方向配置。轨道650延伸至超过台架420的部分并且超过弯曲部630的部分。轨道650起到引导台架420及弯曲部630,从而使台架420及弯曲部630能够沿第一轴方向移动的作用。
如图6所示,基台410未与额外的轨道连接,而是固定的。因此,在图2及图4的弯曲装置200、400中,基台410执行第一基板110的一次弯曲,但在图6的弯曲装置400中,弯曲部630执行第一基板110的一次弯曲。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弯曲装置600由于沿引导台架420的轨道650使弯曲部630移动,因此无需用于引导基台410的轨道。因此,能够进一步简化弯曲装置600的结构。
图7a至图7h为表示在图6中说明的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弯曲装置的驱动顺序的立体图。对图7a至图7h进行说明时,省略了在图3a至图3e及图5a至图5h中说明过的重复的说明。
参照图7a,在基台410的安装面412上安装显示装置110。
参照图7b,在基台410上安装显示装置110,面板驱动部150被接触部件632所支撑。位置检查部440用于拍摄在基台410的安装面412上配置第一基板110的模样并向操作人员传送。
参照图7c,操作用于固定第一基板110的第一部分P1的吸气孔414,将第一基板110的第一部分P1固定在基台410上。
参照图7d,在基台410上固定有第一基板110的第一部分P1,将基台410同样地固定为不能移动,并且面板驱动部150被接触部件632所支撑的状态下,弯曲部630朝向台架420沿第一轴方向例如X轴方向移动,并对第一基板110进行一次弯曲。这种一次弯曲过程在第一基板110的第一部分P1被固定的状态下,通过接触部件632对面板驱动部150的推动(pushing)来实现。弯曲部630可沿轨道650在第一轴方向例如在X轴方向上移动。
参照图7e,台架420朝向弯曲部630沿第一轴方向例如沿X轴方向移动。台架420通过电机460且沿轨道650在第一轴方向例如在X轴方向上移动。
参照图7f,在第一基板110被一次弯曲的状态下,第二夹钳424垂直下降,第二夹钳424及第一夹钳422夹紧面板驱动部150。
参照图7g,在基台410上固定有第一基板110的第一部分P1,将基台410同样地固定为不能移动,并且面板驱动部150被台架420所夹紧的状态下,台架420以远离弯曲部630的方式沿第一轴方向例如沿X轴方向移动,并对完成一次弯曲的第一基板110进行二次弯曲。
参照图7h,接触部件632沿第二轴方向例如沿Z轴方向移动,并对第一基板110的弯曲部分BP进行加压。
图8a为用于说明可利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弯曲装置进行弯曲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在图8a中表示弯曲之前的显示装置800。图8a的显示装置800只有在第二基板820延伸至超过第一基板810的弯曲部分BP的部分的结构及包括第一面板驱动部850及第二面板驱动部852的结构上与图1a的显示装置100不同之外,其余的结构实质上相同,因此省略重复的说明。
参照图8a,显示装置800包括第一基板810、第二基板820、粘合层830、保形物840、第一面板驱动部850及第二面板驱动部852。
第一基板810用于支撑显示装置800的各种结构要素的基板。如图8a所示,第一基板810包括第一部分P1、从第一部分P1延伸的弯曲部分BP及从弯曲部分BP延伸的第二部分P2。第一基板810的第一部分P1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部分EP及不显示图像的非显示部分NEP。在第一基板810的显示部分EP的内面可配置有有机发光元件。
第二基板820配置为与第一基板810相对,从而支撑显示装置800的各种结构要素。如图8a所示,第二基板820延伸至超过第一基板810的弯曲部分BP的部分。在第二基板820的内面可配置有触摸感应元件。
粘合层830设置在第一基板810与第二基板820之间,起到粘合第一基板810与第二基板820的表面的作用。
保形物840配置在第一基板810的第一部分P1上而且配置在第一基板810的第一部分P1的边缘。或者,保形物140可配置在第一基板110的第一部分P1与弯曲部分BP之间。
在第一基板810,具体在第一基板810的第二部分P2连接有第一面板驱动部850。第一面板驱动部850与配置在第一基板810的有机发光元件连接,起到传递用于有机发光元件的发光的多种信号的作用。第一面板驱动部850可优选为柔性印制电路板。
在第二基板820,具体在第二基板820的与第一基板810的第二部分P2彼此相对的部分连接有第二面板驱动部852。第二面板驱动部852起到接收从触摸感应元件传递的信号的作用。第二面板驱动部852同样可优选为柔性印制电路板。第二面板驱动部852可由与第一面板驱动部850相同的物质构成。
图8b为用于说明图8a的显示装置的被弯曲状态的剖视图。
参照图8b,第一基板810被弯曲,并在第一基板810的第一部分P1的上部配置有第一基板810的第二部分P2,在第一基板810的第一部分P1与第一基板810的第二部分P2之间配置有保形物840。并且,可配置为第一部分P1与第二部分P2包覆保形物840。在第一基板810的第二部分P2上附着的第一面板驱动部850同样与第一基板810的第一部分P1相对。并且,第二基板820在未被弯曲的状态下延伸至超过第一基板810的弯曲部分BP的部分。
图9为表示用于弯曲在图8a及图8b中说明的显示装置的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弯曲装置的立体图。
图9的弯曲装置900与图4的弯曲装置400只有弯曲部930的具体结构不同之外,其余的结构实质上相同,因此省略重复说明。
参照图9,弯曲部930包括接触部件932及辅助轨道934。
接触部件932向台架420方向突出,配置在比基台410更高的位置。如图9所示,接触部件932配置在弯曲部930的两个支撑架中的一个支撑架上。接触部件932的Y轴方向的长度比第一面板驱动部850及第二面板驱动部852的Y轴方向的长度长。
接触部件932构成为可沿第二轴方向例如沿Z轴方向移动。与接触部件932连接的辅助轨道934可沿形成在弯曲部930的多个槽936在第二轴方向,例如在Z轴方向上移动,并且接触部件932同样地可沿第二轴方向例如沿Z轴方向移动。接触部件932可通过未图示的电机沿第二轴方向例如沿Z轴方向移动。这种电机可通过与连接到台架420的电机460相同的方式驱动。
接触部件932构成为不仅可沿第二轴方向例如沿Z轴方向移动,还可沿第一轴方向例如X轴方向及与第二轴方向例如Z轴方向垂直的第三轴方向例如Y轴方向移动。接触部件932可沿配置在接触部件932下部的辅助轨道934在第三轴方向例如Y轴方向上移动。接触部件932可通过未图示的电机在第三轴方向例如Y轴方向上移动。这种电机同样可通过与连接到台架420的电机460相同的方式驱动。
与在图4中表示的接触部件432相同地,在图6中表示的接触部件932同样可以与在图8a的第一基板810的第二部分P2及第一面板驱动部850中的至少一个接触,并且在第一基板810被弯曲的状态下,对第一基板810的弯曲部分BP进行加压。进一步,在图9中表示的接触部件932构成为不仅可沿第二轴方向移动,还可沿第三轴方向移动,因此能够分离图8a的第一面板驱动部850与第二面板驱动部852。具体地,接触部件932可沿第三轴方向例如沿Y轴方向移动后设置于彼此紧贴的第一面板驱动部850与第二面板驱动部852之间,并且在此状态下,沿第二轴方向例如沿Z轴方向移动,从而分离第一面板驱动部850与第二面板驱动部852。
在分离图8a的第一面板驱动部850与第二面板驱动部852时,为了防止对第一面板驱动部850的下面造成损伤,不仅在图9的接触部件932的加压面即下面,在接触部件932的上面也可配置有具有弹性或伸缩性的垫部件。
辅助轨道934在接触部件932的下部配置在弯曲部930的两个支撑架中的一个支撑架上。辅助轨道934起到引导接触部件932,从而使接触部件932能够沿第三轴方向例如沿Y轴方向移动的作用。在辅助轨道934上可形成有与在图4的第一轨道450及第二轨道452上形成的凹凸图案相同的凹凸图案。
在操作包括第一面板驱动部及第二面板驱动部的显示装置时,由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间隔非常窄,因此频繁地产生显示装置的第一面板驱动部及第二面板驱动部的彼此紧贴的情况。以往由于操作人员通过手工来分离附着在第一基板的第一面板驱动部与第二面板驱动部,因此具有对第一面板驱动部及第二面板驱动部上容易造成损伤,并且第一基板的弯曲作业所需的时间增加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弯曲装置900中,直接参与第一基板810的弯曲作业的接触部件932通过准确地控制的力量对第一面板驱动部850及第二面板驱动部852进行分离。因此,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小因分离作业引起的对第一面板驱动部850及第二面板驱动部852造成的损伤,并能缩短第一基板810的弯曲作业所需的时间,以提高生产效率。图10a至图10j为表示用于弯曲在图9中说明的显示装置的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弯曲装置的驱动顺序的立体图。对图10a至图10j进行说明时,省略了在图5a至图5h及图7a至图7h中说明过的重复的说明。
参照图10a,在基台410的安装面412上安装显示装置800。在第一基板810上附着有第一面板驱动部850,在第二基板820上附着有第二面板驱动部852。
参照图10b,虽然安装了显示装置800,但第一面板驱动部850未被接触部件932所支撑。位置检查部440拍摄在基台410的安装面412上配置第一基板810的模样,并向工作人员传送。工作人员可观察从位置检查部440传送来的影像,并且例如参照对准标记(align mark;860)调整显示装置800的位置,从而使显示装置800准确地配置于指定的位置。
参照图10c,用于固定第一基板810的第一部分P1的吸气孔414操作,第一基板810的第一部分P1被固定在基台410上。
进一步参照图10d,接触部件932沿第三轴方向例如沿Y轴方向移动后,设置于彼此紧贴的第一面板驱动部850与第二面板驱动部852之间。接触部件932可通过未图示的电机沿辅助轨道934在第三轴方向例如在Y轴方向上移动。
参照图10e,接触部件932在设置于第一面板驱动部850与第二面板驱动部852之间的状态下,沿第二轴方向例如沿Z轴方向移动,从而对第一面板驱动部850与第二面板驱动部852进行分离。与接触部件932连接的辅助轨道934沿形成在弯曲部930的槽936在第二轴方向例如在Z轴方向上移动,从而使接触部件932能够沿第二轴方向例如沿Z轴方向移动。
参照图10f,在基台410上安装有第一基板810的第一部分P1,并且第一面板驱动部850被接触部件932所支撑的状态下,基台410朝向弯曲部930沿第一轴方向例如沿X轴方向移动,并对第一基板810进行一次弯曲。基台410可通过未图示的电机且沿第二轨道452在第一轴方向例如在X轴方向上移动。
参照图10g,台架420朝向弯曲部930沿第一轴方向例如沿X轴方向移动。台架420通过电机且沿第二轨道450在第一轴方向例如在X轴方向上移动。
参照图10h,在第一基板810被一次弯曲发的状态下,第二夹钳424垂直下降,第一夹钳422及第二夹钳424夹紧第一面板驱动部850。
参照图10i,在基台410上固定有第一基板810的第一部分P1,并且第一面板驱动部850被台架420所夹紧的状态下,基台410朝向弯曲部930沿第一轴方向例如沿X轴方向移动,并对第一基板810进行二次弯曲。基台410可通过未图示的电机且沿第二轨道452在第一轴方向例如在X轴方向上移动。如图10i所示,基台410为了对第一基板810进行二次弯曲,也可经过弯曲部930的两个支撑架之间。
参照图10j,接触部件932沿第二轴方向例如沿Z轴方向移动,并对第一基板810的弯曲部分BP进行加压。
上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思想的范围内可以多种方式变形实施。因此,本发明中公开的实施例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而提供的,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范围并不被这些实施例所限定。因此,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书解释,与之等同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思想应被解释为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内。
附图标记说明
100:显示装置  200:弯曲装置
210:基台      220:台架
230:弯曲部    240:位置检查部

Claims (10)

1.一种弯曲装置,包括:
基台,包括用于配置显示装置的安装面;
台架,用于夹住与所述显示装置的弯曲部分连接的所述显示装置的一部分;及
弯曲部,用于弯曲及加压所述弯曲部分,
所述基台或所述弯曲部构成为能够彼此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曲装置,其中,
所述弯曲部包括:
突出部,向所述台架突出,用于弯曲及加压所述弯曲部分;及
突出部移动装置,用于使所述突出部移动至配置于所述安装面的所述显示装置的所述弯曲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弯曲装置,其中,
所述突出部包括:
支撑面,由具有曲率的形状构成,用于与所述弯曲部分相接并弯曲所述弯曲部分;及
加压面,用于对所述弯曲部分施加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弯曲装置,其中,
所述弯曲部进一步包括:
垫部件,结合于所述加压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曲装置,其中,
所述弯曲部进一步包括:接触部件,与第一基板及至少一个面板驱动部中的至少一个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弯曲装置,其中,
所述接触部件构成为在弯曲所述第一基板的状态下对所述第一基板进行加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弯曲装置,其中,
所述接触部件构成为能够沿垂直于所述基台的移动方向的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弯曲装置,其中,
当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多个面板驱动部时,
所述接触部件构成为移动至所述多个面板驱动部之间,并将所述多个面板驱动部向彼此不同的方向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弯曲装置,其中,
所述接触部件进一步包括:
用于加压所述第一基板的加压面及结合于所述加压面的垫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曲装置,其中,
所述台架进一步包括夹钳部,
通过使夹住所述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所述夹钳部移动,来在所述弯曲部分上形成曲率。
CN201510145780.3A 2014-03-28 2015-03-30 显示装置及制造该装置的弯曲装置 Active CN1049523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17619.6A CN108492718B (zh) 2014-03-28 2015-03-30 显示装置及制造该装置的弯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40036886 2014-03-28
KR10-2014-0036886 2014-03-28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17619.6A Division CN108492718B (zh) 2014-03-28 2015-03-30 显示装置及制造该装置的弯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52373A true CN104952373A (zh) 2015-09-30
CN104952373B CN104952373B (zh) 2019-01-01

Family

ID=53833048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45780.3A Active CN104952373B (zh) 2014-03-28 2015-03-30 显示装置及制造该装置的弯曲装置
CN201520186432.6U Active CN204557963U (zh) 2014-03-28 2015-03-30 显示装置及制造该装置的弯曲装置
CN201810217619.6A Active CN108492718B (zh) 2014-03-28 2015-03-30 显示装置及制造该装置的弯曲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86432.6U Active CN204557963U (zh) 2014-03-28 2015-03-30 显示装置及制造该装置的弯曲装置
CN201810217619.6A Active CN108492718B (zh) 2014-03-28 2015-03-30 显示装置及制造该装置的弯曲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2355043B1 (zh)
CN (3) CN104952373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4467A (zh) * 2016-03-04 2017-09-12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制造显示装置的设备和方法
CN107644589A (zh) * 2016-07-22 2018-01-30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以及用于制造显示装置的设备
CN107705709A (zh) * 2017-11-03 2018-02-1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弯折治具
CN107799006A (zh) * 2016-09-05 2018-03-13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弯曲设备和用于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
CN108353533A (zh) * 2015-11-09 2018-07-31 株式会社富士 弯曲装置
CN108665813A (zh) * 2018-07-18 2018-10-1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屏弯折治具及柔性屏弯折方法
CN109461381A (zh) * 2018-11-30 2019-03-12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TWI693006B (zh) * 2019-02-13 2020-05-01 大陸商 業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壓反折角結構
CN111276047A (zh) * 2020-01-15 2020-06-12 厦门微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oled柔性屏折弯的轨迹规划方法
TWI740985B (zh) * 2016-07-22 2021-10-01 南韓商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製造顯示裝置的方法與用於製造顯示裝置的設備
WO2022252375A1 (zh) * 2021-05-31 2022-12-08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组装方法以及拼接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55043B1 (ko) * 2014-03-28 2022-01-2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를 제조하는 벤딩 장치
KR101870231B1 (ko) * 2016-05-23 2018-06-26 주식회사 아바코 유연기판 벤딩장치
CN106206966B (zh) * 2016-08-04 2019-04-16 深圳爱易瑞科技有限公司 曲面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面板的制造方法
KR20190014262A (ko) * 2017-07-31 2019-02-12 주식회사 아바코 유연기판 벤딩장치
KR102137061B1 (ko) * 2018-08-20 2020-07-23 주식회사 비엔에스 모바일 디스플레이용 fpcb 절곡 장치
CN109243308B (zh) * 2018-11-23 2021-05-0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模组的弯折治具
KR102236415B1 (ko) * 2019-05-21 2021-04-06 로체 시스템즈(주) 벤딩 로봇
KR20200135594A (ko) * 2019-05-22 2020-12-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모듈 제조방법
KR20210022235A (ko) 2019-08-19 2021-03-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모듈 및 전자 모듈 제조 방법
KR20210128542A (ko) 2020-04-16 2021-10-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KR20220077260A (ko) 2020-12-01 2022-06-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제조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 제조 방법
KR102462419B1 (ko) * 2021-03-24 2022-11-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의 제조장치 및 제조방법
CN113963628B (zh) * 2021-11-05 2023-05-0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067688B (zh) * 2021-11-18 2024-04-23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屏体翻折治具和屏体翻折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86115A (ja) * 2005-09-20 2007-04-05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の支持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支持方法
CN101939775A (zh) * 2009-04-15 2011-01-05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的组装装置
US20110007042A1 (en) * 2009-07-07 2011-01-13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02637386A (zh) * 2011-12-30 2012-08-1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2736295A (zh) * 2011-04-14 2012-10-1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制造显示装置的设备和方法
CN103515219A (zh) * 2012-06-26 2014-01-15 三星钻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基板的加工装置
CN204557963U (zh) * 2014-03-28 2015-08-12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制造该装置的弯曲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2005000085T5 (de) * 2004-06-01 2013-10-10 Panasonic Corporation Dünner Film für eine Baugruppe einer Alkalibatterie und dünne Luftbatterie, welche diesen einsetzt
WO2009008111A1 (ja) * 2007-07-10 2009-01-1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表示パネル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JP4853877B2 (ja) * 2007-11-19 2012-01-1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連結シート製品の製造方法、連結シート製品および光学表示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JP5615134B2 (ja) * 2010-04-30 2014-10-2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透明基板の製造方法
TWI449991B (zh) * 2011-03-21 2014-08-21 Wistron Corp 顯示器及具有該顯示器的電子裝置
JP5915930B2 (ja) * 2011-07-06 2016-05-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曲げ加工部材、レール状部材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20130011263A (ko) * 2011-07-21 2013-01-3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패널용 벤딩장치
KR101879615B1 (ko) * 2011-11-23 2018-07-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CN102540537A (zh) * 2011-12-29 2012-07-0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曲面显示屏及制造该曲面显示屏的方法
KR200461804Y1 (ko) * 2012-04-12 2012-08-09 백영선 터치패널의 fpcb 벤딩 접착장치
KR101916416B1 (ko) * 2012-07-30 2018-11-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디스플레이 방법
KR101932127B1 (ko) * 2012-09-19 2018-12-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072061B1 (ko) * 2013-05-28 2020-02-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기판벤딩장치, 기판벤딩검사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기판벤딩검사방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86115A (ja) * 2005-09-20 2007-04-05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の支持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支持方法
CN101939775A (zh) * 2009-04-15 2011-01-05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的组装装置
US20110007042A1 (en) * 2009-07-07 2011-01-13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02736295A (zh) * 2011-04-14 2012-10-1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制造显示装置的设备和方法
CN102637386A (zh) * 2011-12-30 2012-08-1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3515219A (zh) * 2012-06-26 2014-01-15 三星钻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基板的加工装置
CN204557963U (zh) * 2014-03-28 2015-08-12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制造该装置的弯曲装置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53533A (zh) * 2015-11-09 2018-07-31 株式会社富士 弯曲装置
CN108353533B (zh) * 2015-11-09 2020-07-21 株式会社富士 弯曲装置
CN107154467B (zh) * 2016-03-04 2021-12-28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制造显示装置的设备和方法
CN107154467A (zh) * 2016-03-04 2017-09-12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制造显示装置的设备和方法
TWI740985B (zh) * 2016-07-22 2021-10-01 南韓商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製造顯示裝置的方法與用於製造顯示裝置的設備
CN107644589B (zh) * 2016-07-22 2021-06-25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以及用于制造显示装置的设备
CN107644589A (zh) * 2016-07-22 2018-01-30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以及用于制造显示装置的设备
US10919211B2 (en) 2016-07-22 2021-02-1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isplay device
CN107799006A (zh) * 2016-09-05 2018-03-13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弯曲设备和用于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
US10945340B2 (en) 2016-09-05 2021-03-09 Samsung Display Co.,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device
CN107799006B (zh) * 2016-09-05 2022-04-01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弯曲设备和用于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
US11523516B2 (en) 2016-09-05 2022-12-0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Bending apparatus
CN107705709B (zh) * 2017-11-03 2020-01-0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弯折治具
CN107705709A (zh) * 2017-11-03 2018-02-1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弯折治具
CN108665813A (zh) * 2018-07-18 2018-10-1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屏弯折治具及柔性屏弯折方法
CN109461381B (zh) * 2018-11-30 2021-03-23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09461381A (zh) * 2018-11-30 2019-03-12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TWI693006B (zh) * 2019-02-13 2020-05-01 大陸商 業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壓反折角結構
CN111276047A (zh) * 2020-01-15 2020-06-12 厦门微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oled柔性屏折弯的轨迹规划方法
WO2022252375A1 (zh) * 2021-05-31 2022-12-08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组装方法以及拼接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57963U (zh) 2015-08-12
KR20150114407A (ko) 2015-10-12
KR102355043B1 (ko) 2022-01-25
CN108492718B (zh) 2020-11-06
CN108492718A (zh) 2018-09-04
CN104952373B (zh) 2019-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57963U (zh) 显示装置及制造该装置的弯曲装置
US10869388B2 (en) Display device
US10499493B2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2117265B1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용 벤딩 장치
US10105943B2 (en) Lamination apparatus and lamination method using the same
US9285835B2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2033625B1 (ko)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5938405B (zh) 图像显示装置
KR20150063876A (ko) 표시장치
KR102200912B1 (ko)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9212808A (zh) 液晶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02707476A (zh) 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及液晶显示装置
US9395759B2 (en) Protective window for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TWI816799B (zh) 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N107393948A (zh) 用于固定柔性显示面板的中框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06526926B (zh) 多层电路结构
KR102283144B1 (ko) 표시장치
KR102365455B1 (ko) 인쇄회로기판 폴딩 장치
KR101470921B1 (ko) 기판 합착장치 및 기판 합착 방법
CN113547490A (zh) 显示装置的制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