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49428B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49428B
CN104949428B CN201510430146.4A CN201510430146A CN104949428B CN 104949428 B CN104949428 B CN 104949428B CN 201510430146 A CN201510430146 A CN 201510430146A CN 104949428 B CN104949428 B CN 1049494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change
inner housing
gas
shell body
liquid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3014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49428A (zh
Inventor
丁元荣
尹德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9494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494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494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494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0/00Subcoolers, desuperheaters or super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refrigeration units with respect to devices or objects to be refrigerated, e.g. infrared detectors
    • F25D19/003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refrigeration units with respect to devices or objects to be refrigerated, e.g. infrared detectors with respect to movable contain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6Walls
    • F25D23/061Walls with conduit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6Walls
    • F25D23/065Details
    • F25D23/067Supporting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201/00Insulation
    • F25D2201/10Insulation with respect to heat
    • F25D2201/14Insulation with respect to heat using subatmospheric press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Refrigerator Housing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冰箱,其包括:壳体,冷冻室和冷藏室形成于该壳体中,所述壳体包括:内壳体、容纳所述内壳体的外壳体、以及真空空间,设置在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以在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执行隔热功能;多个间隔件,构造为用以保持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的真空空间;气液换热器,被构造为在已经经过蒸发器的制冷剂与要被引入到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其中,所述气液换热器设置在所述真空空间内,以及其中所述气液换热器的两端被焊接到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同时具有固定力和确保所述真空空间的真空压力的气密性。

Description

冰箱
本申请是申请人为“LG电子株式会社”、申请日为2012年11月02日、申请号为201210433194.5、发明名称为“冰箱”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冰箱,更具体而言涉及这样一种冰箱,其包括形成在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的真空空间,以改善其隔热功能。
背景技术
冰箱是能够利用制冷剂循环将储存在储存室中的食物保存在低温或低于零度的温度下的家用电器。
这种冰箱的传统的构造具有:壳体,该壳体限定一储存空间以储存食物;以及门,可旋转或可滑动地联接到该壳体,以打开和关闭该储存空间。
该壳体包括:内壳体,其形成该储存空间;以及外壳体,其构造为用以容纳该内壳体。在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设置有隔热材料。
这种隔热材料抑制了外部温度对储存空间的内部温度的影响。
该隔热材料的一个示例是聚氨酯泡沫。这种聚氨酯泡沫能够在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形成的空间中被注入发泡。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通过使用这种隔热材料实现隔热效果,必须保证隔热材料具有预定厚度,这就意味着该隔热材料变厚。由此,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的壁变厚,而冰箱的尺寸也随着该厚度而增大。
然而,由于冰箱的尺寸紧凑是当前的一个发展趋势,对冰箱的结构的要求是能够使内部储存空间的体积更大且外部尺寸更小。
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新式结构的冰箱,其能够通过形成真空空间来进行隔热,而不是通过在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注入隔热材料来隔热。
同时,蒸汽会在构成设置在冰箱中的冷冻循环的蒸发器中冷却并且转变成霜。这种霜可能粘附在蒸发器的表面。为了解决这种霜的问题,可在冰箱中设置除霜装置,以通过加热这些霜来将其转变成水而进行除霜。
通过除霜装置融化的水经由排水管排放到冰箱的外部,这种排水管穿过内壳体、外壳体以及设置在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的隔热材料而连接到外部。
可将与这种排水管不同的另一种管从冰箱的内部连接到外部。
在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的空间中设有发泡剂的传统的冰箱中,这种管穿过内壳体、隔热材料以及外壳体而被简单地连接。
由此,该管由塑料模制而成,并且由塑料模制的该管被设置成穿过内壳体和外壳体,然后对隔热材料进行发泡。
然而,在根据本发明的真空冰箱中,该管穿过真空空间而被连接,同时保持真空空间的密封状态。如果使用塑料管,则不利的是,难以在该管与真空空间之间的连接区域保持气密状态,并且该连接区域不能承受该真空空间的真空压力。
此外,如果该管由能够焊接到由金属板构成的内壳体和外壳体上的金属管形成,则可能经由该管发生热传递,因此会使冰箱的隔热性能变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该冰箱能够通过在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形成真空空间来改善隔热效果并促使体积变得紧凑。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该冰箱能够在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形成真空空间,并且具有支撑结构以保持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的距离,而不会因外部冲击而使内壳体和外壳体产生变形。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该冰箱具有的结构能够通过在该真空空间中设置气液换热器来减少隔热性能的下降。
为了实现这些方面以及其它的优点,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在此体现及宽泛描述的,提供一种冰箱,包括:壳体,冷冻室和冷藏室形成于该壳体中,所述壳体包括:内壳体、容纳所述内壳体的外壳体、以及真空空间,设置在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以在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执行隔热功能;多个间隔件,构造为用以保持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的真空空间;气液换热器,被构造为在已经经过蒸发器的制冷剂与要被引入到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其中,所述气液换热器设置在所述真空空间内,以及其中所述气液换热器的两端被焊接到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同时具有固定力和确保所述真空空间的真空压力的气密性。
所述气液换热器的除了焊接的两个端部以外的其余部分与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间隔开。
所述气液换热器具有至少一个弯曲部,以形成比所述两端之间的直线距离更长的通道。
所述气液换热器是壳管式气液换热器、管接触式气液换热器和双管式气液换热器。
所述气液换热器包括:压缩机吸入管,其将从所述蒸发器排出的制冷剂引向压缩机;以及毛细管,其引导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其中,所述压缩机吸入管的直径大于所述毛细管的直径。
所述气液换热器的两端部焊接到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同时所述压缩机吸入管和所述毛细管彼此间隔开。
其中在所述外壳体中形成两个连通孔,并且所述两个连通孔彼此间隔开预定的距离;在所述内壳体中形成两个连通孔,并且所述两个连通孔彼此间隔开预定的距离;以及其中所述外壳体中的两个连通孔和所述内壳体中的两个连通孔允许所述压缩机吸入管和所述毛细管的焊接。
所述压缩机吸入管具有穿过所述内壳体而固定的第一端和穿过所述外壳体而固定的第二端,以及所述毛细管具有穿过所述内壳体而固定的第一端和穿过所述外壳体而固定的第二端。
所述气液换热器包括引导环,所述引导环使所述压缩机吸入管及所述毛细管与所述内壳体及所述外壳体相隔开,以及其中,所述引导环围绕所述压缩机吸入管和所述毛细管。
还包括第一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内壳体的外表面和所述外壳体的内表面的其中之一处,其中,所述多个间隔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并且所述气液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多个间隔件之间,以使得所述气液换热器不接触所述多个间隔件。
在第一支撑板的对应于所述气液换热器一端和所述内壳体之间的焊接部的部分中形成连通孔,形成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该部分的所述连通孔与所述气液换热器的一端和所述内壳体之间的焊接部同心,并且形成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该部分的连通孔的直径比所述气液换热器的一端和所述内壳体之间的焊接部更大。
还包括第一门,构造为打开和关闭所述冷冻室,以及第二门,构造为打开和关闭所述冷藏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壳体,冷冻室和冷藏室形成于该壳体中,所述壳体包括:内壳体、容纳所述内壳体的外壳体、以及真空空间,设置在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以在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执行隔热功能;多个间隔件,构造为用以保持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的真空空间;第一制冷剂管,从蒸发器到压缩机引导低温制冷剂;第二制冷剂管,在正常温度的制冷剂液被吸入到所述蒸发器之前,提供所述正常温度的制冷剂液的流;气液换热器,被构造为在已经经过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与要被引入到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之间进行换热,所述气液换热器构造为通过在所述真空空间内进行传导而在所述第一制冷剂管和所述第二制冷剂管之间执行换热;以及引导环,围绕所述气液换热器,以与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相间隔开地支撑所述气液换热器。
所述气液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多个间隔件之间,以使得所述气液换热器不接触所述多个间隔件。
所述气液换热器构造为通过在所述真空空间内进行传导而执行换热,以及所述气液换热器具有至少一个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形成比所述换热器的两端之间的直线距离更长的通道。
所述第一制冷剂管和所述第二制冷剂管是铜管,以及所述引导环是陶瓷的或聚碳酸酯的引导环。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冰箱,包括:壳体,冷冻室和冷藏室形成于该壳体中,所述壳体包括:内壳体、容纳所述内壳体的外壳体、以及真空空间,设置在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以在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执行隔热功能;多个间隔件,构造为用以保持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的真空空间;第一制冷剂管,从蒸发器到压缩机引导低温制冷剂;第二制冷剂管,在正常温度的制冷剂液被吸入到所述蒸发器之前,提供所述正常温度的制冷剂液的流;气液换热器,被构造为在已经经过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与要被引入到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其中,所述第一制冷剂管和所述第二制冷剂管通过所述真空空间,且所述第一制冷剂管和所述第二制冷剂管分别焊接到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同时具有固定力和确保所述真空空间的真空压力的气密性;其中,所述气液换热器通过在所述真空空间内进行传导而在所述第一制冷剂管和所述第二制冷剂管之间执行换热。
所述第一制冷剂管焊接到所述外壳体上形成的第一连通孔和所述内壳体上形成的第二连通孔;以及所述第二制冷剂管焊接到所述外壳体上形成的第三连通孔和所述内壳体上形成的第四连通孔。
还包括第一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内壳体的外表面和所述外壳体的内表面的其中之一处,其中,所述多个间隔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并且所述气液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多个间隔件之间,以使得所述气液换热器不接触所述多个间隔件。
在第一支撑板的对应于所述内壳体和所述第一制冷剂管或第二制冷剂管之间的焊接部的部分中形成连通孔,以及其中,形成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所述连通孔的直径比所述内壳体和所述第一制冷剂管或第二制冷剂管之间的焊接部更大。
另外,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冰箱,其包括:内壳体,限定一储存空间;外壳体,与该内壳体间隔开一定距离,该外壳体和该内壳在该外壳体与该内壳体之间体限定一真空空间,该真空空间被保持在部分真空压力下,并被配置为使该内壳体与该外壳体隔热;以及气液换热器,设置在该真空空间中,并被构造为便于从蒸发器排出的制冷剂与从冷凝器排出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
该气液换热器可被构造为在该真空空间内通过传导执行热交换。
该气液换热器可具有至少一个弯曲部。
该气液换热器可具有大致相当于“S”形的形状。
该气液换热器可包括:压缩机吸入管,该压缩机吸入管将从该蒸发器排出的制冷剂引向压缩机;以及毛细管,该毛细管将从该冷凝器排出的制冷剂引向膨胀阀。
该压缩机吸入管可与该毛细管接触。
该压缩机吸入管可具有穿过该内壳体而固定的第一端和穿过该外壳体而固定的第二端,该毛细管具有穿过该内壳体而固定的第一端和穿过该外壳体而固定的第二端。
除了该压缩机吸入管的穿过该内壳体而固定的第一端以及该压缩机吸入管的穿过该外壳体而固定的第二端之外,该压缩机吸入管可以与该内壳体及该外壳体相隔开;除了该毛细管的穿过该内壳体而固定的第一端以及该毛细管的穿过该外壳体而固定的第二端之外,该毛细管与该内壳体及该外壳体两者相隔开。
该气液换热器还可包括多个引导环,这些引导环支撑该压缩机吸入管和该毛细管,并且使该压缩机吸入管及该毛细管保持与该内壳体及该外壳体相隔开。
所述多个引导环可围绕该压缩机吸入管和该毛细管设置。
该压缩机吸入管和该毛细管可以是铜管,而所述多个引导环都是陶瓷的或聚碳酸酯的引导环。
该毛细管可以在第一位置被焊接到该内壳体,并在第二位置被焊接到该外壳体;该压缩机吸入管在第三位置被焊接到该内壳体,并在第四位置被焊接到该外壳体,该第一位置、该第二位置、该第三位置和该第四位置各不相同。
该冰箱还可包括:第一支撑板,设于该内壳体的面向该外壳体的表面处;第二支撑板,设于该外壳体的面向该第一支撑板的表面处;以及多个间隔件,固定于该第一支撑板,并且被构造为用以保持该内壳体与该外壳体之间的真空空间。
该第二支撑板可包括多个凹槽,这些凹槽被限定在该第二支撑板的内表面中,并且被构造为用以在其中容置所述间隔件的端部。
该气液换热器可被设置在所述多个间隔件之间,并使该气液换热器不接触所述多个间隔件。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案中,提供一种冰箱,其包括:内壳体,限定一储存空间;外壳体,与该内壳体间隔开一定距离,该外壳体和该内壳体在该外壳体与该内壳体之间限定一真空空间,该真空空间被保持在部分真空压力下,并被构造为使该内壳体与该外壳体隔热;以及气液换热器,设置在该真空空间中,其中该气液换热器具有大致相当于“S”形的形状。
该气液换热器可包括:压缩机吸入管,该压缩机吸入管将从该蒸发器排出的制冷剂引向压缩机;以及毛细管,该毛细管将从该冷凝器排出的制冷剂引向膨胀阀。
该气液换热器可被构造为在该真空空间内通过传导执行热交换。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方案中,提供一种冰箱,其包括:内壳体,限定一储存空间;外壳体,与该内壳体间隔开一定距离,该外壳体和该内壳体在该外壳体与该内壳体之间限定一真空空间,该真空空间被保持在部分真空压力下,并被构造为使该内壳体与该外壳体隔热;气液换热器,设置在该真空空间中,并被构造为便于从蒸发器排出的制冷剂与从冷凝器排出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支撑板,位于该外壳体与该内壳体之间;以及多个间隔件,固定到该支撑板,并被构造为用以保持该内壳体与该外壳体之间的距离。
该气液换热器可被设置在所述多个间隔件之间,并使该气液换热器不接触所述多个间隔件。
根据实施例的冰箱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根据该冰箱,在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形成真空空间,而不是传统的隔热材料。这种真空空间执行隔热功能,以抑制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的热传递。
真空状态的隔热效果比传统的隔热材料更优异。与传统冰箱的借助传统的隔热材料而实现的隔热效果相比,根据本发明的冰箱具有隔热性优异的优点。与传统冰箱相比,根据本发明的冰箱具有隔热良好的优点。
同时,如果保持真空空间的真空状态,则无论厚度(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的距离)如何均能执行隔热功能。然而,传统的隔热材料的厚度必须为更大以增强隔热效果,而这种厚度的增加会导致冰箱尺寸的增大。
因此,与传统冰箱相比,根据本发明的冰箱能够在保持相同尺寸的储存室的同时缩减外壳的尺寸。因此,本发明能够有利于提供一种尺寸紧凑的冰箱。
此外,气液换热器被设置在真空空间中,通过气液换热器能够相应地减少热传递。隔热性能可得以提高。
应理解的是,前文的概略描述和下文对多个实施例或配置结构的详细描述均为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提供对请求保护的这些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现将参照下列附图详细描述多种配置方式和实施例,其中同样的附图标记指代同样的元件,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在冰箱的冷却循环中的气液换热器的功能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气液换热器的功能的莫里尔图(Mollier diagram);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冰箱的设置在形成于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的真空空间中的气液换热器的部分切除的立体图;以及
图5是示出包括内壳体、外壳体与间隔件的组装结构的部分切除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这些附图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冰箱。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冰箱包括:壳体1;其中形成储存室;第一门4,可旋转地联接到壳体1的左侧;以及第二门5,可旋转地联接到壳体1的右侧。
第一门4被构造为用以打开和关闭由该储存室构成的冷冻室,第二门5被构造为用以打开和关闭由该储存室构成的冷藏室。借助非限制性的示例,本发明可包括多种类型的冰箱。
换言之,图1中所示的冰箱是对开门式的,其具有设置在左侧的冷藏室以及设置在右侧的冷冻室。根据本发明的冰箱可以是所有类型的冰箱,无论冷藏室和冷冻室如何设置。而且,该冰箱可以是仅具有冷藏室或冷冻室的冰箱,或者是具有辅助制冷室而非冷冻室和冷藏室的冰箱。
外壳体120与内壳体110间隔预定的距离。在外壳体120与内壳体110之间形成的空间中并未设置辅助的隔热材料,并且该空间被保持为真空状态以执行隔热。
换言之,真空空间130形成在外壳体120与内壳体110之间,从而去除了壳体110与120之间的传热介质。
因此,能够防止外壳体120之外的热空气的热量传递到内壳体。
同时,为了方便起见,图1示出了构成壳体的内壳体110、外壳体120以及间隔件150,但未示出稍后将描述的气液换热器200。
参照图2和图3,现将描述设置在根据本发明的冰箱的真空空间中的气液换热器200。
图2是示出在冰箱的冷却循环中气液换热器的功能的示意图。图3是示出气液换热器的功能的莫里尔图(P-i曲线图或压焓图)。
冷却循环是指一种制冷剂循环,其被配置为用以提供冷空气,同时制冷剂经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而与外部空气热交换。
如图2所示,在蒸发器40中蒸发的制冷剂在压缩机10中被压缩,然后在冷凝器20中被冷凝成液态制冷剂。该液态制冷剂在经过膨胀阀30的同时膨胀并在蒸发器中蒸发而吸收周围空气的热量,从而产生冷空气。
然而,为了使从冷凝器20排出的制冷剂液体充分冷却(overcool,过冷),以及为了恰好同时使制冷剂气体充分加热,可以如图2所示的那样安装气液换热器200。
换言之,如果制冷剂液体几乎处于饱和状态,则液态制冷剂可能因经过制冷剂管时产生的阻力而使其压力降低。或者,该液体的压力可能因液体管的定常状态(standingstate)而降低,或者热渗透可能因周围空气的高温而产生。由此,在制冷剂液体中可能产生闪蒸气体,管阻力会因此而显著增大。尤其是,膨胀阀的性能会显著下降,从而使冷冻性能变差。
为了避免这种不利情况,制冷剂液体被过冷却。换言之,在经过冷凝器之后、几乎处于饱和状态(图3所示的③的状态)的制冷剂液体被过冷却至④的状态。
如图3的莫里尔图中所示,当已经过膨胀阀的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中被蒸发时,这种过冷却可以使制冷剂冷却Δia,从而使冷冻效果提高Δia
基于这种类型的蒸发器,不能够说被抽入吸入管中的沸腾的制冷剂完全处于蒸发的蒸气状态。例如,当沸腾的制冷剂被吸收时,在泛滥式蒸发器(flooded typeevaporator)中余留液体颗粒。基于操作条件,处于潮湿的蒸汽状态的制冷剂在另一种蒸发器中能够被吸收。在这种情况下,这种气液换热器200被用于提高被吸收的气体的过加热度。
另外,在泛滥式蒸发器中制冷剂与润滑油混合,而且液体表面保持较高,因而油可与来自蒸发表面制冷剂一起被吸收到吸入管中。
在这种情况下,气液换热器200加热制冷剂,以使制冷剂能够在合适的过加热水平下被吸进吸入管中。同时,使油与制冷剂分离,然后制冷剂经由吸入管被再次供给到压缩机。
如图3的曲线图所示,从蒸发器40排出的制冷剂气体具有例如①的焓,而且制冷剂的过加热水平在制冷剂经过气液换热器200的同时被增加到②。焓增加Δib的制冷剂可以被抽入压缩机。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冰箱包括气液换热器200,用以使流向膨胀阀30的制冷剂液体过冷却并且同时使被吸进压缩机10中的制冷剂气体过加热,从而提高冷却循环的制冷效率。
参照图4和图5,以下将描述具有气液换热器200的冰箱的结构。
图4是示出设置在根据本发明的冰箱的设于形成在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的真空空间中的气液换热器的部分切除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包括内壳体、外壳体与间隔件的组装结构的部分切除的立体图
外壳体120是非透明的,真空空间130的内部不可见。然而,为了方便起见,在图4中,可以看到真空空间130的内部。
根据该冰箱,壳体1包括:内壳体110,其中形成一储存空间;容纳该内壳体的外壳体120,与内壳体间隔开预定的距离;真空空间130,设置在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同时被封闭以保持真空状态,以便在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起到隔热功能;以及气液换热器200,构造为用于使经过蒸发器的制冷剂与被吸入蒸发器之前的制冷剂之间发生热交换。
具体而言,气液换热器200被设置在真空空间130中,并形成长通道,而且该气液换热器可以使经过蒸发器之后的低温制冷剂气体与被吸入蒸发器之前的常温制冷剂液体之间发生热交换。
同时,气液换热器200被设置在真空空间130中,而且能够通过传导发生热交换。如果真空空间130的真空度很高,则在真空空间130中不会通过传导发生热交换。
气液换热器200的两个管端部可以分别被焊接至内壳体110和外壳体120,以确保充分的固定力。
另外,气液换热器由金属材料形成。为了减少热传递,优选的是减小气液换热器的金属管与内壳体110、外壳体120或设置在真空空间130中的其它部件之间的接触面积。
如图4和图5所示,可设置多个间隔件150以保持内壳体110与外壳体120之间的距离,从而使真空空间130保持其轮廓。这种间隔件150可以支撑第一支撑板以保持内壳体110与外壳体120之间的距离。
上述多个间隔件150可固定在内壳体110与外壳体120之间。上述多个间隔件150可作为固定结构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60中。
第一支撑板160可设置为与内壳体110、外壳体120具有的相面对的表面中的一个表面接触。
在图4和图5中,示出了第一支撑板160被设置为与内壳体110的外表面接触。可选择地,第一支撑板160可被设置为与外壳体120的内表面接触。
第一支撑板160被设置为与内壳体110的外表面接触并且还可以设置与外壳体120的内表面接触的第二支撑板170,使得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60中的间隔件150的端部可与第二支撑板170的内表面接触。
如图5所示,壳体1还可包括第二支撑板170,该第二支撑板170设置在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具有的相面对的表面中的另一个表面上并且面对第一支撑板。
在图5中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板170被设置为与外壳体120的内表面接触,并且间隔件150固定地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60中以保持第一支撑板160与第二支撑板170之间间隔开的距离。
第一支撑板160与内壳体110的外表面接触,而第二支撑板170与外壳体120的内表面接触。因此,间隔件150可支撑地保持内壳体110与外壳体120之间的距离。
如图4所示,如果没有如上所述的第二支撑板170,则间隔件150的端部可设置为与外壳体120的内表面直接接触。
如图5的放大图中所示,第二支撑板170可包括形成在其内表面中的多个凹槽175,用以分别在其中插入间隔件150的端部。
当第二支撑板170安置在与第一支撑板160一体形成的间隔件150上时,在第二支撑板170中形成的多个凹槽175可以便于相对于间隔件150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
真空空间130必须形成在组成壳体1的内壳体110与外壳体120之间。例如,形成壳体1的一个表面的内壳体110和外壳体120两者的边缘部必须彼此一体地形成,并具有与该一个表面的尺寸对应的尺寸。
相反地,第一支撑板单元和第二支撑板单元以比内壳体110或外壳体120的尺寸更小的尺寸被制造。此后,制造组装后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组(间隔件150定位在其间),并且组装后的板的组被插入内壳体110与外壳体120之间。
可选地,第一支撑板160和第二支撑板170均以与内壳体110及外壳体120相同的尺寸被制造和组装。
图5部分地示出位于内壳体110与外壳体120之间的呈多层结构的组装结构。
每个间隔件150的端部均可以是凹形曲面。
如图5中的圆中所放大示出的,间隔件150的端部是凹形曲面。在组装过程中,每个间隔件150的端部被容易地安置在形成于第二支撑板170中的每个凹槽175中,这样仅是为了方便组装作业。
此外,更优选地,在第二支撑板170中形成的多个凹槽175是凸形曲面,以与间隔件150的形状对应。
在第二支撑板170中形成的凹槽175的形状可与间隔件150的形状对应。因此,在组装作业中容易确定间隔件的位置,并且第二支撑板170能够平行于间隔件的端部固定而不会移动。
间隔件150、第一支撑板160和第二支撑板170可以由金属、陶瓷和增强塑料的其中之一形成。
与第一支撑板160一体地形成的间隔件150沿竖向和水平方向排列,如图4和图5所示。
由于间隔件150以这种成行的方式设置,因此可便于设计和模塑制造。同时,能够便于组装作业,以及在组装工序之后能够提高耐受真空空间130中的真空压力或外部震动的强度。
返回图4,现将详细描述气液换热器200的安装结构。
气液换热器200包括用于将经过蒸发器的制冷剂引导到压缩机的压缩机吸入管220和用于将经过冷凝器的制冷剂引导到膨胀阀的毛细管210。
优选地,气液换热器200设置在间隔件150之间并且不与这些间隔件接触。
气液换热器200设置在真空空间130中,而气液换热器200的两端分别固定到内壳体110和外壳体120。此时,可以将气液换热器200焊接于内壳体110和外壳体120。由此,气液换热器200可以安装成不与在真空空间130中成列的间隔件150接触或干涉。
因此,能够防止外壳体120的外部热量经由间隔件150通过传导传递到内壳体110的内部。
在气液换热器200中,压缩机吸入管220(经过蒸发器40的低温制冷剂气体通过该压缩机吸入管流向压缩机)被焊接到毛细管210(常温制冷剂液体在被吸入蒸发器之前通过该毛细管流动),从而彼此接触。此后,气液换热器200的端部被分别焊接到内壳体110和外壳体120。
此时,压缩机吸入管220和毛细管210彼此接触。因此,可以通过压缩机吸入管220与毛细管210之间的传导来执行热交换。
如图4所示,压缩机吸入管220为这样的制冷剂管:经过蒸发器40的低温制冷剂气体通过该压缩机吸入管流向压缩机10。与毛细管210相比,压缩机吸入管220具有较大的直径。
毛细管210为这样的制冷剂管:常温制冷剂液体在被吸入蒸发器之前在该毛细管中流动。与压缩机吸入管220相比,毛细管210具有相对较小的直径。
气液换热器可以有各种类型。这些各种类型包括壳管式气液换热器、管接触式气液换热器和双管式气液换热器。
用于本发明中的气液换热器200可以是管接触式气液换热器。气液换热器200包括压缩机吸入管220和毛细管210,它们被制造成以长管的形状彼此接触。
这是因为气液换热器200所安装的真空空间130具有相对小的厚度和大的面积。
另外,气液换热器200的两端222分别设置在预定的位置。为了形成比两端222之间的直线距离更长的通道,气液换热器200的至少一部分可被形成弯曲状。换言之,优选地,气液换热器200被形成为S形,从而形成多个弯曲点。
因此,气液换热器200可被称为以S形命名的“S管”。
如图4所示,气液换热器200的端部222可被焊接到外壳体120中形成的连通孔122,气液换热器200的另一端部222可被焊接到内壳体110中形成的连通孔(未图示)。
在内壳体110与气液换热器200的端部222之间的第一支撑板160的焊接部中可形成连通孔162。该连通孔162与焊接部形成同心圆,并且其直径比焊接部更大。
图4仅示出了第一支撑板160而未示出第二支撑板170。如图5所示,当与第一支撑板160一起设有第二支撑板170时,在第二支撑板170的对应于气液换热器200的另一端222与外壳体120之间的焊接部的部分中可形成连通孔。该连通孔相对于焊接部同心,并且其直径比焊接部更大。
内壳体110和外壳体120均由钢板制成,而且它们可以由金属、陶瓷或增强塑料形成。
当气液换热器200被焊接到内壳体110和外壳体120时,作为支撑间隔件150的结构的第一支撑板160和第二支撑板170会受到影响。因此,优选的是,壳体的连通孔122大于支撑板的连通孔162。
如上所述,优选的是,除了端部的焊接部以外,气液换热器200与内壳体110、外壳体120间隔开。
这是因为当由金属形成的气液换热器200与内壳体110、外壳体120、第一支撑板160或第二支撑板170接触时,经由气液换热器200与内壳体110、外壳体120、第一支撑板160或第二支撑板170之间的接触面积而产生的热传导会使隔热性能变差。
为了避免这种热传导,壳体1还可包括多个引导环250,所述引导环250被设置成围绕气液换热器200以支撑气液换热器200,使其与内壳体110、外壳体120间隔开。
引导环250由围绕气液换热器200(即,彼此连接的压缩机吸入管220和毛细管210)的环构成。
这种引导环250与内壳体110、外壳体120间隔开预定的距离。
尤其是,当设置了第一支撑板160和第二支撑板170时,引导环250使得气液换热器200与第一支撑板160、第二支撑板两者170相隔开而不会接触。
引导环250可被用来固定压缩机吸入管220和毛细管210以保持它们之间的接触状态。
特别地,制冷剂在压缩机吸入管220和毛细管210中流动。因此,可能会发生预定的振动,而且这种振动会使压缩机吸入管220、毛细管210与内壳体110、外壳体120短暂地接触。同时,压缩机吸入管220和毛细管210会因振动而从接触状态彼此远离。这些问题都能借助引导环250来解决。
引导管250沿气液换热器200的长度方向以预定间隔设置,以使气液换热器200与真空空间130中的其它壳体或支撑板间隔开。
气液换热器200由具有不同直径的两个相连接的管形成。引导环250的内周面形状与气液换热器200的外周面形状一致。
同时,图4示出了引导环250是圆形环,而它们可以具有任意形状,只要气液换热器200插入其中而被支撑以远离壳体或支撑板即可。
在气液换热器200中,热交换必须主动地发生,而且气液换热器200可以由导热率高的铜构成。
气液换热器200的均由这种铜材料构成的两端可被焊接到由钢板形成的内壳体和外壳体。因此,在气液换热器200中能够保持足以承受真空空间130的真空压力的气密性。
此外,气液换热器200的端部被分别焊接到内壳体110和外壳体120,从而穿过真空空间130。然而,气液换热器200长度较长,而且经由铜材料形成的气液换热器200传导的热量很小,隔热性能不会变差。
引导环250可以由陶瓷或聚碳酸酯(PC)形成。
引导环250被构造为使气液换热器200远离壳体或附接到其上的支撑板。因此,引导环250由导热率低的陶瓷或PC形成,以减少热传递。
最后,气液换热器200的端部可以分别被焊接到内壳体110和外壳体120,同时毛细管210和压缩机吸入管220彼此间隔开。
如图4所示,在外壳体120中形成两个连通孔122和123,并且这两个连通孔彼此间隔开预定的距离,以允许对组成气液换热器200的毛细管210和压缩机吸入管220进行焊接。
两个连通孔122、123中的第一连通孔122被焊接到压缩机吸入管220的端部,第二连通孔123被焊接到毛细管210的端部。
压缩机吸入管220的直径大于毛细管210的直径。因此,第一连通孔122可以比第二连通孔123更大。
图4中示出了毛细管210和压缩机吸入管220被焊接在不同位置,即使在气液换热器200的另一端部也是如此。
根据本发明,在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形成比现有技术厚度更小的真空空间。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冰箱中,能够增大储存室的容积,而且能够改善隔热性。
此外,将用于提高冷却循环中的制冷效率的气液换热器安装在该真空空间中。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冰箱的组装,而不会影响隔热性能。
在本说明书、附图和随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的组合配置方式的部件和/或配置方式进行多种变型和更改。除了对部件和/或配置的变型和更改之外,替代性的使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也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20)

1.一种冰箱,包括:
壳体,冷冻室和冷藏室形成于该壳体中,所述壳体包括:内壳体、容纳所述内壳体的外壳体、以及真空空间,设置在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以在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执行隔热功能;
多个间隔件,构造为用以保持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的真空空间;
气液换热器,被构造为在已经经过蒸发器的制冷剂与要被引入到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
其中,所述气液换热器设置在所述真空空间内,
其中所述气液换热器的两端被焊接到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同时具有固定力和确保所述真空空间的真空压力的气密性,以及
其中所述气液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多个间隔件之间,以使得所述气液换热器不接触所述多个间隔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气液换热器的除了焊接的两个端部以外的其余部分与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间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气液换热器具有至少一个弯曲部,以形成比所述两端之间的直线距离更长的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气液换热器是壳管式气液换热器、管接触式气液换热器或双管式气液换热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气液换热器包括:
压缩机吸入管,其将从所述蒸发器排出的制冷剂引向压缩机;以及
毛细管,其引导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
其中,所述压缩机吸入管的直径大于所述毛细管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气液换热器的两端部焊接到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同时所述压缩机吸入管和所述毛细管彼此间隔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其中
在所述外壳体中形成两个连通孔,并且所述两个连通孔彼此间隔开预定的距离;
在所述内壳体中形成两个连通孔,并且所述两个连通孔彼此间隔开预定的距离;以及
其中所述外壳体中的两个连通孔和所述内壳体中的两个连通孔允许所述压缩机吸入管和所述毛细管的焊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压缩机吸入管具有穿过所述内壳体而固定的第一端和穿过所述外壳体而固定的第二端,以及所述毛细管具有穿过所述内壳体而固定的第一端和穿过所述外壳体而固定的第二端。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气液换热器包括引导环,所述引导环使所述压缩机吸入管及所述毛细管与所述内壳体及所述外壳体相隔开,以及其中,所述引导环围绕所述压缩机吸入管和所述毛细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还包括第一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内壳体的外表面和所述外壳体的内表面的其中之一处,
其中,所述多个间隔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冰箱,其中,在第一支撑板的对应于所述气液换热器一端和所述内壳体之间的焊接部的部分中形成连通孔,形成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该部分的所述连通孔与所述气液换热器的一端和所述内壳体之间的焊接部同心,并且形成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该部分的连通孔的直径比所述气液换热器的一端和所述内壳体之间的焊接部更大。
12.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还包括第一门,构造为打开和关闭所述冷冻室,以及第二门,构造为打开和关闭所述冷藏室。
13.一种冰箱,包括:
壳体,冷冻室和冷藏室形成于该壳体中,所述壳体包括:内壳体、容纳所述内壳体的外壳体、以及真空空间,设置在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以在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执行隔热功能;
多个间隔件,构造为用以保持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的真空空间;
第一制冷剂管,从蒸发器到压缩机引导低温制冷剂;
第二制冷剂管,在正常温度的制冷剂液被吸入到所述蒸发器之前,提供所述正常温度的制冷剂液的流;
气液换热器,被构造为在已经经过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与要被引入到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之间进行换热,所述气液换热器构造为通过在所述真空空间内进行传导而在所述第一制冷剂管和所述第二制冷剂管之间执行换热;以及
引导环,围绕所述气液换热器,以与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相间隔开地支撑所述气液换热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气液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多个间隔件之间,以使得所述气液换热器不接触所述多个间隔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气液换热器构造为通过在所述真空空间内进行传导而执行换热,以及所述气液换热器具有至少一个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形成比所述换热器的两端之间的直线距离更长的通道。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第一制冷剂管和所述第二制冷剂管是铜管,以及所述引导环是陶瓷的或聚碳酸酯的引导环。
17.一种冰箱,包括:
壳体,冷冻室和冷藏室形成于该壳体中,所述壳体包括:内壳体、容纳所述内壳体的外壳体、以及真空空间,设置在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以在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执行隔热功能;
多个间隔件,构造为用以保持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的真空空间;
第一制冷剂管,从蒸发器到压缩机引导低温制冷剂;
第二制冷剂管,在正常温度的制冷剂液被吸入到所述蒸发器之前,提供所述正常温度的制冷剂液的流;
气液换热器,被构造为在已经经过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与要被引入到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其中,所述第一制冷剂管和所述第二制冷剂管通过所述真空空间,且所述第一制冷剂管和所述第二制冷剂管分别焊接到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同时具有固定力和确保所述真空空间的真空压力的气密性;
其中,所述气液换热器通过在所述真空空间内进行传导而在所述第一制冷剂管和所述第二制冷剂管之间执行换热,以及
其中所述气液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多个间隔件之间,以使得所述气液换热器不接触所述多个间隔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第一制冷剂管焊接到所述外壳体上形成的第一连通孔和所述内壳体上形成的第二连通孔;以及所述第二制冷剂管焊接到所述外壳体上形成的第三连通孔和所述内壳体上形成的第四连通孔。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冰箱,还包括第一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内壳体的外表面和所述外壳体的内表面的其中之一处,
其中,所述多个间隔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板。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冰箱,其中,在第一支撑板的对应于所述内壳体和所述第一制冷剂管或第二制冷剂管之间的焊接部的部分中形成连通孔,以及
其中,形成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所述连通孔的直径比所述内壳体和所述第一制冷剂管或第二制冷剂管之间的焊接部更大。
CN201510430146.4A 2011-11-04 2012-11-02 冰箱 Active CN1049494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1-0114571 2011-11-04
KR1020110114571A KR101861832B1 (ko) 2011-11-04 2011-11-04 진공 공간부를 구비하는 냉장고
CN201210433194.5A CN103090630B (zh) 2011-11-04 2012-11-02 冰箱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33194.5A Division CN103090630B (zh) 2011-11-04 2012-11-02 冰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49428A CN104949428A (zh) 2015-09-30
CN104949428B true CN104949428B (zh) 2017-09-12

Family

ID=4722586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30146.4A Active CN104949428B (zh) 2011-11-04 2012-11-02 冰箱
CN201210433194.5A Active CN103090630B (zh) 2011-11-04 2012-11-02 冰箱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33194.5A Active CN103090630B (zh) 2011-11-04 2012-11-02 冰箱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4) US9377227B2 (zh)
EP (3) EP4119875B1 (zh)
KR (1) KR101861832B1 (zh)
CN (2) CN104949428B (zh)
ES (1) ES2928245T3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61832B1 (ko) * 2011-11-04 2018-05-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진공 공간부를 구비하는 냉장고
DE102013224941A1 (de) * 2013-12-05 2015-06-11 BSH Hausgeräte GmbH Haushaltskältegerät mit einem Skin-Verflüssiger an einer Seitenwand eines Außengehäuses und definierter Strukturierung an diesem Bereich
EP3555538B1 (en) * 2016-12-13 2022-05-25 Whirlpool Corporation Pass-through solutions for vacuum insulated structures
KR20180090055A (ko) * 2017-02-02 2018-08-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진공단열체 및 냉장고
KR102529116B1 (ko) * 2017-08-01 2023-05-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진공단열체, 진공단열체의 제작방법, 및 그 진공단열체로 단열하는 냉온장고
KR102449175B1 (ko) 2017-08-01 2022-09-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진공단열체 및 냉장고
KR102459784B1 (ko) 2017-08-01 2022-10-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진공단열체 및 냉장고
KR102449177B1 (ko) 2017-08-01 2022-09-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진공단열체 및 냉장고
KR102427466B1 (ko) 2017-08-01 2022-08-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차량, 차량용 냉장고, 및 차량용 냉장고의 제어방법
KR102459786B1 (ko) * 2017-08-16 2022-10-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진공단열체 및 냉장고
KR102530909B1 (ko) 2017-12-13 2023-05-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진공단열체 및 냉장고
KR102511095B1 (ko) 2017-12-13 2023-03-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진공단열체 및 냉장고
KR102466446B1 (ko) * 2017-12-13 2022-11-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진공단열체 및 냉장고
KR102568737B1 (ko) 2017-12-13 2023-08-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진공단열체 및 냉장고
KR102466448B1 (ko) 2017-12-13 2022-11-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진공단열체 및 냉장고
KR102543420B1 (ko) * 2018-06-27 2023-06-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진공단열체 및 냉장고
KR102617725B1 (ko) * 2018-06-27 2023-12-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진공단열체 및 냉장고
KR102617735B1 (ko) * 2018-06-27 2023-12-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진공단열체 및 냉장고
KR102545719B1 (ko) * 2018-06-27 2023-06-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진공단열체 및 냉장고
KR102611508B1 (ko) 2018-06-27 2023-12-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진공단열체 및 냉장고
KR102550615B1 (ko) 2018-06-27 2023-07-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진공단열체 및 냉장고
US10697696B1 (en) 2019-02-25 2020-06-30 Whirlpool Corporation Vacuum insulated structure with internal airway system
US10605520B1 (en) 2019-03-25 2020-03-31 Whirlpool Corporation Vacuum insulation assembly for an appliance
CN111829250A (zh) * 2020-06-15 2020-10-27 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真空保温层的箱体结构及冰箱
US20220397335A1 (en) * 2021-06-10 2022-12-15 Da-Kuang Chang Airtight metal pipes across inner spaces of non-Styrofoam, non-Plastic inner frame of refrigerators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3487U (zh) * 1988-08-04 1989-03-01 李芧华 电冰箱真空室式隔热装置
CN2226260Y (zh) * 1995-03-27 1996-05-01 张明儒 致冷电器绝热箱体
CN101038121A (zh) * 2006-03-17 2007-09-19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冰箱
CN101040155A (zh) * 2004-09-24 2007-09-19 Ti集团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热交换器
JP2007315662A (ja) * 2006-05-25 2007-12-06 Toshiba Corp 冷蔵庫
CN101865584A (zh) * 2009-04-14 2010-10-20 博西华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冰箱
JP2011080692A (ja) * 2009-10-07 2011-04-21 Toshiba Corp 冷蔵庫

Family Cites Families (7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561769A (en) 1921-10-26 1925-11-17 Neual W Ballew Vacuum-insulated container
US1518668A (en) * 1923-12-15 1924-12-09 John D Mitchell Refrigerator
US1541945A (en) * 1924-04-12 1925-06-16 Joseph H Huntsman Vacuum refrigerator
US1588707A (en) 1924-07-23 1926-06-15 Csiga Alexander Vacuum ice chest
US1814114A (en) 1925-11-21 1931-07-14 Insulation Corp Refrige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1747969A (en) * 1926-02-25 1930-02-18 C & C Engineering Company Inc Vacuous refrigerator and method of maintaining vacuum therein
US1833633A (en) 1926-11-04 1931-11-24 Bodman Walter Light Refrigerator
US2000882A (en) * 1928-09-07 1935-05-07 Stator Refrigeration Inc Insulating housing
US1770200A (en) 1929-03-07 1930-07-08 Comstock & Wescott Building construction
US2044600A (en) 1931-07-03 1936-06-16 Gen Motors Corp Refrigerating apparatus
US2065608A (en) * 1932-11-25 1936-12-29 Termisk Isolation Ab Heat insulating cabinet
US2196373A (en) 1935-08-07 1940-04-09 American Flange And Mfg Compan Refrigerator structure and insulation therefor
US2181856A (en) * 1938-01-29 1939-11-28 Westinghouse Electric & Mfg Co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US2487662A (en) * 1946-06-04 1949-11-08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Defrosting device for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US2487791A (en) * 1946-08-31 1949-11-15 Hoover Co Refrigeration
US2553693A (en) * 1949-01-13 1951-05-22 Andrew H Wehr Liquid cooling device for refrigerators
US2581044A (en) * 1949-09-17 1952-01-01 Jack A Ratcliff Refrigerating system
US2773362A (en) * 1953-05-18 1956-12-11 Whirlpool Seeger Corp Refrigerators for freezing food and storage of frozen food
US2753695A (en) * 1953-10-07 1956-07-10 James A Maranto Mechanical refrigerator
US2867417A (en) * 1954-11-18 1959-01-06 Axlander Axel Nore Alexander Heating element
DE1151261B (de) * 1957-07-01 1963-07-11 Electrolux Ab Vorrichtung bei einem Kuehlschrank zur Regelung der Temperatur einer Kuehl-kammer unabhaengig von den Temperaturen in den uebrigen Kuehlkammern
US3161265A (en) 1959-01-27 1964-12-15 Union Carbide Corp Vacuum panel insulation
US3955374A (en) * 1974-10-23 1976-05-11 Zearfoss Jr Elmer W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4036617A (en) * 1975-04-18 1977-07-19 Cryogenic Technology, Inc. Support system for an elongated cryogenic envelope
CA1106628A (en) * 1976-10-27 1981-08-11 Robert B. Gelbard High efficiency heat exchanger for refrigeration suction line/capillary tube assembly
US4301658A (en) 1979-12-11 1981-11-24 Koolatron Industries, Ltd. Control circuitry for thermoelectric cooler
IT1144387B (it) 1981-07-16 1986-10-29 Indesit Sistema di isolamento per un apparecchio frigorifero
US4526015A (en) 1984-10-15 1985-07-0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upport for cryostat penetration tube
US4959111A (en) 1986-08-19 1990-09-25 Whirlpool Corporation Heavy gas-filled multilayer insulation panel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US5175975A (en) * 1988-04-15 1993-01-05 Midwest Research Institute Compact vacuum insulation
US5157893A (en) * 1988-04-15 1992-10-27 Midwest Research Institute Compact vacuum insulation
US5081761A (en) 1990-04-17 1992-01-21 Rinehart Ronald K Double wall steel tank
US5375428A (en) * 1992-08-14 1994-12-27 Whirlpool Corporation Control algorithm for dual temperature evaporator system
US5406805A (en) * 1993-11-12 1995-04-18 University Of Maryland Tandem refrigeration system
JP3523381B2 (ja) * 1995-07-26 2004-04-2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冷蔵庫
CN2241851Y (zh) 1995-08-28 1996-12-04 王子凯 保温冷藏箱
BR9710227A (pt) 1996-07-08 1999-08-10 Oceaneering Int Inc Painel de isolamento e barreira de isolamento termico
US6073944A (en) 1997-08-21 2000-06-13 Moore; Larry James School supplies transporting device
DE19745862A1 (de) 1997-10-16 1999-04-22 Bosch Siemens Hausgeraete Wärmeisolierende Wandung
DE19745860A1 (de) * 1997-10-16 1999-06-17 Bosch Siemens Hausgeraete Wärmeisolierende Wandung
DE59813200D1 (de) * 1997-10-16 2005-12-22 Bsh Bosch Siemens Hausgeraete Wärmeisolierende wandung
JPH11315668A (ja) 1998-05-07 1999-11-16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ガラスパネル
US6167715B1 (en) * 1998-10-06 2001-01-02 Thomas H. Hebert Direct refrigerant geothermal heat exchange or multiple source subcool/postheat/precool system therefor
TW470837B (en) 2000-04-21 2002-01-01 Matsushita Refrigeration Vacuum heat insulator
CN1186558C (zh) 2000-04-21 2005-01-26 松下冷机株式会社 隔热箱及其所用的隔热材料
DE10029437B4 (de) * 2000-06-21 2005-11-17 Heraeus Noblelight Gmbh Infrarotstrahler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solchen Infrarotstrahlers
ITMI20011868A1 (it) * 2001-09-06 2003-03-06 Whirlpool Co Apparecchio refrigerante con isolamento sottovuoto
DE60229169D1 (de) * 2002-03-13 2008-11-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Kühlvorrichtung
EP1492987A1 (de) 2002-04-05 2005-01-05 Dometic GmbH Kühlschrankgehäuse
TW593919B (en) 2002-05-31 2004-06-21 Matsushita Refrigeration Vacuum heat insulating material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refrigerator using the vacuum heat insulating material
US7299653B2 (en) * 2002-12-03 2007-11-27 Nihon Freezer Co., Ltd. Refrigerator system using non-azeotropic refrigerant, and non-azeotropic refrigerant for very low temperature used for the system
KR100896264B1 (ko) 2003-01-17 2009-05-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냉장고 및 냉각장치
KR100523035B1 (ko) * 2003-01-24 2005-10-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냉장고용 일체형 흡입배관세트와 냉장고
DE10311214A1 (de) * 2003-03-14 2004-09-23 Jolly, Jürgen Raumkühlungssystem
KR100519358B1 (ko) 2003-04-08 2005-10-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온수 공급을 위한 순간 가열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냉장고
JP2005163848A (ja) * 2003-11-28 2005-06-23 Seven Seven:Kk 真空断熱材の製造方法及び断熱容体の製造方法
CN1657282A (zh) * 2004-02-04 2005-08-2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真空绝热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保温保冷设备、以及绝热板
CN2720362Y (zh) 2004-08-12 2005-08-24 白尚富 冰箱用内设支柱式真空隔温板
GB2421457A (en) * 2004-12-22 2006-06-28 T I Group Automotive Systems L A heat exchanger
TW200632245A (en) * 2005-01-28 2006-09-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A thermal insulator
CN2777463Y (zh) 2005-02-02 2006-05-03 王犁 胆式真空电冰箱箱体
AT504239A1 (de) 2006-09-27 2008-04-15 Rebernik Matthias Dipl Ing Dr Kryobehälter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JP2008101887A (ja) 2006-10-21 2008-05-01 Sanyo Electric Co Ltd 冷却貯蔵庫
TWI358504B (en) 2008-08-04 2012-02-21 Inotera Memories Inc A gas-liquid separate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sepa
IT1391775B1 (it) 2008-11-17 2012-01-27 Ilpea Ind Spa Circuito di raffraddamento
WO2010068975A1 (en) 2008-12-19 2010-06-24 Britax Childcare Pty Ltd Folding stroller improvements
CN101487652B (zh) 2009-02-09 2011-01-0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超静液氦恒温器
DE102009001677A1 (de) * 2009-03-19 2010-09-23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Kältegerät, Drosselrohr für ein Kältegerät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US8257815B2 (en) * 2009-05-04 2012-09-04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acuum insulator
JP2010276310A (ja) * 2009-05-29 2010-12-09 Hitachi Appliances Inc 真空断熱材を備えた冷蔵庫
KR101597554B1 (ko) * 2009-08-07 2016-02-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진공단열재 및 진공단열재를 구비한 냉장고
KR101544453B1 (ko) 2009-08-07 2015-08-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진공 단열재의 코어 및 이를 이용한 진공 단열재
CN101793455A (zh) 2010-04-08 2010-08-0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六研究所 一种深冷冰箱箱体
KR101068459B1 (ko) 2010-07-29 2011-09-28 주식회사엑스엘 진공단열패널
KR101147779B1 (ko) 2010-10-28 2012-05-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진공공간부를 구비하는 냉장고
US8365551B2 (en) * 2010-12-09 2013-02-0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Vacuum insulator for a refrigerator appliance
KR101861832B1 (ko) * 2011-11-04 2018-05-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진공 공간부를 구비하는 냉장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3487U (zh) * 1988-08-04 1989-03-01 李芧华 电冰箱真空室式隔热装置
CN2226260Y (zh) * 1995-03-27 1996-05-01 张明儒 致冷电器绝热箱体
CN101040155A (zh) * 2004-09-24 2007-09-19 Ti集团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热交换器
CN101038121A (zh) * 2006-03-17 2007-09-19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冰箱
JP2007315662A (ja) * 2006-05-25 2007-12-06 Toshiba Corp 冷蔵庫
CN101865584A (zh) * 2009-04-14 2010-10-20 博西华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冰箱
JP2011080692A (ja) * 2009-10-07 2011-04-21 Toshiba Corp 冷蔵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928245T3 (es) 2022-11-16
US9377227B2 (en) 2016-06-28
CN103090630B (zh) 2015-08-19
KR101861832B1 (ko) 2018-05-29
KR20130049495A (ko) 2013-05-14
EP4325141A2 (en) 2024-02-21
US20190203986A1 (en) 2019-07-04
US10228169B2 (en) 2019-03-12
EP2589905A3 (en) 2019-09-04
US20230304707A1 (en) 2023-09-28
EP4119875A1 (en) 2023-01-18
US11698211B2 (en) 2023-07-11
CN103090630A (zh) 2013-05-08
US20130111942A1 (en) 2013-05-09
EP4119875B1 (en) 2024-02-28
US20160290690A1 (en) 2016-10-06
EP2589905B1 (en) 2022-09-21
EP2589905A2 (en) 2013-05-08
CN104949428A (zh) 2015-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49428B (zh) 冰箱
CN103090615B (zh) 冰箱
CN100498157C (zh) 冰箱的热交换结构
JP6559335B2 (ja) 冷蔵庫
KR101962146B1 (ko) 진공 공간부를 구비하는 냉장고
KR102182071B1 (ko) 진공 공간부를 구비하는 냉장고
KR102332599B1 (ko) 진공 공간부를 구비하는 냉장고
KR102082314B1 (ko) 진공 공간부를 구비하는 냉장고
CN220958999U (zh) 微通道换热器和制冷设备
CN219014673U (zh) 制冷系统、空调以及冷库
KR102491917B1 (ko) 진공 공간부를 구비하는 냉장고
CN220982007U (zh) 微通道换热器和制冷设备
JP4245534B2 (ja) 冷蔵庫
JP6674409B2 (ja) 冷蔵庫
CN104613712A (zh) 一种带有超声波的化霜水管防冻堵结构
KR20140054596A (ko) 냉장고
KR20010091808A (ko) 냉장고용 증발기
KR20100043845A (ko) 냉장고용 증발기 및 냉장고용 증발기 설치구조
JP2008070081A (ja) 冷蔵庫
JP2005114232A (ja) 冷凍冷蔵ユニット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冷蔵庫
CN101520258A (zh) 快速制冷装置用型管
KR20170081919A (ko) 냉장고
KR20020089800A (ko) 김치저장고 야채실의 드레인 연결구조
KR19990057585A (ko) 냉기발생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