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43993A - 微波炉用容器以及微波炉用包装体 - Google Patents

微波炉用容器以及微波炉用包装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43993A
CN104943993A CN201410330919.7A CN201410330919A CN104943993A CN 104943993 A CN104943993 A CN 104943993A CN 201410330919 A CN201410330919 A CN 201410330919A CN 104943993 A CN104943993 A CN 1049439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ontainer
opening
microwave oven
steam dis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3091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43993B (zh
Inventor
石川慎司
汤原知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rak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yorak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7045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38751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7465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50026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raku Co Ltd filed Critical Kyorak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2967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296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439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439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439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439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1/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 B65D81/34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for packaging foodstuffs or other articles intended to be cooked or heated within the package
    • B65D81/3446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for packaging foodstuffs or other articles intended to be cooked or heated within the package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heated by microwaves
    • B65D81/3453Rigid containers, e.g. trays, bottles, boxes, cu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77/00Packages formed by enclos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 preformed containers, e.g. boxes, cartons, sacks or bags
    • B65D77/10Container closures formed after filling
    • B65D77/20Container closures formed after filling by applying separate lids or covers, i.e. flexible membrane or foil-like covers
    • B65D77/2024Container closures formed after filling by applying separate lids or covers, i.e. flexible membrane or foil-like covers the cover being welded or adhered to the container
    • B65D77/2028Means for opening the cover other than, or in addition to, a pull tab
    • B65D77/2032Means for opening the cover other than, or in addition to, a pull tab by peeling or tearing the cover from the container
    • B65D77/2036Means for opening the cover other than, or in addition to, a pull tab by peeling or tearing the cover from the container the seal having a stress concentrating por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ackage Specialized In Special Use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波炉用容器以及微波炉用包装体,该包装体具有蒸汽能够自动排出的功能,并且,能够减少内容物进入至凸缘部和盖体所形成的间隙中。微波炉用包装体包括容器和盖体,容器具备:收纳内容物的容器主体;形成于容器的开口处的凸缘部;棱状热封部,其形成于凸缘部的上表面,热封部具有:从凸缘部的外边缘向开口张开的V字状开封部;从开口向凸缘部的外边缘张开的V字状蒸汽排出部;沿着基准线L形成的环状部;蒸汽排出部的位于凸缘部的外边缘的一对端部被设置在凸缘部的宽度方向,和基准线L相比靠近凸缘部的外边缘,其在环状部的端部与一对倾斜部相连接,环状部设置于开口至凸缘部的宽度的50%未满的位置。

Description

微波炉用容器以及微波炉用包装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波炉用容器以及微波炉用包装体。
背景技术
以往,已经提出过多种关于微波炉用容器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微波炉烹饪用包装容器,其形成为,在合成树脂的容器主体的凸缘部的整个一周上形成周边密封部,盖体被热封在该周边密封部。在周边密封部设置有突出部,其形成为V字状或U字状,向着容器的内侧(开口侧)方向张开。根据该微波炉烹饪用包装容器,当内容物中的水分被微波炉加热后,其内部的压力变大,盖体被顶向上方,该被顶向上方的盖体的一部分从突出部自动脱离。通过上述过程,容器的密封性丧失,容器内的蒸汽被排出到外部。因此,使用者无需在使用微波炉进行烹饪前将盖体开封。
然而,关于上述的微波炉烹饪用包装容器,在蒸汽排出用的突出部以外的周边密封部中,周边密封部沿着容器开口的形状形成环状部。在凸缘部的自环状部至开口的范围内,形成有凸缘部和盖材之间未热封的间隙。内容物有进入至该间隙的可能。当考虑到下列因素时,即,因进入该间隙的内容物影响凸缘部的外观,使其变得不美观时,优选形成窄的上述间隙。因此,期望环状部被设置在离容器开口较近的位置。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周边密封部中,排出蒸汽用的突出部形成为自环状部向开口侧突出。因此,环状部必然被设置在与容器主体的开口有一定距离的位置,该一定距离相当于突出部的突出量部分。从而,难以将环状部设置在离容器开口近的位置,若要将环状部设置在离容器开口近的位置,则必须采取一些措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公开专利公报2008-290738号(图7)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波炉用容器以及微波炉用包装体,当用微波炉对包装体内的内容物进行加热时,该包装体具有能够保持蒸汽自动排出的功能,并且,能够减少内容物进入到凸缘部和盖体所形成的间隙中。
关于本发明,通过以下的构成进行理解。
(1)本发明的微波炉用容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容器主体,其形成为凹陷状,用于收纳内容物;凸缘部,其为凸缘状的环,形成于上述容器主体的上端的开口处;热封部,其为棱状,形成于上述凸缘部的上表面的整个一周,用于与密封上述开口的膜状盖体进行热封;上述热封部具有:开封部,在俯视时,其从上述凸缘部的外边缘一侧向上述开口一侧的方向张开,大致形成为V字状;蒸汽排出部,在俯视时,其从上述开口一侧向上述外边缘一侧张开,大致形成为V字状,在位于上述凸缘部的外边缘一侧形成一对端部,在位于上述开口一侧形成一个端部;环状部,除了上述开封部和上述蒸汽排出部以外的其它部分,其沿着环状的基准线而形成,形状与上述开口的形状大致相同;上述蒸汽排出部的位于上述凸缘部的上述外边缘一侧上的一对端部被设置在上述凸缘部的宽度方向上,与上述基准线相比略靠近上述外边缘一侧,并且与设置在上述蒸汽排出部两侧的上述环状部的端部的一对倾斜部相连接;上述环状部被设置为,位于小于上述开口部至凸缘部的整体宽度的50%的位置处。
(2)如上述(1)中所述的本发明的微波炉用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蒸汽排出部的上述一对端部被设置在上述开口至上述凸缘部的整体宽度的50%以上的位置处。
(3)如上述(1)或(2)中所述的本发明的微波炉用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蒸汽排出部的位于上述开口侧的端部,被设置在上述基准线通过的位置。
(4)如上述(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本发明的微波炉用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开封部通过上述环状部被设置在上述蒸汽排出部之间。
(5)如上述(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本发明的微波炉用容器,其特征在于,通过使上述一对倾斜部分别与上述蒸汽排出部的一部分形成略呈V字状,上述开封部形成为与上述蒸汽排出部的两侧相连接。
(6)如上述(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本发明的微波炉用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凸缘部具有第一宽度部和第二宽度部,其中第二宽度部比第一宽度部的宽度宽;上述开封部形成于第二宽度部。
(7)如上述(6)中所述的本发明的微波炉用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主体的开口部大致形成为椭圆形或圆形,将所形成的上述第二宽度部作为把持部。
(8)如上述(6)中所述的本发明的微波炉用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主体的开口部大致形成为矩形,将所形成的上述第二宽度部作为角部。
(9)如上述(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本发明的微波炉用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环状部被设置在上述开口的边缘。
(10)如上述(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本发明的微波炉用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容器主体具有多个收纳上述内容物的收纳部,对应于上述多个收纳部中的每一个收纳部,分别设置有上述蒸汽排出部。
(11)本发明的微波炉用包装体,其特征在于具有:盖体,其为膜状;容器,其为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波炉用容器,其通过上述盖体被密封。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微波炉用容器以及微波炉用包装体,当使用微波炉对包装体的内容物进行加热时,该包装体具有能够保持蒸汽自动排出的功能,并且,能够减少内容物进入到凸缘部和盖体所形成的间隙中。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的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微波炉用包装体的侧视图。
图2表示的是图1所示的微波炉用包装体的俯视图。
图3中,(a)表示的是图2中A-A线的剖视图,(b)表示的是(a)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4表示的是图2中所示的微波炉用容器的俯视图。
图5中,(a)表示的是图4中C部分的扩大图,(b)表示的是(a)的比较例。
图6表示的是第1变形例中热封部的说明图,其与图5的(a)中的图相对应。
图7表示的是第2变形例中热封部的说明图,其与图5的(a)中的图相对应。
图8表示的是第2变形例中热封部的使用例说明图,其为微波炉用容器的俯视图。
图9中,表示的是第2变形例中热封部的其他使用例的说明图,(a)为微波炉用容器的俯视图,(b)为(a)中P部分的放大图。
图10表示的是微波炉用容器的另一构成例的俯视图。
图11表示的是微波炉用容器的其他构成例的俯视图。
标号说明
10 包装体(微波炉用包装体)
11 内容物
12 盖体
20 容器(微波炉用容器)
20C 容器(微波炉用容器)
20D 容器(微波炉用容器)
20E 容器(微波炉用容器)
21 容器主体
21E 容器主体
22 开口
30 凸缘部
30a 外边缘
31 基部(第一宽度部)
32 把持部(第二宽度部)
40 热封部
40A 热封部
40B 热封部
40E 热封部
41 开封部
41B 开封部
42 蒸汽排出部
42a 开口侧端部
42b 开口侧的一对端部
42A 蒸汽排出部
42B 蒸汽排出部
42E 蒸汽排出部
43 环状部
43a 端部
45 倾斜部
45B 倾斜部
45E 倾斜部
51 多功能部
52 角部(第二宽度部)
46 边界部
53 收纳部
55 隔层
L 基准线
W 凸缘部的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以下,称作“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整个实施方式的说明中,相同的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实施方式一
(微波炉用包装体10的整体构成)
首先,根据图1对微波炉用包装体10的整体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微波炉用包装体10(以下,称作“包装体10”),其是一种将内容物11保存为密封状态的装置。包装体10具有微波炉用容器20(以下,称作“容器20”)和盖体12,盖体12为膜状,用于盖合该容器20的开口22,将容器20密封。
内容物11可以是各种食品,只要是能够用微波炉加热的食品,其种类不限。
(盖体12的构成)
其次,根据图2对盖体12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盖体12的外形沿着容器20的外形而形成。盖体12由单层膜或者多层膜构成。为了使该盖体12能够在容器20的热封部40(后述)处被热封,该盖体12的至少里侧表面由合成树脂(例如,由聚乙烯为代表的聚烯烃树脂等)构成。
(容器20的构成)
接下来,根据图3~5对容器20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3的(a)所示,容器20包括:容器主体21,其形成为凹陷盘状,用于将内容物11收纳于其中;凸缘部30,其为凸缘状的环,形成于容器主体21的上端的开口22处;
如图4所示,在俯视中,容器主体21的外形形成为略呈椭圆形。此外,在本发明中所述的“容器主体”的外形,并不局限于此例,也可以选择除略呈椭圆形以外的形状,例如,略呈矩形、略呈多边形、略呈圆形等的各种形状。
凸缘部30包括:环状基部(第一宽度部)31,其沿着开口22的的形状,形成为具有一定宽度的环状;一对把持部(第二宽度部)32,其与上述基部31相比向外侧突出,且宽度大于基部31的宽度;一对直线状部33,其为基部31隔着容器主体21的中心,形成在相对两侧的一对直线;一对圆弧状部35,其形成在与上述一对直线状部33的相垂直的方向。每个把持部32形成于圆弧状部35的侧端。并且,在凸缘部30的基部31形成热封部40,热封部40形成于上述基部31的上表面的整个一周上。
再回到图3,如图3的(b)所示,该热封部40形成为棱状,其从基部31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为了使容器20的热封部40能够与盖体12的里侧表面热封,至少该热封部40需要由合成树脂(例如,由聚乙烯为代表的聚烯烃树脂等)所构成。棱状的热封部40形成为,其宽度在3mm以下,优选其宽度范围形成在0.5mm以上1.5mm以下。
更具体地说,对于盖在热封部40上的盖体12,通过将被加热后的金属制的密封条从上方向下压着,能够将热封部40和盖体12的接触表面热封。该接触表面的热封强度能够根据密封条的温度、密封条的压着时间、热封部40的材料以及盖体12的材料等的变更进行调整,也能够根据包装体所需要的密封强度的大小适当地进行调整。
此外,对于包装体10,还要求其盖体12具有容易打开的易开封性(易剥离性)。为了获得易开封性,可以采取下述有效的方法,即,在热封部40和盖体12的接触表面上,设置不被热封的部分。例如,可以利用低密度的聚乙烯构成盖体12的内表面,利用在低密度的聚乙烯中混合了聚丙烯的材料构成热封部40。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在热封部40和盖体12的接触表面分别设置热封部分和非热封部分。
如图4所示,热封部40包括:一对开封部41,其分别形成在一对圆弧状部35的中央;一对蒸汽排出部42,其分别被设置在一对直线状部33的中央。此外,在热封部40上除了开封部41以及蒸汽排出部42以外的其他部分,形成环状部43。根据这样的构成,可以通过环状部43,将开封部41与蒸汽排出部42按照一定的间隔进行设置。
各开封部41,在俯视时,其从上述凸缘部30的外边缘30a的一侧向上述开口22的一侧方向张开,大致形成为V字状;
这样形成的开封部41,当对从微波炉中取出的包装体10进行开封时,其盖体12具有易于被剥离的功能。即,在把持部32,用手抓住盖体12的边缘部12a(参照图1)向上拉时(图1中箭头的方向(1)),由于位于开封部41的外边缘30a一侧的端部的应力集中,所以以外边缘部30a一侧的端部41a为起点,向着开口22一侧的一对端部41b撕开,盖体12能够容易地从开封部41剥离。
如图5的(a)所示,环状部43沿着与开口部的形状大致相似的环状基准线L所形成。此外,环状部43被设置在小于开口22至凸缘部30的宽度W的50%的位置处,也就是说,被设置在与凸缘部30的宽度方向中心C1相比接近于开口22一侧。优选将环状部43设置在小于开口22到凸缘部30的宽度W的15%的位置处,进一步优选将环状部43设置在开口22和凸缘部30的分界处(0%)。此处,凸缘部30的宽度被定义为,在凸缘部30的直线状部33中,其为绘制在垂直于开口22的边的线段的宽度,在凸缘部30的圆弧状部35中,其为绘制在垂直于开口22的边的切线的线段的宽度。当将环状部43设置在开口22至凸缘部30的宽度W的50%未满处的位置时,在微波炉加热后,产生的蒸汽使容器20内的压力变大,使得盖体12膨胀,此时,在盖体12和凸缘部30的热封部分,由于环状部43与开口22接近,所以凸缘部30和盖体12之间的间隙浅,能够抑制蒸汽从间隙中进入,根据这种结构,在略呈V字状的蒸汽排出部42的顶端(位于开口侧的端部42a),由于应力在剥离凸缘部30和盖12的方向上集中,所以在蒸汽排出部42上,能够确保盖体12被优先剥离,从而能够将蒸汽排至外部。此外,环状部43(基准线L)构成为,例如可以设置在整个凸缘部30上相对于宽度W的50%未满处的位置,优选将其设置在相对于宽度W的15%未满处的位置,进一步优选设置在开口22和凸缘部30的直线状部33的分界处(0%)。此外,至少将环状部43的全长的80%以上设置在相对于宽度W的50%未满处的位置,优选设置在相对于宽度W的15%未满处的位置,进一步优选能够设置在开口22和凸缘部30的直线状部33的分界处(0%)。此外,例如凸缘部30的宽度W可以设定在5mm以上16mm以下的范围,凸缘部30的距离设定在自开口22至环状部43的距离的0mm以上8mm以下的范围,优选设定在0mm以上2.4mm以下的范围。
各蒸汽排出部42在俯视时,形成为略呈V字状,其从开口22一侧向外边缘30一侧方向张开。此外,蒸汽排出部42的位于开口22一侧的端部42a,其被设置在凸缘部30的宽度方向上,与基准线L相比略靠近开口22一侧的位置。
另一方面,蒸汽排出部42的位于外边缘30a一侧的一对端部42b,其被设置在凸缘部30的宽度方向上,与基准线L相比位于外边缘30a一侧的位置处。在该实施例中,位于外边缘30a一侧的一对端部42b被设置在开口22至凸缘部30的宽度W的50%以上的位置处,即,被设置在与凸缘部30的宽度方向中心线C1相比,靠近外边缘30a一侧的位置处。这样,位于外边缘30a一侧的一对端部42b,其通过一对倾斜部45,与设置在蒸汽排出部42两侧的环状部43的两个端部43a相连接。
此外,尽管该实施例示出了蒸汽排出部42以及倾斜部45形成为曲线状结构,但是蒸汽排出部42以及倾斜部45也可以形成为直线状结构。此外,蒸汽排出部42的位于开口22一侧的端部42a的张开角度、蒸汽排出部42和倾斜部45所构成的角度以及环状部43和倾斜部45所构成的角度都能够任意设定。
上述构成的包装体具有盖体能够自动剥离的功能,即,在上述构成的蒸汽排出部42中,通过微波炉将内容物11(参照图1)的水分加热,内部压力变大,盖体12(参照图1)被顶向上方,此时,被顶向上方的盖体12的边缘部12a(参照图1)能够自动地被剥离。也就是说,在蒸汽排出部42,当盖体12(参照图1)被顶向上方时,由于在蒸汽排出部42的位于开口22一侧的端部42a处的应力集中,所以,位于盖体12的边缘部12a(参照图1)以位于该开口22一侧的端部42a为起点,被自动剥离。结果导致气密性丧失,蒸汽从蒸汽排出部42被排出。此外,蒸汽排出部42的深度d1的大小,可以根据蒸汽排出功能的需要进行适当地设定。
(实施方式的效果)
以下,对上述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封部40中,将蒸汽排出部42的位于外边缘30a一侧的一对端部42b设置在和基准线L相比,靠近外边缘30a一侧。此外,蒸汽排出部42的位于外边缘30a一侧的一对端部42b通过一对倾斜部45与环状部43的端部43a相连接。根据这种结构,能够确保蒸汽排出部42所必需的深度d1,并且能够将环状部43设置在靠近容器主体21的开口22处。
此处,对下述假设情况进行考虑,假设蒸汽排出部的一对端部和环状部的端部直接相连接的情况。
图5的(b)所示的是图5的(a)中示出的热封部40的比较例的图。
如图5的(b)所示,该比较例中所涉及的热封部100,其蒸汽排出部101的一对端部101a被设置在凸缘部102的宽度方向上,与环状部103大致相同的位置。即,不设置倾斜部,使蒸汽排出部101的一对端部101a直接与环状部103的端部103a相连。在这样构成的热封部100中,环状部103必然被定位在与容器主体105的开口106有一定距离的位置处,该一定距离相当于蒸汽排出部101的深度d1。因此,从开口106至环状部103的距离3P变长,其结果导致内容物进入至凸缘部102的上表面的间隙变大。
关于上述内容,如图5的(a)所示,由于在热封部40中,能够将环状部43设置在容器主体21的开口22的近处,所以能够缩短从开口22至环状部43的距离P1。从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构成,通过蒸汽排出部42能够维持蒸汽自动排出的功能,并且,内容物11进入至凸缘部30的上表面的间隙能够变小。
(热封部的变形例)
随后,根据图6~图9对热封部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6为第一变形例中涉及的热封部的说明图,是与图5的(a)相对应的图。图7为第二变形例中涉及的热封部的说明图,是与图5的(a)相对应的图。图8为第二变形例中涉及的热封部的使用例说明图,图9为第二变形例中涉及的热封部的其他使用例的说明图。此外,对和前述热封部40(参照图5的(a))共通的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在此,省略对其的重复说明。
(第1变形例)
上述的热封部40(参照图5的(a))中,蒸汽排出部42的位于开口22的端部42a设置在与基准线L相比,略接近开口22一侧的位置处,本发明中所说的“蒸汽排出部”的位于开口一侧的端部的位置,可以任意变更。
例如,如图6所示的热封部40A,蒸汽排出部42A的位于开口22一侧的端部42a也可以设置在基准线L通过的位置。
对于上述的热封部40A,由于蒸汽排出部42A的位于开口22一侧的端部42a被设置在基准线L上,所以,环状部43能够尽可能接近地被设置在开口22的边缘。根据上述构成,能够进一步缩短开口22至环状部43的距离P2。从而,在凸缘部30的上表面,内容物进入的间隙能够进一步变小。
(第二变形例)
上述如图5的(a)所示的热封部40(参照图5的(a)),图中示出了蒸汽排出部42和倾斜部45平滑地相连接的例子,蒸汽排出部42和倾斜部45所成角度的方式也可以任意变更。
例如,如图7中所示的热封部40B,也可以使蒸汽排出部42B和倾斜部45B在凸缘部30的位于外边缘30a一侧以形成张角的方式相连接。
在该热封部40B中,通过使蒸汽排出部42B与一对倾斜部45B略呈M字状相连接,即,通过使上述一对倾斜部45B分别与上述蒸汽排出部42B的一部分大致形成V字状,在蒸汽排出部42B的两侧形成一对开封部41B。在俯视中,这一对开封部41B分别从外边缘30a一侧向开口22一侧张开,大致形成为V字状。通过上述构成,能够在凸缘部30的小空间内,设置既具有蒸气排出功能又具有开封功能的多功能部51。
此处,利用图7对多功能部51进一步详细说明。如上所述,在俯视中,多功能部51形成M字状,蒸汽排出部42B大致形成V字状,其从凸缘部30的位于开口22一侧向凸缘部30的外边缘30a一侧张开,开封部41B大致形成V字状,其从凸缘部30的位于外边缘30a一侧向开口22一侧张开。于是,在蒸汽排出部42B的位于开口22一侧的交叉点,即,端部42a处形成角部,在开封部41B的位于凸缘部30的外边缘30a一侧的交叉点,即,端部42b处形成角部。蒸汽排出部42B的张开角度以及开封部41B的张开角度中的任意一个角度都设置为小于90°(优选将角度设定在30°以上60°以下的范围)。这种情况下,形成V字状的蒸汽排出部42B的热封部40可以是平滑的曲线,此时,将从变成交叉点的端部42a到两边的每一个热封部40的连线的张开角度,都设定为小于90°(优选将角度设定在30°以上60°以下的范围)。同样,形成V字状的开封部41的热封部40也可以是平滑的曲线,在这种情况下,将从变成交叉点的端部42b到两边的每一个热封部40的连线的张开角度,都设定为小于90°(优选将角度设定在30°以上60°以下的范围)。此外,从开封部41B的位于凸缘部的外边缘30a一侧的端部42b,到上述张开角度延伸的热封部40的位于开口22一侧的上述端部42a以外的其它热封部(符号45B)中的端部与环状部43的端部43a相连接。
根据上述构成,从开封部41的端部42b至凸缘部30的外边缘30a的距离被设定为略大于蒸汽排出部42的端部42a至凸缘部30的位于开口22一侧的距离。换言之,蒸汽排出部42的端部42a形成为,与开封部41的端部42b相比,其距离更接近凸缘部30的边缘。
此外,如图7所示,由于蒸汽排出部42B的位于开口22一侧的端部42a和开封部41B的位于开口22一侧的端部43a(42a)是被定位在开口22的边缘上所形成的,所以和开封部41B的端部43a相连接的环状部43构成为被定位在开口22的边缘。
上述的多功能部51,由于蒸汽排出部42B和倾斜部45B以形成张角而相连,所以深度d2相对变大。这样,优选将深度d2大的多功能部51设置在凸缘部30中的宽度相对较宽的部位。
例如,如图8所示的容器20C,能够将具备蒸汽排出功能和开封功能的多功能部51设置在凸缘部30的第二宽度部的把持部32上。在图8所示的情况下,出于从多功能部51能够切实实现蒸汽排出功能和开封功能考虑,在一对把持部32上分别形成多功能部51。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多功能部51也可以只形成于各把持部中的一个上。此外,如图7所示,通过将蒸汽排出部42B的位于开口22一侧的端部42a定位于基准线L上,能够使得环状部43尽可能的接近开口22的边缘。根据上述构成,通过将具备蒸汽排出功能和开封功能的多功能部51集中在把持部32上,能够使得凸缘部30的其他部分(第一宽度部)形成更窄的宽度W1。其结果使得能够获得更小的容器20C。
此外,如图9的(a)所示,容器20D的外形为方形的例如,略呈矩形形状)情况时,凸缘部30在角部52处能够形成比角部52以外的其他部分(第一宽度部)的宽度更宽的部分(第二宽度部)。这样,如图9的(b)所示,图9的(b)为图9的(a)中虚线框P的扩大图,能够将具备蒸汽排出功能和开封功能的多功能部51设置在凸缘部30中的第二宽度部的角部52上。在图9的(a)、图9的(b)所示的情况下,出于从多功能部51能够切实实现蒸汽排出功能和开封功能考虑,可以仅在多个角部52中的一个角部上形成多功能部51。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多功能部51也可以形成于其他的角部上。根据上述构成,通过将具备蒸汽排出功能和开封功能的多功能部51集中设置在角部52上,能够使得凸缘部30的其他部分(第一宽度部)形成更窄的宽度W2。其结果导致可以获得更小的容器20C。
此外,在图9的(a)、(b)中,沿着基准线L所形成的热封部40B的环状部43,其被设置在小于开口22至凸缘部30的宽度的50%处。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如图7所示的那样,通过将蒸汽排出部42B的位于开口22一侧的端部42a定位于基准线L上,也能够使环状部43尽可能地接近开口22的边缘。即,优选将热封部40B的环状部43设置在开口22至凸缘部30的宽度的0%以上,20%以下的位置范围内。
(容器的其他构成例)
其次,根据图10对容器的其他构成例进行说明。图10示出了容器的其他构成例的俯视图。此外,与上述的容器20(参照图4)相同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在此,省略对其的重复说明。
上述的容器20(参照图4)示出了将内容物11收纳于具有一个收纳部的容器主体21中,但是,本发明中所述的“容器主体”也可以是除此之外的具有多个收纳部的收纳容器。
例如,如图10所示的容器20E,容器主体21E具有2个收纳部53。这2个收纳部53被隔板55所隔开。在该隔板55的上表面,形成有连接环状部43的两个直线状部之间的连接部56。通过将盖体热封在含有连接部56的热封部40E上(图中未示出),2个收纳部53分别被密封。容器主体21E形成有将2个收纳部53的开口22围绕起来的凸缘部30,在该凸缘部30中还形成一对把持部32,它们分别形成在2个收纳部53的相对方向的一对第二宽度部上,该第二宽度部即为把持部。
另外,在热封部40E的各把持部32上设置了具有蒸汽排出功能和开封功能的多功能部51。根据上述构成,各收纳部53上可以设置一个多功能部51。如上所述,上述多功能部51具有:在俯视中,其自开口22一侧向外边缘30a一侧张开,构成大至为V字状的蒸汽排出部42E;开封部41,设置在该蒸汽排出部42E的两边,自外边缘30a一侧向开口22一侧张开,构成大至为V字状。
根据上述构成的容器20E,2个蒸汽排出部42E能够将2个收纳部53中的蒸汽分别自动排出,并且,还能够将环状部43近距离地设置在容器主体21E的开口22上。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多功能部51,由于与图7中所述的构成相同,所以,能够尽可能地使环状部43接近开口22的边缘。
此外,如图11所示,也可以在相邻连接的2个收纳部53的凸缘部的相对方向上分别形成一个宽度部,一对把持部32分别形成在上述2个收纳部53的宽度部上。这样,能够在上述把持部32上设置兼具蒸汽排出功能和开封功能的多功能部51。如上所述,上述多功能部51具有:在俯视中,其自开口22一侧向外边缘30a一侧张开,构成大致为V字状的蒸汽排出部42E;开封部41,其构成大至为V字状,设置在该蒸汽排出部42E的两边,自外边缘30a一侧向开口22一侧张开,开封部与蒸汽排出部整体大致构成为M字状。并且,与2个收纳部53相对应的环状部43的边界部46能够沿着2个收纳器53的开口形状形成收缩的密封形状。
以上,利用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无需多言,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记载的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施加各种改变或改良。另外,根据权利要求书的记载的范围显而易见的是,该施加各种改变或改良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微波炉用容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容器主体,其形成为凹陷状,用于收纳内容物;
凸缘部,其为凸缘状的环,形成于上述容器主体的上端的开口处;
热封部,其为棱状,形成于上述凸缘部的上表面的整个一周,用于与密封上述开口的膜状盖体进行热封;
上述热封部具有:
开封部,在俯视时,其从上述凸缘部的外边缘一侧向上述开口一侧的方向张开,大致形成为V字状;
蒸汽排出部,在俯视时,其从上述开口一侧向上述外边缘一侧张开,大致形成为V字状,在位于上述凸缘部的外边缘一侧形成一对端部,在位于上述开口一侧形成一个端部;
环状部,除了上述开封部和上述蒸汽排出部以外的其它部分,其沿着环状的基准线而形成,形状与上述开口的形状大致相同;
上述蒸汽排出部的位于上述凸缘部的上述外边缘一侧上的一对端部被设置在上述凸缘部的宽度方向上,与上述基准线相比略靠近上述外边缘一侧,并且与设置在上述蒸汽排出部两侧的上述环状部的端部的一对倾斜部相连接;
上述环状部被设置为,位于小于上述开口部至凸缘部的整体宽度的50%的位置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炉用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蒸汽排出部的上述一对端部被设置在上述开口至上述凸缘部的整体宽度的50%以上的位置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波炉用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蒸汽排出部的位于上述开口一侧的端部,被设置在上述基准线通过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波炉用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开封部通过上述环状部被设置在上述蒸汽排出部之间。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波炉用容器,其特征在于,
通过使上述一对倾斜部分别与上述蒸汽排出部的一部分形成略呈V字状,上述开封部形成为与上述蒸汽排出部的两侧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波炉用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凸缘部具有第一宽度部和第二宽度部,其中第二宽度部比第一宽度部的宽度宽,
上述开封部形成于上述第二宽度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波炉用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主体的开口部大致形成为椭圆形或圆形,将所形成的上述第二宽度部作为把持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波炉用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主体的开口部大致形成为矩形,将所形成的上述第二宽度部作为角部。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波炉用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环状部被设置在上述开口的边缘。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波炉用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容器主体具有多个收纳上述内容物的收纳部,
对应于上述多个收纳部中的每一个收纳部,分别设置有上述蒸汽排出部。
11.一种将内容物保存为密封状态的微波炉用包装体,其特征在于具有:
盖体,其为膜状;
容器,其为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波炉用容器,其通过上述盖体被密封。
CN201410330919.7A 2014-03-28 2014-07-11 微波炉用包装体 Active CN1049439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29673.6A CN110329666B (zh) 2014-03-28 2014-07-11 微波炉用容器以及微波炉用包装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70458 2014-03-28
JP2014070458A JP6387516B2 (ja) 2014-03-28 2014-03-28 電子レンジ用包装体
JP2014074655A JP6500269B2 (ja) 2014-03-31 2014-03-31 電子レンジ用包装体
JP2014-074655 2014-03-31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29673.6A Division CN110329666B (zh) 2014-03-28 2014-07-11 微波炉用容器以及微波炉用包装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43993A true CN104943993A (zh) 2015-09-30
CN104943993B CN104943993B (zh) 2019-08-09

Family

ID=5415916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29673.6A Active CN110329666B (zh) 2014-03-28 2014-07-11 微波炉用容器以及微波炉用包装体
CN201410330919.7A Active CN104943993B (zh) 2014-03-28 2014-07-11 微波炉用包装体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29673.6A Active CN110329666B (zh) 2014-03-28 2014-07-11 微波炉用容器以及微波炉用包装体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0233009B2 (zh)
EP (1) EP3124400B1 (zh)
CN (2) CN110329666B (zh)
PH (1) PH12016501738A1 (zh)
WO (1) WO2015145875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75871A (zh) * 2016-08-31 2017-01-04 郑州峰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微波膨化谷物用包装盒
CN106364796A (zh) * 2016-08-31 2017-02-01 郑州峰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微波膨化谷物用容器
KR101982212B1 (ko) * 2019-01-25 2019-08-28 씨제이제일제당 주식회사 레토르트 식품용 용기
CN110719878A (zh) * 2017-05-29 2020-01-21 Cj第一制糖株式会社 具有蒸汽排出部的烹饪容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12464A2 (en) 2012-01-23 2013-08-01 Connors Robert W Compact microwave oven
JP6132286B2 (ja) * 2013-07-01 2017-05-2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容器
JP6065181B2 (ja) * 2013-07-01 2017-01-2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容器
CN110254962B (zh) * 2014-09-30 2021-09-10 京洛株式会社 微波炉用容器
USD823681S1 (en) * 2015-07-02 2018-07-24 The Hershey Company Container for a confectionery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53876A (ja) * 1998-11-19 2000-06-06 House Foods Corp 密封成形容器
CN1558827A (zh) * 2001-09-24 2004-12-29 美国杜邦泰津胶片合伙人有限公司 用于包装可炉加工食品的多层聚合物膜
JP2005313914A (ja) * 2004-04-27 2005-11-10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密封容器
JP2006096367A (ja) * 2004-09-28 2006-04-13 Toyo Seikan Kaisha Ltd 電子レンジ調理用包装体
JP2008290738A (ja) * 2007-05-23 2008-12-04 Toyo Seikan Kaisha Ltd 電子レンジ調理用包装容器
JP2009248970A (ja) * 2008-04-01 2009-10-29 Toyo Seikan Kaisha Ltd 電子レンジ調理用包装体
JP2010023851A (ja) * 2008-07-16 2010-02-04 Toyo Seikan Kaisha Ltd 電子レンジ調理用包装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5583B2 (ja) * 1986-03-27 1996-03-13 ハウス食品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用密封容器
JPH0169773U (zh) * 1987-10-28 1989-05-09
JPH0284908A (ja) 1988-09-21 1990-03-26 Snow Brand Food Co Ltd 電子レンジ用食品容器
JP2786882B2 (ja) 1989-05-16 1998-08-13 テルモ株式会社 医療容器収納用包装容器
US5039001A (en) * 1990-06-18 1991-08-13 Kraft General Foods, Inc. Microwavable package and process
JP3253550B2 (ja) 1997-02-24 2002-02-04 住友ベークライト株式会社 電子レンジ調理食品包装体
CN1085602C (zh) * 1997-05-30 2002-05-29 住友电木株式会社 密封容器
DE19860473A1 (de) * 1998-12-28 2000-06-29 Hagmann Maschinenbau Ag Selzac Aufnahmebehälter für Lebensmittel
US6847022B2 (en) * 2003-01-18 2005-01-25 Steamway Franchise Sales, Inc. Microwave cooking device with improved venting configuration
JP4888644B2 (ja) * 2006-05-19 2012-02-29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電子レンジ調理用包装体
US9061796B2 (en) * 2009-04-23 2015-06-23 H.J. Heinz Company Multi-function condiment container
WO2016014825A1 (en) * 2014-07-23 2016-01-28 Berry Plastics Corporation Package with peelable closur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53876A (ja) * 1998-11-19 2000-06-06 House Foods Corp 密封成形容器
CN1558827A (zh) * 2001-09-24 2004-12-29 美国杜邦泰津胶片合伙人有限公司 用于包装可炉加工食品的多层聚合物膜
JP2005313914A (ja) * 2004-04-27 2005-11-10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密封容器
JP2006096367A (ja) * 2004-09-28 2006-04-13 Toyo Seikan Kaisha Ltd 電子レンジ調理用包装体
JP2008290738A (ja) * 2007-05-23 2008-12-04 Toyo Seikan Kaisha Ltd 電子レンジ調理用包装容器
JP2009248970A (ja) * 2008-04-01 2009-10-29 Toyo Seikan Kaisha Ltd 電子レンジ調理用包装体
JP2010023851A (ja) * 2008-07-16 2010-02-04 Toyo Seikan Kaisha Ltd 電子レンジ調理用包装体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75871A (zh) * 2016-08-31 2017-01-04 郑州峰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微波膨化谷物用包装盒
CN106364796A (zh) * 2016-08-31 2017-02-01 郑州峰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微波膨化谷物用容器
CN110719878A (zh) * 2017-05-29 2020-01-21 Cj第一制糖株式会社 具有蒸汽排出部的烹饪容器
CN110719878B (zh) * 2017-05-29 2022-03-29 Cj第一制糖株式会社 具有蒸汽排出部的烹饪容器
KR101982212B1 (ko) * 2019-01-25 2019-08-28 씨제이제일제당 주식회사 레토르트 식품용 용기
WO2020153806A1 (ko) * 2019-01-25 2020-07-30 씨제이제일제당(주) 레토르트 식품용 용기
CN113348136A (zh) * 2019-01-25 2021-09-03 Cj第一制糖株式会社 一种用于软罐头食品的容器
CN113348136B (zh) * 2019-01-25 2023-02-21 Cj第一制糖株式会社 一种用于软罐头食品的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24400A1 (en) 2017-02-01
PH12016501738B1 (en) 2016-12-19
CN104943993B (zh) 2019-08-09
PH12016501738A1 (en) 2016-12-19
EP3124400A4 (en) 2017-12-06
US10968028B2 (en) 2021-04-06
WO2015145875A1 (ja) 2015-10-01
CN110329666A (zh) 2019-10-15
EP3124400B1 (en) 2022-03-09
US20170073145A1 (en) 2017-03-16
CN110329666B (zh) 2021-06-04
US20190210788A1 (en) 2019-07-11
US10233009B2 (en) 2019-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43993A (zh) 微波炉用容器以及微波炉用包装体
US6691886B1 (en) Resealable plastic packaging container with hook and loop closure
RU2005125732A (ru) Упаковка
TWI674997B (zh) 微波爐用器具
KR20180003407U (ko) 증기배출부가 구비된 조리용 용기
KR200491706Y1 (ko) 전자레인지용 즉석식품 밀봉용기
KR20180029979A (ko) 포장체
JP6500269B2 (ja) 電子レンジ用包装体
JP5027174B2 (ja) 電子レンジ用食品包装容器
JP4875394B2 (ja) 粘着テープで封緘した包装用容器
TWI710505B (zh) 金屬罐端部
JP2020090328A (ja) 電子レンジ用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シールヘッド
JP6326911B2 (ja) 電子レンジ用容器及び電子レンジ用包装体
JP6387516B2 (ja) 電子レンジ用包装体
JP2003252359A (ja) 包装用密閉容器のための蓋体
JP6730652B2 (ja) 電子レンジ用容器
US10124923B1 (en) Flexible product package with push-up
JP5073453B2 (ja) 嵌合構造、チャック、再封包装体及び再封包装袋
JP2017114492A (ja) 包装容器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容器本体
JP2005162289A (ja) 容器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JP4727289B2 (ja) シール部材を接着したカップ状容器
KR100430491B1 (ko) 즉석식품용 용기
KR20120006975U (ko) 찜용 떡용기
WO2017074269A2 (en) Food packaging
JPS61273362A (ja) 密封包装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