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19512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919512A CN104919512A CN201380069937.8A CN201380069937A CN104919512A CN 104919512 A CN104919512 A CN 104919512A CN 201380069937 A CN201380069937 A CN 201380069937A CN 104919512 A CN104919512 A CN 10491951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flexible substrate
- substrate
- side portion
- flexi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48—Arrangements of two or more hingeably connected rigi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i.e. connected by flexible mea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02F1/13452—Conductors connecting driver circuitry and terminals of panel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77—Bendability or stretchability details
- H05K1/028—Bending or folding regions of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47—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at least on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being bent or folded, e.g. by using a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6—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other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61—Assembling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with other printed circuit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02F1/13454—Drivers integrated on the active matrix substrate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96—Conductive pattern lay-out details not covered by sub groups H05K1/02 - H05K1/0295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1—Printed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18—Printed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specially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e.g. using folded por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9—Shape and layout
- H05K2201/09209—Shape and layout details of conductors
- H05K2201/09218—Conductive traces
- H05K2201/09227—Layout details of a plurality of traces, e.g. escape layout for Ball Grid Array [BGA] mounting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128—Display
- H05K2201/10136—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Abstract
液晶显示装置具备:液晶面板(11),其具有能显示图像的显示部(AA)和显示部(AA)外的非显示部(NAA);刚性基板部(22),其连接到外部的信号供应源;以及挠性基板部(23),在将液晶面板(11)与挠性基板部(23)的排列方向设为第1方向(Y),将沿着液晶面板(11)的板面且与第1方向(Y)正交的方向设为第2方向(X)时,挠性基板部(23)在第2方向(X)上的尺寸相对大于刚性基板部(22),并且在挠性基板部(23)中,至少包含相对于刚性基板部(22)在第2方向(X)上配置在外侧的部分即第1端侧部分(24a)的挠性端侧部分(24)与相对于挠性端侧部分(24)在第2方向(X)上配置在中央侧的挠性中央侧部分(25)相比,在第1方向(Y)上的尺寸相对较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笔记本型个人电脑等电子设备中,已使用具备液晶面板等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这种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面板,其具有显示图像的显示部;信号供应基板,其连接到信号供应源;以及挠性基板,其连接到显示面板和信号供应基板这两者,对向显示面板的信号供应进行中继。此外,作为这种显示装置的一例,已知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显示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平11-3843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显示装置中,构成为在挠性基板上形成切口,通过该切口将挠性基板的一部分折入到里面侧,由此,在液晶显示装置的金属框架的角部确保了形成装配孔的空间。
然而,挠性基板的折入部分与信号供应基板不直接连接,因此,需要将配线布设至未折入部分。但是,由于在挠性基板中的折入部分与未折入部分之间存在切口,因此无法充分确保布设配线的空间。所以,在将液晶面板高清晰化(高分辨率化)而形成于液晶面板和挠性基板的配线的条数变多的情况下,需要增大挠性基板的折入部分与未折入部分的连接部分的宽度,从而,产生了显示装置的边框部分扩大的问题。也就是说,实现对高清晰化和窄边框化的兼顾是困难的。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的状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实现对高清晰化和窄边框化的兼顾。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面板,其具有能显示图像的显示部和上述显示部外的非显示部;信号供应基板,其连接到外部的信号供应源;以及挠性基板,其具有可挠性,一端侧装配到上述显示面板的上述非显示部,另一端侧连接到上述信号供应基板从而对来自上述信号供应基板的信号供应进行中继,在将上述显示面板与上述挠性基板的排列方向设为第1方向,将沿着上述显示面板的板面且与上述第1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第2方向时,上述挠性基板在上述第2方向上的尺寸相对大于上述信号供应基板在上述第2方向上的尺寸,并且在上述挠性基板中,至少包含相对于上述信号供应基板在上述第2方向上配置在外侧的部分的端侧部分与相对于上述端侧部分在上述第2方向上配置在中央侧的中央侧部分相比,在上述第1方向上的尺寸相对较大。
这样,来自连接到外部的信号供应源的信号供应基板的信号由一端侧装配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部而另一端侧连接到信号供应基板的挠性基板中继而向显示面板供应。在将显示面板与挠性基板的排列方向设为第1方向,将沿着显示面板的板面且与第1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第2方向时,挠性基板在第2方向上的尺寸相对大于信号供应基板,因此,与假如使上述尺寸与信号供应基板相同的情况相比,相对于显示面板的装配范围扩大。因此,适于随着将显示面板高清晰化(高分辨率化)而显示面板上的配线数增加的情况。而另一方面,信号供应基板与挠性基板相比,在第2方向上的尺寸相对较小,因此,在第2方向上的外侧配置有其它构件的情况下,不易与其它构件发生干扰。
而且,挠性基板的至少包含相对于信号供应基板在第2方向上配置在外侧的部分的端侧部分与相对于端侧部分在第2方向上配置在中央侧的中央侧部分相比,在第1方向上的尺寸相对较大,因此,通过将端侧部分用作配线图案的布设区域,能实现该显示装置的窄边框化,以下详细说明其理由。即,首先,挠性基板在第2方向上的尺寸相对大于信号供应基板,因此,在设计挠性基板的配线图案时,需要在第2方向上以从端侧向中央侧集中的方式布设配线图案。此时,挠性基板的端侧部分与中央侧部分相比在第1方向上的尺寸相对较大,因此,在该端侧部分能充分确保用于使配线图案向中央侧集中的布设区域。因此,与假如使挠性基板的端侧部分与中央侧部分在第1方向上的尺寸相同而导致需要在显示面板侧确保配线图案的布设区域的情况相比,能使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部的宽度即该显示装置的边框部分变窄。综上所述,能兼顾显示面板的高清晰化和该显示装置的窄边框化。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优选下面的构成。
(1)上述挠性基板的上述端侧部分包含相对于上述信号供应基板在上述第2方向上配置在外侧的部分及与其相邻的部分。在将挠性基板的端侧部分用作配线图案的布设区域时,配线图案的布设区域在第2方向上变得更宽,因此,适于进一步的高清晰化和窄边框化。
(2)上述挠性基板按以下方式形成:上述端侧部分中的与相对于上述信号供应基板在上述第2方向上配置在外侧的部分相邻的部分连接到上述信号供应基板,并且相对于上述信号供应基板在上述第2方向上配置在外侧的部分的上述第1方向上的尺寸在上述第2方向上随着从端侧到中央侧而保持恒定或者增加。挠性基板有随着将显示面板高清晰化而配线图案的配置密度变高的倾向。由于如上所述形成为相对于信号供应基板在第2方向上配置在外侧的部分的第1方向上的尺寸在第2方向上随着从端侧到中央侧而保持恒定或者增加,因此,与假如在挠性基板中的相对于信号供应基板在第2方向上配置在外侧的部分的中途设置狭缝等而使得第1方向上的尺寸在第2方向上从端侧到中央侧的中途局部变小的情况相比,在使配线图案高密度化这方面是优选的。因此,更适于显示面板的高清晰化。
(3)上述信号供应基板的与上述挠性基板的上述端侧部分连接的端侧部分相比于与上述挠性基板的上述中央侧部分连接的中央侧部分,在上述第1方向上的尺寸相对较小。这样,与假如设为使信号供应基板的端侧部分与中央侧部分在第1方向上的尺寸相同且使挠性基板相对于显示面板的装配位置在其端侧部分与中央侧部分在第1方向上错开的构成的情况相比,至少能够使挠性基板的端侧部分和中央侧部分相对于显示面板的装配位置在第1方向上更接近。另外,与假如设为使信号供应基板的端侧部分与中央侧部分在第1方向上的尺寸相同且信号供应基板的与挠性基板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具有台阶的构成的情况相比,能够缓和信号供应基板上可能产生的台阶。
(4)上述信号供应基板的上述端侧部分和上述中央侧部分的与上述挠性基板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相互呈齐平面状。这样,能避免信号供应基板的与挠性基板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产生台阶,因此,更不易与其它构件发生干扰。
(5)上述挠性基板的上述端侧部分和上述中央侧部分在上述第1方向上相对于上述显示面板的装配位置是相同的。这样,在进行将挠性基板装配到显示面板的作业时能使用自动机械。由此,能高效且容易地进行挠性基板的装配作业。
(6)上述挠性基板至少被分割成上述端侧部分和上述中央侧部分,至少具有包括上述端侧部分的端侧分割挠性基板和包括上述中央侧部分的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这样,端侧分割挠性基板和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在由于热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热膨胀或者热收缩的情况下,各自单独地伸缩,其伸缩量基于各分割挠性基板的大小。各分割挠性基板的伴随热膨胀或者热收缩的伸缩量相对小于假如不将挠性基板分割的情况下的伸缩量。因此,例如在将挠性基板热压接于显示面板的情况下,伴随热压接而产生的各分割挠性基板的热膨胀或者热收缩所导致的伸缩量小,因此,相对于显示面板的装配位置成为合适的位置。而且,挠性基板至少被分割成端侧部分和中央侧部分,这些端侧部分和中央侧部分在第1方向上的大小相互不同,因此,端侧分割挠性基板和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在第1方向上的大小相互不同,但各自大致恒定。因此,能抑制各分割挠性基板的制造成本。
(7)上述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被分割成多个,包括多个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单片。这样,热膨胀或者热收缩时构成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的各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单片的伸缩量相对小于假如不将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分割的情况下的伸缩量。因此,例如在将挠性基板热压接于显示面板的情况下,各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单片所产生的伸缩量更小,相对于显示面板的装配位置成为更合适的位置。
(8)上述信号供应基板的与上述挠性基板的上述端侧部分连接的端侧部分相比于与上述挠性基板的上述中央侧部分连接的中央侧部分,在上述第1方向上的尺寸相对较小,上述挠性基板以上述端侧分割挠性基板连接到上述信号供应基板的上述端侧部分而上述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连接到上述信号供应基板的上述中央侧部分的方式构成。这样,挠性基板中的在第1方向上相对较大的端侧分割挠性基板连接到信号供应基板中的在第1方向上相对较小的端侧部分,而挠性基板中的在第1方向上相对较小的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连接到信号供应基板中的在第1方向上相对较大的中央侧部分。由此,能避免各分割挠性基板以横跨的方式连接于信号供应基板的端侧部分和中央侧部分。
(9)具备驱动电路部,上述驱动电路部以位于上述显示部与上述挠性基板之间的方式装配在上述显示面板的上述非显示部中,通过将对经由上述信号供应基板和上述挠性基板供应的信号进行处理而生成的输出信号输出到上述显示部来驱动上述显示面板,上述驱动电路部在上述非显示部中沿着上述第2方向排列配置有多个,并且至少具有连接到上述端侧分割挠性基板的端侧用驱动电路部和连接到上述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的中央侧用驱动电路部。这样,装配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部的驱动电路部对经由信号供应基板和挠性基板供应的信号进行处理而生成输出信号,将该输出信号输出到显示部,由此,驱动显示面板。此时,来自端侧分割挠性基板的信号由构成驱动电路部的端侧用驱动电路部处理,而来自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的信号由构成驱动电路部的中央侧用驱动电路部处理。这样,对于端侧分割挠性基板与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成为连接对象的驱动电路部被分成端侧用驱动电路部和中央侧用驱动电路部,因此,例如在将用于连接各分割挠性基板和各驱动电路部的配线图案设置于非显示部的情况下,能高效地配置该配线图案。由此,更适于高清晰化和窄边框化。
(10)上述挠性基板中的在上述第2方向上相对于上述信号供应基板配置在外侧而构成上述端侧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的部分的上述另一端侧的端部形成为倾斜状。这样,通过将挠性基板中的在第2方向上相对于信号供应基板配置在外侧的部分的另一端侧即与显示面板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形成为倾斜状,在相对于挠性基板在第1方向上的外侧配置有其它构件的情况下,不易与其它构件发生干扰。
(11)具备将上述信号供应基板与上述挠性基板一体化而成的刚挠性基板,上述刚挠性基板是由相对硬质的一对刚性件夹着具有可挠性的挠性件的一部分的构成,并且包括:刚性基板部,其包括上述一对刚性件和夹在它们之间的上述挠性件的一部分;以及挠性基板部,其包括上述挠性件的其余部分,上述挠性基板部在上述第2方向上的尺寸相对大于上述刚性基板部在上述第2方向上的尺寸,并且在上述挠性基板部中,至少包含相对于上述刚性基板部在上述第2方向上配置在外侧的部分的端侧部分与相对于上述端侧部分在上述第2方向上配置在中央侧的中央侧部分相比,在上述第1方向上的尺寸相对较大。这样,通过具备将信号供应基板与挠性基板一体化而成的刚挠性基板,与假如将信号供应基板与挠性基板作为分体部件相互通过热压接等以机械方式装配的情况相比,能够得到不易产生装配不良并且配线电阻变低等效果。而且,挠性基板部在第2方向上的尺寸相对大于刚性基板部,因此,与假如使上述尺寸与刚性基板部相同的情况相比,相对于显示面板的装配范围扩大,从而,适于显示面板的高清晰化。而另一方面,刚性基板部与挠性基板部相比,在第2方向上的尺寸相对较小,因此,在第2方向上的外侧配置有其它构件的情况下,不易与其它构件发生干扰。而且,挠性基板部的至少包含相对于刚性基板部在第2方向上配置在外侧的部分的端侧部分与相对于端侧部分在第2方向上配置在中央侧的中央侧部分相比,在第1方向上的尺寸相对较大,因此,通过将端侧部分用作配线图案的布设区域,能实现该显示装置的窄边框化。
(12)具备信号传输配线,上述信号传输配线以位于上述显示部与上述挠性基板之间的方式设置在上述显示面板的上述非显示部中,将经由上述信号供应基板和上述挠性基板供应的信号传输到上述显示部。这样,在设计挠性基板的配线图案时,如果在挠性基板的端侧部分中配线图案采用以从端侧向中央侧集中的方式布设的构成,则在设置设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部的信号传输配线时,将该信号传输配线从端侧向中央侧集中的必要性变低。因此,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部中无需很宽地确保用于设置信号配线的空间,从而,能很好地兼顾显示面板的高清晰化和该显示装置的窄边框化。
(13)上述显示面板是在一对基板间封入液晶而成的液晶面板。这种显示装置作为液晶显示装置能够应用于种种用途,例如便携型信息终端(笔记本型个人电脑等)、便携电话、便携型游戏机等各种电子设备。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对高清晰化和窄边框化的兼顾。
附图说明
图1是概要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笔记本型个人电脑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液晶面板和刚挠性基板的俯视图。
图3是液晶面板的截面图。
图4是示出构成液晶面板的阵列基板的平面构成的放大俯视图。
图5是示出构成液晶面板的CF基板的平面构成的放大俯视图。
图6是示出液晶面板和刚挠性基板的放大俯视图。
图7是图6的vii-vii线截面图。
图8是示出相对于液晶面板装配刚挠性基板之前的状态的放大俯视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液晶面板和刚挠性基板的俯视图。
图10是示出液晶面板和刚挠性基板的放大俯视图。
图11是示出相对于液晶面板装配刚挠性基板之前的状态的放大俯视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液晶面板和刚挠性基板的放大俯视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液晶面板和刚挠性基板的放大俯视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液晶面板和刚挠性基板的放大俯视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液晶面板和刚挠性基板的俯视图。
图1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液晶面板和刚挠性基板的俯视图。
图1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液晶面板和刚挠性基板的俯视图。
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的液晶面板和刚挠性基板的放大俯视图。
图1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0的液晶面板、挠性基板和刚性基板的放大俯视图。
图20是图19的xx-xx线截面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要的立体图。
图22是示出参考例的液晶面板和刚挠性基板的放大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根据图1至图8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在本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笔记本型个人电脑(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NP所使用的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10。此外,在部分附图中示出了X轴、Y轴和Z轴,其以各轴方向成为各附图中所示的方向的方式描画。另外,关于上下方向,以图3等为基准,且将该图上侧设为表侧并且将该图下侧设为里侧。
如图1所示,笔记本型个人电脑NP至少具有:个人电脑主体NPB;以及液晶显示装置10,其经由铰接部HI可转动地装配到个人电脑主体NPB。个人电脑主体NPB至少具有:使用者用来输入信息的键盘、触摸板等输入装置IN;以及主基板部(未图示),其与输入装置IN和液晶显示装置10等电连接而与它们交换各种信号。此外,在个人电脑主体NPB中,虽然具备由CPU等构成的运算装置、由半导体存储器等构成的易失性主存储装置以及由硬盘等构成的非易失性辅助存储装置等,但均省略图示。在个人电脑主体NPB与液晶显示装置10的接合部位的两端位置设置有一对铰接部HI,并且液晶显示装置10能绕铰接部HI的轴线相对于个人电脑主体NPB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转动而进行开闭。如图2所示,液晶显示装置10至少具有:液晶面板(显示面板)11,其用于显示图像;驱动器(驱动电路部)12,其驱动液晶面板11;刚挠性基板(挠性基板和信号供应基板)13,其装配于液晶面板11;以及背光源装置(未图示),其是对液晶面板11供应光的外部光源。此外,个人电脑主体NPB和液晶显示装置10分别具有合成树脂制或者金属制的机壳(外包装构件、装饰件)。
然后,详细说明液晶显示装置10的构成部件。首先,说明液晶面板11。如图2所示,液晶面板11整体呈横长的方形(矩形),在其短边方向的靠一端部侧(图1所示的上侧)的位置配置有能显示图像的显示部(有源区域)AA,并且在其短边方向的靠另一端部侧(图1所示的下侧)的位置分别装配有驱动器12和刚挠性基板13。液晶面板11中的显示部AA外的区域为不显示图像的非显示部(非有效区域)NAA,该非显示部NAA包括环绕显示部AA的边框状(框状)的区域(后述的CF基板11a的边框部分)和在短边方向的另一端部侧确保的区域(后述的阵列基板11b中的与CF基板11a不重叠而露出的部分),其中的确保于短边方向的另一端部侧并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区域包含驱动器12和刚挠性基板13的安装区域(装配区域)。液晶面板11的长边方向与各附图的X轴方向一致,短边方向与各附图的Y轴方向一致。此外,在图2中,比CF基板11a小一圈的框状的实线表示显示部AA的外形,比该实线靠外侧的区域为非显示部NAA。另外,液晶面板11的画面尺寸为几英寸~十几英寸的程度,一般是分类为小型或者中小型的大小。
如图3所示,液晶面板11具备:一对透明的(具有透光性的)玻璃制的基板11a、11b;以及液晶层11c,其介于两基板11a、11b之间,包含作为光学特性会随着施加电场而发生变化的物质的液晶分子,两基板11a、11b以维持液晶层11c的厚度的程度的间距的状态通过未图示的密封剂贴合。两基板11a、11b中表侧(正面侧)为CF基板11a,里侧(背面侧)为阵列基板11b。其中,如图2所示,CF基板11a的长边尺寸与阵列基板11b大致相等,而短边尺寸小于阵列基板11b,并且以使短边方向上的一方(图2所示的上侧)端部对齐的状态与阵列基板11b贴合。因此,阵列基板11b中的短边方向上的另一方(图2所示的下侧)端部在规定范围内与CF基板11a不相互重叠,而成为表里两板面露出于外部的状态,在该处确保了后述的驱动器12和刚挠性基板13的安装区域(面板侧输入配线部18和面板侧挠性基板用端子部19的配置区域)。此外,在两基板11a、11b的内面侧分别形成有用于使液晶层11c所包含的液晶分子取向的取向膜11d、11e。另外,在两基板11a、11b的外面侧分别贴附有偏振板11f、11g。
然后,依次详细说明阵列基板11b和CF基板11a的存在于显示部AA内的构成。在阵列基板11b的内面侧(液晶层侧、CF基板11a的相对面侧),如图3和图4所示,作为开关元件的TFT(Thin Film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14和像素电极15矩阵状地排列设置有多个,并且在这些TFT14和像素电极15的周围,以环绕的方式配设有呈格子状的栅极配线16和源极配线17。栅极配线16和源极配线17各自包括金属材料(导电材料),以相互的交叉部位之间隔着绝缘层的方式配置。栅极配线16和源极配线17分别连接到TFT14的栅极电极和源极电极,像素电极15连接到TFT14的漏极电极。另外,像素电极15在俯视时呈纵长的方形(矩形),并且包括诸如ITO(Indium TinOxide:铟锡氧化物)或者ZnO(Zinc Oxide:氧化锌)的透明电极材料。此外,在阵列基板11b上,也可以设置与栅极配线16平行并且既横穿像素电极15又隔着绝缘层与其重叠的电容配线(未图示)。
另一方面,在CF基板11a上,如图3和图5所示,设置有R(红色)、G(绿色)、B(蓝色)等的各着色部以俯视时与阵列基板11b侧的各像素电极15重叠的方式矩阵状地并列配置有多个而成的彩色滤光片11h。在构成彩色滤光片11h的各着色部之间形成有用于防止混色的大致格子状的遮光层(黑矩阵)11i。遮光层11i配置为俯视时与上述的栅极配线16及源极配线17重叠。在彩色滤光片11h和遮光层11i的表面,设置有与阵列基板11b侧的像素电极15相对的整面状的相对电极11j。
如图2所示,驱动器12包括在内部具有驱动电路的LSI芯片,基于从作为电源的主基板部经由刚挠性基板13供应的驱动电力和基准电位进行动作,由此,对从作为信号供应源的主基板部经由刚挠性基板13供应的图像的输入信号进行处理而生成输出信号,将该输出信号向液晶面板11的显示部AA输出。该驱动器12在俯视时呈横长的方形,并且直接安装到液晶面板11的阵列基板11b的非显示部NAA,也就是说,以COG(Chip On Glass:玻璃上芯片)方式安装。驱动器12以其长边方向与X轴方向一致而短边方向与Y轴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于非显示部NAA。驱动器12在非显示部NAA中沿着其安装区域的延伸方向即X轴方向直线且大致等间隔地间断排列配置有多个(图2中为12个),一直配置到液晶面板11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附近为止。
在安装该驱动器12的阵列基板11b的非显示部NAA中,如图2所示,设置有与驱动器12所具有的驱动器侧输入输出端子部(未图示)连接的面板侧驱动器用输入输出端子部(未图示),并且设置有:面板侧输出配线部(未图示),其用于将面板侧驱动器用输入输出端子部中的输出侧连接到显示部AA;以及面板侧输入配线部18,其用于将面板侧驱动器用输入输出端子部中的输入侧连接到刚挠性基板13。面板侧输入配线部18以沿着驱动器12和刚挠性基板13的排列方向(Y轴方向、第1方向)直线延伸的方式布置。另外,在面板侧输入配线部18的刚挠性基板13侧(与驱动器12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如图8所示,设置有与刚挠性基板13连接的面板侧挠性基板用端子部19。在沿着阵列基板11b的非显示部NAA中的与刚挠性基板13连接的长边侧的端部的方向(X轴方向、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间断地排列配置有多个面板侧输入配线部18和面板侧挠性基板用端子部19。面板侧驱动器用输入输出端子部和面板侧挠性基板用端子部19为了实现与驱动器12及刚挠性基板13的连接而露出于外部,面板侧输出配线部和面板侧输入配线部18则大部分被未图示的绝缘膜覆盖。
如图2所示,刚挠性基板13直接装配到液晶面板11的非显示部NAA从而能实现电连接,并且经由未图示的配线构件与个人电脑主体NPB所具备的主基板部电连接。从主基板部向刚挠性基板13供应图像所涉及的各种信号,因此,能将该信号供应给装配于液晶面板11的驱动器12。刚挠性基板13沿着液晶面板11的非显示部NAA的装配刚挠性基板13的端部延伸,并且其长度尺寸是比液晶面板11的长边尺寸稍短的程度。可以说,刚挠性基板13的宽度方向与液晶面板11和刚挠性基板13的排列方向(Y轴方向、第1方向)一致,而长度方向与沿着液晶面板11的板面且与液晶面板11和刚挠性基板13的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X轴方向、第2方向)一致。
如图6和图7所示,刚挠性基板13具有富有挠性的挠性件20和几乎没有挠性的硬质的一对刚性件21,是由一对刚性件21夹着挠性件20的一部分的构成。挠性件2具备包括具有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材料(例如聚酰亚胺类树脂等)的膜状且具有可挠性的基材,并具有包括在该基材上布置形成的多条挠性侧配线部20a的挠性侧配线图案。在挠性侧配线部20a的液晶面板11侧(与刚性件21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如图8所示,设置有与液晶面板11连接的挠性侧端子部20b。挠性侧端子部20b为了实现与液晶面板11的连接而露出于外部,挠性侧配线部20a则大部分被未图示的绝缘膜覆盖。该挠性件20包括膜状的基材,因此,与刚性件21相比,具有富有挠性的性质,能容易地挠曲变形、弯曲变形。
如图6和图7所示,刚性件21是在由纸酚醛或者玻璃环氧树脂等构成的具有规定板厚的刚性的基板上安装向驱动器12供应驱动电力和基准电位的电源部件、控制图像所涉及的输入信号向液晶面板11的传输的电子部件(电路部件)而成,并且具有包括多条刚性侧配线部的刚性侧配线图案(均未图示)。在刚性件21上形成有多个未图示的过孔,自身所具有的刚性侧配线图案通过该过孔与挠性件20的挠性侧配线图案(详细来说,是挠性侧配线部20a的与挠性侧端子部20b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电连接。刚性件21呈厚度比挠性件20大的板状,因此,与挠性件20相比,具有几乎没有挠性的硬质的性质,难以挠曲变形、弯曲变形。
如图2、图6和图7所示,刚挠性基板13包括:刚性基板部22,其包括一对刚性件21和夹在它们之间的挠性件20的一部分,具有层叠结构;以及挠性基板部23,其包括挠性件20中的未夹在一对刚性件21之间的其余部分。也就是说,刚性基板部22具有一对刚性件21和挠性件20中的俯视时与刚性件21重叠的部分,而挠性基板部23仅由挠性件20中的俯视时与刚性件21不重叠的部分构成。其中,挠性基板部23以Y轴方向上的一端侧(图2所示的上侧)装配到液晶面板11的非显示部NAA,而另一端侧(图2和图6所示的下侧)连接到刚性基板部22。挠性基板部23和刚性基板部22由以横跨这两者的方式配置的挠性件20所具有的挠性侧配线图案(挠性侧配线部20a)电连接。刚性基板部22在任意一方刚性件21上设置有未图示的连接部,该连接部连接到配线构件(未图示),由此,与个人电脑主体NPB的主基板部电连接。挠性基板部23所具有的挠性侧端子部20b经由未图示的ACF(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各向异性导电膜)与液晶面板11所具有的面板侧挠性基板用端子部19电连接且机械连接(参照图8)。此外,刚挠性基板13中的刚性的刚性基板部22作为“信号供应基板”发挥功能,而挠性的挠性基板部23作为“挠性基板”发挥功能。
相对于上述构成的液晶面板11和刚挠性基板13,设置在个人电脑主体NPB与液晶显示装置10的接合部位的一对铰接部HI配置于如下位置。即,如图2所示,一对铰接部HI相对于液晶面板11的装配有刚挠性基板13的端部的两角部在Y轴方向上配置在外侧(图2所示的下侧),并且相对于刚挠性基板13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在X轴方向上配置在外侧(图2所示的右侧或者左侧)。此外,在图2中,用双点划线图示出铰接部HI。
顺便说一下,当将液晶面板11高清晰化(高分辨率化)时,显示部AA中的各配线16、17的条数会增加,因此,伴随于此,驱动器12的设置数增加,并且用于将驱动器12连接到刚挠性基板13的面板侧输入配线部18的条数也增加。所以,如图2所示,驱动器12还配置在液晶面板11的非显示部NAA中的X轴方向的两端部附近,为了实现与从该两端的驱动器12引出的面板侧输入配线部18的连接,刚挠性基板13的长度尺寸在X轴方向上有变长变大的倾向。而另一方面,铰接部HI配置于在X轴方向上从两外侧夹着刚挠性基板13的位置,因此,与变长变大的刚挠性基板13之间的干扰成为问题。在此,作为用于避免对铰接部HI干扰的构成的一例,举出图22所示的参考例进行说明。为了避免对铰接部HI的干扰,例如,可以考虑如图22所示,将形成于液晶面板1的非显示部NAA的面板侧输入配线部2布置为随着从驱动器3到刚挠性基板4而在X轴方向上从端侧向中央侧集中,并相应地减小刚挠性基板4的长度尺寸。然而,若如此,则液晶面板1的非显示部NAA中为了布设面板侧输入配线部2而需要的设置空间L在Y轴方向(液晶面板1和刚挠性基板4的排列方向)上会变宽,因此,伴随于此,非显示部NAA的范围在Y轴方向上会扩大。所以,液晶显示装置的边框部分会变宽,从而无法实现窄边框化。也就是说,难以兼顾高清晰化和窄边框化。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6所示,刚挠性基板13的挠性基板部23在X轴方向(第2方向)上的尺寸相对大于刚性基板部22的该尺寸,并且挠性基板部23中的至少包含相对于刚性基板部22在X轴方向上配置在外侧的部分(第1端侧部分)24a的挠性端侧部分(端侧部分)24的在Y轴方向(第1方向)上的尺寸相对大于相对于挠性端侧部分24在X轴方向上配置在中央侧的挠性中央侧部分(中央侧部分)25的该尺寸。这样,由于挠性基板部23在X轴方向上的尺寸(长度尺寸)相对大于刚性基板部22的该尺寸,因而,与假如使它们的尺寸相同的情况相比,挠性基板部23相对于液晶面板11在X轴方向上的装配范围扩大,由此,能容易地应对伴随液晶面板11的高清晰化的挠性侧配线部20a的条数的增加。而另一方面,由于刚性基板部22在X轴方向上的尺寸相对小于挠性基板部23的该尺寸,因而,对配置在X轴方向上的外侧的铰接部HI不易产生干扰。详细地说,挠性基板部23在X轴方向上的尺寸即长度尺寸是比液晶面板11的长边尺寸稍短的程度且是与液晶面板11中的驱动器12的安装区域的长度尺寸大致相同的程度,而刚性基板部22的长度尺寸比挠性基板部23的该尺寸短且比液晶面板11中的驱动器12的安装区域的长度尺寸短。挠性基板部23与刚性基板部22的长度尺寸之差是与一对铰接部HI的配置区域的长度尺寸相同的程度或比其稍小的程度。
而且,由于挠性基板部23中的至少包含相对于刚性基板部22在X轴方向上配置在外侧的部分24a的挠性端侧部分24在Y轴方向上的尺寸(宽度尺寸)相对大于相对于挠性端侧部分24在X轴方向上配置在中央侧的挠性中央侧部分25的该尺寸,因此,通过将该宽度相对较大的挠性端侧部分24用作挠性侧配线部20a的布设区域,能实现液晶显示装置10的窄边框化。详细说明的话,首先,作为前提,挠性基板部23在X轴方向上的尺寸(长度尺寸)相对大于刚性基板部22的该尺寸,因此,在设计挠性基板部23中的挠性侧配线部20a的配线图案时,需要以随着在Y轴方向上从挠性侧端子部20b到刚性基板部22而在X轴方向上从端侧向中央侧集中的方式布设挠性侧配线部20a。此时,挠性基板部23的挠性端侧部分24在Y轴方向上的尺寸相对大于挠性中央侧部分25的该尺寸,因此,在该挠性端侧部分24能充分确保用于使挠性侧配线部20a到中央侧集中的布设区域。因此,与假如使挠性基板部的挠性端侧部分与挠性中央侧部分在Y轴方向上的尺寸相同而导致需要在液晶面板11中确保用于在X轴方向上从端侧向中央侧布设面板侧输入配线部18的布设区域的情况相比,能使液晶面板11的非显示部NAA的宽度即液晶显示装置10的边框部分变窄。综上所述,能兼顾液晶面板11的高清晰化和液晶显示装置10的窄边框化。另外,形成于挠性基板部23的挠性端侧部分24的挠性侧配线部20a中包含为了在X轴方向上从端侧向中央侧集中而在中途具有弯曲部20a1的配线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挠性基板部23的挠性端侧部分24不仅包含相对于刚性基板部22在X轴方向上配置在外侧的部分即第1端侧部分24a,还包含与第1端侧部分24a在中央侧相邻的部分即第2端侧部分24b。换言之,Y轴方向上的尺寸相对较大的挠性端侧部分24包括:第1端侧部分24a,其包括挠性基板部23中的与刚性基板部22在X轴方向上不相互重叠(不交叠)的部分;以及第2端侧部分24b,其包括与刚性基板部22在X轴方向上相互重叠(交叠)的部分中的在X轴方向上的端部。该挠性基板部23的挠性端侧部分24配置为与在液晶面板11中在X轴方向上靠边配置的2个驱动器12在X轴方向上相互重叠,并且具有:挠性侧端子部20b和挠性侧配线部20a(参照图8),其与面板侧挠性基板用端子部19连接,该面板侧挠性基板用端子部19与连接到这2个驱动器12的面板侧输入配线部18相连。并且,挠性基板部23的挠性端侧部分24中的靠边的第1端侧部分24a不直接连接到刚性基板部22,而靠中央的第2端侧部分24b直接连接到刚性基板部22并且其中布设有连接到形成于第1端侧部分24a的挠性侧端子部20b的挠性侧配线部20a。通过这种构成,挠性基板部23的挠性端侧部分24中的挠性侧配线部20a的布设区域在X轴方向上进一步扩大,因此,在实现进一步的液晶面板11的高清晰化和液晶显示装置10的窄边框化这方面是优选的。
而且,如图6所示,挠性基板部23的挠性端侧部分24中形成包括挠性侧配线部20a的配线图案的配线区域的Y轴方向上的尺寸在挠性端侧部分24的整个区域内是大致恒定的。即,挠性基板部23的挠性端侧部分24在X轴方向上从端侧到中央侧保持大致恒定的宽度而在中途不具有狭缝等,因此,在该处确保的配线区域也不具有在X轴方向上从端侧到中央侧的中途局部变窄的狭窄部位,在整个区域内是大致恒定的宽度。由此,即使在形成于配线区域的配线图案的配置密度随着液晶面板11的高清晰化而变高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将该高密度的配线图案形成于挠性端侧部分24,从而,更适于液晶面板11的高清晰化。
除此之外,如图6所示,刚性基板部22的与挠性基板部23的挠性端侧部分24连接的刚性端侧部分(信号供应侧端侧部分)26相比于与挠性基板部23的挠性中央侧部分25连接的刚性中央侧部分(信号供应侧中央侧部分)27,在Y轴方向(第1方向)上的尺寸相对较小。而且,刚性端侧部分26和刚性中央侧部分27在Y轴方向上的尺寸之差与挠性端侧部分24和挠性中央侧部分25在Y轴方向上的尺寸之差大致相等。伴随于此,刚性端侧部分26和刚性中央侧部分27的与挠性基板部23侧相反的一侧(图2和图6所示的下侧)的端部相互呈齐平面状,因此,避免了在刚性基板部22的与挠性基板部23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产生台阶,从而更不易与包含铰接部HI在内的其它构件发生干扰。此外,刚性端侧部分26和刚性中央侧部分27的挠性基板部23侧(图2和图6所示的上侧)的端部呈台阶状,刚性端侧部分26与刚性中央侧部分27相比向刚性基板部22侧(与液晶面板11侧相反的一侧)缩回。而且,挠性端侧部分24和挠性中央侧部分25的液晶面板11侧(与刚性基板部22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相互呈齐平面状,在Y轴方向上相对于液晶面板11的装配位置是相同的。由此,在进行将挠性基板部23装配到液晶面板11的作业时能使用自动机械,从而能高效且容易地进行挠性基板部23的装配作业。此外,挠性端侧部分24和挠性中央侧部分25的刚性基板部22侧的端部呈台阶状,挠性端侧部分24与挠性中央侧部分25相比向刚性基板部22侧缩回。
如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10具备:液晶面板(显示面板)11,其具有能显示图像的显示部AA和显示部AA外的非显示部NAA;刚性基板部(信号供应基板)22,其连接到外部的信号供应源;以及挠性基板部(挠性基板)23,其具有可挠性,一端侧装配到液晶面板11的非显示部NAA,另一端侧连接到刚性基板部22从而对来自刚性基板部22的信号供应进行中继,在将液晶面板11与挠性基板部23的排列方向设为第1方向(Y轴方向),将沿着液晶面板11的板面且与第1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第2方向(X轴方向)时,挠性基板部23在第2方向上的尺寸相对大于刚性基板部22,并且至少包含相对于刚性基板部22在第2方向上配置在外侧的部分即第1端侧部分24a的挠性端侧部分(端侧部分)24与相对于挠性端侧部分24在第2方向上配置在中央侧的挠性中央侧部分(中央侧部分)25相比,在第1方向上的尺寸相对较大。
这样,来自连接到外部的信号供应源的刚性基板部22的信号由一端侧装配到液晶面板11的非显示部NAA而另一端侧连接到刚性基板部22的挠性基板部23中继而向液晶面板11供应。在将液晶面板11与挠性基板部23的排列方向设为第1方向,将沿着液晶面板11的板面且与第1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第2方向时,挠性基板部23在第2方向上的尺寸相对大于刚性基板部22,因此,与假如使上述尺寸与刚性基板部22相同的情况相比,相对于液晶面板11的装配范围扩大。因此,适于随着将液晶面板11高清晰化(高分辨率化)而液晶面板11上的配线数增加的情况。而另一方面,刚性基板部22与挠性基板部23相比,在第2方向上的尺寸相对较小,因此,在第2方向上的外侧配置有其它构件的情况下,不易与其它构件发生干扰。
而且,挠性基板部23的至少包含相对于刚性基板部22在第2方向上配置在外侧的部分即第1端侧部分24a的挠性端侧部分24与相对于挠性端侧部分24在第2方向上配置在中央侧的挠性中央侧部分25相比,在第1方向上的尺寸相对较大,因此,通过将挠性端侧部分24用作配线图案的布设区域,能实现该液晶显示装置10的窄边框化,以下详细说明其理由。即,首先,挠性基板部23在第2方向上的尺寸相对大于刚性基板部22,因此,在设计挠性基板部23的配线图案时,需要以在第2方向上从端侧向中央侧集中的方式布设配线图案。此时,由于挠性基板部23的挠性端侧部分24与挠性中央侧部分25相比,在第1方向上的尺寸相对较大,因此,在该挠性端侧部分24能充分确保用于使配线图案向中央侧集中的布设区域。因此,与假如使挠性基板部的挠性端侧部分与挠性中央侧部分在第1方向上的尺寸相同而导致需要在液晶面板11侧确保配线图案的布设区域的情况相比,能使液晶面板11的非显示部NAA的宽度即该液晶显示装置10的边框部分变窄。综上所述,能兼顾液晶面板11的高清晰化和该液晶显示装置10的窄边框化。
另外,挠性基板部23的挠性端侧部分24包含相对于刚性基板部22在第2方向上配置在外侧的部分即第1端侧部分24a及与其相邻的部分即第2端侧部分24b。在将挠性基板部23的挠性端侧部分24用作配线图案的布设区域时,配线图案的布设区域在第2方向上变得更宽,适于进一步的高清晰化和窄边框化。
另外,挠性基板部23按以下方式形成:挠性端侧部分24中的与相对于刚性基板部22在第2方向上配置在外侧的部分即第1端侧部分24a相邻的部分即第2端侧部分24b连接到刚性基板部22,并且相对于刚性基板部22在第2方向上配置在外侧的部分即第1端侧部分24a的第1方向上的尺寸在第2方向上从端侧到中央侧保持恒定。挠性基板部23有随着液晶面板11高清晰化而配线图案的配置密度变高的倾向。由于如上所述形成为相对于刚性基板部22在第2方向上配置在外侧的部分即第1端侧部分24a的第1方向上的尺寸在第2方向上从端侧到中央侧保持恒定,因此,与假如在挠性基板部中的相对于刚性基板部在第2方向上配置在外侧的部分即第1端侧部分的中途设置狭缝等而使得第1方向上的尺寸在第2方向上从端侧到中央侧的中途局部变小的情况相比,在使配线图案高密度化这方面是优选的。因此,更适于液晶面板11的高清晰化。
另外,刚性基板部22的与挠性基板部23的挠性端侧部分24连接的刚性端侧部分(端侧部分)26相比于与挠性基板部23的挠性中央侧部分25连接的刚性中央侧部分(中央侧部分)27,在第1方向上的尺寸相对较小。这样,与假如使刚性基板部的刚性端侧部分与刚性中央侧部分在第1方向上的尺寸相同且使挠性基板部相对于液晶面板11的装配位置在其挠性端侧部分与挠性中央侧部分在第1方向上错开的构成的情况相比,至少能够使挠性基板部23的挠性端侧部分24和挠性中央侧部分25相对于液晶面板11的装配位置在第1方向更接近。另外,与假如设为使刚性基板部的刚性端侧部分与刚性中央侧部分在第1方向上的尺寸相同且刚性基板部的与挠性基板部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具有台阶的构成的情况相比,能够缓和刚性基板部22中可能产生的台阶。
另外,刚性基板部22的刚性端侧部分26和刚性中央侧部分27的与挠性基板部23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相互呈齐平面状。这样,能避免刚性基板部22的与挠性基板部23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产生台阶,因此,更不易与其它构件发生干扰。
另外,挠性基板部23的挠性端侧部分24和挠性中央侧部分25在第1方向上相对于液晶面板11的装配位置是相同的。这样,在进行将挠性基板部23装配到液晶面板11的作业时能使用自动机械。由此,能高效且容易地进行挠性基板部23的装配作业。
另外,具备将刚性基板部22与挠性基板部23一体化而成的刚挠性基板13,刚挠性基板13是由相对硬质的一对刚性件21夹着具有可挠性的挠性件20的一部分的构成,并且包括:刚性基板部22,其包括一对刚性件21和夹在它们之间的挠性件20的一部分;以及挠性基板部23,其包括挠性件20的其余部分,挠性基板部23在第2方向上的尺寸相对大于刚性基板部22,并且至少包含相对于刚性基板部22在第2方向上配置在外侧的部分即第1端侧部分24a的挠性端侧部分24与相对于挠性端侧部分24在第2方向上配置在中央侧的挠性中央侧部分25相比,在第1方向上的尺寸相对较大。这样,通过具备将刚性基板部22与挠性基板部23一体化而成的刚挠性基板13,与假如将刚性基板部与挠性基板部作为分体部件而相互通过热压接等以机械方式装配的情况相比,能够得到不易产生装配不良并且配线电阻变低等效果。而且,挠性基板部23在第2方向上的尺寸相对大于刚性基板部22,因此,与假如使上述尺寸与刚性基板部22相同的情况相比,相对于液晶面板11的装配范围扩大,从而适于液晶面板11的高清晰化。而另一方面,刚性基板部22与挠性基板部23相比在第2方向上的尺寸相对较小,因此,在第2方向上的外侧配置有其它构件的情况下,不易与其它构件发生干扰。而且,挠性基板部23的至少包含相对于刚性基板部22在第2方向上配置在外侧的部分即第1端侧部分24a的挠性端侧部分24与相对于挠性端侧部分24在第2方向上配置在中央侧的挠性中央侧部分25相比,在第1方向上的尺寸相对较大,因此,通过将挠性端侧部分24用作配线图案的布设区域,能实现该液晶显示装置10的窄边框化。
另外,具备:面板侧输入配线部(信号传输配线)18,其以位于显示部AA与挠性基板部23之间的方式设置在液晶面板11的非显示部NAA中,将经由刚性基板部22和挠性基板部23供应的信号传输到显示部AA。这样,在设计挠性基板部23的配线图案时,如果在挠性基板部23的挠性端侧部分24中配线图案采用以从端侧到中央侧集中的方式布设的构成,则在设置设于液晶面板11的非显示部NAA的面板侧输入配线部18时,将该面板侧输入配线部18从端侧到中央侧集中的必要性变低。因此,在液晶面板11的非显示部NAA中无需很宽地确保用于设置信号配线的空间,从而,能很好地兼顾液晶面板11的高清晰化和该液晶显示装置10的窄边框化。
另外,显示面板是在一对基板11a、11b间封入液晶层11c而成的液晶面板11。这种显示装置作为液晶显示装置10,能够应用于种种用途,例如便携型信息终端(笔记本型个人电脑等)、便携电话、便携型游戏机等各种电子设备。
<实施方式2>
根据图9至图11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在该实施方式2中,示出将挠性基板部123设为分割结构的情况。此外,对于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同样的结构、作用和效果,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9所示,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刚挠性基板113的挠性件120在X轴方向上被分割成多个(图9中为6个),由此,挠性基板部123具有:端侧分割挠性基板部(端侧分割挠性基板)28,其构成挠性端侧部分124;以及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部(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29,其构成挠性中央侧部分125。而且,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部29被分割成多个(图9中4个),包括多个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部单片(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单片)30。端侧分割挠性基板部28在挠性基板部123中在两端配置有一对,而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部29配置在在X轴方向上夹在一对端侧分割挠性基板部28之间的位置。构成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部29的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部单片30沿着X轴方向等间隔地间断排列配置有4个。
如图10所示,构成挠性基板部123的端侧分割挠性基板部28和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部29的边界位置构成为与刚性基板部122的刚性端侧部分126和刚性中央侧部分127的边界位置一致。因此,端侧分割挠性基板部28连接到刚性端侧部分126,而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部29连接到刚性中央侧部分127。而且,如图9所示,端侧分割挠性基板部28连接到安装于液晶面板111的驱动器112组中的在X轴方向上靠边的2个端侧用驱动器31,而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部29连接到驱动器112组中的与端侧用驱动器31相比靠中央配置的8个中央侧用驱动器32。另外,构成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部29的4个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部单片30各与8个中央侧用驱动器32中的2个单独地连接。
然后,说明基于上述的各构成得到的作用和效果。首先,端侧分割挠性基板部28和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部29在由于热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热膨胀或者热收缩的情况下,各自单独地伸缩,其伸缩量基于各分割挠性基板部28、29的大小。各分割挠性基板部28、29伴随热膨胀或者热收缩的各自的伸缩量相对小于如上述的实施方式1所记载的那样不将挠性基板部23分割的情况下的伸缩量。因此,在将刚挠性基板113装配到液晶面板111时,例如,当一边单独地对构成挠性基板部123的各分割挠性基板部28、29使用未图示的对准标记等(定位部位)在X轴方向上相对于液晶面板111实现定位,一边如图11所示将挠性基板部123热压接于液晶面板111时,伴随热压接而产生的各分割挠性基板部28、29的热膨胀或者热收缩所导致的伸缩量小,相对于液晶面板111的装配位置成为合适的位置。由此,能够期待将各分割挠性基板部28、29所具有的多个挠性侧端子部120b与液晶面板111所具有的多个面板侧挠性基板用端子部119准确地连接,能抑制连接不良的发生。在此,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部29被分割成多个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部单片30,因此,在各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部单片30中伴随热压接时所产生的热膨胀或者热收缩的伸缩量更小,从而能将各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部单片30相对于液晶面板111装配到更合适的位置。而且,挠性基板部123至少被分割成挠性端侧部分124和挠性中央侧部分125,这些挠性端侧部分124和挠性中央侧部分125在Y轴方向上的大小相互不同,因此,端侧分割挠性基板部28和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部29在Y轴方向上的大小相互不同,但各自大致恒定。因此,能抑制各分割挠性基板部28、29的制造成本。
另外,挠性基板部123中的在Y轴方向上相对较大的端侧分割挠性基板部28连接到刚性基板部122中的在Y轴方向上相对较小的刚性端侧部分126,而挠性基板部123中的在Y轴方向上相对较小的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部29连接到刚性基板部122中的在Y轴方向上相对较大的刚性中央侧部分127,因此,能避免各分割挠性基板部28、29以横跨的方式连接于端侧分割挠性基板部28的刚性端侧部分126和刚性中央侧部分127。另外,来自端侧分割挠性基板部28的信号由所连接的端侧用驱动器31处理,而来自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部29的信号由所连接的中央侧驱动器32处理。这样,对于端侧分割挠性基板部28与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部29,成为连接对象的驱动器112被分成端侧用驱动器31和中央侧用驱动器32,因此,在将构成用于连接各分割挠性基板部28、29和各驱动器31、32的配线图案的面板侧输入配线部118设置于非显示部NAA时,能该高效地配置面板侧输入配线部118。由此,更适于高清晰化和窄边框化。
如以上说明的,根据本实施方式,挠性基板部123至少被分割成挠性端侧部分124和挠性中央侧部分125,至少具有包括挠性端侧部分124的端侧分割挠性基板部(端侧分割挠性基板)28和包括挠性中央侧部分125的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部(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29。这样,端侧分割挠性基板部28和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部29在由于热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热膨胀或者热收缩的情况下,各自单独地伸缩,其伸缩量基于各分割挠性基板部28、29的大小。各分割挠性基板部28、29的伴随热膨胀或者热收缩的伸缩量相对小于假如不将挠性基板部分割的情况的伸缩量。因此,例如在将挠性基板部123热压接于液晶面板111的情况下,伴随热压接而产生的各分割挠性基板部28、29的热膨胀或者热收缩所导致的伸缩量小,从而,相对于液晶面板111的装配位置成为合适的位置。而且,挠性基板部123至少被分割成挠性端侧部分124和挠性中央侧部分125,这些挠性端侧部分124和挠性中央侧部分125在第1方向上的大小相互不同,因此,端侧分割挠性基板部28和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部29在第1方向上的大小相互不同,但各自大致恒定。因此,能抑制各分割挠性基板部28、29的制造成本。
另外,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部29被分割成多个,包括多个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部单片(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单片)30。这样,热膨胀或者热收缩时构成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部29的各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部单片30的伸缩量相对小于假如不将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部分割的情况下的伸缩量。因此,例如在将挠性基板部123热压接于液晶面板111的情况下,各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部单片30所产生的伸缩量更小,相对于液晶面板111的装配位置成为更合适的位置。
另外,刚性基板部122的与挠性基板部123的挠性端侧部分124连接的刚性端侧部分126相比于与挠性基板部123的挠性中央侧部分125连接的刚性中央侧部分127,在第1方向上的尺寸相对较小,挠性基板部123以端侧分割挠性基板部28连接到刚性基板部122的刚性端侧部分126而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部29连接到刚性基板部122的刚性中央侧部分127的方式构成。这样,挠性基板部123中的在第1方向上相对较大的端侧分割挠性基板部28连接到刚性基板部122中的在第1方向上相对较小的刚性端侧部分126,而挠性基板部123中的在第1方向上相对较小的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部29连接到刚性基板部122中的在第1方向上相对较大的刚性中央侧部分127。由此,能避免各分割挠性基板部28、29以横跨的方式连接于刚性基板部122的刚性端侧部分126和刚性中央侧部分127。
另外,具备驱动器(驱动电路部)112,驱动器112以位于显示部AA与挠性基板部123之间的方式装配在液晶面板111的非显示部NAA中,通过将对经由刚性基板部122和挠性基板部123供应的信号进行处理而生成的输出信号输出到显示部AA来驱动液晶面板111,驱动器112在非显示部NAA中沿着第2方向排列配置有多个,并且至少具有连接到端侧分割挠性基板部28的端侧用驱动器(端侧用驱动电路部)31和连接到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部29的中央侧用驱动器(中央侧用驱动电路部)32。这样,装配于液晶面板111的非显示部NAA的驱动器112对经由刚性基板部122和挠性基板部123供应的信号进行处理而生成输出信号,将该输出信号输出到显示部AA,由此,驱动液晶面板111。此时,来自端侧分割挠性基板部28的信号由构成驱动器112的端侧用驱动器31处理,而来自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部29的信号由构成驱动器112的中央侧用驱动器32处理。这样,对于端侧分割挠性基板部28与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部29,成为连接对象的驱动器112被分成端侧用驱动器31和中央侧用驱动器32,因此,例如在将用于连接各分割挠性基板部28、29和各驱动器31、32的配线图案设置于非显示部NAA的情况下,能高效地配置该配线图案。由此,更适于高清晰化和窄边框化。
<实施方式3>
根据图12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在该实施方式3中,示出与上述的实施方式2相比变更了端侧分割挠性基板部228的平面形状的情况。此外,对于与上述的实施方式2同样的结构、作用和效果,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端侧分割挠性基板部228中的在X轴方向(第2方向)上相对于刚性基板部222配置在外侧的第1端侧部分224a,形成有倾斜状部33。倾斜状部33形成于第1端侧部分224a的与液晶面板211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在俯视时呈相对于X轴方向和Y轴方向均倾斜并且其倾斜角度恒定的坡形(直线型倾斜形状)。倾斜状部33设置于第1端侧部分224a中的从与刚性基板部222之间的连接部位到相对于液晶面板211的装配位置的跟前位置为止的范围。通过设置这种倾斜状部33,端侧分割挠性基板部228更不易对相邻配置的铰接部HI产生干扰。另外,可以说设置有倾斜状部33的端侧分割挠性基板部228中的在X轴方向上相对于刚性基板部222配置在外侧的第1端侧部分224a的Y轴方向(第1方向)上的尺寸在X轴方向上是随着从端侧到中央侧而连续地逐渐增加。
如以上说明的,根据本实施方式,挠性基板部223按以下方式形成:挠性端侧部分224中的与相对于刚性基板部222在第2方向上配置在外侧的部分即第1端侧部分224a相邻的部分即第2端侧部分224b连接到刚性基板部222,并且相对于刚性基板部222在第2方向上配置在外侧的部分即第1端侧部分224a的第1方向上的尺寸在第2方向上随着从端侧到中央侧而增加。挠性基板部223有随着将液晶面板211高清晰化而配线图案的配置密度变高的倾向。由于如上所述形成为相对于刚性基板部222在第2方向上配置在外侧的部分即第1端侧部分224a的第1方向上的尺寸在第2方向上随着从端侧到中央侧而增加,因此,与假如在挠性基板部中的相对于刚性基板部在第2方向上配置在外侧的部分即第1端侧部分的中途设置狭缝等而使得第1方向上的尺寸在第2方向上从端侧到中央侧的中途局部变小的情况相比,在使配线图案高密度化这方面是优选的。因此,更适于液晶面板211的高清晰化。
另外,挠性基板部223中的在第2方向上相对于刚性基板部222配置在外侧而构成挠性端侧部分224(端侧分割挠性基板部228)的至少一部分的部分即第1端侧部分224a的在另一端侧的端部形成为倾斜状。这样,通过将挠性基板部223中的在第2方向上相对于刚性基板部222配置在外侧的部分即第1端侧部分224a的在另一端侧即在与液晶面板211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形成为倾斜状,在相对于挠性基板部223在第1方向上的外侧配置有其它构件的情况下,不易与其它构件发生干扰。
<实施方式4>
根据图13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在该实施方式4中,示出与上述的实施方式3相比变更了端侧分割挠性基板部328的平面形状的情况。此外,对于与上述的实施方式3同样的结构、作用和效果,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端侧分割挠性基板部328中的设置于在X轴方向上相对于刚性基板部322配置在外侧的第1端侧部分324a的倾斜状部333在俯视时呈大致圆弧状。倾斜状部333是比将其两端位置彼此连结的线(弦)向外侧即向与液晶面板311侧相反的一侧鼓出(突出)的弓形形状。即使是这种构成,也能与上述的实施方式3同样得到端侧分割挠性基板部328与铰接部HI不易发生干扰的效果。
<实施方式5>
根据图14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在该实施方式5中,示出与上述的实施方式3相比变更了端侧分割挠性基板部428的平面形状的情况。此外,对于与上述的实施方式3同样的结构、作用和效果,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端侧分割挠性基板部428中的设置于在X轴方向上相对于刚性基板部422配置在外侧的第1端侧部分424a的倾斜状部433设置在第1端侧部分424a中的从与刚性基板部422之间的连接部位到相对于液晶面板411的装配位置为止的范围即与液晶面板411不重叠的大致整个区域。即使是这种构成,也能与上述的实施方式3同样得到端侧分割挠性基板部428与铰接部HI不易发生干扰的效果。
<实施方式6>
根据图15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在该实施方式6中,示出与上述的实施方式2相比将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部529设为非分割结构的情况。此外,对于与上述的实施方式2同样的结构、作用和效果,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1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挠性基板部523包括:一对端侧分割挠性基板部528;以及1个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部529,其以夹在一对端侧分割挠性基板部528之间的方式配置。换言之,挠性基板部523的分割位置仅设置在挠性端侧部分524与挠性中央侧部分525的边界位置。由此,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部529成为在X轴方向上在中途不会被分割开的非分割结构。即使是这种构成,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部529在Y轴方向上的尺寸也在整个长度范围内保持大致恒定,另外,端侧分割挠性基板部528在Y轴方向上的尺寸也在整个长度范围内保持大致恒定。即使是这种构成,也与上述的实施方式2同样,将挠性基板部523热压接于液晶面板511时产生的各分割挠性基板部528、529的热膨胀或者热收缩所导致的伸缩量小,因此,能得到相对于液晶面板511的装配位置成为合适的位置等效果。
<实施方式7>
根据图16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在该实施方式7中,示出与上述的实施方式2相比变更了挠性基板部623的分割位置的情况。此外,对于与上述的实施方式2同样的结构、作用和效果,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1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挠性基板部623包括:一对端侧分割挠性基板部628,其包含挠性端侧部分624的整个区域和挠性中央侧部分625的一部分;以及1个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部629,其包含挠性中央侧部分625的其余部分。各端侧分割挠性基板部628不仅包含挠性端侧部分624的整个区域,还包含挠性中央侧部分625中的与挠性端侧部分624相邻的部分,其长度尺寸是与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部629大致相同的程度。也就是说,挠性基板部623被等间隔地3等分,其分割位置设定为在X轴方向上偏离挠性端侧部分624与挠性中央侧部分625的边界位置的位置。各端侧分割挠性基板部628分别与液晶面板611的非显示部NAA中从端侧数的4个驱动器612连接。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部629与液晶面板611的非显示部NAA中的中央侧的4个驱动器612连接。即使是这种构成,也与上述的实施方式2同样,将挠性基板部623热压接于液晶面板611时产生的各分割挠性基板部628、629的热膨胀或者热收缩所导致的伸缩量小,因此,能得到相对于液晶面板611的装配位置成为合适的位置等效果。
<实施方式8>
根据图17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在该实施方式8中,示出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相比变更了刚性基板部722的形状的情况。此外,对于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同样的结构、作用和效果,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1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刚性基板部722的Y轴方向上的尺寸(宽度尺寸)在整个长度范围内保持大致恒定,并且在俯视时是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中途弯曲的形状。详细地说,构成刚性基板部722的刚性端侧部分726和刚性中央侧部分727的挠性基板部723侧的端部及其相反侧的端部均呈台阶状,刚性端侧部分726与刚性中央侧部分727相比向刚性基板部722侧(与挠性基板部723侧相反的一侧)缩回。刚性基板部722在从刚性端侧部分726至刚性中央侧部分727的中途弯曲成大致曲柄状。并且,刚性端侧部分726和刚性中央侧部分727的宽度尺寸大致相同。
<实施方式9>
根据图18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在该实施方式9中,示出与上述的实施方式2相比变更了挠性基板部823的挠性端侧部分824的形成范围并且变更了刚性基板部822的形状的情况。此外,对于与上述的实施方式2同样的结构、作用和效果,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1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挠性端侧部分824仅由挠性基板部823中的相对于刚性基板部822在X轴方向上配置在外侧的部分构成。因此,挠性中央侧部分825包括挠性基板部823的其余部分即在X轴方向上与刚性基板部822相互重叠的部分的整个区域。而另一方面,刚性基板部822的Y轴方向上的尺寸(宽度尺寸)在整个长度范围内保持大致恒定,并且是沿着X轴方向在中途没有弯曲的大致笔直的形状。刚性基板部822的挠性基板部823侧的端部及其相反侧的端部均呈直线状。形成于挠性端侧部分824的挠性侧配线部820a由刚性基板部822的沿着Y轴方向的端部实现了连接。
<实施方式10>
根据图19或者图20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0。在该实施方式10中,示出取代上述的实施方式2所记载的刚挠性基板而使用了挠性基板34和刚性基板35这2个部件的情况。此外,对于与上述的实施方式2同样的结构、作用和效果,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911上,如图19和图20所示,装配有富有挠性的挠性基板34的一端侧,在该挠性基板34的另一端侧,连接有几乎没有挠性的硬质的刚性基板(信号供应基板)35。挠性基板34与上述的实施方式2所记载的挠性基板部123同样被分割成多个,包括构成挠性端侧部分924的端侧分割挠性基板34a和构成挠性中央侧部分925的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34b。在各分割挠性基板34a、34b上形成有挠性侧配线部920a,并且在挠性侧配线部920a的一端侧设置有与液晶面板911的面板侧挠性基板用端子部连接的面板用挠性侧端子部,而且在挠性侧配线部920a的另一端侧设置有与刚性基板35的刚性基板侧挠性基板用端子部连接的刚性基板用挠性侧端子部。这些端子部经由ACF电连接。此外,省略这些端子部和ACF的图示。并且,端侧分割挠性基板34a具有在X轴方向上相对于刚性基板35配置在外侧的部分,并且其Y轴方向上的尺寸大于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34b的该尺寸。刚性基板35的连接到端侧分割挠性基板34a的刚性端侧部分35a与连接到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34b的刚性中央侧部分35b相比,在Y轴方向上的尺寸相对较小。
<实施方式11>
根据图21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在该实施方式11中,示出具备液晶显示装置的平板型笔记本电脑TNP。此外,对于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同样的结构、作用和效果,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2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平板型笔记本电脑TNP不仅具备液晶显示装置,还具备用于保护使用者用来输入信息的触摸面板、触摸面板的盖板,不具有如上述的实施方式1所记载的笔记本侧个人电脑那样的铰接部,也就是说,不具有折叠结构。在这种平板型笔记本电脑TNP中,有时内部所具有的扬声器、电池等也可能与液晶显示装置所具备的刚挠性基板发生干扰。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刚挠性基板设为上述的实施方式1所记载的构成,也能使得扬声器、电池等部件与刚挠性基板不易发生干扰。
<其它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限于通过上述描述和附图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如下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1)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9除外)中,示出了构成挠性基板部(挠性基板)的挠性端侧部分中的第1端侧部分与第2端侧部分为大致相同长度尺寸的构成,但本发明也包含第1端侧部分与第2端侧部分相比长度尺寸较大或反之较小的构成。
(2)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9除外)中,示出了构成挠性基板部(挠性基板)的挠性端侧部分中的第1端侧部分和第2端侧部分的边界位置与刚性基板部(刚性基板)中的刚性端侧部分和刚性侧中央侧部分的边界位置大致一致的构成,但本发明也包含前一边界位置相对于后一边界位置配置为在X轴方向上向靠边处偏离或反之配置为在X轴方向上向靠中央处偏离的构成。
(3)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9除外)中,示出了构成挠性基板部(挠性基板)的挠性端侧部分中的第1端侧部分和第2端侧部分的边界位置与液晶面板中相邻的驱动器之间的边界位置大致一致的构成,但两个边界位置也可以配置为在X轴方向上错开。
(4)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9中,示出了刚挠性基板具备一对刚性件的构成,但本发明也包含层叠3枚以上刚性件的构成。
(5)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液晶面板中并列配置有12个驱动器的构成,但驱动器的安装数也可以适当变更为12个以外(11个以下或者13个以上)。
(6)在上述的实施方式2~7、9、10中,示出了将2个驱动器连接到1个分割挠性基板部(分割挠性基板)的构成,但例如在应用上述的(5)而使驱动器的安装数与各分割挠性基板部的设置数相同的情况下,也可以设为将各驱动器单独地与各分割挠性基板部连接的构成。除此以外,在使驱动器的安装数为各分割挠性基板部的设置数的3以上的整数倍的情况下,也可以设为将各驱动器按每3个以上与各分割挠性基板连接的构成。
(7)在上述的实施方式2~7、9、10中,示出了将2个驱动器连接到1个分割挠性基板部(分割挠性基板)的构成,但也可以采取将多个驱动器连接到1个分割挠性基板部的构成与将1个驱动器连接到1个分割挠性基板部的构成混用的构成。
(8)除了上述的实施方式2~7、9、10以外,挠性基板部(挠性基板)的具体的分割位置和分割数也可以适当变更。
(9)作为上述的实施方式2~7、9的变形例,也可以是挠性件中的构成刚性基板部的部分设为非分割结构,而仅有构成挠性基板部的部分设为分割结构。
(10)作为上述的实施方式1、8的变形例,也可以是挠性件中的构成挠性基板部的部分设为非分割结构,而构成刚性基板部的部分设为分割结构。
(11)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刚性基板部(刚性基板)的宽度尺寸是刚性端侧部分比刚性中央侧部分小或在整个长度范围内保持恒定的构成,但也可以设定为刚性端侧部分与刚性中央侧部分相比宽度尺寸较大。
(12)虽然上述的实施方式3~7、9、10是作为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进行了记载,但其中实施方式3~5、9、10所记载的技术事项当然也可以应用于实施方式1所记载的构成。另外,当然也可以将上述的实施方式11与实施方式2~10组合。除此以外,也可以将各实施方式彼此自由组合。
(13)作为上述的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形成于端侧分割挠性基板部(挠性端侧部分)的第1端侧部分的倾斜状部与将其两端位置彼此连结的线(弦)相比向内侧即向液晶面板侧缩回(凹陷)的弓形形状的构成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14)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挠性基板部(挠性基板)和刚性基板部(刚性基板)的长度尺寸之差是与一对铰接部的配置区域的长度尺寸相同的程度或比其稍小的程度的构成,但也可以将上述长度尺寸之差设定为比一对铰接部的配置区域的长度尺寸大。
(15)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10中,举例说明了具备液晶显示装置的笔记本型个人电脑,但除了笔记本型个人电脑以外,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作为折叠式且具有铰接部的电子设备的例如折叠式便携电话、折叠式游戏机等。
(16)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1中,举例说明了具备液晶显示装置的平板型笔记本电脑,除了平板型笔记本电脑以外,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作为不具有铰接部的电子设备的例如智能电话、电视接收装置、数字标牌等。
(17)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液晶面板的画面尺寸为几英寸~十几英寸的程度的构成,但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使用了画面尺寸例如为20英寸~90英寸而分类为中型或者大型(超大型)的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18)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液晶面板所具有的彩色滤光片的着色部为R、G、B这3种颜色的构成,但着色部也可以为4种颜色以上。
(19)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呈横长的方形的液晶面板,但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呈纵长的方形的液晶面板、呈正方形的液晶面板。
(20)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具备作为外部光源的背光源装置的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但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利用外部光进行显示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在该情况下,能够将背光源装置省略。
(21)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使用了TFT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开关元件,但也能应用于使用了TFT以外的开关元件(例如薄膜二极管(TFD))的液晶显示装置,另外,除了进行彩色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以外,还可以应用于进行黑白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
(22)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使用液晶面板作为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但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使用了其它种类的显示面板(PDP(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有机EL面板等)的显示装置。在该情况下,可以将背光源装置省略。
(23)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液晶面板中显示部在长边方向上配置在中央而在短边方向上配置在靠一端部侧的构成,但本发明也包含在液晶面板中显示部在短边方向上配置在中央而在长边方向上配置在靠一端部侧的构成。另外,本发明也包含在液晶面板中显示部在长边方向和短边方向上均配置在靠一端部侧的构成。另一方面,本发明也包含在液晶面板中显示部在长边方向和短边方向上均配置在中央的构成。
(24)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刚挠性基板的长度尺寸是比液晶面板的长边尺寸稍短的程度的构成,但刚挠性基板的具体的长度尺寸可以适当变更,例如可以设为液晶面板的长边尺寸的一半的程度等。
附图标记说明
10…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11、111、211、311、411、511、611、911…液晶面板(显示面板),11a…CF基板(基板),11b…阵列基板(基板),11c…液晶层(液晶),12、112、612…驱动器(驱动电路部),13、113…刚挠性基板,18、118…面板侧输入配线部(信号传输配线),20、120…挠性件,20a、820a、920a…挠性侧配线部(配线图案),21…刚性件,22、122、222、322、422、722、822…刚性基板部(信号供应基板),23、123、223、523、623、723、823…挠性基板部(挠性基板),24、124、224、524、624、824、924…挠性端侧部分(端侧部分),24a、224a、324a、424a…第1端侧部分(相对于信号供应基板在第2方向上配置在外侧的部分),24b…第2端侧部分(相邻的部分),25、125、525、625、825、925…挠性中央侧部分(中央侧部分),26、726…刚性端侧部分(端侧部分),27、127、727…刚性中央侧部分(中央侧部分),28、228、328、428、528、628…端侧分割挠性基板部(端侧分割挠性基板),29、529、629…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部(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30…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部单片(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单片),31…端侧用驱动器(端侧用驱动电路部),32…中央侧用驱动器(中央侧用驱动电路部),33、333、433…倾斜状部,34…挠性基板,34a…端侧分割挠性基板,34b…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35…刚性基板(信号供应基板),35a…刚性端侧部分(端侧部分),35b…刚性中央侧部分(中央侧部分),AA…显示部,NAA…非显示部。
Claims (14)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显示面板,其具有能显示图像的显示部和上述显示部外的非显示部;
信号供应基板,其连接到外部的信号供应源;以及
挠性基板,其具有可挠性,一端侧装配到上述显示面板的上述非显示部,另一端侧连接到上述信号供应基板从而对来自上述信号供应基板的信号供应进行中继,在将上述显示面板与上述挠性基板的排列方向设为第1方向,将沿着上述显示面板的板面且与上述第1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第2方向时,上述挠性基板在上述第2方向上的尺寸相对大于上述信号供应基板在上述第2方向上的尺寸,并且在上述挠性基板中,至少包含相对于上述信号供应基板在上述第2方向上配置在外侧的部分的端侧部分与相对于上述端侧部分在上述第2方向上配置在中央侧的中央侧部分相比,在上述第1方向上的尺寸相对较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挠性基板的上述端侧部分包含相对于上述信号供应基板在上述第2方向上配置在外侧的部分及与其相邻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挠性基板按以下方式形成:上述端侧部分中的与相对于上述信号供应基板在上述第2方向上配置在外侧的部分相邻的部分连接到上述信号供应基板,并且相对于上述信号供应基板在上述第2方向上配置在外侧的部分的上述第1方向上的尺寸在上述第2方向上随着从端侧到中央侧而保持恒定或者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信号供应基板的与上述挠性基板的上述端侧部分连接的端侧部分相比于与上述挠性基板的上述中央侧部分连接的中央侧部分,在上述第1方向上的尺寸相对较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信号供应基板的上述端侧部分和上述中央侧部分的与上述挠性基板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相互呈齐平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挠性基板的上述端侧部分和上述中央侧部分在上述第1方向上相对于上述显示面板的装配位置是相同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挠性基板至少被分割成上述端侧部分和上述中央侧部分,至少具有包括上述端侧部分的端侧分割挠性基板和包括上述中央侧部分的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被分割成多个,包括多个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单片。
9.根据权利要求7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信号供应基板的与上述挠性基板的上述端侧部分连接的端侧部分相比于与上述挠性基板的上述中央侧部分连接的中央侧部分,在上述第1方向上的尺寸相对较小,
上述挠性基板以上述端侧分割挠性基板连接到上述信号供应基板的上述端侧部分而上述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连接到上述信号供应基板的上述中央侧部分的方式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权利要求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具备驱动电路部,上述驱动电路部以位于上述显示部与上述挠性基板之间的方式装配在上述显示面板的上述非显示部中,通过将对经由上述信号供应基板和上述挠性基板供应的信号进行处理而生成的输出信号输出到上述显示部来驱动上述显示面板,
上述驱动电路部在上述非显示部中沿着上述第2方向排列配置有多个,并且至少具有连接到上述端侧分割挠性基板的端侧用驱动电路部和连接到上述中央侧分割挠性基板的中央侧用驱动电路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挠性基板中的在上述第2方向上相对于上述信号供应基板配置在外侧而构成上述端侧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的部分的上述另一端侧的端部形成为倾斜状。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具备将上述信号供应基板与上述挠性基板一体化而成的刚挠性基板,
上述刚挠性基板是由相对硬质的一对刚性件夹着具有可挠性的挠性件的一部分的构成,并且包括:刚性基板部,其包括上述一对刚性件和夹在它们之间的上述挠性件的一部分;以及挠性基板部,其包括上述挠性件的其余部分,
上述挠性基板部在上述第2方向上的尺寸相对大于上述刚性基板部在上述第2方向上的尺寸,并且在上述挠性基板部中,至少包含相对于上述刚性基板部在上述第2方向上配置在外侧的部分的端侧部分与相对于上述端侧部分在上述第2方向上配置在中央侧的中央侧部分相比,在上述第1方向上的尺寸相对较大。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具备信号传输配线,上述信号传输配线以位于上述显示部与上述挠性基板之间的方式设置在上述显示面板的上述非显示部中,将经由上述信号供应基板和上述挠性基板供应的信号传输到上述显示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显示面板是在一对基板间封入液晶而成的液晶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248548 | 2012-11-12 | ||
JP2012-248548 | 2012-11-12 | ||
PCT/JP2013/079829 WO2014073504A1 (ja) | 2012-11-12 | 2013-11-05 | 表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919512A true CN104919512A (zh) | 2015-09-16 |
CN104919512B CN104919512B (zh) | 2017-07-11 |
Family
ID=50684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6993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19512B (zh) | 2012-11-12 | 2013-11-05 | 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642257B2 (zh) |
JP (1) | JP6033880B2 (zh) |
CN (1) | CN104919512B (zh) |
WO (1) | WO2014073504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67357A (zh) * | 2018-12-25 | 2020-07-03 |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826866B2 (en) | 2010-09-09 | 2014-09-09 | Certek Heat Machine Inc. | Dugout heating system |
CN104009044B (zh) | 2014-05-22 | 2018-11-2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
WO2016104358A1 (ja) * | 2014-12-25 | 2016-06-30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 |
KR102662960B1 (ko) * | 2016-06-30 | 2024-05-02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면적이 감소된 연성필름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장치 |
JP6762196B2 (ja) * | 2016-10-21 | 2020-09-30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電気光学表示装置 |
JP6916521B2 (ja) * | 2017-10-24 | 2021-08-11 | 株式会社Joled | プリント基板、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KR102601293B1 (ko) * | 2018-05-08 | 2023-11-13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표시 장치의 검사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검사 방법 |
CN110933562A (zh) * | 2019-11-21 | 2020-03-27 | 安徽井利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led显示屏的扬声器系统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4487A (zh) * | 1994-10-21 | 1997-07-16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在显示区域周围具有减少的框架部分的液晶显示装置 |
JPH1124097A (ja) * | 1997-07-03 | 1999-01-29 | Citizen Watch Co Ltd | 液晶表示装置 |
JP2001109392A (ja) * | 1999-10-05 | 2001-04-20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素子の製造方法 |
CN1601336A (zh) * | 2003-09-24 | 2005-03-30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
TW200809317A (en) * | 2006-08-02 | 2008-02-16 |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CN101140390A (zh) * | 2006-09-08 | 2008-03-12 |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 液晶显示装置 |
US20080137275A1 (en) * | 2006-12-12 | 2008-06-12 | Hiroshi Tada | Display device |
CN101887181A (zh) * | 2009-05-14 | 2010-11-17 | 夏普株式会社 | 图像显示装置用传输系统及电子设备 |
JP2011197377A (ja) * | 2010-03-19 | 2011-10-06 | Sony Corp |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接続状況検査方法 |
CN102246218A (zh) * | 2009-12-10 | 2011-11-16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显示屏模块以及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54730A (en) | 1994-08-16 | 1997-08-05 | Citizen Watch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JPH1138430A (ja) | 1997-07-17 | 1999-02-12 | Hitachi Ltd | 液晶表示装置 |
JP2001109391A (ja) * | 1999-10-13 | 2001-04-20 | Toshiba Electronic Engineering Corp | 接続用基板及びこの接続用基板を用いた平面表示装置の実装方法 |
JP5164547B2 (ja) * | 2007-12-12 | 2013-03-2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
2013
- 2013-11-05 JP JP2014545699A patent/JP603388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11-05 US US14/440,638 patent/US9642257B2/en active Active
- 2013-11-05 CN CN201380069937.8A patent/CN10491951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11-05 WO PCT/JP2013/079829 patent/WO2014073504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4487A (zh) * | 1994-10-21 | 1997-07-16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在显示区域周围具有减少的框架部分的液晶显示装置 |
JPH1124097A (ja) * | 1997-07-03 | 1999-01-29 | Citizen Watch Co Ltd | 液晶表示装置 |
JP2001109392A (ja) * | 1999-10-05 | 2001-04-20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素子の製造方法 |
CN1601336A (zh) * | 2003-09-24 | 2005-03-30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
TW200809317A (en) * | 2006-08-02 | 2008-02-16 |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CN101140390A (zh) * | 2006-09-08 | 2008-03-12 |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 液晶显示装置 |
US20080137275A1 (en) * | 2006-12-12 | 2008-06-12 | Hiroshi Tada | Display device |
CN101887181A (zh) * | 2009-05-14 | 2010-11-17 | 夏普株式会社 | 图像显示装置用传输系统及电子设备 |
CN102246218A (zh) * | 2009-12-10 | 2011-11-16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显示屏模块以及显示装置 |
JP2011197377A (ja) * | 2010-03-19 | 2011-10-06 | Sony Corp |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接続状況検査方法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67357A (zh) * | 2018-12-25 | 2020-07-03 |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1367357B (zh) * | 2018-12-25 | 2023-10-24 |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033880B2 (ja) | 2016-11-30 |
JPWO2014073504A1 (ja) | 2016-09-08 |
US20150319862A1 (en) | 2015-11-05 |
WO2014073504A1 (ja) | 2014-05-15 |
US9642257B2 (en) | 2017-05-02 |
CN104919512B (zh) | 2017-07-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919512A (zh) | 显示装置 | |
US10459489B2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 |
WO2014132799A1 (ja) | 表示装置 | |
JP5917694B2 (ja) | 表示装置 | |
US20170220158A1 (en) | Touch Display Substrate, Touch Display Panel, Touch Display Screen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US10964284B2 (en) | Electronic component board and display panel | |
US11160176B2 (en) |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1256324A (zh) | 液晶显示装置和显示设备 | |
US20170374740A1 (en) | Display device | |
TW201611693A (zh) | 顯示裝置 | |
CN104641285A (zh) | 半导体装置和显示装置 | |
WO2017022620A1 (ja) |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及び表示パネル | |
US20240192553A1 (en) | Array substrat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 |
CN110346988A (zh) | 显示装置 | |
US20160238879A1 (en) | Display device | |
US10191313B2 (en) |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thin film transistor array substrate thereof | |
CN105556382A (zh) | 显示部件和显示装置 | |
CN107851409A (zh) | 显示面板 | |
US10866472B2 (en) | Mounting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 |
JP7428729B2 (ja) | 表示モジュール及び表示装置 | |
CN110738936B (zh) | 元件基板及拼接电子装置 | |
WO2013161685A1 (ja) | 表示装置 | |
CN110320690A (zh) | 一种显示装置 | |
JP2008090329A (ja) | 液晶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
CN110491885B (zh) | 像素阵列基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11 Termination date: 20211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