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98384B - 电子照相感光体 - Google Patents

电子照相感光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98384B
CN104898384B CN201510101080.4A CN201510101080A CN104898384B CN 104898384 B CN104898384 B CN 104898384B CN 201510101080 A CN201510101080 A CN 201510101080A CN 104898384 B CN104898384 B CN 1048983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receptor
layer
mentioned
resin
mass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0108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98384A (zh
Inventor
东润
大川贤辅
尾形明彦
大木贵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4463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02373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4586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0423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4586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1022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6201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02374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8983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983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983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9838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43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two or more layers 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e structure
    • G03G5/047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two or more layers 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e struc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 transport lay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43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two or more layers 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e struct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5Organic bonding materials; Methods for coating a substrate with a photoconductive layer; Inert supplements for use in photoconductive layers
    • G03G5/0503Inert supplements
    • G03G5/0507Inorganic compound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5Organic bonding materials; Methods for coating a substrate with a photoconductive layer; Inert supplements for use in photoconductive layers
    • G03G5/0528Macromolecular bonding materials
    • G03G5/0557Macromolecular bonding material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ed bonds
    • G03G5/0564Polycarbonat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6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organic
    • G03G5/0601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G03G5/0605Carbocyclic compound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6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organic
    • G03G5/0601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G03G5/0609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6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organic
    • G03G5/0601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G03G5/0612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6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organic
    • G03G5/0601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G03G5/0612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 G03G5/0614Amines
    • G03G5/06142Amines arylamine
    • G03G5/06144Amines arylamine diamine
    • G03G5/061443Amines arylamine diamine benzidin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6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organic
    • G03G5/0601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G03G5/0612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 G03G5/0614Amines
    • G03G5/06142Amines arylamine
    • G03G5/06147Amines arylamine alkenylarylamin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6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organic
    • G03G5/0601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G03G5/0612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 G03G5/0614Amines
    • G03G5/06142Amines arylamine
    • G03G5/06147Amines arylamine alkenylarylamine
    • G03G5/061473Amines arylamine alkenylarylamine plural alkenyl groups linked directly to the same aryl group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6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organic
    • G03G5/0664Dyes
    • G03G5/0666Dyes containing a methine or polymethine group
    • G03G5/0668Dyes containing a methine or polymethine group containing only one methine or polymethine group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6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organic
    • G03G5/0664Dyes
    • G03G5/0666Dyes containing a methine or polymethine group
    • G03G5/0672Dyes containing a methine or polymethine group containing two or more methine or polymethine group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6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organic
    • G03G5/0664Dyes
    • G03G5/0696Phthalocyanin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otoreceptors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具备感光层。感光层是层叠型感光层(电荷输送层配置于最外层表面)或者单层型感光层。感光层中所含的二氧化硅颗粒的量相对于感光层中所含的粘结树脂100质量份为0.5质量份以上且15质量份以下。

Description

电子照相感光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
背景技术
在电子照相法的打印机或多功能一体机中,使用电子照相感光体作为图像承载体。电子照相有机感光体具有环保性能优异、制造容易的优势。一般来说,电子照相有机感光体具备:具有导电性的基体、直接或者间接地设于基体上的感光层。此外,感光层含有电荷产生剂、电荷输送剂和使电荷产生剂与电荷输送剂粘结的有机材料(例如,树脂)。
作为电荷输送剂,已知有丁二烯基苯胺(butadienylbenzene amine)衍生物。丁二烯基苯胺衍生物的空穴输送能力优异。
发明内容
然而,在使用丁二烯基苯胺衍生物作为空穴输送剂而形成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感光层的情况下,往往得不到具有充分的耐磨损性及耐油开裂性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技术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特性和耐磨损性均优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具备感光层。上述感光层是层叠型感光层或单层型感光层,其中,该层叠型感光层层叠有电荷产生层和电荷输送层,该电荷产生层含有电荷产生剂,该电荷输送层含有电荷输送剂、粘结树脂和二氧化硅颗粒并配置于该层叠型感光层的最外层表面,该单层型感光层含有电荷产生剂、电荷输送剂、粘结树脂和二氧化硅颗粒。上述感光层中所含的上述二氧化硅颗粒的量相对于上述粘结树脂100质量份为0.5质量份以上且15质量份以下。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电特性和耐磨损性均优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附图说明
图1中(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1中(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中(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中(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不过,本发明不以任何方式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目的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进行适当变更来实施。此外,有时通过在化合物名称之后附上“类”而将化合物及其衍生物进行统称。在化合物名称之后附上“类”来表示聚合物名称的情况下,则意味着聚合物的重复单元源自化合物或其衍生物。此外,Cu-Kα特征X射线衍射光谱中,主峰相当于在布拉格角(2θ±0.2°)为3°以上40°以下的范围内第一或第二大的强度的峰。
本实施方式的感光体是具备感光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感光层包含电荷产生剂、电荷输送剂、粘结树脂和二氧化硅颗粒(具体为二氧化硅微粒)。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感光体的感光层是层叠型感光层或单层型感光层。在层叠型感光层中,电荷产生剂和电荷输送剂分别包含在不相同的层中。在层叠型感光层中层叠有:包含电荷产生剂的电荷产生层与包含电荷输送剂、粘结树脂和二氧化硅微粒的电荷输送层。另一方面,在单层型感光层中,在单一层中含有电荷产生剂和电荷输送剂。单层型感光层是包含电荷产生剂、电荷输送剂、粘结树脂及二氧化硅微粒的单一层。
<层叠型感光体>
以下,参照图1(a)及图1(b),对具备层叠型感光层的感光体(以下,记载为层叠型感光体10)进行说明。
如图1(a)所示,层叠型感光体10具备基体11和层叠型感光层12。例如,层叠型感光层12直接设于基体11上。并且,层叠型感光层12具备电荷产生层13(下层)和电荷输送层14(上层)。电荷产生层13包含电荷产生剂。电荷输送层14包含电荷输送剂、粘结树脂和二氧化硅微粒。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型感光体10中,在基体11上依次层叠有电荷产生层13和电荷输送层14。电荷输送层14位于层叠型感光体10的最外层表面。因此,容易形成较薄的电荷产生层13。具体来说,由于电荷输送层14位于层叠型感光体10的最外层表面,所以能够使电荷产生层13的磨损或缺损得到抑制。此外,也能够延长电荷产生层13的使用寿命。电荷产生层13也可以形成为比电荷输送层14薄。
此外,如图1(b)所示,也可以在基体11与层叠型感光层12之间设置中间层15。在此情况下,层叠型感光层12隔着中间层15间接地设于基体11上。
电荷产生层13的厚度优选为0.01μm以上且5μm以下,更优选为0.1μm以上且3μm以下。此外,电荷输送层14的厚度优选为2μm以上且100μm以下,更优选为5μm以上且50μm以下。
<单层型感光体>
以下,参照图2(a)及图2(b),对具备单层型感光层的感光体(以下,记载为单层型感光体20)进行说明。
如图2(a)所示,单层型感光体20具备基体21和单层型感光层22。例如,单层型感光层22直接设于基体21上。单层型感光层22是包含电荷产生剂、电荷输送剂和粘结树脂的单一层。
此外,如图2(b)所示,也可以在基体21与单层型感光层22之间,设置中间层23。在此情况下,单层型感光层22隔着中间层23间接地设置于基体21上。
单层型感光层22的厚度优选为5μm以上且100μm以下,更优选为10μm以上且50μm以下。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单层型感光体或层叠型感光体)中,优选感光层(单层型感光层或层叠型感光层)配置于最外层。具有这种结构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不容易产生图像缺失。此外,这种电子照相感光体成本低且制造容易。
对于电子照相感光体来说,为了提高低温低湿环境下的感光度、耐磨损性及耐油开裂性,优选层叠型感光体的电荷输送层或单层型感光体的单层型感光层以相对于粘结树脂100质量份为0.5质量份以上且15质量份以下的比例包含二氧化硅颗粒。二氧化硅颗粒优选为二氧化硅微粒。
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在感光层的最外层表面层具有二氧化硅颗粒。例如,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是如图1(a)所示的层叠型感光体10的情况下,电荷输送层14含有二氧化硅颗粒。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是如图2(a)所示的单层型感光体20的情况下,单层型感光层22含有二氧化硅颗粒。
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中,电荷输送层或单层型感光层中所含的二氧化硅颗粒的量相对于粘结树脂100.0质量份为0.5质量份以上且15.0质量份以下。通过使感光层的最外层表面层含有适量的二氧化硅颗粒,从而容易得到耐磨损性及耐油开裂性均优异的感光层。
与使用二氧化硅颗粒以外的颗粒(更具体而言,氧化锌、二氧化钛、氧化锡、氧化锑、氧化铟、氧化铋、氧化锆、掺杂了锡的氧化铟、或者掺杂了锑或钽的氧化锡的颗粒等)的情况相比,在使用二氧化硅颗粒的情况下,往往得到耐磨损性及耐油开裂性均优异的感光层。二氧化硅颗粒能够以低成本进行制造。对于二氧化硅颗粒,能够较容易地进行表面处理,并且粒径的调整也容易。
为了提高耐磨损性及耐油开裂性,优选对二氧化硅颗粒进行表面处理。作为二氧化硅颗粒的表面处理剂,优选为六甲基二硅氮烷、N-甲基-六甲基二硅氮烷、六甲基-N-丙基二硅氮烷、二甲基二氯硅烷或聚二甲基硅氧烷,特别优选为六甲基二硅氮烷。六甲基二硅氮烷与二氧化硅颗粒表面的羟基的反应性良好。在使用六甲基二硅氮烷对二氧化硅颗粒进行表面处理的情况下,由于二氧化硅颗粒表面的羟基减少,所以能够抑制二氧化硅颗粒的电特性因水分(湿度)而降低。此外,通过使用六甲基二硅氮烷作为表面处理剂,能够抑制表面处理剂从二氧化硅颗粒的表面游离。通过抑制表面处理剂的游离,能够抑制由于游离的表面处理剂而导致的电荷俘获(进而抑制由电荷俘获所导致的感光度的降低)。
二氧化硅颗粒的粒径(数均一次粒径)优选为7nm以上且50nm以下。在二氧化硅颗粒的粒径为7nm以上的情况下,耐磨损性及耐油开裂性往往较高。另一方面,在二氧化硅颗粒的粒径为50nm以下的情况下,二氧化硅颗粒在粘结树脂中的分散性往往较高。
对于电子照相感光体来说,为了提高低温低湿环境下的感光度、耐磨损性及耐油开裂性,层叠型感光体的电荷输送层或单层型感光体的单层型感光层优选为:除了空穴输送剂之外还包含以通式(1)~(3)中的任意一个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1]
通式(1)中,R1~R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8的烷氧基、苯基或者任选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
[化学式2]
通式(2)中,R11~R1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8的烷氧基、苯基或者任选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
[化学式3]
上述通式(3)中,R21和R2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8的烷氧基、苯基或者任选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
作为以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优选例,可以举出以下述式(ETM-1)或(ETM-2)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4]
[化学式5]
作为以通式(2)表示的化合物的优选例,可以举出以下述式(ETM-3)或(ETM-4)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6]
[化学式7]
作为以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的优选例,可以举出以下述式(ETM-5)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8]
对于电子照相感光体来说,为了提高电特性和耐磨损性,优选层叠型感光体的电荷输送层或单层型感光体的单层型感光层含有联苯衍生物或菲衍生物。通过使电荷输送层或单层型感光层含有联苯衍生物或菲衍生物,能够提高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抗裂性能。抗裂性能如上所述那样得到提高的原因可以认为是:联苯衍生物或菲衍生物选择性地相溶于粘结树脂,从而使粘结树脂有效地发挥功能。此外,可以认为:电荷输送层或单层型感光层含有联苯衍生物或菲衍生物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耐磨损性及电特性均优异。
电荷输送层或单层型感光层中的联苯衍生物或菲衍生物的量相对于粘结树脂100质量份优选为0.1质量份以上且15质量份以下。
作为联苯衍生物或菲衍生物,特别优选为以下述式(ADD-1)~(ADD-8)中的任意一个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9]
[化学式10]
[化学式11]
[化学式12]
[化学式13]
[化学式14]
[化学式15]
[化学式16]
对于电子照相感光体来说,为了提高电特性和耐磨损性,优选层叠型感光体的电荷输送层或单层型感光体的单层型感光层含有酞菁颜料。具体来说,在形成图像的曝光工序中没有曝光的部分容易产生相反极性的电荷。而且,通过后续的除电工序也难以完全除去相反极性的电荷。可以认为:在感光体的电荷输送层或单层型感光层含有酞菁颜料的情况下,在除电工序中,酞菁颜料吸收曝光能量而产生抵消相反极性电荷的电荷。因此,可以认为:通过在感光体的电荷输送层或单层型感光层中含有酞菁颜料,使感光体的电特性得到提高。此外,在电荷产生层和电荷输送层的每一层都含有酞菁颜料的情况下,电荷产生层的酞菁颜料和电荷输送层的酞菁颜料可以是同类型的,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
例如,电荷输送层中,优选含有选自由无金属酞菁颜料(τ型或X型)、酞菁钛颜料(α型或Y型)、羟基镓酞菁颜料(V型)、氯镓酞菁颜料(II型)和铜酞菁颜料(ε型)形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酞菁颜料。为了提高感光体的电特性和耐磨损性,作为酞菁颜料,特别优选使用:相对于Cu-Kα特征X射线的布拉格角2θ的衍射峰(±0.2°)中,至少在27.2°具有1个峰的TiOPc(Y型酞菁钛)或至少在28.6°具有1个峰的TiOPc(α型酞菁钛);或者无金属酞菁。
电荷输送层中所使用的酞菁颜料的量相对于电荷输送层中所含的粘结树脂100质量份优选为0.001质量份以上且1.0质量份以下。如果酞菁颜料的含量小于0.001质量份,则存在如下情况:不能够有效地抵消在没有曝光的部分中存在的相反极性的电荷。而如果酞菁颜料的含量超过1.0质量份,则用于曝光的光有时会在电荷输送层中被吸收,导致光在电荷产生层中的吸收被阻碍。
对于电子照相感光体来说,为了提高电特性、耐磨损性及表面的外观,优选感光层表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5以下,层叠型感光体的电荷输送层或单层型感光体的单层型感光层含有流平剂。对于电子照相感光体来说,为了提高电特性、耐磨损性及表面的外观,更优选感光层表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3以下。作为流平剂,特别优选为具有硅氧烷骨架的硅油。为了提高感光层的耐摩擦性,优选电荷输送层或单层型感光层中的流平剂量相对于粘结树脂100质量份为0.5质量份以上且0.9质量份以下。
流平剂例如是用于抑制涂膜表面的缺陷(例如,贝纳尔德窝、陷穴或缩孔)。流平剂也可以溶于溶剂中而使用。通过使用流平剂,能够使涂膜的表面张力变得均匀。发明人发现了通过并用流平剂和二氧化硅微粒,能够使感光层表面的动摩擦因数变低从而提高耐摩擦性。具体来说,含有流平剂和二氧化硅颗粒的感光层的电特性优异。此外,通过使感光层表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5以下,能够使感光层表现出优异的耐磨损性。通过使感光层含有流平剂,从而容易使感光层表面的动摩擦因数降低到0.25以下。通过使感光层表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5以下,感光层的耐摩擦性(进而为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耐久性)得到提高。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所使用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感光层含有流平剂和二氧化硅颗粒的情况下,利用该图像形成装置就能够长期形成高品质的图像。此外,为了容易制造耐久性优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优选感光层表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10以上且0.25以下。
作为流平剂,例如优选为:硅酮流平剂、丙烯酸类流平剂或含氟流平剂,特别优选为硅酮流平剂。作为硅酮流平剂的优选例,可以举出硅油。
作为硅油,优选为具有硅氧烷骨架且以下述式(4)或(5)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17]
式(4)中,R1~R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6以下的烷基、苯基、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6以下的烷氧基、缩水甘油基、羧基或氨基。式(4)中,r表示1以上的整数。式(4)中,r优选为10以上的整数,更优选为20以上的整数。如果式(4)中的r为10以上的整数,则以式(4)表示的化合物的分子量足够大,从而容易提高感光层的耐摩擦性及表面外观。
[化学式18]
式(5)中,R1~R17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6以下的烷基、苯基、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6以下的烷氧基、缩水甘油基、羧基或氨基。式(5)中,s和t各自独立地表示1以上的整数。式(5)中,s和t都优选为10以上的整数。在式(5)中的s和t都是10以上的整数的情况下,以式(5)表示的化合物的分子量变得足够大,从而容易提高感光层的耐摩擦性和表面外观。
<共同的构成要素>
以下,对单层型感光体和层叠型感光体共同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
[基体]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中,基体中至少表面部具有导电性。可以使整个基体由导电性材料构成,也可以使部分基体由导电性材料构成。例如,也可以使用如下基体:以导电性材料包覆(例如,蒸镀)绝缘性材料(例如,塑料材料或玻璃)的表面。作为导电性材料的例子,可以举出铝、铁、铜、锡、铂、银、钒、钼、铬、镉、钛、镍、钯、铟、不锈钢或黄铜之类的金属,或者以上金属的合金。导电性材料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来使用。
特别优选使用由铝或铝合金构成的基体。具有这种结构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中,由于电荷从感光层到基体的移动良好,所以容易形成更好的图像。
对基体形状不做特别的限定。例如,根据应用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可以使用片材状的基体,也可以使用鼓状的基体。不过,优选为在使用时基体具有充分的机械性强度。
[电荷产生剂]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中,在层叠型感光体的电荷产生层或单层型感光体的单层型感光层中含有电荷产生剂。作为电荷产生剂,例如优选使用:X型无金属酞菁(x-H2Pc)、Y型酞菁钛(Y-TiOPc)、苝颜料、双偶氮颜料、二硫酮吡咯并吡咯(dithioketo-pyrrolopyrrole)颜料、无金属萘酞菁颜料、金属萘酞菁颜料、方酸颜料、三偶氮颜料、靛蓝颜料、甘菊蓝颜料、菁颜料、无机光导电材料(更具体为硒、硒-碲、硒-砷、硫化镉、非晶硅等)的粉末、吡喃盐、蒽缔蒽酮类颜料、三苯甲烷类颜料、士林类颜料、甲苯胺类颜料、吡唑啉类颜料或者喹吖啶酮类颜料。
可以单独使用在所期望的区域具有吸收波长的电荷产生剂,或者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的电荷产生剂,以形成在所期望的波长区域具有感光度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例如,对数字光学系统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使用半导体激光之类光源的激光打印机或传真机),优选使用在700nm以上的波长区域具有感光度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为了形成这种电子照相感光体,优选使用酞菁类颜料(例如,X型无金属酞菁(x-H2Pc)或Y型酞菁钛(Y-TiOPc))作为电荷产生剂。酞菁类颜料的晶体结构不做特别的限定,可以是任意的。此外,对使用短波长激光光源的图像形成装置,优选使用在短波长区域(例如,350nm以上且550nm以下的波长)具有感光度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为了形成这种电子照相感光体,优选使用蒽缔蒽酮类颜料或苝类颜料作为电荷产生剂。
作为电荷产生剂的例子,可以举出以下述式(CGM-1)~(CGM-4)中的任意一个表示的酞菁类颜料。
[化学式19]
[化学式20]
[化学式21]
[化学式22]
层叠型感光体中的电荷产生剂的含量相对于电荷产生层中所含的树脂(具体为后述的基质树脂)100质量份优选为5质量份以上且100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30质量份以上且500质量份以下。
单层型感光体中的电荷产生剂的含量相对于单层型感光层中所含的树脂(具体为后述的粘结树脂)100质量份,优选为0.1质量份以上且5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0.5质量份以上且30质量份以下。
[电荷输送剂]
电荷输送剂具有能够输送空穴(正电荷)的空穴输送剂(空穴输送性物质)和能够输送电子(负电荷)的电子输送剂(电子输送性物质)。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中,层叠型感光体的电荷输送层或单层型感光体的单层型感光层也可以同时含有空穴输送剂和电子输送剂。
在并用电子输送剂和空穴输送剂的情况下,如果电子输送剂的用量少,则存在电子输送剂不输送电子的情况。例如,在图1(a)所示的层叠型感光体10中,在电荷产生层13极为薄的情况下,电荷产生层13中所产生的电子容易全部都移动到基体11(导电性基板)。因此,电荷输送层14中仅输送电荷产生层13中产生的空穴。此外,在电荷输送层14中,电子输送剂通过辅助空穴输送剂,对电荷(空穴)的输送作出贡献。
另一方面,在图2(a)或图2(b)所示的单层型感光体20中,从单层型感光层22的表面开始在内部(主体)的广泛范围内产生空穴和电子。在单层型感光层22中,空穴输送剂输送空穴,电子输送剂输送电子。
(空穴输送剂)
空穴输送剂优选含有具有2个以上的苯乙烯基和1个以上的芳基的化合物。作为空穴输送剂中所含的化合物的优选例,可以举出以下述通式(6)~(9)中的任意一个表示的化合物(都是苯乙烯基三芳衍生物)。
苯乙烯基三芳胺衍生物所具有的芳胺基有益于提高感光体的电特性。具体来说,可以认为:感光体的电离势(进而为苯乙烯基三芳胺衍生物与电荷产生剂之间的电荷转移的能隙)变小,从而电荷输送效率得到提高。此外,可以认为:通过使电荷输送效率得到提高,从而能够使感光体的残留电位得到抑制。特别是在层叠型电子照相感光体中使用苯乙烯基三芳胺衍生物作为电荷输送层中所含有的空穴输送剂的情况下,电荷往往容易在电荷产生层与电荷输送层之间的边界移动。
为了提高苯乙烯基三芳胺衍生物在电荷输送层14中的分散性,苯乙烯基三芳胺衍生物的含量相对于电荷输送层14中所含的树脂(具体为后述的粘结树脂)100质量份,优选为30质量份以上且6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30质量份以上且55质量份以下。可以认为:通过提高苯乙烯基三芳胺衍生物在电荷输送层14中的分散性,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电特性得到提高。在电荷输送层14包含苯乙烯基三芳胺衍生物以外还包含与苯乙烯基三芳胺衍生物不相同的空穴输送剂的情况下,其他空穴输送剂的含量相对于粘结树脂100质量份,优选为1质量份以上且100质量份以下。
[化学式23]
式(6)中,Q1~Q7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8以下的烷氧基、苯基或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8以下的烷基。Q3~Q7中相邻的基也可以相互键合形成环。a表示0以上且5以下的整数。
[化学式24]
式(7)中,Q1~Q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8以下的烷氧基、苯基或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8以下的烷基。Q3~Q7中相邻的基也可以相互键合形成环。a表示0以上且5以下的整数。b表示0以上且4以下的整数。k表示0或1。
[化学式25]
式(8)中,Ra、Rb及Rc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8以下的烷氧基、苯基或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8以下的烷基。q表示0以上且4以下的整数。m和n各自独立地表示0以上且5以下的整数。
[化学式26]
式(9)中,Ar1表示芳基或具有共轭双键的杂环基。Ar2表示芳基。Ar1和Ar2也可以各自独立地以选自由苯氧基、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6以下的烷基和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6以下的烷氧基形成的组中的1个以上的基取代。
作为以通式(6)表示的化合物的优选例,可以举出以下述式(CTM-1)~(CTM-4)的任意一个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27]
[化学式28]
[化学式29]
[化学式30]
作为以通式(7)表示的化合物的优选例,可以举出以下述式(CTM-5)~(CTM-7)的任意一个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31]
[化学式32]
[化学式33]
作为以通式(8)表示的化合物的优选例,可以举出以下述式(CTM-8)或(CTM-9)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34]
[化学式35]
作为以通式(9)表示的化合物的优选例,可以举出以下述式(CTM-10)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36]
作为空穴输送剂,也优选使用以下述式(CTM-11)或(CTM-12)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37]
[化学式38]
电荷输送层也可以在包含苯乙烯基三芳胺衍生物以外还包含与苯乙烯基三芳胺衍生物不相同的空穴输送剂。作为空穴输送剂,例如优选使用:恶二唑类化合物(更具体为2,5-二(4-甲基氨基苯基)-1,3,4-恶二唑等)、苯乙烯类化合物(更具体为9-(4-二乙氨基苯乙烯)蒽等)、咔唑类化合物(更具体为聚乙烯基咔唑等)、有机聚硅烷化合物、吡唑啉类化合物(更具体为1-苯基-3-(对二甲基氨基苯基)吡唑啉等)、腙类化合物、吲哚类化合物、恶唑类化合物、异恶唑类化合物、噻唑类化合物、噻二唑类化合物、咪唑类化合物、吡唑类化合物或三唑类化合物。作为空穴输送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空穴输送剂,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的空穴输送剂来使用。
(电子输送剂)
在电荷输送层或者单层型感光层同时含有空穴输送剂和电子输送剂的情况下,作为电子输送剂,优选:选自由醌衍生物、蒽醌衍生物、丙二腈衍生物、噻喃衍生物、三硝基噻吨酮衍生物、3,4,5,7-四硝基-9-芴酮衍生物、二硝基蒽衍生物、二硝基吖啶衍生物、硝基蒽醌衍生物、二硝基蒽醌衍生物、四氰乙烯、2,4,8-三硝基噻吨酮、二硝基苯、二硝基蒽、二硝基吖啶、硝基蒽醌、二硝基蒽醌、琥珀酸酐、马来酸酐和二溴马来酸酐形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化合物。作为与空穴输送剂并用的电子输送剂的优选例,可以举出以下述式(ETM-6)~(ETM-11)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39]
[化学式40]
[化学式41]
[化学式42]
[化学式43]
[化学式44]
层叠型感光体的电荷输送层中的电子输送剂的含量相对于粘结树脂100质量份,优选为0.1质量份以上且2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0.5质量份以上且5质量份以下。单层型感光体的单层型感光层中的电子输送剂的含量相对于粘结树脂100质量份优选为5质量份以上且10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上且80质量份以下。
[树脂]
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中,感光层含有使层内的材料粘结的树脂。例如,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是如图1(a)所示的层叠型感光体10的情况下,电荷产生层13含有基质树脂,电荷输送层14含有粘结树脂。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是如图2(a)所示的单层型感光体20的情况下,单层型感光层22含有粘结树脂。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层叠型感光体的电荷输送层中所含的树脂、单层型感光体的感光层中所含的树脂记载为“粘结树脂”。此外,在层叠型感光体的电荷产生层含有树脂的情况下,将电荷产生层中所含的树脂记载为“基质树脂”。
(粘结树脂)
粘结树脂优选含有聚碳酸酯树脂。作为粘结树脂中所含的聚碳酸酯树脂的优选例,可以举出以式(Resin-1)~(Resin-5)中的任意一个表示的树脂。此外,式(Resin-1)、(Resin-2)及(Resin-5)中的下标(20、40、60、80)都表示聚碳酸酯树脂中的重复结构单元的比例(摩尔百分比)。此外,式(Resin-3)及(Resin-4)中的下标(n)分别表示重复结构单元的数量(聚合度)。
[化学式45]
[化学式46]
[化学式47]
[化学式48]
[化学式49]
作为粘结树脂,可以只使用聚碳酸酯树脂,也可以使用两种以上的树脂(例如,聚碳酸酯树脂和聚碳酸酯树脂以外的树脂这两种树脂)。粘结树脂中的聚碳酸酯树脂的含量优选为9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00质量%。
例如,可以使用下述的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及光固化树脂中的至少一种与聚碳酸酯树脂并用或替代聚碳酸酯树脂来作为粘结树脂。作为热塑性树脂,可以使用:苯乙烯类树脂、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苯乙烯-顺丁烯二酸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丙烯酸类共聚物、聚乙烯树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氯化聚乙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离聚物、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醇酸树脂、聚酰胺树脂、聚氨酯树脂、聚芳酯树脂、聚砜树脂、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树脂、酮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醚树脂或聚酯树脂。此外,作为热固性树脂,可以使用硅酮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脲醛树脂或三聚氰胺树脂。此外,作为光固化树脂,可以使用环氧丙烯酸酯树脂或者聚氨酯-丙烯酸酯共聚物。
粘结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优选为40000以上,更优选为40000以上且60000以下,特别优选为40000以上且52500以下。在粘结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为40000以上的情况下,粘结树脂的耐磨损性往往得到提高。因此,能够使层叠型感光体的电荷输送层或单层型感光层的磨损得到抑制。此外,在粘结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为60000以下的情况下,存在如下倾向:粘结树脂的溶解性得到提高,从而通过使用无卤类极性溶剂或非极性溶剂就容易制备形成电荷输送层所需的涂布液。
(基质树脂)
作为基质树脂的优选例,可以举出: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苯乙烯-顺丁烯二酸共聚物、丙烯酸类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聚乙烯树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氯化聚乙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离聚物树脂、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醇酸树脂、聚酰胺树脂、聚氨酯树脂、聚砜树脂、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树脂、酮树脂、聚乙烯醇缩醛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醚树脂、硅酮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脲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环氧丙烯酸酯树脂或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其中,优选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来作为基质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基质树脂,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的基质树脂来使用。
在形成电荷产生层后,将电荷输送层形成于电荷产生层上的情况下,优选使用与粘结树脂不相同的树脂作为基质树脂,以免基质树脂溶解于形成电荷输送层所需的涂布液的溶剂中。
[添加剂]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中,层叠型感光层(电荷产生层、电荷输送层)、单层型感光层和中间层中的至少一个也可以含有各种添加剂。作为感光层或中间层中所含的添加剂的优选例,可以举出劣化抑制剂(抗氧化剂、自由基捕获剂、单重态猝灭剂或紫外线吸收剂)、软化剂、表面改性剂、增量剂、增稠剂、分散稳定剂、蜡、受体、供体、表面活性剂或流平剂。作为感光层或者中间层中所含的抗氧化剂的优选例,可以举出:受阻酚、受阻胺、对苯二胺、芳基烷烃(arylalkane)、对苯二酚、螺色满(spirochroman)、螺茚酮(spiroindanone)或它们的衍生物;或者有机硫磺化合物、有机磷化合物。作为电荷输送层或单层型感光层中所含的抗氧化剂的优选例,可以举出:受阻酚类化合物、受阻胺类化合物、硫醚类化合物或亚磷酸酯类化合物。
为了提高电荷产生层或单层型感光层的感光度,也可以使电荷产生层或单层型感光层含有增感剂(例如,三联苯、卤代萘醌类或苊烯)。
为了提高电荷输送层或单层型感光层的耐油开裂性,也可以使电荷输送层或单层型感光层含有增塑剂。作为增塑剂的优选例,可以举出联苯衍生物或菲衍生物。作为联苯衍生物或菲衍生物的优选例,可以举出以下述式(BP-1)~(BP-20)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50]
此外,也可以使电荷输送层或单层型感光层含有以下述式(ADD-9)~(ADD-11)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51]
[化学式52]
[化学式53]
[中间层]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也可以具有中间层(例如,形成于基体上的底层)。中间层优选含有树脂和无机颗粒。通过使具有这种结构的中间层介于基体与感光层之间,能够维持一定程度的绝缘性以抑制漏电的发生,同时能够使对电子照相感光体进行曝光时产生的电流流动顺畅(进而抑制电阻的上升)。
作为中间层中所含的无机颗粒,例如优选:金属(例如,铝、铁或铜)的颗粒、金属氧化物(例如,二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锡或氧化锌)的颗粒或者非金属氧化物(例如,二氧化硅)的颗粒。
此外,通过使中间层含有具有光散射性的颗粒,能够使入射光在中间层中散射,从而能够抑制干涉条纹的产生。此外,可以认为:通过具有光散射性的颗粒来抑制非曝光时从基体到感光层的电荷注入,从而能够抑制灰雾或黑点的产生。作为具有光散射性的颗粒,例如可以使用:白色颜料(更具体为二氧化钛、氧化锌、硫化锌、铅白或锌钡白等)、体质颜料(更具体为氧化铝、碳酸钙或硫酸钡等)、氟树脂颗粒、苯并胍胺树脂颗粒或者苯乙烯树脂颗粒。可以单独使用一种颗粒,或者也可以使用两种以上的颗粒。
<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制造方法>
通过在基体上涂覆用于形成单层型感光层的涂布液(以下,记载为第一涂布液)并进行干燥,就能够制造单层型感光体。第一涂布液是通过使电荷产生剂、电荷输送剂、粘结树脂和二氧化硅颗粒在液体(例如,溶剂)中进行溶解或分散而制备的。此外,也可以根据需要使各种添加剂包含在第一涂布液中。例如,为了提高各成分的分散性或所形成的层的表面平滑性,也可以使第一涂布液含有表面活性剂或流平剂。
作为层叠型感光体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如下所述,在基体上形成电荷产生层和电荷输送层。
首先,制备用于形成电荷产生层的涂布液(以下,记载为第二涂布液)和用于形成电荷输送层的涂布液(以下,记载为第三涂布液)。第二涂布液是通过使电荷产生剂和基质树脂在液体(例如,溶剂)中进行溶解或分散而制备的。第三涂布液是通过使电荷输送剂、粘结树脂和二氧化硅颗粒在液体(例如,溶剂)中进行溶解或分散而制备的。此外,也可以根据需要使各涂布液含有各种添加剂(例如,表面活性剂或流平剂)。
接着在基体上涂覆第二涂布液,并进行干燥。由此,在基体上形成电荷产生层。接着,在电荷产生层上涂覆第三涂布液,并进行干燥。由此,在电荷产生层上形成电荷输送层。
作为用于制备上述各涂布液(第一~第三涂布液的每一个)的液体(例如,溶剂),优选使用:醇类(更具体为甲醇、乙醇、异丙醇或丁醇等)、脂肪族类烃(更具体为正己烷、辛烷或环己烷等)、芳香族烃(更具体为苯、甲苯或二甲苯等)、卤化烃(更具体为二氯甲烷、二氯乙烷、四氯化碳或氯苯等)、醚类(更具体为二甲醚、二乙醚、四氢呋喃、乙二醇二甲醚或二甘醇二甲醚等)、酮类(更具体为丙酮、甲基乙基酮或环己酮等)、酯类(更具体为乙酸乙酯或乙酸甲酯等)、二甲基甲醛、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亚砜。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溶剂,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的溶剂来使用。为了提高制造感光体时的可操作性,优选使用无卤类溶剂作为溶剂。
上述各涂布液(第一~第三涂布液的每一个)是通过使涂布液的成分混合、并使得到的混合物在液体(例如,溶剂)中进行溶解或分散而制备的。混合或分散的操作,例如可以使用珠磨机、辊研磨机、球磨机、磨碎机、油漆振荡器或超声波分散装置。
作为涂覆上述各涂布液(第一~第三涂布液的每一个)的方法,优选能够均匀涂覆涂布液的方法。作为涂覆方法的优选例,可以举出浸涂法、喷涂法、旋涂法、辊涂法、珠涂法(bead coating)、刮涂法或棒涂法。
作为使上述各涂布液(第一~第三涂布液的每一个)干燥的方法,优选能够使涂布液中的溶剂很好地蒸发的方法。作为干燥方法的优选例,可以举出使用高温干燥机或减压干燥机来进行热处理(热风干燥)的方法。关于热处理的条件,优选处理温度为40℃以上且150℃以下,处理时间为3分钟以上且120分钟以下。
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能够适用于各种图像形成装置。此外,作为上述各通式中的取代基(在取代基的个数为多个的情况下,可以是同类型的,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根据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用途等,能够从由卤素原子(更具体为氟基、氯基、溴基或碘基等)、硝基、氰基、氨基、羟基、羧基、硫烷基、氨基甲酰基、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12以下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碳原子数为3以上且12以下的环烷基、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12以下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12以下的烷基硫烷基(alkyl sulfanyl)、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12以下的烷基磺酰基、碳原子数为2以上且13以下的烷酰基(alkanoyl)、碳原子数为2以上且13以下的烷氧羰基、碳原子数为6以上且14以下的芳基(可以是单环、稠合双环和稠合三环中的任何一个)和元环数为6以上且14以下的杂环基(更具体地说,也可以是单环、稠合双环和稠合三环中的任何一个)形成的组中,选择恰当的取代基。
【实施例】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本发明不被以下的实施例所限定。以下,有时会用上述各式的名称来表示其代表的化合物。例如,有时将以式(CTM-1)表示的化合物简称为“CTM-1”。
评价1
以下,对评价1进行说明。表1表示评价1所涉及的感光体A-1~A-32和B-1~B-3(都是电子照相感光体)。
【表1】
[感光体A-1的制造方法]
(中间层的形成)
首先,对进行过表面处理的二氧化钛颗粒(TAYCA株式会社制造的试制品“SMT-A”、数均一次粒径10nm)进行准备。具体来说,使用氧化铝和二氧化硅对二氧化钛颗粒进行表面处理,之后利用珠磨机,对进行过表面处理的二氧化钛颗粒进行湿式分散,且使用聚甲基氢硅氧烷进行表面处理。由此,得到形成中间层所需的二氧化钛颗粒。
接着,在含有甲醇10质量份、丁醇1质量份和甲苯1质量份的溶剂中,放入如上所述那样准备好的二氧化钛颗粒2质量份和聚酰胺6、聚酰胺12、聚酰胺66及聚酰胺610的四元共聚聚酰胺树脂(东丽株式会社制造的尼龙树脂Amilan(日本注册商标)CM8000”)1质量份。接着,使用珠磨机将溶剂中的材料混合5小时,使材料在溶剂中分散。由此,得到用于形成中间层的涂布液。
接着,将得到的涂布液使用孔径5μm的过滤器进行过滤。接着,使用浸涂法,将涂布液(过滤后的涂布液)涂敷在铝制鼓状支撑体(直径为30mm、总长为246mm)的表面。接着,使所涂覆的涂布液在130℃下干燥30分钟。由此,在基体(鼓状支撑体)上形成厚度为1μm的中间层。
(电荷产生层的形成)
在含有丙二醇一甲醚40质量份和四氢呋喃40质量份的溶剂中,放入下述酞菁钛(Y-TiOPc)1.5质量份、作为基质树脂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S-LEC BX-5”)1质量份,其中,上述酞菁钛(Y-TiOPc)在Cu-Kα特征X射线衍射光谱中,在布拉格角2θ±0.2°=27.2°处具有1个主峰。接着,使用珠磨机将溶剂中的材料混合2小时,使材料在溶剂中分散。由此,得到形成电荷产生层所需的涂布液。
接着,将得到的涂布液使用孔径3μm的过滤器进行过滤。接着,使用浸涂法,将涂布液(过滤后的涂布液)涂敷在如上所述形成的中间层上。接着,使所涂覆的涂布液在50℃下干燥5分钟。由此,在中间层上形成厚度为0.3μm的电荷产生层。
(电荷输送层的形成)
在含有四氢呋喃350质量份和甲苯350质量份的溶剂中,放入空穴输送剂(CTM-1)50质量份、电子输送剂(ETM-1)2质量份、粘结树脂(Resin-1、粘均分子量51000)100质量份、用六甲基二硅氮烷(HMDS)进行过表面处理的二氧化硅微粒(日本Aerosil株式会社制造的“AEROSIL(日本注册商标)RX200”、数均一次粒径为12nm)5质量份、X型无金属酞菁(x-H2Pc)颜料(DIC株式会社制造的“FASTOGEN Blue 8120BS”)0.4质量份和受阻酚类抗氧化剂(BASF公司制造的“IRGANOX(日本注册商标)1010”)2质量份。接着,使用循环式超声波分散装置,将溶剂中的材料混合12小时,使材料在溶剂中分散。由此,得到形成电荷输送层所需的涂布液。
接着,将得到的涂布液使用孔径3μm的过滤器进行过滤。接着,使用浸涂法,将涂布液(过滤后的涂布液)涂敷在如上所述形成的电荷产生层上。接着,使所涂覆的涂布液在120℃下干燥40分钟。由此,在电荷产生层上形成厚度为30μm的电荷输送层。其结果是,得到在基体上依次层叠有中间层、电荷产生层和电荷输送层的感光体A-1(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A-2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CTM-2替代CTM-1作为空穴输送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A-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A-2(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A-3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CTM-3替代CTM-1作为空穴输送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A-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A-3(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A-4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CTM-4替代CTM-1作为空穴输送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A-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A-4(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A-5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CTM-5替代CTM-1作为空穴输送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A-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A-5(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A-6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CTM-6替代CTM-1作为空穴输送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A-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A-6(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A-7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CTM-7替代CTM-1作为空穴输送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A-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A-7(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A-8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CTM-8替代CTM-1作为空穴输送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A-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A-8(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A-9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CTM-9替代CTM-1作为空穴输送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A-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A-9(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A-10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CTM-10替代CTM-1作为空穴输送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A-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A-10(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A-11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CTM-11替代CTM-1作为空穴输送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A-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A-11(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A-12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CTM-12替代CTM-1作为空穴输送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A-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A-12(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A-13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ETM-2替代ETM-1作为电子输送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A-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A-13(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A-14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ETM-3替代ETM-1作为电子输送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A-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A-14(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A-15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ETM-4替代ETM-1作为电子输送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A-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A-15(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A-16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ETM-5替代ETM-1作为电子输送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A-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A-16(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A-17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Y型酞菁钛(Y-TiOPc)颜料替代X型无金属酞菁颜料作为添加到电荷输送层的颜料之外,通过与感光体A-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A-17(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A-18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α型酞菁钛(α-TiOPc)颜料替代X型无金属酞菁颜料作为添加到电荷输送层的颜料之外,通过与感光体A-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A-18(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A-19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ε型铜酞菁(ε-CuPc)颜料替代X型无金属酞菁颜料作为添加到电荷输送层的颜料之外,通过与感光体A-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A-19(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A-20的制造方法]
除了在电荷输送层中没有添加颜料之外,通过与感光体A-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A-20(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A-21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Resin-2(粘均分子量50500)替代Resin-1(粘均分子量51000)作为粘结树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A-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A-21(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A-22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Resin-3(粘均分子量50000)替代Resin-1(粘均分子量51000)作为粘结树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A-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A-22(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A-23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Resin-1(粘均分子量40000)替代Resin-1(粘均分子量51000)作为粘结树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A-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A-23(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A-24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Resin-1(粘均分子量32500)替代Resin-1(粘均分子量51000)作为粘结树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A-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A-24(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A-25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二氧化硅微粒(日本Aerosil株式会社制造的“AEROSIL RX300”、数均一次粒径7nm)替代二氧化硅微粒(日本Aerosil株式会社制造的“AEROSIL RX200”、数均一次粒径12nm)之外,通过与感光体A-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A-25(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A-26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以六甲基二硅氮烷(HMDS)进行过表面处理的二氧化硅微粒(日本Aerosil株式会社制造的“AEROSIL NAX50”、数均一次粒径50nm)替代二氧化硅微粒(日本Aerosil株式会社制造的“AEROSIL RX200”、数均一次粒径12nm)之外,通过与感光体A-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A-26(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A-27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以二甲基二氯硅烷(DMDCS)进行过表面处理的二氧化硅微粒(日本Aerosil株式会社制造的“AEROSIL R974”、数均一次粒径12nm)替代二氧化硅微粒(日本Aerosil株式会社制造的“AEROSIL RX200”、数均一次粒径12nm)之外,通过与感光体A-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A-27(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A-28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进行过表面处理的二氧化硅微粒(日本Aerosil株式会社制造的“AEROSIL RY200”、数均一次粒径12nm)替代二氧化硅微粒(日本Aerosil株式会社制造的“AEROSIL RX200”、数均一次粒径12nm)之外,通过与感光体A-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A-28(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A-29的制造方法]
除了将二氧化硅微粒的添加量从5质量份改变为10质量份之外,通过与感光体A-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A-29(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A-30的制造方法]
除了将二氧化硅微粒的添加量从5质量份改变为15质量份之外,通过与感光体A-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A-30(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A-31的制造方法]
除了将二氧化硅微粒的添加量从5质量份改变为2质量份之外,通过与感光体A-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A-31(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A-32的制造方法]
除了将二氧化硅微粒的添加量从5质量份改变为0.5质量份之外,通过与感光体A-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A-32(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B-1的制造方法]
除了在电荷输送层中没有添加二氧化硅颗粒之外,通过与感光体A-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B-1(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B-2的制造方法]
除了在电荷输送层中没有添加二氧化硅颗粒和电子输送剂以外,通过与感光体A-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B-2(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B-3的制造方法]
除了在电荷输送层中没有添加二氧化硅颗粒、电子输送剂和颜料之外,通过与感光体A-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B-3(层叠型感光体)。
[评价方法]
对各样品(感光体A-1~B-3的每一个)进行性能评价。
(电特性评价)
使用GENTEC株式会社制造的鼓感光度试验机,在初始带电-800V、旋转速度31rpm的条件下,使样品(感光体)带电。接着,将用带通滤波器从卤素灯的光中取出来的单色光(波长为780nm、光量为1.0μJ/cm2)照射在样品表面。在照射单色光后再经过50msec之后,对样品的表面电位(残留电位VL)进行测量。测量环境的温度为10℃、湿度为15%RH。
(耐磨损性评价)
用如上所述制备的用于形成各样品(感光体)的电荷输送层的涂布液(在本评价的说明中简称为评价用涂布液),对各样品的耐磨损性进行评价。具体而言,将评价用涂布液涂覆在缠绕于直径为78mm的铝棒的、且厚度为0.3mm的聚丙烯片材上,并使其在120℃下干燥40分钟。由此,在聚丙烯片材上形成厚度为30μm的评价用片材。
接着,从聚丙烯片材上剥离评价用片材。而后,将剥离的评价用片材贴在贴纸(TABER公司制造的“S-36”)上,得到试片。
接着,对试片在磨损试验前的质量MA进行测量之后,对该试片进行磨损试验。具体来说,将试片安装于旋转式磨损试验机(株式会社东洋精机制作所)的旋转台。而后,在试片上载有负荷为500gf的砂轮(TABER公司制造的“CS-10”)的状态下,以旋转速度60rpm使旋转台旋转,进行1000转的磨损试验。
接着,对试片在磨损试验后的质量MB进行测量。而后,求出磨耗减量(=MA-MB),该磨耗减量是试片在试验前后的质量变化。根据所得磨耗减量对样品的耐磨损性进行评价。测量环境的温度为23℃、湿度为50%RH。
(耐油开裂性)
使样品(感光体)的表面(具体来说,10个测量部位)附着油脂(油酸甘油三酯,oleic triglyceride),并在温度23℃且湿度50%RH的环境下放置两天。之后,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样品表面,对于各测量部位确认有无开裂。按照下述基准,对耐油开裂性进行评价。
◎(非常好):开裂发生部位为0个。
○(好):开裂发生部位为1个以上且3个以下。
△(一般):开裂发生部位为4个以上且10个以下。
×(差):开裂发生部位为11个以上。
[评价结果]
表2表示各样品(感光体A-1~B-3的每一个)的评价结果(电特性(感光度)、耐磨损性和耐油开裂性)。
【表2】
如表2所示,在感光体A-1~A-32(都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感光体)中,残留电位均为145V以下,磨耗减量均为7.0mg以下,开裂发生部位均为10个以下(具体为7个以下)。
评价2
以下,对评价2进行说明。表3表示评价2所涉及的感光体C-1~C-31和D-1~D-2(都是电子照相感光体)。
【表3】
[感光体C-1的制造方法]
(中间层的形成)
首先,对进行过表面处理的二氧化钛颗粒(TAYCA株式会社制造的试制品“SMT-A”、数均一次粒径10nm)进行准备。具体来说,使用氧化铝和二氧化硅对二氧化钛颗粒进行表面处理,之后利用珠磨机,对进行过表面处理的二氧化钛颗粒进行湿式分散,且使用聚甲基氢硅氧烷进行表面处理。由此,得到形成中间层所需的二氧化钛颗粒。
接着,在含有甲醇10质量份、丁醇1质量份和甲苯1质量份的溶剂中,放入如上所述准备好的二氧化钛颗粒2质量份和聚酰胺6、聚酰胺12、聚酰胺66及聚酰胺610的四元共聚聚酰胺树脂(东丽株式会社制造的“尼龙树脂Amilan CM8000”)1质量份。接着,使用珠磨机将溶剂中的材料混合5小时,使材料在溶剂中分散。由此,得到形成中间层所需的涂布液。
接着,将得到的涂布液使用孔径5μm的过滤器进行过滤。接着,使用浸涂法,将涂布液(过滤后的涂布液)涂覆在铝制鼓状支撑体(直径为30mm、总长为246mm)的表面。接着,使所涂覆的涂布液在130℃下干燥30分钟。由此,在基体(鼓状支撑体)上形成厚度为2μm的中间层。
(电荷产生层的形成)
在含有丙二醇一甲醚40质量份和四氢呋喃40质量份的溶剂中,放入下述酞菁钛(Y-TiOPc)1.5质量份、作为基质树脂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S-LEC BX-5”)1质量份,其中,上述酞菁钛(CGM-2)在Cu-Kα特征X射线衍射光谱中,在布拉格角2θ±0.2°=27.2°处具有1个主峰。接着,使用珠磨机将溶剂中的材料混合2小时,使材料在溶剂中分散。由此,得到形成电荷产生层所需的涂布液。
接着,将得到的涂布液使用孔径3μm的过滤器进行过滤。接着,使用浸涂法,将涂布液(过滤后的涂布液)涂覆在如上所述形成的中间层上。接着,使所涂覆的涂布液在50℃下干燥5分钟。由此,在中间层上形成厚度为0.3μm的电荷产生层。
(电荷输送层的形成)
在含有四氢呋喃350质量份和甲苯350质量份的溶剂中,放入空穴输送剂(CTM-1)42质量份、受阻酚类抗氧化剂(BASF公司制造的“IRGANOX 1010”)2质量份、聚碳酸酯树脂(Resin-3、粘均分子量51000)100质量份、联苯衍生物(ADD-1)5质量份和用六甲基二硅氮烷进行过表面处理的数均一次粒径为12nm的二氧化硅微粒(日本Aerosil株式会社制造的“AEROSIL RX200”)5质量份。接着,使用循环式超声波分散装置,将溶剂中的材料混合12小时,使材料在溶剂中分散。由此,得到形成电荷输送层所需的涂布液。
接着,将得到的涂布液使用孔径3μm的过滤器进行过滤。接着,使用浸涂法,将涂布液(过滤后的涂布液)涂覆在如上所述形成的电荷产生层上。接着,使所涂覆的涂布液在120℃下干燥40分钟。由此,在电荷产生层上形成厚度为30μm的电荷输送层。其结果是,得到在基体上依次层叠有中间层、电荷产生层和电荷输送层的感光体C-1(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C-2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CTM-2替代CTM-1作为空穴输送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C-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C-2(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C-3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CTM-3替代CTM-1作为空穴输送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C-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C-3(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C-4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CTM-4替代CTM-1作为空穴输送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C-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C-4(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C-5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CTM-5替代CTM-1作为空穴输送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C-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C-5(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C-6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CTM-6替代CTM-1作为空穴输送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C-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C-6(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C-7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CTM-7替代CTM-1作为空穴输送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C-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C-7(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C-8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CTM-8替代CTM-1作为空穴输送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C-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C-8(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C-9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CTM-9替代CTM-1作为空穴输送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C-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C-9(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C-10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CTM-10替代CTM-1作为空穴输送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C-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C-10(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C-11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CTM-11替代CTM-1作为空穴输送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C-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C-11(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C-12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CTM-12替代CTM-1作为空穴输送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C-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C-12(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C-13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ADD-2替代ADD-1作为联苯衍生物之外,通过与感光体C-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C-13(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C-14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ADD-3替代ADD-1作为联苯衍生物之外,通过与感光体C-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C-14(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C-15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菲衍生物ADD-4替代联苯衍生物ADD-1之外,通过与感光体C-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C-15(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C-16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ADD-5替代ADD-1作为联苯衍生物之外,通过与感光体C-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C-16(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C-17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ADD-6替代ADD-1作为联苯衍生物之外,通过与感光体C-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C-17(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C-18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ADD-7替代ADD-1作为联苯衍生物之外,通过与感光体C-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C-18(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C-19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ADD-8替代ADD-1作为联苯衍生物之外,通过与感光体C-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C-19(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C-20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Resin-4(粘均分子量50500)替代Resin-3作为粘结树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C-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C-20(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C-21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Resin-5(粘均分子量50000)替代Resin-3作为粘结树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C-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C-21(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C-22的制造方法]
除了将粘结树脂(Resin-3)的粘均分子量从51000改变为40000之外,通过与感光体C-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C-22(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C-23的制造方法]
除了将粘结树脂(Resin-3)的粘均分子量从51000改变为32500之外,通过与感光体C-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C-23(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C-24的制造方法]
除了将二氧化硅微粒的种类从“AEROSIL RX200”改变为“AEROSIL RX300”(数均一次粒径7nm)之外,通过与感光体C-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C-24(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C-25的制造方法]
除了将二氧化硅微粒的种类从“AEROSIL RX200”改变为“AEROSIL NAX50”(数均一次粒径50nm)之外,通过与感光体C-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C-25(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C-26的制造方法]
除了将CTM-1的添加量从42质量份改变为50质量份、将用六甲基二硅氮烷进行过表面处理的二氧化硅微粒(AEROSIL RX200)改变为用二甲基二氯硅烷进行过表面处理的二氧化硅微粒(AEROSIL R974)之外,通过与感光体C-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C-26(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C-27的制造方法]
除了将CTM-1的添加量从42质量份改变为50质量份、将用六甲基二硅氮烷处理过的二氧化硅微粒(AEROSIL RX200)改变为用聚二甲基硅氧烷处理过的二氧化硅微粒(AEROSIL RY200)之外,通过与感光体C-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C-27(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C-28的制造方法]
除了将二氧化硅微粒的添加量从5质量份改变为0.5质量份之外,通过与感光体C-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C-28(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C-29的制造方法]
除了将二氧化硅微粒的添加量从5质量份改变为2质量份之外,通过与感光体C-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C-29(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C-30的制造方法]
除了将二氧化硅微粒的添加量从5质量份改变为10质量份之外,通过与感光体C-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C-30(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C-31的制造方法]
除了将二氧化硅微粒的添加量从5质量份改变为15质量份之外,通过与感光体C-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C-31(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D-1的制造方法]
除了都没有使用联苯衍生物、菲衍生物和二氧化硅微粒之外,通过与感光体C-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D-1(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D-2的制造方法]
除了没有使用二氧化硅微粒之外,通过与感光体C-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D-2(层叠型感光体)。
[评价方法]
对各样品(感光体C-1~D-2的每一个)进行性能评价。
(电特性评价)
使用GENTEC株式会社制造的鼓感光度试验机,在初始带电-800V、旋转速度31rpm的条件下,使样品(感光体)带电。接着,将用带通滤波器从卤素灯的光中取出来的单色光(波长为780nm、光量为1.0μJ/cm2)照射在样品表面。在照射单色光后再经过50msec之后,对样品的表面电位(残留电位VL)进行测量。测量环境的温度为23℃、湿度为50%RH。
(耐油开裂性)
使样品(感光体)的表面(具体来说,10个测量部位)附着油脂(油酸甘油三酯),并在温度23℃且湿度50%RH的环境下放置两天。之后,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样品表面,对于各测量部位确认有无开裂。按照下述基准,对耐油开裂性进行评价。
◎(非常好):开裂发生部位为0个。
○(好):开裂发生部位为1个以上且3个以下。
△(一般):开裂发生部位为4个以上且5个以下。
×(差):开裂发生部位为6个以上。
(液体使用寿命前的耐磨损性评价)
用如上所述制备的用于形成各样品(感光体)的电荷输送层的涂布液(本评价的说明中简称为评价用涂布液),对各样品的耐磨损性进行评价。具体而言,将评价用涂布液(液体使用寿命前的评价用涂布液)涂覆在缠绕于直径为78mm的铝棒的、且厚度为0.3mm的聚丙烯片材上,并使其在120℃下干燥40分钟。由此,在聚丙烯片材上形成厚度为30μm的评价用片材。
接着,从聚丙烯片材上剥离评价用片材。而后,将剥离的评价用片材贴在贴纸(TABER公司制造的“S-36”)上,得到试片。
接着,对试片在磨损试验前的质量MA进行测量之后,对该试片进行磨损试验。具体来说,将试片安装于旋转式磨损试验机(株式会社东洋精机制作所)的旋转台。而后,在试片上载有负荷为500gf的砂轮(TABER公司制造的“CS-10”)的状态下,以旋转速度60rpm使旋转台旋转,进行1000转的磨损试验。
接着,对试片在磨损试验后的质量MB进行测量。而后,求出磨耗减量(=MA-MB),该磨耗减量是试片在试验前后的质量变化。根据所得磨耗减量对样品的耐磨损性进行评价。测量环境的温度为23℃、湿度为50%RH。
(液体使用寿命后的耐磨损性评价)
使用如上所述制备的用于形成各样品(感光体)的电荷输送层的涂布液(本评价的说明中,简称为评价用涂布液),对各样品的液体使用寿命后的耐磨损性进行评价。具体而言,使用辊研磨机加速评价用涂布液的劣化,得到液体使用寿命后的评价用涂布液(相当于制造后经过30天左右的状态的评价用涂布液)。
之后,使用液体使用寿命后的评价用涂布液,进行与上述的液体使用寿命前的耐磨损性评价相同的磨损试验,对磨耗减量进行测量。测量环境的温度为23℃、湿度为50%RH。
表4表示各样品(感光体C-1~D-2的每一个)的评价结果(电特性(感光度)、耐磨损性和耐油开裂性)。
【表4】
如表4所示,在感光体C-1~C-31(都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感光体)中,残留电位均为120V以下,液体使用寿命前的磨耗减量均为6.0mg以下,液体使用寿命后的磨耗减量均为6.5mg以下,开裂发生部位均为5个以下。
评价3
以下,对评价3进行说明。表5表示评价3所涉及的感光体E-1~E-25和F-1~F-2(都是电子照相感光体)。
【表5】
<感光体E-1的制造方法>
(中间层的形成)
首先,对进行过表面处理的二氧化钛颗粒(TAYCA株式会社制造的试制品“SMT-A”、数均一次粒径10nm)进行准备。具体来说,使用氧化铝和二氧化硅对二氧化钛颗粒进行表面处理,之后利用珠磨机,对进行过表面处理的二氧化钛颗粒进行湿式分散,且使用聚甲基氢硅氧烷进行表面处理。由此,得到形成中间层所需的二氧化钛颗粒。
接着,在含有甲醇10质量份、丁醇1质量份和甲苯1质量份的溶剂中,放入如上所述准备好的二氧化钛颗粒2质量份和聚酰胺6、聚酰胺12、聚酰胺66及聚酰胺610的四元共聚聚酰胺树脂(东丽株式会社制造的“尼龙树脂Amilan CM8000”)1质量份。接着,使用珠磨机将溶剂中的材料混合5小时,使材料在溶剂中分散。由此,得到形成中间层所需的涂布液。
接着,将得到的涂布液使用孔径5μm的过滤器进行过滤。接着,使用浸涂法,将涂布液(过滤后的涂布液)涂覆在铝制鼓状支撑体(直径为30mm、总长为246mm)的表面。接着,使所涂覆的涂布液在130℃下干燥30分钟。由此,在基体(鼓状支撑体)上形成厚度为2μm的中间层。
(电荷产生层的形成)
在含有丙二醇一甲醚40质量份和四氢呋喃40质量份的溶剂中,放入下述酞菁钛(Y-TiOPc)1.5质量份、作为基质树脂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S-LEC BX-5”)1质量份,其中,上述酞菁钛(Y-TiOPc)在Cu-Kα特征X射线衍射光谱中,在布拉格角2θ±0.2°=27.2°处具有1个主峰。接着,使用珠磨机将溶剂中的材料混合2小时,使材料在溶剂中分散。由此,得到形成电荷产生层所需的涂布液。
接着,将得到的涂布液使用孔径3μm的过滤器进行过滤。接着,使用浸涂法,将涂布液(过滤后的涂布液)涂覆在如上所述形成的中间层上。接着,使所涂覆的涂布液在50℃下干燥5分钟。由此,在中间层上形成厚度为0.3μm的电荷产生层。
(电荷输送层的形成)
在含有四氢呋喃350质量份和甲苯350质量份的溶剂中,放入空穴输送剂(CTM-1)50质量份、受阻酚类抗氧化剂(BASF公司制造的“IRGANOX 1010”)2质量份、作为粘结树脂的聚碳酸酯树脂(Resin-3、粘均分子量51000)100质量份、X型无金属酞菁(x-H2Pc)颜料(DIC株式会社制造的“FASTOGEN Blue 8120BS”)0.4质量份、用六甲基二硅氮烷进行过表面处理的数均一次粒径为12nm的二氧化硅微粒(日本Aerosil株式会社制造的“AEROSIL RX200”)5质量份。接着,使用循环式超声波分散装置,将溶剂中的材料混合12小时,使材料在溶剂中分散。由此,得到形成电荷输送层所需的涂布液。
接着,将得到的涂布液使用孔径3μm的过滤器进行过滤。接着,使用浸涂法,将涂布液(过滤后的涂布液)涂覆在如上所述形成的电荷产生层上。接着,使所涂覆的涂布液在120℃下干燥40分钟。由此,在电荷产生层上形成厚度为30μm的电荷输送层。其结果是,得到在基体上依次层叠有中间层、电荷产生层和电荷输送层的感光体E-1(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E-2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CTM-2替代CTM-1作为空穴输送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E-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E-2(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E-3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CTM-3替代CTM-1作为空穴输送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E-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E-3(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E-4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CTM-4替代CTM-1作为空穴输送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E-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E-4(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E-5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CTM-5替代CTM-1作为空穴输送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E-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E-5(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E-6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CTM-6替代CTM-1作为空穴输送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E-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E-6(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E-7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CTM-7替代CTM-1作为空穴输送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E-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E-7(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E-8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CTM-8替代CTM-1作为空穴输送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E-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E-8(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E-9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CTM-9替代CTM-1作为空穴输送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E-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E-9(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E-10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CTM-10替代CTM-1作为空穴输送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E-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E-10(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E-11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CTM-11替代CTM-1作为空穴输送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E-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E-11(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E-12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CTM-12替代CTM-1作为空穴输送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E-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E-12(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E-13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Y型酞菁钛(Y-TiOPc)颜料替代X型无金属酞菁颜料作为添加到电荷输送层的颜料之外,通过与感光体E-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E-13(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E-14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α型酞菁钛(α-TiOPc)颜料替代X型无金属酞菁颜料作为添加到电荷输送层的颜料之外,通过与感光体E-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E-14(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E-15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ε型铜酞菁(ε-CuPc)替代X型无金属酞菁颜料作为添加到电荷输送层的颜料之外,通过与感光体E-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E-15(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E-16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Resin-4(粘均分子量50500)替代Resin-3作为粘结树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E-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E-16(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E-17的制造方法)
除了使用Resin-5(粘均分子量50000)替代Resin-3作为粘结树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E-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E-17(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E-18的制造方法)
除了将Resin-3的粘均分子量从51000改变为40000之外,通过与感光体E-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E-18(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E-19的制造方法)
除了将Resin-3的粘均分子量从51000改变为32500之外,通过与感光体E-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E-19(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E-20的制造方法)
除了将二氧化硅微粒的种类从“AEROSIL RX200”改变为“AEROSIL RX300”(数均一次粒径为7nm)之外,通过与感光体E-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E-20(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E-21的制造方法)
除了将二氧化硅微粒的种类从“AEROSIL RX200”改变为“AEROSIL NAX50”(数均一次粒径为50nm)之外,通过与感光体E-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E-21(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E-22的制造方法)
除了将二氧化硅微粒的添加量从5质量份改变为0.5质量份之外,通过与感光体E-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E-22(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E-23的制造方法)
除了将二氧化硅微粒的添加量从5质量份改变为2质量份之外,通过与感光体E-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E-23(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E-24的制造方法)
除了将二氧化硅微粒的添加量从5质量份改变为10质量份之外,通过与感光体E-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E-24(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E-25的制造方法)
除了将二氧化硅微粒的添加量从5质量份改变为15质量份之外,通过与感光体E-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E-25(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F-1的制造方法)
除了没有使用酞菁颜料和二氧化硅微粒之外,通过与感光体E-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F-1(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F-2的制造方法)
除了没有使用二氧化硅微粒之外,通过与感光体E-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F-2(层叠型感光体)。
[评价方法]
对各样品(感光体E-1~F-2的每一个)进行性能评价。
(液体使用寿命前的电特性评价)
使用GENTEC株式会社制造的鼓感光度试验机,在初始带电-800V、旋转速度31rpm的条件下,使样品(感光体)带电。接着,将用带通滤波器从卤素灯的光中取出来的单色光(波长为780nm、光量为1.0μJ/cm2)照射在样品表面。在照射单色光后再经过50msec之后,对样品的表面电位(残留电位VL)进行测量。此外,对样品(感光体)的表面电位从初始电位减小到一半(成为1/2)时的减半曝光量E1/2进行测量。在减半曝光量E1/2的测量中,使单色光的曝光量在0.05μJ/cm2以上且1.0μJ/cm2以下的范围内发生变化。测量环境的温度为23℃、湿度为50%RH。
(液体使用寿命后的电特性评价)
使用如上所述制备的用于形成各样品(感光体)的电荷输送层的涂布液(本评价的说明中,简称为评价用涂布液),对各样品的液体使用寿命后的电特性进行评价。具体而言,使用辊研磨机加速评价用涂布液的劣化,得到液体使用寿命后的评价用涂布液(相当于制造后经过30天左右的状态的评价用涂布液)。
之后,使用液体使用寿命后的评价用涂布液,进行与上述液体使用寿命前的电特性评价相同的试验,对残留电位VL和减半曝光量E1/2进行测量。测量环境的温度为23℃、湿度为50%RH。
(耐磨损性评价)
使用如上所述制备的用于形成各样品(感光体)的电荷输送层的涂布液(本评价的说明中,简称为评价用涂布液),对各样品的耐磨损性进行评价。具体而言,将评价用涂布液涂覆在缠绕于直径为78mm的铝棒的、且厚度为0.3mm的聚丙烯片材上,并使其在120℃下干燥40分钟。由此,在聚丙烯片材上形成厚度为30μm的评价用片材。
接着,从聚丙烯片材上剥离评价用片材。而后,将剥离的评价用片材贴在贴纸(TABER公司制造的“S-36”)上,得到试片。
接着,对试片在磨损试验前的质量MA进行测量之后,对该试片进行磨损试验。具体来说,将试片安装于旋转式磨损试验机(株式会社东洋精机制作所)的旋转台。而后,在试片上载有负荷为500gf的砂轮(TABER公司制造的“CS-10”)的状态下,以旋转速度60rpm使旋转台旋转,进行1000转的磨损试验。
接着,对试片在磨损试验后的质量MB进行测量。而后,求出磨耗减量(=MA-MB),该磨耗减量是试片在试验前后的质量变化。根据所得磨耗减量对样品的耐磨损性进行评价。
表6表示各样品(感光体E-1~F-2的每一个)的评价结果(电特性(感光度)和耐磨损性)。
【表6】
如表6所示,在感光体E-1~E-25(都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感光体)中,液体使用寿命前的减半曝光量E1/2均为0.180μJ/cm2以上且0.220μJ/cm2以下,液体使用寿命前的减半曝光量E1/2与液体使用寿命后的减半曝光量E1/2之间的差ΔE1/2均为-0.05μJ/cm2以上且0.05μJ/cm2以下,磨耗减量均为7.0mg以下。
评价4
以下,对评价4进行说明。表7表示评价4所涉及的感光体G-1~G-24和H-1(都是电子照相感光体)。
【表7】
[感光体G-1的制造方法]
(中间层的形成)
首先,对进行过表面处理的二氧化钛颗粒(TAYCA株式会社制造的试制品“SMT-A”、数均一次粒径10nm)进行准备。具体来说,使用氧化铝和二氧化硅对二氧化钛颗粒进行表面处理,之后利用珠磨机,对进行过表面处理的二氧化钛颗粒进行湿式分散,且使用聚甲基氢硅氧烷进行表面处理。由此,得到形成中间层所需的二氧化钛颗粒。
接着,在含有甲醇10质量份、丁醇1质量份和甲苯1质量份的溶剂中,放入如上所述准备好的二氧化钛颗粒2质量份和聚酰胺6、聚酰胺12、聚酰胺66及聚酰胺610的四元共聚聚酰胺树脂(东丽株式会社制造的“尼龙树脂Amilan CM8000”)1质量份。接着,使用珠磨机将溶剂中的材料混合5小时,使材料在溶剂中分散。由此,得到形成中间层所需的涂布液。
接着,将得到的涂布液使用孔径5μm的过滤器进行过滤。接着,使用浸涂法,将涂布液(过滤后的涂布液)涂覆在铝制鼓状支撑体(直径为30mm、总长为246mm)的表面。接着,使所涂覆的涂布液在130℃下干燥30分钟。由此,在基体(鼓状支撑体)上形成厚度为2μm的中间层。
(电荷产生层的形成)
在含有丙二醇一甲醚40质量份和四氢呋喃40质量份的溶剂中,放入下述酞菁钛(Y-Ti0Pc)1.5质量份、作为基质树脂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S-LEC BX-5”)1质量份,其中,上述酞菁钛(Y-TiOPc)在Cu-Kα特征X射线衍射光谱中,在布拉格角2θ±0.2°=27.2°处具有1个主峰。接着,使用珠磨机将溶剂中的材料混合2小时,使材料在溶剂中分散。由此,得到形成电荷产生层所需的涂布液。
接着,将得到的涂布液使用孔径3μm的过滤器进行过滤。接着,使用浸涂法,将涂布液(过滤后的涂布液)涂覆在如上所述形成的中间层上。接着,使所涂覆的涂布液在50℃下干燥5分钟。由此,在中间层上形成厚度为0.3μm的电荷产生层。
(电荷输送层的形成)
在含有四氢呋喃350质量份和甲苯350质量份的溶剂中,放入空穴输送剂(CTM-1)60质量份、受阻酚类抗氧化剂(BASF公司制造的“IRGANOX 1010”)2质量份、作为粘结树脂的聚碳酸酯树脂(Resin-3、粘均分子量45000)100质量份、用六甲基二硅氮烷进行过表面处理的二氧化硅微粒(日本Aerosil株式会社制造的“AEROSIL RX200”、数均一次粒径12nm)5质量份和以下述式(Oil-1)表示的作为流平剂的硅油(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KF96-50CS”)0.6质量份。接着,使用循环式超声波分散装置,将溶剂中的材料混合12小时,使材料在溶剂中分散。由此,得到形成电荷输送层所需的涂布液。
[化学式54]
接着,将得到的涂布液使用孔径3μm的过滤器进行过滤。接着,使用浸涂法,将涂布液(过滤后的涂布液)涂覆在如上所述形成的电荷产生层上。接着,使所涂覆的涂布液在120℃下干燥40分钟。由此,在电荷产生层上形成厚度为30μm的电荷输送层。其结果是,得到在基体上依次层叠有中间层、电荷产生层和电荷输送层的感光体G-1(层叠型感光体)。
[感光体G-2]
除了使用CTM-2替代CTM-1作为空穴输送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G-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G-2。
[感光体G-3]
除了使用CTM-3替代CTM-1作为空穴输送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G-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G-3。
[感光体G-4]
除了使用CTM-4替代CTM-1作为空穴输送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G-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G-4。
[感光体G-5]
除了使用CTM-5替代CTM-1作为空穴输送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G-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G-5。
[感光体G-6]
除了使用CTM-6替代CTM-1作为空穴输送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G-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G-6。
[感光体G-7]
除了使用CTM-7替代CTM-1作为空穴输送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G-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G-7。
[感光体G-8]
除了使用CTM-8替代CTM-1作为空穴输送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G-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G-8。
[感光体G-9]
除了使用CTM-9替代CTM-1作为空穴输送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G-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G-9。
[感光体G-10]
除了使用CTM-10替代CTM-1作为空穴输送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G-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G-10。
[感光体G-11]
除了使用以下述式(Oil-2)表示的硅油(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FL-5”、氟烷基改性硅油)替代Oil-1作为流平剂之外,通过与感光体G-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G-11。
[化学式55]
[感光体G-12]
除了将Oil-1的量相对于粘结树脂100质量份改变为0.5质量份之外,通过与感光体G-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G-12。
[感光体G-13]
除了将Oil-1的量相对于粘结树脂100质量份改变为0.9质量份之外,通过与感光体G-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G-13。
[感光体G-14]
除了将Oil-1的量相对于粘结树脂100质量份改变为1.5质量份之外,通过与感光体G-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G-14。
[感光体G-15]
除了使用以六甲基二硅氮烷进行过表面处理的二氧化硅微粒(日本Aerosil株式会社制造的“AEROSIL RX300”、数均一次粒径7nm)替代作为二氧化硅微粒的“AEROSILRX200”之外,通过与感光体G-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G-15。
[感光体G-16]
除了使用以六甲基二硅氮烷进行过表面处理的二氧化硅微粒(日本Aerosil株式会社制造的“AEROSIL NAX50”、数均一次粒径50nm)替代作为二氧化硅微粒的“AEROSILRX200”之外,通过与感光体G-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G-16。
[感光体G-17]
除了使用以二甲基二氯硅烷进行过表面处理的二氧化硅微粒(日本Aerosil株式会社制造的“AEROSIL R974”、数均一次粒径12nm)替代作为二氧化硅微粒的“AEROSILRX200”之外,通过与感光体G-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G-17。
[感光体G-18]
除了使用以聚二甲基硅氧烷进行过表面处理的二氧化硅微粒(日本Aerosil株式会社制造的“AEROSIL RY200”、数均一次粒径12nm)替代作为二氧化硅微粒的“AEROSILRX200”之外,通过与感光体G-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G-18。
[感光体G-19]
除了使作为二氧化硅微粒的“AEROSIL RX200”的量相对于粘结树脂100质量份为0.5质量份之外,通过与感光体G-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G-19。
[感光体G-20]
除了使作为二氧化硅微粒的“AEROSIL RX200”的量相对于粘结树脂100质量份为2质量份之外,通过与感光体G-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G-20。
[感光体G-21]
除了使作为二氧化硅微粒的“AEROSIL RX200”的量相对于粘结树脂100质量份为10质量份之外,通过与感光体G-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G-21。
[感光体G-22]
除了使作为二氧化硅微粒的“AEROSIL RX200”的量相对于粘结树脂100质量份为15质量份之外,通过与感光体G-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G-22。
[感光体G-23]
除了使用以六甲基二硅氮烷进行过表面处理的二氧化硅微粒(试制品1:数均一次粒径为110nm)替代作为二氧化硅微粒的“AEROSIL RX200”之外,通过与感光体G-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G-23。
[感光体G-24]
除了使用以六甲基二硅氮烷进行过表面处理的二氧化硅微粒(试制品2:数均一次粒径为300nm)替代作为二氧化硅微粒的“AEROSIL RX200”之外,通过与感光体G-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G-24。
[感光体H-1]
除了没有使用二氧化硅微粒之外,通过与感光体G-1相同的方法,制造感光体H-1。
[评价方法]
对各样品(感光体G-1~H-1的每一个)进行性能评价。
(电特性评价)
使用GENTEC株式会社制造的鼓感光度试验机,在初始带电-800V、旋转速度31rpm的条件下,使样品(感光体)带电。接着,将用带通滤波器从卤素灯的光中取出来的单色光(波长为780nm、光量为1.0μJ/cm2)照射在样品表面。在照射单色光后再经过50msec之后,对样品的表面电位(残留电位VL)进行测量。测量环境的温度为23℃、湿度为50%RH。
(动摩擦因数)
使用梁式负荷传感器(株式会社昭和测器制造的“WBU-10N”)和抵接部件PTFE(聚四氟乙烯)片材(SANG-A-FRONTEC社制造的),在负荷540gf和操作速度9mm/秒的条件下,对样品(感光体)感光层的表面进行阻力值的测量。接着,将所得阻力值除以负荷得到的值作为样品(感光体)的评价值(动摩擦因数)。
(耐磨损性评价)
使用如上所述那样制备的用于形成各样品(感光体)的电荷输送层的涂布液(本评价的说明中,简称为评价用涂布液),对各样品的耐磨损性进行评价。具体而言,将评价用涂布液涂覆在缠绕于直径为78mm的铝棒的、且厚度为0.3mm的聚丙烯片材上,并使其在120℃下干燥40分钟。由此,在聚丙烯片材上形成厚度为30μm的评价用片材。
接着,从聚丙烯片材上剥离评价用片材。而后,将剥离的评价用片材贴在贴纸(TABER公司制造的“S-36”)上,得到试片。
接着,对试片在磨损试验前的质量MA进行测量之后,对该试片进行磨损试验。具体来说,将试片安装于旋转式磨损试验机(株式会社东洋精机制作所)的旋转台。而后,在试片上载有负荷为500gf的砂轮(TABER公司制造的“CS-10”)的状态下,以旋转速度60rpm使旋转台旋转,进行1000转的磨损试验。
接着,对试片在磨损试验后的质量MB进行测量。而后,求出磨耗减量(=MA-MB),该磨耗减量是试片在试验前后的质量变化。
(外观)
使用光学显微镜对样品(感光体)的整个表面进行观察,并确认有无固体状异物。根据所发现的固体状异物的尺寸,按照以下基准来对样品(感光体)的外观进行评价。
◎(非常好):完全没有发现固体状异物。
○(好):发现了长径小于0.2mm的固体状异物为两个以下。
△(一般):发现了长径为0.2mm以上且小于0.3mm的固体状异物为一个。
×(差):发现了长径为0.3mm以上的固体状异物为一个以上。
表8表示各样品(感光体G-1~H-1的每一个)的评价结果(电特性(感光度)、动摩擦因数、耐磨损性和外观)。
【表8】
如表8所示,在感光体G-1~G-24(都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感光体)中,残留电位均为100V以下,感光层表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以下,磨耗减量均为6.0mg以下,外观评价也都不差。

Claims (10)

1.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具备感光层,
上述感光层是层叠型感光层,其中,
该层叠型感光层层叠有电荷产生层和电荷输送层,该电荷产生层含有电荷产生剂,该电荷输送层含有电荷输送剂、粘结树脂和二氧化硅颗粒并配置于该层叠型感光层的最外层表面,
上述电荷产生层所含有的上述电荷产生剂是酞菁类颜料,
上述电荷输送层含有酞菁颜料,
上述电荷输送层中所含的上述二氧化硅颗粒的量相对于上述粘结树脂100质量份为0.5质量份以上且15质量份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荷输送层除了包含空穴输送剂作为上述电荷输送剂以外,还将通式(1)~(3)中的任意一个表示的化合物作为上述电荷输送剂来含有,
上述通式(1)中,R1~R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8的烷氧基、苯基或者任选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
上述通式(2)中,R11~R1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8的烷氧基、苯基或者任选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
上述通式(3)中,R21和R2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8的烷氧基、苯基或者任选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荷输送层包含以下述通式(6)~(9)中的任意一个表示的化合物,
上述通式(6)中,Q1~Q7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8以下的烷氧基、苯基或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8以下的烷基,Q3~Q7中相邻的基也可以相互键合形成环,a表示0以上且5以下的整数,
上述通式(7)中,Q1~Q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8以下的烷氧基、苯基或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8以下的烷基,Q3~Q7中相邻的基也可以相互键合形成环,a表示0以上且5以下的整数,b表示0以上且4以下的整数,k表示0或1,
上述通式(8)中,Ra、Rb及Rc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8以下的烷氧基、苯基或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8以下的烷基,q表示0以上且4以下的整数,m和n各自独立地表示0以上且5以下的整数,
上述通式(9)中,Ar1表示芳基或具有共轭双键的杂环基,Ar2表示芳基,Ar1和Ar2也可以各自独立地以选自由苯氧基、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6以下的烷基和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6以下的烷氧基形成的组中的1个以上的基取代。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荷输送层含有联苯衍生物或菲衍生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联苯衍生物或上述菲衍生物是式(ADD-1)~(ADD-8)中的任意一个表示的化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荷输送层包含以下述式(CTM-1)、(CTM-3)和(CTM-4)中的任意一个表示的化合物作为上述电荷输送剂,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荷输送层所含有的上述酞菁颜料是:相对于Cu-Kα特征X射线的布拉格角2θ的衍射峰(±0.2°)中,至少在27.2°具有1个峰的TiOPc或至少在28.6°具有1个峰的TiOPc;或者无金属酞菁。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感光层表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5以下,
上述电荷输送层含有流平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流平剂是具有硅氧烷骨架的硅油。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二氧化硅颗粒的表面是使用六甲基二硅氮烷进行表面处理的。
CN201510101080.4A 2014-03-07 2015-03-06 电子照相感光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983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44634 2014-03-07
JP2014044634A JP6023735B2 (ja) 2014-03-07 2014-03-07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2014045868A JP6204230B2 (ja) 2014-03-10 2014-03-10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2014-045868 2014-03-10
JP2014-045867 2014-03-10
JP2014045867A JP6210222B2 (ja) 2014-03-10 2014-03-10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2014-062019 2014-03-25
JP2014062019A JP6023740B2 (ja) 2014-03-25 2014-03-25 電子写真感光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98384A CN104898384A (zh) 2015-09-09
CN104898384B true CN104898384B (zh) 2019-09-10

Family

ID=54017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01080.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98384B (zh) 2014-03-07 2015-03-06 电子照相感光体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575423B2 (zh)
CN (1) CN1048983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84901A1 (ja) * 2014-11-28 2016-06-02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6593063B2 (ja) * 2015-09-25 2019-10-2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90002604A1 (en) * 2015-12-16 2019-01-03 Dic Corporation Heteroring-containing siloxane polymer, composition containing said polymer, and electronic element
US10761439B2 (en) * 2016-08-10 2020-09-01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olyarylate resin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member
JP6583579B1 (ja) 2019-03-18 2019-10-02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用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3130A (zh) * 1997-01-28 1998-09-16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电摄影感光体
CN1503066A (zh) * 2002-11-27 2004-06-09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敏感材料
CN1808288A (zh) * 2005-01-18 2006-07-26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928726A (zh) * 2005-09-07 2007-03-14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
CN1952792A (zh) * 2005-10-19 2007-04-25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077860A (zh) * 2006-05-25 2007-11-28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三苯胺衍生物、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照相感光体
CN101221378A (zh) * 2006-12-20 2008-07-16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975586B (zh) * 2005-11-16 2010-04-07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酞菁氧钛结晶、其制造方法及电子照相感光体
CN102540785A (zh) * 2010-12-28 2012-07-04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层压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2807496A (zh) * 2011-05-31 2012-12-05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三芳胺衍生物、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54466A (en) * 1975-01-02 1976-05-04 Xerox Corporation Electrostatographic photoreceptor
JPS59119357A (ja) 1982-12-25 1984-07-10 Mita Ind Co Ltd 電子写真用感光体
US5096795A (en) * 1990-04-30 1992-03-17 Xerox Corporation Multilayered photoreceptor containing particulate materials
US5707767A (en) * 1996-11-19 1998-01-13 Xerox Corporation Mechanically robust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ing member free of interference fringes
JPH11295910A (ja) * 1998-04-14 1999-10-29 Ricoh Co Ltd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2000314969A (ja) * 1999-04-30 2000-11-14 Fuji Denki Gazo Device Kk 電子写真用感光体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02287387A (ja) * 2001-03-23 2002-10-03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電子写真感光体
JP2003316203A (ja) 2002-04-25 2003-11-07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979222B2 (ja) 2002-08-20 2007-09-19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有機感光体、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3979245B2 (ja) 2002-09-27 2007-09-19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44897A (ja) 2002-10-23 2004-05-20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有機感光体、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6911288B2 (en) * 2003-05-15 2005-06-28 Xerox Corporation Photosensitive member having nano-size filler
JP4387869B2 (ja) * 2003-12-08 2009-12-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感光体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5208597A (ja) * 2003-12-25 2005-08-04 Kyocera Mita Corp 積層型電子写真感光体
JP2005289877A (ja) 2004-03-31 2005-10-20 Nippon Jiyouriyuu Kogyo Kk ブタジエニルベンゼンアミン誘導体、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子写真感光体
US7081234B1 (en) * 2004-04-05 2006-07-25 Xerox Corporation Process of making hydrophobic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s
US20050277036A1 (en) * 2004-06-14 2005-12-15 Xerox Corporation Imaging member having filled overcoat layer
US7285366B2 (en) * 2004-09-28 2007-10-23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Organic photoreceptor, an image forming method,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a process cartridge
US7473509B2 (en) * 2004-11-26 2009-01-06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858278B2 (en) 2006-05-18 2010-12-28 Ricoh Company Limited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recepto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using the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receptor
JP2007310153A (ja) 2006-05-18 2007-11-29 Ricoh Co Ltd 感光体、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7310155A (ja) 2006-05-18 2007-11-29 Ricoh Co Ltd 感光体、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4657150B2 (ja) * 2006-05-30 2011-03-23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積層型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27767A (ja) 2009-07-21 2011-02-1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03619A (ja) * 2010-11-12 2012-05-31 Sharp Corp 電子写真感光体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786563B2 (ja) 2011-08-29 2015-09-3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3130A (zh) * 1997-01-28 1998-09-16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电摄影感光体
CN1503066A (zh) * 2002-11-27 2004-06-09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敏感材料
CN1808288A (zh) * 2005-01-18 2006-07-26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928726A (zh) * 2005-09-07 2007-03-14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
CN1952792A (zh) * 2005-10-19 2007-04-25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975586B (zh) * 2005-11-16 2010-04-07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酞菁氧钛结晶、其制造方法及电子照相感光体
CN101077860A (zh) * 2006-05-25 2007-11-28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三苯胺衍生物、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照相感光体
CN101221378A (zh) * 2006-12-20 2008-07-16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540785A (zh) * 2010-12-28 2012-07-04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层压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2807496A (zh) * 2011-05-31 2012-12-05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三芳胺衍生物、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575423B2 (en) 2017-02-21
US20150253682A1 (en) 2015-09-10
CN104898384A (zh) 2015-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14686B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
JP5915363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93288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
CN104898384B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
JP6256111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
CN106502061B (zh) 层叠型电子照相感光体
CN104216244B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7015447B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
JP6500996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6204230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6023735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6210222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6256123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6023740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6432530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6233129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6217510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
CN108693720A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图像形成装置及处理盒
JP6443273B2 (ja) 積層型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積層型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JP3583705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2015175948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6481657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2017049520A (ja) 積層型電子写真感光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