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42666B - 图像读取和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读取和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42666B
CN104842666B CN201510078122.7A CN201510078122A CN104842666B CN 104842666 B CN104842666 B CN 104842666B CN 201510078122 A CN201510078122 A CN 201510078122A CN 104842666 B CN104842666 B CN 1048426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iginal copy
unit
movable part
discharge
rea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7812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42666A (zh
Inventor
小贯和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8426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426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426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426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25Providing a more compact apparatus, e.g. sheet discharge tray in co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图像读取和记录装置及方法。该图像读取和记录装置包括读取单元、记录单元以及可移动部件。可移动部件被构造为以使得从至少第一排出方式和第二排出方式中选择从读取单元排出的原稿的排出方式,在所述第一排出方式中将原稿排出到读取单元和记录单元之间的空间中,在所述第二排出方式中将原稿排出到记录单元的侧方。

Description

图像读取和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读取原稿的图像的读取单元和记录图像的记录单元的图像读取和记录装置,还涉及一种用于读取原稿并记录该原稿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排出所读取的原稿的机构。
背景技术
在相关的技术领域中已知的图像读取和记录装置利用读取单元读取原稿的图像并利用记录单元在记录介质上记录所读取的图像。在这种图像读取和记录装置中,读取单元被布置在记录单元的上方。原因在于,读取单元需要用以使操作者容易地将原稿插入进纸口中的高度和空间。
将已读取的原稿和已记录的介质排出到不同的容纳单元中需要宽敞的空间。尤其是,使用大尺寸原稿以及大尺寸记录介质的大型装置需要非常大的容纳单元,这使得很难减小尺寸以及简化装置。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另一种已知的装置将已读取的原稿排出到用于已记录的介质的容纳单元中。在这样的装置中,通常将读取的原稿和已记录的介质向装置的前方排出以提高回收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并行地排出原稿和记录介质并且能够减少对已记录的介质和所读取的原稿的不利影响的、具有简单结构的小型图像读取和记录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图像读取和记录装置,所述图像读取和记录装置包括:读取单元,其被构造为在输送原稿的同时读取所述原稿的图像,并通过重力向下排出所述原稿;位于所述读取单元的下方的记录单元,所述记录单元在输送记录介质的同时在所述记录介质上记录所述图像,并通过重力向下排出所述记录介质;可移动部件,其被构造为从 至少第一排出方式和第二排出方式中选择从所述读取单元排出的所述原稿的排出方式,在所述第一排出方式中将所述原稿排出到所述读取单元和所述记录单元之间的空间中,在所述第二排出方式中将所述原稿排出到所述记录单元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能够避免所排出的原稿和记录介质之间的干扰。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该方面,能够并行地排出原稿和记录介质,并且能够减少对已记录的介质的不利影响。
根据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读取和记录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沿基准排出路径排出原稿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3是示出沿第一排出路径排出原稿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4是示出沿第一排出路径排出原稿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5是示出沿第一排出路径排出原稿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6是示出沿第二排出路径排出原稿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7是示出用于电气操作可移动部件的机构的剖面图。
图8是示出用于电气操作可移动部件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9是与图2相对应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10是与图3相对应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11是与图6相对应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像读取和记录装置。
图1是图像读取和记录装置1的透视图。图像读取和记录装置1包 括被构造成喷墨打印机的记录单元2和被构造成扫描器的原稿读取单元3。图像读取和记录装置1还包括装置架4和有选择地容纳所读取的原稿和记录有图像的记录介质的容纳单元5。记录单元2和读取单元3被放置在装置架4上,容纳单元5被附装在装置架4上。记录单元2位于读取单元3的下方,容纳单元5位于记录单元2的下方。
图2到图6是图1所示的图像读取和记录装置1的剖面图。记录单元2包括用外壳2a覆盖的给纸部2b、记录部2c以及排纸部2d。读取单元3包括用外壳3a覆盖的给纸部3b、原稿读取部3c、排纸辊对3d以及排纸部3e。记录介质P绕着给纸部2b而滚动。记录介质P按照读取单元2的给纸部2b、记录部2c和排纸部2d的顺序被输送,并被容纳在容纳单元5中。原稿S按照读取单元3的给纸部3b、原稿读取部3c、排纸辊对3d和排纸部3e的顺序被输送。排纸辊对3d输送原稿S,并将其排出到排纸部3e。所排出的原稿S被设置于外壳2a的外部的引导部件3f向下引导。
记录单元2具有在排纸部2d的上方的可移动部件10。可移动部件10被安装在记录单元2的外壳2a的前表面2e上,并具有如图1中所示的梳子状。可移动部件10可以在基准旋转位置(也称为基准位置)、第一旋转位置(也称为第一位置)和第二旋转位置(也称为第二位置)之间围绕旋转轴11而相对于外壳2a旋转,并可以被保持在各个旋转位置。如此,可移动部件10进行操作,以使原稿S有选择地采用与基准旋转位置对应的基准排出路径30(第三排出方式)、与第一旋转位置对应的第一排出路径31(第一排出方式)以及与第二旋转位置对应的第二排出路径32(第二排出方式)中的一个。图2示出了基准旋转位置和基准排出路径30。图3到图5示出了第一旋转位置和第一排出路径31。图6示出了第二旋转位置和第二排出路径32。
接下来,将描述图像读取和记录装置1的读取单元3的操作。图2示出了沿基准排出路径30排出由读取单元3读取的原稿S的状态。可移动部件10位于基准旋转位置,即,处于这样的方位中:可移动部件10的 前边缘20相对于旋转轴11位于排出原稿S的方向上。可移动部件10可以与记录单元2的外壳2a紧密接触。使用给纸部3b的辊对将放置在读取单元3上的原稿S输送到原稿读取部3c,并由原稿读取部3c读取原稿S的图像。当进一步输送原稿S时,通过排纸辊对3d和排纸部3e将原稿S的前端SF排出到外壳3a的外部。随后原稿S通过重力而向下排出。设置在排纸部3e处的引导部件3f引导原稿S,并且原稿S的前端SF朝着可移动部件10被向下引导。由于可移动部件10位于基准旋转位置,所以不会阻碍原稿S的移动。因此,原稿S沿着记录单元2的外壳2a的前表面2e向下移动,并被容纳在位于记录单元2下方的容纳单元5中。
图2还示出了使用记录单元2在记录介质P上进行记录的状态。记录单元2在输送记录介质P的同时将从个人计算机(未示出)发送的图像在记录部2c处记录到记录介质P上。记录介质P从排纸部2d被排出到记录单元2的外壳2a的外面,并通过重力进一步向下排出到容纳单元5中。由于可移动部件10被保持在基准旋转位置,所以可移动部件10不会悬在记录单元2的排纸部2d之上。这使得用户能够容易地检查记录在记录介质P上的图像。
尽管为了方便起见、图2示出了同时排出原稿S和记录介质P的状态,但实际上原稿S和记录介质P并不是同时被排出的。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原稿S和记录介质P相互接触从而对记录介质P上的打印产生影响。
图3到图5示出了利用记录单元2将由读取单元3读取的原稿S的图像记录到记录介质P上的操作的流程。与图2形成对照,原稿S沿第一排出路径31排出。记录单元2的操作以及记录介质P的移动与参照图2描述的相同。但是,由于可移动部件10使原稿S的排出路径和记录介质P的排出路径分离,因此同时进行记录单元2的记录操作和读取单元3的读取操作,并且并行进行原稿S的排出和记录介质P的排出。
参照图3,可移动部件10从图2中示出的基准旋转位置围绕旋转轴11逆时针旋转,并保持在第一旋转位置。在第一旋转位置处,可移动部件10处于其与记录单元2的前表面2e之间形成有保持部19或凹形袋的 方位。在第一旋转位置处,前边缘20处在旋转轴11的上方以防止原稿S掉落,但并不特别限定于此。
读取单元3的操作与参照图2所述的操作相同。在原稿S通过排纸部3e并通过重力向下排出之前,原稿S的移动也与参照图2所述的移动相同。之后,由设置在排纸部3e处的引导部件3f引导原稿S,从而使原稿S的前端SF朝着可移动部件10被引导。原稿S在第一旋转位置或是外壳2a的前表面2e处与可移动部件10相接触,沿着可移动部件10或是外壳2a的前表面2e下滑,并由保持部19保持或限制。保持部19通常位于由可移动部件10与记录单元2的前表面2e形成的凹形袋的最下部,即,旋转轴11的附近。
另一方面,利用记录单元2,在原稿读取部3c处读取的原稿S的图像在记录部2c处被记录在记录介质P上。记录介质P的前端PF从排纸部2d被排出到记录单元2的外壳2a的外部,进入到容纳单元5中。
参照图4,进一步输送原稿S,并完成原稿读取部3c处的读取。在前端SF被保持部19限制或保持的状态下,原稿S进一步由排纸辊对3d排出。在引导部件3f的作用下,原稿S被排出到记录单元2和读取单元3之间的空间14,并且在变形的同时在空间14中被输送。换言之,由于在原稿S的前端SF被保持部19保持的状态下,原稿S从排纸辊对3d被排出,因此如图4中的虚线所示,原稿S以逐渐向右侧扩张的方式发生变形。在图4中,当进一步输送原稿S时,在记录单元2和读取单元3之间的空间14中引导原稿S,从而推动原稿S通过入口15一直向右。如此,原稿S的后端SE通过排纸辊对3d而排出到读取单元3的外部。
另一方面,如参照图3所描述的,在记录单元2中,原稿读取部3c读取的原稿S的图像在记录部2c处被记录在记录介质P上。
参照图5,当原稿S的后端SE被排出到读取单元3的外部时,由于原稿S自身的弹性回复力,原稿S的后端SE通过其中心并向右(空间14的深处)移动。这就消除了原稿S的变形,原稿S最终被放置在记录单元2的外壳2a的上表面2g上。
由于外壳2a的前表面2e是倾斜的,因此原稿S的前部分被放置在外壳2a的前表面2e上,原稿S的后部分下垂到外壳2a的背面。因此,比外壳2a的上表面2g的深度更长的原稿S可以被放置在外壳2a的上表面2g上。
如图1所示,外壳2a的上表面2g设置有多个在输送方向上延伸的肋2h。可以在上表面2g的前边缘处设置凹槽来代替肋2h。这样就使得操作者能够容易地取出所放置的原稿S。
另一方面,在记录单元2中,记录介质P被裁切器(未示出)裁切,并被容纳在容纳单元5中。已记录的介质P被容纳在容纳单元5中,而不与原稿S相接触。这就防止了已记录的介质P摩擦原稿S而导致图像劣化。
图6示出了具有在输送方向上等于或大于预定值(标准长度)的长度的原稿S正在被排出的状态。沿着第二排出路径32排出原稿S。可移动部件10进一步从图3至图5中示出的第一旋转位置围绕旋转轴11逆时针旋转,并被保持在第二旋转位置。在第二旋转位置处,可移动部件10的前边缘20相对于旋转轴11而位于原稿S的排出方向。
放置在读取单元3中的原稿S由给纸部3b的辊对输送到原稿读取部3c,在原稿读取部3c处读取图像。通过排纸辊对3d及排纸部3e将原稿S的前端SF排出到外壳3a的外部。之后原稿S由设置在排纸部3e处的引导部件3f向下引导。
当可移动部件10被保持在图3至图5中示出的第一旋转位置时,原稿S被引导至记录单元2的外壳2a的上表面2g上。然而,具有在输送方向上等于或大于预定值(标准长度)的长度的原稿S可能不会如图5所示以良好的形态被放置在记录单元2的外壳2a的上表面2g上。换言之,原稿S的后端SE可能滑落到记录单元2的后方,或者原稿S可能会弯曲而重叠。
因此,当具有在输送方向上等于或是大于预定值的长度的原稿S将要被排出时,将可移动部件10旋转到第二旋转位置并保持在第二旋转位 置。第二旋转位置可以处于没有形成图3至图5中示出的袋的角度,即,可移动部件10的前边缘20低于旋转轴11的角度,但并不特别限定于此。如图6所示,可移动部件10可以旋转到使可移动部件10基本接近容纳单元5的顶部的位置。由于在原稿S和可移动部件10之间形成的角度θ小,因此当原稿S的前端SF与可移动部件10相接触时,原稿S的前端SF不受可移动部件10的限制。如此,原稿S沿着可移动部件10向下输送。由于可移动部件10接近容纳单元5的顶部,因此原稿S通过记录单元2的侧方(side)被引导至容纳单元5的外部。在原稿读取部3c处完成对原稿S的后端SE的读取后,停止排纸辊对3d的旋转。因此,排纸辊对3d保持住原稿S而不会让它掉落。
原稿读取部3c所读取的原稿S的图像被发送到记录单元2,由记录部2c将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P上。前面描述了读取单元2的操作。已记录的介质P被容纳在容纳单元5中,而不与原稿S相接触。这就防止了已记录的介质P因摩擦而导致图像劣化。
以上所描述的可移动部件10的旋转操作可通过用户手动操作或电气操作来执行。图7示出了电气操作可移动部件10的机构。因为读取单元3与上述的实施例相同,所以图7仅示出了记录单元2。齿轮12与旋转轴11同轴地设置。旋转齿轮12使得可移动部件10围绕旋转轴11而旋转。齿轮13与齿轮12和齿轮14相啮合。齿轮14和齿轮15围绕共同的轴一起旋转。齿轮16被压装(press-fit)到驱动电机17的驱动轴上,并与齿轮15相啮合。由控制单元21控制驱动电机17从而控制可移动部件10。原稿传感器18被设置在记录单元2的外壳2a的上表面2g上。原稿传感器18包括发光部和光接收部,利用原稿传感器18可以确定外壳2a的上表面2g上是否存在原稿S。
当驱动电机17在控制单元21的控制下以箭头方向(顺时针)旋转时,齿轮12至齿轮16依次被驱动,以使得可移动部件10围绕旋转轴11逆时针旋转。与此相反,当驱动电机17在控制单元21的控制下以与箭头相反的方向(逆时针)旋转时,可移动部件10围绕旋转轴11顺时针旋 转。可移动部件10在驱动电机17和齿轮12至齿轮16的作用下可旋转到基准旋转位置、第一旋转位置或第二旋转位置,并可以保持在该位置。
图8是示出电气操作可移动部件10的顺序的流程图。将参照图8描述上述图像读取和记录装置1的操作。
当在读取单元3处开始读取原稿S(步骤S1)时,控制单元21移动可移动部件10,从而使原稿S的排出路径从基准排出路径30改变为第一排出路径31(步骤S2)。具体来说,驱动电机17以图7中的箭头的方向(顺时针)旋转,并且处于基准旋转位置的可移动部件10在齿轮12至齿轮16的作用下移动到第一旋转位置。
接着,读取单元3测量从原稿S的前端SF到原稿读取部3c的距离,即,已通过原稿读取部3c的原稿S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L(步骤S3)。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L不是原稿S本身的整个长度,而是原稿S通过原稿读取部3c的部分的长度。由读取单元3的长度测量单元40来测量原稿S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L。长度测量单元40可以是安装在读取单元3内的软件。长度测量单元40根据从检测到原稿S的前端SF开始经过的时间、原稿S的输送速度等,以一定的时间间隔计算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L,并将长度L发送给控制单元21。
控制单元21确定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L是否达到了预定值(标准长度)(步骤S4)。预定值(标准长度)是所读取的原稿可以以良好的形态保持在记录单元2的外壳2a的上表面2g上的最大长度。比最大长度更长的原稿S可能不会以良好的形态放置在记录单元2的外壳2a的上表面2g上。具体来说,原稿S的后端SE可能滑落到记录单元2的后方或不会向右移动,但原稿S可能以折叠方式放置。如果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L没有达到预定值(标准长度),则继续原稿读取操作,并监视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L。
如果已完成读取而原稿S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L没有达到预定值(标准长度)(步骤S5),即,如果原稿S自身具有使得原稿S以良好的形态放置在记录单元2的上表面2g上的长度,则执行以下步骤S6至步 骤S8。首先,原稿传感器18确定所读取的原稿S是否存在于在外壳2a的上表面2g上(步骤S6)。如果所读取的原稿S存在于外壳2a的上表面2g上并且存在下一个原稿S(步骤S8),则读取单元3等待下一个原稿S的读取的开始。由于可移动部件10没有返回到基准旋转位置而是保持在第一旋转位置,因此多个原稿S可以被连续地读取并且可以被连续地排出到记录单元2的外壳2a的上表面2g上。如果用户移走了所读取的原稿S,则驱动电机17以与箭头相反的方向(逆时针)旋转,以使可移动部件10在齿轮12至齿轮16的作用下返回到基准旋转位置。此后,读取单元3等待下一个原稿S的读取的开始(步骤S8)。当可移动部件10将要返回到基准旋转位置时,如上所述,确定所读取的原稿S是否存在于外壳2a的上表面2g上。这样就防止了原稿S受到损坏。
如果在步骤S4中确定原稿S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L已经达到预定值(标准长度),即,如果所读取的原稿S不能以良好的形态放置在记录单元2的外壳2a的上表面2g上,则执行以下步骤S9至步骤S15。首先,原稿传感器18确定所读取的原稿S是否被放置在外壳2a的上表面2g上(步骤S9)。这是因为,如果外壳2a的上表面2g上存在所读取的原稿S,则当可移动部件10移动到第二旋转位置时原稿S可能会掉落。如果确定原稿S被放置在上表面2g上,则读取单元3中断原稿S的读取(步骤S10)。
如果所读取的原稿S没有存在于外壳2a的上表面2g上,则控制单元21使驱动电机17以箭头的方向(顺时针)旋转,并使可移动部件10在齿轮12至齿轮16的作用下移动到第二旋转位置(步骤S11)。上述情况也适用于所读取的原稿S被用户移走的情况。当原稿S的排出路径从第一排出路径31改变为第二排出路径32时,原稿读取部3c继续或重新开始读取原稿S。如果读取到原稿S的后端SE(步骤S13),停止排纸辊对3d(步骤S14)并保持原稿S以防止其掉落。在用户将原稿S从排纸辊对移走后(步骤S15),读取单元3等待原稿S的读取的开始。
如上所述,可移动部件10的位置可以由原稿S的前端SF到达可移 动部件10的旋转轴11的时间来确定。当原稿S的前端SF到达可移动部件10的保持部19(旋转轴11)时,原稿S开始变形,产生弹性排斥力。当可移动部件10在此之后移动到第二旋转位置时,由于原稿S的弹性排斥力,可能不会沿着第二排出路径32排出原稿S。因此,可以将原稿S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L的预定值确定为沿着第一排出路径31从原稿读取部3c通过排纸辊对3d到可移动部件10的保持部19(旋转轴11)的长度。换言之,当长度测量单元40测量出的原稿S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L已经达到上述长度,并且原稿读取部3c正在读取原稿S时,可以确定原稿S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L已经达到预定值(标准长度)。如此,可移动部件10被移动到第二旋转位置,以使原稿S的排出路径从第一排出路径31改变为第二排出路径32。
原稿S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L的预定值也可以被确定为可以将原稿S保持在记录单元2的上表面2g上的最大长度和沿着第一排出路径31从保持部19到原稿读取部3c的长度中较短的一个。当原稿S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L已经达到较短的一个时,可移动部件10可以移动到第二旋转位置,以使原稿S的排出路径可以从第一排出路径31改变为第二排出路径32。
第二实施例
将参照图9至图11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图像读取和记录装置。因为本实施例的读取单元和第一实施例中的读取单元相同,所以图9至图11仅例示了记录单元102。记录单元102由外壳102a覆盖,且在前表面102e上具有保持部112或阻挡器。可移动部件110被附装到记录单元102上,从而在对应于基准排出路径130的基准位置、对应于第一排出路径131的第一位置以及对应于第二排出路径132的第二位置之间在横向方向上移动。可移动部件110可以穿过外壳102a的前表面102e、相对于记录单元102的外壳102a在大致水平的方向上移动。可移动部件110包括通过外壳102a的前表面102e的主体110a和与主体110a连接并与原稿S相接触的前边缘110b。可移动部件110的前边缘110b相对于主 体110a向下倾斜延伸。
参照图9,可移动部件110位于基准位置,在该位置处可移动部件110被部分抽出。从记录单元102排出的原稿S被可移动部件110引导至布置在记录单元102的下方的容纳单元5中,并被容纳在其中。图9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图2相对应。
参照图10,可移动部件110位于第一位置,在该位置处可移动部件110被完全容纳在记录单元102的外壳102a中。可移动部件110的外表面110c与外壳102a的前表面102e齐平以不妨碍原稿S的移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移动部件110的前边缘110b以与记录单元102的前表面102e的角度相同的角度倾斜。可移动部件110将原稿S的前端SF引导到阻挡器112处,以使原稿S的前端SF与阻挡器112的最低部相接触。这种状态和第一实施例中的图3相同。原稿S如第一实施例中的图4和图5所示的那样被排出,并且最终被放置在记录单元102的外壳102a的上表面102g上。
参照图11,可移动部件110位于第二位置,在该位置处可移动部件110被抽出至最外面的位置。原稿S的前端SF在可移动部件110的作用下经过阻挡器112,并被引导至容纳单元5的外部。这种状态和第一实施例的图6中的状态相同。
根据上文描述的实施例的图像读取和记录装置,如果原稿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L没有达到预定值(标准长度),则所读取的原稿可以被设置在记录单元处的可移动部件放置在记录单元的外壳的上表面上。这就防止了所读取的原稿与已记录的介质相接触,从而防止了记录介质上所记录的图像劣化。同样,当要连续读取多个原稿时,原稿可以被放置在记录单元的外壳的上表面上,从而提高可操作性。
如果原稿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L已经达到预定值(标准长度),则可以通过移动该可移动部件而将原稿引导至容纳已记录的介质的容纳单元的外部。另外,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可移动部件将所读取的原稿的排出路径与已记录的介质的排出路径分离,从而避免了所读取的原稿与已记录 的介质相接触而造成图像劣化。
在上述两种情况中,不需要分别为原稿和记录介质专门设置容纳单元(堆叠托盘),因此能够实现图像读取和记录装置的空间节省和简化。由于图像读取和记录介质上的记录可以并行处理,因此能够减少在读取图像之后直到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所需的时间。
尽管上述各实施例以包括记录单元和布置在其上的读取单元的图像读取和记录装置作为示例,但记录单元和读取单元可以上下倒置。除记录单元和读取单元之外,本发明还可适用于处理片材的多片材处理装置(第一处理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即,第一处理单元对第一片材执行第一处理,并通过第一片材排出路径排出第一片材。第二处理单元布置在第一处理单元的下方,对第二片材执行第二处理并排出第二片材。片材处理装置进行操作,以使得从第一处理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之间的空间中的第一排出路径以及第二处理单元的侧方的第二排出路径中来选择第一片材排出路径。
因此,能够提供具有简单配置的小型图像读取和记录装置,在该装置中,原稿和记录介质可以被并行排出,并且能够减少对已记录的介质和已读取的文档的不利影响。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对下列权利要求的范围赋予最宽的解释,以使其涵盖所有这些变型例以及等同的结构及功能。

Claims (12)

1.一种图像读取和记录装置,所述图像读取和记录装置包括:
读取单元,其被构造为在输送原稿的同时读取所述原稿的图像,并通过重力向下排出所述原稿;
记录单元,位于所述读取单元的下方以使第一空间配设在所述读取单元和所述记录单元之间,所述记录单元在输送记录介质的同时在所述记录介质上记录所述图像,并通过重力向下排出所述记录介质;以及
容纳单元,在记录单元下方配设容纳从所述记录单元排出的所述记录介质的第二空间;以及
可移动部件,其被构造为从至少第一排出方式、第二排出方式和第三排出方式中选择从所述读取单元排出所述原稿的排出方式,在所述第一排出方式中将所述原稿排出到第一空间中以将排出的原稿支持在所述记录单元上,在所述第二排出方式中将所述原稿排出到所述容纳单元的外侧而不是排出到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中,在所述第三排出方式中将所述原稿排出到第二空间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和记录装置,
其中,所述可移动部件以能够在对应于所述第一排出方式以形成保持原稿的前端的保持部的第一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二排出方式的第二位置和对应于所述第三排出方式的第三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被安装到所述记录单元上;以及
当所述可移动部件处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原稿在所述前端由所述保持部保持的状态下在变形的同时被排出到所述第一空间中,而当所述可移动部件处在所述第二位置或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原稿在所述前端不受限制的状态下被排出到所述记录单元的侧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读取和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可移动部件以使得能够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围绕旋转轴旋转的方式被安装到所述记录单元上;以及
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可移动部件处于在所述可移动部件和所述记录单元之间形成凹形的所述保持部的方位,而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可移动部件处于所述可移动部件的前边缘相对于所述旋转轴位于排出所述原稿的方向上的方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读取和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保持部包括阻挡器,并且所述可移动部件以使得能够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以横向方向移动的方式被安装到所述记录单元上;以及
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可移动部件处于使所述原稿的前端被引导至所述阻挡器的位置,而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可移动部件处于使所述原稿的前端经过所述阻挡器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读取和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读取单元包括位于排出部处的引导部件;
所述引导部件将所述原稿的前端向着所述可移动部件引导,并且如果选择所述第一排出方式,则所述引导部件以使得推动所述原稿的中央部通过所述读取单元和所述记录单元之间的所述第一空间的入口而深入的方式引导所述原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读取和记录装置,其中,当选择所述第一排出方式时,所述原稿被放置在所述记录单元的上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和记录装置,其中,
当所述读取单元开始读取所述原稿时,所述可移动部件移动以使得所述原稿的排出方式从所述第三排出方式改变为所述第一排出方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和记录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一排出方式中,当所述原稿的长度超过允许所述原稿被保持在所述记录单元的上表面上的最大长度时,所述可移动部件移动,以使得所述排出方式从所述第一排出方式改变为所述第二排出方式。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读取和记录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一排出方式中,当所述原稿的长度超过在所述第一排出方式中从所述保持部到所述读取单元的原稿读取部的长度时,所述可移动部件移动,以使得所述排出方式从所述第一排出方式改变为所述第二排出方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和记录装置,所述图像读取和记录装置还包括:
传感器,其被构造为检测所述原稿是否被放置在所述记录单元的上表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和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读取单元包括原稿读取部和长度测量单元,所述长度测量单元被构造为测量已通过所述原稿读取部的所述原稿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和记录装置,其中,所述读取单元包括排出所述原稿的排纸辊对,所述排纸辊对被构造为在选择所述第二排出方式且完成所述原稿的读取时保持所述原稿。
CN201510078122.7A 2014-02-18 2015-02-12 图像读取和记录装置 Active CN1048426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28074 2014-02-18
JP2014028074A JP6327878B2 (ja) 2014-02-18 2014-02-18 画像読取記録装置及びシート処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42666A CN104842666A (zh) 2015-08-19
CN104842666B true CN104842666B (zh) 2017-11-14

Family

ID=53799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78122.7A Active CN104842666B (zh) 2014-02-18 2015-02-12 图像读取和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413910B2 (zh)
JP (1) JP6327878B2 (zh)
CN (1) CN1048426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85548A (zh) * 2017-03-17 2017-07-28 芜湖星途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带有打印装置的机器人
CN109662490A (zh) * 2018-12-18 2019-04-23 珠海奔图电子有限公司 打印控制方法、系统及储物柜
JP7310429B2 (ja) * 2019-08-09 2023-07-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原稿読取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96556A (en) * 1989-08-03 1991-02-26 Xerox Corporation Large document copying system
US6057936A (en) * 1997-05-01 2000-05-02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internal space for sheet ejection and retention
US8387973B1 (en) * 2012-02-29 2013-03-0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 storag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61766A (en) * 1980-05-15 1981-12-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acsimile device
US4961090A (en) * 1989-08-03 1990-10-02 Xerox Corporation Large media proportional copying system
US5207417A (en) * 1992-04-01 1993-05-04 Xerox Corporation Active copy sheet catch and stacking device
JP3639614B2 (ja) * 1994-05-09 2005-04-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多機能画像形成装置
JP3456769B2 (ja) * 1994-10-05 2003-10-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複写装置
JP5142541B2 (ja) * 2007-01-31 2013-02-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およびメディア収納装置
JP5224788B2 (ja) * 2007-11-15 2013-07-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記録媒体収納装置及び記録媒体の収納方法
US8662770B2 (en) * 2010-03-15 2014-03-0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JP5454387B2 (ja) * 2010-07-01 2014-03-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8804206B2 (en) * 2011-10-18 2014-08-12 Murata Machinery, Ltd.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JP5466287B2 (ja) * 2011-12-22 2014-04-09 キヤノン・コンポーネンツ株式会社 イメージセンサユニット、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68843B2 (ja) * 2013-05-21 2017-07-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96556A (en) * 1989-08-03 1991-02-26 Xerox Corporation Large document copying system
US6057936A (en) * 1997-05-01 2000-05-02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internal space for sheet ejection and retention
US8387973B1 (en) * 2012-02-29 2013-03-0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 stora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413910B2 (en) 2016-08-09
JP2015154369A (ja) 2015-08-24
US20150237221A1 (en) 2015-08-20
CN104842666A (zh) 2015-08-19
JP6327878B2 (ja) 2018-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42666B (zh) 图像读取和记录装置
JP5796506B2 (ja) 原稿読取装置
US8690315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cording method
US20060083566A1 (en) Imaging device
US716488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default media size for an imaging device
CN104924778B (zh) 输送器
JP2009066923A (ja) 表示器支持装置、電子機器
EP2551120B1 (en)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JP6750940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2016050116A (ja) 記録装置
US20140063166A1 (en) Recording apparatus
KR101017589B1 (ko) 인쇄장치를 구비한 골프공 자동판매기
CN108455353A (zh) 片材处理装置和排纸方法
JP723046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920660B2 (ja) ロール状媒体保持機構、給紙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22601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104634A (ja) 印刷装置、搬送制御方法
JP653653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TW201932399A (zh) 媒體排出裝置、記錄裝置
JP7230631B2 (ja) 媒体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JP7310311B2 (ja) 記録装置
US8913305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18148282A (ja) 原稿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17862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20196170A (ja) 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