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66645A - 一种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66645A
CN104766645A CN201510128875.4A CN201510128875A CN104766645A CN 104766645 A CN104766645 A CN 104766645A CN 201510128875 A CN201510128875 A CN 201510128875A CN 104766645 A CN104766645 A CN 1047666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carbon nano
sulfate
phosphate
slur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2887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66645B (zh
Inventor
宁国庆
祁传磊
李永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ANG HAOSHENGTAN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Priority to CN20151012887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666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666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6645A/zh
Priority to PCT/CN2015/095109 priority patent/WO2016150174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666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66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00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 H01B1/04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mainly consisting of carbon-silicon compounds, carbon or silic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以所述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总重量为100%计,该浆料包括2wt%-6wt%的分散质和94wt%-98wt%的分散剂;优选所述分散质包括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混合物。本发明的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简单,工艺成本低,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与应用。本发明的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可以用作正极、负极材料的导电剂,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能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自1991年由日本电镜学家Iijima首次发现以来,其作为一种一维碳纳米材料,具有许多异常的力学、电学和化学性能,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近些年,随着碳纳米管及纳米材料研究的深入,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也不断地展现出来。CNTs的导电性和高长径比决定了其可能是一种理想的导电剂,与传统导电剂如导电碳黑等相比,碳纳米管具有更高的电子导电率,所需用量也相对较低,有利于提升电池容量、提高电池循环寿。然而,由于通常CNTs的比表面积比较小,与活性物质的接触面积有限,限制了电子在活性物质与碳纳米管之间的转移,因此其作为导电剂在锂离子电池方面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碳纳米材料,自发现以来即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极大兴趣,石墨烯即为“单层石墨片”,是构成石墨的基本结构单元;其作为一维(1D)和二维(2D)碳纳米材料的代表者,其与碳纳米管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二者在结构和性能上具有互补性。从结构上来看,碳纳米管是碳材料的一维晶体结构;石墨烯由单层碳原子层构成,是真正意义上的二维晶体结构。碳纳米管铺展开来就形成石墨烯,而石墨烯卷曲起来就形成碳纳米管;从性能上来看,石墨烯具有可与碳纳米管相媲美甚至更优异的性能,例如它具有超高的电子迁移率、热导率、高载流子迁移率、自由的电子移动空间、高弹性、高强度等;在几何形状上,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可以抽象地看作线、面,它们与电极活性物质的导电接触界面不同,碳纳米管作为一种新型的碳纤维状导电剂,可以形成完整的三维导电网络结构。与碳纳米管一样,石墨烯的片状结构决定了电子能够在二维空间内传导,也被看作理想的导电剂,然而其二维结构及高比表面积的局限性也导致了它在活性材料之间不能像碳纳米管一样构建完美三维导电网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上述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上述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作为电极材料导电剂的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以所述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总重量为100%计,该浆料包括2wt%-6wt%的分散质和94wt%-98wt%的分散剂。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浆料,优选地,所述分散质包括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浆料,优选地,以分散质的总重量为100%计,所述分散质包括5wt%-90wt%的石墨烯和10wt%-95wt%的碳纳米管。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浆料,优选地,所述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为现有技术,其详细的制备方法请参考文献Y.Wang,F.Wei,G.Luo,H.Yu,andG.Gu,Chem.Phys.Lett.,2002,364,568。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浆料,优选地,所述石墨烯为采用超临界流体法制备得到的石墨烯,上述石墨烯的详细制备方法请参考中国专利CN102115078A所公开的内容;
更优选地,以所述石墨烯的总重量为100%计,该石墨烯中的氧含量小于10wt%。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浆料,优选地,所述分散剂包括氮甲基吡咯烷酮或水。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浆料,优选地,当所述分散剂为水时,所述碳纳米管为掺硫碳纳米管、掺磷碳纳米管或掺硫、磷碳纳米管。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浆料,优选地,当所述碳纳米管为掺硫碳纳米管时,以所述掺硫碳纳米管的总重量为100%计,该掺硫碳纳米管中硫的含量为0.01-5wt%;
当所述碳纳米管为掺磷碳纳米管时,以所述掺磷碳纳米管的总重量为100%计,该掺磷碳纳米管中磷的含量为0.01-2wt%;
当所述碳纳米管为掺硫、磷碳纳米管时,以所述掺硫、磷碳纳米管的总重量为100%计,该掺硫、磷碳纳米管中硫的含量为0.01-5wt%,磷的含量为0.01-2wt%。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浆料,优选地,所述掺硫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碳纳米管与硫酸盐粉末固相混合,或将碳纳米管浸渍于硫酸盐溶液后烘干,得到碳纳米管和硫酸盐的混合物;
更优选所述碳纳米管与硫酸盐粉末的质量比为1:0.1-5;
更优选所述硫酸盐溶液的浓度为0.1-100g硫酸盐/100g水;
更优选所述烘干的温度为80-120℃,烘干的时间为1-12h;
2)将所述碳纳米管和硫酸盐的混合物在氮气或氩气气流中煅烧,得到经煅烧后的产物;
更优选所述煅烧的温度为400-1000℃,煅烧的时间为10-600min;
更优选所述硫酸盐包括硫酸亚铁、硫酸铁、硫酸钴、硫酸镍、硫酸镁、硫酸锌、硫酸铜、硫酸锰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3)将所述经煅烧后的产物进行酸洗纯化后,烘干;得到经酸洗纯化并烘干的产物;
更优选所述酸洗为用盐酸酸洗;
更优选所述烘干的温度为80-120℃,烘干的时间为1-12h;
4)将所述经酸洗纯化并烘干的产物在惰性气体气氛下煅烧除去水分,得到所述掺硫碳纳米管;
更优选所述煅烧的温度为200-300℃,煅烧的时间为10-600min。
在上述掺硫碳纳米管的制备步骤3)中,酸洗纯化的目的是除去盐或氧化物,酸洗纯化过程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使用质量百分比为37%的浓盐酸与水的比例为1:0-3(体积比)的盐酸溶液对经煅烧后的产物进行酸洗纯化,所述盐酸溶液的用量要比理论用量(1mol MgO对应2mol HCl)过量5-20%(质量比)。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浆料,优选地,所述掺磷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碳纳米管与磷酸盐粉末固相混合,或将碳纳米管浸渍于磷酸盐溶液后烘干,得到碳纳米管和磷酸盐的混合物;
更优选所述碳纳米管与磷酸盐粉末的质量比为1:0.1-5;
更优选所述磷酸盐溶液的浓度为0.1-100g磷酸盐/100g水;
更优选所述烘干的温度为80-120℃,烘干的时间为1-12h;
2)将所述碳纳米管和磷酸盐的混合物在氮气或氩气气流中煅烧,得到经煅烧后的产物;
更优选所述煅烧的温度为400-1000℃,煅烧的时间为10-600min;
更优选所述磷酸盐包括磷酸镁、磷酸铵、磷酸氢铵、磷酸一氢铵、磷酸二氢铵、聚磷酸铵、磷酸钴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3)将所述经煅烧后的产物进行酸洗纯化后,烘干;得到经酸洗纯化并烘干的产物;
更优选所述酸洗为用盐酸酸洗;
更优选所述烘干的温度为80-120℃,烘干的时间为1-12h;
4)将所述经酸洗纯化并烘干的产物在惰性气体气氛下煅烧除去水分,得到所述掺磷碳纳米管;
更优选所述煅烧的温度为200-300℃,煅烧的时间为10-600min。
在上述掺磷碳纳米管的制备步骤3)中,酸洗纯化的目的是除去盐或氧化物,酸洗纯化过程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使用质量百分比为37%的浓盐酸与水的比例为1:0-3(体积比)的盐酸溶液对经煅烧后的产物进行酸洗纯化,所述盐酸溶液的用量要比理论用量(1mol MgO对应2mol HCl)过量5-20%(质量比)。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浆料,优选地,所述掺硫、磷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碳纳米管与磷酸盐和硫酸盐粉末固相混合,或将碳纳米管浸渍于磷酸盐和硫酸盐溶液后烘干,得到碳纳米管、磷酸盐和硫酸盐的混合物;
更优选所述碳纳米管、磷酸盐、硫酸盐的质量比为0.1-10:0.1-10:1;
更优选所述磷酸盐溶液的浓度为0.1-5mol/L,硫酸盐溶液的浓度为0.1-5mol/L;
更优选所述烘干的温度为80-120℃,烘干的时间为1-12h;
2)将所述碳纳米管、磷酸盐和硫酸盐的混合物在氮气或氩气气流中煅烧,得到经煅烧后的产物;
更优选所述煅烧的温度为400-1000℃,煅烧的时间为10-600min;
更优选所述磷酸盐包括磷酸镁、磷酸铵、磷酸氢铵、磷酸一氢铵、磷酸二氢铵、聚磷酸铵、磷酸钴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更优选所述硫酸盐包括硫酸亚铁、硫酸铁、硫酸钴、硫酸镍、硫酸镁、硫酸锌、硫酸铜、硫酸锰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3)将所述经煅烧后的产物进行酸洗纯化后,烘干;得到经酸洗纯化并烘干的产物;
更优选所述酸洗为用盐酸酸洗;
更优选所述烘干的温度为80-120℃,烘干的时间为1-12h;
4)将所述经酸洗纯化并烘干的产物在惰性气体气氛下煅烧除去水分,得到所述掺硫、磷碳纳米管;
更优选所述煅烧的温度为200-300℃,煅烧的时间为10-600min。
在上述掺硫、磷碳纳米管的制备步骤3)中,酸洗纯化的目的是除去盐或氧化物,酸洗纯化过程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使用质量百分比为37%的浓盐酸与水的比例为1:0-3(体积比)的盐酸溶液对经煅烧后的产物进行酸洗纯化,所述盐酸溶液的用量要比理论用量(1mol MgO对应2mol HCl)过量5-20%(质量比)。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将碳纳米管加入分散剂中,混合均匀,得到碳纳米管和分散剂的混合浆体;
b、向所述碳纳米管和分散剂的混合浆体中加入石墨烯,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地,当分散剂为氮甲基吡咯烷酮时,其包括以下步骤:
a、将碳纳米管加入氮甲基吡咯烷酮中,混合均匀,得到碳纳米管和氮甲基吡咯烷酮的混合浆体;
b、向所述碳纳米管和氮甲基吡咯烷酮的混合浆体中加入石墨烯,混合均匀,得到所述分散剂为氮甲基吡咯烷酮的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优选地,上述石墨烯为采用超临界流体法制备得到的石墨烯,更优选地,以所述石墨烯的总重量为100%计,该石墨烯中的氧含量小于10wt%。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在上述步骤a、步骤b中的“混合均匀”可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方法实现,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混合均匀”是将物料在胶体磨中研磨1h来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地,当分散剂为水时,其包括以下步骤:
a、将掺硫碳纳米管、掺磷碳纳米管或掺硫、磷碳纳米管加入水中,混合均匀,得到碳纳米管和水的混合浆体;
b、向所述碳纳米管和水的混合浆体中加入石墨烯,混合均匀,得到所述分散剂为水的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优选地,上述石墨烯为采用超临界流体法制备得到的石墨烯,更优选地,以所述石墨烯的总重量为100%计,该石墨烯中的氧含量小于10wt%。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在上述步骤a、步骤b中的“混合均匀”可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方法实现,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混合均匀”是将物料在胶体磨中研磨1h来实现的。
通常,由气相化学沉积法制备得到的碳纳米管在有机溶剂中可以较容易地分散,但是在水中分散稳定性不佳;因此,当分散剂为氮甲基吡咯烷酮时,采用由气相化学沉积法制备得到的碳纳米管和由超临界流体法制备得到的石墨烯作为分散质;而通过还原氧化法制备得到的石墨烯尽管容易在水中分散,但是其容易团聚,并且在受到强氧化过程的影响时其导电性显著下降;因此,当分散剂为水时,采用掺硫碳纳米管、掺磷碳纳米管或掺硫、磷碳纳米管和由超临界流体法制备得到的石墨烯的混合物,由超临界流体法制备得到的石墨烯比通常使用的还原氧化石墨烯具有更高的电导率。另外,由于石墨烯容易聚并,因此在本发明的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中,先将碳纳米管加入到分散剂中获得碳纳米管浆体,再添加石墨烯,这样能够有效避免石墨烯的聚并,从而获得均一的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
本发明再提供上述的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作为电极材料导电剂的应用。
本发明的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简单,工艺成本低,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与应用。
本发明的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可以用作正极、负极材料的导电剂,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浆料从结构和性质上,都是性能优良的电极活性物质添加剂,无论是利用碳纳米管还是石墨烯单独作为活性物质的导电剂,都无法达到该复合浆料表现出的优良电化学性能。另外,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浆料将一维碳纳米管和二维石墨烯完美结合形成立体三维网状结构,能更好地与活性物质构造导电网络。
本发明提供的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浆料可明显改善碳纳米管在活性物质之间的聚团现象,同时克服了由于石墨烯的二维结构及其较大的比表面积无法在活性材料中形成有效导电网络的问题,本发明利用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结构上的互补性,同时充分利用碳纳米管及石墨烯的优良导电性能,形成了分散均匀,立体三维结构完美的导电网络。因此,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是锂离子电池发展的重要突破,也是碳纳米材料应用的重大突破。
附图说明
图1为使用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浆料在有机相中作为导电添加剂的磷酸铁锂电极的倍率曲线;
图2为使用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浆料在水相中作为导电添加剂的磷酸铁锂电极的倍率曲线;
图3为使用实施例5制备得到的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浆料在水相中作为导电添加剂的磷酸铁锂电极的倍率曲线;
图4为使用实施例7制备得到的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浆料在水相中作为导电添加剂的磷酸铁锂电极的倍率曲线;
图5为使用实施例9制备得到的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浆料作为导电添加剂的磷酸铁锂电极的扫描电镜图;
图6为使用实施例9制备得到的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浆料在有机相中作为导电添加剂的磷酸铁锂电极的倍率曲线;
图7为使用实施例10制备得到的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浆料在有机相中作为导电添加剂的磷酸铁锂电极的倍率曲线;
图8为使用实施例11制备得到的碳纳米管浆料作为导电添加剂的磷酸铁锂电极的倍率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有益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以下详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可实施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相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40g碳纳米管加入1000g氮甲基吡咯烷酮搅拌混合,在胶体磨中研磨1h混合均匀,得到碳纳米管和氮甲基吡咯烷酮的混合浆体;
向碳纳米管和氮甲基吡咯烷酮的混合浆体中加入10g石墨烯,在胶体磨中再研磨1h混合均匀,得到有机相为氮甲基吡咯烷酮的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在该浆料中,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质量比为4:1,分散质的含量为4.76wt%。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由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作为电极材料导电剂的应用,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0.8g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与0.89g磷酸铁锂混合后,加入1g PVDF溶液(PVDF溶液是指聚偏氟乙烯的氮甲基吡咯烷酮溶液,以该溶液的总重量为100%计,聚偏氟乙烯的浓度为7wt%)作为粘合剂,再加入适量氮甲基吡咯烷酮,搅拌均匀,制成正极材料;其中,磷酸铁锂:粘合剂:导电剂的质量比为89:7:4;上述“再加入适量氮甲基吡咯烷酮”的目的是保证复合导电浆料具有适当的粘度,以便于涂片操作及控制涂层的密度。
将上述正极材料用刮涂器在铝箔上均匀涂布,烘干,制得锂离子电池正极;在充满氩气气氛的手套箱中将正极、锂片、隔膜(美国celgard2400隔膜)和电解液(1mol/LLiPF6溶液,该溶液的溶剂为碳酸乙烯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甲酯按照体积比为1:1:1组成的混合液)按照电池组装工艺组装成锂离子电池;组装完成后,将锂离子电池放置12h,在充放电测试仪(型号为BTS5V10mA,深圳新威尔电子有限公司)上进行充放电倍率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使用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作为电极材料导电剂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在1C电流密度下放电比容量达到了145mAh/g,说明该电池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相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掺硫碳纳米管的制备
1)将碳纳米管与硫酸镁粉末按质量比为2:1的比例混合,加入与硫酸镁质量比为10:3的水进行溶解,溶解后,在100℃烘干2h,得到碳纳米管和硫酸镁的混合物;
2)将上述碳纳米管和硫酸镁的混合物在氩气气流中经700℃煅烧60min,得到经煅烧后的产物;
3)将上述经煅烧后的产物进行盐酸酸洗纯化后,过滤、烘干;得到经盐酸酸洗纯化并烘干的产物;
4)将上述经盐酸酸洗纯化并烘干的产物在氩气气氛下经200℃煅烧60min除去水分,得到碳纳米管,该碳纳米管为掺硫碳纳米管。
2、水相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
将40g上述掺硫碳纳米管加入1000g水中搅拌混合,在胶体磨中研磨1h混合均匀,得到掺硫碳纳米管和水的混合浆体;
向上述掺硫碳纳米管和水的混合浆体中加入10g石墨烯,在胶体磨中再研磨1h混合均匀,得到分散剂为水的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在该浆料中,掺硫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质量比为4:1,分散质含量为4.76wt%。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由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作为电极材料导电剂的应用,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0.8g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与0.89g磷酸铁锂混合后,加入1g LA132(LA132为成都茵地乐电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水性粘合剂,以该溶液的总重量为100%计,LA132水性粘合剂的浓度为7wt%)作为粘合剂,再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均匀,制成正极材料;其中,磷酸铁锂:粘合剂:导电剂的质量比为89:7:4;上述“再加入适量蒸馏水”的目的是保证复合导电浆料具有适当的粘度,以便于涂片操作及控制涂层的密度。
将上述正极材料用刮涂器在铝箔上均匀涂布,烘干,制得锂离子电池正极;在充满氩气气氛的手套箱中将正极、锂片、隔膜(美国celgard2400隔膜)和电解液(1mol/LLiPF6溶液,该溶液的溶剂为碳酸乙烯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甲酯按照体积比为1:1:1组成的混合液)按照电池组装工艺组装成锂离子电池;组装完成后,将锂离子电池放置12h,在充放电测试仪(型号为BTS5V10mA,深圳新威尔电子有限公司)上进行充放电倍率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2中可以看出使用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掺硫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作为电极材料导电剂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在1C电流密度下放电比容量达到了140mAh/g,说明该电池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相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掺磷碳纳米管的制备
1)将碳纳米管与磷酸镁粉末按质量比为2:1的比例混合,加入与碳纳米管与磷酸镁粉末等体积的水溶解后,在100℃烘干60min,得到碳纳米管和磷酸镁的混合物;
2)将上述碳纳米管和磷酸镁的混合物在氩气气流中经700℃煅烧120min,得到经煅烧后的产物;
3)将上述经煅烧后的产物进行盐酸酸洗纯化后,过滤、烘干;得到经盐酸酸洗纯化并烘干的产物;
4)将上述经盐酸酸洗纯化并烘干的产物在氩气气氛下经200℃煅烧60min除去水分,得到碳纳米管,该碳纳米管为掺磷碳纳米管。
2、水相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
将40g上述掺磷碳纳米管加入1000g水中搅拌混合,在胶体磨中研磨1h混合均匀,得到掺磷碳纳米管和水的混合浆体;
向上述掺磷碳纳米管和水的混合浆体中加入10g石墨烯,在胶体磨中再研磨1h混合均匀,得到分散剂为水的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在该浆料中,掺磷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质量比为4:1,分散质的含量为4.76wt%。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了由实施例5制备得到的水相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作为电极材料导电剂的应用,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0.8g实施例5制备得到的掺磷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与0.89g磷酸铁锂混合后,加入1g LA132(LA132为成都茵地乐电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水性粘合剂,以溶液的总重量为100%计,LA132水性粘合剂的浓度为7wt%)作为粘合剂,再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均匀,制成正极材料;其中,磷酸铁锂:粘合剂:导电剂的质量比为89:7:4;上述“再加入适量蒸馏水”的目的是保证复合导电浆料具有适当的粘度,以便于涂片操作及控制涂层的密度。
将上述正极材料用刮涂器在铝箔上均匀涂布,烘干,制得锂离子电池正极;在充满氩气气氛的手套箱中将正极、锂片、隔膜(美国celgard2400隔膜)和电解液(1mol/LLiPF6溶液,该溶液的溶剂为碳酸乙烯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甲酯按照体积比为1:1:1组成的混合液)按照电池组装工艺组装成锂离子电池;组装完成后,将锂离子电池放置12h,在充放电测试仪(型号为BTS5V10mA,深圳新威尔电子有限公司)上进行充放电倍率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从图3中可以看出使用实施例5制备得到的掺磷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作为电极材料导电剂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在1C电流密度下放电比容量达到了140mAh/g,说明该电池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相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掺硫、磷碳纳米管的制备
1)将碳纳米管与硫酸镁、磷酸镁粉末按质量比为2:1:1的比例混合,加入与碳纳米管与硫酸镁、磷酸镁粉末等体积的水溶解后,在100℃烘干2h,得到碳纳米管和硫酸镁、磷酸镁的混合物;
2)将上述碳纳米管和硫酸镁、磷酸镁的混合物在氩气气流中经700℃煅烧2h,得到经煅烧后的产物;
3)将上述经煅烧后的产物进行盐酸酸洗纯化后,过滤、烘干;得到经盐酸酸洗纯化并烘干的产物;
4)将上述经盐酸酸洗纯化并烘干的产物在氩气气氛下经200℃煅烧2h除去水分,得到掺硫、磷碳纳米管。
2、水相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
将40g上述掺硫、磷碳纳米管加入1000g水中搅拌混合,在胶体磨中研磨1h混合均匀,得到掺硫、磷碳纳米管和水的混合浆体;
向上述掺硫、磷碳纳米管和水的混合浆体中加入10g石墨烯,在胶体磨中再研磨1h混合均匀,得到分散剂为水的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在该浆料中,掺硫、磷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质量比为4:1,分散质的含量为4.76wt%。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了由实施例7制备得到的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作为电极材料导电剂的应用,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0.8g实施例7制备得到的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与0.89g磷酸铁锂混合后,加入1g LA132(LA132为成都茵地乐电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水性粘合剂,以溶液的总重量为100%计,LA132水性粘合剂的浓度为7wt%)作为粘合剂,再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均匀,制成正极材料;其中,磷酸铁锂:粘合剂:导电剂的质量比为89:7:4;上述“再加入适量蒸馏水”的目的是保证复合导电浆料具有适当的粘度,以便于涂片操作及控制涂层的密度。
将上述正极材料用刮涂器在铝箔上均匀涂布,烘干,制得锂离子电池正极;在充满氩气气氛的手套箱中将正极、锂片、隔膜(美国celgard2400隔膜)和电解液(1mol/LLiPF6溶液,该溶液的溶剂为碳酸乙烯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甲酯按照体积比为1:1:1组成的混合液)按照电池组装工艺组装成锂离子电池;组装完成后,将锂离子电池放置12h,在充放电测试仪(型号为BTS5V10mA,深圳新威尔电子有限公司)上进行充放电倍率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如图4所示,从图4中可以看出使用实施例7制备得到掺硫、磷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作为电极材料导电剂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在1C电流密度下放电比容量达到了145mAh/g,说明该电池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相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取40g碳纳米管和10g石墨烯固相混合均匀,加入1000g氮甲基吡咯烷酮搅拌混合,在胶体磨中研磨1h混合均匀,得到碳纳米管和氮甲基吡咯烷酮的混合浆体;在该浆料中,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质量比为4:1,分散质的含量为4.76wt%。
将由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导电浆料作为导电剂制成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中的制备方法相同。对本实施例的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浆料作为导电添加剂的磷酸铁锂电极材料进行扫描电镜分析,其扫描电镜图如图5所示,从图5可以看出使用本实施例的方法制得的导电浆料作为导电剂应用于正极材料中,碳纳米管多以聚团形式存在,分布并不均匀。
用上述正极材料组装成电池,并对其组装的电池进行充放电性能测试,电池组装工艺和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与实施例2相同,其测试结果如图6所示,从图6中可以看出使用本实施例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作为电极材料导电剂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在1C电流密度下放电比容量只有125mAh/g,低于实施例2中正极材料的放电比容量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相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10g石墨烯加入1000g氮甲基吡咯烷酮搅拌混合,在胶体磨中研磨1h混合均匀,得到石墨烯和氮甲基吡咯烷酮的混合浆体,形成的浆体不稳定,长时间放置容易沉降。
向石墨烯和氮甲基吡咯烷酮的混合浆体中加入40g碳纳米管,在胶体磨中再研磨1h混合均匀,得到有机相为氮甲基吡咯烷酮的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在该浆料中,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质量比为4:1,分散质的含量为4.76wt%。
将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导电浆料作为导电剂制备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相同。用上述正极材料组装电池,并对其组装的电池进行充放电性能测试,电池组装工艺和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与实施例2相同,其测试结果如图7所示,从图7中可以看出使用本实施例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作为电极材料导电剂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在1C电流密度下放电比容量只有125mAh/g,低于实施例2中正极材料的放电比容量。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相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50g碳纳米管与1000g氮甲基吡咯烷酮混合,在胶体磨中研磨1h混合均匀,得到有机相为氮甲基吡咯烷酮的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在该浆料中,分散质的含量为4.76wt%。
将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导电浆料作为导电剂制备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相同。用上述正极材料组装电池,并对其组装成的电池进行充放电性能测试,电池组装工艺和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与实施例2相同,其测试结果如图8所示,从图8中可以看出使用本实施例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碳纳米管导电浆料作为电极材料导电剂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在1C电流密度下放电比容量只有120mAh/g,低于实施例2中正极材料的放电比容量。

Claims (10)

1.一种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其中,以所述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总重量为100%计,该浆料包括2wt%-6wt%的分散质和94wt%-98wt%的分散剂;
优选所述分散质包括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浆料,其中,以分散质的总重量为100%计,所述分散质包括5wt%-90wt%的石墨烯和10wt%-95wt%的碳纳米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浆料,其中,所述石墨烯为采用超临界流体法制备得到的石墨烯,优选以所述石墨烯的总重量为100%计,该石墨烯的氧含量小于10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浆料,其中,所述分散剂包括氮甲基吡咯烷酮或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浆料,其中,当所述分散剂为水时,所述碳纳米管为掺硫碳纳米管、掺磷碳纳米管或掺硫、磷碳纳米管;
优选所述碳纳米管为掺硫、磷碳纳米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浆料,其中,当所述碳纳米管为掺硫碳纳米管时,以所述掺硫碳纳米管的总重量为100%计,该掺硫碳纳米管中硫的含量为0.01-5wt%;
当所述碳纳米管为掺磷碳纳米管时,以所述掺磷碳纳米管的总重量为100%计,该掺磷碳纳米管中磷的含量为0.01-2wt%;
当所述碳纳米管为掺硫、磷碳纳米管时,以所述掺硫、磷碳纳米管的总重量为100%计,该掺硫、磷碳纳米管中硫的含量为0.01-5wt%,磷的含量为0.01-2wt%。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浆料,其中,所述掺磷碳纳米管或掺硫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碳纳米管与磷酸盐粉末或硫酸盐粉末固相混合,或将碳纳米管浸渍于磷酸盐溶液或硫酸盐溶液后烘干,得到碳纳米管和磷酸盐或硫酸盐的混合物;
优选所述碳纳米管与磷酸盐粉末或磷酸盐粉末的质量比为1:0.1-5;
优选所述磷酸盐溶液或硫酸盐溶液的浓度为0.1-100g磷酸盐或硫酸盐/100g水;
还优选所述烘干的温度为80-120℃,烘干的时间为1-12h;
2)将所述碳纳米管和磷酸盐或硫酸盐的混合物在氮气或氩气气流中煅烧,得到经煅烧后的产物;
优选所述煅烧的温度为400-1000℃,煅烧的时间为10-600min;
还优选所述磷酸盐包括磷酸镁、磷酸铵、磷酸氢铵、磷酸一氢铵、磷酸二氢铵、聚磷酸铵、磷酸钴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还优选所述硫酸盐包括硫酸亚铁、硫酸铁、硫酸钴、硫酸镍、硫酸镁、硫酸锌、硫酸铜、硫酸锰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3)将所述经煅烧后的产物进行酸洗纯化后,烘干;得到经酸洗纯化并烘干的产物;
优选所述酸洗为用盐酸酸洗;
还优选所述烘干的温度为80-120℃,烘干的时间为1-12h;
4)将所述经酸洗纯化并烘干的产物在惰性气体气氛下煅烧除去水分,得到所述掺磷碳纳米管或掺硫碳纳米管;
优选所述煅烧的温度为200-300℃,煅烧的时间为10-600min。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浆料,其中,所述掺硫、磷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碳纳米管与磷酸盐和硫酸盐粉末固相混合,或将碳纳米管浸渍于磷酸盐和硫酸盐溶液后烘干,得到碳纳米管、磷酸盐和硫酸盐的混合物;
优选所述碳纳米管、磷酸盐、硫酸盐的质量比为0.1-10:0.1-10:1;
优选所述磷酸盐溶液的浓度为0.1-5mol/L,硫酸盐溶液的浓度为0.1-5mol/L;
还优选所述烘干的温度为80-120℃,烘干的时间为1-12h;
2)将所述碳纳米管、磷酸盐和硫酸盐的混合物在氮气或氩气气流中煅烧,得到经煅烧后的产物;
优选所述煅烧的温度为400-1000℃,煅烧的时间为10-600min;
还优选所述磷酸盐包括磷酸镁、磷酸铵、磷酸氢铵、磷酸一氢铵、磷酸二氢铵、聚磷酸铵、磷酸钴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还优选所述硫酸盐包括硫酸亚铁、硫酸铁、硫酸钴、硫酸镍、硫酸镁、硫酸锌、硫酸铜、硫酸锰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3)将所述经煅烧后的产物进行酸洗纯化后,烘干;得到经酸洗纯化并烘干的产物;
优选所述酸洗为用盐酸酸洗;
还优选所述烘干的温度为80-120℃,烘干的时间为1-12h;
4)将所述经酸洗纯化并烘干的产物在惰性气体气氛下煅烧除去水分,得到所述掺硫、磷碳纳米管;
优选所述煅烧的温度为200-300℃,煅烧的时间为10-600min。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将碳纳米管加入分散剂中,混合均匀,得到碳纳米管和分散剂的混合浆体;
b、向所述碳纳米管和分散剂的混合浆体中加入石墨烯,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
10.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作为电极材料导电剂的应用。
CN201510128875.4A 2015-03-24 2015-03-24 一种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ctive CN1047666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28875.4A CN104766645B (zh) 2015-03-24 2015-03-24 一种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CT/CN2015/095109 WO2016150174A1 (zh) 2015-03-24 2015-11-20 一种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28875.4A CN104766645B (zh) 2015-03-24 2015-03-24 一种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66645A true CN104766645A (zh) 2015-07-08
CN104766645B CN104766645B (zh) 2017-02-01

Family

ID=53648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28875.4A Active CN104766645B (zh) 2015-03-24 2015-03-24 一种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66645B (zh)
WO (1) WO2016150174A1 (zh)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50174A1 (zh) * 2015-03-24 2016-09-2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159236A (zh) * 2016-08-26 2016-11-23 深圳博磊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充电钛酸锂复合负极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CN106299243A (zh) * 2016-08-25 2017-01-04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含复合导电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
CN106448809A (zh) * 2016-09-07 2017-02-22 芜湖桑乐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氮掺石墨烯改性石墨原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32059A (zh) * 2016-12-28 2017-03-22 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碳浆料、正极材料极片的制备方法
CN106711453A (zh) * 2016-12-28 2017-05-24 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碳浆料、正极材料极片、锂离子电池
CN106784827A (zh) * 2016-12-19 2017-05-31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介孔石墨烯导电浆料和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6848313A (zh) * 2017-01-19 2017-06-13 深圳市金百纳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维碳材料‑石墨烯的复合材料
CN107331439A (zh) * 2017-06-16 2017-11-07 清华大学 碳纳米管/掺氮碳纳米管‑纳米石墨片导电浆料及制备方法
CN107628610A (zh) * 2017-10-30 2018-01-26 北京万源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剥离法制备石墨烯以及石墨烯导电液的方法
CN107706422A (zh) * 2017-07-14 2018-02-16 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复合浆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浆料及其方法
CN108269973A (zh) * 2017-01-02 2018-07-10 深圳格林德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碳基纳米材料快速充电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CN109540993A (zh) * 2018-12-11 2019-03-29 四川理工学院 一种磷酸钴/还原氧化石墨烯交联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895234A (zh) * 2018-12-29 2020-03-20 江苏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复合浆料的检测方法
CN111534711A (zh) * 2019-12-25 2020-08-14 江西悦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836466A (zh) * 2020-08-04 2020-10-27 深圳市大正瑞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线路板用纳米碳与石墨烯混合导电液的制造方法
CN114220954A (zh) * 2021-12-02 2022-03-2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电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
CN114665096A (zh) * 2022-04-07 2022-06-24 湖南金阳烯碳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池的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695895A (zh) * 2022-05-20 2022-07-01 深圳鲸孚科技有限公司 掺有石墨烯的锂锰扣式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534846A (zh) * 2023-04-10 2023-08-04 重庆中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纳米管浆料的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6706066A (zh) * 2023-05-31 2023-09-05 深圳市金百纳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高固含导电剂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8926B (zh) * 2016-10-26 2018-01-23 广州天镒研磨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专用石墨烯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
CN114976017B (zh) * 2019-09-11 2023-06-2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铅酸电池负极铅膏、负极的制备方法和铅酸电池
CN111129500A (zh) * 2019-12-31 2020-05-08 哈尔滨万鑫石墨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系复合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
CN114078609A (zh) * 2020-08-19 2022-02-22 山东欧铂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石墨烯水性导电浆料及制备方法、应用
CN114496580A (zh) * 2020-10-27 2022-05-13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石墨烯@层次孔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371693B (zh) * 2021-06-09 2023-05-16 中钢集团南京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钴氮共掺杂的三维结构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3745517A (zh) * 2021-08-25 2021-12-03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
CN113871210B (zh) * 2021-08-30 2023-07-18 兰州大学 一种石墨烯纳米卷基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948706A (zh) * 2021-10-16 2022-01-18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高度分散的石墨烯基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
CN114106385B (zh) * 2021-11-12 2023-07-28 江苏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发热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6022775B (zh) * 2022-12-29 2024-02-09 蜂巢能源科技(上饶)有限公司 一种碳纳米管提纯方法及应用
CN116759136A (zh) * 2023-06-16 2023-09-15 安徽信敏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分散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7229703A (zh) * 2023-09-27 2023-12-15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导电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8608A (zh) * 2011-05-18 2011-10-05 刘剑洪 一种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用碳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664257A (zh) * 2012-04-05 2012-09-12 扬州奇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纳米LiFePO4的低温固相合成方法
CN103395767A (zh) * 2013-07-25 2013-11-2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含硫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含硫碳材料
CN103887514A (zh) * 2014-04-15 2014-06-25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的制备方法
CN104064738A (zh) * 2014-06-27 2014-09-24 哈尔滨工业大学 石墨烯包覆硫/多孔碳复合正极材料的水热制备方法
CN104269556A (zh) * 2014-09-15 2015-01-07 天奈(镇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复配导电浆料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83443B2 (ja) * 2009-11-16 2014-01-08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太陽電池装置
CN102005581A (zh) * 2010-10-15 2011-04-06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P-MCNTs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54584B (zh) * 2011-05-12 2014-09-03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基于石墨烯填料的通用电子浆料
CN103886932B (zh) * 2014-03-25 2017-07-25 深圳市纳米港有限公司 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766645B (zh) * 2015-03-24 2017-02-01 潍坊昊晟碳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8608A (zh) * 2011-05-18 2011-10-05 刘剑洪 一种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用碳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664257A (zh) * 2012-04-05 2012-09-12 扬州奇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纳米LiFePO4的低温固相合成方法
CN103395767A (zh) * 2013-07-25 2013-11-2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含硫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含硫碳材料
CN103887514A (zh) * 2014-04-15 2014-06-25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的制备方法
CN104064738A (zh) * 2014-06-27 2014-09-24 哈尔滨工业大学 石墨烯包覆硫/多孔碳复合正极材料的水热制备方法
CN104269556A (zh) * 2014-09-15 2015-01-07 天奈(镇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复配导电浆料

Cited B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50174A1 (zh) * 2015-03-24 2016-09-2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299243A (zh) * 2016-08-25 2017-01-04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含复合导电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
CN106159236A (zh) * 2016-08-26 2016-11-23 深圳博磊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充电钛酸锂复合负极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CN106448809A (zh) * 2016-09-07 2017-02-22 芜湖桑乐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氮掺石墨烯改性石墨原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84827A (zh) * 2016-12-19 2017-05-31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介孔石墨烯导电浆料和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6711453A (zh) * 2016-12-28 2017-05-24 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碳浆料、正极材料极片、锂离子电池
CN106532059A (zh) * 2016-12-28 2017-03-22 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碳浆料、正极材料极片的制备方法
CN108269973B (zh) * 2017-01-02 2020-11-06 深圳格林德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碳基纳米材料快速充电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CN108269973A (zh) * 2017-01-02 2018-07-10 深圳格林德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碳基纳米材料快速充电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CN106848313A (zh) * 2017-01-19 2017-06-13 深圳市金百纳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维碳材料‑石墨烯的复合材料
CN107331439A (zh) * 2017-06-16 2017-11-07 清华大学 碳纳米管/掺氮碳纳米管‑纳米石墨片导电浆料及制备方法
CN107706422A (zh) * 2017-07-14 2018-02-16 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复合浆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浆料及其方法
CN107628610A (zh) * 2017-10-30 2018-01-26 北京万源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剥离法制备石墨烯以及石墨烯导电液的方法
CN109540993A (zh) * 2018-12-11 2019-03-29 四川理工学院 一种磷酸钴/还原氧化石墨烯交联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895234B (zh) * 2018-12-29 2020-11-06 江苏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复合浆料的检测方法
CN110895234A (zh) * 2018-12-29 2020-03-20 江苏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复合浆料的检测方法
CN111534711A (zh) * 2019-12-25 2020-08-14 江西悦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836466A (zh) * 2020-08-04 2020-10-27 深圳市大正瑞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线路板用纳米碳与石墨烯混合导电液的制造方法
CN111836466B (zh) * 2020-08-04 2023-10-27 深圳市大正瑞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线路板用纳米碳与石墨烯混合导电液的制造方法
CN114220954A (zh) * 2021-12-02 2022-03-2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电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
CN114665096A (zh) * 2022-04-07 2022-06-24 湖南金阳烯碳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池的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665096B (zh) * 2022-04-07 2022-11-22 湖南金阳烯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池的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695895A (zh) * 2022-05-20 2022-07-01 深圳鲸孚科技有限公司 掺有石墨烯的锂锰扣式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534846A (zh) * 2023-04-10 2023-08-04 重庆中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纳米管浆料的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6534846B (zh) * 2023-04-10 2023-12-19 重庆中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纳米管浆料的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6706066A (zh) * 2023-05-31 2023-09-05 深圳市金百纳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高固含导电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50174A1 (zh) 2016-09-29
CN104766645B (zh) 2017-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66645B (zh) 一种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Li et al. Advanced composites of complex Ti-based oxides as an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He et al. N-doped rutile TiO2/C with significantly enhanced Na storage capacity for Na-ion batteries
Zhang et al. Excellent cycling stability with high SnO2 loading on a three-dimensional graphene network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Li et al. A MnO2/graphene oxide/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sulfur composite with dual-efficient polysulfide adsorption for improving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Wang et al. Functionalized N-doped interconnected carbon nanofibers as an anode material for sodium-ion storage with excellent performance
Zhao et al. Graphene-coated mesoporous carbon/sulfur cathode with enhanced cycling stability
Zhao et al. Three-dimensionally interconnected Co9S8/MWCNTs composite cathode host for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Guo et al. Sol-gel synthesis of mesoporous Co3O4 octahedra toward high-performance anode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Liu et al. Three-dimensional carbon foam surrounded by carbon nanotubes and Co-Co3O4 nanoparticles for stable lithium-ion batteries
CN104538595A (zh) 嵌入式纳米金属负载型碳纳米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hen et al. Porous carbon spheres doped with Fe3C as an anode for high-rate lithium-ion batteries
Chen et al. Bamboo-like Co3O4 nanofiber as host materials for enhanced lithium-sulfur battery performance
Huang et al. Synergetic restriction to polysulfides by hollow FePO4 nanospheres wrapped by reduced graphene oxide for lithium–sulfur battery
Xiao et al. 3D interconnected mesoporous Si/SiO2 coated with CVD derived carbon as an advanced anode material of Li-ion batteries
Zhou et al. Synthesis of Fe3O4 cluster microspheres/graphene aerogels composite as anode for high-performance lithium ion battery
Wei et al. Redox-active mesoporous carbon nanosheet with rich cracks for high-performance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Gu et al. Dispersing single-layered Ti3C2TX nanosheets in hierarchically-porous membrane for high-efficiency Li+ transporting and polysulfide anchoring in Li-S batteries
Jian et al. Polydopamine-coated hierarchical tower-shaped carbon for high-performance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Butt et al. Microwave-assisted synthesis of functional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energy applications
Chen et al.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pristine carbon nanotubes and their exploitation as the carbon hosts for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Li et al. Pseudocapacitive Li+ intercalation in ZnO/ZnO@ C composites enables high-rate lithium-ion storage and stable cyclability
Liu et al. Hierarchical microstructure of CNTs interwoven ultrathin Co3S4 nanosheets as a high performance anode for sodium-ion battery
Zuo et al. A novel one-dimensional reduced graphene oxide/sulfur nanoscroll material and its application in lithium sulfur batteries
Shen et al. Nitrogen-modified carbon nanostructures derived from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as high performance anodes for Li-ion batteri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926

Address after: 261061, Shandong Weifang high tech Zone Incubator two alley, the first accelerator building, block A, 7

Applicant after: Weifang Haoshengtan Materials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2249 Beijing city Changping District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