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25550B - 耐水发白乳液压敏胶的合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耐水发白乳液压敏胶的合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25550B
CN104725550B CN201310703946.XA CN201310703946A CN104725550B CN 104725550 B CN104725550 B CN 104725550B CN 201310703946 A CN201310703946 A CN 201310703946A CN 104725550 B CN104725550 B CN 1047255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omer
methyl
acrylate
water
emulsion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0394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25550A (zh
Inventor
王玉春
刘炳增
陶莉俊
马建学
褚小东
季金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a Yi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ayi Acrylic Ac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ayi Acrylic Ac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ayi Acrylic Ac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70394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255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255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255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255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255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耐水发白乳液压敏胶的合成方法,以重量计,该压敏胶包括:20~60%软单体;1~40%硬单体;1~5%乳化剂,所述乳化剂选自烯丙氧基壬基酚丙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烯丙氧基壬基苯氧基丙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烯丙氧基壬基苯氧基丙醇聚氧乙烯醚及其混合物;和余量的水;所述方法包括:(i)将乳化剂与所述单体混合,基本未搅拌;(ii)在装有水的反应釜中在78~82℃加入部分引发剂,滴加所述单体混合液,在滴加单体混合液30分钟后,滴加余下引发剂溶液,滴加时间2~5小时,反应温度控制在80~85℃,保温0.5~1小时;(iii)保温结束后,降低温度到50‑70℃,加入叔丁基过氧化氢、甲基合次硫酸氢钠水溶液,继续反应0.2‑1小时,降温至40‑50℃时调节乳液pH值到6~8之间。

Description

耐水发白乳液压敏胶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乳液压敏胶的制备方法,用本发明方法制得的乳液压敏粘合胶无需单体预乳化步骤,从而有利地降低了成本。
技术背景
耐水发白胶乳乳液压敏粘合剂是本领域的一种常规压敏粘合剂。例如,US5286843和5536811公开了一种通过除去水溶性离子和调整pH至少至6、以提高包括含水胶乳乳液和水溶性离子的压敏性粘合剂耐水发白性的方法。上述专利披露水溶性离子可以通过包括离心过滤、渗析、沉淀以及用离子交换树脂进行脱离子在内的多种技术除去。脱除水溶性离子的优选方法是使含水胶乳乳液、包括含水胶乳乳液配制的压敏粘合剂或这两者与离子交换树脂接触。
国际申请WO97/11996公开了一种制备用于压敏粘合剂组合物的耐水发白胶乳乳液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含有至少一种具有至少4个碳原子的醇的丙烯酸烷基酯、至少一种极性共聚单体和至少一种,以单体总量计,至少约7重量%的部分水溶性共聚单体的单体混合物共聚。聚合在至少一种含有至少8摩尔环氧乙烷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至少一种含有至多10摩尔环氧乙烷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进行。中和聚合产物,得到pH大于7、并含有体积平均粒径最至多约165纳米的粒子的乳液。随后在聚合中可加入电解质,以稳定该乳液浇注膜的不透明性。
国际申请WO98/44064公开了一种通过至少一种单体混合物的乳液聚合所制得的固粘性压敏粘合剂,该单体混合物包括:至少一种具有碳原子数为4-12的烷基的丙烯酸烷基酯;至少一种含有3-5个碳原子的不饱和羧酸和一种苯乙烯类单体;其中粒子的平均直径为300纳米或更小。该申请在实施例4D、4E、4F、4G和4H中采用一步法制备平均粒径为245-139纳米的含水丙烯酸乳液。每个实施例中都公开了使用硅烷交联剂改善抗发白性。该申请披露了一种优选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依次聚合第一和第二单体原料,从而得到耐水发白性粘合剂。
现有乳液压敏胶的合成方法通常是先将乳化剂溶于水中搅拌均匀,接着将混合单体加入到溶有乳化剂的水溶液中制备预乳化液,然后将预乳化液滴加到反应釜中反应制备乳液压敏胶。具体步骤包括:
(i)将乳化剂与水混合搅拌分散,形成乳化剂水溶液;
(ii)将所需的聚合单体加入到所述乳化剂水溶液中,搅拌分散至少30分钟以上形成单体预乳化液;
(iii)在反应釜中加入水和乳化剂,加热到一定反应温度后滴加一部分单体预乳化液作为种子液;
(iv)向所述种子液中加入引发剂合成种子乳液;
(v)将余下的单体预乳化液全部滴加到种子乳液中继续反应3-4小时,滴加完成后,保温,调节pH,降温出料。
例如,中国专利CN100422280C公开了一种含水的抗发白的压敏粘合剂,它是由平均粒径小于或等于100nm的含水胶乳乳液制得,并在具有下列通式的乳化剂存在下乳化:
其具体制备方法包括:
(i)制备预乳液:将去离子水、碳酸氢钠、引发剂、具有上述通式的可阴离子聚合的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加入羧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组成的单体溶液,搅拌乳化例如35分钟;
(ii)制备还原剂原料液:将甲醛合次硫酸锌混入去离子水;和
(iii)聚合:在反应容器中加入去离子水和具有上述通式的可阴离子聚合的表面活性剂,惰性气体鼓泡后加入上面制得的预乳液,加入上述还原剂原料液。
现有合成方法存在操作步骤繁琐,合成时间较长,耗能耗时的缺点,结果提高了压敏乳化剂的制造成本。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的耐水发白胶乳乳液压敏粘合剂的制造方法,这种方法无需采用预乳化步骤,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发明目的是提供耐水发白胶乳乳液压敏粘合剂的制造方法,这种方法无需采用预乳化步骤,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耐水发白乳液压敏胶的制备方法,以重量计,所述耐水发白乳液压敏胶包括:
20~60%软单体,它选自烷基中含有4-10个碳原子的(甲基)丙烯酸烷酯中的至少一种;
1~40%硬单体,它选自烷基中含有1-3个碳原子的(甲基)丙烯酸烷酯、苯乙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中的至少一种;
1~5%乳化剂,所述乳化剂选自烯丙氧基壬基酚丙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烯丙氧基壬基苯氧基丙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烯丙氧基壬基苯氧基丙醇聚氧乙烯醚及其两种或多种形成的混合物;和
余量的水;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i)将所述乳化剂与所述软单体和硬单体混合,基本未搅拌,得到单体混合液;
(ii)在装有水的反应釜中在78~82℃加入部分引发剂,滴加步骤(i)得到的含有乳化剂的单体混合液,滴加时间2~5小时,在滴加单体混合液30分钟后,滴加余下引发剂溶液,滴加时间2~5小时,反应温度控制在80~85℃,保温0.5~1小时;
(iii)保温结束后,降低温度到50-70℃,加入叔丁基过氧化氢、甲基合次硫酸氢钠水溶液,继续反应0.2-1小时,降温至40-50℃时加入氨水调节乳液pH值到6~8之间。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术语“基本未搅拌”是指物料混合时外加搅拌的时间小于5分钟,较好小于3分钟,更好小于2分钟,优选小于1分钟。
在本发明中,术语“外加搅拌”是指人工干预的搅拌,它不包括加料过程中物料的冲力产生的自发搅拌效果。
本发明人发现,当采用选自烯丙氧基壬基酚丙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烯丙氧基壬基苯氧基丙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烯丙氧基壬基苯氧基丙醇聚氧乙烯醚及其两种或多种形成的混合物作为聚合反应的乳化剂时,无需现有技术必需的预乳化步骤就可制得耐水发白的乳液压敏胶。本发明就是是该发现的基础上完成的。
本发明耐水发白乳液压敏胶包括20-60wt%,较好25-55wt%,更好30-50wt%的软单体。所述软单体选自至少一种烷基中含有4-10个碳原子的(甲基)丙烯酸烷酯,较好含有烷基中含有4-8个碳原子的(甲基)丙烯酸烷酯,更好含有烷基中含有4-6个碳原子的(甲基)丙烯酸烷酯。所述烷基中含有4-10个碳原子的(甲基)丙烯酸烷酯的非限定性例子有,例如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己酯、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戊酯、及其两种或更多种形成的混合物。
本发明耐水发白乳液压敏胶包括1~40wt%,较好3-35wt%,更好5-30wt%,优选10-20wt%的硬单体。所述硬单体选自烷基中含有1-3个碳原子的(甲基)丙烯酸烷酯、苯乙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中的至少一种。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所述烷基中含有1-3个碳原子的(甲基)丙烯酸烷酯选自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或其两种或多种形成的混合物。
本发明耐水发白乳液压敏胶包括1~5wt%,较好2-4wt%,更好2.5-3.5wt%的乳化剂,所述乳化剂选自烯丙氧基壬基酚丙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烯丙氧基壬基苯氧基丙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烯丙氧基壬基苯氧基丙醇聚氧乙烯醚及其两种或多种形成的混合物;和
余量的去离子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本发明耐水发白乳液压敏胶还可任选地包括0~10wt%,较好1-8wt%,更好2-7wt%,优选3-6wt%的功能单体。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所述功能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或者两种或更多种形成的混合物。
本发明耐水发白乳液压敏胶还可任选地包括0~0.3wt%,较好0.1-0.2wt%链转移剂。适用的链转移剂可以是本领域已知的链转移剂。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所述链转移剂是硫醇类链转移剂,例如正十二烷硫醇。当交联剂和链转移剂用于组合制备本发明的胶乳乳液时,用所述胶乳乳液制得的压敏粘合剂显示出更高的粘合性,特别是对低能材料如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时,其仍保持良好的内聚强度和耐水发白性。
本发明耐水发白乳液压敏胶还可任选地包括0-1重量%的交联剂。适用的交联剂包括内交联剂。所述内交联剂的非限定性例子包括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丙烯酸酯和N-(异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
本发明使用氧化还原型自由基引发剂体系来促进单体的聚合。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物或氢过氧化物,如叔丁基过氧化氢。用于氧化还原体系的还原剂为甲醛合次硫酸锌、甲醛合次硫酸钠、抗坏血酸、异抗坏血酸、焦亚硫酸氢钠等。优选的氧化还原体系由叔丁基过氧化氢和甲醛合次硫酸锌组成。
本发明耐水发白乳液压敏胶还可任选地包括抗微生物剂、湿润剂、消泡剂、增粘剂等。
合适的抗微生物剂的实例包括可商购自Rohm&Haas的1.5%的Kathon LX溶液,及可商购自ACIMA的Metatin910。
合适的湿润剂的实例有可商购自Air Products公司的Surfynol SE和可商购自BASF公司的PLURONIC型的多元醇。
消泡剂的实例包括可商购自Ashland Specialty Chemical Company的DrewplusT-1201、Drewplus1-191,以及可商购自Rhodia公司的Rhodoline6681。
增粘剂的实例包括本领域公知的常用于压敏粘合剂配制物的各种增粘剂,如松香酯、萜酚酯、松香酯/萜酚酯等。优选的增粘剂是松香酯,例如可商购自Arizona Chemica的Aquatac6085。其它增粘剂的实例如商购自N&D Dispersions LLC.的萜酚树脂DermulseneTR501及混合物如Dermulsene RE222可提高粘合性,但同时带来某些耐发白性损失。
本发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i)将所述乳化剂与所述软单体和硬单体混合,基本未搅拌,得到单体混合液
本发明形成单体混合液的加料步骤无特别的限制,可以是将软单体和硬单体先行混合,随后加入乳化剂;也可以将乳化剂先与软单体或者硬单体混合,随后加入另一种单体。
(ii)在装有水的反应釜中在78~82℃加入部分引发剂,滴加步骤(i)得到的含有乳化剂的单体混合液,滴加时间2~5小时,在滴加单体混合液30分钟后,滴加余下引发剂溶液,滴加时间2~5小时,反应温度控制在80~85℃,保温0.5~1小时
本发明聚合方法采用分批加入聚合引发剂的方法进行,各步骤中所加引发剂的量无特别的限制,可以是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分配方法,例如先滴加30-60wt%,较好34-55wt%,更好40-50wt%的引发剂。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本发明方法步骤(ii)包括在装有水的反应釜中在78~82℃加入占总量30-60wt%的引发剂,滴加步骤(i)得到的含有乳化剂的单体混合液,滴加时间2~5小时,在滴加单体混合液30分钟后,滴加余下引发剂溶液,滴加时间2~5小时,反应温度控制在80~85℃,保温0.5~1小时。
(iii)保温结束后,降低温度到50-70℃,加入叔丁基过氧化氢、甲基合次硫酸氢钠水溶液,继续反应0.2-1小时,降温至40-50℃时调节乳液pH值到6~8之间
用于调节乳液pH的碱性试剂无特别的限制,可以是本发明任何适用的试剂,例如碱金属氢氧化物、氨水等。较好使用氨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本发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乳化剂、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和丙烯酸羟乙酯加入到混合釜中稍许搅拌均匀以制备乳化剂与单体的混合溶液,备用。
将去离子水加入到反应釜中,升温,温度控制在78~82℃。加入过硫酸钾,搅拌,直接滴加上面制得的含有乳化剂的混合溶液,滴加时间2~5小时,在滴加混合溶液后,滴加过硫酸钾引发剂溶液,滴加时间3小时,反应温度控制在80~85℃,保温。
保温结束后,降低温度到60℃左右加入叔丁基过氧化氢、甲基合次硫酸氢钠水溶液,继续反应一段时间后,降温45℃加入氨水调节乳液pH值到6~8之间后出料。
本发明压敏粘合剂可用于制备各种制品如胶带、标签、标牌、标记膜等。在典型的建筑物中,压敏粘合剂涂布或涂覆在隔离衬垫如硅氧烷化的纸上、干燥并层压到面材上。或者,压敏粘合剂直接涂布在面材上。面材的实例包括纤维、金属箔、聚碳酸酯、聚乙烯(包括HDPE和LDPE)、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和乙烯基薄膜。
典型地,在调整pH至约6-8之间后压敏粘合剂在25℃的粘度为约1000-20000厘泊。压敏粘合剂具有剪切稀化的流变性,这使得即使在难以涂覆的膜上也可涂布。常规的涂布方法可用于涂覆压敏粘合剂。这种方法包括浸渍、冲模、气刀、刷子帘、挤出刀、翻转辊、轧辊涂布等。
与现有的聚合技术相比,本发明聚合过程中减少单体预乳化的步骤,工艺流程缩短,操作更加简单,降低了能耗,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乳液性能优异,具有优秀的耐水发白特点。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技术人员更全面的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尽管已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并可用对等物来进行替换。此外,在不背离本发明基本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的教导进行各种修改以适应特定的情况或材料。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公开的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而是包括所有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实施方式。除非特别声明,本申请中的所有单位都是公制体系,所有的量和百分数都是基于重量的。而且,所有的引用在此一并特别引入作为参考。
实施例
测试方法:
(1)耐水发白性:
将乳液涂布在玻璃板上,120度烘箱烘干成膜,成膜厚度在25μm。将涂有成膜的玻璃板放入去离子水中,25℃,放置24小时后,取出。观察表面情况。
(2)涂膜吸水率:
将玻璃板干燥后称重,记录质量m1,将乳液涂布在玻璃板上,120度烘箱烘干成膜,成膜厚度在25μm,称重,记录质量m2。将涂有成膜的玻璃板放入去离子水中,25℃。放置24小时后,取出,用滤纸轻轻吸掉表面水分,称重,记录质量m3,用以下公式计算涂膜吸水滤:
涂膜吸水率=(m3-m2)/(m2-m1)×100%。
实施例1
将2份乳化剂DNS-86、1份甲基丙烯酸、30份丙烯酸丁酯、1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0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2份丙烯酸羟乙酯,加入到混合釜中稍许搅拌均匀以制备乳化剂与单体的混合溶液,备用。
将50份去离子水加入到反应釜中,升温,温度控制在78~82℃。加入0.1份过硫酸钾,搅拌5分钟,直接滴加上面制得的含有乳化剂的混合溶液,滴加时间2~5小时,在滴加混合溶液30分钟后,滴加0.1份过硫酸钾引发剂溶液,滴加时间3小时,反应温度控制在80~85℃,保温0.5小时。
保温结束后,降低温度到60℃加入叔丁基过氧化氢、甲基合次硫酸氢钠水溶液,继续反应0.5小时,降温45℃加入氨水调节乳液pH值到6~8之间后出料。
实施例2
将2份乳化剂KD SN-10、1份丙烯酸、20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1份苯乙烯、20份丙烯酸丁酯,2份丙烯酸羟乙酯,加入到预乳化釜中稍许搅拌均匀以制备乳化剂与单体的混合溶液,备用。
将50份去离子水加入到反应釜中,升温,温度控制在78~82℃。加入0.1份过硫酸钾,搅拌5分钟,直接滴加上述含有乳化剂的混合溶液,滴加时间2~5小时,在滴加单体混合溶液30分钟后,滴加0.1份过硫酸钾引发剂溶液,滴加时间3小时,反应温度控制在80~85℃,保温0.5小时。
保温结束后,降低温度到60℃加入叔丁基过氧化氢、甲基合次硫酸氢钠水溶液,继续反应0.5小时,降温45℃加入氨水调节乳液pH值到6~8之间后出料。
对比例3
将2份乳化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盐(CO436,罗地亚公司产品)、1份丙烯酸、20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1份苯乙烯、20份丙烯酸丁酯,2份丙烯酸羟乙酯,加入到预乳化釜中搅拌30分钟以上制备乳化剂与单体的混合溶液,备用。
将50份去离子水加入到反应釜中,升温,温度控制在78~82℃。加入0.1份过硫酸钾,搅拌5分钟,直接滴加上述含有乳化剂的混合溶液,滴加时间2~5小时,在滴加单体混合溶液30分钟后,滴加0.1份过硫酸钾引发剂溶液,滴加时间3小时,反应温度控制在80~85℃,保温0.5小时。
保温结束后,降低温度到60℃加入叔丁基过氧化氢、甲基合次硫酸氢钠水溶液,继续反应0.5小时,降温45℃加入氨水调节乳液pH值到6~8之间后出料。
用以上方法进行性能测试,结果列于下表1:
表1对比例与实施例测试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聚合乳化剂的实施例1及实施例2,其耐水发白性相对普通的乳化剂效果好,涂膜吸水率较低。另外,更重要的是,本发明乳化剂可无需预乳化步骤,结果降低了反应时间,简化反应流程,降低了产品成本。
此外,使用本发明乳化剂时,大部分乳化剂分子可以通过聚合反应键合在分子链上,减少了乳化剂以小分子的存在形式,这样在涂膜浸入水中时,避免乳化剂的解吸、迁移和聚集,从而提高了乳液涂膜的耐水发白性。而普通的乳化剂不含有乙烯双键结构,是通过吸附作用富集在乳胶粒表面,乳化剂在乳胶粒表面和水相之间存在着吸附与解析的平衡。涂膜浸入水中时,乳化剂迁移到表面,造成涂膜空隙较多,吸水率也会增加,涂膜泛白。

Claims (13)

1.一种耐水发白乳液压敏胶的制备方法,以重量计,所述耐水发白乳液压敏胶包括:
20~60%软单体,它选自至少一种烷基中含有4-10个碳原子的(甲基)丙烯酸烷酯;
1~40%硬单体,它选自烷基中含有1-3个碳原子的(甲基)丙烯酸烷酯、苯乙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中的至少一种;
1~5%乳化剂,所述乳化剂选自烯丙氧基壬基酚丙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烯丙氧基壬基苯氧基丙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烯丙氧基壬基苯氧基丙醇聚氧乙烯醚及其两种或多种形成的混合物;和
余量的水;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i)将所述乳化剂与所述软单体和硬单体混合,混合时外加搅拌的时间小于5分钟,得到单体混合液;
(ii)在装有水的反应釜中在78~82℃加入部分引发剂,滴加步骤(i)得到的含有乳化剂的单体混合液,滴加时间2~5小时,在滴加单体混合液30分钟后,滴加余下引发剂溶液,滴加时间2~5小时,反应温度控制在80~85℃,保温0.5~1小时;
(iii)保温结束后,降低温度到50-70℃,加入叔丁基过氧化氢、甲醛合次硫酸钠水溶液,继续反应0.2-1小时,降温至40-50℃时调节乳液pH值到6~8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水发白乳液压敏胶包括25-55重量%的软单体;所述软单体选自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己酯、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戊酯、及其两种或更多种形成的混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水发白乳液压敏胶包括30-50重量%的软单体;所述软单体选自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己酯、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戊酯、及其两种或更多种形成的混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水发白乳液压敏胶包括3-35重量%的硬单体;所述硬单体选自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苯乙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异冰片酯或其两种或多种形成的混合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水发白乳液压敏胶包括5-30重量%的硬单体;所述硬单体选自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苯乙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异冰片酯或其两种或多种形成的混合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水发白乳液压敏胶包括10-20重量%的硬单体;所述硬单体选自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苯乙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异冰片酯或其两种或多种形成的混合物。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水发白乳液压敏胶还包括1-8重量%的功能单体,它选自(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中的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水发白乳液压敏胶还包括2-7重量%的功能单体,它选自(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中的至少一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水发白乳液压敏胶还包括3-6重量%的功能单体,它选自(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中的至少一种。
10.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或其两种或更多种形成的混合物。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水发白乳液压敏胶还包括0.1-0.2重量%硫醇类链转移剂。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醇类链转移剂是正十二烷硫醇。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水发白乳液压敏胶还包括0.1-1重量%的交联剂,它选自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丙烯酸酯和N-(异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
CN201310703946.XA 2013-12-19 2013-12-19 耐水发白乳液压敏胶的合成方法 Active CN1047255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03946.XA CN104725550B (zh) 2013-12-19 2013-12-19 耐水发白乳液压敏胶的合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03946.XA CN104725550B (zh) 2013-12-19 2013-12-19 耐水发白乳液压敏胶的合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25550A CN104725550A (zh) 2015-06-24
CN104725550B true CN104725550B (zh) 2017-02-15

Family

ID=53450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03946.XA Active CN104725550B (zh) 2013-12-19 2013-12-19 耐水发白乳液压敏胶的合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255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53348B (zh) * 2015-07-30 2017-10-27 南京京锦元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溶解度及高玻璃化温度的改性醋酸乙烯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5298B (zh) * 2015-10-17 2017-10-10 佛山市顺德区巴德富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醋苯丙真石漆乳液及制备方法
CN105295785A (zh) * 2015-11-01 2016-02-03 上海晶华胶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水性胶黏剂、制备方法、胶带及该胶带的制备方法
CN105778834B (zh) * 2016-03-21 2017-10-13 福建蓝海黑石科技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陶瓷隔膜用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81140A (zh) * 2016-08-26 2017-01-04 江苏国胶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固含量低粘度压敏胶
CN106318255B (zh) * 2016-08-26 2020-03-10 江苏国胶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胶带的制备工艺
CN106433496A (zh) * 2016-08-26 2017-02-22 江苏国胶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压敏胶
CN106281139A (zh) * 2016-08-26 2017-01-04 江苏国胶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铝箔胶
CN106349981A (zh) * 2016-08-26 2017-01-25 江苏国胶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铝箔胶的制备方法
CN106349980A (zh) * 2016-08-26 2017-01-25 江苏国胶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压敏胶的制备方法
CN106366255A (zh) * 2016-08-31 2017-02-01 陈雄 自消泡型丙烯酸乳液制备方法
CN106519106B (zh) * 2016-10-18 2019-05-10 无锡海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可高速涂布的超透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779138A (zh) * 2017-11-16 2018-03-09 广东泰强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丙苯乳液水性胶及其制备方法
WO2019236375A1 (en) * 2018-06-07 2019-12-12 Celanes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Polymer dispersions, their preparation and use
CN109181588A (zh) * 2018-09-11 2019-01-11 广东天元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流标签胶水、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9504310A (zh) * 2018-11-07 2019-03-22 长沙浩然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压敏胶粘剂层及压敏胶粘片
CN110003819A (zh) * 2019-03-13 2019-07-12 广东京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光洁度板材保护膜用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64464A (zh) * 2019-10-22 2020-04-07 山东宇龙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云石胶粘剂的制备方法
CN111363504A (zh) * 2020-04-06 2020-07-03 恩平市盈嘉丰胶粘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吸湿固化型丙烯酸酯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63280A (zh) * 2020-07-02 2020-10-13 安徽罗斯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清洁丙烯酸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80230A (zh) * 2020-09-01 2020-12-15 岳刚 一种耐老化耐水丙烯酸压敏胶
CN112080232A (zh) * 2020-09-01 2020-12-15 岳刚 一种耐水丙烯酸压敏胶
CN112126381A (zh) * 2020-09-01 2020-12-25 毕斯文 一种节能环保型的胶带用丙烯酸压敏胶制备方法
CN113429917A (zh) * 2021-07-21 2021-09-24 江苏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丙烯酸乳液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3150A (zh) * 2003-06-16 2006-08-23 亚什兰许可和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耐水发白胶乳乳液压敏粘合剂及其制备
CN101153208A (zh) * 2007-09-12 2008-04-02 西安向阳航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耐湿热表面保护膜用乳液压敏胶与表面保护膜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3150A (zh) * 2003-06-16 2006-08-23 亚什兰许可和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耐水发白胶乳乳液压敏粘合剂及其制备
CN101153208A (zh) * 2007-09-12 2008-04-02 西安向阳航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耐湿热表面保护膜用乳液压敏胶与表面保护膜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可聚合乳化剂DNS-86对丙烯酸酯乳液稳定性的影响;袁婷婷等;《粘结》;20100910(第9期);第063-066页 *
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的研究进展;王荣等;《中国胶黏剂》;20131130;第22卷(第11期);第51-5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25550A (zh) 2015-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25550B (zh) 耐水发白乳液压敏胶的合成方法
CN106832106B (zh) 一种水性聚丙烯酸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JP2624741B2 (ja) 酢酸ビニルエチレン共重合エマルジョン
CN104004477B (zh) 一种室温自交联聚丙烯酸酯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US20130131261A1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Vinyl Acetate-Ethylene Copolymers by Means of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CN106279493B (zh) 一种高粘度高固含量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及其生产方法
CN105602490B (zh) 一种双组份乳液型聚丙烯酸酯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TWI521004B (zh) 水性有機矽含氟聚合物分散體與其製備方法
TW201035125A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vinyl acetate-ethylene copolymers by means of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CN109535308A (zh) 一种抗甲醛丙烯酸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49331A (zh) 一种高剥离强度粘度可控的水性铝箔胶组成及制备方法
WO2023071103A1 (zh) 一种纯丙乳液,其原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517102A (zh) 醋酸乙烯-丙烯酸酯-乙烯多元共聚物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22280C (zh) 耐水发白胶乳乳液压敏粘合剂及其制备
EP1114833B1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vinyl acetate ethylene copolymer emulsions stabilized with poly(ethylene glycol)/poly(vinyl alcohol) blend
CN109929075A (zh) 表面改性的聚丙烯酸酯微球水相悬浮液的制备方法和聚丙烯酸酯微球型压敏胶及其应用
EP1244720B1 (en) Polyvinyl alcohol copolymer composition
CN109705257A (zh) 一种调湿丙烯酸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29448B (zh) 水性丙烯酸酯系胶粘剂组合物
CN106046243A (zh) 一种环保型高固含pvc地板胶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37046A (zh) 一种塑胶膜干式复合用水性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73650A (zh) 一种疏水乙烯基酯和烯烃共聚物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03570B (zh) 一种水基超高速喷涂接嘴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91462A (zh) 一种疏水型高强高粘复合型瓷砖背胶及其制备方法
JP2601481B2 (ja) 水性分散型アクリル系感圧接着剤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23

Address after: Room 357, No. 100, Lane 295, Canggong Road, Fengxian District, Shanghai, 201424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Hua Yi new mate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2031 Pudong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03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Huayi Acrylic Acid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