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18262A - 图像显示装置用粘着片材、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图像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显示装置用粘着片材、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图像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18262A
CN104718262A CN201380052883.4A CN201380052883A CN104718262A CN 104718262 A CN104718262 A CN 104718262A CN 201380052883 A CN201380052883 A CN 201380052883A CN 104718262 A CN104718262 A CN 1047182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hesive coating
methyl
image display
barrier film
sheet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5288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18262B (zh
Inventor
满生要一郎
山崎浩二
中村智之
大川哲志
会津和郎
林克则
新谷健一
今泉纯一
高桥宏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owa Denko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7182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182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182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1826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9J1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9J133/0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rylic acid 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 B32B37/1284Application of adhes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 B32B37/1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with all layers existing as coherent layers before laminating
    • B32B37/18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with all layers existing as coherent layers before laminating involving the assembly of discrete sheets or panels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90/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 C08F290/08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unsaturated side groups
    • C08F290/12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es C08C or C08F
    • C08F290/126Polymers of un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8/00Chemical modification by after-treatment
    • C08F8/30Introducing nitrogen atoms or nitrogen-containing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48Polyethers
    • C08G18/4825Polyethers containing two hydroxy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62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 C08G18/6216Polymers of alpha-beta ethylenically un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or of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G18/622Polymers of esters of alpha-beta ethylenically un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 C08G18/6225Polymers of esters of acrylic or methacrylic acid
    • C08G18/6229Polymers of hydroxy groups containing esters of acrylic or methacrylic acid with aliphatic polyalcoho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67Unsaturated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671Unsaturated compounds having only one group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672Esters of acrylic or alkyl acrylic acid having only one group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7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 C08G18/74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 C08G18/75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 C08G18/751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cycloaliphatic ring
    • C08G18/75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cycloaliphatic ring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the cycloaliph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 C08G18/753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cycloaliphatic ring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the cycloaliph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containing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the cycloaliph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having a primary carbon atom next to th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 C08G18/755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cycloaliphatic ring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the cycloaliph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containing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the cycloaliph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having a primary carbon atom next to th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and at least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a secondary carbon atom of the cycloaliphatic ring, e.g. isophorone diisocyan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81Unsaturated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8108Unsaturated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having only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 C08G18/8116Unsaturated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having only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esters of acrylic or alkylacrylic acid having only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9J1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9J133/062Copolymers with monomers not covered by C09J133/06
    • C09J133/066Copolymers with monomers not covered by C09J133/06 containing -OH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75/00Adhesive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75/04Polyureth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75/00Adhesive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75/04Polyurethanes
    • C09J175/14Polyureth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J175/16Polyureth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having terminal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4/00Adhesives based on 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polymerisable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 adhesives, based on monomer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f groups C09J183/00 - C09J183/16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4/00Adhesives based on 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polymerisable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 adhesives, based on monomer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f groups C09J183/00 - C09J183/16
    • C09J4/06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polymerisable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in combination with a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other than an unsaturated polymer of groups C09J159/00 - C09J187/0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2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C09J7/381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J7/385Acrylic polym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2Transpar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05/00Adhesive articles, e.g. adhesive ta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B32B2457/202LCD, i.e.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B32B2457/208Touch scree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551/00Optical el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203/00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203/318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3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 C09J2301/31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parameters being the characterizing fea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33/00Presence of (meth)acrylic polym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用粘着片材(1)具备膜状的粘着层(2)和按照夹持粘着层(2)的方式层叠的一对基材层(3、4),粘着层(2)含有来自于(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的结构单元作为主成分,并且粘着层(2)的雾度为1.5%以下。

Description

图像显示装置用粘着片材、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显示装置用粘着片材、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提出了下述方法:将图像显示装置中的透明保护板或信息输入装置(例如触摸面板等)与图像显示单元的显示面之间的空隙、或者透明保护板与信息输入装置之间的空隙利用与空气相比折射率更接近于透明保护板、信息输入装置及图像显示单元显示面的透明材料置换,从而提高透射性、抑制图像显示装置的亮度及对比度的降低(例如专利文献1)。作为图像显示装置的例子,将液晶显示装置的略图例示于图24。内置有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由透明保护板(玻璃或塑料基板)D1、触摸面板D2、偏振片D3、液晶显示单元D4构成,为了防止液晶显示装置的开裂、缓和应力及冲击以及提高可见性,也有在透明保护板与触摸面板之间设置粘着层D5、进而在触摸面板与偏振片之间设置粘着层D6的情况。
然而,在信息输入装置及图像显示单元中,需要在其周边部分设置输入输出的配线,为了从透明保护板面侧看不到这些配线,一般来说在透明保护板的周边部分通过印刷等设置框状的如图25所示那样的装饰部D7(专利文献1的图1A中的19(框图案)等)。为了消除由这些装饰部所产生的高低差,作为贴合透明保护板的粘着剂,例如有使用膜状的粘着剂的情况,但为了没有空隙地将该高低差附近填埋,对膜状粘着剂要求优异的高低差填埋性。近年来,探讨了各种用于改善这种高低差填埋性的膜状粘着剂(例如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8349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163591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2/077806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根据本发明人们的研究结果可知,专利文献2及专利文献3所记载那样的膜状粘着剂D9在与具有高低差部D7的被粘着物D8贴合时,高低差部和非高低差部的部分上的表面平坦性差(图25中的Δt大)。表面平坦性差时,可以预见到与触摸面板等被粘着物贴合时粘着剂会发生变形,成为显示不均的原因,可见性降低。
另一方面,近年来静电电容式的触摸面板多被用于以手机为代表的便携型电子终端。静电电容式的触摸面板中,在触摸面板与指尖之间形成的电容器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在透明保护板与静电电容式的触摸面板之间形成粘着层,则由于通常粘着层的介电常数比空气大,因此触摸面板与指尖之间形成的电容器的静电电容增大,有可能对操作性造成影响。在图像显示装置等的透明保护板与静电电容式的触摸面板之间存在粘着层时,从静电电容式的触摸面板的工作性的观点出发,本发明人们的研究结果得知,如果是专利文献2及专利文献3记载的膜状的粘着剂,则介电常数大,设计上容易变得不利。
本发明鉴于上述事实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具备对形成于被粘着物上的高低差部的填埋性优异、并且表面平坦性也优异、介电常数为适当的值、且可见性也优异的粘着层的图像显示装置用粘着片材。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使用了该图像显示装置用粘着片材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图像显示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们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了,如果是具备由含有来自于(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的结构单元作为主成分的粘着性树脂组合物形成、且具有特定物性的粘着层的粘着片材,则可以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基于这样的见解而完成。
即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装置用粘着片材,其具备粘着层和按照夹持粘着层的方式层叠的一对基材层,粘着层含有来自于(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的结构单元作为主成分,并且粘着层的雾度为1.5%以下。
根据这样的图像显示装置用粘着片材(以下有时仅称为“粘着片材”),可以在不损伤粘着层的情况下容易地保管和搬运粘着片材。另外,通过粘着层以来自于(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的结构单元作为主成分,可以兼顾高低差填埋性和抑制与被粘着物贴合后静置时的粘着物的渗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装置用粘着片材,其具备粘着层、按照夹持粘着层的方式层叠的第1及第2基材层、以及进一步在第2基材层上层叠的载体层,第1基材层及载体层的外边缘与粘着层的外边缘相比更向外侧伸出,粘着层含有来自于(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的结构单元作为主成分,并且粘着层的雾度为1.5%以下。
根据这样的粘着片材,优选成为外层的第1基材层及载体层的外边缘与成为内层的粘着层的外边缘相比更向外侧伸出。由此,可以在保管和搬运粘着片材时可靠地保护粘着层的外边缘部。另外,在将粘着层粘贴于被粘着物时,通过抓住向外侧伸出的载体层的外边缘部,可以容易地将载体层从第2基材层上剥离。接着,通过抓住第1基材层的外边缘部,可以容易地剥离第1基材层。此时,由于在粘着层的单侧仅残留第2基材层,因此在将粘着层的一个面粘贴于被粘着物时,可以维持该第2基材层对粘着层的保护。之后,通过剥离第2基材层、将粘着层的另一面粘贴于其他的被粘着物,从而可以在一对被粘着物之间配置粘着层。
这些粘着片材中的粘着层的厚度优选为1.0×102μm~5.0×102μm。由此,耐冲击性和可见性变得优异。
另外,这些粘着片材中的粘着层的40℃~80℃下的tanδ优选为1.2~2。由此,高低差填埋性及表面平坦性变得更加优异。
进而,这些粘着片材中的粘着层优选:由含有(A)丙烯酸衍生物聚合物、(B)丙烯酸衍生物、(C)交联剂以及(D)光聚合引发剂的粘着性树脂组合物形成,所述(A)丙烯酸衍生物聚合物含有来自于(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的结构单元,并且所述(B)丙烯酸衍生物含有(甲基)丙烯酸硬脂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具备下述工序:介由上述粘着片材所具备的粘着层将被粘着物彼此贴合而获得层叠体的工序;将层叠体在40℃~80℃及0.3MPa~0.8MPa的条件下进行加热加压处理的工序;以及对层叠体从被粘着物中的任一方的一侧照射紫外线的工序。
通过使用本发明的粘着片材,可以使例如液晶显示单元等图像显示单元与触摸面板、这样的图像显示单元与透明保护板、触摸面板与透明保护板那样的图像显示单元与其他的图像显示装置所需的部件(光学部件等)彼此贴合。此外,本发明可以特别优选地用于被粘着物为透明保护板及触摸面板、或者透明保护板及图像显示单元的情况。同样地,通过使用本发明的粘着片材,还可以将图像显示装置的比图像显示单元更靠可见侧的部件彼此贴合。此时,即使例如可见侧的透明保护板沿着其外周边缘具有高低差部,粘着层也可以将高低差可靠地填埋,并且高低差部附件的表面平坦性也优异,因此不会使可见性降低。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具有含有图像显示单元、透明保护板和存在于图像显示单元与透明保护板之间的粘着层的层叠体,所述粘着层含有来自于(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的结构单元作为主成分,并且所述粘着层的雾度为1.5%以下。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具有含有图像显示单元、触摸面板、透明保护板和存在于触摸面板与透明保护板之间的粘着层的层叠体,所述粘着层含有来自于(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的结构单元作为主成分,并且所述粘着层的雾度为1.5%以下。上述粘着层由于高低差填埋性及表面平坦性优异,因此特别适于透明保护板具有高低差部的情况。
这样的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兼具优异的耐冲击性和可见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对形成于被粘着物上的高低差部的填埋性优异、并且表面平坦性也优异、介电常数为适当的值、且可见性也优异的图像显示装置用粘着片材。另外,本发明可以提供使用了这样的粘着片材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图像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粘着片材(3层品)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粘着片材(3层品)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3为母材膜的截面图。
图4为表示母材膜的剪切工序的截面图。
图5为表示母材膜的不要部分的除去工序的截面图。
图6为表示临时隔膜的除去工序的截面图。
图7为表示轻剥离隔膜的粘贴工序的截面图。
图8为表示图像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9为表示图像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10为表示轻剥离隔膜的剥离工序的截面图。
图11为表示粘着面对被粘着物的粘贴工序的截面图。
图12为表示重剥离隔膜的剥离工序的截面图。
图13为表示粘着面对被粘着物的粘贴工序的截面图。
图14为表示本发明的粘着片材(4层品)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15为表示本发明的粘着片材(4层品)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16为母材膜的截面图。
图17为表示母材膜的剪切工序的截面图。
图18为表示母材膜的不要部分的除去工序的截面图。
图19为表示母材膜的不要部分的除去工序的截面图。
图20为表示临时隔膜的除去工序的截面图。
图21为表示轻剥离隔膜的粘贴工序的截面图。
图22为表示载体膜的剥离工序的截面图。
图23为表示使用了广域动态粘弹性测定装置的样品测定方法的示意图。
图24为表示图像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25为表示使用了现有粘着片材时的表面平坦性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实施方式的任何限定。另外,对于在两实施方式中重复的记载,仅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进行说明,在第二实施方式的说明中适当将记载省略。另外,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酯”是指“丙烯酸酯”及与其相对应的“甲基丙烯酸酯”。同样,“(甲基)丙烯酸”是指“丙烯酸”及与其相对应的“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酰基”是指“丙烯酰基”及与其相对应的“甲基丙烯酰基”。
[第一实施方式]
<图像显示装置用粘着片材I>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用粘着片材具备粘着层和按照夹持粘着层的方式层叠的一对基材层。基材层的外边缘优选与粘着层的外边缘相比更向外侧伸出。
即,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粘着片材1(3层品)具备透明的膜状的粘着层2和夹持粘着层2的重剥离隔膜3(一个基材层)及轻剥离隔膜4(另一个基材层)。该粘着层2例如在便携终端用的触摸面板式显示器等图像显示装置中是配置于透明保护板与触摸面板之间、或者触摸面板与液晶显示单元之间的透明的膜。
粘着层2由含有来自于(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的结构单元作为主成分的粘着性树脂组合物形成。因此,除了粘着力以外,还发挥表面平坦性更优异、可以使介电常数为适当的值的效果。
粘着层2中,来自于(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的结构单元可以源于构成粘着性树脂组合物的聚合物成分,也可以源于单体成分。即可以通过使该聚合物成分中含有来自于(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的骨架来对粘着性树脂组合物赋予该结构单元,也可以通过使单体成分中含有(甲基)丙烯酸硬脂酯来赋予该结构单元。其中,该结构单元源于聚合物成分和单体成分这两者从提高粘着层2的透明性的观点出发是优选的。
来自于(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的结构单元是粘着层2的主成分。本发明中主成分是指构成粘着层2的成分中最多的成分。
来自于(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从表面平坦性及低介电常数化的观点出发,相对于总质量优选为5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6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质量%以上。从同样的观点出发,该含量优选为9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9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5质量%以下。
粘着层2优选具有下述那样的物性。即粘着层2由于是用于图像显示装置,因此雾度需要为1.5%以下。从可见性的观点出发,雾度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0.8%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5%以下。雾度的下限值优选接近于0%,但通常比0%大,从实用的观点出发为0.1%以上。
雾度依赖于后述的(A)成分、(B)成分、及(C)成分间的相容性。如果(A)成分、(B)成分、及(C)成分间的相容性良好,则可以降低雾度。作为使雾度为1.5%以下的方法,例如可以举出以下的方法。
1)在作为后述的(A)成分的主成分、在结构单元中含有(甲基)丙烯酸硬脂酯时,作为(B)成分,不选择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含烷撑二醇链的(甲基)丙烯酸酯等具有极性基团的化合物,或者即使选择也减少它们的含量。
2)在作为后述的(A)成分的主成分、在结构单元中含有(甲基)丙烯酸硬脂酯、作为(C)成分使用高分子量成分(重均分子量为2.0×103以上)时,(C)成分选择主要含有碳数为9~18的烷基或者亚烷基的物质。
3)在作为后述的(A)成分的主成分、在结构单元中含有(甲基)丙烯酸硬脂酯时,作为(C)成分,选择低分子量成分(重均分子量小于2.0×103)。
雾度是表示浊度的值(%),其是由用灯照射而透过试样中的光的总透射率T、和在试样中扩散而散射的光的透射率D、按照(D/T)×100求出的。这是由JIS K 7136规定的,利用市售的浊度计、例如日本电色工业株式会社制NDH-5000可以容易地测定。
另外,粘着层2从提高高低差填埋性及表面平坦性的观点出发,40℃~80℃下的tanδ优选为1.2以上、更优选为1.3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4以上。另一方面,从使膜形成性变得良好的观点出发,粘着层2的40℃~80℃下的tanδ优选为2以下、更优选为1.9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8以下。
这里,tanδ是指损耗弹性模量除以剪切贮藏弹性模量而得到的值,损耗弹性模量、剪切贮藏弹性模量是利用广域动态粘弹性测定装置测定的值。玻璃化转变温度(Tg)、损耗弹性模量及剪切贮藏弹性模量具体地是用以下的方法测定的值。
(玻璃化转变温度、损耗弹性模量及剪切贮藏弹性模量的测定)
玻璃化转变温度、损耗弹性模量及剪切贮藏弹性模量可以如下测定:制作厚度为0.5mm、宽为10mm、长为10mm的粘着层,使用广域动态粘弹性测定装置(Rheometric Scientific制,Solids Analyzer RSA-II)在条件“分享夹心模式(share sandwich mode)、频率为1.0Hz、测定温度范围为-20~100℃、升温速度为5℃/分钟”下进行测定。
粘着层2的25℃下的剪切贮藏弹性模量优选为5.0×104Pa以上、更优选为8.0×104Pa以上。另外,粘着层2的25℃下的剪切贮藏弹性模量优选为5.0×105Pa以下、更优选为3.5×105Pa以下。通过使25℃下的剪切贮藏弹性模量在该范围内,可以进一步提高高低差填埋性及渗出性。
另外,粘着层2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0℃以上、更优选为1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以上。玻璃化转变温度为0℃以上时,能够进一步抑制渗出性,并且当对后述的轻剥离隔膜4进行剥离时,有因变得易于良好地剥离而良好地保持膜形成性的倾向。另一方面,粘着层2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50℃以下、更优选为45℃以下。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0℃以下时,具有能够提高粘着性及高低差填埋性的倾向。另外,本申请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是在上述测定温度范围内tanδ显示峰值的温度。但是,当在该温度范围内观测到2个以上的tanδ峰时,将tanδ的值显示最大值的温度作为玻璃化转变温度。
粘着层2的厚度由于可根据使用用途及方法进行适当调整,因此并无特别限定,优选为1.0×102μm以上、更优选为1.2×102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3×102μm以上。另外,优选为5.0×102μm以下、更优选为3.5×102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102μm以下。以该范围进行使用时,作为用于在显示器上贴合光学部件的透明的粘着片材,会发挥特别优异的效果。
另外,在将粘着层2用于触摸面板与透明保护板之间时,粘着层的室温(25℃)的100kHz下的介电常数从确保触摸面板的响应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2以上。另一方面,从降低响应性变得过高而发生误操作的可能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4以下、更优选为3.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2以下。
另外,粘着层2例如如下形成:在重剥离隔膜3上以任意的厚度涂覆含有上述(甲基)丙烯酸硬脂酯成分及根据需要添加的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成分的粘着性树脂组合物,对其照射活性能量射线使其固化后,剪切成所需的大小,从而形成。作为活性能量射线的光源,优选在波长400nm以下具有发光分布的光源,例如可以使用低压汞灯、中压汞灯、高压汞灯、超高压汞灯、化学灯、不可见光灯、金属卤化物灯及微波激发汞灯。另外,照射能量并无特别限定,优选为1.6×102mJ/cm2以上、更优选为1.8×102mJ/cm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102mJ/cm2以上。另外,优选为6.5×102mJ/cm2以下、更优选为6.0×102mJ/c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102mJ/cm2以下。
粘着性树脂组合物优选含有(A)丙烯酸衍生物聚合物、(B)丙烯酸衍生物、(C)交联剂及(D)光聚合引发剂。
以下对粘着性树脂组合物进行说明。
[(A)成分:(A)丙烯酸衍生物聚合物]
(A)丙烯酸衍生物聚合物是指将分子内具有1个(甲基)丙烯酰基的单体的1种进行聚合或组合2种以上进行共聚而成的产物。此外,在不损害本实施方式效果的范围内,(A)成分还可以是使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或不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聚合性化合物(丙烯腈、苯乙烯、醋酸乙烯酯、乙烯、丙烯等分子内具有1个聚合性不饱和键的化合物、二乙烯基苯等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聚合性不饱和键的化合物)与(甲基)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进行共聚而成的产物。
作为形成(A)成分的分子内具有1个(甲基)丙烯酰基的单体,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基吗啉;(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正月桂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等烷基的碳数为1~18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等具有芳香环的(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基酯等具有脂环式基团的(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N,N-二甲基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异丙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基乙基(甲基)丙烯酰胺等(甲基)丙烯酰胺衍生物;2-(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氧基)乙基异氰酸酯、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酸酯等具有异氰酸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含烷撑二醇链的(甲基)丙烯酸酯等。
(A)成分优选含有(甲基)丙烯酸硬脂酯作为单体成分。(A)成分为共聚物时,(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的含有比例相对于共聚物总质量优选为5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6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质量%以上。另外,优选为98质量%以下、更优选为9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90质量%以下。(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的含有比例为这样的范围时,粘着层与透明保护板(玻璃基板、塑料基板等)的密合性及表面平坦性进一步提高,并且可以进一步降低介电常数。这种共聚物一般可以通过以相同于上述含有比例的比例配合各单体并使其共聚来获得。另外,聚合率更优选实质上接近100%。
作为(甲基)丙烯酸硬脂酯,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正硬脂酯(也称为(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异硬脂酯等,其中更优选(甲基)丙烯酸异硬脂酯。(甲基)丙烯酸异硬脂酯中的异硬脂基的支链数多者是特别优选的。这些(甲基)丙烯酸硬脂酯还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作为与(甲基)丙烯酸硬脂酯共聚的其它单体,并非限定于上述记载的物质,但优选具有羟基、吗啉基、氨基、羧基、氰基、羰基、硝基、烷撑二醇来源的基团等极性基团的单体。通过具有这些极性基团的(甲基)丙烯酸酯,粘着层与透明保护板的粘着性提高,高温高湿条件下的可靠性也提高。
特别是,优选将(甲基)丙烯酸硬脂酯与下述式(x)所示的含烷撑二醇链的(甲基)丙烯酸酯并用。
CH2=CXCOO(CpH2pO)qR  (x)
式(x)中,X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表示氢原子或碳数为1~10的烷基,p表示2~4的整数,q表示1~10的整数。
作为式(x)所示的含烷撑二醇链的(甲基)丙烯酸酯,可举出(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1-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1-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1-羟基丁酯等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六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等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二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八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等聚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二丁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三丁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等聚丁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三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四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六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八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九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等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七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四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丁氧基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丁氧基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等烷氧基聚烷撑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等。其中,优选(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1-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1-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1-羟基丁酯,更优选(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进一步优选(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另外,这些含烷撑二醇链的(甲基)丙烯酸酯还可组合使用2种以上。
(A)成分的重均分子量是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使用标准聚苯乙烯的标准曲线换算得到的值,优选为1.5×104以上、更优选为2.0×104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5×104以上。该成分的重均分子量为1.5×104以上以上时,可以获得具有对透明保护板等更难以发生剥落的粘着力的粘着层。另一方面,该成分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3.0×105以下、更优选为2.0×10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105以下。该成分的重均分子量为3.0×105以下时,粘着性树脂组合物的粘度不会变得过高、制成片状粘着层时的加工性变得更为良好。
作为(A)成分的聚合方法,可以使用溶液聚合、乳液聚合、悬浮聚合、本体聚合等已知的聚合方法。
作为聚合(A)成分时的聚合引发剂,可以使用通过热产生自由基的化合物。具体地说,可举出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月桂酰、叔丁基过氧-2-乙基己酸酯等有机过氧化物;2,2’-偶氮双异丁腈、2,2’-偶氮双(2-甲基丁腈)等偶氮系化合物等。
(A)成分的含量相对于粘着性树脂组合物的总质量优选为3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4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5质量%以上。另外,该成分的含量相对于粘着性树脂组合物的总质量优选为9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8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0质量%以下。(A)成分的含量为该范围时,粘着性树脂组合物的粘度落入制作粘着层时的适当粘度范围,加工性变得更为良好。另外,所得粘着层对玻璃基板、塑料基板等透明保护板的粘着性及表面平坦性变得更加良好。
[(B)成分:丙烯酸衍生物]
(B)丙烯酸衍生物为分子内具有1个(甲基)丙烯酰基的(甲基)丙烯酸系衍生物单体,可举出与作为形成(A)成分的、分子内具有1个(甲基)丙烯酰基的单体所例示出的化合物相同的物质。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从粘着性、透明性、高低差填埋性及渗出性的观点出发,(B)成分优选含有(甲基)丙烯酸硬脂酯,从表面平坦性及低介电常数化的观点出发,更优选(甲基)丙烯酸异硬脂酯。另外,从粘着性、透明性及高温高湿条件下的可靠性的观点出发,(B)成分进一步优选含有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上述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中特别优选(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
(B)成分的含量相对于粘着性树脂组合物的总质量优选为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5质量%以上。另外,该成分的含量相对于粘着性树脂组合物的总质量优选为6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5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45质量%以下。(B)成分的含量为该范围时,粘着性树脂组合物的粘度落入制作粘着层时的适当粘度范围,加工性变得更为良好。另外,所得粘着片材的粘着性及透明性也变得更加优异。而且,所得粘着层的高低差填埋性也变得更加优异。
作为(B)成分使用(甲基)丙烯酸硬脂酯时,(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的含量从能够平衡性良好地提高粘着性、透明性、高低差填埋性及表面平坦性的观点出发,相对于粘着性树脂组合物的总质量优选为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5质量%以上。从同样的观点出发,作为(B)成分使用(甲基)丙烯酸硬脂酯时,其含量优选为6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5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45质量%以下。
作为(B)成分使用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时,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含量从可以进一步提高粘着性、且可以进一步减小雾度的观点出发,相对于粘着性树脂组合物的总质量优选为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2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质量%以上。从同样的观点出发,作为(B)成分使用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时,其含量优选为1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质量%以下。
[(C)成分:(C)交联剂]
(C)成分是具有2官能以上的(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作为(C)成分的具体例,优选地可示出下述式(c)~(e)所示的化合物、具有氨基甲酸酯键的氨基甲酸酯二(甲基)丙烯酸酯、侧链(甲基)丙烯酸改性(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其中,式(c)、(d)及(e)中,s表示1~20的整数。
使用上述式(c)所示的化合物时,从可以进一步降低雾度的观点出发,s优选为6以上、更优选为9以上。从同样的观点出发,使用上述式(c)所示的化合物时,s优选为18以下。另外,使用上述式(d)及式(e)所示的化合物时,从可以进一步降低雾度的观点出发,s优选为1以上。从同样的观点出发,使用上述式(d)及式(e)所示的化合物时,s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8以下。
上述具有氨基甲酸酯键的氨基甲酸酯二(甲基)丙烯酸酯是使用碳数为2~4的聚烷撑二醇合成的重均分子量为1.0×103以上的化合物时,具有与(甲基)丙烯酸硬脂酯及以(甲基)丙烯酸硬脂酯作为主成分的共聚物的相容性变差的倾向。由于这种倾向,为了使雾度为1.5%以下,优选实质上不含有使用碳数为2~4的聚烷撑二醇合成的具有氨基甲酸酯键的氨基甲酸酯二(甲基)丙烯酸酯、或者减少其含量而与其它的(C)成分并用。
上述侧链(甲基)丙烯酸改性(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只要是将侧链用(甲基)丙烯酰基改性了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即可,从高低差填埋性及表面平坦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具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及下述通式(2)所示的结构单元,从雾度、高低差填埋性及表面平坦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下述通式(1)中的R1是碳数为9~18的烷基。从这样观点出发,侧链(甲基)丙烯酸改性(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更优选改性前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为(A)成分。通过将(A)成分的侧链进行(甲基)丙烯酸改性而制成(C)成分,(A)成分与(C)成分的相容性更加优异,因此可以获得雾度小、且表面平坦性也更优异的粘着片材。
作为将侧链进行(甲基)丙烯酸改性的方法,有对(A)成分在聚合物的主链中具有例如下述通式(3)所示的具有羟基的结构单元、或者具有羧基的结构单元的情况下、加成下述通式(4)所示的(甲基)丙烯酸2-异氰酸酯乙酯等具有异氰酸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方法。另外,作为其他的方法,例如可举出使聚合物的主链中具有下述通式(5)所示那样的具有缩水甘油基的结构单元、对其加成(甲基)丙烯酸的方法。进而,还可以举出通过使用了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等的接枝聚合来形成(甲基)丙烯酸侧链的方法,更优选对下述通式(3)所示那样的羟基加成(甲基)丙烯酸2-异氰酸酯乙酯等具有异氰酸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方法、或者对下述通式(5)所示那样的缩水甘油基加成(甲基)丙烯酸的方法。
在对下述通式(3)所示那样的羟基加成具有异氰酸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时,优选按照相对于羟基1当量、具有异氰酸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达到0.01当量以上且0.9当量以下的方式进行加成。同样地,在对下述通式(5)所示那样的缩水甘油基加成(甲基)丙烯酸时,优选按照相对于缩水甘油基1当量、(甲基)丙烯酸达到0.01当量以上且0.9当量以下的方式进行加成。
根据这些方法,可以获得侧链的(甲基)丙烯酰基通过氨基甲酸酯键或酯键与主链键合而成的结构。具有这些结构从高低差填埋性的观点来看是优选的。
(式中,R表示氢或甲基,R1表示碳数为4~18的烷基,X表示-CH2CH2-、-(CH2CH2O)pCH2CH2-{p为1~500的整数}、-R2-OCONH-R3-或者-R4-CH(OH)CH2-,R2、R3及R4各自独立地表示碳数为1~10的亚烷基。)
R1从表面平坦性及可以进一步降低雾度的观点出发,优选碳数为9以上、更优选为12以上。从同样的观点出发,优选碳数为18以下的烷基。这里,烷基可以是直链状烷基、支链状烷基或者脂环式烷基,亚烷基可以是从上述烷基再除去1个氢原子所形成的基团。
(式中,R表示氢或甲基,R2表示碳数为1~10的亚烷基。)
(式中,R表示氢或甲基,R3表示碳数为1~10的亚烷基。)
(式中,R表示氢或甲基,R4表示碳数为1~10的亚烷基。)
接着,作为(C)成分使用侧链(甲基)丙烯酸改性(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时,(C)成分的最适含量根据侧链的改性比例而变化,如果含量过多,则粘着力降低、容易发生产生剥离、容易混入气泡等问题,而如果过少,则具有保持力降低、可靠性降低的倾向。
(C)成分从可以进一步抑制高温或者高温高湿下的气泡及剥离发生的观点出发,优选为3.0×102以上、更优选为5.0×102以上。从同样的观点出发,该成分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1.0×105以下。
另外,作为(C)成分使用侧链(甲基)丙烯酸改性(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时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与(A)成分为同等程度,但由于进行侧链改性,因此重均分子量即使低也可以使用。具体来说,优选为1.0×104以上、更优选为1.5×104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104以上、特别优选为2.5×104。另外,优选为3.0×105以下、更优选为1.0×10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0×104以下、特别优选为7.0×104以下。
(C)成分的含量相对于粘着性树脂组合物的总质量优选为15质量%以下。该含量为15质量%以下时,交联密度不会变得过高,因此可以获得具有更充分的粘着性且弹性高、没有脆性的粘着层。另外,从可以进一步提高高低差填埋性的观点出发,(C)成分的含量更优选为1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质量%以下。
对(C)成分的含量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定,从使膜形成性更加良好的观点出发,优选为0.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质量%以上。
[(D)成分:(D)光聚合引发剂]
(D)成分是在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下促进固化反应的成分。这里,活性能量射线是指紫外线、电子束、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
(D)成分并无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二苯甲酮系、蒽醌系、苯甲酰系、锍盐、重氮鎓盐、鎓盐等公知的材料。
具体地可举出二苯甲酮、N,N,N’,N’-四甲基-4,4’-二氨基二苯甲酮(米氏酮)、N,N-四乙基-4,4’-二氨基二苯甲酮、4-甲氧基-4,4’-二甲基氨基二苯甲酮、α-羟基异丁基苯酮、2-乙基蒽醌、叔丁基蒽醌、1,4-二甲基蒽醌、1-氯蒽醌、2,3-二氯蒽醌、3-氯-2-甲基蒽醌、1,2-苯并蒽醌、2-苯基蒽醌、1,4-萘蒽、9,10-菲醌、噻吨酮、2-氯噻吨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2,2-二乙氧基乙酰苯等芳香族酮化合物;苯偶姻、甲基苯偶姻、乙基苯偶姻等苯偶姻化合物;苯偶姻甲基醚、苯偶姻乙基醚、苯偶姻异丁基醚、苯偶姻苯基醚等苯偶姻醚化合物;苯偶酰、苄基二甲基缩酮等苯偶酰化合物;β-(吖啶-9-基)(甲基)丙烯酸酯等酯化合物;9-苯基吖啶、9-吡啶基吖啶、1,7-二吖啶基庚烷等吖啶化合物;2-(邻氯苯基)-4,5-二苯基咪唑二聚物、2-(邻氯苯基)-4,5-二(间甲氧基苯基)咪唑二聚物、2-(邻氟苯基)-4,5-二苯基咪唑二聚物、2-(邻甲氧基苯基)-4,5-二苯基咪唑二聚物、2-(对甲氧基苯基)-4,5-二苯基咪唑二聚物、2,4-二(对甲氧基苯基)5-苯基咪唑二聚物、2-(2,4-二甲氧基苯基)-4,5-二苯基咪唑二聚物、2-(对甲基巯基苯基)-4,5-二苯基咪唑二聚物等2,4,5-三芳基咪唑二聚物;2-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基苯基)-1-丁酮;2-甲基-1-[4-(甲基硫代)苯基]-2-吗啉基-1-丙烷;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低聚(2-羟基-2-甲基-1-(4-(1-甲基乙烯基)苯基)丙酮)等。这些化合物也可组合使用多个。
特别从雾度降低的观点出发,优选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1-[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甲基-1-丙烷-1-酮等α-羟基烷基苯酮系化合物;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2,4,4-三甲基-戊基氧化膦、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等酰基氧化膦系化合物;低聚(2-羟基-2-甲基-1-(4-(1-甲基乙烯基)苯基)丙酮)。
另外,特别是为了制作厚的片材(粘着层),(D)成分优选含有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2,4,4-三甲基-戊基氧化膦、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等酰基氧化膦系化合物。
本实施方式的(D)成分的含量从实用性的观点出发,相对于粘着性树脂组合物的总质量优选为0.0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1质量%以上。另外,优选为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3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5质量%以下。通过使(D)成分的含量为5质量%以下,可获得透光率高、而且色调也不会发黄、且高低差填埋性也更为优异的粘着层。
[其他添加剂]
粘着性树脂组合物中还可根据需要含有与上述的(A)、(B)、(C)、及(D)成分不同的各种添加剂。作为可含有的各种添加剂,例如可举出以提高粘着性树脂组合物的保存稳定性为目的进行添加的对甲氧基苯酚等阻聚剂、以提高使粘着性树脂组合物光固化所获得的粘着层的耐热性为目的进行添加的三苯基膦等抗氧化剂、以提高粘着性树脂组合物对紫外线等光的耐受性为目的进行添加的HALS(Hindered Amine Light Stabilizer,受阻胺光稳定化剂)等光稳定化剂、为了提高粘着性树脂组合物对玻璃等的密合性而进行添加的硅烷偶联剂等。
另外,在获得图像显示装置用粘着片材时,粘着层成为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等聚合物膜的基材(重剥离隔膜3)和同材料的覆膜(轻剥离隔膜4)夹持的构成。此时,为了控制粘着层与这些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等基材及覆膜的剥离性,可以使粘着性树脂组合物中含有聚二甲基硅氧烷系、氟系等表面活性剂。
这些添加剂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使用多个添加剂。此外,这些其他添加剂的含量通常与上述的(A)、(B)、(C)及(D)的合计含量相比为少量,一般来说,相对于粘着性树脂组合物的总质量为0.01~5质量%左右。
另外,粘着层的对可见光区域(波长:380~780nm)的光线的透光率优选为80%以上、更优选为9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5%以上。
作为重剥离隔膜3,例如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聚乙烯、聚酯等聚合物膜,其中更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以下也有时称作“PET膜”)。重剥离隔膜3的厚度从操作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50μm以上、更优选为60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μm以上。从同样的观点出发,重剥离隔膜3的厚度优选为2.0×102μm以下、更优选为1.5×102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3×102μm以下。重剥离隔膜3的平面形状优选比粘着层2的平面形状大、重剥离隔膜3的外边缘比粘着层2的外边缘更向外侧伸出。重剥离隔膜3的外边缘比粘着层2的外边缘更向外侧伸出的伸出量从处理容易性、剥离容易性、可进一步减少尘埃等的附着的观点出发,优选为2mm以上、更优选为4mm以上。从同样的观点出发,重剥离隔膜3的外边缘比粘着层2的外边缘更向外侧伸出的伸出量优选为20mm以下、更优选为10mm以下。粘着层2及重剥离隔膜3的平面形状为大致长方形等大致矩形状时,重剥离隔膜3的外边缘比粘着层2的外边缘更向外侧伸出的伸出量从上述的观点出发优选至少在一个边中为2mm以上、更优选至少在一个边中为4mm以上、进一步优选在所有边中为2mm以上、特别优选在所有边中为4mm以上。从同样的观点出发,优选至少在一个边中为20mm以下、更优选至少在一个边中为10mm以下、进一步优选在所有边中为20mm以下、特别优选在所有边中为10mm以下。
作为轻剥离隔膜4,例如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聚乙烯、聚酯等聚合物膜,其中更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轻剥离隔膜4的厚度从操作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25μm以上、更优选为30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0μm以上。从同样的观点出发,轻剥离隔膜4的厚度优选为1.5×102μm以下、更优选为1.0×102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5μm以下。轻剥离隔膜4的平面形状优选比粘着层2的平面形状大、轻剥离隔膜4的外边缘比粘着层2的外边缘更向外侧伸出。轻剥离隔膜4的外边缘比粘着层2的外边缘更向外侧伸出的伸出量从处理容易性、剥离容易性、可进一步减少尘埃等的附着的观点出发,优选为2mm以上、更优选为4mm以上。从同样的观点出发,轻剥离隔膜4的外边缘比粘着层2的外边缘更向外侧伸出的伸出量优选为20mm以下、更优选为10mm以下。粘着层2及轻剥离隔膜4的平面形状为大致长方形等大致矩形状时,从上述观点出发,轻剥离隔膜4的外边缘比粘着层2的外边缘更向外侧伸出的伸出量优选至少在一个边中为2mm以上、更优选至少在一个边中为4mm以上、进一步优选在所有边中为2mm以上、特别优选在所有边中为4mm以上。从同样的观点出发,优选至少在一个边中为20mm以下、更优选至少在一个边中为10mm以下、进一步优选在所有边中为20mm以下、特别优选在所有边中为10mm以下。
轻剥离隔膜4与粘着层2之间的剥离强度优选比重剥离隔膜3与粘着层2之间的剥离强度更低。由此,重剥离隔膜3相比较于轻剥离隔膜4、更难从粘着层2上剥离。另外,如后所述,由于是使刀片B朝向重剥离隔膜3侧通至粘着层2,因此粘着层2的外边缘部被挤压至重剥离隔膜3。由此,重剥离隔膜3相比较于轻剥离隔膜4、更难从粘着层2上剥离,可以在重剥离隔膜3发生剥离之前将轻剥离隔膜4剥离。因此,能够单侧地将隔膜3、4分别地剥离,能够单侧地确实地进行将隔膜3、4剥离后将粘着层2粘贴在分别的被粘着物上的操作。此外,重剥离隔膜3与粘着层2、及轻剥离隔膜4与粘着层2的剥离强度例如可通过实施重剥离隔膜3、轻剥离隔膜4的表面处理等进行调整。作为表面处理方法,例如可举出利用有机硅系化合物或氟系化合物进行脱模处理。
<图像显示装置用粘着片材的制造方法I>
以上说明的粘着片材1(3层品)如下制造。首先,准备如图3所示在重剥离隔膜3上形成有粘着层2、在粘着层2上形成有临时隔膜6的母材膜10。临时隔膜6例如是由与轻剥离隔膜4相同的材料构成的层。
接着,如图4所示,利用具备刀片B的冲裁装置(未图示)将临时隔膜6及粘着层2剪切成所需的形状。冲裁装置可以是曲柄式的冲裁装置,也可以是往复式的冲裁装置,还可以是旋转式的冲裁装置。另外,上述剪切还可以使用激光刀具。从各基材的剥离性的观点出发,优选旋转式的冲裁装置。该工序中,优选以到达重剥离隔膜3的深度使刀片B通至临时隔膜6及粘着层2中来对临时隔膜6及粘着层2进行剪切。由此,在重剥离隔膜3中形成切口部3c,重剥离隔膜3自粘着层2的剥离变得容易。
接着,如图5所示将临时隔膜6及粘着层2的外侧部分除去,如图6所示将临时隔膜6从粘着层2上剥离,如图7所示将轻剥离隔膜4粘贴在粘着层2上。通过以上的工序完成粘着片材1(3层品)。
<图像显示装置>
接着,对使用粘着片材1制作的图像显示装置进行说明。粘着片材1所具备的粘着层2可以适用于各种图像显示装置。作为图像显示装置,可举出等离子体显示器(PDP)、液晶显示器(LCD)、阴极射线管(CRT)、场致发射显示器(FED)、有机EL显示器(OELD)、3D显示器、电子纸(EP)等。本实施方式的粘着层2还可为了组合粘贴图像显示装置的防反射层、防污层、色素层、硬涂层等具有功能性的功能层、透明保护板等而使用。
防反射层只要是具有可见光反射率达到5%以下的防反射性的层即可,可以使用对透明的塑料膜等透明基材用已知的防反射方法进行了处理的层。
防污层是用于使表面难以带有污垢的层,可以使用为了降低表面张力而使用氟系树脂或有机硅系树脂等构成的已知的层。
色素层是为了提高颜色纯度而使用的层,在自液晶显示单元等图像显示单元发出的光的颜色纯度低时、为了减少不需要的光而进行使用。通过将吸收不需要的部分的光的色素溶解在树脂中、制膜或层叠在聚乙烯膜、聚酯膜等基材膜上来获得。
硬涂层为了提高表面硬度而使用。作为硬涂层,例如可以使用将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等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等制膜或层叠在聚乙烯膜等基材膜上的层。同样,为了提高表面硬度,也可以使用将硬涂层制膜或层叠在玻璃、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等透明保护板上的层。
粘着层2可以层叠在偏振片上进行使用。此时,可以层叠在偏振片的可见面侧,也可层叠在其相反侧。
在偏振片的可见面侧进行使用时,还可在粘着层2的更靠可见面侧上层叠防反射层、防污层及硬涂层,当在偏振片与液晶单元之间进行使用时,可以在偏振片的可见面侧层叠具有功能性的层。
制成这种层叠体时,粘着层2可以使用辊层压机、真空贴合机或单张贴合机进行层叠。
粘着层2优选配置在图像显示装置的图像显示单元与可见侧最前面的透明保护板之间的可见侧的适当位置上。具体地说,优选应用在图像显示单元与透明保护板之间。
另外,在图像显示单元中组合有触摸面板的图像显示装置中,优选本实施方式的粘着层2应用在触摸面板与图像显示单元之间及/或触摸面板与透明保护板之间,但如果在图像显示装置的构成上来说可以适用本实施方式的粘着层2,则并非限定于上述记载的位置。
以下作为例子,使用图8及9详细地说明作为图像显示装置之一的液晶显示装置。
图8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侧面截面图。图8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由依次层叠背灯系统50、偏振片22、液晶显示单元12及偏振片20而成的图像显示单元7;设置在成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可见侧的偏振片20的上表面上的透明树脂层32;以及设置在其表面上的透明保护板(保护面板)40构成。设置在透明保护板40的表面上的高低差60被透明树脂层32填埋。另外,透明树脂层32基本上相当于本实施方式的粘着层。高低差60的厚度随液晶显示装置的大小等而不同,当厚度为40μm~1.0×102μm时,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粘着层是特别有用的。
图9是示意地表示作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搭载有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侧面截面图。图9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由依次层叠背灯系统50、偏振片22、液晶显示单元12及偏振片20而成的图像显示单元7;设置在成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可见侧的偏振片20的上表面上的透明树脂层32;设置在透明树脂层32的上表面上的触摸面板30;设置在触摸面板30的上表面上的透明树脂层31;以及设置在其表面上的透明保护板40构成。设置在透明保护板40的表面上的高低差60被透明树脂层31填埋。另外,透明树脂层31及透明树脂层32基本上相当于本实施方式的粘着层。
另外,图9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图像显示单元7与触摸面板30之间、以及触摸面板30与具有高低差60的透明保护板40之间这两方之间都存在透明树脂层,但透明树脂层只要存在于这些中的至少一方即可,特别是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粘着层2时,优选介于触摸面板30与具有高低差60的透明保护板40之间。另外,当触摸面板成为On-Cell型时,将触摸面板和液晶显示单元一体化。作为其具体例子,可举出图8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单元12被替换为On-Cell的装置。
另外,近年来被称为In-Cell型触摸面板的组装有触摸面板功能的液晶显示单元的开发正在进行。具备这样液晶显示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由透明保护板、偏振片、及液晶显示单元(带有触摸面板功能的液晶显示单元)构成,本发明的本实施方式的粘着层2也可以优选用于采用这种In-Cell型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根据图8及图9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由于具备本实施方式的粘着层作为透明树脂层31或32,因此可获得具有耐冲击性、没有重影、清晰且对比度高的图像。
液晶显示单元12可以使用由本技术领域中周知的液晶材料构成的单元。另外,根据液晶材料的控制方法分类为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方式、STN(Super-twisted nematic,超扭曲向列)方式、VA(VerticalAlignment,垂直取向)方式、IPS(In-Place-Switching,面内切换)方式等,本发明中可以是使用任一种控制方法的液晶显示单元。
作为偏振片20及22,可以使用本技术领域中通常的偏振片。这些偏振片的表面也可实施防反射、防污、硬涂等处理。这种表面处理可对偏振片的单面或其双面实施。
作为触摸面板30,有通过手指或物体触到表面的压力而使电极发生接触的电阻膜方式、感知手指或物体触到表面时的静电电容的变化的静电电容方式、电磁感应方式等,本发明的粘着层2特别适合用于采用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上述触摸面板30可以使用本技术领域中通常使用的面板,作为上述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可以举出例如具有在基板上形成有透明电极的结构的面板。作为上述基板,例如可以举出玻璃基板、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环烯烃聚合物膜等。另外,作为透明电极,例如可以举出ITO(氧化铟锡)等金属氧化物。上述基板的厚度为20μm~1.0×103μm左右。另外,上述透明电极的厚度为10nm~5.0×102nm左右。
透明树脂层31或32例如可以以0.02~3mm左右的厚度形成。特别是,就本实施方式的粘着层2而言,通过制成厚的膜,可以发挥更为优异的效果,在形成1.0×102μm以上且5.0×102μm以下的透明树脂层31或32时可以优选地使用。
作为透明保护板40,可以使用一般的光学用透明基板。作为其具体例子,可举出玻璃基板、石英板等无机物的板;丙烯酸树脂基板、聚碳酸酯板、环烯烃聚合物板等塑料基板;厚的聚酯片材等树脂片材等。当需要高的表面硬度时,优选玻璃基板、丙烯酸树脂基板,更优选玻璃基板。对这些透明保护板的表面还可实施防反射、防污、硬涂等处理。这种表面处理可对透明保护板的单面或双面实施。透明保护板还可组合使用多张。
背灯系统50代表性地由反射板等反射手段和灯等照明手段构成。
<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I>
粘着片材1(3层品)在图像显示装置的组装等中如下使用。首先,如图10所示,将轻剥离隔膜4从粘着片材1(3层品)上剥离,使粘着层2的粘接面2b露出。接着,如图11所示,将粘着层2的粘接面2b粘贴在被粘着物A1上,利用轧辊R等进行按压。此时,设置于被粘着物A1的表面上的高低差60被粘着层2填埋。被粘着物A1例如是图像显示单元、透明保护板或触摸面板。接着,如图12所示,将重剥离隔膜3从粘着层2上剥离,使粘着层2的粘接面2c露出。接着,如图13所示,将粘着层2的粘接面2c粘贴在被粘着物A2上,进行加热加压处理(高压釜处理)。被粘着物A2例如是图像显示单元、透明保护板或触摸面板。如此,可介由粘着层2将被粘着物彼此贴合。另外,此时的加热加压处理条件是温度为40℃以上且80℃以下、压力为0.3MPa以上且0.8MPa以下,当被粘着物表面的高低差为30μm~1.0×102μm时,从能够进一步除去高低差附近的气泡的观点出发,优选温度为50℃以上且70℃以下、压力为0.4MPa以上且0.7MPa以下。另外,从上述的观点出发,处理时间优选为5分钟以上、更优选为10分钟以上。从同样的观点出发,优选为60分钟以下、更优选为50分钟以下。
另外,上述制造方法优选包含在进行高压釜处理之前或之后、从两被粘着物(例如透明保护板、触摸面板)中任一方的一侧对粘着层2照射紫外线的工序。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高温高湿下的可靠性(减少气泡的发生及抑制剥离)及粘着力。从能够进一步提高高温高湿下的可靠性的观点出发,优选自没有高低差部的被粘着物(例如触摸面板)侧照射紫外线。
紫外线的照射量并无特别限定,优选为5.0×102mJ/cm2~5.0×103mJ/cm2左右。此外,照射紫外线的工序从提高高温高湿下的可靠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在高压釜处理后进行。如此获得的结构体中,在采用玻璃基板(钠钙玻璃)或丙烯酸树脂基板作为被粘着物时,从抑制图像显示装置中的粘着层的剥离的观点出发,粘着层2与这些基板之间的剥离强度优选为5N/10mm以上、更优选为8N/10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N/10mm以上。从实用性的观点出发,粘着层2与上述基板之间的剥离強度优选为30N/10mm以下。另外,剥离强度可以通过使用拉伸试验机(株式会社Orientec制“TENSILON RTC-1210”)、进行180度剥离(以剥离速度300mm/分钟进行3秒、测定温度为25℃)来进行测定。
通过以上的工序,在被粘着物A1与被粘着物A2之间配置粘着层2。粘着层2特别优选配置在透明保护板与触摸面板之间、或者触摸面板与图像显示单元之间来进行使用。
上述图8的液晶显示装置可通过使上述本实施方式的粘着层2介于图像显示单元7与透明保护板40之间而获得层叠体来制造。即,图8所记载的图像显示装置中,可通过层压法将本实施方式的粘着层2层叠在偏振片20的上表面上。
上述图9的液晶显示装置可通过使上述本实施方式的粘着层2介于图像显示单元与触摸面板之间、或者触摸面板与透明保护板透明保护板之间而获得层叠体来制造。
[第二实施方式]
<图像显示装置用粘着片材II>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用粘着片材1(4层品)具备膜状的粘着层、按照夹持粘着层的方式层叠的第1及第2基材层、以及进一步在第2基材层上层叠的载体层,第1基材层及载体层的外边缘与粘着层的外边缘相比更向外侧伸出。
即,如图14及图1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粘着片材1(4层品)具备透明的膜状的粘着层2、按照夹持粘着层2的方式层叠的轻剥离隔膜4(第1基材层)及重剥离隔膜3(第2基材层)、以及进一步在重剥离隔膜3上层叠的载体膜5(载体层)。
载体膜5的外边缘5a与粘着层2的外边缘2a相比更向外侧伸出。由此,通过抓住向外侧伸出的载体膜5的外边缘部即可将载体膜5容易地从第2基材层上剥离。另外,载体膜5的外边缘5a优选与轻剥离隔膜4的外边缘4a相比更向外侧伸出。由此,由于载体膜5的外边缘部更容易抓住,因此可以更为容易地将载体膜5剥离。载体膜5的外边缘5a比轻剥离隔膜4的外边缘4a更向外侧伸出的伸出量从处理容易性、剥离容易性、可进一步减少尘埃等的附着的观点出发,优选为0.5mm以上、更优选为1mm以上。从同样的观点出发,载体膜5的外边缘5a比轻剥离隔膜4的外边缘4a更向外侧伸出的伸出量优选为10mm以下、更优选为5mm以下。载体膜5、粘着层2、重剥离隔膜3及轻剥离隔膜4的平面形状为大致长方形等大致矩形状时,从上述观点出发,载体膜5的外边缘5a比轻剥离隔膜4的外边缘4a更向外侧伸出的伸出量优选在至少1个边中为0.5mm以上、更优选在至少1个边中为1mm以上、进一步优选在所有边上为0.5mm以上、特别优选在所有边上为1mm以上。从同样的观点出发,载体膜5的外边缘5a比轻剥离隔膜4的外边缘4a更向外侧伸出的伸出量优选至少在一个边中为10mm以下、更优选至少在一个边中为5mm以下、进一步优选在所有边中为10mm以下、特别优选在所有边中为5mm以下。
重剥离隔膜3由于在直到其前一个的工序之前都被载体膜5保护,因此重剥离隔膜3的表面的伤痕减少。由此,可以容易地看到粘着层2的伤痕,可以在将产生了伤痕的粘着层2粘贴在被粘着物之前容易地排除。
载体膜5例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聚乙烯、聚酯等聚合物膜,其中优选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载体膜5的厚度从操作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5μm以上、更优选为20μm以上。从同样的观点出发,载体膜5的厚度优选为100μm以下、更优选为8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μm以下。
轻剥离隔膜4与粘着层2之间的剥离强度比重剥离隔膜3与粘着层2之间的剥离强度更低。载体膜5与重剥离隔膜3之间的剥离强度比重剥离隔膜3与粘着层2之间的剥离强度更低。这里,更优选载体膜5与重剥离隔膜3之间的剥离强度比轻剥离隔膜4与粘着层2之间的剥离强度更低,但即便高,也不会损害本申请的效果。
载体膜5与重剥离隔膜3的剥离强度例如通过形成于载体膜5及重剥离隔膜3之间的粘接剂层的种类及粘接剂的厚度来进行调整。作为形成于载体膜5及重剥离隔膜3之间的粘接剂的种类,例如可举出丙烯酸系粘接剂。形成于载体膜5及重剥离隔膜3之间的粘接剂层的厚度优选为0.1μm以上。另外,优选为10μm以下、更优选为5μm以下。
如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粘着片材1(4层品),可以在保护粘着层2的同时,以规定的顺序在没有剥离不良的情况下、确实且容易地将各隔膜3、4及载体膜5剥离。
<图像显示装置用粘着片材的制造方法II>
本实施方式的粘着片材1(4层品)如下制造。首先,准备如图16所示在载体膜5上依次层叠有重剥离隔膜3、粘着层2及临时隔膜6的母材膜10。重剥离隔膜3通过上述粘接剂层与载体膜5粘接。临时隔膜6例如是由与轻剥离隔膜4相同的材料构成的层。
接着,通过具备刀片B的冲裁装置(未图示),将临时隔膜6、粘着层2及重剥离隔膜3剪切成所需的形状。在该工序中,优选如图17所示,以到达载体膜5的深度使刀片B通至临时隔膜6、粘着层2及重剥离隔膜3。由此,在载体膜5的靠粘着层2侧的面5b上形成切口部5c。如此,通过使刀片B从临时隔膜6到达至载体膜5,可以将粘着层2及重剥离隔膜3完全地剪切。
接着,如图18所示,将临时隔膜6、粘着层2及重剥离隔膜3的外侧部分除去。此时,为了不使载体膜5的外边缘与重剥离隔膜3的外边缘相比更向外侧伸出,优选如图19所示,重剥离隔膜3的外边缘与载体膜5的外边缘大致成为一个面。即,优选为如下状态:仅将临时隔膜6及粘着层2的外侧部分除去,重剥离隔膜3的外侧部分则不除去而残留在载体膜5上,剪切后的重剥离隔膜3原样地附着在载体膜5上。由此,可以有效地防止表面露出的载体膜5粘接在其他部分的问题。
如图18所示,将临时隔膜6、粘着层2及重剥离隔膜3的外侧部分除去后,接着如图20所示,将临时隔膜6从粘着层2上剥离,如图21所示,将轻剥离隔膜4粘贴在粘着层2上。通过以上的工序完成本实施方式的粘着片材1(4层品)。如此,只要是按照使重剥离隔膜3的外边缘与粘着层2的外边缘大致成为一个面的方式进行剪切而成的膜,则轻剥离隔膜4与重剥离隔膜3的剥离容易性的差异变得更为显著,因此在将重剥离隔膜3剥离之前,可以更为容易地将轻剥离隔膜4剥离。进而,通过重剥离隔膜3的外边缘与粘着层2的外边缘一致,由于粘着层2的外边缘的位置变得明确,因此粘着层2与被粘着物的位置对准变得容易。
<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II>
本实施方式的粘着片材1(4层品)首先如图22所示,将载体膜5从重剥离隔膜3上剥离后进行使用,除此之外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粘着片材同样地进行使用。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可进行各种变更。
实施例
以下示出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中制作了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的粘着片材,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合成例1(丙烯酸衍生物聚合物(A-1)的合成)
在安装有冷却管、温度计、搅拌装置、滴液漏斗及氮气导入管的反应容器中取作为初始单体的丙烯酸异硬脂酯(大阪有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ISTA”)96.0g、丙烯酸2-羟基乙酯(大阪有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HEA”)24.0g及甲乙酮150.0g,以100mL/分钟的风量进行氮气置换,同时在15分钟内从常温(25℃)加热至80℃。然后,一边将温度维持在80℃,一边使用丙烯酸异硬脂酯24.0g和丙烯酸2-羟基乙酯6.0g作为追加单体、准备在其中溶解叔丁基过氧-2-乙基己酸酯5.0g而成的溶液,将该溶液用120分钟进行滴加。滴加结束后,再反应2小时。
接着,通过馏去甲乙酮,获得丙烯酸异硬脂酯和丙烯酸2-羟基乙酯的共聚物(重均分子量为3.0×104)。
合成例2(丙烯酸衍生物聚合物(A-2)的合成)
在安装有冷却管、温度计、搅拌装置、滴液漏斗及氮气导入管的反应容器中取作为初始单体的丙烯酸异硬脂酯108.0g、丙烯酸2-羟基乙酯12.0g及甲乙酮150.0g,以100mL/分钟的风量进行氮气置换,同时在15分钟内从常温(25℃)加热至80℃。然后,一边将温度维持在80℃,一边使用丙烯酸异硬脂酯27.0g和丙烯酸2-羟基乙酯3.0g作为追加单体、准备在其中溶解叔丁基过氧-2-乙基己酸酯5.0g而成的溶液,将该溶液用120分钟进行滴加。滴加结束后,再反应2小时。
接着,通过馏去甲乙酮,获得丙烯酸异硬脂酯和丙烯酸2-羟基乙酯的共聚物(重均分子量为3.0×104)。
合成例3(丙烯酸衍生物聚合物(A-3)的合成)
在安装有冷却管、温度计、搅拌装置、滴液漏斗及氮气导入管的反应容器中取作为初始单体的丙烯酸2-乙基己酯96.0g、丙烯酸2-羟基乙酯24.0g及甲乙酮150.0g,以100mL/分钟的风量进行氮气置换,同时在15分钟内从常温(25℃)加热至80℃。然后,一边将温度维持在80℃,一边使用丙烯酸2-乙基己酯24.0g和丙烯酸2-羟基乙酯6.0g作为追加单体、准备在其中溶解叔丁基过氧-2-乙基己酸酯5.0g而成的溶液,将该溶液用120分钟进行滴加。滴加结束后,再反应2小时。
接着,通过馏去甲乙酮,获得丙烯酸2-乙基己酯和丙烯酸2-羟基乙酯的共聚物(重均分子量为3.0×104)。
合成例4(侧链甲基丙烯酸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C-1)的合成)
在安装有冷却管、温度计、搅拌装置、滴液漏斗及氧气导入管的反应容器中取合成例1的丙烯酸衍生物聚合物(A-1)100.0g和甲基丙烯酸-2-异氰酸酯乙酯2.0g、作为阻聚剂的对甲氧基苯酚0.05g、作为催化剂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03g,一边以100mL/分钟的风量流通空气,一边用15分钟从常温(25℃)加热至75℃。然后,一边将温度维持在75℃、一边继续进行2小时反应后进行IR测定,结果确认了异氰酸酯基的消失。在该时刻结束反应,获得了具有聚合性不饱和键的侧链甲基丙烯酸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重均分子量为3.0×104)。
此外,IR的测定中使用株式会社堀场制作所制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FT-710)。
合成例5(侧链甲基丙烯酸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C-2)的合成)
在安装有冷却管、温度计、搅拌装置、滴液漏斗及空气导入管的反应容器中取合成例2的丙烯酸衍生物聚合物(A-2)100.0g和甲基丙烯酸-2-异氰酸酯乙酯2.0g、作为阻聚剂的对甲氧基苯酚0.05g、作为催化剂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03g,一边以100mL/分钟的风量流通空气,一边用15分钟从常温(25℃)加热至75℃。然后,一边将温度维持在75℃、一边继续进行2小时反应后进行IR测定,结果确认了异氰酸酯基的消失。在该时刻结束反应,获得了具有聚合性不饱和键的侧链甲基丙烯酸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重均分子量为3.0×104)。
合成例6(侧链甲基丙烯酸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C-3)的合成)
在安装有冷却管、温度计、搅拌装置、滴液漏斗及空气导入管的反应容器中取合成例3的丙烯酸衍生物聚合物(A-3)100.0g和甲基丙烯酸-2-异氰酸酯乙酯2.0g、作为阻聚剂的对甲氧基苯酚0.05g、作为催化剂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03g,一边以100mL/分钟的风量流通空气,一边用15分钟从常温(25℃)加热至75℃。然后,一边将温度维持在75℃、一边继续进行2小时反应后进行IR测定,结果确认了异氰酸酯基的消失。在该时刻结束反应,获得了具有聚合性不饱和键的侧链甲基丙烯酸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重均分子量为3.0×104)。
合成例7(侧链甲基丙烯酸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C-4)的合成)
在安装有冷却管、温度计、搅拌装置、滴液漏斗及氮气导入管的反应容器中取作为初始单体的丙烯酸月桂酯(烷基的碳数为12的丙烯酸烷基酯)96.0g、丙烯酸2-羟基乙酯24.0g及甲乙酮150.0g,以100mL/分钟的风量进行氮气置换,同时在15分钟内从常温(25℃)加热至80℃。然后,一边将温度维持在80℃,一边使用丙烯酸月桂酯24.0g和丙烯酸2-羟基乙酯6.0g作为追加单体、准备在其中溶解叔丁基过氧-2-乙基己酸酯5.0g而成的溶液,将该溶液用120分钟进行滴加。滴加结束后,再反应2小时。
接着,通过馏去甲乙酮,获得丙烯酸月桂酯和丙烯酸2-羟基乙酯的共聚物(重均分子量为3.0×104)。
接着,在安装有冷却管、温度计、搅拌装置、滴液漏斗及空气导入管的反应容器中取所得的共聚物和甲基丙烯酸-2-异氰酸酯乙酯2.0g、作为阻聚剂的对甲氧基苯酚0.05g、作为催化剂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03g,一边以100mL/分钟的风量流通空气,一边用15分钟从常温(25℃)加热至75℃。然后,一边将温度维持在75℃、一边继续进行2小时反应后进行IR测定,结果确认了异氰酸酯基的消失。在该时刻结束反应,获得了具有聚合性不饱和键的侧链甲基丙烯酸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重均分子量为3.0×104)。
合成例8(聚氨酯二丙烯酸酯(C-5)的合成)
在安装有冷却管、温度计、搅拌装置、滴液漏斗及空气导入管的反应容器中取聚丙二醇(数均分子量为2.0×103)285.3g、不饱和脂肪酸羟烷基酯修饰ε-己内酯(Daicel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Placcel FA2D”)24.5g、作为阻聚剂的对甲氧基苯酚0.13g及作为催化剂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5g,一边以100mL/分钟的风量流通空气,一边用15分钟从常温(25℃)加热至75℃。然后,一边将温度维持在75℃,一边用2小时均匀滴加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39.6g,进行反应。
滴加结束后,反应6小时。通过IR测定确认到异氰酸酯基消失,结束反应,获得具有聚丙二醇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作为结构单元、且两末端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聚氨酯丙烯酸酯(重均分子量为3.0×104)。
此外,重均分子量是使用以四氢呋喃(THF)为溶剂的凝胶渗透色谱法进行测定、使用下述的装置及测定条件、使用标准聚苯乙烯的标准曲线进行换算、从而确定的值。在制作标准曲线时,作为标准聚苯乙烯,使用5个样品组(PStQuick MP-H,PStQuick B[Tosoh株式会社制,商品名])。
装置:高速GPC装置HCL-8320GPC(检测器:示差折射计)(Tosoh株式会社制,商品名)
使用溶剂:四氢呋喃(THF)
色谱柱:色谱柱TSKGEL SuperMultipore HZ-H(Tosoh株式会社制,商品名)
色谱柱尺寸:色谱柱长为15cm、色谱柱内径为4.6mm
测定温度:40℃
流量:0.35mL/分钟
试样浓度:10mg/THF5ml
注入量:20μl
准备成为粘着性树脂组合物的原料的以下各成分。
A成分: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A-1)~(A-3)
B成分:丙烯酸异硬脂酯(大阪有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ISTA”)
:丙烯酸正硬脂酯(大阪有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STA”)
: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
:丙烯酸4-羟基丁酯(4HBA)
C成分:侧链甲基丙烯酸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C-1)~(C-4)
:聚氨酯二丙烯酸酯(C-5)
:1,9-壬二醇二丙烯酸酯(C-6、共荣社化学株式会社制)
D成分: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I-184、BASF Japan株式会社制,商品名“Irgacure-184”)
<实施例1>
[粘着片材1的制作(3层品)]
作为重剥离隔膜3,使用厚度为75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藤森工业株式会社制),并且作为轻剥离隔膜4及临时隔膜6,使用厚度为5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藤森工业株式会社制),按照以下的(I)~(V)的顺序制作了粘着片材1。
(I)称量丙烯酸衍生物聚合物(A-1)60g、丙烯酸异硬脂酯(ISTA)30.9g、丙烯酸4-羟基丁酯(4HBA)5.0g、侧链甲基丙烯酸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C-1)4.0g、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I-184)0.1g,对它们进行搅拌混合,从而获得常温下为液态的粘着性树脂组合物。
(II)将该粘着性树脂组合物涂覆在重剥离隔膜3上形成涂膜之后,在粘着层2上层叠临时隔膜6,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Eyegraphics株式会社制)照射紫外线(4.0×102mJ/cm2),从而获得用重剥离隔膜3和临时隔膜6夹持粘着层2而成的层叠体。另外,按照粘着层2的厚度达到1.5×102μm的方式进行调整来涂覆。
(III)按照达到220mm×180mm的大小的方式,利用直径为72mm的旋转刀片剪切上述层叠体。
(IV)按照达到205mm×160mm的大小的方式,利用直径为72mm的旋转刀片剪切上述剪切的层叠体中的粘着层2及临时隔膜6。此时,按照重剥离隔膜3的长边侧的两边与粘着层2的长边侧的两边相比伸出7.5mm的方式、并且按照重剥离隔膜3的短边侧的两边与粘着层2的短边侧的两边相比伸出10mm的方式,进行了剪切。另外,(III)及(IV)的剪切使用具备直径为72mm的旋转刀片的旋转式冲裁装置。
(V)将临时隔膜6剥离,将215mm×170mm大小的轻剥离隔膜4层叠在粘着层2上。如此获得粘着片材1。此时,按照轻剥离隔膜4的长边侧的两边与粘着层2的长边侧的两边相比伸出5mm的方式、并且按照轻剥离隔膜4的短边侧的两边与粘着层2的短边侧的两边相比伸出5mm的方式,进行层叠。
<实施例2~11及比較例1~4>
除了使配合及曝光量为表1所示的条件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获得粘着片材1。另外,表1中表示配合量的数值的单位为克(g)。
[各种评价]
对于各实施例及比较例中获得的粘着片材,进行以下的(1)~(6)的评价。
(1)玻璃化转变温度(Tg)、剪切贮藏弹性模量、损耗弹性模量及tanδ的测定
将3张按照上述步骤(II)获得的、厚度为1.5×102μm的粘着层重叠,达到约4.5×102μm厚度,裁剪成宽10mm、长10mm的尺寸,制作了样品。准备2个该样品,如图23所示,使用夹具100在两端的刀片P1和中央的刀片P2之间夹入样品S,作为测定样品。然后,使用广域动态粘弹性测定装置(Rheometric Scientific制,Solids Analyzer RSA-II)测定样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剪切贮藏弹性模量、损耗弹性模量及tanδ。测定条件为“分享夹心模式、频率为1.0Hz、测定温度范围为-20~100℃、升温速度为5℃/分钟”。
(2)高低差填埋性
将制作的粘着片材裁剪成宽50mm、长80mm的尺寸,将该粘着片材的单侧面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剥离,使用手压辊(25℃、负荷:4.9N(500gf))将其与56mm×86mm×0.1mm(厚度)的尺寸的环烯烃聚合物膜(日本Zeon株式会社制,商品名“ZEONOR FILM ZF16”)贴合。接着,将粘着片材的未贴合环烯烃聚合物膜的另一面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剥离后,使用真空贴合装置(株式会社Takatori制,商品名“TPL-0512MH”)、在60℃、0.5MPa、真空度50Pa的条件下,按照夹持粘着层的方式贴合在外周部设有宽度为9mm、厚度为80μm尺寸的印刷层(高低差)的56mm×86mm×0.7mm(厚度)尺寸的玻璃基板60秒。然后进行高压釜处理(45℃、0.5MPa)10分钟,接着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Eyegraphics株式会社制)从环烯烃聚合物膜面侧照射紫外线2.0×103mJ/cm2,制成评价样品。
使用该评价样品,用光学显微镜进行印刷层(高低差)周边部的外观评价(气泡、剥离),按照以下的评价标准判断高低差填埋性。
(评价标准)
A:无气泡及剥离
B:仅1个边有气泡或剥离
C:2个边以上有气泡或剥离
(3)表面平坦性
将制作的粘着片材裁剪成宽50mm、长80mm的尺寸,将该粘着片材的单侧面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剥离,使用手压辊(25℃、负荷:4.9N(500gf))将其与56mm×86mm×0.1mm(厚度)的尺寸的环烯烃聚合物膜(日本Zeon株式会社制,商品名“ZEONOR FILM ZF16”)贴合。接着,将粘着片材的未贴合环烯烃聚合物膜的另一面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剥离后,使用真空贴合装置在60℃、0.5MPa、真空度50Pa的条件下,按照夹持粘着层的方式贴合在外周部设有宽度为9mm、厚度为80μm尺寸的印刷层(高低差)的56mm×86mm×0.7mm(厚度)尺寸的玻璃基板60秒。然后进行高压釜处理(45℃、0.5MPa)10分钟,接着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从环烯烃聚合物膜面侧照射紫外线2.0×103mJ/cm2,制成评价样品。
使用该评价样品,利用表面粗糙度测定机(株式会社小坂研究所制,商品名“SE3500”)在以下的条件下对环烯烃聚合物膜侧的印刷层(高低差)周边部的表面形状进行测定。
金刚石材质的顶端部的形状:圆锥形
顶端半径:2μm
顶角:60°
测定速度:0.15mm/秒
测定力:0.75mN
截止值:0.8mm
标准长度:0.8mm
评价长度:10mm
测定是对印刷层表面5mm及未印刷部表面5mm连续进行,按照以下的评价标准、由印刷层表面与未印刷部表面的测定值差(图25中的Δt)来判断表面平坦性。
(评价标准)
A:小于20μm
B:20μm以上但小于40μm
C:40μm以上
(4)渗出性
将制作的粘着片材裁剪成宽50mm、长80mm的尺寸,将该粘着片材的单侧面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剥离,使用手压辊(25℃、负荷:4.9N(500gf))将其与56mm×86mm×0.1mm(厚度)的尺寸的环烯烃聚合物膜贴合后,测定粘着片材部分的对角线长度。接着,将未贴合环烯烃聚合物膜的另一面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剥离后,使用真空贴合装置在60℃、0.5MPa、真空度50Pa的条件下,按照夹持粘着层的方式贴合在外周部设有宽度为9mm、厚度为80μm尺寸的印刷层(高低差)的56mm×86mm×0.7mm(厚度)尺寸的玻璃基板60秒,在25℃下静置30分钟后,制成评价样品。
测定该评价样品的粘着片材部分的对角线长度,按照以下的评价标准、由与玻璃基板贴合前后的粘着片材部分的对角线长度的变化量(增加量)来判断渗出性。
(评价标准)
A:小于1.5mm
B:1.5mm以上但小于3mm
C:3mm以上
(5)光学特性
(A)L*、a*、b*的测定
将制作的粘着片材裁剪成宽40mm、长100mm的尺寸,将该粘着片材的单侧面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剥离,使用手压辊(25℃、负荷:4.9N(500gf))将其与50mm×100mm×3mm(厚度)的尺寸的玻璃基板(钠钙玻璃)贴合。接着,将粘着片材的相反面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剥离,以粘着层面为光源侧,使用分光测色计(日本电色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SQ-2000”)进行测定。
(B)浊度(雾度)的测定
将制作的粘着片材裁剪成宽40mm、长100mm的尺寸,将该粘着片材的单侧面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剥离,使用手压辊(25℃、负荷:4.9N(500gf))将其与50mm×100mm×3mm(厚度)的尺寸的玻璃基板(钠钙玻璃)贴合。接着,将粘着片材的相反面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剥离,以粘着层面为光源侧,使用浊度计(日本电色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NDH-5000”)根据JIS K 7136进行测定。
雾度(%)=(Td/Tt)×100
Td:扩散透射率Tt:总光线透射率
(6)介电常数测定
对所制作的粘着片材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照射紫外线2.0×103mJ/cm2后,裁剪成宽50mm、长50mm的尺寸,将该粘着片材的单侧面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剥离,按照粘着片材不渗出的方式与100mm×100mm×18μm(厚度)尺寸的铜箔(日本电解株式会社制,商品名“SLP-18”)的光泽面侧贴合。接着,将粘着片材的另一面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剥离,按照粘着片材不渗出的方式与20mm×20mm×18μm(厚度)尺寸的铜箔(日本电解株式会社制,商品名“SLP-18”)的光泽面侧贴合。使100mm×100mm尺寸的铜箔及20mm×20mm尺寸的铜箔的各自大致中央部与端子接触,通过介电常数测定装置(Agilent Technologies制,商品名“LCR meter E4980”)、在25℃、频率100kHz的条件下测定静电电容(C),代入下式求出介电常数εr。其中,ε0为真空的介电常数、d为粘着层的厚度。将各实施例及比较例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
C=ε0×εr×(20mm×20mm)/d
[表1]
<实施例12>
[粘着片材1的作制(4层品)]
(I)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获得液态的粘着性树脂组合物。
(II)将该粘着性树脂组合物涂覆在重剥离隔膜3的一个面上形成涂膜之后,在上述涂膜上层叠临时隔膜6,照射紫外线(400mJ/cm2),之后在重剥离隔膜3的另一面上层压丙烯酸系粘接剂(日立化成株式会社制,商品名“HITALEX K-6040”),在其上层叠载体膜5。
(III)按照达到220mm×180mm的方式,对重剥离隔膜3、粘着层2、临时隔膜6及载体膜5进行剪切。
(IV)按照达到205mm×160mm的大小的方式,利用直径为72mm的旋转刀片对粘着层2、重剥离隔膜3及临时隔膜6进行剪切。剪切使用具备直径为72mm的旋转刀片的旋转式冲裁装置。此时,按照载体膜5的长边侧的两边与粘着层2的长边侧的两边相比伸出7.5mm的方式、并且按照载体膜5的短边侧的两边与粘着层2的短边侧的两边相比伸出10mm的方式,进行剪切。
(V)将临时隔膜6剥离,将215mm×170mm大小的轻剥离隔膜4层叠在粘着层2上。如此获得粘着片材1(4层品)。此时,按照轻剥离隔膜4的长边侧的两边与粘着层2的长边侧的两边相比伸出5mm的方式、并且按照轻剥离隔膜4的短边侧的两边与粘着层2的短边侧的两边相比伸出5mm的方式,进行层叠。
对于粘着片材1(4层品)进行与上述粘着片材1(3层品)同样的评价,结果是:可以制作具备所需形状的粘着片材,并且与实施例1同样,高低差填埋性、表面平坦性、低介电常数及外观的任一项均优异。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具备透明性、处理性、高低差填埋性及表面平坦性优异、介电常数为适当的值、且可见性也优异的粘着层的图像显示装置用粘着片材。另外,通过在贴合了基材等之后促进粘着层的交联反应,可以使粘着层自身的密合力及保持力提高。组装有该粘着层的设备显示高的可靠性,因此本发明的粘着片材适于图像显示装置的用途。特别是作为在填充触摸面板等信息输入装置与透明保护板之间时所用的片材材料是极为有用的。
符号说明
1粘着片材、2粘着层、3重剥离隔膜、4轻剥离隔膜、5载体膜、6临时隔膜、2a、3a、4a外边缘、3b、5b粘着层侧的面、3c、5c切口部、10母材膜、B刀片、40透明保护板(玻璃或塑料基板)、7图像显示单元、12液晶显示单元、20、22偏振片、30触摸面板、31、32透明树脂层、50背光系统、60高低差部、100夹具。

Claims (10)

1.一种图像显示装置用粘着片材,其具备粘着层和按照夹持所述粘着层的方式层叠的一对基材层,
所述粘着层含有来自于(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的结构单元作为主成分,并且所述粘着层的雾度为1.5%以下。
2.一种图像显示装置用粘着片材,其具备粘着层、按照夹持所述粘着层的方式层叠的第1及第2基材层、以及进一步在所述第2基材层上层叠的载体层,
所述第1基材层及所述载体层的外边缘与所述粘着层的外边缘相比更向外侧伸出,
所述粘着层含有来自于(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的结构单元作为主成分,并且所述粘着层的雾度为1.5%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用粘着片材,其中,所述粘着层的厚度为1.0×102μm~5.0×102μ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用粘着片材,其中,所述粘着层的40~80℃下的tanδ为1.2~2。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用粘着片材,其中,所述粘着层由含有(A)丙烯酸衍生物聚合物、(B)丙烯酸衍生物、(C)交联剂以及(D)光聚合引发剂的粘着性树脂组合物形成,
所述(A)丙烯酸衍生物聚合物含有来自于(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的结构单元,并且所述(B)丙烯酸衍生物含有(甲基)丙烯酸硬脂酯。
6.一种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具备下述工序:
介由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用粘着片材所具备的所述粘着层将被粘着物彼此贴合而获得层叠体的工序;
将所述层叠体在40~80℃及0.3~0.8MPa的条件下进行加热加压处理的工序;以及
对所述层叠体从所述被粘着物中的任一方的一侧照射紫外线的工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被粘着物为选自透明保护板、触摸面板及液晶显示单元中的至少2种。
8.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具有含有图像显示单元、透明保护板和存在于所述图像显示单元与所述透明保护板之间的粘着层的层叠体,所述粘着层含有来自于(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的结构单元作为主成分,并且所述粘着层的雾度为1.5%以下。
9.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具有含有图像显示单元、触摸面板、透明保护板和存在于触摸面板与所述透明保护板之间的粘着层的层叠体,所述粘着层含有来自于(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的结构单元作为主成分,并且所述粘着层的雾度为1.5%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图像显示单元、触摸面板或透明保护板具有高低差部。
CN201380052883.4A 2012-10-15 2013-10-11 图像显示装置用粘着片材、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图像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182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28255 2012-10-15
JP2012-228255 2012-10-15
PCT/JP2013/077840 WO2014061611A1 (ja) 2012-10-15 2013-10-11 画像表示装置用粘着シート、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18262A true CN104718262A (zh) 2015-06-17
CN104718262B CN104718262B (zh) 2017-03-08

Family

ID=50488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5288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18262B (zh) 2012-10-15 2013-10-11 图像显示装置用粘着片材、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图像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299520A1 (zh)
JP (1) JP6265907B2 (zh)
KR (1) KR20150072400A (zh)
CN (1) CN104718262B (zh)
TW (1) TW201418404A (zh)
WO (1) WO2014061611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73810A (zh) * 2016-04-20 2018-12-2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振膜及其制造方法、光学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9073813A (zh) * 2016-04-20 2018-12-2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振膜及其制造方法、光学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12041914A (zh) * 2018-04-24 2020-12-0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04706B2 (ja) * 2013-05-21 2017-03-2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シートおよび積層体
JP2015078278A (ja) * 2013-10-16 2015-04-23 アイカ工業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
JP2015147916A (ja) * 2014-02-10 2015-08-20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用紫外線硬化型接着剤組成物、それを用いた貼り合せ方法及び物品
CN106459725B (zh) * 2014-06-11 2020-08-28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 触控面板用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使用了该组合物的贴合方法和物品
US10611932B2 (en) * 2014-08-12 2020-04-07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Transparent adhesive sheet
TWI546712B (zh) * 2014-08-15 2016-08-21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裝置
KR101922354B1 (ko) * 2014-09-24 2018-11-26 아사히 가세이 가부시키가이샤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감광성 수지 적층체, 수지 패턴의 제조 방법, 경화막 및 표시 장치
KR102496512B1 (ko) * 2015-08-03 2023-02-06 미쯔비시 케미컬 주식회사 점착 시트, 점착제층을 포함하는 적층체의 제조 방법, 점착제층을 포함하는 적층체, 화상 표시장치 및 터치 패널
JP2017149908A (ja) * 2016-02-26 2017-08-31 日東紡績株式会社 透明複合シート
JP6771913B2 (ja) * 2016-03-22 2020-10-2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付偏光フィルム、及び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KR102069936B1 (ko) * 2016-04-29 2020-01-2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발열체
CN109085726B (zh) 2017-06-13 2021-10-22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可挠性叠层结构及显示器
WO2019096593A1 (en) * 2017-11-15 2019-05-23 Evonik Degussa Gmbh Functionalized polymers
JP7286376B2 (ja) * 2019-03-29 2023-06-05 アイカ工業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
WO2021049229A1 (ja) * 2019-09-12 2021-03-1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及び表示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38464A1 (ja) * 2002-10-28 2004-05-06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粘着型光学フィルム、粘着型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WO2011112447A2 (en) * 2010-03-09 2011-09-1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Heat activated optically clear adhesive for bonding display panels
CN103492516A (zh) * 2011-05-02 2014-01-0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粘合剂、粘合剂层及粘合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82403B2 (ja) * 2008-06-04 2014-01-08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光学用樹脂組成物及びこの組成物を用いた光学用樹脂材料並びに画像表示用装置
JP5728010B2 (ja) * 2010-06-21 2015-06-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前面板付表示パネル、表示装置及び樹脂組成物
WO2012060364A1 (ja) * 2010-11-02 2012-05-10 日本合成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アクリル系樹脂組成物、アクリル系粘着剤、粘着シート、両面粘着シート、透明電極用粘着剤、タッチパネル及び画像表示装置、並びに粘着剤層含有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2012126127A (ja) * 2010-11-22 2012-07-05 Nitto Denko Corp 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システム、並びに、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
JP2013129789A (ja) * 2011-12-22 2013-07-04 Nitto Denko Corp 粘着剤、粘着剤層、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38464A1 (ja) * 2002-10-28 2004-05-06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粘着型光学フィルム、粘着型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WO2011112447A2 (en) * 2010-03-09 2011-09-1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Heat activated optically clear adhesive for bonding display panels
CN103492516A (zh) * 2011-05-02 2014-01-0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粘合剂、粘合剂层及粘合片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73810A (zh) * 2016-04-20 2018-12-2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振膜及其制造方法、光学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9073813A (zh) * 2016-04-20 2018-12-2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振膜及其制造方法、光学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9073813B (zh) * 2016-04-20 2021-08-3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振膜及其制造方法、光学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9073810B (zh) * 2016-04-20 2021-11-23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振膜及其制造方法、光学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14200567A (zh) * 2016-04-20 2022-03-18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振膜及其制造方法、光学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12041914A (zh) * 2018-04-24 2020-12-0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265907B2 (ja) 2018-01-24
JPWO2014061611A1 (ja) 2016-09-05
CN104718262B (zh) 2017-03-08
TW201418404A (zh) 2014-05-16
WO2014061611A1 (ja) 2014-04-24
US20150299520A1 (en) 2015-10-22
KR20150072400A (ko) 2015-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18262A (zh) 图像显示装置用粘着片材、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4254583B (zh) 图像显示装置用粘接片、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3249796B (zh) 光学用粘附材料树脂组合物、光学用粘附材料片材、图像显示装置、光学用粘附材料片材的制造方法以及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JP5547863B1 (ja) 画像表示装置用透明両面粘着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KR101907570B1 (ko) 투명 점착 시트
CN103403119B (zh) 图像显示装置用粘着片、图像显示装置以及粘着性树脂组合物
CN105885717A (zh) 带有粘合剂的光学薄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KR101790012B1 (ko) 투명 양면 접착성 시트, 이를 사용한 화상 표시 장치 구성용 적층체, 당해 적층체의 제조 방법, 및 당해 적층체를 사용하여 이루어지는 화상 표시 장치
WO2012176789A1 (ja) 静電容量タッチパネル
JP6246469B2 (ja) 画像表示装置用粘着シート、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KR20130051900A (ko) 점착 시트
JP2014224179A (ja) 画像表示装置用粘着剤、画像表示装置用粘着シート、及びこれら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4125524A (ja) 画像表示装置用粘着シート、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4094977A (ja) 画像表示装置用粘着シート、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7002260A (ja) 画像表示装置用粘着シート、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5229687A (ja) 画像表示装置用粘着シート、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7048328A (ja) 透明粘着フィルム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6155793B2 (ja) 画像表示装置用粘着剤組成物、画像表示装置用粘着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JP5994256B2 (ja) 透明粘着フィルム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5160865A (ja) 画像表示装置用粘着シート、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8

Termination date: 201710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