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70338A - 车辆的前围部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前围部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70338A
CN104670338A CN201410699770.XA CN201410699770A CN104670338A CN 104670338 A CN104670338 A CN 104670338A CN 201410699770 A CN201410699770 A CN 201410699770A CN 104670338 A CN104670338 A CN 1046703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screen
front wall
top cover
wall top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9977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70338B (zh
Inventor
佐野税
平野正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hon Plas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hon Plas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hon Plas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hon Plas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6703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703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703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7033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1Cow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20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30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asten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70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ndows or windscree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前围部构造,具备:在发动机罩与风挡之间配置的前围顶盖和抵接片部。上述前围顶盖具备在上述风挡的下端部设置的风挡嵌合部件和在插入上述风挡嵌合部件的卡合凹部的方向上延伸设置的突起爪。上述抵接片部,在上述突起爪与上述卡合凹部之间的空间配置,一端与上述突起爪的顶端部接触,另一端与上述风挡嵌合部件的上述卡合凹部的内壁抵接。

Description

车辆的前围部构造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2013年11月29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3-247785的优先权,在此援引其全部内容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前围(cowl)部构造。
背景技术
有在覆盖汽车的发动机室的发动机罩(bonnet)和风挡(windshield)之间配置,覆盖在发动机室与风挡之间设置的前围部的前围顶盖(cowl top cover)。前围顶盖与风挡的前端部卡合,覆盖至发动机罩的后端部为止的空间,跨车宽方向延伸安装。前围顶盖覆盖在发动机室后端的车体板与支撑风挡的前围顶盖之间设置的风箱(air box)而使外观性提高。并且,在前围顶盖上形成有与将外部空气导入车室内的风箱连通的空气取入口。
前围顶盖具备:覆盖前围部的板状的盖本体部。该盖本体部的后端部与风挡的前端部以嵌合等方式联结,从而能够防止雨水等进入发动机室内。并且,盖本体部的前侧下部在车体板上固定支撑,在车体上安装。在盖本体部的前侧上部,跨前围顶盖的左右两端间安装有可弹性变形的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的隆起的部分,与关闭状态的发动机罩的后端下表面密接,能够阻断来自发动机室的热气或臭气等。
由此,即使在露出外部的前围顶盖的上表面积存雨水或灰尘等,密封部件也能够阻挡该雨水或灰尘等,防止雨水或灰尘等侵入发动机室内。并且,能够防止在发动机室内产生的热气或臭气,经由前围顶盖排出到外部。
日本特表2011-520694号公报,记载了在风挡嵌合部上安装前围顶盖的末端部的嵌合构造。图1为相关的前围顶盖具备的风挡嵌合部的在车辆的前后方向剖切的剖视图。图2为表示相关的前围顶盖具备的风挡嵌合部的从车辆的左右方向看的水流的详细图。在图中,分别用FR、RR、UP、DN表示前方向、后方向、上方向、下方向。
在图1中,风挡嵌合部件10发挥将风挡40与前围顶盖通面50连接的作用。风挡40例如由夹层玻璃构成,在未图示的车辆的车体上安装。前围顶盖通面50例如由合成树脂等制成。前围顶盖通面50,在其上端部53上,与风挡40的下端部42连接,并且将从风挡40流出的水向外部排出。前围顶盖通面50的外面部50a,相对于风挡40的外面部40a大致处于同一平面。
风挡嵌合部件10的车宽方向的长度,与风挡40的宽度、或前围顶盖通面50的宽度相当。风挡嵌合部件10的第一部分20,具备用于固定风挡40的固定面22。在固定面22上,例如形成有两面胶带即粘接层24。风挡嵌合部件10,与粘接层24一起沿着风挡40的下端部42按压于风挡40的背面部40b,并且在背面部40b上粘接。
风挡嵌合部件10具有第二部分30。第二部分30具备卡合凹部60而能够装卸前围顶盖通面50。前围顶盖通面50在其背面侧具备凹状或凸状的突起部51。突起部51具有弹性,能够与卡合凹部60卡合或嵌合。突起部51相对于前围顶盖通面50的外面部50a或风挡40的外面部40a,向大致垂直的结合方向R1延伸。
风挡40、风挡嵌合部件10、以及前围顶盖通面50配置为:使突起部51向结合方向R1插入风挡嵌合部件10的卡合凹部60,并且向与结合方向R1相反的方向R2再解除卡合。
卡合凹部60,由大致L字状、U字状或键爪状的弹簧状脚部62、以及在风挡嵌合部件10的第一部分20和第二部分30之间形成的突起部80围成。通过弹簧状脚部62的自由端64和突起部80形成用于插入突起部51的卡合开口部61。
突起部80的剖面,形成为楔状和/或T字状。在风挡40与前围顶盖通面50之间的过渡部上,设有对其进行密封的密封部件90。突起部80,在风挡40的下端部42与前围顶盖通面50的向内方突出的突起部51之间,在密封部件90的平面部91上,形成有支撑密封部件90的夹持体或支撑体。
密封部件90,在其顶端部92上,与风挡40的下端部42密接。密封部件90,在前围顶盖通面50安装后,在下端部42与前围顶盖通面50的上端部53之间压装,使密封部件90的未图示的外面部与风挡40的外面部40a以及前围顶盖通面50的外面部50a连接为处于同一平面。因此,风挡40与前围顶盖通面50之间的过渡部,形成为大致平滑且处于同一平面。
通过风挡嵌合部件10的突起部80和第一部分20在风挡40的下端部42上形成空腔部84。利用空腔部84,在安装后的状态下相对于风挡40进行支撑的突起部80可以弹性地挠曲。
弹簧状脚部62,在其自由端64上,并且在卡合凹部60的内部,具有卡合面63。卡合面63,在安装前围顶盖通面50的位置,与在突起部51上形成的卡合面52卡合。因此,突起部51在风挡嵌合部件10的卡合凹部60内始终卡合和/或嵌合。为了更加良好地将突起部51向卡合凹部60插入,在卡合面52以及自由端64上,形成有未图示的倾斜面。在突起部80上,也在卡合凹部60内形成有卡合面83。
为了实现无需伴有前围顶盖通面50与风挡嵌合部件10以及风挡40之间的粘接的简易结构,设有卡定部件70。卡定部件70,在卡合凹部60内作为突起部形成,并且在风挡嵌合部件10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地形成。卡定部件70形成为:至少部分地能够弹性变形,前围顶盖通面50的突起部51能够在R1方向上比较容易地向卡合凹部60内插入,另一方面,难以使突起部51从卡合凹部60向R2方向解除卡合。
如图1所示,卡定部件70,在卡合凹部60内,配置为相对于突起部51成锐角。卡定部件70,至少部分地向卡合凹部60的卡合开口部61突出,并且,在卡合凹部60内与突起部51卡合和/或嵌合。由此,前围顶盖通面50,在其安装位置上可装卸地并且持续地固定。
为了实现这些,在卡定部件70的长度方向端面72上形成有弯曲端部71,在突起部51上形成有卡合面52。由此,利用卡定部件70的自由端或弯曲端部71,在前围顶盖通面50的安装位置上即使在风挡嵌合部件10的长度方向上也能够支撑突起部51,保证稳定的卡合。
卡定部件70,在突起部80的卡合面83上,与密封部件90同样地固定于突起部80。卡定部件70,在与突起部80的结合区域73和弯曲端部71之间具备狭小部分74,形成为大致凹状的剖面。并且,利用该剖面,在将突起部51插入卡合凹部60时,卡定部件70相对于侧方或其长度方向在直角方向上退避。为了支持这种效果,在突起部51的端部上,形成有将卡定部件70向侧方按压的倾斜面55。
发明内容
相关的前围顶盖,具有:用于插入窗擦拭器(window wiper)的转动轴的插入孔、用于驱动擦拭器(wiper)的驱动轴、用于将外部空气取入车内的通气用的缝隙、以及排水引导用槽等。当雨水或灰尘从这些开口部周缘的前围顶盖与前围顶(cowl top)部的间隙侵入时,会导致雨水或灰尘经过前围顶部侵入空调用箱部。如上所述,为了对其进行保护,防止雨水或灰尘的侵入,在前围顶部的上表面跨大致整个车宽安装有覆盖前围顶部的前围顶盖。
风挡的下端部,利用前围顶盖支撑为气密状态。在将风挡的下端部支撑为气密状态的密封部劣化、高速洗车时或大雨吹打风挡时、或者雪在风挡的下端部与前围顶盖之间堆积时等情况下,可能导致水从风挡的下端部与前围顶盖的间隙侵入前围顶盖内。
另外,日本特表2011-520694号公报记载的相关的风挡嵌合部件10,采用了相对于风挡嵌合部件10的卡合凹部60插入前围顶盖通面50的突起部51并嵌合的构造。即,风挡嵌合部件10与前围顶盖通面50的嵌合构造,使前围顶盖通面50的突起部51,与风挡嵌合部件10的突起部80的车辆的上面侧的部分(位于前围顶盖通面50的上端部53侧的部分)、风挡嵌合部件10的车辆的前方侧的部分(卡合面63)、以及风挡嵌合部件10的突起部80的下面侧(车辆的后方侧)的部分(对应卡定部件70的弯曲端部71)的各卡定部嵌合。
如图2所示,向风挡嵌合部件10的卡合凹部60插入前围顶盖通面50的突起部51时,在车辆的上面侧的部分(对应上端部53)、车辆的前方侧的部分(卡合面63)、以及车辆的后方侧的部分(对应卡定部件70的弯曲端部71)(图2中的X记号部分)上有与突起部51的抵接部分,这里成为挡水的构造。
另外,由于风挡嵌合部件10的卡合凹部60、前围顶盖通面50的突起部51的偏差、将前围顶盖在发动机室后端安装的外部前围顶板(cowl top panel)的偏差等,可能使风挡嵌合部件10的卡合凹部60与前围顶盖通面50的突起部51的对合部分并非完全的气密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在图2中如箭头Y1所示,可能导致水从车辆的上面侧的部分(上端部53)的卡定部侵入,并且进入风挡嵌合部件10的卡合凹部60内的水不会停滞,而是从车辆的前方侧的部分(卡合面63)流出这样的现象发生。
由此,可能发生水溅到在风挡嵌合部件10的车辆前方方向的下部配置的刮水器部件96上,或者水进入空气取入口即进气口(air intake)98中的情况。
另外,在由于积雪的雪重或来自发动机罩的输入等对前围顶盖通面50施加负荷时,可能对风挡嵌合部件10的卡合凹部60与前围顶盖通面50的突起部51的对合部分的间隙或表面差造成影响。由此,防止水向风挡嵌合部件10的卡合凹部60浸入,或者抑制进入的水的势头的作用可能不够充分。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前围部构造,即使在前围顶盖通面上负荷加重的情况下,也能够阻挡进入前围顶盖通面与风挡嵌合部件之间的水,或者抑制水的势头,并且防止刮水器部件上的溅水以及进气口的进水。
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前围部构造,具备:在发动机罩与风挡之间配置的前围顶盖和抵接片部。上述前围顶盖,具备:在上述风挡的下端部设置的风挡嵌合部件和在插入上述风挡嵌合部件的卡合凹部的方向上延伸设置的突起爪。上述抵接片部,在上述突起爪与上述卡合凹部之间的空间配置,一端与上述突起爪的顶端部接触,另一端与上述风挡嵌合部件的上述卡合凹部的内壁抵接。
并且,在上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剖视时,上述抵接片部具有在与将上述突起爪插入上述卡合凹部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上为直线状的形状。
并且,在上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剖视时,上述抵接片部具有在上述车辆的前方方向或后方方向上具有曲率的形状。
并且,上述抵接片部,与上述突起爪作为同一部件形成为一体,从上述突起爪的顶端部突出。
根据上述构成,即使在前围顶盖通面上负荷加重时,也能够阻挡进入前围顶盖通面与风挡嵌合部件之间的水或者抑制水的势头,并且防止向刮水器部件上的溅水或进气口的进水。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关的前围顶盖的风挡嵌合部的在车辆的前后方向剖切的剖视图。
图2为表示相关的前围顶盖的风挡嵌合部的从车辆的左右方向看的水流的详细图。
图3为实施方式的前围顶盖的在车辆的前后方向剖切的剖视图。
图4为实施方式的前围顶盖的风挡嵌合部的在车辆的前后方向剖切的剖视图。
图5为实施方式的前围顶盖的风挡嵌合部的从车辆的左右方向看的水流的详细图。
图6为对实施方式的前围顶盖的风挡嵌合部的试验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详细进行说明。并且,在各图中,对于同一或相当的部分标记同一符号,适当地简化或者省略其重复说明。并且,关于以下说明中使用的前后方向、上下方向、车宽方向,前后方向是指以车辆直线行驶的前进方向为基准,从车辆的后方朝向车辆的前进方向时的方向。上下方向是相对于车辆以天地的方向为上下方向,车宽方向是以从正面看车辆时的左右方向为车宽方向。在图中,将前方向、后方向、上方向、下方向,分别用FR、RR、UP、DN表示。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前围顶盖、特别是汽车等装备的前围顶盖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前围顶盖201的在车辆的前后方向剖切的剖面,以及前围顶盖201具备的风挡嵌合部202的在车辆的前后方向剖切的剖面进行说明。图3为本实施方式的前围顶盖201的在车辆的前后方向剖切的剖视图。图4为本实施方式的前围顶盖201具备的风挡嵌合部202的在车辆的前后方向剖切的剖视图。
在风挡嵌合部202上,风挡240与风挡嵌合部件210的嵌合构造,是将风挡240相对于风挡嵌合部件210插入并嵌合,将风挡240的背面部240b通过粘接剂224在风挡嵌合部件210上粘接并装配两者的构造。
作为比风挡嵌合部210靠车辆前方方向的前方侧的构造,与以往使用的风挡夹入构造、顶端薄壁肋构造等其它构造同样地,具备:前围顶盖通面250;安装以封锁(密封)来自发动机室的臭气、振动噪音为目的设置的发动机罩密封件208的发动机罩密封面204;在外部前围顶板209上安装的外部前围顶板安装面205。前围顶盖201,在与前围顶盖201的插入方向大致相同的方向上,且在嵌入风挡嵌合部件210的卡合凹部260的方向上,具备从前围顶盖通面250延伸设置的突起部251。在突起部251的端部上,形成有突起爪258。在风挡嵌合部202上,通过将突起部251的突起爪258插入卡合凹部260并嵌合,能够限制风挡240侧的移动。
在图4中,风挡嵌合部件210,发挥将风挡240与前围顶盖通面250连接的作用。风挡240例如由夹层玻璃构成,在未图示的车辆的车体上安装。前围顶盖通面250,例如由合成树脂等制成。前围顶盖通面250,在其上端部253上,与风挡240的下端部242连接,并且将从风挡240流出的水向外部排出。前围顶盖通面250的外面部250a,相对于风挡240的外面部240a大致处于同一平面。
风挡嵌合部件210的车宽方向的长度,与风挡240的宽度、或前围顶盖通面250的宽度相当。风挡嵌合部件210的第一部分220,具备用于固定风挡240的固定面222。在固定面222上,例如形成有两面胶带即粘接层224。风挡嵌合部件210,与粘接层224一起沿着风挡240的下端部242按压于风挡240的背面部240b,并且在背面部240b上粘接。
风挡嵌合部件210具有第二部分230。第二部分230具备卡合凹部260而能够装卸前围顶盖通面250。前围顶盖通面250,在其背面侧,具备凹状或凸状的突起部251。突起部251具有弹性,与卡合凹部260卡合或嵌合。突起部251,相对于前围顶盖通面250的外面部250a或风挡240的外面部240a,向大致垂直的结合方向D1延伸。
风挡240、风挡嵌合部件210、以及前围顶盖通面250配置为:突起部251向结合方向D1插入风挡嵌合部件210的卡合凹部260,并且向与结合方向D1相反的方向D2再解除卡合。
卡合凹部260,由大致L字状、U字状或键爪状的弹簧脚部262、在风挡嵌合部件210的第一部分220和第二部分230之间形成的突起部280围成。通过弹簧状脚部262的自由端264与突起部280形成用于插入突起部251的卡合开口部261。
突起部280的剖面,形成为楔状和/或T字状。在风挡240与前围顶盖通面250之间的过渡部上,设有对其进行密封的密封部件290。突起部280,在风挡240的下端部242与前围顶盖通面250的向内方突出的突起部251之间,在密封部件290的平面部291上,形成有支撑密封部件290的夹持体或支撑体。
密封部件290,在其顶端部292上,与风挡240的下端部242密接。密封部件290,在前围顶盖通面250安装后,在下端部242与前围顶盖通面250的上端部253之间压装,使密封部件290的未图示的外面部与风挡240的外面部240a、以及前围顶盖通面250的外面部250a连接为处于同一平面。因此,风挡240与前围顶盖通面250之间的过渡部,形成为大致平滑且处于同一平面。
通过风挡嵌合部件210的突起部280和第一部分220,在风挡240的下端部242上形成有空腔部284。利用空腔部284,在安装后的状态下相对于风挡240进行支撑的突起部280能够弹性地挠曲。
弹簧状脚部262,在其自由端264上,并且在卡合凹部260的内部,具备卡合面263。卡合面263,在安装前围顶盖通面250的位置上,与在突起部251上形成的卡合面252卡合。因此,突起部251在风挡嵌合部件210的卡合凹部260内始终卡合和/或嵌合。为了更加良好地将突起部251向卡合凹部260插入,在卡合面252以及自由端264上,形成有未图示的倾斜面。在突起部280上,也在卡合凹部260内形成有卡合面283。
为了实现无需伴有前围顶盖通面250与风挡嵌合部件210以及风挡240之间的粘接的简易结构,设有卡定部件270。卡定部件270,在卡合凹部260内作为突起部形成,并且向风挡嵌合部件210的长度方向延伸地形成。卡定部件270形成为:至少部分地能够弹性变形,前围顶盖通面250的突起部251能够在D1方向上比较容易地向卡合凹部260内插入,并且不易使突起部251从卡合凹部260向D2方向解除卡合。
如图4所示,卡定部件270,在卡合凹部260内,配置为相对于突起部251成锐角。卡定部件270,至少部分地向卡合凹部260的卡合开口部261突出,并且在卡合凹部260内与突起部251的突起爪258卡合和/或嵌合。由此,前围顶盖通面250,在其安装位置上可装卸地并且持续地固定。
为了实现这些,在卡定部件270的长度方向端面272上形成有弯曲端部271,在突起部251上形成有卡合面252。由此,利用卡定部件270的自由端或弯曲端部271,在前围顶盖通面250的安装位置上即使在风挡嵌合部件210的长度方向上也支撑突起部251,保证稳定的卡合。
卡定部件270,在突起部280的卡合面283上,与密封部件290同样地在突起部280上固定。卡定部件270,在与突起部280的结合区域273和弯曲端部271之间具备狭小部分274,形成为大致凹状的剖面。并且,利用该剖面,在将突起部251插入卡合凹部260时,使卡定部件270相对于侧方或其长度方向在直角方向上退避。为了支持这种效果,在突起部251的端部上,形成有将卡定部件270向侧方按压的倾斜面255。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在形成于前围顶盖通面250的突起部251的突起爪258与风挡嵌合部件210的卡合凹部260之间的空间,设有具备弹性的抵接片部300。除此以外,如上所述,具有与相关的技术的图1和图2所示的构成同样的构成。即,援用日本特表2011-520694号公报记载的内容。抵接片部300形成为:一端接触与突起部251的向卡合凹部260的插入方向大致相同方向的突起爪258的端部,另一端与风挡嵌合部件210的内壁抵接。例如,抵接片部300,在突起爪258的顶端部上突设。抵接片部300可以设定为:在形成突起爪258的工序中形成,并且以与突起爪258相同的材质,例如作为同一部件形成为一体,从而避免增加工时。
并且,作为抵接片部300的形状,虽然在图4中示出了在未图示的车辆的前后方向剖面视时为直线状的形状,但是并非必须为直线状的形状。例如,抵接片部300,可以是在未图示的车辆的前方方向或后方方向上具有曲率的形状,即、在车辆的前后方向剖视时为曲线状的形状。并且,抵接片部300不限于直线状的形状,只要是从突起爪258的顶端起,另一端与风挡嵌合部件210的内壁抵接的形状,也可以采用波纹形状等复杂的形状。总而言之,抵接片部300的形状,只要是另一端与风挡嵌合部件210的内壁抵接的形状,则可以采取任意的形状。另外,抵接片部300,只要另一端与风挡嵌合部件210的内壁抵接,则当突起爪258与风挡嵌合部件210嵌合时可以挠曲。
风挡嵌合部件210,采用相对于卡合凹部260插入前围顶盖通面250的突起部251并嵌合的构造。即,风挡嵌合部件210与前围顶盖通面250的嵌合构造,为使前围顶盖通面250的突起部251,与风挡嵌合部件210的突起部280的车辆的上面侧的部分(位于前围顶盖通面250的上端部253侧的部分)、风挡嵌合部件210的车辆的前方侧的部分(卡合面263)、风挡嵌合部件210的突起部280的下面侧(车辆的后方侧)的部分(对应卡定部件270的弯曲端部271)、风挡嵌合部件210的内壁(与抵接片部300的另一端抵接的部分)的各卡定部嵌合。
即,如图5所示,当向风挡嵌合部件210的卡合凹部260插入前围顶盖通面250的突起部251时,在车辆的上面侧的部分(对应上端部253)、车辆的前方侧的部分(卡合面263)、车辆的后方侧的部分(对应卡定部件270的弯曲端部271)、以及风挡嵌合部件210的内壁(与抵接片部300的另一端抵接的部分)(图5中的X记号部分)上有与突起部251的抵接部分,这里成为挡水的构造。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前围顶盖通面250的突起爪258的顶端部上,设有另一端与风挡嵌合部件210的内壁抵接的抵接片部300。由此,如图5的箭头Y2所示,发挥能够阻挡流入前围顶盖通面250与风挡嵌合部件210之间的水或使水停滞的密封作用。即使在风挡嵌合部件210的内壁与抵接片部300的另一端的抵接部分上也能够挡水或使水停滞,因此在车辆的前方侧的部分(卡合面263)上流过的水量,与在车辆的上面侧的部分(对应上端部253)或车辆的后方侧的部分(对应卡定部件270的弯曲端部271)上流过的水量相比为最少。由此,能够抑制从车辆的前方侧的部分(卡合面263)流出的水的势头、水量,能够防止向刮水器部件296的溅水或向进气口298的进水。
由于风挡嵌合部件210的卡合凹部260、前围顶盖通面250的突起部251的偏差、将前围顶盖201安装于发动机室后端的外部前围顶板209的偏差等,风挡嵌合部件210的卡合凹部260与前围顶盖通面250的突起部251的对合部分可能并非完全的气密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图5中如箭头Y2所示,即使水从车辆的上面侧的部分(对应上端部253)的卡定部浸入,也能够将进入风挡嵌合部件210的卡合凹部260内的水挡在车辆的前方侧的部分(卡合面263)之前或者使水停滞,抑制从车辆的前方侧的部分(卡合面263)流出的情况。
由此,能够防止水溅到在风挡嵌合部件210的车辆前方方向的下部配置的刮水器部件296上,或者水进入空气取入口即进气口298中。
并且,在由于积雪的雪重或来自发动机罩的输入等对前围顶盖通面250施加负荷时,也可能对风挡嵌合部件210的卡合凹部260与前围顶盖通面250的突起部251的对合部分的间隙或表面差造成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本实施方式,也能够充分进行防止水浸入风挡嵌合部件210的卡合凹部260,或者抑制进入的水的势头。
接着,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次要效果的一例,参照图6,对风挡顶盖201具备的风挡嵌合部202的试验进行说明。
在固定的前围顶盖通面250的末端部的垂直于面的方向上施加力F时,测定前围顶盖通面250的上端部253的在与垂直于面的方向相反方向上的位移量D。其结果是:向没有设置抵接片部300的相关的前围顶盖通面的末端部的垂直于面的方向、和本实施方式的前围顶盖通面250的末端部的垂直于面的方向施加相同的力F时,前围顶盖通面250的上端部253的位移量D收敛为相关的前围顶盖通面的上端部的位移量的大致一半。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与没有设置抵接片部300的相关技术相比,在从外部施加负荷时能够消除或者大幅抑制在风挡240与前围顶盖通面250之间的对合位置(抵接部)产生的间隙或表表面差。
因此,通过在前围顶盖通面250的突起爪258的顶端部上设置抵接片部300,即使在由于外部前围顶板209的安装位置的偏差而对前围顶盖通面250施加负荷的情况下,也能够消除或者大幅抑制在风挡240与前围顶盖通面250之间产生的间隙或表面差。并且,在由于来自发动机罩207的输入等施加负荷时,或者在前围顶盖201上作用积雪等的雪重时,即使在前围顶盖通面250上施加负荷时,也能够消除或者大幅抑制在风挡240与前围顶盖通面250之间的对合位置(抵接部)上产生的间隙或表面差。因此,能够消除或者大幅抑制在风挡240与前围顶盖通面250之间的对合位置(抵接部)上产生的间隙或表面差,因此能够充分地进行防止水浸入风挡嵌合部件210的卡合凹部260,或者抑制进入的水的势头。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前围顶盖201,对于具备前围顶盖201的交通工具能够广泛适用。
这样,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车辆的前围部构造,即使在前围顶盖通面250上施加负荷的情况下,也能够阻挡进入前围顶盖通面250与风挡嵌合部件210之间的水或者抑制水的势头,并且能够防止向刮水器部件296上的溅水或向进气口298的进水。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这里示出了特定的具体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只要不脱离权利要求书定义的本发明的大范围的要点以及范围,则可以对这些具体例进行各种修正以及变更。
例如,抵接片部300,只要是从突起爪258的顶端部侧突设,则也可以在突起爪258的顶端部的任何部位突设。并且,抵接片部300,例如作为厚度0.6mm的薄壁的肋状的片部,可以构成为易于发挥密封效果。但是,抵接片部300在发挥上述效果的范围内不限于此,也可以是更薄的片状,或者是更厚的肋状的突片。

Claims (4)

1.一种车辆的前围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
前围顶盖,是在发动机罩与风挡之间配置的前围顶盖,具备在上述风挡的下端部设置的风挡嵌合部件和在插入上述风挡嵌合部件的卡合凹部的方向上延伸设置的突起爪;以及
抵接片部,是在上述突起爪与上述卡合凹部之间的空间配置的抵接片部,一端与上述突起爪的顶端部接触,另一端与上述风挡嵌合部件的上述卡合凹部的内壁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围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剖视时,上述抵接片部具有在与将上述突起爪插入上述卡合凹部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上为直线状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围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剖视时,上述抵接片部具有在上述车辆的前方方向或后方方向上具有曲率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前围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抵接片部,与上述突起爪作为同一部件形成为一体,从上述突起爪的顶端部突出。
CN201410699770.XA 2013-11-29 2014-11-27 车辆的前围部构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703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47785A JP2015104995A (ja) 2013-11-29 2013-11-29 車両のカウル部構造
JP2013-247785 2013-11-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70338A true CN104670338A (zh) 2015-06-03
CN104670338B CN104670338B (zh) 2017-04-05

Family

ID=53058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99770.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70338B (zh) 2013-11-29 2014-11-27 车辆的前围部构造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126635B2 (zh)
JP (1) JP2015104995A (zh)
CN (1) CN104670338B (zh)
DE (1) DE102014117232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82174A (zh) * 2018-03-20 2018-08-1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窗台内侧密封条及其唇边最佳压缩量计算方法
CN108473031A (zh) * 2015-11-02 2018-08-31 库博标准有限责任公司 车窗组件、车窗玻璃以及车窗导向型材
WO2020211732A1 (en) * 2019-04-16 2020-10-22 Saint-Gobain Glass France Vehicle window structure, vehicle window decoration part and vehicl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204820A1 (de) * 2013-03-19 2014-09-25 Elkamet Kunststofftechnik Gmbh Profilelement zum Verbinden einer Fahrzeugscheibe mit einem Abdeckteil und Profilelementbaugruppe
KR101877146B1 (ko) * 2013-09-24 2018-07-10 쌩-고벵 글래스 프랑스 차량 창문용 밀폐 배열체
JP6202743B2 (ja) * 2014-01-10 2017-09-27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カウルトップカバー
JP2015137051A (ja) * 2014-01-23 2015-07-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カウルルーバの係止構造
JP6252562B2 (ja) * 2015-07-31 2017-12-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ウインドシールドガラスの周辺構造
JP6514658B2 (ja) * 2016-03-31 2019-05-15 森六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カウルトップガーニッシュ
JP6902218B2 (ja) * 2016-12-19 2021-07-14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DE202016107289U1 (de) * 2016-12-22 2018-03-26 Rehau Ag + Co Abdichtungsprofil zum Verbinden eines Anbauteils mit einer Fahrzeugscheibe
JP6973413B2 (ja) * 2016-12-26 2021-11-24 Agc株式会社 シール部材付きウインドウガラス
JP6857357B2 (ja) * 2017-06-19 2021-04-14 片山工業株式会社 カウルトップモールによるカウルトップカバーの取付構造
JP7204759B2 (ja) * 2018-08-29 2023-01-16 Agc株式会社 ウインドシールドとカウルルーバとの連結構造
DE102019120097A1 (de) * 2019-07-25 2021-01-28 Krd Sicherheitstechnik Gmbh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Sicherheitsscheibe aus Kunststoff, und Nachrüstsatz
DE102019133589A1 (de) * 2019-12-09 2021-06-10 Elkamet Kunststofftechnik Gmbh Verbindungsanordnung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64868A (ja) * 2009-05-14 2010-11-25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カウルルーバ構造
CN102245415A (zh) * 2008-12-09 2011-11-16 埃尔卡梅特塑料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将车窗玻璃与贮水件连接的u形型材元件
CN102910208A (zh) * 2011-08-01 2013-02-06 日本富拉司特株式会社 前罩板的安装结构
CN103153760A (zh) * 2010-09-28 2013-06-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前围上盖板定位构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40637B2 (ja) * 2001-12-10 2005-04-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カウルトップパネルのシール構造
JP4329469B2 (ja) * 2003-09-29 2009-09-09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KR100882686B1 (ko) * 2007-12-14 2009-02-0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조립식 카울탑커버 및 그 제작방법
DE202008006986U1 (de) 2008-05-23 2009-10-01 Elkamet Kunststofftechnik Gmbh Profilelement zum Verbinden einer Fahrzeugscheibe mit einem Wasserkasten
JP5394759B2 (ja) * 2009-01-23 2014-01-22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カウルトップカバーの取付構造
JP4924739B2 (ja) * 2010-05-11 2012-04-25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JP2012240454A (ja) * 2011-05-16 2012-12-10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カウルルーバの固定用モール及び車両用カウルルーバの固定構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5415A (zh) * 2008-12-09 2011-11-16 埃尔卡梅特塑料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将车窗玻璃与贮水件连接的u形型材元件
JP2010264868A (ja) * 2009-05-14 2010-11-25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カウルルーバ構造
CN103153760A (zh) * 2010-09-28 2013-06-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前围上盖板定位构造
CN102910208A (zh) * 2011-08-01 2013-02-06 日本富拉司特株式会社 前罩板的安装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73031A (zh) * 2015-11-02 2018-08-31 库博标准有限责任公司 车窗组件、车窗玻璃以及车窗导向型材
CN108473031B (zh) * 2015-11-02 2019-12-03 库博标准有限责任公司 车窗组件、车窗玻璃以及车窗导向型材
CN108382174A (zh) * 2018-03-20 2018-08-1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窗台内侧密封条及其唇边最佳压缩量计算方法
WO2020211732A1 (en) * 2019-04-16 2020-10-22 Saint-Gobain Glass France Vehicle window structure, vehicle window decoration part and vehi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4117232A1 (de) 2015-06-03
US20150151791A1 (en) 2015-06-04
US9126635B2 (en) 2015-09-08
JP2015104995A (ja) 2015-06-08
CN104670338B (zh) 2017-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70338A (zh) 车辆的前围部构造
JP4799078B2 (ja) カウルルーバ装置
US7156455B2 (en) Sunroof panel for a vehicle
KR101518908B1 (ko) 자동차의 도어 프레임
CN105083387A (zh) 前围盖装置
JP5916065B2 (ja) カウルカバー装置
CN112158267A (zh) 车辆
US5108146A (en) Cowl grill to windshield lip seal
JP4843815B2 (ja) カウルトップ構造
JP3856649B2 (ja) カウルカバー
US20040025440A1 (en) Clip for mounting weatherstrip
CN108621764B (zh) 用于汽车玻璃的密封组件
JP2005041473A (ja) 車両のスライド窓
US20180086187A1 (en) Cowl top cover
US20190152535A1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JP4732014B2 (ja) 車両用ルーフ
JP4156549B2 (ja) ウエストモール取付構造
JP2007106213A (ja) ウェザーストリップの取付構造
JP2011255833A (ja) 見切りシール取付構造
JP5106277B2 (ja) 見切りシールの取付構造。
JP2001071938A (ja) 車両用カウルルーバ後端の固定構造
JPH0211233Y2 (zh)
JP5347423B2 (ja) ドアシール構造
JP4739052B2 (ja) バックドアシール構造
JP2007223467A (ja) バックドアシール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05

Termination date: 2017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