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66535A - 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66535A
CN104666535A CN201510081954.4A CN201510081954A CN104666535A CN 104666535 A CN104666535 A CN 104666535A CN 201510081954 A CN201510081954 A CN 201510081954A CN 104666535 A CN104666535 A CN 1046665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preparation
upper respiratory
traditional chinese
acute up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8195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DOUBLE ANT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DOUBLE ANT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DOUBLE ANT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DOUBLE ANT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8195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66535A/zh
Publication of CN1046665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665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其由金银花、五指柑、三叉苦、野菊花、南板蓝根和岗梅的提取物,以及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咖啡因和β环糊精组成。本发明的中药制剂,针对风、温、热、毒的基本病机,选药疏、解、清、利并用,共奏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之功,制剂为无蔗糖颗粒剂,具有药物稳定性高、辅料服用量少、应用范围广等优点。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将制剂中的每一个组份中的有效成分区分处理精化,且制备方法简单,市场前景广阔,适合规模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TI)是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是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本病不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而且还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本病全年皆可发病,以冬春季节为高发期,其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播,多为散发,但可在气候突变时流行。由于病毒的类型较多,人体对各种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且短暂,并无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病毒携带者,故一个人在一年内可有多次发病。当有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增殖,引起本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旁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罹患。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70~80%由病毒引起,少数由细菌引起,主要有流感病毒(甲、乙、丙)、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孢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等。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其感染的主要表现为鼻炎、咽喉炎或扁桃体炎等,可并发急性鼻窦炎、中耳炎、气管-支气管炎,部分患者还可继发风湿病、肾小球肾炎和心肌炎等,故应引起高度重视。
现代医学对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尚无特殊抗病毒药物,多以对症处理、休息、忌烟、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治继发细菌感染为主。对症治疗可选用解热镇痛及减少鼻咽充血和分泌物的抗感冒复合剂如对乙酰胺基酚(扑热息痛)、双酚伪麻片类等药物;有细菌感染,可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经验用药常选用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等药物。
中医药具有成分复杂、副作用少、药源丰富、价格低廉且作用靶点多的特点,重视病原体-机体-中药三者的辨证施治关系,以清除体内病原体为目的,改善机体整体状态,特别是能通过调动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来增强抗病毒、抗细菌感染的能力,具有抑制病毒复制、阻止病毒致细胞病变、调节免疫功能、解热、镇痛、抗炎等综合功效。
抗流感病毒的中药以清热解毒中药为主,对这一类型的中药已有较多研究,证实其有较好的直接抗病毒作用,单味药有大青叶、板蓝根、连翘、贯众、鱼腥草等,复方的药物组成也以清热解毒药为主,如银翘散、莲花清瘟颗粒、复方金银花颗粒等。虽然每味中药组成成分比较复杂,中药方剂作用机理也更为复杂,但中草药抗流感病毒途径主要有两条:1、直接抑制病毒:阻断病毒繁殖过程的吸附、穿入、复制、成熟中的某一环节,从而达到抗病毒感染的目的。目前对中草药抗病毒感染的机理研究的比较清楚的成分有两类:一是多酚类物质,证明其可以抑制流感病毒蛋白质和RNA合成,同时也可抑制流感病毒的吸附作用;另一类是黄酮类物质,其机理是抑制流感病毒唾液酸酶的活性和膜融合作用。2、间接抑制病毒:中草药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能提高机体的防御机能,从而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
临床上采用复方感冒灵颗粒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较好,其处方与制备方法如下:
处方:金银花104g,五指柑415g,野菊花310g,三叉苦520g,南板蓝根310g,岗梅835g,对乙酰氨基酚16.8g,马来酸氯苯那敏0.268g,咖啡因1.2g。
制法:(1)除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咖啡因外,其余金银花等六味加水提取二次,第一次加4倍水提2小时,第二次加约3倍水提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4~1.26,加乙醇使含乙醇量达60~65%,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8~1.30(60℃)的稠膏;(2)马来酸氯苯那敏、咖啡因的水溶液加入稠膏中,搅拌至均匀,60℃加热至流动性好状态,缓慢加入至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帕坦与糊精的混合物中,混匀,12目筛制粒,干燥,制成600g颗粒,12~40目整粒,复合膜分装,即得。
用法与用量:用开水冲服,一次14克,一日3次;二天为一疗程。
采用传统的制备方法制备出的颗粒作为成型助剂,具有如下缺点:(1)蔗糖含量较高,易潮解、软化变质,不宜久存,药物的稳定性不好,容易导致药物进入人体后不分解,使人体难以吸收到有效药物成分,造成药效降低;(2)由于蔗糖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能引发胃炎、导致肥胖、诱发糖尿病和儿童龋齿,使得颗粒剂不宜用于糖尿病等禁糖患者,使许多儿童、老年和禁糖患者的用药受到限制;(3)服用量大(一次10~20g),且质量标准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册P115,由于所采用标准起草的年代较早,部分检验项目专属性较差,远不能达到目前对药品质量标准的要求。
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对该方的认真研究,在保证药剂安全性的同时,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且大大减少辅料服用量,扩大了应用范围,以使其药效更高、服用量减少,携带、使用、储运更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该制剂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功效。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上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由金银花、五指柑、三叉苦、野菊花、南板蓝根和岗梅的提取物,以及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咖啡因和β环糊精组成,所述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金银花100~110份、五指柑400~430份、三叉苦500~540份、野菊花290~330份、南板蓝根290~330份、岗梅780~860份、对乙酰氨基酚13~21份、马来酸氯苯那敏0.1~0.4份、咖啡因0.9~1.5份、β环糊精30~80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金银花104份、五指柑415份、三叉苦520份、野菊花310份、南板蓝根310份、岗梅835份、对乙酰氨基酚16.8份、马来酸氯苯那敏0.268份、咖啡因份1.2份、β环糊精50份。
进一步,所述制剂为颗粒剂。
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如下重量份数的组份:金银花100~110份、五指柑400~430份、三叉苦500~540份、野菊花290~330份、南板蓝根290~330份、岗梅780~860份,加水煎煮蒸馏,收集蒸馏液,蒸馏液中加入重量份数为30~80份的β环糊精,混合使其包合完全,混合液过滤,烘干,得到固体粉末,备用;
(2)将步骤(1)所得蒸馏后的水溶液过滤,滤渣加盐酸水溶液煎煮,滤过,再合并滤液,浓缩,加入乙醇,搅拌后静置滤过,再将滤液浓缩后用聚酰胺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所得液再浓缩,加入步骤(1)所得的固体粉末,混匀,加入成型助剂,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得到颗粒A,备用;
(3)取聚丙烯酸树脂Ⅱ号,溶于无水乙醇中,水浴混匀,再加入重量份数为13~21份的对乙酰氨基酚,溶解混匀,再加入液体石蜡中,逐步升温后保持温度3~4小时,滤过,烘干,得到缓释肠溶微囊,备用;
(4)取重量份数0.1~0.4份的马来酸氯苯那敏、0.9~1.5份的咖啡因及步骤(3)所得缓释肠溶微囊,加入成型助剂,制成颗粒,干燥,得到颗粒B,与步骤(2)所得颗粒A混匀,即得总颗粒,分装,即得。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步骤(1)所述加水重量与所称取的组份的质量比例为10:1,所述煎煮的时间为1~2小时,所述烘干的温度≤50℃。
进一步,步骤(2)中,加入盐酸水的浓度为0.05%v/v,所述盐酸水与滤渣的质量比例为6:1~8:1,所述煎煮的时间为1~3小时,所述合并滤液浓缩至60℃时的相对密度为1.10~1.15,所述加入乙醇的量为使合并滤液中乙醇的浓度范围为60~65%,所述搅拌后静置的时间为22~26小时,所述过滤后的滤液浓缩至60℃时的相对密度为1.15~1.20,所述聚酰胺吸附树脂的柱子径高比为1:11,所述经过聚酰胺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的液体浓缩至60℃时的相对密度1.25~1.30,所述成型助剂为可溶性淀粉和糊精的混合物,所述可溶性淀粉与糊精的添加质量比例为1:3,所述干燥的温度为70℃。
进一步,步骤(3)所述聚丙烯酸树脂Ⅱ号质量为50克,所述水浴的初始温度为10℃,最终温度为35℃,所述烘干的温度为50℃。
进一步,步骤(4)所述加入的成型助剂为可溶性淀粉和糊精的混合物,所述可溶性淀粉与糊精的添加质量比例为1:3,所述干燥的温度为5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中药制剂,针对风、温、热、毒的基本病机,选药疏、解、清、利并用,共奏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之功,制剂为无蔗糖颗粒剂,具有以下优点:(1)药物稳定性高,无蔗糖颗粒不易吸潮变质,有效保证了药物的临床疗效;(2)辅料服用量少,本发明制成无蔗糖颗粒剂后,由于减少了大量使用蔗糖的赋形剂用量,在保证了疗效的基础上,大大减少辅料服用量,由原来的一次14g变为6g;(3)应用范围广,无蔗糖颗粒使许多儿童、老年和禁糖患者的用药限制得以解除,并且不影响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本发明的的制备方法,将制剂中的每一个组份中的有效成分区分处理精化,其中金银花,利用蒸馏法将有效成分——挥发油蒸馏出来,再利用β环糊精包合,防止其成型工艺而导致挥发,其提取液用水提醇沉法纯化,使制剂中的中药有效成分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3、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市场前景广阔,适合规模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稳定性对乙酰氨基酚含量对比图。
图2是稳定性马来酸氯苯那敏对比图。
图3是稳定性咖啡因对比图。
图4是本发明的无糖型颗粒中野菊花薄层色谱图。
点样顺序:1~3:分别为120701、120702、120703(无糖型颗粒)批供试品;4、野菊花对照药材;5、缺野菊花的阴性样品。
图5是蔗糖型颗粒中野菊花薄层色谱图。
点样顺序:1~3:分别为120742、120743、120744(蔗糖型)批供试品;4、野菊花对照药材;5、缺野菊花的阴性样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1)取金银花100g、五指柑430g、三叉苦500g、野菊花330g、南板蓝根290g、岗梅860g,加水煎煮,加水重量与所称取的组份的质量比例为10:1,煎煮的时间为1~2小时,蒸馏,收集蒸馏液,蒸馏液中加入30gβ环糊精,混合使其包合完全,混合液过滤,烘干,烘干的温度≤50℃,得到固体粉末,备用;
(2)将步骤(1)所得蒸馏后的水溶液过滤,滤渣加浓度为0.05%v/v的盐酸水溶液煎煮,盐酸水与滤渣的质量比例为6:1~8:1,煎煮的时间为1~3小时,滤过,再合并滤液,浓缩至60℃的相对密度为1.10~1.15,加入乙醇,使合并滤液中乙醇的浓度范围为60~65%,搅拌后静置22~26小时,滤过,再将滤液浓缩至60℃的相对密度为1.15~1.20,然后用柱子径高比为1:11的聚酰胺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所得液再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25~1.30,加入步骤(1)所得的固体粉末,混匀,加入成型助剂,成型助剂为可溶性淀粉和糊精的混合物,所述可溶性淀粉与糊精的添加质量比例为1:3,制成颗粒,干燥,干燥的温度为70℃,整粒,得到颗粒A,备用;
(3)取50g聚丙烯酸树脂Ⅱ号,溶于无水乙醇中,水浴混匀,水浴的初始温度为10℃,再加入21g对乙酰氨基酚,溶解混匀,再加入液体石蜡中,逐步升温到35℃并保持温度3~4小时,滤过,烘干,烘干的温度为50℃,得到缓释肠溶微囊,备用;
(4)取0.1g马来酸氯苯那敏、1.5g咖啡因及步骤(3)所得缓释肠溶微囊,加入成型助剂,制成颗粒,干燥,得到颗粒B,与步骤(2)所得颗粒A混匀,即得总颗粒,分装,即得。
实施例2
(1)取金银花104g、五指柑415g、三叉苦520g、野菊花310g、南板蓝根310g、岗梅835g,加水煎煮,加水重量与所称取的组份的质量比例为10:1,煎煮的时间为1~2小时,蒸馏,收集蒸馏液,蒸馏液中加入50gβ环糊精,混合使其包合完全,混合液过滤,烘干,烘干的温度≤50℃,得到固体粉末,备用;
(2)将步骤(1)所得蒸馏后的水溶液过滤,滤渣加浓度为0.05%v/v的盐酸水溶液煎煮,盐酸水与滤渣的质量比例为6:1~8:1,煎煮的时间为1~3小时,滤过,再合并滤液,浓缩至60℃的相对密度为1.10~1.15,加入乙醇,使合并滤液中乙醇的浓度范围为60~65%,搅拌后静置22~26小时,滤过,再将滤液浓缩至60℃的相对密度为1.15~1.20,然后用柱子径高比为1:11的聚酰胺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所得液再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25~1.30,加入步骤(1)所得的固体粉末,混匀,加入成型助剂,成型助剂为可溶性淀粉和糊精的混合物,所述可溶性淀粉与糊精的添加质量比例为1:3,制成颗粒,干燥,干燥的温度为70℃,整粒,得到颗粒A,备用;
(3)取50g聚丙烯酸树脂Ⅱ号,溶于无水乙醇中,水浴混匀,水浴的初始温度为10℃,再加入16.8g对乙酰氨基酚,溶解混匀,再加入液体石蜡中,逐步升温到35℃并保持温度3~4小时,滤过,烘干,烘干的温度为50℃,得到缓释肠溶微囊,备用;
(4)取0.268g马来酸氯苯那敏、1.2g咖啡因及步骤(3)所得缓释肠溶微囊,加入成型助剂,制成颗粒,干燥,得到颗粒B,与步骤(2)所得颗粒A混匀,即得总颗粒,分装,即得。
实施例3
(1)取金银花110g、五指柑400g、三叉苦540g、野菊花290g、南板蓝根330g、岗梅780g,加水煎煮,加水重量与所称取的组份的质量比例为10:1,煎煮的时间为1~2小时,蒸馏,收集蒸馏液,蒸馏液中加入32gβ环糊精,混合使其包合完全,混合液过滤,烘干,烘干的温度≤50℃,得到固体粉末,备用;
(2)将步骤(1)所得蒸馏后的水溶液过滤,滤渣加浓度为0.05%v/v的盐酸水溶液煎煮,盐酸水与滤渣的质量比例为6:1~8:1,煎煮的时间为1~3小时,滤过,再合并滤液,浓缩至60℃的相对密度为1.10~1.15,加入乙醇,使合并滤液中乙醇的浓度范围为60~65%,搅拌后静置22~26小时,滤过,再将滤液浓缩至60℃的相对密度为1.15~1.20,然后用柱子径高比为1:11的聚酰胺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所得液再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25~1.30,加入步骤(1)所得的固体粉末,混匀,加入成型助剂,成型助剂为可溶性淀粉和糊精的混合物,所述可溶性淀粉与糊精的添加质量比例为1:3,制成颗粒,干燥,干燥的温度为70℃,整粒,得到颗粒A,备用;
(3)取50g聚丙烯酸树脂Ⅱ号,溶于无水乙醇中,水浴混匀,水浴的初始温度为10℃,再加入13g对乙酰氨基酚,溶解混匀,再加入液体石蜡中,逐步升温到35℃并保持温度3~4小时,滤过,烘干,烘干的温度为50℃,得到缓释肠溶微囊,备用;
(4)取0.4g的马来酸氯苯那敏、0.9g咖啡因及步骤(3)所得缓释肠溶微囊,加入成型助剂,制成颗粒,干燥,得到颗粒B,与步骤(2)所得颗粒A混匀,即得总颗粒,分装,即得。
实施例4
(1)取金银花105g、五指柑415g、三叉苦500g、野菊花300g、南板蓝根320g、岗梅845g,加水煎煮,加水重量与所称取的组份的质量比例为10:1,煎煮的时间为1~2小时,蒸馏,收集蒸馏液,蒸馏液中加入75gβ环糊精,混合使其包合完全,混合液过滤,烘干,烘干的温度≤50℃,得到固体粉末,备用;
(2)将步骤(1)所得蒸馏后的水溶液过滤,滤渣加浓度为0.05%v/v的盐酸水溶液煎煮,盐酸水与滤渣的质量比例为6:1~8:1,煎煮的时间为1~3小时,滤过,再合并滤液,浓缩至60℃的相对密度为1.10~1.15,加入乙醇,使合并滤液中乙醇的浓度范围为60~65%,搅拌后静置22~26小时,滤过,再将滤液浓缩至60℃的相对密度为1.15~1.20,然后用柱子径高比为1:11的聚酰胺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所得液再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25~1.30,加入步骤(1)所得的固体粉末,混匀,加入成型助剂,成型助剂为可溶性淀粉和糊精的混合物,所述可溶性淀粉与糊精的添加质量比例为1:3,制成颗粒,干燥,干燥的温度为70℃,整粒,得到颗粒A,备用;
(3)取50g聚丙烯酸树脂Ⅱ号,溶于无水乙醇中,水浴混匀,水浴的初始温度为10℃,再加入19g对乙酰氨基酚,溶解混匀,再加入液体石蜡中,逐步升温到35℃并保持温度3~4小时,滤过,烘干,烘干的温度为50℃,得到缓释肠溶微囊,备用;
(4)取0.3g的马来酸氯苯那敏、1.2g咖啡因及步骤(3)所得缓释肠溶微囊,加入成型助剂,制成颗粒,干燥,得到颗粒B,与步骤(2)所得颗粒A混匀,即得总颗粒,分装,即得。
实施例5
(1)取金银花108g、五指柑410g、三叉苦540g、野菊花290g、南板蓝根290g、岗梅795g,加水煎煮,加水重量与所称取的组份的质量比例为10:1,煎煮的时间为1~2小时,蒸馏,收集蒸馏液,蒸馏液中加入45gβ环糊精,混合使其包合完全,混合液过滤,烘干,烘干的温度≤50℃,得到固体粉末,备用;
(2)将步骤(1)所得蒸馏后的水溶液过滤,滤渣加浓度为0.05%v/v的盐酸水溶液煎煮,盐酸水与滤渣的质量比例为6:1~8:1,煎煮的时间为1~3小时,滤过,再合并滤液,浓缩至60℃的相对密度为1.10~1.15,加入乙醇,使合并滤液中乙醇的浓度范围为60~65%,搅拌后静置22~26小时,滤过,再将滤液浓缩至60℃的相对密度为1.15~1.20,然后用柱子径高比为1:11的聚酰胺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所得液再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25~1.30,加入步骤(1)所得的固体粉末,混匀,加入成型助剂,成型助剂为可溶性淀粉和糊精的混合物,所述可溶性淀粉与糊精的添加质量比例为1:3,制成颗粒,干燥,干燥的温度为70℃,整粒,得到颗粒A,备用;
(3)取50g聚丙烯酸树脂Ⅱ号,溶于无水乙醇中,水浴混匀,水浴的初始温度为10℃,再加入15g对乙酰氨基酚,溶解混匀,再加入液体石蜡中,逐步升温到35℃并保持温度3~4小时,滤过,烘干,烘干的温度为50℃,得到缓释肠溶微囊,备用;
(4)取0.4g的马来酸氯苯那敏、1.0g咖啡因及步骤(3)所得缓释肠溶微囊,加入成型助剂,制成颗粒,干燥,得到颗粒B,与步骤(2)所得颗粒A混匀,即得总颗粒,分装,即得。
试验例1:颗粒吸湿性对比
分别称取生产条件下,由同一批浸膏制得的蔗糖型、无糖型颗粒各约5g,精密称定,置于口径相同的干燥至恒重的称量瓶中,敞口,于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75%的条件下放置,于24小时后取样称量,计算吸湿百分率,如表1所示。
吸湿百分率(%)=(吸湿后重量-吸湿前重量)/吸湿前重量×100%
表1 吸湿性试验结果
根据表1的对比结果表明,蔗糖型颗粒较无糖型颗粒更宜吸潮,无糖型颗粒稳定性更好,更宜于保存。
试验例2:稳定性对比
取同一批浸膏制成的无糖型颗粒与蔗糖型颗粒供试品各三批,以药用复合铝膜包装,置于相对湿度为75±5%、温度为40±2℃的恒温恒湿箱中,分别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取样,对样品的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和咖啡因含量进行考察,并与0个月结果相比较,分别如表2、图1-图3所示,研究发现:本发明的无糖型颗粒与蔗糖型颗粒含量结果均符合规定,但是本发明颗粒含量无明显变化,蔗糖型颗粒含量明显呈下降趋势。
表2 稳定性试验结果
试验例3:鉴别方法
原蔗糖型颗粒中仅有对乙酰氨基酚与马来酸氯苯那敏的薄层鉴别方法,现对本品中野菊花进行薄层鉴别研究,以制订更为专属的鉴别方法。具体如下:
野菊花中主要含萜类、挥发油和黄酮类等化合物。参考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野菊花药材质量标准项下的薄层鉴别方法制订成本法:取本品1g(约相当于0.5g野菊花),研细,加甲醇15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野菊花对照药材0.3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按处方除去野菊花,按本发明的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制成缺野菊花阴性样品,取1g,同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得阴性对照溶液。按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精密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乙酸乙酯-丁酮-三氯甲烷-甲酸-水(15:15:6: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三氯化铝溶液,热风吹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色谱图见图4。
如图4所示,对比结果表明: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位置上,呈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在缺野菊花的阴性样品在相应位置上无干扰,方法专属,故列入正文标准。
取同一批浸膏制成的蔗糖型颗粒约5g(约相当于1g野菊花),按上述薄层鉴别方法进行试验,色谱图见图5。
如图5所示,对比结果表明: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同样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缺野菊花的阴性样品在相应位置上没有干扰,方法专属。
由上述试验结果可知,采用不同辅料制成的颗粒的鉴别结果一致,即辅料不影响野菊花的薄层鉴别,方法专属。如图可知两种颗粒的结果一致,但两者取的样品相当量有明显区别,其分别为1g(约相当于0.5g野菊花)和5g(约相当于1g野菊花),说明本发明工艺有助于提高方中的野菊花有效成分的含量。
实验例1:对伤寒-副伤寒三联菌苗所致兔发热的影响
选择健康家兔,预选体温在38.0~39.5℃范围内及每天波动不超过0.2℃的新西兰兔18只,当日先测动物基础体温2次,其均值作为致热前正常值,由耳静脉注射伤寒-副伤寒菌苗0.5ml/kg,1h后择其体温上升1.0℃以上者随机分为本发明的中药颗粒组、蔗糖型复方感冒灵颗粒及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给等容量生理盐水。给药后每隔1h测量1次体温,共测6次,具体探测温度情况详见表2。
表2 本发明的中药颗粒剂对三联菌苗所致兔发热的影响()
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P<0.01;t检验。
根据表2的结果分析,2种颗粒剂对伤寒-副伤寒三联茵苗所致兔发热均有显著的退热作用,但本发明药剂颗粒效果更优。
实验例2: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取NIH小鼠30只,体重18~22g,雄性,随机分成3组,即空白对照组、复方感冒灵颗粒组、本发明的中药颗粒组。然后每组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空白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3天。末次给药1h后,将二甲苯50μl滴于小鼠右耳两面,左耳不涂作对照,0.5h后将小鼠脱颈椎处死,用直径6mm打孔器分别在左、右耳同一部位打下圆耳片,精密秤重,以左、右耳片重量之差作为肿胀度,比较各组间差异,具体观察数据详见表3。
表3 本发明的中药颗粒剂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P<0.01
根据表3的结果分析,两种颗粒剂均能够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炎性肿胀,但本发明的中药颗粒效果更优。
典型病例:
例1:程某某,35岁,患病症状:头晕、咳嗽、头痛2天,服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3疗程后,头晕头痛等症状消失临床治愈。
例2:罗某,男,42岁,发热1天,恶风,轻微头痛,面红,口渴,时有咳嗽,纳呆,便干尿黄,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体查:体温38.3℃,咽部充血,心肺检查无异常,血常规:白细胞5.2×109/L。服药本发明的药物治疗2个疗程后,患者汗出较多,体温渐降,24h后体温降低至正常,无头痛,咳嗽基本消失,便畅,继续服用本发明的药物2剂后痊愈。
例3:陈某,女,38岁,发热、咽痛、咽痒、咳嗽3天,咽痛吞咽时明显,咽痒气逆则咳嗽,痰黄浊而量多,口干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体检:体温38.8℃,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并化脓。服药本发明的药物1个疗程后患者咽痛发热明显减轻,咳嗽好转,3个疗程后患者无咳嗽、无咽痛咽痒,体温正常。
例4:武某,男性,24岁,淋雨后发烧恶寒,38.6℃,全身酸痛乏力,咳嗽,痰黄痰稠,口苦,尿黄。舌红苔黄,脉滑数。自服日夜百服宁、阿莫西林胶囊等,疗效不佳。服药本发明的药物3剂后治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金银花、五指柑、三叉苦、野菊花、南板蓝根和岗梅的提取物,以及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咖啡因和β环糊精组成,所述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金银花100~110份、五指柑400~430份、三叉苦500~540份、野菊花290~330份、南板蓝根290~330份、岗梅780~860份、对乙酰氨基酚13~21份、马来酸氯苯那敏0.1~0.4份、咖啡因0.9~1.5份、β环糊精30~8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金银花104份、五指柑415份、三叉苦520份、野菊花310份、南板蓝根310份、岗梅835份、对乙酰氨基酚16.8份、马来酸氯苯那敏0.268份、咖啡因份1.2份、β环糊精5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颗粒剂。
4.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如下重量份数的组份:金银花100~110份、五指柑400~430份、三叉苦500~540份、野菊花290~330份、南板蓝根290~330份、岗梅780~860份,加水煎煮蒸馏,收集蒸馏液,蒸馏液中加入重量份数为30~80份的β环糊精,混合使其包合完全,混合液过滤,烘干,得到固体粉末,备用;
(2)将步骤(1)所得蒸馏后的水溶液过滤,滤渣加盐酸水溶液煎煮,滤过,再合并滤液,浓缩,加入乙醇,搅拌后静置滤过,再将滤液浓缩后用聚酰胺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所得液再浓缩,加入步骤(1)所得的固体粉末,混匀,加入成型助剂,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得到颗粒A,备用;
(3)取聚丙烯酸树脂Ⅱ号,溶于无水乙醇中,水浴混匀,再加入重量份数为13~21份的对乙酰氨基酚,溶解混匀,再加入液体石蜡中,逐步升温后保持温度3~4小时,滤过,烘干,得到缓释肠溶微囊,备用;
(4)取重量份数0.1~0.4份的马来酸氯苯那敏、0.9~1.5份的咖啡因及步骤(3)所得缓释肠溶微囊,加入成型助剂,制成颗粒,干燥,得到颗粒B,与步骤(2)所得颗粒A混匀,即得总颗粒,分装,即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加水重量与所称取组份的质量比例为10:1,所述煎煮的时间为1~2小时,所述烘干的温度≤5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加入盐酸水的浓度为0.05%v/v,所述盐酸水与滤渣的质量比例为6:1~8:1,所述煎煮的时间为1~3小时,所述合并滤液浓缩至60℃时的相对密度为1.10~1.15,所述加入乙醇的量为使合并滤液中乙醇的浓度范围为60~65%,所述搅拌后静置的时间为22~26小时,所述过滤后的滤液浓缩至60℃时的相对密度为1.15~1.20,所述聚酰胺吸附树脂的柱子径高比为1:11,所述经过聚酰胺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的液体浓缩至60℃时的相对密度1.25~1.30,所述成型助剂为可溶性淀粉和糊精的混合物,所述可溶性淀粉与糊精的添加质量比例为1:3,所述干燥的温度为7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聚丙烯酸树脂Ⅱ号质量为50克,所述水浴的初始温度为10℃,最终温度为35℃,所述烘干的温度为5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加入的成型助剂为可溶性淀粉和糊精的混合物,所述可溶性淀粉与糊精的添加质量比例为1:3,所述干燥的温度为50℃。
CN201510081954.4A 2015-02-15 2015-02-15 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46665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81954.4A CN104666535A (zh) 2015-02-15 2015-02-15 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81954.4A CN104666535A (zh) 2015-02-15 2015-02-15 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66535A true CN104666535A (zh) 2015-06-03

Family

ID=53302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81954.4A Pending CN104666535A (zh) 2015-02-15 2015-02-15 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6653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53063A (zh) * 2015-12-07 2016-02-24 华润三九(郴州)制药有限公司 复方感冒灵流膏化学成分标准指纹图谱及构建方法、应用
CN106619533A (zh) * 2016-12-13 2017-05-10 广西双蚁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无蔗糖型的复方感冒灵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31076A (zh) * 2018-11-26 2019-02-15 广东新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感冒灵颗粒及其生产工艺
CN110585008A (zh) * 2019-08-07 2019-12-20 北京长峰金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湿式制粒法制备粒料的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5259A (zh) * 2003-05-16 2004-02-18 海口康力元制药有限公司 复方感冒灵片(薄膜衣片)及其制作方法
CN101978983A (zh) * 2010-11-16 2011-02-23 广州固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5259A (zh) * 2003-05-16 2004-02-18 海口康力元制药有限公司 复方感冒灵片(薄膜衣片)及其制作方法
CN101978983A (zh) * 2010-11-16 2011-02-23 广州固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高华: "《最新国家药品标准实施手册 第2卷》", 31 March 2004,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53063A (zh) * 2015-12-07 2016-02-24 华润三九(郴州)制药有限公司 复方感冒灵流膏化学成分标准指纹图谱及构建方法、应用
CN105353063B (zh) * 2015-12-07 2018-04-24 华润三九(郴州)制药有限公司 复方感冒灵流膏化学成分标准指纹图谱及构建方法、应用
CN106619533A (zh) * 2016-12-13 2017-05-10 广西双蚁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无蔗糖型的复方感冒灵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31076A (zh) * 2018-11-26 2019-02-15 广东新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感冒灵颗粒及其生产工艺
CN109331076B (zh) * 2018-11-26 2021-03-19 广东新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感冒灵颗粒及其生产工艺
CN110585008A (zh) * 2019-08-07 2019-12-20 北京长峰金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湿式制粒法制备粒料的方法
CN110585008B (zh) * 2019-08-07 2022-05-03 北京长峰金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湿式制粒法制备粒料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49424B (zh) 一种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药物
CN101002841A (zh) 玫瑰花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WO2011063553A1 (zh) 一种治疗由甲型h1n1等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的中药
Gajewski et al. Potential of herbal products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VID-19. Literature review
CN103768308B (zh) 一种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69891B (zh) 一种新型维c银翘片
CN104666535A (zh) 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61469B (zh) 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分散片及其制备和检测方法
Singh et al. Possible role of traditional systems of medicine to manage COVID-19: A review
CN104666431A (zh) 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01978983B (zh) 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56438B (zh) 一种治疗婴幼儿哮喘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579519A (zh) 翼首草总苷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048967A (zh) 一种消炎解热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97932B (zh) 治疗皮肤瘙痒的药物组合物及质量检测方法
CN101195007A (zh) 一种治疗感冒咳嗽的药物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方法
CN113577187B (zh) 一种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中药组合物、中药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499381B (zh) 中药组合物和/或包含该中药组合物的药物制剂在抗流感病毒中的应用
CN103356812B (zh) 一种了哥王颗粒
CN100435817C (zh) 一种治疗呼吸系统疾患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799584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检测方法
CN102688330B (zh) 一种生物中药药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40328B (zh)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16583B (zh) 一种治疗感冒的复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48357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抗炎药物和/或免疫调节药物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6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