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66431A - 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66431A
CN104666431A CN201510084317.2A CN201510084317A CN104666431A CN 104666431 A CN104666431 A CN 104666431A CN 201510084317 A CN201510084317 A CN 201510084317A CN 104666431 A CN104666431 A CN 1046664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parts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preparation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8431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DOUBLE ANT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DOUBLE ANT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DOUBLE ANT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DOUBLE ANT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8431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66431A/zh
Publication of CN1046664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664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其由金银花的提取物,连翘、黄芩的水提物,以及β环糊精组成,所述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金银花460~540份、连翘460~540份、黄芩140~185份、β环糊精30~80份。本发明的药物稳定性高、辅料服用量少、应用范围广,本发明的生产方法,将药剂中的每一个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区分处理精化,且生产方法简单,市场前景广阔,适合规模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TI)是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是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本病不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而且还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本病全年皆可发病,以冬春季节为高发期,其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播,多为散发,但可在气候突变时流行。由于病毒的类型较多,人体对各种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且短暂,并无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病毒携带者,故一个人在一年内可有多次发病。当有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增殖,引起本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旁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罹患。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70~80%由病毒引起,少数由细菌引起,主要有流感病毒(甲、乙、丙)、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孢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等。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其感染的主要表现为鼻炎、咽喉炎或扁桃体炎等,可并发急性鼻窦炎、中耳炎、气管-支气管炎,部分患者还可继发风湿病、肾小球肾炎和心肌炎等,故应引起高度重视。
现代医学对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尚无特殊抗病毒药物,多以对症处理、休息、忌烟、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治继发细菌感染为主。对症治疗可选用解热镇痛及减少鼻咽充血和分泌物的抗感冒复合剂如对乙酰胺基酚(扑热息痛)、双酚伪麻片类等药物;有细菌感染,可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经验用药常选用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等药物。
中医药具有成分复杂、副作用少、药源丰富、价格低廉且作用靶点多的特点,重视病原体-机体-中药三者的辨证施治关系,以清除体内病原体为目的,改善机体整体状态,特别是能通过调动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来增强抗病毒、抗细菌感染的能力,具有抑制病毒复制、阻止病毒致细胞病变、调节免疫功能、解热、镇痛、抗炎等综合功效。
抗流感病毒的中药以清热解毒中药为主,对这一类型的中药已有较多研究,证实其有较好的直接抗病毒作用,单味药有大青叶、板蓝根、连翘、贯众、鱼腥草等,复方的药物组成也以清热解毒药为主,如银翘散、莲花清瘟颗粒、复方金银花颗粒等。虽然每味中药组成成分比较复杂,中药方剂作用机理也更为复杂,但中草药抗流感病毒途径主要有两条:1、直接抑制病毒:阻断病毒繁殖过程的吸附、穿入、复制、成熟中的某一环节,从而达到抗病毒感染的目的。目前对中草药抗病毒感染的机理研究的比较清楚的成分有两类:一是多酚类物质,证明其可以抑制流感病毒蛋白质和RNA合成,同时也可抑制流感病毒的吸附作用;另一类是黄酮类物质,其机理是抑制流感病毒唾液酸酶的活性和膜融合作用。2、间接抑制病毒:中草药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能提高机体的防御机能,从而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
临床上采用复方金银花颗粒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较好,其处方与生产方法如下:
处方:金银花750g,连翘750g,黄芩250g。
制法:
(1)金银花加3倍水浸泡30分钟,加热至微沸,蒸馏,收集蒸馏液,另器保存;蒸馏后的水溶液滤过;药渣加水适量,蒸煮30分钟,滤过,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8~1.20(60℃)的清膏,加乙醇3倍量,搅拌,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28(60℃)的清膏;
(2)黄芩、连翘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6倍水,第二次加5倍水,每次提取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8~1.20(60℃)的清膏,加乙醇3倍量,搅拌,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4~1.26(60℃)的稠膏,稠膏中加入金银花清膏及其蒸馏液后,再加入适量50%乙醇,搅拌至均匀的混合液;
(3)取糊精与阿司帕坦混匀,加入上述混合稠膏混合制得软材,12目筛制粒,干燥,12~40目整粒,制成1000g无糖颗粒,复合铝膜分装,即得。
用法与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0~20g,一日2~3次。
采用传统的生产方法制备出的颗粒作为成型助剂,具有如下缺点:(1)蔗糖含量较高,易潮解、软化变质,不宜久存,药物的稳定性不好,容易导致药物进入人体后不分解,使人体难以吸收到有效药物成分,造成药效降低;(2)由于蔗糖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能引发胃炎、导致肥胖、诱发糖尿病和儿童龋齿,使得颗粒剂不宜用于糖尿病等禁糖患者,使许多儿童、老年和禁糖患者的用药受到限制;(3)服用量大(一次10~20g),且质量标准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册P115,由于所采用标准起草的年代较早,部分检验项目专属性较差,远不能达到目前对药品质量标准的要求。
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对该方的认真研究,在保证药剂安全性的同时,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且大大减少辅料服用量,扩大了应用范围,以使其药效更高、服用量减少,携带、使用、储运更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该制剂具有祛风解表、清热解毒功效。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上述中药制剂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由金银花的提取物,连翘、黄芩的水提物,以及β环糊精组成,所述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金银花460~540份、连翘460~540份、黄芩140~185份、β环糊精30~80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金银花500份、连翘500份、黄芩166.7份、β环糊精50份。
进一步,所述制剂为颗粒剂。
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重量份数460~540份的金银花,加水,再加入盐酸至溶液pH值为4.0,蒸馏,收集蒸馏液,蒸馏液加入重量份数为30~80份的β环糊精,混匀,过滤,烘干,得到固体粉末,备用;
(2)将步骤(1)所得蒸馏后的水煎煮溶液用微波处理,滤过,滤渣加水蒸煮,滤过,合并滤液,真空浓缩成清膏,加入乙醇,搅拌静置,滤过,滤液真空浓缩,加入步骤(1)所得固体粉末,混匀,得到浓缩液A,备用;
(3)取重量份数460~540份的连翘,水提两次,将两次水提所得溶液合并浓缩后,再用聚酰胺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所得液再浓缩,再用聚酰胺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洗脱,得到精制液,浓缩,得到浓缩液B,备用;
(4)取重量份数140~185份的黄芩,用水密封蒸,再水提两次,将两次水提所得溶液合并浓缩,与步骤(2)所得浓缩液A和步骤(3)所得浓缩液B混合,加入成型助剂,制成颗粒,分装,即得。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步骤(1)所述加水重量与金银花重量比例为11:1,所述蒸馏的时间为1.5~3小时,所述烘干的温度≤50℃。
进一步,步骤(2)所述微波处理的时间为20~40分钟,所述加水重量与滤渣重量比例为8:1,所述蒸煮的时间为20~40分钟,所述合并的滤液浓缩至60℃时的相对密度为1.10~1.15,所述加入乙醇重量与浓缩液重量比例为3:1,所述搅拌静置的时间为22~26小时,所述滤液浓缩至60℃的相对密度为1.30~1.35。
进一步,步骤(3)所述水提的时间为每次2小时,所述第一次加水重量与连翘重量比例为10:1,第二次加水重量与连翘重量比例为8:1,所述聚酰胺吸附树脂的柱子径高比均为1:11,所述醇化后的液体浓缩至60℃时的相对密度1.20,所述洗脱液为浓度为25%v/v的乙醇,精制液浓缩至60℃时的相对密度为1.25。
进一步,步骤(4)所述封蒸的时间为8~12分钟,所述水提的时间为每次2小时,所述第一次加水重量与黄芩重量比例为10:1,第二次加水重量与黄芩重量比例为8:1,所述加入的成型助剂为可溶性淀粉和糊精的混合物,所述可溶性淀粉与糊精的添加质量比例为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针对风、温、热、毒的基本病机,选药疏、解、清、利并用,共奏祛风解表、清热解毒之功,制剂为无蔗糖颗粒剂,具有以下优点:(1)药物稳定性高,无蔗糖颗粒不易吸潮变质,有效保证了药物的临床疗效;(2)辅料服用量少,本发明制成无蔗糖颗粒剂后,由于减少了大量使用蔗糖的赋形剂用量,在保证了疗效的基础上,大大减少辅料服用量,由原来的10~20g变成3~6g;(3)应用范围广,无蔗糖颗粒使许多儿童、老年和禁糖患者的用药限制得以解除,并且不影响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本发明的的生产方法,将药剂中的每一个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区分处理精化,其中金银花,利用蒸馏法将有效成分挥发油蒸馏出来,再利用β环糊精包合,预防其成型工艺导致挥发,其提取液用水提醇沉法纯化;连翘,主要起作用是皂苷类,所以利用聚酰胺吸附树脂柱子分离纯化,得到纯度达到60%以上的提取液,再利用聚酰胺吸附树脂柱子分离纯化洗脱,使药剂中的中药有限成分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3、本发明的生产方法简单,市场前景广阔,适合规模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黄岑苷含量对比图。
图2是本发明的无糖型颗粒中金银花薄层色谱图。
点样顺序:1~3:分别为120701、120702、120703批(无糖型)供试品;4、绿原酸对照品;5、缺金银花的阴性样品。
图3是蔗糖型颗粒中金银花薄层色谱图。
点样顺序:1~3:分别为120613、120714、120715批(蔗糖型颗粒)供试品;4、绿原酸对照品;5、缺金银花的阴性样品。
图4是本发明的无糖型颗粒中连翘薄层色谱图。
点样顺序:1~3:分别为120701、120702、120703批(无糖型颗粒)供试品;4、连翘对照药材;5、缺连翘的阴性样品。
图5是蔗糖型颗粒中连翘薄层色谱图。
点样顺序:1~3:分别为120613、120714、120715批(蔗糖型颗粒)供试品;4、连翘对照药材;5、缺连翘的阴性样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1)取金银花460g,加水,再加入盐酸至溶液pH值约为4,加水重量与金银花重量比例为11:1,蒸馏,蒸馏的时间为1.5~3小时,收集蒸馏液,蒸馏液加入80gβ环糊精,混匀,过滤,烘干,烘干的温度≤50℃,得到固体粉末,备用;
(2)将步骤(1)所得蒸馏后的水煎煮溶液用微波处理,微波处理的时间为20~40分钟,滤过,滤渣加水蒸煮,加水重量与滤渣重量比例为8:1,蒸煮的时间为20~40分钟,滤过,合并滤液,真空浓缩至60℃时的相对密度为1.10~1.15的清膏,加入乙醇,加入乙醇重量与浓缩液重量比例为3:1,搅拌静置22~26小时,滤过,滤液真空浓缩至60℃的相对密度为1.30~1.35,加入步骤(1)所得固体粉末,混匀,得到浓缩液A,备用;
(3)取连翘540g,水提两次,每次2小时,第一次加水重量与连翘重量比例为10:1,第二次加水重量与连翘重量比例为8:1,将两次水提所得溶液合并浓缩后,再用径高比为1:11的聚酰胺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所得液再浓缩至60℃时的相对密度1.20,再用径高比为1:11的聚酰胺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洗脱,洗脱液为浓度为25%v/v的乙醇,得到精制液,再浓缩至60℃时的相对密度为1.25,得到浓缩液B,备用;
(4)取黄芩140g,用水密封蒸,封蒸的时间为8~12分钟,再水提两次,每次2小时,第一次加水重量与黄芩重量比例为10:1,第二次加水重量与黄芩重量比例为8:1,将两次水提所得溶液合并浓缩,与步骤(2)所得浓缩液A和步骤(3)所得浓缩液B混合,加入成型助剂,加入的成型助剂为可溶性淀粉和糊精的混合物,所述可溶性淀粉与糊精的添加质量比例为1:3制成颗粒,分装,即得。
实施例2
(1)取金银花500g,加水,再加入盐酸至溶液pH值约为4,加水重量与金银花重量比例为11:1,蒸馏,蒸馏的时间为1.5~3小时,收集蒸馏液,蒸馏液加入50gβ环糊精,混匀,过滤,烘干,烘干的温度≤50℃,得到固体粉末,备用;
(2)将步骤(1)所得蒸馏后的水煎煮溶液用微波处理,微波处理的时间为20~40分钟,滤过,滤渣加水蒸煮,加水重量与滤渣重量比例为8:1,蒸煮的时间为20~40分钟,滤过,合并滤液,真空浓缩至60℃时的相对密度为1.10~1.15的清膏,加入乙醇,加入乙醇重量与浓缩液重量比例为3:1,搅拌静置22~26小时,滤过,滤液真空浓缩至60℃的相对密度为1.30~1.35,加入步骤(1)所得固体粉末,混匀,得到浓缩液A,备用;
(3)取连翘500g,水提两次,每次2小时,第一次加水重量与连翘重量比例为10:1,第二次加水重量与连翘重量比例为8:1,将两次水提所得溶液合并浓缩后,再用径高比为1:11的聚酰胺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所得液再浓缩至60℃时的相对密度1.20,再用径高比为1:11的聚酰胺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洗脱,洗脱液为浓度为25%v/v的乙醇,得到精制液,再浓缩至60℃时的相对密度为1.25,得到浓缩液B,备用;
(4)取黄芩166.7g,用水密封蒸,封蒸的时间为8~12分钟,再水提两次,每次2小时,第一次加水重量与黄芩重量比例为10:1,第二次加水重量与黄芩重量比例为8:1,将两次水提所得溶液合并浓缩,与步骤(2)所得浓缩液A和步骤(3)所得浓缩液B混合,加入成型助剂,加入的成型助剂为可溶性淀粉和糊精的混合物,所述可溶性淀粉与糊精的添加质量比例为1:3制成颗粒,分装,即得。
实施例3
(1)取金银花540g,加水,再加入盐酸至溶液pH值约为4,加水重量与金银花重量比例为11:1,蒸馏,蒸馏的时间为1.5~3小时,收集蒸馏液,蒸馏液加入30gβ环糊精,混匀,过滤,烘干,烘干的温度≤50℃,得到固体粉末,备用;
(2)将步骤(1)所得蒸馏后的水煎煮溶液用微波处理,微波处理的时间为20~40分钟,滤过,滤渣加水蒸煮,加水重量与滤渣重量比例为8:1,蒸煮的时间为20~40分钟,滤过,合并滤液,真空浓缩至60℃时的相对密度为1.10~1.15的清膏,加入乙醇,加入乙醇重量与浓缩液重量比例为3:1,搅拌静置22~26小时,滤过,滤液真空浓缩至60℃的相对密度为1.30~1.35,加入步骤(1)所得固体粉末,混匀,得到浓缩液A,备用;
(3)取连翘460g,水提两次,每次2小时,第一次加水重量与连翘重量比例为10:1,第二次加水重量与连翘重量比例为8:1,将两次水提所得溶液合并浓缩后,再用径高比为1:11的聚酰胺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所得液再浓缩至60℃时的相对密度1.20,再用径高比为1:11的聚酰胺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洗脱,洗脱液为浓度为25%v/v的乙醇,得到精制液,再浓缩至60℃时的相对密度为1.25,得到浓缩液B,备用;
(4)取黄芩185g,用水密封蒸,封蒸的时间为8~12分钟,再水提两次,每次2小时,第一次加水重量与黄芩重量比例为10:1,第二次加水重量与黄芩重量比例为8:1,将两次水提所得溶液合并浓缩,与步骤(2)所得浓缩液A和步骤(3)所得浓缩液B混合,加入成型助剂,加入的成型助剂为可溶性淀粉和糊精的混合物,所述可溶性淀粉与糊精的添加质量比例为1:3制成颗粒,分装,即得。
实施例4
(1)取金银花540g,加水,再加入盐酸至溶液pH值约为4,加水重量与金银花重量比例为11:1,蒸馏,蒸馏的时间为1.5~3小时,收集蒸馏液,蒸馏液加入45gβ环糊精,混匀,过滤,烘干,烘干的温度≤50℃,得到固体粉末,备用;
(2)将步骤(1)所得蒸馏后的水煎煮溶液用微波处理,微波处理的时间为20~40分钟,滤过,滤渣加水蒸煮,加水重量与滤渣重量比例为8:1,蒸煮的时间为20~40分钟,滤过,合并滤液,真空浓缩至60℃时的相对密度为1.10~1.15的清膏,加入乙醇,加入乙醇重量与浓缩液重量比例为3:1,搅拌静置22~26小时,滤过,滤液真空浓缩至60℃的相对密度为1.30~1.35,加入步骤(1)所得固体粉末,混匀,得到浓缩液A,备用;
(3)取连翘540g,水提两次,每次2小时,第一次加水重量与连翘重量比例为10:1,第二次加水重量与连翘重量比例为8:1,将两次水提所得溶液合并浓缩后,再用径高比为1:11的聚酰胺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所得液再浓缩至60℃时的相对密度1.20,再用径高比为1:11的聚酰胺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洗脱,洗脱液为浓度为25%v/v的乙醇,得到精制液,再浓缩至60℃时的相对密度为1.25,得到浓缩液B,备用;
(4)取黄芩185g,用水密封蒸,封蒸的时间为8~12分钟,再水提两次,每次2小时,第一次加水重量与黄芩重量比例为10:1,第二次加水重量与黄芩重量比例为8:1,将两次水提所得溶液合并浓缩,与步骤(2)所得浓缩液A和步骤(3)所得浓缩液B混合,加入成型助剂,加入的成型助剂为可溶性淀粉和糊精的混合物,所述可溶性淀粉与糊精的添加质量比例为1:3制成颗粒,分装,即得。
实施例5
(1)取金银花460g,加水,再加入盐酸至溶液pH值约为4,加水重量与金银花重量比例为11:1,蒸馏,蒸馏的时间为1.5~3小时,收集蒸馏液,蒸馏液加入60gβ环糊精,混匀,过滤,烘干,烘干的温度≤50℃,得到固体粉末,备用;
(2)将步骤(1)所得蒸馏后的水煎煮溶液用微波处理,微波处理的时间为20~40分钟,滤过,滤渣加水蒸煮,加水重量与滤渣重量比例为8:1,蒸煮的时间为20~40分钟,滤过,合并滤液,真空浓缩至60℃时的相对密度为1.10~1.15的清膏,加入乙醇,加入乙醇重量与浓缩液重量比例为3:1,搅拌静置22~26小时,滤过,滤液真空浓缩至60℃的相对密度为1.30~1.35,加入步骤(1)所得固体粉末,混匀,得到浓缩液A,备用;
(3)取连翘510g,水提两次,每次2小时,第一次加水重量与连翘重量比例为10:1,第二次加水重量与连翘重量比例为8:1,将两次水提所得溶液合并浓缩后,再用径高比为1:11的聚酰胺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所得液再浓缩至60℃时的相对密度1.20,再用径高比为1:11的聚酰胺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洗脱,洗脱液为浓度为25%v/v的乙醇,得到精制液,再浓缩至60℃时的相对密度为1.25,得到浓缩液B,备用;
(4)取黄芩170g,用水密封蒸,封蒸的时间为8~12分钟,再水提两次,每次2小时,第一次加水重量与黄芩重量比例为10:1,第二次加水重量与黄芩重量比例为8:1,将两次水提所得溶液合并浓缩,与步骤(2)所得浓缩液A和步骤(3)所得浓缩液B混合,加入成型助剂,加入的成型助剂为可溶性淀粉和糊精的混合物,所述可溶性淀粉与糊精的添加质量比例为1:3制成颗粒,分装,即得。
试验例1:颗粒吸湿性对比
分别称取生产条件下,由同一批浸膏制得的蔗糖型、无糖型颗粒各约3g,精密称定,置于口径相同的干燥至恒重的称量瓶中,敞口,于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75%的条件下放置,于24小时后取样称量,计算吸湿百分率,如表1所示。
吸湿百分率(%)=(吸湿后重量-吸湿前重量)/吸湿前重量×100%
表1吸湿性试验结果
根据表1的对比结果表明,蔗糖型颗粒较无糖型颗粒更宜吸潮,无糖型颗粒稳定性更好,更宜于保存。
试验例2:稳定性对比
取同一批浸膏制成的无糖型颗粒与蔗糖型颗粒供试品各三批,以药用复合铝膜包装,置于相对湿度为75±5%、温度为40±2℃的恒温恒湿箱中,分别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取样,对样品的黄岑苷含量进行考察,并与0个月结果相比较,分别如表2、图3、图4、图5所示,研究发现:本发明的无糖型颗粒与蔗糖型颗粒含量结果均符合规定,但是本发明颗粒含量无明显变化,蔗糖型颗粒含量明显呈下降趋势。
表2稳定性试验结果
试验例3:鉴别实验
本品蔗糖型颗粒检验标准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册P115,由于所采用标准起草的年代较早,部分检验项目专属性较差,因此对本品鉴别方法进行重新研究,并将原标准中的理化鉴别(1)删除,对薄层鉴别(2)进行修订。具体如下:
金银花
方法:取本品2g(约相当于1g金银花),研细,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20分钟,放冷,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绿原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再按处方除去金银花,并按本发明的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的生产方法,制成缺金银花的阴性样品,取2g,同供试品溶液的生产方法制得阴性对照溶液。按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乙酸丁酯-甲酸-水(7:2.5:2.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色谱图见图2。
如图2所示,对比结果表明: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缺金银花的阴性样品在相应位置上没有干扰,方法专属,因此列入正文标准。
取同一批浸膏制成的蔗糖型颗粒约10g(约相当于1.5g金银花),按上述薄层鉴别方法进行试验,色谱图见图3。
如图3所示,对比结果表明: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缺金银花的阴性样品在相应位置上没有干扰,方法同样专属。辅料变更不影响金银花的鉴别,即变更前后样品质量具有一致性。
但两者取得含量分别为2g(约相当于1g金银花)和10g(约相当于1.5g金银花),说明本发明工艺有助于提高方中的野菊花的含量。
连翘
方法:取本品2g(约相当于1g金银花),加甲醇5ml,置水浴中加热使溶解,放冷,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连翘对照药材0.5g,加甲醇10ml,加热回流20分钟,放冷,滤过,取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按处方除去连翘,并按本发明的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的生产方法,制成缺连翘的阴性样品,取2g(约相当于1g金银花),同供试品溶液的生产方法制得阴性对照溶液。精密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1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于105℃下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色谱图见图4。
如图4所示,对比结果表明: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缺连翘的阴性样品在相应位置上没有干扰,方法专属,因此列入正文标准。
取同一批浸膏制成的蔗糖型颗粒约10g(约相当于1.5g金银花),加甲醇10ml,其余按上述薄层鉴别方法进行试验,色谱图见图5。
如图5所示,对比结果表明: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缺连翘的阴性样品在相应位置上没有干扰,方法同样专属。辅料变更不影响连翘的鉴别,即变更前后样品质量具有一致性。
但两者取样的相当量有明显的区别为2g(约相当于1g金银花)和10g(约相当于1.5g金银花),说明本发明工艺有助于提高方中的连翘的含量。
实验例1:对伤寒-副伤寒三联菌苗所致兔发热的影响
选择健康家兔,预选体温在38.0~39.5℃范围内及每天波动不超过0.2℃的新西兰兔18只,当日先测动物基础体温2次,其均值作为致热前正常值,由耳静脉注射伤寒-副伤寒菌苗0.5ml/kg,1h后择其体温上升1.0℃以上者随机分为本发明中药制剂组、蔗糖型复方金银花颗粒及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灌胃给药5ml/kg,空白对照组给等容量生理盐水。给药后每隔1h测量1次体温,共测6次,具体探测温度情况详见表2。
表2本发明的中药颗粒剂对三联菌苗所致兔发热的影响
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P<0.01;t检验。
根据表2的结果分析,两种颗粒剂对伤寒-副伤寒三联茵苗所致兔发热均有显著的退热作用,但本发明中药制剂效果更佳。
实验例2: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取NIH小鼠36只,体重18~22g,雄性,随机分成5组,即空白对照组、蔗糖型复方金银花颗粒组、本发明中药颗粒组。然后每组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空白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3天。末次给药1h后,将二甲苯50μl滴于小鼠右耳两面,左耳不涂作对照,0.5h后将小鼠脱颈椎处死,用直径6mm打孔器分别在左、右耳同一部位打下圆耳片,精密秤重,以左、右耳片重量之差作为肿胀度,比较各组间差异,具体观察数据见表3。
表3本发明的中药颗粒剂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P<0.01
根据表3的结果分析,两种颗粒剂均能够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炎性肿胀,但本发明的中药制剂效果更佳。
典型病例:
例1:陈某某,28岁,患病症状:头痛,困倦,无力,伴有咽喉疼痛,持续3天服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4个疗程后,症状消失临床治愈。
例2:包某,男,40岁,发烧38.6℃,全身酸痛乏力,咳嗽,痰黄痰稠,口苦,尿黄,服药本发明的药物治疗3个疗程后治愈。
例3:方某,女,36岁,发热、咽痛、咽痒、咳嗽2天,咽痛吞咽时明显,咽痒气逆则咳嗽,体温38.9℃,服药本发明的药物1个疗程后患者咽痛发热明显减轻,咳嗽好转,3个疗程后患者无咳嗽、无咽痛咽痒,体温正常。
例4:全某,男,26岁,发热1天,时有咳嗽,便干尿黄,体温38.8℃,咽部充血,服药本发明的药物2个疗程后,患者汗出较多,体温渐降,1天后体温降低至正常,无头痛,咳嗽基本消失。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金银花的提取物,连翘、黄芩的水提物,以及β环糊精组成,所述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金银花460~540份、连翘460~540份、黄芩140~185份、β环糊精30~8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金银花500份、连翘500份、黄芩166.7份、β环糊精5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颗粒剂。
4.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重量份数460~540份的金银花,加水,再加入盐酸至溶液pH值为4.0,蒸馏,收集蒸馏液,蒸馏液加入重量份数为30~80份的β环糊精,混匀,过滤,烘干,得到固体粉末,备用;
(2)将步骤(1)所得蒸馏后的水煎煮溶液用微波处理,滤过,滤渣加水蒸煮,滤过,合并滤液,真空浓缩成清膏,加入乙醇,搅拌静置,滤过,滤液真空浓缩,加入步骤(1)所得固体粉末,混匀,得到浓缩液A,备用;
(3)取重量份数460~540份的连翘,水提两次,将两次水提所得溶液合并浓缩后,再用聚酰胺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所得液再浓缩,再用聚酰胺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洗脱,得到精制液,浓缩,得到浓缩液B,备用;
(4)取重量份数140~185份的黄芩,用水密封蒸,再水提两次,将两次水提所得溶液合并浓缩,与步骤(2)所得浓缩液A和步骤(3)所得浓缩液B混合,加入成型助剂,制成颗粒,分装,即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加水重量与金银花重量比例为11:1,所述蒸馏的时间为1.5~3小时,所述烘干的温度≤5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微波处理的时间为20~40分钟,所述加水重量与滤渣重量比例为8:1,所述蒸煮的时间为20~40分钟,所述合并的滤液浓缩至60℃时的相对密度为1.10~1.15,所述加入乙醇重量与浓缩液重量比例为3:1,所述搅拌静置的时间为22~26小时,所述滤液浓缩至60℃的相对密度为1.30~1.3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水提的时间为每次2小时,所述第一次加水重量与连翘重量比例为10:1,第二次加水重量与连翘重量比例为8:1,所述聚酰胺吸附树脂的柱子径高比均为1:11,所述醇化后的液体浓缩至60℃时的相对密度1.20,所述洗脱液为浓度为25%v/v的乙醇,所述精制液浓缩至60℃时的相对密度为1.25。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封蒸的时间为8~12分钟,所述水提的时间为每次2小时,所述第一次加水重量与黄芩重量比例为10:1,第二次加水重量与黄芩重量比例为8:1,所述加入的成型助剂为可溶性淀粉和糊精的混合物,所述可溶性淀粉与糊精的添加质量比例为1:3。
CN201510084317.2A 2015-02-16 2015-02-16 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 Pending CN1046664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84317.2A CN104666431A (zh) 2015-02-16 2015-02-16 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84317.2A CN104666431A (zh) 2015-02-16 2015-02-16 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66431A true CN104666431A (zh) 2015-06-03

Family

ID=53302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84317.2A Pending CN104666431A (zh) 2015-02-16 2015-02-16 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66431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11482A (zh) * 2015-12-15 2016-02-10 广西众森医药有限公司 一种复方金银花颗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19534A (zh) * 2016-12-13 2017-05-10 广西双蚁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无蔗糖型的复方金银花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31080A (zh) * 2018-11-02 2019-02-15 云南康创生物医药科技孵化有限公司 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6870051A (zh) * 2023-07-28 2023-10-13 修正药业集团长春高新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1766A (zh) * 1998-10-20 2000-05-03 泸州医学院 解热抗感染青银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545C (zh) * 1996-01-09 2001-08-15 李宏 抗菌抗病毒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45C (zh) * 1996-01-09 2001-08-15 李宏 抗菌抗病毒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251766A (zh) * 1998-10-20 2000-05-03 泸州医学院 解热抗感染青银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11482A (zh) * 2015-12-15 2016-02-10 广西众森医药有限公司 一种复方金银花颗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19534A (zh) * 2016-12-13 2017-05-10 广西双蚁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无蔗糖型的复方金银花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31080A (zh) * 2018-11-02 2019-02-15 云南康创生物医药科技孵化有限公司 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6870051A (zh) * 2023-07-28 2023-10-13 修正药业集团长春高新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25277C (zh) 一种具有止咳平喘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68308B (zh) 一种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53106C (zh) 一种治疗咽喉炎、扁桃体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66431A (zh) 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04666535A (zh) 一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94928B (zh) 一种复方鱼腥草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957999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CN101856438B (zh) 一种治疗婴幼儿哮喘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195007B (zh) 一种治疗感冒咳嗽的药物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方法
CN102861255A (zh) 一种治疗流感的药物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方法
CN100367994C (zh) 一种治疗耳聋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20964B (zh) 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制剂
CN109239239B (zh) 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法和用途
CN102048967A (zh) 一种消炎解热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85065A (zh) 一种同时测定牛蒡苷、甘草酸和胡薄荷酮含量的方法
CN102697932B (zh) 治疗皮肤瘙痒的药物组合物及质量检测方法
CN104027374B (zh) 细辛总木脂素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和在制备减轻或抑制咳嗽药物中的用途
CN104524273A (zh) 一种银翘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1670088B (zh) 一种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799584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检测方法
CN100435817C (zh) 一种治疗呼吸系统疾患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25144B (zh) 治疗咳喘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803178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3356812A (zh) 一种了哥王颗粒
CN102240328B (zh)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60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