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57999B -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57999B
CN1957999B CN200510117481A CN200510117481A CN1957999B CN 1957999 B CN1957999 B CN 1957999B CN 200510117481 A CN200510117481 A CN 200510117481A CN 200510117481 A CN200510117481 A CN 200510117481A CN 1957999 B CN1957999 B CN 19579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composition
preparation
caps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1174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57999A (zh
Inventor
杨世林
徐丽珍
任明非
万方
王卫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Huashe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edical Drug Natural Medic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Chengdu Huanshe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edical Drug Natural Medic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Chengdu Huanshe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edical Drug Natural Medic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5101174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957999B/zh
Publication of CN19579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579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579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579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与适当辅料经一定制剂工艺制备的:柴胡3.75~6.25重量份、黄芩3~5重量份、葛根3~5重量份、甘草2.25~3.75重量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鉴别方法、检查方法和/或含量测定方法。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适用于感冒外感风热证,症见发热、微恶风寒,汗出,头痛口渴,鼻塞流涕,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等证。药效学实验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较好的解热作用、一定的抗炎、镇痛、抗病毒和抗菌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感冒外感风热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属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医的感冒包括了西医学中上呼吸道多种感染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及细菌性感染所引起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症等,是临床极常见的病证,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易引起多种其他继发病证。对人们的工作及生活均有不良的影响。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中医感冒虽然仅一病,但对之有不同的分型。治疗上也各有特色。目前上市的治疗感冒的中成药有:1.辛凉解表剂:主要针对风热感冒以热象表现明显者。如银翘解毒片和冲剂,还有羚翘解毒冲剂、桑菊感冒片、风热感冒冲剂、麻杏(石甘)止咳糖浆、清肺消炎丸、小儿解表冲剂、感冒退热冲剂、感冒清热颗粒、感冒舒颗粒等。2.辛温解表剂:如外感风寒冲剂,用于风寒感冒证。同类还有:通宣理肺口服液、小青龙合剂。3.表里双解剂:柴胡注射液,主要有解热抗炎,增强免疫力机能的作用,此外还有其口服液剂型。4.扶正解表剂:这一类药有参苏丸(片、冲剂),人参败毒丸(胶囊),防风通圣丸等。该类药多以辛温类药物为主,加以补气扶正类中药。
综上所述,目前面世的中成药,主治感冒的药品虽多,所治证型也不少,但在治疗风热感冒方面,治表用柴葛而不用银翘板兰根等品,治里热用黄芩而不用清热泻下之大黄的成药尚未见到。而且,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一些感冒病人,常为非典型寒热致病,前驱期有明显的表证症状,如恶寒发热,头痛,心烦等,同时常伴有口干咽痛,大便不畅等里热症状,其病位多在肺卫。因此,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在前人用药经验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方法研制出一种用于感冒外感风热证,既解肌(表),又清(里)热,解表清里并重的中成药及各种药物的优选配比关系,以便早期用药进行治疗,对于及时缓解症状,阻断病情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感冒外感风热证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感冒外感风热证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感冒外感风热证的中药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
柴胡3.75~6.25重量份    黄芩3~5重量份
葛根3~5重量份          甘草2.25~3.75重量份。
上述本发明组合物原料药的优选配比为:柴胡5重量份  黄芩4重量份  葛根4重量份  甘草3重量份。
上述本发明组合物原料药的优选配比为:柴胡3.75重量份  黄芩5重量份  葛根3重量份  甘草3.75重量份。
上述本发明组合物原料药的优选配比还可为:柴胡6.25重量份  黄芩3重量份  葛根5重量份  甘草2.25重量份。
取按上述重量配比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原料药,按药剂学常规方法,加入常规辅料,制备成各种临床可接受的剂型,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剂型当中的一种: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混悬剂、滴丸或口服液体制剂等。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取上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原料药,用3~7倍量30~90%乙醇加热提取2~4次,每次0.5~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流浸膏;加水制成每1ml含相当于0.5g药材的溶液,搅匀,静置48小时,滤过;滤液通过大孔树脂柱,用相当于50倍树脂重量的体积份的水洗脱(重量体积份的单位为v/w,即每克树脂洗涤用水量为50ml);弃去水洗液,再用相当于3-14倍药材重量的体积份的70~95%乙醇洗脱(重量体积份的单位为v/w,即树脂每吸附1g药材,需用3-14ml70~95%乙醇来洗脱),合并乙醇溶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即得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干浸膏;
取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干浸膏,加入常规辅料,按常规制剂工艺或步骤,制成临床可接受的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混悬剂、滴丸或口服液体制剂等。
所述树脂可以是D101树脂或其它具有相似理化性能的树脂。
将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干浸膏与适量常规胶囊剂辅料混合均匀,装0号胶囊,0.39g/粒,即得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胶囊剂;所述的辅料可以是淀粉、糊精、β环糊精等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优选糊精,用量为40%。
上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胶囊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如下鉴别方法和/或含量测定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
鉴别:
A.取本发明胶囊内容物1.2g,加甲醇10ml,浸泡2小时,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取柴胡对照药材1g,加甲醇50ml,置80℃水浴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2ml,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比例为6~10∶1~3∶1的醋酸乙酯-乙醇-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40%硫酸乙醇溶液,60℃加热全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及波长为365nm的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及黄色荧光斑点。
B.取葛根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A项下供试品溶液及上述对照品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6~8∶2~3∶0.2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波长为365nm的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C.取甘草对照药材1g,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2ml,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吸取A项下供试品溶液及对照药材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用1%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5~7∶0.4∶0.4∶0.8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VI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30∶70的乙腈-0.05mol/L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8nm;理论板数按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称取黄芩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称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发明胶囊内容物25mg,置25ml量瓶中,加70%乙醇10ml,超声处理20分钟,取出,放冷,加70%乙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发明胶囊剂每粒含黄芩以黄芩苷(C21H18O11)计,不得少于45.0mg。
黄芩苷含量测定的流动相还可以为:100∶0.05∶100的甲醇-磷酸-水,48∶52∶0.1的甲醇-水-磷酸,43∶57∶0.1的甲醇-水-0.05mol/L磷酸溶液,20∶80的乙腈-0.05mol/L磷酸溶液,30∶70的乙腈-0.05mol/L磷酸溶液,25∶75的乙腈-0.05mol/L磷酸溶液或40∶60的甲醇-醋酸等。
在目前面市的中成药中,主治感冒的药品虽多,所治证型也不少,但治疗风热感冒,治表热用柴葛而不用银翘、板兰根等品,治里热用黄芩而不用清热泻下之大黄的成药尚未见到,尤其是由本发明所述配比关系组成的中药组合物原料药尚未见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原料药由柴胡、葛根、黄芩、甘草四味药组成,具有疏风透表,解肌清热之功能。方中以柴胡为君药。柴胡味辛苦,气微寒,芳香疏泄,性升而散,故能达表散邪,既能散风寒之邪,又可疏风热之邪,且尤长退热。《图经本草》谓柴胡“后人治寒热,此为最要之药”。柴胡以其解表退热之功,为本方之君药。方中葛根为臣药。葛根,甘辛性凉,清扬升散,既能发散表邪,又善清退肌热,《本草汇言》谓其“清风寒,净表邪,解肌热”。葛根以其发汗解表,解肌退热之功,助柴胡解表退热,故为本方之臣药。方中以黄芩为佐药。黄芩为苦寒泻降之品,善清上焦之热,对外感热病,邪郁上焦,能清气分实热,有退热功效。《本草汇言》曰:“清肌退热,柴胡最佳,然无黄芩不能凉肌达表”。黄芩佐助柴胡、葛根解表退热,又能入肺经,清肺热而止咳,故为本方之佐药。方中以甘草为使药。甘草性味甘平,益气补中,润肺止咳,清热解毒,有缓和药性,调和诸药之功,在方中调和诸药,故为使药。全方药少力专,配伍精当,共收疏风透表,解肌清热之工,用于感冒,外感风热证。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适用于感冒外感风热证,症见发热、微恶风寒,汗出,头痛口渴,鼻塞流涕,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等证,以柴胡为主解表,以黄芩为主清里。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研制,丰富了中医药治疗不同类型感冒的临床需要,从而发挥出相应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常温留样观察,对制备的本发明胶囊进行了初步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胶囊在性状、鉴别、崩解时限、水分、装量差异、卫生学检查、含量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变化,表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胶囊剂是稳定的。
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胶囊剂(柴芩克感清热胶囊)进行药效学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较好的解热作用、一定的抗炎、镇痛、抗病毒和抗菌作用.
药效学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胶囊可以降低酵母所致发热大鼠的体温和Eps所致发热家兔的体温。提示本发明胶囊具有较好的解热作用。组胺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和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实验表明本发明胶囊可以抑制组胺所致小鼠腹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巴豆油所致小鼠耳肿胀,提示本发明胶囊有一定的抗炎作用。醋酸扭体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胶囊具有延长小鼠痛阈潜伏期、减少扭体次数的作用;鼠热板法结果显示,本发明胶囊一次给药后30分即有明显镇痛作用,可持续90分钟;以上结果提示本发明胶囊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小鼠抗病毒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胶囊具有一定抗病毒作用。小鼠体内和体外抗菌实验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胶囊具有一定抗菌作用。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胶囊具有增强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的作用;碳粒廓清试验表明,本发明胶囊对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有明显的激活,增强作用。
根据药效学试验结果,本发明胶囊剂最小有效剂量为51.429mg/kg/day,按照平均体重50公斤计算,日服用量为2.571g/d/人,分三次服用,每次为857毫克,每次3~4粒。
下面实验例和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限于本发明。
实验例1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提取工艺技术条件的研究
1.提取溶媒及浓度的选择:
方中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和皂苷,都能溶于水和乙醇中,溶媒及其浓度是影响提取效果的最主要因素。为尽可能完全地提取出有效成分,以总黄酮、总皂苷产率、药效学解热作用为考察指标,设计以下试验:
按柴胡5重量份、黄芩4重量份、葛根4重量份、甘草3重量份的配比关系称取药材5份,每份160g,分别加入4倍量水和不同浓度乙醇,加热提取2小时,提取3次,趁热滤过,合并滤液,减压(0.095MPa,65℃)回收溶剂,干燥,称重,测定总皂苷、总黄酮的含量,计算总黄酮、总皂苷的产率。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溶媒提取试验结果
a从药材计提取率=提取物重量/药材量×100%
b从药材计总黄酮产率=提取物重量×黄酮含量/药材量×100%
c从药材计总皂苷产率=提取物重量×皂苷含量/药材量×100%
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乙醇中,70%乙醇提取的总黄酮、总皂苷产率都最高。因此,确定用70%乙醇为优选提取溶媒。
2.正交实验优选提取条件:
影响乙醇提取效率的主要因素有乙醇用量(A)、提取次数(B)、提取时间(C)和乙醇浓度(D);乙醇浓度(D)已先期优选出。为正确选择正交试验的各因素水平,先进行各单因素的三水平试验,即其中一个因素设计高、中、低三水平,其它2个因素采用低水平,以确定该因素对提取效率影响最大的水平范围。
(1)药材吸醇量
按同样比例称取药材3份,每份120g,分别精确加入1000ml 70%乙醇,浸泡17小时,滤过,测量乙醇体积,乙醇的体积差即是120g药材的吸醇量。结果见表2
表2  药材吸醇量试验结果
因此,药材自身约吸入1.1倍量体积的70%乙醇。提取时乙醇用量应不少于药材量的2倍。
(2)乙醇用量(A)
乙醇用量设计三水平,3倍、7倍、10倍。
按同样比例称取药材3份,每份160g,分别加入3倍、7倍、10倍量70%乙醇,加热提取1次,每次0.5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溶液,回收溶剂,干燥,称重,测定总黄酮、总皂苷含量,计算总黄酮、总皂苷的产率。结果见表3
表3  乙醇用量三水平试验结果
Figure G2005101174815D00072
a从药材计提取率=提取物重量/药材量×100%
b从药材计总黄酮产率=提取物重量×黄酮含量/药材量×100%
c从药材计总皂苷产率=提取物重量×皂苷含量/药材量×100%
试验表明,乙醇用量(A)在药材量的3倍和7倍之间对提取效率影响最大。
(3)提取次数(B)
提取次数设计三水平,1次、3次、5次。
按同样比例称取药材3份,每份200g,加入3倍量70%乙醇,分别加热提取1次、3次、5次,每次0.5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溶液,回收溶剂,干燥,称重,测定总黄酮、总皂苷含量,计算总黄酮、总皂苷的产率.结果见表4
表4  提取次数三水平试验结果
a从药材计提取率=提取物重量/药材量×100%
b从药材计总黄酮产率=提取物重量×黄酮含量/药材量×100%
c从药材计总皂苷产率=提取物重量×皂苷含量/药材量×100%
试验表明,提取次数(B)对提取效率影响较大,提取次数越多,提取率越大。考虑到生产便利和成本,提取次数(B)水平变化确定在2次和4次之间。
(4)提取时间(C)
提取时间设计三水平,0.5小时/次、2小时/次、4小时/次。
按同样比例称取药材3份,每份160g,加入3倍量70%乙醇,加热提取1次,每次分别0.5小时、2.0小时、4.0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溶液,回收溶剂,干燥,称重,测定总黄酮、总皂苷含量,计算总黄酮、总皂苷的产率。结果见表5
表5  提取时间三水平试验结果
a从药材计提取率=提取物重量/药材量×100%
b从约材计总黄酮产率=提取物重量×黄酮含量/药材量×100%
c从药材计总皂苷产率=提取物重量×皂苷含量/药材量×100%
试验表明,提取时间(C)0.5小时和2小时之间对提取效率影响最大。
(5)正交试验
每个因素设计2水平,同时考虑各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试验的总自由度为
f=fA+fB+fC+fD+fA×B+fB×C+fA×C=4×1+3×[(2-1)×(2-1)]=7
所以,选用有交互作用的L8(24)正交表进行正交试验。乙醇浓度(D)已先期选出,此处列为空白列,作为误差项。因素水平见表6
表6  因素水平表
按同样比例称取药材8份,每份200g,根据有交互作用的L8(24)正交表,分别进行回流提取,以总黄酮及总皂苷产率为指标分别进行比较,同时重复试验1次。结果见表7、8、9、10。
表7  L8(24)正交试验表(一)
Se2第二类离差平方和,由重复试验引起;Se1第一类离差平方和,空白列的离差平方和
直观分析,C是主要因子,B次之,A再次之,A×B存在。由于SA×C、SB ×C小于SD的2倍,A×C、B×C的交互作用可以认为不存在,将这2项都归入误差项,因此,Se1=SA×C+SB×C+SD=0.018本试验是有空白列的重复试验,为了提高分析精度,将2类离差平方和合并,记为Se
Se=Se1+Se2=0.018+0.244=0.262
fe=fe1+fe2=3×1+8=11
表8  方差分析表
Figure G2005101174815D00101
F0.01(1,11)=9.65;F0.05(1,11)=4.84,F0.10(1,11)=3.23
从表8可知,C、B都是主要因子,且C>B;A×B、A是次要因子,A因素水平的选择应服从A×B。C2>C1,B2>B1,(A×B)2>(A×B)1,以黄酮产率为指标的优选提取工艺为A1B2C2,即以4倍于药材量的70%乙醇加热提取4次,每次1.5小时;这也是正交试验中的最好项。
Figure G2005101174815D00111
直观分析,B、C、A×B、A×C是主要因子,B>C>A×B>A×C,A、B×C是次要因子。SA、SB×C小于SD的2倍,将这2项都归入误差项,因此,Se1=SA+SB ×C+SD=0.036。本试验是有空白列的重复试验,为了提高分析精度,将2类离差平方和合并。记为Se
Se=Se1+Se2=0.036+0.212=0.248
fe=fe1+fe2=3×1+8=11
表10  方差分析表
Figure G2005101174815D00121
F0.01(1,11)=9.65;F0.05(1,11)=4.84,F0.10(1,11)=3.23
从表10可知,B、C、A×C是主要因子,A×B是次要因子,且B2>B1,C2>C1,(A×C)1>(A×C)2;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可以认为不存在。因此以皂苷产率为指标的优选提取工艺为A2B2C2,即用7倍于药材量的70%乙醇加热提取1.5小时,提取4次,这也是正交试验中的最好项。
以黄酮产率为指标的优选提取工艺为A1B2C2;从正交表(二)中可知,A1B2C2所对第4号实验仅次于最好的第8号实验,2条件皂苷产率相近。因此,从节约溶剂,降低成本出发,最后确定优选工艺条件是A1B2C2,即用4倍于药材量的70%乙醇加热提取4次,每次1.5小时。
3.正交试验的验证试验
(1)改变(增大或减小)提取条件
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是显著因子,因此需考察提取次数大于4次,提取时间长于1.5小时能否提高总黄酮、总皂苷的产率。但进一步提高2因子的水平,使提取过程耗时过长,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因此,试考察减少提取次数的前提下,增大乙醇用量能否提高总黄酮、总皂苷的产率。验证试验安排见表11。
表11  验证试验条件安排
按同样比例称取药材3份,每份160g,分别按表11的条件进行提取:趁热过滤,合并滤液,回收溶剂,干燥,称重,测定总黄酮、总皂苷含量,计算总黄酮、总皂苷的产率。结果见表12。
表12  验证试验结果
a从药材计提取率=提取物重量/药材量×100%
b从药材计总黄酮产率=提取物重量×总黄酮含量/药材量×100%
c从药材计总皂苷产率=提取物重量×总皂苷含量/药材量×100%
试验结果表明,减少提取次数,即使增大提取溶剂用量,总黄酮、总皂苷的产率也随之下降。证明提取次数的确是影响提取的最主要因子。因此,为保证提取完全,提取次数不能减少,在此条件下,经正交试验优选出的提取条件确是最好的。
(2)优选提取工艺重复试验
按照以上优选工艺重复试验:按表12比例称取药材3份,每份700g,用4倍于药材量的70%乙醇加热提取4次,每次1.5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溶液,回收溶剂,干燥,称重,测定总黄酮、总皂苷含量,计算总黄酮、总皂苷的产率。结果见表13,平均浸膏提取率为16.273%,总皂苷的平均产率为3.861%,总黄酮的平均产率为4.002%。
表13  优选提取工艺重复试验
Figure G2005101174815D00141
a从药材计提取率=提取物重量/药材量×100%
b从药材计总黄酮产率=提取物重量×黄酮含量/药材量×100%
c从药材计总皂苷产率=提取物重量×皂苷含量/药材量×100%
结论:实验结果表明,优选工艺稳定,重现性好。
实验例2  本发明组合物分离、纯化、浓缩与干燥工艺研究:
1.粗提物的浓缩工艺研究:
同样比例取四味药材共480g,加入1920ml 70%乙醇加热提取1.5小时,提取4次,趁热滤过,合并滤液,减压(0.095MPa,65℃)回收溶剂,浓缩至240ml,测定相对密度为1.15~1.20。
取10ml流浸膏干燥,加入40ml蒸馏水,超声处理(功率250W,工作频率29KHz)10分钟,冰箱中冷藏48小时,减压抽滤(0.095MPa),3小时完成,不溶固体干燥,称重。(方法一)
另取10ml流浸膏,直接加入30ml蒸馏水,搅拌,冰箱冷藏48小时,减压抽滤(0.095MPa),10分钟完成,不溶固体干燥,称重.(方法二)对上述不容物作定性反应,可以发现由方法一产生的沉淀盐酸-镁粉反应及醋酐-浓硫酸反应都呈阳性,而由方法二产生的沉淀上述两种反应呈阴性.
表14  不同浓缩工艺结果比较
Figure G2005101174815D00142
70%乙醇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5~1.20(25℃)的流浸膏,直接加水使溶液总体积为药材重量的2倍,制成每1ml含相当于0.5g药材,即可。
其余220ml流浸膏加入660ml蒸馏水,搅拌,冰箱中冷藏48小时,减压抽滤(0.095MPa),滤液与前相同工艺制备的滤液合并,共910ml,作为大孔树脂的上样药液。
2.大孔树脂的选择
通过试验确定选用D101树脂。
1)洗涤树脂用水量试验
将前期制备的药液(约0.5g药材/ml)分别缓缓通过3根内径、长度相同的D101树脂桩(10g树脂/柱),至流出液醋酐-浓硫酸反应阳性时停止,以蒸馏水洗涤树脂,每50ml为一流份,每一份取2ml分别进行α-萘酚反应和茚三酮反应,至以上反应阴性时停止洗涤,水浴蒸干各份,称重,结果见表15。
表15  洗涤树脂用水量试验
Figure G2005101174815D00151
表16  洗涤树脂用水量试验结果
Figure G2005101174815D00152
表中显示,当洗涤用水收集到第10份时,即累计500ml时,柱内大部分糖等杂质已被洗出,洗涤即可终止。因此吸附饱和时,每克树脂洗涤用水量为50ml,即为树脂重量的50倍(V/W);而树脂每吸附1g药材需26.1ml水洗涤,即为药材重量的约26倍(V/W)。
2)洗脱溶剂
5根内径、长度相同的D101树脂柱(10g树脂/柱)分别缓缓通过30ml前期制备的药液(约0.5g药材/ml),刚400ml蒸馏水洗涤树脂,流出液α-萘酚反应和茚三酮反应都呈阴性,然后分别用不同浓度的乙醇(10%,30%,50%,70%,95%)洗脱,每50ml为一流份,各流份浓缩,干燥,称重,测定黄酮的含量,计算黄酮得量。结果见表17、18;
表中显示,95%、70%乙醇作洗脱溶剂,黄酮产率都明显高于其它浓度的乙醇,且2者洗脱效率相当。从生产便利考虑,确定95%乙醇作为洗脱溶剂。当95%乙醇用量达到200ml,即为树脂重量的20倍,相当吸附药材重量的13.3倍时,大部分被吸附成分已洗脱出来:继续洗涤,虽可以最终达到完全洗脱,但从生产考虑,无实际意义。因此,洗脱剂95%乙醇的用量是相当吸附药材量的14倍,即树脂每吸附1g药材,就需用14ml 95%乙醇来洗脱。
另外,药效学试验表明,水洗部分和10%乙醇解吸部分对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无退热作用。而95%乙醇解吸部分则有明显的退热作用。由此证明,大孔树脂的确起到一定纯化作用,本工艺也是合理的。
表17  不同浓度乙醇对解吸效果的影响(一)
Figure G2005101174815D00161
表18  不同浓度乙醇对解吸效果的影响(二)
Figure G2005101174815D00171
3.重复试验
同样比例取药材3份,每份约100g,分别每次以4倍于药材量的70%乙醇加热提取1.5小时,提取4次。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5~1.20g/ml的稠浸膏,加水至0.5g生药/ml转溶,过滤,滤液(约0.5g生药/ml)通过D101树脂柱(流出液皂苷反应呈阳性),以约14倍蒸馏水洗涤树脂,再用14倍药材重量95%乙醇解吸,解吸液减压浓缩至干,称重,测定皂苷、黄酮的含量。以上述优选条件考察总皂苷、总黄酮的产率:结果见表19:
表19  优选工艺条件重复试验结果
a从药材计黄酮产率(%)=黄酮总量/药材量×100%
b从药材计皂苷产率(%)=皂苷总量/药材量×100%
以上结果显示,该工艺稳定,重现性好。
实验例3  本发明胶囊制剂辅料及其用量的筛选
以外观性状和崩解性为指标,试验考察了三种辅料--淀粉、糊精、β环糊精不同用量及不同混合用量比例的影响,试验设计了如表20所示的11个小样处方。
表20  辅料品种及用量试验
Figure G2005101174815D00181
按上表的处方量称取药物及辅料,研磨混匀,过80目筛,装0号胶囊。将胶囊置于温度为40℃湿度为75%RH的条件下,分别在0天和14天时取出胶囊,观察内容物的外观性状:同时测定胶囊的崩解时限。试验结果如表21所示。
表21
Figure G2005101174815D00182
*:“-”表示不结块;**:“×”表示2小时内药物不能完全通过筛网。
结论:结果表明糊精用量达到40%时胶囊的崩解时限能达到要求,内容物外观性状良好,不结块,若糊精用量为50%,60%时则辅料用量太大。故确定本发明硬胶囊剂所用辅料优选为糊精,用量为40%,即9号处方。
实验例4  本发明胶囊剂(柴芩克感清热胶囊)中试生产研究
按照技术方案所述的工艺条件和方法,进行六批中试生产,并进行各项数据检测。其结果见表22:
表22  柴芩克感清热胶囊中试生产结果
Figure G2005101174815D00191
表中显示,中试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稳定.整个工艺流程简单,操作容易,仅使用水和乙醇,乙醇又可回收反复利用;采用树脂法去除杂质效果好,损失少,树脂再生简便,可反复使用.因此本发明制备工艺完全适合于工业生产.
实验例5  本发明胶囊剂(柴芩克感清热胶囊)黄芩苷含量测定的方法学考察
1.线性关系
取黄芩苷对照品4mg,于2ml量瓶中,加甲醇定容至刻度,精密吸取20、40、60、80、100于1ml量瓶中,甲醇定容至刻度,分别取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按技术方案所述色谱条件测定。以黄芩苷的微克数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其回归方程为Y=46659+3188167x    r=0.9996
黄芩苷含量测定在0.002-2.06μg范围内线性良好。
2.稳定性试验
吸取适量供试品溶液,按技术方案所述测定法操作,每隔60分钟重复测其峰面积,结果见表23:
表23  稳定性试验结果
结果表明在8小时之内样品稳定。
3.精密度试验
准确吸取等量对照品溶液,按技术方案所述测定法操作,重复测其含量,结果见表24:
表24  精密度试验结果
4.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样品5份,按技术方案所述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和测定法操作,结果如下见表25:
表25  重复性试验结果
Figure G2005101174815D00203
5.回收率试验
采用加样回收法,即将已知含量的柴芩克感清热胶囊样品若干份,分别加入一定量的黄芩苷对照品,按技术方案所述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和测定法操作,计算结果见表26:
表26  回收率试验结果
Figure G2005101174815D00204
平均回收率96.92%   RSD%=0.98
6.样品的测定
按技术方案所述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和测定法操作测定三批样品。以黄芩苷为对照品,用外标法进行计算,结果见表27:
表27  三批样品中黄芩苷的含量
Figure G2005101174815D00211
表28  三批样品的提取率
Figure G2005101174815D00212
中国药典黄芩项下规定黄芩苷不得少于9.0%。
用最低提取率(见表28)进行计算,本发明胶囊每粒含黄芩苷为46.87mg(780×9.0%×66.77%=46.87mg)。
根据以上测定结果表明,为了保证安全用药,保证产品质量,本标准规定每粒胶囊含黄芩以黄芩苷(C21H18O11)计,不得少于45.00mg。
实验例6  本发明胶囊(柴芩克感胶囊以下简称柴克胶囊)的解热作用研究(一)对正常动物体温的影响
取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柴芩克感胶囊三种不同剂量组),先测量正常体温(一般36.6-38.3℃)两次,间隔30min,选择体温正常者,口服灌胃给以各组药物,于给药后1、2、3、4、5、6h测量体温,观察体温变化情况。结果见表29、30:
Figure G2005101174815D00221
体温升高值=给药后体温-给药前体温
实验结果表明,柴芩克感清热胶囊对正常动物体温无明显影响,与蒸馏水组比较无差异(P>0.05);阳性对照药解热止痛片在给药后1~3小时可明显降低正常动物体温,与蒸馏水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二)对发热动物体温的影响
1.对酵母所致发热大鼠体温的作用
选用体重150~190g大鼠,先测量正常体温。选用体温合格者,在背部皮下注射10%酵母混悬液5ml/Kg,待体温上升后选择升温显著者(0.8℃以上)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分别给予待试药、对照药等,给药后0.5、1、2、3、4、5h测体温一次,记录体温变化,以观察柴芩克感清热胶囊的解热作用。结果见表31、32。
2.对EPs所致发热家兔体温的作用
选用体重约2Kg的健康家兔提前禁食10h,待安静后用肛表(末端涂少许凡士林)插入肛门内5cm,选用体温在38.5~39.6℃的家兔供实验用.口服给予待试药、对照药等,30min后耳缘静脉注射EPs 3ml/Kg,于注射后0.5、1、1.5、2、3、4、5h测体温一次,记录体温变化,以观察柴芩克感清热胶囊的解热作用。结果见表33、34。
Figure G2005101174815D00261
3.试验结果
柴芩克感清热胶囊可以降低酵母所致发热大鼠的体温,以大剂量作用最为明显,每个时间点与蒸馏水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蒸馏水组与阳性对照药组在给药后第5小时出现体温反弹现象,给药各组均未见此现象,体温持续稳定下降.
柴芩克感清热胶囊可以降低Eps所致发热家兔的体温。在预实验中我们证明,给家兔耳缘静脉注射EP后,体温在1~1.5h达高峰,在此时间段中给药各组均使家兔体温降低,并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上述结果提示,柴芩克感清热胶囊具有较好的解热作用。
实验例7  本发明胶囊对正常小鼠的抗炎作用研究
1.组胺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
取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口服给以待试药及对照药,连续三天。于最后一次给药后35min每只鼠腹部皮下注射5mg%组胺液(0.1ml/10g),随即尾静脉注射0.5%Evans Blue液(0.1ml/10g),20min后处死小鼠,剪下腹部皮肤根据色度作半定量评定,再将皮肤浸泡于丙酮:盐水为7∶3的液体5ml中,72h后取出离心1000转15min,取上清液测吸光度OD600nm,比较组间差异,判定药物的抗炎作用。见表35。
表35  对组胺所致腹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抑制作用(X±S)
与蒸馏水组相比,*P<0.05,**P<0.01。n=12。
由实验结果可知,柴芩克感清热胶囊可以抑制组胺所致小鼠腹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中剂量组与蒸馏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实验
取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口服给以受试药、对照药,连续三天.于最后一次给药后30min将4%巴豆油(0.4ml巴豆油+7.6ml乙醚+2ml无水乙醇)50ul滴于小鼠右耳片上,左耳为自身对照。4h后将小鼠脱颈椎致死,剪下两耳并打下圆耳片(直径9mm),电子天平称重,抗炎作用强度以{(右耳重-左耳重)/左耳重}作为肿胀率(%)表示,比较给药组与对照组肿胀率的差异。见表36。
表36  对巴豆油所致小耳肿胀的抑制作用(X±S)
与蒸馏水组相比,P<0.05,**P<0.01。n=12。
由实验结果可知,柴芩克感清热胶囊可以抑制巴豆油所致小鼠耳肿胀,大剂量组与蒸馏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小剂量组有作用趋势。
以上结果提示该药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实验例8  本发明胶囊对正常小鼠的镇痛作用研究
1.醋酸扭体法
取小鼠随机分为5组,口服给以待试药及对照药,连续3天。于末次给药后30min,每只鼠腹腔注射0.6%冰醋酸0.1ml/10g。记录给予醋酸后10分钟内小鼠出现扭体反应的次数和反应潜伏期。观察药物的镇痛作用。见下表。
表37  给药3天对正常小鼠扭体次数及潜伏期的影响(X±S)
Figure G2005101174815D00282
与蒸馏水组比较,*P<0.05,n=12。
2.热板法试验
取小鼠随机分为5组,给药前先测定每只小鼠痛阈值,然后口服给予不同剂量的药物。于给药30分和90分钟时分测每只小鼠痛阈,以后连续给药7天。分别于第3,5天时给药后30分测每只小鼠痛阈,计算痛阈提高百分率。观测指标以小鼠放入热板至第1次舔后足时间为痛阈时间。热板温度为55±0.5℃。实验结果见表38-41。
痛阈提高百分率=[(给药后痛阈-给药前痛阈)/给药前痛阈]×100%
表38  一次经药后对正常小鼠痛阈值的影响(X±S)
与蒸馏水组相比,*P<0.05.n=12.
表39  一次给药后对正常小鼠痛阈提高百分率(X±S)
Figure G2005101174815D00292
与蒸馏水组相比,*P<0.05  **P<0.01.n=12.
表40  给药7天对正常小鼠痛阈值的影响(X±S)
与蒸馏水组相比,*P<0.05,**P<0.01。n=12。
表41  给药7天对正常小鼠痛阈提高百分率的影响(X±S)
Figure G2005101174815D00301
与蒸馏水组相比,*P<0.05,**P<0.01。n=12。
3.结果
醋酸扭体试验结果表明,柴芩克感清热胶囊具有延长小鼠痛阈潜伏期、减少扭体次数的作用,其中大剂量组与蒸馏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作用优于阳性药银翘解毒颗粒。
小鼠热板法结果显示,一次给药后30分即有明显镇痛作用,可持续90分钟。连续给药后5天各药痛阈值均大于对照组。但是由于样本误差较大,除大剂量外其它均无统计学意义。
以上结果提示柴芩克感胶囊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实验例9  本发明胶囊抗病毒作用研究
一、试验主要步骤
稀释病毒:
用肉汤将流感病毒稀释成2个LD50/0.05ml,置冰水浴中备用。
2)感染小鼠:
选14-16g健康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20只,于乙醚轻度麻醉下滴鼻感染(小鼠用乙醚麻醉,使其头部仰起,用注射针头插入鼻腔,缓慢滴入流感病毒接种物),用0.25ml注射器每只小鼠接种50ul。
3)药物防治:
于病毒感染前一天开始口饲给药,每天两次,每次0.5ml,至感染后3天,共给药4天。同时设病毒、药物、阳性药和正常对照组等,观察14天,逐日记录动物发病症状和死亡数。
4)结果计算:
死亡保护率(%)=(对照组死亡率-实验组死亡率)×100%
二.结果
表42  柴芩克感清热胶囊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存活率的影响(X±S)
Figure G2005101174815D00311
X2检验,与病毒对照组相比,*P<0.05。
三.结论
小鼠搞病毒试验结果表明,柴芩克感清热胶囊具有一定抗病毒作用。可以改善感染动物的生命质量,延长生存时间,降低死亡率。以大剂量组表现最为明显,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实验例10  本发明胶囊抗菌作用研究
(一)体内抗菌实验
试验按如下步骤进行:
1)稀释菌液:
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肉汤过夜培养物作系列稀释(10-1,10-2,10-3……),取每稀释液0.05ml腹腔注射于小鼠,引起小鼠全部死亡的最低细菌量(稀释度)为最小致死量(MLD),选取引起80-90%小鼠死亡的的细菌液备用。
2)感染小鼠:
选18-22g健康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5只,腹腔注射经预试实验测得LD80-90稀释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液感染各组小鼠,每鼠注射0.5ml。
3)药物防治:
于感染接种前1h,感染接种后6h,12h给药一次,每次0.5ml。同时设细菌、药物、阳性药和正常对照组等,观察7天,逐日记录动物发病症状和死亡数。
4)结果计算:死亡保护率(%)=(对照组死亡率-实验组死亡率)×100%结果见表43。
表43  对小鼠抗菌作用的影响(X±S)
X2检验,与细菌对照组相比,*P<0.05。
小鼠体内抗菌试验结果表明,柴芩克感清热胶囊具有一定抗菌作用。可以改善感染动物的生命质量,延长生存时间,降低死亡率。经大剂量组表现为明显,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二)体外抗菌实验
实验菌株为147株实验室保存标准菌株和近两年北京地区医院临床分离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2株、表皮葡萄球菌14株、化脓链球菌16株、无乳链球菌3株、粪肠球菌16株、大肠杆菌21株、铜绿假单胞菌16株、肺炎克雷白杆菌14株、阴沟肠杆菌8株、产气肠杆菌7株和醋酸钙不动杆菌8株,质控菌选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大肠杆菌ATCC25922和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按照1999NCCLS标准,采用平皿二倍稀释法和Denlay多点接种器进行药敏实验,药物MH肉汤二倍稀释成各种所需浓度,分别加适量到平皿中,MH琼脂培养基溶化后定量加入含药液平皿内混匀,柴芩克感清热胶囊(提取物)的终浓度为0.78,1.56,3.12……50和75mg/ml,CPZ的终浓度为0.03,0.06,0.125……128μg/ml,化脓链球菌和粪肠球菌的培养基内含5%脱纤维的羊血,平皿内培养基凝固后用多点接种器接种实验菌(105cfu/点),置35℃恒温培养18小时(化脓链球菌和粪肠球菌置5%CO2培养箱培养24小时)后观察结果,无菌生长的平皿中所含药物最小的浓度即为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见表44。
表44  柴芩克感清热胶囊及其对147株临床分离菌的MIC测定
Figure G2005101174815D00331
柴芩克感清热胶囊(提取物),及其对照药头孢哌酮对147株临床分离菌的MIC测定结果见表44,头孢哌酮对质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大肠杆菌ATCC25922和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的MIC值分别为1、0.5、和8μg/ml,均在NCCLS规定范围内。
柴芩克感清热胶囊(提取物)对金葡菌、表葡菌的抗菌活性较强,MIC50和MIC90,分别为12.5和25mg/ml、6.25和25mg/ml,头孢哌酮对金葡菌和表葡菌的MIC50均为2μg/ml。
柴芩克感清热胶囊(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杆菌、阴沟肠杆菌、醋酸钙不动杆菌、产气肠杆菌的抗菌活性均较强,柴芩克感清热胶囊对大肠杆菌的MlC50和MIC90分别为25和50mg/ml,对16株铜绿假单胞菌MIC均为25mg/ml,对肺炎克雷白杆菌、阴沟肠杆菌的MIC50和MIC90均分别为12.5和25mg/ml,对醋酸钙不动杆菌的MIC50和MIC90均为12.5mg/ml,产气肠杆菌的MIC50和MIC90分别为25和75mg/ml。
实验例11  本发明胶囊增强免疫作用研究
一、试验
1.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取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连续口服给药7天。用10%BS-RPMI 1640培养液制备5×106cell/ml小鼠脾细胞悬液,于96孔细胞培养板中每孔加入5ug/mlConA100ul,再加入100ul细胞悬液,对照组用10%BS-RPMI 1640培养液100ul加细胞悬液100ul.置37℃、5%CO2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66h,取出加入20ulMTT继续培养4h,测定OD570nm·
2.单核吞噬细胞功能测定--小鼠碳粒廓清试验
取18-22g健康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给药组,连续口服给药三天,于末次给药后30min,尾静脉注射印度墨汁0.05ml/10g体重,注射后2min、20min用寂量取血管分别从眶后静脉丛取血20ul溶于2ml0.1%Na2CO3溶液中摇匀,置752型紫外光栅分光光度计在波长640nm下比色,测定光密度(OD)。按下式计算廓清指数K。
K=logOD1-logOD2/t2-t1
OD1、OD2为不同时间所取血样的光密度,t2-t1为取两血时间差。
二、结果
表45  对正常小鼠细胞史疫功能的影响(X±S)
与蒸馏水组相比,*P<0.05,**P<0.01。n=10。
表46  对单核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X±S)
与蒸馏水组相比,*P<0.05,**P<0.01。n=12。
三、结论
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试验结果表明,柴芩克感清热胶囊具有增强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的作用。以大剂量组表现最为明显,与蒸馏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碳粒廓清试验表明,柴芩克感清热胶囊能明显提高K值,与蒸馏水组比较,各剂量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该药对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有明显的激活,增强作用。
下述实施例均能实现上述实验例所述的效果。
实施例1:  本发明片剂
取柴胡500g、黄芩400g、葛根400g、甘草300g,按常规制备步骤和工艺,加入辅料,制成片剂。
实施例2:  本发明胶囊剂
取柴胡975g、黄芩780g、葛根780g、甘草585g,按常规制备步骤和工艺,加入辅料,制成胶囊剂。
实施例3:  本发明丸剂
取柴胡375g、黄芩500g、葛根300g、甘草375g,按常规制备步骤和工艺,加入辅料,制成丸剂。
实施例4:  本发明颗粒剂
取柴胡625g、黄芩300g、葛根500g、甘草225g,按常规制备步骤和工艺,加入辅料,制成颗粒剂。
实施例5:  本发明滴丸
取柴胡975g、黄芩780g、葛根780g、甘草585g,按常规制备步骤和工艺,加入辅料,制成滴丸。
实施例6:  本发明口服液体制剂
取柴胡750g、黄芩1000g、葛根600g、甘草750g,按常规制备步骤和工艺,加入辅料,制成口服液体制剂。
实施例7:  本发明糖浆剂
取柴胡1250g、黄芩600g、葛根1000g、甘草550g,按常规制备步骤和工艺,加入辅料,制成糖浆剂。
实施例8:  本发明胶囊剂
取柴胡975g、黄芩780g、葛根780g、甘草585g,以上四味,用13L(4倍量)70%乙醇加热提取4次,每次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流浸膏,加水制成每1ml含相当于0.5g药材的溶液,搅匀,静置48小时,滤过,滤液通过D101大孔树脂柱,用相当于50倍树脂重量的体积份的水(简称50倍树脂量的水)洗涤树脂,弃去水洗液,再用相当于14倍药材重量的体积份的95%乙醇(简称14倍药材量的95%乙醇)洗脱,合并乙醇溶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将所得干浸膏与156g糊精混合均匀,得到胶囊内容物390g,装胶囊,得到胶囊1000粒(0.39g/粒)。
最小有效剂量为51.429mg/kg/day,按照平均体重50公斤计算,日服用量为2.571g/d/人,分三次服用,每次为857毫克,每次3~4粒。
实施例9:  本发明胶囊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鉴别:
A.取实施例8制备的胶囊内容物1.2g,加甲醇10ml,浸泡2小时,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柴胡对照药材1g,加甲醇50ml,置80℃水浴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2ml,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乙醇-水(8∶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40%硫酸乙醇溶液,60℃加热全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及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及黄色荧光斑点。
B.取葛根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A项下供试品溶液及上述对照品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7∶2.5∶0.2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C.取甘草对照药材1g,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2ml,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A项下供试品溶液及对照药材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用1%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6∶0.4∶0.4∶0.8)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VI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0.05mol/L磷酸溶液(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8nm;理论板数按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黄芩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实施例8制备的胶囊内容物25mg,精密称定,置25ml量瓶中,加70%乙醇约10ml,超声处理20分钟,取出,放冷,加70%乙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每粒胶囊含黄芩以黄芩苷(C21H18O11)计,不得少于45.0mg。
实施例10:  本发明胶囊剂
取柴胡500g、黄芩400g、葛根400g、甘草300g,以上四味,用3倍量90%乙醇加热提取2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流浸膏,加水制成每1ml含相当于0.5g药材的溶液,搅匀,静置48小时,滤过,滤液通过D101大孔树脂柱,用50倍(v/w)树脂量的水洗涤树脂,弃去水洗液,再用14倍(v/w)药材量70%乙醇洗脱,合并乙醇溶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将所得干浸膏与适量淀粉混合均匀,得到胶囊内容物,装胶囊,得到胶囊,0.39g/粒。
取上述制备的本发明胶囊剂,按实施例8质量控制方法测定,黄芩苷含量测定的流动相为:甲醇-磷酸-水(100∶0.05∶100);每粒胶囊含黄芩以黄芩苷(C21H18O11)计,不得少于45.0mg。
实施例11:   本发明胶囊剂
取柴胡375g、黄芩500g、葛根300g、甘草375g,以上四味,用7倍量30%乙醇加热提取2次,每次0.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流浸膏,加水制成每1ml含相当于0.5g药材的溶液,搅匀,静置48小时,滤过,滤液通过D101大孔树脂柱,用50倍(v/w)树脂量的水洗涤树脂,弃去水洗液,再用14倍(v/w)药材量95%乙醇洗脱,合并乙醇溶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将所得干浸膏与适量β-环糊精混合均匀,得到胶囊内容物,装胶囊,得到胶囊,0.39g/粒。
取上述制备的本发明胶囊剂,按实施例8质量控制方法测定,黄芩苷含量测定的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48∶52∶0.1);每粒胶囊含黄芩以黄芩苷(C21H18O11)计,不得少于45.0mg。
实施例12:  本发明胶囊剂
取柴胡625g、黄芩300g、葛根500g、甘草225g,以上四味,用5倍量60%乙醇加热提取3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流浸膏,加水制成每1ml含相当于0.5g药材的溶液,搅匀,静置48小时,滤过,滤液通过D101大孔树脂柱,用50倍(v/w)树脂量的水洗涤树脂,弃去水洗液,再用10倍(v/w)药材量70%乙醇洗脱,合并乙醇溶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将所得干浸膏与适量淀粉、β-环糊精混合均匀,得到胶囊内容物,装胶囊,0.39g/粒。
取上述制备的本发明胶囊剂,按实施例8质量控制方法测定,黄芩苷含量测定的流动相为:甲醇-水-0.05mol/L磷酸水溶液(43∶57∶0.1);每粒胶囊含黄芩以黄芩苷(C21H18O11)计,不得少于45.0mg。
实施例13:  本发明胶囊剂
取柴胡750g、黄芩1000g、葛根600g、甘草750g,以上四味,用4倍量80%乙醇加热提取2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流浸膏,加水制成每1ml含相当于0.5g药材的溶液,搅匀,静置48小时,滤过,滤液通过D101大孔树脂柱,用50倍(v/w)树脂量的水洗涤树脂,弃去水洗液,再用14倍(v/w)药材量70%乙醇洗脱,合并乙醇溶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将所得干浸膏与适量淀粉、糊精混合均匀,得到胶囊内容物,装胶囊,得到胶囊,0.39g/粒。
取上述制备的本发明胶囊剂,按实施例8质量控制方法测定,黄芩苷含量测定的流动相为:甲醇-醋酸(40∶60);每粒胶囊含黄芩以黄芩苷(C21H18O11)计,不得少于45.0mg。
实施例14:  本发明胶囊剂
取柴胡1250g、黄芩600g、葛根1000g、甘草450g,以上四味,用6倍量50%乙醇加热提取3次,每次0.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流浸膏,加水制成每1ml含相当于0.5g药材的溶液,搅匀,静置48小时,滤过,滤液通过D101大孔树脂柱,用50倍(v/w)树脂量的水洗涤树脂,弃去水洗液,再用4倍(v/w)药材量的95%乙醇洗脱,合并乙醇溶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将所得干浸膏与适量糊精混合均匀,得到胶囊内容物,装胶囊,得到胶囊,0.39g/粒。
取上述制备的本发明胶囊剂,按实施例8质量控制方法测定,黄芩苷含量测定的流动相为:乙腈-0.05mol/L磷酸水溶液(25∶75);每粒胶囊含黄芩以黄芩苷(C21H18O11)计,不得少于45.0mg。

Claims (24)

1.一种治疗感冒外感风热证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柴胡3.75~6.25重量份    黄芩3~5重量份
葛根3~5重量份          甘草2.25~3.75重量份;
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
取上述中药组合物原料药,用3~7倍量30~90%乙醇加热提取2~4次,每次0.5~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流浸膏;加水制成每1ml含相当于0.5g药材的溶液,搅匀,静置48小时,滤过;滤液通过大孔树脂柱,用相当于50倍树脂重量的体积份的水洗脱;弃去水洗液,再用相当于3-14倍药材重量的体积份的70~95%乙醇洗脱,合并乙醇溶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即得该中药组合物的干浸膏;取该中药组合物的干浸膏,加入常规辅料,按常规制剂工艺或步骤,制成临床可接受的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混悬剂或口服液体制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柴胡5重量份    黄芩4重量份
葛根4重量份    甘草3重量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柴胡3.75重量份 黄芩5重量份
葛根3重量份    甘草3.75重量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柴胡6.25重量份 黄芩3重量份
葛根5重量份    甘草2.25重量份。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
取上述中药组合物原料药,用4倍量70%乙醇加热提取4次,每次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流浸膏;加水制成每1ml含相当于0.5g药材的溶液,搅匀,静置48小时,滤过;滤液通过大孔树脂柱,用相当于50倍树脂重量的体积份的水洗脱;弃去水洗液,再用相当于14倍药材重量的体积份的95%乙醇洗脱,合并乙醇溶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即得该中药组合物的干浸膏;取该中药组合物干浸膏与适量常规胶囊剂辅料混合均匀,得到胶囊内容物,装胶囊,得胶囊剂。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中树脂是D101树脂。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中树脂是D101树脂。
8.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中辅料为糊精,用量为40%。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中辅料为糊精,用量为40%。
10.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
取上述中药组合物原料药,用3~7倍量30~90%乙醇加热提取2~4次,每次0.5~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流浸膏;加水制成每1ml含相当于0.5g药材的溶液,搅匀,静置48小时,滤过;滤液通过大孔树脂柱,用相当于50倍树脂重量的体积份的水洗脱;弃去水洗液,再用相当于3-14倍药材重量的体积份的70~95%乙醇洗脱,合并乙醇溶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即得该中药组合物的干浸膏;取该中药组合物的干浸膏,加入常规辅料,按常规制剂工艺或步骤,制成临床可接受的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混悬剂、滴丸或口服液体制剂。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
取上述中药组合物原料药,用4倍量70%乙醇加热提取4次,每次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流浸膏;加水制成每1ml含相当于0.5g药材的溶液,搅匀,静置48小时,滤过;滤液通过大孔树脂柱,用相当于50倍树脂重量的体积份的水洗脱;弃去水洗液,再用相当于14倍药材重量的体积份的95%乙醇洗脱,合并乙醇溶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即得该中药组合物的干浸膏;取该中药组合物干浸膏与适量常规胶囊剂辅料混合均匀,得到胶囊内容物,装胶囊,得胶囊剂。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树脂是D101树脂。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该方法中辅料为糊精,用量为40%。
14.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中药组合物制备成的胶囊剂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鉴别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
A.取胶囊内容物1.2g,加甲醇10ml,浸泡2小时,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取柴胡对照药材1g,加甲醇50ml,置80℃水浴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2ml,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比例为6~10∶1~3∶1的醋酸乙酯-乙醇-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40%硫酸乙醇溶液,60℃加热全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及波长为365nm的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及黄色荧光斑点;
B.取葛根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A项下供试品溶液及上述对照品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比例为6~8∶2~3∶0.25的氯仿-甲醇-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波长为365nm的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C.取甘草对照药材1g,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2ml,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吸取A项下供试品溶液及对照药材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用1%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比例为5~7∶0.4∶0.4∶0.8的醋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鉴别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
A.取胶囊内容物1.2g,加甲醇10ml,浸泡2小时,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取柴胡对照药材1g,加甲醇50ml,置80℃水浴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2ml,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比例为8∶2∶1的醋酸乙酯-乙醇-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40%硫酸乙醇溶液,60℃加热全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及波长为365nm的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及黄色荧光斑点;
B.取葛根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A项下供试品溶液及上述对照品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比例为7∶2.5∶0.25的氯仿-甲醇-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波长为365nm的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C.取甘草对照药材1g,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2ml,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吸取A项下供试品溶液及对照药材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用1%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比例为6∶0.4∶0.4∶0.8的醋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如下含量测定方法: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VID;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比例为30∶70乙腈-0.05mol/L的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8nm;理论板数按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称取黄芩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称取装量差异项下的胶囊内容物25mg,置25ml量瓶中,加70%乙醇10ml,超声处理20分钟,取出,放冷,加70%乙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所述胶囊剂每粒含黄芩以黄芩苷C21H18O11计,不得少于45.0mg。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相用100∶0.05∶100的甲醇-磷酸-水,48∶52∶0.1的甲醇-水-磷酸,43∶57∶0.1的甲醇-水-0.05mol/L磷酸溶液,20∶80的乙腈-0.05mol/L磷酸溶液,30∶70的乙腈-0.05mol/L磷酸溶液,25∶75的乙腈-0.05mol/L磷酸溶液或40∶60的甲醇-醋酸的一种替代。
18.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任意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感冒外感风热证的药物中的应用。
19.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任意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具有解热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
20.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任意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具有抗炎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
21.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任意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
22.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任意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具有抗流感病毒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
23.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任意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具有抗菌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
24.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任意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具有增强免疫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
CN200510117481A 2005-10-31 2005-10-31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Active CN19579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510117481A CN1957999B (zh) 2005-10-31 2005-10-31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510117481A CN1957999B (zh) 2005-10-31 2005-10-31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57999A CN1957999A (zh) 2007-05-09
CN1957999B true CN1957999B (zh) 2010-05-12

Family

ID=38069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117481A Active CN1957999B (zh) 2005-10-31 2005-10-31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9579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0818A (zh) * 2012-04-24 2012-09-19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一种镇痛消炎的复方黄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88335B (zh) * 2012-06-25 2014-01-01 西安新通药物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43021A (zh) * 2017-06-14 2017-10-13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一种治疗感冒的药物组合物
CN110988248B (zh) * 2019-12-23 2021-06-18 河北中医学院 一种葛根清肠颗粒的快速薄层鉴别方法
CN111643646B (zh) * 2020-04-26 2022-11-29 北京国梦中和方略科技研究院 治疗新冠肺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252532B (zh) * 2021-01-26 2023-12-26 山东祥隆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防风通圣颗粒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及其指纹图谱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权丽辉等.HPLC法测定感冒胶囊Ⅰ号中黄芩苷的含量.中国中药杂志27 8.2002,27(8),622-623.
权丽辉等.HPLC法测定感冒胶囊Ⅰ号中黄芩苷的含量.中国中药杂志27 8.2002,27(8),622-62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57999A (zh) 2007-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25277C (zh) 一种具有止咳平喘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24406B (zh) 一种用于治疗艾滋病的辅助用药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957999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CN101480422A (zh) 一种藏茵陈提取物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191289A (zh) 知母黄柏药对中四种有效部位的同步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1396486B (zh) 治疗咳喘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2526427B (zh) 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质量检测方法
CN101829216A (zh) 一种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方法
CN101843682A (zh) 麻杏石甘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27273A (zh) 一种治疗慢性肝病的复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20964A (zh) 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制剂
CN103432420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CN101670088B (zh) 一种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1108200A (zh) 繁缕磺酸或硫酸多糖酯总酚苷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抗病毒应用
CN102225144B (zh) 治疗咳喘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77378B (zh) 一种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0384431C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
CN104208169A (zh) 一种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71861A (zh) 繁缕中一种高效抗病毒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499384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和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抗冠状病毒中的应用
CN113694121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抗凝血药物中的应用
CN109498741A (zh) 一种用于润肺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59297A (zh) 一种疏风解毒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制药用途
CN107582898A (zh) 一种镇咳止痰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0375626C (zh) 一种治疗抑郁症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611731 Chengdu province high tech Zone (West), Shu new avenue, No. 2, building 1, building 101, No. 1168

Patentee after: Chengdu Taihe Health Technology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Medical Plant Natural Medicin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075 Sichuan province Chengdu City twelve Road No. 37 No. 1 Huash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block A Room 405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HUASUN GROUP Inc.,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Medical Plant Natural Medicin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316

Address after: 611731 Chengdu province high tech Zone (West), Shu new avenue, No. 2, building 1, building 101, No. 1168

Patentee after: Chengdu Taihe Health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611731 Chengdu province high tech Zone (West), Shu new avenue, No. 2, building 1, building 101, No. 1168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Taihe Health Technology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Medical Plant Natural Medicin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610000 No.101, floor 1, building 2, no.1168, Shuxin Avenue, hi tech Zone (West Zone),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engdu Huashen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611731 Chengdu province high tech Zone (West), Shu new avenue, No. 2, building 1, building 101, No. 1168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Taihe Health Technology Group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