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47902B - 液体排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体排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47902B
CN104647902B CN201410675337.2A CN201410675337A CN104647902B CN 104647902 B CN104647902 B CN 104647902B CN 201410675337 A CN201410675337 A CN 201410675337A CN 104647902 B CN104647902 B CN 1046479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actinal surface
discharge
pump orifice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7533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47902A (zh
Inventor
石桥达
荒木義雅
斋藤昭男
北上浩
北上浩一
田村泰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6479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479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479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479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 B41J2/1653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by applying vacuum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35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wiping constru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cleaning fluids
    • B41J2002/16555Air or gas for cleaning

Landscapes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液体排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一种液体排出设备,包括:头,其具有排出口面,在所述排出口面设置有用于排出液体的排出口;以及液体移动单元,其与所述排出口面相隔配置并且被构造成能够沿着所述排出口面移动,其中,所述液体移动单元利用所述液体移动单元的移动使所述排出口面上的液体移动到未设置所述排出口的收集位置。

Description

液体排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排出设备以及该液体排出设备的控制方法,其中从该设备的头排出液体。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打印方法,存在从记录头排出液体的液滴(墨滴)并绘制图像的喷墨方法。近年来,喷墨型液体排出设备被使用在各领域中,例如,在半导体装置的制造中等。这里,当异物附着于待绘制的、液滴排出至其上的对象(例如,半导体晶圆)时,异物有时会导致产品的缺陷等。
在喷墨型液体排出设备中,设备中的液滴和/或诸如纸屑等的异物有时会附着于记录头的排出口附近的排出口面。当已附着在排出口面的液滴和/或异物留存时,留存下来的液滴和/或异物变干且有时粘在排出口面。当液滴和/或异物已粘在排出口附近时,诸如被从排出口排出的液滴数量、液滴的排出方向和液滴的排出速度等的排出特性改变,并且由于待绘制的对象上的点的杂乱有时会形成密度不均匀和条纹(streak)。另外,该粘着物(异物)有时也会落到待绘制的对象上,并最终附着于待绘制的对象。
作为移除已附着于排出口面的液滴和/或异物的技术,存在利用擦拭器清扫(擦拭)排出口面的技术。然而,在该技术中,排出口面受到机械性地擦拭,由此有时在排出口面上的构件上发生磨损和剥落。
于是,日本特开平5-077437号公报公开了向排出口面上吹风,从而吹掉和移除已附着于排出口面的液滴和/或异物的技术。根据该技术,不需要与排出口面机械性地接触的擦拭器,因此,不会发生排出口面上的构件的磨损和剥落,而且能够移除已附着于排出口面的沉积物。
当通过吹风将已附着于排出口面的液滴和/或异物吹掉时,被吹掉的液滴和/或异物有时会再次附着于排出口面。
在日本特开平5-077437号公报公开的技术中,空气的注入孔与排出口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是固定的,并且排出口面上的吹风的位置也将是固定的。因此,即使当被吹掉的液滴和/或异物再次附着于排出口面时,空气也不会吹送到该位置,并且难以将已经再次附着的液滴和/或异物再次吹掉。另外,在一些位置,即使能够被吹风,液滴和/或异物有时也不会被充分地移除。
为此,在日本特开平5-077437号公报中公开的通过吹风移除液滴和/或异物的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在排出口面的能够移除诸如液滴和异物等的沉积物的区域中产生不均匀,并且沉积物有可能残留在排出口附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沉积物残留在排出口附近的这种可能性的液体排出设备,并提供该液体排出设备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液体排出设备包括:一种液体排出设备,包括:头,其具有排出口面,在所述排出口面设置有用于排出液体的排出口;以及液体移动单元,其与所述排出口面相隔配置并且被构造成能够沿着所述排出口面移动,其中,所述液体移动单元利用所述液体移动单元的移动使所述排出口面上的液体移动到未设置所述排出口的收集位置。
一种用于控制液体排出设备的方法,所述液体排出设备设置有具有排出口面的头,在所述排出口面设置有用于排出液体的排出口,其中,所述方法包括:通过与所述排出口面相隔配置并且被构造成能够沿着所述排出口面移动的液体移动单元,使所述排出口面上的液体移动到未设置所述排出口的收集位置。
一种液体排出设备,包括:头,其具有排出口面,在所述排出口面设置有用于排出液体的排出口;负压产生单元,其与所述排出口面相对配置并且被构造成产生相对于所述排出口面的负压;和移动单元,其被构造成使所述负压产生单元沿着预定方向移动,其中,所述负压产生单元包括:抽吸开口,其被构造成通过抽吸产生负压;第一对向面部,其被配置成沿着所述预定方向比所述抽吸开口靠前侧,并且被配置成与所述排出口面相隔第一距离;以及第二对向面部,其被配置成沿着所述预定方向比所述抽吸开口靠后侧,并且被配置成与所述排出口面相隔比所述第一距离长的第二距离。
一种液体排出设备,包括:头,其具有排出口面,在所述排出口面设置有用于排出液体的排出口;对向构件,其被配置成与所述排出口面相对;和移动单元,其被构造成使所述对向构件沿着预定方向移动,其中,所述对向构件包括:收集开口,其被构造成收集所述排出口面上的液体;第一对向面部,其被配置成沿着所述预定方向比所述收集开口靠前侧,并且被配置成与所述排出口面相隔第一距离;第二对向面部,其被配置成沿着所述预定方向比所述收集开口靠后侧,并且被配置成与所述排出口面相隔比所述第一距离长的第二距离;以及喷嘴部,其被配置成沿着所述预定方向比所述收集开口靠后侧,并且被构造成向所述排出口面吹气。
从下面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A、图1B和图1C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中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图1A是示出本发明中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设备的构造的一个示例的截面图;图1B是从排出口面侧观察的图1A所示的记录头的图;图1C是从记录头侧观察的图1A所示的抽吸口的图。
图2是示出液体已被供给到图1A至图1C所示的液体排出设备的记录头的状态的图。
图3A、图3B和图3C是用于说明通过图1A所示的液体移动单元使排出口面上的液体移动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通过图1A所示的液体收集单元收集液体的操作的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中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设备的构造的另一示例的截面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中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设备的构造的截面图。
图7是液体已被供给到图6所示的液体排出设备的记录头的状态的图。
图8A、图8B和图8C是用于说明通过图6所示的液体移动单元使排出口面上的液体移动的图。
图9A和图9B是用于说明通过本发明中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液体移动单元使排出口面上的液体移动的图。
图10A和图10B是用于说明通过本发明中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液体移动单元使排出口面上的液体移动的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中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设备的构造的截面图。
图12A、图12B和图12C是用于说明通过图11所示的液体移动单元使排出口面上的液体移动的图。
图13A和图13B是用于说明由图11所示的液体移动单元收集液体的操作的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中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设备的构造的截面图。
图15A、图15B和图15C是用于说明通过图14所示的液体移动单元使排出口面上的液体移动的图。
图16A和图16B是用于说明通过图14所示的液体移动单元收集液体的操作的图。
图17A和17B是从排出口面侧观察本发明中的第七实施方式的记录头的图。
图18是示出本发明中的第八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设备的构造的一个示例的截面图。
图19A、图19B和图19C是示出图18所示的液体收集体的构造的一个示例的图;图19B是示出图19A所示的液体收集体已收集了液体的状态的图;图19C是示出图18所示的液体收集体的构造的另一示例的图。
图20A是示出本发明中的第八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设备的构造的另一示例的截面图;图20B是示出图20A所示的板簧的构造的图。
图21A是示出本发明中的第九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设备的构造的截面图;图21B是示出图21A所示的液体收集体的构造的图。
图22A、图22B和图22C是用于说明第十实施方式的图;图22A是示出第十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设备的构造的截面图。
图22B是从图22A所示的箭头A的方向观察的排出口面的图。
图22C是从图22A所示的箭头B的方向观察的抽吸口的端部的图。
图23是示出液体已被供给到记录头的状态的图。
图24A是示出液体已通过供给单元供给到排出口面的表面的状态的图。
图24B是示出抽吸口在沿着排出口面移动的途中的状态的图。
图24C是示出抽吸口已从排出口面上的形成有排出口的区域的内部移动到形成有排出口的区域的外部的状态的图。
图25是示出第十一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设备的构造的截面图。
图26A是示出液体已通过供给单元供给到排出口面的表面的状态的图。
图26B是示出落下收集口在沿着排出口面移动的途中的状态的图。
图26C是示出落下收集口已从排出口面上的形成有排出口的区域的内部移动到形成有排出口的区域的外部的状态的图。
图27是示出第十二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设备的构造的截面图。
图28A是示出液体已通过供给单元被供给到排出口面的表面的状态的图。
图28B是示出移动部在沿着箭头E移动的途中的状态的图。
图28C是示出排出口面上的液体已从排出口面上的形成有排出口的区域的内部移动到形成有排出口的区域的外部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现本发明的模式。注意,在各附图中,将对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A是示出本发明中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设备1的构造的截面图。
在液体排出设备1中安装有基板11。在基板11上安装有待绘制对象输送部12。通过未示出的抽吸单元,待绘制对象输送部12吸住待绘制的对象13并将被吸住的对象保持在待绘制对象输送部12上。另外,待绘制对象输送部12能相对于基板11在图1A中沿水平方向(左右方向)移动。
在液体排出设备1中设置有记录头安装部14。在记录头安装部14上安装排出液体的记录头2。记录头2和记录头安装部14通过未示出的连接部彼此电连接。另外,记录头安装部14还通过未示出的连接部被电连接到液体排出设备1的未示出的控制系统。
在记录头2的一个表面设置排出液体的排出口3。在下文中设置排出口3的表面被称为排出口面4。排出口3与独立液室15连通。独立液室15与共用液室16连通,并且共用液室16与供给流路17连通。供给流路17与供给单元5连通。
供给单元5具有液槽10和压力控制部31。压力控制部31具有泵、调节器和压力检测部(虽然其中的任一者均未示出)。压力控制部31操作压力控制部31所具有的泵,并且利用调节器和压力检测部控制由该泵产生的压力。由此,能够保持排出口3中的弯液面(meniscus)。
排出信号被传送到记录头2,独立液室15中的液体由此作为液滴从排出口3排出。注意,被排出的液体包括含有用于布线图案的导电性材料的液体、用于工业使用和图像记录的紫外线(UV)可固化液体、和用于图像记录的由溶剂和着色材料形成的液体(墨)。
液体收集口9设置于排出口面4上的未设置排出口3的位置。液体收集口9与液体收集流路21连通。液体收集流路21与连接到液体收集单元的流道19连通。连接到液体收集单元的流道19与起到液体收集单元功能的液体收集单元20连通。
液体收集单元20具有泵、调节器和压力检测部(虽然其中的任一者均未示出)。液体收集单元20操作液体收集单元20所具有的泵,并且利用调节器和压力检测部控制由该泵产生的压力。由此,能够控制在液体收集口9中产生的抽吸压力。
在基板11上安装使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移动的液体移动单元7。
液体移动单元7使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移动到预定位置(收集位置)。液体移动单元7具有抽吸口6和移动部33。
移动部33被构造成能够在图1A至图1C中的水平方向(左右方向)上移动。液体移动单元7被构造成能够通过移动部33的移动沿着排出口面4移动。抽吸口6设置于移动部33,且抽吸口6也依据移动部33的移动而移动。
抽吸口6与排出口面4相分离,并且抽吸口6被设置成能够根据移动部33的移动而沿着排出口面4移动。抽吸口6与抽吸流道18连通,且抽吸流道18与控制单元8连通。
控制单元8具有起到负压产生单元的功能的负压产生机构34。负压产生机构34具有泵、调节器和压力检测部(虽然其中的任一者均未示出)。负压产生机构34操作负压产生机构34所具有的泵,并且利用调节器和压力检测部控制由该泵产生的压力。由此,能够控制抽吸口6中产生的抽吸压力。另外,控制单元8控制移动部33的移动。
图1B是从由图1A所示的箭头A示出的方向观察的排出口面4的图。
在排出口面4上设置排出口3和液体收集口9。液体收集口9被设置在从设置有排出口3的区域(在下文中被称为排出口列区域23)偏离的位置。然而,当排出口3之间的距离大时,液体收集口9也可以设置在排出口3之间。
图1C是从由图1A所示的箭头B示出的方向观察的抽吸口6的图。
抽吸口6具有长圆形状(oval shape)。然而,抽吸口6的形状不限于长圆形状,也可以是诸如椭圆形、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等的形状。
图2是示出液体已被供给到记录头2的状态的图。
供给单元5中的压力控制部31控制由压力控制部31所具有的泵产生的压力,液槽10中的液体由此被供给到排出口面4的表面。
例如,压力控制部31将起到第一加压(正压)压力的功能的、作为表压(gagepressure)(绝对压力与大气压力之间的差)的+20kPa的正压施加给液槽10中的液体。结果,液槽10中的液体从排出口3被供给到排出口面4的表面。
当异物附着于排出口面4时,如果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侵入到排出口3内并且从排出口3排出到待绘制的对象13上,则已附着于排出口面4的异物有时会最终附着于待绘制的对象13。
为此,在已将液体供给到记录头2之后,压力控制部31将+1kPa的加压压力施加给液槽10中的液体,该+1kPa的加压压力起到第二加压压力的功能且其绝对值比第一加压压力的绝对值小。这样,压力控制部31能够防止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侵入到排出口3内。注意,当向记录头2供给液体时和液体已被供给到记录头2之后,施加给液槽10中的液体的压力不限于上述数值。
接着,下面将参照图3A至图3C说明液体22的通过液体移动单元7在排出口面4上的移动。
图3A是示出液体已被供给单元5供给到排出口面4的表面的状态的图。顺便提及,在液体已被供给到排出口面4之后,+1kPa的加压压力被加给液槽10中的液体,因此,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不会侵入到排出口3内。
排出口面4和抽吸口6彼此分离。例如,排出口面4与抽吸口6之间的距离是1mm。注意,排出口面4与抽吸口6之间的距离不限于上述数值。
这里,例如通过控制单元8中的负压产生机构34将抽吸口6的内部压力控制为-1kPa。注意,抽吸口6的内部压力不限于上述数值。
在图3A中,抽吸口6处于远离设置有排出口3的区域的位置。
控制单元8使移动部33朝空白箭头示出的方向(朝右的方向)移动,并且由此使抽吸口6沿着排出口面4相对移动。
图3B是示出抽吸口6已从图3A所示的位置向右方向移动的状态的图。
抽吸口6内部的压力被控制为-1kPa,因此排出口面4上的一部分液体22被从抽吸口6抽吸并通过抽吸流道18被收集到控制单元8中的未示出的液体存储部。另外,排出口面4上的一部分液体22在被来自抽吸口6的抽吸保持于排出口面4的同时移动到在排出口面4上的面对抽吸口6的位置附近。
因此,抽吸口6内部的压力被控制为适当的压力,由此,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能够在排出口面4上根据抽吸口6的移动而移动。
控制单元8使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移动到本实施方式中的液体收集口9附近的收集位置。具体地,控制单元8使移动部33进一步朝空白箭头所示的方向(朝右的方向)移动,并且使抽吸口6移动到如图3C所示的面对液体收集口9的位置。
当已使抽吸口6移动到面对液体收集口9的位置时,控制单元8使移动部33停止移动。如上所述,由来自抽吸口6的抽吸使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移动到面对抽吸口6的位置的附近。因此,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也移动到作为收集位置的液体收集口9的附近。
在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已移动到未设置排出口3的收集位置之后,例如,由供给单元5中的压力控制部31将-2kPa的负压施加给液槽10中的液体。这样,液体不会从排出口3滴下而是会被保持在排出口3处,且液体被设定为处在液体能从排出口3排出的状态下。
已移动到液体收集口9附近的液体22被从液体收集口9收集。
图4是示出从液体收集口9收集液体收集口9附近的液体22的状态的图。
当已将抽吸口6移动到面对液体收集口9的位置时,控制单元8使负压产生机构34的泵停止。当负压产生机构34的泵被停止时,来自抽吸口6的抽吸由此停止。
接着,使液体收集单元20中的泵运行,并且在液体收集口9中产生抽吸压力。液体收集口9的内部压力被控制为例如-20kPa。注意,液体收集口9的内部压力不限于上述数值。
当在液体收集口9中产生抽吸压力时,液体收集口9附近的液体由此通过连接到液体收集单元的液体收集流路21和流道19被收集到设置于液体收集单元20的液体收集部。因此,液体收集口9内部的压力被控制为适当的压力,由此,能够从液体收集口9收集液体收集口9附近的液体22。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设备1设置有抽吸口6并且具有液体移动单元7,其中,抽吸口6与排出口面4分离且面对排出口面4,液体移动单元7被构造成能够沿着排出口面4移动。液体移动单元7使抽吸口6沿着排出口面4移动,由此通过来自抽吸口6的抽吸将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移动到未设置排出口3的位置。
通过来自液体移动单元7所具有的抽吸口6的抽吸使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移动到未设置排出口3的位置,因此,移除了排出口3附近的诸如液滴和异物等的沉积物。另外,液体移动单元7被构造成能够沿着排出口面4移动,因此,抑制了排出口面4上的移除沉积物的区域中不均匀的发生,并且能够降低沉积物残留于排出口3附近的可能性。
顺便提及,在液体排出设备中,用于引导记录头2的头引导部有时安装在记录头2的周围。图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在设置有头引导部的情形下的液体排出设备1的构造的截面图。
如图5所示,头引导部32被设置在记录头2的周围,使得头引导部32的一个表面形成为与排出口面4大致相同的平面。在头引导部32的一个表面设置液体收集口9。然而,液体收集口9可设置于记录头2与头引导部32之间的接合部分。
液体移动单元7被构造成使得抽吸口6能沿着记录头2的排出口面4和头引导部32的一个表面移动。液体移动单元7使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移动到设置于头引导部32一个表面的作为收集位置的液体收集口9的附近。
如上所述,排出口面4和头引导部32的设置有液体收集口9的一个表面大致位于相同的平面,因此,液体移动单元7能够将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移动到设置于头引导部32的一个表面的液体收集口9的附近。
(第二实施方式)
图6是示出本发明中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设备1a的构造的截面图。
本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设备1a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设备1的区别点在于液体移动单元7被改为液体移动单元7a。
液体移动单元7a与液体移动单元7的区别点在于增加了液体保持部30。
液体保持部30被安装到移动部33,使得液体保持部30的一个表面30a与排出口面4分离且面对排出口面4。排出口面4与液体保持部30的一个表面30a之间的距离是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与液体保持部30的一个表面30a接触的距离。
图7是示出液体已被供给到液体排出设备1a的记录头2的状态的图。
供给单元5中的压力控制部31控制由压力控制部31的泵产生的压力,并由此将液槽10中的液体供给到排出口面4的表面。
排出口面4与液体保持部30的一个表面30a之间的距离是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与液体保持部30的一个表面30a接触的距离。因此,如图7所示,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被保持在液体保持部30的一个表面30a与排出口面4之间。
接着,下面将参照图8A至图8C说明液体22通过液体移动单元7a在排出口面4上的移动。顺便提及,在图8A至图8C中,将省略与图3A至图3C中的步骤类似的步骤的说明。
图8A是示出液体已被供给单元5供给到排出口面4的表面的状态的图。
如图8A所示,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被保持在排出口面4与液体保持部30的一个表面30a之间。当移动部33已朝空白箭头所示的方向(朝右的方向)移动时,排出口面4上的一部分液体22通过如图8B所示的抽吸口6被抽吸,由于抽吸口6内部的压力被控制为-1kPa,所以液体22被收集到控制单元8中的未示出的液体存储部中。另外,排出口面4上的一部分液体22在被经由抽吸口6的抽吸保持在排出口面4上的同时移动到排出口面4的面对抽吸口6的位置附近。
因此,抽吸口6内部的压力被控制到适当的压力,由此,被保持在排出口面4与液体保持部30的一个表面30a之间的液体22能够在排出口面4上移动。
控制单元8使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移动到收集位置,即本实施方式中的液体收集口9附近。具体地,如图8C所示,控制单元8使抽吸口6移动到面对液体收集口9的位置。当已使抽吸口6移动到面对液体收集口9的位置时,控制单元8使移动部33的移动停止。如上所述,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被经由抽吸口6的抽吸移动到排出口面4上的面对抽吸口6的位置附近。因此,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也移动到作为收集位置的液体收集口9的附近。
这里,供给单元5中的压力控制部31将例如-2kPa的负压施加给液槽10中的液体。这样,液体不会从排出口3滴下而是会被保持在排出口3处,且液体被设定为处在液体能从排出口3排出的状态下。
从液体收集口9收集已移动到液体收集口9附近的液体22。从液体收集口9收集液体22的操作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操作类似,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说明。
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液体排出设备1a还具有保持排出口面4与一个表面30a之间的液体22的液体保持部30。
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被保持在液体保持部30的一个表面30a与排出口面4之间,由此,能够更切实地保持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为此原因,液体保持部30防止液体22落下,还将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移动到未设置排出口3的位置,并且能够降低沉积物残留于排出口3附近的可能性。
(第三实施方式)
图9A和图9B是用于说明通过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液体移动单元7b使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移动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液体移动单元7b与第二实施方式的液体移动单元7a区别点在于抽吸口6被改为喷嘴35并且控制单元8被改为控制单元8b。
喷嘴35被安装到与排出口面4相隔配置的移动部33,并且被设置成能够根据移动部33的移动而沿着排出口面4移动。
控制单元8b与控制单元8的区别点在于负压产生机构34被改为起到正压产生单元功能的正压产生机构36。
正压产生机构36具有泵、调节器以及压力检测部(虽然其中的任一者均未示出)。正压产生机构36操作正压产生机构36所具有的泵,并且利用调节器和压力检测部控制由该泵产生的压力。由此,能够控制在喷嘴35中产生的正压。例如,喷嘴35中产生的正压被控制为+10kPa。通过喷嘴35中的正压使空气从喷嘴35吹出。注意,喷嘴35中的正压不限于上述数值。
接着,下面将说明液体通过液体移动单元7b在排出口面4上的移动。
如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被保持在排出口面4与液体保持部30的一个表面30a之间。
如图9A所示,在使正压产生机构36从喷嘴35吹出空气的同时,控制单元8b朝空白箭头所示的方向(朝右的方向)移动移动部33。根据移动部33的移动,被保持在排出口面4与液体保持部30的一个表面30a之间的液体22通过从喷嘴35吹出的空气在排出口面4上朝右移动。
控制单元8b使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移动到收集位置、即本实施方式中的液体收集口9附近。具体地,如图9B所示,控制单元8b使保持在排出口面4与液体保持部30的一个表面30a之间的液体22移动到作为收集位置的液体收集口9的附近。当被保持在排出口面4与液体保持部30的一个表面30a之间的液体22已移动到液体收集口9附近时,控制单元8b使移动部33停止移动。
这里,供给单元5中的压力控制部31将例如-2kPa的负压施加给液槽10中的液体。这样,液体不会从排出口3滴下而是会被保持在排出口3处,且液体被设定为处在液体能从排出口3排出的状态下。
从液体收集口9收集已移动到液体收集口9附近的液体22。顺便提及,从液体收集口9收集液体22的操作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操作类似,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说明。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液体移动单元7b包括:液体保持部30,其将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保持在液体保持部30与排出口面4之间;和喷嘴35,其与排出口面4相隔配置并能沿着排出口面4移动。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液体移动单元7b利用从喷嘴35吹出的空气将被保持在液体保持部30的一个表面30a与排出口面4之间的液体22移动到未设置排出口3的位置。
液体保持部30能将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保持在液体保持部30的一个表面30a与排出口面4之间,因此更切实地将液体22保持在排出口面4,并能够防止液体22的滴下、飞溅等。另外,通过从喷嘴35吹出的空气,使保持在液体保持部30的一个表面30a与排出口面4之间的液体22移动到未设置排出口3的位置,因此,能够移除排出口3附近的诸如液滴和异物等的沉积物。另外,液体移动单元7b被构造成能够沿着排出口面4移动,因此,抑制了排出口面4上的移除沉积物的区域中不均匀的发生。因此,能够降低沉积物残留于排出口3附近的可能性。
(第四实施方式)
图10A和图10B是用于说明通过本发明中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液体移动单元7c使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移动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液体移动单元7c与第二实施方式的液体移动单元7a的区别点在于:取消了抽吸口6并且控制单元8被改为控制单元8c。
控制单元8c与控制单元8的区别点在于取消了负压产生机构34。
接着,下面将说明液体通过液体移动单元7c在排出口面4上的移动。
如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被保持在排出口面4与液体保持部30的一个表面30a之间。
如图10A所示,在液体22被保持在排出口面4与液体保持部30的一个表面30a之间的状态下,控制单元8c使移动部33朝空白箭头所示的方向(朝右的方向)移动。被保持在排出口面4与液体保持部30的一个表面30a之间的液体22根据移动部33的移动在排出口面4上朝右方向移动。
控制单元8c使保持在排出口面4与液体保持部30的一个表面30a之间的液体22移动到本实施方式中的液体收集口9的附近的收集位置。具体地,如图10B所示,控制单元8c使保持在排出口面4与液体保持部30的一个表面30a之间的液体22移动到液体收集口9附近。当保持在排出口面4与液体保持部30的一个表面30a之间的液体22已移动到液体收集口9附近时,控制单元8c使移动部33停止移动。
这里,供给单元5中的压力控制部31将例如-2kPa的负压施加给液槽10中的液体。这样,液体不会从排出口3滴下而是会被保持在排出口3处,且液体被设定为处在液体能从排出口3排出的状态下。
从液体收集口9收集已移动到液体收集口9附近的液体22。从液体收集口9收集液体22的操作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操作类似,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说明。
顺便提及,液体保持部30的一个表面30a能采用诸如在将液体22保持在排出口面4与一个表面30a之间的情况下能够使液体22移动的材料形成。液体保持部30的一个表面30a例如由多孔体形成。当液体保持部30的一个表面30a由多孔体形成时,多孔体能够在将液体22的一部分吸收在多孔体中并且还将液体22保持在一个表面30a与排出口面4之间的同时移动。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液体移动单元7c设置有将液体22保持在液体保持部30与排出口面4之间的液体保持部30,并且液体移动单元7c使保持在液体保持部30与排出口面4之间的液体22移动到未设置排出口3的位置。
液体保持部30能够将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保持在液体保持部30的一个表面与排出口面4之间,因此更切实地将液体22保持在排出口面4,并能够防止液体22的滴下、飞溅等。另外,通过液体保持部30的移动,使保持在液体保持部30的一个表面30a与排出口面4之间的液体22移动到未设置排出口3的位置,因此,能够移除排出口3附近的诸如液滴和异物等的沉积物。另外,液体保持部30(液体移动单元7c)被构造成能够沿着排出口面4移动,因此,抑制了排出口面4上的移除沉积物的区域中的不均匀发生,并能够降低沉积物残留于排出口3附近的可能性。另外,不再需要用于通过抽吸或吹送空气来移动排出口面4上液体的泵等,并能够简化设备的构造。
(第五实施方式)
图11是示出本发明中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设备1d的构造的截面图。
本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设备1d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设备1区别点在于取消了液体收集口9、液体收集流路21、连接到液体收集单元20的流道19以及液体收集单元20,并且液体移动单元7被改为液体移动单元7d。
液体移动单元7d与液体移动单元7的区别点在于增加了升降部26,并且控制单元8被改为控制单元8d。
升降部26安装于移动部33,抽吸口6安装于升降部26。在图11中,升降部26被构造成能够关于移动部33沿上下方向移动。当升降部26沿上下方向移动时,抽吸口6由此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因此,能够通过升降部26改变抽吸口6与排出口面4之间的距离。
接着,下面将参照图12A至图12C说明液体通过液体移动单元7d在记录头2的排出口面4上的移动。
通过液体移动单元7d使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移动的方法与第一实施方式类似。具体地,如图12A所示,控制单元8d在液体经由抽吸口6被抽吸的状态下使抽吸口6沿着排出口面4朝向图12A中的空白箭头所示的方向(朝右的方向)移动。
如图12B所示,排出口面4上的一部分液体22通过抽吸口6中的抽吸被吸入抽吸口6,并且经由抽吸流道18被收集在控制单元8d中的未示出的液体存储部。另外,排出口面4上的一部分液体22在被保持在排出口面4上的同时移动到排出口面4上的面对抽吸口6的位置附近。
控制单元8d还使抽吸口6移动,并且使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移动到如图12C所示的未设置排出口3的收集位置。在该位置,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被液体移动单元7d收集。
接着,下面将参照图13A和图13B说明通过液体移动单元7d收集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的操作。
控制单元8d将抽吸口6内部的压力控制为-20kPa,该压力的绝对值大于当通过负压产生机构34使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移动时的压力的绝对值。注意,抽吸口6的内部压力不限于上述数值。
当抽吸口6的内部的压力(负压)从-10kPa增加到-20kPa时,来自抽吸口6的用于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的吸力由此增加,且如图13A所示,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被抽吸口6抽吸。已经由抽吸口6吸入的液体经由抽吸流道18被收集在控制单元8d中未示出的液体存储部中。
这里,如图13B所示,控制单元8d操作升降部26,并且使抽吸口6接近排出口面4。当抽吸口6接近排出口面4时,来自抽吸口6的用于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的吸力由此进一步增加,并且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变得容易被移除。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液体移动单元7d使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移动到未设置排出口3的位置,并接着使液体22经由抽吸口6被抽吸和收集。另外,液体移动单元7d设置有改变抽吸口6与排出口面4之间的距离的升降部26,并且在收集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时促使升降部26使抽吸口6接近排出口面4。
由于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经由抽吸口6被收集,所以不需要单独设置用于收集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的结构,因此能够简化设备的构造。另外,当抽吸口6接近排出口面4时,来自抽吸口6的用于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的吸力由此增加,因此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容易被移除。
(第六实施方式)
图14是示出本发明中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设备1e的构造的截面图。
本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设备1e与第五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设备1d的区别点在于液体移动单元7d被改为液体移动单元7e。
液体移动单元7e与液体移动单元7d的区别点在于增加了液体收集抽吸口28、液体收集抽吸口流道29和三通阀27,并且控制单元8d被改为控制单元8e。液体收集抽吸口28、液体收集抽吸口流道29和三通阀27安装于升降部26。
液体收集抽吸口28面对排出口面4,并且与液体收集抽吸口流道29连通。顺便提及,液体收集抽吸口28的开口面积比抽吸口6的开口面积小。
液体收集抽吸口流道29与三通阀27连通。
三通阀27与液体收集抽吸口流道29、抽吸口6和抽吸流道18连通。三通阀27使抽吸口6和抽吸流道18彼此连通,或者使液体收集抽吸口流道29与抽吸流道18彼此连通。因此,液体被从液体收集抽吸口流道29或抽吸口6抽吸。
接着,下面将参照图15A至图15C说明液体22通过液体移动单元7e在排出口面4上的移动。顺便提及,在图15A至图15C中,将省略与图12A至图12C中的步骤类似的步骤的说明。
当移动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时,控制单元8e控制三通阀27以使抽吸口6与抽吸流道18彼此连通。这样,液体经由抽吸口6被抽吸。
通过液体移动单元7e使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移动的方法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方法类似。具体地,如图15A所示,在液体经由抽吸口6被抽吸的状态下,控制单元8d使抽吸口6沿着排出口面4朝图15A中空白箭头示出的方向(朝右的方向)移动。
如图15B所示,排出口面4上的一部分液体22通过抽吸口6中的抽吸被吸入抽吸口6,并且经由抽吸流道18被收集在控制单元8e中的未示出的液体存储部中。另外,排出口面4上的一部分液体22在被保持在排出口面4上的同时移动到排出口面4上的面对抽吸口6的位置附近。
控制单元8e进一步使抽吸口6移动,并且使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移动到如图15C所示的未设置排出口3的收集位置。在该位置,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被液体移动单元7e收集。
接着,下面将参照图16A和图16B说明通过液体移动单元7e收集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的操作。
首先,控制单元8e使移动部33将液体收集抽吸口28移动到排出口面4上的面对液体22的收集位置的位置处。另外,控制单元8e控制三通阀27以使液体收集抽吸口流道29与抽吸流道18彼此连通。这样,液体从液体收集抽吸口流道29被抽吸。
接着,控制单元8e将液体收集抽吸口28内部的压力控制为-20kPa,该压力的绝对值大于当通过负压产生机构34使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移动时的压力的绝对值。注意,液体收集抽吸口28的内部压力不限于上述数值。
当液体收集抽吸口28的内部的压力(负压)从-10kPa增加到-20kPa时,吸力由此增加,且如图16A所示,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被液体收集抽吸口28抽吸。已经由液体收集抽吸口28吸入的液体经由液体收集抽吸口流道29和抽吸流道18被收集在控制单元8e中的未示出的液体存储部中。
如上所述,液体收集抽吸口28的开口面积比抽吸口6的开口面积小。因此,如果泵产生的压力与负压产生机构34所产生的压力相当,则来自液体收集抽吸口28的吸力比经由抽吸口6的吸力大。因此,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能够被来自液体收集抽吸口28的比抽吸口6中的吸力更强的吸力抽吸。
这里,如图16B所示,控制单元8e操作升降部26,并且使液体收集抽吸口28接近排出口面4。当液体收集抽吸口28接近排出口面4时,来自液体收集抽吸口28的用于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的吸力由此进一步增加,并且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变得容易被移除。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液体移动单元7e还包括具有比抽吸口6的开口面积小的开口面积的液体收集抽吸口28。液体移动单元7e通过抽吸口6中的抽吸使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移动到未设置排出口3的位置,接着,液体收集抽吸口28通过液体收集抽吸口28中的抽吸吸入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另外,当收集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时,液体移动单元7e促使升降部26使液体收集抽吸口28接近排出口面4。
液体收集抽吸口28的开口面积比抽吸口6的开口面积小,因此液体收集抽吸口28中的吸力比抽吸口6中的吸力大。因此,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经由液体收集抽吸口28被抽吸,从而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变得更容易被移除。另外,当液体收集抽吸口28接近排出口面4时,液体收集抽吸口28中的用于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的抽吸力由此增加,并且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变得更容易被移除。
(第七实施方式)
图17A是从排出口面侧观察的本发明中的第七实施方式的记录头2f的图。
在记录头2f的排出口面4f上,具有亲液特性的亲液处理部25被设置在液体收集口9的周围。另外,具有疏液特性的疏液处理部24被设置在排出口3的周围。
在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中,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被移动到作为收集位置的液体收集口9的附近。由于亲液处理部25被设置在液体收集口9的周围,由此液体22容易附着于亲液处理部25的表面,因此液体22变得容易被保持在液体收集口9的周围。结果,液体22变得易于从液体收集口9收集。
另外,疏液处理部24被设置在排出口3的周围,由此液体22不易附着于疏液处理部24。因此,当液滴从排出口3排出时,不易发生被排出的液滴与已附着在排出口3的周围的液滴接触并使得液滴的排出方向弯曲的这种问题。另外,疏液处理部24不仅被设置在排出口3的周围,而且设置在亲液处理部25之外的液体22移动的区域,由此液体22变得容易移动到亲液处理部25。
注意,液体收集口9的形状不限于如图17A所示的圆形,如图17B所示,形状可以是长圆形状,还可以是椭圆形状、正方形或长方形等。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头2f的排出口面4f上,具有亲液特性的亲液处理部25被设置在液体收集口9的周围。另外,具有疏液性的疏液处理部24被设置在排出口3的周围。
因此,液体22易于附着且被保持在液体收集口9的周围,并且液体22因此变得易于从液体收集口9收集。另外,液体22不易附着在排出口3的周围,因此,不易发生被排出的液滴与已附着在排出口3的周围的液滴接触并使得液滴的排出方向弯曲的这种问题。
(第八实施方式)
图18是示出本发明中的第八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设备1g的构造的一个示例的截面图。
本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设备1g与图5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设备1的区别点在于取消了液体收集口9、液体收集流路21、连接到液体收集单元的流道19以及液体收集单元20,并且增加了液体收集体37。
起到对收集位置附近液体进行收集的收集单元功能的液体收集体37具有与排出口面4位于大致相同平面的一个表面,并且液体收集体37被配置在未设置排出口3的位置。然而,当排出口3之间的距离大时,液体收集体37也可以设置在排出口3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液体移动单元7使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移动到作为收集位置的液体收集体37的附近。
图19A是示出液体收集体37的构造示例的图。
期望液体收集体37由能够被事先清洁的材料(例如,不锈钢)制成,使得液体收集体37自身不会成为异物的产生源。
如图19A所示,液体收集体37具有至少2个或更多个液体收集构件38交叠的结构,液体收集构件38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板材并且具有通过蚀刻形成有凹形状、凸形状或者凹凸形状两者的表面。
上述构造导致在交叠的液体收集构件38的表面之间的微细空间中产生毛细作用力,如图19B所示,已移动到液体收集体37附近的液体22被吸收在该微细空间中。例如,液体收集构件38之间的距离是100μm。注意,液体收集构件38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不限于上述数值。
另外,例如,如图19C所示,液体收集体37可以具有不锈钢纤维彼此靠近的结构。即使当液体收集体37具有图19C所示的结构时,液体22也通过毛细作用力被吸收在不锈钢纤维之间。
注意,本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设备1g不限于如图18所示的液体收集体37被设置于头引导部32这样的结构。
图20A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设备1g的结构的另一示例的图。
图20A中示出的液体排出设备1g与图1A中示出的液体排出设备1区别点在于取消了液体收集口9、液体收集流路21、连接到液体收集单元的流道19以及液体收集单元20,并且增加了液体收集体37。
在图20A所示的液体排出设备1g中,板簧39被设置为液体收集体37。
板簧39以压向记录头2的方式设置在与排出口面4大致形成同一平面且未设置排出口3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液体移动单元7使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移动到作为收集位置的板簧39的附近。
图20B是示出板簧39的结构的图。
如图20B所述,微细槽部42被设置于板簧39。板簧39被配置成使得槽部42与排出口面4接触。因此,当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移动到板簧39附近时,通过毛细作用力使液体22被吸收到板簧39的槽部42的间隙中。这里,板簧39压记录头2的施压力例如是200gf。注意,板簧39的施压力不限于上述数值。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设备1g具有通过毛细作用力收集记录头2的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的液体收集体37。
因此,无需设置诸如泵等的部件来收集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因此能够简化设备的构造。
(第九实施方式)
图21A是示出本发明中的第九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设备1h的构造的截面图。
本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设备1h与图18中示出的第八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设备1g的区别点在于增加了抽吸通气管40。
抽吸通气管40被配置成包围液体收集体37,并且与未示出的负压产生单元连接。负压产生单元产生且维持负压,由此,由液体收集体37收集的液体经由抽吸通气管40被抽吸。因此,能够防止由液体收集体37收集的液体22在液体收集体37中变干或固化,且防止由液体收集体37收集的液体22滴落至并附着于待绘制的对象13。
注意,如图21B所示,在液体收集体37已被清洗之后,可使液体收集体37浸含有不挥发的液体或具有高保水性的液体41,例如,甘油。这样,能够防止由液体收集体37收集的液体22在液体收集体37中变干或固化。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设备1h具有用于吸收由液体收集体37收集的液体的抽吸通气管40。
因此,由液体收集体37收集的液体经由抽吸通气管40被抽吸,因此能够防止由液体收集体37收集的液体在液体收集体37中变干/固化,且防止由液体收集体37收集的液体滴落至并附着于待绘制的对象13。
(第十实施方式)
图22A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设备1的构造的截面图。如图22A所示,液体移动单元7(负压产生单元)安装于基板11。顺便提及,液体移动单元7包括抽吸口6和移动部33。
图22B是从图22A所示的箭头A的方向观察的排出口面4的图。
图22C是从图22A所示的箭头B的方向观察的抽吸口6的端部的图。
如图22A或图22C所示,抽吸口6在面对排出口面4的端面包括液体保持部43(第一对向面部)、后方开口44(第二对向面部)和液体收集开口45(抽吸开口)。
具体地,液体保持部43被配置成在沿着移动部33的移动方向(箭头方向C)上比液体收集开口45靠前侧,使得液体保持部43被配置成与排出口面4相隔第一距离(例如,0.3mm)。
另一方面,后方开口44被配置成沿着移动部33的移动方向比液体收集开口45靠后侧,使得后方开口44被配置成与排出口面4相隔比第一距离长的第二距离(例如,0.5mm)。
顺便提及,在本实施方式中,抽吸口6在沿着方向C移动的同时使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移动。
另外,排出口面4与后方开口44之间的距离被设定成比排出口面4与液体保持部43之间的距离长,由此获得下面将说明的“顺风(tail wind)”效果。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抽吸口6(液体收集开口45)的形状已被确定为长方形的,但是也可以被确定为诸如椭圆形状、圆形、正方形和长圆形状等的形状。
图23是示出液体已被供给到记录头2的状态的图。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24A至图24C说明液体22通过液体移动单元7(负压产生单元)在排出口面4上的移动状态。
图24A示出液体22已被供给单元5供给到排出口面4的表面的状态。图24B示出抽吸口6在沿着排出口面移动途中的状态。图24C示出了抽吸口6已经在排出口面上从形成有排出口的区域内移动到形成有排出口的区域外的状态。
具体地,使控制单元8中的负压产生机构34中设置的泵(未示出)动作。顺便提及,通过使用调节器(未示出)和压力检测部(未示出)将由该泵产生的压力控制为负压。由此,在排出口面4和液体保持部43与液体22接触且将液体22保持于排出口面4与液体保持部43之间的状态下,能够形成从后方开口44朝液体收集开口45流动的空气流(顺风效果)。
通过空气流的推动,被保持在排出口面4与液体保持部43之间的液体22能够容易地与移动单元33一起沿着移动方向移动。因此,能够切实地使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从形成有排出口3的区域内移动到形成有排出口的区域外。
这里,通过负压产生机构34将液体收集开口45内部的压力控制为例如-1kPa。注意,液体收集开口45内部的压力不限于上述数值。
抽吸口6内部的压力在抽吸口6移动的同时被控制为-1kPa,因此,与排出口面4和液体保持部43接触且被保持在排出口面4与液体保持部43之间的一部分液体22经由抽吸口6被抽吸,并且经由抽吸流道18被收集在控制单元8中的未示出的液体存储部中。另外,通过从后方开口44朝向液体收集开口45流动的空气流(顺风效果),使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的剩余部分在液体22被保持在排出口面4与液体保持部43之间的状态下与移动单元33一起移动。
液体排出设备1具有液体保持部43(第一对向面部)和设置于抽吸口6的面对排出口面4的端部的后方开口44(第二对向面部),并且液体排出设备1将抽吸口6内部的压力控制为适当的压力,由此,能够使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根据抽吸口6的移动在排出口面4上移动。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设备1包括:具有排出口面4的头2,在排出口面4上设置有用于排出液体的排出口3;负压产生单元7,其被配置成面对排出口面4且相对于排出口面4产生负压;以及移动单元33,其使负压产生单元7沿着预定方向移动。
另外,负压产生单元7包括:抽吸开口45,其通过抽吸产生负压;第一对向面部43,其被配置成沿着预定方向比抽吸开口45靠前侧且与排出口面4相隔第一距离;以及第二对向面部,其被配置成沿着预定方向比抽吸开口45靠后侧且与排出口面4相隔比第一距离长的第二距离。而且,液体22被保持在第一对向面部43与上述排出口面4之间。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设备,液体移动单元7(负压产生单元)使液体保持部43沿着排出口面4移动,由此能够使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移动到未设置排出口3的位置。
另外,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被移动到未设置排出口3的位置,因此移除了排出口3附近的诸如液滴和异物等的沉积物。而且,液体移动单元7(负压产生单元)被构造成能够沿着排出口面4移动,因此,抑制了排出口面4上的移除沉积物的区域中不均匀的发生,且能够降低沉积物残留于排出口3附近的可能性。
(第十一实施方式)
图2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设备1a的构造的截面图。
本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设备1a与第十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设备1的区别点在于喷嘴46(喷嘴部)被设置为产生从后方开口44朝向液体收集开口45流动的空气流(顺风)的工具。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落下收集口6a具有与第十实施方式的抽吸口6的构造基本相同的构造,但未设置负压产生机构34和用于产生负压的控制单元8。另一方面,喷嘴46设置有控制单元8a和正压产生机构36。
喷嘴46被设置于移动部33,并且相对于落下收集口6a(收集开口45)被配置在移动部33的移动方向(方向D)上的后侧。另外,喷嘴46被配置成向排出口面4吹风。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26A至图26C说明液体22通过液体移动单元7a(对向构件)在排出口面4上的移动状态。
图26A示出液体22已被供给单元5供给到排出口面4的表面的状态。图26B示出了落下收集口6a在沿着排出口面移动的途中的状态。图26C示出了落下收集口6a已从在排出口面上形成有排出口的区域内移动到形成有排出口的区域外的状态。
如图26B所示,由于移动单元33移动,所以保持在排出口面4与液体保持部43之间的液体22通过从喷嘴46(喷嘴部)吹出的空气而沿着移动方向D与移动部33一起移动。
另外,在已经随着移动单元33的移动而被收集的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中,不能被保持在排出口面4与液体保持部43之间的一部分液体落到落下收集口6a上,并且经由抽吸流道18被收集在未示出的液体存储部中。
顺便提及,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喷嘴46已配置于远离落下收集口6a的位置,但喷嘴46可以形成于后方开口44(第二对向面)。另外,喷嘴46与排出口面4之间的距离能够被设定为比液体保持部43(第一对向面)与排出口面4之间的距离长。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设备1a包括:具有排出口面4的头2,在排出口面4上设置有用于排出液体的排出口3;对向构件7a,其被配置成面对排出口面4;以及移动单元33,其沿着预定方向移动对向构件7a。
另外,对向构件7a包括:收集开口45,其收集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第一对向面部43,其被配置成沿着预定方向比收集开口45靠前侧,且与排出口面4相隔第一距离;第二对向面部44,其被配置成沿着预定方向比收集开口45靠后侧,且与排出口面4相隔比第一距离长的第二距离;以及喷嘴部46,其被配置成沿着预定方向比收集开口45靠后侧并且向排出口面4吹气。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设备,液体移动单元7a(对向构件)使液体保持部43沿着排出口面4移动,由此能够使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移动到未设置排出口3的位置。
另外,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被移动到未设置排出口3的位置,因此移除了排出口3附近的诸如液滴和异物等的沉积物。而且,液体移动单元7a(对向构件)被构造成能够沿着排出口面4移动,因此,抑制了排出口面4上移除沉积物的区域中的不均匀发生,并能够降低沉积物残留于排出口3附近的可能性。
(第十二实施方式)
图27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设备1b的构造的截面图。
本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设备1b具有基本上将第十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设备1和第十一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设备1a整合起来的构造。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嘴46b(喷嘴部)形成于液体移动单元7b(负压产生单元)的抽吸口6。另一方面,喷嘴46b设置有控制单元8a和正压产生机构36。另外,抽吸口6的抽吸流道18设置有控制单元8和负压产生机构34。
另外,由抽吸口6的内部被分隔部划分之后形成的一部分形成喷嘴46b。喷嘴46b相对于液体保持部43被配置在移动部33的移动方向(E)的后侧。另外,与液体收集开口45相比,喷嘴46被配置在移动方向(E)的后侧。
下面将参照图28A至图28C说明液体22通过液体移动单元7b(负压产生单元)在排出口面4上的移动状态。
图28A是示出液体已被供给单元5供给到排出口面4的表面的状态的图。28B是示出移动部33在由箭头E示出的方向(移动方向)上移动的途中的状态的图。图28C是示出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已移动到未设置排出口3的位置的状态的图。
如图28B所示,随着移动单元33的移动,被保持在排出口面4与液体保持部43之间的液体22通过从喷嘴46b(喷嘴部)吹出的空气沿着方向E与移动部33一起移动。顺便提及,在已经随着移动单元33的移动被收集的排出口面4上的液体22中,不能被保持在排出口面4与液体保持部43之间的一部分液体被从液体收集开口45抽吸,并且这部分液体经由抽吸流道18被收集在控制单元8中的未示出的液体存储部中。
从本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类似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液体移动单元使排出口面上的液体移动到未设置排出口的收集位置,因此移除了排出口附近的诸如液滴和异物等的沉积物。另外,液体移动单元被构造成能够沿着排出口面移动,因此抑制了排出口面上移除沉积物的区域中的不均匀发生,并能够降低沉积物残留于排出口附近的可能性。
虽然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应符合最宽泛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种变型、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9)

1.一种液体排出设备,包括:
头,其具有排出口面,在所述排出口面设置有用于排出液体的排出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排出设备还包括:
抽吸口,其与所述排出口面相隔配置并且被构造成能够沿着所述排出口面移动;和
负压产生单元,其被构造成与所述抽吸口连通并产生负压,
其中,利用由所述负压产生单元产生的负压使所述排出口面上的液体通过来自所述抽吸口的抽吸根据所述抽吸口的移动而移动到未设置所述排出口的收集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排出设备,还包括液体保持部,所述液体保持部与所述排出口面相隔配置并且被构造成将液体保持在所述液体保持部与所述排出口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排出设备,其中,
所述排出口面上的液体通过来自所述抽吸口的抽吸被移动到所述收集位置,并且所述液体接着经由所述抽吸口被抽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排出设备,还包括收集抽吸口,所述收集抽吸口能够与所述负压产生单元连通并且具有比所述抽吸口的开口面积小的开口面积,
其中,所述排出口面上的液体在所述负压产生单元与所述抽吸口连通的状态下通过来自所述抽吸口的抽吸被移动到所述收集位置,接着,所述液体在所述负压产生单元与所述收集抽吸口连通的状态下经由所述收集抽吸口被抽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排出设备,还包括用于改变所述抽吸口与所述排出口面之间的距离的升降部,
其中,在进行收集已移动到所述收集位置的液体的操作的情况下,使所述抽吸口比在进行使液体移动到所述收集位置的操作的情况下靠近所述排出口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排出设备,还包括:
液体收集单元,其被设置在所述收集位置并且被构造成收集所述收集位置附近的液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排出设备,其中,
所述液体收集单元设置有液体收集口并且从所述液体收集口抽吸液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排出设备,其中,
所述液体收集单元包括被构造成通过毛细作用力吸收液体的液体收集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排出设备,其中,
所述液体收集体浸含有不挥发的液体或具有保水性的液体。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排出设备,其中,
所述液体收集单元具有用于抽吸由所述液体收集体收集的液体的抽吸通气管。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排出设备,还包括:
具有亲液特性的亲液处理部,其被设置在所述液体收集单元的周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排出设备,还包括:
具有疏液性的疏液处理部,其被设置在所述排出口的周围。
13.一种液体排出设备,包括:
头,其具有排出口面,在所述排出口面设置有用于排出液体的排出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排出设备还包括:
喷嘴,其与所述排出口面相隔配置并且被构造成能够沿着所述排出口面移动;
正压产生单元,其被构造成与所述喷嘴连通并产生正压,
其中,通过利用由所述正压产生单元产生的正压从所述喷嘴吹出空气而使所述排出口面上的液体根据所述喷嘴的移动而移动到未设置所述排出口的收集位置。
14.一种液体排出设备,包括:
头,其具有排出口面,在所述排出口面设置有用于排出液体的排出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排出设备还包括:
液体移动单元,其与所述排出口面相隔配置并且被构造成能够沿着所述排出口面移动,其中,所述排出口面上的液体根据所述液体移动单元的移动而移动到未设置所述排出口的收集位置;和
用于将液体供给到所述头的供给单元,其中,
所述供给单元将第一正压施加给液体以将该液体供给到所述头,接着,所述供给单元将第二正压施加给该液体,所述第二正压的绝对值比所述第一正压的绝对值小。
15.一种用于控制液体排出设备的方法,所述液体排出设备包括:具有排出口面的头,在所述排出口面设置有用于排出液体的排出口;抽吸口,其与所述排出口面相隔配置并且被构造成能够沿着所述排出口面移动;和负压产生单元,其被构造成与所述抽吸口连通并产生负压,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由所述负压产生单元产生的负压使所述排出口面上的液体通过来自所述抽吸口的抽吸根据所述抽吸口的移动而移动到未设置所述排出口的收集位置。
16.一种液体排出设备,包括:
头,其具有排出口面,在所述排出口面设置有用于排出液体的排出口;
负压产生单元,其与所述排出口面相对配置并且被构造成产生相对于所述排出口面的负压;和
移动单元,其被构造成使所述负压产生单元沿着预定方向移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压产生单元包括:
抽吸开口,其被构造成通过抽吸产生负压;
第一对向面部,其被配置成沿着所述预定方向比所述抽吸开口靠前侧,并且被配置成与所述排出口面相隔第一距离;以及
第二对向面部,其被配置成沿着所述预定方向比所述抽吸开口靠后侧,并且被配置成与所述排出口面相隔比所述第一距离长的第二距离。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液体排出设备,其中,液体被保持在所述第一对向面部与所述排出口面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体排出设备,其中,所述负压产生单元设置有用于向所述排出口面吹气的喷嘴部,其中,所述喷嘴部配置于所述第二对向面部。
19.一种液体排出设备,包括:
头,其具有排出口面,在所述排出口面设置有用于排出液体的排出口;
对向构件,其被配置成与所述排出口面相对;和
移动单元,其被构造成使所述对向构件沿着预定方向移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向构件包括:
收集开口,其被构造成收集所述排出口面上的液体;
第一对向面部,其被配置成沿着所述预定方向比所述收集开口靠前侧,并且被配置成与所述排出口面相隔第一距离;
第二对向面部,其被配置成沿着所述预定方向比所述收集开口靠后侧,并且被配置成与所述排出口面相隔比所述第一距离长的第二距离;以及
喷嘴部,其被配置成沿着所述预定方向比所述收集开口靠后侧,并且被构造成向所述排出口面吹气。
CN201410675337.2A 2013-11-22 2014-11-21 液体排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46479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41625 2013-11-22
JP2013241625 2013-11-22
JP2014210225A JP6537243B2 (ja) 2013-11-22 2014-10-14 液体吐出装置、液体吐出装置の制御方法、インプリント装置および部品の製造方法
JP2014-210225 2014-10-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47902A CN104647902A (zh) 2015-05-27
CN104647902B true CN104647902B (zh) 2016-11-30

Family

ID=53181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75337.2A Active CN104647902B (zh) 2013-11-22 2014-11-21 液体排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493004B2 (zh)
JP (1) JP6537243B2 (zh)
KR (1) KR101833585B1 (zh)
CN (1) CN104647902B (zh)
TW (1) TWI5880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82198B2 (ja) 2015-05-22 2020-04-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インプリント装置および部品の製造方法
TWI613095B (zh) 2015-05-22 2018-02-01 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排液設備,壓印設備及製造構件的方法
TWI694008B (zh) * 2016-03-02 2020-05-21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噴墨頭之清理裝置、清理方法及印字裝置
CN105798018B (zh) * 2016-03-30 2019-07-09 广东正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喷头的清洁装置及其清洁工艺
US10603917B2 (en) * 2017-08-31 2020-03-31 Entrust Datacard Corporation Drop-on-demand print head cleaning mechanism and method
CN112338924B (zh) * 2018-05-28 2021-11-19 南京瑞贻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机器人的喷漆装置的使用方法
CN109016489B (zh) * 2018-07-25 2020-11-27 如东道博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3d打印喷头
US11097545B2 (en) 2018-08-09 2021-08-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ejection device, cleaning apparatus and cleaning method for module substrate
JP7378983B2 (ja) * 2018-12-27 2023-1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KR102543499B1 (ko) * 2018-08-09 2023-06-15 캐논 가부시끼가이샤 액체 토출 디바이스, 모듈 기판의 세정 장치 및 세정 방법
GB201815196D0 (en) 2018-09-18 2018-10-31 Industrial Inkjet Ltd Printing apparatus with multi-head cleaning of inkjet printface and method of cleaning thereof
KR102231063B1 (ko) * 2019-11-06 2021-03-2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알러지 진단용 칩 제조 장치
JP7379118B2 (ja) * 2019-11-28 2023-1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インプリント装置、および物品の製造方法
JP7279096B2 (ja) * 2021-02-26 2023-05-22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ノズル洗浄装置、ノズル洗浄方法および塗布装置
GB202106001D0 (en) * 2021-04-27 2021-06-09 Industrial Inkjet Ltd Cleaning head for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61050B2 (ja) * 1991-06-12 2001-04-2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メンテナンス装置
JPH0577437A (ja) 1991-07-17 1993-03-30 Fuji Xerox Co Ltd インクジエツト記録装置のクリーニング機構
US5508722A (en) 1992-03-23 1996-04-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ink nondischarge based on ink temperature
JP3376173B2 (ja) 1995-07-04 2003-02-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0070325A (ja) * 1998-08-31 2000-03-07 Ryosuke Satake 汚物洗浄吸引装置
JP4359714B2 (ja) * 2001-08-03 2009-11-04 リコープリンティング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ノズル清掃機構
JP2004174845A (ja) * 2002-11-26 2004-06-24 Toshiba Tec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2004216642A (ja) * 2003-01-10 2004-08-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その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クリーニング方法、並びにそ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を用いた画像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光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
JP4711280B2 (ja) * 2003-10-14 2011-06-2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6218846A (ja) * 2004-07-23 2006-08-24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回収容器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JP3952054B2 (ja) * 2004-09-28 2007-08-0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89809A (ja) 2005-04-12 2006-10-26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4742683B2 (ja) * 2005-06-02 2011-08-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液体検知装置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US7857435B2 (en) 2005-10-11 2010-12-28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Method of purging printhead using hammer mechanism
JP4895723B2 (ja) * 2006-08-23 2012-03-1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液体吐出面の清掃方法
US7896486B2 (en) * 2006-09-27 2011-03-0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apparatus
JP4681635B2 (ja) * 2008-07-15 2011-05-11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
WO2009049348A1 (en) * 2007-10-16 2009-04-23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Printer with reservoir headspace pressure control
JP2009139665A (ja) * 2007-12-06 2009-06-25 Toray Eng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塗布液除去装置及び塗布液除去方法並びに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
JP2009160868A (ja) 2008-01-09 2009-07-23 Brother Ind Ltd 液滴吐出装置
JP2010105164A (ja) 2008-09-30 2010-05-13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ヘッド、液体吐出方法、メンテナンス方法、およびプリンタ
FR2937584B1 (fr) 2008-10-28 2010-12-24 Imaje Sa Imprimante a tete d'impresssion a jet continu et dispositif de nettoyage de la tete
JP5085596B2 (ja) 2009-03-25 2012-11-2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ヘッド洗浄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並びにヘッド洗浄方法
JP5220685B2 (ja) 2009-05-28 2013-06-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ヘッドメンテナンス装置
JP2010274599A (ja) * 2009-05-29 2010-12-09 Seiko Epson Corp メンテナンス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5665366B2 (ja) * 2010-05-17 2015-02-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KR20110128037A (ko) 2010-05-20 2011-11-2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잉크젯 프린트 헤드의 세정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잉크젯 프린터
US8678547B2 (en) * 2010-09-03 2014-03-25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recording device,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inkjet head cleaning device
US20120098886A1 (en) * 2010-10-25 2012-04-26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Print head maintenance system
JP2012106448A (ja) 2010-11-18 2012-06-07 Ricoh Co Ltd ヘッド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031962A (ja) 2011-08-02 2013-02-14 Fujifilm Corp ノズル面清掃装置
JP2013222791A (ja) * 2012-04-16 2013-10-28 Fujifilm Corp ナノインプリント方法およびナノインプリント用基板並びにそれらを用いたパターン化基板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493004B2 (en) 2016-11-15
JP6537243B2 (ja) 2019-07-03
TWI588032B (zh) 2017-06-21
US20150144709A1 (en) 2015-05-28
TW201527131A (zh) 2015-07-16
JP2015120332A (ja) 2015-07-02
CN104647902A (zh) 2015-05-27
KR20150059603A (ko) 2015-06-01
KR101833585B1 (ko) 2018-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47902B (zh) 液体排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KR101899604B1 (ko) 자체-퍼지, 침전물 방지 및 연기 제거 장치를 구비한 프린팅 시스템
US8439478B2 (en) Ink-jet wiping apparatus, and wiping method using this
CN104339872B (zh) 液体喷射装置
CN102390175A (zh) 烟雾回收装置、液体喷射装置以及烟雾回收装置的控制方法
US8967767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US7244012B2 (en) Head cleaning device for ink jet printer, and printer provided with the same
JP2007244973A (ja) 液滴噴射装置及び塗布体の製造方法
JP5923877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CN102083629B (zh) 液体喷射头、液体喷射记录装置以及液体喷射头的液体填充方法
KR20110080858A (ko) 잉크젯 프린트 헤드의 세정장치
JP5179409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装置
JP2004230745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ヘッド
JP2009078199A (ja) 液滴吐出ヘッドの付着物除去方法
JP2011504825A (ja) 印刷開始時に自動クリーニングを行う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ヘッド
KR20080091546A (ko) 비접촉식 잉크젯 프린터의 헤드 세정장치
EP1403071B1 (en) Wicking arrangement to eliminate catcher dripping
JP5730486B2 (ja) ヘッド洗浄装置、ヘッド洗浄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6722559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のクリーニング部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09202474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330392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6303659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2007210268A (ja)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キャップ
CN101722732A (zh) 吸墨装置及喷头清洁方法
JP2003025610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