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02992B - 车身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身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02992B
CN104602992B CN201380044942.3A CN201380044942A CN104602992B CN 104602992 B CN104602992 B CN 104602992B CN 201380044942 A CN201380044942 A CN 201380044942A CN 104602992 B CN104602992 B CN 1046029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r pillar
body construction
section
base plate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4494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02992A (zh
Inventor
箕作真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911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3504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9127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52101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6029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29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029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29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7Luggage compart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2Side pa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Abstract

车身构造(10)具备:构成车身后部(11)的地板面的底板(13);从底板(13)的后端(13a)立起的后面板(14);在车身的左右侧上方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的车顶侧梁(15、16);和从左右的车顶侧梁(15、16)朝向车身后方、且朝向下方延伸的左右的后柱(18、19)。左后柱(18)的下端(18a)接合于底板(13)与后面板(14)的交叉部(26)中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左侧部(26a)。

Description

车身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身构造,其通过从车身后部的底板后端向上设置后面板而形成车身后部的后壁,且在左右的车顶侧梁上分别设置有左右的后柱。
背景技术
在车身构造中,后柱从车顶梁的后端向车身后方、且向下方延伸,后柱的后端部设置于减震器外壳的上部,减震器外壳的上部由加强构件加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根据该车身构造,例如在从车顶梁的后端向后柱传递有载荷的情况下,所传递的载荷经由后柱传递至减震器外壳的上部。由于减震器外壳的上部由加强构件加强,所以能够由减震器外壳的上部支撑所传递的载荷。
另一方面,车身构造通常从形成车身地板部的后底面板的后端向上方立起有后面板,通过立起的后面板形成行李室的后部。通过由多个加强部件来加强后底面板的后端及后面板,从而确保后面板的刚性和强度。
但是,专利文献1的车身构造为了由减震器外壳的上部支撑从后柱传递来的载荷,需要由多个加强构件加强减震器外壳的上部,考虑到部零部件数量会增加。另外,也需要由多个加强部件加强后底面板的后端及后面板,考虑到零部件数量会进一步增加。
另外,专利文献1的车身构造中,后柱的后端部设置于减震器外壳的上部。因此,考虑到从后柱向减震器外壳的上部输入较大的载荷。因此,需要由加强构件加强减震器外壳的上部来支撑从后柱输入的载荷。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476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为提供一种车身构造,能够通过抑制零部件数量的结构,来支撑传递至后柱的载荷,并且能够确保后面板的刚性和强度。
另外,本发明的课题为提供一种车身构造,能够使输入至后柱的载荷分散而向车身后部传递。
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提供一种车身构造,具备:底板,其构成车身后部的地板面;后面板,其通过从该底板的后端向上方立起而形成车身后部的后壁;一对车顶侧梁,其在车身的左右侧上方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以及一对后柱,其从该一对车顶侧梁的后端朝向车身后方、且朝向下方延伸,在该车身构造中,所述后柱的各自的下端接合于所述底板与所述后面板的交叉部中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部。
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优选的是,各所述后柱具有:U字状截面部,其具有面向车宽方向外侧的侧壁、设置于所述侧壁的上端的上壁、设置于所述侧壁的下端的下壁,且由所述侧壁、所述上壁及所述下壁形成;凸缘部,其从所述上壁或所述下壁向上下方向延伸;以及平板部,其从所述凸缘部向上下方向延长而形成。
在技术方案3的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平板部形成为,随着从各所述后柱的长度方向中途趋向下端而面积逐渐增大。
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平板部具有朝向所述底板与各所述后柱的交叉部的加强筋。
在技术方案5的发明中,优选的是,各所述后柱的所述U字状截面部的车宽方向的截面宽度随着趋向下端而逐渐减小。
在此,在后柱的车宽方向外侧设置外侧面板,在后柱与外侧面板之间涂敷粘接剂(例如胶粘密封剂)。通过涂敷粘接剂,能够抑制外侧面板中产生的振动、以及因用手从车外侧按压外侧面板而产生的凹陷。因此,需要确保在后柱与外侧面板之间涂敷粘接剂的作业空间。因此,在技术方案5的发明中,使后柱(即U字状截面部)的截面宽度随着趋向下端而逐渐减小。
在技术方案6的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车身构造还具有后搁板,该后搁板配置在所述一对后柱之间且分隔车室与行李室,各所述后柱通过后柱加强板及后柱内部件而构成为闭合截面,将所述后柱加强板、所述后柱内部件及所述后搁板这三个部件在重合的状态下通过点焊进行接合。
在技术方案7的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车顶侧梁及所述后柱分别包含具有棱线的U字状截面部,以所述车顶侧梁的棱线与所述后柱的棱线连续的方式形成。
根据技术方案8的发明,提供一种车身构造,具备:底板,其构成车身后部的地板面;后面板,其通过从该底板的后端向上方立起而形成车身后部的后壁;一对车顶侧梁,其在车身的左右侧上方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以及一对后柱,其从该一对车顶侧梁的后端朝向车身后方、且朝向下方延伸,在该车身构造中,各所述后柱具备:后柱加强板,其设置在车宽方向外侧,且下端与所述底板接合;后柱内部件,其通过接合于该后柱加强板的车宽方向内侧而与所述后柱加强板一起构成闭合截面,并且从长度方向中途使弯曲部朝向车身后方弯曲并使其与所述后面板接合;以及后柱伸出部,其从车宽方向外侧与所述后柱内部件的弯曲部接合。
在技术方案9的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车身构造还具有后搁板,该后搁板配置在所述一对后柱之间且分隔车室与行李室,所述后柱伸出部、所述后柱内部件及所述后搁板这三个部件在重合的状态下被接合。
在技术方案10的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后柱伸出部通过从车宽方向外侧接合于所述后柱内部件的所述弯曲部而与所述弯曲部一起构成闭合截面。
在技术方案11的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后柱伸出部具有与所述后柱加强板接合的腿部。
在技术方案12的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后柱伸出部构成为,由该后柱伸出部及所述后柱内部件形成的闭合截面随着趋向后端而变小。
发明效果
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中,在底板及后面板上具备交叉部,使后柱的下端接合于交叉部中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部。交叉部具备刚性和强度高的凹状的角部。这样,通过使后柱的下端接合于交叉部的侧部,能够利用交叉部良好地支撑传递至后柱的载荷。通过由交叉部支撑传递至后柱的载荷,无需像现有技术那样为了支撑载荷而独立设置加强构件,从而能够抑制零部件数量。
另外,通过使后柱的下端接合于底板与后面板的交叉部,能够由后柱加强底板及后面板。由此,能够由后柱牢固地支承后面板,从而能够确保后面板的刚性和强度。这样,能够利用后柱确保后面板的刚性和强度,因此无需像现有技术那样独立设置用于确保后面板的刚性和强度的加强部件,从而能够抑制零部件数量。
即,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通过使后柱的下端接合于底板与后面板的交叉部,能够通过抑制了零部件数量的结构支撑传递至后柱的载荷,并且能够牢固地支承后面板。
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通过由后柱的侧壁、上壁、下壁形成U字状截面部,能够由U字状截面部形成凹状的收纳空间。利用该收纳空间,能够配置例如警报设备(警报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等车载单元。由此,无需在后柱的外侧确保用于设置车载单元的空间,从而能够确保行李室的空间充分宽敞。
另外,使凸缘部从U字状截面部的上壁或下壁向上下方向延伸,使平板部从凸缘部向上下方向延长。由此,通过使平板部接合于车身后部(后面板、底板),能够由车身后部(也包含交叉部)良好地支撑传递至后柱的载荷,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身后部的刚性和强度。
在技术方案3的发明中,将平板部的面积形成为随着从后柱的长度方向中途趋向下端而逐渐增大。由此,能够使平板部的面积大的部位接合于车身后部。由此,能够通过平板部使传递至后柱的载荷分散而向车身后部传递,因此,能够通过车身后部进一步良好地支撑从后柱传递的载荷。
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中,将平板部的加强筋设置成朝向底板与后面板的交叉部。因此,能够通过加强筋将传递至后柱的载荷朝向刚性高的交叉部传递。由此,能够通过车身后部(尤其是交叉部)进一步良好地支撑从后柱传递的载荷。
在技术方案5的发明中,使后柱(即U字状截面部)的截面宽度随着趋向下端而逐渐减小。由此,能够在后柱的下方确保较大的作业空间,通过利用该作业空间,能够在后柱与外侧面板之间涂敷粘接剂。
在技术方案6的发明中,通过后柱加强板及后柱内部件将后柱形成为闭合截面,将后柱加强板、后柱内部件及后搁板这三个部件通过点焊进行接合。由此,在三个部件的接合部处能够确保板厚尺寸较大,从而能够提高后柱与后搁板的接合强度,因此能够提高车身构造的刚性和强度。
在技术方案7的发明中,车顶侧梁及后柱分别包含U字状截面部,并使各U字状截面部的棱线以连续的方式形成。由此,能够在车顶侧梁与后柱之间良好的传递载荷,能够提高载荷传递效率。
在技术方案8的发明中,后柱通过后柱加强板及后柱内部件而构成闭合截面,使后柱内部件的弯曲部朝向车身后方弯曲并使其与后面板接合。另外,通过将后柱伸出部接合于弯曲部而由后柱伸出部加强弯曲部,能够确保弯曲部的刚性和强度。因此,能够将输入至后柱的载荷的一部分向弯曲部传递。由此,能够使输入至后柱的载荷分散至车身后部而传递,能够由车身后部良好地支撑分散的载荷。
在技术方案9的发明中,将后柱伸出部、后柱内部件及后搁板这三个部件在重合的状态下进行接合。由此,在三个部件的接合部处能够确保板厚尺寸较大,能够提高后柱伸出部、后柱内部件及后搁板的接合强度,因此能够提高车身构造的刚性和强度。
另外,在技术方案10的发明中,通过使后柱伸出部接合于弯曲部,由后柱伸出部及弯曲部构成(形成)闭合截面。由此,能够提高后柱伸出部及弯曲部的刚性和强度,因此能够良好地传递输入至后柱的载荷,能够提高载荷传递效率。
在技术方案11的发明中,后柱伸出部具有腿部,使腿部接合于后柱加强板。因此,能够通过后柱加强板支承后柱伸出部,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后柱伸出部及弯曲部的刚性和强度。由此,能够进一步良好地支撑输入至后柱的载荷,能够进一步提高载荷传递效率。
在技术方案12的发明中,构成为使由后柱伸出部及后柱内部件形成的闭合截面朝向后端变小。这样,通过使闭合截面朝向后端变小,能够确保良好地传递载荷的载荷传递效率,并且,能够确保设置车身部件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身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的车身构造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2的车身构造的侧视图。
图4的(a)是图2的4a-4a线剖视图,(b)是图2的4b-4b线剖视图。
图5是表示图2的车身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图2的6部分的放大图。
图7是图3的7-7线剖视图。
图8是表示从图6的车身构造分解出立柱伸出部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图6的9-9线剖视图。
图10是图3的10部分的放大图。
图11是图10的11-11线剖视图。
图12是说明通过本发明的车身构造支撑从左车顶侧梁输入至左后柱的载荷的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此外,“前(Fr)”、“后(Rr)”、“左(L)”、“右(R)”按照从驾驶员观察到的方向。
实施例
如图1所示,车身构造10具备:底板13,其构成车身后部11的地板面;后面板14,其从底板13的后端13a向上方立起;左右的车顶侧梁(一对车顶侧梁)15、16,其在车身构造10的左右侧上方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左后柱18,其设置于左车顶侧梁15的后端15a;和右后柱19,其设置于右车顶侧梁16的后端16a。
另外,车身构造10具备:后搁板(rear parcel)21,其配置在左右的后柱(一对后柱)18、19之间;左外侧面板24,其从左后柱18及左车顶侧梁15的车宽方向外侧(左侧)设置;和右外侧面板(未图示),其从右后柱19及右车顶侧梁16的车宽方向外侧(右侧)设置。右外侧面板是与左外侧面板24左右对称的部件。
如图2、图3所示,后面板14是通过从底板13的后端13a(参照图1)向上方立起而形成车身后部11的后壁的部件。通过从底板13的后端13a立起后面板14而由底板13及后面板14形成凹状的交叉部26。交叉部26具有刚性和强度高的凹状的角部27。另外,通过在底板13的后端13a设置后面板14,由后面板14从外部分隔出行李室28。
如图2、图4的(a)所示,左车顶侧梁15是形成车身构造10上部的车顶17的左侧框部的梁(rail)状的部件。该左车顶侧梁15包含形成为大致U字状截面的U字状截面部31。U字状截面部31具有上棱线(棱线)32及下棱线(棱线)33。另外,通过在左车顶侧梁15上接合车顶17的左侧部17a,由左车顶侧梁15及车顶17的左侧部17a形成闭合截面。
如图1所示,右车顶侧梁16与左车顶侧梁15同样地,是形成车身构造10上部的车顶17的右侧框部的梁状的部件。右车顶侧梁16是与左车顶侧梁15左右对称的部件,省略右车顶侧梁16的详细说明。
如图2、图4的(b)所示,左后柱18从左车顶侧梁15的后端15a朝向车身后方、且朝向下方呈倾斜状地延伸。另外,通过使左后柱18呈倾斜状地延伸,左后柱18的下端18a接合于交叉部26中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左侧部(侧部)26a。
左后柱18的立柱加强板35在左车顶侧梁15(后端15a)的附近部位18c形成为截面大致U字状,在立柱加强板35上具有上棱线(棱线)36及下棱线(棱线)37。立柱加强板35的上棱线36以与左车顶侧梁15的上棱线32连续的方式形成,立柱加强板35的下棱线37以与左车顶侧梁15的下棱线33连续的方式形成。由此,能够在左车顶侧梁15与左后柱18之间良好地传递载荷,能够提高载荷传递效率。
如图5、图6所示,左后柱18具备:设置于车宽方向外侧的立柱加强板(后柱加强板)35;与立柱加强板35的车宽方向内侧(车室29的内侧)接合的立柱内部件(后柱内部件)41;和与立柱内部件41的内弯曲部(弯曲部)43接合的立柱伸出部(pillar extension)(后柱伸出部)45。左后柱18的大致中央部与左后车轮罩49的上部49a接合。
立柱内部件41具有:内主体42,其接合于立柱加强板35的车宽方向内侧;和内弯曲部43,其从内主体42的后部42a朝向车身后方大致水平地弯曲。内主体42从左车顶侧梁15的后端15a(参照图2)朝向车身后方、且朝向下方呈倾斜状地延伸至内弯曲部43的基端43a。内弯曲部43的基端43a设置于内主体42的后部42a。
如图7所示,内主体42从车室29的内侧接合于立柱加强板35,由此,由内主体42及立柱加强板35构成闭合截面。内主体42具有:底部51,其朝向车宽方向内侧设置成平缓的倾斜状;倾斜壁52,其从底部51的内边51a朝向上方呈倾斜状地立起;上凸缘53,其从倾斜壁52的上边52a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折;和下凸缘54,其从底部51的外边51b伸出。
如图8所示,内弯曲部43从内主体42的后部42a朝向车身后方大致水平地弯曲。内弯曲部43的后端43b经由左后吊架(left reargarter)55接合于后面板14的车宽方向外侧且上端14a(同时参照图3)。另外,内弯曲部43以从基端43a趋向后端43b而高度尺寸H逐渐减小的方式形成。
如图9所示,内弯曲部43具有:底部56,其朝向车宽方向内侧设置成平缓的倾斜状;纵壁57,其从底部56的内边56a向上方立起;上凸缘58,其从纵壁57的上边57a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折;和下凸缘59,其从底部56的外边56b伸出。内弯曲部43通过底部56、纵壁57、上凸缘58及下凸缘59而形成为截面大致曲柄状。
如图2、图10所示,立柱加强板35从车宽方向外侧接合于内主体42(参照图5),并从左车顶侧梁15的后端15a朝向车身后方、且朝向下方呈倾斜状地延伸。通过使立柱加强板35呈倾斜状地延伸,从而立柱加强板35的下端(即左后柱18的下端18a)接合于底板13及后面板14。具体而言,在由底板13及后面板14形成的交叉部26的左侧部26a接合有左后柱18的下端18a。交叉部26具备刚性和强度高的凹状的角部27。
因此,通过使左后柱18的下端18a接合于交叉部26的左侧部26a,能够利用交叉部26良好的支撑传递至左后柱18的载荷。由此,无需为了支撑传递至左后柱18的载荷而独立设置加强构件,能够抑制零部件数量。
另外,通过使左后柱18的下端18a接合于底板13与后面板14的交叉部26,能够由左后柱加强底板13及后面板14。由此,能够由左后柱18牢固地支承后面板14,因此能够确保后面板14的刚性和强度。由于能够利用左后柱18确保后面板14的刚性和强度,所以无需独立设置用于确保后面板14的刚性和强度的加强部件,能够抑制零部件数量。
这样,通过使左后柱18的下端18a接合于交叉部26,得到如下效果,即,能够利用抑制了零部件数量的结构来支撑传递至左后柱18的载荷,并且能够牢固地支承后面板14。
如图3、图7所示,立柱加强板35在第1区域35A具备:U字状截面部61;从U字状截面部61向上方延伸(伸出)的上凸缘部(凸缘部)66;和从U字状截面部61向下方延伸(伸出)的下凸缘部(凸缘部)67。U字状截面部61具有:面向车宽方向外侧的侧壁62;设置于侧壁62的上端62a的上壁63;和设置于侧壁62的下边62b的下壁64。
第1区域35A的立柱加强板35从车身外侧接合于内主体42。由此,由立柱加强板35及内主体42构成闭合截面。由此,能够确保第1区域35A的左后柱18(立柱加强板35及内主体42)的刚性和强度。
如图3、图11所示,立柱加强板35在第2区域35B与在第1区域35A同样地,具备U字状截面部61、上凸缘部66及下凸缘部67,除这些部位61、66、67外还具备平板部68。平板部68通过从下凸缘部67朝向下方呈平板状地延长(伸出)而形成为铅垂状。由此,通过使平板部68接合于车身后部11(后面板14、底板13),能够由车身后部11(特别是交叉部26)良好地支撑传递至左后柱18的载荷,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身后部11的刚性和强度。
在第2区域35B,U字状截面部61的侧壁62以面向车宽方向外侧的方式形成为大致弯曲状。另外,上壁63从侧壁62的上端62a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大致水平地弯折。另外,下壁64从侧壁62的下边62b朝向车宽方向内侧以向下的梯度弯折。
在第2区域35B,通过由侧壁62、上壁63、下壁64形成U字状截面部61,能够由U字状截面部61形成凹状的收纳空间71。收纳空间71的开口由分隔行李室28的行李箱衬里69封堵。利用该收纳空间71,能够配置例如警报设备(警报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等车载单元72。由此,无需在左后柱18的外侧确保用于设置车载单元72的空间,能够确保行李室的空间充分宽敞。
在此,U字状截面部61的下壁64从侧壁62的下边62b朝向车宽方向内侧以向下梯度弯折。通过使下壁64以向下梯度弯折,U字状截面部61的车宽方向的截面宽度W形成为,随着从侧壁62趋向下壁64的下边(下端)64a而逐渐减小。
由此,能够在左后柱18的下方确保较大的作业空间74。通过利用该作业空间74,能够在左后柱18与左外侧面板24(同时参照图1)之间涂敷粘接剂(例如胶粘密封剂)75。由此,能够抑制左外侧面板24中产生的振动、及因从车外侧用手按压左外侧面板24而产生的凹陷。
此外,左后柱18的下部与左外侧面板24的下部通过点焊而被接合。左外侧面板24的下部由外装部件覆盖。因此,能够由外装部件遮蔽焊接痕迹。通过利用焊接将左后柱18的下部及左外侧面板24的下部接合,能够充分确保刚性和强度。
如图10、图11所示,上凸缘部66从U字状截面部61的上壁63(内边63a)朝向上方弯折(伸出)。下凸缘部67从U字状截面部61的下壁64(内边64a)朝向下方弯折(伸出)。
平板部68形成为,随着从立柱加强板35(下凸缘部67)的长度方向中途35a(参照图3)趋向下端68a而面积S逐渐增大(扩展)。因此,能够使平板部68的面积S大的部位(即下端68a)接合于车身后部11。由此,能够通过平板部68使传递至左后柱18(立柱加强板35)的载荷分散而向车身后部11传递,因此能够通过车身后部11(尤其是交叉部26)进一步良好地支撑从左后柱18传递的载荷。
另外,平板部68具有朝向底板13与后面板14的交叉部26的第1加强筋(加强筋)77及第2加强筋(加强筋)78。第1加强筋77及第2加强筋78大致沿着U字状截面部61形成为倾斜状的直线。通过使第1加强筋77及第2加强筋78朝向车宽方向外侧鼓出,确保第1加强筋77及第2加强筋78的刚性。因此,能够通过第1加强筋77及第2加强筋78将传递至左后柱18的载荷良好地传递至刚性高的交叉部26。由此,能够通过车身后部11(尤其是交叉部26)进一步良好地支撑从左后柱18传递的载荷。
如图6、图9所示,立柱伸出部45从车宽方向外侧接合于立柱内部件41的内弯曲部43,并且,从车宽方向外侧接合于立柱加强板35。通过将立柱伸出部45从车宽方向外侧接合于内弯曲部43,能够由立柱伸出部45加强内弯曲部43从而确保内弯曲部43的刚性和强度。
因此,能够将输入至左后柱18的载荷的一部分传递至内弯曲部43。内弯曲部43的后端43b经由左后吊架55接合于后面板14的车宽方向外侧且上端14a(参照图3)。由此,能够使输入至左后柱18的载荷分散至后面板14的上端14a(即车身后部11)而传递,从而由车身后部11良好地支撑分散的载荷。
该立柱伸出部45具有:纵壁81,其大致铅垂地立起;顶部82,其从纵壁81的上边81a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折;上凸缘83,其从顶部82的内边82a朝向上方弯折;和下凸缘84,其从纵壁81的下边81b伸出。立柱伸出部45由纵壁81、顶部82、上凸缘83及下凸缘84形成为截面大致曲柄状。
另外,立柱伸出部45具有:第1腿部(腿部)86,其从顶部82的前端82b朝向车身前方伸出;和第2腿部(腿部)87,其从纵壁81及下凸缘84的各前部81c、84a朝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
立柱伸出部45的上凸缘83接合于内弯曲部43的纵壁57,立柱伸出部45的下凸缘84接合于内弯曲部43的下凸缘59,由此,由立柱伸出部45及内弯曲部43构成弯曲闭合截面部47。
这样,通过由立柱伸出部45及内弯曲部43构成(形成)弯曲闭合截面部47,能够提高内弯曲部43的刚性和强度。由此,能够将输入至内弯曲部43的载荷良好地传递至后面板14的上端14a(参照图3),能够提高载荷传递效率。
另外,弯曲闭合截面部47形成为大致矩形状的闭合截面,且构成为,随着从前端47a趋向后端47b而闭合截面的形状变小。即,内弯曲部43的截面形状形成为随着趋向车身后方而变小。另外,立柱伸出部45的截面形状形成为随着趋向车身后方而变小。因此,弯曲闭合截面部47的闭合截面形状构成为随着从前端47a趋向后端47b而变小。由此,能够通过弯曲闭合截面部47确保良好地传递载荷的载荷传递效率,并且,能够通过弯曲闭合截面部47确保设置车身部件的空间。
而且,立柱伸出部45的第1腿部86及第2腿部87接合于立柱加强板35。因此,能够通过立柱加强板35支承立柱伸出部45,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立柱伸出部45及内弯曲部43(即弯曲闭合截面部47)的刚性和强度。由此,能够进一步良好地传递输入至左后柱18的载荷,能够进一步提高载荷传递效率。
如图1所示,右后柱19从右车顶侧梁16的后端16a朝向车身后方、且朝向下方呈倾斜状地延伸。通过使右后柱19呈倾斜状地延伸,右后柱19的下端19a接合于交叉部26中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右侧部26b。右后柱19是与左后柱18左右对称的部件,对各构成部件标注与左后柱18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7所示,后搁板21具备:后置物板(rear parcel shelf)22,其配置在左右的后柱18、19之间且分隔车室29与行李室28;左置物板支架23,其支撑后置物板22的左端22a;和右置物板支架(未图示),其支撑后置物板22的右端22b。后置物板22的左端22a接合于左后柱18(立柱内部件41)的上凸缘53,并且后置物板22的右端22b接合于右后柱19(立柱内部件)的上凸缘(未图示)。
另外,后置物板22的左端22a经由左置物板支架23而支承于左后柱18。左置物板支架23沿后置物板22的左端22a设置,左置物板支架23的左端23a朝向下方弯折。左置物板支架23的左端23a从车宽方向内侧与左后柱18(内主体42)的倾斜壁52重合。另外,左后柱18(立柱加强板35)的上凸缘66从车宽方向外侧与倾斜壁52重合。
即,立柱加强板35的上凸缘66、内主体42的倾斜壁52及左置物板支架23的左端23a这三个部件在重合的状态下通过点焊而被接合。这样,通过将三个部件66、52、23a在重合的状态下接合,在三个部件66、52、23a的接合部处能够确保板厚尺寸较大,从而能够提高上凸缘66、倾斜壁52及左端23a的接合强度。通过提高三个部件66、52、23a的接合强度,能够提高车身构造10的刚性和强度。
如图9所示,左置物板支架23的左端23a从车宽方向内侧与左后柱18(内弯曲部43)的纵壁57重合。另外,立柱伸出部45的上凸缘83从车宽方向外侧与纵壁57重合。
即,立柱伸出部45的上凸缘83、内弯曲部43的纵壁57及左置物板支架23的左端23a这三个部件在重合的状态下通过点焊而被接合。这样,通过将三个部件83、57、23a在重合的状态下接合,在三个部件83、57、23a的接合部处能够确保板厚尺寸较大,从而能够提高上凸缘83、纵壁57及左端23a的接合强度。通过提高三个部件83、57、23a的接合强度,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身构造10的刚性和强度。
如图1所示,后置物板22的右端22b经由右置物板支架而支承于右后柱19。右置物板支架是与左置物板支架23左右对称的部件,省略详细说明。
接下来,基于图12说明支撑从左车顶侧梁15输入至左后柱18的载荷的例子。如图12所示,载荷F1如箭头那样从左车顶侧梁15的后端15a经由左后柱18的前端18b而输入至左后柱18。在此,立柱加强板35的上棱线36以与左车顶侧梁15的上棱线32连续的方式形成,立柱加强板35的下棱线37以与左车顶侧梁15的下棱线33连续的方式形成。
因此,能够在左车顶侧梁15与左后柱18之间良好地传递载荷F1。输入至左后柱18的载荷F1的一部分作为载荷F2而分散至弯曲闭合截面部47。分散至弯曲闭合截面部47的载荷F2经由左后吊架55传递至后面板14,由后面板14(车身后部11)良好地支撑传递的载荷F2。
另一方面,载荷F1的剩余部分作为载荷F3而传递至立柱加强板35及内主体42。传递至立柱加强板35的载荷F3能够通过平板部68而分散为载荷F4并传递至车身后部11(尤其是交叉部26)。交叉部26具备刚性和强度高的凹状的角部27。因此,能够由车身后部11(尤其是交叉部26)良好地支撑分散的载荷F4。这样,通过由车身后部11良好地支撑载荷F2和载荷F4,能够充分确保车身后部11的刚性和强度。
此外,本发明的车身构造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能够进行适当变更、改良等。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了使平板部68从下凸缘部67向下方伸出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也能够构成为使平板部68从上凸缘部66向上方伸出。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了在立柱伸出部45上作为腿部而设置有第1腿部86、第2腿部87这两个腿部的例子,但腿部的个数不限定于此。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了在平板部68上具备第1加强筋77和第2加强筋78的例子,但不限定于此,加强筋的个数及/或形状能够适当变更。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示出的车身构造、车身后部、底板、后面板、左右的车顶侧梁、车顶、左右的后柱、后搁板、交叉部、立柱加强板、立柱内部件、内弯曲部、立柱伸出部、弯曲闭合截面部、U字状截面部、平板部、第1加强筋、第2加强筋及第1腿部、第2腿部等的形状和结构不限定于例示的形状和结构,能够进行适当变更。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优选适用于具有在车身后部的底板后端立设有后面板且在左右的车顶侧梁上设置有左右的后柱的车身构造的汽车。
附图标记说明
10…车身构造,11…车身后部,13…底板,13a…底板的后端,14…后面板,15、16…左右的车顶侧梁(一对车顶侧梁),15a、16a…左右的车顶侧梁的后端,17…车顶,18、19…左右的后柱(一对后柱),18a…左后柱的下端,21…后搁板,26…交叉部,26a…车宽方向外侧的左侧部(侧部),28…行李室,29…车室,31…左车顶侧梁的コ字状截面部,32、33…左车顶侧梁的上下的棱线(棱线),35…立柱加强板(后柱加强板),35a…立柱加强板的长度方向中途,36、37…立柱加强板的上下的棱线(棱线),41…立柱内部件(后柱内部件),42…内主体,42b…内主体的长度方向中途,43…内弯曲部(弯曲部),45…立柱伸出部(后柱伸出部),47…弯曲闭合截面部,61…U字状截面部,62…侧壁,63…上壁,64…下壁,64a…下壁的下边(下端),66…上凸缘部(凸缘部),67…下凸缘部(凸缘部),68…平板部,77…第1加强筋(加强筋),78…第2加强筋(加强筋),86、87…第1、第2腿部(腿部),W…截面宽度。

Claims (10)

1.一种车身构造,具备:
底板,其构成车身后部的地板面;
后面板,其通过从该底板的后端向上方立起而形成车身后部的后壁;
一对车顶侧梁,其在车身的左右侧上方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以及
一对后柱,其从该一对车顶侧梁的后端朝向车身后方、且朝向下方延伸,
所述车身构造的特征在于,
所述后柱具有:
U字状截面部,其具有面向车宽方向外侧的侧壁、设置于所述侧壁的上端的上壁、设置于所述侧壁的下端的下壁,且由所述侧壁、所述上壁及所述下壁形成;
凸缘部,其从所述上壁或所述下壁向上下方向延伸;以及
平板部,其从所述凸缘部向上下方向延长而形成,
所述平板部具有朝向所述底板与各所述后柱的交叉部的加强筋,
所述后柱的各自的下端接合于所述底板与所述后面板的交叉部中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板部形成为,随着从各所述后柱的长度方向中途趋向下端而面积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后柱的所述U字状截面部的车宽方向的截面宽度随着趋向下端而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身构造还具有后搁板,该后搁板配置在所述一对后柱之间且分隔车室与行李室,
各所述后柱通过后柱加强板及后柱内部件而构成为闭合截面,
将所述后柱加强板、所述后柱内部件及所述后搁板这三个部件在重合的状态下通过点焊进行接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顶侧梁及所述后柱分别包含具有棱线的U字状截面部,
以所述车顶侧梁的棱线与所述后柱的棱线连续的方式形成。
6.一种车身构造,具备:
底板,其构成车身后部的地板面;
后面板,其通过从该底板的后端向上方立起而形成车身后部的后壁;
一对车顶侧梁,其在车身的左右侧上方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以及
一对后柱,其从该一对车顶侧梁的后端朝向车身后方、且朝向下方延伸,
所述车身构造的特征在于,
各所述后柱具备:
后柱加强板,其设置在车宽方向外侧,且下端与所述底板接合;
后柱内部件,其通过接合于该后柱加强板的车宽方向内侧而与所述后柱加强板一起构成闭合截面,并且从长度方向中途使弯曲部朝向车身后方弯曲并使其与所述后面板接合;以及
后柱伸出部,其从车宽方向外侧与所述后柱内部件的弯曲部接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身构造还具有后搁板,该后搁板配置在所述一对后柱之间且分隔车室与行李室,
所述后柱伸出部、所述后柱内部件及所述后搁板这三个部件在重合的状态下被接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柱伸出部通过从车宽方向外侧接合于所述后柱内部件的所述弯曲部而与所述弯曲部一起构成闭合截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柱伸出部具有与所述后柱加强板接合的腿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柱伸出部构成为,由该后柱伸出部及所述后柱内部件形成的闭合截面随着趋向后端而变小。
CN201380044942.3A 2012-08-31 2013-07-01 车身构造 Active CN1046029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91275 2012-08-31
JP2012-191199 2012-08-31
JP2012191199A JP5635046B2 (ja) 2012-08-31 2012-08-31 車体構造
JP2012191275A JP5521015B2 (ja) 2012-08-31 2012-08-31 車体構造
PCT/JP2013/067992 WO2014034253A1 (ja) 2012-08-31 2013-07-01 車体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02992A CN104602992A (zh) 2015-05-06
CN104602992B true CN104602992B (zh) 2016-11-16

Family

ID=50183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44942.3A Active CN104602992B (zh) 2012-08-31 2013-07-01 车身构造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487240B2 (zh)
CN (1) CN104602992B (zh)
MY (1) MY178415A (zh)
WO (1) WO20140342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92199B2 (ja) * 2012-10-25 2015-04-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後部構造
CN107709144B (zh) * 2015-06-26 2019-11-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构造
JP6319245B2 (ja) 2015-09-24 2018-05-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
JP6733185B2 (ja) * 2016-01-19 2020-07-29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サイドボディ構造
DE102016002574A1 (de) * 2016-03-03 2017-09-0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 d. Staates Delaware) Kraftfahrzeugkarosserie
FR3052427B1 (fr) * 2016-06-13 2018-07-06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Ensemble d’un panneau arriere et de sa doublure avec un element de renforcement integre
ES2647592B1 (es) * 2016-10-04 2018-07-30 Seat, S.A. Sistema y procedimiento de ensamblaje entre subconjuntos de una carrocería de un vehículo.
FR3091515B1 (fr) * 2019-01-03 2020-12-04 Psa Automobiles Sa Fermeture de logement de feu arrière
US11639199B2 (en) 2019-02-20 2023-05-02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body side part structure
JP6876738B2 (ja) * 2019-03-28 2021-05-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構造
DE102019003055A1 (de) * 2019-04-29 2020-10-29 Daimler Ag Schutzein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heck einer Kraftwagenkarosserie
JP7180560B2 (ja) * 2019-07-10 2022-11-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CN112193327B (zh) * 2020-09-27 2022-03-22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后搁板连接板总成、侧围后部结构及汽车
KR20220151481A (ko) * 2021-05-06 2022-11-1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리어 쿼터 차체 구조 및 그 조립 방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25586U (zh) * 1978-08-09 1980-02-19
JPS6247479U (zh) * 1985-09-12 1987-03-24
US5246263A (en) * 1991-01-18 1993-09-21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Rear 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JPH0537910Y2 (zh) * 1987-06-16 1993-09-24
JP2010247612A (ja) * 2009-04-14 2010-11-04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後部構造
JP2011168121A (ja) * 2010-02-17 2011-09-01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CN102470898A (zh) * 2009-09-04 2012-05-2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后部构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25586A (en) 1978-08-14 1980-02-23 Mazda Motor Corp Catalyst converter
JPS6247479A (ja) 1985-08-27 1987-03-02 Toshiba Corp クリスタルバ−チタンの製造用装置
JP3140511B2 (ja) 1991-01-18 2001-03-05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25586U (zh) * 1978-08-09 1980-02-19
JPS6247479U (zh) * 1985-09-12 1987-03-24
JPH0537910Y2 (zh) * 1987-06-16 1993-09-24
US5246263A (en) * 1991-01-18 1993-09-21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Rear 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JP2010247612A (ja) * 2009-04-14 2010-11-04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後部構造
CN102470898A (zh) * 2009-09-04 2012-05-2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后部构造
JP2011168121A (ja) * 2010-02-17 2011-09-01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Y178415A (en) 2020-10-12
US9487240B2 (en) 2016-11-08
CN104602992A (zh) 2015-05-06
WO2014034253A1 (ja) 2014-03-06
US20150217809A1 (en) 2015-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02992B (zh) 车身构造
CN106965859B (zh) 车辆后部结构
CN107709143B (zh) 车身前部构造
US8075047B2 (en) Automotive vehicle body structure
US9187130B2 (en) Vehicle body lateral structure
US9033406B2 (en) Structure for rear part of vehicle body
US8702158B2 (en) Structure for vehicle body front portion
JP6522982B2 (ja) 車体構造
EP2615011B1 (en) Structure for vehicle body rear portion
US10112651B2 (en)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CN103958332B (zh) 车体侧部结构
CN104884288A (zh) 车辆用电池搭载结构
CN107054475A (zh) 汽车的车身结构
CN103958329B (zh) 车体上部结构
KR20030081038A (ko) 차체 구조
JP6390595B2 (ja)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JP6232453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CN106184402A (zh) 车身后部结构
CN106985916B (zh) 车身前部结构
CN105730203A (zh) 汽车的后部车身结构
JP5764399B2 (ja) 車体上部構造
US10322753B2 (en)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CN110505995B (zh) 车身前部结构
CN110785340B (zh) 车身结构
EP3789275B1 (en) Front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and vehicle comprising the front vehicle-body stru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