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84402A - 车身后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身后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84402A
CN106184402A CN201610331589.2A CN201610331589A CN106184402A CN 106184402 A CN106184402 A CN 106184402A CN 201610331589 A CN201610331589 A CN 201610331589A CN 106184402 A CN106184402 A CN 1061844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ortisseur
vehicle body
bag structure
body rear
rear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3158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84402B (zh
Inventor
福富勉
吉田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1844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844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844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844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8Details of structures as upper supports for springs or damp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7Luggage compartment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其具备:设置于车辆(V)的左右两侧并具有容纳减震器(D)的减震器罩部(22)的后轮罩(2、2),以及设置于左右的后轮罩(2、2)之间并分隔车厢(CR)和货舱(LR)的后隔板(3)。在减震器罩部(22)的上部设置有形成封闭空间的袋结构(1)。袋结构(1)固定减震器(D),并且该袋结构(1)固定于后隔板(3)。据此,既能提高车辆轻量化水平及操纵稳定性又能抑制减震器安装面的变形。

Description

车身后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后部结构。
背景技术
车辆行驶时,载荷从轮胎通过减震器施加到减震器安装面,若减震器安装面发生了变形,则可能有损操纵稳定性。因此开发了抑制减震器安装面发生变形的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其中,在后轮罩的上部形成后支柱塔,在后支柱塔的上端接合减震器安装托架(减震器安装面),将减震器安装托架接合于后置物构件的下壁。
此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其中,在后轮罩的上部形成减震器安装面,将箱形的加强部设置于减震器安装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授权公告第3214342号
专利文献2:日本发明专利授权公告第4376277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专利文献1的车身后部结构中,将减震器安装托架和后置物构件的下壁接合在一起,使后置物构件也承担载荷。但由于减震器安装托架自身的刚性较低而易于变形,难以将载荷传递至后置物构件。因此,必须通过增大减震器安装托架的板厚来提高刚性,而这会导致增重。
专利文献2的加强部通过接合于减震器安装面的底部以及竖直设置于底部的周缘的4个侧壁构成,在加强部的上部形成有开口部。因此,专利文献2的车身后部结构中,开口部会招致箱体的刚性降低,因此可能无法充分抑制减震器安装面的变形。
本发明即基于上述观点而创造,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提高车辆轻量化水平及操纵稳定性又能抑制减震器安装面的变形的车身后部结构。
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第1方案为,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具备:
后轮罩,其设置于车辆的左右两侧并具有容纳减震器的减震器罩部;以及
分隔构件,其设置于左右的后轮罩之间并分隔车厢和货舱,
其特征在于,
在减震器罩部的上部设置有形成封闭空间的袋结构,
袋结构固定减震器,并且袋结构固定于分隔构件。
根据本方案,由于形成封闭空间的袋结构构成刚性体,因而提高了袋结构的减震器安装面的刚性。此外,由于固定了构成刚性体的袋结构和分隔构件,因此能够将从减震器施加的载荷切实传递至分隔构件。据此,能够抑制减震器安装面的变形,能够通过缩小减震器安装面的板厚来实现轻量化,还能充分发挥减震器特性,提高操纵稳定性。
本发明的第2方案为,根据第1方案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配置于袋结构内的隔板。
这样,能够通过隔板提高袋结构的刚性。
本发明的第3方案为,根据第2方案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袋结构具有用于固定减震器的第1减震器紧固部,
隔板配置于与第1减震器紧固部对应的位置或第1减震器紧固部的附近。
这样,由于提高了第1减震器紧固部的刚性,因而能够抑制减震器安装面的变形。
本发明的第4方案为,根据第3方案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隔板具有用于固定减震器的第2减震器紧固部。
这样,由于提高了第2减震器紧固部的刚性,因而能够进一步抑制减震器安装面的变形。
本发明的第5方案为,根据第3方案或第4方案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袋结构具有供减震器的头部穿过的安装孔,
第1减震器紧固部形成于安装孔的周围,
隔板配置为,与分别与安装孔和第1减震器紧固部相切的虚拟切线一致。
这样,由于提高了安装孔和第1减震器紧固部的刚性,因而能够进一步抑制减震器安装面的变形。
本发明的第6方案为,根据第1方案~第5方案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配置于减震器罩部内并安装减震器的减震器座,
袋结构由减震器罩部和减震器座形成,
减震器座具有形成于前缘的前凸缘以及形成于后缘的后凸缘,
前凸缘与后凸缘中的至少一方通过减震器罩部固定于分隔构件。
这样,能够切实将载荷从减震器座的前凸缘及后凸缘中的至少一方通过减震器罩部传递至分隔构件。
本发明的第7方案为,根据第6方案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减震器座具有:安装减震器的减震器安装面,以及与减震器安装面连续且以离减震器安装面越远则越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
这样,通过倾斜面不仅能够抑制减震器安装面的面外变形(上下方向的变形),还能提高袋结构的刚性。
本发明的第8方案为,根据第6方案或第7方案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分隔构件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横向构件,
横向构件的车外侧的端部延伸至袋结构的上方,
减震器座具有形成于上缘的外凸缘,
外凸缘通过减震器罩部固定于横向构件的车外侧的端部。
这样,能够切实将载荷从减震器座的外凸缘通过减震器罩部传递至分隔构件的横向构件。
本发明的第9方案为,根据第8方案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横向构件内设置有横向构件隔板,
横向构件隔板配置于袋结构的上方。
这样,能够切实将载荷从袋结构通过减震器罩部传递至分隔构件的横向构件。
本发明的第10方案为,根据第6方案~第9方案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设置于后轮罩的车内侧的加强支撑臂(brace),
分隔构件具有设置于后轮罩的车内侧的纵向构件,
加强支撑臂和纵向构件以在侧视图中呈倒V字形的方式配置,
减震器座具有形成于车内侧缘且固定于后轮罩的内凸缘,
加强支撑臂在内凸缘的附近固定于后轮罩及纵向构件。
这样,能够切实将载荷从内凸缘通过加强支撑臂传递至分隔构件的纵向构件。
本发明的第11方案为,根据第1方案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具备:
后侧架,其设置于车辆的左右两侧,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
分隔构件,其设置于左右的后侧架之间,构成以越往上方越位于后方的方式倾斜设置的环状骨架;
加强支撑臂,其设置于左右的后侧架和分隔构件之间,以从左右的后侧架越往上方越位于前方的方式倾斜设置;以及
后部横梁,其在左右的后侧架之间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其左右的端部在与加强支撑臂的下端部对应的位置连接于后侧架,
通过左右的后侧架、分隔构件、左右的加强支撑臂、以及后部横梁,形成了三角柱状的框架结构,
袋结构分别设置于框架结构的左右上侧的顶点。
这样,通过袋结构能够加强三角柱状的框架结构,因此不仅能够大幅提高车身后部的刚性,还能通过三角柱状的框架结构支承从配置于后侧架的下方的副车架施加的载荷,提高操纵稳定性。此外,还能通过三角柱状的框架结构很好地支承从减震器施加的载荷。
本发明的第12方案为,根据第1方案~第11方案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分隔构件内,在袋结构的上方设置有容纳安全带卷收装置的容纳部。
这样,能够将安全带卷收装置容纳于分隔构件内,确保后侧窗玻璃的配置空间,因此能够提高后方可见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车身后部结构,既能提高车辆轻量化水平及操纵稳定性,又能抑制减震器安装面的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从左前方俯视适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结构的车辆的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从图1所示箭头Y的方向观察的立体图。
图3为从下方观察图2所示减震器座及隔板的仰视图。
图4为沿图3的IV-IV线的剖面图。
图5为示出实施方式的隔板的立体图。
图6为沿图1所示VI-VI线的剖面图。
图7为沿图6所示VII-VII线的剖面图。
图8为示出实施方式的骨架结构和袋结构的示意图。
图9为沿图6所示IX-IX线的剖面立体图。
图10为沿图6所示X-X线的剖面立体图。
图11为从下方观察变形例的减震器座及隔板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说明中,对相同的结构要素标记了相同的符号,省略了重复的说明。各图中的箭头所示“前后”表示车辆前后方向,“上下”表示车辆上下方向,“左右”表示从驾驶席观察的左右方向(车宽方向)。
如图1所示,适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结构的车辆V具备:左右一对后侧架6、6,后底板7,左右一对后轮罩2、2,后隔板3,货物搁板8,左右一对加强支撑臂9、9(图1中仅图示了右侧),后部横梁10(参照图2),以及左右一对袋结构1、1。除此之外,车辆V还具备:作为乘客的乘车空间的车厢CR以及作为货物的容纳空间的货舱LR。
<后侧架>
后侧架6为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呈中空剖面形状的金属制部件。后侧架6在车辆V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1个。后侧架6构成车身后部的框架结构F的一部分。关于框架结构F,将在之后详细说明。
<后底板>
后底板7为形成车辆V的后地板表面的金属制部件。后底板7设置于左右的后侧架6、6之间。后底板7的左端部固定于左侧的后侧架6。后底板7的右端部固定于右侧的后侧架6。
<后轮罩>
后轮罩2在车辆V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1个,为竖直设置于左右的后侧架6、6的车外侧的金属制部件。后轮罩2由车内侧的后轮罩内板2a以及车外侧的后轮罩外板2b这2个部件构成。图1中,仅图示了右侧的后轮罩外板2b。
在后轮罩内板2a的上端部的车外侧,设置有后侧窗玻璃11。左侧的后轮罩内板2a的下端部固定于左侧的后侧架6。右侧的后轮罩内板2a的下端部固定于右侧的后侧架6。关于后轮罩内板2a,将在之后详细说明。
<后隔板>
后隔板3为分隔车厢CR和货舱LR的金属制的分隔构件。在后底板7及后侧架6上,后隔板3设置于左右的后轮罩2、2之间。本实施方式的后隔板3构成了在主视图中呈四角环状的环状骨架。也就是说,后隔板3具备连通车厢CR和货舱LR的椅背放倒部(开口部)。后隔板3构成车身后部的框架结构F的一部分。而且,后隔板3也可不必具备椅背放倒部而形成为在主视图中呈矩形的形状。
后隔板3具有:从后侧架6向货物搁板8朝斜上方竖起的左右一对纵向构件31、31、以及在左右的纵向构件31、31之间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上下一对横向构件32、32。关于后隔板3,将在之后详细说明。
<货物搁板>
货物搁板8为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板状的金属制部件。货物搁板8设置于上侧的横向构件32上。货物搁板8的前端部固定于上侧的横向构件32。
<加强支撑臂>
加强支撑臂9在车辆V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1个,为竖直设置于左右的后侧架6、6的金属制部件。加强支撑臂9构成车身后部的框架结构F的一部分。关于加强支撑臂9,将在之后详细说明。
<后部横梁>
图2所示的后部横梁10为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金属制部件。虽然省略了图示,后部横梁10设置于左右的后侧架6、6之间。后部横梁10构成车身后部的框架结构F的一部分。
<袋结构>
袋结构1在车辆V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1个,在车身后部形成封闭空间。图2所示的袋结构1为通过后轮罩内板2a和减震器座4形成的6面体。袋结构1并不局限为6面体,也可为由5个以上的面构成的多面体。在袋结构1内配置有隔板5。
下面,参照图2至图5,对后轮罩内板2a、减震器座4、以及隔板5进行详细说明。
<后轮罩内板>
图2所示的后轮罩内板2a为向车外侧且向下侧开口的、在水平剖面图中呈帽状的金属制部件。后轮罩内板2a具有:容纳未图示的后轮胎的、下侧的轮罩部21;容纳减震器D(参照图4)的、上侧的减震器罩部22;以及用来和后轮罩外板2b安装的安装面即接合凸缘部23。
减震器罩部22具有:上壁24;垂直设置于上壁24的前缘的前壁25;垂直设置于上壁24的后缘的后壁26;以及垂直设置于上壁24的车内侧缘的内侧壁27。上壁24构成袋结构1的上表面。前壁25构成袋结构1的前表面。后壁26构成袋结构1的后表面。内侧壁27构成袋结构1的内侧表面。
前壁25、后壁26及内侧壁27形成为从后轮罩内板2a的上端直至下端,兼做轮罩部21的壁部。内侧壁27形成为扇形,越往下方前后宽度越大。
<减震器座>
减震器座4为配置于减震器罩部22内且安装有减震器D的金属制部件。减震器座4在左右方向的铅直剖面图中呈L字形。减震器座4具有:与上壁24相向的横壁41以及竖直设置于横壁41的车外侧缘的纵壁42。
横壁41构成袋结构1的下表面。横壁41向上壁24的下方离开,横跨于前壁25和后壁26上。在横壁41的车内侧缘形成有向下方延伸的内凸缘45,横壁41通过内凸缘45固定于内侧壁27。横壁41沿上下方向分隔减震器罩部22的内部。横壁41具有用于安装有减震器D的呈大致水平状的减震器安装面47以及与减震器安装面47的前缘连续的倾斜面48。
在图3所示的减震器安装面47,形成有供减震器D的头部穿过的安装孔47a以及用于固定减震器D的、2个第1减震器紧固部47b、47b。第1减震器紧固部47b、47b形成于安装孔47a的周围,隔着安装孔47a彼此相对。其中一方的第1减震器紧固部47b配置于安装孔47a的前侧且车内侧,另一方的第1减震器紧固部47b配置于安装孔47a的后侧且车外侧。安装孔47a和第1减震器紧固部47b、47b以分别与其相切的4条虚拟切线L1~L4呈菱形的方式配置。
安装孔47a及第1减震器紧固部47b、47b,均由圆形的通孔构成。第1减震器紧固部47b、47b形成为直径小于安装孔47a。设置于减震器D的上端的未图示的螺栓穿过第2减震器紧固部56a。在减震器安装面47的上侧,以与另一方的第1减震器紧固部47b同轴的方式接合有螺母N1。在将减震器D固定于减震器安装面47时,使设置于减震器D的上端的螺栓穿过另一方的第1减震器紧固部47b,旋合于螺母N1即可。第1减震器紧固部47b的个数和位置等,可以进行适当变更。
倾斜面48以从减震器安装面47越往前方(越离开减震器安装面47)越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在倾斜面48,在与隔板5对应的位置,形成有供焊接作业用的通孔48a。
如图4所示,在横壁41(倾斜面48)的前缘,以向下方延伸的方式形成有前凸缘43。本实施方式中,在前凸缘43、减震器罩部22的前壁25以及后隔板3这三者互为重叠的状态下,通过焊接方式使其接合在一起。
在横壁41(减震器安装面47)的后缘,以向下方延伸的方式形成有后凸缘44。本实施方式中,在后凸缘44、减震器罩部22的后壁26以及后隔板3这三者互为重叠的状态下,通过焊接方式使其接合在一起。而且,前凸缘43及后凸缘44中的至少一方通过减震器罩部22固定于后隔板3即可。
图2所示的纵壁42构成袋结构1的外侧表面。纵壁42向内侧壁27的车外侧离开,横跨前壁25和后壁26。在纵壁42的上缘,以向车外侧延伸的方式形成有外凸缘46,纵壁42通过外凸缘46固定于上壁24。上壁24沿左右方向分隔减震器罩部22的内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上壁24、前壁25、后壁26、内侧壁27、横壁41及纵壁42这6面,袋结构1形成于减震器罩部22的上部。在纵壁42,在与隔板5对应的位置,形成有供焊接作业用的通孔42a。
<隔板>
隔板5为用于加强袋结构1的金属制的加强部件。隔板5通过将一张金属板弯曲成规定的形状而成。
图5所示的隔板5具有:隔壁部51、第1安装片52、第2安装片53、第3安装片54、第4安装片55、第5安装片56。而且,在图5中,“×”标记示出了进行点焊时的接合部位。
如图3所示,隔壁部51沿前后方向分隔袋结构1的内部。本实施方式的隔壁部51以越往车外侧越位于后方的方式倾斜配置。隔壁部51配置于第1减震器紧固部47b、47b的附近。隔壁部51配置为,与分别与安装孔47a和一方的第1减震器紧固部47b相切的一条虚拟切线L1基本一致。而且,隔壁部51也可配置于与第1减震器紧固部47b对应的位置,也可配置为与一条虚拟切线L1完全一致。
如图5所示,第1安装片52从隔壁部51的车内侧缘向前方延伸。第1安装片52通过焊接方式接合于后轮罩内板2a的内侧壁27(参照图4)。
第2安装片53从隔壁部51的上缘的车内端部向前方且向车外侧延伸。第2安装片53通过焊接方式接合于后轮罩内板2a的上壁24(参照图4)。
第3安装片54从隔壁部51的下缘的中央部附近向前方且向车外侧延伸。第3安装片54通过焊接方式接合于减震器座4的横壁41(参照图4)。
第4安装片55从隔壁部51的车外侧缘向后方延伸。第4安装片55通过焊接方式接合于减震器座4的纵壁42(参照图3)。
第5安装片56从隔壁部51的下缘的车内端部向后方且向车内侧延伸。在第5安装片56形成有连通于一方的第1减震器紧固部47b(参照图3)的第2减震器紧固部56a。第2减震器紧固部56a由圆形的通孔构成。设置于减震器D的上端的未图示的螺栓穿过第2减震器紧固部56a。
在第5安装片56的上侧,以与第2减震器紧固部56a同轴的方式接合有螺母N2。在将减震器D固定于第5安装片56时,使固定于减震器D的上端的未图示的螺栓穿过其中一方的第1减震器紧固部47b和第2减震器紧固部56a,啮合于螺母N2即可。而且,第2减震器紧固部56a的个数及位置等可以进行适当变更。例如,也可错开第1减震器紧固部47b和第2减震器紧固部56a的位置而设置。
接着。参照图6、图7,对后隔板3的上侧的横向构件32进行详细说明。
上侧的横向构件32具有:横向构件中央部33,其在货物搁板8的下方位于左右的纵向构件31之间;以及横向构件延长部34(参照图7),其设置于横向构件中央部33的车外侧的端部且位于比纵向构件31更靠近车外侧的位置。
横向构件中央部33在车辆前后方向的铅直剖面图中呈向上方开口的大致帽状。形成于横向构件中央部33的开口缘的凸缘通过焊接方式接合于货物搁板8的前部。据此,在横向构件中央部33和货物搁板8之间,形成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封闭剖面部。
横向构件延长部34呈中空剖面结构。图7所示的横向构件延长部34延伸至袋结构1的上方。在横向构件延长部34的上壁34a,形成有连通横向构件延长部34的内外的开口部34c。在横向构件延长部34的下壁34b,通过减震器罩部22的上壁24,通过焊接方式接合有减震器座4的外凸缘46。
在横向构件延长部34内,在与横向构件中央部33的边界附近,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分隔横向构件32的内部的横向构件隔板35。横向构件隔板35在左右方向的铅直剖面图中呈曲柄状。横向构件隔板35的上侧的凸缘在重叠于上壁34a和货物搁板8的状态下,通过焊接方式接合在一起。横向构件隔板35的下侧的凸缘通过焊接方式接合于下壁34b。横向构件隔板35配置于袋结构1的上方。
在横向构件延长部34内,比横向构件隔板35更靠近外侧的空间作为用于容纳安全带卷收装置37的容纳部36而发挥作用。容纳部36设置于袋结构1的上方。通过设置该容纳部36来将安全带卷收装置37容纳于后隔板3内,从而能够在后隔板3的车外侧确保后侧窗玻璃11(参照图1)的配置空间。安全带卷收装置37设置于开口部34c的下方。安全带卷收装置37的维护保养作业能够通过开口部34c来进行。
而且,如图4所示,横向构件延长部34的前壁34d及后壁34e的下端比下壁34b更向下方延伸,达到后轮罩内板2a的减震器罩部22。前壁34d位于减震器罩部22的前壁25及减震器座4的前凸缘43的前侧。后壁34e位于减震器罩部22的后壁26和减震器座4的后凸缘44的后侧。
接着,参照图6、图7,对后隔板3的纵向构件31和加强支撑臂9进行详细说明。
图6所示的后隔板3的纵向构件31在后轮罩内板2a的车内侧,倾斜设置于上下的横向构件32、32之间。也就是说,下侧的横向构件32位于比上侧的横向构件32更靠近前方的位置,纵向构件31从下侧的横向构件32向上侧的横向构件32朝后斜上方延伸。纵向构件31接合于后轮罩内板2a,在与后轮罩内板2a之间形成封闭剖面。
加强支撑臂9在后轮罩内板2a的车内侧,倾斜设置于后侧架6和纵向构件31之间。也就是说,加强支撑臂9从后侧架6向纵向构件31的上端部附近朝前斜上方延伸。加强支撑臂9和纵向构件31以在侧视图中呈倒V字形的方式配置。加强支撑臂9从后方支承纵向构件31。
加强支撑臂9的下端部91固定于后侧架6。图7所示的加强支撑臂9的上端部92在减震器座4的内凸缘45的附近,固定于后轮罩内板2a的内侧壁27及纵向构件31的上端部附近。加强支撑臂9的车外侧固定于后轮罩内板2a的内侧壁27。
接着,参照图8~10,对车身后部的框架结构F和袋结构1进行详细说明。图8中,为了便于说明,用一条实线表示框架结构F,用四角形表示袋结构1。
车身后部的框架结构F由左右的后侧架6、6,后隔板3,左右的加强支撑臂9、9,以及后部横梁10形成。
左右的后侧架6、6沿车宽方向相互离开,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
四角环状的后隔板3设置于左右的后侧架6、6之间,以越往上方越位于后方的方式倾斜设置。
左右的加强支撑臂9、9设置于后侧架6、6和后隔板3之间,从左右的后侧架6、6以越往上方越位于前方的方式倾斜设置。
后部横梁10在左右的后侧架6、6之间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后部横梁10的左右的端部,在沿左右方向与左右的加强支撑臂9、9的下端部91、91对应的位置,连接于后侧架6、6。
左右的后侧架6、6,后隔板3,左右的加强支撑臂9、9,以及后部横梁10以形成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三角柱状的框架结构F的方式组合。换言之,框架结构F以构成三角柱的棱线的方式组合。框架结构F以在侧视图中三角形的1个顶点位于上侧而另外2个顶点位于下侧的方式配置。
袋结构1、1分别设置于框架结构F的左右上侧的顶点Fa、Fa。也就是说,袋结构1设置于后隔板3与加强支撑臂9的连接部的附近。
而且,框架结构F的左右下侧的4个顶点Fb、Fb为与后副车架12(参照图9、图10)的连接点。据此,载荷从后轮胎通过后副车架12施加至框架结构F。
如图9所示,在后侧架6,在与后隔板3的连接部Ja的附近,连接着后副车架12的一部分。在后侧架6内,在和与后隔板3的连接部Ja对应的位置,配置有前车架隔板61。在前车架隔板61的前表面,附设有用于安装后副车架12的带凸缘螺母13。
此外,如图10所示,在后侧架6,在与加强支撑臂9的连接部Jb及与后部横梁10的连接部Jc的附近,连接着后副车架12的一部分。在后侧架6内,在和与加强支撑臂9的连接部Jb及与后部横梁10的连接部Jc对应的位置,配置有后车架隔板62。在后车架隔板62的后表面,附设有用于安装后副车架12的带凸缘螺母14。
适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结构的车辆V,基本上具有以上结构。下面,对其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形成封闭空间的袋结构1构成了刚性体,提高了袋结构1的减震器安装面47的刚性。此外,由于固定了构成刚性体的袋结构1和后隔板3,从减震器D输入的载荷能够切实传递至后隔板3。据此,能够抑制减震器安装面47的变形,能够缩小减震器安装面47的板厚来实现轻量化,还能充分发挥减震器特性来提高操纵稳定性。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隔板5配置于袋结构1内,因此能够通过隔板5提高袋结构1的刚性。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隔板5配置于第1减震器紧固部47b的附近,提高了第1减震器紧固部47b的刚性,因此能够抑制减震器安装面47的变形。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第2减震器紧固部56a形成于隔板5,提高了第2减震器紧固部56a的刚性,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减震器安装面47的变形。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隔板5配置为与分别与减震器座4的安装孔47a和第1减震器紧固部47b相切的虚拟切线L1基本一致,提高了安装孔47a和第1减震器紧固部47b的刚性,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减震器安装面47的变形。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减震器座4的前凸缘43及后凸缘44通过减震器罩部22固定于后隔板3,因此载荷能够从前凸缘43及后凸缘44通过减震器罩部22切实传递至后隔板3。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减震器座4具有与减震器安装面47连续的倾斜面48,因此不仅能够通过倾斜面48抑制减震器安装面47的面外变形(上下方向的变形),还能提高袋结构1的刚性。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减震器座4的外凸缘46通过减震器罩部22固定于横向构件延长部34的下壁34b,因此载荷能够从外凸缘46通过减震器罩部22切实传递至后隔板3的横向构件32。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在横向构件32内设置有横向构件隔板35,该横向构件隔板35配置于袋结构1的上方,因此载荷能够从袋结构1通过减震器罩部22切实传递至后隔板3的横向构件32。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加强支撑臂9和纵向构件31在后轮罩2的车内侧,以在侧视图中呈倒V字形的方式配置。加强支撑臂9的上端部92在减震器座4的内凸缘45的附近,固定于后轮罩内板2a及纵向构件31。据此,载荷能够从内凸缘45通过后轮罩2及加强支撑臂9切实传递至后隔板3的纵向构件31。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左右的后侧架6、6,后隔板3,左右的加强支撑臂9、9,以及后部横梁10形成三角柱状的框架结构F。袋结构1分别设置于框架结构F的左右上侧的顶点Fa、Fa。据此,由于通过袋结构1能够加强三角柱状的框架结构F,因此不仅能够大幅提高车身后部的刚性,还能利用三角柱状的框架结构F支承从配置于后侧架6的下方的后副车架12施加的载荷,从而提高操纵稳定性。此外,还能利用三角柱状的框架结构F很好地支承从减震器D施加的载荷。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将安全带卷收装置37容纳于设置在横向构件延长部34内的容纳部36,能够确保后侧窗玻璃11的配置空间,因此能够提高后方可见性。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可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的变更。
本实施方式中,将隔壁部51配置为,与分别与安装孔47a和一方的第1减震器紧固部47b相切的一条虚拟切线L1基本一致,但也可如图11所示,例如,以与一条虚拟切线L1不一致的方式错开配置。图11所示的隔板5′的隔壁部51′沿车宽方向延伸,以与分别与安装孔47a和一方的第1减震器紧固部47b相切的一条虚拟切线L1前后错开的方式配置。
附图标记说明
V 车辆(车身后部结构)
CR 车厢
LR 货舱
1 袋结构
2 后轮罩
2a 后轮罩内板
22 减震器罩部
24 上壁
25 前壁
26 后壁
27 内侧壁
3 后隔板(分隔构件)
31 纵向构件
32 横向构件
34 横向构件延长部
35 横向构件隔板
36 容纳部
37 安全带卷收装置
4 减震器座
41 横壁
42 纵壁
43 前凸缘
44 后凸缘
45 内凸缘
46 外凸缘
47 减震器安装面
47a 安装孔
47b 第1减震器紧固部
48 倾斜面
5、5′ 隔板
56a 第2减震器紧固部
6 后侧架
9 加强支撑臂
91 下端部
10 后部横梁
11 后侧窗玻璃
12 后副车架
D 减震器
L1~L4 虚拟切线
F 框架结构
Fa 顶点

Claims (12)

1.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具备:
后轮罩,其设置于车辆的左右两侧并具有容纳减震器的减震器罩部;和
分隔构件,其设置于左右的所述后轮罩之间并分隔车厢和货舱,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减震器罩部的上部设置有形成封闭空间的袋结构,
所述袋结构固定所述减震器,并且固定于所述分隔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配置于所述袋结构内的隔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袋结构具有用于固定所述减震器的第1减震器紧固部,
所述隔板配置于与所述第1减震器紧固部对应的位置或者配置于所述第1减震器紧固部的附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板具有用于固定所述减震器的第2减震器紧固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袋结构具有供所述减震器的头部穿过的安装孔,
所述第1减震器紧固部形成于所述安装孔的周围,
所述隔板被配置为:使其与分别与所述安装孔和所述第1减震器紧固部相切的虚拟切线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配置在所述减震器罩部之内、用于安装所述减震器的减震器座,
所述袋结构由所述减震器罩部和所述减震器座形成,
所述减震器座具有形成于前缘的前凸缘和形成于后缘的后凸缘,
所述前凸缘和所述后凸缘的至少一方通过所述减震器罩部而固定于所述分隔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震器座具有:用于安装所述减震器的减震器安装面,和与所述减震器安装面连续且以离所述减震器安装面越远则越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构件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横向构件,
所述横向构件的车外侧的端部延伸至所述袋结构的上方,
所述减震器座具有形成于上缘的外凸缘,
所述外凸缘通过所述减震器罩部而固定于所述横向构件的车外侧的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横向构件内设置有横向构件隔板,
所述横向构件隔板配置于所述袋结构的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设置于所述后轮罩的车内侧的加强支撑臂,
所述分隔构件具有设置于所述后轮罩的车内侧的纵向构件,
所述加强支撑臂和所述纵向构件以在侧视图中呈倒V字形的方式配置,
所述减震器座具有形成于车内侧缘且固定于所述后轮罩的内凸缘,
所述加强支撑臂在所述内凸缘的附近固定于所述后轮罩和所述纵向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具备:
后侧架,其设置于车辆的左右两侧且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分隔构件,其设置于左右的所述后侧架之间,构成以越往上方则越位于后方的方式倾斜设置的环状骨架;
加强支撑臂,其设置于左右的所述后侧架和所述分隔构件之间,以从左右的所述后侧架越往上方则越位于前方的方式倾斜设置;和
后部横梁,其在左右的所述后侧架之间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其左右的端部在与所述加强支撑臂的下端部对应的位置连接于所述后侧架,
通过左右的所述后侧架、所述分隔构件、左右的所述加强支撑臂、以及所述后部横梁来形成了三角柱状的框架结构,
所述袋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框架结构的左右上侧的顶点。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分隔构件内,在所述袋结构的上方设置有容纳安全带卷收装置的容纳部。
CN201610331589.2A 2015-06-01 2016-05-18 车身后部结构 Active CN1061844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11094 2015-06-01
JP2015111094A JP6517590B2 (ja) 2015-06-01 2015-06-01 車体後部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84402A true CN106184402A (zh) 2016-12-07
CN106184402B CN106184402B (zh) 2019-03-29

Family

ID=57396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31589.2A Active CN106184402B (zh) 2015-06-01 2016-05-18 车身后部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873458B2 (zh)
JP (1) JP6517590B2 (zh)
CN (1) CN10618440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01990A (zh) * 2017-10-20 2018-04-13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后碰性能的后地板框架梁
CN110304154A (zh) * 2018-03-20 2019-10-08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后部车身构造
CN115214787A (zh) * 2022-03-14 2022-10-21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后部结构和汽车
CN115257948A (zh) * 2022-07-20 2022-11-01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平台化减震塔连接结构、前机舱结构及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59476B2 (ja) * 2016-01-13 2018-01-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後部構造
KR101744835B1 (ko) * 2016-04-21 2017-06-20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휠 하우스 보강 구조체
JP6575015B2 (ja) * 2017-07-07 2019-09-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JP6706640B2 (ja) * 2018-03-28 2020-06-10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車両の後部開口構造
FR3113876B1 (fr) * 2020-09-04 2024-03-08 Psa Automobiles Sa Caisse de vehicule a renfort entre la cloison de separation et le passage de rou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82742A (ja) * 2004-09-17 2006-03-30 Suzuki Motor Corp 後部車体構造
JP2006168434A (ja) * 2004-12-13 2006-06-29 Kanto Auto Works Ltd 車両のリヤボディ構造
CN2851058Y (zh) * 2005-12-21 2006-12-27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轿车前壁板支撑横梁总成结构
JP2009001197A (ja) * 2007-06-22 2009-01-08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後部構造
US20110156447A1 (en) * 2009-12-25 2011-06-30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Rear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1080U (zh) * 1985-07-08 1987-01-23
JPH03258664A (ja) * 1990-03-09 1991-11-18 Nissan Motor Co Ltd リヤサスペンションストラット支持構造
JP3214342B2 (ja) 1996-03-12 2001-10-02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車体後部構造
US6293572B1 (en) * 1997-12-16 2001-09-25 Daimlerchrysler Corporation Isolated support for a rear suspension component 1
KR100527710B1 (ko) * 2003-05-21 2005-11-0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리어스트럿어셈블리의 상단 마운팅부 구조
JP4096940B2 (ja) * 2004-12-06 2008-06-04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構造
JP4956268B2 (ja) * 2007-05-10 2012-06-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構造
JP2009023367A (ja) * 2007-07-17 2009-02-05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JP2009184547A (ja) * 2008-02-07 2009-08-20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ダンパハウジング構造
JP6206394B2 (ja) * 2014-12-26 2017-10-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82742A (ja) * 2004-09-17 2006-03-30 Suzuki Motor Corp 後部車体構造
JP2006168434A (ja) * 2004-12-13 2006-06-29 Kanto Auto Works Ltd 車両のリヤボディ構造
CN2851058Y (zh) * 2005-12-21 2006-12-27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轿车前壁板支撑横梁总成结构
JP2009001197A (ja) * 2007-06-22 2009-01-08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後部構造
US20110156447A1 (en) * 2009-12-25 2011-06-30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Rear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01990A (zh) * 2017-10-20 2018-04-13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后碰性能的后地板框架梁
CN110304154A (zh) * 2018-03-20 2019-10-08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后部车身构造
CN110304154B (zh) * 2018-03-20 2022-08-23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后部车身构造
CN115214787A (zh) * 2022-03-14 2022-10-21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后部结构和汽车
CN115214787B (zh) * 2022-03-14 2023-09-29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后部结构和汽车
CN115257948A (zh) * 2022-07-20 2022-11-01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平台化减震塔连接结构、前机舱结构及车辆
CN115257948B (zh) * 2022-07-20 2023-06-06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平台化减震塔连接结构、前机舱结构及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347141A1 (en) 2016-12-01
US9873458B2 (en) 2018-01-23
JP6517590B2 (ja) 2019-05-22
JP2016222131A (ja) 2016-12-28
CN106184402B (zh) 2019-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84402A (zh) 车身后部结构
JP6039806B2 (ja) 車両用のサブフレーム
CN102107679B (zh) 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
JP5683707B2 (ja) 車体側部構造
US9487239B2 (en) Vehicle structures and methods of assembling the same
CN102039933B (zh) 副车架
US8894134B2 (en) Front body of vehicle
US9193391B2 (en) Motor vehicle body with reinforced shock absorber connection
CN104602992B (zh) 车身构造
CN109863076B (zh) 汽车用车身构造
US20180370576A1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107054475A (zh) 汽车的车身结构
US20180304937A1 (en) Vehicle body floor structure
CN109421824B (zh) 车辆下部结构
JP2009173107A (ja) 自動車の車体後部構造
CN111038597B (zh) 车辆后部结构
JP5764399B2 (ja) 車体上部構造
CN107433980A (zh) 车辆的悬架安装部结构
US10322753B2 (en)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JP6977578B2 (ja)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CN105365894A (zh) 一种车身后部斜撑结构
RU2521062C2 (ru)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задней рамы авто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JP6973104B2 (ja)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JP6958375B2 (ja)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JP2003146251A (ja)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