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41083B - 两杆型冲击吸收器 - Google Patents

两杆型冲击吸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41083B
CN104541083B CN201380038268.8A CN201380038268A CN104541083B CN 104541083 B CN104541083 B CN 104541083B CN 201380038268 A CN201380038268 A CN 201380038268A CN 104541083 B CN104541083 B CN 1045410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iston
liquid
chamber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3826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41083A (zh
Inventor
宫里英考
高桑洋二
广木章
松崎幸
松崎幸一
水口寿雄
吉永耕大
三田刚
结束茉利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M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C Corp filed Critical SM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5410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410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410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410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1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using liquid only; using a fluid of which the nature is immaterial
    • F16F9/14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 F16F9/16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involving only straight-line movement of the effective parts
    • F16F9/18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involving only straight-line movement of the effective parts with a closed cylinder and a piston separating two or more working spaces therein
    • F16F9/20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involving only straight-line movement of the effective parts with a closed cylinder and a piston separating two or more working spaces therein with the piston-rod extending through both ends of the cylinder, e.g. constant-volume damp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with solid or semi-solid material, e.g. pasty masses,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03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with solid or semi-solid material, e.g. pasty masses, as damping medium the damper being of the telescopic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4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different damping effects at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troke
    • F16F9/48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different damping effects at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troke characterised by giving a particular shape to the cylinder, e.g. conic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两杆型冲击吸收器,具有贯穿缸体外壳的杆、被保持在该杆上的第1和第2活塞、该第1和第2活塞的两外侧的第1和第2活塞室、两活塞之间的蓄液室、两活塞的外周面与液室的内周面之间的流通间隙、和连结上述两活塞室与上述蓄液室的第1和第2单向流路,在上述杆的往返移动时,该杆的移动方向前方侧的单向流路闭锁,阻止从该移动方向前方侧的活塞室朝向上述蓄液室的液体的流动,上述杆的移动方向后方侧的单向流路开放,允许从上述蓄液室朝向该移动方向后方侧的活塞室的液体的流动。

Description

两杆型冲击吸收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进行往返运动的移动体为对象,用于使其往返运动中的任一运动都缓冲地停止的两杆型的液压式冲击吸收器。
背景技术
如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公开那样,以往以来一般周知的液压式的冲击吸收器具有以下的结构,即,在缸体外壳的液室内填充矿物油等油,并且在外周保持油的流通间隙的状态下收容制动用的活塞,使与该活塞连接的杆从缸体外壳的一端突出到外部。并且,移动体与该杆的前端碰撞而上述活塞位移时,利用流过上述流通间隙的油的流动阻力,吸收上述移动体的运动能量。
这样结构的已知的冲击吸收器,使与活塞相连的杆从缸体外壳的一端突出到外部,使与其前端碰撞的移动体缓冲停止,但是,移动体往返运动,使该往返运动中的任一运动都缓冲停止的情况下,需要在移动体的移动方向上配设一对相反朝向的冲击吸收器。并且,使其往返运动缓冲停止的移动体例如在被流体压力驱动设备往返驱动的情况下,需要在该流体压力驱动设备或其附近确保一对冲击吸收器的配设空间,有可能使流体压力驱动设备的结构复杂化或其设置受到限制。
作为解决上述的问题的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以下的缓冲器(冲击吸收器),即,具有一端分别从缸体的两端部沿该缸体的轴向突出的互相独立的一对活塞杆。
该专利文献3公开的缓冲器实质上是由具备单一的活塞杆的两个缓冲器以相反方向连结而成,而且,在两缓冲器中,将由活塞推出的流体不像专利文献1那样通过活塞的周围的间隙地引导到该活塞的背面侧,而是引导到能够调整流路截面积的另外设置的节流器部分,在两缓冲器中能够独立地调整流路阻力,因此,也另外形成使流体向由于缸体内的活塞的移动而成为负压的该活塞的背面侧流动的流路,由此,使基于两活塞杆的制动力独立地可变。因此,在缓冲器内,对一对活塞赋予流动阻力的油等流体的流路极端复杂,不容易制造,难以长期稳定地发挥缓冲功能。
此外,在对于进行往返运动的移动体,无论朝向哪一个方向的动作都使其缓冲停止的缓冲器中,在移动体与一方的活塞杆的前端碰撞而缓冲停止的情况下,其接下来,上述移动体必定与另一方侧的活塞杆的前端碰撞,因此,在移动体与一方的活塞杆的前端碰撞时,需要使另一方侧的活塞杆的前端复位到突出位置(复位位置),但是若如上述专利文献3公开的缓冲器那样,将从缸体的两端部突出的一对活塞杆形成为互相独立的构件,借助封入缓冲器内的油等流体,使另一方的活塞杆移动至复位位置,则由于流体的泄漏、一部分的流路中的流体的流通不良、或其他的原因,也有可能移动体与一方的活塞杆碰撞时另一方的活塞杆不回到适当的复位位置,若成为这样的状态,则无法发挥预期的缓冲功能。
另外,如上所述,对于连结两个缓冲器而且使由两活塞杆带来的制动力独立地可变的部件,在两个缓冲器中设置共用的构造部分是比较困难的,除此之外,如上所述,因使由两活塞推出的流体的流动阻力能够独立地调整而引起赋予流动阻力的油等流体的流路极端复杂,需要设置很多的流路,因此,结构整体大型化,至少难以小型化。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4487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776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61-1893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进行往返运动的移动体无论在哪一移动方向上往返都缓冲地停止的、具备合理且简单的设计构造的两杆型的液压式冲击吸收器。
本发明的其他的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两杆型的液压式冲击吸收器,具有从缸体外壳的两端突出到外部并使其与移动体碰撞的连续的杆,在移动体与该杆的一端碰撞,该杆移动且缓冲停止的情况下,该杆的另一端可靠地被推回到缸体外壳的另一端的适当的复位位置,并且,被制动用的活塞加压的液体向上述杆的移动相反方向流动,准备移动体接下来的相对于上述杆的另一端的碰撞,由此,结果以单纯的机构对于交替地进行往返运动的移动体的向任一方向的移动都稳定地发挥缓冲停止功能。
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两杆型冲击吸收器,该两杆型冲击吸收器具有:缸体外壳,内部具有填充有液体的液室;连续的杆,沿轴线方向贯穿该缸体外壳,一端和另一端从上述缸体外壳的一端和另一端液密地突出到外部,在轴线方向上进行往返运动;第1和第2活塞,保持轴线方向的间隔地被保持在位于该杆的上述液室内的部分;第1和第2活塞室,由该第1和第2活塞划分为上述液室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蓄液室,形成在上述第1活塞与第2活塞之间;流通间隙,为了对液体赋予流动阻力,分别形成在上述第1和第2活塞的外周面与上述液室的内周面之间;以及开闭自如的第1和第2单向流路,连结上述第1和第2活塞室与上述蓄液室,上述第1和第2单向流路在上述杆的往返移动时,位于该杆的移动方向前方侧的单向流路闭锁,阻止从该移动方向前方侧的活塞室朝向上述蓄液室的液体的流动,位于上述杆的移动方向后方侧的单向流路开放,允许从上述蓄液室朝向该移动方向后方侧的活塞室的液体的流动。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上述杆具有:从上述缸体外壳的一端突出的第1杆构件和从另一端突出的第2杆构件;以及在上述液室内连结上述第1杆构件和第2杆构件的中间构件,上述第1和第2活塞沿轴线方向位移自如地被配设在上述第1和第2杆构件的被形成于与上述中间构件相邻的位置的活塞安装部,由于上述杆的往返运动而位移,与上述中间构件的一端和另一端的第1和第2抵接面交替地接离,上述第1和第2单向流路具有:以始终与上述第1和第2活塞室连通的方式被形成在上述第1和第2活塞的内周面与上述活塞安装部的外周面之间的连通路;以及以将上述连通路和上述蓄液室接通或断开的方式被形成在上述中间构件的第1和第2抵接面与上述第1和第2活塞的侧面之间的开闭路,通过上述第1和第2活塞相对于上述第1和第2抵接面的接离,上述开闭路被开闭。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在上述第1和第2活塞的朝向上述第1和第2活塞室侧的侧面与上述活塞安装部的端部的供上述活塞接离的台阶部之间,形成有用于将上述连通路始终连通于该第1和第2活塞室的连通槽。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上述液室的内径,在上述第1活塞室与第2活塞室之间的位置最大,且随着向上述第1活塞室侧和第2活塞室侧去而逐渐小径化。
在该情况下,上述液室的内径也可以在上述第1活塞室侧和第2活塞室侧不同。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上述第1和第2杆构件的在上述液室内进行往返运动的部分、上述中间构件、上述第1和第2活塞、以及上述第1和第2单向流路,相对于上述中间构件的轴线方向的中央呈左右对称。
在本发明中,也能够在上述蓄液室内收容由具有独立气泡的伸缩自如的发泡体形成的弹性构件,通过对上述液体赋予预压使该弹性构件压缩,构成致动器。
此外,也可以在上述缸体外壳上,在成为上述液室的中央部的位置,形成有用于填充上述液体的填充孔,该填充孔由对上述液体赋予预压的调压塞柱堵住。
具有上述结构的两杆型冲击吸收器,使贯穿液室的连续的杆保持一对活塞,移动体与上述杆的一端和另一端交替碰撞而该杆往返移动时,被一方的活塞加压的活塞室内的液体,通过进行该加压的活塞的周围的流通间隙流入蓄液室,并且从该蓄液室经由另一方的活塞的单向流路,流入由该另一方的活塞划分形成的活塞室,在杆由于移动体的碰撞向一个方向移动并缓冲停止在移动端的情况下,该杆的另一端被推回到从缸体外壳的另一端突出的复位位置,并且被制动用的活塞加压的液体在液室内成为向杆的移动方向相反方向流动的状态,准备接下来的移动体向上述杆的另一端的碰撞。
因此,重复在每次移动体与缸体外壳的两端的杆碰撞时,位于一方的活塞室内的液体的大半流入另一方的活塞室这样的单纯的流动,这与以往的杆仅从缸体外壳的一端突出到外部的液压式冲击吸收器(参照专利文献1)所用的液体的流动近似,因此,能够充分地活用现有的技术,并且能够共同使用该冲击吸收器所用的零件。
因而,能够获得对于交替地进行往返运动的移动体向任一方向的移动都稳定地发挥缓冲停止功能,减少零件件数,并且谋求结构的简单化,谋求成本的降低的两杆型的液压式冲击吸收器。
发明的效果
如以上详述那样,根据本发明,能够获得能够使进行往返运动的移动体在往返中的任一移动方向上都缓冲停止,具备合理且简单的设计构造的两杆型的液压式冲击吸收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两杆型冲击吸收器的第1实施例的结构的纵剖视图。
图2是上述第1实施例的活塞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上述第1实施例中的连接杆被向箭头A方向按压的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4是图3的主要部位放大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两杆型冲击吸收器的第2实施例的结构的纵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两杆型冲击吸收器的第3实施例的结构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4表示具备本发明的两杆型冲击吸收器的基本的结构的第1实施例。该两杆型冲击吸收器是将进行往返运动的移动体作为主要的制动对象,用于使其往返运动中的任一运动都缓冲地停止的部件,一般来说,附设于利用流体压力以及其他的动力使移动体往返运动的致动器或由其往返驱动的设备等而被使用,但是不限于此。
该两杆型冲击吸收器具备缸体外壳1,该缸体外壳1形成有内部填充油等液体的一个筒状(圆形孔状)的液室3,上述液室3的轴线L方向的一端由第1密封机构20A和第1盖4a封闭,上述液室3的轴线L方向的另一端由第2密封机构20B和第2盖4b封闭。并且,呈圆柱状的第1杆构件6a的前端,从上述缸体外壳1的一端侧通过上述第1密封机构20A和第1盖4a的中心孔,液密地突出到外部,第2杆构件6b的前端,从上述缸体外壳1的另一端侧通过上述第2密封机构20B和第2盖4b的中心孔,液密地突出到外部,使进行往返运动的移动体与该杆构件6a、6b的前端交替地碰撞而使该移动体缓冲地停止。
在上述缸体外壳1的周围,刻设有用于将该冲击吸收器安装到使移动体往返运动的致动器的必要的位置的螺旋槽2,但是该缸体外壳1能够由任意部件固定在上述致动器等的需要的位置。例如,在图6的第3实施例中,缸体外壳1不使用上述螺旋槽,而是由其他的任意的部件固定在必要的设置位置。
由以下说明那样的结构将上述第1和第2杆构件6a、6b机械地相互连结而作为连续的连接杆5。因而,该连接杆5沿轴线L方向贯穿上述缸体外壳1内的液室3,其一端和另一端分别从该液室3的两端的上述第1和第2密封机构20A、20B以及第1和第2盖4a、4b液密地突出到外部,设定上述一根连接杆5的长度,使得在上述移动体与上述一端和另一端中的某一方,即上述第1杆构件6a的前端和第2杆构件6b的前端中的某一方碰撞,被碰撞的杆构件没入到缸体外壳1内的停止位置时,另一方的杆构件的前端从上述液室3的盖突出到需要的突出位置(复位位置),为了供接下来的移动体的碰撞而待命。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上述连接杆仅称为杆。
通过在上述液室3内由筒状的中间构件12将前端从上述液室3的两端的盖4a、4b突出的上述第1和第2杆构件6a、6b的基端彼此夹着在轴线L方向上能够移动的圆环状的第1和第2活塞10a、10b相互连结,形成上述杆5。
更加具体而言,如通过图4可知那样,在上述杆构件6a、6b的相对于上述中间构件12的连结端侧,依次设置被细径化了的活塞安装部7a、7b、和用于螺纹插入上述中间构件12的螺纹孔12c中的具有外螺纹的连结部8,在使上述活塞10a、10b滑动自如地外嵌在上述活塞安装部7a、7b上之后,将上述连结部8螺纹插入中间构件12的螺纹孔12c中而连结。此时,使上述活塞安装部7a、7b的轴线L方向长度比活塞10a、10b的厚度稍大,在其尺寸差的范围内,该活塞10a、10b在该活塞安装部7a、7b沿轴线L方向能够位移。
在上述第1活塞10a与上述液室3的一端的上述第1密封机构20A之间,形成有第1活塞室14a,在上述第2活塞10b与上述液室3的另一端的上述第2密封机构20B之间,形成有第2活塞室14b。此外,在上述第1和第2活塞10a、10b的外周与上述第1和第2活塞室14a、14b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流通间隙13a、13b,该流通间隙13a、13b在上述第1和第2活塞10a、10b压缩上述第1和第2活塞室14a、14b内的液体,该液体流动到上述活塞10a、10b的背面侧的蓄液室17内时,对该液体赋予流动阻力。
通过形成了上述流通间隙13a、13b,如图1所示,在第1杆构件6a从缸体外壳1突出的状态下,移动体相对于该第1杆构件6a在箭头A方向上碰撞,如图3和图4所示,在该第1杆构件6a被压入液室3内时,因为第2活塞室14b内的液体被杆5的移动方向前方侧的第2活塞10b加压,所以该第2活塞室14b内的液体通过上述第2活塞10b的周围的上述流通间隙13b,被赋予流动阻力的同时流入上述蓄液室17内。与其相反地,在上述第2杆构件6b从缸体外壳1突出的状态下,移动体与该第2杆构件6b碰撞,在该第2杆构件6b被压入液室3内时,因为第1活塞室14a内的液体被杆5的移动方向前方侧的第1活塞10a加压,所以该第1活塞室14a内的液体通过上述第1活塞10a的周围的上述流通间隙13a,被赋予流动阻力的同时流入上述蓄液室17内。
此时,为了缓和移动体相对于上述杆构件6a、6b的碰撞初期的冲击,优选缓和该时刻的上述流通间隙13a、13b的流动阻力,即,使流通间隙13a、13b较大,另一方面,在需要大量地吸收移动体的运动能量的时刻,需要缩窄上述流通间隙13a、13b。
因此,优选上述流通间隙13a、13b通过调整上述活塞室14a、14b的内周面的形状,使大小根据上述活塞10a、10b的位置而变化。例如,加工成在移动体的碰撞初期,在上述活塞10a、10b所位于的部位,上述流通间隙13a、13b大,之后逐渐变小那样的锥面、或与其近似的曲面,或者在进行往返运动的移动体返动时等应吸收的运动能量不大时,为了使上述流通间隙13a、13b成为恒定,将活塞室内周面形成为简单的圆筒状。而且,通常移动体在往动时和返动时,为了使其缓冲停止而应吸收的运动能量不同,因此,能够使用于适当地设定上述流通间隙13a、13b的活塞室14a、14b的内周面的形状的调整,在这些活塞室14a、14b的各自中与进行往动的移动体和进行返动的移动体的运动能量对应地不同。另外,上述流通间隙13a、13b不拘泥于上述的例子,能够任意地设定。
作为上述活塞室14a、14b的内周面的形状的调整例,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使上述液室3的内径以在上述第1活塞室14a与第2活塞室14b之间的位置最大,且随着向第1活塞室14a侧和第2活塞室14b侧去而逐渐地小径化的方式变化。在该情况下,使上述液室3的内径曲线状地变化,但是也可以使其直线状地变化。此外,也能够使液室3的内径的变化的比率在两方的活塞室14a、14b中彼此不同。可是,也可以使上述液室3的内径在整个长度上恒定。
此外,在上述第1活塞10a与上述杆5的该第1活塞10a的保持部分之间,设有第1单向流路18a,该第1单向流路18a在该第1活塞10a向上述第1活塞室14a侧移动时,阻止从该第1活塞室14a朝向上述蓄液室17的液体的流动,在该第1活塞10a向相反方向移动时,允许从上述蓄液室17朝向上述第1活塞室14a的液体的流动。另一方面,在上述第2活塞10b与上述杆5的该第2活塞10b的保持部分之间,设有第2单向流路18b,该第2单向流路18b在该第2活塞10b向第2活塞室14b侧移动时,阻止从该第2活塞室14b朝向上述蓄液室17的液体的流动,在该第2活塞10b向相反方向移动时,允许从上述蓄液室17朝向上述第2活塞室14b的液体的流动。
因此,在上述杆构件6a、6b的活塞安装部7a、7b的外周与上述活塞10a、10b的中心孔的内周之间,形成有使该活塞的表面侧(活塞室14a、14b侧)和背面侧(蓄液室17侧)连通的连通路11a、11b,在上述活塞10a、10b表面侧的侧面,如图2和图4明确所示,即使在该活塞10a、10b与上述杆构件6a、6b的上述活塞安装部7a、7b的一端的台阶部9a、9b抵接的情况下,使上述连通路11a、11b的一端连通于杆构件6a、6b的周围空间(活塞室14a、14b)的连通槽15a、15b也始终设于该活塞10a、10b的半径方向,在上述中间构件12的平坦的端面即抵接面12a、12b与上述活塞10a、10b的平坦的侧面之间,形成有通过活塞10a、10b相对于上述抵接面12a、12b的接离而进行开闭的开闭路19a、19b,该开闭路19a、19b将上述连通路11a、11b的另一端和蓄液室17接通或断开,由该开闭路19a、19b和上述连通路11a、11b形成有上述单向流路18a、18b。
上述杆构件6a、6b的上述活塞安装部7a、7b的轴线L方向的长度,比上述活塞10a、10b的厚度形成得稍大,利用它们的尺寸差形成上述开闭路19a、19b。并且,例如如图3和图4所示,第1杆构件6a向箭头A方向被按压,第1活塞10a从中间构件12的抵接面12a离开时,上述开闭路19a开放,上述第1杆构件6a的连通路11a与上述蓄液室17连通,因此,该蓄液室17内的液体从上述开闭路19a通过上述连通路11a和上述连通槽15a,即,通过第1单向流路18a,能够流入活塞室14a。因此,上述尺寸差只要是能够确保液体通过上述开闭路19a圆滑流动的程度即可。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在第1杆构件6a被压入时,第2活塞10b与中间构件12的抵接面12b抵接,上述开闭路19b闭锁,因此,第2杆构件6b的连通路11b从上述蓄液室17被遮断,液体不会从活塞室14b通过该连通路11b即第2单向流路18b流入蓄液室17。
如上所述,若使上述活塞10a、10b分别保持成在杆构件6a、6b与中间构件12之间能够滑动,则如在图3和图4中例示那样,移动体与第1杆构件6a碰撞,该杆构件6a被压入液室3内时,第2活塞室14b内的液体被杆5的移动方向前方侧的第2活塞10b加压,所以该第2活塞10b与中间构件12的抵接面12b压接,开闭路19b闭锁,连通路11b的一端从蓄液室17被遮断。因此,第2活塞室14b内的液体仅通过第2活塞10b的周围的流通间隙13b,被赋予流动阻力的同时,流入上述蓄液室17,此时制动力发挥作用。并且,流入到上述蓄液室17的液体作用于杆5的移动方向后方侧的第1活塞10a,将其朝向杆5的移动方向后方侧按压,所以该第1活塞10a从中间构件12的抵接面12a离开,开闭路19a开放,连通路11a与上述蓄液室17连通,因此,该蓄液室17内的液体通过该连通路11a,流入第1活塞室14a。
移动体与第2杆6b碰撞,该第2杆6b被压入液室3内时,当然进行与上述位置左右相反的动作。
图示的上述单向流路18a、18b的结构只不过是一个例子,例如上述连通路11a、11b也能够由设于上述杆构件6a、6b的活塞安装部7a、7b的外表面或活塞10a、10b的内周面的轴线方向槽形成。此外,上述连通槽15a、15b设于活塞10a、10b,但是也能够设于杆构件6a、6b的台阶部9a、9b侧。
另外,上述单向流路18a、18b设于上述活塞10a、10b与杆5的该活塞10a、10b的保持部分之间,但是也能够采用与上述的单向流路同样地发挥作用的其他的结构,例如,使连通活塞10a、10b的表背面侧的流路内置独立的单向阀,或者在杆构件6a、6b上安装单向阀等的手段。在那样的情况下,未必需要使上述活塞10a、10b保持为相对于杆5能够在其轴方向上移动,只要将活塞10a、10b相对于杆5固定地设置即可。
此外,在上述缸体外壳1的两端,在通过凿紧止动而被固定于该缸体外壳1的端部的上述盖4a、4b的内侧,设有密封上述缸体外壳1的两端的上述密封机构20A、20B。该密封机构20A、20B具备固定地被嵌装在上述盖4a、4b的内侧的保持构件21a、21b,由O型密封圈构成的密封构件22a、22b与设于该保持构件21a、21b的外周面的环状槽嵌合,由该密封构件22a、22b密封上述保持构件21a、21b的外周面与缸体外壳1的内周面之间。
另一方面,在上述保持构件21a、21b的上述活塞10a、10b侧的半部,形成有供上述杆构件6a、6b以滑动状态贯穿的杆收纳孔23a、23b,该保持构件21a、21b被形成为作为上述杆构件6a、6b的轴承和引导件而发挥作用。另外,在形成于上述保持构件21a、21b的盖4a、4b侧的半部的内周的空间,收容有与上述杆构件6a、6b的外周面相接的密封构件24a、24b,由该密封构件24a、24b密封上述保持构件21a、21b的内周与杆构件6a、6b的外周之间,抑制填充在液室3内的油等液体漏出。
具有上述结构的第1实施例的两杆型冲击吸收器,使贯穿单一的液室3的杆5将一对缓冲用的活塞10a、10b保持成相对于该杆5能够沿轴线L方向移动,在移动体与上述杆5的一端和另一端交替地碰撞而该杆往返移动时,被一方的活塞10a、10b加压的活塞室14a、14b内的液体,通过进行该加压的活塞10a、10b的周围的流通间隙13a、13b,流入中央的蓄液室17,并且,从该蓄液室17经由另一方的活塞10b、10a的单向流路18b、18a,流入由该另一方的活塞10b、10a划分形成的活塞室14b、14a,在杆5由于移动体的碰撞向一个方向移动并缓冲停止在移动端的情况下,该杆5的另一端被推回到从缸体外壳1的另一端突出的复位位置,并且被制动用的活塞10a、10b加压的液体在液室3内成为向杆5的移动方向相反方向流动的状态,准备接下来的移动体向上述杆5的另一端的碰撞。
因而,上述两杆型的液压式冲击吸收器,相对于交替地进行往返运动的移动体的向任一方向的移动都能够稳定地发挥缓冲停止功能,且零件件数少,所以结构也简单,成本也低。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了上述冲击吸收器在移动体与一对杆构件6a、6b中的一方碰撞而杆5移动,缓冲停止的情况下,另一方的杆构件6b、6a被推回到缸体外壳1的另一端侧的适当的复位位置,准备移动体接下来的向该另一方的杆构件碰撞的内容,但是即使在移动体不向该另一方的杆构件碰撞的状态下也能够使用。在那样的情况下,例如只要设置检测上述另一方的杆构件到达复位位置的传感器,并另外附设基于该传感器的输出而动作的弹簧以及其他任意的杆构件的推回部件即可。
此外,重复在每次移动体与缸体外壳1的两端的杆构件6a、6b碰撞时,位于一方的活塞室内的液体的大半流入另一方的活塞室这样的单纯的流动,这与以往的杆仅从缸体外壳1的一端突出到外部的液压式冲击吸收器所用的液体的流动近似,因此,能够充分地活用具备现有的单一的杆的冲击吸收器的技术,并且能够共同使用该冲击吸收器所用的零件。
通过移动体与上述一对杆构件6a、6b中的某一方碰撞而活塞10b、10a向活塞室14b、14a侧移动,从该活塞室14b、14a被推出的液体流入上述缸体外壳1的内部的一对活塞10a、10b之间的蓄液室17,经由该蓄液室17,流入另一方的活塞室14a、14b,但是因为该蓄液室17本身形成单纯地仅液体通过的空间,所以通过尽可能地缩短轴向长度,且在极限地不损害上述功能的范围内缩短轴向长度,能够缩短缸体外壳1,结果能够谋求冲击吸收器的小型化。可是,该蓄液室17如以下说明的图5和图6所示的实施例那样,作为通过在加压状态下收容液室3内的液体而谋求冲击吸收器的长寿命化的致动器,也能够有效地利用。
在图5所示的第2实施例中,将保持在上述杆5上的一对活塞10a、10b之间的中间构件12与第1实施例的情况相同地作为用于连结两杆构件6a、6b的构件,但是在该中间构件12的两端部设置凸缘12d、12e,划分被形成在该中间构件12的周围的蓄液室17,将由具有独立气泡的伸缩自如的合成树脂发泡体形成的环状的弹性构件27收容在该蓄液室17的液体中。并且,比较大地形成上述蓄液室17,收容赋予预压的液体使得该弹性构件27在包括该蓄液室17的液室3中被压缩,从而构成致动器。由此,即使收容在液室3的液体在长期使用的期间从杆构件6a、6b的周围等少许漏出,也能够抑制作为冲击吸收器的功能衰减,使冲击吸收器长寿命化。
此外,在图6所示的第3实施例中,与上述第2实施例相同地,在形成于中间构件12的周围的蓄液室17中收容环状的弹性构件27,但是形成使该蓄液室17向外部开口的液体的填充孔28,由对液室3的内部的液体赋予预压的调压塞柱29堵住该填充孔28。形成在缸体外壳1的壁面上的上述液体的填充孔28不由杆5的一部分闭锁,不论该杆5的位置如何都需要始终向液室3开口。此外,该填充孔28具有圆筒状部,在该圆筒状部的内部由调压塞柱29的O型密封圈29a闭锁,通过由螺纹插入该填充孔中的调压塞柱29的O型密封圈29a将充满于上述填充孔28的圆筒状部的液体压入液室3,能够对液室3内的液体赋予预压。
另外,上述图5和图6与图1相同地,表示一方的杆构件6a从缸体外壳1突出,移动体与该杆构件6a碰撞的待命的状态,但是参照这些图,上述的第2和第3实施例的其他的结构和作用与参照图1-4说明了的第1实施例的结构和作用没有实质上的改变,所以对图中的相同或相当的主要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这些说明。
此外,在图示的第1-第3实施例中,由中间构件12机械地连接一对杆构件6a、6b而构成为上述杆5,但是也能够构成为将它们一体地连接而成的杆5,在该情况下,根据需要,能够将由沿液室3的轴线方向能够移动的一对活塞10a、10b夹着的筒状或与在两端部设有凸缘12d、12e的中间构件12相当的构件作为一体或分体的构件而附设在杆5上。
附图标记的说明
1 缸体外壳
3 液室
4a、4b 盖
5 杆
6a、6b 杆构件
7a、7b 活塞安装部
9a、9b 台阶部
10a、10b 活塞
11a、11b 连通路
12 中间构件
12a、12b 抵接面
13a、13b 流通间隙
14a、14b 活塞室
15a、15b 连通槽
17 蓄液室17
18a、18b 单向流路
19a、19b 开闭路
27 弹性构件
28 填充孔
29 调压塞柱

Claims (8)

1.一种两杆型冲击吸收器,其特征在于,
该两杆型冲击吸收器具有:缸体外壳,内部具有填充有液体的液室;连续的杆,沿轴线方向贯穿该缸体外壳,一端和另一端从上述缸体外壳的一端和另一端液密地突出到外部,在轴线方向上进行往返运动;第1和第2活塞,保持轴线方向的间隔并沿上述轴线方向分别位移自如地被保持在位于该杆的上述液室内的部分;第1和第2活塞室,由该第1和第2活塞划分为上述液室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蓄液室,形成在上述第1活塞与第2活塞之间;流通间隙,为了对液体赋予流动阻力,分别形成在上述第1和第2活塞的外周面与上述液室的内周面之间;以及开闭自如的第1和第2单向流路,连结上述第1和第2活塞室与上述蓄液室,
上述第1和第2单向流路通过上述第1和第2活塞相对于上述杆的位移而分别自如开闭,在上述杆的往返移动时,位于该杆的移动方向前方侧的单向流路通过该移动方向前方侧的活塞相对于上述杆的位移而被闭锁,阻止从该移动方向前方侧的活塞室朝向上述蓄液室的液体的流动,位于上述杆的移动方向后方侧的单向流路通过该移动方向后方侧的活塞相对于上述杆的位移而被开放,允许从上述蓄液室朝向该移动方向后方侧的活塞室的液体的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杆型冲击吸收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杆具有:从上述缸体外壳的一端突出的第1杆构件和从另一端突出的第2杆构件;以及在上述液室内连结上述第1杆构件和第2杆构件的中间构件,
上述第1和第2活塞沿轴线方向位移自如地被配设在上述第1和第2杆构件的被形成于与上述中间构件相邻的位置的活塞安装部,由于上述杆的往返运动而位移,与上述中间构件的一端和另一端的第1和第2抵接面交替地接离,
上述第1和第2单向流路具有:以始终与上述第1和第2活塞室连通的方式被形成在上述第1和第2活塞的内周面与上述活塞安装部的外周面之间的连通路;以及以将上述连通路和上述蓄液室接通或断开的方式被形成在上述中间构件的第1和第2抵接面与上述第1和第2活塞的侧面之间的开闭路,通过上述第1和第2活塞相对于上述第1和第2抵接面的接离,上述开闭路被开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杆型冲击吸收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1和第2活塞的朝向上述第1和第2活塞室侧的侧面与上述活塞安装部的端部的供上述活塞接离的台阶部之间,形成有用于将上述连通路始终连通于该第1和第2活塞室的连通槽。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两杆型冲击吸收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液室的内径,在上述第1活塞室与第2活塞室之间的位置最大,且随着向上述第1活塞室侧和第2活塞室侧去而逐渐小径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杆型冲击吸收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液室的内径在上述第1活塞室侧和第2活塞室侧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两杆型冲击吸收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和第2杆构件的在上述液室内进行往返运动的部分、上述中间构件、上述第1和第2活塞、以及上述第1和第2单向流路,相对于上述中间构件的轴线方向的中央呈左右对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杆型冲击吸收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蓄液室内收容由具有独立气泡的伸缩自如的发泡体形成的弹性构件,通过对上述液体赋予预压使该弹性构件压缩,构成致动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两杆型冲击吸收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缸体外壳上,在成为上述液室的中央部的位置,形成有用于填充上述液体的填充孔,该填充孔由对上述液体赋予预压的调压塞柱堵住。
CN201380038268.8A 2012-06-21 2013-05-29 两杆型冲击吸收器 Active CN1045410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40089A JP5803008B2 (ja) 2012-06-21 2012-06-21 両ロッド型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
JP2012-140089 2012-06-21
PCT/JP2013/064887 WO2013190961A1 (ja) 2012-06-21 2013-05-29 両ロッド型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41083A CN104541083A (zh) 2015-04-22
CN104541083B true CN104541083B (zh) 2016-08-24

Family

ID=49768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38268.8A Active CN104541083B (zh) 2012-06-21 2013-05-29 两杆型冲击吸收器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9366306B2 (zh)
JP (1) JP5803008B2 (zh)
KR (1) KR101669833B1 (zh)
CN (1) CN104541083B (zh)
DE (1) DE112013003125T5 (zh)
RU (1) RU2608985C2 (zh)
TW (1) TWI537496B (zh)
WO (1) WO201319096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28810B2 (ja) 2006-10-31 2014-06-25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ヌ ヴェ 消化管において薬品を放出するための飲み込み可能なマルチノズルの投薬デバイス
JP5699992B2 (ja) * 2012-06-21 2015-04-15 Smc株式会社 双方向緩衝装置
USD754035S1 (en) * 2013-11-14 2016-04-19 Smc Corporation Shock absorber
GB2526828A (en) * 2014-06-03 2015-12-09 Lama D D Dekani Improvements in dampers
PL228287B1 (pl) 2014-08-27 2018-03-30 Axtone Spolka Z Ograniczona Odpowiedzialnoscia Urzadzenie pochłaniajace energie uderzen
CN105156559A (zh) * 2015-07-20 2015-12-16 常州大学 单杆变缸体无源双控变阻尼磁流变阻尼器
CN105041956A (zh) * 2015-07-20 2015-11-11 常州大学 双杆变缸体无源单控变阻尼磁流变阻尼器
TWI581899B (zh) * 2015-09-09 2017-05-11 Automatic preloading device for feed system
EP3954341B1 (en) 2016-12-01 2023-08-23 Össur Iceland EHF Prosthetic feet having heel height adjustability
JP2018162841A (ja) * 2017-03-27 2018-10-18 Kyb株式会社 緩衝器
US10980648B1 (en) * 2017-09-15 2021-04-20 Össur Iceland Ehf Variable stiffness mechanism and limb support device incorporating the same
US11446164B1 (en) 2017-09-15 2022-09-20 Össur Iceland Ehf Variable stiffness mechanisms
RU185921U1 (ru) * 2018-04-19 2018-12-24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Научн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Объединение "Ростар" Защитный кожух амортизатора
DE102019212971A1 (de) * 2019-08-29 2021-03-04 Zf Friedrichshafen Ag Schwingungsdämpfer mit einer Dämpfventileinrichtung
USD878250S1 (en) * 2019-10-10 2020-03-17 Jiali Huang Automotive hydraulic rod
CN111878536A (zh) * 2020-07-17 2020-11-03 江苏力汇振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串联式变阻尼黏滞流体阻尼器
CN113294404B (zh) * 2021-04-20 2022-11-11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橡胶与胶泥共用的动量及能量吸收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366A (zh) * 1994-07-16 1996-01-24 南京建筑工程学院 车用自适应减震器
CN201908986U (zh) * 2011-01-11 2011-07-27 常州容大结构减振设备有限公司 双杆液压阻尼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4012A (en) * 1889-05-28 Elevator-controlling mechanism
US625454A (en) * 1899-05-23 Hiram stevens maxim
US1273059A (en) * 1917-07-19 1918-07-16 Frederic W Hild Dash-pot.
US1845165A (en) * 1928-07-03 1932-02-16 John A Mcgrew Shock absorber
US1845166A (en) * 1929-05-03 1932-02-16 John A Mcgrew Shock absorber
US1876146A (en) 1930-01-02 1932-09-06 John A Mcgrew Shock absorber
FR745362A (zh) * 1932-09-13 1933-05-10
JPS5215965A (en) * 1975-07-29 1977-02-05 Tokico Ltd Oil shock absorption device
US4453638A (en) * 1982-09-27 1984-06-12 Wallace Christopher D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JPS61189335A (ja) 1985-02-15 1986-08-23 Koganei Seisakusho:Kk 緩衝器
SU1357621A1 (ru) * 1986-07-14 1987-12-07 Московское станкостроительное 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объединение "Красный пролетарий" Гидравлический амортизатор двустороннего действи
US5376135A (en) * 1993-02-25 1994-12-27 Aulie; Alan L. Adjustable hydraulic damper
FR2726874B1 (fr) * 1994-11-14 1996-12-20 Jarret Dispositif amortisseur du type a compression hydrostatique d'elastomere et ses applications
JP4129937B2 (ja) * 1999-04-07 2008-08-06 株式会社構造計画研究所 油圧制振装置
JP4535950B2 (ja) * 2005-07-07 2010-09-01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空圧緩衝器
JP2010007765A (ja) 2008-06-27 2010-01-14 Koganei Corp 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
JP5668289B2 (ja) 2010-01-14 2015-02-12 Smc株式会社 油圧式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366A (zh) * 1994-07-16 1996-01-24 南京建筑工程学院 车用自适应减震器
CN201908986U (zh) * 2011-01-11 2011-07-27 常州容大结构减振设备有限公司 双杆液压阻尼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41083A (zh) 2015-04-22
US20150198212A1 (en) 2015-07-16
DE112013003125T5 (de) 2015-03-12
JP2014005849A (ja) 2014-01-16
KR20150016385A (ko) 2015-02-11
RU2015101708A (ru) 2016-08-10
JP5803008B2 (ja) 2015-11-04
TWI537496B (zh) 2016-06-11
RU2608985C2 (ru) 2017-01-30
KR101669833B1 (ko) 2016-10-27
WO2013190961A1 (ja) 2013-12-27
TW201411008A (zh) 2014-03-16
US9366306B2 (en) 2016-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41083B (zh) 两杆型冲击吸收器
CN101334080B (zh) 冲击吸收装置
CN107636344B (zh) 用于车辆悬架的液压减震器
US9377077B2 (en) Spring element
CN105102848B (zh) 压力缓冲装置
US20120090931A1 (en) Shock absorber
CN102483120B (zh) 液压缓冲器
CN107771255A (zh) 具有减压装置的用于车辆悬架的液压减震器的液压压缩止动构件
CN103939516A (zh) 具有数字阀的阻尼器
CN108027006B (zh) 缓冲器
EP2302252A1 (en) Shock absorber with a hydraulic rebound stop
JP5699992B2 (ja) 双方向緩衝装置
CN102472350B (zh) 油压缓冲器
CN108953462A (zh) 一种直列式液压阻尼器
CN105673761A (zh) 多级阻尼节流的液压缓冲器以及液压缓冲方法
CN204878500U (zh) 多级阻尼节流的液压缓冲器
US20120241266A1 (en) Shock absorber
US4995597A (en)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with telescopic casings
US10203013B2 (en) Shock absorber and damping force generator
CN105074263B (zh) 液压缓冲器以及向液压缓冲器注入工作液的注入方法
DE602005019886D1 (de) Dämpfungsvorrichtung mit hilfskraftunterstützter verzögerung sowie deren anwendung zur dämpfung der zusammenschiebbaren lenksäule eines kraftfahrzeugs
EA200901199A1 (ru) Способ регулирования пропускной способности клапанов в амортизаторе и амортизатор с регулируемой пропускной способностью клапанов
CN107965513A (zh) 一种换挡拉索结构及车辆
CN209634489U (zh) 减速顶
WO2001030631A8 (en) A hydro-pneumatic cushion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