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08571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508571A CN104508571A CN201380039280.0A CN201380039280A CN104508571A CN 104508571 A CN104508571 A CN 104508571A CN 201380039280 A CN201380039280 A CN 201380039280A CN 104508571 A CN104508571 A CN 10450857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cessing system
- image processing
- image
- low
- to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5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108091008695 photoreceptors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PLXMOAALOJOTIY-FPTXNFDTSA-N Aesculin Natural products OC[C@@H]1[C@@H](O)[C@H](O)[C@@H](O)[C@H](O)[C@H]1Oc2cc3C=CC(=O)Oc3cc2O PLXMOAALOJOTIY-FPTXNFDT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023 transfer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0139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5020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0459 Nitrile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1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XECAHXYUAAWDEL-UHFFFAOYSA-N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N.C=CC1=CC=CC=C1 XECAHXYUAAWDE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676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122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78 irradi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799 BoPET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RRHGJUQNOFWUDK-UHFFFAOYSA-N Isopren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 RRHGJUQNOFWUD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329 compou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18 mel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95 polyisopr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recycling, reuse, transportation, packaging or storag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19—Frame structur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2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3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using doors or cov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排纸托盘(16)、供纸盒(13)、以及调色剂盒(71)~(74)、废调色剂容器(69)和单元集合体(11)的装配部作为作业部,在这些作业部中,作业频度高的高频度作业部被配置于前表面,作业频度低的低频度作业部被配置于侧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调色剂盒并利用从调色剂盒供给的调色剂来形成可视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此外,本发明涉及根据图像数据利用显影剂来形成可视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处理单元中,形成与印刷的图像对应的静电潜像,将该静电潜像可视化。具体而言,处理单元具备感光体和显影装置,在感光体形成静电潜像,利用从显影装置供给的调色剂将该静电潜像显影即可视化。再有,通过显影而形成于感光体表面的调色剂像被转印到例如转印带,进而,被从转印带转印到纸张上,之后,在定影装置中被定影在纸张上。
此外,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在显影装置的调色剂由于显影而被消耗了的情况下,从调色剂盒向显影装置适当地补充调色剂。进而,调色剂盒在调色剂变为空时被更换为新的调色剂盒。同样地,处理单元在例如达到规定的印刷张数时被更换为新的处理单元。
在此,历来,在小型办公室、家庭办公室中使用的图像形成装置正在被促进小型化和省空间化。另一方面,在小型办公室、家庭办公室中,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侧方配置有资料文件或书籍、书架、柜子等的情况较多,难以确保图像形成装置的侧方的空间。因此,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在调色剂盒、处理单元等的更换作业中作业者能从图像形成装置的前方位置进行操作的结构成为主流。
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在作业者打开前表面的门来操作调色剂盒的结构中,需要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前方确保作业者的作业空间。然而,在小型办公室、家庭办公室中,即使是图像形成装置的前方侧,由于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前方位置的作业者的前后方向的移动而妨碍其他人的通行等不能确保充分的作业空间的情况也较多,容易变得难以顺利地推进作业。
于是,考虑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侧面设置作业用的门、作业者能从图像形成装置的前方位置操作调色剂盒等的结构。
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侧面设置有向后方开启的开闭盖。在开闭盖的内表面设置有盒支架。调色剂盒能够在开启了开闭盖的状态下相对于盒支架沿斜前后方向插入和抽出。此外,通过关闭开闭盖,从而将调色剂盒装配于图像形成装置的规定位置。
此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侧面设置有向下方开启的侧盖,在侧盖设置有盒收纳部。调色剂盒能够在开启了侧盖的状态下相对于盒收纳部沿斜上下方向插入和抽出。此外,通过关闭侧盖,从而将调色剂盒装配于图像形成装置的规定位置。
在电子照相装置中,伴随着来自市场的需求,彩色复印机、彩色打印机等彩色输出的电子照相装置不断变多。特别地,在最近,在彩色输出时也期望与单色输出时同样的处理速度,因此,按各颜色的每一种具备感光体和显影装置的串联(tandem)方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成为主流。在这样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在各感光体上分别形成单色调色剂图像,依次重叠这些单色调色剂图像,在纸张上记录彩色图像。再有,关于串联方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存在直接在纸张上依次重叠4个各颜色调色剂像来进行转印的方式和在暂时向中间转印体依次重叠4个各颜色调色剂像来进行转印之后将其转印到纸张上的方式。
另一方面,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大型的多色图像形成装置往往被回避,取而代之地,被小型化到能设置于桌上型的个人计算机用架等的程度的图像形成装置正在被实用化。然而,当像这样将图像形成装置小型化时,装置内部的构造错综复杂,容易在保养作业中产生障碍。
在此,当考虑图像形成装置的小型化、图像形成单元的更换的作业性时,将多个图像形成单元整体化是有利的。于是,在配设于装置内部的多个(4个或3个)图像形成部中,多采用如下结构:将感光鼓、清洁单元、带电器、以及显影器等组装成整体,将多个图像形成部分别单元化,使这些图像形成单元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自由地拆装。
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为了适合于SOHO(小型办公室、家庭办公室)环境下的使用而被促进小型化和省空间化。然而,在SOHO环境下,特别地,图像形成装置的侧方空间的确保是困难的。因此,在调色剂盒、处理单元等的更换作业中作业者能从图像形成装置的前方位置进行操作的形式的产品成为主流。
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打开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左侧壁形成且通过下铰链式被支承的侧盖来进行调色剂盒的伴随着更换的拆装。此外,打开通过下铰链式被支承的前盖来进行处理单元的拆装。此外,成为使供纸托盘从装置前表面侧沿前后方向滑动而相对于托盘收容部进行拆装的结构。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朝向图像形成装置的后方侧打开通过纵铰链式被支承于图像形成装置的右侧壁的开闭盖来进行被整体化为更换单元的像形成单元的拆装、以及相对于像形成单元的调色剂盒的伴随着更换的拆装。再有,关于纸张托盘,虽然被记载为片材供给装置的一部分,但是不存在关于拆装方向的明确的记载。
在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图像形成单元和中间转印体被整体地构成为间接转印单元,间接转印单元能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进行拆装。再有,不存在关于在对间接转印单元进行拆装时开闭的盖、门类的支承方式和打开方向的明确的记载,关于供纸托盘的拆装方向也不存在明确的记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090048号公报(2008年4月17日公开);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16451号公报(2008年9月18日公开);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008230号公报(2011年1月13日公开)。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和2所记载的结构中,只要能够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侧方确保能打开侧面的门的比较小的空间,那么作业者就不需要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前方位置沿前后方向移动而能够以小的作业空间进行调色剂盒的更换作业。因而,专利文献1和2所记载的结构在能以小的作业空间进行调色剂盒的更换的方面为良好的结构。
然而,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不仅需要作为消耗品的调色剂盒的更换,另外,还需要纸张等补给品的补给、至少处理单元(成像单元)的更换。
在此,补给品的补给频度、消耗品的更换频度、以及处理单元的更换频度彼此不同。因而,在不考虑这些补给频度和更换频度而在图像形成装置中设定补给品的补给、消耗品的更换、以及处理单元的更换用的作业位置的情况下,作业者不能顺利地进行这些补给作业和更换作业,成为作业性差的装置。
因而,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包括补给品的补给作业、消耗品的更换作业、以及成像单元的更换作业的对图像形成装置的全部作业观察而作业性良好的图像形成装置。
此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同一面在同一方向上进行处理单元的拆装和供纸托盘的拆装。而且,处理单元的拆装位置为比供纸托盘的拆装位置上方的位置。因此,伴随着处理单元的拆装操作,存在飞散调色剂等落下到纸张上而使纸张污损的可能性。这一点在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也是同样的。
关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虽然未明确地示出供纸托盘的拆装方向和拆装面,但是,为从装置的背面侧对供纸托盘进行拆装或朝向装置从左侧面对供纸托盘进行拆装的结构。因此,不管怎样,作业者在供纸托盘的拆装时都需要绕入到装置背面侧或者向像形成单元和调色剂盒的拆装面的相反侧面移动。因此,供纸托盘的拆装和像形成单元的拆装中的作业性降低。
因而,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伴随着像形成单元的拆装的收容在供纸托盘中的纸张的污损且能够提高包括像形成单元的单元的拆装和供纸托盘的操作中的作业性的图像形成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是,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补给品的收入部、需要更换的要更换品、以及形成调色剂像的成像单元,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为如下结构:作为作业部,所述补给品的收入部、所述要更换品的更换用的拆装部、以及所述成像单元的更换用的拆装部被分开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前表面和侧面,在所述各作业部中,补给作业或者更换作业的作业频度相对高的高频度作业部被配置在所述前表面,所述作业频度相对低的低频度作业部被配置在所述侧面。
此外,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是,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利用具备感光体的与各颜色对应的多个处理单元,分别执行电子照相处理,在各感光体上形成显影剂像,这些各颜色的显影剂像被从所述感光体重叠地转印到中间转印单元的中间转印体上而形成多色显影剂像,所述多色显影剂像被从所述中间转印体转印到纸张上,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为如下结构:具备单元集合体,所述单元集合体包括具有所述多个处理单元的图像形成单元和所述中间转印单元,图像形成装置的前表面和与该前表面相邻的侧面的任意一个面成为对所述单元集合体进行拆装的作业面,另一个面成为放入取出对所述纸张进行收容并且被收纳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供纸托盘的作业面。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成为从包括补给品的补给作业、消耗品的更换作业、以及成像单元的更换作业的全部作业观察而作业性良好的结构。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结构,即使在对单元集合体进行拆装的情况下调色剂从单元集合体飞散了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供纸托盘内的纸张被该调色剂污损的事态。
此外,即使在同时进行对供纸托盘的操作和单元集合体的拆装作业的情况下,也没有供纸托盘和单元集合体干扰的情况,能够同时顺利地进行两个作业。
此外,由于供纸托盘的作业面和单元集合体的作业面集中于相邻的面,所以在进行两个作业的情况下的作业者的移动量变少,作业性变得良好。
此外,包括具备多个处理单元的图像形成单元和中间转印单元的单元集合体虽然尺寸比每一个图像形成单元大,但是由于在与供纸托盘的作业面不同的作业面被拆装,所以能够容易地确保进行拆装作业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在从右表面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主体装置的情况下的图像形成主体装置的内部构造的纵截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具备自动原稿搬送装置且取下了框体的状态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在图2所示的盒装配部装配了调色剂盒的状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从示出在图2所示的盒装配部装配了调色剂盒的状态的图像形成主体装置的右表面侧观察的正面图。
图5是简略化地示出图4所示的调色剂盒的侧面图。
图6是图5所示的调色剂盒的正面图。
图7是简略化地示出图2所示的盒装配部的正面图。
图8是图7中的A-A线向视截面图。
图9是示出使图5所示的调色剂盒从上方向斜下方移动而将嵌合凸部插入到盒装配部的嵌合凹部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0是示出图5所示的调色剂盒的对盒装配部的装配完成了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1是图3所示的单元集合体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单元集合体的纵截面图。
图13是示出图4所示的图像形成主体装置中的侧面开闭门的开闭状态的说明图。
图14的(a)是示出图13所示的侧面开闭门的另一例子的说明图,图14的(b)是示出打开了图14的(a)所示的侧面开闭门的门上部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5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主体装置中侧面开闭门处于闭位置的情况下的打开角度调整机构部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6是示出在图15所示的侧面开闭门被打开到第一打开位置的情况下的打开角度调整机构部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7是示出在图15所示的侧面开闭门被打开到第二打开位置的情况下的打开角度调整机构部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8是示出在图15所示的侧面开闭门被打开到第三打开位置的情况下的打开角度调整机构部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9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第一例的侧面开闭门的情况和具备第二例的侧面开闭门的情况下的各更换或补给作业对象、作业者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的作业位置、侧面开闭门的打开量、以及作业的难度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20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第三例的侧面开闭门的情况下的各更换或补给作业对象、作业者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的作业位置、侧面开闭门的打开量、以及作业的难度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21是示出图1所示的供纸盒与单元集合体的关系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
以下,基于图1至图20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再有,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朝向图像形成装置位于右侧的面称为图像形成装置的右表面,将朝向图像形成装置位于左侧的面称为图像形成装置的左表面。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图像形成主体装置之上具备自动原稿搬送装置。图1是示出在从右表面侧观察图像形成主体装置2的情况下的图像形成主体装置2的内部构造的纵截面图。在图1中,左侧为图像形成主体装置2的前表面侧,右侧为背面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主体装置2为全彩色打印机。因而,图像形成主体装置2根据从外部传递的图像数据在纸张(片材状的记录介质)上印刷彩色图像。在此,关于图像形成主体装置2,例示了打印机的情况,但是也可以是复印机、传真装置或者具备它们的功能的复合机。在此情况下,图像形成主体装置2根据从外部传递的图像数据和/或由扫描仪从原稿读取的图像数据在纸张上印刷多色或单色的图像。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主体装置2在上下方向的中央部设置有单元集合体(要更换品)11。在该单元集合体11的下方位置从上起依次设置有激光光学系统单元12和供纸盒(供纸部、补给品的收入部)13。此外,在单元集合体11的背面侧位置设置有转印部14,在转印部14的上方位置设置有定影部15。在单元集合体11的上方的图像形成主体装置2的框体上表面为排纸托盘(排纸部)16。
在从供纸盒13到排纸托盘16的路径中形成有纸张搬送路径17,在该纸张搬送路径17中从供纸盒13侧朝向排纸托盘16设置有供纸辊18、定时辊19、上述转印部14、上述定影部15以及排纸辊20。
在单元集合体11中包括的第一~第四图像形成部31~34分别为黄色用、品红色用、青色用、黑色用。
第一图像形成部31具备感光鼓41a、带电器42a、显影装置43a、中间转印辊44a以及感光体清洁装置45a。
带电器42a使各感光鼓41a的表面带电为规定电位。显影装置43a利用调色剂对通过来自激光光学系统单元12的激光光束对感光鼓41a进行曝光而在感光鼓41a的表面形成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中间转印辊44a被配置于中间转印带51的背面,将通过显影而形成在感光鼓41a的表面的调色剂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单元35的中间转印带61的表面。感光体清洁装置45a在显影和图像转印后除去感光鼓41a的表面的残留调色剂、纸粉并进行回收。
同样地,第二图像形成部32具备感光鼓41b、带电器42b、显影装置43b、中间转印辊44b以及感光体清洁装置45a。第三图像形成部33具备感光鼓41c、带电器42c、显影装置43c、中间转印辊44c以及感光体清洁装置45c。第四图像形成部34具备感光鼓41d、带电器42d、显影装置43d、中间转印辊44d以及感光体清洁装置45d。
中间转印带单元35具备中间转印带51、以及支承中间转印带51的驱动辊52、从动辊53和张力辊54、55。
转印带清洁装置36除去中间转印带51的表面的残留调色剂、纸粉。
激光光学系统单元12具备与各感光鼓41a~41d对应的激光光源12a~12d,从这些激光光源12a~12d向感光鼓41a~41d照射激光光束,在感光鼓41a~41d的表面形成与在图像形成主体装置2中进行印刷的图像对应的静电潜像。
转印部14具备经由中间转印带51与中间转印带单元35的驱动辊52压接的转印辊14a,将中间转印带51的表面的调色剂像转印到从供纸盒13供给的纸张。
定影部15具备定影辊15a和加压辊15b,使纸张上的调色剂像熔融而定影于纸张。
(图像形成工作)
在图像形成主体装置2中,在印刷彩色图像的情况下,根据输入的图像数据,从激光光学系统单元12对感光鼓41a~41d照射激光光束,在感光鼓41a~41d形成静电潜像。这些静电潜像通过从显影装置43a~43d供给的调色剂而被显影,在感光鼓41a~41d的表面分别形成黄色、品红色、青色以及黑色的调色剂像。这些调色剂像被以依次重叠的方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单元35的中间转印带51上的同一位置,进而在转印部14中被转印到纸张上。
纸张从供纸盒13通过供纸辊18被送出到纸张搬送路径17,通过定时辊19在与中间转印带51上的调色剂像吻合的定时被供给到转印部14。
将在转印部14中被转印了调色剂像的纸张搬送到定影部15,在定影部15中将调色剂像定影于纸张。之后,纸张被排纸辊20排出到排纸托盘16上。
再有,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由于定影部15位于背面侧,所以不存在由定影部15产生的热(热风)传到位于图像形成装置1的前表面侧的使用者而令使用者经受不快感这样的情况。
(供纸盒)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具备自动原稿搬送装置3且取下了框体的状态下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立体图。
能通过拉把手13a来向图像形成装置1(图像形成主体装置2)的前表面侧拉出图2所示的供纸盒13。此外,图像形成装置1在前表面侧的位置的上部具备操作面板21。
(调色剂盒)
如图2所示,在相对于单元集合体11的图像形成主体装置2的右表面侧位置的上部设置有4个盒装配部65~68,在下部设置有废调色剂容器(要更换品)69。盒装配部65~68在上下方向上具有纵长的形状,沿图像形成装置1的前后方向排列在相同的高度位置。盒装配部65~68为相邻的盒装配部彼此相连而成为整体的构造,分别与显影装置43a~43d对应地设置。
如图3和图4所示,在盒装配部65~68分别装配有调色剂盒(要更换品)71~74。图3是示出在图2所示的盒装配部65~68装配了调色剂盒71~74的状态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立体图。图4是从示出在图3所示的盒装配部65~68装配了调色剂盒71~74的状态的图像形成主体装置2的右表面侧观察的正面图。
调色剂盒71~74分别收容有黄色、品红色、青色以及黑色的调色剂。调色剂盒71~74能够在被装配于盒装配部65~68的状态下向分别对应的显影装置43a~43d补给调色剂。构成一组的调色剂盒71~74在图像形成主体装置2的右表面侧相对于图像形成主体装置2的前后方向的中心位置配置在靠前表面的位置。
(调色剂盒和盒装配部的详细构造)
接着,对调色剂盒71~74和盒装配部65~68的构造进行说明。在以下,以调色剂盒71和盒装配部65为例进行说明。图5是简略化地示出图4所示的调色剂盒71的侧面图。图6是图5所示的调色剂盒71的正面图,图7是简略化地示出图2所示的盒装配部65的正面图,图8是图7中的A-A线向视截面图。
如图5和图6所示,调色剂盒71具备被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长的纵长形状并且在内部收容调色剂的调色剂收容部71a。在调色剂收容部71a的下端部形成有调色剂补给口71b,进而设置有对该调色剂补给口71b进行开闭的闸门71c。形成有调色剂补给口71b的下端面呈圆弧状地弯曲,与此对应地,闸门71c呈圆弧状地形成。闸门71c在调色剂盒71未被装配于盒装配部65的通常状态下通过弹簧(未图示)的作用而成为闭状态。
在调色剂收容部71a的两侧面,在调色剂补给口71b之上且与调色剂补给口71b的位置接近的调色剂盒71的下部的位置设置有嵌合凸部71d。即,一个嵌合凸部71d向图像形成主体装置2的前表面方向突出,另一个嵌合凸部71d向图像形成主体装置2的背面方向突出。
关于嵌合凸部71d,上下的面为圆弧状的弯曲面71d1,上下的弯曲面71d1之间为宽度比两个弯曲面71d1间的宽度窄的直状部71d2。
如图7和图8所示,盒装配部65具有沿着图像形成主体装置2的右表面垂直地配置的盒对置部65c。此外,在盒对置部65c的下端部附近的左右位置(如果以图像形成主体装置2为基准,则为前表面方向位置和背面方向位置)具有凸壁部65a。
在两个凸壁部65a,在彼此对置的内表面形成有嵌合凹部65b。关于嵌合凹部65b,导入部为直状凹部65b2,其末梢的终端部为圆形凹部65b1。直状凹部65b2的宽度比调色剂盒71的嵌合凸部71d中的直状部71d2略宽,圆形凹部65b1的直径比调色剂盒71的嵌合凸部71d中的两个弯曲面71d1之间的宽度略宽。此外,直状凹部65b2相对于垂直上下方向而向图像形成主体装置2的右表面侧倾斜。
因而,在将调色剂盒71装配于盒装配部65的情况下,作业者首先使调色剂盒71相对于盒装配部65从上方向斜下方移动,将嵌合凸部71d的直状部71d2插入到嵌合凹部65b的直状凹部65b2。进而,使调色剂盒71向斜下方移动,直到嵌合凸部71d到达嵌合凹部65b的圆形凹部65b1。之后,使调色剂盒71旋转,直到将调色剂盒71与盒装配部65的盒对置部65c抵接。在此情况下,由于嵌合凸部71d被嵌合凹部65b的圆形凹部65b1以可旋转的方式保持,所以能顺利地进行调色剂盒71的旋转。
(从调色剂盒向显影装置的调色剂的补给)
如图4所示,在装配于盒装配部65~68的调色剂盒71~74的下方分别配置有调色剂中间承受构件76~79。此外,在调色剂中间承受构件76~79的下方分别配置有显影装置43a~43d的调色剂导入部43a1~43d1的端部。因而,调色剂盒71~74的调色剂分别经由调色剂中间承受构件76~79被供给到对应的显影装置43a~43d。
在此,以调色剂盒71、盒装配部65、调色剂中间承受构件76以及显影装置43a的情况为例,对用于从调色剂盒71向显影装置43a补给调色剂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9是示出使调色剂盒71从上方向斜下方移动而将调色剂盒71的嵌合凸部71d插入到盒装配部65的嵌合凹部65b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0是示出调色剂盒71的对盒装配部65的装配完成了的状态的说明图。
如图10所示,在调色剂中间承受构件76形成有调色剂导入口76a。调色剂导入口76a的位置为在调色剂盒71被装配于盒装配部65的状态下与调色剂盒71的调色剂补给口71b对置的位置。
此外,如图9所示,在调色剂盒71的闸门71c形成有卡合凸部71e,在调色剂中间承受构件76形成有与卡合凸部71e卡合的卡合承受部76b。
在使调色剂盒71从上方向斜下方移动而将调色剂盒71的嵌合凸部71d插入到盒装配部65的嵌合凹部65b的状态下,卡合凸部71e与卡合承受部76b卡合。
在该状态下,如图10所示,当使调色剂盒71以与盒装配部65的盒对置部65c抵接的方式旋转时,闸门71c开启,调色剂补给口71b被打开。由此,经过调色剂补给口71b、调色剂中间承受构件76的调色剂导入口76a、调色剂中间承受构件76的内部、调色剂中间承受构件76的调色剂补给口76c、以及调色剂导入部43a1的调色剂导入口43a2向显影装置43a补给调色剂盒71内的调色剂。
(废调色剂容器)
废调色剂容器69形成薄型的长方形的箱形状,能够相对于图像形成主体装置2容易地进行拆装。在废调色剂容器69中收容有由单元集合体11的各清洁装置回收的废调色剂、纸粉。
(单元集合体)
单元集合体11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图11和图12所示的结构。图11是示出单元集合体11的立体图,图12是图11所示的单元集合体11的纵截面图。
在单元集合体11中,如图11所示,与转印带清洁装置36相连的废调色剂搬送管道36a和与感光体清洁装置45a~45d相连的废调色剂搬送管道45a1~45d1向图像形成主体装置2的右表面侧突出。在对图像形成主体装置2装配有废调色剂容器69的情况下,这些废调色剂搬送管道36a、45a1~45d与废调色剂容器69连接。
如图12所示,单元集合体11具备第一~第四图像形成部31~34、中间转印带单元35、以及转印带清洁装置36。
第一图像形成部31具备显影装置43a和第一处理单元201a,第二图像形成部32具备显影装置43b和第二处理单元201b,第三图像形成部33具备显影装置43c和第三处理单元201c,第四图像形成部34具备显影装置43d和第四处理单元201d。
第一~第四处理单元201a~201d至少具备感光鼓。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处理单元201a具备感光鼓41a、带电器42a、中间转印辊44a、以及感光体清洁装置45a。第二处理单元201b具备感光鼓41b、带电器42b、中间转印辊44b、以及感光体清洁装置45b。第三处理单元201c具备感光鼓41c、带电器42c、中间转印辊44c、以及感光体清洁装置45c。第四处理单元201d具备感光鼓41d、带电器42d、中间转印辊44d、以及感光体清洁装置45d。
单元集合体11在例如经过规定张数的印刷时被更换为新的单元集合体。在此情况下,单元集合体11能相对于图像形成主体装置2在图像形成主体装置2的右表面侧(图1中的纸面跟前侧)抽出且插入。
再有,单元集合体11也可以是下面的(1)~(4)那样的方式的单元集合体。
(1)将对至少包括感光鼓的多个处理单元(成像单元)进行连结而构成的图像形成单元和中间转印单元(例如,中间转印带单元35)整体地连结后的单元集合体
在此情况下,关于与中间转印单元组合来构成单元集合体11的图像形成单元,不限定于使用2种颜色的调色剂的图像形成单元,也可以是使用3种颜色或4种颜色的调色剂的图像形成单元。
(2)具备中间转印单元和处理单元的单元集合体
这是具备例如将中间转印单元和至少使用2种颜色的调色剂的处理单元连结而构成的图像形成单元的单元集合体。在此情况下,关于图像形成单元,不限定于使用2种颜色的调色剂的图像形成单元,也可以是使用3种颜色或4种颜色的调色剂的图像形成单元。
(3)具备中间转印单元、处理单元、以及显影单元的单元集合体
这是具备例如中间转印单元、至少使用2种颜色的调色剂的处理单元、以及显影单元(显影装置)的单元集合体。在此情况下,关于显影单元和处理单元的对,不限定于使用2种颜色的调色剂的显影单元和处理单元的对,也可以是使用3种颜色或4种颜色的调色剂的显影单元和处理单元的对。
(4)具备中间转印单元、处理单元、显影单元、以及曝光单元的单元集合体
这是具备例如中间转印单元、至少使用2种颜色的调色剂的处理单元、显影单元、以及曝光单元(例如激光光学系统单元12)的单元集合体。在此情况下,关于显影单元、处理单元、以及像曝光单元的组合,不限定于使用2种颜色的调色剂的显影单元、处理单元、以及像曝光单元的组合,也可以是使用3种颜色或4种颜色的调色剂的显影单元、处理单元、以及像曝光单元的组合。
(侧面开闭门的第一例)
在图像形成主体装置2的框体,如图13所示,在图像形成主体装置2的右表面形成有侧面开闭门101。图13是示出侧面开闭门101的开闭状态的说明图。侧面开闭门101以能开闭的方式覆盖调色剂盒71~74和废调色剂容器69的配置区域。侧面开闭门101具有把手101a,能够以下端部的旋转支点轴102为中心向上下方向进行开闭。
在本实施方式中,侧面开闭门101能从闭位置101a0打开到第一打开位置(小打开位置)101a1和第二打开位置(大打开位置)101a2。在第一打开位置101a1能进行调色剂盒71~74的更换作业,在第二打开位置101a2能进行废调色剂容器69的更换作业和单元集合体11的更换作业。相对于闭位置101a0的第一打开位置101a1的打开角度(第一打开角度)例如为30°~45°,第二打开位置101a2的打开角度(第二打开角度)例如为90°~110°。
(侧面开闭门的第二例)
图像形成装置1也可以具备图14的(a)~图14的(b)所示的侧面开闭门131来代替图13所示的侧面开闭门101。图14的(a)是示出图13所示的侧面开闭门101的另一例子的说明图,图14的(b)是示出打开了图14的(a)所示的侧面开闭门131的门上部132的状态的说明图。
如图14的(a)所示,侧面开闭门131具备门上部132和门下部133,这些门上部132和门下部133通过开闭辅助构件(连结构件)134和铰链(连结构件)135而被连结。在门上部132形成有把手131a。开闭辅助构件134的材质可以是例如NBR(Nitrile butadiene rubber:丁腈橡胶)等弹性橡胶,也可以是厚度为0.3mm左右的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
具体而言,如图14的(b)所示,门上部132和门下部133在内表面侧通过开闭辅助构件134而被连结,在外面侧通过铰链135而被连结。开闭辅助构件134通过螺钉135被安装于门上部132和门下部133。在开闭辅助构件134由PET膜形成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开闭辅助构件134的被安装于门上部132或门下部133的部分形成长孔134a。这是为了,在门上部132打开时,能够实现开闭辅助构件134相对于螺钉135的移动,能够顺利地打开门上部132。
在具备侧面开闭门131的结构中,在调色剂盒71~74的更换的情况下,仅打开门上部132(小打开位置),在废调色剂容器69和单元集合体11的更换的情况下,打开门上部132和门下部133(大打开位置)。在该情况下的门上部132和门下部133的打开角度与将侧面开闭门101打开到第二打开位置101a2的情况相同,为90°~110°。
在更换调色剂盒71~74的情况下的门上部132的打开角度例如可以为60°~70°。在该情况下的门上部132的打开角度能够通过调整开闭辅助构件134的长孔134a的长度而被调整。
在具备上述那样的侧面开闭门131的结构中,能够使为了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拆装调色剂盒71~74而打开侧面开闭门131(门上部132)的情况下的侧面开闭门131的旋转区域变小。由此,能够使在对调色剂盒71~74进行拆装的情况下所需要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侧方的作业空间进一步变小。
(侧面开闭门的第三例)
如图15~图18所示,也可以将侧面开闭门101打开到第一~第三打开角度这3个阶段的角度。因此,图像形成主体装置2具备打开角度调整机构部151,其将侧面开闭门101打开到3个阶段的角度,即从闭位置101b0打开到第一打开位置(小打开位置)101b1、第二打开位置(中打开位置)101b2、以及第三打开位置(大打开位置)101b3。
图15是示出在侧面开闭门101处于闭位置101b0的情况下的打开角度调整机构部151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6是示出在侧面开闭门101被打开到第一打开位置101b1的情况下的打开角度调整机构部151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7是示出在侧面开闭门101被打开到第二打开位置101b2的情况下的打开角度调整机构部151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8是示出在侧面开闭门101被打开到第三打开位置101b3的情况下的打开角度调整机构部151的状态的说明图。
如图15所示,打开角度调整机构部151具备细长的板形状的打开角度调整构件152。打开角度调整构件152的材质例如是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或者铁、SUS等金属。打开角度调整机构部151在图像形成主体装置2的内部沿图像形成主体装置2的前后方向配置,后方侧的端部通过轴构件153以可旋转的方式连结于侧面开闭门101的侧面。
在打开角度调整构件152中形成有在图像形成主体装置2的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导引孔152a,在该导引孔152a中插入有被固定于图像形成主体装置2的导引销154。打开角度调整构件152中的导引孔152a的周围的下侧边为直线形状。另一方面,导引孔152a的上侧边从导引孔152a的右端部(侧面开闭门101侧的端部)朝向左端部形成有第一导引部152a1、第一卡止部152a2、第二导引部152a3、以及第二卡止部152a4。此外,比第二卡止部152a4更左方的位置的导引孔152a的左端部(终端部)为第三卡止部152a5。
第一导引部152a1和第二导引部152a3在向斜上方倾斜之后变为水平。第一卡止部152a2和第二卡止部152a4从第一导引部152a1和第二导引部152a3的终端部向下方延伸。在第一卡止部152a2、第二卡止部152a4以及第二导引部152a3卡合有导引销154,伴随着侧面开闭门101的打开的打开角度调整构件152向图像形成主体装置2的右表面侧的移动被阻止。
在上述的结构中,在调色剂盒71~74所收容的调色剂变为空的情况下,例如基于操作面板21的显示,将调色剂盒71~74更换为新的调色剂盒,此外,在废调色剂容器69所回收的废调色剂变满的情况下,例如基于操作面板21的显示,将废调色剂容器69更换为新的废调色剂容器,此外,在例如印刷张数变为规定张数的情况下,例如基于操作面板21的显示,将单元集合体11更换为新的单元集合体。
在此,调色剂盒71~74、废调色剂容器69和单元集合体11的更换周期在换算为印刷张数的情况下大概为:
·调色剂盒71~74:每4, 000张
·废调色剂容器69:每10, 000张
·单元集合体11:每60, 000张。
(调色剂盒的更换作业)
在更换调色剂盒71~74的情况下,作业者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前方侧位置向图像形成装置1的右表面伸手、拉侧面开闭门101的把手101a来将侧面开闭门101打开到第一打开位置101a1。
接着,作业者在将侧面开闭门101打开到第一打开位置101a1的状态下利用右手更换调色剂盒71~74中的要更换的调色剂盒。
例如,在更换调色剂盒71的情况下,作业者从如图10所示那样调色剂盒71被装配于盒装配部65的位置(装配完成状态)如图9所示那样以嵌合凸部71d为中心使调色剂盒71向右方向(顺时针方向)旋转。
接着,作业者使调色剂盒71在图9所示的角度的状态下向斜上方移动。由此,将调色剂盒71的嵌合凸部71d从盒装配部65的嵌合凹部65b抽出。再有,在此情况下,成为闸门71c被关闭、调色剂补给口71b被堵住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装配新的调色剂盒71的情况下,作业者只要进行与抽出调色剂盒71的情况下的上述动作相反的动作来使调色剂盒71为图10所示的装配完成状态即可。
(废调色剂容器的更换作业)
在更换废调色剂容器69的情况下,作业者将侧面开闭门101打开到第二打开位置101a2。接着,作业者在将侧面开闭门101打开到第二打开位置101a2的状态下利用右手将废调色剂容器69拉出到图像形成主体装置2的左表面侧来更换为新的废调色剂容器。
(单元集合体的更换作业)
在更换单元集合体11的情况下,与废调色剂容器69的更换作业同样地,作业者将侧面开闭门101打开到第二打开位置101a2。
接着,作业者在从图像形成主体装置2取下了在单元集合体11的右表面侧存在的调色剂盒71~74、盒装配部65~68以及废调色剂容器69等之后,从图像形成主体装置2拉出单元集合体11来更换为新的单元集合体。
在此情况下,作业者在能够在图像形成主体装置2的右表面侧确保作业空间的情况下在右表面侧进行作业也可。或者,以图像形成主体装置2的右表面侧来到前表面(正面)侧的方式使图像形成主体装置2水平地旋转90度来进行作业也可。
(各作业的作业频度和作业性)
图19是示出在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上述第一例的侧面开闭门101的情况和具备上述侧第二例的侧面开闭门131的情况下的各更换或补给作业对象、作业者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的作业位置、侧面开闭门的打开量、以及作业的难度的关系的说明图。图20是示出在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上述第三例的侧面开闭门101的情况下的各更换或补给作业对象、作业者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的作业位置、侧面开闭门的打开量、以及作业的难度的关系的说明图。
再有,“前方位置”和“前方侧位置”的区别是,将作业者位于图像形成装置1的前方同时能在前方进行作业的情况设为“前方位置”,将作业者位于图像形成装置1的前方同时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侧面进行作业的情况设为“前方侧位置”。
在图19和图20中,各更换或补给作业对象从上到下按作业频度(补给或更换频度)高的顺序排列。但是,根据图像形成装置1的使用状况,也存在作业频度为相同程度的对象彼此相邻地排列的情况。
如图19和图20所示,在使用图像形成装置1的情况下,“纸张补给”的作业频度相对地高。在该作业中,作业者能够通过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前方位置将供纸盒13向前方拉出以补给纸张并且将供纸盒13推回去来进行。因而,“纸张补给”的作业的难度低。
“印刷完毕纸张的回收”的作业频度相对地高,根据图像形成装置1的使用状况,与“纸张补给”的作业频度同等或在其上下。在该作业中,作业者能够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前方位置对从图像形成装置1的背面侧排出到排纸托盘16上的印刷完毕纸张进行回收。因而,“印刷完毕纸张的回收”的作业的难度低。
调色剂盒71~74的更换的作业频度在图19和图20所列举的作业对象中为中等程度。在该作业中,作业者能够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前方侧位置向图像形成装置1的右表面侧伸手、打开侧面开闭门101或侧面开闭门131来更换调色剂盒71~74。
在此情况下,侧面开闭门101(第一例、第三例)变为向第一打开位置101a1、101b1(小打开位置)的打开,侧面开闭门131(第二例)变为仅门上部132的打开。即,第一~第三例的侧面打开门的打开量均为小。因而,只要能够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侧方确保能将侧面开闭门101或侧面开闭门131打开到小的打开量的比较小的空间,那么即使作业者不移动到图像形成装置1的右表面侧,也能够进行调色剂盒71~74的更换作业。
此外,侧面开闭门101、131也可以形成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左表面。然而,由于侧面开闭门101、131形成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右表面侧,所以被认为在人口比例中占7成左右的惯用右手的人能够以惯用手容易地进行调色剂盒71~74的更换作业。由于以上的方面,调色剂盒71~74的更换作业的难度为中等程度。
废调色剂容器69的更换的作业频度虽然比调色剂盒71~74的更换的作业频度低,但是在图19和图20所列举的作业对象中为中等程度。在该作业中,作业者能够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前方侧位置向图像形成装置1的右表面侧伸手、打开侧面开闭门101或侧面开闭门131来更换废调色剂容器69。
在此情况下,第一例的侧面开闭门101变为向第二打开位置101a2(大打开位置)的打开,第二例的侧面开闭门131变为门上部132和门下部133的打开(相当于大打开位置),第三例的侧面开闭门101变为向第二打开位置101b2(中打开位置)的打开。即,第一和第二例的侧面打开门的打开量均为大,第三例的侧面打开门的打开量为中。因而,只要能够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侧方确保能将侧面开闭门101或侧面开闭门131打开到中打开位置或大打开位置的空间,那么即使作业者不移动到图像形成装置1的右表面侧,也能够进行废调色剂容器69的更换作业。
此外,由于侧面开闭门101、131形成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右表面侧,所以被认为在人口比例中占7成左右的惯用右手的人能够以惯用手容易地进行废调色剂容器69的更换作业。由于以上的方面,废调色剂容器69的更换作业的难度为中等程度。
单元集合体11的更换的作业频度相对地高。在该作业中,作业者能够在绕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的右侧位置的状态下或者在以图像形成装置1的右表面来到正面的方式使图像形成装置1旋转90°的状态下打开侧面开闭门101或侧面开闭门131来更换单元集合体11。
在此情况下,第一例的侧面开闭门101变为向第二打开位置101a2(大打开位置)的打开,第二例的侧面开闭门131变为门上部132和门下部133的打开(相当于大打开位置),第三例的侧面开闭门101变为向第三打开位置101b3(大打开位置)的打开。即,第一~第三例的侧面打开门的打开量均为大。由于以上的方面,单元集合体11的更换作业的难度高。
如上所述,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根据更换或补给的作业对象的作业频度来设定作业对象的配置位置。具体而言,更换或补给的作业对象为作业频度越高、作业的难度越低这样的配置。由此,成为从包括补给品的补给作业、消耗品的更换作业、以及单元集合体的更换作业的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全部作业观察而作业性良好的结构。
(图像形成装置的其他优点)
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由于能够打开同一侧面开闭门101来进行调色剂盒71~74、废调色剂容器69以及单元集合体11的更换作业,所以能够容易地进行这些作业。而且,由于能够使图像形成装置1所需要的开闭门的数量变少,所以能够简化图像形成装置1的构造。
此外,在将侧面开闭门101打开到第一打开位置101a1、101b1的状态下或者在倾斜地打开了侧面开闭门131的门上部132的状态下,在使调色剂盒71~74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从上方向斜下方移动并插入之后,使调色剂盒71~74向图像形成装置1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由此,进行调色剂盒71~74的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装配。即,调色剂盒71~74的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装配不是通过在将调色剂盒71~74装配于侧面开闭门101之后关闭侧面开闭门101来将调色剂盒71~74装配于规定的装配位置。因而,在侧面开闭门101由于经过若干年而变形并关闭了侧面开闭门101的情况下,不会产生调色剂盒71~74难以被装配到规定的装配位置这样的问题。
此外,在将调色剂盒71~74装配于图像形成装置1的情况下,由于在侧面开闭门101、103打开的同时不使盒装配部65~68旋转到容纳调色剂盒71~74的插入的位置,所以能够使侧面开闭门101、131的打开角度变小,由此,也能够实现在狭窄的作业区域中的作业。
因而,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能够容易地进行调色剂盒71~74、废调色剂容器69以及单元集合体11的更换作业,而且,能够抑制需要的开闭门的数量来使构造简化。
﹝实施方式2﹞
以下,基于图1~图4、图11~图13以及图21来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5相对于前述的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下述的不同点。除下述的不同点以外,与实施方式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相同。
(供纸盒)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具备自动原稿搬送装置3且取下了框体的状态下的图像形成装置5的立体图。
如图2所示,供纸盒13被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5的下部,能够通过拉把手13a而向图像形成装置5(图像形成主体装置2)的前表面侧拉出供纸盒13。图像形成装置5在前表面侧的位置的上部具备操作面板21。
(图像形成装置的装配部件的概要)
如图3和图4所示,调色剂盒71~74为在上下方向上长的纵长形状,分别收容有黄色、品红色、青色以及黑色的调色剂。调色剂盒71~74能够在被装配于盒装配部65~68的状态下向分别对应的显影装置43a~43d补给调色剂。
调色剂盒71~74和废调色剂容器69能通过打开侧面开闭门101来进行更换。如图4所示,侧面开闭门101形成在图像形成主体装置2的框体的右表面。
如图13所示,侧面开闭门101能够打开到例如2个阶段的角度。图13是示出侧面开闭门101的开闭状态的说明图。侧面开闭门101具有把手101a,能够以下端部的旋转支点轴102为中心向上下方向开闭。
将侧面开闭门101从闭位置101a0打开到第一打开位置(小打开位置)101a1来进行调色剂盒71~74的拆装。在装配操作中,使调色剂盒71~74从上方向斜下方移动而装配于图像形成主体装置2,之后,旋转成起立状态。此外,在抽出操作中,通过与上述相反的操作从图像形成主体装置2抽出调色剂盒71~74。
将侧面开闭门101从闭位置101a0打开到第二打开位置(大打开位置)101a2来进行废调色剂容器69的拆装。
(单元集合体)
如图1所示,单元集合体11在图像形成主体装置2(图像形成装置5)的内部被配置在供纸盒13之上。将侧面开闭门101打开到图13所示的第二打开位置101a2来进行单元集合体11的拆装。在此情况下,在单元集合体11的拆装之前,取下调色剂盒71~74和废调色剂容器69等。即,从图像形成主体装置2的右表面侧相对于图像形成主体装置2对单元集合体11进行拆装。
(对供纸盒和单元集合体的作业性)
图21是示出供纸盒13与单元集合体11的关系的说明图。
如图21所示,在向供纸盒13补给纸张的情况下的作业面为图像形成装置5的前表面(装置前表面),在对单元集合体11进行拆装的情况下的作业面为图像形成装置5的右侧面(装置侧面)。这两个作业面的位置关系为彼此邻接的面。此外,供纸盒13的作业面(装置前表面)为与位于装置前方的作业者接近的面,单元集合体11的作业面(装置侧面)为从位于装置前方的作业者离开的面。
再有,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5放入取出供纸盒13的方向为与图像形成装置5的前表面垂直的方向。另一方面,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5拆装单元集合体11的方向为与图像形成装置5的侧面(右侧面)垂直的方向。
因而,在图像形成装置5中,即使在对单元集合体11进行拆装的情况下调色剂从单元集合体11飞散了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供纸盒13内的纸张被该调色剂污损的事态。
此外,即使在同时进行对供纸盒13的操作和单元集合体11的拆装作业的情况下,也没有供纸盒13和单元集合体11干扰的情况,能够同时顺利地进行两个作业。
此外,由于供纸盒13的作业面(装置前表面)和单元集合体11的作业面(装置侧面)集中于相邻的面,所以在进行两个作业的情况下的作业者的移动量变少,作业性变得良好。
(图像形成装置的其他优点)
如在实施方式1中所说明的那样。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是,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补给品的收入部、需要更换的要更换品、以及形成调色剂像的成像单元,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为如下结构:作为作业部,所述补给品的收入部、所述要更换品的更换用的拆装部、以及所述成像单元的更换用的拆装部被分开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前表面和侧面,在所述各作业部中,补给作业或者更换作业的作业频度相对高的高频度作业部被配置在所述前表面,所述作业频度相对低的低频度作业部被配置在所述侧面。
根据上述的结构,在补给品的收入部、要更换品的拆装部、以及成像单元的拆装部的各部中,补给作业或者更换作业的作业频度相对高的高频度作业部被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前表面,作业频度相对低的低频度作业部被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侧面。
由此,作业者对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前表面的高频度作业部以相对低的难度容易地进行对补给品的收入部的补给品的补给作业、要更换品的更换作业、成像单元的更换作业中的作业频度相对高的作业。此外,作业者对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侧面的低频度作业部以相对高的难度进行上述各作业中的作业频度相对低的作业。
因而,图像形成装置为从包括补给品的补给作业、消耗品的更换作业、以及成像单元的更换作业的全部作业观察而作业性良好的图像形成装置。
在上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所述侧面配置有:第一低频度作业部,由作业者从图像形成装置的前方位置进行作业;以及第二低频度作业部,作业频度比所述第一低频度作业部低,由作业者从图像形成装置的所述侧面位置进行作业。
根据上述的结构,对于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侧面的多个作业部中的第一低频度作业部、例如调色剂盒的更换用的作业部、或者废调色剂容器的更换用的作业部,作业者能够从图像形成装置的前方的位置进行作业。
另一方面,对于作业频度比第一低频度作业部低的第二低频度作业部、例如成像单元(单元集合体)的更换用的作业部,作业者绕入到图像形成装置的侧面从其位置进行作业。或者,以位于图像形成装置的前方位置的作业者与图像形成装置的侧面对峙的方式使图像形成装置旋转90°来进行作业。
因而,即使是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侧面的低频度作业部,也能够对作业频度相对高的第一低频度作业部容易地进行作业。
在上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框体的所述侧面形成有能打开到打开角度相对小的小打开位置和打开角度相对大的大打开位置的侧面开闭门,将所述侧面开闭门打开到所述小打开位置来进行对所述第一低频度作业部的作业,将所述侧面开闭门打开到所述大打开位置来进行对所述第二低频度作业部的作业。
根据上述的结构,对第一低频度作业部的作业是由作业者从图像形成装置的前方位置将侧面开闭门打开到小打开位置来进行的。此外,对第二低频度作业部的作业是由作业者从图像形成装置的侧面位置、即在作业者与图像形成装置的侧面对峙的状态下将侧面开闭门打开到大打开位置来进行的。另一方面,对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前表面的高频度作业部的作业是在不打开侧面开闭门的情况下进行的。
由此,能够以作业频度越高、难度越低的方式高效率地进行对补给品的收入部、要更换品的更换用的拆装部、以及成像单元的更换用的拆装部的作业。
在上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高频度作业部为排出印刷完毕的纸张的排纸部和配置印刷用的纸张的供纸部,所述第一低频度作业部为调色剂盒的装配部,所述第二低频度作业部为成像单元的装配部。
根据上述的结构,对作为高频度作业部的排出印刷完毕的纸张的排纸部和配置印刷用的纸张的供纸部的作业、即来自排纸部的印刷完毕纸张的回收作业和向供纸部的印刷用的纸张的补给作业是由作业者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前方位置对图像形成装置的前表面来进行的。
此外,对作为第一低频度作业部的调色剂盒的装配部的作业、即调色剂盒的更换作业是由作业者从图像形成装置的前方位置将侧面开闭门打开到小打开位置来进行的。
进而,对作为第二低频度作业部的成像单元的装配部的作业、即成像单元的更换作业是由作业者从图像形成装置的侧面位置、即在作业者与图像形成装置的侧面对峙的状态下将侧面开闭门打开到大打开位置来进行的。
由此,能够以作业频度越高、难度越低的方式高效率地进行来自排纸部的印刷完毕纸张的回收作业、以及向供纸部的印刷用的纸张的补给作业、调色剂盒的更换作业和成像单元的更换作业。
在上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所述侧面配置有:第一低频度作业部,由作业者从图像形成装置的前方位置进行作业;第二低频度作业部,作业频度比所述第一低频度作业部低,由作业者从图像形成装置的所述侧面位置进行作业;以及第三低频度作业部,作业频度比所述第一低频度作业部低且比所述第二低频度作业部高,由作业者从图像形成装置的所述侧面位置进行作业,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框体的所述侧面形成有能打开到打开角度相对小的小打开位置、打开角度相对大的大打开位置、打开角度比所述小打开位置大且比所述大打开位置小的中打开位置的侧面开闭门,将所述侧面开闭门打开到所述小打开位置来进行对所述第一低频度作业部的作业,将所述侧面开闭门打开到所述大打开位置来进行对所述第二低频度作业部的作业,将所述侧面开闭门打开到所述中打开位置来进行对所述第三低频度作业部的作业。
根据上述的结构,对第一低频度作业部的作业是由作业者从图像形成装置的前方位置将侧面开闭门打开到小打开位置来进行的。
此外,对第二低频度作业部的作业是由作业者从图像形成装置的侧面位置、即在作业者与图像形成装置的侧面对峙的状态下将侧面开闭门打开到大打开位置来进行的。
此外,对第三低频度作业部的作业是由作业者从图像形成装置的前方位置将侧面开闭门打开到中打开位置来进行的。另一方面,对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前表面的高频度作业部的作业是在不打开侧面开闭门的情况下进行的。
由此,能够以作业频度越高、难度越低的方式高效率地进行对补给品的收入部、要更换品的更换用的拆装部、以及成像单元的更换用的拆装部的作业。
在上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高频度作业部为排出印刷完毕的纸张的排纸部和配置印刷用的纸张的供纸部,所述第一低频度作业部为调色剂盒的装配部,所述第二低频度作业部为成像单元的装配部,所述第三低频度作业部为废调色剂容器的装配部。
根据上述的结构,对作为高频度作业部的排出印刷完毕的纸张的排纸部和配置印刷用的纸张的供纸部的作业、即来自排纸部的印刷完毕纸张的回收作业和向供纸部的印刷用的纸张的补给作业是由作业者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前方位置对图像形成装置的前表面来进行的。
此外,对作为第一低频度作业部的调色剂盒的装配部的作业、即调色剂盒的更换作业是由作业者从图像形成装置的前方位置将侧面开闭门打开到小打开位置来进行的。
此外,对作为第二低频度作业部的成像单元的装配部的作业、即成像单元的更换作业是由作业者从图像形成装置的侧面位置、即在作业者与图像形成装置的侧面对峙的状态下将侧面开闭门打开到大打开位置来进行的。
进而,对作为第三低频度作业部的废调色剂容器的装配部的作业、即废调色剂容器的更换作业是由作业者从图像形成装置的前方位置将侧面开闭门打开到中打开位置来进行的。
由此,能够以作业频度越高、难度越低的方式高效率地进行来自排纸部的印刷完毕纸张的回收作业、以及向供纸部的印刷用的纸张的补给作业、调色剂盒的更换作业、成像单元的更换作业和废调色剂容器的更换作业。
此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是,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利用具备感光体的与各颜色对应的多个处理单元,分别执行电子照相处理,在各感光体上形成显影剂像,这些各颜色的显影剂像被从所述感光体重叠地转印到中间转印单元的中间转印体上而形成多色显影剂像,所述多色显影剂像被从所述中间转印体转印到纸张上,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为如下结构:具备单元集合体,所述单元集合体包括具有所述多个处理单元的图像形成单元和所述中间转印单元,图像形成装置的前表面和与该前表面相邻的侧面的任意一个面成为对所述单元集合体进行拆装的作业面,另一个面成为放入取出对所述纸张进行收容并且被收纳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供纸托盘的作业面。
根据上述的结构,图像形成装置的前表面和与该前表面相邻的侧面的任意一个面成为对单元集合体进行拆装的作业面,另一个面成为放入取出供纸托盘的作业面。
因而,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即使在对单元集合体进行拆装的情况下调色剂从单元集合体飞散了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供纸托盘内的纸张被该调色剂污损的事态。
此外,即使在同时进行对供纸托盘的操作和单元集合体的拆装作业的情况下,也没有供纸托盘和单元集合体干扰的情况,能够同时顺利地进行两个作业。
此外,由于供纸托盘的作业面和单元集合体的作业面集中于相邻的面,所以在进行两个作业的情况下的作业者的移动量变少,作业性变得良好。
此外,包括具备多个处理单元的图像形成单元和中间转印单元的单元集合体虽然尺寸比每一个图像形成单元大,但是由于在与供纸托盘的作业面不同的作业面被拆装,所以能够容易地确保进行拆装作业的空间。
上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供纸托盘的所述作业面被设定为所述前表面,所述单元集合体的所述作业面被设定为所述侧面。
根据上述的结构,作业频度相对高的供纸托盘的作业面被设定为图像形成装置的前表面,作业频度相对低的单元集合体的作业面被设定为图像形成装置的侧面,因此,能够成为作业性良好的结构。
上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在所述侧面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框体形成有侧面开闭门,供给作为显影剂的调色剂的调色剂盒和收容废弃用的调色剂的废调色剂容器被装配在所述侧面开闭门内的区域中,打开所述侧面开闭门来进行所述单元集合体的拆装作业。
根据上述的结构,调色剂盒和废调色剂容器被装配在侧面开闭门内的区域中,打开侧面开闭门来进行单元集合体的拆装作业。即,由于能打开同一侧面开闭门来进行调色剂盒、废调色剂容器以及单元集合体的更换作业,所以能容易地进行这些作业。而且,由于能使图像形成装置所需要的开闭门的数量变少,所以能简化图像形成装置的构造。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能够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中进行各种变更,关于对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方案适当地进行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被包括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中。
附图标记的说明
1 图像形成装置
2 图像形成主体装置
5 图像形成装置
11 单元集合体(要更换品)
13 供纸盒(供纸部、补给品的收入部)
14 转印部
15 定影部
16 排纸托盘(排纸部)
21 操作面板
31~34 第一~第四图像形成部
35 中间转印带单元
36 转印带清洁装置
36a 废调色剂搬送管道
41a~41d 感光鼓
43a~43d 显影装置
51 中间转印带
65~68 盒装配部
69 废调色剂容器(要更换品)
71~74 调色剂盒(要更换品)
71a 调色剂收容部
71b 调色剂补给口
71c 闸门
71d 嵌合凸部
71d1 弯曲面
71d2 直状部
101 侧面开闭门
101a0 闭位置
101a1 第一打开位置(小打开位置)
101a2 第二打开位置(大打开位置)
101b0 闭位置
101b1 第一打开位置(小打开位置)
101b2 第二打开位置(中打开位置)
101b3 第三打开位置(大打开位置)
201a 第一处理单元(成像单元)
201b 第二处理单元(成像单元)
201c 第三处理单元(成像单元)
201d 第四处理单元(成像单元)
131 侧面开闭门
132 门上部
133 门下部。
Claims (9)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补给品的收入部、需要更换的要更换品、以及形成调色剂像的成像单元,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
作为作业部,所述补给品的收入部、所述要更换品的更换用的拆装部、以及所述成像单元的更换用的拆装部被分开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前表面和侧面,
在所述各作业部中,补给作业或者更换作业的作业频度相对高的高频度作业部被配置在所述前表面,所述作业频度相对低的低频度作业部被配置在所述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所述侧面配置有:第一低频度作业部,由作业者从图像形成装置的前方位置进行作业;以及第二低频度作业部,作业频度比所述第一低频度作业部低,由作业者从图像形成装置的所述侧面位置进行作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框体的所述侧面形成有能打开到打开角度相对小的小打开位置和打开角度相对大的大打开位置的侧面开闭门,
将所述侧面开闭门打开到所述小打开位置来进行对所述第一低频度作业部的作业,将所述侧面开闭门打开到所述大打开位置来进行对所述第二低频度作业部的作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频度作业部为排出印刷完毕的纸张的排纸部和配置印刷用的纸张的供纸部,
所述第一低频度作业部为调色剂盒的装配部,
所述第二低频度作业部为成像单元的装配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所述侧面配置有:第一低频度作业部,由作业者从图像形成装置的前方位置进行作业;第二低频度作业部,作业频度比所述第一低频度作业部低,由作业者从图像形成装置的所述侧面位置进行作业;以及第三低频度作业部,作业频度比所述第一低频度作业部低且比所述第二低频度作业部高,由作业者从图像形成装置的所述侧面位置进行作业,
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框体的所述侧面形成有能打开到打开角度相对小的小打开位置、打开角度相对大的大打开位置、打开角度比所述小打开位置大且比所述大打开位置小的中打开位置的侧面开闭门,
将所述侧面开闭门打开到所述小打开位置来进行对所述第一低频度作业部的作业,将所述侧面开闭门打开到所述大打开位置来进行对所述第二低频度作业部的作业,将所述侧面开闭门打开到所述中打开位置来进行对所述第三低频度作业部的作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频度作业部为排出印刷完毕的纸张的排纸部和配置印刷用的纸张的供纸部,
所述第一低频度作业部为调色剂盒的装配部,
所述第二低频度作业部为成像单元的装配部,
所述第三低频度作业部为废调色剂容器的装配部。
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利用具备感光体的与各颜色对应的多个处理单元,分别执行电子照相处理,在各感光体上形成显影剂像,这些各颜色的显影剂像被从所述感光体重叠地转印到中间转印单元的中间转印体上而形成多色显影剂像,所述多色显影剂像被从所述中间转印体转印到纸张上,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备单元集合体,所述单元集合体包括具有所述多个处理单元的图像形成单元和所述中间转印单元,
图像形成装置的前表面和与该前表面相邻的侧面的任意一个面成为对所述单元集合体进行拆装的作业面,另一个面成为放入取出对所述纸张进行收容并且被收纳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供纸托盘的作业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纸托盘的所述作业面被设定为所述前表面,所述单元集合体的所述作业面被设定为所述侧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侧面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框体形成有侧面开闭门,
供给作为显影剂的调色剂的调色剂盒和收容废弃用的调色剂的废调色剂容器被装配在所述侧面开闭门内的区域中,
打开所述侧面开闭门来进行所述单元集合体的拆装作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163953A JP5459735B2 (ja) | 2012-07-24 | 2012-07-24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2-163952 | 2012-07-24 | ||
JP2012163952A JP5459734B2 (ja) | 2012-07-24 | 2012-07-24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2-163953 | 2012-07-24 | ||
PCT/JP2013/069420 WO2014017358A1 (ja) | 2012-07-24 | 2013-07-17 | 画像形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08571A true CN104508571A (zh) | 2015-04-08 |
CN104508571B CN104508571B (zh) | 2020-04-24 |
Family
ID=49997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3928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08571B (zh) | 2012-07-24 | 2013-07-17 | 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250604B2 (zh) |
CN (1) | CN104508571B (zh) |
WO (1) | WO2014017358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94465A (zh) * | 2015-04-27 | 2016-11-09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显影剂补给装置以及具备该装置的显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显影剂收容容器 |
CN106200333A (zh) * | 2014-10-22 | 2016-12-07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337827B2 (ja) | 2015-04-27 | 2018-06-06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現像剤補給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現像剤補給装置に装着される現像剤収容容器 |
JP2023097013A (ja) * | 2021-12-27 | 2023-07-07 |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 開閉機構と開閉機構を備えた装置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325444A (ja) * | 1994-05-31 | 1995-12-12 | Ricoh Co Ltd | カラー電子写真装置 |
US20020181968A1 (en) * | 2001-05-29 | 2002-12-05 | Fuji Xerox Co., Ltd.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N1571944A (zh) * | 2002-04-16 | 2005-01-26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显影单元和计算机系统 |
CN101075118A (zh) * | 2006-05-15 | 2007-11-21 | 佳能株式会社 | 成像装置 |
JP2008216451A (ja) * | 2007-03-01 | 2008-09-18 | Brother Ind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CN101324780A (zh) * | 2007-06-15 | 2008-12-17 | 佳能株式会社 | 成像装置 |
US20090086243A1 (en) * | 2007-10-02 | 2009-04-02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Multi-Function Printer |
JP2011053528A (ja) * | 2009-09-03 | 2011-03-17 | Ricoh Co Ltd |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ユニット、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現像装置の組立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920003243B1 (ko) * | 1987-12-19 | 1992-04-25 | 산요덴끼 가부시끼가이샤 | 급지가대 |
JP2973014B2 (ja) * | 1990-03-09 | 1999-11-08 | コニカ株式会社 |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
JP2946392B2 (ja) * | 1994-06-13 | 1999-09-06 |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開閉機構のストッパーステー構造 |
US5594535A (en) * | 1995-11-07 | 1997-01-14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Refillable toner cartridge |
JPH09244378A (ja) * | 1996-03-13 | 1997-09-19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H1026922A (ja) * | 1996-07-10 | 1998-01-27 | Mita Ind Co Ltd | 開閉機構 |
JP3693777B2 (ja) * | 1997-01-30 | 2005-09-07 |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画像記録装置 |
JP2005186332A (ja) * | 2003-12-24 | 2005-07-14 | Brother Ind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803994B2 (ja) * | 2004-11-12 | 2011-10-2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6163192A (ja) * | 2004-12-09 | 2006-06-22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6256709A (ja) * | 2005-03-15 | 2006-09-28 | Fuji Xerox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US7461300B2 (en) * | 2005-03-23 | 2008-12-02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data handling method therein |
JP2007219454A (ja) | 2006-02-20 | 2007-08-30 | Toshiba Corp | 廃トナー回収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8090048A (ja) | 2006-10-03 | 2008-04-17 | Fuji Xerox Co Ltd |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466721B2 (ja) * | 2007-11-14 | 2010-05-26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502004B2 (ja) * | 2007-12-26 | 2010-07-14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記録装置における媒体給送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
KR101524065B1 (ko) * | 2008-04-30 | 2015-06-0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화상형성장치 |
JP5094645B2 (ja) * | 2008-09-01 | 2012-12-12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499880B2 (ja) | 2009-05-26 | 2014-05-2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5387344B2 (ja) * | 2009-11-09 | 2014-01-1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駆動伝達機構及びこの駆動伝達機構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5744419B2 (ja) * | 2010-05-31 | 2015-07-0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
2013
- 2013-07-17 CN CN201380039280.0A patent/CN10450857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07-17 WO PCT/JP2013/069420 patent/WO201401735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07-17 US US14/416,161 patent/US9250604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325444A (ja) * | 1994-05-31 | 1995-12-12 | Ricoh Co Ltd | カラー電子写真装置 |
US20020181968A1 (en) * | 2001-05-29 | 2002-12-05 | Fuji Xerox Co., Ltd.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N1571944A (zh) * | 2002-04-16 | 2005-01-26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显影单元和计算机系统 |
CN101075118A (zh) * | 2006-05-15 | 2007-11-21 | 佳能株式会社 | 成像装置 |
JP2008216451A (ja) * | 2007-03-01 | 2008-09-18 | Brother Ind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CN101324780A (zh) * | 2007-06-15 | 2008-12-17 | 佳能株式会社 | 成像装置 |
US20090086243A1 (en) * | 2007-10-02 | 2009-04-02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Multi-Function Printer |
JP2011053528A (ja) * | 2009-09-03 | 2011-03-17 | Ricoh Co Ltd |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ユニット、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現像装置の組立方法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00333A (zh) * | 2014-10-22 | 2016-12-07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设备 |
CN106200333B (zh) * | 2014-10-22 | 2020-01-07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设备 |
CN106094465A (zh) * | 2015-04-27 | 2016-11-09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显影剂补给装置以及具备该装置的显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显影剂收容容器 |
CN106094465B (zh) * | 2015-04-27 | 2019-11-05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显影剂补给装置以及具备该装置的显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显影剂收容容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9250604B2 (en) | 2016-02-02 |
CN104508571B (zh) | 2020-04-24 |
WO2014017358A1 (ja) | 2014-01-30 |
US20150185692A1 (en) | 2015-07-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61025B (zh) | 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 |
CN103425021B (zh) | 成像设备 | |
JP5220084B2 (ja)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
JP5546187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6061599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4508571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JP2009086417A (ja)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
JP5805156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1354558B (zh) | 旋转式显影单元及调色剂供应容器 | |
JP6054084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5394548B1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4076653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JP5347790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23002265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0055126A (ja)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着脱方法 | |
JP6336016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6695374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5459735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2049287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4025994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6783522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5266670A (ja)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着脱方法 | |
JP6724214B2 (ja) | 収納容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5533580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3719076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