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08371B - 锅炉系统 - Google Patents

锅炉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08371B
CN104508371B CN201380040359.5A CN201380040359A CN104508371B CN 104508371 B CN104508371 B CN 104508371B CN 201380040359 A CN201380040359 A CN 201380040359A CN 104508371 B CN104508371 B CN 1045083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iler
steam
burning
heat radiation
load condens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4035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08371A (zh
Inventor
山田和也
名本哲二
细美英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ur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ur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ura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ur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5083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083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083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0837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35/00Control systems for steam boi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35/00Control systems for steam boilers
    • F22B35/008Control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steam gener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Steam Boilers And Waste-Gas Boi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不浪费停止中的锅炉所保有的热而使系统效率得到提高。锅炉系统(1)具备:锅炉群(2),其具备多个锅炉(20);和控制部(4),其对锅炉群(2)的燃烧状态进行控制,控制部(4)具备:散热判定部(41),其对在多个锅炉(20)中是否存在散热锅炉进行判定;增加台数判定部(43),其对在开始散热锅炉的燃烧并使其与燃烧中的其他锅炉一起以均匀的负荷率进行燃烧的情况下该负荷率是否超过给定负荷率进行判定;和输出控制部(44),其以判定为超过给定负荷率为条件,使散热锅炉进行燃烧。

Description

锅炉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系统。更详细来说,涉及通过比例控制来进行燃烧状态的控制的锅炉系统。本申请基于在2013年2月22日向日本申请的特愿2013-033262号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作为使多个锅炉燃烧而产生蒸汽的锅炉系统,提出了使锅炉的燃烧量连续地增减以控制蒸汽的产生量的、所谓比例控制方式的锅炉系统。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比例控制锅炉的控制方法,将锅炉划分成台数增加负荷区、最佳运转负荷区以及台数减少负荷区这3个负荷区,若锅炉离开最佳运转负荷区而成为在台数增加负荷区或台数减少负荷区进行燃烧的状态,则使燃烧的锅炉的台数增加或减少,使锅炉在最佳运转负荷区进行燃烧。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平11-1324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另外,即使是伴随台数的减少而停止了燃烧的锅炉,燃烧停止后一段期间也还保有热,因此会在停止了燃烧的期间放出所保有的热。此外,若停止期间持续长期,则锅炉所保有的热被放出而该锅炉得到冷却,但在使这样的已经冷却的锅炉重新进行燃烧的情况下,启动损耗非常大。
关于这一点,若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控制方法那样,仅观察锅炉的效率来使燃烧的锅炉的台数进行增减,则由于散热所造成的热损耗、伴随已经冷却的锅炉的燃烧开始的启动损耗,从而锅炉系统整体的系统效率有可能恶化。
另外,在下面,有时将处于燃烧停止状态的锅炉中正在放出所保有的热的锅炉称为“散热锅炉”,将已经冷却的锅炉称为“冷态锅炉”。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不浪费停止中的锅炉所保有的热而使系统效率提高的锅炉系统。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炉系统,所述锅炉系统具备:锅炉群,其具备能够变更负荷率来进行燃烧的多个锅炉;和控制部,其根据要求负荷对所述锅炉群的燃烧状态进行控制,所述控制部具备:散热判定部,其对在所述多个锅炉中是否存在散热中的锅炉进行判定;增加台数判定部,其对在开始该散热中的锅炉的燃烧并使其与燃烧中的其他锅炉一起以均匀的负荷率进行燃烧的情况下该负荷率是否超过给定负荷率进行判定;和输出控制部,其以由所述增加台数判定部判定为超过给定负荷率为条件,使所述散热中的锅炉进行燃烧。
此外,优选为,所述散热判定部将停止了燃烧的锅炉之中汽锅内压力超过给定压力的锅炉判定为散热中的锅炉。
此外,优选为,所述散热判定部将停止了燃烧的锅炉之中汽锅内压力低于给定压力之后的经过时间低于第1时间的锅炉判定为散热中的锅炉。
此外,优选为,所述散热判定部将停止了燃烧的锅炉之中汽锅体温度或汽锅水温度超过给定温度的锅炉判定为散热中的锅炉。
此外,优选为,所述散热判定部将停止了燃烧的锅炉之中停止燃烧之后的经过时间低于第2时间的锅炉判定为散热中的锅炉。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停止了燃烧的锅炉处于散热中的情况下使该散热中的锅炉进行燃烧,因此不会使停止中的锅炉所保有的热浪费。此时,散热中的锅炉只限于在燃烧后超过给定负荷率的情况下开始燃烧,因此不会伴随之后的负荷下降而立即变为燃烧停止,能够防止锅炉的启停被反复执行。结果,根据本发明,能够使锅炉系统整体的系统效率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锅炉系统的概略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锅炉群的概略的图。
图3是表示控制部的构成的功能框图。
图4是表示锅炉系统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锅炉系统的动作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锅炉系统的动作的一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锅炉系统的优选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来说明本发明的锅炉系统1的整体构成。
锅炉系统1具备:锅炉群2,其包含多个(5台)锅炉20;蒸汽头6,其使在这些多个锅炉20中生成的蒸汽集合;蒸汽压传感器7,其测量该蒸汽头6的内部的压力;和台数控制装置3,其具有对锅炉群2的燃烧状态进行控制的控制部4。
锅炉群2由多个锅炉20构成,生成提供给作为负载设备的蒸汽使用设备18的蒸汽。
锅炉20经由信号线16与台数控制装置3电连接。该锅炉20具备进行燃烧的锅炉主体21、和对锅炉20的燃烧状态进行控制的本地控制部22。
本地控制部22根据要求负荷使锅炉20的燃烧状态变更。具体来说,本地控制部22基于经由信号线16从台数控制装置3发送的台数控制信号,对锅炉20的燃烧状态进行控制。此外,本地控制部22将台数控制装置3中使用的信号经由信号线16发送给台数控制装置3。作为台数控制装置3中使用的信号,可以举出锅炉20的实际的燃烧状态以及其他数据。
蒸汽头6经由蒸汽管11与构成锅炉群2的多个锅炉20连接。该蒸汽头6的下游侧经由蒸汽管12与蒸汽使用设备18连接。
蒸汽头6通过使由锅炉群2生成的蒸汽集合并存积,来调整多个锅炉20的相互的压力差以及压力变动,将调整了压力的蒸汽提供给蒸汽使用设备18。
蒸汽压传感器7经由信号线13与台数控制装置3电连接。蒸汽压传感器7对蒸汽头6的内部的蒸汽压(由锅炉群2产生的蒸汽的压力)进行测量,并将所测量出的蒸汽压所涉及的信号(蒸汽压信号)经由信号线13发送给台数控制装置3。
台数控制装置3基于由蒸汽压传感器7测量出的蒸汽头6的内部的蒸汽压,对各锅炉20的燃烧状态进行控制。该台数控制装置3具备控制部4和存储部5。
控制部4经由信号线16对各锅炉20进行各种指示,或从各锅炉20接收各种数据,来对5台锅炉20的燃烧状态、后述的优先顺序进行控制。各锅炉20的本地控制部22若从台数控制装置3接受燃烧状态的变更指示的信号,则按照该指示对该锅炉20进行控制。
存储部5存储通过台数控制装置3(控制部4)的控制而对各锅炉20进行的指示的内容、从各锅炉20接收到的燃烧状态等的信息、多个锅炉20的燃烧模式的设定条件等的信息、多个锅炉20的优先顺序的设定的信息、与优先顺序的变更(轮换)相关的设定的信息等。
以上的锅炉系统1能够将由锅炉群2产生的蒸汽经由蒸汽头6提供给蒸汽使用设备18。
在锅炉系统1中所要求的负荷(要求负荷)是蒸汽使用设备18中的蒸汽消耗量。台数控制装置3基于蒸汽压传感器7所测量的蒸汽头6的内部的蒸汽压(物理量),计算出对应于该蒸汽消耗量的变动而产生的蒸汽头6的内部的蒸汽压的变动,对构成锅炉群2的各锅炉20的燃烧量进行控制。
具体来说,由于蒸汽使用设备18的需要的增大从而要求负荷(蒸汽消耗量)增加,若供给到蒸汽头6的蒸汽量(后述的输出蒸汽量)不足,则蒸汽头6的内部的蒸汽压会减少。另一方面,由于蒸汽使用设备18的需要的下降从而要求负荷(蒸汽消耗量)减少,若供给到蒸汽头6的蒸汽量过剩,则蒸汽头6的内部的蒸汽压会增加。因此,锅炉系统1能够基于由蒸汽压传感器7测量出的蒸汽压的变动,来监视要求负荷的变动。然后,锅炉系统1基于蒸汽头6的蒸汽压,根据蒸汽使用设备18的消耗蒸汽量(要求负荷)来计算出所需要的蒸汽量即必要蒸汽量。
在此,对构成本实施方式的锅炉系统1的多个锅炉20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锅炉群2的概略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锅炉20由能够连续地变更负荷率来进行燃烧的比例控制锅炉构成。
所谓比例控制锅炉指的是至少在最小燃烧状态S1(例如,最大燃烧量的20%的燃烧量下的燃烧状态)到最大燃烧状态S2的范围内,能连续地控制燃烧量的锅炉。比例控制锅炉例如通过对向燃烧器(burner)供给燃料的阀门、供给燃烧用空气的阀门的开度(燃烧比)进行控制,来调整燃烧量。
此外,所谓连续地控制燃烧量,包括即使在本地控制部22中的运算、信号以数字方式阶段性地处理的情况(例如,锅炉20的输出(燃烧量)以1%为单位进行控制的情况)下,实际上也能够连续地控制输出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锅炉20的燃烧停止状态S0与最小燃烧状态S1之间的燃烧状态的变更是通过使锅炉20(燃烧器)的燃烧开启/关闭(ON/OFF)来控制的。而且,在从最小燃烧状态S1到最大燃烧状态S2的范围内,能够连续地控制燃烧量。
更具体来说,在多个锅炉20中,分别设定有能够变动的蒸汽量的单位即单位蒸汽量U。由此,锅炉20在从最小燃烧状态S1到最大燃烧状态S2的范围内,能够以单位蒸汽量U为单位来变更蒸汽量。
单位蒸汽量U能够根据锅炉20的最大燃烧状态S2下的蒸汽量(最大蒸汽量)来适当设定,但从提高锅炉系统1中的输出蒸汽量对必要蒸汽量的追随性的观点出发,优选设定为锅炉20的最大蒸汽量的0.1%~20%,进一步优选设定为1%~10%。
另外,所谓输出蒸汽量表示由锅炉群2输出的蒸汽量,该输出蒸汽量通过从多个锅炉20分别输出的蒸汽量的合计值来表示。
此外,多个锅炉20的每一个由锅炉效率(锅炉20的热效率)的最高效率与最低效率之差小于给定值(例如,3%)的锅炉构成。作为一例,锅炉20是如下的锅炉:在负荷率为50%时锅炉效率成为最高(约97%),在负荷率为100%时锅炉效率成为最低(约94%)。
此外,在多个锅炉20中,分别对应于锅炉20高效率地燃烧的情况下的负荷率的范围而设定有高效率区Z。高效率区Z是锅炉效率(锅炉20的热效率)高于固定值(例如,96%)的负荷率的范围,是使锅炉20进行燃烧时,最优选的负荷率的范围。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负荷率40%~65%的范围设定为高效率区Z。
此外,在锅炉群2中,设定有用于决定燃烧的锅炉20的台数的停止基准阈值以及增加基准阈值。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减少台数负荷率作为停止基准阈值,使用变动蒸汽量以及散热锅炉的负荷率作为增加基准阈值。
减少台数负荷率是成为使处于燃烧状态的锅炉20中的1个锅炉20的燃烧停止的基准的负荷率,若处于燃烧状态的锅炉20的负荷率达到减少台数负荷率(以下或小于)则使处于燃烧状态的锅炉20中的1个锅炉20的燃烧停止。另外,减少台数负荷率可以任意设定,但为了容易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与最小燃烧状态S1相对应的负荷率(20%)设定为减少台数负荷率。
此外,变动蒸汽量是作为对应于急剧的负荷变动而在短时间内增加的余力预先准备的蒸汽量,根据锅炉群2的燃烧状态,通过控制部4的控制或管理者的手动控制来设定。
如后所述,对锅炉群2进行控制,使得正在进行燃烧的锅炉20的余力的和(后述的合计余力蒸汽量)超出变动蒸汽量。即,若后述的合计余力蒸汽量成为所设定的变动蒸汽量以下(或小于),则曾经停止的锅炉20开始燃烧,锅炉20的台数增加。
另外,关于使用散热锅炉的负荷率来决定进行燃烧的锅炉20的台数的方法,在后面叙述。
此外,在多个锅炉20中,分别设定有优先顺序。优先顺序用于选择进行燃烧指示或燃烧停止指示的锅炉20。优先顺序例如可以使用整数值,并按照数值越小优先顺序越高的方式进行设定。如图2所示,在锅炉20的1号机~5号机分别被分配了“1”~“5”的优先顺序的情况下,1号机的优先顺序最高,5号机的优先顺序最低。通常情况下,该优先顺序通过后述的控制部4的控制,按给定时间间隔(例如,24小时间隔)进行变更。
在以上的锅炉群2中,设定有给定燃烧模式。作为锅炉群2的燃烧模式,可以举出例如在从优先顺序高的锅炉20起进行燃烧、并且正在燃烧的锅炉20的负荷率超过了给定阈值的情况下,使优先顺序其次高的锅炉20进行燃烧这样的燃烧模式。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台数控制装置3的控制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台数控制装置3基本上在仅以燃烧的锅炉20不能确保与变动蒸汽量相应的余力的情况下增加燃烧的锅炉20的台数,但即使在能够确保与变动蒸汽量相应的余力的情况下,在停止了燃烧的锅炉20中存在还保有热的锅炉20(散热锅炉)时,有时也开始该散热锅炉的燃烧。此时,伴随散热锅炉的燃烧开始,处于燃烧状态的锅炉20的负荷率减少,因此根据与减少台数负荷率的关系,有可能反复散热锅炉的启停。
因此,如图3所示,控制部4包含散热判定部41、余力计算部42、增加台数判定部43和输出控制部44而构成。
散热判定部41对停止了燃烧的锅炉20中是否存在散热锅炉进行判定。散热锅炉的判定可以通过任意的方法来进行,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停止了燃烧的锅炉20的汽锅内压力、温度或者/以及经过时间来进行散热锅炉的判定。
即,散热判定部41将停止了燃烧的锅炉20中的下面(1)~(4)的锅炉判定为散热锅炉:(1)汽锅内压力超过给定压力的锅炉20;(2)汽锅内压力低于给定压力之后的经过时间低于第1时间的锅炉20;(3)汽锅体温度或汽锅水温度超过给定温度的锅炉20;(4)燃烧停止指示被指示之后的经过时间低于第2时间的锅炉20。另外,假设汽锅体温度是锅炉20的水管的温度(表面温度),汽锅水温度是锅炉20的水管内的水的温度。此外,假设汽锅内压力、汽锅体温度、汽锅水温度或经过时间是从锅炉20的本地控制部22根据需要来发送的。此外,散热判定部41既可以将(1)~(4)分别进行组合来进行散热锅炉的判定,也可以单独进行散热锅炉的判定。
余力计算部42对于处于燃烧状态的多个锅炉20,分别计算出最大蒸汽量与该锅炉20所输出的蒸汽量之差(即,该锅炉20的余力)即余力蒸汽量。此外,余力计算部42计算出处于燃烧状态的多个锅炉20的余力蒸汽量之和即合计余力蒸汽量(即,锅炉群2的余力)。
增加台数判定部43判定是否需要使燃烧的锅炉20的台数增加。另外,增加台数判定部43所进行的判定通过以下所示的第1增加台数判定以及第2增加台数判定来进行。
所谓第1增加台数判定是指通过对处于燃烧状态的多个锅炉20的合计余力蒸汽量与锅炉群2中设定的变动蒸汽量进行比较来使燃烧的锅炉20的台数增加的判定方法。在该判定中,若合计余力蒸汽量小于变动蒸汽量,则增加台数判定部43判定为需要使燃烧的锅炉20的台数增加。另外,增加台数判定部43所进行的第1增加台数判定的方法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任意的方法来进行。
此外,所谓第2增加台数判定是指在存在散热锅炉的情况下进行的判定。在该第2增加台数判定中,基于使散热锅炉与燃烧中的其他锅炉20一起以均匀的负荷率进行燃烧的情况下的负荷率,来判定是否使散热锅炉进行燃烧。另外,伴随燃烧的锅炉20的台数增加,处于燃烧状态的锅炉20的平均每一台的负荷率会下降,而第2增加台数判定中所使用的负荷率是伴随台数增加而下降之后的负荷率。增加台数判定部43以使散热锅炉进行燃烧的情况下的负荷率超过给定负荷率为条件,更详细来说以超过给定负荷率的状态持续给定时间为条件,判定为使散热锅炉进行燃烧。
另外,给定负荷率能够根据从散热锅炉放出的热量与伴随负荷率下降而下降的锅炉效率的关系来任意地设定。此时,为了防止散热锅炉的启停被反复执行,给定负荷率设定得比减少台数负荷率高。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给定负荷率而采用包含在高效率区Z中并且相对于减少台数负荷率而具有充分的富余的负荷率(例如,40%),抑制了使散热锅炉进行燃烧的情况下的锅炉效率的下降,并且防止了散热锅炉的启停被反复执行。
输出控制部44以由增加台数判定部43判定为增加燃烧的锅炉20的台数为条件,使停止中的锅炉20以与处于燃烧状态的其他锅炉20均匀的负荷率进行燃烧。此时,在通过第1增加台数判定而判定为增加燃烧的锅炉20的台数的情况下,输出控制部44使停止中的锅炉20中优先顺序最高的锅炉20进行燃烧。此外,在通过第2增加台数判定而判定为增加燃烧的锅炉20的台数的情况下,输出控制部44使停止中的锅炉20中的散热锅炉进行燃烧。
接着,参照图4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锅炉系统1的处理流程。图4是表示使燃烧的锅炉20的台数增加的情况下的锅炉系统1的锅炉台数增加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首先,在步骤ST1中,控制部4对是否能够确保余力进行判定。即,增加台数判定部43对余力计算部42所计算出的合计余力蒸汽量与锅炉群2中设定的变动蒸汽量进行比较,来判定合计余力蒸汽量是否大于变动蒸汽量。在步骤ST1中判定为合计余力蒸汽量小于变动蒸汽量的情况下,在步骤ST2中,控制部4(输出控制部44)基于优先顺序使燃烧的锅炉的台数增加,由此确保与变动蒸汽量相应的余力。若步骤ST2的处理结束,则控制部4结束锅炉台数增加处理。
另一方面,在合计余力蒸汽量大于变动蒸汽量的情况下,在步骤ST3中,控制部4(散热判定部41)对是否存在散热锅炉进行判定。即,散热判定部41对在停止了燃烧的锅炉20中是否存在散热锅炉进行判定。即,散热判定部41将上述的(1)~(4)的散热判定方法分别单独利用或根据需要适当组合,来判定是否存在散热锅炉。在步骤ST3中判定为不存在散热锅炉的情况下,控制部4结束锅炉台数增加处理。
另一方面,在存在散热锅炉的情况下,在步骤ST4中,控制部4(增加台数判定部43)对开始散热锅炉的燃烧之后的负荷率、即伴随台数增加而下降之后的负荷率超过给定负荷率的状态是否持续了给定时间进行判定。在步骤ST4中判定为超过给定负荷率的状态持续了给定时间的情况下,控制部4(输出控制部44)开始散热锅炉的燃烧(步骤ST5)。此时,控制部4(输出控制部44)使散热锅炉和已经处于燃烧状态的锅炉20以均匀的负荷率进行燃烧。
在步骤ST5之后,在步骤ST4中判定为小于给定负荷率的情况下、或在步骤ST4中判定为超过给定负荷率的状态未持续给定时间的情况下,控制部4结束锅炉台数增加处理。
接着,参照图5以及图6来说明本发明的锅炉系统1的动作的具体例。图5以及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锅炉群2的燃烧状态的图。
另外,在图5以及图6中,锅炉20分别是容量为7000kg的7吨锅炉,此外,假设作为变动蒸汽量而设定了7000kg/h的蒸汽量。
参照图5(1),1号机锅炉、2号机锅炉以及3号机锅炉以负荷率50%在燃烧,4号机锅炉以及5号机锅炉停止了燃烧。此时,假设5号机锅炉是已经冷却的冷态锅炉,而4号机锅炉是还保有热的散热锅炉。
由于1号机锅炉~3号机锅炉以负荷率50%在燃烧,因此合计余力蒸汽量为10500kg/h,在图5(1)中,能够确保与变动蒸汽量相应的余力。因此,控制部4(增加台数判定部43)在第1增加台数判定中判定为能够确保余力而无需使燃烧的锅炉20的台数增加(图4的步骤ST1中为“是”)。
另一方面,由于4号机锅炉是散热锅炉,因此控制部4(增加台数判定部43)进行第2增加台数判定,对是否应该开始4号机锅炉的燃烧进行判定(图4的步骤ST4)。关于这一点,在图5(1)中,由于1号机锅炉~3号机锅炉这3台以负荷率50%在燃烧,因此若开始4号机锅炉的燃烧,则如图5(2)所示,1号机锅炉~4号机锅炉这4台会以负荷率37.5%进行燃烧。由于负荷率37.5%小于给定负荷率(40%),因此在图5(2)中,控制部4(增加台数判定部43)判定为不应该开始作为散热锅炉的4号机锅炉的燃烧(图4的步骤ST4中为“否”)。
接下来,参照图6(1),1号机锅炉、2号机锅炉以及3号机锅炉以负荷率60%在燃烧,4号机锅炉以及5号机锅炉停止了燃烧。此时,假设5号机锅炉是已经冷却的冷态锅炉,而4号机锅炉是还保有热的散热锅炉。
在图6(1)中,也由于能够确保与变动蒸汽量相应的余力,因此控制部4(增加台数判定部43)在第1增加台数判定中判定为能够确保余力而无需使燃烧的锅炉20的台数增加(图4的步骤ST1中为“是”)。
另一方面,由于4号机锅炉是散热锅炉,因此控制部4(增加台数判定部43)进行第2增加台数判定。关于这一点,在图6(1)中,由于1号机锅炉~3号机锅炉这3台以负荷率60%在燃烧,因此若开始4号机锅炉的燃烧,则如图6(2)所示,1号机锅炉~4号机锅炉这4台会以负荷率45%进行燃烧。由于负荷率45%为给定负荷率(40%)以上,因此在图6(2)中,控制部4(输出控制部44)开始作为散热锅炉的4号机锅炉的燃烧,增加燃烧的锅炉20的台数(图4的步骤ST5)。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锅炉系统1,取得如下效果。
控制部4构成为,在燃烧停止中的锅炉20中存在散热锅炉的情况下,通过第2增加台数判定来判定是否开始散热锅炉的燃烧。通过进行这样的第2增加台数判定,对于散热锅炉与通常相比会优先使其进行燃烧,因此能够抑制散热锅炉的燃烧长期停止的状况。由此,能够防止散热锅炉成为冷态锅炉的情况,并能够降低伴随冷态锅炉的燃烧开始的启动损耗发生的频度。
在此,因为在开始了散热锅炉的燃烧的情况下处于燃烧状态的锅炉20的台数增加,所以处于燃烧状态的锅炉20的平均每1台的负荷率会减少。关于这一点,控制部4根据使散热锅炉与其他锅炉20一起以均匀的负荷率进行燃烧的情况下的负荷率是否超过相对于减少台数负荷率而具有富余的给定负荷率,来进行第2增加台数判定。通过这样的第2增加台数判定,从而只限于相对于减少台数负荷率而言有充足的富余的情况下开始散热锅炉的燃烧,因此能够防止散热锅炉的启停被反复执行。由此,能够防止散热锅炉的启停所引起的系统效率的恶化,并且有效地利用从散热锅炉放出的热量,因此能够使锅炉系统1整体的系统效率得到提高。
此外,控制部4构成为,将停止了燃烧的锅炉20中的汽锅内压力超过给定压力的锅炉、汽锅内压力低于给定压力之后的经过时间低于第1时间的锅炉20判定为散热锅炉。若是这样的锅炉20,则燃烧开始后立即能够进行蒸汽的供给,因此启动损耗少,由于与散热所造成的热损耗的关系而能够期待系统效率的提高。
另外,通常,不会从蒸汽头6向锅炉20流入蒸汽,但在由于老化等而从蒸汽头6向锅炉20流入了蒸汽的情况下,存在仅通过汽锅内压力不能适当地判定是否为散热锅炉的情况。
因此,控制部4也可以构成为,将停止了燃烧的锅炉20中汽锅体温度或汽锅水温度超过给定温度的锅炉20、停止了燃烧的锅炉中停止燃烧之后的经过时间低于第2时间的锅炉20判定为散热锅炉。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更加准确地确定散热锅炉,结果,能够期待系统效率的提高。
以上,对本发明的锅炉系统1的优选的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而能够进行适当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根据是否能够确保与变动蒸汽量相应的余力来进行第1增加台数判定,但第1增加台数判定的方法并不限于此。发明的特征在于,即使在通过第1增加台数判定而判定为无需增加燃烧的锅炉20的台数的情况下,也另外进行对于散热锅炉的增加台数判定,第1增加台数判定的方法可以采用适当的任意的方法。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比例控制锅炉构成多个锅炉20,但锅炉20并不限于比例控制锅炉,也可以由阶段值控制锅炉构成。另外,所谓阶段值控制锅炉是指,具有多个阶段性的燃烧位置,通过选择性地开启/关闭燃烧或者调整火焰的大小等来控制燃烧量,从而能够根据所选择的燃烧位置使燃烧量阶段性地增减的锅炉。作为一例,也可以通过具有燃烧停止位置、低燃烧位置以及高燃烧位置这3个位置的3位置锅炉来构成多个锅炉20。当然,锅炉20并不限于3个位置,也可以具有任意的N个位置的燃烧位置。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应用于具备由5台锅炉20构成的锅炉群2的锅炉系统中,但并不限于此。即,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具备由2~4台或6台以上的锅炉构成的锅炉群的锅炉系统中。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通过开启/关闭锅炉20的燃烧来控制燃烧停止状态S0与最小燃烧状态S1之间的燃烧状态的变更、且在最小燃烧状态S1到最大燃烧状态S2的范围内能够连续地控制燃烧量的比例控制锅炉构成了锅炉20,但并不限于此。即,也可以由在从燃烧停止状态到最大燃烧状态的整个范围内能够连续地控制燃烧量的比例控制锅炉来构成锅炉。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从多个锅炉20分别输出的蒸汽量的合计值作为了锅炉群2的输出蒸汽量,但并不限于此。即,也可以将根据从台数控制装置3(控制部4)向多个锅炉20发送的燃烧指示信号而计算出的蒸汽量即指示蒸汽量的合计值作为锅炉群2的输出蒸汽量来使用。
符号说明
1锅炉系统
2锅炉群
20锅炉
4控制部
41散热判定部
42余力计算部
43增加台数判定部
44输出控制部
U单位蒸汽量

Claims (5)

1.一种锅炉系统,具备:
锅炉群,其具备能够变更负荷率来进行燃烧的多个锅炉;和
控制部,其根据要求负荷对所述锅炉群的燃烧状态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部具备:
散热判定部,其对在所述多个锅炉中是否存在散热中的锅炉进行判定;
增加台数判定部,其对在开始该散热中的锅炉的燃烧并使其与燃烧中的其他锅炉一起以均匀的负荷率进行燃烧的情况下该负荷率是否超过给定负荷率进行判定;和
输出控制部,其以由所述增加台数判定部判定为超过给定负荷率为条件,使所述散热中的锅炉进行燃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系统,其中,
所述散热判定部将停止了燃烧的锅炉之中汽锅内压力超过给定压力的锅炉判定为散热中的锅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系统,其中,
所述散热判定部将停止了燃烧的锅炉之中汽锅内压力低于给定压力之后的经过时间低于第1时间的锅炉判定为散热中的锅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系统,其中,
所述散热判定部将停止了燃烧的锅炉之中汽锅体温度或汽锅水温度超过给定温度的锅炉判定为散热中的锅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系统,其中,
所述散热判定部将停止了燃烧的锅炉之中停止燃烧之后的经过时间低于第2时间的锅炉判定为散热中的锅炉。
CN201380040359.5A 2013-02-22 2013-02-28 锅炉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083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33262 2013-02-22
JP2013033262A JP5534062B1 (ja) 2013-02-22 2013-02-22 ボイラシステム
PCT/JP2013/055337 WO2014128977A1 (ja) 2013-02-22 2013-02-28 ボイラ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08371A CN104508371A (zh) 2015-04-08
CN104508371B true CN104508371B (zh) 2015-11-25

Family

ID=51175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4035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08371B (zh) 2013-02-22 2013-02-28 锅炉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618197B2 (zh)
JP (1) JP5534062B1 (zh)
KR (1) KR101518981B1 (zh)
CN (1) CN104508371B (zh)
CA (1) CA2879483C (zh)
WO (1) WO201412897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28700B2 (ja) * 2008-08-25 2013-07-03 三浦工業株式会社 制御プログラム、制御装置及びボイラシステム
DK3214420T3 (en) * 2011-06-03 2019-03-11 Vlaamse Instelling Voor Tech Onderzoek Vito REGULATOR FOR BUFFERING THERMAL ENERGY
JP6848341B2 (ja) * 2016-10-26 2021-03-24 株式会社ノーリツ 給湯システム
CN110794775B (zh) * 2019-10-16 2020-10-30 北京华远意通热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台锅炉负荷智能控制系统和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28102A (ja) * 2001-01-30 2002-08-14 Samson Co Ltd 必要蒸気量に対する追従性を高めた多缶設置ボイラ
CN201680610U (zh) * 2010-04-13 2010-12-22 柳福存 一种太阳能集热利用系统
JP2011196658A (ja) * 2010-03-23 2011-10-06 Miura Co Ltd プログラム、制御器及びボイラシステム
CN102313276A (zh) * 2010-07-09 2012-01-11 三浦工业株式会社 控制器以及锅炉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80206A (en) * 1953-06-23 1957-02-05 Vapor Heating Corp Multiple boiler control system
US3387589A (en) * 1966-09-12 1968-06-11 Vapor Corp Multiple boiler control system
SE436927B (sv) * 1982-02-22 1985-01-28 Rydborn S A O Anordning for styrning av ett antal vermepannor
US4598668A (en) * 1985-01-09 1986-07-08 Energy Systems And Service Corp. Apparatus for efficiently 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parallel boiler units
US4860696A (en) * 1986-12-08 1989-08-29 Ebara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boiler system
US5042431A (en) * 1990-04-09 1991-08-27 Heat Timer Corporation Multiple boiler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US5172654A (en) * 1992-02-10 1992-12-22 Century Controls, Inc. Microprocessor-based boiler controller
JPH07167494A (ja) * 1993-12-13 1995-07-04 Gastar Corp 給湯器の出湯温度制御方法
JP3962137B2 (ja) 1997-10-29 2007-08-22 川重冷熱工業株式会社 比例制御ボイラの台数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US7819334B2 (en) * 2004-03-25 2010-10-26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Multi-stage boiler staging and modulation control methods and controllers
JP4118260B2 (ja) 2004-07-06 2008-07-1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ボイラ制御方法及びボイラ制御装置
JP5251465B2 (ja) * 2008-07-17 2013-07-31 東京電力株式会社 蒸気管の熱損失評価システム及び評価方法
JP5228700B2 (ja) * 2008-08-25 2013-07-03 三浦工業株式会社 制御プログラム、制御装置及びボイラシステム
JP5447083B2 (ja) * 2010-03-29 2014-03-19 三浦工業株式会社 プログラム、制御器及びボイラ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28102A (ja) * 2001-01-30 2002-08-14 Samson Co Ltd 必要蒸気量に対する追従性を高めた多缶設置ボイラ
JP2011196658A (ja) * 2010-03-23 2011-10-06 Miura Co Ltd プログラム、制御器及びボイラシステム
CN201680610U (zh) * 2010-04-13 2010-12-22 柳福存 一种太阳能集热利用系统
CN102313276A (zh) * 2010-07-09 2012-01-11 三浦工业株式会社 控制器以及锅炉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518981B1 (ko) 2015-05-11
CA2879483C (en) 2016-01-05
US20150204537A1 (en) 2015-07-23
CN104508371A (zh) 2015-04-08
WO2014128977A1 (ja) 2014-08-28
KR20150008937A (ko) 2015-01-23
CA2879483A1 (en) 2014-08-28
JP5534062B1 (ja) 2014-06-25
JP2014163553A (ja) 2014-09-08
US9618197B2 (en) 2017-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08371B (zh) 锅炉系统
JP6070414B2 (ja) ボイラシステム
CN104508370B (zh) 锅炉系统
JP2008106960A (ja) スートブロワ装置の運転方法
JP2014219119A (ja) ボイラシステム
JP6693287B2 (ja) 蒸気過熱システム
JP4529731B2 (ja) ボイラ制御方法
JP5942531B2 (ja) ボイラシステム
JP2013204906A (ja) ボイラシステム
JP6115093B2 (ja) ボイラシステム
JP6102505B2 (ja) ボイラシステム
JP2004317105A (ja) ボイラの台数制御方法
JP6194634B2 (ja) ボイラシステム
JP5230386B2 (ja) ボイラ多缶設置システム
JP5541781B2 (ja) ボイラの多缶設置システム
JP6537987B2 (ja) 燃焼制御システム、及び燃焼制御方法
JP2010236719A (ja) 多缶設置ボイラ
JP6390154B2 (ja) ボイラシステム
JP2014228159A (ja) ボイラシステム
CN102537978A (zh) 污泥燃烧控制方法以及污泥燃烧设备
JP6028608B2 (ja) ボイラシステム
JP2012097947A (ja) 熱媒ボイラ多缶設置システム
JP6330417B2 (ja) ボイラシステム
JP2018096562A (ja) ボイラ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Termination date: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