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08370B - 锅炉系统 - Google Patents

锅炉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08370B
CN104508370B CN201380040335.XA CN201380040335A CN104508370B CN 104508370 B CN104508370 B CN 104508370B CN 201380040335 A CN201380040335 A CN 201380040335A CN 104508370 B CN104508370 B CN 1045083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iler
steam
rate
load
surplus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4033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08370A (zh
Inventor
山田和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ur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ur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ura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ur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5083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083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083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0837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KSTEAM ENGINE PLANTS; STEAM ACCUMULATORS; ENGINE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NGINES USING SPECIAL WORKING FLUIDS OR CYCLES
    • F01K13/00General layout or general methods of operation of complete plants
    • F01K13/02Controlling, e.g. stopping or star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35/00Control systems for steam boilers
    • F22B35/008Control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steam gene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35/00Control systems for steam boil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ntrol Of Steam Boilers And Waste-Gas Boi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不反复进行锅炉的启停而使压力稳定性得到提高。锅炉系统(1)具备:锅炉群(2),其具备多个锅炉(20);和控制部(4),其对锅炉群(2)的燃烧状态进行控制,在锅炉群(2)中,设定有表示针对相对于急剧的要求负荷的变动而预料的蒸汽量的增加的余力的变动蒸汽量、以及表示不增加台数而仅由燃烧中的锅炉(20)来输出与要求负荷相应的蒸汽量的负荷率的增加最低负荷率,控制部(4)以燃烧中的锅炉(20)的合计余力蒸汽量低于变动蒸汽量、并且燃烧中的锅炉(20)的负荷率超过增加最低负荷率为条件,使燃烧的锅炉(20)的台数增加。

Description

锅炉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系统。更详细来说,涉及通过比例控制来进行燃烧状态的控制的锅炉系统。本申请基于在2013年2月15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3-027484号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作为使多个锅炉燃烧而产生蒸汽的锅炉系统,提出了使锅炉的燃烧量连续地增减以控制蒸汽的产生量的、所谓比例控制方式的锅炉系统(例如,专利文献1)。在这样的比例控制方式的锅炉系统中,能够细致地调整蒸汽的产生量,压力稳定性提高。
此外,在锅炉系统中,一般还将能够应付急剧的负荷变动、暂时性的必要蒸汽量的增加的程度的蒸汽量作为余力而预先确保,为了确保余力,使燃烧的锅炉的台数增加是最简单的。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平11-1324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另外,虽说是比例控制方式的锅炉系统,但必须通过开启/关闭(ON/OFF)控制来进行锅炉的启停,使运转开始或停止后的锅炉的负荷率较大地变动。因此,在反复进行燃烧的锅炉的台数的增减的情况下,无法有效地利用基于比例控制方式的连续控制而可能导致压力稳定性的恶化。
关于这一点,如图7所示,为了在燃烧中的锅炉的台数较少的状态下充分地确保余力量,若到达增加台数后的最低负荷率则会使锅炉的台数增加。在这样的状况下,由于在台数增加后各锅炉会以最低负荷率进行燃烧,因此之后若负荷减少则会使增加的锅炉立即停止,锅炉的启停反复进行。结果,不能得到比例控制方式的优点(即不能确保使锅炉的台数固定地进行运转的台数固定运转区),压力稳定性恶化。
因此,本发明的第1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反复进行锅炉的启停而能够提高压力稳定性的锅炉系统,此外,第2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使压力稳定性提高的同时,能够确保对于急剧的负荷变动、暂时性的必要蒸汽量的增加的余力的锅炉系统。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炉系统,所述锅炉系统具备:锅炉群,其具备能够连续地变更负荷率来进行燃烧的多个锅炉;和控制部,其根据要求负荷对所述锅炉群的燃烧状态进行控制,在所述锅炉群中,设定有:变动蒸汽量,其表示针对相对于急剧的要求负荷的变动而预料的蒸汽量的增加的余力;以及增加最低负荷率,其表示不使燃烧的锅炉增加而仅由燃烧中的锅炉来输出与要求负荷相应的蒸汽量的负荷率,所述控制部具备:余力计算部,其针对所述多个锅炉中的燃烧中的每个锅炉计算最大蒸汽量与所输出的蒸汽量之差即余力蒸汽量,并且计算所计算出的所述余力蒸汽量之和即合计余力蒸汽量;负荷率计算部,其计算所述多个锅炉中的燃烧中的锅炉的负荷率;和锅炉台数控制部,其以由所述余力计算部计算出的所述合计余力蒸汽量低于所述变动蒸汽量、并且由所述负荷率计算部计算出的所述负荷率超过所述增加最低负荷率为条件,使燃烧的锅炉的台数增加。
此外,优选的是,所述锅炉台数控制部在燃烧中的锅炉的负荷率超过所述增加最低负荷率之前所述合计余力蒸汽量低于所述变动蒸汽量的情况下,使与该变动蒸汽量和所述合计余力蒸汽量之差相当的台数的锅炉从燃烧停止状态过渡到供给蒸汽准备状态。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不反复进行锅炉的启停而使压力稳定性提高。此外,根据本发明,能够在使压力稳定性提高的同时,确保对于急剧的负荷变动、暂时性的必要蒸汽量的增加的余力。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锅炉系统的概略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锅炉群的概略的图。
图3是表示控制部的构成的功能框图。
图4是表示锅炉系统的动作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锅炉系统的动作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基于上述动作的锅炉群的燃烧状态的概略的图。
图7是表示伴随现有的锅炉系统的动作的锅炉群的燃烧状态的概略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锅炉系统的优选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来说明本发明的锅炉系统1的整体构成。
锅炉系统1具备:锅炉群2,其包含多个(5台)锅炉20;蒸汽头6,其使在这些多个锅炉20中生成的蒸汽集合;蒸汽压传感器7,其测量该蒸汽头6的内部的压力;和台数控制装置3,其具有对锅炉群2的燃烧状态进行控制的控制部4。
锅炉群2由多个锅炉20构成,生成提供给作为负载设备的蒸汽使用设备18的蒸汽。
锅炉20经由信号线16与台数控制装置3电连接。该锅炉20具备进行燃烧的锅炉主体21、和对锅炉20的燃烧状态进行控制的本地控制部22。
本地控制部22根据要求负荷使锅炉20的燃烧状态变更。具体来说,本地控制部22基于经由信号线16从台数控制装置3发送的台数控制信号,对锅炉20的燃烧状态进行控制。此外,本地控制部22将台数控制装置3中使用的信号经由信号线16发送给台数控制装置3。作为台数控制装置3中使用的信号,可以举出锅炉20的实际的燃烧状态以及其他数据。
蒸汽头6经由蒸汽管11与构成锅炉群2的多个锅炉20连接。该蒸汽头6的下游侧经由蒸汽管12与蒸汽使用设备18连接。
蒸汽头6通过使由锅炉群2生成的蒸汽集合并存积,来调整多个锅炉20的相互的压力差以及压力变动,将调整了压力的蒸汽提供给蒸汽使用设备18。
蒸汽压传感器7经由信号线13与台数控制装置3电连接。蒸汽压传感器7对蒸汽头6的内部的蒸汽压(由锅炉群2产生的蒸汽的压力)进行测量,将所测量出的蒸汽压所涉及的信号(蒸汽压信号)经由信号线13发送给台数控制装置3。
台数控制装置3基于由蒸汽压传感器7测量出的蒸汽头6的内部的蒸汽压,对各锅炉20的燃烧状态进行控制。该台数控制装置3具备控制部4和存储部5。
控制部4经由信号线16对各锅炉20进行各种指示,或从各锅炉20接收各种数据,来对5台锅炉20的燃烧状态、后述的优先顺序进行控制。各锅炉20的本地控制部22若从台数控制装置3接收燃烧状态的变更指示的信号,则按照该指示对该锅炉20进行控制。
存储部5存储通过台数控制装置3(控制部4)的控制而对各锅炉20进行的指示的内容、从各锅炉20接收到的燃烧状态等的信息、多个锅炉20的燃烧模式的设定条件等的信息、多个锅炉20的优先顺序的设定的信息、与优先顺序的变更(轮换)相关的设定的信息等。
以上的锅炉系统1能够将由锅炉群2产生的蒸汽经由蒸汽头6提供给蒸汽使用设备18。
在锅炉系统1中所要求的负荷(要求负荷)是蒸汽使用设备18中的蒸汽消耗量。台数控制装置3基于蒸汽压传感器7所测量的蒸汽头6的内部的蒸汽压(物理量),计算出对应于该蒸汽消耗量的变动而产生的蒸汽头6的内部的蒸汽压的变动,对构成锅炉群2的各锅炉20的燃烧量进行控制。
具体来说,由于蒸汽使用设备18的需要的增大从而要求负荷(蒸汽消耗量)增加,若供给到蒸汽头6的蒸汽量(后述的输出蒸汽量)不足,则蒸汽头6的内部的蒸汽压会减少。另一方面,由于蒸汽使用设备18的需要的下降从而要求负荷(蒸汽消耗量)减少,若供给到蒸汽头6的蒸汽量过剩,则蒸汽头6的内部的蒸汽压会增加。因此,锅炉系统1能够基于由蒸汽压传感器7测量出的蒸汽压的变动,来监视要求负荷的变动。然后,锅炉系统1基于蒸汽头6的蒸汽压,根据蒸汽使用设备18的消耗蒸汽量(要求符合)来计算出所需要的蒸汽量即必要蒸汽量。
在此,对构成本实施方式的锅炉系统1的多个锅炉20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锅炉群2的概略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锅炉20由能够连续地变更负荷率来进行燃烧的比例控制锅炉构成。
所谓比例控制锅炉指的是至少在最小燃烧状态S1(例如,最大燃烧量的20%的燃烧量下的燃烧状态)到最大燃烧状态S2的范围内,能连续地控制燃烧量的锅炉。比例控制锅炉例如通过对向燃烧器(burner)供给燃料的阀门、供给燃烧用空气的阀门的开度(燃烧比)进行控制,来调整燃烧量。
此外,所谓连续地控制燃烧量,包括即使在本地控制部22中的运算、信号以数字方式阶段性地处理的情况(例如,锅炉20的输出(燃烧量)以1%为单位进行控制的情况)下,实际上也能够连续地输出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锅炉20的燃烧停止状态S0与最小燃烧状态S1之间的燃烧状态的变更是通过使锅炉20(燃烧器)的燃烧开启/关闭来控制的。而且,在从最小燃烧状态S1到最大燃烧状态S2的范围内,能够连续地控制燃烧量。
更具体来说,在多个锅炉20中,分别设定有能够变动的蒸汽量的单位即单位蒸汽量U。由此,锅炉20在从最小燃烧状态S1到最大燃烧状态S2的范围内,能够以单位蒸汽量U为单位来变更蒸汽量。
单位蒸汽量U能够根据锅炉20的最大燃烧状态S2下的蒸汽量(最大蒸汽量)来适当设定,但从提高锅炉系统1中的输出蒸汽量对必要蒸汽量的追随性的观点出发,优选设定为锅炉20的最大蒸汽量的0.1%~20%,进一步优选设定为1%~10%。
另外,所谓输出蒸汽量表示由锅炉群2输出的蒸汽量,该输出蒸汽量通过从多个锅炉20分别输出的蒸汽量的合计值来表示。
此外,在锅炉群2中,设定有用于决定燃烧的锅炉20的台数的停止基准阈值以及增加基准阈值。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减少台数负荷率作为停止基准阈值,使用变动蒸汽量以及增加最低负荷率作为增加基准阈值。
减少台数负荷率是成为使处于燃烧状态的锅炉20中的1个锅炉20的燃烧停止的基准的负荷率,若处于燃烧状态的锅炉20的负荷率低于减少台数负荷率(以下或小于),更详细来说若处于燃烧状态的锅炉20的负荷率低于减少台数负荷率的时间持续给定时间,则使处于燃烧状态的锅炉20中的1个锅炉20的燃烧停止。另外,减少台数负荷率可以任意设定,但为了容易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与最小燃烧状态S1相对应的负荷率(20%)设定为减少台数负荷率。
此外,变动蒸汽量是作为对应于急剧的负荷变动而在短时间内增加的余力预先准备的蒸汽量。此外,增加最低负荷率是不增加燃烧的锅炉20的台数而仅通过处于燃烧状态的锅炉20来输出与要求负荷相应的蒸汽量的负荷率。
如后所述,对锅炉群2进行控制,使得处于燃烧状态的锅炉20的余力的和(后述的合计余力蒸汽量)超出变动蒸汽量。即,若后述的合计余力蒸汽量低于所设定的变动蒸汽量(以下或小于),更详细来说若合计余力蒸汽量低于变动蒸汽量的时间持续给定时间,则对锅炉群2进行控制使得确保与变动蒸汽量相应的余力。在此,为了确保余力,使燃烧的锅炉20的台数增加是最简单的,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直到处于燃烧状态的锅炉20的负荷率超过增加最低负荷率(以上或大于)为止,更详细来说直到处于燃烧状态的锅炉20的负荷率超过增加最低负荷率的时间持续给定时间为止,不会增加燃烧的锅炉20的台数。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若后述的合计余力蒸汽量低于变动蒸汽量、并且处于燃烧状态的锅炉20的负荷率超过增加最低负荷率的时间持续给定时间,则增加燃烧的锅炉20的台数。
此外,在多个锅炉20中,分别设定有优先顺序。优先顺序用于选择进行燃烧指示或燃烧停止指示的锅炉20。优先顺序例如可以使用整数值,并按照数值越小优先顺序越高的方式进行设定。如图2所示,在锅炉20的1号机~5号机分别被分配了“1”~“5”的优先顺序的情况下,1号机的优先顺序最高,5号机的优先顺序最低。通常情况下,该优先顺序通过后述的控制部4的控制,按给定时间间隔(例如,24小时间隔)进行变更。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台数控制装置3的控制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台数控制装置3对锅炉群2进行控制,使得在确保对于急剧的负荷变动、暂时性的必要蒸汽量的增加的余力的同时,通过比例控制锅炉所特有的连续控制来提高压力稳定性。因此,如图3所示,控制部4构成为包含余力计算部41、负荷率计算部42和锅炉台数控制部43。
余力计算部41针对处于燃烧状态的多个锅炉20,分别计算出最大蒸汽量与该锅炉20所输出的蒸汽量之差(即,该锅炉20的余力)即余力蒸汽量。此外,余力计算部41计算出处于燃烧状态的多个锅炉20的余力蒸汽量之和即合计余力蒸汽量(即,锅炉群2的余力)。
负荷率计算部42计算出多个锅炉20中处于燃烧状态的锅炉20的负荷率。负荷率的计算可以通过任意方法来进行,可以根据锅炉20所输出的蒸汽量相对于最大蒸汽量的比例、对锅炉20的燃烧指示等来计算。
锅炉台数控制部43使用停止基准阈值以及增加基准阈值来决定燃烧的锅炉20的台数,并对锅炉群2进行控制以使所决定的台数的锅炉20进行燃烧。在本发明的锅炉系统1中,由于在增加燃烧的锅炉20的台数这一点具有特征,因此锅炉台数控制部43具备增加台数判定部431。
增加台数判定部431使用增加基准阈值来判定是否需要增加燃烧的锅炉20的台数。具体来说,增加台数判定部431以合计余力蒸汽量低于变动蒸汽量、并且处于燃烧状态的锅炉20的负荷率超过增加最低负荷率的状态持续给定时间为条件,来判定出需要增加燃烧的锅炉20的台数。
若增加台数判定部431判定为需要增加燃烧的锅炉20的台数,则锅炉台数控制部43使处于燃烧停止状态的锅炉20中优先顺序最高的锅炉20的燃烧开始,增加燃烧的锅炉20的台数。
另外,在增加台数判定部431的判定中,即使在不能确保与变动蒸汽量相应的余力的情况下,直到超过增加最低负荷率为止也不会增加燃烧的锅炉20的台数,因此不能确保充足的余力。因此,锅炉台数控制部43除了具备增加台数判定部431以外,还具备余力确保部432。
该余力确保部432在处于燃烧状态的锅炉20的负荷率超过增加最低负荷率之前合计余力蒸汽量已经低于变动蒸汽量的情况下,使与变动蒸汽量和合计余力蒸汽量之差相当的台数的锅炉20从燃烧停止状态过渡到供给蒸汽准备状态。即,余力确保部432不增加燃烧的锅炉20的台数而通过使处于燃烧停止状态的锅炉20过渡到供给蒸汽准备状态来确保与变动蒸汽量相应的余力。另外,所谓供给蒸汽准备状态指的是虽未供给蒸汽但保持有压力的状态。
接着,参照图4以及图5来说明本发明的锅炉系统1的动作的具体例。图4以及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锅炉群2的燃烧状态的图。
另外,在图4以及图5中,锅炉20的每一个都是容量为7000kg的7吨锅炉,此外,作为变动蒸汽量而设定了10000kg/h的蒸汽量,作为增加最低负荷率而设定了50%的负荷率。
参照图4(1),1号机锅炉以负荷率40%在燃烧,2号机锅炉~4号机锅炉停止了燃烧。由于1号机锅炉以负荷率40%在燃烧,因此合计余力蒸汽量为4200kg/h,在图4(1)中,不能确保与变动蒸汽量相应的余力的状态持续了给定时间。另一方面,增加最低负荷率为50%,处于燃烧状态的1号机锅炉的负荷率40%比增加最低负荷率低。
因此,控制部4不增加燃烧的锅炉20的台数而通过使停止了燃烧的锅炉20中优先顺序最高的锅炉20过渡到供给蒸汽准备状态来确保与变动蒸汽量相应的量的余力。在图4(2)中,通过使2号机锅炉成为供给蒸汽准备状态,从而与处于燃烧状态的1号机锅炉的合计余力蒸汽量加在一起确保了超出变动蒸汽量的余力。
然后,若根据要求负荷而必要蒸汽量增加,则使处于燃烧状态的1号机锅炉的负荷率增加,使输出蒸汽量追随必要蒸汽量。在图4(3)中,1号机锅炉的负荷率从40%增加到了50%。此时,由于增加最低负荷率为50%,因此处于燃烧状态的锅炉20的负荷率变为超过增加最低负荷率。此外,处于燃烧状态的锅炉20(1号机锅炉)的合计余力蒸汽量为3500kg/h,仅以处于燃烧状态的锅炉20不能确保与变动蒸汽量相应的余力。
若这样的图4(3)的状态持续给定时间,则控制部4使燃烧的锅炉20的台数增加。此时,控制部4使停止了燃烧的锅炉20中优先顺序最高的锅炉20的燃烧开始。另外,在存在处于供给蒸汽准备状态的锅炉20的情况下,由于该锅炉20的优先顺序最高,因此控制部4会使处于供给蒸汽准备状态的锅炉20的燃烧开始。
在图5(4)中,通过使处于供给蒸汽准备状态的2号机锅炉的燃烧开始来使燃烧的锅炉20的台数增加。另外,因为增加了燃烧的锅炉20的台数,所以处于燃烧状态的锅炉20的负荷率下降,变得小于增加最低负荷率。此外,在图5(4)中,由于处于燃烧状态的1号机锅炉以及2号机锅炉的合计余力蒸汽量(10500kg/h)为变动蒸汽量以上,因此与变动蒸汽量相应的余力得到了确保,不需要使处于燃烧停止状态的锅炉20变为供给蒸汽准备状态。
然后,若根据要求负荷而必要蒸汽量增加,则使处于燃烧状态的1号机锅炉以及2号机锅炉的负荷率增大,使输出蒸汽量追随必要蒸汽量。在图5(5)中,1号机锅炉以及2号机锅炉以负荷率30%在燃烧。此时,虽然处于燃烧状态的1号机锅炉以及2号机锅炉的合计余力蒸汽量(9800kg/h)低于变动蒸汽量,但由于负荷率小于增加最低负荷率,因此控制部4不增加燃烧的锅炉20的台数。
另外,由于与变动蒸汽量相应的余力并未得到确保,因此若图5(5)的状态持续给定时间,则控制部4使停止了燃烧的锅炉20中优先顺序最高的锅炉20过渡到供给蒸汽准备状态。在图5(5)中,控制部4通过使3号机锅炉从燃烧停止状态过渡到供给蒸汽准备状态,从而确保了与变动蒸汽量相应的余力。
参照图6来说明以上所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锅炉系统1的效果。
(1)控制部4构成为,以处于燃烧状态的锅炉20的合计余力蒸汽量低于变动蒸汽量、并且处于燃烧状态的锅炉20的负荷率超过增加最低负荷率为条件,使燃烧的锅炉20的台数增加。通过这样的构成,即使在不能确保与变动蒸汽量相应的余力的情况下,直到超过增加最低负荷率为止也不会增加燃烧的锅炉20的台数,因此能够确保图6所示的台数固定运转区。由此,在台数固定运转区中能够连续地控制锅炉群2的负荷率,因此能够提高压力稳定性。
此外,即使在根据增加最低负荷率而增加了燃烧的锅炉20的台数的情况下,到减少台数负荷率也能够具有一定的富余。即,如图7所示,对于仅确保与变动蒸汽量相应的余力的构成而言,若在处于燃烧状态的锅炉20的台数为1台或2台的情况下增加燃烧的锅炉20的台数,则在台数增加后各锅炉20会以最低负荷率(减少台数负荷率)进行燃烧,由于之后的负荷变动致使所增加的锅炉20立即停止。关于这一点,如图6所示,通过使利用增加最低负荷率来增加燃烧的锅炉20的台数的定时延迟,从而在增加了燃烧的锅炉20的台数的情况下,在各锅炉20的负荷率中,到减少台数负荷率为止产生与增加最低负荷率相应的富余。由此,能够防止使燃烧的锅炉20增加之后,该锅炉20立即停止的情况,不会反复进行锅炉20的启停。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锅炉系统1,即使在使燃烧的锅炉20增加之后,也能够通过比例控制锅炉所特有的连续控制来提高压力稳定性。
(2)此外,控制部4构成为,在燃烧中的锅炉20的负荷率超过增加最低负荷率之前合计余力蒸汽量低于变动蒸汽量的情况下,使与变动蒸汽量和合计余力蒸汽量之差相当的台数的锅炉20从燃烧停止状态过渡到供给蒸汽准备状态。
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在防止锅炉20的启停反复进行的同时,确保对于急剧的负荷变动、暂时性的必要蒸汽量的增加的余力,并能够提高系统稳定性。
以上,对本发明的锅炉系统1的优选的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进行适当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应用于具备由5台锅炉20构成的锅炉群2的锅炉系统中,但并不限于此。即,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具备由2~4台或6台以上的锅炉构成的锅炉群的锅炉系统中。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通过开启/关闭锅炉20的燃烧来控制燃烧停止状态S0与最小燃烧状态S1之间的燃烧状态的变更、且在最小燃烧状态S1到最大燃烧状态S2的范围内能够连续地控制燃烧量的比例控制锅炉来构成锅炉20,但并不限于此。即,也可以由在从燃烧停止状态到最大燃烧状态的整个范围内能够连续地控制燃烧量的比例控制锅炉来构成锅炉。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从多个锅炉20分别输出的蒸汽量的合计值作为了锅炉群2的输出蒸汽量,但并不限于此。即,也可以将根据从台数控制装置3(控制部4)向多个锅炉20发送的燃烧指示信号而计算出的蒸汽量即指示蒸汽量的合计值作为锅炉群2的输出蒸汽量来使用。
符号说明
1锅炉系统
2锅炉群
20锅炉
4控制部
41余力计算部
42负荷率计算部
43锅炉台数控制部
431增加台数判定部
432余力确保部
U单位蒸汽量

Claims (2)

1.一种锅炉系统,具备:
锅炉群,其具备能够连续地变更负荷率来进行燃烧的多个锅炉;和
控制部,其根据要求负荷对所述锅炉群的燃烧状态进行控制,
在所述锅炉群中,设定有:
变动蒸汽量,其表示针对相对于急剧的要求负荷的变动而预料的蒸汽量的增加的余力;以及
增加最低负荷率,其表示不使燃烧的锅炉增加而仅由燃烧中的锅炉来输出与要求负荷相应的蒸汽量的负荷率,
所述控制部具备:
余力计算部,其针对所述多个锅炉中的燃烧中的每个锅炉计算最大蒸汽量与所输出的蒸汽量之差即余力蒸汽量,并且计算所计算出的所述余力蒸汽量之和即合计余力蒸汽量;
负荷率计算部,其计算所述多个锅炉中的燃烧中的锅炉的负荷率;和
锅炉台数控制部,其以由所述余力计算部计算出的所述合计余力蒸汽量低于所述变动蒸汽量、并且由所述负荷率计算部计算出的所述负荷率超过所述增加最低负荷率为条件,使燃烧的锅炉的台数增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系统,其中,
在燃烧中的锅炉的负荷率超过所述增加最低负荷率之前,且所述合计余力蒸汽量低于所述变动蒸汽量的情况下,所述锅炉台数控制部使与该变动蒸汽量和所述合计余力蒸汽量之差相当的台数的锅炉从燃烧停止状态过渡到供给蒸汽准备状态。
CN201380040335.XA 2013-02-15 2013-02-28 锅炉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083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27484 2013-02-15
JP2013027484A JP5534055B1 (ja) 2013-02-15 2013-02-15 ボイラシステム
PCT/JP2013/055340 WO2014125652A1 (ja) 2013-02-15 2013-02-28 ボイラ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08370A CN104508370A (zh) 2015-04-08
CN104508370B true CN104508370B (zh) 2016-01-06

Family

ID=51175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4033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08370B (zh) 2013-02-15 2013-02-28 锅炉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163529B2 (zh)
JP (1) JP5534055B1 (zh)
KR (1) KR101518979B1 (zh)
CN (1) CN104508370B (zh)
CA (1) CA2879262C (zh)
WO (1) WO20141256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28700B2 (ja) * 2008-08-25 2013-07-03 三浦工業株式会社 制御プログラム、制御装置及びボイラシステム
US9951970B2 (en) * 2014-12-31 2018-04-24 Rinnai Corporation Immediate hot-water supplying system
JP6528494B2 (ja) * 2015-03-23 2019-06-12 三浦工業株式会社 ボイラシステム
CN104748098A (zh) * 2015-04-23 2015-07-01 荏原电产(青岛)科技有限公司 锅炉台数控制系统
CN108613247B (zh) * 2018-04-02 2022-09-20 上海航天智慧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汽水两用燃气锅炉组的热负荷分配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3276A (zh) * 2010-07-09 2012-01-11 三浦工业株式会社 控制器以及锅炉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6890B2 (ja) * 1989-11-17 1996-01-29 株式会社平川鉄工所 ボイラ負荷制御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US5172654A (en) * 1992-02-10 1992-12-22 Century Controls, Inc. Microprocessor-based boiler controller
JP3962137B2 (ja) * 1997-10-29 2007-08-22 川重冷熱工業株式会社 比例制御ボイラの台数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JP3808303B2 (ja) 2000-10-19 2006-08-09 川重冷熱工業株式会社 連続的に燃焼量を制御するボイラの台数制御方法
JP3883800B2 (ja) 2000-10-19 2007-02-21 川重冷熱工業株式会社 ボイラの台数制御方法
JP2002228102A (ja) 2001-01-30 2002-08-14 Samson Co Ltd 必要蒸気量に対する追従性を高めた多缶設置ボイラ
US7819334B2 (en) * 2004-03-25 2010-10-26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Multi-stage boiler staging and modulation control methods and controllers
US8479689B2 (en) * 2008-07-10 2013-07-09 Heat-Timer Corporation Optimizing multiple boiler plant systems with mixed condensing and non-condensing boilers
US8965584B2 (en) * 2009-02-03 2015-02-24 Intellihot Green Technologies, Inc. Masterless control system methods for networked water heaters
WO2011155005A1 (ja) * 2010-06-11 2011-12-15 三浦工業株式会社 ボイラ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3276A (zh) * 2010-07-09 2012-01-11 三浦工业株式会社 控制器以及锅炉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25652A1 (ja) 2014-08-21
CN104508370A (zh) 2015-04-08
KR101518979B1 (ko) 2015-05-11
JP2014156951A (ja) 2014-08-28
CA2879262A1 (en) 2014-08-21
US9163529B2 (en) 2015-10-20
KR20150008938A (ko) 2015-01-23
US20150184548A1 (en) 2015-07-02
JP5534055B1 (ja) 2014-06-25
CA2879262C (en) 2015-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08370B (zh) 锅炉系统
CN104583676B (zh) 锅炉系统
CN103154616B (zh) 具有脉冲燃料分流的燃烧装置
US20160201895A1 (en) Boiler system
US20120131917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Loading a Steam Turbine
JP5672276B2 (ja) ボイラシステム
CN104508371B (zh) 锅炉系统
JP2015055367A (ja) ボイラシステム
JP6115093B2 (ja) ボイラシステム
JP6142667B2 (ja) ボイラシステム
JP2013072609A (ja) ボイラシステム
JP6551005B2 (ja) ボイラシステム
JP6119274B2 (ja) ボイラシステム
JP6028608B2 (ja) ボイラシステム
JP6044314B2 (ja) ボイラシステム
JP6102365B2 (ja) ボイラシステム
JP2014228183A (ja) ボイラシステム
WO2014109072A1 (ja) ボイラシステム
JP2001201001A (ja) 台数制御装置を設けているボイラの多缶設置システム
JP6213302B2 (ja) ボイラシステム
JP2014228170A (ja) ボイラシステム
JP2015102313A (ja) ボイラ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06

Termination date: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