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60276B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60276B
CN104460276B CN201310692743.5A CN201310692743A CN104460276B CN 104460276 B CN104460276 B CN 104460276B CN 201310692743 A CN201310692743 A CN 201310692743A CN 104460276 B CN104460276 B CN 1044602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material
transport path
fixing section
image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9274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60276A (zh
Inventor
片仓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80935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19019A/zh
Publication of CN1044602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602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602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602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3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 G03G15/204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specially for the influence of heat loss, e.g. due to the contact with the copy material or other roll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17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handling
    • G03G2215/00206Original medium
    • G03G2215/00219Paper
    • G03G2215/00244Non-standard propert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367The feeding path segment where particular handling of the copy medium occurs, segments being adjacent and non-overlapping. Each segment is identified by the most downstream point in the segment, so that for instance the segment labelled "Fixing device" is referring to the path between the "Transfer device" and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00379Copy medium holder
    • G03G2215/00392Manual input tra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提供在片材消色时不用驱动、无需驱动处理单元而使片材消色的技术。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图像形成部,将形成于图像载体的色调剂图像在转印位置转印到第一介质;定影部,通过加热、加压以第一温度使在上述转印位置被转印的色调剂图像定影;输送部,具有第一输送路径和第二输送路径,所述第一输送路径将第一介质从上述转印位置经过上述定影部向排纸部输送,所述第二输送路径在上述转印位置与上述定影部之间与上述第一输送路径汇合;以及控制部,当选择利用上述第二输送路径输送第二介质的片材时,将在上述第二输送路径输送的第二介质经过上述定影部向上述排纸部输送,并且将上述定影部控制在高于上述第一温度的第二温度。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施方式涉及具有图像形成功能和消色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提出有利用消色性色材在片材上打印图像的技术。消色性色材例如具有加热到规定温度以上时颜色消失的特性。因此,通过使用消色性色材可以对同一片材反复进行打印和消色。虽然也存在利用不同的装置分别进行打印和消色的情况,但也可以例如使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消色功能。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因此提出了以下的方案,在除打印功能以外还具有消色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上,将通过图像形成处理部转印到片材上的色调剂图像进行加热并定影到片材上的定影部作为消色处理用的定影部使用。
在将定影部兼用作消色处理用的定影部的结构中,如果要直接使用用于图像形成的片材的输送路径输送到用于消色处理的定影部,则片材需要通过图像形成处理部的色调剂图像转印位置。因此,在消色处理的动作中,必须驱动图像形成处理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消色处理用的片材无需通过转印位置而能够输送到定影部的输送路径的图像形成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图像形成部,将形成于图像载体的色调剂图像在转印位置转印到第一介质;定影部,通过加热、加压以第一温度使在上述转印位置被转印的色调剂图像定影;输送部,具有第一输送路径和第二输送路径,所述第一输送路径将第一介质从上述转印位置经过上述定影部向排纸部输送,所述第二输送路径在上述转印位置与上述定影部之间与上述第一输送路径汇合;以及控制部,在选择利用上述第二输送路径输送第二介质的片材的情况下,将在上述第二输送路径输送的第二介质经过上述定影部向上述排纸部输送,并且将上述定影部控制在高于上述第一温度的第二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控制框图。
图3是表示可以选择图1的图像形成模式的操作部的图。
图4是表示图3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操作部选择了打印模式的情况下的带分离器的排纸托盘的状态的图。
图5是表示在图3的操作部选择了消色模式的情况下的带分离器的排纸托盘的状态的图。
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控制框图。
图8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9是表示图8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控制框图。
图10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11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概略结构的图。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是MFP(多功能外围设备)进行说明。
MFP1具备图像形成部10、对片材进行加热、加压的定影部30、排纸部40、收容片材的供纸盒部50、第一片材输送部60、操作部70、第二片材输送部100以及带分离器的排纸托盘400。
供纸盒部50在上下多层配置多个供纸盒51并收容片材。收容在供纸盒部50的片材通过供纸辊52被输送到片材输送路径63。
第一片材输送部60将供应的片材(第一介质)通过片材输送辊61输送到对位辊62,通过对位辊62按照规定的定时输送到图像形成部10的转印位置T,然后经过定影部输送到排纸部40。
图像形成部10在感光鼓13周围配置有激光曝光器11、显影器12、带电器14、清洁器15以及转印辊16。激光曝光器11例如根据由图2所示的存储器部501读取的原稿信息、向感光鼓13的表面照射激光,由此在感光鼓13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像。静电潜像通过显影器12作为色调剂图像显影。显影器12例如可以收容消色性色材即消色色调剂。转印辊16在转印位置T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片材上。清洁器15除去转印后残留在感光鼓13上的色调剂。带电器14使感光鼓13表面的电位相同。
收容在显影器12的消色性色调剂例如是以热可塑性树脂为基础材料,使通过加热颜色变为无色的色材分散其中而得的产物。消色性色调剂如果被加热到规定的消色温度(T1)以上则变为无色透明。此处,消色性色调剂由于加热而熔融的定影温度(T2)低于消色温度(T1)。
在MFP1进行图像形成处理的情况下,定影部30通过以温度T2对转印了未定影色调剂图像的片材进行加热、加压,色调剂图像定影在片材上。另外,在MFP1进行消色处理的情况下,定影部30通过以温度T1对形成了可消色色调剂图像的片材进行加热、加压,可消色色调剂图像消色。
使色调剂图像定影在片材上的定影部,通常利用一对加热辊和加压辊对片材进行加热、加压。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影部30例如可以具备两对加热辊和加压辊。在这两对加热辊和加压辊中,一对加热辊和加压辊与另一对加热辊和加压辊可以配置为加热辊与加压辊的方向相反。
第二片材输送部100具备消去片材装载托盘101、消去片材输送辊102以及第二片材输送路径103。消去片材装载托盘101装载进行消色处理的片材(第二介质)。第二片材输送路径103在定影部30与转印位置T之间与第一片材输送路径63汇合。并且,消去片材装载托盘101上的片材通过消去片材输送辊102被输送到第一片材输送部63,消去用片材被输送到定影部30。
排纸辊42将通过定影部30进行了图像形成处理或消色处理的片材向排纸托盘41排出。
操作部70具有监视器,用于进行各种操作。
带分离器排纸托盘400具有片材输送辊401、分离器402以及消去片材排纸托盘403。带分离器排纸托盘400配置在形成于MFP1主体上部的凹部的排纸部40。并且,分离器402位于消去片材排纸托盘403与片材输送辊401之间。当MFP1进行图像形成处理时,分离器402如图4所示位于相对于消去片材排纸托盘403向上方倾斜的第一位置,将形成了图像的片材引导到排纸托盘41。而当MFP1进行消色处理时,分离器402如图5所示位于与消去片材排纸托盘403相同水平的第二位置,将进行了消色处理的片材引导到消去片材排纸托盘403。
图2是表示MFP1的结构的控制框图。
在图2中,带分离器的排纸托盘400通过总线500与控制整个MFP1的CPU80、读取原稿等的存储器部501、存储部502、服务器503、图像形成部10、定影部30、排纸辊42、供纸盒部50、第一片材输送部60、操作部70、以及第二片材输送部100连接。
CPU80根据存储在存储器部501或存储部502的程序执行规定的处理,控制图像形成动作和消色处理动作。存储器部501例如可以使用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OM(只读存储器)、DRAM、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VRAM(图像随机存储器)以及闪存,具有存储MFP1中利用的各种信息和程序的作用。
图3是表示可以选择图像形成模式的操作部70的图。
操作部70具有启动开关71、监视器73、打印模式选择开关74以及消色模式选择开关75。
CPU80控制并驱动图像形成部10、定影部30、排纸辊42、供纸盒部50、第一片材输送部60、操作部70、第二片材输送部100以及带分离器的排纸托盘400。
在操作部70,如果用户按下操作部70的打印模式选择开关74选择打印模式,则CPU80执行打印模式。
如果执行打印模式,则供纸辊52将供纸盒部50内的片材输送到第一片材输送路径63内,利用对位辊62使其暂时停止。然后,在规定的定时驱动对位辊62、将片材输送到转印位置T。
然后,在第一片材输送部60,片材输送辊61将供纸辊52输送来的片材输送到对位辊62之间,对位辊62在规定的定时将片材输送辊61输送来的片材输送到转印位置T。
另一方面,在图像形成部10,将形成在感光鼓13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片材上之后,片材被输送到定影部30。定影部30以定影温度T2对片材进行加热、加压,从而使色调剂图像定影在片材上。定影后的片材通过排纸辊42向排纸托盘41排出。
激光曝光器11向感光鼓13照射激光。通过激光曝光器11向感光鼓13表面照射激光,在感光鼓13表面形成原稿图像信息的静电潜像。然后,显影部12将静电潜像显影成色调剂图像,转印辊16将形成在感光鼓13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片材上。
定影部30对被转印了色调剂图像的片材进行加热、加压,使色调剂图像定影在片材上。
排纸辊42输送在定影部30被加热的片材。
图4是表示进行图像形成处理时的带分离器的排纸托盘400的动作的图。
片材输送辊401输送从排纸辊42输送来的片材,通过分离器402位于第一位置,而将由片材输送辊401输送来的片材引导到排纸托盘41。
以下对选择了消色模式时的MFP1的动作进行说明。
CPU80控制并驱动图像形成部10、定影部30、排纸辊42、供纸盒部50、第一片材输送部60、操作部70、第二片材输送部100、以及带分离器的排纸托盘400。
通过用户按下操作部70的消色模式选择开关75选择打印模式,CPU80执行消色模式。
如果执行消色模式,则在第二片材输送部100,片材通过第二片材输送路径103。第二片材输送路径103在位于转印位置T与定影部30之间的汇合点与第一片材输送路径63汇合。消去片材输送辊102将装载在消去片材装载托盘101上的片材向第二片材输送路径103引导,输送到汇合点。通过MFP1具有第二片材输送部100,被消色的片材不通过转印位置T而被输送到定影部30。
然后,定影部30以消色温度(T1)对通过消去片材输送辊102输送来的片材进行加热,对形成在片材上的可消色色调剂图像进行消色。
在进行消色处理时,图像形成部10的驱动停止。如果片材通过转印位置T,则需要驱动感光鼓13和转印辊16,但在进行消色处理时,片材不通过转印位置T,因此可以停止驱动图像形成部10。
图5是表示进行消色处理的带分离器的排纸托盘400的动作的图。
排纸辊42将消色后的片材输送到片材输送辊401之间,片材输送辊401将通过排纸辊42输送来的片材输送到消去片材排纸托盘403。在MFP1进行消色处理的情况下,分离器402如图5所示位于第二位置,将消色后的片材引导到消去片材排纸托盘403。通过MFP1具有带分离器的排纸托盘400,可以将形成有图像的片材与消色后的片材分开。
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6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对具有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相同功能的部件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对其说明。
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2(MFP2)的结构的图。
MFP2可以将进行消色处理的片材收容在供纸盒部50,可以在定影部30进行了消色处理之后向排纸部40排纸。
MFP2具有图像形成部10、定影部30、排纸部40、供纸盒部50、第一片材输送部60、操作部70、以及第三片材输送部200。
第三片材输送部200具有分离器201、消去片材输送辊202以及第三片材输送路径203。第三片材输送路径203在位于对位辊62与转印位置T之间的分支点从第一片材输送路径63分支,在位于定影部30与转印位置T之间的汇合点与第一片材输送路径63汇合。分离器201位于第三片材输送路径203的分支点与转印位置T之间。在进行图像形成处理时,分离器201通过位于第一位置,从而将通过对位辊62输送来的片材(第一介质)引导到转印位置T。另外,在进行消色处理时,分离器201通过位于第二位置,从而将从对位辊62输送来的片材(第二介质)引导到第三片材输送路径203。消去片材输送辊202将由第三片材输送路径203引导的片材输送到定影部30。片材通过第三片材输送路径203,从而片材不通过转印位置T。由于片材不通过转印位置T,因此图像形成部10可以停止驱动。
图7是表示MFP2的结构的控制框图。
在图7中,第三片材输送部200通过总线500与控制整个MFP2的CPU80、存储器部501、存储部502、服务器503、图像形成部10、定影部30、排纸辊42、供纸盒部50、第一片材输送部60、以及操作部70连接。
对MFP2进行消色处理的动作进行说明。MFP2进行图像形成处理的动作与MFP1相同,因此省略。
CPU80控制并驱动图像形成部10、定影部30、排纸辊42、供纸盒部50、第一片材输送部60、操作部70、以及第三片材输送部200。
通过用户按下操作部70的消色模式选择开关75选择消色模式,CPU80执行消色模式。
首先,供纸辊52将片材从供纸盒51向第一片材输送路径63内输送,片材输送辊61将供纸辊52输送来的片材输送到对位辊62之间。然后,对位辊62将通过片材输送辊61输送的片材向转印位置T或第三片材输送路径203输送。
在第三片材输送部200,分离器201通过位于第二位置,将进行消色处理的片材向第三片材输送路径203引导。由此在进行消色处理时,片材不通过转印位置T。
在进行消色处理时,图像形成部10停止驱动。当片材通过转印位置T时,需要驱动感光鼓13和转印辊16,但进行消色处理时,片材无需通过转印位置T,因此可以停止图像形成部10。
排纸辊42将消色后的片材输送到排纸部40。
总之,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如下所示。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图像形成部,将形成于图像载体上的色调剂图像在转印位置转印到片材上;
定影部,通过加热、加压以第一温度使在上述转印位置被转印的色调剂图像定影;
排纸部,排出在上述定影部进行了加热处理的片材;
第一输送部,具有将第一供纸部的片材从上述转印位置经由上述定影部向上述排纸部输送的第一输送路径;
第三输送路径,在位于上述第一供纸部与上述转印位置之间的分支点与上述第一输送路径分支,在位于上述转印位置与上述定影部之间的汇合点与上述第一输送路径汇合;
片材引导部,位于上述转印位置与上述分支点之间,在进行图像形成处理时通过位于第一位置将片材向上述转印位置引导,在进行消色处理时通过位于第二位置将片材向上述第三输送路径引导;以及
控制部,当选择通过上述第三输送部输送片材时,将上述第一供纸部的片材从上述第三输送部经过上述定影部向上述排纸部输送,并将上述定影部控制在比上述第一温度高的第二温度。
第三实施方式
参照图8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对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功能的部件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图8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MFP3的结构的图。
MFP3具有图像形成部10、定影部30、排纸部兼片材装载部40A、供纸盒部兼片材排出部50A、第一片材输送部60A、操作部70、第四片材输送部300、以及消去片材供纸部310。排纸部兼片材装载部40A具有排纸托盘41A和排纸辊42A。供纸盒部兼片材排出部50A具有供纸和排纸盒51A、以及供纸和供纸兼排纸辊52A。第一片材输送部60A具有片材输送辊61A、对位辊62A以及第一片材输送路径63。
排纸辊42A、供纸和供纸兼排纸辊52A、片材输送辊61A以及对位辊62A在进行图像形成处理时正转,在进行消色处理时倒转。
MFP3在进行消色处理时片材(第二介质)通过的路径与MFP3在进行图像形成处理时片材(第一介质)通过的路径相反。MFP3在进行消色处理时,被消色处理的片材被从配置在排纸部兼片材装载部40A的消去片材供纸部310向定影部30输送,在定影部30消色后,向供纸盒部兼片材排出部50A排出。
消去片材供纸部310具有消去片材供纸托盘311和消去片材供纸辊312。用户在消去片材供纸托盘311上放置进行消色处理的片材。消去片材供纸辊312将放置在消去片材供纸托盘311上的片材输送到第一片材输送路径63。
第四片材输送部300具有分离器301、消去片材输送辊302以及第四片材输送路径303。
第四片材输送路径303在位于定影部30与转印位置T之间的分支点从第一片材输送路径63分支,在位于转印位置T与对位辊62A之间的汇合点与第一片材输送路径63汇合。通过MFP3具有第四片材输送路径303,进行消色处理时片材不通过转印位置T。分离器301位于定影部30与上述第四片材输送路径303的分支点之间。在分离器301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分离器301将从转印位置T输送来的片材引导到定影部30。在分离器301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分离器301将在定影部30被加热的片材向第四片材输送路径303引导。消去片材输送辊302将被引导至第四片材输送路径303的片材向对位辊62A输送。通过MP3具有第四片材输送部,从而在进行消色处理时片材不通过转印位置T,因此在进行消色处理时可以停止驱动图像形成部10。
图9是表示MFP3的结构的控制框图。
在图9中,消去片材供纸部310通过总线500与控制整个MFP3的CPU80、存储器部501、存储部502、服务器503、图像形成部10、定影部30、排纸辊42A、供纸盒部兼片材排出部50A、第一片材输送部60A、操作部70、以及第四片材输送部300连接。
对MFP3进行消色处理的动作进行说明。MFP3进行图像形成的动作与MFP2进行图像形成的动作一样,因此省略说明。
CPU80控制并驱动图像形成部10、定影部30、排纸辊42A、供纸盒部兼片材排出部50A、第一片材输送部60A、操作部70、第四片材输送部300以及消去片材供纸部310。
消去片材供纸辊312将放置在消去片材供纸托盘311上的片材输送到排纸辊42A,排纸辊42A将由消去片材供纸辊312输送来的片材输送到定影部30。
定影部30对形成在片材上的可消色色调剂图像进行消色。
图像形成部10在进行消色处理时停止动作。如上所述,通过MFP3具有第四片材输送路径303,从而在进行消色处理时片材不通过转印位置T。由此,在进行消色处理时,图像形成部10可以停止动作。
在第四片材输送部300,分离器301通过位于第二位置,从而将在定影部30被加热的片材引导到第四片材输送路径303。消去片材输送辊302将输送到第四片材输送部的片材输送到对位辊62A,对位辊62A将由消去片材输送辊302输送来的片材输送到片材输送辊61A。
片材输送辊61A将通过对位辊62A输送来的片材输送到供纸盒51A。此时,片材输送辊61A的旋转方向是与进行图像形成处理时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
总之,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如下所示。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图像形成部,将形成于图像载体上的色调剂图像在转印位置转印到片材上;
定影部,通过加热、加压以第一温度使在上述转印位置被转印的色调剂图像定影;
排纸部,排出在上述定影部进行了加热处理的片材;
第一输送部,具有将第一供纸部的片材从上述转印位置经由上述定影部向上述排纸部输送的第一输送路径;
第二供纸部,位于上述排纸部上,将被消色的片材从上述排纸部输送到上述第一输送路径;
第二输送路径,在位于上述转印位置与上述定影部之间的分支点从上述第一输送路径分支,在位于上述第一供纸部与上述转印位置之间的汇合点与上述第一输送路径汇合;
片材引导部,位于上述转印位置与上述分支点之间,在进行图像形成处理时通过位于第一位置将片材从上述转印位置引导到上述定影部,在进行消色处理时通过位于第二位置将通过上述定影部消色后的片材引导到上述第二输送路径;
控制部,当选择通过上述第二输送部输送片材时,将上述第二供纸部的片材从上述定影部经过上述第二输送部向上述第一供纸部输送,并将上述定影部控制在比上述第一温度高的第二温度。
第四实施方式
参照图10对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对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功能的部件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图10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使用喷墨方式的图像形成部600来取代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部10。图像形成部600通过消色性油墨或非消色性油墨在片材(第一介质)上形成图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压板601来取代图1所示的转印辊16。另外,使用加热部602取代图1所示的定影部30。定影部30具有使色调剂定影在片材(第一介质)上的定影功能和使形成在片材(第二介质)上的由消色性色调剂形成的图像消色的消色功能的两种功能,而加热部602只具有消色功能。另外,定影部30在排纸辊42的片材输送方向上位于上游侧,在第一片材输送路径63与第二片材输送路径103的汇合点的片材输送方向上位于下游侧,而加热部602位于第二片材输送路径103内。
第五实施方式
参照图11对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对具有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功能的部件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使用图像形成部600来取代图6所示的图像形成部10。图像形成部600是喷墨方式,可以通过消色性油墨或非消色性油墨在片材(第一介质)上形成图像。另外使用压板601来取代图6所示的转印辊16。并且,使用加热部602取代图6所示的定影部30。定影部30具有使色调剂定影在片材(第一介质)上的定影功能和使形成在片材(第二介质)上的由消色性色调剂形成的图像消色的消色功能的两种功能,而加热部602只具有消色功能。另外,定影部30在排纸辊42的片材输送方向上位于上游侧,在第一片材输送路径63与第二片材输送路径103的汇合点的片材输送方向上位于下游侧,而加热部602位于第三片材输送路径203内。
本发明在不超出其宗旨或主要特征的范围内可以通过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因此,上述的实施方式在各方面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被理解为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如权利要求的范围所示,不受本说明书的任何限制。而且,属于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范围的所有变形、各种改进、更换和改造都落入本发明的范围。
符号说明
1图像形成装置,10图像形成部,30定影部,40排纸部,50供纸盒部,60第一片材输送部,100第二片材输送部,400分离器内置式托盘。

Claims (6)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第一供给部,设置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壳体内,并收容第一介质;
图像形成部,将形成于图像载体的色调剂图像在转印位置转印到第一介质;
定影部,通过加热、加压以第一温度使在所述转印位置被转印的色调剂图像定影;
第二供给部,位于所述定影部的附近,并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壳体向该壳体的外侧突出设置,收容第二介质;
排纸部,用于排出被所述定影部加热并加压的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
输送部,具有第一输送路径和第二输送路径,所述第一输送路径将从所述第一供给部所供给的所述第一介质向所述图像形成部输送,并且从所述转印位置经过所述定影部向所述排纸部输送,所述第二输送路径在所述转印位置与所述定影部之间与所述第一输送路径汇合,并将从所述第二供给部所供给的第二介质不通过所述转印位置就向所述定影部输送;以及
控制部,当选择利用所述第二输送路径输送第二介质的片材时,进行将收纳于所述第二供给部的第二介质向所述第二输送路径供给的控制,将在所述第二输送路径输送的第二介质经过所述定影部向所述排纸部输送,并且将所述定影部控制在高于所述第一温度的第二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介质通过利用所述第二温度以上的温度进行消色的消色性色调剂形成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选择了利用所述第二输送路径输送片材的情况下,使从与所述第二输送路径的汇合点开始所述第一输送路径的输送上游侧的所述第一输送路径的片材输送动作停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也使图像形成处理动作停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纸部具有保持从所述第一输送路径经过所述定影部输送的片材的第一片材保持部、保持从所述第二输送路径经过所述定影部输送的片材的第二片材保持部、以及将针对所述第一片材保持部与所述第二片材保持部的片材的排出目的地分开的分开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纸部具有保持从所述第一输送路径经过所述定影部输送的片材的第一片材保持部、保持从所述第二输送路径经过所述定影部输送的片材的第二片材保持部、以及将针对所述第一片材保持部与所述第二片材保持部的片材的排出目的地分开的分开部。
CN201310692743.5A 2013-09-12 2013-12-17 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44602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09356.9A CN106919019A (zh) 2013-09-12 2013-12-17 图像形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89124A JP5860016B2 (ja) 2013-09-12 2013-09-12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189124 2013-09-12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09356.9A Division CN106919019A (zh) 2013-09-12 2013-12-17 图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60276A CN104460276A (zh) 2015-03-25
CN104460276B true CN104460276B (zh) 2017-06-23

Family

ID=5262575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92743.5A Active CN104460276B (zh) 2013-09-12 2013-12-17 图像形成装置
CN201610809356.9A Pending CN106919019A (zh) 2013-09-12 2013-12-17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09356.9A Pending CN106919019A (zh) 2013-09-12 2013-12-17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158246B2 (zh)
JP (1) JP5860016B2 (zh)
CN (2) CN1044602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65574A1 (en) * 2009-09-15 2011-03-1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decoloring apparatus, image decoloring method, and sheet transfer apparatus
US9665811B2 (en) * 2015-04-07 2017-05-3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Printing apparatus, print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recording medium
US10173855B2 (en) * 2015-10-23 2019-01-0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heet conveyance apparatus and image erasing apparatus
JP6597189B2 (ja) * 2015-10-30 2019-10-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US9733597B1 (en) * 2016-09-02 2017-08-1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residual heat of heating member in other jobs
JP6804903B2 (ja) * 2016-09-06 2020-12-23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52823A (ja) * 1994-11-28 1996-06-1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262386A (zh) * 2010-05-25 2011-11-30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图像消除方法
CN102830606A (zh) * 2011-06-14 2012-12-19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64779B2 (ja) * 1994-10-21 2002-03-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H09281864A (ja) * 1996-04-17 1997-10-31 Sharp Corp 画像消去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H11249511A (ja) * 1998-02-26 1999-09-1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350365A (ja) * 2000-06-05 2001-12-21 Minolta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154712A (ja) * 2000-11-22 2002-05-28 Minolta Co Ltd 一般シート及びトナーを除去可能に受容できる凹部を多数形成した凹凸面を有する凹凸シートの両方に出力可能な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方法
JP2010133998A (ja) * 2008-12-02 2010-06-17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US8478151B2 (en) * 2009-02-05 2013-07-0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354350B2 (ja) * 2009-02-27 2013-11-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US8223352B2 (en) * 2009-03-16 2012-07-17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for scheduling transient document erase cycle
US8644752B2 (en) * 2010-03-09 2014-02-0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CN102236281B (zh) * 2010-04-26 2014-12-03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与图像形成方法
EP2383618A2 (en) * 2010-04-27 2011-11-02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602158B (zh) * 2011-01-21 2015-05-27 株式会社东芝 印刷介质再生装置以及印刷介质再生方法
US8466941B2 (en) * 2011-01-24 2013-06-1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era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008525B2 (en) * 2012-04-16 2015-04-1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5568662B2 (ja) * 2012-08-27 2014-08-06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674839B2 (ja) * 2013-03-08 2015-02-25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52823A (ja) * 1994-11-28 1996-06-1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262386A (zh) * 2010-05-25 2011-11-30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图像消除方法
CN102830606A (zh) * 2011-06-14 2012-12-19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158246B2 (en) 2015-10-13
JP2015055764A (ja) 2015-03-23
US20150071668A1 (en) 2015-03-12
CN106919019A (zh) 2017-07-04
CN104460276A (zh) 2015-03-25
JP5860016B2 (ja) 2016-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60276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580465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53539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prevents occurrence of failure in association with temperature rise of circuit board
CN102236281A (zh) 图像形成装置与图像形成方法
JP677248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0454156C (zh) 图像记录装置
US20180348691A1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JP616032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6534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66698A (ja) 消色機能付画像形成装置
CN108885424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1715672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498266A (ja) 電子写真式画像形成装置
US1141592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 which high-voltage electrical circuit board is located in first region and motors and control board are located in second region
JP200518937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43647A (ja) 消色機能付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34370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31153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1131953B1 (en) Paper fee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reduced power consumption
JP6699271B2 (ja) 画像形成機構
JP2007150812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製本システム
JPH10123890A (ja) 画像形成・消去システム
JP200720423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6390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00691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