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70748A - 高选择性生产三乙胺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选择性生产三乙胺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70748A
CN104370748A CN201410616088.XA CN201410616088A CN104370748A CN 104370748 A CN104370748 A CN 104370748A CN 201410616088 A CN201410616088 A CN 201410616088A CN 104370748 A CN104370748 A CN 1043707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o
triethylamine
loaded catalyst
catalyst
ethan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1608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70748B (zh
Inventor
周国全
冯烈
孙祺
王爱艳
宋同辉
齐庆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ANYE CHEMICAL CO Ltd
Ningb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ANYE CHEMICAL CO Ltd
Ningb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ANYE CHEMICAL CO Ltd, Ningb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ANYE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61608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707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707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707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707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707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alyst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选择性生产三乙胺的方法:在固定床反应器内装填催化剂,乙醇与氢气、氨气混合并汽化后进入所述装填有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内进行反应,乙醇液体的体积空速为0.2~0.7h-1,乙醇:氨气:氢气的摩尔比=1:3~7:7~12,固定床反应器的反应温度140~220℃,反应压力为1.2~3Mpa;反应产物经分离处理,得三乙胺;所述催化剂以二氧化硅为载体负载铼和铱,即所述催化剂为Re-Ir/SiO2负载型催化剂。本发明的方法能克服催化剂对三乙胺选择性低的缺陷,因此具有乙醇转化率高、三乙胺选择性高的特点。

Description

高选择性生产三乙胺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乙胺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乙胺类化合物包括乙胺、二乙胺和三乙胺,都是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在医药、染料、橡胶、水处理、催化剂等领域被广泛使用。其中三乙胺的需求量最大,目前市场对一乙基胺、二乙胺、三乙胺的需求比约为1:1:4,且三乙胺的附加值最高,而工业上常用的三乙胺的主要生产方法为乙醛氨化法、乙烯氨化法、乙醇临氢氨化法等。其中乙醇临氢氨化法是生产三乙胺的主流工艺,该工艺是将乙醇、氨气和氢气按照一定的比例经过预热器气化后在固定床反应器上反应,产物经过冷凝后依次通过脱氨塔、精馏塔等设备分离出一乙基胺、二乙胺、三乙胺,该工艺中用到的催化剂主要是含钴的负载型催化剂,例如,CN101671254A告知了一种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的三乙胺乙醇临氢氨化法,其乙醇液体的体积空速为0.72h-1,乙醇:氨气:氢气=1:1.25:3(摩尔比),固定床反应温度170℃,反应压力为1.3Mpa,所用催化剂中,载体为氧化铝,活性组分钴的含量为15wt%~35wt%,由文献可知该钴系催化剂对三乙胺的选择性较差,最高选择性仅为33%左右。因此提高三乙胺的选择性,不仅能降低后续的一乙基胺、二乙基胺的分离成本,而且能大大降低后续分离发生的废气、废水,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选择性生产三乙胺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能克服催化剂对三乙胺选择性低的缺陷,因此具有乙醇转化率高、三乙胺选择性高的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选择性(选择性≥55%)生产三乙胺的方法,在固定床反应器(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内装填催化剂,乙醇与氢气、氨气混合并汽化后进入所述装填有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内进行反应,乙醇液体的体积空速为0.2~0.7h-1,乙醇:氨气:氢气的摩尔比=1:3~7:7~12(较佳为1:3~7:8~10),固定床反应器的反应温度140~220℃,反应压力为1.2~3Mpa;反应产物经分离处理,得三乙胺;
所述催化剂以二氧化硅为载体负载铼和铱。
备注说明:
乙醇液体的体积空速=乙醇体积流量(液相)/催化剂体积。
本发明所得的反应产物可采用以下常规方法进行分离,从而获得三乙胺。后续的分离方法具体为:固定床反应后的产物进入冷凝罐进行气液分离,分离的液体进入精馏塔进行常压精馏,然后收集88~92℃的馏分,即为三乙胺。
作为本发明的高选择性生产三乙胺的方法的改进:
所述催化剂为Re-Ir/SiO2负载型催化剂,该Re-Ir/SiO2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为依次进行以下步骤:
①、以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将氯铱酸和正硅酸乙酯混合后加入到乙醇水溶液中,氯铱酸和正硅酸乙酯重量比为1:40~1:200,滴加氨水调节pH至8,搅拌反应1.5~2.5小时(较佳为2小时)后静置10~14小时,过滤,得SiO2载体;
②、将所述SiO2载体于110~130℃干燥3.5~4.5h(较佳为120℃干燥4h),再于马弗炉中于450~550℃焙烧3.5~4.5小时(较佳为500℃焙烧4小时),得Ir2O3/SiO2负载型催化剂;
③、将所述Ir2O3/SiO2负载型催化剂于160~220℃、6~10Mpa(较佳为160~180℃、8~10Mpa)进行加氢还原4~6h,得Ir/SiO2负载型催化剂;
④、将所述Ir/SiO2负载型催化剂与七氧化二铼混合后加入到去离子水中,七氧化二铼与Ir/SiO2负载型催化剂的重量比为1:30~1:80(较佳为1:30~1:65),搅拌4~6小时(较佳为5小时),过滤后于450~550℃焙烧3.5~4.5小时(较佳为500℃下焙烧4小时),接着再于160~220℃和6~10Mpa(较佳为160~190℃、8~10Mpa)的条件下进行加氢还原4~6h,得到Re-Ir/SiO2负载型催化剂。
作为本发明的高选择性生产三乙胺的方法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步骤①中:乙醇水溶液中,乙醇的体积含量为25~30%;所述乙醇水溶液与正硅酸乙酯的重量比=1.5~2.5:1(较佳为2:1);
所述步骤④中:去离子水与Ir/SiO2负载型催化剂的重量比为2.9~4:1。
作为本发明的高选择性生产三乙胺的方法的进一步改进:
乙醇液体的体积空速为0.3~0.7h-1,固定床的反应温度为170~200℃(更佳为170~180℃),反应压力为1.4~2.2Mpa(更佳为1.4~2Mpa)。
作为本发明的高选择性生产三乙胺的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氯铱酸和正硅酸乙酯重量比为1:50;七氧化二铼与Ir/SiO2负载型催化剂的重量比为1:30。
本发明的方法属于乙醇临氢氨化制备三乙胺的反应法。
在本发明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中,步骤①属于采用溶胶-凝胶的方法制备出含有金属铱的二氧化硅(称为SiO2载体)。
在本发明中,搅拌速度一般为600~800r/min。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三乙胺的选择性为55%~73.6%,乙醇的转化率为93%~98%。
本发明的催化剂的设计原理如下:
为了提高三乙胺的选择性,最重要的是对催化剂进行重新优化设计,因为乙醇临氢氨化法的反应机理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原料乙醇脱氢生产醛或酮,第二步醛或酮与氨气反应生成中间体亚胺,第三步,亚胺和氢气反应生成相应的一乙胺、二乙胺和三乙胺,因此要提高三乙胺的选择性,第二步起决定作用,只要第二步反应过程中使醛或酮和氨气充分反应,生成更多的三乙亚胺中间体,则第三步反应三乙胺的选择性就自然能提高。
本发明所制备的以金属铼和铱为载体的催化剂(Re-Ir/SiO2负载型催化剂)具有活性好、选择性高、寿命长等特点,通过溶胶-凝胶的方法原位生成SiO2和水溶液中的氯铱酸充分吸附,因为在反应生成SiO2固体的过程中,原位完成对氯铱酸的吸附,因此金属铱的吸附量更大且结合度高、分布也均匀。上述催化剂在三乙胺的制备过程中,催化效果好,三乙胺的选择性最高能达73.6%。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的制备工艺简单且易于操作,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说明,但是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中,未明确告知的反应温度为室温,室温一般是指15~25℃。
本发明的固定床反应器规格为Φ20(内径)×400mm,内装30mL的的Re-Ir/SiO2负载型催化剂。
实施例1、高选择性生产三乙胺的方法:
一、首先进行催化剂的制备,依次进行以下步骤:
①、将氯铱酸0.1重量份和正硅酸乙酯10重量份混合后加入到20重量份浓度为30%(体积%)的乙醇水溶液中,滴加氨水调节pH到8,搅拌反应2小时后静置过夜(约12小时),然后过滤,得到SiO2载体;
②、将SiO2载体在120℃下干燥4h,再于马弗炉中于500℃下焙烧4小时,得到Ir2O3/SiO2负载型催化剂。
③、Ir2O3/SiO2负载型催化剂于180℃和8Mpa的条件下进行加氢还原4小时,得到Ir/SiO2负载型催化剂(约2.6重量份)。
④、将2.6重量份Ir/SiO2负载型催化剂与0.08重量份七氧化二铼混合后加入到8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搅拌5小时,过滤后在500℃下焙烧4小时,接着再在180℃和8MPa进行加氢还原4h,得到约2.62重量份的Re-Ir/SiO2负载型催化剂。
二、将上述制备的催化剂(Re-Ir/SiO2负载型催化剂)装入固定床反应器内,控制乙醇液体的体积空速为0.3h-1,乙醇:氨气:氢气=1:3:10(摩尔比)先进入预热器混合,预热温度100℃,预热后的混合气体再进入装填有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的反应温度170℃,反应压力为1.5Mpa。
最后通过常压精馏分离得到产品三乙胺,通过气相色谱分析计算得三乙胺的选择性为65%,乙醇的转化率为95.6%。
实施例2、高选择性生产三乙胺的方法:
一、首先进行催化剂的制备,依次进行以下步骤:
①、将氯铱酸0.25重量份和正硅酸乙酯10重量份混合后加入到20重量份浓度为30%(体积%)的乙醇水溶液中,滴加氨水调节pH到8,搅拌反应2小时后静置过夜,然后过滤,得到SiO2载体。
②、将SiO2载体在120℃下干燥4h,再于马弗炉中于500℃下焙烧4小时,得到Ir2O3/SiO2负载型催化剂。
③、Ir2O3/SiO2负载型催化剂在160℃和10MPa进行加氢还原4小时,得到Ir/SiO2负载型催化剂(约2.7重量份)。
④、将2.7重量份Ir/SiO2负载型催化剂与0.06重量份七氧化二铼混合后加入到8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搅拌5小时,过滤后在500℃下焙烧4小时,接着该催化剂再在160℃和10MPa进行加氢还原4h,得到约2.72重量份的Re-Ir/SiO2负载型催化剂。
二、将Re-Ir/SiO2负载型催化剂装入固定床反应器内,控制乙醇液体的体积空速为0.4h-1,乙醇:氨气:氢气=1:5:10(摩尔比)先进入预热器混合,预热温度100℃,预热后的混合气体再进入装填有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的反应温度180℃,反应压力为1.6Mpa。
最后通过常压精馏分离得到产品三乙胺,通过气相色谱分析计算得三乙胺的选择性为72%,乙醇的转化率为94.2%。
实施例3、高选择性生产三乙胺的方法:
一、首先进行催化剂的制备,依次进行以下步骤:
①、将氯铱酸0.05重量份和正硅酸乙酯10重量份混合后加入到20重量份浓度为30%(体积%)的乙醇水溶液中,滴加氨水调节pH到8,搅拌反应2小时后静置过夜,然后过滤,得到SiO2载体。
②、将SiO2载体在120℃下干燥4h,再于马弗炉中于500℃下焙烧4小时,得到Ir2O3/SiO2负载型催化剂。
③、将Ir2O3/SiO2负载型催化剂在160℃和8MPa进行加氢还原4小时,得到Ir/SiO2负载型催化剂约2.5重量份。
④、将2.5重量份Ir/SiO2负载型催化剂与0.04重量份七氧化二铼混合后加入到8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搅拌5小时,过滤后在500℃下焙烧4小时,接着再在160℃和8MPa进行加氢还原4h,得到约2.51重量份的Re-Ir/SiO2负载型催化剂。
二、上述制备的催化剂(Re-Ir/SiO2负载型催化剂)装入固定床反应器内,控制乙醇液体的体积空速为0.6h-1,乙醇:氨气:氢气=1:5:8(摩尔比)先进入预热器混合,预热温度100℃,预热后的混合气体再进入装填有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的反应温度170℃,反应压力为1.4Mpa。
最后通过常压精馏分离得到产品三乙胺,通过气相色谱分析计算得三乙胺的选择性为58%,乙醇的转化率为97.2%。
实施例4、高选择性生产三乙胺的方法:
一、首先进行催化剂的制备,依次进行以下步骤:
①、将氯铱酸0.2重量份和正硅酸乙酯10重量份混合后加入到20重量份浓度为30%(体积%)的乙醇水溶液中,滴加氨水调节pH到8,搅拌反应2小时后静置过夜,然后过滤,得到SiO2载体。
②、将SiO2载体在120℃下干燥4h,再于马弗炉中于500℃下焙烧4小时,得到Ir2O3/SiO2负载型催化剂。
③、Ir2O3/SiO2负载型催化剂在180℃和9MPa进行加氢还原4小时,得到Ir/SiO2负载型催化剂约2.7重量份。
④、将2.7重量份的Ir/SiO2负载型催化剂与0.09重量份七氧化二铼混合后加入到8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搅拌5小时,过滤后在500℃下焙烧4小时,接着再在190℃和9MPa进行加氢还原4h,得到约2.73重量份的Re-Ir/SiO2负载型催化剂。
二、上述制备的催化剂(Re-Ir/SiO2负载型催化剂)装入固定床反应器内,控制乙醇液体的体积空速为0.7h-1,乙醇:氨气:氢气=1:7:10(摩尔比)先进入预热器混合,预热温度100℃,预热后的混合气体再进入装填有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的反应温度170℃,反应压力为2Mpa。
最后通过常压精馏分离得到产品三乙胺,通过气相色谱分析计算得三乙胺的选择性为73.6%,乙醇的转化率为98.2%。
对比例1-1、将实施例4中的氯铱酸的用量由0.2重量份改成0.33重量份(即,氯铱酸和正硅酸乙酯重量比为1:30.3),其余等同于实施例4。
得到产品中三乙胺的选择性为63.3%,乙醇的转化率为92.2%。
对比例1-2、将实施例4中的氯铱酸的用量由0.2重量份改成0.033重量份(即,铱酸和正硅酸乙酯重量比为1:303),其余等同于实施例4。
得到产品中三乙胺的选择性为28.3%,乙醇的转化率为85.5%。
对比例1-3、将实施例4中的0.2g氯铱酸改成0.68g的硝酸钴(即,钴的摩尔量同铱),其余等同于实施例4。得到产品中三乙胺的选择性为44.2%,乙醇的转化率为90.8%。
对比例2-1、将实施例4中的七氧化二铼的用量由0.09重量份改成0.135重量份(即,七氧化二铼与Ir/SiO2负载型催化剂的重量比为1:20),其余等同于实施例4。
得到产品中三乙胺的选择性为66.8%,乙醇的转化率为97.8%。
对比例2-2、将实施例4中的七氧化二铼的用量由0.09重量份改成0.027重量份(七氧化二铼与Ir/SiO2负载型催化剂的重量比为1:100),其余等同于实施例4。
得到产品中三乙胺的选择性为54.5%,乙醇的转化率为94.2%。
对比例2-3、将实施例4中的0.09重量份七氧化二铼改成0.11重量份的硝酸钴(即,,钴摩尔量同铼),其余等同于实施例4。
得到产品中三乙胺的选择性为48.9%,乙醇的转化率为96.2%。
对比例3、将实施例1中的正硅酸乙酯10重量份改为2.88重量份的SiO2(SiO2从阿拉丁试剂公司购买,粒径1-3mm,Si的摩尔量等同于正硅酸乙酯),然后将0.1重量份氯铱酸和2.88重量份SiO2混合后加入到20重量份浓度为30%(体积%)的乙醇水溶液中,搅拌反应2小时后静置过夜,其余等同于实施例1。
得到产品中三乙胺的选择性为45.4%,乙醇的转化率为83.5%。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若干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高选择性生产三乙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固定床反应器内装填催化剂,乙醇与氢气、氨气混合并汽化后进入所述装填有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内进行反应,乙醇液体的体积空速为0.2~0.7h-1,乙醇:氨气:氢气的摩尔比=1:3~7:7~12,固定床反应器的反应温度140~220℃,反应压力为1.2~3Mpa;反应产物经分离处理,得三乙胺;
所述催化剂以二氧化硅为载体负载铼和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选择性生产三乙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催化剂为Re-Ir/SiO2负载型催化剂,该Re-Ir/SiO2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为依次进行以下步骤:
①、以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将氯铱酸和正硅酸乙酯混合后加入到乙醇水溶液中,氯铱酸和正硅酸乙酯重量比为1:40~1:200,滴加氨水调节pH至8,搅拌反应1.5~2.5小时后静置10~14小时,过滤,得SiO2载体;
②、将所述SiO2载体于110~130℃干燥3.5~4.5h,再于马弗炉中于450~550℃焙烧3.5~4.5小时,得Ir2O3/SiO2负载型催化剂;
③、将所述Ir2O3/SiO2负载型催化剂于160~220℃、6~10MPa进行加氢还原4~6h,得Ir/SiO2负载型催化剂;
④、将所述Ir/SiO2负载型催化剂与七氧化二铼混合后加入到去离子水中,七氧化二铼与Ir/SiO2负载型催化剂的重量比为1:30~1:80,搅拌4~6小时,过滤后于450~550℃焙烧3.5~4.5小时,接着再于160~220℃和6~10Mpa的条件下进行加氢还原4~6h,得到Re-Ir/SiO2负载型催化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选择性生产三乙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①中:乙醇水溶液中,乙醇的体积含量为25~30%;所述乙醇水溶液与正硅酸乙酯的重量比=1.5~2.5:1;
所述步骤④中:去离子水与Ir/SiO2负载型催化剂的重量比为2.9~4: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高选择性生产三乙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乙醇液体的体积空速为0.3~0.7h-1,固定床的反应温度为170~200℃,反应压力为1.4~2.2Mp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选择性生产三乙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氯铱酸和正硅酸乙酯重量比为1:50;七氧化二铼与Ir/SiO2负载型催化剂的重量比为1:30。
CN201410616088.XA 2014-11-05 2014-11-05 高选择性生产三乙胺的方法 Active CN1043707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16088.XA CN104370748B (zh) 2014-11-05 2014-11-05 高选择性生产三乙胺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16088.XA CN104370748B (zh) 2014-11-05 2014-11-05 高选择性生产三乙胺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70748A true CN104370748A (zh) 2015-02-25
CN104370748B CN104370748B (zh) 2016-06-22

Family

ID=52549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16088.XA Active CN104370748B (zh) 2014-11-05 2014-11-05 高选择性生产三乙胺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7074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16325A (zh) * 2022-04-20 2022-07-08 岳阳昌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化制备三乙胺的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679014A (en) * 1949-01-07 1952-09-10 Arthur William Charles Taylor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amines
JPH05168934A (ja) * 1991-12-26 1993-07-02 Tosoh Corp ニッケル合金触媒の製造方法及びエチレンアミンの製造方法
CN1585740A (zh) * 2001-11-12 2005-02-23 巴斯福股份公司 制备乙基胺和丁基胺的方法和装置
CN101263106A (zh) * 2005-09-13 2008-09-10 巴斯夫欧洲公司 从变性乙醇制备乙基胺化合物的方法
CN101671254A (zh) * 2008-09-11 2010-03-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乙基胺的生产方法
CN102336670A (zh) * 2011-09-02 2012-02-01 浙江建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C2~4低碳脂肪胺的生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679014A (en) * 1949-01-07 1952-09-10 Arthur William Charles Taylor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amines
JPH05168934A (ja) * 1991-12-26 1993-07-02 Tosoh Corp ニッケル合金触媒の製造方法及びエチレンアミンの製造方法
CN1585740A (zh) * 2001-11-12 2005-02-23 巴斯福股份公司 制备乙基胺和丁基胺的方法和装置
CN101263106A (zh) * 2005-09-13 2008-09-10 巴斯夫欧洲公司 从变性乙醇制备乙基胺化合物的方法
CN101671254A (zh) * 2008-09-11 2010-03-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乙基胺的生产方法
CN102336670A (zh) * 2011-09-02 2012-02-01 浙江建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C2~4低碳脂肪胺的生产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16325A (zh) * 2022-04-20 2022-07-08 岳阳昌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化制备三乙胺的方法
CN114716325B (zh) * 2022-04-20 2023-08-22 岳阳昌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化制备三乙胺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70748B (zh) 2016-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91001B (zh) 活性炭负载的钌-铂双金属复合催化剂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864644B (zh) 一种由苯甲酸气相氨化制备苯甲腈的方法
CN108439472B (zh) 一种制备用于石油裂解催化剂的偏钨酸铵的方法及系统
CN101659618B (zh) 一种五甲基二乙烯三胺的制备方法
CN105601588A (zh) N-羟乙基哌嗪联产哌嗪的合成方法
CN102211971B (zh) 甲醇制丙烯工艺
CN104387340A (zh) 一种制备n-甲基哌嗪及其催化剂的方法
WO2014129248A1 (ja) エタノールから1,3-ブタジエンを選択的に製造する方法
CN102794185B (zh) 制备1,3-二氧戊环的方法及所用催化剂和装置
CN102336672B (zh) 生产异戊胺的方法
CN104370748A (zh) 高选择性生产三乙胺的方法
CN113101968A (zh) 一种乙醇酸甲酯催化胺化制甘氨酸甲酯及甘氨酸的催化剂及方法
CN105294541B (zh) 2,2,6,6‑四甲基哌啶的合成方法
CN109761819B (zh) 一种n,n—二甲基丙胺的连续式制备方法
CN108047095A (zh) 一种对氨基苯磺酸的制备方法
CN105111044A (zh) 由丁烯醇合成异戊烯醇的方法
CN108069882A (zh) 邻氨基苯磺酸的制备方法
CN104926689A (zh) 一种无溶剂制备环己酮肟的方法
CN104496939B (zh) 一种催化加氢制备哌嗪或烷基哌嗪的方法
CN105085167B (zh) 两段法草酸酯加氢制备乙醇的工艺
CN110054547B (zh) 一种采用集成催化剂耦合催化草酸酯加氢制乙醇的方法
CN108997356B (zh) 一种催化乙撑亚胺与2-甲基哌嗪合成2-甲基三乙烯二胺的方法
CN107778151B (zh) 一种仲丁醇脱氢制备甲乙酮的方法
CN102614895B (zh) 一正丙胺歧化反应合成二正丙胺的方法和所用催化剂
CN110590634A (zh) 一种1-乙酰基-2-吡咯烷酮的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ou Guoquan

Inventor after: Feng Lie

Inventor after: Sun Qi

Inventor after: Wang Aiyan

Inventor after: Song Tonghui

Inventor after: Qi Qingchen

Inventor before: Zhou Guoquan

Inventor before: Feng Lie

Inventor before: Sun Qi

Inventor before: Wang Aiyan

Inventor before: Song Tonghui

Inventor before: Qi Qingche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