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56237A - 一种多效唑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效唑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56237A
CN104356237A CN201410604168.3A CN201410604168A CN104356237A CN 104356237 A CN104356237 A CN 104356237A CN 201410604168 A CN201410604168 A CN 201410604168A CN 104356237 A CN104356237 A CN 1043562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paclobutrazol
substratum
mouse
ad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0416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益群
郭岚
刘香香
柳英霞
鄢爱平
谭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60416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56237A/zh
Publication of CN1043562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562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效唑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采用微波无溶剂法合成人工半抗原多效唑半琥珀酸酯;(2)以多效唑半琥珀酸酯为原料偶联得到多效唑人工抗原;(3)用合成的人工抗原对Balb/c小鼠进行免疫;(5)选择血清效价和特异性最优的小鼠取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体外融合;(5)选择性培养基培养筛选融合细胞,进一步克隆扩培与冻存;(7)将扩大培养后的细胞株注射入小鼠腹腔以生产大量腹水;(8)用辛酸-饱和硫酸铵法纯化腹水中的抗多效唑单克隆抗体。制备得到的抗多效唑单克隆抗体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望进一步运用到免疫传感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等技术的构建。

Description

一种多效唑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效唑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属于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多效唑是一种生长抑制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延缓植物生长、抑制茎杆伸长、缩短节间、促进花芽分化、增加植物抗逆性能、提高产量等效果,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水稻、麦类、花生、果树、烟草、油菜、大豆、花卉、草坪等作(植)物。随着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规模不断扩大,其残留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慢性和长期效应,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担忧。为此,对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限制也越来越严格,我国对多效唑在农产品中的残留量有较严格的限量标准。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3-2014(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对多效唑残留量的规定如下:谷物中稻谷、小麦≤0.5 mg/kg;油料和油脂中菜籽油和花生仁≤0.5 mg/kg,而油菜籽≤0.2 mg/kg;水果中苹果和荔枝≤0.5 mg/kg。
传统的多效唑残留分析方法,主要是依靠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或质谱法等仪器分析方法,检测仪器昂贵,这些检测方法虽然能够满足限量检测的需要,但存在操作过程繁琐复杂、成本较高、分析速度慢等问题,并不适应实践中快速简便灵敏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多效唑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通过化学合成多效唑免疫抗原,对小鼠进行免疫,制备得到高度均质、纯度高、专一性强的抗多效唑单克隆抗体,制备方法具有重复性好、易于标准化及可保证无限量供应等优势。且单抗可进一步运用到免疫传感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等技术的构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效唑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是通过以下技术实现的:
(1)半抗原的合成:在4-二甲氨基吡啶的催化作用下,多效唑和琥珀酸酐发生酰化反应,引入活性基团羧基和连接臂,得到半抗原多效唑半琥珀酸酯;
(2)全抗原的合成:采用碳二亚酰法将多效唑半琥珀酸酯与牛血清蛋白(BSA)进行偶联,得到免疫全抗原;
(3)免疫:用上述全抗原免疫小鼠,第一次免疫采用弗氏完全试剂与免疫抗原充分乳化,腹部皮下多点注射,之后每隔3周加强免疫一次,加强免疫采用弗氏不完全试剂佐剂与抗原充分乳化,最后一次加强免疫通过尾静脉注射50 μg不加佐剂的抗原;
(4)筛选:测定小鼠血清效价和其特异性;
(5)细胞融合:选择血清效价和特异性最优的小鼠取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体外融合;
(6)选择性培养基筛选融合细胞,检测筛选阳性细胞,克隆化培养,进一步克隆筛选阳性细胞,阳性克隆扩培与冻存;
(7)腹水制备:将扩大培养后的细胞株注射入小鼠腹腔以制备大量腹水;
(8)腹水纯化:采用辛酸-饱和硫酸铵法纯化抗体。
进一步地,步骤(3)所述的Balb/c小鼠为体重在18~20 g的雌性小鼠,每次抗原免疫量为100 μg/只,抗原与弗氏完全佐剂的混合比例为1: 1,抗原与弗氏不完全佐剂的混合比例为1: 1。
步骤(5)中将1×108脾细胞与2×107-5×107骨髓瘤细胞混合,离心弃上清液,用50 %PEG溶液进行融合,将融合后的细胞加入HAT选择性培养基培养。
步骤(6)用HAT选择性培养基培养融合后的细胞,接种到96孔细胞培养板中培养,用间接竞争ELISA法筛选阳性孔,将阳性孔中的细胞用有限稀释法进行克隆筛选,直至获得分泌单一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步骤(7)用降植烷0.5 mL注射小鼠腹腔,一周后腹腔注射杂交瘤细胞1×106个/只,7日后每日观察小鼠的腹部情况,若腹部明显胀大,且腹部皮肤有紧张感,即可采集腹水。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效唑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
(1)多效唑半抗原的合成
用无水吡啶做溶剂,将1.1 mg多效唑、5~10 mg琥珀酸酐和0.46 mg 4-二甲氨基吡啶混合于一只玻璃离心管中,混合均匀后氮气吹干溶剂,将玻璃管置于微波炉中火在406 W下间歇反应185min,反应结束后加入1.5 mL氯仿溶解混合物,取出混合物离心去沉淀,上清液再加入1.5 mL二次水,迷你振荡器上混匀1-2 min,分离出氯仿相,氮气吹干后得到淡黄色粉末,即为半抗原多效唑半琥珀酸酯;
(2)多效唑免疫抗原的合成
将2 mg、5 μmoL多效唑半琥珀酸酯溶于200 μL二甲基甲酰胺中,同时加入N-羟基琥珀酰亚胺3 mg,碳酰二亚胺3~6 mg,室温振荡反应完全后,得到溶液1,5 mg 牛血清蛋白溶于1.6 mL PBS缓冲溶液,得到溶液2,再将溶液1加入溶液2中,反应6 h,反应后的混合物移入透析袋中,用超纯水透析3 d,每天更换透析液2次,透析后即得到多效唑免疫抗原EDC-PAC-HS-BSA,测定其浓度并于-20℃保存备用;
(3)多效唑检测抗原的制备
    将2mg、5 μmoL多效唑半琥珀酸酯溶于200 μL 二甲基甲酰胺中,同时加入N-羟基琥珀酰亚胺 3 mg,碳酰二亚胺3~6 mg,室温振荡反应完全后,得到溶液1,4 mg 卵清蛋白溶于1.6 mL PBS缓冲溶液,得到溶液2,再将溶液1加入溶液2中,反应6 h,反应后的混合物移入透析袋中,用超纯水透析3 d,每天更换透析液2次,透析后即得到多效唑检测抗原EDC-PAC-HS-OVA,测定其浓度并于-20℃保存备用;
(4)免疫
用制得的多效唑免疫抗原对体重为15-20 g的雌性Balb/c小鼠进行免疫,每次免疫剂量均为100 μg/只,第一次免疫采用弗氏完全佐剂与等体积的免疫抗原混合后乳化,腹部皮下多点注射,之后每间隔3周加强免疫一次,加强免疫采用弗氏不完全佐剂与等体积多效唑免疫抗原乳化后腹部皮下多点注射,从第2次免疫后开始,每次加强免疫后的第七天断尾取血,检测抗体效价和特异性;
采用间接竞争ELISA测定小鼠血清的特异性。选择效价和特异性最优的小鼠脾细胞做融合。
(5)细胞融合
a骨髓瘤细胞的复苏
细胞融合前一周,复苏骨髓瘤细胞,将SP2/0 细胞管取出,迅速放至37 ℃的温水中,不停摇动至培养基完全解冻,将解冻的细胞悬液加入到10 mL DMEM 不完全培养基中,1000 rpm 离心8 min,弃去上清液,然后用DMEM 完全培养基重悬细胞,转入培养瓶,置 37 ℃ 5 % CO2 培养箱培养;
b骨髓瘤细胞的准备 
于融合前36小时扩大培养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当天,用弯头滴管将骨髓瘤细胞从瓶壁轻轻吹下,收集于50mL离心管或融合管内,1000r/min离心7min,弃去上清液,加入30 mL DMEM不完全培养基,1000 rpm离心5 min,然后将骨髓瘤细胞重悬浮于10 mL DMEM不完全培养基,取100个骨髓瘤细胞悬液,加0.4%台盼蓝染液用作不低于90%的活细胞计数,细胞计数时,取细胞悬液0.1 mL加入0.1 mL台盼蓝染液和0.01 mol/L、 pH=7.4的0.8mL PBS溶液,混匀,用血球计数板计数,计算细胞数目的公式为:每毫升细胞数=4个大方格细胞数×105/4。 
c饲养细胞的准备 
用20~25克昆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作为饲养细胞。小鼠在温水中游泳30分钟后拉颈处死,蒸馏水冲洗二遍,浸泡0.1%新洁尔灭溶液中5 min,再放入75 %乙醇浸泡5 min,放入超净工作台,准备二支10 mL离心管加入10 mL DMEM不完全培养基,用镊子提起小鼠腹部皮肤,剪一小口,然后用弯头吸管通过小口向腹腔内注入培养液,用吸管小心在腹腔内搅动,最后吸出培养液于离心管中,反复2~3次后1000 rpm离心7 min,弃上清液,用5 mL 含HAT的DMEM完全培养基将巨噬细胞沉淀重悬,根据细胞计数结果,补加上述HAT完全培养基调整细胞浓度为2×105/mL,备用,将上述巨噬细胞悬液加入96孔细胞培养板,每孔200μL,置37℃ 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
d免疫脾细胞悬液的制备
取经最后一次尾静脉注射50 μg免疫抗原,不加佐剂加强免疫三天后的Balb/c小鼠,摘除眼球采血,并分离血清作为抗体检测时的阳性对照血清,通过颈脱位处死小鼠,浸泡于75 %酒精中5min,取出脾脏置于盛有10mL不完全DMEM培养基的平皿中,轻轻洗涤3次,并剥去脾脏周围的结缔组织,将脾脏移入另一盛有10 mL不完全DMEM培养基的平皿中,用注射器内芯挤压脾脏,使脾细胞进入平皿的不完全DMEM培养基中,用吸管吹打制成细胞悬液,用200目不锈钢网过滤除去脾细胞悬液中的大团块,收集脾细胞悬液后1000 rpm离心7 min,弃上清液,用不完全DMEM培养基离心洗涤1-2次,然后将脾细胞重悬于10 mL不完全DMEM培养基,取脾细胞悬液,加台酚蓝染液,进行活细胞计数后备用。
e细胞融合
将1×108脾细胞与2×107~5×107骨髓瘤细胞SP2/0混合于一支50mL融合管中,补加不完全DMEM培养基至30mL,充分混匀后1000 rpm离心7min,将上清液吸净,在离心完成前,将PEG和DMEM培养液预温至37℃,轻击融合管底部,使沉淀细胞松散均匀,置37℃水浴中预热,用1mL吸管在1min内加预热至37℃的pH 8.0的50%PEG1mL,边加边轻轻摇动混匀,用1mL吸管在5min内加20-30mL预热至37℃的不完全DMEM培养基,具体加法:第1min;1ml;第2min;1ml第3min;1.5ml;第4min;1.5ml;第5min;加完剩下的5ml不完全DMEM,最后补加不完全DMEM培养液至30ml,室温静置10min后800 rpm离心 7分钟,弃上清液,加入5 mL HAT完全培养基,轻轻吹吸沉淀细胞,使其悬浮并混匀,然后补加HAT培养基至80-100 mL,分装至融合前一天培养的含有饲养细胞的96孔细胞培养板,每孔200 μL;置37℃ 5 % CO2培养箱内培养,培养至第5天,用HAT完全培养基换半液,培养至第7天,用HAT培养基换出孔内全部培养液;
(6)杂交瘤细胞的筛选和阳性克隆的验证
每天观察杂交瘤细胞生长情况,待第十天杂交瘤细胞长至10%以上孔底面积时,吸出培养液,进行抗体检测和筛选
采取间接 ELISA 筛选,用杂交瘤细胞液上清代替多抗血清,其它按小鼠血清效价测定实验的步骤进行,同时设立阳性对照为阳性血清、阴性对照为HAT 培养基、空白对照为PBS,对于显色值超过1.5的孔则初步认定为阳性克隆,同理,设立阳性对照为阳性血清、阴性对照为HT培养基、空白对照为PBS,用间接竞争ELISA法验证其特异性,然后将阳性孔细胞转入24 孔细胞板进行扩大培养。
(7)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
用台盼蓝拒染实验和血细胞计数器对重悬阳性杂交瘤所在细胞培养孔中的部分细胞测试活力和计数,准备2管8 mL含阳性克隆和培养基的细胞悬液,浓度分别为每200 μL 5个活细胞和每200 μL 1个活细胞,将细胞悬液移至96孔板,每个孔200 μL,CO2培养箱中培养7-10天,计算单克隆细胞生长的孔数及生长形态,确定单克隆细胞生长的最佳稀释度,在进一步培养单克隆细胞前,使用倒置显微镜进行观察。多克隆细胞的增殖一般会出现多个细胞群,而单克隆细胞增殖的一般特征为单一的致密细胞群,通常选择单克隆细胞生长的孔,检测培养7-14天的单克隆细胞上清的活性,选取原始的杂交瘤细胞上清作为阳性对照,取检测结果为阳性孔的细胞继续扩大培养,再进行1-2次克隆化,直至克隆孔的阳性率为100 %,将单个克隆生长的孔转细胞培养瓶扩大培养;
(8)杂交瘤细胞的冻存
待扩大培养的杂交瘤细胞长满培养瓶的80%,且处于对数生长中期,细胞透亮,均匀一致时,干冻存前一日更换全量培养基,冻存前,将冻存液和冻存管置于4 ℃预冷2 ,。用弯头滴管将细胞从瓶壁轻轻吹打下来,收集于10 mL 离心管中,1000 rpm 离心 8 min,弃上清,将沉淀的细胞用预冷的冻存液重悬,调整细胞浓度为106-107 个/mL,每管1 mL分装至细胞冻存管,标明细胞名称、批次、冻存日期等,于-20 ℃预冻1 h,而后转入-80 ℃超低温冰箱冷冻过夜,再转入液氮罐保存。
(9)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
取成年Balb/c 小鼠,于接种杂交瘤细胞前一周腹腔注射降植烷致敏,每只注射0.5 mL,
一周以后,将准备好的杂交瘤细胞腹腔注射小鼠,每只0.5 mL,细胞量为1×106个,腹水的产生需1-2周,期间密切观察小鼠,若腹部明显胀大,且腹部皮肤有紧张感,即可采集腹水,
抽取腹水:用一只手抓取并固定小鼠,绷紧腹部皮肤,另一只手将针头刺入腹腔1-2 cm,针头刺入时应选择右下腹或左下腹,避开上腹部的重要脏器和腹中线的大血管。在针头刺入前,先确保针的尾部已对准10 mL塑料离心管,流出的腹水可直接滴入离心管中,再3000 rpm离心10 min,收集上清液,分装,-20 ℃冻存备用,
腹水的纯化:采用辛酸-饱和硫酸铵法纯化腹水,1 mL腹水加入2 mL 0.06 mol/L pH=4.8的醋酸钠缓冲液,滴加33 μL的辛酸,4 ℃静置2-4 h后6000 rpm 4 ℃离心30 min,收集上清液,按上清液体积的1/10 加入10×PBS,用0.45 μm滤膜过滤,用2 mol/L的NaOH 溶液将 pH 调回至7.0,冰浴中,加入饱和硫酸铵,1 mL体积加入0.277 g的硫酸铵,4 ℃静置3 h后6000 rpm 4 ℃离心30 min,弃上清液,将沉淀溶解于1 mL的1×PBS ,在4 ℃条件下用1×PBS透析3天,收集透析袋内液体,分装后于-20℃冻存备用。
本发明步骤中一些检测方法有:
小鼠血清效价测定实验: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抗体效价。具体方法如下:
包被:向酶标板的小孔中加入100 μL 2.4 μg/mL包被原溶液,包被原溶液是将检测抗原用PBS稀释得到的,4℃过夜。
封闭:倾去包被液,用PBST(含0.05% Tween-20的PBS溶液)洗板3次,加入300 μL 5%脱脂牛奶(溶于PBS),37 ℃保湿封闭1h。
加一抗:倾去封闭液,PBST洗板三次。在每孔中先加入100 μL PBS缓冲液,然后用1:500稀释的抗血清从第一孔开始做倍比稀释,浓度依次为1:1000、1:2000、1:4000、1:8000、1:16000、1:32000(以此类推)倍比稀释,以空白对照孔调零,37 ℃保湿温育45 min。
加二抗:倾去反应液,PBST洗板三次,每孔加入100 μL酶标二抗(1:2000稀释的羊抗鼠IgG-HRP),37 ℃保湿30 min。
显色:倾去反应液,PBST洗板3次,每孔加入TMB底物显色液100 μL,37 ℃保湿避光显色5-10 min。TMB显色液配制方法如下:A液:柠檬酸0.21 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0.036 g ,用超纯水溶解并定容至60 mL,然后加入溶有0.05 g 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的丙酮溶液40 mL;B液:乙酸钠0.49 g,过氧化脲0.1 g,冰乙酸60 mL,加超纯水定容至100 mL。使用时A、B液等体积混合。
终止:每孔加入终止液(2 mol/L H2SO4)50 μL溶液终止反应,轻轻摇匀,然后用酶标仪检测每孔在波长450 nm下的吸光值(OD450 nm)。选OD450 nm达到1.0~1.5时抗血清的最大稀释倍数为抗体的效价。
SDS-PAGE测定抗体纯度方法:
(1)配制12%的分离胶和5%的浓缩胶。取15 μL样品与等体积的2×加样缓冲液混合均匀,煮沸5 min后离心5 min,取上清液   。
(2)恒压电泳:分离胶为8 V/cm,浓缩胶为15 V/cm。待溴酚蓝指示剂泳动至离胶下端约1 cm处,停止电泳,取胶。
(3)用考马斯亮蓝R-250染料染色过夜,脱色液脱色至蛋白带清晰。
(4)用凝胶成像仪拍照,分析结果。
单克隆抗体亚型的鉴定方法:
运用购买的北京康碧泉公司的小鼠单抗Ig类/亚类鉴定用酶标二抗套装,对已经纯化好的腹水做抗体亚型鉴定。测定过程如下:
(1)包被:检测抗原用PBS稀释到2.4 μg/mL,每孔100uL包被ELISA板,4℃过夜。
(2)加一抗:甩去包被液,PBST洗涤1次,每孔加入100μL PBS稀释的单抗腹水(1:1000),一株抗体同时加6个孔,37℃湿盒温育30min。
(3)加酶标物:倾去反应液,PBST 洗板5次,加入Goat Anti-Mouse Ig(G1\G2a\G2b\G3\M\A)*HRP六种酶标物,每种加1孔每孔100ul共6孔,37 ℃ 保湿 30 min。
(4)显色:吸去酶标抗体液,用PBST洗板5次,随后每孔加入 TMB 底物显色液 100 μL,37 ℃ 保湿避光显色 5-10 min即可判定结果。
本发明步骤中动物、细胞株的选择:
Balb/c小鼠(江西医学院动物科学部);SP2/0骨髓瘤细胞(南京凯基生物科技发展公司)。
本发明步骤中主要仪器的选择:
Nanodrop 1000 超微量分光光度计(美国 Thermo 公司);96孔细胞培养板(美国 Costar 公司);酶标仪(Thermo/芬兰Labsystems公司);细胞培养瓶(美国 Costar 公司);超净工作台(美国 Thermo 公司);CO2恒温培养箱(美国 SL 公司);倒置光学显微镜(LEITZ);CD-196/HC 超低温冰箱(美国 thermo);DYY-5 型稳压稳流电泳仪(北京六一仪器厂);电泳槽(北京市六一仪器厂)。96孔酶标板( 深圳金灿华公司);G80F23N1P-M8(S0)微波炉(格兰仕);TGL-16G 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公司)。
本发明步骤中主要试剂的选择或配制方法:
多效唑(Dr. Ehrenstorfer GmbH,Germany);牛血清蛋白、卵清蛋白、羊抗鼠IgG-HRP 酶标二抗(Sigma公司);琥珀酸酐、N-羟基琥珀酰亚胺、碳酰二亚胺(上海生工)。
10×PBS(0.1 M ,pH 7.4):NaCl 80 g,KH2PO4 2 g,Na2HPO4·12H2O 29 g,KCl 2 g,蒸馏水定容至1000 mL;
1×PBS(10×PBS稀释十倍配制);
PBST:1×PBS 1L,Tween-20 0.5 mL,混匀后使用(现配现用);
终止液(2 mol/L H2SO4):取20mL 浓硫酸(质量分数为98 %),加入160 mL蒸馏水中;
TMB 显色液:A液:柠檬酸 0.21 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36 g,超纯水定容至 60 mL,然后加入溶有 0.05 g TMB 的丙酮溶液 40 mL;B液:乙酸钠 0.49 g,过氧化脲0.1 g,冰乙酸 60 mL,加蒸馏水定容至 100 mL。使用时A、B液等体积混合。
不完全DMEM培养基:DMEM 13.37g、超纯水980ml、NaHCO3 3.7g、青、链霉素双抗溶液(100×)10mL和谷氨酰胺溶液(100×,0.2mol/L)10ml,调PH至7.2-7.4,过滤除菌,分装4℃保存。
完全DMEM培养基:不完全DMEM培养基80ml加小牛血清15-20ml。
HAT完全培养基:完全DMEM培养基98mL,加次黄嘌呤和胸腺嘧啶核苷(HT)贮存液(100×,次黄嘌呤:10-2mol/L,胸腺嘧啶核苷:1.6×10-3mol/L)1mL和氨基喋呤(A)贮存液(100×,4×10-5mol/L)1mL。
结果分析:
1、杂交瘤细胞的筛选与克隆
采用间接 ELISA 初步挑选阳性克隆,采用间接竞争 ELISA 验证阳性克隆,在融合后第10天,筛到一株分泌抗 PAC 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阳性杂交瘤细胞经有限稀释法进行两次亚克隆以后,取孔内只长有一个克隆的细胞上清液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阳性率为100%。将这株能稳定分泌抗 PAC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 10F8,经扩大培养后进行间接 ELISA 和间接竞争 ELISA 鉴定,鉴定结果见表1及图1。由图、表可见,PAC 标准品对该细胞上清液中的抗体与检测抗原 EDC-PAC-HS-OVA的结合有明显的抑制现象,可以接种经降植烷处理的 Balb/c 小鼠。
2、腹水的获取
将扩大培养的杂交瘤细胞10F8 接种于 Balb/c 小鼠腹腔,生产抗 PAC单克隆抗体腹水,接种后第9天,小鼠腹腔明显胀大,收集腹水并进行鉴定。
3、腹水效价的测定
采用间接ELISA测定腹水效价,结果如表1所示。当腹水稀释度为1:32000时,OD450为1.234,故腹水的效价为1:32000。
表1 腹水效价的测定
腹水稀释度 OD450nm
1:1000 3.012
1:2000 2.846
1:4000 2.728
1:8000 2.227
1:16000 1.708
1:32000 1.234
1:64000 0.793
1:128000 0.460
1:256000 0.261
1:512000 0.146
1:102400 0.102
空白对照 0.041
4、腹水IC50的测定
以2得到的腹水工作浓度的两倍稀释腹水,采用间接竞争ELISA测定腹水的IC50,以多效唑浓度的对数为横坐标,结合率为纵坐标绘制竞争抑制曲线,见说明书附图1。分析结果可知,腹水的IC50为325.07 ng/mL。
5、抗体的纯度
SDS-PAGE 法测定纯化后抗体的纯度,结果如说明书附图2所示,在50 KD和27 KD的位置出现两个明显的条带,分别对应抗体的重链和轻链。用NanoDrop 1000 spectrophotometer 测定纯化前腹水浓度为41.26 mg/mL,纯化后腹水蛋白浓度为0.80 mg/mL。
6、抗PAC单克隆抗体的鉴定
用单抗亚型鉴定酶即用装测定纯化好的腹水,确定抗体的亚型为IgG3亚类。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免疫分析方法具有快速、廉价、简便、灵敏、特异的优点,可便携进行现场监测,克服了传统检测方法的缺点。通过化学合成多效唑免疫抗原,对小鼠进行免疫,制备得到高度均质、纯度高、专一性强的抗多效唑单克隆抗体,制备方法具有重复性好、易于标准化及可保证无限量供应等优势。且单抗可进一步运用到免疫传感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等技术的构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说明书附图
图1为腹水的IC50
图2 为纯化后的抗多效唑单克隆抗体的 SDS-PAGE 电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多效唑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
(1)多效唑半抗原的合成
用无水吡啶做溶剂,将1.1 mg多效唑、5~10 mg琥珀酸酐和0.46 mg 4-二甲氨基吡啶混合于一只玻璃离心管中,混合均匀后氮气吹干溶剂,将玻璃管置于微波炉中火在406 W下间歇反应185min,反应结束后加入1.5 mL氯仿溶解混合物,取出混合物离心去沉淀,上清液再加入1.5 mL二次水,迷你振荡器上混匀1-2 min,分离出氯仿相,氮气吹干后得到淡黄色粉末,即为半抗原多效唑半琥珀酸酯;
(2)多效唑免疫抗原的合成
将2 mg、5 μmoL多效唑半琥珀酸酯溶于200 μL二甲基甲酰胺中,同时加入N-羟基琥珀酰亚胺3 mg,碳酰二亚胺3~6 mg,室温振荡反应完全后,得到溶液1,5 mg 牛血清蛋白溶于1.6 mL PBS缓冲溶液,得到溶液2,再将溶液1加入溶液2中,反应6 h,反应后的混合物移入透析袋中,用超纯水透析3 d,每天更换透析液2次,透析后即得到多效唑免疫抗原EDC-PAC-HS-BSA,测定其浓度并于-20℃保存备用;
(3)多效唑检测抗原的制备
    将2mg、5 μmoL多效唑半琥珀酸酯溶于200 μL 二甲基甲酰胺中,同时加入N-羟基琥珀酰亚胺 3 mg,碳酰二亚胺3~6 mg,室温振荡反应完全后,得到溶液1,4 mg 卵清蛋白溶于1.6 mL PBS缓冲溶液,得到溶液2,再将溶液1加入溶液2中,反应6 h,反应后的混合物移入透析袋中,用超纯水透析3 d,每天更换透析液2次,透析后即得到多效唑检测抗原EDC-PAC-HS-OVA,测定其浓度并于-20℃保存备用;
(4)免疫
用制得的多效唑免疫抗原对体重为15-20 g的雌性Balb/c小鼠进行免疫,每次免疫剂量均为100 μg/只,第一次免疫采用弗氏完全佐剂与等体积的免疫抗原混合后乳化,腹部皮下多点注射,之后每间隔3周加强免疫一次,加强免疫采用弗氏不完全佐剂与等体积多效唑免疫抗原乳化后腹部皮下多点注射,从第2次免疫后开始,每次加强免疫后的第七天断尾取血,检测抗体效价和特异性;
采用间接竞争ELISA测定小鼠血清的特异性。选择效价和特异性最优的小鼠脾细胞做融合。
(5)细胞融合
a骨髓瘤细胞的复苏
细胞融合前一周,复苏骨髓瘤细胞,将SP2/0 细胞管取出,迅速放至37 ℃的温水中,不停摇动至培养基完全解冻,将解冻的细胞悬液加入到10 mL DMEM 不完全培养基中,1000 rpm 离心8 min,弃去上清液,然后用DMEM 完全培养基重悬细胞,转入培养瓶,置 37 ℃ 5 % CO2 培养箱培养;
b骨髓瘤细胞的准备 
于融合前36小时扩大培养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当天,用弯头滴管将骨髓瘤细胞从瓶壁轻轻吹下,收集于50mL离心管或融合管内,1000r/min离心7min,弃去上清液,加入30 mL DMEM不完全培养基,1000 rpm离心5 min,然后将骨髓瘤细胞重悬浮于10 mL DMEM不完全培养基,取100个骨髓瘤细胞悬液,加0.4%台盼蓝染液用作不低于90%的活细胞计数,细胞计数时,取细胞悬液0.1 mL加入0.1 mL台盼蓝染液和0.01 mol/L、 pH=7.4的0.8mL PBS 溶液,混匀,用血球计数板计数,计算细胞数目的公式为:每毫升细胞数=4个大方格细胞数×105/4。 
c饲养细胞的准备 
用20~25克昆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作为饲养细胞。小鼠在温水中游泳30分钟后拉颈处死,蒸馏水冲洗二遍,浸泡0.1%新洁尔灭溶液中5 min,再放入75 %乙醇浸泡5 min,放入超净工作台,准备二支10 mL离心管加入10 mL DMEM不完全培养基,用镊子提起小鼠腹部皮肤,剪一小口,然后用弯头吸管通过小口向腹腔内注入培养液,用吸管小心在腹腔内搅动,最后吸出培养液于离心管中,反复2~3次后1000 rpm离心7 min,弃上清液,用5 mL 含HAT的DMEM完全培养基将巨噬细胞沉淀重悬,根据细胞计数结果,补加上述HAT完全培养基调整细胞浓度为2×105/mL,备用,将上述巨噬细胞悬液加入96孔细胞培养板,每孔200μL,置37℃ 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
d免疫脾细胞悬液的制备
取经最后一次尾静脉注射50 μg免疫抗原,不加佐剂加强免疫三天后的Balb/c小鼠,摘除眼球采血,并分离血清作为抗体检测时的阳性对照血清,通过颈脱位处死小鼠,浸泡于75 %酒精中5min,取出脾脏置于盛有10mL不完全DMEM培养基的平皿中,轻轻洗涤3次,并剥去脾脏周围的结缔组织,将脾脏移入另一盛有10 mL不完全DMEM培养基的平皿中,用注射器内芯挤压脾脏,使脾细胞进入平皿的不完全DMEM培养基中,用吸管吹打制成细胞悬液,用200目不锈钢网过滤除去脾细胞悬液中的大团块,收集脾细胞悬液后1000 rpm离心7 min,弃上清液,用不完全DMEM培养基离心洗涤1-2次,然后将脾细胞重悬于10 mL不完全DMEM培养基,取脾细胞悬液,加台酚蓝染液,进行活细胞计数后备用。
e细胞融合
将1×108脾细胞与2×107~5×107骨髓瘤细胞SP2/0混合于一支50mL融合管中,补加不完全DMEM培养基至30mL,充分混匀后1000 rpm离心7min,将上清液吸净,在离心完成前,将PEG和DMEM培养液预温至37℃,轻击融合管底部,使沉淀细胞松散均匀,置37℃水浴中预热,用1mL吸管在1min内加预热至37℃的pH 8.0的50%PEG1mL,边加边轻轻摇动混匀,用1mL吸管在5min内加20-30mL预热至37℃的不完全DMEM培养基,具体加法:第1min;1ml;第2min;1ml第3min;1.5ml;第4min;1.5ml;第5min;加完剩下的5ml不完全DMEM,最后补加不完全DMEM培养液至30ml,室温静置10min后800 rpm离心 7分钟,弃上清液,加入5 mL HAT完全培养基,轻轻吹吸沉淀细胞,使其悬浮并混匀,然后补加HAT培养基至80-100 mL,分装至融合前一天培养的含有饲养细胞的96孔细胞培养板,每孔200 μL;置37℃ 5 % CO2培养箱内培养,培养至第5天,用HAT完全培养基换半液,培养至第7天,用HAT培养基换出孔内全部培养液;
(6)杂交瘤细胞的筛选和阳性克隆的验证
每天观察杂交瘤细胞生长情况,待第十天杂交瘤细胞长至10%以上孔底面积时,吸出培养液,进行抗体检测和筛选
采取间接 ELISA 筛选,用杂交瘤细胞液上清代替多抗血清,其它按小鼠血清效价测定实验的步骤进行,同时设立阳性对照为阳性血清、阴性对照为HAT 培养基、空白对照为PBS,对于显色值超过1.5的孔则初步认定为阳性克隆,同理,设立阳性对照为阳性血清、阴性对照为HT培养基、空白对照为PBS,用间接竞争ELISA法验证其特异性,然后将阳性孔细胞转入24 孔细胞板进行扩大培养。
(7)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
用台盼蓝拒染实验和血细胞计数器对重悬阳性杂交瘤所在细胞培养孔中的部分细胞测试活力和计数,准备2管8 mL含阳性克隆和培养基的细胞悬液,浓度分别为每200 μL 5个活细胞和每200 μL 1个活细胞,将细胞悬液移至96孔板,每个孔200 μL,CO2培养箱中培养7-10天,计算单克隆细胞生长的孔数及生长形态,确定单克隆细胞生长的最佳稀释度,在进一步培养单克隆细胞前,使用倒置显微镜进行观察。多克隆细胞的增殖一般会出现多个细胞群,而单克隆细胞增殖的一般特征为单一的致密细胞群,通常选择单克隆细胞生长的孔,检测培养7-14天的单克隆细胞上清的活性,选取原始的杂交瘤细胞上清作为阳性对照,取检测结果为阳性孔的细胞继续扩大培养,再进行1-2次克隆化,直至克隆孔的阳性率为100 %,将单个克隆生长的孔转细胞培养瓶扩大培养;
(8)杂交瘤细胞的冻存
待扩大培养的杂交瘤细胞长满培养瓶的80%,且处于对数生长中期,细胞透亮,均匀一致时,干冻存前一日更换全量培养基,冻存前,将冻存液和冻存管置于4 ℃预冷2 ,。用弯头滴管将细胞从瓶壁轻轻吹打下来,收集于10 mL 离心管中,1000 rpm 离心 8 min,弃上清,将沉淀的细胞用预冷的冻存液重悬,调整细胞浓度为106-107 个/mL,每管1 mL分装至细胞冻存管,标明细胞名称、批次、冻存日期等,于-20 ℃预冻1 h,而后转入-80 ℃超低温冰箱冷冻过夜,再转入液氮罐保存。
(9)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
取成年Balb/c 小鼠,于接种杂交瘤细胞前一周腹腔注射降植烷致敏,每只注射0.5 mL,
一周以后,将准备好的杂交瘤细胞腹腔注射小鼠,每只0.5 mL,细胞量为1×106个,腹水的产生需1-2周,期间密切观察小鼠,若腹部明显胀大,且腹部皮肤有紧张感,即可采集腹水,
抽取腹水:用一只手抓取并固定小鼠,绷紧腹部皮肤,另一只手将针头刺入腹腔1-2 cm,针头刺入时应选择右下腹或左下腹,避开上腹部的重要脏器和腹中线的大血管。在针头刺入前,先确保针的尾部已对准10 mL塑料离心管,流出的腹水可直接滴入离心管中,再3000 rpm离心10 min,收集上清液,分装,-20 ℃冻存备用,
腹水的纯化:采用辛酸-饱和硫酸铵法纯化腹水,1 mL腹水加入2 mL 0.06 mol/L pH=4.8的醋酸钠缓冲液,滴加33 μL的辛酸,4 ℃静置2-4 h后6000 rpm 4 ℃离心30 min,收集上清液,按上清液体积的1/10 加入10×PBS,用0.45 μm滤膜过滤,用2 mol/L的NaOH 溶液将 pH 调回至7.0,冰浴中,加入饱和硫酸铵,1 mL体积加入0.277 g的硫酸铵,4 ℃静置3 h后6000 rpm 4 ℃离心30 min,弃上清液,将沉淀溶解于1 mL的1×PBS ,在4 ℃条件下用1×PBS透析3天,收集透析袋内液体,分装后于-20℃冻存备用。

Claims (6)

1.一种多效唑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通过以下技术实现的:
(1)半抗原的合成:在4-二甲氨基吡啶的催化作用下,多效唑和琥珀酸酐发生酰化反应,引入活性基团羧基和连接臂,得到半抗原多效唑半琥珀酸酯;
(2)全抗原的合成:采用碳二亚酰法将多效唑半琥珀酸酯与牛血清蛋白(BSA)进行偶联,得到免疫全抗原;
(3)免疫:用上述全抗原免疫小鼠,第一次免疫采用弗氏完全试剂与免疫抗原充分乳化,腹部皮下多点注射,之后每隔3周加强免疫一次,加强免疫采用弗氏不完全试剂佐剂与抗原充分乳化,最后一次加强免疫通过尾静脉注射50 μg不加佐剂的抗原;
(4)筛选:测定小鼠血清效价和其特异性;
(5)细胞融合:选择血清效价和特异性最优的小鼠取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体外融合;
(6)选择性培养基筛选融合细胞,检测筛选阳性细胞,克隆化培养,进一步克隆筛选阳性细胞,阳性克隆扩培与冻存;
(7)腹水制备:将扩大培养后的细胞株注射入小鼠腹腔以制备大量腹水;
(8)腹水纯化:采用辛酸-饱和硫酸铵法纯化抗体。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效唑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Balb/c小鼠为体重在18~20 g的雌性小鼠,每次抗原免疫量为100 μg/只,抗原与弗氏完全佐剂的混合比例为1: 1,抗原与弗氏不完全佐剂的混合比例为1: 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效唑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将1×108脾细胞与2×107-5×107骨髓瘤细胞混合,离心弃上清液,用50 %PEG溶液进行融合,将融合后的细胞加入HAT选择性培养基培养。
4.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效唑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用HAT选择性培养基培养融合后的细胞,接种到96孔细胞培养板中培养,用间接竞争ELISA法筛选阳性孔,将阳性孔中的细胞用有限稀释法进行克隆筛选,直至获得分泌单一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5.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效唑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用降植烷0.5 mL注射小鼠腹腔,一周后腹腔注射杂交瘤细胞1×106个/只,7日后每日观察小鼠的腹部情况,若腹部明显胀大,且腹部皮肤有紧张感,即可采集腹水。
6.一种多效唑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
(1)多效唑半抗原的合成
用无水吡啶做溶剂,将1.1 mg多效唑、5~10 mg琥珀酸酐和0.46 mg 4-二甲氨基吡啶混合于一只玻璃离心管中,混合均匀后氮气吹干溶剂,将玻璃管置于微波炉中火在406 W下间歇反应185min,反应结束后加入1.5 mL氯仿溶解混合物,取出混合物离心去沉淀,上清液再加入1.5 mL二次水,迷你振荡器上混匀1-2 min,分离出氯仿相,氮气吹干后得到淡黄色粉末,即为半抗原多效唑半琥珀酸酯;
(2)多效唑免疫抗原的合成
将2 mg、5 μmoL多效唑半琥珀酸酯溶于200 μL二甲基甲酰胺中,同时加入N-羟基琥珀酰亚胺3 mg,碳酰二亚胺3~6 mg,室温振荡反应完全后,得到溶液1,5 mg 牛血清蛋白溶于1.6 mL PBS缓冲溶液,得到溶液2,再将溶液1加入溶液2中,反应6 h,反应后的混合物移入透析袋中,用超纯水透析3 d,每天更换透析液2次,透析后即得到多效唑免疫抗原EDC-PAC-HS-BSA,测定其浓度并于-20℃保存备用;
(3)多效唑检测抗原的制备
    将2mg、5 μmoL多效唑半琥珀酸酯溶于200 μL 二甲基甲酰胺中,同时加入N-羟基琥珀酰亚胺 3 mg,碳酰二亚胺3~6 mg,室温振荡反应完全后,得到溶液1,4 mg 卵清蛋白溶于1.6 mL PBS缓冲溶液,得到溶液2,再将溶液1加入溶液2中,反应6 h,反应后的混合物移入透析袋中,用超纯水透析3 d,每天更换透析液2次,透析后即得到多效唑检测抗原EDC-PAC-HS-OVA,测定其浓度并于-20℃保存备用;
(4)免疫
用制得的多效唑免疫抗原对体重为15-20 g的雌性Balb/c小鼠进行免疫,每次免疫剂量均为100 μg/只,第一次免疫采用弗氏完全佐剂与等体积的免疫抗原混合后乳化,腹部皮下多点注射,之后每间隔3周加强免疫一次,加强免疫采用弗氏不完全佐剂与等体积多效唑免疫抗原乳化后腹部皮下多点注射,从第2次免疫后开始,每次加强免疫后的第七天断尾取血,检测抗体效价和特异性;
采用间接竞争ELISA测定小鼠血清的特异性,择效价和特异性最优的小鼠脾细胞做融合;
(5)细胞融合
a骨髓瘤细胞的复苏
细胞融合前一周,复苏骨髓瘤细胞,将SP2/0 细胞管取出,迅速放至37 ℃的温水中,不停摇动至培养基完全解冻,将解冻的细胞悬液加入到10 mL DMEM 不完全培养基中,1000 rpm 离心8 min,弃去上清液,然后用DMEM 完全培养基重悬细胞,转入培养瓶,置 37 ℃ 5 % CO2 培养箱培养;
b骨髓瘤细胞的准备 
于融合前36小时扩大培养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当天,用弯头滴管将骨髓瘤细胞从瓶壁轻轻吹下,收集于50mL离心管或融合管内,1000r/min离心7min,弃去上清液,加入30 mL DMEM不完全培养基,1000 rpm离心5 min,然后将骨髓瘤细胞重悬浮于10 mL DMEM不完全培养基,取100个骨髓瘤细胞悬液,加0.4%台盼蓝染液用作不低于90%的活细胞计数,细胞计数时,取细胞悬液0.1 mL加入0.1 mL台盼蓝染液和0.01 mol/L、 pH=7.4的0.8mL PBS溶液,混匀,用血球计数板计数,计算细胞数目的公式为:每毫升细胞数=4个大方格细胞数×105/4;
c饲养细胞的准备 
用20~25克昆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作为饲养细胞,鼠在温水中游泳30分钟后拉颈处死,蒸馏水冲洗二遍,浸泡0.1%新洁尔灭溶液中5 min,再放入75 %乙醇浸泡5 min,放入超净工作台,准备二支10 mL离心管加入10 mL DMEM不完全培养基,用镊子提起小鼠腹部皮肤,剪一小口,然后用弯头吸管通过小口向腹腔内注入培养液,用吸管小心在腹腔内搅动,最后吸出培养液于离心管中,反复2~3次后1000 rpm离心7 min,弃上清液,用5 mL 含HAT的DMEM完全培养基将巨噬细胞沉淀重悬,根据细胞计数结果,补加上述HAT完全培养基调整细胞浓度为2×105/mL,备用,将上述巨噬细胞悬液加入96孔细胞培养板,每孔200μL,置37℃ 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
d免疫脾细胞悬液的制备
  取经最后一次尾静脉注射50 μg免疫抗原,不加佐剂加强免疫三天后的Balb/c小鼠,摘除眼球采血,并分离血清作为抗体检测时的阳性对照血清,通过颈脱位处死小鼠,浸泡于75 %酒精中5min,取出脾脏置于盛有10mL不完全DMEM培养基的平皿中,轻轻洗涤3次,并剥去脾脏周围的结缔组织,将脾脏移入另一盛有10 mL不完全DMEM培养基的平皿中,用注射器内芯挤压脾脏,使脾细胞进入平皿的不完全DMEM培养基中,用吸管吹打制成细胞悬液,用200目不锈钢网过滤除去脾细胞悬液中的大团块,收集脾细胞悬液后1000 rpm离心7 min,弃上清液,用不完全DMEM培养基离心洗涤1-2次,然后将脾细胞重悬于10 mL不完全DMEM培养基,取脾细胞悬液,加台酚蓝染液,进行活细胞计数后备用;
e细胞融合
将1×108脾细胞与2×107~5×107骨髓瘤细胞SP2/0混合于一支50mL融合管中,补加不完全DMEM培养基至30mL,充分混匀后1000 rpm离心7min,将上清液吸净,在离心完成前,将PEG和DMEM培养液预温至37℃,轻击融合管底部,使沉淀细胞松散均匀,置37℃水浴中预热,用1mL吸管在1min内加预热至37℃的pH 8.0的50%PEG溶液1mL,边加边轻轻摇动混匀,用1mL吸管在5min内加20-30mL预热至37℃的不完全DMEM培养基,具体加法:第1min;1ml;第2min;1ml第3min;1.5ml;第4min;1.5ml;第5min;加完剩下的5ml不完全DMEM,最后补加不完全DMEM培养液至30ml,室温静置10min后800 rpm离心 7分钟,弃上清液,加入5 mL HAT完全培养基,轻轻吹吸沉淀细胞,使其悬浮并混匀,然后补加HAT培养基至80-100 mL,分装至融合前一天培养的含有饲养细胞的96孔细胞培养板,每孔200 μL;置37℃ 5 % CO2培养箱内培养,培养至第5天,用HAT完全培养基换半液,培养至第7天,用HAT培养基换出孔内全部培养液;
(6)杂交瘤细胞的筛选和阳性克隆的验证
每天观察杂交瘤细胞生长情况,待第十天杂交瘤细胞长至10%以上孔底面积时,吸出培养液,进行抗体检测和筛选
采取间接 ELISA 筛选,用杂交瘤细胞液上清代替多抗血清,其它按小鼠血清效价测定实验的步骤进行,同时设立阳性对照为阳性血清、阴性对照为HAT 培养基、空白对照为PBS,对于显色值超过1.5的孔则初步认定为阳性克隆,同理,设立阳性对照为阳性血清、阴性对照为HT培养基、空白对照为PBS,用间接竞争ELISA法验证其特异性,然后将阳性孔细胞转入24 孔细胞板进行扩大培养;
(7)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
用台盼蓝拒染实验和血细胞计数器对重悬阳性杂交瘤所在细胞培养孔中的部分细胞测试活力和计数,准备2管8 mL含阳性克隆和培养基的细胞悬液,浓度分别为每200 μL 5个活细胞和每200 μL 1个活细胞,将细胞悬液移至96孔板,每个孔200 μL,CO2培养箱中培养7-10天,计算单克隆细胞生长的孔数及生长形态,确定单克隆细胞生长的最佳稀释度,在进一步培养单克隆细胞前,使用倒置显微镜进行观察,多克隆细胞的增殖一般会出现多个细胞群,而单克隆细胞增殖的一般特征为单一的致密细胞群,通常选择单克隆细胞生长的孔,检测培养7-14天的单克隆细胞上清的活性,选取原始的杂交瘤细胞上清作为阳性对照,取检测结果为阳性孔的细胞继续扩大培养,再进行1-2次克隆化,直至克隆孔的阳性率为100 %,将单个克隆生长的孔转细胞培养瓶扩大培养;
(8)杂交瘤细胞的冻存
待扩大培养的杂交瘤细胞长满培养瓶的80%,且处于对数生长中期,细胞透亮,均匀一致时,干冻存前一日更换全量培养基,冻存前,将冻存液和冻存管置于4 ℃预冷2 ,用弯头滴管将细胞从瓶壁轻轻吹打下来,收集于10 mL 离心管中,1000 rpm 离心 8 min,弃上清,将沉淀的细胞用预冷的冻存液重悬,调整细胞浓度为106-107 个/mL,每管1 mL分装至细胞冻存管,标明细胞名称、批次、冻存日期等,于-20 ℃预冻1 h,而后转入-80 ℃超低温冰箱冷冻过夜,再转入液氮罐保存;
(9)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
取成年Balb/c 小鼠,于接种杂交瘤细胞前一周腹腔注射降植烷致敏,每只注射0.5 mL,
一周以后,将准备好的杂交瘤细胞腹腔注射小鼠,每只0.5 mL,细胞量为1×106个,腹水的产生需1-2周,期间密切观察小鼠,若腹部明显胀大,且腹部皮肤有紧张感,即可采集腹水,
抽取腹水:用一只手抓取并固定小鼠,绷紧腹部皮肤,另一只手将针头刺入腹腔1-2 cm,针头刺入时应选择右下腹或左下腹,避开上腹部的重要脏器和腹中线的大血管,在针头刺入前,先确保针的尾部已对准10 mL塑料离心管,流出的腹水可直接滴入离心管中,再3000 rpm离心10 min,收集上清液,分装,-20 ℃冻存备用,
腹水的纯化:采用辛酸-饱和硫酸铵法纯化腹水,1 mL腹水加入2 mL 0.06 mol/L pH=4.8的醋酸钠缓冲液,滴加33 μL的辛酸,4 ℃静置2-4 h后6000 rpm 4 ℃离心30 min,收集上清液,按上清液体积的1/10 加入10×PBS,用0.45 μm滤膜过滤,用2 mol/L的NaOH 溶液将 pH 调回至7.0,冰浴中,加入饱和硫酸铵,1 mL体积加入0.277 g的硫酸铵,4 ℃静置3 h后6000 rpm 4 ℃离心30 min,弃上清液,将沉淀溶解于1 mL的1×PBS ,在4 ℃条件下用1×PBS透析3天,收集透析袋内液体,分装后于-20℃冻存备用。
CN201410604168.3A 2014-10-31 2014-10-31 一种多效唑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43562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04168.3A CN104356237A (zh) 2014-10-31 2014-10-31 一种多效唑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04168.3A CN104356237A (zh) 2014-10-31 2014-10-31 一种多效唑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56237A true CN104356237A (zh) 2015-02-18

Family

ID=52523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04168.3A Pending CN104356237A (zh) 2014-10-31 2014-10-31 一种多效唑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56237A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48206A (zh) * 2015-11-09 2016-02-24 王秋艳 多效唑半抗原、抗原、抗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80507A (zh) * 2016-11-04 2017-02-08 郑州伊美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单克隆抗体的纯化工艺
CN106632663A (zh) * 2016-12-28 2017-05-10 江南大学 一种多效唑人工抗原的合成方法
CN106947742A (zh) * 2016-12-28 2017-07-14 江南大学 一株多效唑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cs12‑1及其应用
CN106966996A (zh) * 2017-03-17 2017-07-21 海南大学 一种多效唑半抗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995799A (zh) * 2016-01-25 2017-08-01 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 一种增加有效细胞融合的方法
CN107372463A (zh) * 2017-08-03 2017-11-24 郑州伊美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杂交瘤细胞冻存保种的新方法
CN108383910A (zh) * 2018-02-12 2018-08-10 山东华海力合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单羟酚类化合物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467434A (zh) * 2018-05-04 2018-08-31 江苏中济万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哌拉西林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8588032A (zh) * 2018-04-25 2018-09-28 青岛汉德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制备方法、三环类抗抑郁药单克隆抗体及试剂盒
CN108623676A (zh) * 2018-03-20 2018-10-09 重庆中元汇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单克隆抗体产量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9651498A (zh) * 2018-12-07 2019-04-19 上海浩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bp相关蛋白质多肽抗原的制备方法
CN112028998A (zh) * 2020-08-17 2020-12-04 南昌大学 一种烯效唑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
CN114480296A (zh) * 2022-01-28 2022-05-13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一种杂交瘤细胞株、单克隆抗体、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5876A (zh) * 2009-06-20 2009-11-25 江南大学 一种苏丹红ⅱ完全抗原的合成方法
CN101870731A (zh) * 2010-05-21 2010-10-27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双甲胺草磷(h-9201)的多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5876A (zh) * 2009-06-20 2009-11-25 江南大学 一种苏丹红ⅱ完全抗原的合成方法
CN101870731A (zh) * 2010-05-21 2010-10-27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双甲胺草磷(h-9201)的多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ZHAO J. ET AL.: "Comparison between conventional indirect competitiv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icELISA) and simplified icELISA for small molecules", 《ANAL. CHIM. ACTA》 *
ZHEN CAO ET AL: "Development of a Sensitive Monoclonal Antibody-Based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for the Analysis of Paclobutrazol Residue in Wheat Kerne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
雷红涛 等: "甲硝唑半抗原及全抗原合成与鉴定",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48206A (zh) * 2015-11-09 2016-02-24 王秋艳 多效唑半抗原、抗原、抗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95799A (zh) * 2016-01-25 2017-08-01 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 一种增加有效细胞融合的方法
CN106380507A (zh) * 2016-11-04 2017-02-08 郑州伊美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单克隆抗体的纯化工艺
CN106947742B (zh) * 2016-12-28 2019-11-12 江南大学 一株多效唑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cs12-1及其应用
CN106632663A (zh) * 2016-12-28 2017-05-10 江南大学 一种多效唑人工抗原的合成方法
CN106947742A (zh) * 2016-12-28 2017-07-14 江南大学 一株多效唑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cs12‑1及其应用
CN106966996A (zh) * 2017-03-17 2017-07-21 海南大学 一种多效唑半抗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372463A (zh) * 2017-08-03 2017-11-24 郑州伊美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杂交瘤细胞冻存保种的新方法
CN108383910A (zh) * 2018-02-12 2018-08-10 山东华海力合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单羟酚类化合物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383910B (zh) * 2018-02-12 2021-06-11 济南泰和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单羟酚类化合物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623676A (zh) * 2018-03-20 2018-10-09 重庆中元汇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单克隆抗体产量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8623676B (zh) * 2018-03-20 2021-07-30 重庆中元汇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单克隆抗体产量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8588032A (zh) * 2018-04-25 2018-09-28 青岛汉德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制备方法、三环类抗抑郁药单克隆抗体及试剂盒
CN108467434A (zh) * 2018-05-04 2018-08-31 江苏中济万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哌拉西林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9651498A (zh) * 2018-12-07 2019-04-19 上海浩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bp相关蛋白质多肽抗原的制备方法
CN112028998A (zh) * 2020-08-17 2020-12-04 南昌大学 一种烯效唑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
CN114480296A (zh) * 2022-01-28 2022-05-13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一种杂交瘤细胞株、单克隆抗体、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CN114480296B (zh) * 2022-01-28 2023-09-15 北京壹拾智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杂交瘤细胞株、单克隆抗体、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56237A (zh) 一种多效唑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
CN101928346B (zh) 一种抗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
CN102675463B (zh) 一种多菌灵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978304B (zh) 苯醚甲环唑半抗原、人工抗原和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174474B (zh) 西地那非单克隆抗体及用于检测西地那非的胶体金层析试纸条
CN104327186B (zh) 抗联苯菊酯单克隆抗体及其用途
CN110642793A (zh) 嘧菌酯半抗原、人工抗原和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572370A (zh) 检测新霉素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CN105112398A (zh) 一种杂交瘤细胞的制备及其分泌的单抗与应用
CN103204927A (zh) 一种新型隐球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
CN110627726B (zh) 咪鲜胺半抗原、人工抗原和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943882B (zh) 腐霉利半抗原、人工抗原和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429250A (zh) 霉菌毒素青霉酸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74256A (zh) 一种抗噻虫啉单克隆抗体及其用途
CN105319366A (zh) 检测甲基对硫磷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CN105572369A (zh) 检测草甘磷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CN102336831A (zh) 一种抗西地那非的特异性抗体
CN101671655B (zh) 一种艾滋病毒p24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及应用
CN102924601B (zh) 一种莱克多巴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
CN107988168A (zh) 抗可卡因单克隆抗体、分泌该抗体的细胞株及制备方法
CN101921337B (zh) 间日疟原虫乳酸脱氢酶抗体、相关制备方法、杂交瘤细胞株和应用
CN107058242A (zh) 鼠抗人cd61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流式检测试剂
CN112480167B (zh) 水胺硫磷半抗原、人工抗原和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680272B (zh) 一种海胆多糖的提取、纯化及鉴定方法
CN113024415B (zh) 氟氯氰菊酯半抗原、人工抗原和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2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