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51370A - 一种梁河回龙磨锅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梁河回龙磨锅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351370A CN104351370A CN201410647561.0A CN201410647561A CN104351370A CN 104351370 A CN104351370 A CN 104351370A CN 201410647561 A CN201410647561 A CN 201410647561A CN 104351370 A CN104351370 A CN 10435137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a
- leaf
- green
- temperature
- tealeav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9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ood processing or handling, e.g. food conservation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梁河回龙磨锅茶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集鲜叶;步骤2:毛茶初加工;步骤3:毛茶精加工。鲜叶手工杀青温度,锅温在200℃,锅内空间温度为100~120℃,鲜叶叶面温度80℃以上,保证了鲜叶杀青效果;鲜叶杀青时间2—3分钟,确保鲜叶杀青质量;揉捻过程中采用循环往复脱水式技术。该方法制作出的茶叶水浸出物含量47.5%,其中:氨基酸含量3.8%,茶多酚含量41%,咖啡碱含量2.7%。香气高爽、栗香浓郁,滋味醇厚,浓酽而不烈、回甘而不涩、余味悠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梁河回龙磨锅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梁河回龙茶”是梁河历代茶人的心血和结晶,以质优味美驰名省内外;特别是应用考究而精湛的传统工艺纯手工制作的磨锅茶,以“条索壮实紧密,色泽墨绿,汤色清亮,香气浓郁,回味耐泡”的特点备受消费者青睐。梁河回龙茶加工过程中的参数控制十分重要,直接影响茶的口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梁河回龙磨锅茶制作方法,该方法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将鲜叶制成各种类型的毛茶,称为初制或初加工;第二阶段是将毛茶加工成各种花色品种的成品茶,称为精制或精制加工。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梁河回龙磨锅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集鲜叶
所述鲜叶质量要求
(1)按鲜叶的老嫩度、匀净度和新鲜度进行分级。
(2)茶叶运输中工具应清洁卫生,装篓时不能紧压,防止机械损伤和烈日曝晒,采摘结束及时运送。
(3)鲜叶进厂后检验人员严格把关定级,分级别摊青。
(4)要求当日采摘鲜叶当天加工完。
步骤2:毛茶初加工
1)鲜叶摊青
(1)鲜叶摊青时,应根据鲜叶原料品种及嫩度不同、加工季节、温度及操作条件的不同来确定摊放的厚度和时间。
(2)摊叶厚度视鲜叶级别而定,名优茶4-7㎝,优质茶7-10㎝,三级以下10-15㎝,雨水叶适当摊薄。
(3)摊青的时间正常情况下为6-9小时,最长不超过12小时。
(4)摊青程度至鲜叶含水率在68%-70%,叶质柔软,有清香时即可转入加工工序。
(5)在整个摊青操作过程中,动作要轻,以防止叶片损伤,造成红梗红叶而影响绿茶品质,严防再次污染。
2)杀青
(1)利用高温杀青破坏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酶性氧化保持绿茶的绿润品质,避免产生红变。
(2)蒸发部分水分,降低细胞的膨压,增强韧性,使叶质变软,为揉捻成形创造条件。
(3)通过高温挥发具有青臭气味的低沸点芳香物质,让高沸点芳香物质显露,增进茶叶香味。
(4)回龙磨锅茶采用手工杀青方法,按照“高温杀青,先高后低”的原则,一般锅温在200℃,这时滚筒空间温度为100~120℃(白天见锅底发白,晚上见锅底发红),叶投入锅时会发出爆声,时间在2-4分钟,要使叶温迅速均匀上升到80℃以上,并保持一定的时间,保证杀青透匀。
(5)采取“嫩叶老杀、老叶嫩杀”,保证杀青适度,以免残叶留在滚筒内变焦。
(6)在鲜叶投入刚结束停机前要降低温度,以免最后出叶烧焦。
(7)杀青适度的掌握:叶色暗绿,表面光泽消失,青气消失,而略带清香,手捏叶子手感柔软,略有粘性,嫩茎(梗)折而不断,至杀青叶含水率降低,手捏成团,略有弹性即可。杀青叶须及时摊凉。
3)揉捻
揉捻是回龙磨锅茶初制的重要工序之一,是形成绿茶外形的主要工序。
(1)通过揉捻使茶叶紧结成茶条,增加茶叶外形美观。
(2)破坏叶细胞,使茶汁外溢,冲泡时利用水溶性物质的侵出,增加茶汤浓度。
(3)揉捻时保持轻揉,以保证产品有一定的条索外形和一定的叶子完整性。
(4)根据揉捻设备,作业时应该遵循“嫩叶冷揉、老叶热揉、嫩叶轻揉”“轻-重-轻”的加压方式。
(5)揉捻程度:揉捻要均匀,三级以上的叶子成条率要达80%以上,这时揉捻时间一般为一芽一叶5—10min,一芽二叶20—30min,三级以下的叶子成条率达70%以上,揉捻时间一般为30~40min,揉捻叶细胞破损率一般为35-55%,手摸有湿润和粘手的感觉。
4)抖筛
(1)茶叶在揉捻过程中,经过外力和茶汁的共同作用下,茶叶易形成茶团、茶块,必须通过解块机解块。
(2)通过抖筛机进一步抖散茶团茶块的同时让其水分均匀分布,便于下一道干燥工序的顺利进行。
(3)除去部分碎末、枝梗。
5)干燥
干燥方式,即:烘干和炒干。干燥是绿茶初制的最后一道工序,是茶叶整形,固定品质,发展茶叶香气的重要工序。通过干燥散失水分达到适度指标,防止霉变便于贮运;进一步保持和发展绿茶在杀青、揉捻中所形成的色、香、味、形,让低沸点芳香物散发,提高茶叶香味;通过干燥,彻底破坏叶中残余酶的活性,保持绿叶清汤的品质特征。
5-1)烘干
(1)干燥分两次进行,工艺流程是:毛火 摊凉 足火。
(2)毛火进口温度保持在110-120℃时开始投叶,历时3-5分钟,毛茶干燥程度达七成干。
(3)干燥完成后的茶叶手握不粘,叶色清绿,茶条干硬,茶梗稍有疲软不脆。
(4)摊凉厚度2-3厘米,忌放水泥地板和潮湿地方,避免阳光照射,保持长时低温。
(5)摊凉后为了固定外形进一步足火干燥,进口温度保持在85-90℃,厚度1.5-2℃厘米。烘至手搓茶条即碎、梗一折即断、色泽绿,嫩茶白毫显露、发亮、含水量小于8%,手捏即碎。
5-2)炒干
(1)炒干一定要掌握好筒壁温度,应先高后低,以茶条不起爆点为适当。
(2)在投叶时,控制好投叶量,不能因投叶时火温过高而采用多投产生焖蒸现象或因投叶过少而产生烟焦,投叶后,要开动排气风扇,及时将筒内水蒸气排除。
(3)炒干温度和投叶量要掌握好,当炒干至6-7成干时,便将温度降到70-90℃左右进行干燥,待毛茶含水率为7%左右时,利用高温来增加干茶的香后即可下锅。(此时干茶色泽灰亮,用食指和母指一捏即碎。)
步骤3:毛茶精加工
1)分筛
(1)分筛采用不同筛网组合,反复筛分,正口茶通过风选、拣剔、干燥、拼配包装,毛头茶进行切轧分筛。
(2)次口茶通过分选、拣剔、复火拼配包装作为末茶。
2)切轧
(1)将毛茶过筛分出的大茶坯毛头茶采用滚筒切茶机械轧切改条。
(2)通过多次反复切轧分筛,以达到规格要求。
(3)对切轧操作要求逐步手紧刀距,松口多次,减少碎茶粉末产生。
(4)合理上刀,尽可能多制正茶,少出副茶,以提高经济价值。
(5)在切轧之前除去夹杂物,保护切茶机的切茶效果。
3)风选
(1)利用风力除去混杂于茶中的轻质片末和杂物。
(2)剔除茶叶杂质和其它不良异物。
优选地,所述方法的制作设备由两种工具组成,一是炒茶灶,另一个是揉茶桌。茶灶用土坯打成双眼灶,灶的一面靠墙,与之对面为灶台,宽约30㎝左右,表面用水泥混泥土粉刷,光滑紧实,便于出茶,灶台高度约100㎝—120㎝左右,便于站立操作,另外相对两边是灶眼,用柴烧火,炒茶锅用铸铁锅,口径约60㎝支成偏锅型,便于茶叶在锅内翻滚抖散。揉茶桌由面板、挡板和支架组成,面板是用一块长方形木板制作,长约120㎝—140㎝,宽约50㎝—60㎝,厚约5㎝—7㎝,揉茶面用凿子凿成凸凹起伏而平滑的规则倾斜状梯田型,便于茶叶的碾碎和收拢,挡板由3小块组成,正前方是一块长度与桌面板相一致,宽约15㎝—20㎝,厚约2㎝—3㎝,两边是与桌板倾斜相一致呈梯形状固定在桌面面板两边,作用是阻挡茶叶在揉捻散落,桌面固定由四只脚组成,高度约为100㎝—120㎝,便于操作者站立操作,桌面板倾斜角度为20㎝—30㎝角安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鲜叶手工杀青温度(锅温在200℃,锅内空间温度为100~120℃,鲜叶叶面温度80℃以上,保证了鲜叶杀青效果;2、鲜叶杀青时间2—3分钟,确保鲜叶杀青质量;3、揉捻过程中采用循环往复脱水式技术。
附图说明
图1是梁河回龙磨锅茶制作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回龙磨锅茶制作设备
(一)制作设备:独具匠心的制茶工艺,回龙磨锅茶拥有诱人的魅力。回龙磨锅茶最初为手工制的“磨锅茶”制作设备,由两种工具组成,一是炒茶灶,另一个是揉茶桌。茶灶用土坯打成双眼灶,灶的一面靠墙,与之对面为灶台,宽约30㎝左右,表面用水泥混泥土粉刷,光滑紧实,便于出茶,灶台高度约100㎝——120㎝左右,便于站立操作,另外相对两边是灶眼,用柴烧火,炒茶锅用铸铁锅,口径约60㎝支成偏锅型,便于茶叶在锅内翻滚抖散。揉茶桌由面板、挡板和支架组成,面板是用一块长方形木板制作,长约120㎝——140㎝,宽约50㎝——60㎝,厚约5㎝——7㎝,揉茶面用凿子凿成凸凹起伏而平滑的规则倾斜状梯田型,便于茶叶的碾碎和收拢,挡板由3小块组成,正前方是一块长度与桌面板相一致,宽约15㎝——20㎝,厚约2㎝——3㎝,两边是与桌板倾斜相一致呈梯形状固定在桌面面板两边,作用是阻挡茶叶在揉捻散落,桌面固定由四只脚组成,高度约为100㎝——120㎝,便于操作者站立操作,桌面板倾斜角度为20㎝——30㎝角安放。制作流程:摊青、杀青、揉捻、回锅炒制、二次揉捻、炒干、摊凉、装袋入库发汗、拣梗拣片、包装。
(二)产品加工过程的详细简述
1、鲜叶质量要求
(1)按鲜叶的老嫩度、匀净度和新鲜度进行分级。
(2)茶叶运输中工具应清洁卫生,装篓时不能紧压,防止机械损伤和烈日曝晒,采摘结束及时运送。
(3)鲜叶进厂后检验人员严格把关定级,分级别摊青。
(4)要求当日采摘鲜叶当天加工完。
(三)、毛茶初加工
毛茶初加工是形成茶叶品质的关键工序。
1、鲜叶摊青
(1)鲜叶摊青时,应根据鲜叶原料品种及嫩度不同、加工季节、温度及操作条件的不同来确定摊放的厚度和时间。
(2)摊叶厚度视鲜叶级别而定,名优茶4-7㎝,优质茶7-10㎝,三级以下10-15㎝,雨水叶适当摊薄。
(3)摊青的时间正常情况下为6-9小时,最长不超过12小时。
(4)摊青程度至鲜叶含水率在68%-70%,叶质柔软,有清香时即可转入加工工序。
(5)在整个摊青操作过程中,动作要轻,以防止叶片损伤,造成红梗红叶而影响绿茶品质,严防再次污染。
2、杀青
(1)利用高温杀青破坏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酶性氧化保持绿茶的绿润品质,避免产生红变。
(2)蒸发部分水分,降低细胞的膨压,增强韧性,使叶质变软,为揉捻成形创造条件。
(3)通过高温挥发具有青臭气味的低沸点芳香物质,让高沸点芳香物质显露,增进茶叶香味。
(4)回龙磨锅茶采用手工杀青方法,按照“高温杀青,先高后低”的原则,一般锅温在200℃,这时滚筒空间温度为100~120℃(白天见锅底发白,晚上见锅底发红),叶投入锅时会发出爆声,时间在2-4分钟,要使叶温迅速均匀上升到80℃以上,并保持一定的时间,保证杀青透匀。
(5)采取“嫩叶老杀、老叶嫩杀”,保证杀青适度,以免残叶留在滚筒内变焦。
(6)在鲜叶投入刚结束停机前要降低温度,以免最后出叶烧焦。
(7)杀青适度的掌握:叶色暗绿,表面光泽消失,青气消失,而略带清香,手捏叶子手感柔软,略有粘性,嫩茎(梗)折而不断,至杀青叶含水率降低,手捏成团,略有弹性即可。杀青叶须及时摊凉。
3、揉捻
揉捻是回龙磨锅茶初制的重要工序之一,是形成绿茶外形的主要工序。
(1)通过揉捻使茶叶紧结成茶条,增加茶叶外形美观。
(2)破坏叶细胞,使茶汁外溢,冲泡时利用水溶性物质的侵出,增加茶汤浓度。
(3)揉捻时保持轻揉,以保证产品有一定的条索外形和一定的叶子完整性。
(4)根据揉捻设备,作业时应该遵循“嫩叶冷揉、老叶热揉、嫩叶轻揉”“轻-重-轻”的加压方式。
(5)揉捻程度:揉捻要均匀,三级以上的叶子成条率要达80%以上,这时揉捻时间一般为一芽一叶5—10min,一芽二叶20—30min,三级以下的叶子成条率达70%以上,揉捻时间一般为30~40min,揉捻叶细胞破损率一般为35-55%,手摸有湿润和粘手的感觉。
4、抖筛
(1)茶叶在揉捻过程中,经过外力和茶汁的共同作用下,茶叶易形成茶团、茶块,必须通过解块机解块。
(2)通过抖筛机进一步抖散茶团茶块的同时让其水分均匀分布,便于下一道干燥工序的顺利进行。
(3)除去部分碎末、枝梗。
5、干燥
干燥方式,即:烘干和炒干。干燥是绿茶初制的最后一道工序,是茶叶整形,固定品质,发展茶叶香气的重要工序。通过干燥散失水分达到适度指标,防止霉变便于贮运;进一步保持和发展绿茶在杀青、揉捻中所形成的色、香、味、形,让低沸点芳香物散发,提高茶叶香味;通过干燥,彻底破坏叶中残余酶的活性,保持绿叶清汤的品质特征。
5-1、烘干
(1)干燥分两次进行,工艺流程是:毛火 摊凉 足火。
(2)毛火进口温度保持在110-120℃时开始投叶,历时3-5分钟,毛茶干燥程度达七成干。
(3)干燥完成后的茶叶手握不粘,叶色清绿,茶条干硬,茶梗稍有疲软不脆。
(4)摊凉厚度2-3厘米,忌放水泥地板和潮湿地方,避免阳光照射,保持长时低温。
(5)摊凉后为了固定外形进一步足火干燥,进口温度保持在85-90℃,厚度1.5-2℃厘米。烘至手搓茶条即碎、梗一折即断、色泽绿,嫩茶白毫显露、发亮、含水量小于8%,手捏即碎。
5-2、炒干
(1)炒干一定要掌握好筒壁温度,应先高后低,以茶条不起爆点为适当。
(2)在投叶时,控制好投叶量,不能因投叶时火温过高而采用多投产生焖蒸现象或因投叶过少而产生烟焦,投叶后,要开动排气风扇,及时将筒内水蒸气排除。
(3)炒干温度和投叶量要掌握好,当炒干至6-7成干时,便将温度降到70-90℃左右进行干燥,待毛茶含水率为7%左右时,利用高温来增加干茶的香后即可下锅。(此时干茶色泽灰亮,用食指和母指一捏即碎。)
二、回龙磨锅茶品质特征
独特手工加工工艺形成典型产品特征:采用传统的手工加工工艺制作的回龙茶。
外在感官特征:芽叶肥壮、叶色黄绿、芽毫浓密显露、叶质柔软、持嫩性强;茶叶成品条索紧实、卷曲、色泽油润、芽毫突显,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匀整明亮。
内在品质指标:据中国茶科所检测,梁河回龙磨锅茶内含营养物质十分丰富,各项营养指标均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水浸出物含量47.5%,其中:氨基酸含量3.8%,茶多酚含量41%,咖啡碱含量2.7%。香气高爽、栗香浓郁,滋味醇厚,浓酽而不烈、回甘而不涩、余味悠长。
三、毛茶精加工
1、分筛
(1)分筛采用不同筛网组合,反复筛分,正口茶通过风选、拣剔、干燥、拼配包装,毛头茶进行切轧分筛。
(2)次口茶通过分选、拣剔、复火拼配包装作为末茶。
2、切轧
(1)将毛茶过筛分出的大茶坯毛头茶采用滚筒切茶机械轧切改条。
(2)通过多次反复切轧分筛,以达到规格要求。
(3)对切轧操作要求逐步手紧刀距,松口多次,减少碎茶粉末产生。
(4)合理上刀,尽可能多制正茶,少出副茶,以提高经济价值。
(5)在切轧之前除去夹杂物,保护切茶机的切茶效果。
3、风选
(1)利用风力除去混杂于茶中的轻质片末和杂物。
(2)剔除茶叶杂质和其它不良异物。
四、产品包装
1、包装物:回龙磨锅茶的茶叶包装袋全部从正规厂商进货,保证包装物无毒、耐腐,包装材料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法》要求。包装用纸达到国家标准GB1680的要求。
2、包装方式:产品包装方式主要有袋装、筒装、盒装。包装规格有50g、100g、150g、200g、400g等包装规格。
3、包装人员要求:
(1)全体包装人员经过县卫生防疫站体验,持“健康证”才能上岗;
(2)进入包装车间前,包装人员先清洗双手,不带异味,更不得涂抹任何化妆品。穿上工作服、工作鞋、戴上工作帽、口罩、手帕。
(3)进入包装车间进行消毒,非工作人员未经过允许,不得进入车间。
(4)当天包装的产品,经检验合格后,贴上标签,当天入库进行管理。
五、检验制度
1、检验技术:主要是企业自检,当地质检部门进行抽查检验和定期送到省级有资质部门检测。
2、检验时间:企业内部每天都进行自检,质量检验部门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抽验。
3、管理要求:
(1)严格按照梁河回磨锅茶的加工工艺生产,不能省去任何一个环节;
(2)根据鲜叶的不同等级进行分级堆放、分级加工、分级入库,不能混级堆放、混级加工、混级入库;
(3)加工过程中由于人为或其它原因造成的不合格产品,不能混为合格产品,应单独处理,不能进入包装;
(4)在粗制完工后,须由质检员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入精制车间,精制后,必须由质检员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入包装车间进行包装;
(5)打好包装后,由质检员进行抽样,达到合格后才能出厂,出现包装不足、混装,包装不合格等现象,坚决不予出厂;
(6)对茶叶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记录、登记、建立档案,做到有据可查。
六、仓储运输
1、仓库卫生及要求:回龙磨锅茶用来存贮产品的仓库四周留有通风口,装有不锈钢砂窗,地板铺有防潮层,装有防鼠虫、蚊蝇等设施,并定期对仓库进行消毒处理。
2、贮藏要求:
(1)用来贮存产品的仓库全部是专库专用,成品库、半成品库、包装库、原料库等,做到专库专用。
(2)用来存放产品的仓库做到申报产品与非申报产品(如:有机、非有机,绿色食品非绿色食品)分开贮藏、分类存放、分批存放。
(3)入库产品及时进行登记,并作为档案保留三年,主要登记产品名称、等级、日期、检验人员、检验合格证。如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严禁入库。
(4)入库产品遵循先入先出、后入后出的原则。
3、运输要求:
(1)回龙磨锅茶配有运输专用车,做到专车专用。
(2)运输车辆车厢四周都装有密封层,保障在运输过程不会有任何杂质掺入,防雨淋、防曝晒。
(3)运输车辆设有专人保管,随时保证车辆清洁卫生,每次运输完毕,对车辆进行清洗消毒。
(4)在行驶过程中,根据路况来调节速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最佳实施方式,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显而易见地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
1.一种梁河回龙磨锅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集鲜叶
所述鲜叶质量要求
(1)按鲜叶的老嫩度、匀净度和新鲜度进行分级;
(2)茶叶运输中工具应清洁卫生,装篓时不能紧压,防止机械损伤和烈日曝晒,采摘结束及时运送;
(3)鲜叶进厂后检验人员严格把关定级,分级别摊青;
(4)要求当日采摘鲜叶当天加工完;
步骤2:毛茶初加工
1)鲜叶摊青
(1)鲜叶摊青时,应根据鲜叶原料品种及嫩度不同、加工季节、温度及操作条件的不同来确定摊放的厚度和时间;
(2)摊叶厚度视鲜叶级别而定,名优茶4-7㎝,优质茶7-10㎝,三级以下10-15㎝,雨水叶适当摊薄;
(3)摊青的时间正常情况下为6-9小时,最长不超过12小时;
(4)摊青程度至鲜叶含水率在68%-70%,叶质柔软,有清香时即可转入加工工序;
(5)在整个摊青操作过程中,动作要轻,以防止叶片损伤,造成红梗红叶而影响绿茶品质,严防再次污染;
2)杀青
(1)利用高温杀青破坏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酶性氧化保持绿茶的绿润品质,避免产生红变;
(2)蒸发部分水分,降低细胞的膨压,增强韧性,使叶质变软,为揉捻成形创造条件;
(3)通过高温挥发具有青臭气味的低沸点芳香物质,让高沸点芳香物质显露,增进茶叶香味;
(4)回龙磨锅茶采用手工杀青方法,按照“高温杀青,先高后低”的原则,一般锅温在200℃,这时滚筒空间温度为100~120℃(白天见锅底发白,晚上见锅底发红),叶投入锅时会发出爆声,时间在2-4分钟,要使叶温迅速均匀上升到80℃以上,并保持一定的时间,保证杀青透匀;
(5)采取“嫩叶老杀、老叶嫩杀”,保证杀青适度,以免残叶留在滚筒内变焦;
(6)在鲜叶投入刚结束停机前要降低温度,以免最后出叶烧焦;
(7)杀青适度的掌握:叶色暗绿,表面光泽消失,青气消失,而略带清香,手捏叶子手感柔软,略有粘性,嫩茎(梗)折而不断,至杀青叶含水率降低,手捏成团,略有弹性即可;杀青叶须及时摊凉;
3)揉捻
揉捻是回龙磨锅茶初制的重要工序之一,是形成绿茶外形的主要工序;
(1)通过揉捻使茶叶紧结成茶条,增加茶叶外形美观;
(2)破坏叶细胞,使茶汁外溢,冲泡时利用水溶性物质的侵出,增加茶汤浓度;
(3)揉捻时保持轻揉,以保证产品有一定的条索外形和一定的叶子完整性;
(4)根据揉捻设备,作业时应该遵循“嫩叶冷揉、老叶热揉、嫩叶轻揉”“轻-重-轻”的加压方式;
(5)揉捻程度:揉捻要均匀,三级以上的叶子成条率要达80%以上,这时揉捻时间一般为一芽一叶5—10min,一芽二叶20—30min,三级以下的叶子成条率达70%以上,揉捻时间一般为30~40min,揉捻叶细胞破损率一般为35-55%,手摸有湿润和粘手的感觉;
4)抖筛
(1)茶叶在揉捻过程中,经过外力和茶汁的共同作用下,茶叶易形成茶团、茶块,必须通过解块机解块;
(2)通过抖筛机进一步抖散茶团茶块的同时让其水分均匀分布,便于下一道干燥工序的顺利进行;
(3)除去部分碎末、枝梗;
5)干燥
干燥方式,即:烘干和炒干;干燥是绿茶初制的最后一道工序,是茶叶整形,固定品质,发展茶叶香气的重要工序;通过干燥散失水分达到适度指标,防止霉变便于贮运;进一步保持和发展绿茶在杀青、揉捻中所形成的色、香、味、形,让低沸点芳香物散发,提高茶叶香味;通过干燥,彻底破坏叶中残余酶的活性,保持绿叶清汤的品质特征;
5-1)烘干
(1)干燥分两次进行,工艺流程是:毛火、摊凉、足火;
(2)毛火进口温度保持在110-120℃时开始投叶,历时3-5分钟,毛茶干燥程度达七成干;
(3)干燥完成后的茶叶手握不粘,叶色清绿,茶条干硬,茶梗稍有疲软不脆;
(4)摊凉厚度2-3厘米,忌放水泥地板和潮湿地方,避免阳光照射,保持长时低温;
(5)摊凉后为了固定外形进一步足火干燥,进口温度保持在85-90℃,厚度1.5-2℃厘米;烘至手搓茶条即碎、梗一折即断、色泽绿,嫩茶白毫显露、发亮、含水量小于8%,手捏即碎;
5-2)炒干
(1)炒干一定要掌握好筒壁温度,应先高后低,以茶条不起爆点为适当;
(2)在投叶时,控制好投叶量,不能因投叶时火温过高而采用多投产生焖蒸现象或因投叶过少而产生烟焦,投叶后,要开动排气风扇,及时将筒内水蒸气排除;
(3)炒干温度和投叶量要掌握好,当炒干至6-7成干时,便将温度降到70-90℃左右进行干燥,待毛茶含水率为7%左右时,利用高温来增加干茶的香后即可下锅;(此时干茶色泽灰亮,用食指和母指一捏即碎;)
步骤3:毛茶精加工
1)分筛
(1)分筛采用不同筛网组合,反复筛分,正口茶通过风选、拣剔、干燥、拼配包装,毛头茶进行切轧分筛;
(2)次口茶通过分选、拣剔、复火拼配包装作为末茶;
2)切轧
(1)将毛茶过筛分出的大茶坯毛头茶采用滚筒切茶机械轧切改条;
(2)通过多次反复切轧分筛,以达到规格要求;
(3)对切轧操作要求逐步手紧刀距,松口多次,减少碎茶粉末产生;
(4)合理上刀,多制正茶,少出副茶,以提高经济价值;
(5)在切轧之前除去夹杂物,保护切茶机的切茶效果;
3)风选
(1)利用风力除去混杂于茶中的轻质片末和杂物;
(2)剔除茶叶杂质和其它不良异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河回龙磨锅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制作设备由两种工具组成,一是炒茶灶,另一个是揉茶桌;茶灶用土坯打成双眼灶,灶的一面靠墙,与之对面为灶台,宽为30㎝左右,表面用水泥混泥土粉刷,光滑紧实,便于出茶,灶台高度为100㎝—120㎝左右,便于站立操作,另外相对两边是灶眼,用柴烧火,炒茶锅用铸铁锅,口径为60㎝支成偏锅型,便于茶叶在锅内翻滚抖散;揉茶桌由面板、挡板和支架组成,面板是用一块长方形木板制作,长为120㎝—140㎝,宽为50㎝—60㎝,厚为5㎝—7㎝,揉茶面用凿子凿成凸凹起伏而平滑的规则倾斜状梯田型,便于茶叶的碾碎和收拢,挡板由3小块组成,正前方是一块长度与桌面板相一致,宽为15㎝—20㎝,厚为2㎝—3㎝,两边是与桌板倾斜相一致呈梯形状固定在桌面面板两边,作用是阻挡茶叶在揉捻散落,桌面固定由四只脚组成,高度为100㎝—120㎝,便于操作者站立操作,桌面板倾斜角度为20㎝—30㎝角安放。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647561.0A CN104351370A (zh) | 2014-11-14 | 2014-11-14 | 一种梁河回龙磨锅茶制作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647561.0A CN104351370A (zh) | 2014-11-14 | 2014-11-14 | 一种梁河回龙磨锅茶制作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351370A true CN104351370A (zh) | 2015-02-18 |
Family
ID=52518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647561.0A Pending CN104351370A (zh) | 2014-11-14 | 2014-11-14 | 一种梁河回龙磨锅茶制作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351370A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20667A (zh) * | 2015-06-22 | 2015-09-23 | 梁河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 梁河回龙茶分级采摘加工制作方法 |
CN105145895A (zh) * | 2015-08-19 | 2015-12-16 | 乐业县乐碧园茶叶专业合作社 | 一种薯香味老叶茶的加工制作方法 |
CN105494698A (zh) * | 2015-12-11 | 2016-04-20 | 占才明 | 一种扁形茶叶加工工艺 |
CN106212749A (zh) * | 2016-08-04 | 2016-12-14 | 务川自治县万壶香茶业有限公司 | 毛峰的加工工艺 |
CN106260269A (zh) * | 2015-05-23 | 2017-01-04 | 泸溪县武陵阳光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迷迭香茶的制作方法 |
CN108323584A (zh) * | 2017-11-01 | 2018-07-27 | 宣恩县伍台昌臣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鄂茶10号优质绿茶外形绿色品质的方法 |
CN110892925A (zh) * | 2019-12-06 | 2020-03-20 | 宣汉当春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绿茶分合加工方法 |
CN115136993A (zh) * | 2021-11-10 | 2022-10-04 |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 一种花香绿茶粉的制作方法 |
-
2014
- 2014-11-14 CN CN201410647561.0A patent/CN104351370A/zh active Pending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周红杰等: "云龙绿茶品质形成因素分析", 《茶叶机械杂志》 * |
张维成: "浅述云南磨锅绿茶加工技术", 《中国茶叶加工》 * |
蔡新: "《茶树种植于茶叶加工》", 31 December 2006 * |
陈永安: "磨锅茶的制作原理及生产技术", 《云南农业科技》 *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60269A (zh) * | 2015-05-23 | 2017-01-04 | 泸溪县武陵阳光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迷迭香茶的制作方法 |
CN104920667A (zh) * | 2015-06-22 | 2015-09-23 | 梁河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 梁河回龙茶分级采摘加工制作方法 |
CN105145895A (zh) * | 2015-08-19 | 2015-12-16 | 乐业县乐碧园茶叶专业合作社 | 一种薯香味老叶茶的加工制作方法 |
CN105145895B (zh) * | 2015-08-19 | 2019-01-01 | 乐业县乐碧园茶叶专业合作社 | 一种薯香味老叶茶的加工制作方法 |
CN105494698A (zh) * | 2015-12-11 | 2016-04-20 | 占才明 | 一种扁形茶叶加工工艺 |
CN106212749A (zh) * | 2016-08-04 | 2016-12-14 | 务川自治县万壶香茶业有限公司 | 毛峰的加工工艺 |
CN108323584A (zh) * | 2017-11-01 | 2018-07-27 | 宣恩县伍台昌臣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鄂茶10号优质绿茶外形绿色品质的方法 |
CN108323584B (zh) * | 2017-11-01 | 2021-04-13 | 宣恩县伍台昌臣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鄂茶10号优质绿茶外形绿色品质的方法 |
CN110892925A (zh) * | 2019-12-06 | 2020-03-20 | 宣汉当春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绿茶分合加工方法 |
CN115136993A (zh) * | 2021-11-10 | 2022-10-04 |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 一种花香绿茶粉的制作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351370A (zh) | 一种梁河回龙磨锅茶制作方法 | |
CN104012694B (zh) | 一种云雾绿茶的制作工艺 | |
CN102217683B (zh) | 信阳红红茶加工工艺 | |
CN104585380B (zh) | 老叶红茶的制作方法 | |
CN103349094B (zh) | 一种红碎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4171075A (zh) | 一种高香型黑茶的制备方法 | |
CN105053293A (zh) | 一种绿茶的制作工艺 | |
CN102396609B (zh) | 一种白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3262916A (zh) | 一种毛峰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2783532A (zh) | 乌龙红茶的制作工艺 | |
CN104286236A (zh) | 茉莉花六堡茶加工工艺 | |
CN104186735B (zh) | 一种利用茶鲜叶单片加工花香绿茶的方法 | |
CN105028743A (zh) | 一种花香型藏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3549049B (zh) | 黑毛茶加工方法 | |
CN104186743A (zh) | 千年古红茶加工工艺 | |
CN104585372A (zh) | 一种香茶的制备方法 | |
CN106798061A (zh) | 菊芋叶茶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3211049B (zh) | 颗粒工夫红茶加工工艺 | |
CN103976048B (zh) | 一种涮青红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5076519A (zh) | 一种绿茶的手工制茶工艺 | |
CN105533054A (zh) | 一种松针形蒸青石榴绿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1820293A (zh) | 一种祁红小青柑的加工工艺 | |
KR101627313B1 (ko) | 황칠차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로 제조된 황칠차 | |
CN104286322A (zh) | 一种菊花茶的制备方法 | |
CN107536010A (zh) | 一种香椿酱的加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218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