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43887A - 隔振装置用安装构件以及使用该安装构件的隔振装置 - Google Patents

隔振装置用安装构件以及使用该安装构件的隔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43887A
CN104343887A CN201410390196.XA CN201410390196A CN104343887A CN 104343887 A CN104343887 A CN 104343887A CN 201410390196 A CN201410390196 A CN 201410390196A CN 104343887 A CN104343887 A CN 1043438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installation component
bearing
tubular fitting
fitt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9019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43887B (zh
Inventor
奥村圭
道山和佳子
小宫康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ik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ik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16614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17382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21522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14896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iko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ik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3438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438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438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438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3/00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 F16F13/04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 F16F13/06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16F13/08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3/00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 F16F13/04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 F16F13/06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16F13/08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16F13/10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wall being at least in part formed by a flexible membrane or the like
    • F16F13/103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wall being at least in part formed by a flexible membrane or the like characterised by method of assembly, production or treat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00Springs
    • F16F1/36Springs made of rubber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high internal friction, e.g.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 F16F1/371Springs made of rubber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high internal friction, e.g.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characterised by inserts or auxiliary extension or exterior elements, e.g. for rigidif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00Springs
    • F16F1/36Springs made of rubber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high internal friction, e.g.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 F16F1/38Springs made of rubber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high internal friction, e.g.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with a sleeve of elastic material between a rigid outer sleeve and a rigid inner sleeve or pin, i.e. bushing-type
    • F16F1/3828End stop features or buffe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00Springs
    • F16F1/36Springs made of rubber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high internal friction, e.g.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 F16F1/38Springs made of rubber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high internal friction, e.g.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with a sleeve of elastic material between a rigid outer sleeve and a rigid inner sleeve or pin, i.e. bushing-type
    • F16F1/3842Method of assembly, production or treatment; Mounting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00Springs
    • F16F1/36Springs made of rubber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high internal friction, e.g.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 F16F1/38Springs made of rubber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high internal friction, e.g.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with a sleeve of elastic material between a rigid outer sleeve and a rigid inner sleeve or pin, i.e. bushing-type
    • F16F1/3863Springs made of rubber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high internal friction, e.g.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with a sleeve of elastic material between a rigid outer sleeve and a rigid inner sleeve or pin, i.e. bushing-type characterised by the rigid sleeves or pin, e.g. of non-circular cross-s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26/00Manufacturing; Treatments
    • F16F2226/04Assembly or fixing methods; methods to form or fashion parts

Abstract

一种隔振装置用安装构件以及使用该安装构件的隔振装置。用于在配备有主橡胶弹性体和支座的隔振装置中使用的安装构件包括:固定构件,其被构造成固定到支座;紧固构件,其由树脂制成并且被构造成紧固到主橡胶弹性体。紧固构件被紧固到固定构件并且从固定构件突出。

Description

隔振装置用安装构件以及使用该安装构件的隔振装置
通过引用的并入
2013年8月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3-166143和2013年10月1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3-215226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待用作机动车的发动机支架、车身支架(bodymount)和副框架支架(sub-frame mount)等的隔振装置以及构成该隔振装置的隔振装置用安装构件。
背景技术
传统地,作为介于构成振动传递系统的构件之间的隔振连结体或隔振支撑体的一种,已知诸如美国专利5,964,456号公报所公开的隔振装置等的隔振装置。该隔振装置具有如下结构:第一安装构件和第二安装构件通过主橡胶弹性体弹性地连接。
此外,支座(bracket)被安装至隔振装置的第一安装构件。美国专利5,964,456号公报所公开的隔振装置使第一安装构件和支座重叠并通过螺栓彼此上下固定。
然而,由于美国专利5,964,456号公报所公开的结构需要固定螺栓来将第一安装构件固定至支座,因此,部件的数量增加,导致结构复杂化的问题,同时,该结构需要使用较大的固定螺栓来将第一安装构件牢固地固定至支座,这容易导致重量增加的问题。此外,安装固定螺栓需要多圈转动操作,这比较麻烦并且浪费时间,同时导致了另一个问题:难以通过固定螺栓的拧紧力矩的大小来控制固定力。
日本特开2010-048281号公报采用了如下结构:支座被压配到沿着内周面被橡胶护层覆盖的筒状的第一安装构件中。然而,由于筒状的第一安装构件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加压而形成,因此,使得供支座插入的上部和供主橡胶弹性体固定的下部一体化,上部的形状和下部的形状彼此制约,导致了设计自由度降低的问题。也就是说,第一安装构件的上部的形状和尺寸根据支座的形状和尺寸来设定,而第一安装构件的下部的形状和尺寸根据隔振特性等来有利地设定。然而,在上部和下部一体化制成的结构中,一旦根据支座确定了上部的形状,则由于下部的形状受限于与上部对应的压力加工而成型的形状,难以自由地设计下部的形状以使得隔振性能最大化。另外,下部超出上部的突出量受限于对金属板进行加压的可成型的范围,这导致了难以完全满足对较大突出尺寸的需求的风险。
此外,日本特开2013-108522号公报提出了如下结构:通过使第一安装构件(日本特开2013-108522号公报中的第二安装配件5)的板部(25)沿着支座的表面弯折而将支座以好像被安装构件包围的方式连接至安装构件。然而,根据日本特开2013-108522号公报的这种结构,不再需要将第一安装构件固定至支座的螺栓,这不可避免地存在第一安装构件和支座之间的连结部大型化的问题。另外,通过将大的板设置成弯折并包围支座的外侧,存在第一安装构件自身大型化的潜在问题。
因此,很难说日本特开2010-048281号公报和/或2013-108522号公报所描述的结构对于第一安装构件来说是良好的,这意味着存在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背景完成了本发明,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如下新颖结构的第一安装构件:其能够利用少量的部件、通过简单的结构、以紧凑的方式固定至支座,这防止了大型化,同时能够确保待紧固至主橡胶弹性体的部分的形状的设计自由度,并且提供一种使用该第一安装构件的隔振装置。
下面将说明被设计成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的方面。下述各方面所采用的部件也可以用于尽可能多的组合。
也就是说,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隔振装置用安装构件,其中,将被紧固于主橡胶弹性体的树脂制的紧固构件紧固于供支座固定的固定构件,该紧固构件从该固定构件突出。
在具有根据本方面的结构的隔振装置用安装构件中,通过采用树脂制的紧固构件显著地改善了安装构件的形状和尺寸的设定自由度,这使得能够根据所输入的载荷和振动等提供适当形状和尺寸的紧固构件。另外,通过采用树脂制的紧固构件,能够借助于例如夹物模压使用于固定至支座的固定构件容易地与紧固构件一体化。
因此,能够选择如下结构:利用固定构件以较大的自由度将紧固构件固定至支座,固定构件一体地设置于紧固构件消除了对于诸如固定螺栓等的其他专门用于固定的部件的需求,这使得能够提供利用简单的结构、以紧凑的方式且防止了大型化的能够固定至支座的隔振装置用安装构件。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根据第一方面的隔振装置用安装构件,其中,由供上述支座嵌入的筒状嵌合构件构成上述固定构件,在该筒状嵌合构件的外周面局部紧固有上述紧固构件,该紧固构件从该筒状嵌合构件的外周面向外侧突出。
在具有根据本方面的结构的隔振装置用安装构件中,使供支座插入的筒状嵌合构件和紧固至主橡胶弹性体的紧固构件彼此分开,由此能够独立地自由设定各形状。这使得能够通过自由设定与所需的隔振特性对应的紧固构件的形状来实现优异的隔振性能。
特别地,通过使紧固构件由树脂制成,进一步改善了紧固构件的形状的设计自由度,并且与金属制的紧固构件相比能够实现轻量化。此外,通过用金属材料形成筒状嵌合构件,确保了支座的足够的支撑刚性。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根据第二方面的隔振装置用安装构件,其中,上述紧固构件一体地具备主体部和接合部,该主体部突出设置于上述筒状嵌合构件的周壁部的外周面,上述主橡胶弹性体紧固于该主体部,该接合部与该筒状嵌合构件的周壁部的内周面相接合。
根据本方面,通过将紧固构件的主体部和接合部夹着周壁部配置在筒状嵌合构件的内侧和外侧,紧固构件与筒状嵌合构件接合,从而被更牢固地固定。特别地,如果主体部和接合部均紧固到筒状嵌合构件,则能够确保紧固面积足够大以实现更强的固定。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根据第三方面的隔振装置用安装构件,其中,形成有贯通上述筒状嵌合构件的周壁部的连通孔,上述紧固构件的上述主体部与上述接合部经由该连通孔相互连结起来。
根据本方面,即使主体部和接合部设置在筒状嵌合构件的周壁部的轴向中间部而没有到达末端,主体部和接合部也能够彼此一体地连接。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根据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隔振装置用安装构件,其中,上述紧固构件的上述主体部与上述接合部在上述筒状嵌合构件的开口部相互连结起来。
根据本方面,通过在筒状嵌合构件的开口外侧在紧固构件的主体部和接合部之间设置连结部,无需在筒状嵌合构件上形成特别的孔就能够使紧固构件的主体部和接合部彼此一体地连接。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根据第三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的隔振装置用安装构件,其中,在上述筒状嵌合构件的周壁部形成有在内周面上开口的凹部,上述紧固构件的上述接合部紧固于该凹部。
根据本方面,通过使紧固构件的接合部容纳在筒状嵌合构件的凹部中,防止了接合部从筒状嵌合构件的内周面突出,从而简化了由接合部和筒状嵌合构件构成的支座的插入孔的内周面的形状。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隔振装置,其具有利用主橡胶弹性体将第一安装构件和第二安装构件弹性连结起来的构造,其中,采用根据第二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安装构件作为上述第一安装构件,上述主橡胶弹性体紧固于上述紧固构件,并且橡胶护层紧固于上述筒状嵌合构件的内周面,上述支座隔着该橡胶护层嵌入该筒状嵌合构件。
在具有根据本方面的结构的隔振装置中,支座由附着有橡胶护层的筒状嵌合构件稳定地支撑,而由树脂制成的具有高设计自由度的紧固构件使得能够有效地获得预期的隔振性能。
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根据第一方面的隔振装置用安装构件,其中,由块状的基部构成上述紧固构件,上述主橡胶弹性体紧固于该块状的基部,并且上述固定构件具有从该基部突出的铆接片,另一方面,该基部重叠于上述支座,该固定构件的该铆接片贯穿被形成于该支座的插入孔,并且该铆接片的顶端部分被弯折并从该支座的该插入孔的开口缘部的与该基部相反的那一侧重叠于该插入孔的开口缘部,由此,能够将该支座固定于该固定构件上。
在具有根据本方面的结构的隔振装置中,由于支座固定在安装构件的基部和铆接片(crimping piece)之间,所以不再需要诸如安装构件和固定支座用的螺栓等的附加部件,这使得能够利用少量的部件和简单的结构来固定安装构件和支座。
另外,由于铆接片插入到贯通支座的插入孔中,所以与安装构件以好像包围支座的外侧的方式固定支座的结构相比,避免了连结部的大型化,同时能够使铆接片较小,由此避免了安装构件自身的大型化。
此外,通过使彼此分开形成的基部和铆接片彼此紧固来构造安装构件。因此,能够以高度兼容的方式获得容易确保附着到主橡胶弹性体的强度的并且轻量化的基部,以及以较小的厚度实现的足够强的铆接固定的铆接片。另外,由于基部呈块状,所以能够容易地实现充分的耐载荷性,同时能够确保基部和铆接片之间的紧固面积足够大。
另外,根据本方面,通过由合成树脂制成基部,能够有利地实现轻量化和高的设计自由度,同时通过弯折加工能够实现支座的固定,并且利用加压金属模具等容易以规定的形状获得铆接片。此外,例如通过在基部的成形过程中将铆接片插入到基部中,能够容易地进行基部和铆接片之间的紧固。
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提供根据第八方面的隔振装置用安装构件,其中,在上述固定构件设有多个上述铆接片,且该多个铆接片中的至少两个铆接片沿彼此不同的方向弯折。
根据本方面,通过在多个位置处进行固定并且使铆接片沿彼此不同的方向弯折来更牢固地固定安装构件和支座。
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提供根据第八方面或第九方面的隔振装置用安装构件,其中,上述铆接片被橡胶护层覆盖。
根据本方面,与铆接片和支座彼此直接上下重叠的情况相比,能够避免诸如电化学金属腐蚀(galvanic metal corrosion)等的接触腐蚀,由此实现了改善的耐久性。
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提供根据第八方面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隔振装置用安装构件,其中,上述固定构件由从上述基部突出的独立于上述基部的筒构件构成,该筒构件的突出顶端部分在周向上被分割,从而在圆周上形成有多个上述铆接片,该多个铆接片贯穿一个上述插入孔,并且各该铆接片的顶端部分分别向外周侧弯折,并从该插入孔的开口周缘部的与该基部相反的那一侧重叠于该插入孔的开口周缘部。
根据本方面,由于多个铆接片插入到一个插入孔中并固定在该插入孔中,因此,即使利用少量的孔也能够将安装构件牢固地固定至支座。另外,由于筒构件的突出顶端沿周向被分割形成多个铆接片,所以铆接片的顶端沿彼此不同的方向朝向外周侧弯折,由此使得能够以更有利的方式获得安装构件与支座之间的固定强度。
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提供根据第八方面至第十一方面中任一方面的隔振装置用安装构件,其中,上述固定构件的上述铆接片被橡胶护层覆盖,并且上述支座的上述插入孔形成为缝隙形状,该铆接片贯穿该插入孔而被固定,从而该插入孔被流体密封地密封起来。
根据本方面,由于插入孔被覆盖有橡胶护层的铆接片密封,所以能够防止雨水等在插入孔中集结。此外,由于即使铆接片和插入孔被设置为多个、各铆接片也插入到一个插入孔中,所以能够以较大的自由度来设定铆接片和插入孔的配置以及铆接片的弯折方向。
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提供根据第十二方面的隔振装置用安装构件,其中,在上述固定构件形成有多个上述铆接片,并且在上述支座相互并列地延伸有多个形成为缝隙形状的上述插入孔,该铆接片分别贯穿该多个插入孔。
根据本方面,由于缝隙形状的多个插入孔在宽度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地配置,所以即使所有铆接片的弯折方向都相同也能有效地获得安装构件与支座之间的固定强度。
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提供一种隔振装置,其具有利用主橡胶弹性体将第一安装构件和第二安装构件弹性连结起来的构造,其中,采用根据第八方面至第十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安装构件作为上述第一安装构件,上述主橡胶弹性体紧固于上述基部,并且形成有上述插入孔的上述支座组装于该第一安装构件,上述固定构件的上述铆接片贯穿该支座的该插入孔并被紧固固定。
根据本方面,隔振装置可以由如下安装构件构成,该安装构件涉及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结构的、第八至第十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利用这种隔振装置,通过设置具有上述特定结构的安装构件,有效地发挥了上述各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提供根据第十四方面的隔振装置,其中,该隔振装置具有利用主橡胶弹性体将第一安装构件和第二安装构件弹性连结起来的构造,并且形成有壁部的一部分由上述主橡胶弹性体构成的流体室,在该流体室内密封有非压缩性流体,采用根据第十一方面的安装构件作为上述第一安装构件,上述主橡胶弹性体紧固于上述基部,并且形成有上述插入孔的上述支座组装于该第一安装构件,上述筒构件的上述铆接片贯穿该支座的该插入孔并被铆接固定,另一方面,在该第一安装构件形成有在该筒构件内延伸且贯通上述基部的注入孔,该注入孔的一端在该流体室的壁部开口,并且该注入孔的另一端向上述筒构件的内周侧开口,另一方面,该注入孔被栓体流体密封地密封起来。
在具有根据本方面的结构的流体填充式隔振装置中,由于注入孔朝向筒构件的中心孔开口,所以能够形成简单的注入孔,并且能够经由注入孔将非压缩性流体注入到流体室中。还能够在支座被安装到安装构件之后经由朝向筒构件的内周侧开口的注入孔将非压缩性流体注入到流体室中。
在根据本发明的隔振装置用安装构件和使用该安装构件的隔振装置中,通过将固定有支座的固定构件和待紧固到主橡胶弹性体的树脂制的紧固构件彼此紧固或附着来构造安装构件,并且固定构件和紧固构件的形状和尺寸可彼此独立地构造。因此,通过根据支座的结构设定固定构件的形状和尺寸,确保了支座的支撑强度,同时通过根据隔振装置所需的隔振特性以及紧固到主橡胶弹性体的紧固强度等设定紧固构件的形状和尺寸能够实现隔振装置的优异的隔振性能和耐久性。
特别地,根据涉及本发明的上述第八至第十五方面的安装构件和隔振装置,在一个这种安装构件与支座重叠使得安装构件的铆接片插入到支座的插入孔中、同时铆接片的顶端弯折以从基部所在侧的相反侧与支座重叠从而固定在其中的状态下,通过将彼此分开形成的基部和铆接片彼此紧固来形成安装构件。这使得轻量化、具有紧凑结构和少量部件的安装构件固定于支座,并且能够为基部和铆接片设定最适当的材料和形状。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发明的上述以及/或者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其中: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安装构件的立体图;
图2是沿着图3的线2-2截取的图1所示的第一安装构件的纵截面图;
图3是沿着图2的线3-3截取的截面图;
图4是沿着图2的线4-4截取的截面图;
图5是配备有图1所示的第一安装构件的发动机支架的纵截面图;
图6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安装构件的立体图;
图7是沿着图8的线7-7截取的图6所示的第一安装构件的纵截面图;
图8是沿着图7的线8-8截取的截面图;
图9是沿着图7的线9-9截取的截面图;
图10是沿着图11的线10-10截取的、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安装构件的纵截面图;
图11是沿着图10的线11-11截取的截面图;
图12是沿着图10的线12-12截取的截面图;
图13是作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支架的立体图;
图14是图13所示的发动机支架的纵截面图;
图15是图13所示的发动机支架在安装第一安装构件和第一支座之前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图15所示的发动机支架的分解立体图,其示出了第一安装构件的铆接片被插入到第一支座的插入孔中的状态;
图17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支架的立体图;
图18是图17所示的发动机支架的纵截面图;
图19是图17所示的发动机支架在第一安装构件与第一支座安装之前的分解立体图;
图20是图19所示的发动机支架的分解立体图,其示出了第一安装构件的铆接片被插入到第一支座的插入孔中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至图4示出了隔振装置用的第一安装构件10,该第一安装构件10作为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七方面的结构的安装构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第一安装构件10设置有紧固构件14和用作固定构件的金属制的筒状嵌合构件12。以下说明中的上下方向通常是指图2中的上下方向。
更具体地,筒状嵌合构件12为具有周壁部的大致四边形筒状,通过使上壁部16a和下壁部16b由一对侧壁部16c、16c连接而形成该周壁部,并且筒状嵌合构件12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图3中的左右方向)贯通的中心孔。此外,筒状嵌合构件12由诸如铁或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形成,并且例如通过挤出加工或对金属板进行压力加工而成型为给定形状。
此外,在筒状嵌合构件12的下壁部16b中形成有凹部20。凹部20朝向筒状嵌合构件12的内周面、即下壁部16b的上表面开口,并且在上下方向视图中呈圆形(见图4)。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筒状嵌合构件12的成型过程中,通过压力加工形成直径朝向开口侧增大的锥状的凹部20。
此外,在筒状嵌合构件12的下壁部16b中形成有多个连通孔22。作为小直径圆孔的连通孔22上下贯通凹部20的底壁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四个连通孔22、22、22、22形成为沿着圆周等间隔地配置。
此外,紧固构件14由硬质的合成树脂形成为主体部24和接合部26通过多个中间连接部28一体地彼此连接的结构。主体部24整体上呈大致倒截头圆锥形状,并且设置有直径向下减小的锥状外周面。
接合部26呈与筒状嵌合构件12的凹部20大致对应的大致倒截头圆锥形状并且具有平坦的上表面。另外,接合部26位于主体部24的上方,并且主体部24和接合部26通过多个中间连接部28彼此连接。
中间连接部28呈与筒状嵌合构件12的连通孔22对应的小直径的大致圆柱形状,中间连接部28的下端与主体部24成为一体,而中间连接部28的上端与接合部26成为一体。形成了数量与连通孔22的数量相同的中间连接部28,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4个中间连接部28。
筒状嵌合构件12和紧固构件14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并且彼此固定。换言之,紧固构件14的主体部24的上表面与筒状嵌合构件12的下壁部16b的底面重叠并紧固,而紧固构件14的接合部26的底面与筒状嵌合构件12的下壁部16b的上表面重叠并紧固。另外,紧固构件14的中间连接部28插入筒状嵌合构件12的连通孔22中,紧固构件14的配置在筒状嵌合构件12的下壁部16b两侧的主体部24和接合部26经由连通孔22彼此连接。这使得紧固构件14紧固至筒状嵌合构件12的下壁部16b并从上方和下方接合并固定于下壁部16b。
在本实施方式中,紧固构件14的主体部24被设置成从筒状嵌合构件12的作为筒状嵌合构件12的周壁的一部分的下壁部16b向下突出,并且被紧固到稍后说明的发动机支架30中的主橡胶弹性体38。
此外,紧固构件14的接合部26被放置在形成于筒状嵌合构件12的下壁部16b的凹部20中,以被紧固到该凹部20,并且接合部26与下壁部16b的上表面(凹部20的内表面)接合,而接合部26的上表面在与下壁部16b的在凹部20外侧的部分相同的平面上延伸。这使得通过筒状嵌合构件12的内周面与接合部26的上表面之间的协作能将稍后说明的支座74装配到装配孔29的内表面。
通过在紧固构件14成型的过程中将筒状嵌合构件12插入到紧固构件14中,使紧固构件14和筒状嵌合构件12更容易且更牢固地彼此紧固。更具体地,例如通过在架起筒状嵌合构件12的情况下将给定的树脂材料注射并填充到紧固构件14的金属模具的模腔中,能够以紧固构件14被紧固到筒状嵌合构件12的状态成型紧固构件14。
在具有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的第一安装构件10中,由金属制成的筒状嵌合构件12的形状、尺寸和由树脂制成的紧固构件14的形状、尺寸可彼此独立地构造。因此,可以为筒状嵌合构件12设定稳定地支撑支座74所需的形状、尺寸和变形刚性,而紧固构件14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所需的隔振特性和紧固到主橡胶弹性体38(稍后说明)的紧固面积、在免受筒状嵌合构件12的形状和尺寸限制的情况下自由地设定。
此外,通过使用由金属制成的筒状嵌合构件12能够实现优异的抵抗载荷输入的变形刚性。此外,通过使用由树脂制成的紧固构件14,改善了筒状嵌合构件12的形状设计自由度,由此使得能够高度对应隔振特性等所需的需求。另外,通过使用由树脂制成的紧固构件14能够实现轻量化。
此外,由于紧固构件14的主体部24和接合部26夹着下壁部16b上下配置,所以紧固构件14被紧固并接合到筒状嵌合构件12的下壁部16b,由此实现更强的固定。
此外,经由贯通筒状嵌合构件12的下壁部16b形成的连通孔22,紧固构件14的主体部24和接合部26通过中间连接部28彼此连接,并且即使在紧固构件14被紧固到下壁部16b的中央部的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也能实现紧固构件14与筒状嵌合构件12的接合。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多个中间连接部28设置成在同一圆周上等间隔地配置,所以主体部24和接合部26以良好的平衡更牢固地连接,由此改善了筒状嵌合构件12与紧固构件14之间的连结部处的耐载荷性。
此外,在筒状嵌合构件12的下壁部16b中形成有凹部20,并且紧固构件14的接合部26被放置在凹部20中以被固定到凹部20,而接合部26的上表面位于与下壁部16b的在凹部20外侧的上表面大致相同的平面中,并且装配孔29的内周面包括接合部26的上表面。这防止了接合部26从装配孔29的内周面突出,由于接合部26不会施加限制,由此简化了装配孔的形状。
上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安装构件10可以用于隔振装置。下面将参照图5说明作为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结构的隔振装置的机动车用发动机支架30。发动机支架30设置有支架主体39,支架主体39具有第一安装构件10和第二安装构件36通过主橡胶弹性体38彼此弹性连接的结构。在下面的说明中,由于第一安装构件10的各部分的结构与图1至图4中示出的结构相同,所以通过在图中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此外,“轴向”通常是指主振动输入的方向,即由图5中的上下方向表示的第一安装构件10的上下方向。
更具体地,第二安装构件36为薄且直径大的大致圆筒形状,并且在上部设置有朝向外周侧开口的槽状收缩部。于是,第一安装构件10分离地配置在第二安装构件36的上方,并且第一安装构件10和第二安装构件36通过主橡胶弹性体38弹性连接。
主橡胶弹性体38为厚且直径大的大致截头圆锥形状,主橡胶弹性体38的小径端通过硫化结合到紧固构件14,而大径端的外周面通过硫化结合到第二安装构件36的上部。主橡胶弹性体38形成为设置有第一安装构件10和第二安装构件36的一体硫化成型品。
此外,主橡胶弹性体38形成有朝向轴向大径侧的端面开口的大径凹部40。大径凹部40为直径向下增大的大致倒钵形状。此外,从大径凹部40的开口周缘部向下延伸的密封橡胶层42与主橡胶弹性体体38一体地形成。
此外,橡胶护层44附着到第一安装构件10的筒状嵌合构件12。橡胶护层44为覆盖筒状嵌合构件12的内周面和紧固构件14的接合部26的上表面的薄橡胶层,并且与主橡胶弹性体38一体地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筒状嵌合构件12的长度方向端面(图5中的左右端面)和外周面由与主橡胶弹性体38和橡胶护层44一体地形成的橡胶层覆盖。
此外,挠性膜46被安装到主橡胶弹性体38的一体硫化成型品。挠性膜46是具有大致圆板形状或穹顶形状的薄橡胶隔膜并且在其上下方有些松弛。另外,环状的紧固配件48通过硫化被结合到挠性膜46的外周缘、被插入到第二安装构件36的下侧开口中、并且通过对第二安装构件36进行缩径加工而以流体密封的方式固定到第二安装构件36。
通过如上所述以流体密封的方式将挠性膜46安装到第二安装构件36的下端,在主橡胶弹性体38和挠性膜46之间形成将被非压缩性流体填充和密封的流体室50。密封到流体室50中的非压缩性流体不受特别限制,但是可以使用例如水、烷撑二醇(alkylene glycol)、聚亚烷基二醇(poly-alkylene glycol)、硅油及其混合液。更有利地,使用0.1Pa·s以下的低粘性流体,以基于稍后说明的流体的流动作用有效地获得隔振性能。
此外,分隔构件52收容并配置在流体室50中。分隔构件52设置有盖构件54和分隔构件主体56。盖构件54是由金属或合成树脂形成的硬质构件并且为薄的大致圆盘形状。
分隔构件主体56是由金属或合成树脂形成的硬质构件并且为厚的大致圆板形状。另外,在分隔构件主体56的径向中央形成有向上开口的圆形的收纳凹部58。此外,在分隔构件主体56的外周缘上,周向槽60形成为沿周向延伸并且朝向分隔构件主体56的上表面和外周面开口。
然后,盖构件54叠置在分隔构件主体56的上表面上,以利用盖构件54覆盖分隔构件主体56的收纳凹部58的开口,分隔构件主体56的周向槽60的上侧开口由盖构件54覆盖。
此外,可动膜62被收容并配置在开口被盖构件54覆盖的收纳凹部58中。可动膜62为大致圆板形状并且由主橡胶弹性体形成,可动膜62的外周缘在形成增大厚度的两侧整周地突出。于是,可动膜62以使得具有增大厚度的外周缘被保持在盖构件54和分隔构件主体56之间的方式被配置在收纳凹部58中,同时允许可动膜62的中央部在盖构件54和分隔构件主体56之间发生微小的上下变形。
然后,分隔构件52被配置成在流体室50中沿轴直角(transaxial)方向延伸,其中,分隔构件52的外周缘被上下保持在第二安装构件36的收缩部与紧固配件48之间,而分隔构件52的外周面由第二安装构件36支撑。分隔构件52的外周面与第二安装构件36的内周面之间的空间由密封橡胶层42以流体密封的方式密封。
这使得流体室50被分割成夹着分隔构件52的上下两部分,在分隔构件52的上方,壁部的一部分由主橡胶弹性体38构成,以形成由振动输入引起内压波动的压力接收室64,而在分隔构件52的下方,壁部的一部分由挠性膜46构成,以形成容易允许容积变化的平衡室66。
此外,分隔构件52的周向槽60的外周开口被第二安装构件36流体密封地覆盖,而周向槽60的周向两端与压力接收室64和平衡室66中的每一方连通。这形成了利用周向槽60使压力接收室64和平衡室66彼此连通的孔通路68。通过调整通路截面积(A)与通路长度(L)之比(A/L),将孔通路68的作为流动流体的共振频率的调谐频率设定为例如与发动机振动的频率相等的大约10Hz的低频。
此外,压力接收室64的液压通过上通孔70被施加到可动膜62的上表面,而平衡室66的液压通过下通孔72被施加到可动膜62的下表面,使得可动膜62的中央部根据压力接收室64和平衡室66中的液压的相对波动发生微小的上下变形。这使得将压力接收室64的液压传递到平衡室66并且吸收该液压的液压吸收机构包括可动膜62。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可动膜62在输入与怠速振动的频率相等的大约十几Hz的中频振动时发生共振的状态下积极地弹性变形,有效地发挥了液压吸收作用。
具有上述结构的支架主体39与支座74安装在一起,以形成发动机支架30。支座74设置有以大致四边形截面延伸的实心棒状的装配部76,装配部76的截面形状与橡胶护层44的内周构造大致对应,并且比橡胶护层44的内周构造稍大。
然后,通过将装配部76装配并固定到第一安装构件10的筒状嵌合构件12的装配孔29中,将支座74安装到支架主体39。在支座74的装配部76与筒状嵌合构件12之间的空间中插入并压缩橡胶护层44,但是通过使橡胶护层44足够薄,能实质上刚性地连接支座74和第一安装构件10。虽然图中省略,但是支座74具有与支座74一体设置的待安装至动力单元的未示出的安装部,第一安装构件10经由支座74被安装至动力单元。
根据具有涉及上述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安装构件10的发动机支架30,以足够的耐载荷性充分地确保了第一安装构件10的筒状嵌合构件12与支座74之间的安装强度。另外,由于第一安装构件10的紧固构件14的形状和尺寸能够独立于筒状嵌合构件12的形状和尺寸而设定,所以通过设定紧固构件14的形状和尺寸能够实现隔振性能的改善,以响应于轴向上的振动输入而在压力接收室64中有效地产生内压波动。可以考虑紧固到主橡胶弹性体38的紧固面积和主橡胶弹性体38的自由长度来有利地设定紧固构件14的形状,由此改善耐久性。
此外,装配孔29的内周面由橡胶护层44覆盖,并且支座74的装配部76经由橡胶护层44被插入到装配孔29中。与由金属制成的支座74被压配合到由金属制成的筒状嵌合构件12的情况相比,这避免了由电化学金属腐蚀引起的耐久性的劣化以及由金属划痕引起的支座74的组装不良。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紧固构件14的接合部26的上表面位于与筒状嵌合构件12的下壁部16b的上表面大致相同的平面中,并且橡胶护层44的厚度几乎恒定,所以在支座74被安装到橡胶护层44的状态下,橡胶护层44的压缩量保持均一,由此由于应力分散改善了部件的耐久性,并且稳定了支座74的支撑。
图6至图9示出了作为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七方面的结构的安装构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安装构件80。第一安装构件80设置有紧固构件84和用作固定构件的金属制的筒状嵌合构件82。在下文中,通过在图中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来省略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构件和部件的说明。
筒状嵌合构件82整体上为大致四边形筒状,其具有通过一对侧壁部86c、86c彼此一体地连接上壁部86a和下壁部86b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的筒状嵌合构件82中,下壁部86b为不具有凹部20的平坦形状,并且下壁部86b设置有贯通下壁部86b的中央的多个连通孔22。
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紧固构件14一样,紧固构件84是由合成树脂形成的硬质构件,并且具有主体部90和接合部92一体连接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一样,主体部90为直径向下逐渐减小的锥状,并且由于在下壁部86b上不具有凹部20,所以主体部90的上端为平坦形状。此外,接合部92为沿着下壁部86b的全长连续延伸的大致矩形长板状。
然后,主体部90和接合部92通过多个中间连接部28彼此连接,并且通过一对外连接部94、94彼此连接。与主体部90和接合部92一体形成的一对外连接部94、94被配置成在接合部92的长度方向(图8中的左右方向)两侧连接主体部90的上侧外周面和接合部92的长度方向端面。
具有上述结构的紧固构件84被固定到筒状嵌合构件82。换言之,紧固构件84的主体部90被叠置并固定到筒状嵌合构件82的下壁部86b的下表面,而紧固构件84的接合部92被叠置并固定到筒状嵌合构件82的下壁部86b的上表面。另外,紧固构件84的主体部90和接合部92通过多个中间连接部28和一对外连接部94、94彼此一体地连接,从而通过使紧固构件84紧固并接合到筒状嵌合构件82而被固定。在涉及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如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那样,通过在紧固构件84的注射成型过程中将筒状嵌合构件82插入到紧固构件84中来容易地固定筒状嵌合构件82和紧固构件84。
此外,如图8所示,一对外连接部94、94形成为在筒状嵌合构件82的开口外侧围绕下壁部86b的外缘,从而被紧固到筒状嵌合构件82的长度方向端面及其长度方向端部的下表面。这使得筒状嵌合构件82和紧固构件84在筒状嵌合构件82的长度方向中间部通过多个中间连接部28彼此连接,并且在筒状嵌合构件82的长度方向两端通过一对外连接部94、94彼此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紧固构件84的接合部92被设置成从筒状嵌合构件82的下壁部86b的上表面向上突出,并且筒状嵌合构件82和接合部92彼此协作以形成装配孔96。
具有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的第一安装构件80除了设置有多个中间连接部28之外还设置有一对外连接部94、94,紧固构件84的主体部90和接合部92不仅在长度方向中间部而且在长度方向两端彼此连接。因此,有效地防止了紧固构件成型时合成树脂材料的填充不良,并且能够在主体部90和接合部92之间实现更强的连接。此外,主体部90和接合部92可以仅通过一对外连接部94、94连接,而省略紧固构件84的中间连接部28和筒状嵌合构件82的连通孔22。
此外,虽然在筒状嵌合构件82的下壁部86b中没有设置凹部20并且紧固构件84的接合部92从下壁部86b的上表面向上突出,但是接合部92在下壁部86b的长度方向的全长上连续延伸,并且被设置成覆盖几乎宽度方向上的全长的宽范围。这使得覆盖装配孔96的内周面的橡胶护层44实质上整体大致均一地被压缩,由此有效地实现了支座74的稳定支撑和橡胶护层44的确保的耐久性。
另外,由于确保了紧固构件84和筒状嵌合构件82之间的紧固面积足够大,所以能够在筒状嵌合构件82和紧固构件84之间的、应力趋于集中的紧固部处防止紧固构件84的磨损和损坏,由此确保了部件的充分的耐久性。
图10至图12示出了作为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七方面的结构的安装构件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安装构件100。第一安装构件100设置有紧固构件104和用作固定构件的金属制的筒状嵌合构件102。
更具体地,筒状嵌合构件102是由诸如铁或铝合金等金属形成的高刚性构件,并且整体上呈大致四边形筒状,筒状嵌合构件102具有上壁部106a和下壁部106b通过一对侧壁部106c、106c彼此一体地连接的结构。
此外,在筒状嵌合构件102的下壁部106b中形成有凹槽110,凹槽110用作朝向下壁部106b的上表面开口的凹部。凹槽110形成有朝向开口侧逐渐变宽的槽截面,并且在下壁部106b的宽度方向中央在长度方向上的全长上连续延伸。凹槽110的下表面具有贯通该下表面的六个连通孔22、…、22。
此外,紧固构件104是由合成树脂形成的硬质构件,其一体地设置有主体部112和接合部114。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主体部112呈直径向下逐渐减小的大致倒截头圆锥形状。接合部114形成为与筒状嵌合构件102的凹槽110的槽形状大致对应的矩形。
主体部112和接合部114在中间部分通过多个中间连接部28彼此一体地连接,而在长度方向的两端通过一对外连接部116、116彼此一体地连接。本实施方式的外连接部116比第二实施方式的外连接部94窄。
然后,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筒状嵌合构件102和紧固构件104彼此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紧固构件104的接合部114被紧固到筒状嵌合构件102的凹槽110的内表面。而且,紧固构件104的主体部112和接合部114在中间连接部28和外连接部116处彼此连接。这样,紧固构件104以使得紧固构件104从筒状嵌合构件102向下突出的方式与筒状嵌合构件102接合并紧固。
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合部114被收纳在筒状嵌合构件102的下壁部106b的凹槽110中,通过筒状嵌合构件102的在凹槽110外侧的内周面与接合部114的上表面之间的协作来构造装配孔118的内周面。
利用具有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的第一安装构件100,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相同的效果。另外,由于紧固构件104的主体部112和接合部114不仅通过多个中间连接部28而且通过一对外连接部116、116彼此连接,因此,如第二实施方式的情况那样实现了牢固连接。
此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筒状嵌合构件102具有在下壁部106b的长度方向的全长上延伸的凹槽110,并且接合部114在被收纳在凹槽110中的状态下被紧固到凹槽110,所以接合部114的上表面位于与下壁部106b的上表面大致相同的平面中,由此如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那样改善了在应用到隔振装置时橡胶护层44的耐久性。
第二和第三实施方式所示的第一安装构件80和100可以代替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安装构件10适用于图5所示的发动机支架30。然而,发动机支架30仅是涉及本发明的隔振装置的示例,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所示的第一安装构件10、80、100可适用于与发动机支架30不同的其它隔振装置(例如,非流体填充式的固体隔振装置)。
上面已经说明了本发明的涉及第一至第七方面的实施方式,但是对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不限制本发明。例如,筒状嵌合构件的截面形状不特别受限制,只要其是筒状的即可,也可以采用具有椭圆形截面或不规则截面的筒状。
此外,即使在如第一实施方式那样紧固构件14的接合部26被紧固到筒状嵌合构件12的下壁部16b的中央的结构中,也可以省略凹部20,并且接合部可以越过筒状嵌合构件的下壁部的上表面向上突出。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紧固构件14被构造成锁定在筒状嵌合构件12中并且设置有主体部24和接合部26,但是只要能够充分地确保紧固构件与筒状嵌合构件之间的紧固强度,紧固构件例如可以仅构造有主体部24,以被紧固到筒状嵌合构件12的外周面。
现在,图13至图14示出了作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机动车用发动机支架210,表示属于本发明的涉及上述第八至第十五方面的安装构件和使用该安装构件的隔振装置的实施方式。发动机支架210设置有支架主体211,支架主体211具有第一安装构件212和第二安装构件214通过主橡胶弹性体216弹性连接的结构。在下面的说明中,上下方向通常是指作为发动机支架的轴向的、图14中的上下方向。
更具体地,第一安装构件212具有如下结构:用作紧固构件的基部218和用作固定构件的筒构件220彼此紧固。基部218由硬质的合成树脂形成,并且呈以大致圆形截面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块状,基部218的下部具有直径向下逐渐减小的锥状。此外,在基部218中形成在中心轴线上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填充孔222,该填充孔222的两端分别朝向基部218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开口。此外,在基部218的上部形成有朝向基部218的外周面开口的一对凹槽224、224,该对凹槽224、224被配置成在径向上彼此相对。
此外,筒构件220由诸如铁等的金属独立于基部218形成,筒构件220具有有底的大致圆筒形状。此外,在筒构件220的下壁部中形成有贯通下壁部中央的通孔226。此外,筒构件220的上部如图15所示在周向上被到达上端的多个切口228分割,其中沿着圆周配置有在各切口228的两侧的多个铆接片230。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大致相同形状的四个铆接片230沿着圆周均等地配置。例如通过对铁板进行加压和磨削能够容易地获得筒构件220。
然后,筒构件220的下部以使得基部218从筒构件220向下突出的方式紧固到基部218,而构成筒构件220的上部的铆接片230从基部218的径向中间部分向上突出。可以在各自成型之后通过附着来紧固基部218和筒构件220,但是可以在基部218成形的同时使基部218和筒构件220彼此紧固,例如通过在基部218的成型过程中将筒构件220设置在金属模具的模腔中以在筒构件220插入在基部218中的状态下形成基部218。通过使筒构件220的通孔226与基部218的填充孔222对准,经由通孔226在上下方向上连续地形成填充孔222。此外,凹槽224形成为不会到达筒构件220的深度。
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安装构件212通过由主橡胶弹性体216弹性连接到第二安装构件214而构成了流体填充式的支架主体211,支架主体211的基本结构与上述图5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支架主体的基本结构大致相同。这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基于图14参照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理解该结构。
换言之,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安装构件214由金属制成为圆筒形状,其中,在上下端一体地形成有凸缘部232和内凸缘部234。然后,在同一中心轴线上间隔开地配置的第一安装构件212和第二安装构件214通过主橡胶弹性体216弹性连接,以制成一体硫化成型品。此外,第二安装构件214的上下开口由主橡胶弹性体216和挠性膜242覆盖,以形成流体室244,其中流体室244收纳有密封在该流体室244中的非压缩性流体。该流体室244被分隔构件248上下隔开,用第二安装构件214保持并固定分隔构件248的外周,在构成分隔构件248的盖构件250和分隔构件主体252之间,通过用盖构件250覆盖分隔构件主体252的收纳凹部256而形成收纳凹部256,以在收纳凹部256中收容并配置可动膜262。
通过如上所述在流体室244内配置分隔构件248,在分隔构件248的上下方分别形成压力接收室264和平衡室266。此外,在收纳凹部256的上下壁部均形成多个通孔254、258,使得压力接收室264和压力平衡室266中的压力被施加到可动膜262的上下表面。此外,通过沿着被盖构件250覆盖的收纳凹部256的外周沿周向延伸的周向槽260,形成使压力接收室264和平衡室彼此连通的孔通路268。
在这些情况下,第一安装构件212的填充孔222在主橡胶弹性体216的大径凹部236的上壁部开口,而填充孔222的内周面被与主橡胶弹性体216一体形成的橡胶层238覆盖。在流体室244的壁上,填充孔222的下端开口,而填充孔222的上端经由朝向筒构件220的内周侧开口的填充孔222与外部连通。于是,非压缩性液体经由填充孔222注入到流体室244中,而在非压缩性流体注入之后通过将球状栓体246装配到填充孔222中来流体密封地密封填充孔222,使得非压缩性流体被密封在流体室244中。此外,第一安装构件212的铆接片230整体上被与主橡胶弹性体216一体形成的橡胶护层240覆盖。
具有上述结构的支架主体211具有第一安装构件212和第二安装构件214,用作支座的第一支座270安装到第一安装构件212上,并且第二支座272安装到第二安装构件214上。
第一支座270是由诸如铁或铝合金等的金属形成的高刚性构件,第一支座270一体地设置有待安装到第一安装构件212的连接板274和待安装到未示出的动力单元的安装部276。此外,在连接板274中,形成沿厚度方向贯通连接板274的、具有大致恒定的圆形截面的插入孔278。此外,在安装部276中,形成沿上下方向贯通安装部276的多个螺栓孔280。
第二支座272与第一支座270一样是高刚性构件并且一体地设置有待安装到第二安装构件214的大致圆筒形状的装配筒部282和待安装到未示出的车身且从装配筒部282突出的一对安装部284、284。在该对安装部284、284中的每一个中均形成有螺栓孔286。
然后,第一支座270被固定到第一安装构件212,而第二支座272的装配筒部282从外侧被装配固定到第二安装构件214。第二支座272的装配筒部282的上表面从下方与第二安装构件214的凸缘部232重叠,而装配筒部282的下表面朝向装配筒部282的内周侧突出以从下方与第二安装构件214的内凸缘部234重叠。
在这些情况下,利用铆接片230将第一支座270固定到第一安装构件212。换言之,如图16所示,第一支座270的连接板274从上方与第一安装构件212的基部218重叠,而第一安装构件212的铆接片230被插入到第一支座270的插入孔278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四个铆接片230、230、230、230被插入到一个插入孔278中。
然后,从插入孔278向上突出的各铆接片230的顶端如图14所示朝向外周侧弯折,以从与基部218所在侧相反的一侧与插入孔278的开口周缘重叠。这使得第一支座270的连接板274被保持并支撑在第一安装构件212的基部218与铆接片230之间,由此使得第一安装构件212和第一支座270能够彼此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四个铆接片230、230、230、230的顶端沿彼此不同的方向弯折从而放射状地延伸。
如图14中的双点划线所假想示出的那样,例如可以在夹具288被插入到基部218的凹槽224、224中以调整其上下位置的状态下通过使加工工具289从上方压靠铆接片230以使铆接片230朝向外周侧弯折来实现铆接片230的弯折加工。
此外,通过使第一支座270的安装部276安装到具有待插入到螺栓孔280中的未示出螺栓的动力单元,并且使第二支座272的安装部284、284均安装到具有待插入到螺栓孔286中的未示出螺栓的车身,将发动机支架210安装到车辆。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发动机支架210,通过铆接片230使第一安装构件212和第一支座270彼此固定,并且该固定可以在不需要额外构件(例如螺栓)的情况下通过具有少量部件的简单结构来实现。此外,不具有金属螺栓的结构有利于实现发动机支架的轻量化和小型化。
此外,由于第一安装构件212具有使分开制成的基部218和铆接片230紧固在一起的结构,所以能很好地实现基部218所需的特性和铆接片230所需的特性。在本实施方式中,基部218由合成树脂形成以实现轻量化,而铆接片230由金属形成以使得通过弯折来固定第一支座270变得可行。
另外,由于基部218呈块状,所以能够确保基部218和筒构件220之间的紧固面积充分大,以充分地确保紧固强度。此外,通过采用使块状的基部218和大致圆筒形状的第二安装构件214通过大致截头圆锥形状的主橡胶弹性体216弹性连接的结构,能够在轴向振动输入过程中有效地使压力接收室264中的内压波动。
此外,铆接片230的表面被橡胶护层240覆盖,以避免铆接片230和第一支座270之间的直接接触。因此,能够避免诸如电化学金属腐蚀等的接触腐蚀和对表面的损坏,由此确保了部件的更好的耐久性。
此外,多个铆接片230被插入到一个插入孔278中,以通过朝向外周侧弯折而被铆接并固定。这使得即使利用少量的插入孔278也能通过使各铆接片230的弯折方向不同来牢固地固定第一安装构件212和第一支座27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动机支架210是经由朝向筒构件220的内周侧开口的填充孔222将非压缩性流体注入到流体室244的流体填充式隔振装置。这使得利用铆接片230的大部分筒状中心孔来形成用于随后将液体注入到流体室244的填充孔222。
图17和图18示出了作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用作隔振装置的发动机支架290。发动机支架290设置有支架主体291,支架主体291具有使第一安装构件292和第二安装构件294通过主橡胶弹性体216弹性连接的结构。在下文中,通过在图中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来省略与第四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构件和部件的说明。
更具体地,第一安装构件292具有使分别制成的、用作紧固构件的基部296和用作固定构件的铆接配件298紧固在一起的结构。
基部296是由合成树脂形成的硬质构件,并且基部296呈大致圆形截面沿轴向延伸的块状,基部296的下部被制成直径向下逐渐减小的锥状。
铆接配件298由诸如铁等的金属形成,并且如图18所示具有大致U字形槽截面,铆接配件298的两端向上延伸以形成一对铆接片300。该对铆接片300、300为大致平板形状并且沿厚度方向彼此面对并且大致平行地延伸。例如可以通过压力加工使矩形板状的铁板弯折成大致U字形状来获得本实施方式的铆接配件298。此外,在稍后说明的第一支座302被固定到铆接配件298之前,如图19所示,铆接配件298整体上为向上突出的大致平板形状。
然后,铆接配件298的下部以使得基部296从铆接配件298向下突出的方式被紧固到基部296并埋设在基部296中。此外,构成铆接配件298的上部的铆接片300、300从基部296向上突出。如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的情况那样,优选在成型过程中将铆接配件298插入到基部296中,以在基部296成型的同时将铆接配件298紧固到基部296。
第二安装构件294是由诸如铁或铝合金等的金属形成的高刚性构件,并且具有薄且直径大的大致圆筒形状,第二安装构件294的上端部设置有朝向内周侧凸出的槽状的紧固部和从紧固部的上端朝向外周侧突出的凸缘部232。
然后,第一安装构件292和第二安装构件294在大致同一轴线上上下配置,以通过主橡胶弹性体216彼此弹性连接。此外,铆接片300被与主橡胶弹性体216一体形成的橡胶护层240覆盖。橡胶护层240延伸成在凹槽224、224的位置之外的部分覆盖基部296的外周面并且橡胶护层240一体地连接到主橡胶弹性体216。
具有上述结构的支架主体291使用作支座的第一支座302和第二支座272安装到支架主体291上。
在第一支座302的连接板274上,形成有作为插入孔的一对缝隙306、306。缝隙306是具有细长的大致矩形截面的孔,并且沿厚度方向贯通连接板274。此外,一对缝隙306、306在宽度方向上以给定距离彼此面对地设置,并且彼此平行地延伸。
然后,第一支座302使连接板274从上方与第一安装构件292重叠,如图20所示,第一安装构件292的一对铆接片300、300分别插通一对缝隙306、306。另外,经由缝隙306从连接板274向上突出的铆接片300的突出顶端如图17和图18所示沿厚度方向弯折以从基部296所在侧的相反侧与连接板274重叠。这使得第一支座302的连接板274被保持在第一安装构件292的基部296和铆接片300之间,从而使第一安装构件292和第一支座302彼此固定。即使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铆接片300的弯折加工过程中,如第四实施方式的情况那样,可以将夹具288插入到一对凹槽224、224中,以定位基部296。
此外,铆接片300在附着到其表面的橡胶护层240被压缩的状态下插通缝隙306而被固定,铆接片300和缝隙306的内周面之间的空间被橡胶护层240流体密封地密封。此外,由于被压缩的橡胶护层240介于铆接片300和缝隙306之间,所以铆接片300被定位在缝隙306内的位置处。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铆接片300、300沿彼此相反的方向向外弯折,由此使得能够有利地获得固定强度。然而,一对铆接片300、300可以沿相同的方向弯折。
在具有根据上述本实施方式的结构的发动机支架290中,由于各铆接片300插通缝隙306中的一个而被固定,所以多个铆接片300和多个缝隙306均能够设置在任意位置处。因此,例如通过将一对铆接片300、300插通缝隙306、306而固定在彼此分开的位置处,能够有利地获得第一安装构件292和第一支座302之间的连接强度。
特别是由于一对铆接片300、300和一对缝隙306、306在宽度方向上间隔开地设置以彼此平行地延伸,所以能够更加有利地获得第一安装构件292和第一支座302之间的连接强度。
此外,由于铆接片300和缝隙306之间的空间被橡胶护层240流体密封地密封,所以保护了支架主体291不受从第一支座302的上方落下的雨水等的影响,由此避免了耐久性的劣化。另外,通过用橡胶护层240填充铆接片300和缝隙306之间的空间,更加有利地定位第一安装构件292和第一支座302,由此避免了第一支座302撞击支架主体291的咔嗒声。
已经详细说明了涉及上述第一和第八至第十五方面的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和第五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第四实施方式和第五实施方式的这些具体说明。例如,不用说,在涉及本发明的安装构件和隔振装置中,第二支座都不是必要部件。
此外,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可以在第一支座中形成多个插入孔,多个铆接片可以分别插入到相应的插入孔中从而被固定在其中。
此外,在诸如第四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等的流体填充式隔振装置中,可以设置用于随后将非压缩性流体注入到流体室的填充孔,但是,通过在填充有非压缩性流体的水槽内组装分隔构件和挠性膜与第二安装构件,可以在不设置填充孔的情况下将非压缩性流体密封在流体室中。
另外,在第四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中,如果雨水等落到例如处于被安装到车辆的状态下的筒构件上,则通过在筒构件中形成排水孔或者通过设置关闭筒构件的开口的帽能够防止雨水在筒构件的中心孔中集结。
此外,在第五实施方式中,缝隙和铆接片的数量及配置不受特别限制,而是可以适当地改变。可以采用通过沿着圆周分割筒构件的顶端而形成的铆接片被插入到插入孔中以被固定在插入孔中的、第四实施方式所示的固定结构,以及由橡胶护层覆盖的铆接片被插入到缝隙状的插入孔中以被固定在插入孔中的、第五实施方式所示的固定结构。
由于本发明中涉及第一至第十五方面的紧固构件是由树脂制成的,所以能够以高自由度设计紧固构件的形状而不受任何特别限制。特别是当本发明应用于诸如日本特开2002-227912号公报所公开的隔振装置等的多方向隔振型的隔振装置的第一安装构件时,通过设置呈从主体部24向下延伸的小直径圆筒状的紧固轴,能够增强例如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紧固构件的轴直角方向上的隔振性能。还能够使紧固构件14的主体部24的直径比筒状嵌合构件12的宽度大。
另外,在涉及上述第一方面的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中,示例都是关于待适用于发动机支架的隔振装置,但是涉及第一至第十五方面的发明均不限于仅适用于发动机支架,而是例如都可以适用于车身支架、副框架支架、差分支架等。此外,本发明的适用范围不限于机动车用的流体填充式隔振装置或不具有密封流体的固体式隔振装置,而是也可以有利地适用于例如机动两轮车、铁道用车辆、工业用车辆用的流体填充式隔振装置或固体式隔振装置。

Claims (15)

1.一种隔振装置(30、210、290)用安装构件(10、80、100、212、292),其特征在于,
将被紧固于主橡胶弹性体(38、216)的树脂制的紧固构件(14、84、104、218、296)紧固于供支座(74、270、302)固定的固定构件(12、82、102、220、298),该紧固构件(14、84、104、218、296)从该固定构件(12、82、102、220、298)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振装置(30)用安装构件(10、80、100),其特征在于,
由供上述支座(74)嵌入的筒状嵌合构件(12、82、102)构成上述固定构件(12、82、102),在该筒状嵌合构件(12、82、102)的外周面局部紧固有上述紧固构件(14、84、104),该紧固构件(14、84、104)从该筒状嵌合构件(12、82、102)的外周面向外侧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振装置(30)用安装构件(10、80、100),其特征在于,
上述紧固构件(14、84、104)一体地具备主体部(24、90、112)和接合部(26、92、114),该主体部(24、90、112)突出设置于上述筒状嵌合构件(12、82、102)的周壁部的外周面,上述主橡胶弹性体(38)紧固于该主体部(24、90、112),该接合部(26、92、114)与该筒状嵌合构件(12、82、102)的周壁部的内周面相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振装置(30)用安装构件(10、80、100),其特征在于,
形成有贯通上述筒状嵌合构件(12、82、102)的周壁部的连通孔(22),上述紧固构件(14、84、104)的上述主体部(24、90、112)与上述接合部(26、92、114)经由该连通孔(22)相互连结起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隔振装置(30)用安装构件(10、80、100),其特征在于,
上述紧固构件(14、84、104)的上述主体部(24、90、112)与上述接合部(26、92、114)在上述筒状嵌合构件(12、82、102)的开口部相互连结起来。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隔振装置(30)用安装构件(10、100),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筒状嵌合构件(12、102)的周壁部形成有在内周面上开口的凹部(20、110),上述紧固构件(14、104)的上述接合部(26、114)紧固于该凹部(20、110)。
7.一种隔振装置(30),其具有利用主橡胶弹性体(38)将第一安装构件(10、80、100)和第二安装构件(36)弹性连结起来的构造,
采用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构件(10、80、100)作为上述第一安装构件(10、80、100),上述主橡胶弹性体(38)紧固于上述紧固构件(14、84、104),并且橡胶护层(44)紧固于上述筒状嵌合构件(12、82、102)的内周面,上述支座(74)隔着该橡胶护层(44)嵌入该筒状嵌合构件(12、82、10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振装置(210、290)用安装构件(212、292),其特征在于,
由块状的基部(218、296)构成上述紧固构件(218、296),上述主橡胶弹性体(216)紧固于该块状的基部(218、296),并且上述固定构件(220、298)具有从该基部(218、296)突出的铆接片(230、300),另一方面,该基部(218、296)重叠于上述支座(270、302),该固定构件(220、298)的该铆接片(230、300)贯穿被形成于该支座(270、302)的插入孔(278、306),并且该铆接片(230、300)的顶端部分被弯折并从该支座(270、302)的该插入孔(278、306)的开口缘部的与该基部(218、296)相反的那一侧重叠于该插入孔(278、306)的开口缘部,由此,能够将该支座(270、302)固定于该固定构件(220、298)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隔振装置(210、290)用安装构件(212、292),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固定构件(220、298)设有多个上述铆接片(230、300),且该多个铆接片(230、300)中的至少两个铆接片(230、300)沿彼此不同的方向弯折。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隔振装置(210、290)用安装构件(212、292),其特征在于,
上述铆接片(230、300)被橡胶护层(240)覆盖。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隔振装置(210)用安装构件(212),其特征在于,
上述固定构件(220)由从上述基部(218)突出的独立于上述基部(218)的筒构件(220)构成,该筒构件(220)的突出顶端部分在周向上被分割,从而在圆周上形成有多个上述铆接片(230),该多个铆接片(230)贯穿一个上述插入孔(278),并且各该铆接片(230)的顶端部分分别向外周侧弯折,并从该插入孔(278)的开口周缘部的与该基部(218)相反的那一侧重叠于该插入孔(278)的开口周缘部。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隔振装置(290)用安装构件(292),其特征在于,
上述固定构件(298)的上述铆接片(300)被橡胶护层(240)覆盖,并且上述支座(302)的上述插入孔(306)形成为缝隙形状,该铆接片(300)贯穿该插入孔(306)而被固定,从而该插入孔(306)被流体密封地密封起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隔振装置(290)用安装构件(292),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固定构件(298)形成有多个上述铆接片(300),并且在上述支座(302)相互并列地延伸有多个形成为缝隙形状的上述插入孔(306),该铆接片(300)分别贯穿该多个插入孔(306)。
14.一种隔振装置(210、290),其具有利用主橡胶弹性体(216)将第一安装构件(212、292)和第二安装构件(214、294)弹性连结起来的构造,其特征在于,
采用权利要求8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构件(212、292)作为上述第一安装构件(212、292),上述主橡胶弹性体(216)紧固于上述基部(218、296),并且形成有上述插入孔(278、306)的上述支座(270、302)组装于该第一安装构件(212、292),上述固定构件(220、298)的上述铆接片(230、300)贯穿该支座(270、302)的该插入孔(278、306)并被紧固固定。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隔振装置(210),其特征在于,
该隔振装置(210)具有利用主橡胶弹性体(216)将第一安装构件(212)和第二安装构件(214)弹性连结起来的构造,并且形成有壁部的一部分由上述主橡胶弹性体(216)构成的流体室(244),在该流体室(244)内密封有非压缩性流体,
采用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安装构件(212)作为上述第一安装构件(212),上述主橡胶弹性体(216)紧固于上述基部(218),并且形成有上述插入孔(278)的上述支座(270)组装于该第一安装构件(212),上述筒构件(220)的上述铆接片(230)贯穿该支座(270)的该插入孔(278)并被铆接固定,另一方面,
在该第一安装构件(212)形成有在该筒构件(220)内延伸且贯通上述基部(218)的注入孔(222),该注入孔(222)的一端在该流体室(244)的壁部开口,并且该注入孔(222)的另一端向上述筒构件(220)的内周侧开口,另一方面,该注入孔(222)被栓体(246)流体密封地密封起来。
CN201410390196.XA 2013-08-09 2014-08-08 隔振装置用安装构件以及使用该安装构件的隔振装置 Active CN1043438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66143A JP6173827B2 (ja) 2013-08-09 2013-08-09 防振装置用の取付部材とそれを用いた防振装置
JP2013-166143 2013-08-09
JP2013-215226 2013-10-16
JP2013215226A JP6148963B2 (ja) 2013-10-16 2013-10-16 防振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43887A true CN104343887A (zh) 2015-02-11
CN104343887B CN104343887B (zh) 2017-03-29

Family

ID=52447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90196.XA Active CN104343887B (zh) 2013-08-09 2014-08-08 隔振装置用安装构件以及使用该安装构件的隔振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541155B2 (zh)
CN (1) CN10434388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71739A (zh) * 2016-11-17 2018-05-25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防振装置
CN110573764A (zh) * 2017-06-09 2019-12-13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隔振装置
US10669189B2 (en) 2016-03-15 2020-06-02 Jushi Group Co., Ltd. High performance glass fiber composition, and glass fiber and composite material thereof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90651B2 (ja) * 2013-07-23 2017-08-30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防振装置
US9931923B2 (en) * 2016-05-31 2018-04-03 Sumitomo Riko Company Limited Bracket-equipped vibration-damping device
JP6813998B2 (ja) * 2016-09-06 2021-01-13 山下ゴム株式会社 防振装置
FR3066150B1 (fr) * 2017-05-09 2020-02-14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Biellette anti-couple a haute protection
KR20200142181A (ko) * 2019-06-12 2020-12-2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유체 봉입형 엔진 마운트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64456A (en) * 1996-09-10 1999-10-12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Vibration isolating apparatus
CN201288785Y (zh) * 2008-11-07 2009-08-12 安徽中鼎减震橡胶技术有限公司 干式抽真空灌装液压悬置
JP2010048281A (ja) * 2008-08-19 2010-03-04 Bridgestone Corp 防振装置
JP2010216629A (ja) * 2009-03-19 2010-09-30 Bridgestone Corp 防振装置
JP2012036971A (ja) * 2010-08-06 2012-02-23 Bridgestone Corp 防振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35808A (en) 1979-08-29 1981-04-08 Nippon Denso Co Calking method of flange
FR2560326B1 (fr) * 1984-02-27 1988-07-29 Hutchinson Perfectionnements aux supports antivibratoires hydrauliques
JP2894497B2 (ja) * 1989-05-15 1999-05-24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防振装置
JP3489500B2 (ja) * 1999-08-10 2004-01-19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防振装置
EP1120581A3 (en) * 2000-01-27 2003-05-28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 Liquid-filled type vibration absorbing device
FR2812362B1 (fr) * 2000-07-28 2003-02-07 Hutchinson Support antivibratoire hydraulique et son procede de fabrication
JP2002227912A (ja) 2001-02-01 2002-08-14 Tokai Rubber Ind Ltd 流体封入式防振マウント
JP3901070B2 (ja) * 2001-10-26 2007-04-04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JP4146210B2 (ja) 2002-10-22 2008-09-10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防振ブッシュの製造方法
JP2005226699A (ja) 2004-02-12 2005-08-25 Tokai Rubber Ind Ltd ダイナミックダンパ
JP3989482B2 (ja) * 2004-11-04 2007-10-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防振装置
FR2880581B1 (fr) * 2005-01-12 2007-04-13 Hutchinson Sa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 dispositif antivibratoire et dispositif antivibratoire pouvant etre obtenu par ce procede
JP4379920B2 (ja) * 2005-03-29 2009-12-09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JP5085107B2 (ja) * 2006-11-28 2012-11-28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エンジンマウント構造
JP4861880B2 (ja) * 2007-03-30 2012-01-25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及び該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の製造方法
JP5264255B2 (ja) * 2008-04-04 2013-08-14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防振装置
JP5448928B2 (ja) * 2010-02-26 2014-03-19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JP5909077B2 (ja) * 2011-11-08 2016-04-26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防振ユニット
JP5841813B2 (ja) 2011-11-17 2016-01-13 倉敷化工株式会社 防振装置
DE202012104655U1 (de) 2012-11-29 2013-01-07 Trelleborgvibracoustic Gmbh Elastisches Lager, insbesondere Getriebelager
JP6190651B2 (ja) * 2013-07-23 2017-08-30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防振装置
JP6297400B2 (ja) * 2014-04-30 2018-03-20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防振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64456A (en) * 1996-09-10 1999-10-12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Vibration isolating apparatus
JP2010048281A (ja) * 2008-08-19 2010-03-04 Bridgestone Corp 防振装置
CN201288785Y (zh) * 2008-11-07 2009-08-12 安徽中鼎减震橡胶技术有限公司 干式抽真空灌装液压悬置
JP2010216629A (ja) * 2009-03-19 2010-09-30 Bridgestone Corp 防振装置
JP2012036971A (ja) * 2010-08-06 2012-02-23 Bridgestone Corp 防振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69189B2 (en) 2016-03-15 2020-06-02 Jushi Group Co., Ltd. High performance glass fiber composition, and glass fiber and composite material thereof
CN108071739A (zh) * 2016-11-17 2018-05-25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防振装置
CN110573764A (zh) * 2017-06-09 2019-12-13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隔振装置
US11231083B2 (en) 2017-06-09 2022-01-25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Anti-vibration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041617A1 (en) 2015-02-12
CN104343887B (zh) 2017-03-29
US9541155B2 (en) 2017-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43887A (zh) 隔振装置用安装构件以及使用该安装构件的隔振装置
US9765845B2 (en) Axially damped hydraulic mount assembly
EP2240704B1 (en) Axially damped hydraulic mount assembly
US20150252866A1 (en) Fluid-filled vibration damping device
US10436280B2 (en) Fluid-filled vibration damping device
US9739333B2 (en) Bracket-equipped vibration-damping device
EP2706257B1 (en) Axially damped hydraulic mount assembly
JP2011511231A5 (zh)
US20150276010A1 (en) Vibration damping device
US20090079116A1 (en) Vibration damp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090160111A1 (en) Very high damping mount with bolt-through construction
WO2015068730A1 (ja) マウント装置
CN102165216B (zh) 液封式防振装置
JP5641526B2 (ja) 流体封入式能動型防振装置
US6409158B1 (en) Liquid-filled type vibration absorbing device
JP4951576B2 (ja) 防振装置及び防振装置の製造方法
JP4241478B2 (ja) 流体封入式の防振連結ロッド
JP3740907B2 (ja)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JP3901070B2 (ja) 液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US20040183241A1 (en) Fluid filled vibration damping device
JPH0979311A (ja) 防振装置
JP2005282662A (ja) 液体封入式マウント
JPH0942370A (ja) 液封入式防振装置
JP2005291447A (ja) 流体封入式の防振連結ロッド
JP2005220992A (ja) 液体封入式マウン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