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34803B - 作业车辆 - Google Patents

作业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34803B
CN104334803B CN201480000658.0A CN201480000658A CN104334803B CN 104334803 B CN104334803 B CN 104334803B CN 201480000658 A CN201480000658 A CN 201480000658A CN 104334803 B CN104334803 B CN 1043348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dy frame
vehicle body
oil tank
operating oil
external decora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065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34803A (zh
Inventor
真田健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ma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ma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matsu Ltd filed Critical Koma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3348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348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348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348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08Superstructures; Supports for superstructures
    • E02F9/0858Arrangement of component parts installed on superstruc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electric components, fenders, air-conditioning units
    • E02F9/0891Lids or bonnets or doors or detail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15/063Arrangement of tank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08Superstructures; Supports for superstructures
    • E02F9/0808Improving mounting or assembling, e.g. frame elements, disposition of all the components on the superstructu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08Superstructures; Supports for superstructures
    • E02F9/0858Arrangement of component parts installed on superstruc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electric components, fenders, air-conditioning units
    • E02F9/0866Engine compartment, e.g. heat exchangers, exhaust filters, cooling devices, silencers, mufflers, position of hydraulic pumps in the engine compartmen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08Superstructures; Supports for superstructures
    • E02F9/0858Arrangement of component parts installed on superstruc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electric components, fenders, air-conditioning units
    • E02F9/0883Tanks, e.g. oil tank, urea tank, fuel tan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40Special vehicles
    • B60Y2200/41Construction vehicles, e.g. graders, excavators
    • B60Y2200/412Excavat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3/00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 E02F3/04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 E02F3/28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 E02F3/30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with a dipper-arm pivoted on a cantilever beam, i.e. boom
    • E02F3/32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with a dipper-arm pivoted on a cantilever beam, i.e. boom working downwardly and towards the machine, e.g. with backho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onent Parts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REA)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液压挖掘机具有车体框架、工作油箱罩、卡止部件、插入板、被卡止部件、承接部、螺栓。工作油箱罩覆盖车体框架的侧面。在安装于车体框架的安装状态下,卡止部件设置在工作油箱罩的背面侧的上部。在安装于车体框架的安装状态下,插入板设置在工作油箱罩的背面侧的下部,沿大致铅直方向配置。被卡止部件设置在车体框架上,卡止部件卡止于该被卡止部件,支撑工作油箱罩。承接部设置在车体框架上,插入板沿大致铅直方向插入该承接部。在安装状态下,俯视时固定部位于比外饰罩的上端部靠近车体内方的位置,并且将卡止部件固定在被卡止部件上。

Description

作业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业车辆。
背景技术
在液压挖掘机等作业车辆中,在构成上部旋转体的车体框架上配置有发动机、燃料箱、工作油箱等,在该车体框架的侧面上安装有多个罩部件。
为了形成液压挖掘机的外饰部分,多个这样的罩部件被要求以没有高度差的状态平坦地配置。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建筑机械的罩结构,该罩结构形成为能够使罩部件等的组装作业在除建筑机械的机体之外的场所进行,并且能够使罩支撑体以安装有罩的状态安装在机体上。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8499号公报(平成10年1月13日公开)
发明内容
由于上述公报公开的建筑机械的罩结构在预先将罩等组装在罩支撑体上的状态下能够安装在车体框架上,所以能够提高作业效率。
然而,在这样的安装结构中,容易发生作业者难以接近罩支撑体对于车体框架的安装位置的情况。特别是,在罩部件不能开闭的情况下,其安装作业变得困难。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且精确地实施不能开闭的罩部件的安装的作业车辆。
第一发明的作业车辆具有车体框架、外饰罩、卡止部件、插入板、被卡止部件、承接部、固定部。外饰罩覆盖车体框架的侧面。在外饰罩安装于车体框架的安装状态下,卡止部件设置在外饰罩的背面侧的上部。在安装状态下,插入板设置在外饰罩的背面侧的下部,并向下方延伸。被卡止部件设置于载置在车体框架上的车载构造物,固定卡止部件。承接部设置在车体框架上,插入板插入该承接部。在安装状态下,俯视时固定部位于比外饰罩的上端部靠近车体内方的位置,并且将卡止部件固定在被卡止部件上。
在此,在车体框架的侧面被多个外饰罩覆盖的作业车辆中,使用设置在外饰罩的背面侧的卡止部件和设置在卡止部件的下方的插入板,将外饰罩安装在车体框架上。
在此,卡止部件卡止于设置在车体框架侧的被卡止部件,从而支撑外饰罩。插入板从上方沿大致铅直方向插入设置在车体框架侧的承接部。并且,将卡止部件固定于被卡止部件的固定部在俯视时配置在比外饰罩的上端部靠近车体内方的位置。
由此,在将外饰罩安装于车体框架时,设置于外饰罩的背面侧的下方的插入板插入设置于车体框架侧的承接部,并且使在外饰罩的背面侧比插入板靠近上方设置的卡止部件卡止于车体框架侧的被卡止部件,从而能够将外饰罩暂时固定在车体框架上。并且,因为将卡止部件固定于被卡止部件的固定部在俯视时配置在比外饰罩的上端部靠近车体内部,所以能够使用作业者的手或者工具等,将卡止部件使用螺栓等固定在被卡止部件上。
其结果,虽然是从外部难以接近外饰板的背面侧的下方位置,但是因为插入板与承接部只是采用了不需要使用螺栓等进行固定的插入的固定方法,所以通过使用螺栓等仅固定配置在上方的卡止部件与被卡止部件,就能够将外饰板容易且精确地固定在车体框架上。
第二发明的作业车辆在第一发明的作业车辆的基础上,还具有发动机、储存对发动机供给的燃料的燃料箱、与燃料箱邻接地配置且储存对工作装置供给的工作油的工作油箱。外饰罩配置于覆盖配置在车体框架上的工作油箱的位置。被卡止部件安装在燃料箱的工作油箱侧的面上。
在此,在外饰罩安装于覆盖工作油箱的侧方的位置的结构中,在沿着车体框架的外缘与工作油箱邻接地配置的燃料箱的邻接面上设置有被卡止部件。
由此,即使在车体框架侧没有安装被卡止部件的场所,通过将被卡止部件安装在与工作油箱邻接地配置的燃料箱的邻接面上,也能够将用于使外饰罩的卡止部件卡止的被卡止部件安装在车体框架侧。
第三发明的作业车辆在第二发明的作业车辆的基础上,外饰罩的上端部俯视时位于比工作油箱靠近车体外方的位置,固定部俯视时位于工作油箱与外饰罩的上端部之间的位置。
第四发明的作业车辆在第二或第三发明的作业车辆的基础上,车体框架在成为固定承接部的位置的基准的位置具有对位孔。在对位孔中插入有固定与外饰罩邻接的燃料箱的螺栓。
在此,为了精确地将多个外饰罩安装在车体框架上,在车体框架的成为承接部的固定位置的基准的位置设置有对位孔。
由此,在对位孔处能够提高基准位置的安装精度,从而也能够提高配置在该基准位置附近的承接部的安装精度,其结果,能够提高外饰罩的安装精度。
第五发明的作业车辆在第一至第四方面中任一发明的作业车辆的基础上,插入板与车体框架的侧面大致平行地插入承接部。外饰罩以其相对于车体框架的宽度方向的位置被限制的状态安装。
在此,通过将设置于外饰罩的背面侧的插入板与车体框架的侧面大致平行地插入设置在车体框架侧的承接部,从而限制车体框架的侧面的大致垂直方向(车体框架的宽度方向)上的外饰罩的位置。
由此,能够利用设置于外饰罩的背面侧下方的插入板,以某种程度对外饰罩的表面位置进行对位。因此,能够以形成车体框架的侧面的多个外饰罩中彼此邻接的外饰罩之间不产生高度差的方式安装外饰罩。
第六发明的作业车辆在第一至第五发明中任一发明的作业车辆的基础上,卡止部件和插入板设置在外饰罩的背面的宽度方向的第一端侧,所述作业车辆还具有近似L形部件,所述近似L形部件设置在外饰罩的背面的第一端的相反侧即第二端侧,固定在构成车体框架的柱部件上。
在此,在外饰罩的背面侧的第一端侧设置有上述卡止部件和承接部,在其相反侧的端部(第二端)上设置有固定在构成车体框架的一部分的柱部件上的近似L形部件。
由此,在邻接的外饰罩是例如能够开闭的检修门等情况下,因为能够从外部接近配置在检修门侧的柱部件,所以能够使用螺栓等经由近似L形部件将外饰罩固定在车体框架上。
第七发明的作业车辆在第六发明的作业车辆的基础上,还具有邻接地配置在外饰罩的第二端侧的能够开闭的检修门。
在此,在安装有上述近似L形部件的第二端侧的邻接位置设置有能够开闭的检修门。
由此,在打开检修门的状态下从外部接近近似L形部件,从而能够使用螺栓等将外饰罩固定在车体框架上。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容易且精确地将外饰板固定在车体框架上。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液压挖掘机结构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的液压挖掘机的上部旋转体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2的上部旋转体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在构成图2的上部旋转体的车体框架上搭载的工作油箱及燃料箱的周边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在构成图2的上部旋转体的车体框架上搭载的工作油箱及燃料箱的周边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打开了与在构成图2的上部旋转体的车体框架上搭载的工作油箱邻接的检修门的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图5的工作油箱的周边结构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从背面所看到的覆盖在构成图2的上部旋转体的车体框架上搭载的工作油箱侧方的工作油箱罩周边结构的立体图。
图9是从背面侧所看到的工作油箱罩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安装在图8的工作油箱罩的背面侧上部的卡止部件结构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安装在图8的工作油箱罩的背面侧下部的插入板结构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安装在图8的工作油箱罩的背面侧的L形部件结构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使卡止部件卡止的被卡止部件结构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与在构成图2的上部旋转体的车体框架上搭载的工作油箱邻接地配置的燃料箱结构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在图14的燃料箱的侧面安装有底座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图11的插入板插入的承接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图14的插入板插入图15的承接部的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图14的插入板插入图15的承接部的状态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图1~图18说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液压挖掘机(作业车辆)1。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的“前后”、“左右”方向是指从就座于液压挖掘机1的驾驶室8内的驾驶座的驾驶员所看到的“前后”、“左右”方向。
(液压挖掘机1的整体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液压挖掘机1具有下部行驶体2、上部旋转体3、工作装置4、配重5、车体部6、设备室7、驾驶室8。
下部行驶体2通过使缠绕在沿行进方向的左右两端部分的履带P旋转,使液压挖掘机1前后或后退。另外,在下部行驶体2的上表面上搭载有上部旋转体3。
上部旋转体3以相对于下部行驶体2能够旋转的状态安装。并且,上部旋转体3在构成底座部分的车体框架3a(参照图2)的上表面搭载有工作装置4、配重5、车体部6、设备室7、驾驶室8、发动机室10。
在车体框架3a上设置有多个柱部件和多个梁部件,由多个柱部件和多个梁部件形成上部旋转体3的骨架。
多个柱部件配置成从车体框架3a的上表面向上方延伸。梁部件以与柱部件的上端部分连接的状态沿大致水平方向安装。
工作装置4(参照图1)构成为包括:以能够工作的状态安装在上部旋转体3的大臂安装部3b上的大臂11、安装在大臂11的前端的小臂12、安装在小臂12的前端的铲斗13。并且,在土木工程的现场,工作装置4一边利用包含在液压回路(未图示)中的各液压缸11a,12a,13a等使大臂11、小臂12、铲斗13等上下移动,一边进行砂土、砂砾等的挖掘作业。
配重5是通过将铁屑及混凝土等装入例如将钢板组装而成的箱中并对其进行加固而成的部件,在采掘等时为了平衡车体而设置。更具体而言,配重5配置于在上部旋转体3上的车体部6的后方设置的中央框架3c(参照图4等)。
如图1所示,车体部6配置在与配重5邻接的位置,在内部具有收纳发动机20(参照图2)等的发动机室10。
设备室7配置在上部旋转体3上的工作装置4的后方,收纳燃料箱(车载构造物)30、工作油箱31及操作阀等。并且,设备室7的外周面被多个外饰罩(工作油箱罩(外饰罩)41、检修门42等)覆盖。需要说明的是,工作油箱31周边的详细结构将于后文叙述。
驾驶室8具有供液压挖掘机1的操作人员乘降的室内空间,为了能够看见工作装置4的前端部而将驾驶室8配置在上部旋转体3上的工作装置4的侧方即左侧前部。
发动机室10具有被能够开闭的发动机罩14覆盖的检修用上部开口。如图2所示,发动机室10在内部收纳有发动机20、DPF(DieselParticulateFilter:柴油机微粒捕集过滤装置)21、SCR(SelectiveCatalyticReduction: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22等。
发动机20在构成上部旋转体3的车体框架3a的中央框架3c上经由橡胶减振器被支撑。
DPF21是处理从发动机20排出的排气的装置,利用过滤器捕集排气所含有的微粒物。被过滤器捕集的微粒物在DPF21内被焚烧。另外,如图2所示,DPF21具有大致圆筒状的外形,配置成其中心轴沿前后方向延伸。
SCR22是处理从发动机20排出之后在DPF21中被处理的排气的装置,使用将尿素加水分解而得到的氨有选择地还原氮氧化物NOx。如图2所示,SCR22邻接地配置在DPF21的侧方。SCR22具有大致圆筒状的外形,配置成其中心轴沿前后方向延伸。
在此,上述发动机20、DPF21、SCR22按照该顺序串联连接。因此,从发动机20排出的排气首先被输送至DPF21并被处理(主要是减少微粒物的处理),之后经由混合配管22a被输送至SCR22。在SCR22中主要实施减少NOx的处理,之后被净化的排气被排出到外部。
(工作油箱31的周边结构)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液压挖掘机1中,沿着上部旋转体3的右侧面,在车体框架3a上从前方起依次搭载有燃料箱30、工作油箱31以及搭载有DPF21、SCR22等的发动机室10。
燃料箱30是用于储存向液压挖掘机1的驱动源即发动机20供给的燃料的箱体,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另外,如图3所示,燃料箱30在俯视图中配置在上部旋转体3的车体框架3a的右侧方即大臂安装部3b的横向右侧。并且,燃料箱30与工作油箱31一起沿着车体框架3a的外缘配置。
在此,如图4所示,在构成燃料箱30的多个侧面中靠近工作油箱31侧的侧面30a上安装有固定后述的工作油箱罩41的被卡止部件61。
并且,如图5所示,燃料箱30通过将螺栓插入形成于车体框架3a的上表面的基准螺栓孔34及多个螺栓插入孔35而被固定。
如图5所示,基准螺栓孔34形成在车体框架3a的上表面且与工作油箱31邻接的位置,内径比螺栓插入孔35小。由此,在螺栓插入基准螺栓孔34的状态下,因为在螺栓的外周面与基准螺栓孔34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的间隙比螺栓插入孔35小,所以能够精确地将燃料箱30固定在车体框架3a上。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因为在燃料箱30的侧面30a上设置有供邻接的工作油箱罩41固定的被卡止部件61,所以通过在与工作油箱31邻接的一侧设置基准螺栓孔34,其结果,能够提高被卡止部件62的位置精度。由此,能够提高工作油箱罩41相对于燃料箱30的侧面40的位置精度,能够抑制燃料箱30的侧面40与工作油箱罩41邻接的部分产生的高度差。
工作油箱31是用于储存向工作装置等供给的工作油的箱体,在近似长方体形状的上表面上安装有用于排出工作油的配管31b(参照图4)。另外,工作油箱31以被在前侧邻接的燃料箱30和在后侧邻接的发动机室10夹着的方式配置。
在此,工作油箱31与燃料箱30相比,前后方向的宽度尺寸大致相等,但是左右方向上的大小比燃料箱30的左右方向上的大小小。因此,如图4所示,工作油箱31配置在与燃料箱30相比从车体框架3a的右侧面起更靠近里侧的位置。因此,后述的工作油箱罩41以工作油箱罩41与工作油箱31的侧面31a之间具有配管31b所能通过程度的间隙的方式安装在工作油箱31的侧方。
工作油箱罩41是形成上部旋转体3的右侧面的一部分的外饰罩,具有与工作油箱31的前后方向的尺寸大致相等的宽度尺寸。另外,如图4所示,工作油箱罩41以其背面与工作油箱31的侧面31a之间隔开间隙的状态安装在工作油箱31的侧方。并且,在该间隙中配置有工油箱31的配管31b。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工作油箱罩41的详细安装结构将于后文叙述。
检修门42与工作油箱罩41同样是形成上部旋转体3的右侧面的一部分的外饰罩,以能够开闭的状态安装在立设在上部旋转体3的车体框架3a上的两根柱部件33a,33b之间。更具体而言,检修门42通过拿起设置在正面靠右侧位置的把手42a,以固定在柱部件33a上的转动轴(未图示)为中心转动,从而如图6所示相对于车体框架3a开闭。
由此,能够经由检修门42实施设置在发动机室10内的过滤器及各种配管等的整备。另外,与检修门42邻接的工作油箱罩41的安装是在将与左侧邻接的检修门42打开的状态下进行的。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在将检修门42打开的状态下,能够将设置在工作油箱罩41的左侧背面上的近似L形部件53固定在立设于车体框架3a上的柱部件33b上。
<工作油箱罩41的安装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的液压挖掘机1中,工作油箱罩41通过以下的结构安装在上部旋转体3的车体框架3a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上下”方向是指工作油箱罩41安装于车体框架3a的安装状态下的方向。
如图8所示,工作油箱罩41在其背面41a侧安装有卡止部件51、插入板52及L形部件53。
更具体而言,如图9所示,在工作油箱罩41的背面41a,在与燃料箱30邻接的一侧端部通过焊接上下安装有基座部41b,41c。另外,在背面41a的相反侧(发动机室10侧)的端部通过焊接上下安装有基座部41d,41e。
如图9所示,基座部41b配置在工作油箱罩41的背面41a的与燃料箱30邻接的一侧端部的上部。如图8所示,在基座部41b上利用螺栓63固定有卡止部件51。
如图9所示,基座部41c配置在工作油箱罩41的背面41a的与燃料箱30邻接的一侧端部的基座部41b下方。如图8所示,基座部41c利用螺栓63固定有插入板52。
如图9所示,基座部41d,41e在工作油箱罩41的背面41a的与发动机室10邻接的一侧端部沿上下方向配置。另外,如图8所示,基座部41d,41e利用螺栓63固定有L形部件53。
需要说明的是,对用于将各部件固定在基座部41b~41e上的螺栓标注了相同的符号,但也可以是大小或种类不同的螺栓。
卡止部件51是用于将工作油箱罩41固定在车体框架3a侧的连结部件,在从背面41a侧看到工作油箱罩41的主视图中,卡止部件51固定在配置于左侧(第一端侧)上部的基座部41b上。另外,如图10所示,卡止部件51通过将一张板状部件弯曲而形成,具有固定部51a及背面安装部51b。
如图10所示,固定部51a在工作油箱罩41的安装状态下,沿大致水平方向配置在卡止部件51的上端部。另外,固定部51a具有螺栓孔51aa。
在卡止部件51卡止于被卡止部件61的状态下,螺栓(固定部)65(参照图7)插入螺栓孔51aa。由此,能够将卡止部件51固定在被卡止部件61上。
在此,在俯视图中,工作油箱罩41的上端部比工作油箱31靠近车体外方。并且,在俯视图中,螺栓65位于工作油箱31与工作油箱罩41的上端部之间的空间内。
背面安装部51b是在工作油箱罩41的安装状态下,从固定部51a向下方延伸的部分,安装于在工作油箱罩41的背面41a上安装的基座部41b。另外,背面安装部51b具有螺栓孔51ba。
在将卡止部件51安装于在工作油箱罩41的背面41a上安装的基座部41b时,固定用螺栓63(参照图8)插入螺栓孔51ba。由此,能够将卡止部件51固定在工作油箱罩41的背面41a上。
插入板52是用于将工作油箱罩41固定在车体框架3a侧的连结部件,在从背面41a侧看到工作油箱罩41的主视图中,插入板52固定在配置于左下方的基座部41c上。另外,插入板52是从上方沿大致铅直方向插入后述的承接部62的板状部件,如图11所示,具有两个螺栓孔52a。
在工作油箱罩41的安装状态下,沿插入板52的上端设置有两个螺栓孔52a。并且,通过将螺栓63插入螺栓孔52a,插入板52固定在基座部41c上。
如图11所示,利用螺栓63固定在基座部41c上的插入板52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部分。该突出部分通过插入后述的承接部62,能够在工作油箱罩41的下部进行对位。
L形部件53是用于将工作油箱罩41固定在车体框架3a侧的连结部件,在从背面侧41a看到工作油箱罩41的主视图中,L形部件53固定在沿右侧(第二端侧)的端部配置的基座部41d,41e上。另外,如图12所示,L形部件53由通过将一张板状部件弯曲而成的两个板状部分(第一板状部53a、第二板状部53b)构成。
如图8所示,第一板状部53a是固定于工作油箱罩41的背面41a侧的板状部件,具有螺栓槽53aa、螺栓孔53ab。
如图12所示,在工作油箱罩41的安装状态下,螺栓槽53aa形成在第一板状部53a的上部。如图8所示,通过使螺栓63插入螺栓槽53aa并使螺栓63与基座部41d的螺栓孔螺纹接合,能够使L形部件53的上部固定在工作油箱罩41的背面41a上。
在此,为了在安装工作油箱罩41时易于对罩的姿势或位置进行微调,使螺栓槽53aa形成为槽而不是孔。
如图12所示,在工作油箱罩41的安装状态下,螺栓孔53ab形成在第一板状部53a的下部。如图8所示,通过使螺栓63插入螺栓孔53ab并使螺栓63与基座部41e的螺栓孔螺纹接合,能够将L形部件53的下部固定在工作油箱罩41的背面41a上。
如图8所示,第二板状部53b是固定于在车体框架3a上立设的柱部件33b的板状部件,具有柱固定部53ba、柱固定部53bb。
如图12所示,在工作油箱罩41的安装状态下,柱固定部53ba在第二板状部53b的上部形成有螺母部分。如图8所示,在柱固定部53ba中使螺栓从柱部件33b侧插入并与螺母部分螺纹接合,从而能够将L形部件53的上部固定在柱部件33b上。
如图12所示,在工作油箱罩41的安装状态下,柱固定部53bb在第二板状部53b的下部形成有螺母部分。如图8所示,在柱固定部53bb中使螺栓从柱部件33b侧插入并与螺母部分螺纹接合,从而能够将L形部件53的下部固定在柱部件33b上。
被卡止部件61是固定卡止部件51的部件,所述卡止部件51固定在工作油箱罩41的背面41a侧,如图13所示,被卡止部件61由第一、第二、第二板状部61a,61b,61c组合而成。另外,如图14所示,被卡止部件61安装在与工作油箱31邻接地配置的燃料箱(车载构造物)30的侧面30a上。
更具体而言,如图14所示,被卡止部件61利用螺栓63固定在底座部30b上。如图15所示,底座部30通过焊接固定在燃料箱30的侧面30a的右上端部上。
在此,如上所述,工作油箱31配置在比燃料箱30靠近里侧的位置。因此,如图4所示,能够将用于固定工作油箱罩41的被卡止部件61配置在工作油箱31的侧面31a的正面。
另外,如上所述,固定被卡止部件61的燃料箱30以孔径比其他螺栓插入孔35的孔径小的基准螺栓孔34为基准位置固定在车体框架3a上。
由此,能够将燃料箱30精确地安装在车体框架3a上,并且也能够精确地安装在燃料箱30的侧面30a上安装的被卡止部件61。其结果,因为固定于被卡止部件61的卡止部件51的位置精度也得到提高,所以能够提高工作油箱罩41对车体框架3a的安装精度。
在工作油箱罩41的安装状态下,构成被卡止部件61的第一~第三板状部61a~61c中的第一、第二板状部61a,61b的主要部分沿大致铅直方向配置,第三板状部61c的主要部分沿大致水平方向配置。
如图13所示,第一板状部61a的在工作油箱罩41的背面41a侧沿大致铅直方向配置的主要部分的上端弯曲,在该弯曲部分形成有两个螺栓孔61aa。
在螺栓孔61aa上固定有盖部件36(参照图3、图7),该盖部件36用于堵塞使卡止部件51与被卡止部件61的固定部分(螺栓63的头部分)与外部连通的开口部S(参照图7)。
如图13所示,第二板状部61b通过焊接沿大致铅直方向固定在第一板状部61a上,沿燃料箱30的侧面30a大致平行地配置。另外,第二板状部61b在下端部分形成有螺栓孔61ba。
通过使螺栓插入并与螺栓孔61ba螺纹接合,使第二板状部61b固定在通过焊接固定于燃料箱30的侧面30a的底座部30b上。
第三板状部61c的主要部分沿大致水平方向配置,通过焊接与第一、第二板状部61a,61b接合,具有两个螺栓孔61ca。
如图7所示,在上述卡止部件51的固定部51a卡止于第三板状部61c的上表面的状态下,螺栓63插入螺栓孔61ca而固定。由此,能够将安装于工作油箱罩41的背面41a侧的卡止部件51固定在被卡止部件61上。需要说明的是,插入螺栓孔61ca的螺栓65与固定在第三板状部61c的下表面侧的螺母部分螺纹接合。
如上所述,承接部62是沿大致铅直方向移动的插入板52插入的部件,如图16所示,具有底座部62a、被插入部62b。
底座部62a是形成承接部62的底座部分的板状部件,形成有螺栓孔62aa。
如图17及图18所示,在螺栓孔62aa中插入用于将承接部62固定在车体框架3a上的螺栓64。
螺栓64通过与形成在车体框架3a侧的螺栓孔螺纹接合,将承接部62固定在车体框架3a的上表面。
如图16所示,在底座部62a的上表面通过焊接固定两个被插入部62b,被插入部62b具有保持从上方插入的插入板52的鳄鱼夹形状。另外,如图16所示,被插入部62b具有诱导部62ba、保持部62bb、螺栓62bc。
为了将从上方插入的插入板52向被插入部62b的内侧诱导,形成为向上方开口。
保持部62bb保持被诱导部62ba诱导的插入板52的前端部分。具体而言,插入保持部62bb的插入板52能够沿插入方向及与工作油箱罩41的背面41a大致平行的方向移动,但是在与工作油箱罩41的背面41a交差的方向(车宽方向)上的移动受到限制。
螺栓62bc插入形成于向上方开口的鳄鱼夹形状(alligatorclipshape)的被插入部62b底部的孔,从而将被插入部62b固定在底座部62a上。
由此,通过使工作油箱罩41从大致铅直方向的上方与背面41a平行地向下移动,能够将插入板52插入承接部62。此时,如图18所示,因为插入板52被承接部62限制了向与背面41a交差的方向上的移动,所以能够抑制工作油箱罩41与其邻接的燃料箱30的侧面40、检修门42之间产生高度差。
另外,在插入板52插入于承接部62的状态下,通过使上述卡止部件51卡止在被卡止部件61上,工作油箱罩41整体被支承,所以如图17所示,插入板52的前端与承接部62的保持部62bb的底部分之间产生间隙。
工作油箱罩41的下部仅在与背面41a交差的方向上被限制移动,但是向与背面41a平行的两个方向(铅直方向、水平方向)的移动则不受限制。
由此,在将卡止部件51固定于被卡止部件61时,或者将近似L形部件53固定于柱部件33b时,能够进行工作油箱罩41的姿势的微调整。
<工作油箱罩41的安装顺序>
在本实施方式的液压挖掘机1中,工作油箱罩41按照以下顺序安装在上部旋转体3的车体框架3a上。
在以覆盖设置在上部旋转体3上的工作油箱31侧方的方式将工作油箱罩41安装在车体框架3a上时,首先,如图9所示,在安装于工作油箱罩41的背面41a的各基座部41b~41e安装各连接部件。
具体而言,在基座部41b上安装卡止部件51(参照图10),在基座部41c上安装插入板52(参照图11)。另外,在基座部41d,41e上安装L形部件53(参照图12)。
接着,将工作油箱罩41在工作油箱31的正面抬起并向下方落下,使插入板52插入承接部62,同时将固定在工作油箱罩41的背面41a侧的卡止部件51卡止在固定于燃料箱30的侧面30a的被卡止部件61上。
在此,插入板52以使其平面与工作油箱罩41的背面41a大致平行的方式插入承接部62。因此,插入板52保持插入承接部62的状态,从而能够限制工作油箱罩41向与背面41a交差的方向(车宽方向)移动。由此,利用插入板52与承接部62的插入关系,在工作油箱罩41下部能够进行大致对位。
接着,在与工作油箱罩41左侧邻接的检修门42打开的状态下(参照图6及图6),通过将操作者的手或者工具等插入使检修门42打开而形成的开口,使固定在工作油箱罩41的背面41a上的L形部件53固定在柱部件33b上。
接着,为了固定卡止在被卡止部件61上的卡止部件51,将工具插入形成在卡止部件51的上方的开口部S(参照图3、图7等)并使用螺栓进行固定。由此,通过将卡止部件51固定在被卡止部件61上,能够将工作油箱罩41固定于车体框架3a。
接着,为了堵塞用于固定卡止部件51的开口部S,在开口部S上设置盖部件36并将螺栓插入被卡止部件61的螺栓孔61aa,从而固定盖部件36。
在本实施方式的液压挖掘机1中,如上所述,使用在覆盖工作油箱31的侧方的工作油箱罩41的背面41a侧上部安装的卡止部件51和安装在背面41a侧下部的插入板52,能够容易且精确地安装工作油箱罩41。
具体而言,在背面41a侧的下部,构成为只是插入板52插入固定于车体框架3a侧的承接部62的结构,而在工作油箱罩41的背面41a侧上部,使卡止部件51固定在被卡止部件61上的螺栓65(参照图7)配置在俯视时比工作油箱罩41的上端部靠近车体内方且能够使用工具等从外方经由开口部S固定的位置。
由此,使用螺栓等进行固定的部位仅位于工作油箱罩41的背面41a侧的固定卡止部件51与被卡止部件61的上方部分,在下方部分则不需要使用螺栓等进行固定,因此能够使工作油箱罩41的安装简单化,并且也能够确保安装精度。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发明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A)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工作油箱罩4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采用彼此不同的安装结构(卡止部件51及插入板52、L形部件53)的例子。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例如,可以在外饰罩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采用相同的安装结构。
具体而言,可以在外饰罩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卡止部件51及插入板52并固定于车体框架侧的安装结构。
在该情况下,即使邻接的外饰罩不能开闭,也能够从上方经由开口部使用螺栓等将外饰罩固定在车体框架上。因此,能够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同样地容易且精确地安装外饰罩。
(B)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本发明适用于覆盖工作油箱31的侧方的外饰罩(工作油箱罩41)的安装结构的例子,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例如,本发明不限于工作油箱的侧方,也可以适用于构成作业车辆的外表面的设置在其他位置的外饰罩的安装结构。
(C)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本发明适用于液压挖掘机1的外饰罩(工作油箱罩41)的安装结构的例子,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例如,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除液压挖掘机之外的轮式装载机、吊车、推土机、机动平地机等其他作业车辆的外饰罩的安装结构。
(D)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将卡止部件51固定于被卡止部件61的固定部,以使用如图7所示的螺栓65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例如,作为将卡止部件固定于被卡止部件的固定机构,除了螺栓以外,还可以使用焊接或其他固定部件等。
在该情况下,通过将被焊接的部位或者其他固定部件本身作为固定部,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相同的效果。
(E)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固定被卡止部件61的车载构造物,以与工作油箱31邻接地配置的燃料箱30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例如,作为固定被卡止部件的车载构造物,可以使用构成车体框架3a的柱部件、梁部件或者除燃料箱以外的车载构造物。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作业车辆起到能够容易且精确地将外饰板固定在车体框架上的效果,因此能够广泛适用于车体的侧面被外饰罩覆盖的各种作业车辆。
符号说明
1液压挖掘机(作业车辆)
2下部行驶体
3上部旋转体
3a车体框架
3c中央框架
20发动机
30燃料箱(车载构造物)
30a侧面
30b底座部
31工作油箱
31a侧面
31b配管
33a,33b柱部件
34基准螺栓孔
35螺栓插入孔
36盖部件
40燃料箱的侧面
41工作油箱罩(外饰罩)
41a背面
41b~41e基座部
42检修门
42a把手
51卡止部件
51a固定部
51aa螺栓孔
51b背面安装部
51ba螺栓孔
52插入板
52a螺栓孔
53L形部件
53a第一板状部
53aa螺栓槽
53ab螺栓孔
53b第二板状部
53ba柱固定部
53bb柱固定部
61被卡止部件
61a第一板状部
61aa螺栓孔
61b第二板状部
61ba螺栓孔
61c第三板状部
61ca螺栓孔
62承接部
62a底座板
62aa螺栓孔
62b被插入部
62ba诱导部
62bb保持部
62bc螺栓
63螺栓
64螺栓
65螺栓(固定部)
S开口部

Claims (7)

1.一种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具有:
车体框架;
外饰罩,覆盖所述车体框架的侧面;
卡止部件,在所述外饰罩安装于所述车体框架的安装状态下,其设置在所述外饰罩的背面侧的上部;
插入板,在所述安装状态下,其设置在所述外饰罩的背面侧的下部,并向下方延伸;
被卡止部件,设置于载置在所述车体框架上的车载构造物,其固定所述卡止部件;
承接部,设置在所述车体框架上,所述插入板插入该承接部;
固定部,在所述安装状态下,俯视时其位于比所述外饰罩的上端部靠近车体内方的位置,并且将所述卡止部件固定在所述被卡止部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作业车辆还具有:发动机;燃料箱,其储存对所述发动机供给的燃料;工作油箱,其与所述燃料箱邻接地配置,储存对工作装置供给的工作油;
所述外饰罩配置在覆盖配置于所述车体框架的所述工作油箱的位置;
所述被卡止部件安装在所述燃料箱的靠近所述工作油箱侧的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饰罩的上端部在俯视时位于比所述工作油箱靠近车体外方的位置,
所述固定部在俯视时位于工作油箱与外饰罩的上端部之间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体框架在成为固定所述承接部的位置的基准的位置具有对位孔,
在所述对位孔中插入有固定与所述外饰罩邻接的所述燃料箱的螺栓。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入板与所述车体框架的侧面大致平行地插入所述承接部,
所述外饰罩以其相对于所述车体框架的宽度方向的位置被限制的状态安装。
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止部件及所述插入板设置在所述外饰罩的背面的宽度方向的第一端侧;
所述作业车辆还具有近似L形部件,所述近似L形部件设置在所述外饰罩的背面的所述第一端的相反侧即第二端侧,固定在构成所述车体框架的柱部件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还设置有能够开闭的检修门,所述检修门邻接地配置在所述外饰罩的第二端侧。
CN201480000658.0A 2014-05-30 2014-05-30 作业车辆 Active CN1043348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4/064437 WO2014192924A1 (ja) 2014-05-30 2014-05-30 作業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34803A CN104334803A (zh) 2015-02-04
CN104334803B true CN104334803B (zh) 2016-04-06

Family

ID=51988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0658.0A Active CN104334803B (zh) 2014-05-30 2014-05-30 作业车辆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670647B2 (zh)
JP (1) JP5685680B1 (zh)
CN (1) CN104334803B (zh)
DE (1) DE112014000051B3 (zh)
IN (1) IN2014DN06602A (zh)
WO (1) WO20141929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73375B2 (ja) * 2017-06-29 2020-10-21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業機
JP6922960B2 (ja) * 2019-09-26 2021-08-18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
CN110566203B (zh) * 2019-09-29 2024-04-16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 工程机械机具快拆连接结构
US20230116011A1 (en) * 2021-10-12 2023-04-13 Caterpillar Inc. Secondary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with service orientation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57110A (ja) * 2001-03-01 2002-09-11 Shin Caterpillar Mitsubishi Ltd 建設機械における仕切り板の取付け構造
CN101096854A (zh) * 2006-06-27 2008-01-02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工程机械
JP2010106522A (ja) * 2008-10-30 2010-05-13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旋回式建設機械
CN201730131U (zh) * 2010-08-17 2011-02-02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装载机发动机罩
CN103261528A (zh) * 2010-12-15 2013-08-21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工程机械的外装罩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8499A (ja) * 1996-06-25 1998-01-13 Shin Caterpillar Mitsubishi Ltd 建設機械のカバー構造
JP2000064348A (ja) * 1998-08-26 2000-02-29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
US7934354B2 (en) * 2007-09-27 2011-05-03 Caterpillar S.A.R.L. Door panel
US20090230710A1 (en) * 2008-03-14 2009-09-17 Clark Equipment Company Rear accessible service hatch
JP5228093B2 (ja) * 2011-07-29 2013-07-03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油圧ショベル
KR20150092148A (ko) * 2012-12-12 2015-08-12 볼보 컨스트럭션 이큅먼트 에이비 도어 잠금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건설기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57110A (ja) * 2001-03-01 2002-09-11 Shin Caterpillar Mitsubishi Ltd 建設機械における仕切り板の取付け構造
CN101096854A (zh) * 2006-06-27 2008-01-02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工程机械
JP2010106522A (ja) * 2008-10-30 2010-05-13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旋回式建設機械
CN201730131U (zh) * 2010-08-17 2011-02-02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装载机发动机罩
CN103261528A (zh) * 2010-12-15 2013-08-21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工程机械的外装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685680B1 (ja) 2015-03-18
US9670647B2 (en) 2017-06-06
DE112014000051T5 (de) 2015-06-18
CN104334803A (zh) 2015-02-04
JPWO2014192924A1 (ja) 2017-02-23
DE112014000051B3 (de) 2015-06-03
IN2014DN06602A (zh) 2015-05-22
WO2014192924A1 (ja) 2014-12-04
US20160244946A1 (en) 2016-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34803B (zh) 作业车辆
CN104755713B (zh) 作业车辆
US9061582B2 (en) Hydraulic excavator
US8191668B2 (en) Mounting assembly for emissions control system
US9027697B2 (en) Construction machine
US9453327B2 (en) Construction machine
CN103906878B (zh) 轮式装载机
US8857557B2 (en) Work vehicle
WO2011027765A1 (ja) ホイール式作業車両
JP5543563B2 (ja) 排気処理ユニット
US9033095B2 (en) Exhaust treatment unit,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exhaust treatment unit, and work vehicle
WO2013057902A1 (ja) 産業用車両
EP3205526A1 (en) Engine device
CN104321504B (zh) 作业车辆
CN105649129A (zh) 工程机械
JP5914410B2 (ja) 建設機械
KR101581269B1 (ko) 유압 셔블
CN107794964B (zh) 工程机械
JP2016223214A (ja) 建設機械
JP5729244B2 (ja) 建設機械
JP2004190276A (ja) 建設機械における手摺り
KR101572465B1 (ko) 작업 차량
JP2008247100A (ja) エンジンフードの取付構造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建設機械
JP2010007349A (ja) トラックローダ
JP2013104224A (ja) 建設機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