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91133B - 片材供给装置、片材供给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片材供给装置、片材供给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91133B
CN104291133B CN201410337950.3A CN201410337950A CN104291133B CN 104291133 B CN104291133 B CN 104291133B CN 201410337950 A CN201410337950 A CN 201410337950A CN 104291133 B CN104291133 B CN 1042911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material
sheet
absorption
conveying direction
feed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3795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91133A (zh
Inventor
水野浩
霜山淳彦
大本昇
梅本浩章
大岛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2911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911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911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911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22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air-blast or suction device
    • B65H5/222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air-blast or suction device by suction devices
    • B65H5/224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air-blast or suction device by suction devices by suction bel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08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using pneumatic force
    • B65H3/12Suction bands, belts, or tables moving relatively to the pile
    • B65H3/124Suction bands or belts
    • B65H3/128Suction bands or belts separating from the top of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46Supplementary devices or measures to assist separation or prevent double feed
    • B65H3/48Air blast acting on edges of, or under,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22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air-blast or suction device
    • B65H5/228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air-blast or suction device by air-blast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00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 B65H7/02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by feelers or detectors
    • B65H7/14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by feelers or detectors by photoelectric feelers or dete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00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 B65H7/16Controlling air-supply to pneumatic separ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50Occurence
    • B65H2511/51Presen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5/00Physical entit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5H2511/00 or B65H2513/00
    • B65H2515/30Forces; Stresses
    • B65H2515/34Pressure, e.g. fluid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53/00Sensing or detecting means
    • B65H2553/40Sensing or detecting means using optical, e.g. photographic, elements
    • B65H2553/42Camer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片材供给装置、片材供给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能够使片材更可靠地分离。片材供给装置具备:载置部,其能够载置多个片材沿上下方向层叠而成的片材捆;吸附/输送部,其设置在载置部的上方且吸附最上层的第一片材;以及送风部,其向被吸附/输送部吸附的第一片材的输送方向的前端喷吹空气,来将第一片材与紧接着第一片材的第二片材分离,在将第一片材与第二片材分离后,吸附/输送部将第一片材沿规定的方向输送,吸附/输送部使送风部对第一片材喷吹空气时针对第一片材的输送方向的前端的吸附力比吸附/输送部输送第一片材时针对第一片材的输送方向的前端的吸附力弱。

Description

片材供给装置、片材供给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空气压力将片材(sheet)从片材捆逐张拾取来向输送路径送出的片材供给装置、片材供给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与片材供给装置相关的发明,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片材供给装置。图15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片材供给装置100的构成图。
在片材供给装置100中,送风机构102向片材捆Se的上端部(z轴的正方向侧的端部)喷吹上浮空气,使最上层的片材S1上浮。在片材捆Se的上方配置有形成了多个贯通孔的环状吸气带(suction belt)104。经过这些贯通孔,配置在吸气带104的内侧的腔室(省略图示)通过内置的风扇来吸引片材捆Se与吸气带104之间的空气,使最上层的片材吸附于吸气带104。另外,吸气带104通过来自电机(省略图示)的驱动力而旋转。由此,所吸附的片材沿x轴方向被输送至输送路径106的接收口108。然后,最上层片材S1在输送路径106内经过而被输送到成像机构(省略图示)。
片材供给装置100还具备拍摄机构110以及控制电路112。拍摄机构110从自片材捆Se的一侧面P1沿y轴方向偏离了规定距离的位置,拍摄上浮的最上层的片材S1和其下一张的片材。控制电路112根据由拍摄机构110拍摄的拍摄图像,计算出这些片材的间隔。控制电路112还基于计算出的片材间隔来调整送风机构102的风量。
然而,在片材供给装置100中,难以将片材S1和其下一张片材可靠地分离。更详细而言,片材供给装置100为了将片材S1和其下一张片材分离而向这些片材之间喷吹分离空气。
但是,若片材S1和其下一张片材以紧贴的状态被吸气带104吸附,则这些片材之间不存在间隙。因此,即使片材供给装置100对片材S1和其下一张片材喷吹分离空气,也有可能无法将这些片材分离。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544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片材更可靠地分离的片材供给装置、片材供给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的片材供给装置具有:载置部,其能够载置多个片材沿上下方向层叠而成的片材捆;吸附/输送部,其设置于上述载置部的上方且吸附最上层的第一片材;以及送风部,其向被上述吸附/输送部吸附的上述第一片材的上述输送方向的前端喷吹空气,来将该第一片材与紧接着该第一片材的第二片材分离,上述吸附/输送部在上述第一片材与上述第二片材被分离后,将该第一片材沿输送方向输送,上述吸附/输送部使上述送风部对上述第一片材喷吹空气时针对该第一片材的上述输送方向的前端的吸附力比该吸附/输送部输送该第一片材时针对该第一片材的该输送方向的前端的吸附力弱。其中,本发明也面向上述片材供给装置中的片材输送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上述片材供给装置;和判定部,其基于上述图像取得部取得的图像数据,来判定上述第一片材与上述第二片材是否紧贴。
根据本发明,能够将片材更可靠地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片材供给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图。
图2是具有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片材供给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图。
图3是从上方俯视片材供给装置的图。
图4是片材供给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5是表示片材供给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6是吸附片材时的片材供给装置的剖面构造图。
图7是输送片材时的片材供给装置的剖面构造图。
图8是片材供给装置的控制电路所进行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控制电路进行了合成处理后的图像的图。
图10是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片材供给装置的剖面构造图。
图11是从上侧俯视图10的片材供给装置的吸气带、腔室以及遮挡件的图。
图12是从上方俯视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片材供给装置的图。
图13是表示拍摄部拍摄到的图像的图。
图14是从上方俯视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片材供给装置的图。
图15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片材供给装置的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具备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片材供给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最初)
首先,对图中的方向进行定义。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说明,将图1中的纸面的左右方向设为左右方向,将图1中的纸面的前后方向设为前后方向,将图1中的纸面的上下方向设为上下方向。另外,在图中,对几个构成有时在附图标记的右侧附加后缀a、b、c、d。a、b、c、d是指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Bk)。例如,成像机构27a意味着黄色的成像机构27。另外,没有后缀意味着Y、M、C、Bk各色。例如,成像机构27意味着Y、M、C、Bk各色的成像机构。
(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动作)
图1是表示具备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片材供给装置21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构成图。
图像形成装置1例如是数字商业打印机,其具备片材供给单元9、成像单元11、定影单元13、控制电路15以及排出辊对40。
片材供给单元9大致包括片材供给装置21、供给辊对23以及套准调节辊对25。在片材供给装置21(详细内容将后述)的内部载置有将多个片材(例如纸张)层叠而成的片材捆Se。在通过片材供给装置21(详细内容将后述)利用空气压的作用从片材捆Se拾取最上层的片材后,将其向输送路径送出。送出的片材被旋转的供给辊对23向下游方向输送。然后,片材碰到处于停止状态的套准调节辊对25而暂时停止。套准调节辊对25在由控制电路15上的CPU进行的定时控制下,通过来自电机(未图示)的驱动力而旋转。由此,片材在形成于后述的中间转印带31的合成调色剂像能够转印到自身的规定区域的定时,被从套准调节辊对25向后述的2次转印区域送出。
成像单元11通过电子照片方式形成图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成像单元11形成全彩色图像。为此,成像单元11具有串联(tandem)型的构成。更具体而言,成像单元例如由成像机构27a~27d以及转印机构29构成为Y、M、C、Bk。
各成像机构27a~27d具备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安装的感光鼓。在各感光鼓的周围安装有带电机构、曝光机构、显影机构以及清洁机构。
各带电器使对应色的感光鼓的周面带电。
各曝光机构被输入对应色的图像数据。在此,图像数据从与图像形成装置1连接的个人计算机向控制电路15的CPU发送。CPU根据接收图像数据来生成Y、M、C、Bk各色的图像数据,并将其向对应色的曝光机构输出。各曝光机构生成以对应色的图像数据调制后的光束,按每行扫描到带电的感光鼓的周面上。在此,由于感光鼓旋转,所以在其周面形成对应色的静电潜像。
显影机构利用调色剂对形成于对应色的感光鼓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将对应色的调色剂像形成在周面上。
转印机构29大致由环状中间转印带31、驱动辊33、多个从动辊35、一次转印辊37a~37d以及2次转印辊39构成。
中间转印带31架设于驱动辊33与多个从动辊35。驱动辊33通过由未图示的电机赋予的驱动力进行旋转。从动辊35通过驱动辊33的旋转而从动旋转。由此,中间转印带31沿逆时针方向(箭头α的方向)旋转。
各一次转印辊37被施加转印电压。各一次转印辊37与对应色的感光鼓之间产生电场。通过该电场的作用,各感光鼓所载持的调色剂图像被依次转印(一次转印)到该中间转印带31的同一区域。结果,在中间转印带31上形成各色的调色剂图像重叠的合成调色剂图像。合成调色剂图像通过中间转印带31的旋转而向2次转印辊39输送。
2次转印辊39与中间转印带31抵接而形成2次转印区域。向2次转印区域导入被从套准调节辊对25送出的片材。2次转印辊39被施加转印电压,在2次转印辊39与中间转印带31之间形成电场。通过该电场的作用,中间转印带31上的合成调色剂图像被2次转印到经过2次转印区域的片材。2次转印辊39以及中间转印带31将2次转印结束的片材向输送路径的下游送出。
一次转印结束后未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1的调色剂作为转印残留调色剂残留在各感光鼓的周面。在各成像机构27中,清洁机构将对应色的感光鼓周面的转印残留调色剂刮去并回收。
另外,2次转印结束后未被转印至片材的调色剂作为转印残留调色剂残留在中间转印带31的周面。因此,未图示的清洁机构将中间转印带31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刮去并回收。
定影单元13具备加热辊以及加压辊,这些辊形成定影辊隙(nip)。向该定影辊隙导入来自2次转印区域的片材。片材在通过两辊的旋转而经过定影辊隙的过程中,被加热以及加压。由此,合成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到片材上。然后,定影单元13向设于输送路径的下游的排出辊对40送出片材。
若从定影单元13被导入定影结束的片材,则排出辊对40将该片材排出到主体装置外的排出托盘。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对形成全彩色图像时的工艺进行了说明,但在形成单色图像时,典型地仅Bk用的成像机构27d被驱动。
另外,控制电路15至少由闪存、CPU以及主存储器构成。CPU将闪存等所存储的程序在主存储器上执行来对构成各部进行控制。
(片材供给装置的构成、动作)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片材供给装置21的构成进行说明。图2是片材供给装置21的剖面构造图。图3是从上方俯视片材供给装置21的图。图4是片材供给装置21的外观立体图。下面,将片材捆Se内的最上层的片材称为片材S1,将其下面的第2张片材称为片材S2。另外,将片材S1的前端(沿前后方向平行的左侧的边)称为前端E1,将片材S2的前端(沿前后方向平行的左侧的边)称为前端E2。
片材供给装置21具有升降板55、抵接部57、限位传感器59、吸附/输送机构61、输送辊对63、供给传感器65、第一送风机构67、第二送风机构69、吸附传感器70、拍摄部93以及光源97。另外,控制电路15还作为片材供给装置21的控制部发挥作用。
升降板55具有与水平面大致平行的长方形的载置部71。以下,将该载置部71的法线方向称为层叠方向。多个片材沿层叠方向(上下方向)层叠而成的片材捆Se载置在载置部71上。升降板55在从规定的下限位置到上限位置之间能够沿层叠方向移动,即构成为能够升降。关于升降机构,由于能够应用公知技术,所以省略其说明。
抵接部57具有抵接面73。抵接面73从载置部71的沿着四边中左侧的边的位置起,沿层叠方向平行延伸。片材捆Se的四面中左侧的端面(即,左端面)抵接于该抵接面73。其中,各片材从与前后方向平行的2边中的左侧的边向输送路径R3送出。
此外,虽然由于不是本申请的主要部分所以没有细说,但在载置部71的周围设置有限制片材捆Se的前后方向位置的一对限制板、用于限制片材捆Se的右端面的左右方向位置来使左端面与抵接面73抵接的限制板。
限位传感器59的代表性的情况为光学式有源传感器,被固定于抵接部57。如果片材捆Se的最上层的片材S1达到规定的上限位置,则限位传感器59将例如表示Hi的电信号向控制电路15(后述)输出。反之,在没有达到上限位置的情况下,输出表示Lo的电信号。
吸附/输送机构61设在升降板55、抵接部57的上方,具体而言,例如包括吸气带74、腔室79、驱动辊75、例如3个从动辊77以及遮挡件(shutter)90。
各吸气带74是环状。对各吸气带74设置有从外周面侧向内周面侧贯通的多个孔。更详细而言,沿各吸气带74的宽度方向(即与前后方向平行的方向)形成规定数量的贯通孔(即,贯通孔的列)。该贯通孔的列在各带的周方向整体隔开规定间隔形成。
腔室79设置在各吸气带74的内周面侧,大致由吸气口、风扇以及电机构成。吸气口被设置成与各吸气带74的下方侧的内周面对置。风扇被收容在腔室内,通过由电机赋予的驱动力进行旋转。由此,吸气口、风扇以及电机作为使腔室79内(即,吸气带74的内周面侧的空间)产生负压的负压产生部发挥作用。若在腔室79内产生负压,则吸气带74以及片材捆Se之间的空气经过吸气带74的贯通孔被导入腔室79内,通过后述的第一送风机构67等而上浮的最上层片材S1被吸气带74的下端面(即,吸附面)吸附。以下,将导入腔室79内的空气称为吸附空气。
例如在从前侧俯视时,驱动辊75被配置在载置片材捆Se的沿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分的上方。另外,2个从动辊77被配置在第二送风机构69的上方,大致沿上下方向排列。这些辊77的左右方向位置是从抵接面73向左侧偏移了的位置。另外,在下方侧的从动辊77(以下,有时称为左端从动辊)和驱动辊75之间配置剩余的一个从动辊77(以下,有时称为中间从动辊)。
各辊75、77具有与前后方向大致平行的旋转轴。驱动辊75被来自未图示的电机的驱动力驱动而旋转。若驱动辊75旋转,则各从动辊77从动于其来进行旋转。
上述2个吸气带74被各辊75、77架设成沿前后方向排列。更具体而言,驱动辊75以及中间从动辊77被配置成各自下端的上下方向位置相互大致相同。另外,中间从动辊77以及左端从动辊77被配置成左端从动辊77的下端成为比中间从动辊77的下端稍高的位置。由此,在驱动辊75与中间从动辊77之间,各吸气带74与水平面大体平行,且在中间从动辊77与左端从动辊77之间各吸气带74相对于水平面向斜上方倾斜。换言之,各吸气带74在中间从动辊77的位置处弯曲。这样的吸气带74伴随着驱动辊75的旋转而沿顺时针旋转。由此,吸附于吸气带74的吸附面的最上层片材被向左方向(即,输送方向)输送。
在此,图2中表示了输送路径R3的开头部分。输送路径R3大至由多个引导部件构成。输送路径R3的开头部分成为片材的进入口82。该进入口82由抵接部57的上端以及左端从动辊77的下方之间的空间构成。
上述输送辊对63被设置在输送路径R3上的进入口82的附近。输送辊对63通过由电机(省略图示)赋予的驱动力而旋转,夹持被导入一对辊间的片材并将其向输送路径R3的下游方向送出。
在此,供给传感器65的代表性的情况为光学式有源传感器,其在输送路径R3上且被设置于进入口82与输送辊对63之间。供给传感器65向控制电路15输出以Hi或者Lo来表示片材是否通过了进入口82与输送辊对63之间的基准位置的电信号。
第一送风机构67以升降板55为基准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前侧以及后侧逐一设置。典型的情况下,各第一送风机构67包括风扇81、管道83以及吹出口85。
各风扇81将周边的空气引入管道83内。在前侧的第一送风机构67中,对管道83形成有与片材捆Se的前端面的上端附近面对的吹出口85。在前侧的第一送风机构67中,引入到管道83的空气在管道83内向吹出口85流动,从该吹出口85喷吹到片材捆Se的前侧的侧面上端部分。
与之相对,后侧的第一送风机构67实质上以载置部71的前后方向中心面Pv(参照图3)为基准,与前侧的送风机构对称。由此,从后侧的吹出口85向片材捆Se的后侧的侧面上端部分喷吹空气。在此,更详细而言,前侧以及后侧侧面是与最上层的片材的输送方向以及片材的层叠方向双方平行的片材捆Se的面。
从两个吹出口喷吹出的空气吹向片材捆Se的前侧以及后侧的侧面。该空气主要起到使片材捆Se的最上层的片材S1上浮的作用,以下称为上浮空气。
另外,典型的情况下,第二送风机构69被设置在比载置部71靠向左侧。更具体而言,第二送风机构69与抵接部57的左侧相邻接。典型的情况下,该第二送风机构69包括风扇87、管道89以及吹出口91。
风扇87将自身周围的空气吸入管道89内。管道89被设置成到达输送路径R3的进入口82附近。在管道89的前端部分设置吹出口91。吹出口91被设置成面对吸气带74的正下方的空间。被引入上述管道89的空气向吹出口91流动,被从吹出口91向右侧吹出。由此,来自吹出口91的空气吹向对应的吸气带74的正下方。这些空气主要起到将最上层的片材S1与从上起第2张片材S2分离的作用,以下称为分离空气。
吸附传感器70至少包括光学式有源传感器以及检测件,其向控制电路15输出以Hi或者Lo表示片材捆Se的最上层片材是否吸附于吸气带74的电信号。
遮挡件90是在第二送风机构69向最上层的片材S1喷吹空气时,堵住与片材S1的前端E1对应的吸气带74的孔的板状部件。与片材S1的前端E1对应的吸气带74的孔是指位于片材捆Se的输送方向的前端的正上方的孔。因此,遮挡件90被设在片材捆Se的输送方向的前端的正上方。另外,遮挡件90能够以右端为中心进行旋转。吸附/输送机构61还具备驱动遮挡件90的未图示的电机(遮挡件驱动部)。电机驱动遮挡件90而使其旋转,来切换堵住与片材S1的前端E1对应的吸气带74的孔的状态、和将该孔开放的状态。堵住吸气带74的孔的状态是指遮挡件90水平倒下的状态,将吸气带74的孔开放的状态是指遮挡件90垂直立起的状态。
拍摄部93是对上浮的最上层的片材S1的前端E1以及其下面的片材S2的前端E2的周边进行拍摄,并向控制电路15(后述)发送表示它们的图像数据的图像取得机构。拍摄部93例如由CCD等照相机构成。光源97以拍摄部93能够进行拍摄的方式,对最上层的片材S1的前端E1以及其下面的片材S2的前端E2的周边照射光。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片材供给装置21的控制系统进行详细说明。图5是表示片材供给装置21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片材供给装置21在CPU的控制下,通过空气压的作用拾取片材捆Se的最上层的片材S1并向输送路径R3送出。为了进行该控制,片材供给装置21所需要的构成各部与主体装置3的控制电路15所含的CPU等电连接。更具体而言,控制电路15构成为能够接收来自限位传感器59、供给传感器65以及吸附传感器70的电信号。另外,控制电路15构成为能够向光源97发送控制信号。另外,控制电路15构成为能够接收来自拍摄部93的图像数据。
控制电路15构成为还能够向载置部71用的电机M1、输送辊对63用的电机M2、吸气带74用的电机M3、风扇81用的电机M4、风扇87用的电机M5、腔室79内的风扇用的电机M6以及遮挡件90用的电机M7发送控制信号。另外,控制电路15上连接有能够显示各种信息的显示器94。作为该显示器94,典型的情况下可使用例如图像形成装置1所具备的显示器。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片材供给装置21的动作进行说明。图6是吸附片材S1时的片材供给装置21的剖面构造图。图7是输送片材S1时的片材供给装置21的剖面构造图。图8是片材供给装置21的控制电路15所进行的控制的流程图。图9是表示控制电路15进行了合成处理后的图像的图。
首先,参照图6以及图7来说明片材供给装置21的动作的概要。吸附/输送机构61在第二送风机构69将最上层的片材S1与从上起第2张片材S2分离后,将片材S1沿输送方向输送。此时,吸附/输送机构61使第二送风机构69对片材S1喷吹空气时针对片材S1的前端E1的吸附力比吸附/输送机构61输送片材S1时针对片材S1的前端的吸附力弱。在本实施方式中,吸附/输送机构61在第二送风机构69向片材S1喷吹空气时,不对片材S1的前端E1作用吸引力。
具体而言,在吸附/输送机构61输送片材S1之前,如图6所示,为了将片材S1与片材S2分离,第二送风机构69对片材S1的前端E1和片材S2的前端E2喷吹分离空气。此时,控制电路15使电机M7动作以便遮挡件90堵住与片材S1的前端E1对应的吸气带74的孔。由此,吸引力不作用于片材S1的前端E1。其中,遮挡件90仅设置在片材S1的前端E1附近。因此,被遮挡件90堵住的区域以外的区域中的吸引力比被遮挡件90堵住的区域的吸引力强。
另外,若如图7所示,片材S1与片材S2被分离,则吸附/输送机构61开始片材S1的输送。此时,控制电路15使电机M7动作以便遮挡件90将与片材S1的前端E1对应的吸气带74的孔开放。以下,参照图8更详细地进行说明。
首先,控制电路15使第一送风机构67开始上浮空气的喷吹,使第二送风机构69开始分离空气的喷吹,使吸附/输送机构61开始吸附空气的吸引(步骤S1)。具体而言,控制电路15将片材的尺寸以及坪量(即片材种类)、和与片材种类对应的最佳空气量的初始值预先保持到闪存等。控制电路15以成为该初始值的方式控制电机M4以及电机M5的旋转,来调整从第一送风机构67吹出的上浮空气量以及/或者从第二送风机构69吹出的分离空气量。另外,控制电路15控制腔室79内的电机M6的旋转。
接下来,控制电路15使电机M7动作以便堵住与片材S1的前端E1对应的吸气带74的孔(步骤S2)。
接下来,控制电路15在第二送风机构69向片材S1的前端E1喷吹分离空气时,使拍摄部93拍摄最上层的片材S1的前端E1以及其下面的片材S2的前端E2的周边(步骤S3)。控制电路15对从拍摄部93取得的图像数据实施图像处理。在图9中合成了2个图像。图9的下层是拍摄部93拍摄到的图像。图9的上层是将片材S1的前端E1以及片材S2的前端E2放大后的图像(以下称为放大图像)。控制电路15基于从拍摄部93取得的图像数据来生成图9的上层的放大图像,并将图9的上层的放大图像和图9的下层的图像合成。
接下来,控制电路15判断片材S1与片材S2是否紧贴(步骤S3)。更详细而言,控制电路15基于图9的上层的放大图像,来测定吸附于吸气带74的片材的厚度d。并且,控制电路15判断厚度d是否大于规定值。规定值是一张片材的厚度。在厚度d比规定值大、片材S1和片材S2紧贴的情况下,本处理进入步骤S5。在厚度d不大于规定值、片材S1和片材S2没有紧贴的情况下,本处理进入步骤S4。
在片材S1和片材S2紧贴的情况下,吸附/输送机构61无法进行片材的输送。鉴于此,控制电路15将电机M6的转速从主存储器所存储的初始设定值降低来使经由吸气带74吸附的吸附空气减少。另外,控制电路15将电机M4的转速从主存储器所存储的初始设定值降低来使由风扇81送风的上浮空气的风量减少。另外,控制电路15将电机M5的转速从主存储器所存储的初始设定值增大来使由风扇87送风的分离空气的风量增加(步骤S5)。然后,本处理进入步骤S3。这样,在本处理中反复进行步骤S2~步骤S5,直到片材S1与片材S2变得不紧贴。
在片材S1与片材S2不紧贴的情况下,控制电路15判断片材S1与片材S2的计算值A1是否比正常范围的上限大(步骤S6)。在本处理中,控制电路15计算出片材S1的前端E1与片材S2的前端E2的上下方向上的间隔的时间积分值或者时间平均值(以下,也称为计算值△1)。具体而言,控制电路15在规定的时间计算片材S1的前端E1和片材S2的前端E2的上下方向上的间隔,并根据该计算结果来计算时间积分值或者时间平均值(计算值△1)。其中,由于时间积分值或者时间平均值的计算方法如日本特开2010-254462号公报所记载那样,所以省略说明。另外,正常范围是在片材S1的输送中,被认为不发生卡纸等问题的片材S1的前端E1与片材S2的前端E2的上下方向的间隔的范围。在本处理中,控制电路15判定片材S1与片材S2是否没有过于分离。在计算值△1比正常范围的上限大的情况下,本处理进入步骤S7。另一方面,在计算值△1是正常范围的上限以下的情况下,本处理进入步骤S8。
在计算值△1比正常范围的上限大的情况下,控制电路15将电机M4的转速从主存储器所存储的初始设定值增大来使由风扇81送风的上浮空气的风量增加。另外,控制电路15将电机M5的转速从主存储器所存储的初始设定值降低来使由风扇87送风的分离空气的风量减少。此后,本处理进入步骤S3。
在计算值△1为正常范围的上限以下的情况下,控制电路15判定计算值A1是否比正常范围的下限小(步骤S8)。在本处理中,控制电路15判定片材S1与片材S2是否不过于接近。在步骤S6以及步骤S8中,控制电路15判定计算值△1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在计算值△1比正常范围的下限小的情况下,本处理进入步骤S9。另外,在计算值△1为正常范围的下限以上的情况下,控制电路15判定为计算值△1在正常范围内,以初始设定值维持电机M4、M5、M6的转速,不变更上浮空气、分离空气以及吸附空气的风量。此后,本处理进入步骤S10。
在计算值△1比正常范围的下限小的情况下,控制电路15将电机M4的转速从主存储器所存储的初始设定值降低来使由风扇81送风的上浮空气的风量减少。另外,控制电路15将电机M5的转速从主存储器所存储的初始设定值增大来使由风扇87送风的分离空气的风量增加。此后,本处理进入步骤S3。这样,在本处理中重复进行步骤S6~步骤S9,直到片材S1与片材S2的间隔处于正常范围内。
在上述步骤S10中,控制电路15使电机M7动作以便遮挡件90将与片材S1的前端E1对应的吸气带74的孔开放(步骤S10)。由此,片材S1的前端E1被吸气带74吸附。此后,控制电路15通过电机M3使吸气带74旋转,来使片材S1向左方向输送(步骤S11)。
(效果)
根据以上那样构成的片材供给装置21,能够将片材S1与片材S2更可靠地分离。更详细而言,吸附/输送机构61使第二送风机构69对片材S1喷吹分离空气时针对片材S1的前端E1的吸附力比吸附/输送机构61输送片材S1时针对片材S1的前端E1的吸附力弱。由此,在片材S1的前端E1与片材S2的前端E2之间容易形成间隙。因此,在第二送风机构69对片材S1喷吹分离空气时,分离空气流入到片材S1的前端E1与片材S2的前端E2之间。由此,在片材供给装置21中,片材S1与片材S2被可靠地分离。
另外,根据片材供给装置21,由于能够如上所述将片材S1与片材S2可靠地分离,所以在片材S1的前端E1与片材S2的前端E2已被分离的状态下进行拍摄。因此,控制电路15能够基于拍摄部93拍摄到的图像,准确地测定片材S1与片材S2的间隔。
另外,根据片材供给装置21,吸附/输送机构61使第二送风机构69对片材S1喷吹分离空气时针对片材S1的前端E1的吸附力比吸附/输送机机构61输送片材S1时针对片材S1的前端E1的吸附力弱。由此,在拍摄部93拍摄片材S1的前端E1以及片材S2的前端E2的周边时,片材S1的前端E1以及片材S2的前端E2垂向下方。因此,通过比吸附/输送机构61靠下方设置的拍摄部93,容易拍摄片材S1的前端E1以及片材S2的前端E2的周边。结果,控制电路15容易基于拍摄部93拍摄到的放大图像来判定片材S1与片材S2是否紧贴。并且,控制电路15能够基于放大图像来判定例如几张片材与片材S1紧贴。
此外,在输送片材S1时,使针对片材S1的前端E1的吸附力增加。由此,根据片材供给装置21,能够抑制片材S1在输送路径R3中堵塞。
(第一变形例)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第一变形例涉及的片材供给装置。图10是第一变形例涉及的片材供给装置21a的剖面构造图。图11是从上侧俯视图10的片材供给装置21a的吸气带74、腔室79以及遮挡件90的图。
片材供给装置21a在遮挡件90的构造方面与片材供给装置21不同。更详细而言,在片材供给装置21中,遮挡件90能够采取倒下的状态和立起的状态这2个姿势。另一方面,在片材供给装置21a中,遮挡件90只能采取倒下的状态这一个姿势。即,遮挡件90总是堵住与片材S1的前端E1对应的吸气带74的孔。
在以上那样的片材供给装置21a中,在第二送风机构69喷吹分离空气时,由于设置有遮挡件90,所以吸附/输送机构61使针对片材S1的前端E1的吸附力相对变弱。另一方面,若吸附/输送机构61开始片材S1的输送,则片材S1的前端E1通过遮挡件90。由此,吸气带74的孔与片材S1的前端E1对置,片材S1的前端E1被吸气带74吸附。
具有以上那样的构成的片材供给装置21a也可起到与片材供给装置21相同的作用效果。并且,在片材供给装置21a中,由于无需用于驱动遮挡件90使其旋转的电机M7,所以可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
(第二变形例)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第二变形例涉及的片材供给装置。图12是从上方俯视第二变形例涉及的片材供给装置21b的图。图13是表示拍摄部93拍摄到的图像的图。
片材供给装置21b在设置有透镜95这一点与片材供给装置21不同。更详细而言,如图12所示,透镜95设置在拍摄部93之前,如图13所示,对片材S1的前端E1以及片材S2的前端E2周边进行放大。
具有以上那样的构成的片材供给装置21b也可起到与片材供给装置21同样的作用效果。并且,在片材供给装置21b中,无需控制电路15制成合成图像。因此,可减轻控制电路15的处理负担。
(第三变形例)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第三变形例涉及的片材供给装置。图14是从上方俯视第三变形例涉及的片材供给装置21c的图。
片材供结装置21c在设置有透镜95a、95b这一点与片材供给装置21不同。更详细而言,如图14所示,透镜95a、95b设置在拍摄部93之前,被重叠图示。透镜95a设置在比透镜95b靠上侧,如图9的上层所示,将片材S1的前端E1以及片材S2的前端E2的周边的光成像于拍摄部93。另一方面,如图9的下层所示,透镜95b将上浮的多个片材的前端的光成像于拍摄部93。
具有以上那样的构成的片材供给装置21c也能够起到与片材供给装置21相同的作用效果。并且,在片材供给装置21c中,无需控制电路15制成合成图像。由此,可减轻控制电路15的处理负担。
(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的片材供给装置并不限于上述片材供给装置21、21a~21c,在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变更。
其中,在片材供给装置21、21a~21c中,吸附/输送机构61在第二送风机构69喷吹分离空气时,不使吸附力作用于片材S1的前端E1。但是,吸附/输送机构61也可以在第二送风机构69喷吹分离空气时,使吸附力作用于片材S1的前端E1。不过,吸附/输送机构61需要使第二送风机构69对片材S1喷吹空气时针对片材S1的前端E1的吸附力比吸附/输送机构61输送片材S1时针对片材S1的前端的吸附力弱。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涉及的片材供给装置、片材供给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在能够更可靠地分离片材这点上十分出色。
附图标记说明
M1~M7:电机;1:图像形成装置;21、21a~21c:片材供给装置;61:吸附/输送机构;67:第一送风机构;69:第二送风机构;70:吸附传感器;71:载置部;74:吸气带;75:驱动辊;77:从动辊;79:腔室;81、87:风扇;83、89:管道;90:遮挡件;93:拍摄部。

Claims (15)

1.一种片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载置部,其能够载置多个片材沿上下方向层叠而成的片材捆;
吸附/输送部,其设置于所述载置部的上方且吸附最上层的第一片材;以及
送风部,其向被所述吸附/输送部吸附的所述第一片材的输送方向的前端喷吹空气,来将该第一片材与紧接着该第一片材的第二片材分离,
所述吸附/输送部在所述第一片材与所述第二片材被分离后,将该第一片材沿所述输送方向输送,
所述吸附/输送部使所述送风部向所述第一片材喷吹空气时针对该第一片材的所述输送方向的前端的吸附力比该吸附/输送部输送第一片材时针对该第一片材的该输送方向的前端的吸附力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附/输送部在所述送风部向所述第一片材喷吹空气时,不对该第一片材的所述输送方向的前端作用吸附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片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附/输送部包括:
环状带,其设置有多个孔;
驱动部,其使所述带旋转;
负压产生部,其使所述带的内周面侧的空间产生负压,将所述第一片材吸附在该带的外周面;以及
遮挡件,在所述送风部向所述第一片材喷吹空气时,该遮挡件堵住与该第一片材的所述输送方向的前端对应的所述带的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附/输送部还包括遮挡件驱动部,该遮挡件驱动部在所述送风部向所述第一片材喷吹空气时,堵住与该第一片材的所述输送方向的前端对应的所述带的孔,在所述吸附/输送部输送该第一片材时,将与该第一片材的该输送方向的前端对应的该带的孔开放。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在所述第一片材与所述第二片材被分离后输送该第一片材,使得该第一片材的所述输送方向的前端经过所述遮挡件而被该带吸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片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图像取得部,该图像取得部在所述送风部向所述第一片材的所述输送方向的前端喷吹空气时,对该第一片材的该输送方向的前端与所述第二片材的该输送方向的前端进行拍摄。
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6所述的片材供给装置;
判定部,其基于所述图像取得部取得的图像数据,来判定所述第一片材与所述第二片材是否紧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定部基于所述图像取得部取得的图像数据,来判定所述第一片材与所述第二片材的间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定部基于所述第一片材的所述输送方向的前端的放大图像,来判定该第一片材与所述第二片材是否紧贴。
10.一种片材供给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片材供给装置中的片材供给方法,所述片材供给装置具备:载置部,其能够载置多个片材沿上下方向层叠而成的片材捆;吸附/输送部,其设置于所述载置部的上方且吸附最上层的第一片材;以及送风部,其向被所述吸附/输送部吸附的所述第一片材的输送方向的前端喷吹空气,来将该第一片材与紧接着该第一片材的第二片材分离,
在该片材供给方法中,
在所述第一片材与所述第二片材被分离后,通过所述吸附/输送部将该第一片材沿所述输送方向输送,
通过所述吸附/输送部使所述送风部向所述第一片材喷吹空气时针对该第一片材的所述输送方向的前端的吸附力比输送该第一片材时针对该第一片材的该输送方向的前端的吸附力弱。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片材供给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送风部向所述第一片材喷吹空气时,不通过所述吸附/输送部对该第一片材的所述输送方向的前端作用吸附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片材供给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附/输送部包括:
环状带,其设置有多个孔;
驱动部,其使所述带旋转;
负压产生部,其使所述带的内侧面侧的空间产生负压,将所述第一片材吸附在该带的外周面;以及
遮挡件,在所述送风部向所述第一片材喷吹空气时,该遮挡件堵住与该第一片材的所述输送方向的前端对应的所述带的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记载的片材供给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附/输送部还包括遮挡件驱动部,该遮挡件驱动部在所述送风部向所述第一片材喷吹空气时,堵住与该第一片材的所述输送方向的前端对应的所述带的孔,在所述吸附/输送部输送该第一片材时,将与该第一片材的该输送方向的前端对应的该带的孔开放。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片材供给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在所述第一片材与所述第二片材被分离后输送该第一片材,使得该第一片材的所述输送方向的前端经过所述遮挡件而被该带吸附。
15.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片材供给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图像取得部,该图像取得部在所述送风部向所述第一片材的所述输送方向的前端喷吹空气时,对该第一片材的该输送方向的前端和所述第二片材的该输送方向的前端进行拍摄。
CN201410337950.3A 2013-07-17 2014-07-16 片材供给装置、片材供给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42911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48237 2013-07-17
JP2013148237A JP5799986B2 (ja) 2013-07-17 2013-07-17 シート供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91133A CN104291133A (zh) 2015-01-21
CN104291133B true CN104291133B (zh) 2017-04-12

Family

ID=52311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37950.3A Active CN104291133B (zh) 2013-07-17 2014-07-16 片材供给装置、片材供给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771228B2 (zh)
JP (1) JP5799986B2 (zh)
CN (1) CN1042911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42832B2 (ja) * 2013-01-10 2016-01-13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シート供給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45793B2 (ja) * 2014-09-04 2017-06-1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シート供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6608553B (zh) * 2015-10-23 2022-11-01 杭州惠宝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双风机分格吸风送纸装置
JP6624506B2 (ja) * 2015-12-07 2019-12-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給紙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6705273B2 (ja) * 2016-04-21 2020-06-03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026449A (ja) * 2017-08-02 2019-02-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800621B2 (en) * 2018-01-09 2020-10-13 Konica Minolta, Inc.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7265720B2 (ja) * 2019-03-20 2023-04-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276707B2 (ja) * 2019-03-20 2023-05-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400197B2 (ja) * 2019-03-22 2023-12-1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給紙装置
US10870548B2 (en) * 2019-03-26 2020-12-22 Riso Kagaku Corporation Medium supply apparatus
US11634291B2 (en) * 2019-09-27 2023-04-25 Ricoh Company, Ltd. Belt conveyance device, sheet feed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US11542112B2 (en) * 2019-11-29 2023-01-03 Ricoh Company, Ltd. Sheet fee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CN114137805B (zh) * 2020-09-03 2023-04-25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给纸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22179999A (ja) * 2021-05-24 2022-12-06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状媒体の供給装置および使用装置
JP2023144992A (ja) * 2022-03-28 2023-10-11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送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146887A (ja) * 2022-03-29 2023-10-12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媒体供給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媒体処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76872B (en) * 1993-04-07 1997-01-22 Licentia Gmbh Apparatus for separately removing flat articles from a stack
US5645274A (en) * 1993-09-22 1997-07-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supply apparatus
US5707056A (en) * 1995-09-28 1998-01-13 Xerox Corporation Variable ratio feedhead plenum
DE19543634A1 (de) * 1995-11-23 1997-05-28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Vereinzeln von Blattgut aus einem Stapel
JPH09194059A (ja) * 1996-01-18 1997-07-29 Canon Inc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シート処理装置
JPH09202469A (ja) * 1996-01-29 1997-08-05 Canon Inc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シート処理装置
JPH1179441A (ja) * 1997-09-05 1999-03-23 Canon Inc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01458A (ja) * 2006-06-21 2008-01-10 Canon Inc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750685B2 (ja) * 2006-12-19 2011-08-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54462A (ja) * 2009-04-28 2010-11-11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給紙装置、給紙ユニット、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10269922A (ja) * 2009-05-25 2010-12-02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給紙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11174777A (ja) * 2010-02-24 2011-09-08 Meisan Kk 検査装置
JP5865099B2 (ja) * 2012-01-31 2016-02-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771228B2 (en) 2017-09-26
CN104291133A (zh) 2015-01-21
US20150021848A1 (en) 2015-01-22
JP5799986B2 (ja) 2015-10-28
JP2015020827A (ja) 2015-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91133B (zh) 片材供给装置、片材供给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4058277B (zh) 片材供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3922164B (zh) 片材供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6347066B2 (ja) シート供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4914688B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带电装置
US8843015B2 (en) Imag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CN104769750B (zh) 输送装置
KR102286676B1 (ko) 이차전지용 비전 검사장치
JP5910954B2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
CN104298100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6145793B2 (ja) シート供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76906B2 (ja) 給紙装置、給紙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40622B2 (ja) シート供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86795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separation device for toner collection
US884917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35980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3809404A (zh) 具有开闭门的设备
JP5958801B2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4880931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312222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70288A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823622B2 (en) Drive force transmission device having air channel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O2020036699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reducing airborne particles
JP5874922B2 (ja) 給紙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22879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