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51307A - 换挡位置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换挡位置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51307A
CN104251307A CN201410174408.0A CN201410174408A CN104251307A CN 104251307 A CN104251307 A CN 104251307A CN 201410174408 A CN201410174408 A CN 201410174408A CN 104251307 A CN104251307 A CN 1042513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 range
switch
speed
detection logic
j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7440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51307B (zh
Inventor
手塚贵志
布袋乔史
荒井大
千叶淳史
田村贤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2513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513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513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5130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08Multipl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being moved by a single common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 F16H63/16Multipl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being moved by a single common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being successively actuated by progressive movement of the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 F16H63/18Multipl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being moved by a single common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being successively actuated by progressive movement of the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the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comprising ca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4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comprising signals other than signals for actuating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42Ratio indicator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68Inputs being a function of gearing status
    • F16H59/70Inputs being a function of gearing status dependent on the ratio establish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710/00Control devices for speed-change mechanisms, the speed change control is dependent on function parameters of the gea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20Control lever and linkage systems
    • Y10T74/20012Multiple controlled elements
    • Y10T74/20018Transmission control
    • Y10T74/2003Electrical actua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Device (AREA)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For Change-Speed Gearing (AREA)

Abstract

一种换挡位置检测装置,基于由在与设在换挡鼓上的多个非检测部列对应的位置上至少各固定配置1个的多个开关的开启、关闭的组合构成的检测逻辑来判断换挡位置,即使多个开关的开关状态的切换定时存在偏差也能够检测准确的换挡位置。换挡位置判断机构(100)在从与确定换挡位置对应的检测逻辑向不同的检测逻辑过渡时,在过渡后的检测逻辑为与从确定换挡位置接下来能够变位的换挡位置对应的检测逻辑时,将其作为新的换挡位置而确定并输出换挡位置信息,但在过渡后的检测逻辑为与能够变位的换挡位置对应的检测逻辑以外的检测逻辑时,将新的换挡位置设为未确定而输出未确定信息。

Description

换挡位置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挡位置检测装置,具有多个被检测部列、多个开关、和换挡位置判断机构,其中,多个被检测部列分别具有配置在沿换挡鼓的周向隔开间隔的多个位置上的被检测部并设在上述换挡鼓上,上述换挡鼓构成选择性地确定多个变速级的齿轮列由此来确定换挡位置的顺序式的多级变速器的一部分,该多个开关以通过上述被检测部的检测而使开关方向从关闭状态变化为开启状态的方式在与多个上述被检测部列对应的每个位置上至少各固定配置1个,该换挡位置判断机构基于由这些开关的开启、关闭的组合所构成的检测逻辑来核对被该检测逻辑分配的换挡位置,由此来判断换挡位置。
背景技术
由专利文献1可知一种换挡位置检测装置,其通过沿换挡鼓的外周的周向隔开间隔地设置的多个突起列、和使3个开关的开启、关闭组合而成的检测逻辑来检测换挡位置,该3个开关通过被这些突起列的突起部推入而使开关状态变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96517号公报
但是,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地,在由3个开关检测突起列的突起部的换挡位置检测装置中,会在这些开关从开启切换为关闭或从关闭切换为开启的定时中产生偏差,在瞬间有可能产生不是实际的换挡位置的开启、关闭的组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多个开关的开关状态的切换定时存在偏差也能够检测准确的换挡位置的换挡位置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换挡位置检测装置,具有多个被检测部列、多个开关、和换挡位置判断机构,其中,多个被检测部列分别具有配置在沿换挡鼓的周向隔开间隔的多个位置上的被检测部并设在所述换挡鼓上,所述换挡鼓构成选择性地确定多个变速级的齿轮列来确定换挡位置的顺序式的多级变速器的一部分,该多个开关以通过所述被检测部的检测而使开关状态从关闭状态变化为开启状态的方式在与多个所述被检测部列对应的每个位置上至少各固定配置1个,该换挡位置判断机构基于由这些开关的开启、关闭的组合所构成的检测逻辑来核对被该检测逻辑分配的换挡位置,由此,判断换挡位置,其第1特征在于,所述换挡位置判断机构包括换挡位置确定部,该换挡位置确定部在从与处于确定状态的确定换挡位置对应的检测逻辑向不同的检测逻辑过渡时,在过渡后的检测逻辑为与从所述确定换挡位置接下来能够变位的换挡位置对应的检测逻辑时,将其作为新的换挡位置而确定;在过渡后的检测逻辑为与接下来能够变位的换挡位置对应的检测逻辑以外的检测逻辑时,将新的换挡位置设为未确定,并且,在由所述核对所判断的当前的换挡位置为与由所述换挡位置确定部确定的换挡位置对应的位置时,输出与该确定的换挡位置对应的换挡位置信息;在所述当前的换挡位置由所述换挡位置确定部设为未确定时,输出未确定信息。
另外,本发明在第1特征的结构的基础上,其第2特征在于,以在特定的换挡位置上使2个所述开关通过检测与这些开关独立对应的被检测部而从关闭状态成为开启状态的方式,决定所述开关以及所述被检测部列的相对配置,为了避免在该状态下因2个开关的检测定时的偏差而产生虽然能够从所述特定的换挡位置的前后的换挡位置接下来进行变位但却是与所述特定的换挡位置不同的换挡位置对应的检测逻辑,所述被检测部列构成为,在向所述特定的换挡位置的变位时,使两开关中一方的开关成为开启状态的时期,比另一方的开关成为开启状态的时期更早。
本发明在第2特征的结构的基础上,其第3特征在于,所述被检测部列具有:沿所述换挡鼓的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作为所述被检测部的多个突起部;和配置在这些突起部之间的凹部,并且,作为在所述特定的换挡位置上作为在所述一方的开关所检测的向突起部的上升结束后开始所述另一方的开关所检测的向突起部的上升的突起列而构成。
本发明在第2或第3特征的结构的基础上,其第4特征在于,与设想了在搭载在车辆上的发动机的起动时确定的规定的换挡位置对应的规定的检测逻辑,作为除规定的换挡位置以外的任何瞬间都不产生的检测逻辑而设定,与所述发动机一同起动的所述换挡位置判断机构,根据所述规定的检测逻辑的检测来确定其起动后的最初的换挡位置。
本发明在第4特征的结构的基础上,其第5特征在于,所述规定的换挡位置为空挡。
本发明在第4或第5特征的结构的基础上,其第6特征在于,所述规定的换挡位置为第2速。
本发明在第2或第3特征的结构的基础上,其第7特征在于,所述多级变速器将空挡配置在第1速以及第2速之间,同时以能够切换第1~第6速的方式构成,与设想了在搭载在车辆上的发动机的起动时确定的作为规定的换挡位置而设定的第1速、空挡以及第2速中的至少1个对应的规定的检测逻辑,作为至少在从第1速到第3速之间在除所述规定的换挡位置以外的任何瞬间都不产生的检测逻辑而设定,与所述发动机一同起动的所述换挡位置判断机构根据所述规定的检测逻辑的检测来确定其起动后的最初的换挡位置。
本发明在第7特征的结构的基础上,其第8特征在于,在第1、第2以及第3开关检测所述被检测部而成为开启状态时为“1”,并在第1、第2以及第3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时为“0”,使“1”和“0”组合而成的所述检测逻辑成为“0、0、0”的状态,在第3速以上的高速侧的换挡位置相互间的换挡变化时产生,并且,在向所述规定的换挡位置的换挡变化时,以从除所述“0、0、0”以外的检测逻辑向规定的检测逻辑过渡的方式,决定第1、第2以及第3开关与所述被检测部列之间的相对配置,所述换挡位置判断机构在紧接着所述“0、0、0”的检测逻辑之后产生所述规定的检测逻辑时输出未确定信息。
本发明在第3特征的结构的基础上,其第9特征在于,所述多级变速器将空挡配置在第1速以及第2速之间,同时以能够切换第1~第6速的方式构成,在该多级变速器的换挡位置上分配有使“1”和“0”组合而成的下表所示的检测逻辑,其中,在第1、第2以及第3开关检测所述突起部而成为开启状态时为“1”,并在第1、第2以及第3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时为“0”,
表1
第1开关 第2开关 第3开关
1速 1 0 0
空挡 1 1 1
2速 1 1 0
3速 0 1 1
4速 1 0 1
5速 0 1 0
6速 0 0 1
第1以及第2开关以使第2开关与第1开关相比靠近仅高1个速度级的换挡位置的方式与共用的突起列对应地配置,在空挡中,由第3开关检测的突起部的从第1速侧的上升相对于由第2开关检测的突起部设定得更早,并且,从第2速侧的上升相对于由第1开关检测的突起部设定得更早,在第2速中,由第2开关检测的突起部的从空挡侧的上升相对于由第1开关检测的突起部设定得更早,在第3速中,由第3开关检测的突起部的从第4速侧的上升相对于由第2开关检测的突起部设定得更早,在第4速中,由第1开关检测的突起部的从第5速侧的上升相对于由第3开关检测的突起部设定得更早。
而且,本发明在第1~9的任一特征的结构的基础上,其第10特征在于,具有基于来自所述换挡位置判断机构的信息来进行显示工作的换挡指示器,该换挡指示器基于来自所述换挡位置判断机构的所述换挡位置信息的输入来显示其换挡位置,并且,在输入来自所述换挡位置判断机构的所述未确定信息时进行换挡位置以外的显示。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1特征,在从与确定换挡位置对应的检测逻辑向不同的检测逻辑的过渡时,在过渡后的检测逻辑为与不能够从当前的确定换挡位置接下来变位的换挡位置对应的检测逻辑的情况下,不会将其作为新的换挡位置而确定,并在过渡后的检测逻辑为与能够从当前的确定换挡位置接下来变位的换挡位置对应的检测逻辑时,会将其作为新的换挡位置而确定,并输出与该确定的换挡位置对应的换挡位置信息,而不会输出不应变位的换挡位置,从而能够判断准确的换挡位置。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2特征,当在特定的换挡位置上在2个开关分别检测被检测部的检测定时产生偏差时,有可能会产生虽然从特定的换挡位置的前后的换挡位置接下来变位,但是对应于与上述特定的换挡位置不同的换挡位置的检测逻辑,但是通过在该特定的换挡位置上使一方的开关成为开启的时期比另一方的开关成为开启的时期更早,由此,能够在机械原理上排除产生处于实际换挡位置上即不处于特定换挡位置上的检测逻辑的情况,从而能够判断更确实的换挡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3特征,被检测部列具有作为多个被检测部的多个突起部、和配置在这些突起部之间的凹部,并在一方的开关所检测的向一方的突起部的上升结束后开始另一方的开关所检测的另一方的突起部的上升,因此,能够完全排除在2个开关的检测定时中产生偏差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第4特征,换挡位置判断机构根据主开关的开启而起动,将用于确定其起动后的最初的换挡位置检测逻辑设为,在除规定的换挡位置以外的其他换挡位置中在任何瞬间都不产生的规定的检测逻辑,因此,能够确实地确定最初的换挡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5特征,在发动机的起动时中大多使用的是空挡,而将规定的换挡位置设为空挡,由此,能够从起动发动机开始比较早地进行换挡位置的确定。
根据本发明的第6特征,也具有在车辆的起步时使用第2速的情况,而将规定的换挡位置设为第2速,由此,能够从起动发动机开始比较早地进行换挡位置的确定。
根据本发明的第7特征,几乎不会在发动机起动后的比较早的阶段中成为超过第3速的高速侧的换挡位置,设想了在发动机起动时所确定的大多是第1速、空挡或第2速,将第1速、空挡以及第2速的至少1个设为规定的换挡位置,使与该规定的换挡位置对应的规定的检测逻辑,作为至少在从第1速到第3速之间在除上述规定的换挡位置以外的任何瞬间都不产生的检测逻辑而设定,因此,能够从起动发动机开始比较早地进行换挡位置的确定。
根据本发明的第8特征,在6速的多级变速器中,即使在第3速以上的换挡位置上出现了规定的检测逻辑,在紧接着“0、0、0”之后能够出现规定的检测逻辑,能够有效地排除规定的换挡位置以外的换挡位置确定。
根据本发明的第9特征,将上述表所示的检测逻辑分配至各换挡位置中,由此,在使用3个开关进行空挡以及第1~第6速的换挡位置判断时,能够以最小限度的个数即2个突起列来输出换挡位置信息以及未确定信息。而且,如上所述地决定在空挡、第2速、第3速以及第4速上的突起部的上升时期,由此,在机械原理上排除在换挡变化过程中产生没有处于实际换挡位置上的检测逻辑,从而能够判断确实的换挡位置。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第10特征,基于换挡位置信息的输入来显示其换挡位置的换挡指示器,在未确定信息的输入时进行换挡位置以外的显示,因此,能够准确地把握换挡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了本发明的二轮摩托车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2-2线剖视图。
图3是简化地表示3个开关以及换挡鼓的配置的纵剖侧视图。
图4是图3的4-4线向视图。
图5是图3的5-5线剖视图。
图6是图2的6向视图。
图7是表示沿换挡鼓的周向展开的第1以及第2突起列和第1~第3开关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8是表示用于判断换挡位置的电路构成的图。
图9是表示换挡位置未确定的状态下的换挡指示器的显示的图。
图10是表示在系统上产生出错时的换挡指示器的显示的图。
图11是表示在发动机起动时换挡位置成为未确定时的换挡指示器的显示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85…换挡鼓
98、99…作为被检测部列的突起列
98a、98b、98c,99a、99b、99c、99d…作为被检测部的突起部
98d、98e、98f;99e、99f、99g、99h…凹部
100…作为换挡位置判断机构的电子控制单元
100a…换挡位置确定部
122…换挡指示器
E…发动机
G1、G2、G3、G4、G5、G6…齿轮列
M…多级变速器
SA、SB、SC…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11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首先在图1中,该二轮摩托车的车身架F具有:将前叉11能够转向地支承的头管12,该前叉11轴支承有前轮WF;从该头管12向后下延伸的主车架13;从该主车架13的前部向下方垂下的发动机吊钩14;从上述主车架13的后部向下方延伸的枢轴架15;和从上述主车架13的后部向后上延伸的座椅轨道16。
在上述车身架F中的主车架13的后部、发动机吊钩14的下部以及枢轴架15的下部,支承有配置在上述主车架13的下方的发动机E的发动机主体17。另外,在枢轴架15上能够上下摆动地支承有摆臂18的前端部,该摆臂18在后端部处轴支承有由发动机E所发挥的动力来驱动的后轮WR,在上述发动机E的上方并在主车架13上搭载有燃料箱24,配置在该燃料箱24的后方的乘车用座椅25由上述座椅轨道16支承。
上述发动机E的一部分以及上述车身架F的一部分由车身罩27覆盖,该车身罩27具有:前罩28;从两侧将上述燃料箱24的后侧下部覆盖并配置在燃料箱24以及乘车用座椅25之间的左右一对侧罩29;和与两侧罩29的后部相连并向后上延伸的后罩30。
上述发动机E的发动机主体17具有:将曲柄轴23旋转自如地支承的曲轴箱19,该曲柄轴23具有沿车身架F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轴线;使气缸轴线前倾而与曲轴箱19的前部上端结合的气缸体20;与该气缸体20的上端结合的气缸盖21;和与该气缸盖21的上端结合的顶盖22。
与上述气缸盖21的前部侧面连接的排气系统31在其后端具有排气消音器32,该排气消音器32配置在后轮WR的右侧方。另外,上述气缸盖21的后部侧面面对后斜上方,与该气缸盖21的后部侧面连接的进气系统33具有:由上述燃料箱24覆盖而配置在上述顶盖22的上方的滤清器34;和夹设在该滤清器34以及上述气缸盖21之间的节气门装置35。
在图2中,在上述曲轴箱19内收容有顺序式的多级变速器M。该多级变速器M是在主轴43以及副轴46之间设置有能够选择性地确定多个变速级的齿轮列、例如第1速~第6速齿轮列G1~G6而构成的,主轴43以及副轴46具有与上述曲柄轴30平行的轴线。上述副轴46的一端从曲轴箱19的后部侧面突出,如图1所示,从副轴46输出的旋转动力经由动力传递机构38而传递至作为驱动轮的后轮WR。该动力传递机构38是在固定于上述副轴46的轴端的驱动链轮39、和与上述后轮WR同轴设置的被动链轮40上卷绕有环状的驱动链41而构成的。
上述主轴43由第1轴44、和同轴且能够相对旋转地穿插在第1轴44上的第2轴45构成,在第1轴44以及副轴46之间设有第1速齿轮列G1、第3速齿轮列G3以及第5速齿轮列G5,在第2轴45以及副轴46之间设有第2速齿轮列G2、第4速齿轮列G4以及第6速齿轮列G6。
第1轴44与第2轴45相比形成为小径,第1轴44的一端部经由球轴承47而旋转自如地支承在曲轴箱19上,第1轴44的另一端侧旋转自如地贯穿曲轴箱19,在紧固于曲轴箱19的曲轴箱盖48上,经由离合器内构件60以及球轴承49而旋转自如地支承有第1轴44的另一端部。另外,在曲轴箱19上,经由球轴承50而旋转自如地支承有与第1轴44相比为大径的第2轴45,在第2轴45上,同轴且相对旋转自如地穿插有第1轴44的中间部,在第1轴44以及第2轴45之间夹装有多个滚针轴承51。
在第1轴44的另一端侧,能够相对旋转地安装有与第2轴45沿轴向相邻的传动筒轴53,在该传动筒轴53上,经由一次减速装置54以及减振弹簧57而传递有来自曲柄轴30的动力。上述一次减速装置54由与上述曲柄轴30一同旋转的驱动齿轮(未图示)、和与该驱动齿轮啮合且与第1以及第2轴44、45同轴地配置的被动齿轮56构成,被动齿轮56经由上述减振弹簧57与传动筒轴53连结。
在上述传动筒轴53以及第1轴44之间设有第1液压离合器58,第1液压离合器58所具有的离合器内构件60与第1轴44的另一端部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结合,在该离合器内构件60以及上述曲轴箱盖48之间夹装有上述球轴承49。另外,在传动筒轴53以及第2轴45之间,设有将一次减速装置54夹在其与上述第1液压离合器58之间的第2液压离合器59。
而且,在第1液压离合器58处于动力传递状态而使动力从曲柄轴30向第1轴44传递时,能够将动力经由从第1、第3以及第5速齿轮列G1、G3、G5中择一地确定的齿轮列,而从第1轴44向副轴46传递,并在第2液压离合器59处于动力传递状态而使动力从曲柄轴30向第2轴45传递时,能够将动力经由从第2、第4以及第6速齿轮列G2、G4、G6中择一地确定的齿轮列,而从第2轴45向副轴46传递。
第1、第3以及第5速齿轮列G1、G3、G5设在第1轴44中的将第2轴夹在第1以及第2液压离合器58、59之间的位置上,即设在第1轴44的从第2轴45突出的一端侧的部分与副轴46之间,第1速齿轮列G1由与第1轴44一体设置的第1速驱动齿轮61、和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在副轴46上而与第1速驱动齿轮61啮合的第1速被动齿轮62构成。第3速齿轮列G3由能够进行轴向上的滑动动作而与第1轴44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结合的第3速驱动齿轮63、和能够相对旋转地支承在上述副轴46上而与第3速驱动齿轮63啮合的第3速被动齿轮64构成。另外,第5速齿轮列G5由配置在第1以及第3速驱动齿轮61、63之间而能够相对旋转地支承在第1轴44上的第5速驱动齿轮65、和能够进行轴向上的滑动动作而与副轴46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结合并与第5速驱动齿轮65啮合的第5速被动齿轮66构成。
第2速齿轮列G2由与第2轴45一体设置的第2速驱动齿轮67、和相对旋转自如地支承在副轴46上而与第2速驱动齿轮67啮合的第2速被动齿轮68构成。另外,第4速齿轮列G4由能够进行轴向上的滑动动作并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与第2轴45结合的第4速驱动齿轮69、和能够相对旋转地支承在副轴46上而与第4速驱动齿轮69啮合的第4速被动齿轮70构成。另外,第6速齿轮列G6由配置在第2以及第4速驱动齿轮67、69之间并能够相对旋转地支承在第2轴45上的第6速驱动齿轮71、和能够进行轴向上的滑动动作并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与副轴46结合并且与第6速驱动齿轮71啮合的第6速被动齿轮72构成。
在第1以及第3速被动齿轮62、64之间,在副轴46上以不能相对旋转且能够轴向滑动的方式支承有第1拨叉74。第5速被动齿轮66与第1拨叉74一体设置。该第1拨叉74能够在与第1速被动齿轮62卡合的位置、与第3速被动齿轮64卡合的位置、和与第1以及第3速被动齿轮62、64的任意一个均不卡合的位置之间滑动。另外,以将第5速驱动齿轮65夹在与第1速驱动齿轮61之间的方式,在第1轴44上以不能相对旋转且能够轴向滑动的方式支承有第2拨叉75,第3速驱动齿轮63与第2拨叉75一体设置。该第2拨叉75能够在与第5速驱动齿轮65卡合的位置和将该卡合解除的位置之间滑动。
在第2拨叉75没有与第5速驱动齿轮65卡合的状态下,使第1拨叉74与第1速被动齿轮62卡合,由此确定第1速齿轮列G1,在第2拨叉75没有与第5速驱动齿轮65卡合的状态下,使第1拨叉74与第3速被动齿轮64卡合,由此确定第3速齿轮列G3,在第1拨叉74与第1速被动齿轮62以及第3速被动齿轮64的任意一个均没有卡合的状态下,使第2拨叉75与第5速驱动齿轮65卡合,由此确定第5速齿轮列G5。
以将第6速驱动齿轮71夹在与第2速驱动齿轮67之间的方式,在第2轴45上,以不能相对旋转且能够轴向滑动的方式支承有第3拨叉76,第4速驱动齿轮69与第3拨叉76一体设置。该第3拨叉76能够在与第6速驱动齿轮71卡合的位置和将该卡合解除的位置之间滑动。另外,在第2以及第4速被动齿轮68、70之间,在副轴46上,以不能相对旋转且能够轴向滑动的方式支承有第4拨叉77,第6速被动齿轮72与第4拨叉77一体设置。该第4拨叉77能够在与第2速被动齿轮68卡合的位置、与第4速被动齿轮70卡合的位置、和与第2以及第4速被动齿轮68、70的任意一个均不卡合的位置之间滑动。
在第3拨叉76没有与第6速驱动齿轮71卡合的状态下,使第4拨叉77与第2速被动齿轮68卡合,由此确定第2速齿轮列G2,在第3拨叉76没有与第6速驱动齿轮71卡合的状态下,使第4拨叉77与第4速被动齿轮70卡合,由此确定第4速齿轮列G4,在第4拨叉77与第2速被动齿轮68以及第4速被动齿轮70的任意一个均没有卡合的状态下,使第3拨叉76与第6速驱动齿轮71卡合,由此确定第6速齿轮列G6。
第1~第4拨叉74、75、76、77由第1~第4换挡叉78、79、80、81旋转自如地保持,第1以及第4换挡叉78、81由第1换挡叉轴82以能够沿其轴向滑动的方式支承,第2以及第3换挡叉79、80由第2换挡叉轴83以能够沿其轴向滑动的方式支承,第1以及第2换挡叉轴82、83具有与第1以及第2轴44、45和副轴46平行的轴线并支承在曲轴箱19上。
另外,在曲轴箱19上,以能够绕轴线转动的方式支承有换挡鼓85,该换挡鼓85具有与第1以及第2轴44、45和副轴46平行的轴线,在设在该换挡鼓85的外周面上的第1~第4引导槽86、87、88、89中,分别能够滑动地卡合有突设在第1~第4换挡叉78~81上的轴销78a、79a、80a、81a,当换挡鼓85转动时,第1~第4换挡叉78~81与第1~第4引导槽86~89的样式对应地沿轴向滑动动作。
在上述换挡鼓85的一端部上,同轴且一体地突设有小径轴部85a,该小径轴部85a与设在曲轴箱19上的有底的支承孔91卡合,由此,使换挡鼓85的一端部能够转动地支承在曲轴箱19上,换挡鼓85的另一端部经由球轴承92而转动自在地支承在曲轴箱19上。
在上述换挡鼓85的另一端部上,由同轴的螺栓94固定有与该换挡鼓85一同转动的换挡鼓中心件93。该换挡鼓中心件93根据未图示的执行机构的动作而间歇地转动驱动,通过与换挡鼓中心件93一同转动驱动,上述换挡鼓85以依次经过没有确定第1~第6齿轮列G1~G6的任意一个的空挡位置、和择一地确定第1~第6齿轮列G1~G6中的一个的第1~第6速位置的方式转动。
在图3以及图4中,在上述换挡鼓85的另一端部上,设有多个作为被检测部列的突起列,在该实施方式中设有第1以及第2突起列98、99。第1突起列98具有配置在沿上述换挡鼓85的周向隔开间隔的3个位置上的作为被检测部的第1~第3突起部98a、98b、98c、和配置在这些突起部98a、98b、98c之间的3个凹部98d、98e、98f,第1~第3突起部98a~98c以从上述换挡鼓85的另一端面沿轴向突出的方式设在上述换挡鼓85的另一端面上。
同时参照图5,第2突起列99具有配置在沿上述换挡鼓85的周向隔开间隔的多个位置上的作为被检测部的第4~第7突起部99a、99b、99c、99d、和配置在这些突起部99a~99d之间的4个凹部99e、99f、99g、99h,第4~第7突起部99a~99d以从上述换挡鼓85的另一端部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的方式设在上述换挡鼓85的另一端部外周上。
同时参照图6,通过多个所述突起列的突起部,即本实施方式中的第1以及第2突起列98、99的上述突起部98a~98c、99a~99d的检测,以使开关状态从关闭状态变化为开启状态的方式,在与第1以及第2突起列98、99对应的位置上,至少各固定配置有1个开关,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突起列98对应的第1以及第2开关SA、SB以具有与上述换挡鼓85的轴线平行的中心轴线的方式固定在上述曲轴箱19上,另外,与第2突起列99对应的第3开关SC以具有与上述换挡鼓85的轴线正交的中心轴线的方式固定在上述曲轴箱19上。
同时参照图7,在上述换挡鼓85上,将空挡位置配置在第1速位置以及第2速位置之间,同时使第1~第6速位置沿周向隔开间隔地设定,第1突起列98形成为,具有在第1速位置(1ST)以及空挡位置(N)上由第1开关SA检测的第1突起部98a、在第2速位置(2ND)上由第1开关SA检测的第2突起部98b、和在第4速位置(4TH)上由第1开关SA检测的第3突起部98c。另一方面,第2开关SB以成为与第1开关SA相比高1速的量的换档位置附近的方式对应于与第1开关SA共用的第1突起列98而配置,第2开关SB在空挡以及第2速位置上检测第1突起部98a,在第3速位置(3RD)上检测第2突起部98b,在第5速位置(5TH)上检测第3突起部98c。第3突起列99形成为,具有在空挡位置上由第3开关SC检测的第4突起部99a、在第3速位置上由第3开关SC检测的第5突起部99b、在第4速位置上由第3开关SC检测的第6突起部99c、和在第6速位置(6TH)上由第3开关SC检测的第7突起部99d。
在图8中,第1~第3开关SA、SB、SC的开启、关闭输入至作为换挡位置判断机构的电子控制单元100,该电子控制单元100基于使“1”和“0”组合而构成的检测逻辑来核对被该检测逻辑分配的换挡位置,由此判断换挡位置,在第1、第2以及第3开关SA、SB、SC检测上述突起部98a~98c、99a~99d而成为开启状态时为“1”,在第1、第2以及第3开关SA、SB、SC处于关闭状态时为“0”。
在上述电子控制单元100上经由串联电路连接有车载蓄电池,该串联电路由用于起动上述发动机E的主开关101、发动机停止开关102,起动开关103以及第1继电器线圈104构成,上述发动机停止开关102为常闭开关。第1继电器线圈104与设在上述蓄电池以及起动电动机107之间的第1继电器开关105一同构成第1继电器106。
另外,第1继电器线圈104以及上述电子控制单元100的连接点经由通过离合器杆开关108以及侧支架开关109构成的串联电路而接地,为了将这些开关108、109的开启、关闭输入至上述电子控制单元100,离合器杆开关108以及侧支架开关109的连接点也与该电子控制单元100连接。
第1继电器线圈104以及上述电子控制单元100的连接点经由通过第1二极管110、第2继电器开关111、第3继电器开关115以及第2开关SB构成的串联电路而接地,由与第2继电器开关111一同构成第2继电器113的第2继电器线圈112以及第1开关SA所构成的串联电路,设在上述蓄电池以及接地之间,由与第3继电器开关115一同构成第3继电器117的第3继电器线圈116以及第3开关SC所构成的串联电路,设在上述蓄电池以及接地之间。
为了将第1、第2以及第3开关SA、SB、SC的开启、关闭输入至上述电子控制单元100,第2继电器线圈112以及第1开关SA的连接点、第3继电器开关115以及第2开关SB的连接点、和第3继电器线圈116以及第3开关SC的连接点与电子控制单元100并联连接。
二轮摩托车所具有的仪表单元120具有显示车速的车速仪表121、基于来自上述电子控制单元100的信息来显示换挡位置的换挡指示器122、和在多级变速器M处于空挡状态时亮灯的空挡指示器123,上述空挡指示器123经由第2二极管119而与第1二极管110以及第21继电器开关111的连接点连接。即,使第1开关SA成为开启状态而使第2继电器线圈112励磁,由此使第2继电器开关111成为开启,并使第3开关SA成为开启状态而使第3继电器开关115励磁,由此使第3继电器开关SC成为开启状态,而且在第2开关SB成为开启状态时空挡指示器123亮灯。
上述电子控制单元100包括换挡位置确定部100a,该换挡位置确定部100a在从与处于确定状态的确定换挡位置对应的检测逻辑向不同的检测逻辑过渡时,在过渡后的检测逻辑是与从上述确定换挡位置接下来能够变位的换挡位置对应的检测逻辑时,将其作为新的换挡位置而确定,在为与接下来能够变位的换挡位置对应的检测逻辑以外的检测逻辑时,将新的换挡位置设为未确定,上述电子控制单元100在通过上述核对而判断的当前的换挡位置为与由上述换挡位置确定部100a确定的换挡位置对应的换挡位置时,将与该确定的换挡位置对应的换挡位置信息向换挡指示器122输出,但在上述当前的换挡位置由上述换挡位置确定部100a设为未确定时,输出未确定信息。
但是,通过如图7所示的第1~第3开关SA、SB、SC、和第1以及第2突起列98、99之间的相对配置,而在上述多级变速器M的各换挡位置上分配有下表的检测逻辑。
表1
第1开关 第2开关 第3开关
1速 1 0 0
空挡 1 1 1
2速 1 1 0
3速 0 1 1
4速 1 0 1
5速 0 1 0
6速 0 0 1
根据这种检测逻辑的分配,在特定的换挡位置中,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在空挡、第2速、第3速以及第4速中,第1~第3开关SA、SB、SC中的2个开关通过检测与这些开关独立对应的突起部而从关闭状态成为开启状态,根据2个开关的检测定时的偏差,有可能会产生如下的检测逻辑,该检测逻辑虽然能够从上述特定的换挡位置的前后的换挡位置接下来进行变位,但其是对应于与上述特定的换挡位置不同的换挡位置。因此,第1以及第2突起列98、99构成为,在向上述特定的换挡位置的变位时,使两开关中一方的开关成为开启状态的时期,比另一方的开关成为开启状态的时期更早。
即,在从第1速向空挡的变位时,与第3开关S3检测第2突起列99的第4突起部99a而成为开启相比更早地,第2开关S2检测第1突起列98的第1突起部98a而成为开启,若这样,则在从第1速的检测逻辑“1、0、0”向空挡的检测逻辑“1、1、1”过渡过程中的一个时期内,会产生第2速的检测逻辑“1、1、0”。因此,以与第2开关SB检测第1突起列98的第1突起部98a而成为开启相比更早地,使第3开关SC检测第2突起列99的第4突起部99a而成为开启的方式,使由第3开关SC所检测的第4突起部99a的从第1速侧的上升时期99i与由第2开关SB所检测的第1突起部98a的上升时期98g相比设定得更早。若这样设定,则虽然在从第1速的检测逻辑“1、0、0”向空挡的检测逻辑“1、1、1”过渡过程中的一个时期内会产生第4速的检测逻辑“1、0、1”,但不会从第1速换挡变化至第4速,因此电子控制单元100能够将其忽视。
另外,在从第2速向空挡的变位时,与第3开关SC检测第2突起列99的第4突起部99a而成为开启相比更早地,第1开关S1检测第1突起列98的第1突起部98a而成为开启,若这样,则在从第2速的检测逻辑“1、1、0”向空挡的检测逻辑“1、1、1”过渡的过程中,会在能够忽视的第5速的检测逻辑“0、1、0”之后产生第2速的检测逻辑“1、1、0”。因此,以与第1开关SA检测第1突起列98的第1突起部98a而成为开启相比更早地,使第3开关SC检测第2突起列99的第4突起部99a而成为开启的方式,使由第3开关SC所检测的第4突起部99a的从第2速侧的上升时期99j,与由第1开关SA所检测的第1突起部98a的上升时期98h相比设定得更早。
另外,在从空挡向第2速的变位时,与第2开关SB检测第1突起列98的第1突起部98a而成为开启相比更早地,第1开关SA检测第1突起列98的第2突起部98b而成为开启,若这样,则在从空挡的检测逻辑“1、1、1”向第2速的检测逻辑“1、1、0”过渡的过程中,会产生第1速的检测逻辑“1、0、0”。因此,为了以与第1开关SA检测第1突起列98的第2突起部98b而成为开启相比更早地,第2开关SB检测第1突起列98的第1突起部98a而成为开启的方式,使由第2开关SB所检测的第1突起部98a与由第1开关SA所检测的第2突起部98b的上升时期98i相比更早地上升,从而使第1突起部98在换挡鼓85的周向上形成得较长。
另外,在从第4速向第3速的变位时,与第3开关SC检测第2突起列99的第5突起部99b而成为开启相比更早地,第2开关SB检测第1突起列98的第2突起部98b而成为开启,若这样,则在从第4速的检测逻辑“1、0、1”向第3速的检测逻辑“0、1、1”过渡过程中的一个时期内,会产生第5速的检测逻辑“0、1、0”。因此,以与第2开关SB检测第1突起列98的第2突起部98a而成为开启相比更早地,使第3开关SC检测第2突起列99的第5突起部99b而成为开启的方式,使由第3开关SC所检测的第5突起部99b的从第4速侧的上升时期99k,与由第2开关SB所检测的第2突起部98b的从第4速侧的上升时期98j相比设定得更早。
而且,在从第5速向第4速的变位时,与第1开关SA检测第1突起列98的第3突起部98c而成为开启相比更早地,第3开关SC检测第2突起列99的第6突起部99c而成为开启,若这样,则在从第5速的检测逻辑“0、1、0”向第4速的检测逻辑“1、0、1”过渡过程中的一个时期内,会产生第6速的检测逻辑“0、0、1”。因此,以与第3开关SC检测第2突起列99的第6突起部99c而成为开启相比更早地,使第1开关SA检测第1突起列98的第3突起部98c而成为开启的方式,使由第1开关SA所检测的第3突起部98c的从第5速侧的上升时期98k,与由第3开关SC所检测的第6突起部99c的从第5速侧的上升时期99m相比设定得更早。
即,在空挡中,使由第3开关SC所检测的第4突起部99a的从第1速侧的上升时期99i与由第2开关SB所检测的第1突起部98a的从第1速侧的上升时期98g相比设定得更早,并且,使从第2速侧的上升时期99j与由第1开关SA所检测的第1突起部98a的从第2速侧的上升时期98h相比设定得更早,并在第2速中,使由第2开关SB所检测的第1突起部98a的从空挡侧的上升时期98g与由第1开关SA所检测的第1突起部98a的从空挡侧的上升时期98i相比设定得更早,并在第3速中,使由第3开关SC所检测的第5突起部99b的从第4速侧的上升时期99k与由第2开关SB所检测的第2突起部98b的从第4速侧的上升时期98j相比设定得更早,并在第4速中,使由第1开关SA所检测的第3突起部98c的从第5速侧的上升时期98k与由第3开关SC所检测的第6突起部99c的从第5速侧的上升时期98m相比设定得更早。
而且,第1以及第2突起列98、99构成为,在上述特定的换挡位置(空挡、第2速、第3速以及第4速)中,在2个开关的一方所检测的向突起部的上升结束后,开始另一方的开关所检测的向突起部的上升,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第1速向空挡的变位时,在由第3开关SC所检测的向第4突起部99a的上升结束之后,开始由第2开关SB所检测的第1突起部98a的上升,并在从第2速向空挡的变位时,在由第3开关SC所检测的第4突起部99a的从第2速侧的上升结束之后,开始由第1开关SA所检测的第1突起部98a的上升,并在从空挡向第2速的转移时,在由第2开关SB所检测的第1突起部98a从空挡侧的上升结束后的状态下,开始由第1开关SA所检测的第1突起部98a的上升,并在从第4速向第3速的变位时,在由第3开关SC所检测的第5突起部99b的上升结束之后,开始由第2开关SB所检测的第2突起部98b的上升,并在从第5速向第4速的变位时,在由第1开关SA所检测的第3突起部98c的上升结束之后,开始由第3开关SC所检测的第6突起部99c的上升。
另外,在上述电子控制单元100中,与设想了在搭载在车辆上的发动机E的起动时所确定的作为规定换挡位置而设定的第1速、空挡以及第2速的至少1个对应的规定的检测逻辑,是作为至少在第1速至第3速之间在除上述规定的换挡位置以外的任何瞬间都不产生的检测逻辑而设定的,与上述发动机E一同起动的上述电子控制单元100根据上述规定的检测逻辑的检测来确定其起动后的最初的换挡位置。
而且,第1以及第2突起列98、99构成为,使检测逻辑成为“0、0、0”的状态在第3速以上的高速侧的换挡位置相互的换挡变化时产生,并且,在向上述规定换挡位置的换挡变化时,从除上述“0、0、0”以外的检测逻辑向规定检测逻辑过渡,上述电子控制单元100在紧接着上述“0、0、0”的检测逻辑之后产生了上述规定的检测逻辑时输出未确定信息。
上述规定的换挡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1速、空挡以及第2速。第1速的检测逻辑为“1、0、0”,在第1~第3速之间,如图7所示地在除第1速以外的任何位置上都不产生。此外,在第4速以及第5速之间,临时地产生表示“1、0、0”的状态,但在发动机E的起动时第4速被确定的可能性极低,能够将这种状态忽视。另外,空挡的检测逻辑为“1、1、1”,这种检测逻辑如图7所示地在除空挡以外的任何瞬间都不会产生。第2速的检测逻辑为“1、1、0”,这些检测逻辑也如图7所示地在除第2速以外的任何瞬间都不会产生。
另外,上述换挡指示器122作为例如7节显示部而构成,使各节的亮灯以及灭灯组合来显示第1~第6速,在空挡时,上述换挡指示器122成为非显示状态,并且,空挡指示器123亮灯。
另外,在输入来自上述电子控制单元100的未确定信息时,上述换挡指示器122进行换挡位置以外的显示,若将亮灯部作为黑色部表示,则例如图9所示,将中央的一节亮灯并显示“-”。
另外,在因线路失效而在系统上产生某种出错时,上述电子控制单元100如图10所示地重复“-”显示和非显示状态,而在上述换挡指示器122上使“-”闪烁。
而且,在发动机E的起动时无法确定换挡位置的情况下,无法判断当前的换挡位置,因此,上述电子控制单元100在换挡指示器122中进行如图11所示的显示。即,发动机的起动后的最初的换挡位置只能在与第1速、空挡或第2速对应的检测逻辑时确定,因此,假设以超过第3速的高速侧的换挡位置的状态起动发动机E时,换挡指示器122以例如使7节中相邻的2节亮灯,同时使该亮灯位置依次变化的方式显示,这种显示持续至换挡位置成为第2速以下。此外,亮灯位置的变化也可以是与图11的相反方向,另外,亮灯的节数也可以为2个以外的1个、3个、或3个以上。
接着,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则电子控制单元100包括换挡位置确定部100a,该换挡位置确定部100a在从与处于确定状态的确定换挡位置对应的检测逻辑向不同的检测逻辑过渡时,在过渡后的检测逻辑是与从上述确定换挡位置接下来能够变位的换挡位置对应的检测逻辑时,将其作为新的换挡位置而确定,在为与接下来能够变位的换挡位置对应的检测逻辑以外的检测逻辑时,将新的换挡位置设为未确定,在通过上述核对而判断的当前的换挡位置是与由上述换挡位置确定部100a确定的换挡位置对应的换挡位置时,向换挡指示器122输出与该确定的换挡位置对应的换挡位置信息,但在上述当前的换挡位置不是与由上述换挡位置确定部100a确定的换挡位置对应的换挡位置时,输出未确定信息,因此,能够判断准确的换挡位置,使得不会输出不应变位的换挡位置。
另外,以在特定换挡位置上使3个开关SA、SB、SC中的2个开关通过检测与这些开关独立对应的被检测部而从关闭状态成为开启状态的方式决定了上述开关以及上述被检测部列的相对配置,为了避免在该状态下因2个开关的检测定时的偏差而产生虽然能够从上述特定换挡位置的前后的换挡位置接下来能够进行变位,但却是与上述特定换挡位置不同的换挡位置对应的检测逻辑,第1以及第2突起列98、99构成为,在向上述特定换挡位置的变位时,使两开关中一方的开关成为开启状态的时期比另一方的开关成为开启状态的时期更早,因此,能够在机械原理上排除产生处于实际换挡位置上即没有处于特定换挡位置上的检测逻辑,而能够判断更确实的换挡位置。
另外,第1以及第2突起列98、99具有多个突起部98a~98c、99a~99d、和配置在这些突起部98a~98c、99a~99d之间的凹部98d~98f、99e~99h,并构成为,在特定换挡位置上一方的开关所检测的向突起部的上升结束之后开始另一方的开关所检测的向突起部的上升,因此,能够完全排除在2个开关的检测定时中产生偏差。
另外,设想了在发动机E的起动时所确定的与规定换挡位置对应的规定检测逻辑,作为在除规定换挡位置以外的任何瞬间都不产生的检测逻辑而设定,与上述发动机E一同起动的上述电子控制单元100根据上述规定检测逻辑的检测来确定其起动后的最初的换挡位置,因此,能够确实地确定最初的换挡位置。
而且,在发动机E起动时大多使用的是空挡,而将规定换挡位置设为空挡,由此,能够从起动发动机E开始比较早地进行换挡位置的确定。另外,也具有在车辆的起步时使用第2速的情况,而将规定的换挡位置设为第2速,由此,能够从起动发动机E开始比较早地进行换挡位置的确定。
另外,多级变速器M将空挡配置在第1速以及第2速之间,同时以能够切换第1~第6速的方式构成,与设想了在发动机E的起动时确定的作为规定换挡位置而设定的第1速、空挡以及第2速中的至少1个对应的规定检测逻辑,作为至少在从第1速到第3速之间在除规定换挡位置以外的任何瞬间都不产生的检测逻辑而设定,与发动机E一同起动的电子控制单元100根据所述规定检测逻辑的检测来确定其起动后的最初的换挡位置,因此,基于几乎不会在发动机起动后的比较早的阶段成为超过第3速的高速侧的换挡位置的情况,而将设想了在发动机起动时所确定的第1速、空挡以及第2速的至少1个设为规定换挡位置,使与该规定换挡位置对应的规定检测逻辑,作为至少在从第1速到第3速之间在除上述规定换挡位置以外的任何瞬间都不产生的检测逻辑而设定,因此,能够从起动发动机开始比较早地进行换挡位置的确定。
另外,在第1、第2以及第3开关SA、SB、SC检测第1以及第2突起列的突起部分98a~98c、99a~99d而成为开启状态时为“1”,并在第1、第2以及第3开关SA、SB、SC处于关闭状态时为“0”,使“1”和“0”组合而成的检测逻辑成为“0、0、0”的状态,在第3速以上的高速侧的换挡位置相互的换挡变化时产生,并且,在向作为规定换挡位置的第1速、空挡或第2速的换挡变化时,以从除上述“0、0、0”以外的检测逻辑向规定检测逻辑过渡的方式,决定第1、第2以及第3开关SA、SB、SC与第1以及第2突起列98、99之间的相对配置,电子控制单元100在紧接着上述“0、0、0”的检测逻辑之后产生上述规定的检测逻辑时输出未确定信息,因此,即使在第3速以上的换挡位置上出现了规定的检测逻辑,在紧接着“0、0、0”之后也会出现规定的检测逻辑,从而能够有效地排除规定的换挡位置以外的换挡位置确定。
另外,将上述表所示的检测逻辑分配至各换挡位置中,由此,在使用第1、第2以及第3开关SA、SB、SC进行空挡以及第1~第6速的换挡位置判断时,能够以最小限度的个数即第1以及第2个突起列来输出换挡位置信息以及未确定信息。而且,如上所述地决定在空挡、第2速、第3速以及第4速上的突起部的上升时期,由此,在机械原理上排除在换挡变化过程中产生没有处于实际换挡位置上的检测逻辑,而能够判断确实的换挡位置。
而且,基于换挡位置信息的输入来显示其换挡位置的换挡指示器122,在未确定信息的输入时进行换挡位置以外的显示,因此,能够准确地把握换挡位置。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本发明的情况下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搭载在二轮摩托车上的顺序式多级变速器M,但也能够将本发明适用于搭载在三轮摩托车和汽车上的顺序式的多级变速器中。

Claims (10)

1.一种换挡位置检测装置,具有多个被检测部列(98、99)、多个开关(SA、SB、SC)、和换挡位置判断机构(100),其中,所述多个被检测部列(98、99)分别具有配置在沿换挡鼓(85)的周向隔开间隔的多个位置上的被检测部(98a、98b、98c;99a、99b、99c、99d)并设在所述换挡鼓(85)上,所述换挡鼓(85)构成选择性地确定多个变速级的齿轮列(G1、G2、G3、G4、G5、G6)来确定换挡位置的顺序式的多级变速器(M)的一部分,所述多个开关(SA、SB、SC)以通过所述被检测部(98a~98c、99a~99d)的检测而使开关状态从关闭状态变化为开启状态的方式在与多个所述被检测部列(98、99)对应的每个位置上至少各固定配置1个,该换挡位置判断机构(100)基于由这些开关(SA、SB、SC)的开启、关闭的组合所构成的检测逻辑来核对被该检测逻辑分配的换挡位置,由此,判断换挡位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挡位置判断机构(100)包括换挡位置确定部(100a),所述换挡位置确定部(100a)在从与处于确定状态的确定换挡位置对应的检测逻辑向不同的检测逻辑过渡时,在过渡后的检测逻辑为与从所述确定换挡位置接下来能够变位的换挡位置对应的检测逻辑时,将其作为新的换挡位置而确定;在过渡后的检测逻辑为与接下来能够变位的换挡位置对应的检测逻辑以外的检测逻辑时,将新的换挡位置设为未确定,并且,在由所述核对所判断的当前的换挡位置为与由所述换挡位置确定部(100a)确定的换挡位置对应的位置时,输出与该确定的换挡位置对应的换挡位置信息;在所述当前的换挡位置由所述换挡位置确定部(100a)设为未确定时,输出未确定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以在特定的换挡位置上使2个所述开关通过检测与这些开关独立对应的被检测部而从关闭状态成为开启状态的方式,决定所述开关以及所述被检测部列(98、99)的相对配置,为了避免在该状态下因2个开关的检测定时的偏差而产生虽然能够从所述特定的换挡位置的前后的换挡位置接下来进行变位但却是与所述特定的换挡位置不同的换挡位置对应的检测逻辑,所述被检测部列(98、99)构成为,在向所述特定的换挡位置的变位时,使两开关中一方的开关成为开启状态的时期,比另一方的开关成为开启状态的时期更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挡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检测部列(98、99)具有:沿所述换挡鼓(85)的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作为所述被检测部的多个突起部(98a~98c、99a~99d);和配置在这些突起部(98a~98c、99a~99d)之间的凹部(98d、98e、98f;99e、99f、99g、99h),并且,作为在所述特定的换挡位置上在所述一方的开关所检测的向突起部的上升结束后开始所述另一方的开关所检测的向突起部的上升的突起列而构成。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换挡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与设想了在搭载在车辆上的发动机(E)的起动时确定的规定的换挡位置对应的规定的检测逻辑,作为除规定的换挡位置以外的任何瞬间都不产生的检测逻辑而设定,与所述发动机(E)一同起动的所述换挡位置判断机构(100),根据所述规定的检测逻辑的检测来确定其起动后的最初的换挡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挡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定的换挡位置为空挡。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换挡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定的换挡位置为第2速。
7.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换挡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变速器(M)将空挡配置在第1速以及第2速之间,同时以能够切换第1~第6速的方式构成,与设想了在搭载于车辆上的发动机(E)的起动时确定的作为规定的换挡位置而设定的第1速、空挡以及第2速中的至少1个对应的规定的检测逻辑,作为至少在从第1速到第3速之间在除所述规定的换挡位置以外的任何瞬间都不产生的检测逻辑而设定,与所述发动机(E)一同起动的所述换挡位置判断机构(100)根据所述规定的检测逻辑的检测来确定其起动后的最初的换挡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挡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1、第2以及第3开关(SA、SB、SC)检测所述被检测部(98a~98c、99a~99d)而成为开启状态时为“1”,并在第1、第2以及第3开关(SA、SB、SC)处于关闭状态时为“0”,使“1”和“0”组合而成的所述检测逻辑成为“0、0、0”的状态,在第3速以上的高速侧的换挡位置相互间的换挡变化时产生,并且,在向所述规定的换挡位置的换挡变化时,以从除所述“0、0、0”以外的检测逻辑向规定的检测逻辑过渡的方式,决定第1、第2以及第3开关(SA、SB、SC)与所述被检测部列(98、99)之间的相对配置,所述换挡位置判断机构(100)在紧接着所述“0、0、0”的检测逻辑之后产生所述规定的检测逻辑时输出未确定信息。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挡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变速器(M)将空挡配置在第1速以及第2速之间,同时以能够切换第1~第6速的方式构成,在该多级变速器(M)的换挡位置上分配有使“1”和“0”组合而成的下表所示的检测逻辑,其中,在第1、第2以及第3开关(SA、SB、SC)检测所述突起部而成为开启状态时为“1”,并在第1、第2以及第3开关(SA、SB、SC)处于关闭状态时为“0”,
表1
第1开关 第2开关 第3开关 1速 1 0 0 空挡 1 1 1 2速 1 1 0 3速 0 1 1 4速 1 0 1 5速 0 1 0 6速 0 0 1
第1以及第2开关(SA、SB)以使第2开关(SB)与第1开关(SA)相比靠近仅高1个速度级的换挡位置的方式与共用的突起列(98)对应地配置,在空挡中,由第3开关(SC)检测的突起部(99a)的从第1速侧的上升相对于由第2开关(SB)检测的突起部(98a)设定得更早,并且,从第2速侧的上升相对于由第1开关(SA)检测的突起部(98a)设定得更早,在第2速中,由第2开关(SB)检测的突起部(98a)的从空挡侧的上升相对于由第1开关(SA)检测的突起部(98b)设定得更早,在第3速中,由第3开关(SC)检测的突起部(99b)的从第4速侧的上升相对于由第2开关(SB)检测的突起部(98b)设定得更早,在第4速中,由第1开关(SA)检测的突起部(98c)的从第5速侧的上升相对于由第3开关(SC)检测的突起部(99c)设定得更早。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挡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基于来自所述换挡位置判断机构(100)的信息来进行显示工作的换挡指示器(122),该换挡指示器(122)基于来自所述换挡位置判断机构(100)的所述换挡位置信息的输入来显示其换挡位置,并且,在输入来自所述换挡位置判断机构(100)的所述未确定信息时进行换挡位置以外的显示。
CN201410174408.0A 2013-06-28 2014-04-28 换挡位置检测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513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36928 2013-06-28
JP2013-136928 2013-06-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51307A true CN104251307A (zh) 2014-12-31
CN104251307B CN104251307B (zh) 2016-08-31

Family

ID=50241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7440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51307B (zh) 2013-06-28 2014-04-28 换挡位置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383011B2 (zh)
EP (1) EP2818768B1 (zh)
JP (1) JP6282532B2 (zh)
CN (1) CN104251307B (zh)
AU (1) AU2014201428B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30881B2 (ja) * 2015-07-23 2017-05-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パワーユニットの変速装置
JP2017090288A (ja) * 2015-11-12 2017-05-25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チェンジドラムの回転位置検出装置及び自動二輪車
JP6227022B2 (ja) 2016-01-20 2017-11-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変速装置
US11195923B2 (en) 2018-12-21 2021-12-07 Applied Materials, Inc. Method of fabricat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reduced contact resistance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57487A (ja) * 1998-03-13 1999-09-21 Diamond Electric Mfg Co Ltd シフト位置検出装置
JP2000145956A (ja) * 1998-11-17 2000-05-26 Honda Motor Co Ltd ギヤポジション検出装置
US20070026994A1 (en) * 2005-07-27 2007-02-01 Yoshimoto Matsuda Transmission and motorcycle comprising the same
EP1967771A1 (en) * 2007-03-06 2008-09-10 HONDA MOTOR CO., Ltd. Automatic transmission assembly for a vehicle, and vehicle incorporating same
CN101517280A (zh) * 2006-09-29 2009-08-2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换档装置
US20100025180A1 (en) * 2006-09-29 2010-02-04 Honda Motor Co., Ltd Twin clutch device
JP2011196517A (ja) * 2010-03-23 2011-10-06 Honda Motor Co Ltd シフト位置検出装置
CN102654195A (zh) * 2011-03-02 2012-09-0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变速鼓止动板
CN203098836U (zh) * 2012-12-04 2013-07-31 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带自锁装置的换档鼓式换档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79681A (ja) * 1998-12-18 2000-06-27 Fuji Heavy Ind Ltd 車両用変速機の変速段検出装置
JP2000334017A (ja) * 1999-05-26 2000-12-05 Omron Corp マッサージ機及びリラクゼーション装置並びにその情報取得方法
JP3753916B2 (ja) * 2000-03-16 2006-03-08 日立オムロンターミナ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紙葉類計数装置
US6683263B1 (en) * 2002-12-18 2004-01-27 Zf Meritor, Llc Fall away transmission shift shaft switch profile
JP4145139B2 (ja) * 2002-12-26 2008-09-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変速機のギアポジション検知装置の配置構造
JP2004353827A (ja) * 2003-05-30 2004-12-16 Suzuki Motor Corp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のシフト装置
JP3843971B2 (ja) * 2003-07-29 2006-11-08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乗員検知装置
JP2005114640A (ja) * 2003-10-10 2005-04-28 Canon Inc 位置検出装置
JP2006046451A (ja) * 2004-08-03 2006-02-16 Denso Corp 自動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JP4608298B2 (ja) * 2004-12-10 2011-01-12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変速制御装置、変速制御方法及び鞍乗型車両
JP4516485B2 (ja) * 2005-06-14 2010-08-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変速装置、自動二輪車及び自動二輪車のシミュレーション装置
JP4791314B2 (ja) * 2006-09-29 2011-10-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ギヤシフト装置
JP4917483B2 (ja) * 2007-06-18 2012-04-18 津田工業株式会社 シフトポジション検出装置
US20100107792A1 (en) * 2008-10-30 2010-05-06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Shift mechanism, and vehicle equipped therewith
JP5425660B2 (ja) * 2010-02-23 2014-02-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変速段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57487A (ja) * 1998-03-13 1999-09-21 Diamond Electric Mfg Co Ltd シフト位置検出装置
JP2000145956A (ja) * 1998-11-17 2000-05-26 Honda Motor Co Ltd ギヤポジション検出装置
US20070026994A1 (en) * 2005-07-27 2007-02-01 Yoshimoto Matsuda Transmission and motorcycle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1517280A (zh) * 2006-09-29 2009-08-2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换档装置
US20100025180A1 (en) * 2006-09-29 2010-02-04 Honda Motor Co., Ltd Twin clutch device
EP1967771A1 (en) * 2007-03-06 2008-09-10 HONDA MOTOR CO., Ltd. Automatic transmission assembly for a vehicle, and vehicle incorporating same
JP2011196517A (ja) * 2010-03-23 2011-10-06 Honda Motor Co Ltd シフト位置検出装置
CN102654195A (zh) * 2011-03-02 2012-09-0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变速鼓止动板
CN203098836U (zh) * 2012-12-04 2013-07-31 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带自锁装置的换档鼓式换档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4201428A1 (en) 2015-01-22
JP6282532B2 (ja) 2018-02-21
JP2015028378A (ja) 2015-02-12
EP2818768A2 (en) 2014-12-31
US20150000448A1 (en) 2015-01-01
EP2818768B1 (en) 2019-01-09
AU2014201428B2 (en) 2015-07-23
EP2818768A3 (en) 2015-08-12
US9383011B2 (en) 2016-07-05
CN104251307B (zh) 2016-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51307A (zh) 换挡位置检测装置
CN103016707B (zh) 变速控制装置
CN104251306A (zh) 换挡位置检测装置
ES2322287T3 (es) Dispositivo de detectar el fallo de un sistema de embrague.
CN101190656B (zh) 备有变速用促动器的发动机
CN102606726B (zh) 一种汽车同步器空挡预挂控制装置
TWI538847B (zh) 跨騎型車輛之制動力控制裝置
CN105531516B (zh) 车辆用动力单元
CN101977808B (zh) 带具有倒档的半自动变速器的车辆
TWI570014B (zh) 跨騎型車輛之制動力控制裝置
CN105059284A (zh) 一种分时四驱车辆驱动力主动切换控制系统
CN103998828A (zh) 车辆的动力传递装置
JP2015068483A (ja) 車両の変速機
CN104520602A (zh) 车辆的行驶控制装置
JP2013068246A (ja) 変速制御装置
CN105431622A (zh) 鞍乘型车辆
CN101772661A (zh) 用于车辆的换档布置
CN109968972A (zh) 电动车用一体化自动换挡变速器的后桥总成及换挡方法
JP6601918B2 (ja) 変速段位検出装置
US9920816B2 (en) Vehicle transmission
CN107407398A (zh) 混合动力驱动单元
CN101898554A (zh) 汽车at变速器跑车模式控制方法
CN102834635B (zh) 手动变速器的换档判定装置
JP4513846B2 (ja) 自動車の変速指示装置
CN110167814A (zh) 用于报告由变速器控制电路确定的车辆特性的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31

Termination date: 201904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