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29579B - 升降机绳轮的绳轮槽测定装置以及绳轮槽磨损判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升降机绳轮的绳轮槽测定装置以及绳轮槽磨损判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29579B
CN104229579B CN201410250486.4A CN201410250486A CN104229579B CN 104229579 B CN104229579 B CN 104229579B CN 201410250486 A CN201410250486 A CN 201410250486A CN 104229579 B CN104229579 B CN 1042295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pe sheave
mentioned
sheave groove
groove
determin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5048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29579A (zh
Inventor
高桥才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2295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295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295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295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绳轮槽测定装置,即使在绳轮和马达侧面的间隔较小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判定绳轮槽磨损量的正常/异常。上述绳轮槽测定装置具备:支撑体,其与形成于绳轮槽间的峰部抵接并以横跨安装于槽内的主绳缆的方式设置;以及游标卡尺部,其通过由嵌合而能够脱离地结合的空隙部而被支撑体支撑,并在被支撑体支撑的状态下测定主绳缆从绳轮槽的突出量,在支撑体上设置有在与绳轮槽正交的方向或与绳轮槽平行的方向上与游标卡尺部嵌合的第一以及第二嵌合部(3a、3b),游标卡尺部在与绳轮槽正交的方向上在支撑体的中央部侧与第一嵌合部嵌合,并在与上述绳轮槽平行的方向上在支撑体一方的端部侧与第二嵌合部嵌合。

Description

升降机绳轮的绳轮槽测定装置以及绳轮槽磨损判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主绳缆驱动的升降机绳轮的绳轮槽测定装置以及使用该绳轮槽测定装置判定绳轮槽磨损量正常/异常的绳轮槽磨损判定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地,升降机在轿厢和平衡锤之间张设有主绳缆。该主绳缆的中间部卷绕于升降机绳轮。并且,通过旋转驱动该绳轮(绞车)经由上述主绳缆使轿厢和平衡锤以吊桶式升降。
若反复进行这样的升降动作,卷绕有上述主绳缆的绳轮槽将因与主绳缆之间的摩擦而随着时间的经过会被磨损。在该摩擦的作用下,主绳缆将在靠近绳轮槽底部的位置与绳轮槽碰撞、接触(以下,将维持与对象物体碰撞、接触状态称作“抵接”)。
另外,若主绳缆在靠近绳轮槽底部的位置与绳轮槽抵接,则因主绳缆和绳轮槽之间的夹力而产生的夹压摩擦力降低,产生即使绳轮旋转主绳缆也不被驱动的主绳缆的打滑。由于防止这种打滑的产生对升降机的安全很重要,因此对绳轮槽的磨损量正常还是异常进行正确地判定变得重要。
因此,以往已知有如下技术作为测定绳轮槽磨损程度的技术,在横跨上述各绳轮槽的各峰部配设的台上支撑游标卡尺来进行绳轮槽磨损量的测定(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的特征在于,升降机绞车的绳轮槽测定器在比游标卡尺固定部更突出的游标卡尺可动部的端部上装有与升降机绳缆的截面形状相同的测定工具,并在游标卡尺固定部侧的端部上,横跨上述测定工具安装高度与升降机主绳缆从绞车表面的突出高度相同的“コ”字形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235801号公报
可是,近年来包含上述绳轮和驱动该绳轮的马达的卷扬机要求该卷扬机的旋转轴方向厚度尺寸变小的薄型化。因此,存在使绳轮与马达侧面的间隔变小的趋势。若促进薄型化,则绳轮与马达侧面的间隔将变得非常小。若上述间隔这样地变得非常小,在测定马达侧面侧端部的绳轮槽磨损量时,测定工具与马达侧面干涉,将不能测定马达侧面侧端部的绳轮槽的磨损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如何即使在绳轮与马达侧面的间隔较小的情况下,也能够测定绳轮槽的磨损量并容易地判定磨损量的正常/异常。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绳轮槽测定装置,其用于判定升降机绳轮的绳轮槽的磨损量,所述升降机绳轮槽具有卷绕多根张设于轿厢和平衡锤之间的主绳缆的多个绳轮槽,上述绳轮槽测定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支撑体,其与形成于上述绳轮槽间的峰部抵接并以横跨安装于上述槽内的主绳缆的方式设置;以及测定器,其通过由嵌合而能够脱离地结合的嵌合部而被上述支撑体支撑,并在被上述支撑体支撑的状态下测定上述主绳缆从上述绳轮槽的突出量,在上述支撑体上设置有多对嵌合部,上述多对嵌合部在与上述绳轮槽正交的方向或与上述绳轮槽平行的方向上与上述测定器嵌合,上述测定器在与上述绳轮槽平行的方向上在上述支撑体一方的端部侧嵌合而被支撑体支撑。此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明确上述以外的课题、构成以及效果。
根据本发明,即使在绳轮与马达侧面的间隔较小的情况下,也能够测定绳轮槽的磨损量并容易地判定磨损量的正常/异常。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绳轮槽测定装置对位于绳轮的厚度方向的两端部的绳轮槽进行测定的测定方法的概要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基于使用图1所示的绳轮槽测定装置测定的测定值而判定绳轮槽的磨损程度的判定原理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从左上部观察图1的支撑体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从右上部观察图1的支撑体的立体图。
图5是用于说明向图1的支撑体安装游标卡尺部时的安装方法的主视图。
图6是用于说明向图1的支撑体安装游标卡尺部时的安装方法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将游标卡尺部安装于支撑体的第二嵌合孔并使两者嵌合组装时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绳轮槽测定装置的零点调整方法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为了使第一以及第二脚部与峰部的上表面抵接并测定绳轮槽的磨损而将绳轮槽测定装置设置于绳轮时的状态的图。
图10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绳轮槽测定装置对位于绳轮厚度方向中间部的绳轮槽进行测定的测定方法的概要的说明图。
图中:
1—升降机绳轮,1a、1b、1c—槽部(绳轮槽),1d、1e—峰部,2—主绳缆,3—支撑体,3a—第一嵌合部,3b—第二嵌合部,3c—显示部,4—游标卡尺部,4e—空隙部,5a—马达侧面,30a—上表面,30c—端面,32a—第一脚部,32b—第二脚部,33—切口部,100—绳轮槽测定装置,E—突出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绳轮槽测定装置对绳轮槽进行测定的测定方法的概要的说明图。图1(a)是从与绳轮的槽部平行的方向观察的主要部分截面主视图,图1(b)是从图1(a)的上方观察绳轮槽测定装置的俯视图。
在同一图中,绳轮槽测定装置100(-1、-2)具备支撑体3和游标卡尺部(测定器部)4。支撑体3以横跨绳轮1的各槽部(绳轮槽)1a、1b、1c间的各峰部1e的方式设置,游标卡尺部4设置在支撑体3上,测定主绳缆2从绳轮1的各槽部1a、1b、1c的突出量,其测定值数字地显示在测定值显示部4a。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测定主绳缆2的突出量来间接地测定绳轮槽的磨损量。
在图1中,绳轮1的各槽部1a、1b、1c沿与纸面垂直方向的绞车的外周设置。在各槽部1a、1b、1c分别卷绕有主绳缆2。通过以马达5使该绳轮1旋转,来使主绳缆2上下方向移动,从而使未图示的轿厢和平衡锤吊桶式地升降。
支撑体3具备板状的基板30和设置于该基板30的第一以及第二嵌合部3a、3b、第一以及第二贯通孔31a、31b、第一以及第二脚部32a、32b等。第一以及第二嵌合部3a、3b如图3的立体图所示地各一对共两对地凸起状地设置在基板30的上表面30a上,再有,在成对的第一以及第二嵌合部3a、3b间分别穿设有第一以及第二贯通孔31a、31b。第一以及第二贯通孔31a、31b沿基板30的厚度方向从上表面30a向下表面30b贯通。此外,所谓的第一以及第二嵌合部3a、3b的嵌合在本说明书中为嵌入配合的意思。
从图3可以看出,一对第一嵌合部3a的方向相对于第一以及第二脚部32a、32b的长度方向垂直,并配设在基板30的中央部的上表面30a上。一对第二嵌合部3b的方向相对于第一以及第二脚部32a、32b的长度方向平行且配置地比第二脚部32b更靠基板30的端部30c侧。
第一以及第二脚部32a、32b置于绳轮1的各槽部1a、1b、1c间的各峰部1e的上面,并以第一以及第二脚部32a、32b和基板30的下表面30b之间的空间部32c横跨主绳缆2的方式配置。在基板30的上表面30a突出设置的第一以及第二嵌合部3a、3b嵌合于下述的游标卡尺部4的空隙部4e,并支撑游标卡尺部4。在分别设置于成对的第一以及第二嵌合部3a、3b之间的第一以及第二贯通孔31a、31b插通标卡尺部4的测量棒部4d,其测定从空间部32c横跨的绳轮槽1a、1b、1c的主绳缆2的吐出量E。
之所以第一以及第二嵌合部3a、3b分别沿与第一以及第二脚部32a、32b的设置方向垂直的方向和平行的方向设置,是为了对应支撑部3的设置方向和主绳缆2的卷绕方向而区分使用。
另外,根据从斜下侧观察图4的支撑部3的立体图可知,在第一以及第二脚部32a、32b的中间部分(与第一以及第二贯通孔31a、31b的形成部分对应)设置有切除至基板30的下表面30b为止的切口部33。第一以及第二脚部32a、32b的上述切口部33的角部成为比该切口部33更靠近绳轮1的上述峰部1e的第一以及第二抵接点33a、33b。
再有在支撑体3的上表面30a上设置有由刻印形成的显示部3c。该显示部3c是为了能够相对于支撑体3正常地安装游标卡尺部4的记号。即、若以下述的游标卡尺部4的测定值显示部4a朝向显示部3c侧的方式使游标卡尺部4和支撑体3嵌合的话,则能够看出两者设置在正确的嵌合位置。
图5是用于说明游标卡尺部4向支撑体3的安装方法的主视图,图6是用于说明游标卡尺部4向支撑体3的安装方法的俯视图。如图5所示,游标卡尺部4具备:显示测定值的测定值显示部4a;在下端向宽度方向突出的耳部4b;与支撑体3抵接的抵接面4c;与上述主绳缆2抵接并测出主绳缆2从峰部1e的突出量的测量棒部4d;以及用于与支撑体3的第一或第二嵌合部3a、3b卡合且和支撑体3一体地嵌合的空隙部4e。
如图5以及图6所示,各部如此构成的支撑体3和游标卡尺部4例如将游标卡尺部4的空隙部4e插入支撑体3的第一嵌合部3a或第二嵌合部3b。以第一以及第二嵌合部3a、3b分别相对于空隙部4e两侧的内壁通过摩擦力嵌合的方式来设定尺寸公差,两者如图7所示地一体化。此外,也能够使用弹力来代替摩擦力。在这种情况下,支撑体3使用具有弹性的部件。
此外,当在支撑体3上安装游标卡尺部4并一体化时,测量棒部4d处于能够通过所安装的第一以及第二嵌合部3a、3b间的对应的第一以及第二贯通孔31a、31b进出空间部32侧的状态。
图2是表示判定绳轮槽1b的磨损程度的磨损量判定原理的说明图。如同一图所示,在使用绳轮槽测定装置100判定绳轮槽1b的磨损程度的情况下,测定主绳缆2从绳轮1的峰部1e的突出量E,并在该突出量E加上峰部1e的高度尺寸F(每个机种的值固定,不磨损)。接下来从该相加值(E+F)减去主绳缆2的直径值G(现场测量)。然后,判定该减去值是否在0以上。若是0以上的值,则主绳缆2不与绳轮槽1b的底面1f抵接,能够判定磨损量在容许范围内(正常值)。
即、若
(E+F)-G=I,I>0 (1)
则判定为正常。另一方面,若式(1)不成立(即在0以下),则判定为异常。因此,能够通过测定上述突出量E来间接地测定绳轮槽1a、1b、1c的磨损量(磨损程度)。
在使用这样的判定方法判定设置于绳轮1厚度方向端部(左侧以及右侧端部)的绳轮槽1a、1c磨损量的正常/异常时,游标卡尺部4安装于支撑体3的第二嵌合部3b,嵌合两者来组装。该状态如图7所示。此时,以游标卡尺部4的测定值显示部4a朝向显示部3c侧的方式将游标卡尺部4安装于支撑体3。由此,能够使两者在正确的嵌合位置嵌合。
在使用如图7所示地组装的绳轮槽测定装置100测定突出量E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地组装的绳轮槽测定装置100的脚部32a、32b与平坦的面6抵接。然后,按下游标卡尺部4的电源按钮4f接通电源,对操作部件4g(沿箭头A方向滑动)进行操作使测量棒部4d的前端与上述平坦的面6抵接。接下来,按下零点按钮4h使测定值归零。即、按下零点按钮4h,使得在测定部4d的前端与上述平坦的面6抵接的位置,测定值显示部4a的显示为零。在该状态下,零点位置储存在未图示的存储器中,从而能够测定距离零点的距离。
在测定绳轮槽1a的磨损量的情况下,在测定图1(a)中离马达5最近的左侧绳轮槽1a时和测定离马达最远的右侧绳轮槽1c时的绳轮槽测定装置100的设置方向不同。
即、在测定左侧绳轮槽1a的磨损量的情况下,使图1(a)中左侧的绳轮槽测定装置100-1的第二脚部32b和第一脚部32a以横跨位于槽部1a内的主绳缆2的方式分别与从马达5侧开始第二个和第三个这两个峰部1e的上端抵接。据此,绳轮槽测定装置100-1设置在测定位置。接下来对操作部件4g进行操作使游标卡尺部4的测量棒部4d插通贯通孔31b,并使其进一步向箭头A方向下降而与主绳缆2抵接。据此,能够在测定值显示部4a显示距零点的距离即主绳缆2的突出量E。通过该测定值显示部4a的显示能够观察确认主绳缆2的突出量E,并将该测定结果取作测定值。然后,能够基于取作测定结果的突出量E来通过上述式(1)判定绳轮槽1a的磨损量是否正常。即、能够判定磨损量的正常/异常。
判定既可以由维护作业人员基于测定值显示部4a显示的突出量E通过上述式(1)进行计算,也能够向未图示的维护用便携式电脑输入突出量E而由电脑进行判定。再有,还能够以向上述电脑直接输入来自游标卡尺部4测定值而通过电脑自动地判定磨损量的正常/异常。
同样地,在测定图示右侧的绳轮槽1c的情况下,使图示右侧的绳轮槽测定装置100-2的第二脚部32b和第一脚部32a以横跨位于槽部1c内的主绳缆2的方式分别与从马达5的设置侧的相反侧的端部开始第二个和第三个这两个峰部1e的上端抵接。据此,绳轮槽测定装置100-2设置在测定位置。接下来,与使用上述左侧绳轮槽测定装置进行测定时同样地进行测定,从而能够基于测定值通过上述式(1)来判定绳轮槽1a的磨损量是正常还是异常。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升降机绳轮的绳轮槽测定装置100即使在绳轮1和马达5的侧面5a的间隔较小的情况下,也能够顺利地设置绳轮槽测定装置100,能够高精度地测定主绳缆2的突出量E。其结果,能够容易地判断绳轮槽1a磨损量的正常/异常。
图9是表示为了使第一以及第二脚部32a、32b抵接于峰部1e的上面而测定槽部1b的磨损量而将绳轮槽测定装置100设定在绳轮1上时的状态的图。图9(a)是从与槽1b平行的方向观察的局部截面主视图,图9(b)是表示第一脚步32a抵接于峰部1e上面时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与上述绳轮1的槽部1a间的各峰部1e抵接的第一以及第二脚部32a、32b形成为以与各槽部1a、1b、1c平行的方向为长度方向。另外,如图4所示地在第一以及第二脚部32a、32b的中间部设置有切口部33,该切口部33的角部成为与具有曲线状上面的峰部1e抵接的第一以及第二抵接点33a、33b。据此,第一以及第二抵接点33a、33b能够如图9(b)所示地分别抵接于一个峰部1e的长度方向的两点,从而能够以稳定的状态将支撑体3支撑于峰部1e。据此,能够高精度地测定突出量E。
再有,位于绳轮1的厚度方向(轴方向)的两端部的峰部1d为了防止主绳缆2脱绕而设定得比相比于上述两端部而位于中间部的峰部1e高出尺寸D(参照图1)。但是,由于本实施方式的支撑体3仅与位于上述中间部的峰部1e抵接,因此能够不受两端部的峰部1d的高度影响地判定绳轮1的槽1a、1c磨损的异常。
位于绳轮1的厚度方向两端部的槽部1a、1c的磨损量通过如上所述地测定主绳缆2的突出量E来测定。另一方面,设置于绳轮1厚度方向中间部的绳轮1的槽部1b的磨损量的测定以如下方式进行。
在该情况下,先将为了进行上述槽部1a、1c磨损量测定而组装的游标卡尺部4和支撑体3卸下,以使图6所示的一对嵌合部3a的外面和空隙4e长度方向内侧面嵌合的方式将空隙4e插入嵌合部3a,使两者再次一体地组装。此时,因为第一卡合部3a对的并列方向与第二卡合部3b对的并列方向正交,所以组装后的状态为图7所示的状态。另外,因为两者处于通过摩擦和弹力嵌合的状态,所以游标卡尺部4不能容易地从支撑体3拔出的原因如上所述。
接下来,参照图8所要说明的是,在平坦面6上使第一以及第二脚部32a、32b和测量棒部4d抵接,并调整测定值的零点。
其后,如图10所示地开始测定。图10是表示测定绳轮1的槽部1b的磨损量的方法的说明图。图10(a)是从与绳轮1的槽部1b平行的方向观察的主要部位截面主视图,图10(b)是从图10(a)的上方观察绳轮槽测定装置的俯视图。
从同一图可以看出,在测定成论1的槽部1b的磨损量时,如图10(a)所示,以横跨绳轮1的槽部1b内的主绳缆2的方式使第一以及第二脚部32a、32b与2个峰部1e的上面抵接,从而设置绳轮槽测定装置100。接下来,对操作部件4g进行操作使测量棒部4d插通贯通孔31a,并与主绳缆2抵接。据此将如上所述地测量的主绳缆2的突出量E显示在测定值显示部4a。据此,能够观察确认测定值显示部4a显示的主绳缆2的突出量E,从而取得测定值。然后,能够基于测定的突出量E通过上述式(1)来判定绳轮槽1b的磨损量是否正常。
另外,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如参照图9所说明地使第一以及第二抵接点33a、33b分别抵接于一个峰部1e长度方向的两点,并以稳定的状态将支撑体3支撑于峰部1e。据此,能够进行高精度的测定。
此外,若制作多个能对应每个主绳缆2的直径而改变第一脚部32a对的间隔和第二脚部32b对的间隔的支撑体3,则能够仅通过更换支撑体3而容易地测定用于判定配合多种直径的主绳缆2的绳轮1的槽部1a、1b、1c的磨损量的突出量E。此时,因为通过上述切口部33而能够稳定地支撑,所以也能够保证高精度的测定。
再有,虽然未图示,但由于主绳缆2由多根绞线编绞而成,因此在各绞线间形成有沟部。因此,为了不使测量棒部4d的前端进入该绞线间的沟部而将测量棒部4d的前端形成得大于绞线宽度。据此,因为测量棒部4d的前端不会进入主绳缆2的绞线间的沟部,所以能够保证高精度的测定。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实现以下效果。
1)在本实施方式中,判定具有卷绕多根张设于轿厢和平衡锤之间的主绳缆2的多个绳轮槽1a、1b、1c的升降机绳轮1的绳轮槽1a、1b、1c的磨损量的槽绳轮槽测定装置100构成为,具备:支撑体3,其与形成于上述绳轮槽1a、1b、1c间的峰部1e抵接并以横跨安装于上述槽1a、1b、1c内的主绳缆2的方式设置;以及游标卡尺部4(测定器),其通过由嵌合而能够脱离地结合的空隙部4e(嵌合部)而被上述支撑体3支撑,并在被上述支撑体3支撑的状态下测定上述主绳缆2从上述绳轮槽1a、1b、1c的突出量E,在上述支撑体3上设置有在与上述绳轮槽1a、1b、1c正交的方向或与上述绳轮槽1a、1b、1c平行的方向上与上述游标卡尺部4(测定器)嵌合的第一以及第二嵌合部3a、3b(多对嵌合部),上述游标卡尺部4(测定器)在与上述绳轮槽1a、1b、1c正交的方向上在上述支撑体3的中央部侧(与上述第一嵌合部3a对)嵌合并在与上述绳轮槽1a、1b、1c平行的方向上在上述支撑体3一方的端部侧30c(与上述第二嵌合部3b对)嵌合。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在与上述绳轮槽1a、1b、1c平行的方向上在上述支撑体3一方的端部30c侧支撑上述游标卡尺部4(测定器),所以即使绳轮1的马达5的侧面5a和从该侧面5a侧开始第一个绳轮槽1a的距离较近,由于使上述一方端部30c从上述侧面5a开始第二个峰部1e向侧面5a突出,能够测定位于绳轮槽1a内的主绳缆2的突出量E。据此,即使在绳轮1和马达侧面5a的间隔较小的情况下,也能够判定绳轮槽1a的磨损量是正常还是异常。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游标卡尺部4(测定器)相对于支撑体3以单柱状态被支撑,所以即使在图1所示地绳轮1的马达侧侧面和马达侧面5a之间的间隔非常小的情况下,也能够足够地测定,所以能够容易地以高精度测定突出量E。
2)因为上述支撑体3具备与上述绳轮槽1a、1b、1c间的各峰部1e抵接的第一以及第二脚部32a、32b(脚部),且上述第一以及第二脚部32a、32b(脚部)形成为以相对于上述绳轮槽1a、1b、1c平行的方向为长度方向,所以能够在峰部1e的方向上配合第一以及第二脚部32a、32b的长度方向而安装。据此能够明确地设定两者的位置关系。
3)因为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嵌合部3a、3b(多对嵌合部)中的第二嵌合部3b(一对)与上述第二脚部32b(脚部)的长度方向平行地配置于比上述第二脚部32b(脚部)的设置部更靠外侧的支撑体3的上表面30a(设置上述脚部的上述支撑体的相反侧的面)上,所以能够可靠地在第二脚部32b的外侧测定端部侧绳轮槽1a内的主绳缆2的突出量E。
4)因为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嵌合部3a、3b(多对嵌合部)中的第一嵌合部3a(另一对)沿与上述第二脚部32b(脚部)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配置于支撑体3的上表面30a(上述脚部的设置部的相反侧的面)上,所以能够测定中间部的绳轮槽1b内的主绳缆2的突出量E。
5)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二脚部32a、32b(脚部)的中间部设置有用于分别在抵接点33a、33b(两点)与上述峰部1e接触的切口部33,所以能够相对于曲面状的峰部1e以稳定、不移动的状态抵接。据此,能够以高精度测定突出量E。
6)因为上述支撑体3具备显示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嵌合部3a、3b(嵌合部)和上述游标卡尺部4(测定器)的正确嵌合位置的显示部3c,所以上述游标卡尺部4(测定器)向支撑体3的安装方向不会出错。
7)因为使用上述1)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绳轮槽测定装置100,在测定绳轮1的厚度方向的两端部的绳轮槽1a、1c的磨损的情况下,沿与上述绳轮槽1a、1c平行的方向安装上述游标卡尺部4(测定器)并通过上述游标卡尺部4(测定器)进行测定,在测定上述绳轮1的厚度方向的两端部之间的中间部的绳轮槽1b的磨损的情况下,沿与上述绳轮槽1b正交的方向安装上述游标卡尺部4(测定器)并通过上述游标卡尺部4(测定器)进行测定,所以通过由一组支撑体3和游标卡尺部4形成的绳轮槽测定装置100,即使在绳轮1和马达侧面5a的间隔较小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判定绳轮槽1a磨损量是正常还是异常,另外,对于中间部的绳轮槽1b的磨损量,也能够容易地判定其正常/异常。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效果的说明中,对本实施方式的各部位,带括号的表示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各构成要素,或者标记参照符号,以明确两者的对应关系。
再有,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超出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种种变形,包含权利要求范围内记载的技术思想的技术项目全部是本发明的保护对象。上述实施方式虽然表示的是合适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从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中实现各种代替例、变形例或是改良例,这些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所记载的技术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绳轮槽测定装置,其用于判定升降机绳轮的绳轮槽的磨损量,所述升降机绳轮具有卷绕多根张设于轿厢和平衡锤之间的主绳缆的多个绳轮槽,上述绳轮槽测定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支撑体,其与形成于上述绳轮槽间的峰部抵接并以横跨安装于上述绳轮槽内的主绳缆的方式设置;以及
测定器,其通过由嵌合而能够脱离地结合的嵌合部而被上述支撑体支撑,并在被上述支撑体支撑的状态下测定上述主绳缆从上述绳轮槽的突出量,
在上述支撑体上设置有在与上述绳轮槽正交的方向或与上述绳轮槽平行的方向上与上述测定器嵌合的多对嵌合部,
上述测定器在与上述绳轮槽正交的方向上在上述支撑体的中央部侧嵌合,在与上述绳轮槽平行的方向上在上述支撑体一方的端部侧嵌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轮槽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撑体具备与上述绳轮槽间的各峰部抵接的脚部,
上述脚部形成为以与上述绳轮槽平行的方向为长度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绳轮槽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对嵌合部中的一对与上述脚部的长度方向平行地配置于上述支撑体的上表面上,上述脚部设置在上述上表面的相反侧的面上,上述多对嵌合部中的一对配置于比上述脚部的设置部更靠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绳轮槽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对嵌合部中的另一对沿与上述脚部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配置于上述脚部的设置部的相反侧的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绳轮槽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对嵌合部中的另一对沿与上述脚部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配置于上述脚部的设置部的相反侧的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绳轮槽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脚部的中间部设置有用于分别在两点与上述峰部接触的切口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绳轮槽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撑体具备显示上述多对嵌合部和上述测定器的正确嵌合位置的显示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绳轮槽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脚部的中间部设置有用于分别在两点与上述峰部接触的切口部。
9.一种绳轮槽磨损判定方法,其用于判定升降机的绳轮的绳轮槽的磨损量,所述升降机的绳轮具有卷绕有多根张设于轿厢和平衡锤之间的主绳缆的绳轮槽,上述绳轮槽磨损判定方法的特征在于,
使用如下的绳轮槽测定装置,该绳轮槽测定装置具备:支撑体,其与形成于上述绳轮槽间的峰部抵接并以横跨安装于上述绳轮槽内的主绳缆的方式设置;以及测定器,其通过由嵌合而能够脱离地结合的嵌合部而被上述支撑体支撑,并在被上述支撑体支撑的状态下测定上述主绳缆从上述绳轮槽的突出量,在上述支撑体侧设置有多对嵌合部,上述多对嵌合部在与上述绳轮槽正交的方向或与上述绳轮槽平行的方向上与上述测定器嵌合,上述测定器在与上述绳轮槽平行的方向上在上述支撑体一方的端部侧嵌合而被该支撑体支撑,
在测定绳轮的厚度方向的两端部的绳轮槽的磨损的情况下,沿与上述绳轮槽平行的方向安装上述测定器并利用该测定器进行测定,
在测定上述绳轮的厚度方向的两端部之间的中间部的绳轮槽的磨损的情况下,沿与上述绳轮槽正交的方向安装上述测定器并利用该测定器进行测定,
基于测定结果判定磨损量的正常/异常。
CN201410250486.4A 2013-06-07 2014-06-06 升降机绳轮的绳轮槽测定装置以及绳轮槽磨损判定方法 Active CN1042295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20866 2013-06-07
JP2013120866A JP5972223B2 (ja) 2013-06-07 2013-06-07 エレベータシーブのシーブ溝測定装置及びシーブ溝の摩耗判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29579A CN104229579A (zh) 2014-12-24
CN104229579B true CN104229579B (zh) 2016-08-24

Family

ID=52135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50486.4A Active CN104229579B (zh) 2013-06-07 2014-06-06 升降机绳轮的绳轮槽测定装置以及绳轮槽磨损判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972223B2 (zh)
CN (1) CN1042295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02192A1 (ja) * 2015-06-30 2017-01-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綱溝摩耗量検知装置
CN105066825A (zh) * 2015-08-19 2015-11-18 山东汇丰铸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卷筒上铸造绳槽的工具
US10493518B2 (en) 2016-08-30 2019-12-03 Otis Elevator Company Sheave knurling tool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CN107352353B (zh) * 2017-08-15 2019-05-03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电梯绳轮滑动摩擦磨损寿命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JP6624232B2 (ja) * 2018-04-18 2019-12-25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のシーブ溝測定装置およびシーブ溝測定方法
JP6970074B2 (ja) * 2018-11-12 2021-11-24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測定装置および測定方法
CN114761755B (zh) * 2019-12-16 2024-04-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测定装置和电梯用绳轮的测定方法
CN112146606B (zh) * 2020-09-29 2022-02-22 广东西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维修用检测装置
CN114314265B (zh) * 2021-12-25 2022-09-30 湖南亚富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下梁结构的无机房轿底返绳轮结构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7703A (ja) * 1997-07-22 1999-02-12 Hitachi Building Syst Co Ltd エレベータ綱車のロープ溝測定方法
CN102099279A (zh) * 2008-07-18 2011-06-15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用于确定电梯的承载机构的磨损寿命的方法和装置
CN102190225A (zh) * 2010-03-18 2011-09-21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滑轮磨耗量测定装置
CN103204416A (zh) * 2012-01-12 2013-07-17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驱动绳轮磨损检测装置
CN103204417A (zh) * 2012-01-12 2013-07-17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驱动绳轮磨损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3303757A (zh) * 2012-03-07 2013-09-18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驱动绳轮磨损检测装置与方法
JP2014097869A (ja) * 2012-11-14 2014-05-29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ーの綱車溝摩耗量測定方法及び測定治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83661A (en) * 1985-04-25 1987-08-04 Benjamin Sommer Measuring gauge
JPH01235801A (ja) * 1988-03-17 1989-09-20 Toshiba Corp エレベータ綱車のロープ溝測定器
JPH10197237A (ja) * 1997-01-09 1998-07-31 Hitachi Building Syst Co Ltd 綱車の溝摩耗量の測定装置
JP4828041B2 (ja) * 2001-05-15 2011-11-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綱車の綱溝測定方法及び測定治具
JP5157696B2 (ja) * 2008-07-10 2013-03-06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ロープ溝測定装置及びロープ溝測定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7703A (ja) * 1997-07-22 1999-02-12 Hitachi Building Syst Co Ltd エレベータ綱車のロープ溝測定方法
CN102099279A (zh) * 2008-07-18 2011-06-15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用于确定电梯的承载机构的磨损寿命的方法和装置
CN102190225A (zh) * 2010-03-18 2011-09-21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滑轮磨耗量测定装置
CN103204416A (zh) * 2012-01-12 2013-07-17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驱动绳轮磨损检测装置
CN103204417A (zh) * 2012-01-12 2013-07-17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驱动绳轮磨损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3303757A (zh) * 2012-03-07 2013-09-18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驱动绳轮磨损检测装置与方法
JP2014097869A (ja) * 2012-11-14 2014-05-29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ーの綱車溝摩耗量測定方法及び測定治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238323A (ja) 2014-12-18
JP5972223B2 (ja) 2016-08-17
CN104229579A (zh) 2014-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29579B (zh) 升降机绳轮的绳轮槽测定装置以及绳轮槽磨损判定方法
CN101823663B (zh) 电梯门控制装置
US10377605B2 (en) Rope and rope groove monitoring
TWI710750B (zh) 運動導引裝置之荷重量測系統及運動導引裝置之壽命計算方法
CN104718033B (zh) 模具测量装置
KR20110088455A (ko) 시각적 검사-기반 발전기 보유 조립체 밀착성 검출
EP3186182A1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determining elevator data based on the position of an elevator cabin
CN108190709A (zh) 载人运输工具
JP3985549B2 (ja) 電線切断長チューニング用治具
CN108190712A (zh) 载人运输工具的监测装置
JP2006027888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主ロープ診断装置
CN111201194A (zh) 楼梯升降机的或与其相关的改进
CN205352328U (zh) 电梯导轨直线度在线测量系统
CN107207187B (zh) 电梯制动器释放监测
JP5331173B2 (ja) ワイヤロープ探傷装置
JP2001199654A (ja) エレベータのガイドシュー摩耗検出装置
JP5506712B2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乗降口隙間測定ゲージ
CN102730536B (zh) 乘客传送设备用梯级的检查方法
EP3348509A1 (en) Safety device, elevator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elevator system
CN105222943B (zh) 一种提升系统中钢丝绳张力测量方法
CN105938043A (zh) 驱动传递机构
JP2005119803A (ja) エレベータのガイドシュー
KR100820943B1 (ko) 고정밀 고정식 축중기
JP2002338157A (ja) エレベーター綱車の綱溝測定方法及び測定治具
JP2005330051A (ja) エレベータのガイドシュ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