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63083A - 多用车 - Google Patents

多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63083A
CN104163083A CN201310201666.9A CN201310201666A CN104163083A CN 104163083 A CN104163083 A CN 104163083A CN 201310201666 A CN201310201666 A CN 201310201666A CN 104163083 A CN104163083 A CN 1041630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g
car
engine
handle
squar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0166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祖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20166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63083A/zh
Publication of CN1041630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630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在空中、水面和车路上运行的多用车,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充分利用空气的浮力、水的浮力和车路的承载力,实现灵活机动的交通运输方式。一种多用车、包括动力装置,车翼扇动装置和车翼固定装置。其具体有以下特点:(1)结构较简单,使用较方便;(2)功能多,可因地制宜灵活选择出行方式,出行畅通无阻;(3)可大大缓解道路交通拥堵,车路行驶不占多的车道;(4)起降灵活,不用跑道,停放方便不占大面积场地;(5)与飞机直升机相比,多用车更节能、更安全。其是理想的军民两用交通运输工具,便于大量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多用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运输工具,具体涉及到一种可在空中、水面和车路上运行的多用车。背景技术:
至目前,交通运输是靠汽车、飞机、直升飞机或船只实现的,它们各有专长,但功能单一,不能因地制宜运行,一旦环境变化就无能为力。由于飞机和直升飞机的机翼面积过窄,其飞行中始终需发动机高速运转,这样就导致其耗能太大,同时,一旦发动机出现故障,就易发生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美中不足,提供一种既节能又安全的,既能在空中、又能在车路,还可在水面运行的交通运输工具——多用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充分利用空气的浮力,水的浮力和路面的承载力,实现灵活机动的交通运输方式。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
具体是:一种多用车,包括动力装置、车翼扇动装置和车翼固定装置,其特征为:所述动力装置由升力发动机、推力发动机组成;所述车翼扇动装置由车翼和曲轴连杆组成;所述车翼固定装置由车翼固定支撑体和车翼固定桩、以及升力发动机转轴断口处的离合器组成,其中车翼固定支撑体上有与车翼固定桩相配套的固定洞,车翼固定桩插入后,不论曲轴停在车翼固定桩的左边或右边,连杆均被挡住不能下落,不使车翼上扬;所述车翼一般面积为3.6米×2米,其由方格和方孔并有与方孔稍大的活页组成,活页的前方活动连接在方孔前边的方格下面(即车翼的下面),活页能以前边为轴灵活上下活动,车翼的前末端翘起,后末端低下。所述升力发动机与车翼扇动装置,其特征为:二者共同作用使车体升空,其动态结构特征为:升力发动机的动力使曲轴连杆上下运动,带动车翼上下扇动,当车翼上扬时,在重力和空气作用下活页打开方孔,空气小阻力通过方孔,车翼上扬轻松,当车翼向下扇动时,在空气的作用下活页挡住方格,空气不能从方孔中通过,此时车翼受到很大阻力,多用车就受到向上的很大推力,所述推力发动机其特征为:与后边的螺旋浆构成整体,带动螺旋桨高速旋转,使车体在空中或水面前行,并可通过伞形齿轮传递动力,使车体在车路上行驶,其动力轴与伞形齿轮的动态结构为:当需在车路上行驶时,将动力轴上的伞形齿轮沿方形动力轴向前移动,与轮轴上的伞形齿轮齿合,上紧齿轮螺销将其固定,不向后松动,当不需其工作时,将其沿方形动力轴向后移动,让出螺销孔,上紧齿轮螺销将其固定,齿轮分离,不向前松动;所述推力发动机与后边的螺旋桨整体固定在底部可水平转向的转盘上,可通过它的转向,使车体实现在空中或水面运行的转向。
所述车翼的翼柄可连接可断开,其动态结构为:当需翼柄连接时,将翼柄套筒内的一段翼柄与另一端翼柄对拢后,用连接筒上的连接螺销上紧,将断开的翼柄连接为整体,以便在空中或水面运行时之用,当需车翼断开时,拧松翼柄连接筒上的连接螺销,翼柄断开,以便将车翼向车背上掀起靠拢固定,在车路上行驶不占多的车道;停放时不占多的场地。
所述升力发动机的动力轴与曲轴连杆是分开的,其通过离合器连接曲轴连杆工作,其分离时,便于将车翼固定桩插入固定洞使车翼固定;
所述多用车的电路为金属材料,其发动机由耐高温的高强度轻质复合材料制成,其他部件由强度高、质量轻的复合材料制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1、结构较简单,使用较方便,一般的人稍作了解即可操作运用;2、起降灵活,不用跑道,停放不占大面积场地;3、功能多,可因地制宜选择运行方式,出行畅通无阻;4、可大大缓解道路交通拥堵,车路行驶时不占用多的车道;5、与飞机和直升飞机相比,多用车更节能更安全。
下面用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多用车在空中或水面运行时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多用车在车路上行驶时的外观示意图
图3为活页打开方孔示意图
图4为活页挡住方孔示意图
图5为多用车在空中或水上运行时翼柄连接示意图
图6为多用车在车路上运行时翼柄断开示意图
图7为推力发动机的伞形齿轮与轮轴上的伞形齿轮分离示意图
图8为推力发动机的伞形齿轮与轮轴上的伞形齿轮齿合示意图
图9为多用车在空中或水面滑行时车翼固定装置示意图
图10为车翼固定洞示意图
图11为车翼固定桩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曲柄连杆     6、螺旋浆    11、连杆             16、动力轴
2A、2B翼柄套筒  7、转向扳手  12A12B、前末端翘起   17、齿轮螺销
3A、3B车翼      8、水平转盘  13A13B、后末端低下   18A18B、伞形齿轮
4、活页         9、离合器    14、翼柄连接筒       19、轮轴
5、推力发动机   10、曲轴     15、连接螺销
具体实施方式:
当需多用车在空中飞行时,开启升力发动机,在曲轴连杆1和翼柄套筒2A2B共同作用下,使车翼3A3B上下扇动,当车翼上扬时,在空气和重力的作用下,活页4打开方孔(图3),空气小阻力通过方孔,车翼上扬轻松,当车翼向下扇动时,在空气的作用下,活页挡住方孔(图4),车翼受到很大阻力,即多用车受到向上的很大推力,如此往复,多用车不停地上升空中。开启推力发动机5,其后边的螺旋浆6高速旋转,产生向前的推力,这时,多用车就在上升的同时向前运动。当需车身转向时,用转向扳手7将推力发动机和螺旋桨通过水平转盘8整体水平摆动,使螺旋浆由正后方转向左后或右后方,在螺旋桨的推动下,车体就向左或向右转向飞行,每当实现了转向后,立即将推力发动机和螺旋桨扳正方向并固定,此时多用车就继续向正前方运行。
当多用车升到一定高度时,可同时关闭二发动机,在关闭升力发动机之前,先将离合器9扳开的同时,将车翼固定桩(图10)插进车翼固定洞(图11)(图9),此时不论曲轴10停止在车翼固定桩的左边或右边,连杆11均被顶住不下落(图9),车翼就不上扬,在车体重力和空气浮力的共同作用下,车翼始终保持水平(或稍上扬)的姿态(图1),同时,车翼上的活页在空气浮力和车体向前行的共同作用下挡住方孔(图4),空气无法通过方孔,此时,多用车依靠宽大车翼受到空气的浮力实现了空中滑翔。当滑翔了很长距离后,先开动升力发动机,再在抽出车翼固定桩的同时,推上离合器,此时曲轴连杆开始工作,使车翼上下扇动,多用车又开始上升,开动推力发动机后,多用车又在上升的同时向前飞行。如此往复,多用车实现了在空中的节能安全飞行。
当需多用车在水上运行时,先开动升力发动机,车翼不停上下扇动,车身不断升空,再开动推力发动机,多用车上升的同时向前飞行至水面上空时,在扳开离合器的同时,插上车翼固定桩,关停升力发动机,车身向前下方落于水面,在水的浮力作用下,车翼始终保持水平(或稍上扬)的姿态(图1),车身在水面向前滑行,此时,车翼上的活页在水和车身重力的共同作用下,始终挡住方孔,加之车翼前末端的翘起12A12B和后末端低下13A13B的结构,水流对车翼的前端和后端具有抬起作用,同时宽大车翼始终受到水的较大浮力,多用车就始终在水面前行而不会下沉,实现了其在水面上的运行。当需要转向时,和空中飞行时转向方法相同。当需多用车离开水面时,先开动升力发动机,然后在抽出车翼固定桩的同时,推上离合器,车翼开始扇动,此时车翼如果先上扬,则车体稍有下沉,紧接着车翼向下扇动,在水和空气的作用下活页挡住方孔,水或空气无法通过方孔,车翼受到很大浮力,车身受到很大升力,当车翼上扬时,水自动离开活页,在重力和空气的作用下活页打开方孔,车翼上扬轻松,如此往复,车体离开水面或继续向前飞行,或降落于车路上行驶。
当需多用车在车路上行驶时,为使多用车不占用多的车道,先将翼柄连接筒14上的连接螺销15拧松,使翼柄断开(图6),然后将两车翼向车背上掀起靠拢并固定稳妥(图2),再将推力发动机方形动力轴16上的齿轮螺销17取掉,将伞形齿轮18A沿方形动力轴向前移动,与轮轴19上的伞形齿轮18B齿合,用齿轮螺销固定(图8),开动推力发动机,其动力通过伞形齿轮转动使车身前行,需转向时,扳动方向盘,车身随之转向,实现多用车在车路上的行驶。
停放车时,由于车翼放在车背上,不占用多的地方,便利停放。
从以上实施例可知,多用车结构较简单,使用较方便,利用其出行,可因地制宜,灵活选择出行方式,实现出行畅通无阻,其相对更节能更安全,是今后理想的军民两用交通运输工具。

Claims (7)

1.一种多用车包括动力装置、车翼扇动装置和车翼固定装置,其特征为:所述动力装置由升力发动机、推力发动机组成;所述车翼扇动装置由车翼和曲轴连杆组成;所述车翼固定装置由车翼固定支撑体、车翼固定桩,以及升力发动机转轴断口处的离合器组成,其中车翼固定支撑体上有与车翼固定桩相配套的固定洞,车翼固定桩插入后,不论曲轴停在车翼固定桩的左边或右边,连杆均被挡住不能下落,不使车翼上扬。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车,其特征为:所述车翼一般面积为3.6米×2米,其由方格和方孔并有与方孔稍大的活页组成,活页的前方活动连接在方孔前边的方格下面(即车翼下面),活页能以前边为轴灵活上下活动,车翼的前末端翘起,后末端低下。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车,其特征为:所述升力发动机与机翼扇动装置二者共同作用,使车体升空,其动态结构为:升力发动机的动力使曲柄连杆上下运动,带动车翼上下扇动,当车翼上扬时,在重力和空气作用下,活页打开方孔,空气小阻力通过方孔,车翼上扬轻松,当车翼向下扇动时,在空气的作用下,活页挡住方格,空气不能从方孔中通过,此时车翼受到很大的阻力,既多用车受到向上的很大推力。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车,其特征为:所述推力发动机与后边的螺旋桨构成整体,带动螺旋桨高速旋转,使车体在空中或水面前行,并可通过伞形齿轮传递动力,使车体在车路上行驶,其动力轴与伞形齿轮的动态结构为:当需在车路上行驶时,将动力轴上的伞形齿轮,沿方形动力轴向前移动,与轮轴上的伞形齿轮齿合,将齿轮螺销上紧让其固定,不向后松动,当不需其工作时,将其沿方形动力轴向后移动,让出螺孔,上紧齿轮螺销,将其固定,齿轮分离,不向前松动。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车,其特征为:所述推力发动机与后边的螺旋桨构成整体,并固定在可水平转动的转盘上,可通过它的转向,使车体实现在空中或水面运行时的转向。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车,其特征为:车翼的翼柄可连接可断开,其动态结构为:当需翼柄连接时,将翼柄套筒内的一段翼柄与另一端翼柄顶拢后,用翼柄连接筒上的连接螺销上紧,将断开的翼柄连接为整体,以便在空中或水面运行之用,当需翼柄断开时,拧松翼柄连接筒上的连接螺销,翼柄断开。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车,其特征为:车体电器导电部件为金属材料,其发动机由耐高温的高强度轻质复合材料制成,其余部件为强度高的轻质复合材料制成。
CN201310201666.9A 2013-05-19 2013-05-19 多用车 Pending CN1041630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01666.9A CN104163083A (zh) 2013-05-19 2013-05-19 多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01666.9A CN104163083A (zh) 2013-05-19 2013-05-19 多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63083A true CN104163083A (zh) 2014-11-26

Family

ID=51907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01666.9A Pending CN104163083A (zh) 2013-05-19 2013-05-19 多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63083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0923270A (en) * 1909-10-12 1910-01-27 Henry Mesinger Improvements in Air Ships.
GB364986A (en) * 1931-05-06 1932-01-14 Heinrich Kern Aeroplane with vertically oscillatable wings
JP2854127B2 (ja) * 1988-12-20 1999-02-03 ルユムブク,ジェラール ヴァン 翼作動式飛行玩具及び飛行終了時に翼を自動的に係止する方法
CN1608945A (zh) * 2004-11-11 2005-04-27 余志鹏 飞行器扑翼
CN102774493A (zh) * 2012-08-08 2012-11-14 南昌航空大学 变翼式水陆空三栖飞行器
CN103057700A (zh) * 2011-10-19 2013-04-24 孙龙骧 叶轮翼飞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0923270A (en) * 1909-10-12 1910-01-27 Henry Mesinger Improvements in Air Ships.
GB364986A (en) * 1931-05-06 1932-01-14 Heinrich Kern Aeroplane with vertically oscillatable wings
JP2854127B2 (ja) * 1988-12-20 1999-02-03 ルユムブク,ジェラール ヴァン 翼作動式飛行玩具及び飛行終了時に翼を自動的に係止する方法
CN1608945A (zh) * 2004-11-11 2005-04-27 余志鹏 飞行器扑翼
CN103057700A (zh) * 2011-10-19 2013-04-24 孙龙骧 叶轮翼飞机
CN102774493A (zh) * 2012-08-08 2012-11-14 南昌航空大学 变翼式水陆空三栖飞行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50905B1 (en) Hybrid transportation vehicle for ground and air, and method of transforming such a vehicle
CN203528804U (zh) 一种大型救援水陆两栖飞机
CN103770589B (zh) 飞行汽车
CN201494622U (zh) 有线电动飞飘飞行器
CN102649391B (zh) 地效式超低空两用飞行汽车或两用飞行器
CN108312795A (zh) 一种可实现空中-水下自主运动的两栖航行器和航行方法
CN204623828U (zh) 双涵道共轴多旋翼飞行摩托
CN105730170A (zh) 四涵道垂直起降飞行汽车
CN201158285Y (zh) 空地两用汽车
CN104723816B (zh) 陆空两用小轿车和公务车的气动布局和动力配置实施方案
CN105882942A (zh) 一种高效低速飞行器及其工作方法
CN204936728U (zh) 三栖飞车
CN2695270Y (zh) 水陆空三栖飞行器
CN206734620U (zh) 全天候垂直起降长航时固定翼无人机
CN204279919U (zh) 用于电动滑翔机的前拉式折叠桨
RU2551300C1 (ru) Автомобиль с летными эксплуатационными свойствами
CN105730168A (zh) 三涵道垂直起降飞行汽车
JP5004224B2 (ja) 短距離離着陸航空機
CN204936726U (zh) 一种水陆两栖汽车
CN204548505U (zh) 一种交错式四旋翼飞行摩托
CN104163083A (zh) 多用车
CN104828033A (zh) 一种列车站台使用的机动车原地转向的装置和方法
CN104149565A (zh) 一种陆空两用多功能小车
CN2467345Y (zh) 飞行汽车
CN201400058Y (zh) 水陆两用游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