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91960B - 一种在燃料电池工作期间调控氧化物电极微观形貌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在燃料电池工作期间调控氧化物电极微观形貌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91960B
CN104091960B CN201410359905.8A CN201410359905A CN104091960B CN 104091960 B CN104091960 B CN 104091960B CN 201410359905 A CN201410359905 A CN 201410359905A CN 104091960 B CN104091960 B CN 1040919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oxide
fuel cell
specially
microscopic appear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5990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91960A (zh
Inventor
毋妍妍
黄喜强
吕喆
张耀辉
魏波
朱星宝
王志红
郭朋真
李鹏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41035990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919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919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919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919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9196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86Inert electrodes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e.g. for fuel cells
    • H01M4/88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 H01M4/8875Methods for shaping the electrode into free-standing bodies, like sheets, films or grids, e.g. moulding, hot-pressing, casting without support, extrusion without suppor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ert Electrodes (AREA)

Abstract

一种在燃料电池工作期间调控氧化物电极微观形貌的方法,涉及一种调控氧化物电极微观形貌的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目前调控氧化物电极微结构的方法都是在电极制备过程中进行的,而电极都需要经过高温烧结的处理,使得颗粒团聚,造成电极的有效反应面积及内部孔隙率降低,不利于电极的反应过程,这都大大地浪费了物力和人力还提高了制备成本的技术问题。方法:一、将燃料电池与电化学工作站连接并升温加热;二、在高温下对工作电极进行阳极极化处理,冷却至室温。本发明主要应用于控制燃料电池氧化物电极的微观形貌。

Description

一种在燃料电池工作期间调控氧化物电极微观形貌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控氧化物电极微观形貌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制备电极的方法主要采用干压法、丝网印刷共烧结法以及涂覆法等。干压法操作简单,但粉料分布不易控制,容易分层。丝网印刷技术成本低廉,但制膜易受粉末性质(粒径和形状)和浆料流变性能等参数影响。而涂覆法具有设备成本低、成膜薄、工艺简单等特点,但由于它需要经过稀浆涂覆在基底表面-干燥-预烧-烧结过程,导致整个工艺流程冗长繁琐,大大降低了成膜效率。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在制备电极过程中都存在高温烧结颗粒团聚的现象,且前两个方法都有一定的成品率。DengjieChen等人在JournalofPowerSources195(2010)4667报道,高温烧结电极会发生电极颗粒团聚现象,造成电极的有效反应面积及内部孔隙率降低,不利于电极的反应过程。这都大大地浪费了物力和人力还提高了制备成本。张耀辉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两种电解质膜制备方法的研究及应用》中介绍了可以通过控制氧化物电极原料粉体颗粒度或对其进行球磨来调控氧化物电极微结构;李娜在CeramicsInternational38(2012)2159研究了压力处理对氧化物微结构的影响;朱星宝在Solid-StateLett13(2010)B91中介绍了溶液浸渍-热解法在氧化物骨架上形成微纳米颗粒,进而调控氧化物电极微结构。以上调控氧化物电极微结构的方法都是在电极制备过程中进行的,都需要经过高温烧结的处理,使得颗粒团聚,造成电极的有效反应面积及内部孔隙率降低,不利于电极的反应过程,这都大大地浪费了物力和人力还提高了制备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目前调控氧化物电极微结构的方法都是在电极制备过程中进行的,而电极都需要经过高温烧结的处理,使得颗粒团聚,造成电极的有效反应面积及内部孔隙率降低,不利于电极的反应过程,这都大大地浪费了物力和人力还提高了制备成本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在燃料电池工作期间调控氧化物电极微观形貌的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在燃料电池工作期间调控氧化物电极微观形貌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对燃料电池的氧化物工作电极、燃料电池的参比电极和燃料电池的对电极涂覆导电银膏,然后从涂覆在燃料电池的氧化物工作电极、燃料电池的参比电极和燃料电池的对电极上的导电银膏中各引出一根导线,再放入马弗炉中并在温度为80℃~200℃的条件下干燥5min~10min,将三根从导电银膏中引出的导线连接到电化学工作站对应的端子上,然后在0.5h~2.5h时间里将马弗炉内的温度从80℃~200℃升至400℃~1000℃,在温度为400℃~1000℃的条件下用三电极法检测在马弗炉中的燃料电池的氧化物工作电极的交流阻抗谱,确定其极化电阻值为X;
二、在温度为400℃~1000℃的条件下,用电化学工作站给在马弗炉中的燃料电池持续通以恒定的阳极电流5min~20h,断开阳极电流,用电化学工作站对燃料电池用三电极法检测在马弗炉中的燃料电池的氧化物工作电极的交流阻抗谱,确定其极化电阻值;重复步骤二中上述步骤至在马弗炉中的燃料电池的氧化物工作电极的极化电阻值大于1.1X或小于0.9X时停止加热,随炉冷却至室温,即完成了在燃料电池工作期间调控氧化物电极微观形貌;步骤二所述的阳极电流的电流密度为100mA·cm-2~1000mA·cm-2;步骤二中用三电极交流阻抗谱检测在马弗炉中的燃料电池的氧化物工作电极的极化电阻值时电化学工作站的扫描频率0.1Hz~400kHz;步骤二中用电化学工作站对燃料电池用三电极法检测在马弗炉中的燃料电池的氧化物工作电极的交流阻抗谱时需要施加在工作电极与参比电极之间交流扰动信号,信号强度为为10mV~20mV。
本发明的优点:
针对附着在固体氧化物电解质上的氧化物电极在制备过程中会由于电极一次颗粒团聚烧结形成尺寸更大的二次颗粒,导致电极的有效反应面积减小,进而造成电极的电化学性能降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在燃料电池工作期间调控氧化物电极微观形貌的方法在燃料电池工作温度下,通过适当的极化处理使电极中大的团聚体颗粒碎化,处理后的电极颗粒明显变小,电极内部因高温烧结团聚的大颗粒消失,且电极与电解质结合紧密,从而增大电极的表面积,提高电极对反应气体的吸附解离能力,同时这种方法还能够改善电极的微观形貌和电极/电解质界面接触,扩展电极/电解质界面上的三相反应区,这样也有利于提升电极的催化活性。这种方法不但操作简单,而且对多种电极材料都适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示意图,其中1为工作电极,2为电解质支撑体,3为对电极,4为参比电极,箭头方向为阳极电流方向;
图2是试验一中工作电极的交流阻抗谱图,□为给燃料电池持续通入阳极电流0h的交流阻抗谱曲线,●为给燃料电池持续通入阳极电流2h的交流阻抗谱图曲线,△为给燃料电池持续通入阳极电流4h的交流阻抗谱图曲线,▽为给燃料电池持续通入阳极电流8h的交流阻抗谱图曲线,为给燃料电池电池持续通入阳极电流22h的交流阻抗谱图曲线,☆为给燃料电池持续通入阳极电流48h的交流阻抗谱图曲线,为完成了在燃料电池工作期间调控氧化物电极微观形貌的交流阻抗谱图曲线;
图3是试验一步骤一中未涂覆导电银膏的氧化物工作电极的断面SEM图;
图4是试验一步骤三中完成了在燃料电池工作期间调控氧化物电极微观形貌的氧化物工作电极的断面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是一种在燃料电池工作期间调控氧化物电极微观形貌的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对燃料电池的氧化物工作电极、燃料电池的参比电极和燃料电池的对电极涂覆导电银膏,然后从涂覆在燃料电池的氧化物工作电极、燃料电池的参比电极和燃料电池的对电极上的导电银膏中各引出一根导线,再放入马弗炉中并在温度为80℃~200℃的条件下干燥5min~10min,将三根从导电银膏中引出的导线连接到电化学工作站对应的端子上,然后在0.5h~2.5h时间里将马弗炉内的温度从80℃~200℃升至400℃~1000℃,在温度为400℃~1000℃的条件下用三电极法检测在马弗炉中的燃料电池的氧化物工作电极的交流阻抗谱,确定其极化电阻值为X;
二、在温度为400℃~1000℃的条件下,用电化学工作站给在马弗炉中的燃料电池持续通以恒定的阳极电流5min~20h,断开阳极电流,用电化学工作站对燃料电池用三电极法检测在马弗炉中的燃料电池的氧化物工作电极的交流阻抗谱,确定其极化电阻值;重复步骤二中上述步骤至在马弗炉中的燃料电池的氧化物工作电极的极化电阻值大于1.1X或小于0.9X时停止加热,随炉冷却至室温,即完成了在燃料电池工作期间调控氧化物电极微观形貌;步骤二所述的阳极电流的电流密度为100mA·cm-2~1000mA·cm-2;步骤二中用三电极交流阻抗谱检测在马弗炉中的燃料电池的氧化物工作电极的极化电阻值时电化学工作站的扫描频率0.1Hz~400kHz;步骤二中用电化学工作站对燃料电池用三电极法检测在马弗炉中的燃料电池的氧化物工作电极的交流阻抗谱时需要施加在工作电极与参比电极之间交流扰动信号,信号强度为为10mV~20mV。
步骤一中所述的参比电极起到监测被处理的工作电极在极化期间电化学性能的作用。
本实施方式的优点:
针对附着在固体氧化物电解质上的氧化物电极在制备过程中会由于电极一次颗粒团聚烧结形成尺寸更大的二次颗粒,导致电极的有效反应面积减小,进而造成电极的电化学性能降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在燃料电池工作期间调控氧化物电极微观形貌的方法在燃料电池工作温度下,通过适当的极化处理使电极中大的团聚体颗粒碎化,处理后的电极颗粒明显变小,电极内部因高温烧结团聚的大颗粒消失,且电极与电解质结合紧密,从而增大电极的表面积,提高电极对反应气体的吸附解离能力,同时这种方法还能够改善电极的微观形貌和电极/电解质界面接触,扩展电极/电解质界面上的三相反应区,这样也有利于提升电极的催化活性。这种方法不但操作简单,而且对多种电极材料都适用。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所述燃料电池的氧化物工作电极为具有ABO3通式的钙钛矿结构氧化物或具有A2BO4通式的类钙钛矿结构氧化物。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所述的具有ABO3通式的钙钛矿结构氧化物化学式为CDO3、CD1-xExO3、C1-xFxDO3或C1-xFxD1-yEyO3;其中CD1-xExO3、CDO3、C1-xFxDO3和C1-xFxD1-yEyO3中C为稀土元素,C具体为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或Y,F为碱土元素,F具体为Ca、Sr或Ba,D为3d过渡族金属元素,D具体为Ti、V、Cr、Mn、Fe、Co、Ni或Cu,E为3d过渡族金属元素,E具体为Ti、V、Cr、Mn、Fe、Co、Ni或Cu,O为氧元素;CD1-xExO3中0<x<1;C1-xFxDO3中0<x<1;C1-xFxD1-yEyO3中0<x<1,0<y<1。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不同的是:具有A2BO4通式的类钙钛矿结构氧化物化学式为C2DO4、C2D1-xExO4、C2-xFxDO4、C2-x-zGzFxDO4、C2-x-zGzFxD1-yEyO4或C2-xFxD1-yEyO4;其中,C2DO4、C2D1-xExO4、C2-xFxDO4、C2-x-zGzFxDO4、C2-x-zGzFxD1-yEyO4或C2-xFxD1-yEyO4中C为一种稀土元素,具体为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或Y,G为一种稀土元素,具体为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或Y,F为一种碱土元素,具体为Ca、Sr或Ba,D为一种3d过渡族金属元素,具体为Ti、V、Cr、Mn、Fe、Co、Ni或Cu,E为一种3d过渡族金属元素,E具体为Ti、V、Cr、Mn、Fe、Co、Ni或Cu,O为氧元素;C2D1-xExO4中0<x<1;C2-xFxDO4中0<x<2;C2-xFxD1-yEyO4中0<x<2,0<y<1;C2-x-zGzFxDO4中0<x<2,0<z<2且0<x+z<2;C2-x-zGzFxD1-yEyO4中0<x<2,0<z<2且0<x+z<2,0<y<1。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所述的对电极为Ag、具有ABO3通式的钙钛矿结构氧化物或具有A2BO4通式的类钙钛矿结构氧化物;所述的具有ABO3通式的钙钛矿结构氧化物化学式为CDO3、CD1-xExO3、C1-xFxDO3或C1-xFxD1-yEyO3;其中CD1-xExO3、CDO3、C1-xFxDO3和C1-xFxD1-yEyO3中C为稀土元素,C具体为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或Y,F为碱土元素,F具体为Ca、Sr或Ba,D为3d过渡族金属元素,D具体为Ti、V、Cr、Mn、Fe、Co、Ni或Cu,E为3d过渡族金属元素,E具体为Ti、V、Cr、Mn、Fe、Co、Ni或Cu,O为氧元素;CD1-xExO3中0<x<1;C1-xFxDO3中0<x<1;C1-xFxD1-yEyO3中0<x<1,0<y<1;所述的具有A2BO4通式的类钙钛矿结构氧化物化学式为C2DO4、C2D1-xExO4、C2-xFxDO4、C2-x-zGzFxDO4、C2-x-zGzFxD1-yEyO4或C2-xFxD1-yEyO4;其中,C2DO4、C2D1-xExO4、C2-xFxDO4、C2-x-zGzFxDO4、C2-x-zGzFxD1-yEyO4或C2-xFxD1-yEyO4中C为一种稀土元素,具体为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或Y,G为一种稀土元素,具体为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或Y,F为一种碱土元素,具体为Ca、Sr或Ba,D为一种3d过渡族金属元素,具体为Ti、V、Cr、Mn、Fe、Co、Ni或Cu,E为一种3d过渡族金属元素,E具体为Ti、V、Cr、Mn、Fe、Co、Ni或Cu,O为氧元素;C2D1-xExO4中0<x<1;C2-xFxDO4中0<x<2;C2-xFxD1-yEyO4中0<x<2,0<y<1;C2-x-zGzFxDO4中0<x<2,0<z<2且0<x+z<2;C2-x-zGzFxD1-yEyO4中0<x<2,0<z<2且0<x+z<2,0<y<1。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一所述的参比电极为Ag。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所述的阳极电流的电流密度为300mA·cm-2~800mA·cm-2。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中用三电极法检测在马弗炉中的燃料电池的氧化物工作电极的电阻值时电化学工作站的扫描频率100Hz~200kHz。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中所述的交流扰动信号为10mV。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之一相同。
采用下述试验验证本发明效果:
试验一:本试验为在燃料电池工作期间调控氧化物电极微观形貌的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对燃料电池的氧化物工作电极、燃料电池的参比电极和燃料电池的对电极涂覆导电银膏,然后从涂覆在燃料电池的氧化物工作电极、燃料电池的参比电极和燃料电池的对电极上的导电银膏中各引出一根导线,再放入马弗炉中并在温度为100℃的条件下干燥10min,将三根从导电银膏中引出的导线连接到电化学工作站对应的端子上,然后在1.5h时间里将马弗炉内的温度从100℃升至700℃,在温度为700℃的条件下用三电极法检测在马弗炉中的燃料电池的氧化物工作电极的交流阻抗谱,确定其极化电阻值为0.39Ωcm2
二、在温度为700℃的条件下,用电化学工作站给在马弗炉中的燃料电池持续通以恒定的阳极电流1h,断开阳极电流,用电化学工作站对燃料电池用三电极法检测在马弗炉中的燃料电池的氧化物工作电极的交流阻抗谱,确定其极化电阻值;重复步骤二中上述步骤55次,在马弗炉中的燃料电池的氧化物工作电极的极化电阻值0.52Ωcm2时停止加热,随炉冷却至室温,即完成了在燃料电池工作期间调控氧化物电极微观形貌;步骤二所述的阳极电流的电流密度为417mA·cm-2;步骤二中用三电极交流阻抗谱检测在马弗炉中的燃料电池的氧化物工作电极的极化电阻值时电化学工作站的扫描频率0.1Hz~400kHz;步骤二中用电化学工作站对燃料电池用三电极法检测在马弗炉中的燃料电池的氧化物工作电极的交流阻抗谱时需要施加在工作电极与参比电极之间交流扰动信号,信号强度为为10mV。
步骤一中的氧化物工作电极为具有A2BO4通式的类钙钛矿结构氧化物La0.6PrSr0.4NiO4,对电极为Ag,参比电极为Ag;步骤一所述的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支撑体为Ce0.9Gd0.1O1.95;步骤一所述的电化学工作站为IviumStat(IviumTechnologiesBV,Netherlands);步骤一所述的导线选用银丝;
图3是试验一步骤一中未涂覆导电银膏的氧化物工作电极的断面SEM图;图4是试验一步骤三中完成了在燃料电池工作期间调控氧化物电极微观形貌的氧化物工作电极的断面SEM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进过试验一处理过的氧化物工作电极的颗粒团聚现象明显比未经处理的氧化物工作电极的团聚现象减弱,电极大团聚消失,颗粒碎化,电极与电解质之间结合紧密,使得电极的有效反应面积及内部孔隙率上升,利于电极的反应过程,这都大大地节约了物力和人力还降低了制备成本。

Claims (9)

1.一种在燃料电池工作期间调控氧化物电极微观形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燃料电池工作期间调控氧化物电极微观形貌的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对燃料电池的氧化物工作电极、燃料电池的参比电极和燃料电池的对电极涂覆导电银膏,然后从涂覆在燃料电池的氧化物工作电极、燃料电池的参比电极和燃料电池的对电极上的导电银膏中各引出一根导线,再放入马弗炉中并在温度为80℃~200℃的条件下干燥5min~10min,将三根从导电银膏中引出的导线连接到电化学工作站对应的端子上,然后在0.5h~2.5h时间里将马弗炉内的温度从80℃~200℃升至400℃~1000℃,在温度为400℃~1000℃的条件下用三电极法检测在马弗炉中的燃料电池的氧化物工作电极的交流阻抗谱,确定其极化电阻值为X;
二、在温度为400℃~1000℃的条件下,用电化学工作站给在马弗炉中的燃料电池持续通以恒定的阳极电流5min~20h,断开阳极电流,用电化学工作站对燃料电池用三电极法检测在马弗炉中的燃料电池的氧化物工作电极的交流阻抗谱,确定其极化电阻值;重复步骤二中上述步骤至在马弗炉中的燃料电池的氧化物工作电极的极化电阻值大于1.1X或小于0.9X时停止加热,随炉冷却至室温,即完成了在燃料电池工作期间调控氧化物电极微观形貌;步骤二所述的阳极电流的电流密度为100mA·cm-2~1000mA·cm-2;步骤二中用三电极交流阻抗谱检测在马弗炉中的燃料电池的氧化物工作电极的极化电阻值时电化学工作站的扫描频率0.1Hz~400kHz;步骤二中用电化学工作站对燃料电池用三电极法检测在马弗炉中的燃料电池的氧化物工作电极的交流阻抗谱时需要施加在工作电极与参比电极之间交流扰动信号,信号强度为10mV~20mV。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燃料电池工作期间调控氧化物电极微观形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燃料电池的氧化物工作电极为具有ABO3通式的钙钛矿结构氧化物或具有A2BO4通式的类钙钛矿结构氧化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在燃料电池工作期间调控氧化物电极微观形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具有ABO3通式的钙钛矿结构氧化物化学式为CDO3、CD1-xExO3、C1-xFxDO3或C1-xFxD1-yEyO3;其中CD1-xExO3、CDO3、C1-xFxDO3和C1-xFxD1-yEyO3中C为稀土元素,C具体为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或Y,F为碱土元素,F具体为Ca、Sr或Ba,D为3d过渡族金属元素,D具体为Ti、V、Cr、Mn、Fe、Co、Ni或Cu,E为3d过渡族金属元素,E具体为Ti、V、Cr、Mn、Fe、Co、Ni或Cu,O为氧元素;CD1-xExO3中0<x<1;C1-xFxDO3中0<x<1;C1-xFxD1-yEyO3中0<x<1,0<y<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在燃料电池工作期间调控氧化物电极微观形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具有A2BO4通式的类钙钛矿结构氧化物化学式为C2DO4、C2D1-xExO4、C2-xFxDO4、C2-x-zGzFxDO4、C2-x-zGzFxD1-yEyO4或C2-xFxD1-yEyO4;其中,C2DO4、C2D1-xExO4、C2-xFxDO4、C2-x-zGzFxDO4、C2-x-zGzFxD1-yEyO4或C2-xFxD1-yEyO4中C为一种稀土元素,具体为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或Y,G为一种稀土元素,具体为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或Y,F为一种碱土元素,具体为Ca、Sr或Ba,D为一种3d过渡族金属元素,具体为Ti、V、Cr、Mn、Fe、Co、Ni或Cu,E为一种3d过渡族金属元素,E具体为Ti、V、Cr、Mn、Fe、Co、Ni或Cu,O为氧元素;C2D1-xExO4中0<x<1;C2-xFxDO4中0<x<2;C2-xFxD1-yEyO4中0<x<2,0<y<1;C2-x-zGzFxDO4中0<x<2,0<z<2且0<x+z<2;C2-x-zGzFxD1-yEyO4中0<x<2,0<z<2且0<x+z<2,0<y<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燃料电池工作期间调控氧化物电极微观形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对电极为Ag、具有ABO3通式的钙钛矿结构氧化物或具有A2BO4通式的类钙钛矿结构氧化物;所述的具有ABO3通式的钙钛矿结构氧化物化学式为CDO3、CD1-xExO3、C1-xFxDO3或C1-xFxD1-yEyO3;其中CD1-xExO3、CDO3、C1-xFxDO3和C1-xFxD1-yEyO3中C为稀土元素,C具体为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或Y,F为碱土元素,F具体为Ca、Sr或Ba,D为3d过渡族金属元素,D具体为Ti、V、Cr、Mn、Fe、Co、Ni或Cu,E为3d过渡族金属元素,E具体为Ti、V、Cr、Mn、Fe、Co、Ni或Cu,O为氧元素;CD1-xExO3中0<x<1;C1-xFxDO3中0<x<1;C1-xFxD1-yEyO3中0<x<1,0<y<1;所述的具有A2BO4通式的类钙钛矿结构氧化物化学式为C2DO4、C2D1-xExO4、C2-xFxDO4、C2-x-zGzFxDO4、C2-x-zGzFxD1-yEyO4或C2-xFxD1-yEyO4;其中,C2DO4、C2D1-xExO4、C2-xFxDO4、C2-x-zGzFxDO4、C2-x-zGzFxD1-yEyO4或C2-xFxD1-yEyO4中C为一种稀土元素,具体为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或Y,G为一种稀土元素,具体为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或Y,F为一种碱土元素,具体为Ca、Sr或Ba,D为一种3d过渡族金属元素,具体为Ti、V、Cr、Mn、Fe、Co、Ni或Cu,E为一种3d过渡族金属元素,E具体为Ti、V、Cr、Mn、Fe、Co、Ni或Cu,O为氧元素;C2D1-xExO4中0<x<1;C2-xFxDO4中0<x<2;C2-xFxD1-yEyO4中0<x<2,0<y<1;C2-x-zGzFxDO4中0<x<2,0<z<2且0<x+z<2;C2-x-zGzFxD1-yEyO4中0<x<2,0<z<2且0<x+z<2,0<y<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燃料电池工作期间调控氧化物电极微观形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的参比电极为Ag。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燃料电池工作期间调控氧化物电极微观形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所述的阳极电流的电流密度为300mA·cm-2~800mA·cm-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燃料电池工作期间调控氧化物电极微观形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用三电极法检测在马弗炉中的燃料电池的氧化物工作电极的极化电阻值时电化学工作站的扫描频率100Hz~200kHz。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燃料电池工作期间调控氧化物电极微观形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交流扰动信号为10mV。
CN201410359905.8A 2014-07-25 2014-07-25 一种在燃料电池工作期间调控氧化物电极微观形貌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919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59905.8A CN104091960B (zh) 2014-07-25 2014-07-25 一种在燃料电池工作期间调控氧化物电极微观形貌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59905.8A CN104091960B (zh) 2014-07-25 2014-07-25 一种在燃料电池工作期间调控氧化物电极微观形貌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91960A CN104091960A (zh) 2014-10-08
CN104091960B true CN104091960B (zh) 2016-05-11

Family

ID=51639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5990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91960B (zh) 2014-07-25 2014-07-25 一种在燃料电池工作期间调控氧化物电极微观形貌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919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89364A (zh) * 2016-07-05 2016-12-07 佛山欧神诺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稀土功能陶瓷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73682B (zh) * 2018-12-28 2020-09-25 宁波石墨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双核钙钛矿型氧化物碳纳米微球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JP7377051B2 (ja) * 2019-10-07 2023-11-09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固体酸化物型燃料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5036545A (zh) * 2022-06-15 2022-09-09 湖北大学 钙钛矿型电解质浆料与薄膜燃料电池及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5018A (zh) * 2006-07-01 2009-07-15 于利奇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用于高温燃料电池阳极的陶瓷材料组合
CN102047477A (zh) * 2008-05-28 2011-05-04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传感器、氧分离装置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溶胶-凝胶衍生的高性能催化剂薄膜
CN103296290A (zh) * 2013-06-06 2013-09-11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降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极烧结温度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24055B2 (en) * 2002-02-27 2005-08-02 The Gillette Company Fuel delivery cartridge and anodic fuel receptor for a fuel cell
US20070231669A1 (en) * 2006-03-27 2007-10-04 Ghosh Chuni L Design of fuel cell and electrolyzer for small volume, low cost and high efficiency
US7951501B2 (en) * 2006-08-17 2011-05-31 The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Fuel cell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urren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5018A (zh) * 2006-07-01 2009-07-15 于利奇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用于高温燃料电池阳极的陶瓷材料组合
CN102047477A (zh) * 2008-05-28 2011-05-04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传感器、氧分离装置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溶胶-凝胶衍生的高性能催化剂薄膜
CN103296290A (zh) * 2013-06-06 2013-09-11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降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极烧结温度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91960A (zh) 2014-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an et al.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and stability of lanthanum strontium cobalt ferrite oxygen electrode with gadolinia doped ceria barrier layer for reversible solid oxide fuel cell
Shang et al. A promising cathode for intermediate temperature protonic ceramic fuel cells: BaCo 0.4 Fe 0.4 Zr 0.2 O 3− δ
Fan et al. Electrochemical stability of La0. 6Sr0. 4Co0. 2Fe0. 8O3− δ-infiltrated YSZ oxygen electrode for reversible solid oxide fuel cells
JP2719049B2 (ja) ランタンクロマイト膜の製造方法及び固体電解質型燃料電池用インターコネクターの製造方法
CN104091960B (zh) 一种在燃料电池工作期间调控氧化物电极微观形貌的方法
Guan et al. Effect of contact between electrode and interconnect on performance of SOFC stacks
CN110330059B (zh) 一种高稳定性锂离子高镍正极材料的烧结工艺
CN102842723B (zh) 钙钛矿结构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742646B (zh) 具有石榴果实结构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及制备
CN103887520A (zh) 一种低温烧结制备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复合阴极的方法
CN108103524A (zh) 一种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88972A (zh) 用于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的阴极材料及其应用
CN108923043A (zh) 一种高镍多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390087B (zh) 一种复合固体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50165A (zh) 一种提升高镍正极材料稳定性和导电性的处理工艺
CN105932299A (zh) 具有复合相结构的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
CN104692776A (zh) 一种利用氧化物粉末烧制高致密度基底的方法
CN104934613B (zh) 一种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池阳极材料及复合阳极材料
CN114204011A (zh) 一种镍钴锰酸锂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818021A (zh) 一种基于氧化铈/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的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CN104321916B (zh) 电池单元及电池堆装置以及电化学模块、电化学装置
CN106605328A (zh) 平板型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的堆构造体及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系统
CN102584222A (zh) 一种低温致密化制备质子导体陶瓷的方法
CN114657579A (zh) 一种二元合金纳米颗粒修饰的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工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u et al.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La, Sr)(Co, Fe) O3− δ–(Ce, Sm) O2− θ–CuO composite cathodes for intermediate temperature solid oxide fuel cel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1

Termination date: 201607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