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76630A - 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及其制备方法、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及电子照相显影剂 - Google Patents

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及其制备方法、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及电子照相显影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76630A
CN104076630A CN201410047124.5A CN201410047124A CN104076630A CN 104076630 A CN104076630 A CN 104076630A CN 201410047124 A CN201410047124 A CN 201410047124A CN 104076630 A CN104076630 A CN 1040766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core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ing
carrier
strontium
calc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4712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76630B (zh
Inventor
河内岳志
小川翔
关晴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wa Electronics Materials Co Ltd
Dowa IP Cre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wa Electronics Materials Co Ltd
Dowa IP Cre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wa Electronics Materials Co Ltd, Dowa IP Cre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wa Electronics Material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766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66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766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66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10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carrier particles
    • G03G9/107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carrier particles having magnetic components
    • G03G9/1087Specified elemental magnetic metal or alloy, e.g. alnico comprising iron, nickel, cobalt, and aluminum, or permalloy comprising iron and nicke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35/00Shaped ceramic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eramics composition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 C04B35/01Shaped ceramic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eramics composition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based on oxide ceramics
    • C04B35/26Shaped ceramic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eramics composition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based on oxide ceramics based on ferri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49/00Compounds of iron
    • C01G49/0018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 C01G49/0072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containing manganes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35/00Shaped ceramic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eramics composition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 C04B35/01Shaped ceramic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eramics composition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based on oxide ceramics
    • C04B35/26Shaped ceramic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eramics composition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based on oxide ceramics based on ferrites
    • C04B35/2608Compositions containing one or more ferrites of the group comprising manganese, zinc, nickel, copper or cobalt and one or more ferrites of the group comprising rare earth metals, alkali metals, alkaline earth metals or lead
    • C04B35/2633Compositions containing one or more ferrites of the group comprising manganese, zinc, nickel, copper or cobalt and one or more ferrites of the group comprising rare earth metals, alkali metals, alkaline earth metals or lead containing barium, strontium or calc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35/00Shaped ceramic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eramics composition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 C04B35/622Forming processe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 C04B35/626Preparing or treating the powders individually or as batches ; preparing or treating macroscopic reinforcing agents for ceramic products, e.g. fibres; mechanical aspects section B
    • C04B35/62605Treating the starting powders individually or as mixtures
    • C04B35/62695Granulation or pelletis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10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carrier particles
    • G03G9/107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carrier particles having magnetic components
    • G03G9/1075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rrier particles, e.g. shape or crystallographic struct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10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carrier particles
    • G03G9/107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carrier particles having magnetic components
    • G03G9/108Ferrite carrier, e.g. magnetit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10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carrier particles
    • G03G9/113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carrier particles having coatings applied thereto
    • G03G9/1131Coating methods; Structure of coat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50Solid solu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50Solid solutions
    • C01P2002/52Solid solutions containing elements as dopa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30Particle morphology extending in three dimensions
    • C01P2004/32Sphe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12Surface are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42Magnetic proper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35/00Aspects relating to ceramic starting mixtures or sinter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02Composition of constituents of the starting material or of secondary phases of the final product
    • C04B2235/30Constituents and secondary phases not being of a fibrous nature
    • C04B2235/32Metal oxides, mixed metal oxides, or oxide-forming salts thereof, e.g. carbonates, nitrates, (oxy)hydroxides, chlorides
    • C04B2235/3205Alkaline earth oxides or oxide forming salts thereof, e.g. beryllium oxide
    • C04B2235/3208Calcium oxide or oxide-forming salts thereof, e.g. lim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35/00Aspects relating to ceramic starting mixtures or sinter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02Composition of constituents of the starting material or of secondary phases of the final product
    • C04B2235/30Constituents and secondary phases not being of a fibrous nature
    • C04B2235/32Metal oxides, mixed metal oxides, or oxide-forming salts thereof, e.g. carbonates, nitrates, (oxy)hydroxides, chlorides
    • C04B2235/3205Alkaline earth oxides or oxide forming salts thereof, e.g. beryllium oxide
    • C04B2235/3213Strontium oxides or oxide-forming salt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35/00Aspects relating to ceramic starting mixtures or sinter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02Composition of constituents of the starting material or of secondary phases of the final product
    • C04B2235/30Constituents and secondary phases not being of a fibrous nature
    • C04B2235/32Metal oxides, mixed metal oxides, or oxide-forming salts thereof, e.g. carbonates, nitrates, (oxy)hydroxides, chlorides
    • C04B2235/3262Manganese oxides, manganates, rhenium oxides or oxide-forming salts thereof, e.g. MnO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10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carrier particles
    • G03G9/113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carrier particles having coatings applied thereto
    • G03G9/1132Macromolecular components of coating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etallurgy (AREA)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制备能够长期稳定地维持高带电性能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载体芯材的制备方法包括造粒工序(C)和焙烧工序,所述造粒工序(C)混合含有锰的原料、含有铁的原料、含有锶的原料及含有钙的原料并进行造粒,所述焙烧工序将通过所述造粒工序造粒后的造粒物进行焙烧。所述焙烧工序包括升温至规定温度并进行加热的加热过程(D)和在进行加热后于氧浓度为5000~20000ppm范围内的气氛下进行冷却的冷却过程(E),相对于所述锰、铁、锶及钙的总和,锶及钙的总和的摩尔比大于等于0.0026且小于等于0.013。

Description

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及其制备方法、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及电子照相显影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以下有时也简称“载体芯材”)的制备方法、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以下有时也简称“载体”)以及电子照相显影剂(以下有时也简称“显影剂”),特别涉及在复印机或者MFP(多功能打印机(Multifunctional Printer))等中使用的电子照相显影剂中所具有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其制备方法、电子照相显影剂中所具有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以及电子照相显影剂。 
背景技术
在复印机或者MFP等中,作为电子照相中的干式显影方式,具有仅把色粉作为显影剂成分的单组份类显影剂和把色粉及载体作为显影剂成分的双组份类显影剂。在任何一种显影方式中,都向感光体供给带有规定电荷量的色粉。另外,通过色粉使在感光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可视化,将其转印在纸张上。其后,在纸张上定影由色粉得到的可视图像,得到所希望的图像。 
这里简单地说明双组份类显影剂中的显影。在显影器内,收纳有规定量的色粉以及规定量的载体。在显影器内具有可转动磁辊和搅拌辊,所述可转动磁辊在周向交替设置多个S极和N极,所述搅拌辊在显影器内搅拌混合色粉和载体。通过磁辊携持由磁粉构成的载体。利用该磁辊的磁力,形成由载体粒子组成的直链状的磁刷。在载体粒子的表面上,通过由搅拌引起的摩擦带电附着多个色粉粒子。通过磁辊的旋转,使所述磁刷接触感光体,向感光体的表面供给色粉。在双组份类显影剂中这样进行显影。 
关于色粉,通过向纸张的定影,逐渐消耗显影器内的色粉,因此从安装在显影器上的色粉料斗向显影器内随时供给与消耗量相当的新的色粉。另一方面,关于载体,没有因显影产生消耗,可在到达寿命之前一直使用。对于作为双组份类显影剂构成材料的载体,要求其具有通过由搅拌引起的摩擦带电高效地使色粉带电的色粉带电功能或者绝缘性,向感光体适当输送并供给色粉的色粉输送能力等各种功能。 
近来,上述载体由其核即构成核部分的载体芯材以及覆盖该载体芯材表面而设置的树脂构成。 
这里,关于由磁辊携持、且在显影器内搅拌混合的成为载体的核的载体芯材,除了具有良好的磁特性、高机械强度以外,从提高其对于色粉的摩擦带电性能的观点出发,也希望其电特性良好。关于提高电特性、即提高色粉的摩擦带电能力,如上所述在载体芯材的表面涂布树脂,主要通过该树脂部分提高摩擦带电性能。但是,显影剂经过长期使用,涂布的树脂发生剥落或载体芯材本身产生裂纹、缺失,因此,会出现未覆盖树脂的部分在表面露出的情况。因此,由于显影剂的长期使用,载体的摩擦带电能力会下降,并不优选。 
关于要求具有上述各种特性的载体芯材的形状,从提高摩擦带电性能的观点出发具有以下倾向,相比其表面光滑也就是所谓的平滑状态,更优选有些凹凸。在日本特开2006-337828号公报(专利文献1)、以及日本特开2010-243798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着眼于载体芯材的表面凹凸这种观点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3782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2437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一)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根据专利文献1,在以锰铁氧体为主要成分的电子照相用铁氧体载体芯材中,其表面具有适度的凹凸形状,锰铁氧体组成中的部分Fe、Mn被从Mg、Ca、Sr、Ti中选出的1种以上的元素置换,其含量的总和为4摩尔%以下。另外,专利文献2形成以下结构,即,作为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的结构,实际上未使用除了Mn以外的各种重金属。并且,包含0.8~5重量%的Mg、0.1~2.5重量%的Ti、60~70重量%的Fe、0.2~2.5重量%的Sr,通过表面氧化处理形成表面涂层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使其形状系数和表面氧化前后的芯材的表面粗糙度之比在规定范围内。 
但是,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公开的载体芯材中,存在无法对应近来的显影剂长寿化的情况。即,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公开的具有凹凸形状的载体芯材,即使在初期时其带电性能良好,也会产生难以长期稳定地维持高带电性能的情况。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可制备能够长期稳定地维持高带电性能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长期稳定地维持高带电性能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长期稳定地维持高带电性能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定地形成图像质量良好的图像的电子照相显影剂。 
(二)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作为用于得到可长期稳定地维持高带电性能的载体芯材的方法,本申请的发明人等认为,首先,作为基本特性应该确保良好的磁特性,以锰及铁作为核组成的主要成分。然后,在载体芯材的表面,从为了长期稳定地维持高带电性能而形成适度的凹凸形状的观点出发,试图 促进在通过焙烧进行的铁氧体化和烧结的过程中,形成磁铅石型、即六方晶系的结晶结构。这里,本申请的发明人等考虑添加规定量的锶,在焙烧工序中合成部分锶铁氧体。进而,本申请的发明人等考虑到,在通过焙烧进行的铁氧体化和烧结的过程中,使结晶的生长方向更纵向,即如果结晶为球体,使结晶向外径方向生长,提高凹凸的程度,考虑添加规定量的钙在结晶的晶界析出钙氧化物。进而,本申请的发明人等深入研究了载体芯材的表面凹凸形状的凹凸程度与由于结晶结构中被置换成锰及铁以外的元素、具体如锶及钙所引起的对机械强度的影响之间的平衡。本申请的发明人等发现,相对含有金属元素的总体的总和,将含有的锶和钙的总和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并且,在焙烧工序的冷却过程中,在规定范围内的氧浓度下进行冷却,由此能够得到为了确保高机械强度、良好的磁特性的同时,长期维持良好的电特性而在载体芯材的粒子表面具有适度的凹凸形状的载体芯材。 
即,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的制备方法,是一种以包含锰及铁作为核组成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的制备方法,其包括造粒工序和焙烧工序,所述造粒工序混合含有锰的原料、含有铁的原料、含有锶的原料以及含有钙的原料并进行造粒;所述焙烧工序对通过造粒工序造粒后的造粒物进行焙烧。焙烧工序包括加热过程和冷却过程,所述加热过程升温至规定温度并进行加热,所述冷却过程是在进行加热后,在氧浓度为5000~20000ppm范围内的气氛下进行冷却;相对于锰、铁、锶及钙的总和,锶及钙的总和的摩尔比大于等于0.0026且小于等于0.013。 
根据上述载体芯材的制备方法,能够得到为了在确保高机械强度、良好的磁特性的同时,长期维持良好的电特性而在载体芯材的粒子表面形成适度的凹凸形状的载体芯材。 
另外,上述结构的载体芯材,首先除去所含有的微量的锶及钙,主要成分以通式:MnxFe3-xO4+y(0<x≤1、0<y)所示。即,关于载 体芯材中的氧含量,为0<y,含量稍过量。 
这里说明氧含量y的计算方法。在本发明中,在计算氧含量y时,假定Mn的化合价为2价。然后首先计算Fe的平均价态。关于Fe的平均价态,通过氧化还原滴定进行Fe2+的定量和总Fe的定量,从Fe2+量和Fe3+量的计算结果,求出Fe的平均价态。这里,详述Fe2+的定量方法以及总Fe的定量方法。 
(1)Fe2+的定量 
首先,在二氧化碳气体鼓泡的状态下,使含有铁元素的铁氧体溶解在作为还原性酸的盐酸(HCl)溶液中。其后,通过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电位滴定来定量分析该溶液中的Fe2+离子的量,求出Fe2+的滴定量。 
(2)总Fe的定量 
称量与Fe2+定量时等量的含有铁元素的铁氧体,使其溶解在盐酸与硝酸的混合酸溶液中。在使该溶液蒸发干燥后,添加硫酸溶液再溶解,使过量的盐酸和硝酸挥发。在该溶液中添加固体Al把溶液中的Fe3+还原为Fe2+。接着,通过与在上述Fe2+定量中使用的方法相同的分析方法测定该溶液,求出滴定量。 
(3)Fe平均价态的计算 
因为在上述(1)中表示Fe2+定量,((2)滴定量-(1)滴定量)表示Fe3+量,所以通过以下计算式,计算Fe的平均价态。 
Fe平均价态={3×((2)滴定量-(1)滴定量)+2×(1)滴定量}/(2)滴定量 
此外,除上述方法以外,作为定量铁元素价态的方法,可以考虑不同的氧化还原滴定法,但是在本分析中所使用的反应简单,得到的结果容易解释,通常所使用的试剂及分析装置就能得到足够的精度,不需要分析者熟练等,因此可认为该方法优异。 
然后,根据电中性的原理,在结构式中,Mn价态(+2价)×x+Fe平均价态×(3-x)=氧价态(-2价)×(4+y)的关系成立,因此可 从上式计算y的值。 
另外,说明本发明的载体芯材的Mn、Ca、Sr的分析方法。 
(Mn的分析) 
载体芯材的Mn含量根据JIS G1311-1987记载的锰铁分析方法(电位滴定法)进行定量分析。在本发明中记载的载体芯材的Mn含量是用该锰铁分析方法(电位滴定法)定量分析得到的Mn量。 
(Ca、Sr的分析) 
载体芯材的Ca、Sr的含量用以下的方法进行分析。把本发明的载体芯材溶解在酸溶液中,用ICP进行定量分析。本发明中记载的载体芯材的Ca、Sr的含量是用通过该ICP的定量分析得到的Ca、Sr量。 
另外,加热过程也可构成为在氧浓度为100~6000ppm的范围内的气氛下进行加热。根据这种构成,使通过焙烧的铁氧体化反应充分进行,能够更切实地得到上述结构的载体芯材。 
另外,也可形成锶相对于钙的摩尔比为0.3~3.0的结构。根据这种结构,能够更切实地得到上述结构的载体芯材。所述摩尔比为Sr/Ca的摩尔比。 
另外,含有锶的原料也可以为SrCO3。另外,含有钙的原料也可为CaCO3。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载体芯材是以包含锰及铁作为核组成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其通过下述方法焙烧而制备,即,混合含有锰的原料、含有铁的原料、含有锶的原料以及含有钙的原料并进行造粒,将得到的造粒物升温至规定温度进行加热,加热后在氧浓度为5000~20000ppm范围内的气氛下进行冷却;相对于锰、铁、锶及钙的总和,锶及钙的总和的摩尔比大于等于0.0026且小于等于0.013。 
另外,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载体芯材是以包含锰及铁作为核组成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在其组成中包含锶及钙;形 成的结晶的凹凸度Rz(roughness Rz)大于等于2.6μm且小于等于5.2μm;结晶尺寸的偏差σ大于等于1.2且小于等于2.8。另外,凹凸度Rz是以JIS B0601:2001为基准测定的值。结晶尺寸的偏差σ是作为在光量值曲线图中、超过基准面的波峰(peak)的底面宽度的标准偏差所测定的值。 
如上所述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能够长期稳定地维持高带电性能。 
另外,关于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优选下述结构,即,当外部磁场为1000(1k)Oe(奥斯特)时的磁化大于等于46emu/g。 
另外,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是用于电子照相显影剂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其包括上述任意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覆盖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表面的树脂。 
由于这种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具有上述结构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因此能够长期稳定地维持高带电性能。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电子照相显影剂是用于电子照相显影的电子照相显影剂,其包括上述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通过与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间的摩擦带电能够在电子照相中带电的色粉。 
由于这种电子照相显影剂具有上述结构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因此即使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定地形成图像质量良好的图像。 
(三)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的制备方法,能够制备可长期稳定地维持高带电性能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能够长期稳定地维持高带电性能。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能够长期稳定地维持高带电性能。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显影剂,即使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定地形成图像质量良好的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载体芯材的外观的概略剖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载体的外观的概略剖面图; 
图3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载体芯材的制备方法中,具有代表性的工序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在焙烧工序中的温度与时间的概略关系的图表; 
图5是表示现有的载体的外观的概略剖面图; 
图6是表示长期使用后的现有的载体的外观的概略剖面图; 
图7是表示长期使用后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载体的外观的概略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22.载体芯材;12、17、23.表面;13.凹部;14.凸部;15、21.载体;16、24.树脂;18.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首先,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载体芯材。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载体芯材的外观的概略剖面图。 
参照图1,关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载体芯材11,其外形形状为近似球形。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载体芯材11的粒径约为35μm,具有适当的粒度分布。上述的粒径是指体积平均粒径。关于所述粒径及粒度分布,可根据所要求的显影剂的特性和制备工序中的收率等任意设定。 
这里,载体芯材11的表面12上,形成有微小的凹凸。具体地说,在载体芯材11的表面12上,形成有其一部分是凹陷形状的凹部13、以及较凹部13向外径侧突出的形状的凸部14。从容易理解的观点出 发,在图1中,夸张地图示了上述微小的凹凸形状。 
图2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载体的外观的概略剖面图。参照图2,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载体15也与载体芯材11相同,其外形形状为近似球形。载体15在载体芯材11的表面12上薄薄地涂布即覆盖树脂16而形成,其粒径与载体芯材11相比几乎没有变化。载体15的表面17的结构与载体芯材11不同,几乎完全被树脂16覆盖,但是,在其部分区域18上露出载体芯材11的表面12。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显影剂由上述图2所示的载体15和未图示的色粉构成。色粉的外形形状也为近似球形。色粉以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或聚酯类树脂为主要成分,混配规定量的颜料或者蜡等。这样的色粉,例如通过粉碎法或者聚合法制备。使用粒径为例如载体15粒径的七分之一左右、约5μm左右的色粉。另外,色粉与载体15的配比可根据所要求的显影剂的特性等任意设定。这样的显影剂通过用适当的混合器混合规定量的载体15和色粉来制备。 
接着说明制备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载体芯材的制备方法。图3是表示在制备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载体芯材的制备方法中,具有代表性的工序的流程图。以下,根据图3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载体芯材的制备方法。 
首先准备含有铁的原料、含有锰的原料、含有锶的原料以及含有钙的原料。根据所要求的特性以适当的配比混配准备的原料,将其混合(图3(A))。这里,适当的配比是指在最终得到的载体芯材中,以铁的含量和锰的含量为目标,形成以下配比,即,相对于全部金属元素(Mn、Fe、Sr、Ca),也就是锰、铁、锶及钙的总和,锶及钙的总和的摩尔比大于等于0.0026且小于等于0.013。 
关于构成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载体芯材的铁原料,只要是金属铁或其氧化物即可。具体地说,优选使用在常温常压下稳定存在的Fe2O3或Fe3O4、Fe等。另外,关于锰原料,只要是金属锰或其氧化 物即可。具体地说,优选使用在常温常压下稳定存在的金属Mn、MnO2、Mn2O3、Mn3O4、MnCO3。另外,作为含有锶的原料,优选金属锶或其氧化物。具体地说,可举出碳酸盐的SrCO3等。另外,作为含有钙的原料,优选使用金属钙或其氧化物。具体地说,可举出碳酸盐的CaCO3、氢氧化物的Ca(OH)2、氧化物的CaO等。另外,也可以分别对上述原料(铁原料、锰原料、锶原料、钙原料等)或混合而成为目标组合的原料进行煅烧并粉碎,用作原料。 
接着,将混合好的原料进行浆料化(图3(B))。即把这些原料按照作为载体芯材的目标组成进行称量,混合后作为浆料原料。 
在制备本发明的载体芯材时的制备工序中,为了在后述的部分焙烧工序中进行还原反应,也可向上述的浆料原料中进一步添加还原剂。作为还原剂,优选使用碳粉、聚羧酸类有机物、聚丙烯酸类有机物、马来酸、醋酸、聚乙烯醇(PVA(polyvinyl alcohol))类有机物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这里,在上述的浆料原料中加水混合搅拌,使固体成分浓度大于等于40重量%,优选大于等于50重量%。如果浆料原料的固体成分浓度大于等于50重量%,则能够保持造粒颗粒的强度,因此优选。 
接着,对于浆料化的原料进行造粒(图3(C))。使用喷雾干燥机对上述混合搅拌得到的浆料进行造粒。此外,对于浆料,还优选在造粒前进一步施行湿式粉碎。 
喷雾干燥时的环境温度在100~300℃左右即可。由此,大致能够得到粒径为10~200μm的造粒粉。考虑到产品的最终粒径,优选使用振动筛等对所得到的造粒粉去除粗大粒子和微粉,在这时进行粒度调整。 
然后,对于造粒后的造粒物进行焙烧。焙烧工序包含加热过程(图3(D))和冷却过程(图3(E)),其中,加热过程升温至规定温度并进行加热,冷却过程是在进行加热后,在氧浓度为5000~20000ppm范围内的气氛下进行冷却。 
图4是表示焙烧工序中的温度与时间的概略关系的图表。在图4中,纵轴表示温度,横轴表示时间。参照图4,在时间To中,从室温Ao、例如25℃左右开始升温。在时间T1达到规定的焙烧温度A1时,从时间T1到时间T2维持温度A1。然后,从时间T2到时间T3,进行从温度A1到室温Ao的冷却。 
具体地说,在加热过程中,向加热至900~1500℃左右的炉内投入得到的造粒粉,并保持1~24小时。这时,焙烧炉内的氧浓度只要符合铁氧体化反应进行的条件即可,具体地说,在1200℃的情况下,调整导入气体的氧浓度,使其大于等于10-7%且小于等于3%,在流动状态下进行焙烧。这时,更优选氧浓度为100~6000ppm。在加热过程中,当氧浓度小于100ppm时,具有Fe2O3被部分还原,容易产生Fe3O4、FeO、Fe等不同相的倾向。其结果,具有得到的载体芯材的磁特性、电特性不充分的倾向。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将促进粒子间的烧结反应的进行,呈现不规则粒子、裂纹或缺失的粒子稍增加的倾向,因此不优选。另一方面,当在加热过程中的氧浓度大于6000ppm时,具有铁氧体化反应稍不充分的倾向,出现稍残留Fe2O3、Mn3O4、MnO等未反应物的倾向。其结果,具有得到的载体芯材的磁特性不充分的倾向。 
另外,也可通过先前的还原剂的调整,控制铁氧体化所需要的还原气氛。从获得在工业化时可确保充分的生产性的反应速度的观点出发,优选大于等于900℃的温度。另一方面,当焙烧温度小于等于1500℃时,不会产生粒子之间的过剩烧结,能够以粉末形式得到焙烧物。 
这里,在冷却过程中,使氧浓度在规定的范围内。即,在焙烧工序中,当进行直至室温左右的冷却时,在规定浓度的氧浓度,具体地说,在氧浓度为5000~20000ppm的范围内的气氛下进行冷却。当冷却过程中的氧浓度高于20000ppm时,在得到的载体芯材中,具有磁化低、载体飞散、对图像质量产生不良影响的倾向。另外,当冷却过 程中的氧浓度低于5000ppm时,在得到的载体芯材中,有可能引起电阻值降低、绝缘击穿等。 
优选在这个阶段对得到的焙烧物进一步进行粒度调整。例如,对焙烧物用锤击式粉碎机等进行粒子的粗解粒。即,对进行过焙烧的粒状物进行解粒(图3(F))。其后,用振动筛等进行分级。即对解粒后的粒状物进行分级(图3(G))。由此,能够得到具有所希望的粒径的载体芯材的粒子。 
接着对分级后的粒状物进行氧化(图3(H))。即,在该阶段对得到的载体芯材的粒子表面进行热处理(氧化处理)。然后,提高粒子的绝缘击穿电压至大于等于250V,使电阻值为适当的电阻值、即1×106~1×1013Ω·cm。通过氧化处理提高载体芯材的电阻值,由此,能够减少由电荷泄漏引起的载体飞散的危险。 
具体地说,在氧浓度10~100%的气氛下,在200~700℃下保持0.1~24小时,得到目标载体芯材。更优选在250~600℃下保持0.5~20小时,进一步优选在300~550℃下保持1小时~12小时。像这样,制备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载体芯材。另外,上述氧化处理工序,可根据需要任意地实施。 
像这样,制备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载体芯材。即,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载体芯材的制备方法是制备以包含锰及铁为核组成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的制备方法,其包括造粒工序和焙烧工序,所述造粒工序混合含有锰的原料、含有铁的原料、含有锶的原料、以及含有钙的原料并进行造粒,所述焙烧工序对通过造粒工序造粒后的造粒物进行焙烧。焙烧工序包括加热过程和冷却过程,其中,加热过程升温至规定温度并进行加热,冷却过程是在进行加热后,在氧浓度为5000~20000ppm范围内的气氛下进行冷却,相对于锰、铁、锶及钙的总和,锶及钙的总和的摩尔比大于等于0.0026且小于等于0.013。 
根据上述载体芯材的制备方法,能够得到为了在确保高机械强 度、良好的磁特性的同时,长期维持良好的电特性而在载体芯材的粒子表面形成适度的凹凸形状的载体芯材。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载体芯材是以包含锰及铁作为核组成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其通过以下方法焙烧而制备,即,混合含有锰的原料、含有铁的原料、含有锶的原料以及含有钙的原料并进行造粒,将得到的造粒物升温至规定温度进行加热,加热后,在氧浓度为5000~20000ppm范围内的气氛下进行冷却。相对于锰、铁、锶、以及钙的总和,锶及钙的总和的摩尔比为大于等于0.0026且小于等于0.013。 
这样的载体芯材能够长期稳定地维持高带电性能。 
这里,相对于锰、铁、锶、以及钙的总和,如果锶及钙的总和的摩尔比小于0.0026,认为以下现象占主导地位。即,相对于锰、铁、锶、以及钙的总和,如果锶及钙的总和的摩尔比小于0.0026,在得到的载体芯材中,锶铁氧体的存在比例减少,并且,钙氧化物在晶界上的偏析减少,因此难以使结晶向外径方向生长。其结果,粒子表面的凹凸度Rz降低,且结晶产生尺寸的偏差增大的现象,认为会出现得到的载体芯材的综合物性不理想的结果。另一方面,相对于锰、铁、锶、以及钙的总和,如果锶及钙的总和的摩尔比大于0.013,认为以下现象占主导地位。即,相对于锰、铁、锶、以及钙的总和,如果锶及钙的总和的摩尔比大于0.013,锶铁氧体的存在比例增加,并且,钙氧化物在晶界中的偏析增加,因此容易使结晶向外径方向生长。由此,得到的载体芯材的粒子表面的凹凸度Rz增大,结晶尺寸的偏差较小。但是,难以满足作为载体芯材所要求的磁化的要求,其结果,可能会引起载体飞散等。另外,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烧结性变差,也具有作为载体芯材所需求的强度降低的倾向,认为会出现得到的载体芯材的综合物性不理想的结果。 
接着,对通过上述得到的载体芯材以树脂进行覆盖(图3(I))。 具体地说,以有机硅类树脂或丙烯酸树脂等覆盖得到的本发明的载体芯材,由此,得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关于有机硅类树脂或丙烯酸树脂等的覆盖方法,可利用公知的方法进行。即,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是用于电子照相的显影剂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其包括上述任意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覆盖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的表面的树脂。 
如上述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由于具有上述结构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因此,能够长期稳定地维持高带电性能。 
接着,分别按规定量混合这样得到的载体和色粉(图3(J))。具体地说,混合用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和适宜的公知色粉。这样,能够得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显影剂。混合使用例如球磨机等任意的混合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显影剂是在电子照相的显影中使用的电子照相显影剂,其具有上述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和通过与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间的摩擦带电能够在电子照相中带电的色粉。 
这样的电子照相显影剂具有上述结构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因此,即使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定地形成图像质量良好的图像。 
实施例 
(实施例1) 
混合5.38kg的Fe2O3(平均粒径:0.6μm)、2.12kg的Mn3O4(平均粒径:2μm)后,添加9.2g作为含有锶的原料的SrCO3,添加18.8g作为含有钙的原料的CaCO3,制成混合物。在800~1100℃下将该混合物加热1~10小时,得到煅烧粉。将该煅烧粉分散在2.5kg的水中,添加45.0g作为分散剂的聚羧酸铵类分散剂、22.5g作为还原剂的碳黑(在表中,简称为“CB”),通过湿式球磨机(介质直径2mm)进行粉碎处理,得到混合浆料。 
利用喷雾干燥机对所述浆料在约130℃的热风中喷雾,得到干燥 造粒粉。另外,这时,利用筛网除去目标粒度分布以外的造粒粉。向电炉投入所述造粒粉,在1130℃下焙烧3小时。在该焙烧工序中,在氧浓度为100~6000ppm范围内的电炉内,在5000ppm的气氛下进行加热,在氧浓度为5000~20000ppm范围内的电炉内,在15000ppm的气氛下进行冷却。解粒后使用筛网对得到的焙烧物进行分级,使平均粒径为35μm。进而对于得到的载体芯材,在470℃、并于大气下保持1小时,实施氧化处理,得到实施例1的载体芯材。得到的载体芯材的结构、物质特性、磁特性、电特性、机械特性以及实验评价如表1、表2、表3和表4所示。此外,表2等中记载的芯材组成,是用上述分析方法测定得到的载体芯材所得到的结果。 
另外,关于Sr和Ca的添加量(在表中和下述公式等中,表示为SrCa添加量),通过下述公式算出。 
SrCa添加量(重量%)=(SrCO3(g)+CaCO3(g))/(Fe2O3(g)+Mn3O4(g))×100 
另外,在得到的载体芯材中,表示锰组成比的上述的所谓的x的值为0.88,表示铁组成比的3-x的值为2.12。在下述的实施例2~实施例14、比较例1~比较例8中,x的值和3-x的值与实施例1相同。 
另外,作为得到的晶相、例如有MnFe2O4、SrO·6Fe2O3。在下述实施例2~实施例14、比较例1~比较例7中也相同。在比较例8中,除了上述MnFe2O4、SrO·6Fe2O3,还有Fe2O3。 
(实施例2) 
除添加的SrCO3为18.5g、添加的CaCO3为37.5g以外,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实施例2的载体芯材。 
(实施例3) 
除添加的SrCO3为37.0g、添加的CaCO3为75.0g以外,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实施例3的载体芯材。 
(实施例4) 
除添加的SrCO3为46.1g、添加的CaCO3为93.8g以外,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实施例4的载体芯材。 
(实施例5) 
除添加的SrCO3为18.5g、添加的CaCO3为12.5g以外,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实施例5的载体芯材。 
(实施例6) 
除添加的SrCO3为36.9g、添加的CaCO3为25.0g以外,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实施例6的载体芯材。 
(实施例7) 
除添加的SrCO3为73.8g、添加的CaCO3为50.0g以外,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实施例7的载体芯材。 
(实施例8) 
除添加的SrCO3为92.3g、添加的CaCO3为62.5g以外,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实施例8的载体芯材。 
(实施例9) 
除添加的SrCO3为27.7g、添加的CaCO3为6.3g以外,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实施例9的载体芯材。 
(实施例10) 
除添加的SrCO3为55.4g、添加的CaCO3为12.5g以外,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实施例10的载体芯材。 
(实施例11) 
除添加的SrCO3为110.7g、添加的CaCO3为25.0g以外,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实施例11的载体芯材。 
(实施例12) 
除添加的SrCO3为138.4g、添加的CaCO3为31.3g以外,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实施例12的载体芯材。 
(实施例13) 
除在冷却过程中氧浓度为6000ppm以外,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实施例13的载体芯材。 
(实施例14) 
除在冷却过程中氧浓度为20000ppm以外,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实施例14的载体芯材。 
(比较例1) 
除添加的Fe2O3为10.75kg、添加的Mn3O4为4.25kg、添加的SrCO3为22.1g、添加的CB为45.0g、添加的分散剂为90.0g、水为5.0kg、未添加CaCO3以外,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比较例1的载体芯材。 
(比较例2) 
除添加的SrCO3为147.6g、未添加CaCO3以外,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比较例2的载体芯材。 
(比较例3) 
除添加的SrCO3为55.4g、添加的CaCO3为112.5g以外,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比较例3的载体芯材。 
(比较例4) 
除添加的SrCO3为110.7g、添加的CaCO3为75.0g以外,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比较例4的载体芯材。 
(比较例5) 
除添加的SrCO3为166.1g、添加的CaCO3为37.5g以外,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比较例5的载体芯材。 
(比较例6) 
除未添加SrCO3、添加的CaCO3为18.8g以外,用与比较例2相同的方法得到比较例6的载体芯材。 
(比较例7) 
除在冷却过程中氧浓度为4000ppm以外,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 方法得到比较例7的载体芯材。 
(比较例8) 
除在冷却过程中氧浓度为25000ppm以外,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比较例8的载体芯材。 
[表1] 
[表2] 
[表3] 
[表4] 
◎:非常清晰地重现了试验图像。 
○:基本重现了试验图像。 
Δ:几乎没有重现试验图像。 
×:完全没有重现试验图像。 
另外,实施例1~实施例4、实施例13、实施例14、以及比较例3、比较例7~比较例8中的Sr/Ca、即、锶相对钙的摩尔比为0.3,实施例5~实施例8、以及比较例4中的锶相对钙的摩尔比为1.0,实施例9~实施例12、以及比较例5中的锶相对钙的摩尔比为3.0。另外,比较例1、比较例2含有规定量的锶,但不含有钙,比较例6含有规定量的钙,但不含有锶。 
这里,作为表中所示的摩尔比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所示。首先,关于各元素的原子量,Sr为87.6、Ca为40.1、Mn为54.9、Fe为55.8。所含有的金属元素的相对于Sr的摩尔比通过“摩尔比={(所含有的金属元素的重量%)/(所含有的金属元素的原子量)}/{(所含有的Sr的重量%)/(所含有的Sr的原子量)}”的公式进行计算。 
关于体现磁特性、即、表中的磁特性的磁化的测定,使用VSM(东英工业株式会社生产、VSM-P7),测定磁化。这里,表中的“σ1k”是表示当外部磁场为1000(1k)Oe(奥斯特)的情况下的磁化。 
关于BET比表面积,使用BET一点法比表面积测定装置(株式会社Mountech(MOUNTECH Co.,Ltd.)生产,型号:Macsorb HM model-1208)进行评价。具体地说,称量8.500g试样充填至5ml(cc)的样品管中,并在200℃下脱气30分钟进行测定。 
另外,AD表示表观密度(apparent density)(g/ml)。另外,关于表观密度的测定,根据JIS Z2504(2000)进行。 
关于凹凸度Rz及结晶尺寸的偏差σ,如下述进行测定。评价机使用株式会社基恩士生产的VK-210、VK-X200。另外,有关结晶尺寸的偏差σ,其是通过测定装置VK-210、VK-X200的附属分析软件(分析应用VK-H1XA)的“自动测量”功能测定的值。 
首先,在载玻片上粘贴碳胶带,在其上方固定试样。使显微镜显示25μm的比例尺,以3000倍的放大率,寻找能够拍摄到多个25μm左右大小的粒子的视野。然后,自动设定亮度,获取图像。确认获取 的图像与量变曲线数据(profile data)两者,同时通过手动牵引水平轮廓线(horizontal-profile line),估算粒子直径,解析25μm附近的粒子。 
(凹凸度Rz) 
作为图像的预处理,实施消除峰值噪声(消除标准:通常)。之后,以解析的粒子顶点为中心,指定20μm平方的区域,实行曲率校正(倾斜校正、球面校正(自动))。接着,指定解析粒子顶点的中央附近(粒子顶点)φ10μm(内切圆的内侧)作为测定区域,实施消除(cutoff)(λs0.25μm、λc0.08mm)。然后,输出数据,以每1个粒子的Rz值作为该粒子的凹凸度进行评价。另外,由于考虑到粒子间的测定偏差,因此评价100个粒子,以其平均值为表中所记载的凹凸度Rz。 
(结晶尺寸的偏差σ) 
作为图像的预处理,实施消除峰值噪声(消除标准:通常)。之后,以解析的粒子顶点为中心,指定20μm平方的区域,实行曲率校正(倾斜校正、球面校正(自动))。 
接着,(1)以解析粒子顶点的中央附近(粒子顶点φ10μm平方区域)作为测定区域,确定长度为10μm的10条测定线。 
(2)对上述10条测定线,进行线扫描测定光量值(消除(λs0.25μm、λc0.08mm))。 
(3)对各测定线进行下述测定计算。 
A:以光照强度范围的中央值为基准面,测定超过基准面的部分的波峰(peak)的底面(宽度); 
B:根据测得的多个宽度的长度,计算标准偏差(各测定线的SD)。 
(4)以10条测定线中各条测定线的SD值的平均值作为各粒子的SD。 
(5)测定100个粒子,以其平均值为表中所记载的结晶尺寸的偏差σ。 
表中的核带电量是指核、即载体芯材的带电量。这里说明核带电 量的测定。把9.5g载体芯材、0.5g市售的全彩色机的色粉放入100ml带塞子的玻璃瓶内,在25℃、相对湿度50%的环境下放置12小时进行调湿。用振动器把调湿后的载体芯材和色粉振动30分钟混合。这里,关于振动器使用株式会社YAYOI(ャョィ)生产的NEW-YS型,在200次/分钟,角度60°下进行。称量500mg混合后的载体芯材和色粉,用带电量测定装置测定带电量。在该实施方式中,使用日本Piotech(パィォテク)株式会社生产的STC-1-C1型,吸引压力为5.0kPa,用SUS生产的795目(mesh)作为吸引用网筛进行。对于同一试样进行两次测定,取它们的平均值作为各核带电量。关于核带电量的计算式为:核带电量(μC(库仑)/g)=实测电荷(nC)×103×系数(1.0083×10-3)÷色粉重量(吸引前重量(g)-吸引后重量(g))。 
另外,关于带电量,是在涂布了树脂涂层的载体中,通过与上述核带电量相同的方法测定带电量时得到的值。这时,作为测定的气氛,在常温常湿环境,具体地说,在25℃且相对湿度为50%的气氛下进行测定。 
另外,强度测定如下所述。首先,把30g载体芯材投入试样研磨机中。试样研磨机使用协立理工株式会社生产的SK-M10型。然后,在14000rpm的转速下进行60秒的破碎试验。其后,测定破碎前的22μm以下的破碎片的累计值与破碎后的22μm以下的破碎片的累计值之间的变化率,将其作为微粉增加率。关于累计值,使用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采用体积值。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使用日机装株式会社生产的微踪迹器,Model9320-X100。关于这样测定的强度(%),小值表示强度更高。 
如下述进行实验评价。首先,将有机硅树脂(道康宁公司(Dow Corning Toray Co.,Ltd.)制备的SR2411)溶解于甲苯,准备涂布树脂溶液。然后,以重量比计载体芯材:树脂溶液=9:1的比例向搅拌机 中装填载体芯材和树脂溶液,使载体芯材浸在树脂溶液中并在150℃~250℃的温度下加热搅拌3小时。 
将通过上述制备的树脂覆盖后的载体芯材设置于热风循环式加热装置中,以250℃的温度加热5小时,使覆盖树脂层固化,得到实施例1的磁性载体。 
利用罐磨机对所述载体和粒径为5μm左右的色粉进行规定时间的混合,得到实施例1的双组份类的电子照相显影剂。利用所述双组份类的电子照相显影剂,以采用数字反转显影方式的每分钟输出60张的图像形成装置作为评价机,对图像质量进行了初期、形成100K张的图像后、以及形成200K张的图像后的评价。对实施例2~14、比较例1~8也采用相同的方法,得到实施例2等的载体,以及实施例2等的电子照相显影剂。另外,k表示1000,即,100k张表示100000张,200k张表示200000张。 
另外,以下述的4个标准对双组份类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的图像质量水平进行评价。 
◎:非常清晰地重现了试验图像。 
○:基本重现了试验图像。 
Δ:几乎没有重现试验图像。 
×:完全没有重现试验图像。 
参照表1~表4,当外部磁场为1000(1k)Oe(奥斯特)时,在实施例1~实施例14中的任一磁化均大于等于46.0emu/g,在实际使用情况下,均属于无问题的水平。在比较例4中为44.8emu/g,在比较例5中为43.0emu/g,在比较例8中为42.5emu/g,均小于等于45.0emu/g,属于有问题的水平。即,在长期的使用中有可能产生载体飞散等问题的水平。 
关于BET比表面积,在实施例1~实施例14、比较例1~比较例8中,得到较广范围的测定值:0.088m2/g~0.218m2/g。 
关于AD,在实施例1~实施例14中均大于等于2.09g/ml,在实际使用情况下,属于无问题的水平。 
接着,考察在载体芯材表面形成的凹凸形状。关于凹凸度Rz,在实施例1~实施例14中均在2.6μm~4.7μm的范围内,至少在大于等于2.6μm且小于等于5.2μm的范围内。另一方面,在比较例1中为1.7μm,在比较例2中为2.0μm,在比较例3中为5.3μm,在比较例4中为5.5μm,在比较例5中为5.5μm,在比较例6中为1.1μm,在比较例7中为1.8μm,在比较例8中为2.5μm。即,在比较例1~比较例8中,均为小于等于2.5μm或大于等于5.3μm。这样的凹凸度,表示平滑状态或者其表面起伏剧烈的状态,不优选。 
关于结晶尺寸的偏差σ,在实施例1~实施例14中均在1.2~2.8的范围内,至少在大于等于1.2且小于等于2.8的范围内。另一方面,在比较例1中为3.5,在比较例2中为4.2,在比较例3中为1.1,在比较例4中为1.0,在比较例5中为0.9,在比较例6中为4.5,在比较例7中为3.3,在比较例8中为2.9。即,在比较例1~比较例8中,分别为小于等于1.1或大于等于2.9。这样的结晶尺寸的偏差σ,如果大于等于2.9,由于结晶的偏差大,因此涂层树脂的覆盖状态将产生偏差,另外,由于粒子强度变差,因此不优选。另一方面,如果小于等于1.1,由于结晶的偏差小,因此涂层树脂的覆盖状态难以产生偏差,但粒子强度差,有可能产生由于裂纹或缺失造成的图像缺陷,因此不优选。 
关于核带电量,在实施例1~实施例14中均在16.5μC/g~23.2μC/g的范围内,大于等于16.5μC/g。另一方面,在比较例1中为16.1μC/g,在比较例2中为16.4μC/g,在比较例3中为13.0μC/g,在比较例4中为11.7μC/g,在比较例5中为13.2μC/g,在比较例6中为16.2μC/g,在比较例7中为13.1μC/g,在比较例8中为16.3μC/g。即,在比较例1~比较例8中分别小于等于16.4μC/g,特别 是在比较例3~比较例5、比较例7中,分别小于等于13.5μC/g。因此,在实施例1~实施例14中,核带电量高,即使载体芯材表面露出的部分也具有较良好的带电性能。 
关于强度,在实施例1~实施例14中均在0.4~0.9的范围内,至少小于等于1.0。另一方面,在比较例1中为1.1,在比较例2中为1.5,在比较例3中为1.2,在比较例4中为1.5,在比较例5中为1.3,在比较例6中为2.2,在比较例7中为1.5,在比较例8中为1.3。即,在比较例1~比较例8中,分别为大于等于1.1。因此,与比较例1~比较例8相比,实施例1~实施例14的强度高。 
关于带电量,在0k张的情况下,即,在实施了树脂涂布的载体中,实施例1~实施例14、以及比较例1~比较例6、比较例8分别在22μC/g~24μC/g的范围内,作为初期的带电量,除了比较例7,在实施例1~实施例14和比较例1~比较例8中,没有特别的偏差,为无问题的水平。但是,在100k张后的情况下,在实施例1~实施例14中均在18μC/g~23μC/g的范围内,至少大于等于18μC/g。即,在100k张后的情况下,带电量并没有降低很多。与此相对地,在比较例1中为15μC/g,在比较例2中为17μC/g,在比较例3中为10μC/g,在比较例4中为15μC/g,在比较例5中为6μC/g,在比较例6中为13μC/g,在比较例7中为6μC/g,在比较例8中为17μC/g。即,在比较例1~比较例8中分别小于等于17μC/g,在100k张后的情况下,带电量降低。另外,在200k张后的情况下,在实施例1~实施例14中均在15μC/g~21μC/g的范围内,至少大于等于15μC/g。即,与100k张后的情况相比稍稍降低,但即使在200k张后,带电量并没有降低很多。与此相对地,在比较例1中为3μC/g,在比较例2中为5μC/g,在比较例3中为5μC/g,在比较例4中为9μC/g,在比较例5中为3μC/g,在比较例6中为2μC/g,在比较例7中为2μC/g,在比较例8中为10μC/g。即,在比较例1~比较例8中分别小于等于10μC/g,在200k 张后的情况下,带电量大幅度降低。 
以下说明在实验评价中的图像质量。在0k张时,在实施例1~实施例14和比较例1~比较例6中,非常清晰地重现了试验图像(◎),没有特别的偏差,均属于无问题的水平。另外,关于比较例7~比较例8,在这时未达到非常清晰地重现试验图像的水平,而是基本重现了试验图像的水平(○)。接着,在100k张时,实施例1~实施例14仍停留在非常清晰地重现了试验图像(◎)或者基本重现了试验图像(○)的水平。与此相对地,在比较例1~比较例8中,非常清晰地重现了试验图像的水平(◎)消失,到达仅有基本重现了试验图像的水平(○)、或者几乎没有重现试验图像的水平(Δ)、或者完全没有重现试验图像的水平(×)。接着,在200k张时,实施例1~实施例14仍停留在非常清晰地重现了试验图像(◎)或者基本重现了试验图像(○)的水平。与此相对地,比较例1~比较例8到达几乎没有重现试验图像的水平(Δ)、或者完全没有重现试验图像的水平(×)。关于该图像质量,可认为与带电量之间有关系,随着带电量的降低,图像质量变差。另外,还认为是由于强度不足造成的裂纹和缺失,磁化不足造成的载体飞散造成的。 
另外,关于上述耐印中的带电量的降低,认为是由于以下现象造成的。图5是表示现有载体的外观的概略剖面图。图6是表示长期使用后的现有的载体的外观的概略剖面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载体的外观的概略剖面图。图5表示在现有的载体中,尚未使用于图像形成的载体,相当于图2所示的图。图6和图7表示例如经过200k张的耐印后的情况。另外,这里所说的现有的载体是表示载体芯材的表面的凹凸程度小,即显示出所谓的平滑状态的载体,例如,比较例1、比较例2、比较例6所代表的载体。 
参照图5,在现有的载体21中,载体芯材22的表面23形成有一些凹凸形状,但比较平滑。并且,覆盖的树脂24几乎全部覆盖该 平滑表面23。像这样的载体21,由于其表面23几乎全部覆盖有树脂24,因此在未使用时,也就是在初期阶段,体现较高的带电量。这样的载体21随着使用,树脂24发生剥落。并且,在200k张后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由于载体芯材22的表面23平滑,因此,几乎所有的树脂24都因为在显影器中的搅拌等剥落,残留有树脂24的区域几乎不存在。像这样的载体21,用于提高带电量的树脂24几乎全部消失,在大多数区域中出现露出载体芯材22的表面23的状况。当载体芯材的硬度较低时,结合载体芯材22本身的裂纹或缺失,露出未覆盖树脂24的区域的比例越来越大。其结果,带电量降低。即,树脂的覆盖量在初期阶段和长期使用后的阶段出现较大的差距。 
对此,参照图7,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载体15,由于其表面形成有适度的凹凸形状,因此,即使长期使用,特别是进入凹部13的树脂16,依然残留。即,覆盖于凸部14的树脂16由于显影器内的搅拌而剥落,覆盖的树脂16的量整体减少,但其减少量较少,树脂16在大部分凹部13残留。即,树脂的覆盖量在初期阶段和长期使用后的阶段之间的变化较少。因此,具有较高的机械特性,并结合载体芯材本身的核带电量较高,能够长期维持较高的带电量。认为这是由于上述现象产生的结果。 
另外,如比较例3、比较例4、以及比较例5所述的凹凸度Rz过高的载体芯材,可成为例如,载体芯材本身的流动性变差,在显影器内的混合搅拌中产生过度的压力,成为更进一步引发载体芯材的裂纹或缺失的原因。另外,在树脂的涂布阶段,可能产生树脂无法适量地进入载体芯材表面的凹部的现象。 
即,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是以含有锰及铁作为核组成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在其组成中包含锶及钙,形成的结晶的凹凸度Rz大于等于2.6μm且小于等于5.2μm,结晶尺寸的偏差σ大于等于1.2且小于等于2.8。像这样的载体芯材能够长期稳定 地维持高带电性能。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载体芯材的氧含量y过量,使焙烧工序中加热时的氧浓度高于规定的浓度,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调整原料混合工序中混合比例,使载体芯材氧含量y过量。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于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在与本发明的相同范围或均等范围内,能够追加各种修改或变形。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的制备方法、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以及电子照相显影剂能够有效适用于需要长期稳定地维持高图像质量的复印机等。 

Claims (13)

1.一种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的制备方法,其是一种以包含锰及铁作为核组成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造粒工序和焙烧工序,
所述造粒工序混合含有锰的原料、含有铁的原料、含有锶的原料以及含有钙的原料并进行造粒;
所述焙烧工序对通过所述造粒工序造粒后的造粒物进行焙烧;
所述焙烧工序包括加热过程和冷却过程,所述加热过程升温至规定温度并进行加热,所述冷却过程是在进行加热后,在氧浓度为5000~20000ppm范围内的气氛下进行冷却;
相对于所述锰、铁、锶及钙的总和,锶及钙的总和的摩尔比大于等于0.0026且小于等于0.0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过程在氧浓度为100~6000ppm的范围内的气氛下进行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钙的所述锶的摩尔比为0.3~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锶的原料为SrCO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钙的原料为CaCO3
6.一种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其是以包含锰及铁作为核组成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其特征在于,
通过下述方法焙烧而制备,混合含有锰的原料、含有铁的原料、含有锶的原料以及含有钙的原料并进行造粒,将得到的造粒物升温至规定温度并进行加热,加热后在氧浓度为5000~20000ppm范围内的气氛下进行冷却;相对于所述锰、铁、锶及钙的总和,锶及钙的总和的摩尔比大于等于0.0026且小于等于0.013。
7.一种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其是以包含锰及铁作为核组成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其特征在于,
在其组成中包含锶及钙;
形成的结晶的凹凸度Rz大于等于2.6μm且小于等于5.2μm;
结晶尺寸的偏差σ大于等于1.2且小于等于2.8。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其特征在于,当外部磁场为1000Oe时的磁化大于等于46emu/g。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其特征在于,当外部磁场为1000Oe时的磁化大于等于46emu/g。
10.一种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其是用于电子照相的显影剂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
和覆盖所述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表面的树脂。
11.一种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其是用于电子照相的显影剂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
和覆盖所述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表面的树脂。
12.一种电子照相显影剂,其是用于电子照相的显影的电子照相显影剂,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和通过与所述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间的摩擦带电能够在电子照相中带电的色粉。
13.一种电子照相显影剂,其是用于电子照相的显影的电子照相显影剂,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和通过与所述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间的摩擦带电能够在电子照相中带电的色粉。
CN201410047124.5A 2013-02-25 2014-02-11 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及其制备方法、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及电子照相显影剂 Active CN1040766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34212A JP5650773B2 (ja) 2013-02-25 2013-02-25 電子写真現像剤用キャリア芯材の製造方法、電子写真現像剤用キャリア芯材、電子写真現像剤用キャリア、および電子写真現像剤
JP2013-034212 2013-02-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76630A true CN104076630A (zh) 2014-10-01
CN104076630B CN104076630B (zh) 2018-01-05

Family

ID=50159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47124.5A Active CN104076630B (zh) 2013-02-25 2014-02-11 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及其制备方法、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及电子照相显影剂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268246B2 (zh)
EP (1) EP2769965A3 (zh)
JP (1) JP5650773B2 (zh)
KR (1) KR101617076B1 (zh)
CN (1) CN10407663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5419A (zh) * 2016-03-31 2018-11-23 同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载体芯材以及使用其的电子相片显影用载体及电子相片用显影剂
CN109839808A (zh) * 2017-11-29 2019-06-04 保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照相显影剂的铁氧体载体芯材、载体和显影剂
CN110114728A (zh) * 2017-01-04 2019-08-09 保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照相显影剂用磁性芯材、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及显影剂
CN110476128A (zh) * 2017-03-24 2019-11-19 同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载体芯材以及使用其的电子照片显影用载体及电子照片用显影剂
CN110494809A (zh) * 2017-03-31 2019-11-22 同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载体芯材以及使用其的电子照片用载体及电子照片用显影剂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35999B2 (ja) * 2013-03-28 2015-06-17 Dowa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フェライト粒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写真現像用キャリア、電子写真用現像剤並びにフェライト粒子の製造方法
JP5769350B1 (ja) * 2014-02-24 2015-08-26 Dowa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フェライト粒子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電子写真現像用キャリア及び電子写真用現像剤
JP5751688B1 (ja) * 2015-03-02 2015-07-22 Dowa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キャリア芯材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電子写真現像用キャリア及び電子写真用現像剤
JP6511320B2 (ja) * 2015-04-08 2019-05-15 Dowa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キャリア芯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0107523B2 (en) * 2015-12-07 2018-10-23 Carbo Ceramics Inc. Ceramic particles for use in a solar power tower
JP5957623B1 (ja) * 2016-02-18 2016-07-27 Dowa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キャリア芯材
JP6929086B2 (ja) * 2017-02-28 2021-09-01 Dowa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キャリア芯材
JP6864054B2 (ja) * 2019-09-26 2021-04-21 Dowa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キャリア芯材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電子写真現像用キャリア及び電子写真用現像剤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87282A1 (en) * 2003-11-12 2007-04-19 Kanto Denka Kogyo Co. Ltd. Mg-based ferrite, an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ment carrier containing the ferrite, and developer containing the carrier
CN101120420A (zh) * 2003-11-12 2008-02-06 关东电化工业株式会社 镁基铁氧体、含有该铁氧体的电子照相显影载体以及含有该载体的显影剂
CN102608886A (zh) * 2012-03-02 2012-07-25 湖北鼎龙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静电图像显影剂用低密度载体芯材及其制备方法和载体及其应用
CN102667631A (zh) * 2010-03-29 2012-09-12 同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其制造方法、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以及电子照相显影剂
CN102667632A (zh) * 2010-03-31 2012-09-12 同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以及电子照相显影剂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74657B2 (ja) * 1996-02-14 2003-02-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用キャリア、電子写真用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3997291B2 (ja) * 2002-01-16 2007-10-24 Dowa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現像用キャリヤ
JP4208679B2 (ja) * 2003-09-12 2009-0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二成分系現像剤及び現像装置
JP2006038961A (ja) 2004-07-22 2006-02-09 Fuji Xerox Co Ltd 静電荷像現像用キャリア、静電荷像現像剤、静電荷像現像用キャリア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4781015B2 (ja) 2005-06-03 2011-09-28 パウダーテック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用フェライトキャリア芯材、電子写真用フェライトキャリア及びこれら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該フェライトキャリアを用いた電子写真用現像剤
JP5348588B2 (ja) 2009-04-07 2013-11-20 パウダーテック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現像剤用キャリア芯材、キャリア及びこれら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該キャリアを用いた電子写真現像剤
JP5522446B2 (ja) * 2010-01-28 2014-06-18 パウダーテック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現像剤用フェライトキャリア芯材、フェライトキャリア及び該フェライトキャリアを用いた電子写真現像剤
JP5977924B2 (ja) * 2011-03-16 2016-08-24 Dowa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現像剤用キャリア芯材の製造方法、電子写真現像剤用キャリア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子写真現像剤の製造方法
JP5645728B2 (ja) * 2011-03-24 2014-12-24 Dowa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フェライト粒子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電子写真用キャリア及び電子写真用現像剤
JP5352614B2 (ja) * 2011-03-31 2013-11-27 Dowa Ipクリエイショ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現像剤用キャリア芯材の製造方法、電子写真現像剤用キャリア芯材、電子写真現像剤用キャリア、および電子写真現像剤
US8722303B2 (en) 2011-08-31 2014-05-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87282A1 (en) * 2003-11-12 2007-04-19 Kanto Denka Kogyo Co. Ltd. Mg-based ferrite, an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ment carrier containing the ferrite, and developer containing the carrier
CN101120420A (zh) * 2003-11-12 2008-02-06 关东电化工业株式会社 镁基铁氧体、含有该铁氧体的电子照相显影载体以及含有该载体的显影剂
CN102667631A (zh) * 2010-03-29 2012-09-12 同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其制造方法、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以及电子照相显影剂
CN102667632A (zh) * 2010-03-31 2012-09-12 同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以及电子照相显影剂
CN102608886A (zh) * 2012-03-02 2012-07-25 湖北鼎龙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静电图像显影剂用低密度载体芯材及其制备方法和载体及其应用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5419A (zh) * 2016-03-31 2018-11-23 同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载体芯材以及使用其的电子相片显影用载体及电子相片用显影剂
CN108885419B (zh) * 2016-03-31 2022-07-05 同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载体芯材以及使用其的电子相片显影用载体及电子相片用显影剂
CN110114728A (zh) * 2017-01-04 2019-08-09 保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照相显影剂用磁性芯材、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及显影剂
CN110114728B (zh) * 2017-01-04 2023-07-28 保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照相显影剂用磁性芯材、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及显影剂
CN110476128A (zh) * 2017-03-24 2019-11-19 同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载体芯材以及使用其的电子照片显影用载体及电子照片用显影剂
CN110476128B (zh) * 2017-03-24 2023-03-31 同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载体芯材以及使用其的电子照片显影用载体及电子照片用显影剂
CN110494809A (zh) * 2017-03-31 2019-11-22 同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载体芯材以及使用其的电子照片用载体及电子照片用显影剂
CN110494809B (zh) * 2017-03-31 2023-08-11 同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载体芯材以及使用其的电子照片用载体及电子照片用显影剂
CN109839808A (zh) * 2017-11-29 2019-06-04 保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照相显影剂的铁氧体载体芯材、载体和显影剂
CN109839808B (zh) * 2017-11-29 2023-12-29 保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照相显影剂的铁氧体载体芯材、载体和显影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69965A2 (en) 2014-08-27
KR20140106415A (ko) 2014-09-03
US20140242511A1 (en) 2014-08-28
KR101617076B1 (ko) 2016-04-29
CN104076630B (zh) 2018-01-05
US9268246B2 (en) 2016-02-23
EP2769965A3 (en) 2014-10-29
JP5650773B2 (ja) 2015-01-07
JP2014164061A (ja) 2014-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76630A (zh) 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及其制备方法、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及电子照相显影剂
JP5194194B2 (ja) 電子写真現像剤用キャリア芯材、電子写真現像剤用キャリア、および電子写真現像剤
CN102667631B (zh) 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其制造方法、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以及电子照相显影剂
KR101519318B1 (ko) 전자 사진 현상제용 캐리어 심재의 제조 방법, 전자 사진 현상제용 캐리어 심재, 전자 사진 현상제용 캐리어 및 전자 사진 현상제
US9429862B2 (en) Carrier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er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er
CN102859447B (zh) 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及电子照相显影剂
JP4534061B2 (ja) 電子写真現像用キャリア粉芯材のフェライト粒子の製造法
JP2011170272A (ja) 電子写真現像剤用キャリア芯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603694B (zh) 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的制造方法、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以及电子照相显影剂
JP5352614B2 (ja) 電子写真現像剤用キャリア芯材の製造方法、電子写真現像剤用キャリア芯材、電子写真現像剤用キャリア、および電子写真現像剤
JP4992101B2 (ja) 電子写真現像用キャリア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写真用現像剤
JP5352607B2 (ja) 電子写真現像剤用キャリア芯材の製造方法、電子写真現像剤用キャリア芯材、電子写真現像剤用キャリア、および電子写真現像剤
WO2014033881A1 (ja) 電子写真現像剤用キャリア芯材の製造方法、電子写真現像剤用キャリア芯材、電子写真現像剤用キャリア、および電子写真現像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