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26275A - 一种红茶萎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红茶萎凋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026275A CN104026275A CN201410234727.6A CN201410234727A CN104026275A CN 104026275 A CN104026275 A CN 104026275A CN 201410234727 A CN201410234727 A CN 201410234727A CN 104026275 A CN104026275 A CN 10402627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thering
- tealeaves
- hot blast
- withers
- sprea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茶萎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摊放萎凋、热风萎凋、冷风萎凋。首先摊放萎凋能有效地避免萎凋过快引起的叶尖焦枯,然后热风萎凋能迅速的蒸发茶叶的水分,降低茶叶细胞的张力,增加芽叶的韧性,便于茶叶的揉捻,大幅度的减少了加工时间,最后冷风萎调能有效地使茶叶水分充分、均匀的分布,为形成高品质的红茶奠定了基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茶萎凋方法。
背景技术
萎凋是指将进厂鲜叶,经过一段时间失水,使一定硬脆的梗叶呈萎蔫凋谢状况的过程.萎凋的目的,其一是蒸发部分水分,降低茶叶细胞的张力,使叶梗由脆变软,增加芽叶的韧性,便于揉捻成条;其二是由于水分的散失而引起茶梢中的内含物质的一系列化学变化,为形成红茶色香味的特定品质,奠定物质变化的基础。萎凋既有物理方面的失水作用,也有内含物质的化学变化的过程。
在萎凋中,随着表面水分的快速散失,鲜叶细胞汁的浓度增加,原生质中的水分缓慢外渗,萎叶失水速度变慢,待原生质逐步失去亲水性而凝固变性,细胞进入生命临界期,原生质中的束缚水逐步释放,成为游离状,失水速度又加速,使萎凋叶失水呈快一慢一快的趋势。
在失水过程中,叶绿素有部分因水分的散失而产生结构上的变化而降低,糖类物质发生水解,叶绿素有部分因水分的散失而产生结构上的变化而降低,糖类物质发生水解,茶叶细胞中的酶活性有所改变,茶多酚类物质有所氧化,蛋白质也有小部分的分解,氨基酸总量有所增加等。这种缓慢的化学变化则给后续揉捻工序奠定了物质理化变化的基础。目前传统的萎凋是将茶叶放在室内自然萎凋,不但时间长,萎凋不均匀,不充分,而且生产红茶品质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萎调均匀、充分且加工时间短的红茶萎凋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红茶萎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摊放萎凋:将茶叶摊放在萎凋槽中,在室温21-25℃,相对湿度71-79%萎凋3-5小时;
b、热风萎凋:把摊放萎凋后的茶叶放入萎凋机中热风萎凋46-59分钟,热风温度为31-34℃,每隔16分钟翻动一次;
c、冷风萎凋:对热风萎凋完成后的茶叶进行冷风萎凋,萎凋时间为35-55分钟,每10分钟翻动一次;
所述步骤a中茶叶的摊放厚度为26-34cm,摊放萎凋后的茶叶含水量为63-67%
所述步骤b中茶叶的摊放厚度为21-24cm,热风萎凋后的茶叶含水量为56-59%。
所述步骤c中冷风萎凋后的茶叶含水量为53-5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首先摊放萎凋能有效地避免萎凋过快引起的叶尖焦枯,然后热风萎凋能迅速的蒸发茶叶的水分,降低茶叶细胞的张力,增加芽叶的韧性,便于茶叶的揉捻,大幅度的减少了加工时间,最后冷风萎调能有效地使茶叶水分充分、均匀的分布,为形成高品质的红茶奠定了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实施例一
a、摊放萎凋:将茶叶摊放在萎凋槽中,在室温21-23℃,相对湿度71-75%萎凋3-5小时,茶叶的摊放厚度为26-29cm,摊放萎凋后的茶叶含水量为63-65%;
b、热风萎凋:把摊放萎凋后的茶叶放入萎凋机中热风萎凋46-49分钟,热风温度为31-34℃,每隔16分钟翻动一次,茶叶的摊放厚度为21-24cm,热风萎凋后的茶叶含水量为56-59%;
c、冷风萎凋:对热风萎凋完成后的茶叶进行冷风萎凋,萎凋时间为35-49分钟,每10分钟翻动一次,冷风萎凋后的茶叶含水量为53-55%。
实施例二
a、摊放萎凋:将茶叶摊放在萎凋槽中,在室温22-24℃,相对湿度73-76%萎凋3-5小时,茶叶的摊放厚度为27-32cm,摊放萎凋后的茶叶含水量为64-66%;
b、热风萎凋:把摊放萎凋后的茶叶放入萎凋机中热风萎凋48-52分钟,热风温度为31-34℃,每隔16分钟翻动一次,茶叶的摊放厚度为21-24cm,热风萎凋后的茶叶含水量为57-59%;
c、冷风萎凋:对热风萎凋完成后的茶叶进行冷风萎凋,萎凋时间为40-45分钟,每10分钟翻动一次,冷风萎凋后的茶叶含水量为54-56%。
实施例三
a、摊放萎凋:将茶叶摊放在萎凋槽中,在室温22-25℃,相对湿度76-79%萎凋3-5小时,茶叶的摊放厚度为28-30cm,摊放萎凋后的茶叶含水量为64-67%;
b、热风萎凋:把摊放萎凋后的茶叶放入萎凋机中热风萎凋51-55分钟,热风温度为31-34℃,每隔16分钟翻动一次,茶叶的摊放厚度为21-24cm,热风萎凋后的茶叶含水量为57-59%;
c、冷风萎凋:对热风萎凋完成后的茶叶进行冷风萎凋,萎凋时间为39-49分钟,每10分钟翻动一次,冷风萎凋后的茶叶含水量为53-56%。
实施例四
a、摊放萎凋:将茶叶摊放在萎凋槽中,在室温21℃,相对湿度71%萎凋5小时,茶叶的摊放厚度为26cm,摊放萎凋后的茶叶含水量为63%;
b、热风萎凋:把摊放萎凋后的茶叶放入萎凋机中热风萎凋52分钟,热风温度为31℃,每隔16分钟翻动一次,茶叶的摊放厚度为21cm,热风萎凋后的茶叶含水量为56%;
c、冷风萎凋:对热风萎凋完成后的茶叶进行冷风萎凋,萎凋时间为45分钟,每10分钟翻动一次,冷风萎凋后的茶叶含水量为53%。
实施例五
a、摊放萎凋:将茶叶摊放在萎凋槽中,在室温22℃,相对湿度73%萎凋4小时,茶叶的摊放厚度为29cm,摊放萎凋后的茶叶含水量为64%;
b、热风萎凋:把摊放萎凋后的茶叶放入萎凋机中热风萎凋48分钟,热风温度为32℃,每隔16分钟翻动一次,茶叶的摊放厚度为22,热风萎凋后的茶叶含水量为57%;
c、冷风萎凋:对热风萎凋完成后的茶叶进行冷风萎凋,萎凋时间为40分钟,每10分钟翻动一次,冷风萎凋后的茶叶含水量为54%。
实施例六
a、摊放萎凋:将茶叶摊放在萎凋槽中,在室温24℃,相对湿度76%萎凋5小时,茶叶的摊放厚度为29cm,摊放萎凋后的茶叶含水量为68%;
b、热风萎凋:把摊放萎凋后的茶叶放入萎凋机中热风萎凋46分钟,热风温度为31-34℃,每隔16分钟翻动一次,茶叶的摊放厚度为24cm,热风萎凋后的茶叶含水量为58%;
c、冷风萎凋:对热风萎凋完成后的茶叶进行冷风萎凋,萎凋时间为35分钟,每10分钟翻动一次,冷风萎凋后的茶叶含水量为56%。
Claims (4)
1.一种红茶萎调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摊放萎凋:将茶叶摊放在萎凋槽中,在室温21-25℃,相对湿度71-79%萎凋3-5小时;
b、热风萎凋:把摊放萎凋后的茶叶放入萎凋机中热风萎凋46-59分钟,热风温度为31-34℃,每隔16分钟翻动一次;
c、冷风萎凋:对热风萎凋完成后的茶叶进行冷风萎凋,萎凋时间为35-55分钟,每10分钟翻动一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茶萎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茶叶的摊放厚度为26-34cm,摊放萎凋后的茶叶含水量为63-6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茶萎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茶叶的摊放厚度为21-24cm,热风萎凋后的茶叶含水量为56-5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茶萎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冷风萎凋后的茶叶含水量为53-5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234727.6A CN104026275A (zh) | 2014-05-29 | 2014-05-29 | 一种红茶萎凋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234727.6A CN104026275A (zh) | 2014-05-29 | 2014-05-29 | 一种红茶萎凋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26275A true CN104026275A (zh) | 2014-09-10 |
Family
ID=51457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234727.6A Pending CN104026275A (zh) | 2014-05-29 | 2014-05-29 | 一种红茶萎凋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026275A (zh)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89144A (zh) * | 2014-12-24 | 2015-04-08 | 贵州省贵茗红茶叶有限公司 | 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 |
CN104886290A (zh) * | 2015-06-24 | 2015-09-09 | 贵州怡壶春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黄观音工夫红茶的加工方法 |
CN105248708A (zh) * | 2015-11-25 | 2016-01-20 | 贵州腾和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红茶萎凋方法 |
CN106343048A (zh) * | 2016-08-25 | 2017-01-25 | 柳城县国营伏虎华侨农场茶厂 | 一种工夫红茶的萎凋方法 |
CN106387103A (zh) * | 2016-08-25 | 2017-02-15 | 柳城县国营伏虎华侨农场茶厂 | 一种红茶萎凋方法 |
CN106922856A (zh) * | 2015-12-31 | 2017-07-07 | 贵州省凤冈县田坝魅力黔茶有限公司 | 一种扁形红茶的加工方法 |
CN107333920A (zh) * | 2017-08-31 | 2017-11-10 | 凤冈县凤鸣春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红茶均匀萎凋方法 |
CN108419856A (zh) * | 2018-06-11 | 2018-08-21 | 余庆县正泰茶业发展有限公司 | 白茶的萎凋工艺 |
CN108684832A (zh) * | 2018-03-29 | 2018-10-23 | 福建晟境农业有限公司 | 一种红茶加工方法 |
CN109497175A (zh) * | 2018-11-27 | 2019-03-22 | 缪石雄 | 一种花果香型微发酵、不发酵茶的制备工艺及绿茶、白茶 |
CN114886000A (zh) * | 2022-07-13 | 2022-08-12 | 海南众源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海南黄花梨养生茶及其制备方法 |
CN116569971A (zh) * | 2023-05-24 | 2023-08-11 | 福鼎神思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手工茶丸的制作工艺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53718A (zh) * | 2012-12-21 | 2013-04-24 | 六安同济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金线莲发酵红茶的制备方法 |
CN103636825A (zh) * | 2013-12-07 | 2014-03-19 | 湖北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红茶的萎调方法 |
-
2014
- 2014-05-29 CN CN201410234727.6A patent/CN10402627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53718A (zh) * | 2012-12-21 | 2013-04-24 | 六安同济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金线莲发酵红茶的制备方法 |
CN103636825A (zh) * | 2013-12-07 | 2014-03-19 | 湖北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红茶的萎调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张应根等: "环境温湿度调控对茶鲜叶萎凋失水及白茶品质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vol. 27, no. 11, 31 December 2012 (2012-12-31) * |
Cited B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89144A (zh) * | 2014-12-24 | 2015-04-08 | 贵州省贵茗红茶叶有限公司 | 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 |
CN104886290A (zh) * | 2015-06-24 | 2015-09-09 | 贵州怡壶春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黄观音工夫红茶的加工方法 |
CN105248708B (zh) * | 2015-11-25 | 2018-10-23 | 贵州龙凤绿缘茶叶有限公司 | 一种红茶萎凋方法 |
CN105248708A (zh) * | 2015-11-25 | 2016-01-20 | 贵州腾和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红茶萎凋方法 |
CN106922856B (zh) * | 2015-12-31 | 2020-05-05 | 贵州省凤冈县田坝魅力黔茶有限公司 | 一种扁形红茶的加工方法 |
CN106922856A (zh) * | 2015-12-31 | 2017-07-07 | 贵州省凤冈县田坝魅力黔茶有限公司 | 一种扁形红茶的加工方法 |
CN106387103A (zh) * | 2016-08-25 | 2017-02-15 | 柳城县国营伏虎华侨农场茶厂 | 一种红茶萎凋方法 |
CN106343048A (zh) * | 2016-08-25 | 2017-01-25 | 柳城县国营伏虎华侨农场茶厂 | 一种工夫红茶的萎凋方法 |
CN107333920A (zh) * | 2017-08-31 | 2017-11-10 | 凤冈县凤鸣春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红茶均匀萎凋方法 |
CN107333920B (zh) * | 2017-08-31 | 2020-04-21 | 凤冈县凤鸣春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红茶均匀萎凋方法 |
CN108684832A (zh) * | 2018-03-29 | 2018-10-23 | 福建晟境农业有限公司 | 一种红茶加工方法 |
CN108419856A (zh) * | 2018-06-11 | 2018-08-21 | 余庆县正泰茶业发展有限公司 | 白茶的萎凋工艺 |
CN108419856B (zh) * | 2018-06-11 | 2021-09-24 | 福建福鼎大湾头茶业有限公司 | 白茶的萎凋工艺 |
CN109497175A (zh) * | 2018-11-27 | 2019-03-22 | 缪石雄 | 一种花果香型微发酵、不发酵茶的制备工艺及绿茶、白茶 |
CN114886000A (zh) * | 2022-07-13 | 2022-08-12 | 海南众源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海南黄花梨养生茶及其制备方法 |
CN116569971A (zh) * | 2023-05-24 | 2023-08-11 | 福鼎神思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手工茶丸的制作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026275A (zh) | 一种红茶萎凋方法 | |
CN103478330B (zh) | 一种提高红茶品质的方法 | |
CN104522192B (zh) | 一种夏秋季工夫红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3082039A (zh) | 一种提高绿茶干茶绿度的方法 | |
CN103478307A (zh) | 一种硒锶红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3749747A (zh) | 一种低温复式加工花香红茶的方法 | |
Ning et al. | Physiological and transcriptomic analysis of postharvest Jiashi melon at different storage temperatures | |
CN106212755A (zh) | 一种茶树花红茶加工工艺 | |
CN104186734B (zh) | 一种茶汤保持绿色的辣木树茶的制备工艺 | |
Karole et al. | Effect of pre-harvest spray of growth regulators and urea on growth, yield and quality of ber under malwa plateau conditions | |
CN105710943A (zh) | 一种防起皱、防开裂竹地板的制备方法 | |
CN104222333B (zh) | 石阡苔茶品种工夫红茶制作工艺 | |
CN109156114A (zh) | 一种花生芽生产工艺 | |
CN1961703A (zh) | 以植物茎、叶、根为原料生产饲料或食品的方法 | |
CN103652645A (zh) | 一种富铬小麦胚芽粉的生产方法 | |
CN107439730B (zh) | 红茶的加工方法及红茶 | |
CN108208273A (zh) | 一种冬枣芽绿茶制作方法 | |
CN103300168A (zh) | 一种夏暑乌龙茶的制备方法 | |
CN109362902A (zh) | 丹霞红茶的制备工艺 | |
RU2013105295A (ru) | Способ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солода | |
CN107549364A (zh) | 一种低温脱水抑制发酵的工夫红茶加工方法 | |
CN103598045A (zh) | 一种治疗黄瓜干叶子的药物的使用方法 | |
Anić et al. | Impact of late winter pruning of portugieser grapevines (Vitis vinifera L.) on yield components and grape composition. | |
Saxena et al. | Use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for yield improvement in coriander (Coriandrum sativum L.) | |
Dong et al. | Effect of water stress induced by PEG on growth and quality of bunching on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