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10104B - 图像读取装置和具备该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读取装置和具备该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10104B
CN104010104B CN201410058056.2A CN201410058056A CN104010104B CN 104010104 B CN104010104 B CN 104010104B CN 201410058056 A CN201410058056 A CN 201410058056A CN 104010104 B CN104010104 B CN 1040101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part
pilot hole
image read
gathering sill
groov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5805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10104A (zh
Inventor
藤村武志
佐藤健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0101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101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101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1010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132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in a digital photofinishing system, i.e. a system where digital photographic images undergo typical photofinishing processing, e.g. printing ordering
    • H04N1/00167Processing or edi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132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in a digital photofinishing system, i.e. a system where digital photographic images undergo typical photofinishing processing, e.g. printing ordering
    • H04N1/00185Image output
    • H04N1/00188Printing, e.g. prints or repr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Holders For Sensitive Materials And Original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图像读取装置和具备该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读取装置能够可靠地支承可动部、但不会降低可动部的滑动性能。图像读取装置包括放置原稿的承载部件、按压原稿的按压部件和开关检测部。开关检测部包括可动部、导向孔和传感器。所述可动部具有在其移动方向上延伸的多个槽部,所述多个槽部的一部分包括引导所述可动部的所述移动方向的导向槽。所述导向孔具有导向突起,所述导向突起从所述导向孔的内周面向所述可动部的所述槽部突出。所述导向突起仅在与所述可动部的所述槽部中的所述导向槽相对的位置上形成。

Description

图像读取装置和具备该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用于按压原稿的按压部件的图像读取装置和具备该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大家知道读取原稿、生成原稿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读取装置。所述图像读取装置例如装在数码复合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上。图像读取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原稿的承载部件、向原稿照射光的光源、以及对原稿反射的反射光进行光电转换并积蓄电荷的线传感器等。一般在承载部件上安装有用于按压原稿的按压部件,所述按压部件能够相对于承载部件开关。
这样的图像读取装置在读取原稿之前先检测放置在承载部件上的原稿的尺寸。在进行原稿的尺寸检测时,在按压部件完全打开的状态下,来自光源的光大都泄漏到外部,产生用户感觉晃眼的不适宜的情况。另一方面,如果按压部件完全关闭,而且在按压部件的按压面上配置有白色罩面的情况下,则变得不能正确读取有原稿的部分和没有原稿的部分的边界。
因此在以往的图像读取装置中,在承载部件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按压部件的开关状态(按压部件的倾斜角度)的开关检测机构。
以往的开关检测机构由根据按压部件的开关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可动部(传动件)、引导可动部向上下方向移动的导向孔(贯通孔)、用于检测可动部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的透射式光传感器等构成。而且可动部和光传感器各自的配置位置为,当按压部件的倾斜角度成为预先确定的规定角度时,可动部的被检测部分(被传感器检测的部分)遮挡光传感器的检测区域(发光部和受光部之间的光路)的光线。
此外在以往的开关检测机构中,通过把可动部插入导向孔,使可动部保持不倾斜。即可动部边与导向孔的内周面接触、边在上下方向上滑动。因此能够使可动部的移动方向成为所希望的方向(上下方向)。
可是在以往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开关检测机构中,没有可靠地支承可动部。具体说,在以往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开关检测机构中,可动部往往绕自身的中心轴转动。如果可动部这样转动,则导致可动部的被检测部分的上下方向上的移动路径脱离光传感器的检测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按压部件的倾斜角度成为预先确定的规定角度,可动部的被检测部分也不遮挡光传感器的检测区域的光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和具备该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在通过检测根据按压部件的开关而滑动的可动部的位置来辨别按压部件的开关状态的结构中,能够可靠地支承可动部,而且不会降低可动部的滑动性能。
本发明提供的图像读取装置包括:承载部件,放置原稿;按压部件,安装成能够相对于所述承载部件开关,关闭时按压放置在所述承载部件上的原稿;以及开关检测部,检测所述按压部件的开关,所述开关检测部包括:可动部,当所述按压部件打开时,所述可动部向一侧移动,突出到所述承载部件和所述按压部件之间的区域,当所述按压部件关闭时,所述可动部向与所述一侧相反的另一侧移动,并且所述可动部沿其移动方向延伸;导向孔,所述可动部插入其中,并且引导所述可动部向所述移动方向移动;以及传感器,检测所述可动部的位置,所述可动部具有在所述移动方向上延伸的多个槽部,使至少一个所述槽部作为引导所述可动部向所述移动方向移动的导向槽的作用,所述导向孔具有导向突起,所述导向突起从所述导向孔的内周面向所述可动部的所述槽部突出,引导所述可动部的移动,所述导向突起在所述导向孔的内周面上且仅在与所述可动部的所述槽部中的所述导向槽相对的位置上形成。
此外本发明提供具有所述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按照本发明,在通过检测根据按压部件的开关而滑动的可动部的位置来辨别按压部件的开关状态的结构中,能够可靠地支承可动部,而且不会降低可动部的滑动性能。
本说明书适当地参照附图,通过使对以下详细说明中记载的概念进行总结的内容简略化的方式来进行介绍。本说明书的意图并不是限定权利要求中记载的主题的重要特征和本质特征,此外,意图也不是限定权利要求中记载的主题的范围。此外,在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对象,并不限定于解决本发明中任意部分中记载的一部分或全部缺点的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按压部件打开时的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按压部件的倾斜角度成为规定角度时的图。
图4是设置在图2所示的图像读取装置上的开关检测单元(由具有可动部的可动部和具有导向孔的支承部件等构成的单元)的立体图。
图5是从规定方向观察图4所示的开关检测单元时的俯视图。
图6是图4所示的开关检测单元的可动部移动到其移动方向的一侧(上侧)时的图。
图7是图4所示的开关检测单元的可动部移动到其移动方向的另一侧(下侧)时的图。
图8是从规定方向观察图4所示的开关检测单元的可动部和导向孔时的俯视图。
图9是从规定方向观察图4所示的开关检测单元的可动部时的俯视图(用于说明通过与模具的分型面接触而成形的面的位置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一个槽部成为导向槽时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成为导向槽的两个槽部的各槽的形状相互不同时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在可动部的前端设有卡合件时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在可动部的前端设有卡合件时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黑白数码复合机为例,对具有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
(图像形成装置)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具有图像读取装置200,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上方。此外,关于图像读取装置200的结构在后面详细说明。
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具有供纸部103、送纸部104、图像形成部105和定影部106。
供纸部103具有存放纸P的纸盒31,把存放在所述纸盒31内的纸P向送纸通道40提供。在供纸部103中设置有搓纸辊32,用于把存放在纸盒31内的纸P一张张抽出。此外,在供纸部103中还设置有供纸辊对33,用于抑制从纸盒31内抽出的纸P被重叠输送,把纸P向送纸通道40提供。所述供纸辊对33包括彼此相对配置的供纸辊和分离辊。
送纸部104把提供到输送通道40的纸P沿输送通道40输送,经过图像形成部105和定影部106导向排出盘41。所述送纸部104包含多个输送辊对42,所述输送辊对42设置在输送通道40中且能够转动。多个输送辊对42中的1组是对准辊对43,所述对准辊对43使纸P在图像形成部105的跟前待机,配合图像形成部105中的调色剂像的形成时机,向图像形成部105送出所述纸P。
图像形成部105根据由图像读取装置200读取而得到的原稿的图像数据等,形成调色剂像,把所述调色剂像转印到纸P上。图像形成部105包括感光鼓51、带电装置52、曝光装置53、显影装置54、转印辊55和清洁装置56。
定影部106对转印到纸P上的调色剂像加热、加压使其定影。所述定影部106包括内部装有热源的定影辊61、以及与定影辊61压力接触的加压辊62。转印有调色剂像的纸P通过定影辊61和加压辊62之间被加热、加压。由此把调色剂像定影在纸P上,完成印刷。
(图像读取装置)
图像读取装置200具有放置读取对象的原稿的承载部件1。承载部件1包括嵌入在图像读取装置200的框架上方的接触玻璃2。图像读取装置200对放置在接触玻璃2表面上的原稿进行原稿读取。
在图像读取装置200的框架内部设置有灯3、多个反射镜4、透镜5和线传感器6等。灯3向放置在接触玻璃2上的原稿照射光。然后由原稿反射的反射光(来自灯3的光)被反射镜4反射,导向透镜5。透镜5把反射光聚光,把聚光后的反射光入射到线传感器6。线传感器6由具有向主扫描方向(与图1的纸面垂直的方向)以直线状排列的多个光电转换元件的CCD构成。被原稿反射的反射光入射到线传感器6之后,以行为单位对每个像素进行光电转换,积蓄电荷,并且根据积蓄的电荷输出模拟信号。从线传感器6输出的模拟信号被变换成数字的图像数据。
此外,灯3和反射镜4被移动框7支承,所述移动框7能够在与主扫描方向垂直的副扫描方向(与接触玻璃2的表面平行的方向)上移动。在读取原稿时,灯3和反射镜4在副扫描方向上移动。由此对放置在接触玻璃2上的原稿进行读取。
此外,利用设在图像读取装置200上的读取控制部对原稿的读取进行控制。由图像读取装置200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被转送到对图像形成装置100进行整体控制的主控制部,实施各种图像处理。
此外,图像读取装置200具有按压部件8,用于按压放置在承载部件1(接触玻璃2)上的原稿。按压部件8以相对于承载部件1能够开关的方式安装。
具体说如图2所示,在承载部件1的主体背面侧设置有转动轴1a,按压部件8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转动轴1a上。因此,按压部件8以主体正面侧部分为自由端转动,使主体正面侧部分在上下方向上摆动,相对于承载部件1(接触玻璃2)呈开关姿势。因此,如果关闭按压部件8,则按压部件8和接触玻璃2重叠,因此接触玻璃2被按压部件8完全覆盖。因此在读取放置在接触玻璃2上的原稿时,能够用按压部件8按压所述原稿。此外,在按压部件8的与接触玻璃2相对的部分配置有白色罩面8a。
此外在读取原稿前,图像读取装置200(读取控制部)对放置在承载部件1上的原稿的尺寸进行检测。向原稿照射来自灯3的光,根据接受反射光的线传感器6的输出,读取有原稿的部分和没有原稿的部分的边界,进行原稿的尺寸检测。
在这样检测原稿的尺寸时,点亮灯3。因此在按压部件8完全打开的状态下,来自灯3的光大都泄漏到外部,产生用户感觉晃眼的不适宜的情况。另一方面,如果按压部件8完全关闭,则把白色罩面8a识别成原稿,不能正确读取有原稿的部分和没有原稿的部分的边界。
因此,在承载部件1上设置有开关检测单元DU(开关检测部),用于检测按压部件8的开关和开关状态(倾斜角度)。例如开关检测单元DU配置在承载部件1的主体背面侧部分(作为按压部件8的转动支点的转动轴1a的附近部分)。在按压部件8相对于接触玻璃2的倾斜角度达到预先确定的规定角度时(成为图3的状态时),开关检测单元DU输出表示按压部件8的倾斜角度达到了规定角度的信号(输出表示导通的H电平信号)。
因此,图像读取装置200(读取控制部)根据开关检测单元DU的输出,检测按压部件8的倾斜角度达到了规定角度。图像读取装置200(读取控制部)如果检测到按压部件8的倾斜角度达到了规定角度,则执行原稿的尺寸检测。此外,所说的规定角度例如约为35°。即开关检测单元DU在按压部件8完全关闭前,使输出电平改变(在按压部件8完全关闭前执行原稿的尺寸检测)。
(开关检测单元)
首先对开关检测单元DU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如图4和图5所示,开关检测单元DU包括可动部10和支承部件20。
可动部10被支承部件20支承,并且能够在Z方向上移动。具体说,可动部10具有棒状的可动部11,所述可动部11边与支承部件20的后面叙述的导向孔21的内周面接触边在Z方向上滑动,并且可动部11以插入导向孔21的方式被支承。因此,可动部10在Z方向上的移动由支承部件20(导向孔21)引导。此外,所说的Z方向是与作为放置原稿的放置面的接触玻璃2的表面垂直的方向,相当于本发明的“移动方向”。
可动部11在Z方向上直线延伸。在按压部件8打开的状态(图2的状态)下,可动部11的Z方向上的一端11a相对于接触玻璃2的表面向Z方向的一侧(按压部件8侧)突出。换句话说,突出到承载部件1和按压部件8之间的区域。因此在关闭按压部件8时,可动部11的一端11a成为被按压部件8向Z方向的另一侧(与一侧相反的另一侧)按压的状态(图3的状态),因此可动部10向Z方向的另一侧移动。在重新打开按压部件8时,慢慢解除对可动部11的一端11a的按压,因此可动部10向Z方向的一侧移动。
此外,可动部11的Z方向上的另一端11b(与一端11a相反侧的端部)相对于接触玻璃2的表面位于Z方向的另一侧。在所述可动部11的另一端11b上形成有检测片12,所述检测片12在由后面叙述的传感器24进行检测时使用。即,随着按压部件8的开关,检测片12与可动部11一起在Z方向上移动。此外,检测片12可以与可动部11的另一端11b形成一体,也可以后装在可动部11的另一端11b上(与可动部11不同的部件)。
支承部件20具有在Z方向上贯通的导向孔21。可动部11以能够在Z方向上滑动的方式插入到所述导向孔21中。支承部件20支承可动部10,并且引导可动部10在Z方向上移动(可动部11边与导向孔21的内周面接触边在Z方向上滑动)。此外,在支承部件20上安装有拉伸弹簧23,用于把可动部10向Z方向的一侧拉伸。拉伸弹簧23的一端卡合在支承部件20上,拉伸弹簧23的另一端卡合在可动部10(检测片12)上。因此,可动部10总是成为被拉伸弹簧23向Z方向的一侧拉伸的状态。因此,在可动部11的一端11a被按压部件8按压时,可动部10向Z方向的另一侧移动,而在可动部11的一端11a没有被按压时,不向Z方向的另一侧移动,而是移动到Z方向的一侧的规定位置上。
此外,在支承部件20上安装有传感器24。所述传感器24例如是透射式光传感器,有发光部和受光部。在发光部和受光部之间的光路(检测区域)被遮挡时和没有被遮挡时传感器24的输出发生变化。
传感器24的检测区域位于根据按压部件8的开关在Z方向上移动的检测片12的移动路径上。即传感器24是检测可动部10在Z方向上的位置的传感器。具体说如图6所示,在按压部件8被打开时,检测片12遮挡传感器24的检测区域的光路,如图7所示,在按压部件8的倾斜达到规定角度时,检测片12不遮挡传感器24的检测区域的光路。因此根据传感器24的输出,能够检测按压部件8的倾斜角度是否达到了规定角度。此外,也可以在按压部件8的倾斜角度达到了规定角度时,使检测片12遮挡传感器24的检测区域的光路。
下面对可动部11和导向孔21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8所示,从Z方向的一侧观察可动部11时,其形状呈十字形状(沿与Z方向垂直的方向切断的断面形状呈十字形状)。因此,可动部11具有在Z方向上延伸的四个槽部11c。四个槽部11c中相互对角位置关系的两个槽部11c成为与导向孔21的内周面接触的导向槽11G。即四个槽部11c中的一部分是导向槽11G。换句话说,四个槽部11c的一部分包括导向槽11G。
此外,由于从Z方向的一侧观察可动部11时其形状呈十字形状,所以可动部11具有在Z方向上延伸的四个肋11d。用四个肋11d划分在Z方向上延伸的四个槽部11c。从Z方向的一侧观察,可动部11分别相对于在四个肋11d交叉的中心点垂直的两根线段L1(在X方向上延伸的线)和线段L2(在Y方向上延伸的线)对称。即从Z方向的一侧观察,四个槽部11c的各槽的形状完全相同(成为导向槽11G的两个槽部11c的各槽的形状彼此相同)。
导向孔21从Z方向的一侧观察,开口成开口形状(内周形状)为多边形。但是,在导向孔21的内周面中,分别与成为导向槽11G的两个槽部11c相对的两个内周部分21a向内突出(在两个内周部分21a上形成有导向突起21G)。即内周部分21a从导向孔21的内周面向内突出,更详细地说,向两个槽部11c突出。这样突出的两个内周部分21a是导向突起21G,它们彼此成为对角的位置关系。
向内突出的两个内周部分21a分别呈沿着成为导向槽11G的两个槽部11c中与其相对的槽部11c的槽形状的突出形状。因此,向内突出的两个内周部分21a的各突出形状彼此相同。并且向内突出的两个内周部分21a分别进入到成为导向槽11G的两个槽部11c中与其相对的槽部11c。因此,成为导向槽11G的两个槽部11c分别与导向孔21的内周面(向内突出的两个内周部分21a)接触。即向内突出的两个内周部分21a起到导向突起21G的作用,把可动部11导向沿Z方向的移动方向。
另一方面,导向孔21的内周面中除了两个内周部分21a以外的内周部分不向内突出(与成为导向槽11G的两个槽部11c以外的槽部11c相对的导向孔21的内周部分没有形成导向突起21G)。换句话说,在导向孔21的内周面上,仅在与可动部11的槽部11c中的导向槽11G相对的位置上形成有导向突起21G。因此,成为导向槽11G的两个槽部11c以外剩余的槽部11c不与导向孔21的内周面接触。此外,四个肋11d的各前端,与导向孔21的内周面接触。
可是,可动部10是用模具(相互分割的一对模具)成形的树脂成形件。模具的使可动部11成形的部分沿图9所示的分型线PL分割。因此,成为导向槽11G的两个槽部11c以外剩余的槽部11c的内表面中相互平行的一对面11S,通过与模具的分型面接触而成形。此外,支承部件20也是用模具成形的树脂成形件。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200(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承载部件1,放置读取对象的原稿;按压部件8,以能够相对于承载部件1开关的方式安装,关闭时按压放置在承载部件1上的原稿;可动部11,配置在承载部件1上,在按压部件8打开时,向Z方向的一侧(上侧)移动,突出到承载部件1和按压部件8之间的区域,在按压部件8关闭时,向与Z方向的一侧相反的另一侧(下侧)移动;导向孔21,可动部11插入其中,并且引导可动部11在Z方向上移动;传感器24,用于检测可动部11在Z方向上的位置。可动部11具有在Z方向上延伸的四个槽部11c,在分别与可动部11的四个槽部11c中成为导向槽11G的两个槽部11c相对的导向孔21的两个内周部分21a上形成有导向突起21G,在与成为导向槽11G的两个槽部11c以外剩余的槽部11c相对的导向孔21的内周部分上,没有形成导向突起21G。
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根据按压部件8的开关,可动部11在Z方向上移动(可动部11边与导向孔21的内周面接触边在Z方向上滑动)。并且设置有用于检测可动部11在Z方向上的位置的传感器24。因此,根据传感器24的输出,能够辨别按压部件8的开关状态(倾斜角度)。
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由于可动部11的四个槽部11c中的两个槽部11c成为导向槽11G,所以在分别与成为导向槽11G的两个槽部11c相对的导向孔21的两个内周部分21a上形成有导向突起21G。因此导向槽11G和导向突起21G卡合。因此可动部11在Z方向上滑动时,能够可靠地支承可动部11,使可动部11不绕自身的中心轴转动。并且这样可靠地支承可动部11,可动部11的被检测部分(形成在可动部11的另一端11b上的检测片12)在Z方向上的移动路径就不会脱离传感器24的检测区域。
此外在所述结构中,在与成为导向槽11G的两个槽部11c以外的槽部11c相对的导向孔21的内周部分上,没有形成导向突起21G。因此可动部11在Z方向上滑动时,可动部11的成为导向槽11G的两个槽部11c与导向孔21的内周面(导向突起21G)接触,可动部11的成为导向槽11G的两个槽部11c以外的槽部11c不与导向孔21的内周面接触。因此即使在可动部11上形成导向槽11G、在导向孔21上形成与可动部11的导向槽11G卡合的导向突起21G,也能够抑制可动部11的滑动面(与导向孔21的内周面接触的面)增加。因此不会降低可动部11在Z方向上的滑动性能(可动部11顺利地在Z方向上滑动)。
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能够可靠地支承可动部11,而且不会降低可动部11的滑动性能。
此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从Z方向的一侧观察时,可动部11的形状呈十字形状。因此可动部11具有在Z方向上延伸的四个槽部11c。可动部11的四个槽部11c中成为彼此对角的位置关系的两个槽部11c成为导向槽11G。即,在导向孔21的内周面中分别与成为导向槽11G的两个槽部11c相对的两个内周部分21a上形成有导向突起21G。按照这样的结构,能够很均衡地引导可动部11。
此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部11是用模具成形的树脂成形件。而成为导向槽11G的两个槽部11c以外剩余的槽部11c的内表面中相互平行的一对面11S,通过与模具的分型面接触而成形。由于在通过与模具的分型面接触而成形的各面11S上,容易产生毛刺,所以如果各面11S成为滑动面时,可动部11在Z方向上的滑动性能恶化。因此使成为导向槽11G的两个槽部11c以外剩余的槽部11c的各面11S,成为通过与模具的分型面接触而成形的面。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可动部11在Z方向上的滑动性能。
此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把用模具成形的树脂成形件作为支承部件20。在用于使这样的支承部件20成形的模具中,设置有使导向孔21成形的柱状部分。假设使导向孔21的开口形状成为沿可动部11的形状的十字形状时,用于使导向孔21成形的柱状部分的形状也必须呈十字形状,这样用于使导向孔21成形的柱状部分的壁厚变小,导致模具的强度降低。可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导向孔21的开口形状成为图8所示的形状。因此,可以增加用于使导向孔21成形的柱状部分的壁厚,所以提高了模具的强度。
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各方面都是示例,应该认为不是限制的内容。本发明的范围不是由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表示,而是由权利要求的范围表示,此外,也包括所有与权利要求的范围均等的内容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在承载部件1上配置了开关检测单元DU,但也可以在按压部件8上配置开关检测单元DU。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在可动部11上形成了四个槽部11c,但在可动部11上形成的槽部11c的数目也可以是三个,也可以是五个以上。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中,使四个槽部11c中相互对角的位置关系的两个槽部11c起到导向槽11G的作用,但如图10所示的变形例那样,也可以仅使四个槽部11c中的一个槽部11c起到导向槽11G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导向突起21G(在导向孔21的内周面中向内突出的内周部分21a)的形成数目也为一个。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中,从Z方向观察时可动部11的形状分别相对于两根线段L1和L2对称,但如图11所示的变形例那样,也可以使可动部11的形状相对于线段L2为非对称。具体说,在图11所示的变形例中,成为导向槽11G的两个槽部11c的各槽的形状彼此不同。导向孔21的内周面中向内突出的两个内周部分21a(导向突起21G),分别与成为导向槽11G的两个槽部11c相对,并且成为沿着与其相对的槽部11c的槽形状的突出形状。因此在进行组装作业时(把可动部11插入导向孔21中时),不会把导向槽11G的两个槽部11c的朝向(即检测片12的朝向)插错。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如图12和图13所示的变形例那样,也可以在可动部11的Z方向上的一端11a(向按压部件8侧突出的前端部)上设置挂钩13。此外,挂钩13相当于本发明的“卡合件”。
挂钩13包括连接在可动部11的一端11a上的一对卡合片13a,并且把所述一对卡合片13a做成八字形,使所述一对卡合片13a的敞开端比导向孔21的开口边缘向外侧伸出。因此,如果作为可动部11的前端部的一端11a向Z方向的另一侧(钻入导向孔21的方向)移动,挂钩13就会与导向孔21的开口边缘卡合。因此可动部11不会从导向孔21拔出。
此外,挂钩13(一对卡合片13a)可弹性变形,向可动部11的主体部分收缩的方向(A方向)弹性变形,允许可动部11的一端部11a插入并通过导向孔21。因此即使在可动部11的一端11a上设置了挂钩13,因为在进行组装作业时能够使挂钩13(一对卡合片13a)向A方向弹性变形,同时把可动部11压入导向孔21,所以容易把可动部11插入导向孔21。可动部11的一端11a从导向孔21突出后,挂钩13的形状恢复原状,所以一对卡合片13a的敞开端比导向孔21的开口边缘向外侧伸出。即,可动部11不会从导向孔21拔出。
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内容,而是由权利要求的记载来定义,所以可以认为本说明书记载的实施方式只是举例说明,而并非进行限定。因此,所有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界限的更改,以及等同于权利要求的范围,界限的内容都包含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部件,放置原稿;
按压部件,安装成能够相对于所述承载部件开关,关闭时按压放置在所述承载部件上的原稿;以及
开关检测部,检测所述按压部件的开关,
所述开关检测部包括:
可动部,当所述按压部件打开时,所述可动部向一侧移动,突出到所述承载部件和所述按压部件之间的区域,当所述按压部件关闭时,所述可动部向与所述一侧相反的另一侧移动,并且所述可动部沿其移动方向延伸;
导向孔,所述可动部插入其中,并且引导所述可动部向所述移动方向移动;以及
传感器,检测所述可动部的位置,
所述可动部具有在所述移动方向上延伸的多个槽部,使至少一个所述槽部作为引导所述可动部向所述移动方向移动的导向槽,
所述导向孔具有导向突起,所述导向突起从所述导向孔的内周面向所述可动部的所述槽部突出,引导所述可动部的移动,
所述导向突起在所述导向孔的内周面上且仅在与所述可动部的所述槽部中的所述导向槽相对的位置上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部具有:多个肋,在所述移动方向上延伸;以及四个槽部,由所述肋划分且在所述移动方向上延伸,从所述移动方向观察所述可动部时的形状呈十字形状,
使所述可动部的四个槽部中位于对角的两个槽部成为所述导向槽,并且在分别与两个所述导向槽相对的所述导向孔的内周面上分别形成有所述导向突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部是用模具成形的树脂成形件,
成为所述导向槽的两个槽部以外的槽部的内表面中相互平行的一对面,通过与模具的分型面接触而成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成为所述导向槽的两个槽部的各槽的形状不同,
所述导向突起分别呈沿着与其相对的所述导向槽的槽形状的突出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部的前端部上设置有卡合部件,所述卡合部件通过与所述导向孔的开口边缘卡合,防止所述可动部从所述导向孔脱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件可弹性变形,向所述可动部的主体部分收缩的方向弹性变形,允许所述可动部的所述前端部插入并通过所述导向孔。
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
CN201410058056.2A 2013-02-22 2014-02-20 图像读取装置和具备该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101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32894A JP5757968B2 (ja) 2013-02-22 2013-02-22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032894 2013-02-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10104A CN104010104A (zh) 2014-08-27
CN104010104B true CN104010104B (zh) 2016-09-28

Family

ID=51370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58056.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10104B (zh) 2013-02-22 2014-02-20 图像读取装置和具备该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953226B2 (zh)
JP (1) JP5757968B2 (zh)
CN (1) CN1040101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83253B2 (ja) * 2012-09-28 2016-08-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22640A (ja) * 1984-11-19 1986-06-10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CN87208493U (zh) * 1987-05-23 1988-03-09 康庄 安全插销及插座
JPH03171160A (ja) * 1989-11-30 1991-07-24 Mita Ind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20049A (ja) * 2003-06-23 2005-01-20 Seiko Epson Corp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JP2006154586A (ja) * 2004-12-01 2006-06-15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の原稿読み取り装置
CN2833210Y (zh) * 2004-12-31 2006-11-01 张宇顺 多功能牵引钉
JP2008219339A (ja) * 2007-03-02 2008-09-18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489015A (zh) * 2003-02-26 2009-07-22 佳能株式会社 原稿尺寸检测装置
CN201934438U (zh) * 2011-01-12 2011-08-17 王代囊 玩具硬壳上的插接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54524B2 (ja) * 2004-11-17 2013-08-07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自動開閉装置及びこの原稿圧着板自動開閉装置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JP4544462B2 (ja) * 2005-02-28 2010-09-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原稿読取り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124221B2 (ja) * 2005-08-30 2008-07-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開閉機構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JP5097241B2 (ja) * 2010-04-15 2012-12-1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04880A (ja) 2010-11-05 2012-05-31 Sharp Corp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22640A (ja) * 1984-11-19 1986-06-10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CN87208493U (zh) * 1987-05-23 1988-03-09 康庄 安全插销及插座
JPH03171160A (ja) * 1989-11-30 1991-07-24 Mita Ind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489015A (zh) * 2003-02-26 2009-07-22 佳能株式会社 原稿尺寸检测装置
JP2005020049A (ja) * 2003-06-23 2005-01-20 Seiko Epson Corp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JP2006154586A (ja) * 2004-12-01 2006-06-15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の原稿読み取り装置
CN2833210Y (zh) * 2004-12-31 2006-11-01 张宇顺 多功能牵引钉
JP2008219339A (ja) * 2007-03-02 2008-09-18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201934438U (zh) * 2011-01-12 2011-08-17 王代囊 玩具硬壳上的插接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10104A (zh) 2014-08-27
US8953226B2 (en) 2015-02-10
JP2014165571A (ja) 2014-09-08
US20140240792A1 (en) 2014-08-28
JP5757968B2 (ja) 2015-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45869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2556741B (zh) 记录介质排出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1834972A (zh)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原稿尺寸判断方法
US20140022609A1 (en) Document,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ver plate,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image reading method
CN104010104B (zh) 图像读取装置和具备该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US20160289019A1 (en) Sheet feed cassett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9804317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6227006B (zh) 原稿检测装置以及原稿检测方法
CN102795490B (zh) 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供纸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5963529B2 (ja) 用紙搬送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20060044626A1 (en) Image rea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3037134B (zh) 图像读取设备
CN104023164B (zh)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6464770B (zh) 图像读取装置和具备该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JP6249112B2 (ja) 操作パネル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画像読取装置
US7710614B2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JPH073554B2 (ja) 複写機原稿サイズ検知装置
JP6252512B2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313932A (ja) 原稿読み取り装置
CN109691076A (zh) 边缘感测
JP6409728B2 (ja) 原稿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4715674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2009157218A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2013026740A (ja)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612246B2 (ja) 複写機原稿サイズ検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8